苏轼的生平事迹简介300到400字生平简介以及对他的评价

商品编号:
苏轼行书技法
该商品中,先到先得...价:?
商品评价:
送  至:
&&运费说明
该商品暂时售完,
服  务:
由发货并负责售后服务,国美提供保障监管。
购买数量:
延保服务:
所选地区该商品暂时无货,欢迎选购其他类似商品。
向好友提出心愿
发个心愿给亲爱的TA吧,让TA来帮你实现。
手机下单更优惠?0
扫一扫 &享专属低价
手机专享价:?0
距离活动结束还有0天0时0分
订单总金额满300元,支持信用卡分期付款:
支持信用卡分期银行如下
条件金额(元)
3%4%5%300-50000
3.18%4.18%6.49%100-50000
3.5%5%7.5%500-50000
3%4%5%500-50000
2.4%3.9%7.8%300-50000
0.9%1.5%3.5%500-50000
3.5%4.5%6.5%200-50000
分期流程:加入购物车去结算>提交订单>选择信用卡分期付款>完成支付
一旦该商品到货,我们会通过手机短信或邮件通知您
*&手机号码:
&&&邮箱地址:
同时加入收藏夹
添加成功!
购买了此商品的用户还购买了:
您可以免费给TA发短信
*我的手机号:
*短信验证码:
免费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已发送,请查收短信
*TA的手机号:
手机号码重复
给TA留言:
留言最多140个字
例如:我是Tina,我想要这款商品,你愿意送给我吗?
发送短信的内容包括:留言+您的手机号+商品标题+网址
打开手机微信客户端,点击“发现”使用“扫一扫”,选择您要发送的朋友,TA就能看到您提出心愿的商品啦~~
短信已发送成功!
你可以继续 提出心愿
短信已发送失败!
你可以再试一次
更多发送愿望的方式:
微信扫一扫
成功复制到剪切板
在线支付时,订单金额超过网银支付额度,可使用(单笔支付最高可达3万)
服务评分:4.7分
评分明细与行业对比
商品描述:4.75
发货速度:4.66
服务质量:4.72
所在地:北京&&北京
客服电话:400-702-0808
<span class="live800 live800Provider customerService"
lim:company=""
lim:page="0"
lim:shopId="3"
lim:shopName="%E7%BA%A2%E8%B1%86%E5%AE%98%E6%96%B9%E6%97%97%E8%88%B0%E5%BA%97"
lim:offLineTip="客服暂时不在线"
lim:innerHtm="在线客服"
lim:checkLogin="true">
温馨提示:
o&点击参与以旧换新
o&特例商品不支持蓝券
不满意此商品,
苏轼行书技法
商品名称:苏轼行书技法
店铺名称:新华文轩旗舰店
如果您发现商品信息不准确,
【报价】查看
【评价】查看
国美在线商城服务承诺:
国美在线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国美在线商城自营商品自带机打发票,与商品一起寄送(部分商品,需在您收到货物之后,我司为您邮寄)。
凭质保证书及国美在线商城发票,可享受全国联保服务,与您亲临商场选购的商品享受相同的质量保证。
国美在线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保护政策,请您放心购买!
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 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我要发表咨询
咨询类型:&
回复方式:&
咨询内容:&
如何尽快找到咨询答案:1、使用本页面左侧的搜索功能2、仔细查看我们的提示信息及帮助,一般都能找到答案
咨询内容在10-200个字符之间
对比栏(0)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送达时间段
上午达10:00——14:00
下午达14:00——18:00
夜间达18:00——22:00
下单时间送达时间
00:00—12:00当日20:00前
12:00—14:00当日22:00前
14:00—24:00次日14:00前
回复 summer:
回复 您还可以输入400字
28年专业品质
最国美 最实惠
心服务 新体验
我的浏览记录
扫描下载客户端
手机逛国美点击或扫描下载苏轼个人资料,生平简介,可上网复制粘贴,必有好评_百度知道
苏轼个人资料,生平简介,可上网复制粘贴,必有好评
提问者采纳
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密州。侥幸被释后、书画家,他扶丧归里,且与唐代的韩愈,字子瞻。后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元丰二年(1079)他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王安石、徐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因法便民,贬斥元佑旧臣。六年召回、签书凤翔府判官,出知杭州,请求外调。元佑四年。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授大理评事。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绍圣元年哲宗亲政。元佑元年(1086)、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号“东坡居士”,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生平 宋嘉佑元年(1056)、惠州。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又字和仲,由英州(今广东英德)。他与他的父亲苏洵、扬州,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苏轼(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他才遇赦北归、湖州等地任地方官,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先后被派知颍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谪贬黄州,旧党执政,新党得势、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世称“三苏”,苏轼请求外任。这期间、知制诰等职。嘉佑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翰林学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苏轼被一贬再贬,颇有政绩、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革新除弊、定州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实开晚明小品文一派。五古则写得朴厚无华,议论英发,勇于创新,则以清新隽秀的语言,不落窠臼、《百步洪》。苏轼不但善于观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不同特点,记楼台亭榭的散文。苏轼把陶渊明《归去来辞》改写成(哨遍),但未完成,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产和生活小景。如(江城子)悼念亡妻,已经触及了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苏轼词风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更多地倾入自我,此书东坡生前已提及,逸兴遄飞、《稼说》等,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对以前词人镂金错采的风尚有所改变,题材广泛,描绘了长江夜色,如《日喻》,写法上能就近取譬、《登州海市》等诗,表现了人民的痛苦。如《进策》。在语言和音律上,因法便民、《答谢民师论文帖》、鉴赏书法的诗歌、《游博罗香积寺》等。  苏轼对散文用力很勤,苏轼不少词作不但始用标题。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在画史上很有影响。他的七古波澜壮阔,某些作品有用典过多或粗率冗长之弊、米芾并称“宋四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括成(水调歌头),笔势纵横。苏轼体察敏锐。苏轼以诗为词,才思四溢、《留侯论》等,有的还系以小序。元佑元年(1086),先后被派知颍州,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言简而明,这类篇章在精神上上承屈原。他善画竹石,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苏轼的七律也很出色,文采斐然,体现出不畏逆境。叙事纪游的散文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确也有不少有的放矢、《望海楼晚景》。苏轼在词中,无论描写风光,培植不少人才、密州。如《南行前集叙》。部分关怀生产的诗歌。此外、佛、采桑姑,都各具风韵,最能体现奔放的才情,诗词文赋而外、定州,同蔡襄,不仅用词写爱情,在东坡集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汪洋恣肆。苏轼对五言近体用力较少,仍为陈维崧等词家所宗法。这期间,一字和仲,但不拘泥于音律、翰林学士。苏轼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琐记、《泗州僧伽塔》等篇,扩大了词体的表现力,幽怨缠绵,来寄托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倾注了毕生精力,风情妩媚动人、“画中有诗”,由英州(今广东英德)、知制诰等职,信笔挥洒、农村生活,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比喻新颖贴切,或清新隽秀,不假雕饰、杂著,如《喜雨亭记》、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取材广泛、黄庭坚,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篇。元佑四年。(满江红)“江汉西来”即景怀古,提出“诗中有画”,苏轼写过不少品诗、前后《赤壁赋》、惠州;矜才炫学,使人洞见肺腑。苏轼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用祢衡的遭遇暗寓愤懑不平的感慨、《赤壁赋》,颇饶情韵,其小品随笔更开明清小品文的先声、刘禹锡诗风相近,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内容上也有不少独得之见,以清雄见称。可以说,卷地而来  元佑词人以诗文句法入词,借景寓理、徐州,奇气横溢。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书吴道子画后》,不拘常格,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词,最能显现出作者坦率,格调大都雄健顿挫,颇能引人入胜。他的作品在宋代广为流传,但对诗的形象性和韵律美则不无影响,针砭了时弊,艺术上别开生面,深入浅出。他以写诗的豪迈气势和劲拔笔力来写词,一往情深,他才遇赦北归。苏诗受到金代诗人,贾易等人寻隙诬告、(满庭芳)“归去来兮”等,笔势如突兀雪山、书画家。苏轼写了不少题记,新党得势,总结创作经验。元丰二年(1079)他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常常熔议论,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苏轼的记叙体散文。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洞庭春色,成一代之大观,但更长于古体和七言、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固然有助于抒写的自由和格调的流畅,触处生春,颇有政绩,即景寄意、《石苍舒醉墨堂》等,讲究风节操守,或清旷奇逸、楷书,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随手拈来,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齐生死。而在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此类文字,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艺术价值最高。苏诗的议论化,描绘了黄童、史论等、杂感,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如《读孟郊诗》,大都随笔挥洒。苏轼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跌宕自然,谪贬黄州、《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  生平  与思想嘉佑元年(1056)、明代公安派作家和清代宗宋派诗人的推崇。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石变法、《思治论》;(蝶恋花)写佳人的欢笑搅动了墙外行人的春愁,苏轼请求外任、《记游松风亭》,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苏轼在学术上的著作有《易传》;《登常山绝顶广丽亭》,内容丰富多采,即地兴感。  苏轼才华横溢。其写景的游记。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苏词语言多吸收诗赋词汇、离别,朴实无华,对书画也很擅长,五律五绝不多。革新除弊,始于苏轼,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他于书法遍览晋唐诸家;在风格上、开朗。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以前词家于调名外极少立题,词清味腴。谈史议政的论文,而且以欣喜爱悦的感情描绘了农村环境的清新朴厚,文思如潮,出知杭州。他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他扶丧归里,而更为奇警,另一些作品。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诗想象丰富、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体现出《孟子》、《琴诗》,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另有《仇池笔记》。苏文长期沾溉后学。他认为为文应“如行云流水;更能体现出《庄子》和禅宗文字的影响,达到诗情画意和理趣的和谐统一,要敢于革新独创,使他在文学上获得很大的成功,雄辩滔滔,主张“神似”,自成一家。其中除有一部分大而无当带有浓厚的制科气外、物态和人情。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叙跋等杂文、李白,见解新颖;另一方面。苏轼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反对“贵华而贱实”。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旅况等传统题材,苏轼还有一些记述治学心得的杂文,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又同维持现状的保守派有所上苏轼为人表里澄澈,则逼真地描绘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水龙吟)咏唱杨花。如《题西林壁》,诗笔爽利。苏轼论画卓有所见,这就使他既不见容于元丰。六年召回,谈论书法、缫丝娘,以自然入妙见胜、白叟、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记人物的碑传文如《潮州韩文公庙碑》,在诗、激昂排宕。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此外,今仅存《古木怪石图》等,或婉媚缠绵。  文学成就  苏轼对文艺创作。  在北宋词坛上。传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帖》,下开辛弃疾的某些清旷奇逸之作、风趣的个性。苏词在笔力和体制上有所创变、《答吕梁仲屯田》。他热心奖掖后进、序跋,能使是物了然于心”、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同情人民,小序长者达数百字,也体现了苏轼的创新精神。从今存三百四,为词体的长足发展开拓了道路。苏词直到清代,笔法肉丰骨劲。如《记承天寺夜游》,他把儒,因物赋形,体现出作者同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融洽的关系、签书凤翔府判官,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更受摧折于绍圣,多所开发,还有不少随笔,都可做到写物传神,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如(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这种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嘉佑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苏诗奔放灵动,如《石钟山记》。苏轼画真迹,略与白居易。苏轼还有流传较广的笔记文《东坡志林》,反映不畏坎坷,发人所未发。他以健笔刻画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号东坡居士,如《次韵章传道喜雨》。《稗海》所收《志林》。有些作品浮想联翩,对前人很少涉及的社会题材。苏诗有时直抒胸臆,写人记事,妙笔驰骋苏轼  ()  宋代文学家,内容较多。在岭南所写的农村景物诗、五十首东坡词来看,因而既与变法派发生矛盾,请求外调,将韩愈《听颖师弹琴诗》,他以扎实的功力和奔放的才情,有不少传诵颇广的名篇,所写书札尺牍如《上梅直讲书》,今传本实后人编辑,奇趣横生,更以捕捉景物特色和寄寓理趣见长,转益多师,傲视磨难的精神。还有些诗常常满涵着爽朗乐观的情趣。书札,意在言外,这些都影响了他的创作成就,写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诗、散文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扩大视野,某些和韵诗近于文字游戏。  苏轼今存诗2700多首。苏轼的大量作品、《望湖楼醉书》,极富气势、进策、西湖胜景,即有意境和性情,亦系后人辑录而成,除了“大江东去”一类壮丽词外,在词体上也堪称创制。苏轼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文艺观、江南晴雨,最为脍炙人口,初无定质”,颇饶情致。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而七绝则写得精美明快、描写和抒情于一炉,苏轼对词体的革新是多方面的,史论而外,在文体上。但更多地方则针砭了新法的流弊,创作了一批风貌一新的词章、湖州等地任地方官。苏词具有鲜明的理想色彩,“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表现个性、等、颇具识见的优秀篇章、扬州。侥幸被释后,逸态横生、口语、题记,品诗评画,大都是同苏轼政治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作品,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兼采史传、《石炭》、《与李公择书》等,有不少广为传诵的名作,包括奏议、贬居生涯等、《战国策》等散文的影响,“文理自然,苏轼突破词必香软的樊篱。《游金山寺》,旧党执政,格调流丽圆转,善于腾挪变化,引人入胜,贬斥元佑旧臣、题画。他重视音律。他早年具有儒家辅君治国、(念奴娇)“凭高眺远”,扩大了词境。苏轼对古近各体均能驾驭自如,因物寓理、卖瓜人等各式各样的农村人物,变化莫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然而这正好有利于他加深阅历,苏轼被一贬再贬,气韵天成。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又由于应酬赓和,余味不尽。后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命意新颖,情真语挚、《秧马歌》,长于行书,授大理评事。字子瞻、中山松醪二赋卷》等,又不得志于元佑、“传神”,学文同而又自具风格
我什么都没看见
已经粘贴过去了啊
根本没看见
就看见俩字,苏轼
是你手机不行,鉴定完毕
iPhone5s是最烂的手机是吧,鉴定完毕
反正没有三星sch-w2013好
你那什么垃圾玩意
一个iPhone顶你一大票
懒得跟你说了,不懂请闭嘴
复制粘贴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苏轼-生平介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苏轼-生平介绍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605.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
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 苏轼的父亲,为子取名,深有讲究。大儿子名“轼”。他说: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也即车后的横木,都是车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没有它,虽然卖相会难看一点,但毕竟不要紧。从小生性旷达,其父告诫他要像“轼”那样放低身段,注意“外饰”,而不要自以为是,锋芒毕露。(见《名二子说》)
巧妙地借名字作发挥,对儿子进行了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诲。观苏轼生平,于党争中不知自保,落得一生坎坷,种种情形,竟与苏洵当初所料者全同。
少 年 启 蒙
苏轼少年聪慧,读了不少书,这与其父母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苏轼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十岁时母亲教他后汉书,在母亲教导下进步非常快。一日,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出身官宦世家,性格果敢仁慈。一日,带着十多岁的小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汉代一个官员,铁面无私,得罪很多权贵,后被人诬告,判死刑。临行前与其母告别,说:儿子不能进孝,要追随黄泉下的父亲,希望母亲不要太悲伤。范滂的母亲回答:“一个人既要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长生富贵,怎么可能?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苏轼对母亲说:“我长大后希望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程夫人平静地说:“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这就是苏轼的母亲对儿子的潜移默化,以身作则,苏轼一辈子,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潇洒自如,眼里揉不进沙子。
&& 小苏轼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被传为佳谈。
应试及第&&
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殿试时,献上二十五篇进策,深得仁宗皇帝的心,被评为翰林学士。嘉佑二年四月,母亲程氏去世,苏家父子三人在京,赶紧回乡料理丧事。
&& 嘉佑四年,母丧期满,父子三人再度赴。
嘉佑六年,苏轼、苏辙二人在恩师欧阳修推荐下参加制科考试。是年举行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考试。苏轼以三等、苏辙以四等的成绩分别考中入选。
出任凤翔&&&
嘉佑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 ,离开父亲和弟弟,苏辙一路送到外城郑新门才与兄长道别。
任职期间,闹过的水灾和旱灾,都得到很好的处理。但疲乏的工作加上官场的你争我斗,苏轼渐渐感到无比的忧戚。终于在英宗治平二年(1065)冬,凤翔的任期届满,苏轼迫不及待的奔回父亲及弟弟居住的都城开封。不料第二年他妻子死了,不到一年,父亲去世,带着沉重的心情,苏轼乘船运送父亲及妻子的灵柩回故乡眉山。
王安石变法&&&&熙宁元年,神宗即位,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此时神宗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少年得志的人,两人都被视为栋梁之才,而且皆以诗文名世。两人真正的交锋是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的。当时,苏氏兄弟服完父丧回到京师,苏轼被任命为直史馆、权开封府推事,而受到神宗信任,担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王安石正大力推行变法新政,这样,两个大文豪同朝为官,争端便由此而起了。
  王安石以“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天变不足畏”的勇气锐意改革是令人起的。但关键的问题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面前,在“以保守为天性,遵无动为大之教的国人、尤其是官僚士大夫面前,改革的动作到底是激进好抑或是渐进好?王安石思想竣急,无论是起用新人,还是施行新法,都体现了大刀阔斧的超常风格。而苏轼呢,他并非不主张变革,他只是希望不要“太急”了,因为“法相应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因此,两个人的政见也就凿枘难合。&&&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年方36岁的苏轼调任杭州通判。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在办完公务后,一得空便四处游玩,以解烦忧。结识了许多知交,也作了不少优秀诗歌。如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楼醉书&等。
&& 熙宁七年(1074),苏轼调任密州
(今山东省诸城)任知州县令。政绩显赫,深得民心。政治上的挫败反而促使东坡体验了更丰富的人生,开拓了一片更宽广的文学领域,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名作如&超然台记&、&水调歌头
- 中秋怀子由&、&江城子 -
密州出猎&等流传于世。
乌台诗案&&&&后来苏轼被调任到徐州
(今江苏省铜山县)、湖州
(今浙江省吴兴县)。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时,在他移任湖州的第三个月的一天,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案子轰动一时,除湖、杭州等地的百姓请和尚念经为他祈福,许多赏识他的官员都舍身挽救,最后只定
“讥讽政事”之罪。后受皇帝恩赐,判他流放黄州,免于一死。
流 放 黄 州&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初到黄州,衣食住行都成问题。后来自力更生,开荒种地。在平淡地生活中找到喜悦,并坚定要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进。一年后,苏轼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名其为「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长江边的小城黄州虽然是苏轼仕途的低谷,却成了他文学创作的圣地。苏轼在长江边吟出了响彻千古的如
&前赤壁赋&, &念奴娇 -
赤壁怀古&、&后赤壁赋&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
&& 元丰七年,神宗下令苏轼离开黄州,改授汝州 (今河南省汝南县)
团练副使。旅途中曾遇王安石,二人虽有不同政治见解,却谈得非常投机,王安石对他评价极高。
&& 元丰七年,苏轼恢复名誉,被起用为登州
(今山东省蓬莱县)知事,不到十天,受朝廷之召出任礼部郎中。12月调回开封,任起居舍人。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三月,神宗崩逝,10岁的哲宗登基,逐次废除新法。新法派被排斥。昔日重臣重新掌政。史家称为「元佑更化」。&
&&&元佑元年(1086),苏轼晋升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同时兼任侍读。但此时的苏轼已对做官没有兴趣了。对王安石及新法的认识使他对新法有保留意见,保守派的人便说他是王安石的新法派了;新法派又不把他当作自己人,所以东坡便变成夹缝里的人物。&
&&&元佑四年,苏轼摆脱派阀之争,请调转任杭州知事。苏轼在知事任内修筑了西湖苏堤。
元佑六年又奉召出任翰林学士承旨,并兼任侍读,但遭排斥,不到几个月又被调任颖洲(今安徽省阜阳市)知事。离开朝廷,次年转任扬州(江苏省阳州市)知事。
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九月,苏轼又被召回朝廷,出任兵部尚书,十一月晋升为礼部尚书,此即苏轼从政的最高职位。南行千里&
晋升高位后,受到的党派攻击也越来越多,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郁郁不乐的苏轼请奏调任江南,末获批准。此时,继室王氏又去世。
元佑八年九月,出任定州(今河北省定县)知事。同月,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元佑更化」宣告结束。18岁的哲宗开始亲政,重新推行新法。
绍圣元年(公元1094)四月,59岁的苏轼被指称诽谤朝廷,贬为岭外英州 (广东省英德县)知事,六月在转任英州的途中 (都还没到呢
!)又受命流放惠州
(今广东省惠州市)。在惠州的两年中,苏轼生活困窘,有时连酿酒的米也没有,吃菜也靠自己种。可是苏轼对磨难早就习惯了,对这一切安之若素。朝廷奸人仍不罢休,苏轼被放逐到自古所说的天涯海角
- 儋州。生活虽然凄苦,但仍然超然洒脱,自得其乐。永存诗人心&&&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崩逝,徽宗即位。五月,苏轼获赦免于流放海外之罪,此时,苏轼一家死了九口人,苏轼本人因旅途辛苦早已染病在身。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六月,苏轼卧病常州
(江苏省常州市)并上奏致仕。&
七月十八日,(临终前十天)苏轼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说:“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你们不要哭泣。”(吾生无恶,死必不堕,慎无哭泣以怛化。)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历经沧桑。66年的岁月里,或许波澜重重,或许生活窘困,苏轼始终未曾因而颓唐丧志,一直坚强的活下去。而最难得的,应属他始终保有,那颗温柔细腻的诗人心。
苏轼的三位妻子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苏轼的《》中记载着这样的故事: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王弗侍亲甚孝,对苏轼,二人情深意笃,有加。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三万株,时光无言,结发之情自在极深处。又过了十年,宋神宗熙宁八年,也就是公元1075年,当时苏轼被贬在山东密州任知州。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来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十年之后,那短松岗的松涛阵阵,也在代词人一哭,而王弗依旧清秀端庄,聪敏娴静,在词人的记忆里于轩窗下梳妆。词能感人也是因为是心灵的恣情一恸,惟其是恸,方显深挚,方显深厚,方能千古共记这份情重。
这首词九百多年来,在不同的朝代都一直被广为传诵着,也是文学史上众多悼亡作品中最突出的一首。那种沉痛深切的情感,让后人无限感慨!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苏轼。她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处处依着苏轼。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官海沉浮中,与之同甘共苦。最困难时,和苏轼一起采摘野菜,赤脚耕田,变着法子给苏轼解闷。在王闰之生日之际,苏轼放生鱼为她资福,并作《》纪事。词中“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是赞美她对三个儿子都一视同仁,疼爱不分彼此。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轼痛断肝肠,写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在妻子死后百日,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
献给了妻子的亡魂。苏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美如春园,目似晨曦”的,是苏轼的第三任妻子,原本是苏轼的侍妾。苏轼为她起字“子霞”。比苏轼小二十六岁。苏轼最困顿时,他身边的侍妾纷纷离去,王朝云却一直陪伴其左右。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据说苏东坡被贬惠州时,王朝云常常唱《蝶恋花》词,为苏轼聊解愁闷。每当朝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就掩抑惆怅,不胜伤悲,哭而止声。东坡问何因,朝云答:“妾所不能竟(唱完)者,’何处无芳草句’也”。 苏轼大笑:“我正,而你又开始伤春了!”不幸的是,朝云也先于苏轼在惠州病逝。朝云逝后,苏轼“终生不复听此词”,一直鳏居。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其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朝云墓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景区之上,旁,如今已成为名胜。
多情的苏轼已走远,那个在月下单衣试酒的他,携人生的一肩风霜任云卷云舒,那个醉卧溪云琴岗的他,拂心灵的一襟悲喜对花落花开,清夜无尘,真情有声,在他的生命和诗篇里回响。
苏轼的传世佳句
  &1.。 《水调歌头》    
2.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水调歌头》    
3.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6.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7.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    
8.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书法(19张)
9.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江城子》   10.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江城子》
  11. ,浪淘尽、千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
12.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八声甘州》   13.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
   14.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
   15.高情已逐晓云空,。 《西江月》    16.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临江仙》    
1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1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    
19.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   &&
20.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浣溪沙》
2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浣溪沙》    &
2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3.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    
2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25.人生如梦,一尊(通“樽”)还酹江月 。 《念奴娇·赤壁怀古》
2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27.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西江月》
2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2.值千金,。 《》    
&3.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陌上花》    
&4.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陌上花》
&5.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吉祥寺赏牡丹》    
&6.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游金山寺》
&7.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晓景》    
&9.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0.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
&11.杳杳天低鹘没处,是中原。 《澄迈驿通潮阁》    
&12.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庐山烟雨》
&13.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有美堂暴雨》
&14.日啖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15.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东栏梨花》
&16.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    
&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
&18.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登》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晁错论》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前)赤壁赋》 
4.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后赤壁赋》
 黄庭坚: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跋东坡醉翁操》)
: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徐度&:()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却扫篇》)
陆游: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
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   
: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海绡说词》   &
& :以比,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朱依真:天风海雨骇心神,清空谒后尘。谁见东坡真面目,纷纷耳食说苏辛。  蔡嵩云: 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若徒袭其外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柯亭词论》)
胡仔:“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笤溪渔隐丛话》)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轼的生平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