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准悦悦有国五排放标准实施时间吗?

想进辆小车江准悦悦怎么样求指点_百度知道
想进辆小车江准悦悦怎么样求指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1、微车轴距之王,这点事硬性标准,直接导致内部空间宽敞,我对比了下悦悦和炫丽的参数配置。  悦悦的轴距是2390,炫丽只有2368 。超过了所谓的A0级车车标准,这点太帅了。  2、后排玻璃可以升降,这点也是硬性标准,我看了下很多A00级别的车后排玻璃都不能升降,让后排的乘客太憋屈了。  而且我的车暂时可能会带上客人,所以不能让这点丢了面子,不能让别人直接感觉就是廉价车。  奔奔的最新版就改成了后排可以升降,不过奔奔是在原来不升降的基础上改的,所以后排升降的玻璃太小。。  3、视野好,我在车展时进内饰坐了一下,感觉头部空间很好,前面的视野也不错。悦悦的高度比同悦还高,我喜欢!!  4、造型好,我觉得悦悦的造型有中国自己的特色,看出去不丢人,起码是中国人原创,支持国货。  不像F蛋,和别人一模一样,就是日本人的一个蛋蛋。  5、板金好,有前后穿触扁吠壮杜憋森铂缉防撞梁。
这些也是硬性标准,很多日本车只有吸能的缓冲块,江淮悦悦是真家伙,防撞钢梁。。  从瑞鹰,宾悦,同悦车身的板金厚度来看,悦悦的也应该是0.5MM--0.8MM的厚度,日本车很多是0.3M的钢板,一对比就知道分晓了。  从内部人士得知,悦悦的碰撞是四星以上。。不过我也不在乎,只要用真家伙,管他呢。  就冲以上几点,我决定等悦悦了,而且相信江淮的价格绝对对得起我的等待!  -------------------------------------------------------------------------------  悦悦2011款 1.0L 舒适型  统计天数:28天
总加油量:76.15L
总行驶里程:1120.00KM
总平均油耗:6.80L/100km
江淮悦悦目前在A0级别当中是空间最大的车,时尚的外形,超高的性价比,经济省油,是不错的选择
一款入门级小车,适合工薪阶层,非常不错的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热门搜索:
这两天柴静的《穹顶之下》震撼了很多人,也包括我这个技术控。
除了平生第一次认清了什么是&雾霾&,还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呼吸膜一天下来变得漆黑,没想到都市空气比化工厂还脏,没想到手术病人的肺里真是黑色的,没想到大量贴着国四绿标的车,竟然是国一&
回头看看我的圈子,也有很多东西可以拿出来跟各位车主分享一二,今天先说说哈。
京津冀、长三角早已强制实施了机动车国五,今年3月份,珠三角地区也进入国五时代。之前的两周,好多粉丝出于关心给我发来消息。的确,对于这些地区的淘车业务而言,无疑是一个打击,因为没法在其他给珠三角的诺粉淘车了,也造成了一些淘车订单的退订。
从大局讲,这必须是一件好事,它意味着车企必须以更高的标准对待自己的产品。先不提那些丧心病狂的(实在太震撼了),我们说轿车,从好几个被诺粉频繁求教的问题说起。
欧洲早在2005年就开始实施欧四排放,从各项污染物指标来看,欧四大致相当于国五排放级别,而当时中国多数地区还在实行国二排放。我的手动320i是2006年德国制造的,欧四标准,进口到中国就降级成了国三排放。这是什么道理呢?很多诺粉都问到过,因为当时国三已经是国内的最先进的了,没人知道国四、国五是啥样子的,所以就按照当时的最高盖个章吧!于是,一批又一批被&拉黑&成了国三,导致了今天转籍落户如此之难!凭啥E90背上了国三的黑锅啊,懂技术指标么?我为此大喊冤枉!好在有一些地方的迁入是对网开一面的,当地有关部门知道的更高,这也算少数有知识有文化的了。
如果想了解深入一点,大家可以再花两分钟,听我谈谈专业的事情。国3、国4、欧4、欧5的具体内容比较枯燥,我说几个有意思的点给大家听听。
2004年,中国实行国二标准;2006年的进口320i被打成国三,乃当时最高待遇。从技术上较真地分析,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达到国三标准必须得烧国三的啊!而当时全国很少有地方可以供应达国三的。以硫化物这一项举例,要达到国三标准,的含硫量必须低于150ppm,否则欧四的也没戏,进去多少硫,出来还是多少硫(2006年12月欧盟通过的欧五标准,这个指标是10ppm!)。当时的消息显示,中X化为普及国三规划的技术改造预算是300亿人民币,加很长的实施时间,直到2009年才能基本在全国范围普及国三燃油,而那些小品牌加油站和便宜燃油,无疑就更劣质了,高污染,高。
这意味着,等大家的车排放物刚刚达到国三标准时,官方的国四时代已经来了。一会不让上牌,一会不让迁入,这不是带着大家扯淡么?现在,国五来了,国四标准的燃油搞定了么?
柴静的片子里,就是这种尴尬的牺牲品,不多言。
还有一点不能理解,提高无疑是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那为什么x月x日实施国五后,国四的就不让上牌,而那些有牌照的国二、国三还可以满街跑呢?说出来吓一跳,相邻代次的的指标相差达5~10倍,也就是说一台国二的车子跑100km制造的污染物,与一台国四的车子跑完一个相当!
纳闷啊,这些老车的尾气年检咋能次次通过呢?年检用的又是啥标准呢?这些车子可是并未做相应的技术改造来适应新的哦,要达到更高的,除了更好的,还必须有更好的技术和更完善的硬件啊!
今天先讲到这里,想找诺诺淘车的粉丝们,我衷心地希望你们别盯着国二国三的二手车,请为生存环境和子孙后代着想,从淘车选油做起。
&爱车的诺诺&是谁:
责任编辑:
按键盘上的"& &"键也能翻页
用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或给您的好友,
文章标签:
打开微信客户端“扫一扫”
或关注微信号:yicheweixin
收藏成功!&&
用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或给您的好友,机动车尾气排放:我们离“国五”标准还有多远? 
新华网北京1月22日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宗巍、王民、何悦)在PM2.5浓度指数频频“爆表”的严峻形势下,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舆论焦点。日前,环保部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国五”排放标准意见,其中将PM2.5控制纳入排放标准。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连日来在采访中发现,网民对于“国五”标准能否顺利实施主要关注三个方面,而油品不达标这个老大难问题依旧突出,可能成为“国五”标准顺利推进的最大障碍。
关注一:爱车能否“喝”上合格油?
在雾霾笼罩中国的阴影散去之际,1月16日,环保部就《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简称“国五”)第二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将PM2.5的排放量纳入排放标准内容。
环保部指出,与国外汽车排放法规标准相比,二次征求意见稿的技术水平和欧洲正在实施的第五阶段排放法规相当。
然而,网友注意到,征求意见中没有确定“国五”排放标准的实施时间,因为其实施需要供应的“国五”油品标准还未出台。
“市场上‘国四’油都少,更别提‘国五’了。”在“汽车城”吉林省长春市的赛德广场附近的一处加油站,正在排队加油的市民刘海龙告诉记者,尽管自己的新车的排放是按照“国四”标准设计的,但一直都是加93号汽油,在长春根本没有与发动机相配的“国四”油。
记者在网上的各大汽车论坛上看到,全国各地的车友纷纷反映,“车油不配”的现象普遍存在。对现阶段的很多乘用车来说,一般情况都是“国四”车“喝”“国三”油。
“如果‘国四’发动机如果长期使用含硫量较高的“国三”油,很可能缩短后处理系统的寿命,甚至会出现发动机熄火的现象。”一位网友在论坛上表示。
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机动车减排遭遇油品尴尬了。从1989年我国发布《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来,已先后4次提高轻型汽车排放标准。但由于不达标,油品一直没有与机动车的排放标准相匹配。
目前,我国市场上质量最高的车用汽油是北京的“京五”标准汽油。上海、广州、以及南京等城市供应“国四”汽油,其他的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仍是“国三”汽油。
关注二:“国五”标准是否能拨开雾霾见天晴?
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增轻型汽车约8000万辆。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的同时,由汽车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也在加剧。
研究表明,机动车已经成为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排放了全市58%的氮氧化物、40%的挥发性有机物和22%的细颗粒物(PM2.5)。
业内专家表示,“国五”标准若实施,将促进国内车用汽油和柴油品质的提升,不但对新车污染物减排发挥作用,还将改善大量在用汽车的污染物排放状况,能够拨开雾霾见天晴。
可机动车减排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问题,不仅涉及炼油企业的油品质量,还包括车企的发动机制造工艺等多个方面。
“在减排问题上,发动机的环保性能与油品品质是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二者谁都不能拖谁的后腿。”长城汽车公司动力研究院副院长悦华介绍说。“要达到预期的排放标准,必须做到‘好马吃好料’,将发动机的排放标准和相应品质的油料相匹配。”
正如悦华所言,中国最早的卡车制造厂--一汽解放汽车公司就苦于“没有好料”。“我们公司就有一台满足‘国四’排放标准的样车,但却不知道去哪儿加油。”一汽解放汽车公司党委书记许宪志告诉记者,“都说汽车节能减排是生产厂家的责任,但没有合适的油,排放肯定不达标。”
最近,一部名为《末·未》的几十分钟的纪录片在网上引起关注,片中记录了北京地区空气质量现状。该片的导演李非凡在微博中写到,“国五”汽车排放标准,将受中国油品质量制约,遗憾未能究其更深层……
对于油品质量提升的问题,很多专家表示,这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主导作用,统筹协调,充分调动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优质燃油的升级工程与汽车排放标准的升级配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国五”标准顺利实施。
关注三:减排费用会转嫁在消费者身上?
业内人士表示,提高油品需要炼油企业不断升级制造工艺,同时对加油站存储、运输等也要进行改进。有网友表示,当前国内油品从“国三”标准升级到“国四”标准,需要投入数百亿元。这笔钱由谁来埋单的难题一直争论不休,使得油品升级变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而汽车制造行业在减排方面也面临困境,一是自身制造工艺不达标,二是排放升级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如何分摊新增成本比较棘手。以一辆重卡为例,升级到“国四”排放标准需要厂家多拿出2至3万元。这笔钱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还是经销商埋单,或是厂家自己掏腰包,也很难取舍。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网友担心机动车减排会提高自己的用车成本。“我现在关心的是,实施‘国五’排放标准后,车价、油价会不会涨?”网友“周胖在旅途”在网上留言说。
一位汽车企业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坦率地讲,企业如果对达不到国五排放标准的汽车发动机进行改造,估计每辆的成本会增加1万元左右,但究竟涨多少,还要等新标准实施后再定。”
至于增加的成本由谁埋单,他笑着说道,“肯定不是经销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五排放标准实施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