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公主出家嫁,驸马觉得太丑不愿娶,就被成吉思汗4威力加强版杀了

嫁给外族的元朝公主一览 - gxp1201的日志 -
博客西藏 -
在最高处过一种生活
嫁给外族的元朝公主一览
已有 1737 次阅读 22:15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
元代嫁到外族的共38女,其中皇女10位、同姓宗室女22位、身份不明6位,下嫁落16位、畏兀儿9位、9位、吐蕃4位,元朝和亲列表:
  汪古部
 汪古部活跃在蒙古高原中南部,首领王罕曾经是成吉思汗的干爹,后来反目,成吉思汗打败汪古部落,汪古部臣服于蒙古,成为蒙古高原统一的步骤。该部落早先信仰基督教,后逐渐融入蒙古族、哈萨克、回族等民族。
 公主嫁汪古部首领不颜昔班,后嫁其侄镇国与弟孛要合(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独木干公主嫁汪古部首领聂古台,后嫁其弟察忽(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月烈公主嫁汪古部首领爱不花(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叶里迷失公主嫁汪古部首领孛要合之子君不花(贵由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忽答迭迷失公主嫁汪古部首领(太子真金女,孛儿只斤氏)
  爱牙失里公主嫁汪古部首领阔里吉思(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亦怜真公主嫁汪古部首领孛要合之孙囊家台(不知)
  公主嫁汪古部首领孛要合之孙丘邻察(宗王阿只吉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阿实秃忽鲁公主嫁汪古部首领术忽难(宗王奈刺不花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叶绵干真公主嫁汪古部首领术忽难(宗王兀鲁歹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公主嫁汪古部首领马札罕(宗王晃兀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竹忽真公主嫁汪古部首领孛要合之孙火思丹(宗王卜罗出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奴伦公主嫁汪古部首领阔里吉思弟八斛(宗王完泽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阿刺的纳八刺公主嫁汪古部首领术安(晋王甘麻刺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吉刺实思公主,封嫁汪古部首领阿剌忽都(不知)
  难公主嫁汪古部首领马札罕(宗王晃兀帖木儿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畏兀儿
畏兀儿即回鹘,先是成为的属国,后成为的属国,西辽派一位沙黑纳(太师僧)监督政事,这位少监不断逼迫畏兀儿,国王在1209年袭杀少监,投降成吉思汗。他因此成为成吉思汗的第五子(干儿子)。畏兀儿是第一个和平并入蒙古的定居国家,对蒙古帝国的架构大有影响,他们是帝国的出色管理者。
  也立安敦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阿尔忒的斤(成吉思汗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阿刺真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怯失迈失(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巴巴哈儿主嫁畏兀儿亦都护火赤哈儿的斤(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不鲁罕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纽林的斤(窝阔台孙女,孛儿只斤氏)
  八卜叉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纽林的斤(窝阔台孙女,不鲁罕公主妹,孛儿只斤氏)
  兀刺真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纽林的斤(安西王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雪雪的斤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雪雪的斤(不知)
  朵儿只思蛮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帖睦尔普化(宗王阔端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也先忽都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帖睦儿补化之子不答失里(不知)
蒙古征服朝鲜半岛后,其地的高丽王朝继续维持着,只是要向元朝称臣,并且要把王子作为人质留在元朝。元朝除了要掌管高丽的王位继承,还从那里每年征召众多美女入元朝宫廷,另外也把蒙古公主加到那做王后。
  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封嫁高丽忠烈王(忽必烈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宝塔实怜公主,封蓟国大长公主嫁高丽忠宣王(蒙哥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也速真公主嫁高丽忠宣王(不知)
  亦怜真八刺公主,封濮国长公主嫁高丽忠肃王(营王也先帖锁南藏卜木儿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公主,封嫁高丽忠肃王(魏王阿不哥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伯颜忽都公主,封庆华公主嫁高丽忠肃王(宗王伯颜忽都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亦怜真班公主,封嫁高丽忠惠王(镇西武靖王焦八(搠思班)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宝塔失里公主,封徽懿嫁高丽(魏王阿不哥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纳论公主,封国公主嫁高丽沈王(梁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按元制,宗室附马通称诸王。白兰王之设即因其位在皇室附马。诸位白兰王均出自萨迦法王的昆氏(vkhon)家族,四人中前三人均曾亲临元朝廷,并得以迎娶公主。白兰王的权力限于吐蕃(西藏中西部)地方,可直接向皇帝呈报西藏地方情形,并可召集地方官员处理事务。
  墨卡顿公主嫁弟吐蕃白兰王恰那多吉(宗王 阔端之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贝丹公主嫁吐蕃白兰王恰那多吉之子达玛巴拉(宗王 阔端子启必帖木儿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门达干公主嫁吐蕃白兰王达尼钦波桑波贝(元成宗姐,孛儿只斤氏)
  布达干公主嫁吐蕃白兰王(不知)
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 个评论)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 客服QQ:
战略合作伙伴:(The Tibetan & Himalayan Library) ┊ 法律顾问:
严禁在本站发表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言论和散播谣言
Powered by
X3.1GMT+8,关於元朝的六大谎言:蒙古人杀汉人只赔驴价问题
  误会还是蓄意歪曲?关於元代的六大谣言(五)  5、杀汉人五大姓问题  此事流布甚广,其传播最大的功臣倒不是史书或者别的什麽古籍,而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  屠杀汉族张、王、刘、李、赵五大姓之事,确有来源,不过,这却并非一条实际执行过的政策,《元史·顺帝本纪》裏面对此事记载得很清楚:“(后至元三年)十二月己巳……伯颜请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帝不从。”不知道为何在传布此事时候,却把“帝不从”这三个字给选择性无视了。  既然说到此事,便不得不提一下伯颜这个人了。伯颜,蒙古蔑儿乞氏。元代诸大臣中,仇视汉人南人者,无过於此人。说起他对汉人的仇视,根据《庚申外史》的记载,是有这麼一段来历:  “或言伯颜家畜西番师婆,名畀畀,每问求岁吉凶,又问自己身后事当如何。畀畀曰:‘当死于南人手。’故其秉政时,禁军器,刷马匹,蒙古、色目殴汉人、南人,不得回手等事,皆原于此。  另外,伯颜此人出身武职,粗陋无文,而且蔑儿乞氏乃是成吉思汗时期被征服的部落,其出身皆为奴籍,伯颜本身亦为郯王彻彻秃家奴出身。而彻彻秃却以亲近汉人士大夫、素有贤名而著称。因此,大约伯颜早年也许受过郯王府上的汉人座上宾的气亦未可知。再者,《庚申外史》裏面还记载了伯颜这麼一段往事:(后至元元年)伯颜奏曰:“陛下有太子,休教读汉儿人书,汉儿人读书好生欺负人。往时我行有把马者,久不见,问之,曰:‘往应举未回。’我不想科举都是这等人得了。”遂罢今年二月礼部科举。  从这麼几件事情,我们依稀可以看出伯颜此人有这麼些特点:  第一、伯颜此人似乎早年不止一次受过汉人白眼,因此跟汉人有宿怨,对汉人有特别深的偏见;  第二、伯颜此人因为出身卑贱,自卑心理一旦转化成自尊心理,往往破坏性就特别强。所以一朝得势,就想把所有曾经踩在他头上的人给踩在脚下。事实上也是如此。至元三年,伯颜完全发迹,被封为太师、答剌罕、秦王左丞相,位极人臣,然而他的旧主郯王彻彻秃不知道是忘了还是其他原因,并没有放他的奴籍。这下可不得了,伯颜勃然大怒曰:“我为太师,位极人臣,岂容犹有使长耶?”於是旧账新账一起算,“遂奏郯王谋为不轨,杀郯王,并杀王子数人。”(《庚申外史》)彻彻秃尚且被杀,更何况汉人?再加上以前巫婆的预言,自然压制汉人便实属必然了。  伯颜的这些举动,跟他个人经历有著密切关系,但从大背景而言,也跟元朝时期蒙古族的分化有著密切关系。元朝统一中国之后,大量的蒙古人因为做官、为军等原因,入居中原。但同时,亦有大量蒙古人依然居於漠北旧地,维持原来的游牧生活。而为了维持本身民族特性,不至於被汉族彻底同化,更重要的是不至於蹈北魏之覆辙。北魏鲜卑因统治中心全数南移,导致其原本在草原上的统治空心化,其他游牧民族如柔然、突厥等的崛起,又成为了北魏的边患。而且北魏的汉化政策,也导致尚维持游牧生活方式的鲜卑人的反弹,酿成了“六镇之乱”。  元代汲取北魏的教训,采取两都巡幸制度(大都、上都),以保证草原故地和中原两大部份的统治都能够巩固。然而,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使得蒙古族本身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巨大的分化。以元代四大蒙古世家(即成吉思汗时期“四骏”之后)为例,木华黎家族从成吉思汗开始,便经略中原,后来其家族封地亦在山东东平,世代与汉族或汉化蒙古、色目家族通婚,故而其家族世代以儒臣闻名,如木华黎之子孛鲁,便以亲近儒士闻名,而木华黎三世孙安童、五世孙拜住皆是元朝有名的儒臣贤相,六世孙朵儿直班则是精通儒学的文学家、书法家。另外,如赤老温之后裔中,亦有一门两进士之美名。反观博尔忽、博尔术家族,因为长期生活在漠北,终元之世,不见有汉化之迹象。由於观念、利益等的分化,汉化蒙古人与传统蒙古人之间的斗争贯穿了元代始终。“南坡之变”中,木华黎家族与博尔忽、博尔术家族便站在了对立面。而伯颜与其侄脱脱,最后亦势同水火。  从总体上而言,民族融合乃是元代不可逆转的大势。到元代中后期,“蒙古人、其他外族人与南、北汉人上层之间文化、社会关系方面曾经十分单一的民族划分早已变得模糊了,它已随著复杂的民族融合而变得不复存在……而另一方面,许多蒙古人和外族人则与汉人意气相投。”(《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蒙古人之中,亦出现了很多文化大家,如诗人有泰不华、笃列图、月鲁不花等,散曲家阿鲁威、童童等,画家有元世祖太子真金孙女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剌吉、张彦辅、宗王小薛、镇南王孛罗不花等,书法家有松坚、朵儿直班等。  综上所述,所谓元朝要“杀汉人五大姓”之事,并未发生过,而其事情之由来,实际凸显了元代“传统蒙古人”与“汉化蒙古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由於这一做法极为荒悖,事实上也一天都没实行过。金庸因小说主题之故虚构其事似有可原,而今人却将之以为信史并大肆夸张歪曲而宣扬,便不知其动机为何了。  注1:元朝自1279年统一全国,1368年回到漠北,从全国统一到灭亡,元朝共计89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公元前207年灭亡,从全国统一到灭亡,秦朝只有14年。  西晋280年灭吴统一全国,316年,匈奴刘曜进攻长安,投降。从全国统一到灭亡,西晋只有36年。  隋朝589年灭陈统一全国,618年灭亡,从全国统一到灭亡,隋朝只有29年。  西晋灭亡后有东晋偏安江南,元朝灭亡后有北元称雄漠北。  注2:未来是不知预知的,在1980年,有谁想到苏联和南斯拉夫会在十几年后解体?有谁想到德国会在十年后统一?  秦始皇千古一帝,在他死后仅仅过了三年,秦朝就被推翻。  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力鼎盛,谁又能想到仅仅在隋文帝去世14年,强大的隋王朝就灭亡了?  秦始皇和隋文帝可都是汉人,再厉害的人也管不了身后事。  就如同在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的时候,恐怕没有人会想到70多年后元朝会统一中国吧。  注3:隋唐人口变化,从609年的4600多万减少到628年的1500多万,那三千多万人哪里去了?难道都是被乱兵所杀?兵荒马乱,大量田地荒芜,很多百姓饿死,战争频繁,尸体不能及时掩埋,引发瘟疫,缺医少药,很多人病死,很有很多人被土匪和军阀所杀,要不然,短短20年3000多万人怎么没的?  注4隋唐人口变化数据, 维基百科,“中国人口史”:  网址: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8,907,536户.46,019,956人。  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全国约44,500,000人。  初唐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1,800,000户, 12,350,000人。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2,190,000户.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2,900,000户, 15,000,000人分页:6/7页&&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
·····
·····
·····
·····
凡是有人谈起刘备的死党,必然想到关羽、张飞二人。不建安七年,四十一岁的刘备经过三顾茅庐终于寻得了他一大金由女真族完颜部酋长阿骨打于1115年创建的,继位的苻坚(338——385)?这个名字有点耳熟。是否就是那个在与乌雅束闻听弟弟在头鱼宴上的遭遇后是又惊又喜,惊的是阿骨打的二千五百女真战胜了多于自己N多倍的辽兵,阿骨自孙武与伍子胥执掌吴之国政、开始实施疲楚战略以来,大体没有一个男人会喜欢狭隘、阴狠的女人。我们解读武神秘的古埃及曾经有过无数鲜为人知的故事,而他恢弘的咸丰刚刚即位,就于咸丰元年(1851年)元月爆发了太平天光绪帝作为“能够接受新思想”、“颇有作为”的青年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站在儒家的政治思想观上看待政曹操这样的奸雄都承认刘备是敌手,所以,刘备必然具备“轴”这个字,是北方方言,意思是说一个人爱钻牛角尖在诸多亡国之君中,恐怕很难再找出像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中国读书人多以清“谁扰乱了这位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头上降临。月球未解之谜:月球的十大未解之谜你知道多少?1.月球金代的皇帝陵以云峰山为中心,埋葬的比较集中。包括真在辽朝统治时期,辽国对生女真(当时称为女直)一共封赏阿骨打称帝对耶律延禧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他没想到阿东京的地位在当时的辽国相当重要,当时的辽国共有五京这时,魏延献上了一个相当大胆的建议:自己带5000精兵宋军作战非常勇敢,卖力。几乎消灭了金兀术这一路继而小时候,常听大人说革命前辈的故事,其中就有“天下侠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在中南海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吴国大军深入楚境,击败楚一、战争前因说来话长,简单说,晋楚争霸,吴国崛起,阖闾,姬姓,吴氏,名光,春秋时吴国第24任君主,公元一九二八年,蒋介石确立他在国民党内领导地位的那一年1962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白大均、董元夫等主演“勇”如徐帅1930年,赤色风暴席卷大别山,年仅15岁的安倍发表战后70周年谈话: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4日发表战1900年,慈禧太后从顺贞门走出了她一手遮天的皇宫,狼世上的事历来如此。有暴富的必然有速贫的,有得意的必诸葛亮当然自己自己的妻子的舅舅蔡瑁一直厌恶刘琦,甚昭烈帝刘备驾崩后,诸葛亮总揽朝政,凡事必然亲往。建《三国志》是西晋史学家陈寿编写的一部纪传体国别史,曹操是三国时期比较大气的军阀,喜欢有才能的人,基本刘备能成就霸业,显然不是《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更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一直被史家诟病为“尊刘贬曹在《孟子·万章下》一文里,记载有“齐宣王问卿”的故曹操这个人的确很了不起,不仅胸襟远大,而且目光如炬夏侯霸的事迹在史书上很是少见,人们了解他更多的是通自古以来,帝王将相降世总会有许多异象,孙坚也不例外卫国文懿公主(856年-870年),又称同昌公主,本名不详,许昌庄肃公主(?—?),唐宣宗李忱女,母不详。公主下嫁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六代皇帝唐宣宗李忱的十一个平原公主(833年—862年),唐宣宗李忱第十一女,母不详饶安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六代皇帝唐宣宗李义和公主(?—?),唐宣宗李忱女,母不详。相关史料《新魏晋南北朝历史背景东汉末年,各路军阀割据争雄,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女性美的观念由质朴趋于华丽,从自然魏晋北朝时期的铠甲主要有筩袖铠两、裆铠和明光铠。“魏晋时期的武士胄甲,在原来基础上有很大发展。魏晋时导语:说到七夕节,很多人都会想起牛郎织女的传说吧,在古诗词中,鸟类们的出镜率可是非常高的。要是按现行中国回族向以强健、勇武、团结和不畏强暴著称于世,他说道僵尸,我们不得不说远古四大古神。也就是女娲、伏汉字的创造和发展,标志着人类文化活动的进步。它是经徐树铮(日-日),字又铮、幼铮相传人去世后,先由阴间快捕黑白无常带走三魂六魄,交立身篇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中,“冤家”一词常常用来称呼那些林朝英撰述玉女心经,虽是要克制全真派武功,但因其对《神雕侠侣》的男女主人公杨过、小龙女。这是两个极为
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成吉思汗有多少个老婆?多少个女儿?_百度知道
成吉思汗有多少个老婆?多少个女儿?
五个,蒲儿帖、忽兰、也遂、合答安和歧国公主。 成吉思汗的皇后妃子很多,他让她们分住在五个地方,蒙古人在帐幕里居住,所以称为五个斡儿朵,斡儿朵是“宫帐”的意思。 第一斡儿朵的正后是元配蒲儿帖皇后,其次有五个皇后,再下面有许多妃子。各斡儿朵的情形都相同,不过后妃的数目有多有少。蒲儿帖皇后生了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四个儿子,五个女儿。 第二斡儿朵的正后是忽兰皇后。生了一个儿子,叫做阔列坚。成吉思汗待他如同四个嫡子一样。后来阔列坚随拔都西征,在俄罗斯中箭而死。第二斡儿朵的次后叫做古儿八速,是塔阳汗的后母。当塔阳汗和成吉思汗打仗的时候,古儿八速曾说蒙古人身上很臭。这句话给成吉思汗听到了,后来将她俘虏了来,就问她:“你说我们蒙古人身上很臭吗?”当晚就娶了她,大概要她闻闻自己身上臭不臭。 第三斡儿朵的正后是也遂皇后。在诸后之中,她和忽兰皇后两人最为得宠。成吉思汗出征,有时带忽兰同行,有时带也遂同行。第四斡儿朵的正后是依速甘皇后。她是也遂皇后的妹妹。由于她举荐姊姊,成吉思汗才得到也遂皇后。她嫁给成吉思汗较早,但甘心位居姊姊之下。 第四斡儿朵的三后名叫合答安皇后,是四大功臣之一赤老温的妹妹。 四大斡儿朵之外,又另有一个“公主斡儿朵”,正后是金国的公主。成吉思汗率兵围困燕京,金国皇帝送女儿歧国公主求和。当时金国皇宫中未嫁的公主共有七人,歧国公主最美丽聪明,宫中称她为“小姐姐”。这位“小姐姐”嫁了成吉思汗后,很受到敬重,蒙古人称她为“公主皇后”。成吉思汗为她特别成立一个“公主斡儿朵”。 成吉思汗女儿有3个,其中一个叫做阿剌海别吉,最有本事。 成吉思汗另有一个女儿布亦塞克,成吉思汗将她许配给宏吉剌部的酋长。那个酋长嫌她相貌太丑,不肯娶她,成吉思汗就将这酋长杀了。五个斡儿朵分设在不同地方,相隔很远。成吉思汗征服西夏,西夏的公主李嵬名也嫁给了成吉思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拥有6个蒙古妻子,后来又与多个臣服于他的国家的公主通婚。他在位期间南征北战,获得许多战利品,其中包括土地、粮食、以及女人。赛克斯指出,成吉思汗王国的版图在13世纪横跨蒙古至阿富汗,并延伸至俄罗斯和伊朗。经成吉思汗批准,蒙古大军每攻占一处城市都会将掠来的美女给成吉思汗!13个女儿
成吉思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成吉思汗娶了以个公主,是哪个公主_百度知道
成吉思汗娶了以个公主,是哪个公主
提问者采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成吉思汗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是西夏王妃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吉思汗4威力加强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