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有铊卖吗

硝酸铊网上可随意购买 进口货1公斤起卖8500元_新闻中心_新浪网
硝酸铊网上可随意购买 进口货1公斤起卖8500元
  “铊中毒”事件引发大学生心理健康话题
  两成大学生有“心病”
  “中国矿业大学3学生铊中毒”事件引发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大学生常某因与同学关系紧张,为了报复而投毒。联系起前几年的马加爵事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再次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心理专家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投毒者应是患上心理疾病。
  对于常某的行为,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陈建国分析认为,从常某的行为来看,这已经不是心理障碍了,应该是患上了心理疾病,而且到了妄想性质的程度了。这类人最初不善于和别人沟通,有着社会交往障碍,认为别人疏远他是故意的,自己越来越感到孤独,最后便形成了固执的想法,认为别人是歧视他,并容易做出过激、冲动的行为。
  陈建国说,从门诊上来看,不善于和别人沟通、存在社会交往障碍的大学生比较普遍,前来心理门诊就诊的有“心病”的大学生中,不善于和别人沟通、存在社会交往障碍的就占到了50%至60%。这类大学生的症状多比较轻微,应属心理障碍,达到心理疾病的还比较少。不过,已经出现心理障碍的人群如果不注意干预,将会发展到病态的程度,有可能做出过激行为酿成悲剧。“我们就接诊过这样的大学生病人,他们也是因为不善于和别人沟通、存在社会交往障碍,感到非常孤独,最终心理就产生了想伤害别人的想法,有的已经和别人打架了”,陈建国说。
  相关统计发现,目前处在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据估计,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率占16%至25.4%,并且还有上升趋势。由于的不当、社会竞争压力的影响,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与同龄人的交往比较少,心理较为封闭,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就显得十分脆弱,稍有不慎心理就会出现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心理障碍。
  “心理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遭遇到的,问题解决不了则会形成障碍,心理专家提醒,大学生要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多和同学老师沟通、交流,如果还是无法调整过来,最好向心理医生求助。快报记者 张星
  进口货1公斤起卖8500元,国产5500元
  硝酸铊在网上竟可随意购买
  “中国矿业大学3学生铊中毒”事件震惊了全国,犯罪嫌疑人常某正是从网上购买到了硝酸铊,并将它注入被害人的水杯中,致使自己的同学们铊中毒。
  记者了解到,包括硝酸铊在内的铊化合物多是剧毒危险化学品,一个学生为什么能轻易从网上购得?记者昨天暗访发现,由网络搭建起来的购销平台几乎对危险化学品不设防,记者一个下午就轻松谈成了几笔“业务意向”。
  网上卖铊的很多
  硝酸铊在我国属于B级无机剧毒品。作为一种剧毒物质,普通人要想获得铊难度较大。一般情况下,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铊,必须要单位开证明,还要有销售登记。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剧毒化学品总能突破重重封锁,甚至从网络上就可以任意订购。
  昨日,记者仅在百度上搜索到硝酸铊的卖家就达几十家。但是当记者打开网页,这些注册日期都在今年的网站,有很多都已关闭。而通过这些网站贩卖的硝酸铊,规格从10克到10公斤都有。
  在阿里巴巴网上,有一家大连的卖方宣传的大标题就写着“供应金属铊、硝酸铊和铊盐”,在网页末尾,记者找到了化工部经理武女士。听说记者要买硝酸铊,她立即警觉起来,连声问是不是公司要买,是什么公司?记者临时说自己是南京某化学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武女士还是称要先看一下公司的营业执照才能谈。
  “这个东西属于剧毒,也不是难买,网上卖这个东西的很多,只不过这不能随便卖。”武女士说。“那你们这货从哪里来的呢?价格是多少?”记者问。
  “这属于商业机密,我不好告诉你。如果你不想提供的话也可以,我现在在外面,我们到时候再谈吧!”武女士匆匆挂了电话。
  记者随即联系了另外一家在产品介绍中标明有铊的广州市某化工有限公司,该公司吴经理一听是买铊,立即称这东西“太毒”,他们几年前就已不做。“你不是我们老客人吧?以后买这个东西就别给我打电话了啊!”吴先生撂下这句话后也挂了电话。
  进口铊1公斤起卖8500元
  在另一个网站上,记者拨打了网上所留的沈经理的电话,一听要购买铊,沈经理连忙表示没货。“沈经理,帮个忙吧,大家开门做生意,哪有有钱不赚的道理嘛!”记者说。
  沈经理犹豫了一下,再次问记者是不是公司的,如果要买货,那得把公司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复印件、税务登记表、公司证明给他验一下。记者赶忙答应。
  “到时候钱到货就到,进口的货10公斤起买就可以以7600元/公斤卖给你,5公斤起就卖8000元/公斤,1公斤起卖8500元/公斤。这个货很纯的,4个9呢”,沈经理说。
  “怎么这么贵啊?”记者问。“你嫌贵的话那就拿国产的吧,我们公司有生产、有加工的,国产的5500元/公斤。反正只要关于铊的我们都有”,沈经理介绍。
  “为什么要给你们这么多证件看呢?真麻烦!”记者抱怨。“我们也不想啊,谁让出了矿大这个事呢!也牵连到我们这行了。而且这个是剧毒,老鼠药都加这个东西的”,沈经理说。
  电话那头,电话铃声、交谈声此起彼伏。“你们生意很好嘛!”记者说。“还可以吧,谢谢你夸奖。你到底买不买啊?”沈经理有点不耐烦。
  “一定买,可是你怎么给我呢?这个怎么运过来啊?国家会不会抓住我们啊?我们没有到公安机关办理购买凭证呢!”记者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这个你就别管了,反正货是肯定会送到你府上的。要是都要购买凭证的话,那这生意还怎么做啊?白粉,国家还不让运呢,还不都在偷偷交易,你放心”,沈经理胸有成竹,侃侃而谈。
  而当记者亮明身份后,沈经理“啊”了一声,立即挂了电话。
  在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硝酸铊的编号是61023,是国家明令控制生产和销售、运输的产品,对其销售经营是许可制度,没有获得许可,严禁从事销售经营。而据南京衡鼎律师事务所沈明律师介绍,据《国务院化学品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购买危险化学物品需要国家发放的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准购证才能购买。随意买卖,当属违法行为。
  见习记者 李梦雅 记者 吴杰 实习生 汪海江
【】【】【】【】
更多关于&&的新闻您当前的位置:&>&&>&&>&&
女幼师网购铊毒情敌成植物人 网售剧毒溴化铊成蛇蝎小三杀人帮凶
作者:闫睿
危险化学品 网购 成植物人 幼师 情敌
[提要]  
  安徽省安庆市纺织女工潘某两次被人在食物中投入剧毒,经报道后引起不少人关注。原标题:溴化铊竟可网购危险化学品不能成为网络监管盲区
  新华网哈尔滨9月16日电(记者闫睿)安徽省安庆市纺织女工潘某两次被人在食物中投入剧毒,经报道后引起不少人关注。媒体进一步追踪报道发现,受害人所遭受的危险化学品溴化铊,竟然可以从网络上轻松购得。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经营实行许可制度。这意味着没有取得经营许可证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经营危险化学品。但人们发现,一些单位并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竟然在网络上公开销售危险化学品溴化铊。
  这一现象令人反思。危险化学品的流通应该归谁监管?这些未经许可销售的危险化学品来自何方,又流向了何处?面对社会公众的质疑,理应有部门主动站出来,及时发声,澄清监管职责,还公众知情权。
  另一方面,网络作为新技术新应用,早就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网络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成为滋生不法行为的阴暗场所。对此,除了现实社会的合法经营者需要加强管理,网络作为重要的经营渠道,同样不能成为监管的盲区。
  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工商、公安、信息管理等有关部门理应进一步明确责任,包括形成管理合力,加大网络的管理力度,决不让危险化学品信息在网络上泛滥,甚至为害社会。
  【更多热点请手机下载《爱济南》客户端山东大小事尽在掌握】
  原标题:溴化铊竟可网购危险化学品不能成为网络监管盲区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短短一个多月,海南琼海博鳌禅寺竟被5名游客投诉,并2次被媒体...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南海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6  传真: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  |  |  |男子网上卖铊300元1克 称与富商中毒案有关(图)_新闻中心_新浪网
男子网上卖铊300元1克 称与富商中毒案有关(图)
  清华大学女生朱令“铊”中毒后瘫痪在家,每天在父母的看护下做四次站立锻炼,父母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女儿重新站起来 CFP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小磊&
  实习生&&张莉&&李翌
  从1994年的清华大学学生朱令,到2007年的中国矿业大业学生和,再到最近的,短短十几年,全国发生数十起铊中毒事件,其中多起已被警方侦破为投毒案。
  铊,无嗅、无味、无色,溶解性良好,合成后的化合物“铊盐”毒性强,可在悄无声息中置人于死地。目前,我国对铊进行严格监管,对铊的购买渠道、购买数量和存放地点,作出了明确的操作规范。但是,羊城晚报记者在网上搜索铊的合成物硝酸铊时,可轻易找到相关厂商的信息,甚至发现有人公开叫卖“剧毒”铊盐……
  部分“铊”中毒事件
  1994年12月,21岁的清华大学生朱令,因腹、腰四肢痛及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于日上网求救,几个月后确定为铊中毒。
  1997年5月,北京大学94级化学系两名学生被同学投铊中毒,因抢救及时,均彻底恢复。
  2002年5月,山东章丘地区某美容店老板先后投铊致2人中毒,1人死亡。
  日,汕头亿万富翁确诊为铊中毒,11月2日救治无效死亡。
  日,武汉新洲区两家8人确诊铊中毒,已死亡1人。
  相关案例:苏州女大学生5000元网购铊自杀&
  2009年2月,一名23岁的江苏籍女大学毕业生小李,因为不满意自己的长相,为求自杀,通过网络购得25克的剧毒铊后服用,险些丧命,幸被家人及时发现,送抵广州南方医院救治,终于捡回了一条性命。&
  日上午,小李的妈妈帮女儿签收了一个包裹,送到女儿房间。随后她觉得有些不对劲,就按包裹上的联系电话打过去,对方是个在上海工作的小伙子,告诉她寄出的是含有剧毒的重金属,还不断叮嘱她“只能做实验,不能食用,如果不用马上找个地方埋了”。小李的妈妈听后立即冲回家,但此时女儿已将购买到的25克毒药混进方便面吃下肚了,于是赶紧把女儿送到当地医院进行洗胃治疗,随后紧急转到南方医院进行治疗。经医院全力抢救,小李脱离危险。&
  事后得知,小李是花5000元,轻松通过网购获得此剧毒铊。为其提供铊的上海男子,随后也被追究法律责任。
  事件:女工体内铊浓度
  超过正常几千倍
  近日,东莞普思电子有限公司37岁的江西籍女工刘美招,疑被投毒重金属铊陷害,昏迷不醒,目前仍在南方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其血液、尿样送往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检测,发现铊含量是正常人的几千倍。(详见本报8月12日相关报道)
  南方医院神经内科的姬医生介绍,正常人体内重金属铊的含量几乎为零,而刘美招体内铊浓度比正常情况超标几千倍,“很要命”。姬医生肯定地说,刘美招体内如此高浓度的铊,一定是吃进去的,因为工作接触中毒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电子厂不会有铊,海带汤也不会有铊(有消息称患者发病前喝了不少海带汤)。
  铊一般只存在于特殊实验室,是谁投毒陷害一名普通员工?投毒用的铊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至今仍是个谜。&
  “目前我们接到的铊中毒病例中,投毒的居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南方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潘速跃教授告诉羊城晚报记者,铊无色无味,且具有剧毒,一克铊就可致一名成年人死亡,所以常常被不法分子当做作案的工具。国家有明确的管理政策,对铊的购买渠道、购买数量和存放地点进行监管。&
  但是,记者在网上具体搜索铊的化合物,比如“硝酸铊”、“铊盐”时,还是能搜索到相关的购买信息,甚至能搜索到对方的电话和QQ号码。网页上的信息显示:长期出售安乐死药物氰化钾、铊盐。记者随即选择一广州销售方展开调查。
  调查:有人网上大叫卖
  一克铊仅300元
  电话接通,对方是一名男子,自称姓李,普通话中交杂着闽南口音。当记者提出想买铊时,对方男子顿了一下,说:“好呀。”之后,是几秒钟的安静。
  记者称自己在广州,男子马上说,自己在中山市,他们在广州天河岗顶附近有购买点,记者可以选择自己去取,也可以快递。问及拿货的安全问题,男子保证:绝对安全。并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安全,对方会采取措施,将铊的外观包装做好,不被快递等相关部门察觉。
  “退一万步,即便是察觉,快递也只会把货退还给我们,追究我们的法律责任,而不会找你。”男子说。“在这条道上干了十多年了,绝对安全。”男子称,为了购买者的安全,他们不会要客户的任何信息,也会对客户绝对保密。
  记者询问铊的价格,男子说一般是300元一克,量大从优。当记者询问优惠的额度,对方说视具体购买的额度而定。“那么5克多少钱?”“1000元。”对方男子称,顿了一会,男子说,最低一口价,800元。问及进货来源,男子说,他们在全国有多个销售点,都是全国调货,“如果你拨打的是北京或者其他地方铊供货商电话,联系到的,有可能都是我们。”
  男子与记者交谈期间,说话语气也格外淡定,根本不主动追问记者买铊用途,显得很有“职业精神”。随后,男子又进一步惊人爆出:“你没见媒体报道过吗?去年深圳死了三个。这都是用我们的铊投毒的手段做的。”“汕头那起亿万富商许伟杰铊中毒案也与我们有关”。
  昨天晚上,记者约好该男子,以一克300元的价格在天河岗顶进行交易。10时许,男子打来电话,称要买就得一下子买5克,并称送货人已到记者附近,将钱打进固定账户马上就会通知记者取货。当记者称只要一克时,男子十分恼怒,随后恶语相加。交易未能成功。
  说法:私卖铊致人死
  可获徒刑10年
  重金属铊是一种剧毒物质,根据《国务院化学品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禁止随意买卖、私自销售危险化学物品。一般情况下,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铊,必须要单位开证明,还要有销售登记。&
  广东大同律师事务所主任朱永平律师今天在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表示,根据《国务院化学品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如果私自贩卖铊,情节较轻,未构成社会实质危害的,可根据治安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行政拘留;情节较重,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如大面积人为中毒,或者造成投毒对象伤残甚至死亡者,应实施逮捕,追究法律责任,视情节处以1年至10年有期徒刑。&
  如果是贩卖假铊,则可能涉及诈骗罪,“欠发达地区诈骗2000元以上,发达地区金额达到元就构成诈骗罪。”朱律师说,广东对诈骗罪的认定一般在5000元以上。诈骗罪视情节量刑,最高可处以10年有期徒刑。
  应对:中毒症状较明显
  紧急自救有三法
  如何鉴别“铊”中毒?南方医科大学神经内科主任潘速跃介绍,铊中毒24小时内的首发症状是消化道不适,典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还常会出现便秘。随着病情发展,后期转为腹泻,一些患者可见口腔炎、舌炎、牙龈糜烂、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一些严重的病例还可能发生中毒性肝炎。2-5天后,铊中毒的患者神经系统会产生不适,会出现两脚火辣辣,手脚剧痛,甚至昏迷等系统症状。如果病者还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在病发的10-14周里,病人往往会出现脱发等症状。“不仅头发脱落,胡须、腋毛和阴毛也会脱落,但是眉毛通常不会脱落。”潘主任进一步解释,这个阶段,有些患者头发已经全部脱落,双手十指关节处,有明显的棕褐色的物质环绕。
  遇到“铊”,自我紧急救治有三法。首先应用最简单的方法催吐,即用手指、匙柄、筷子、羽毛等钝物刺激咽后壁,引起反射性呕吐。第二,需要洗胃:患者可取坐位,昏迷患者取平卧头侧位,一般使用洗胃管,出口端连接注射器后反复注液及抽吸,至洗出液完全清澈为止。在催吐或彻底洗胃后,可由胃管注入或口服泻剂,使已进入肠腔的毒物迅速排出。
更多关于&& 的新闻男子网上卖毒铊 与汕头亿万富商中毒死亡案有关(1)
&&&&&&&&从1994年的清华大学学生朱令,到2007年的中国矿业大业学生和汕头亿万富翁,再到最近的东莞女工,短短十几年,全国发生数十起铊中毒事件,其中多起已被警方侦破为投毒案。&&&&&&&&铊,无嗅、无味、无色,溶解性良好,合成后的化合物“铊盐”毒性强,可在悄无声息中置人于死地。目前,我国对铊进行严格监管,对铊的购买渠道、购买数量和存放地点,作出了明确的操作规范。但是,羊城晚报记者在网上搜索铊的合成物硝酸铊时,可轻易找到相关厂商的信息,甚至发现有人公开叫卖“剧毒”铊盐……&&&&&&&&部分“铊”中毒事件&&&&&&&&1994年12月,21岁的清华大学生朱令,因腹、腰四肢痛及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于日上网求救,几个月后确定为铊中毒。&&&&&&&&1997年5月,北京大学94级化学系两名学生被同学投铊中毒,因抢救及时,均彻底恢复。&&&&&&&&2002年5月,山东章丘地区某美容店老板先后投铊致2人中毒,1人死亡。&&&&&&&&日,汕头亿万富翁确诊为铊中毒,11月2日救治无效死亡。&&&&&&&&日,武汉新洲区两家8人确诊铊中毒,已死亡1人。&&&&&&&&相关案例:苏州女大学生5000元网购铊自杀&&&&&&&&2009年2月,一名23岁的江苏籍女大学毕业生小李,因为不满意自己的长相,为求自杀,通过网络购得25克的剧毒铊后服用,险些丧命,幸被家人及时发现,送抵广州南方医院救治,终于捡回了一条性命。&&&&&&&&日上午,小李的妈妈帮女儿签收了一个包裹,送到女儿房间。随后她觉得有些不对劲,就按包裹上的联系电话打过去,对方是个在上海工作的小伙子,告诉她寄出的是含有剧毒的重金属,还不断叮嘱她“只能做实验,不能食用,如果不用马上找个地方埋了”。小李的妈妈听后立即冲回家,但此时女儿已将购买到的25克毒药混进方便面吃下肚了,于是赶紧把女儿送到当地医院进行洗胃治疗,随后紧急转到南方医院进行治疗。经医院全力抢救,小李脱离危险。&&&&&&&&事后得知,小李是花5000元,轻松通过网购获得此剧毒铊。为其提供铊的上海男子,随后也被追究法律责任。&&&&&&&&事件:女工体内铊浓度&&&&&&&&超过正常几千倍&&&&&&&&近日,东莞普思电子有限公司37岁的江西籍女工刘美招,疑被投毒重金属铊陷害,昏迷不醒,目前仍在南方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其血液、尿样送往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检测,发现铊含量是正常人的几千倍。(详见本报8月12日)&&&&&&&&南方医院神经内科的姬医生介绍,正常人体内重金属铊的含量几乎为零,而刘美招体内铊浓度比正常情况超标几千倍,“很要命”。姬医生肯定地说,刘美招体内如此高浓度的铊,一定是吃进去的,因为工作接触中毒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电子厂不会有铊,海带汤也不会有铊(有消息称患者发病前喝了不少海带汤)。&&&&&&&&铊一般只存在于特殊实验室,是谁投毒陷害一名普通员工?投毒用的铊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至今仍是个谜。&&&&&&&&“目前我们接到的铊中毒病例中,投毒的居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南方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潘速跃教授告诉羊城晚报记者,铊无色无味,且具有剧毒,一克铊就可致一名成年人死亡,所以常常被不法分子当做作案的工具。国家有明确的管理政策,对铊的购买渠道、购买数量和存放地点进行监管。&&&&&&&&但是,记者在网上具体搜索铊的化合物,比如“硝酸铊”、“铊盐”时,还是能搜索到相关的购买信息,甚至能搜索到对方的电话和QQ号码。网页上的信息显示:长期出售安乐死药物氰化钾、铊盐。记者随即选择一广州销售方展开调查。&&&&&&&&调查:有人网上大叫卖&&&&&&&&一克铊仅300元&&&&&&&&电话接通,对方是一名男子,自称姓李,普通话中交杂着闽南口音。当记者提出想买铊时,对方男子顿了一下,说:“好呀。”之后,是几秒钟的安静。&&&&&&&&记者称自己在广州,男子马上说,自己在中山市,他们在广州天河岗顶附近有购买点,记者可以选择自己去取,也可以快递。问及拿货的安全问题,男子保证:绝对安全。并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安全,对方会采取措施,将铊的外观包装做好,不被快递等相关部门察觉。
isBig5 = window.location.href.indexOf('big5') != -1;
if (isBig5)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
版权所有 中华网一男子网上出售溴化铊涉嫌非法买卖危险物质被起诉
时间: 13:44:00作者:丁延君 汪琴琴新闻来源:正义网
  正义网安庆4月14日电(通讯员丁延君 汪琴琴)在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也未审查购买人购买资质、用途的情况下,被告人李某某通过在阿里巴巴网站注册的公司分两次出售两瓶溴化铊,并通过快递公司邮寄给购买人。购买人将购买到的溴化铊放入他人饮料中进行投毒,导致他人中毒并造成重伤的后果。近日,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检察院办理的安庆市首例通过网络非法买卖危险物质一案在大观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被告人当庭认罪并为自己的犯罪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伤害感到忏悔。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在商家入驻时应当依法进行资格审查,不仅要审查是否经过工商、税务注册登记,对于国家规定的有销售资质要求的特殊产品,还应当进行专门的审查。快递公司应强化对邮寄物品的收件检验程序,及终止危险品的流转过程。&
[责任编辑:孟颖]
|||||||||||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号  京公网安备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视棒哪里有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