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和王维并称,王维,王昌龄的关系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题库
本试题来自:单项选择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是:()。
A、初唐四杰
B、高适、岑参
C、孟浩然、王维
D、王昌龄、王之涣
正确答案:有, 或者
您可能感兴趣的资料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答案:有,单项选择题:
答案:有,单项选择题:
A、《离骚》
B、《九歌》
C、《九章》
D、《天问》
答案:有,单项选择题:
A、顺从心理
B、从众心理
C、大众心理
D、群体心理
答案:有,
考试中心最新试卷
考试中心热门试卷李白孟浩然王维分别出生于多少年啊
李白孟浩然王维分别出生于多少年啊
09-11-26 &匿名提问 发布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汉族,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静宁县),一说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4岁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一说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李白的剑术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弃文从武,专心研究剑术,相信是不会亚于裴旻的。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白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这与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侠士思想有关),《野史》上有若干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汉族。本名浩,字浩然,世称「孟襄阳」。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开元二十二年(734),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适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王维(701-761),字摩诘(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崇信佛教,人称诗佛,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但是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科第一(即状元)。任过太乐(yuè)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泪沾明月峡,心断鶺鴒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卷159_6 「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  孟浩然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晓发。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  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长沙饶瘴疠,胡为苦留滞。  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  卷159_7 「大堤行寄万七」  孟浩然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卷159_8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孟浩然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卷159_9 「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孟浩然  我行适诸越,梦寐怀所欢。久负独往愿,今来恣游盘。  台岭践磴石,耶溪溯林湍。舍舟入香界,登阁憩旃檀。  晴山秦望近,春水镜湖宽。远怀伫应接,卑位徒劳安。  白云日夕滞,沧海去来观。故国眇天末,良朋在朝端。  迟尔同携手,何时方挂冠。  卷159_10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孟浩然  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  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  卷159_11 「书怀贻京邑同好」  孟浩然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卷159_12 「还山贻湛法师」  孟浩然  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心迹罕兼遂,崎岖多在尘。  晚途归旧壑,偶与支公邻。导以微妙法,结为清净因。  烦恼业顿舍,山林情转殷。朝来问疑义,夕话得清真。  墨妙称古绝,词华惊世人。禅房闭虚静,花药连冬春。  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驯。  卷159_13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卷159_14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生平介绍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发展。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家于终南山,后又得宋之问蓝田辋川别业,遂与好友裴迪优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乱军陷长安,玄宗入蜀,王维为叛军所获。服药佯为喑疾,仍被送洛阳,署以伪官。两京收复后,受伪职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怀念唐室的《凝碧池》诗为肃宗嘉许,且其弟王缙官位已高,请削官为兄赎罪,故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诗集造诣   王维诗现存不满 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与孟浩然并称,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旧唐书·王维传》说代宗时王缙编次王维诗 400余篇。又王缙《进王右丞集表》云编次王维诗文凡10卷。述古堂原藏有南宋麻沙本《王右丞文集》10卷,后归陆心源□宋楼。北京图书馆藏有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1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据以影印出版。元刻有刘须溪评点《王右丞集》(诗集) 6卷,《四部丛刊》据以影印,其中已杂有钱起、卢象、崔兴宗等人作品。明人顾起经有《类笺唐王右丞诗集》10卷,附文集4卷,这是现存最早的王维诗注本。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是迄今为止较好的注本。除笺释全部诗文外,并附评语,对于作者可疑的诗歌加以说明,间有考订;又收辑有关王维生平和诗画评论的资料,作为附录。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于1961年将赵注本重加校订,排印出版。又郑振铎曾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用赵殿成注本等四种版本加以校勘,收入《世界文库》中。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顾起经注本和赵殿成注本都附有注者所撰王维年谱。今人陈贻□有《王维生平事迹初探》一文,后附《王维简要年表》(载《唐诗论丛》)。诗集内容及著名作品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这种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过去时代不少人推崇王维此类诗歌,一方面固然由于它们具有颇高的艺术技巧,一方面也由于对其中体现的闲情逸致和消极思想产生共鸣。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雪景 传为王维作  王维其他题材的作品,如送别、纪行之类的诗中,也经常出现写景佳句,如“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都是传诵不衰的名句。  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少年行》四首表现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这些作品一般认为是王维早期所作。还有一些诗歌,如贬官济州时所作《济上四贤咏》以及《寓言》、《不遇咏》和后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赵女弹箜篌》,对于豪门贵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现象表示愤慨,反映了开元、天宝时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面。《洛阳女儿行》、《西施咏》则以比兴手法,寄托了因贵贱不平而生的感慨和对权贵的讽刺。还有抒写妇女痛苦的《息夫人》、《班婕妤》等,悲惋深沉,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一些赠送亲友和描写日常生活的抒情小诗,如《送别》“山中相送罢”、《临高台送黎拾遗》、《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归江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杂诗》“君自故乡来”等,千百年来传诵人口;《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在当时即播为乐曲,广为传唱。这些小诗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媲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诗集风格  王维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五律和五、七言绝造诣最高,同时其他各体也都擅长,这在整个唐代诗坛是颇为突出的。他的七律或雄浑华丽,或澄净秀雅,为明七子所师法。七古《桃源行》、《老将行》、《同崔傅答贤弟》等,形式整饬而气势流荡,堪称盛唐七古中的佳篇。散文也有佳作。《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与其山水诗的风格相近。   王维集中最不足取的是那些歌功颂德的应制诗、阿谀奉承的唱和诗和直接宣扬佛理的作品。它们的内容多不足道,语言亦多陈词套语,或是枯燥乏味。但其中也有少数名篇佳句,如“云里帝城双风阙,雨中春树万人家”(《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气象高华,体物细致,亦为人所称道。王维诗《少年行》插图 选自明代万历集雅斋刻本《唐诗七言画谱》。画作评价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他的诗取景状物,极有画意,色彩映衬鲜明而优美,写景动静结合,尤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例如“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青溪》)、“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以及《鸟鸣涧》、《鹿柴》、《木兰柴》等诗,都有体物入微之作。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插图 选自清代光绪刻本《名家画稿》。后世评价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
  王维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新唐书》本传)。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杜甫也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之八)。殷□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河岳英灵集》)唐末司空图则赞其“趣味澄□,若清□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但这派诗歌,往往陶情风景,缺乏社会内容。王维诗选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开元二十二年(734),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适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叹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后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可见他在古代诗人中的盛名。王维、李白、王昌龄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皮日休等人也与他关系甚好。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杜甫说他、&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又赞叹他&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遣兴》)。皮日休则称:&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美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乐府美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谢眺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郢州孟亭记》)其抒情之作,如《岁暮归南山》、 《早寒江上有怀》、 《与诸子登岘山》、《晚泊浔阳望庐山》、《万山潭作》等篇,往往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蕴藉深微,挹之不尽。严羽以禅喻诗,谓浩然之诗&一味妙悟而已&(《沧浪诗话·诗辨》)。清代王士碌推衍严氏绪论,标举&神韵说&,宗尚王孟,曾举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一诗作为范本,说:&诗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分甘馀话》) 盛唐田园山水诗,在继承陶、谢的基础上,有着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诗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辈最长,开风气之先,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引《吟谱》语)。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联,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并列,成为摹写洞庭壮观的名句。清代潘德舆曾指出:&襄阳诗如'东旭早光芒,浦禽已惊聒。卧闻鱼浦口,桡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养一斋诗话》)然而这在孟诗中毕竟不多见,不能代表其风格的主要方面。总的说来,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苏轼说他&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陈师道《后山诗话》引),是颇为中肯的。   孟襄阳虽为唐山水诗之始创者,然其成就却居王维下,何也?一 因其才气不殆,二因其诗意常未若王维高远。孟浩然一生不仕,心有不 甘,此情多发之于诗,令其诗每有寒俭处。而王摩诘一生出仕入仕,几 经周折,于世情之变体味颇深,此情发之于诗,则往往意趣清远,无迹可寻。   虽则,孟诗亦自有其过人处。其诗之淡远处,既上继陶潜余绪,又 不减王维。如&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 舟&等句,真可谓&清空自在,淡然有余&,不愧山水诗中之佳制也。   天宝四载(745)宜城王士源辑录孟浩然诗,得218首,其书已佚。现在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较王本多45首,其中窜入有别人的作品。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除了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过一次科考外,一直在家乡鹿门隐居读书、写诗自娱。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田园山水诗:  
     维的诗歌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读来清新自然:孟浩然的诗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王孟是盛唐时期的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其中王维的成就最高,王维即使是人又是画家,他能将绘画的原理与技巧灵活的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大的诗充满了绘画的美感,苏轼称之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附录:孟浩然诗全集之108--------------------------------------------------------------------------------                卷一百五十九卷159_1 「从张丞相游南纪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孟浩然  从禽非吾乐,不好云梦田。岁暮登城望,偏令乡思悬。  公卿有几几,车骑何翩翩。世禄金张贵,官曹幕府贤。  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十里届宾馆,征声匝妓筵。  高标回落日,平楚散芳烟。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旃。卷159_2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孟浩然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卷159_3 「晚春卧病寄张八」孟浩然  南陌春将晚,北窗犹卧病。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  狭迳花障迷,闲庭竹扫净。翠羽戏兰苕,赪鳞动荷柄。  念我平生好,江乡远从政。云山阻梦思,衾枕劳歌咏。  歌咏复何为,同心恨别离。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  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遥情每东注,奔晷复西驰。  常恐填沟壑,无由振羽仪。穷通若有命,欲向论中推。卷159_4 「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卷159_5 「入峡寄弟」孟浩然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泪沾明月峡,心断鶺鴒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卷159_6 「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孟浩然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晓发。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  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长沙饶瘴疠,胡为苦留滞。  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卷159_7 「大堤行寄万七」孟浩然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卷159_8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孟浩然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卷159_9 「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孟浩然  我行适诸越,梦寐怀所欢。久负独往愿,今来恣游盘。  台岭践磴石,耶溪溯林湍。舍舟入香界,登阁憩旃檀。  晴山秦望近,春水镜湖宽。远怀伫应接,卑位徒劳安。  白云日夕滞,沧海去来观。故国眇天末,良朋在朝端。  迟尔同携手,何时方挂冠。卷159_10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孟浩然  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  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卷159_11 「书怀贻京邑同好」孟浩然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卷159_12 「还山贻湛法师」孟浩然  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心迹罕兼遂,崎岖多在尘。  晚途归旧壑,偶与支公邻。导以微妙法,结为清净因。  烦恼业顿舍,山林情转殷。朝来问疑义,夕话得清真。  墨妙称古绝,词华惊世人。禅房闭虚静,花药连冬春。  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驯。卷159_13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卷159_14 「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卷159_15 「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孟浩然  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念离当夏首,漂泊指炎裔。  江海非堕游,田园失归计。定山既早发,渔浦亦宵济。  泛泛随波澜,行行任舻枻。故林日已远,群木坐成翳。  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留别王维 孟浩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