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碑拓明字我的繁体字怎么写写

复兴繁体字有哪些现实障碍?
問這個問題並不是本人想復興繁體字什麽的。從答案中能學習到歷史和現狀,蠻好的。謝謝大家的答案。
想必题主想问的是大陆地区的繁体字使用,遂作如下作答。先从现实依据出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第三条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由此看以看出,官方推广规范字。所谓规范汉字,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经过简化、整理并颁布的规范化汉字,现以《》为准。第十七条 本章有关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一)文物古迹;  (二)姓氏中的异体字;  (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官方不完全禁止使用繁体字。所以现阶段在大陆,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并不是障碍,而且随着近年来文化复兴,繁体字出现的场合肯定会越来越多。至于说复兴,也就是说恢复到文字简化之前一样,大规模地使用,那回答恐怕是否定的。真正的阻力是简化字使用五十多年来,已经渗透入经济生活的各各方面,虽说汉字简化打破了原有的稳定,但经过时间的积累,也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稳定,要推倒重来,恐怕代价太过于巨大。-------------------------接下来是文艺的答案,高逼格的分割线--------------------------------他说,"读过书,那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鲁迅《孔乙己》文字的发展,自有其惯性。一个国家「规范字」或者说「正体字」的变迁,始终是一场美(zhuang)观(bi)和实用的较量。首先什么叫「正体字」,正字等于繁体字吗?当然不是,正字是官方确立的书写形式,是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字体,它出现在官方性质的正式场合,比如青铜器啊,碑文啊,官方文件啊。而与它相对的,自然就是俗体,这是一种实用至上的,相比正体要更简单的书写体,而这种字才最广泛地被运用在实际工作生活当中。也就是说中国从古至今都有着正体、俗体(或者说官书和手写)两套文字系统,而历代的正体和俗体,都处在一个不断的演变当中。中国历史上大致有四个回合关于文字的较量,我先从第一个开始说起。首先有比较统一官方文字的应该是周朝,不过我们找不到太多的史料记载,只能从各诸侯国的一些零散文字碎片中,去寻找蛛丝马迹,不过可以肯定,文字在这个时候已经确立了一个大体一致的框架了。真正有史可考的第一次文字改革,发生在秦朝。也就是始皇帝的「书同文」,将小篆确定为规范字,进行推广。这其实是一次复古的「书同文」,因为其时,民间的文字已经开始了篆书的「隶变」的过程,这是为了适应书写需要而产生的变化,加上汉字复杂结构的特性,抄写中的讹变也是变化的一部分原因。于是文字的书写开始变得简单,但是代价就是,一些偏旁被合并了,一些笔画被简略了,小篆原来精深丰富的意思流逝了。官方总是有臭美的倾向,显然小篆与皇室的威严更加相符,它继承了周朝官方文字的特性,雍容华贵,源远流长,也暗示着官家的正统与神秘。于是他们选择了小篆,并且乐于和百姓们解释道:「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但是民间却不肯认账,心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因此,虽然小篆靠政府强力得以推广,且在西汉仍一度是官方正体。但因为小篆结构复杂,笔画曲折,难以适应大量的抄写需要,在使用中还是逐渐被隶书所代替,到了东汉,隶书成了书写的主流,发展出了笔画更为舒展,书写更为简便的汉隶。虽然隶书成了普遍的书写形式,官方总是不会坐甘心让下里巴人的俗体压过风头,但是显然他们不敢像秦朝那样跟民间潮流较劲了,因此只敢在此基础上小修小补,于是到了官方的碑刻中,原本轻盈的手写隶书,也发展出蚕头燕尾,波磔煞笔,一下子讲究了许多,才算符合了皇家的高贵气(bi)质(ge)。下图为西周宣王年间所铸造的毛公鼎的铭文拓片。不难看出金文中大量的曲笔,相比直笔,这种圆润的笔画需要更高的书写技巧。下图是秦代书法最好的人李斯在始皇封禅泰山时写的泰山石刻,可以看到笔画的圆转考究,不难看出它与周文字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相对于周朝的铭文,秦朝的小篆已经有所简化了。拓文为: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拓文为: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下图是1975年12月于中国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秦代竹简。睡虎地秦简,亦称云梦秦简,其时代为秦昭王元年(前306年)至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年),即战国后期到秦朝初期,上面的文字属于秦隶(古隶),可以看到,圆笔依然还有很多,不过已经大致横平竖直,书写难度下降,速度提升。下图是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老子》甲本,文字没有避汉高祖刘邦的“邦”字之讳,因此抄写年代应在刘邦在位之前,即秦末汉初之际。可以看到隶书发展到这时候相比前面的秦简,笔画要更随意舒展。下图是东汉时期的《曹全碑》,这时候的隶书,曲笔大量减少,横平竖直,相比篆书已经是简便了许多。同时也经过了官方的改造,特征上出现了蚕头燕尾,波磔煞笔,相比马王堆帛书自然轻灵的起笔、收笔,反而是麻烦了一些。这种官方的隶书,也被叫做「八分」或者「分书」。但毕竟最后,小篆还是被隶书打败了,以后的日子只有在印章里才找得到小篆的痕迹,它并没有消失,只是以另一种形式保存了下来。但毕竟最后,小篆还是被隶书打败了,以后的日子只有在印章里才找得到小篆的痕迹,它并没有消失,只是以另一种形式保存了下来。第一回合,美观败给了实用。俗话说有压迫的地方就有反抗,虽然官方用分书的刻碑运动如火如荼,但是毕竟这种官方的隶书,中看不中用。为了让字更好写,民间的俗体又开始演化了,这里俗体的演化就出现了两个分支,即草书和楷书,所以楷书和草书其实是兄弟关系,而不是祖孙关系。最早的草书是章草,后来在王羲之等人在章草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今草,唐代的怀素和尚又发展出了狂草。学过书法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草书里有些字,怎么看和楷书都没有关系,觉得很纳闷,是的,因为它是从隶书(甚至是秦代的古隶)直接演变过来的,和楷书并非一脉。下图为三国时期皇象书写的《急就章》的明代松江拓本。它以隶书为基础,进行了改造,比如减省笔画,保留部分轮廓,连笔等等(这些方法也被日后第二次官方文字改革所采用)。总之相比篆书,章草又更好写了。下图为钟繇,也是王羲之的老师之一,写的《墓田丙舍帖》,这属于从隶书发展出来的另一脉,你可以叫他行书,也可以叫他楷书,鉴于它和日后的楷书还有些差别,还是叫它行书好了(当然,日后的行书和他也有所不同),这是日后楷书的雏形。可以看到在这里,隶书(八分)的拱形笔画和夸张的波磔消失了。下图不必多介绍,是唐代冯承素临摹的神龙本《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可以看到,相比钟繇,王羲之的笔法提案要更加自然灵活。楷书一脉在王羲之等人这里发扬光大,逐渐打败了官方的了隶书,成为俗体中的统治书体。下图不必多介绍,是唐代冯承素临摹的神龙本《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可以看到,相比钟繇,王羲之的笔法提案要更加自然灵活。楷书一脉在王羲之等人这里发扬光大,逐渐打败了官方的了隶书,成为俗体中的统治书体。第二回,美观又败给了实用。然而如我之前所说,官方的总还是更喜欢相对精巧复杂一些的写法,行书这种自然灵动的笔法显然不符合官方大气端庄的气质,于是就改造吧。于是之后的日子里,官方完成了一次反攻,在对于行书和隶书加以整合和雕琢之后,全新的官方书体——唐楷诞生了,而书写速度,却比行书更慢了。下图为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拓片,可以看到,唐楷的字形和今天的字形已几无二致。请注意其起笔和收笔的提案,结构的平衡和笔画的雕琢,几乎到了笔笔不苟的程度,相比行书,显然变得更加考究,也更加复杂了。但真正帮助官方巩固这次反攻的,还是雕版印刷大规模推广。随着印刷术的发展,由手写带来的文字演变渐渐减少,加上一些大型字典的编纂,科举考试的推动,官方书体逐渐以一种比较稳定的形式固定下来,官方的字体就此逐渐停止了简化,开始了一千多年的稳定期。所以,汉字字形演化也大致以唐楷为界。下图是敦煌藏经洞发现的《金刚经》,印于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可以看到字形相较于欧阳询的楷书已经没有什么变化。下图是清乾隆年间修订的《四库全书》,于公元1782年修成。可以看到,虽然距离唐代的《金刚经》已近千年,字形依旧几乎没有变化。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挡不住民间对书写简易化的追求,手写体依然在不断演变,历代书家博采众长,篆、隶、草、楷间相互交融,于是产生了各家风貌,从钟张羲献,到欧颜柳赵,到苏黄米蔡,到陈铁翁刘,历代书家辈出,各有别致。各种民间发明的异体字,也在平时的书写中大量夹杂,不在话下。事实上,除了官方的渠道,民间的手写体一直是相对自由的。明清时候,也只有当进行科举考试的时候,读书人才心甘情愿,老老实实地写下横平竖直的「规范字」——馆阁体。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不论是楷书、行书、草书都已经停止演化,进入了相对稳定期。但无论如何,乘着印刷革命的东风,第三回合,官方胜。下图是清末状元刘春霖的小楷《灵飞经》下图还是刘春霖写的一张手札,可以看到笔法已经完全不同了。仔细看看还能发现他的「盖」用的都是俗字。可以说汉字演变的历史,不论是官书还是俗书,由繁入简都是大趋势,但是以士大夫阶层为代表的官方,始终更倾向于精巧美观、繁复考究,又是甚至是晦涩难懂的字形:清末有位章太炎先生,也是鲁迅的老师,这位先生便是以专写古体字,不写正常字为乐的,将茴香豆的茴字写出四种写法那是家常便饭,这真是士大夫阶层才能玩出的高级趣(bi)味(ge)。这位章先生深谙小学,对文字之痴迷恐怕很难找到出其右者,以至于他的很多手稿,竟然都是用篆书来写的。下图便是他晚年手书的《千字文》,右边是他夫人的题字。和章太炎类似,另一位士大夫罗振玉则更加凶残,以甲骨文来写楹联,甚至还出版了一本《集殷墟文字楹联》。但民间则将实用主义精神进行到底,这一点在手写体的演变中尤为明显,毕竟谁都不能阻挡人类进(tou)步(lan)的脚步。这也是之后第二次大规模官方文字改革的最大依据,这在当时看起来,还是很站得住脚的。于是第四次较量开始了,第二次官方主导的大规模文字改革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颇为意外的是,这次官方并没有站在士大夫一边,而是却采取了一种草根的态度。这与两千多年前的秦朝人正好相反,秦人在手写俗体和官方正体中选择了后者,最后却败在了俗体隶书手上。而这一次改革,官方则选择了前者,以简化为总则,扶正了民间的手写俗体。对于这样省事的简化,民间自然是喜闻乐见,奔走相告,一边说一边还回头对士大夫们说:「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于是第四回合,民间胜利了。而最大的非议,自然来自知识阶层,面对民众的指斥,他睁大眼睛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情,能算偷吗?」「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一边说着,一边恨恨地看着这些被改造的文字,重重地叹了口气,却又坐在原地,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但是知识分子在我朝说不上话也是有段日子的,真正让争议扩大的,其实还是技术的发展。印刷术的发展,已经让文字的演变趋于停滞,有限的变化只在手写体中发生。而现在电子技术的普及,则使得书写的要求也越来越低,对于繁体的书写和认知成本减弱。简化带来的好处就不那么明显了。孔乙己此刻膝上正放着苹果电脑,优雅的啜了一口咖啡,天鹅绒的睡衣正慵懒地贴在身上,他若有所思地望着远方,想着后人们会如何评价他掀起的这次繁体化浪潮的亮点和槽点。汉字的变化和稳定总是比肩而行,而简化和繁化的要求,民间和官方,也在交替主宰比赛。前四次较量,民间的简化潮流四局三胜,而这次士大夫阶层又带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来袭,也就是电子技术。说到这里,再回到繁体字复兴问题,似乎就更容易展开了。我之前结论是:繁体字使用会渐渐扩大,但要复兴却几乎不能。要复兴繁体字,就是由简入繁,障碍有二,官方的和民间的。官方的阻力无非是一纸法律,以及近年因为所谓「正体字」而搅进来的一些意识形态的问题,这看起来似乎是最大的阻碍。其实,恰恰相反,阻力还是在民间。文字的变化来自于民间求简的惰性,而文字的不变恰恰也来自于民间求简的惰性。我始终坚定地相信,人类务(tou)实(lan)的决心远远超过多数人的想象,常见人写简体字还不过瘾,还要插几个草书的「有」、「青」、「得」、「等」、「明」才算简便,再要回到繁体,除了章太炎这样有闲情逸致的士大夫,要求实用至上的凡夫俗子花这精力,真是难于登天。毕竟,士大夫阶层的情趣放到碌碌百姓头上,就成了贵而无用的奢(zhuang)侈(bi)。或许也只有意识形态的强心针,才有可能突破这种界限吧。其实上面说的两个障碍也可以归纳为一个,就是人性。坊间常说简化字是「积重难返」,其实我倒蛮同意的,祖先上万年演化中留给我们的惰性,还真不是一下俩下就能改掉的。就如同荀子所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孔乙己看完了这句话,嘴角扬起一丝微笑,满意地合上了笔记本。后注:上文中的文字发展,看似是单线条的,其实这是一个多头并进、水乳交融的过程,这一点我在下面的评论中也有描述。另外本答案参照了一些 的意见。对于我的一些看法,他也有不同的见解,大家可以到他的答案里去一探究竟。
关闭知乎,掏出笔和纸,把题目再写一遍。障礙降臨
一句话吐槽版:这问题写出来就像穿着汉服在唱最炫名族风一样。问题已改,这句吐槽不适用了。想了半天,还是先解题吧。「复兴」指的是衰落之后再兴盛起来。兴盛,得是大规模的吧?得大部分人用吧?那么难度在哪?简单理工版回答:Path Dependence借用楼上的答案。这虽不是语言学领域的理论,但用来简单回答一下倒是很适用。何况知乎码农居多嘛。根据 Path Dependence 的解释: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不能轻易走出去。路径依赖理论(Path Dependence)最初由 Paul·A·David 于1985年给出证明,W·Brian·Arthur 作了进一步的拓展。David 的故事是现在的 QWERTY 型键盘,这种键盘在技术上并不是最好的,但是,它却牢牢占据了市场。实际上,Dvorak 于1932年申请专利的 DSK 键盘输入速度最快。David 认为:由于某种原因,QWERTY 型键盘使用人数占了优势,那么,由于其它类型的键盘数量上较少,考虑到硬件、软件的兼容性,其它使用者会在选择打字机时(键盘是由打字机演化而来)选择 QWERTY。这样,QWERTY 型键盘逐渐占据了整个市场。David 把这种状态称之为“锁定”。后来的键盘虽然在技术上比之先进,但为时已晚。简单来说,现阶段的大陆生人,基本上都是接受的简体字教育,要重新学习繁体字,一定程度上是负担。身边还有朋友因为 ios7 有九宫格输入而升级的呢。适应需要过程,何必自寻烦恼再来使用繁体字呢?给文艺青年高逼格的回答:您爱用用(吐槽向)输入法一调,随手一打,再不济软件一翻。哇,香喷喷新鲜出炉的繁体字!哇,「与」写成「與」、「兴」写成「興」,好高端!「皇后」写成「皇後」,好大气!哇!好厉害!人与人在交际时是存在相互接近和求同趋势的。一言以蔽之就是大家都懂的。大部分情况下,不影响交际,也不影响格局。个人选择罢了。文科专业版回答:不折腾这是我们学院的一位教授在一次讲座上提出的。讲座内容大致是恢复繁体字的不必要等等。听讲座前我还是繁体字「爱无心,亲不见」的支持派,也用繁体字写写微博日志什么的。听完才发现自己是图森破了,直到后来那位教授的师妹给我们开「说文解字」课,才恍然大悟----我是真 naive 啊。现行的繁体(正体)字,应该是以楷书(?)为蓝本的规范版本吧。我们常说的汉字是表意文字,则是源自隶书、金文甚至甲骨文了。许慎在「说文」中都不能解释清楚所有的汉字。那么,现行的繁体字是否还能够完全称为表意文字呢?是否所有的繁体字都能「望文生义」呢?汉字只是书写符号系统,是隶属于语言的。那么形只是躯壳,重要的是意义。知道「簋」是两只手 在夹 放在火炉上的 锅子里的 吃的,那么你才知道这个字怎么写。(一句话解释出一个字好累ooo)而在日常使用中,你要的是形还是义?再者说,汉字倒是容易写,汉语却不好说。繁体字有古籍可以参照,汉语则无从找起。这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普通话又遗失了多少文化呢?高中上课老师还用湘乡话给我们念过古诗呢。要讲传统文化之美又何必纠缠于汉字这窠臼呢。汉语都是大问题了,汉字有什么好集火的。白话文这种粗制滥造的产物,怎么去和文言文比呢?要说的太多,就不在这赘述了。补充说明,1977年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于1986年废除,不也说明了不折腾嘛。综上所述,事已至此,约定俗成,就这样吧。题外话。(其实刚发现通篇都挺题外话的ooo)文字是语言的附属品,是属于器具的。工类的东西,内含着更深的文的意义。仓颉也好,百姓也好,字的意义必然是工具,传达出的作品才是珍贵的啊。勿以「字」为形役。平板打字,望各位指正。
首先回答题主的问题:繁体字翻不了身。个人认为在大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应该做到“用简识繁”。(原来作“识繁用简”,“用简”是前提和基础,“识繁”只是附加要求,换一下位置。)如果能手写繁体字,权当是个爱好吧。做不到手写繁体字只能在电脑上用拼音输入法码繁体字,则是不入流的做法。然后 () 的回答很好 ,我想就自己的理解做一些补充。事实上,是他的回答激起了我回复的动力。要点如下:1、小篆并不是秦始皇唯一统一的文字,隶书也是秦始皇的统一文字。2、“隶变”是简化,“楷变”也是简化。3、推动书体演化的主要动力是书写材质和工具。4、并不存在一条明晰的书体演化路径。正书晚于草书。5、民间和士大夫不对立,两者合力推动了书体和书写的进步。6、新中国的文字工作不只是“简化文字”,而是标准化文字中顺带“简化文字”。7、简体字是正确的路径,新中国是中华文明的正统。1、小篆并不是秦始皇唯一统一的文字,隶书也是秦始皇的统一文字。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实行“书同文,车同轨”。书同文这一块,大家所熟知的便是废除六国形式多样标准不一的各色大篆文字,统一为一种笔画纤细匀称、字形修长、上密下疏、左右对称、偏旁趋同的小篆体。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是李斯、赵高、胡母敬都有出力,三个人都写了一些文字,共同作为标准。(没有印刷术的时代就是不方便啊!)当然主要的作者是李斯,流传下来的石刻文字都是李斯的,另外两人的文字见不到了。所以李斯也被称为中国第一个书法家。(下图李斯《泰山刻石》)虽然小篆比较各国大篆,已经标准化很多了,(多么简化是说不上的)但是依然不便书写,至少应付公文往来是完全不合适的。所以真正的朝廷系统的往来文字根本就不是小篆!而是一种便于快写的文字,这种文体,就是“隶书”。《说文解字》:“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唐张怀瓘《书断》称:“传邈善大篆,初为县之狱吏,得罪始皇,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笔法,成隶书三千字,始皇称善,释其罪而用为御史,以其便于官狱隶人佐书,故名曰‘隶’。”站在秦始皇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他每天看的文字是需要端端正正足以勒石上碑的文字么?这个大一个帝国“书同文”到底是同哪个文字?最符合逻辑的答案就是:秦始皇真正统一的文字,是一个庞大帝国内部官僚系统的文书系统,这套统一的文书系统必须好写易认,这就是一套古隶文字。这一点也有考古证实。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1000多枚秦代竹简,这些竹简从秦昭王记录到秦始皇30年,可证是秦国官方文字,主要书体近似隶书。2002年,湖南龙山县里耶镇轰动一时。在那里出土的秦代竹简文字量高达20余万,是之前秦简总出土量的7.5倍。纪年由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到秦二世二年(前208),一年不少,且所有发掘出的秦简均为官署档案。里耶秦简上的文字属于秦代隶书,这种书体笔道方折,结构简易,通行于秦汉到汉初几十年间。(下图里耶秦简的内容是乘法口诀好不好!)2、“隶变”是简化,“楷变”也是简化。隶变是汉字古今第一变,这儿说“第一变”不是说第一次改变,而是指最大的改变。这一变,把文字的象形图画几乎都去掉了,就留下了横竖撇捺这些统一的抽象的书写笔画。东汉时期,隶书正式取代小篆,成为官方最正统的文字,标志是东汉蔡邕的《熹平石经》,这是中国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随后隶书作为正式书体开始朝着繁杂的用笔方向演化,在蚕头燕尾的基础上,用笔的波砾增加,写法也越来越庄重而花哨了。这个时候的隶书被称之为“楷书”。(“楷书”一开始是给“隶书”用的,后来“正书”、“真书”兴起成为官方书体,抢走了“楷书”这个名头。《说文解字》段玉裁注:楷,法式也。)(下图《熹平石经》残石拓片)“楷变”就是去掉隶书书写中的波砾用笔,进一步对业已繁化的文字书写进行简化。章草这种书体是隶书的快写,可以看作是楷变的中间阶段。把快写的章草,四平八稳横平竖直慢慢写下来,离初期的楷书就不远了。(下图索靖《月仪章帖》)进入唐朝,出现了一大批书家把楷书进一步精细化美观化法度化,但这并不表示楷书写得比隶书慢。楷书绝不是对隶书的反动回潮。3、推动书体演化的主要动力是书写材质和工具。推动书体简化的主要动力是书写人的偷懒,这一点完全赞同。但是推动书体演化的主要动力是书写材质和工具的变化。甲骨文为什么这个样子?是因为它的书写质材是龟甲兽骨,书写工具是刻刀,刻刀刻上龟甲去只能是这个样子,笔画必须直线,转角必须锐化。最早的毛笔可以追溯到商朝,有些甲骨文都是先用毛笔沾染料先写再刻。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汉字从甲骨文便从上到下、从右到左书写——从右往左刻,作为一个右手刻字的人,手腕那边是已刻好的部分。如果从左往右,右手腕会涂掉已写未刻的部分。总之汉字的书写方式从甲骨文时代便路径依赖下来了,直到新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行政力量重铸标准。(下图:甲骨文)周秦时期青铜器上的金文、石刻文字,本质上都是“工艺美术字”,所以力求端正、繁杂、精致、美观,绝不能把这些文字等同当时书写文字的面貌。当然,孔子之前,书写这件事是贵族才会的高端技能。(下图:西周大盂鼎)为什么文字会从大体取方形甚至纵向的样子,变成取横向的隶书呢?也是书写质材的变化。战国开始大量使用竹简,毛笔也已经完全成熟。在书简上写横划,摩檫感强,会有用得上力的感觉;而写竖划,则有光滑失控之感。书写人在这样的书写条件下,会自觉不自觉地加大横划的书写力度,而在竖划上少用力。久而久之,字体就慢慢变成了一种横向的取势了。早在战国时期出土的竹简,便能看到这种横向的书写。汉字的楷化和造纸术的出现几乎是同步的,这又何尝不是暗示着什么呢。汉字的楷化历时也有几百年,但是基本上可以说是在王羲之和王献之手上完成最后的形态的,王羲之的字还有一点隶意,比如《兰亭序》里面的“也”字、《黄庭经》的捺笔,而王献之的字则全无隶意,其《洛神赋》放到今天也是标准得不能再标准的好楷书。而唐人的工作,只是写出了不同风格的楷书,以颜真卿为宗。毛笔加纸张,写出的汉字就是这样四四方方的审美。(下图:王献之《洛神赋》)此后,书写材质与工具不再变化,书体也不再变化,书法的变化也穷尽了。所谓“书宗唐晋”,在同样的质材条件下,后人就算写出一朵花来,也没有质的改进了。所以说,固化书体的因素不是印刷术。后来倒是出现了更适合印刷的易认的宋体,但是这个字体不好写啊,只能是存在于书面的“死字”。总的来说,印刷书体对书写实践的挑战近似为零。到了晚近,出现了硬笔,它给汉字书写带来的改变只有一样:大家的字都写得更差了。4、并不存在一条明晰的书体演化路径,正书晚于草书。按照书体历史来看,一般会排为【大篆 - 小篆 - 隶书 -楷书 - 行书 -草书】,在很多人的认知体系里面,汉字的书体演化路径是确定和自然的。事实上,我们很难找到这样的路径。我们可以大概辨认出在某个时期,某个书体走向成熟或者成为了公认的标准,但是很难准确地找到一种互相取代的演变路径,因为它们彼此的边界本来就是模糊的。(下图赵孟頫《六体千字文》)唯一能确定的是【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这两对的先后关系,其余的先后关系都不好把话说死。特别是【楷书 - 行书 - 草书】个关系,也不能切断隶书和行书、草书的联系。广义的行草书,是对所有正式书体的快写、简写,从这个角度而言,当文字跳离敬神事鬼的早期阶段,成为人与人交流记录的载体之后,对文字的快写简写的动力和实践从来都是存在的。事实上,隶书和楷书这两种正式书体的形成,绝不是一踌而就的,而是对早期书体快写简写草写之后,随着书写的载体和工具的变化,再对文字加以规范化形成的书体。所以可以说,隶书、楷书,生于行草书之中。这一点随着近些年大量的出土文字出现,是完全可以论证的。简化字,其绝大部分都来自行草书,这是共知的。小篆的修订虽无足够史料支持,但是也可以合理猜测,它的很多省略原则,也是从手写简化中来。郭沫若在《古文字之辩证发展》中说:“广义的草书先于广义的真书”,这是一个非常精准的论断。5、民间和士大夫不对立,两者合力推动了书体和书写的进步。鸟飞说文字是“一场士大夫和市民阶层的角力”。恕我直言,这是完完全全不对的啊!市民阶层在明清之前是完全不参与文化建设这档子事的,明清之后他们也就停留在看看《金瓶梅》的层次而已。除开甲骨文到大篆这段字形日益繁杂的成长期,此后几千年,汉字的快写和简化是贯穿始终的主旋律,由普通文化人和文化精英联手简化,最后政府一槌定音。先讲另外一个故事:“1965年6月,郭沫若在《光明日报》发表《从王谢墓志出土论〈兰亭序〉的真伪》一文,认为从当时南京出土的王谢墓志(晋代)来看,《兰亭序》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断定它不是晋代遗留下来的作品。其次,从文章的内容来看,其作者是在王羲之所作《临河序》的基础上加工而写成的。因为文章前半部描写欢快之情,写得很流畅,后半部突然悲痛起来,这与晋人达观以及王羲之本人性格大相径庭,故值得怀疑。因此,郭推断《兰亭序》是一赝品。最后,郭沫若推论《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均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孙王智永(智永和尚)所伪托。”这是吵了很长时间的兰亭真伪论,到现在还没结论。用文意来推伪作这个论心,不提。只说郭沫若用碑志来推手写是完全不对的。碑志是正式之物,字是大字。王羲之的手写都是随性之作,字是小字。《兰亭序》每个字不到2cmx2cm见方。再说了,唐太宗李世民收集了当时王羲之的作品3000余纸,会看不出来真伪?虽然现在王羲之的真迹不存,但是还是有好多摹作和一部集字《大唐三藏圣教序》做比较的。(下图:怀仁集王羲之《大唐三藏圣教序》)“日,新华社报道,在南京东郊与王羲之同代的东晋名臣高松墓中,出土了两件楷体墓志。此外,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先后发现的30多件同时期墓碑上,不仅有隶书,还有行楷、隶楷,说明当时多种书体并存。2003年秋,南京北郊象山又发掘了三座东晋王氏家族墓葬,墓志隶书体带楷意,这些都为正方提供了新佐证。”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结论,那就是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来自他的时代,但是他确实又超越了那个时代。如前一个观点说的,不存在明晰的书体演化路径,而最终书体的演化是多方力量推动的结果。晋室南渡之后,留在北方的士子继承的是隶书的笔法,同时又接受了索靖的章草,两者结合写出来的正书魏碑,自然浑圆健美,多奇趣之美了,而无文坛领袖,更使得各人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形成魏碑空前的繁荣多彩局面。而王羲之在受了卫夫人的笔法之后也是青壮年到北方游览,广览北碑风貌和前人书迹之后,终成个人面貌的。这也是书体和书写一般的进步路径:营养来自民间,但是需要通过富有艺术修养的士大夫来吸收、扬弃再升华。两者共同作用才有书艺的提高。即便到了简体字的时期,简体字字形来自各书家,也来自民间,但是完成临门一脚的必须是学者。事实上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便全部来自钱玄同的《简体字谱》。6、新中国的文字工作不只是“简化文字”,而是标准化文字中顺带“简化文字”。很多人把简化文字当作新中国文字工作的全部,这当然是错的。简化文字非常重要,但是这只是标准化文字工作中的一部分而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汉字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整理。包括:拉丁转写(汉语拼音方案)定形(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建议中之通用规范汉字表)定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定义(出版、整理各种字典、词典,例如整理辞源、辞海,出版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定量(字频统计、常用字表等,例如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简化(汉字简化方案及后续之简化字总表)异体字整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在这里面,简化字字表这部分的工作虽然争议较大,但是工作量却并不算大。只是这部分工作更容易被人拿出来比较而已,类似汉字定形这样的工作,新中国做得比港台好多了,可是谁又会注意呢。 日,和简体字一起出现在各家报刊的是统一的横排版。进入信息时代,汉字标准化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去完成,GB18030标准是一个到现在都没完全实现的玩意。7、简体字是正确的路径,新中国是中华文明的正统。简体字和繁体字的争执在网上由来已久。——我说的是在网上,在现实中及学界,这个没啥好争的。还是上网的人闲得蛋疼不是。简体字是绝对正确的路径。这个路径不是新中国选择的,而是历史选择的,新中国强化执行了而已。具体不解释了,网上的学理性文章很多。反正支持繁体字的大多没啥文化,也就说说“愛无心、義无我”之类的段子,能区分“后”和“後”就算不错了,和这种人说理也没用。 写了一篇《小篆战争》, or
虽然这篇文章对小篆的认知有问题,(秦官僚机构统一的文字是秦古隶,书写工具是毛笔和竹简)但是不啻是对当下繁体字拥护者的一个绝妙讽刺。(大喊一声:祥瑞御免!)目前在持续宣传繁体字反对简体字的有流沙河()。总的来说,文辞不通,胡搅蛮缠。按照里面这些逻辑,不要说简体字了,汉字隶化这件事简直就是千古第一罪过了。看看这位老先生的访谈, 。心是好心,只是糊涂而已。想来大部分抱着真心来推繁体字的人都是这个状态。不说这么多没用,看别人怎么说的:【抄写“憂鬱的烏龜”100次,大家就知道为啥不用繁体了。】正如鸟飞所言,目前对简体字的攻击,主要来自一种意识形态层面的否认态度。简繁之争是个战争,背后还有文化的战场。这个战场另一方的目的就是抬高台湾为代表的非大陆中华文化,贬低大陆的中华文化。但是拿大陆和台湾比文化,以贬损大陆,这个路子怎么可能走得通呢?KMT败退台湾,搬走了故宫博物馆的1/4,建了个台北故宫博物馆;搬走了原河南博物馆大部分,建了个台湾历史博物馆,另外还有一些零星的宝贝,这些东西相比大好河山实在不足一提。论物,我们还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前文列的考古发现,基本全部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成果,这些发现不断扩展我们对中华文明自身的认识,这些认识也让中华文明的根不断深扎。1948年选了81个院士,去台湾的就5个人,绝大部分都留在了大陆。况且新中国成立之后,邓稼先、钱学森一大批国外学子归来。论人,现在是14亿对2000万,更是没法比。诚然,新中国的政治运动给很多知识分子带来了伤害,也曾导致很多文化活动中断,时下大陆的人均经济水平不如台湾,这是最现实的弱势。但是时下大陆发展之速,带来的国民自信心上升可不弱势,而且在国学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从政治实力到学术能力,大陆都稳压台湾。留在大陆的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大量文化机构不停整理国故、标点古籍,这是真正代表文化正统的工作,大陆做得比台湾好何止百倍。大陆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更作为文化共同体,在9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延续中华文明的发展,这不能代表正统,要如何才能代表正统呢。如果有人觉得台湾比大陆有文化,原因只有一个:自己还不够有文化。两岸皆兄弟,但是非要分开来论中华文明的正朔,自然是新中国。最后还是回到题主的问题:复兴繁体字有哪些现实障碍?正式回答:有障碍,很多现实障碍。但最大的现实障碍是,让先进文明退回到落后文明,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利益相关:本人并非文字学或者语言学出身。以上所有论据来自无心所见;所有结论属于个人臆测,请勿当真。
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法律层面上的,使用规范汉字(即简体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另外一个是实际层面上的,64年至今,规范汉字推广已经近五十年了。五十年来受简体字教育的人有多少?相关资料肯定有,但就算没有也不难想象定是一个天文数字。想要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实的,大的障碍就这两个。至于应该不应该的,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除了好看,我想不出繁体字的优点所以,为什么复兴?
會認,不會寫。我就是這樣,因為畢竟不是從小在語文課上就學來的。
沒有障礙。您已經在用了。
简体字都写不出来了,还复兴繁体字?有这时间先救简体字吧。
筱箬说的对。古代史精英化教育。还有繁体字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也是通过转化简化得来的,秦始皇的书同文,确立相对简单美观的小篆,当时有多少人反对。历史还不是给出了答案。文字本身最大的作用就是工具或载体,简单实用同时最大程度的保留其本身的意义就是最高也是最基本的原则,美不美观也只是艺术上来说了。再者,美不美观并不是某个专家或者某一部分人说了算,凭什么他们说这是美那这就是美?还得按照大部分人的眼光来。写繁体的认为写简体的丑,就想要改回来,那么,如果写小篆的认为写繁体的丑呢,写金文的认为写小篆的丑呢,写甲骨文的认为写金文的丑呢。那这么说都得改成甲骨文?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就当文字是个工具,看了就懂,用起来简单方便这就行了,哪有那么多的要求。有其他要求的一般都会自己去学习繁体字,比如写书法的很多都会繁体字,研究历史还有文化的那就去学,术业有专攻,没必要每个人会写,省下来时间和精力赶紧该干嘛干嘛。
最近怎么都是这种问题......Lawrence Li和波斯基两位老师从不同方面已经回答了。不过我觉得得提醒您一下,意欲除魔,自己可不能先堕了魔道。(各位,魔什么的,就是个词,没有褒贬意思。没想到更好的说法,姑且用之。)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认不全,写不出。
最大的障碍是印刷体不好看。
没有障碍。您已经在用了。
没有障碍。您已经在用了。
复兴繁体字有哪些现实障碍?
提到复兴繁体字,需要从“繁体字”的出现、兴盛和衰退始说起。早在汉初出现的隶书,在字形上即相当于上我们今天所谓的“繁体字”。之后主流字体经过了从秦汉隶书到注重审美的魏晋楷书,再到便于印刷的宋明宋体,笔画写法上微有变动,但是在从汉初到民国的两千多年之间字体一直保持一致。这种地位的维持,与中国两千年来阶层相对固化的农耕社会息息相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底层农民不需要识字,这使得识字成为了一种贵族的专有技能。另外,他们有着大量的时间从事诗书学习,自然没有动力将汉字简化。最早将汉字简化是出自下层民间的自发商业活动。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商业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再加上印刷术的普及,一些下层人士在生活交往与商业贸易活动中使用他们能够看懂的文字。他们是汉字简化的最早开启者。当然,他们的简化都是零散而非正式的,文人自然绝不会使用。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便是不同的简化者的杰作。真正使中国当权者开始考虑到将汉字的简化体作为官方正式文字的是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对中国的不断冲击。在二十世纪前期,无论知识分子阶层和政府都开始意识到,现有汉字的繁复笔画不利于学习,随之亦不利于教育的普及、民智的提高,甚至还有不少激进人士提出废除汉字、汉字拉丁化。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了简化字方案(和今天的简体字重合度很高),但尚未开始实行便被日军的侵略打断。真正开始推行的是二十余年后共产党政府的简体字计划。和南京政府的简化方案一样,其实自创的简体字极少,绝大多数都是取材于当时已经在各地域民间使用的非正式汉字。简体字的推行确实大大提高了中国大陆的受教育率。这种字体在中国大陆一直延续到今天,并被新马地区借鉴。而现在仍旧正式使用繁体字的,只有早在清亡之前就割出去的港澳和民国政府败退到的台湾。因此,不要指望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民众希望大规模复兴繁体字了。他们祖上三代的识字率就极低,而开始识字又是简体字;对他们来说,未曾相识而又笔画繁多的繁体字实在是如同天书一般。目前的大陆教育亦是由简体字书写,在路径依赖之下,这些长辈开始学习的文字是简体字而自己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学习的文字亦是简体字、生活中需要用的文字还是简体字、对古文又没有特别浓厚的兴趣的人如何会希望大规模复兴繁体字?近年来网络传媒的兴起亦大大加剧了这种状况。网络通讯的频繁,拼音输入软件的发明使得人们可以在对文字了解甚少、甚至写不出来的前提下轻松打出文字,社会交往对写字能力的要求进而被降低。于是在两种字之间人们更加偏爱笔画较少、书写简单的简体。而简化字笔画少、易辨识的特点,亦在日益频繁的文字交流中低成本的接受、传递大量信息,便利人们的交往。另外网络世界简体字的主导地位,亦从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另一方面使得人们对简体字有着更多的接触。目前,全世界汉字的这种二分对比表现在大陆的简体字与港澳台的繁体字。而近年来大陆的地位逐步提高,与他国交往日渐密切,国际交流中简体字是绝对的主流。港台繁体的相对衰微,将是不可避免的现实。而前段时间香港地区的过激排外运动中将简体字称作残体字、将汉字的繁简与政体的好坏联系上,更是没有任何道理了。其实,从历史的视角看,完全不必过多在意繁体字的衰落。从汉字的演变史上看,汉字的简化绝对是主流。从甲骨文到金文、篆文、隶书无一不是这种趋势。方块繁体字能适用两千年之久,无非是社会经济形态稳定的结果。而繁体字在下层使用方面的打破,恰好是中华宋明商业革命开启、社会明显进步的升平世曙光;繁体字在官方上正式被简体字取代,亦是受教育率大幅提高的大道之行。随着大人口基数社会工业化的到来,必须要有简化的汉字与之配套。天变,道亦变,此自然之常理。虽说事理如此,但是作为中国人,在读到古书古画时,看到至今仍在部分地区通用的繁体字居然能够上通古人,我又何尝没有爱无心的哀痛、体无骨的嗟叹、汹涌无力的失落、密云不雨的痛楚!一般人自然无需熟悉繁体字,然而,繁体字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载体,绝对不应衰落,更不应灭绝。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在简体字占主流的大陆仍有繁体字存在:一些创立较古或规模较大的企业,如人寿中行,仍在正式招牌中使用繁体。这可以启示我们:繁体字由于笔画多、产生古早的特点,在商业中很容易给人带来高端大气的体验。在一些高级正式或充满人文性强的场合,繁体字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但是这仍需要配套措施,因为毕竟一般民众对繁体字的熟悉程度仍是很低。比如说,不妨在初等教育中,通过开设繁体字选修课程等方式,使人们做到书简识繁、增多人们对繁体字的接触。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应用简体字的同时,在高级正式的场合提倡推广繁体字,是当代繁体字复兴的必由之路。
我去!你们这群遗老遗少,下回是不是准备提问“恢復大清有哪些現實障礙?”啊啊啊啊啊?
只说一点……你不觉得对于我们这种小屏幕来说看繁体小号字体就是一坨一坨黑的么,那个“現實”的“實”字我要是单独看还以为是“寶”呢,再小点的话字就基本靠猜了
看了这个标题,我终于知道什么叫做“方块字”了。
简体字的出现和应用是文字发展的必然规律。如果你说中国几千年都用繁体怎么突然该用简体了,那是因为几千年的教育都是精英化的教育,懂的书写的人很少,所以繁体字的学习使用成本就不是很大的障碍。但是现在的教育是大众化的,简体字有效的降低了文字的习得和使用成本。
来知乎,参与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的繁体字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