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实习总结□上水工□总结

哈尔滨市火车站的铁路上水工为春运默默付出【2】
离得最近,却总被遗忘;守得最久,却不被发觉。也许,他们没有高大的身材;也许,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们在不同的角落,以不同的方式,为不同的人铺就同
整列火车都上好水后,他们把水管中残留的水控干,“这是为了防止水管结冻,为下一趟列车做准备,都已经成了职业习惯。”数九寒天里工作一趟下来,栾福君和工友们的袖口、裤脚和鞋面结上了一层薄冰。
据介绍,在栾福君当值的白班中,栾福君和上水班其他11名成员要保证51趟列车乘客的用水需求,分摊到每个人,每天要负责60多节车厢。“晚上的车次比白天还要多十多趟。”栾福君说,每趟列车作业时间都在十几分钟左右,列车密集的话,几乎是一直在外面忙,,“水管掉落的话水就喷出来,我们带着一身冰碴子,就像穿了‘盔甲’,整个人都没知觉了。”
“冰凌花”服务班组暖人心
在哈尔滨西站有那么一群人,当旅客患病需要吃药时,他们会主动端来热水;当看见老弱病残的人,他们会帮忙提行李,最后把旅客送上车。如果旅客有什么困难向他们倾述,会得到帮助。他们,就是“冰凌花”客运班组。
1月28日15时30分,“冰凌花”服务台客运值班主任段新宇接到从大连北驶来的D1311次列车长电话,称列车上一号车厢有一名患有脑血栓行动不便的旅客需要帮助。段新宇立即带着客运员许彤推着轮椅赶到站台。15时57分,列车缓缓进站,等一号车厢所有其他旅客都下车后,段新宇和许彤登上列车,将特殊旅客陈先生扶上轮椅,并通过绿色通道将其直接送到停车场。“人说在家万事好,出门千般难,有她们照顾,我觉得很温暖、很感动。”陈先生及接站家属不住感谢段新宇。
段新宇告诉记者,“冰凌花”客运班组共有20名客运员,冰凌花服务台内备有轮椅、担架、便民箱等物品,随时为旅客提供服务。
“我的包丢了,怎么办啊?”、“我应该在哪里候车啊?”、“我的包太重了,能暂时放你这一会吗?”说着说着,段新宇又被寻求帮助的旅客围住了。
售票员:每天说万句话 喝不上一口水
1月30日凌晨4时,当人们还在熟睡时,哈市南岗客运站售票员杨静就离开家门,赶往单位。4时30分,杨静准时出现在岗位上。一台略显发旧的电脑、一台售票机、一些零钱,还有一个话筒,就是她的全部“家当”。
“乘客您好!请问您要买到哪里的车票?”“请稍等一下。”“30日的车票没有了,买31日的可以吗?”“118元,收您200,稍等找您82元。”……窗口后的杨静手指飞舞,快速地敲击着键盘。除了信息查询、与旅客对话、打票、收款、找钱等环节稍作停顿外,杨静的手始终在键盘上没有停过。整整一上午,杨静一口水没有喝,嘴唇已经开始爆皮。直到中午12时,售票班长汲宏娜替换下杨静,杨静才喝了一小口水,记者也得以和杨静简单地聊了几句。
“26号春运开始,每天4时30分开始售票,18时才能停,一天接近14个小时,忙得起不来身啊。”杨静说,为了减少上厕所次数,她几乎不敢喝水,有时候说话太多,就含一片金嗓子润润喉。她说,很多同事都有咽喉病。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每次下班时杨静都累得腿脚发麻,胳膊酸疼。“白天话说得太多了,晚上回到家只想美美地睡一觉。”7分钟后,杨静吃完饭,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汲宏娜告诉记者,春运期间,窗口售票员每天售票1800多张,每买一张票至少要说7句话,有时还需要耐心地向旅客作解释,粗略算下来,售票员一天得说上万句话。“嗓子干、痒、疼,就是不敢多喝水,喝水只能抿一小口,否则喝多了就得上厕所。春运一个萝卜一个坑,谁也走不开,就得自己扛着。”汲宏娜说,有的售票员早晨上岗时倒了一杯水,下班时还是那杯水,水就喝了一口。
------分隔线----------------------------
火车票售票新政让火车票代售机构看到商机。12月1日起,正常退票仍然按照原阶梯退票办...
冤家路窄列车偶遇逃跑伤人者 乘警果断处置列车内只手擒凶-新闻频道-和讯网...
今年哈尔滨市启动实施了华南城配套、哈东物流产业带配套和东北林业大学科技园区配套等...
11月26日,12306网站挂出公告,11月28日起铁路部门将调整互联网、电话订票起售时间。C...
哈尔滨连环杀人案详情:男子出狱40天 1小时杀3人!...
按照《决定》规定,“两站”区域内出租车将分别由哈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站前地区分局...夏季犹如蒸桑拿,冬季犹如穿冰衣,他们工作时没白昼之分,没酷暑严冬之别,甚至粪便常常沾身……这就是忙碌在铁道间的火车上水工。
  夏季犹如蒸桑拿,冬季犹如穿冰衣,他们工作时没白昼之分,没酷暑严冬之别,甚至粪便常常沾身……这就是忙碌在铁道间的火车上水工。上海铁路局连云港东站作为东陇海线客车的始发站,每天要为184辆车厢需要上水,这还不包括节假日增开的临客。最早的一列是在早晨7点,最晚的一列则在凌晨1点。车站给水工分为三班制24小时值班,每班两人。(中国经济网10月12日)
  周末闲来无事,打开电脑习惯性的游览一下新闻网页,无意中看到一则关于《铁路上水工的一天》的新闻吸引了笔者眼球,“上海铁路局连云港东站一名普通上水工——杨新,每天要给90多辆车厢上水,平均每趟列车有十几节车厢,一来一回每人每天要走40多里路,因为工作时被列车飞溅出来的粪便迸溅到身上是常有的事儿…”看完文章后,笔者被这群可爱可敬的“上水工”所动容,为他们对工作艰辛的坚守所震撼,或许在大多数人眼中这群可爱可敬的“上水工”只是社会众多行业中一个小小的缩影,但作为大众出行服务的一线劳动者,他们却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
  有这样一首打油诗形容铁路上水工“上边酒瓶砸、下边玻璃渣、满身是泥土、四季湿鞋袜、夏季热浪疼、冬季寒风刮”这就是铁路上水工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或许在许多人眼里火车站的上水工工作清闲,火车来了接上客车上水管,打开水龙头等待水箱注满后任务就完成了,不需要任何技术含量,不需要费多大的劲,但一个行业没有亲身体验是无法理解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亲身体会才能了解其中味道,铁路上水工总结起来可以用:脏、险、苦、累四个字概括,看着图片上上水工们迅速、娴熟、干练的工作笔者再一次对他们心生敬意。
  劳、累:上海铁路局连云港东站作为东陇海线客车的始发站每天要为184辆车厢上水,这还不包括节假日增开的临客,最早的一列是早晨7点,最晚的一列则在凌晨1点,车站上水工分为三班制24小时值班,每班两人,一个班两个人一天下来要给90多辆车厢上水,一来一回每天要走40多里路,一天下来整个人瘫坐在地上感觉那双沉重的大脚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对于杨新这群上水工来说最易耗的物品非鞋子莫属,每个人都要备3双以上的鞋子相互更换。
  脏、苦:铁路上水工这份工作“夏季犹如蒸桑拿、冬季犹如穿冰衣”盛夏白天酷日暴晒,水管直烫手,股道地面温度高达五六十度、夜晚清凉下来又被蚊子叮咬难耐,地面回温时还夹杂着各种难闻的味道,工作时被列车飞溅出来的粪便迸溅到身上也是常有的事儿,冬天被进站火车带来的寒风把脸冻得像针扎一样,有时一不小心把水溅到裤腿上不一会便冻得结结实实,有的时候他们也想坐在温暖的室内沏杯热茶,懒懒的看会电视、玩会电脑,可是“上水工”不一样,他们必须坚守在为人民服务的一线岗位上。
  危、险:“上水工”的工作流程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车站股道边上水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既不能有丝毫的水迸溅到头上的两万伏高压线上又要时刻提防列车进出站产生的强大吸力,在为曾经的绿皮车加水时还要时刻提防从车窗飞奔而来的果皮、垃圾、啤酒瓶等,在这支上水工队伍里几乎每个人都曾经被车窗飞出的垃圾“亲吻”过,在这种情况下“上水工”们仍然无怨无悔,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在旅途中我们的双手脏了可以去洗手盆清洗干净、口渴了可以顺手打来一杯开水,在我们享受这样温暖待遇的背后是无数“上水工”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正式因为有了这群可爱可敬的上水工的默默奉献才换来我们旅途中那一丝丝的香醇甘甜。
  一种职业体现着奉献与担当,一份付出收获真诚与感动,我们眼前这群可敬可爱的“上水工”们只是铁路服务系统中的沧海一粟,在庞大的铁路系统中还有千千万万个像杨新一样的上水工为旅客的出行服务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在此笔者向这群最美铁路人致敬、旅途中正是有你们的默默辛勤劳作才有旅客不一样的出行风采,你们辛苦了。(作者系中华铁道网评论员宋智慧)
Copyright& 中华铁道网 版权所有
号 && 京公网安备14&&&新闻热线:021-
铁路上水工的春运:补列车用水 每日步行10公里
原标题:铁路上水工的春运:补列车用水 每日步行10公里
  站台下的风格外大,气温要比站台上低两三度,可是春运繁忙,上水工李师傅在下面一待就是四五个小时。
  不足5平米的休息站,随时备着的胃药,这就是济南火车站上水工李大齐的日常状态。春运繁忙,50多岁的李师傅每天坚持工作10多个小时。昨日,记者跟着李师傅感受了一下给列车“上水”这个工作。
  【强度】
  十二分钟3吨水 三四小时不停活
  随着春运的到来,列车的班次也随之增多。已经50多岁的李大齐师傅每天默默地做着为列车上水的工作,今年是他在铁道岗位上的第三十五个年头,也是他在列车上水工这个岗位上的第五个年头。
  对于给列车上水这个工作,李大齐告诉记者,他每天给列车上水,来来回回要走上20多里路。而且,每次要下到道沟进行作业,他们需提前十五分钟走到站台下轨道旁等待列车驶进车站,工作时还要时刻注意有没有列车开进站台,非常危险。
  列车靠站短短十二分钟时间,他们就要做到同时给三个车厢上满水,整个上水组的人基本每班列车要做到上水三吨左右,如果碰到车站列车班次多时,他们甚至要在站台下面呆上三四个小时不能休息。在道沟下面工作,没时间喝水,没办法上厕所,有时候甚至都顾不上吃饭。如果遇到下雨天下雪天,他们还要顶着雨冒着雪继续工作。“脏苦累险差”李大齐用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来概括了自己的工作。
  【辛苦】
  夏天“蒸桑拿” 寒冬穿“冰衣”
  “上水这个活干了这么多年,最不容易的就是夏天和冬天了”,李大齐告诉记者。夏季,道沟里40多摄氏度的高温,火车又散发热气,自己则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最难忍受的是列车上冲下来的粪便、垃圾,还有“组团”而来的苍蝇蚊子,这都是他夏天作业时少不了的干扰因素。有时候刚站到道沟,身上厚厚的防护服就全都湿透了,再回到站台时,就像刚刚蒸了一个桑拿一样。
  而冬天道沟的温度甚至能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有时候刚把水闸打开,水就喷出来溅一身,过不了一分钟衣服就结冰了。这种情况李大齐都已见怪不怪了。
  旁边一个年轻的工作人员说,“我冬天在站台上来回走动指挥乘客,不到五分钟浑身就冻透了,更何况李师傅浑身淋湿后要在道沟下呆上那么久。”
  记者了解到,李大齐所在的列车上水组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寒冬腊月里他们就这么穿着“冰服”,为乘客们送上源源不断的水源,他们就一直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工作,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每天来来回回地奔波于铁轨和列车之间。
  从不让别人替班的老人――“只要我可以,就一定站好每班岗”
  年过半百,早已不再挺拔的背、粗糙的手,纠缠的病痛,都是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李大齐告诉记者,“我现在老了,但只要我可以,我就一定要站好每一班岗。”李大齐,经历过济南火车站从矮站台到高站台过渡,从普通列车到动车组、高铁开行,他的质朴和坚守让记者着实佩服。
  李大齐的妻子早已下岗在家,孩子还在上着小学,全家就指望他的这一份收入过日子,可是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组里的人有困难,他二话不说就替上,自己却从不让别人替,好几年春节他都没有和家人一起过了。上水组的另一位张师傅回忆道,在一次工作中,李大齐多年的肠胃病犯了,其他人都极力劝说他回去休息,他却怎么也不愿意回到站台上休息,坚持轻伤不下火线,一直到交班才肯脱下工作服回家休息。胃药,是他日常的必备品。而正因为有众多像李师傅一样甘于奉献的人,我们才能在火车上喝上甘甜的“泉城水”。(文/图 记者 孙 实习生 朱林)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铁路“上水工”的一天
| |  | | |  | |  |  | 
铁路“上水工”的一天
日 10:38:57
新华网江苏10月14日电 夏季犹如蒸桑拿,冬季犹如穿冰衣,他们工作时没白昼之分,没酷暑严冬之别,甚至粪便常常沾身……这就是忙碌在铁道间的火车上水工。
售票员、客运员、列车员……这些“抛头露面”与旅客打交道的铁路人,被人们所熟知,但上水员却不被人知晓。杨新就是不被人知晓队伍中的一员,杨新是连云港东站的一名普通的列车上水工。
上海铁路局连云港东站作为东陇海线客车的始发站,每天要为184辆车厢需要上水,这还不包括节假日增开的临客。最早的一列是在早晨7点,最晚的一列则在凌晨1点。车站给水工分为三班制24小时值班,每班两人。
拔管、插管、开阀、关闭、整理,这是上水工的作业程序,看似简单,但真正作业时却不是那么容易。杨新说,在车站股道边上水时,头上就是两万多伏的高压线,既不能有丝毫的水迸溅到上面,又要时刻提防列车进出站产生的强大吸力,所以要尽快上满水。
“一个班两个人,一天下来一人要给90多辆车厢上水,平均每趟列车有十几节车厢,一来一回每人每天要走40多里路。”杨新说。脏、险、苦、累,这就是上水工的工作。对脏,杨新有着深刻的感触,因为工作时被列车飞溅出来的粪便迸溅到身上,是常有的事儿。
在中国76600多公里的铁路线上,正是无数像杨新一样的上水工,用高强度的劳动,守护着列车水箱的水位线,为人们送去生命之源。(袁建军 王振)
连接水管一丝不苟
(责任编辑: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新华网江苏频道 电话:(025)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正北方网 正北方网|内蒙古第一网 -- 内蒙古新闻一网打尽 -- 内蒙古第一个日点击超过1300万次的网络媒体
高温“烤”验铁路上水工
&&编辑:胡浩
瘦小的王全玉干起活儿来很麻利。
文&摄影/本报记者 郝佳丽
最近,内蒙古自治区气温连日攀高到30摄氏度左右。在烈日的炙烤下,铁路上水工还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旅客喝上放心水而辛勤劳动着。8月8日上午,记者走近他们。
6分钟的紧张忙碌
旅途中,在列车上喝水、洗漱、如厕时,很少有人去想所用之水是怎么来的。原来,这得感谢铁路上水工。列车上的水不是&自来水&,而是在始发站,或者停靠站时,由上水工专门供给列车的,每一滴都包含着上水工的辛勤付出。
他们的作业范围属于旅客视野的盲区;他们的职责是在有限的停车时间内,为每节车厢加满水,保障每列列车上近千名乘客的用水;他们不为大众熟知,却是每趟列车都离不开的幕后英雄。
&6056次列车快要进站了,请做好准备。&8月8日11时10分,呼和浩特火车站客运车间上水班组上水工王全玉,收到对讲机传来的有车要进站的信息后,戴上手套和其他4位同事列队听完值班员胡伟杰强调的安全注意事项后,分别走向工作岗位&&站台下的股道里。记者也随同王全玉到岗。11时25分,列车缓缓驶入呼和浩特火车站,此时,王全玉和同事们开始了6分钟紧张忙碌的上水工作。记者看到王全玉工作起来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刚开始干这个工作很紧张,上水时手和腿直哆嗦,一是害怕二是着急,害怕列车会开,着急规定时间内上不完水。现在好了,干了11年,很熟练了。&王全玉说。
●编辑说: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豪言壮语,他们却总是尽心尽责,无怨无悔。越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奉献越显高尚。
| 将本文分享到:
?1.50?2.00
?14.30?21.00
?159.0?210.0
?41.00?45.00
?89.00?93.00
?79.90?85.00
?32.00?35.50
?58.00?68.00
?3.00?3.50
?34.00?35.00
?65.00?78.00
?82.0?98.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路售票员工作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