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十不足未央怀古,这只曲子中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1.C 2.D解析:1、此选项有两处不当。一处是“至今遗恨迷烟树”的叙事主体不是“列国周齐秦汉楚”,而是作者发出的感慨,感叹直到现在遗留下的遗憾还萦绕不去。另外一处是“迷烟树”与《赤壁怀古》中的“灰飞烟灭”语义不同,后者的意思是指一切均不存在了。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阅读理解列表
阅读元代散曲作家张养浩的两首怀古小令.完成1-2题.
山坡羊·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年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情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山坡羊·未央[注]怀古
三杰当日.俱会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见遗基.怎不伤悲!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
[注]未央.指汉未央宫.遗址在今陕西西安汉长安故城内.汉高祖七年修筑.
1.对这两首散曲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的“阿房一炬 .同杜牧中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同指一事.即秦始皇极尽奢华修造的阿房官.被进入咸阳的项羽付之一炬.
B.中的“三杰 指张良.萧何.韩信.张良出谋略.萧何镇后方.韩信掌军事.刘邦称他三人都是“人杰 .
C.中的“至今遗恨迷烟树 .其叙事的主体是“列国周齐秦汉楚 “迷烟树 同苏轼词中的“灰飞烟灭 语义相同.
D.中的“山河犹带英雄气 是散曲中的名句.作者赋予“山河 以浓重的感情色彩.表明“三杰 业绩与关中山河并存天壤.
2.对这两首散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首散曲都是作者在登临古代帝王宫殿遗迹之后抒发的感慨.所不同的是.抒情较为直露.抒情较为含蓄.
B.这两首散曲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荒凉的“草 “树 烘托了阿房遗址的破败.则借雄壮的“山河 表达了对汉世的咏叹.
C.的尾句“赢 .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孤立地看.似乎显得消极.但整体把握全曲.则不难看出一位封建文人对历史兴亡的彻悟.
D.的尾句“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 .表现了作者对如画江山的赞美.还抒发了他作为汉族官员追慕前贤.渴求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来源:2014届贵州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和唐诗宋词一样.元代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小令.小令也叫“叶儿 是元散曲中的一种.即单支的曲子.由于它诞生于民间.较之以往的诗词.形式更为灵活.文字更为通俗.在内容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很强的现实性.在风格上.尖锐泼辣.清新幽默.毫无酸腐之气.同时.因有大量的北方方言融入其中.又呈现出浓厚的北方地域色彩.就其发展而言.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他们的作品大多质朴自然.比较接近民歌.如关汉卿的.马致远的.张养浩的等.后期代表作家主要有张可久.乔吉.睢景臣等.他们的作品的风格趋于典雅工丽.讲究格律词藻.内容也开始远离现实.有些作品竟与唐宋词的形式韵味相差无几.如张养浩的.张可久的等.
元明清时期.诗歌虽然继续发展.但是创新和拓展之处较少.元代诗坛.古体诗宗汉魏两晋.近体诗宗唐.只有杨维桢尚能开宗立派.他的诗以乐府诗和竹枝词著名.一些诗既有藻词丽句.又奇特险怪.人称“铁崖体 .明代诗坛稍有起色.规模有所扩大.明初高启诗才最高.风格豪迈.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 和以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 .虽然都有自己的诗歌理论主张.但在创作上成就不大.明末清初.江山易主对诗人心灵的冲击很大.诗歌创作亦起波澜.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孽号为“江左三大家 .吴伟业诗取法盛唐而出入唐宋.形成了声律妍丽的“梅村体 .康熙年间.有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等“国朝六家 .雍正.乾隆年间.名家迭起.沈德潜持“格调说 .袁枚主“性灵说 .翁方纲倡“肌理说 .但是.有清一代.还要数龚自珍最具忧患意识和哲理色彩.他的诗大歌大哭.风格瑰丽奇肆.戊戌变法前后.黄遵宪.丘逢甲.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则提出了“诗界革命 的响亮口号.对中国近现代诗歌尤其是白话诗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综上可见.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长久.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先后培植出先秦诗骚.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文人诗.唐诗.宋词.元曲等一朵朵诗苑奇葩.它不但以独特持久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后人去欣赏品味.而且它所承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滋养着我们去创造新的诗歌艺术.新的民族文化.
1.下列关于小令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令也叫“叶儿 是元散曲中的一种.即单支的曲子.
B.由于它诞生于民间.较之以后的诗词.形式更为灵活.文字更为通俗.
C.毫无酸腐之气.形成了尖锐泼辣.清新幽默的风格.内容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很强的现实性.
D.因为有大量的北方方言融入其中.小令又呈现出浓厚的北方地域色彩.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 和以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 .由于太过注重诗歌理论.所以在创作上成就不大.
B.杨维桢的一些诗人称“铁崖体 .以乐府诗和竹枝词著名.既有藻词丽句.又奇特险怪.在只能承袭汉魏和唐的诗风的元代也算能开宗立派的了.
C.虽然清代名家迭起.流派纷呈.有“格调说 .“性灵说 .“肌理说 等理论.但是.有清一代.还要数龚自珍最具忧患意识和哲理色彩.
D.对中国近现代诗歌尤其是白话诗的出现产生重要的影响的黄遵宪.丘逢甲.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了“诗界革命 的响亮口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伟业诗取法盛唐而出入唐宋.形成了声律妍丽的“梅村体 .与钱谦益.龚鼎孽号为“江左三大家 .这是明清时期.诗歌继续发展的一个标志.
B.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长久.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先后培植出先秦诗骚.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文人诗.唐诗.宋曲.元词等一朵朵诗苑奇葩.
C.关汉卿的.马致远的.张养浩的质朴自然.比较接近民歌.呈现出浓厚的北方地域色彩.
D.张养浩的.张可久的等作品的风格趋于典雅工丽.讲究格律词藻.内容也远离现实.
来源:学年贵州省玉屏民族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和唐诗宋词一样.元代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小令.小令也叫“叶儿 是元散曲中的一种.即单支的曲子.由于它诞生于民间.较之以往的诗词.形式更为灵活.文字更为通俗.在内容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很强的现实性.在风格上.尖锐泼辣.清新幽默.毫无酸腐之气.同时.因有大量的北方方言融入其中.又呈现出浓厚的北方地域色彩.就其发展而言.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他们的作品大多质朴自然.比较接近民歌.如关汉卿的.马致远的.张养浩的等.后期代表作家主要有张可久.乔吉.睢景臣等.他们的作品的风格趋于典雅工丽.讲究格律词藻.内容也开始远离现实.有些作品竟与唐宋词的形式韵味相差无几.如张养浩的.张可久的等.元明清时期.诗歌虽然继续发展.但是创新和拓展之处较少.元代诗坛.古体诗宗汉魏两晋.近体诗宗唐.只有杨维桢尚能开宗立派.他的诗以乐府诗和竹枝词著名.一些诗既有藻词丽句.又奇特险怪.人称“铁崖体 .明代诗坛稍有起色.规模有所扩大.明初高启诗才最高.风格豪迈.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 和以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 .虽然都有自己的诗歌理论主张.但在创作上成就不大.明末清初.江山易主对诗人心灵的冲击很大.诗歌创作亦起波澜.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孽号为“江左三大家 .吴伟业诗取法盛唐而出入唐宋.形成了声律妍丽的“梅村体 .康熙年间.有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等“国朝六家 .雍正.乾隆年间.名家迭起.沈德潜持“格调说 .袁枚主“性灵说 .翁方纲倡“肌理说 .但是.有清一代.还要数龚自珍最具忧患意识和哲理色彩.他的诗大歌大哭.风格瑰丽奇肆.戊戌变法前后.黄遵宪.丘逢甲.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则提出了“诗界革命 的响亮口号.对中国近现代诗歌尤其是白话诗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综上可见.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长久.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先后培植出先秦诗骚.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文人诗.唐诗.宋词.元曲等一朵朵诗苑奇葩.它不但以独特持久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后人去欣赏品味.而且它所承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滋养着我们去创造新的诗歌艺术.新的民族文化.[小题1]下列关于小令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令也叫“叶儿 是元散曲中的一种.即单支的曲子.B.由于它诞生于民间.较之以后的诗词.形式更为灵活.文字更为通俗.C.毫无酸腐之气.形成了尖锐泼辣.清新幽默的风格.内容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很强的现实性.D.因为有大量的北方方言融入其中.小令又呈现出浓厚的北方地域色彩.[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 和以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 .由于太过注重诗歌理论.所以在创作上成就不大.B.杨维桢的一些诗人称“铁崖体 .以乐府诗和竹枝词著名.既有藻词丽句.又奇特险怪.在只能承袭汉魏和唐的诗风的元代也算能开宗立派的了.C.虽然清代名家迭起.流派纷呈.有“格调说 .“性灵说 .“肌理说 等理论.但是.有清一代.还要数龚自珍最具忧患意识和哲理色彩.D.对中国近现代诗歌尤其是白话诗的出现产生重要的影响的黄遵宪.丘逢甲.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了“诗界革命 的响亮口号.[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伟业诗取法盛唐而出入唐宋.形成了声律妍丽的“梅村体 .与钱谦益.龚鼎孽号为“江左三大家 .这是明清时期.诗歌继续发展的一个标志.B.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长久.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先后培植出先秦诗骚.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文人诗.唐诗.宋曲.元词等一朵朵诗苑奇葩.C.关汉卿的.马致远的.张养浩的质朴自然.比较接近民歌.呈现出浓厚的北方地域色彩.D.张养浩的.张可久的等作品的风格趋于典雅工丽.讲究格律词藻.内容也远离现实.山坡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答案:1.C 2.D解析: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年贵州省玉屏民族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和唐诗宋词一样,元代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小令。小令也叫“叶儿”是元散曲中的一种,即单支的曲子。由于它诞生于民间,较之以往的诗词,形式更为灵活,文字更为通俗。在内容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很强的现实性。在风格上,尖锐泼辣,清新幽默,毫无酸腐之气。同时,因有大量的北方方言融入其中,又呈现出浓厚的北方地域色彩。就其发展而言,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他们的作品大多质朴自然,比较接近民歌,如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后期代表作家主要有张可久、乔吉、睢景臣等。他们的作品的风格趋于典雅工丽,讲究格律词藻,内容也开始远离现实,有些作品竟与唐宋词的形式韵味相差无几,如张养浩的《双调水仙子·寻梅》、张可久的《越调凭栏人·江夜》等。元明清时期,诗歌虽然继续发展,但是创新和拓展之处较少。元代诗坛,古体诗宗汉魏两晋,近体诗宗唐,只有杨维桢尚能开宗立派。他的诗以乐府诗和竹枝词著名,一些诗既有藻词丽句,又奇特险怪,人称“铁崖体”。明代诗坛稍有起色,规模有所扩大。明初高启诗才最高,风格豪迈。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虽然都有自己的诗歌理论主张,但在创作上成就不大。明末清初,江山易主对诗人心灵的冲击很大,诗歌创作亦起波澜。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孽号为“江左三大家”。吴伟业诗取法盛唐而出入唐宋,形成了声律妍丽的“梅村体”。康熙年间,有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等“国朝六家”。雍正、乾隆年间,名家迭起,沈德潜持“格调说”,袁枚主“性灵说”,翁方纲倡“肌理说”。但是,有清一代,还要数龚自珍最具忧患意识和哲理色彩。他的诗大歌大哭,风格瑰丽奇肆。戊戌变法前后,黄遵宪、丘逢甲、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则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响亮口号,对中国近现代诗歌尤其是白话诗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综上可见,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长久,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先后培植出先秦诗骚、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文人诗、唐诗、宋词、元曲等一朵朵诗苑奇葩。它不但以独特持久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后人去欣赏品味,而且它所承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滋养着我们去创造新的诗歌艺术、新的民族文化。【小题1】下列关于小令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令也叫“叶儿”是元散曲中的一种,即单支的曲子。B.由于它诞生于民间,较之以后的诗词,形式更为灵活,文字更为通俗。C.毫无酸腐之气,形成了尖锐泼辣,清新幽默的风格。内容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很强的现实性。D.因为有大量的北方方言融入其中,小令又呈现出浓厚的北方地域色彩。【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由于太过注重诗歌理论,所以在创作上成就不大。B.杨维桢的一些诗人称“铁崖体”,以乐府诗和竹枝词著名,既有藻词丽句,又奇特险怪,在只能承袭汉魏和唐的诗风的元代也算能开宗立派的了。C.虽然清代名家迭起,流派纷呈,有“格调说”,“性灵说”,“肌理说”等理论。但是,有清一代,还要数龚自珍最具忧患意识和哲理色彩。D.对中国近现代诗歌尤其是白话诗的出现产生重要的影响的黄遵宪、丘逢甲、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响亮口号。【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伟业诗取法盛唐而出入唐宋,形成了声律妍丽的“梅村体”,与钱谦益、龚鼎孽号为“江左三大家”。这是明清时期,诗歌继续发展的一个标志。B.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长久,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先后培植出先秦诗骚、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文人诗、唐诗、宋曲、元词等一朵朵诗苑奇葩。C.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质朴自然,比较接近民歌,呈现出浓厚的北方地域色彩。D.张养浩的《双调水仙子·寻梅》、张可久的《越调凭栏人·江夜》等作品的风格趋于典雅工丽,讲究格律词藻,内容也远离现实。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届贵州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和唐诗宋词一样,元代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小令。小令也叫“叶儿”是元散曲中的一种,即单支的曲子。由于它诞生于民间,较之以往的诗词,形式更为灵活,文字更为通俗。在内容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很强的现实性。在风格上,尖锐泼辣,清新幽默,毫无酸腐之气。同时,因有大量的北方方言融入其中,又呈现出浓厚的北方地域色彩。就其发展而言,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他们的作品大多质朴自然,比较接近民歌,如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后期代表作家主要有张可久、乔吉、睢景臣等。他们的作品的风格趋于典雅工丽,讲究格律词藻,内容也开始远离现实,有些作品竟与唐宋词的形式韵味相差无几,如张养浩的《双调水仙子·寻梅》、张可久的《越调凭栏人·江夜》等。
元明清时期,诗歌虽然继续发展,但是创新和拓展之处较少。元代诗坛,古体诗宗汉魏两晋,近体诗宗唐,只有杨维桢尚能开宗立派。他的诗以乐府诗和竹枝词著名,一些诗既有藻词丽句,又奇特险怪,人称“铁崖体”。明代诗坛稍有起色,规模有所扩大。明初高启诗才最高,风格豪迈。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虽然都有自己的诗歌理论主张,但在创作上成就不大。明末清初,江山易主对诗人心灵的冲击很大,诗歌创作亦起波澜。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孽号为“江左三大家”。吴伟业诗取法盛唐而出入唐宋,形成了声律妍丽的“梅村体”。康熙年间,有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等“国朝六家”。雍正、乾隆年间,名家迭起,沈德潜持“格调说”,袁枚主“性灵说”,翁方纲倡“肌理说”。但是,有清一代,还要数龚自珍最具忧患意识和哲理色彩。他的诗大歌大哭,风格瑰丽奇肆。戊戌变法前后,黄遵宪、丘逢甲、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则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响亮口号,对中国近现代诗歌尤其是白话诗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综上可见,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长久,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先后培植出先秦诗骚、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文人诗、唐诗、宋词、元曲等一朵朵诗苑奇葩。它不但以独特持久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后人去欣赏品味,而且它所承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滋养着我们去创造新的诗歌艺术、新的民族文化。
1.下列关于小令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令也叫“叶儿”是元散曲中的一种,即单支的曲子。
B.由于它诞生于民间,较之以后的诗词,形式更为灵活,文字更为通俗。
C.毫无酸腐之气,形成了尖锐泼辣,清新幽默的风格。内容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很强的现实性。
D.因为有大量的北方方言融入其中,小令又呈现出浓厚的北方地域色彩。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由于太过注重诗歌理论,所以在创作上成就不大。
B.杨维桢的一些诗人称“铁崖体”,以乐府诗和竹枝词著名,既有藻词丽句,又奇特险怪,在只能承袭汉魏和唐的诗风的元代也算能开宗立派的了。
C.虽然清代名家迭起,流派纷呈,有“格调说”,“性灵说”,“肌理说”等理论。但是,有清一代,还要数龚自珍最具忧患意识和哲理色彩。
D.对中国近现代诗歌尤其是白话诗的出现产生重要的影响的黄遵宪、丘逢甲、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响亮口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伟业诗取法盛唐而出入唐宋,形成了声律妍丽的“梅村体”,与钱谦益、龚鼎孽号为“江左三大家”。这是明清时期,诗歌继续发展的一个标志。
B.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长久,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先后培植出先秦诗骚、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文人诗、唐诗、宋曲、元词等一朵朵诗苑奇葩。
C.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质朴自然,比较接近民歌,呈现出浓厚的北方地域色彩。
D.张养浩的《双调水仙子·寻梅》、张可久的《越调凭栏人·江夜》等作品的风格趋于典雅工丽,讲究格律词藻,内容也远离现实。→ →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注释及赏析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注释及赏析
03-15 21:29:29 |
| <font color="#FF次 | 诗词赏析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注释及赏析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西面聚集到潼关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潼关古道连接着关内华山和关外黄河。西望长安,心神不定,感慨万端。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昔日秦皇汉武的万间宫阙都已荡然无存,所剩的只有眼前的一片萧条。国家兴起,受苦受难的是黎民百姓;国家灭亡,受苦受难的还是黎民百姓。  【赏析一】  华山的峰峦相连,如四面八方聚拢而来,黄河的波涛洪流如雄狮怒吼,震地撼天,凶险的潼关要道就在华山黄河之间。遥望古都长安城,思绪万千,心绪纷乱。经过秦汉遗址令人伤心万千,无数宫殿都化作了废墟和泥土。一朝兴起,百姓要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张养浩赴陕西途中登临潼关古塞,怀古思今,写下了这一抒情名篇。前三句写登临潼关所见,由远至近,既是写景也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聚”和“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望西都”四句点题怀古,面对昔日帝都的遗址,作者展开充分的想像,突出了历史的变迁。最后两句一语道破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从历史的变革中,从兴亡的对比里,作者把人民的悲惨命运揭示出来,既是历史的概括,也是现实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  这首散曲意蕴深邃,感情悲愤沉郁,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山坡羊》是一首怀古小令,抒发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起笔一“聚”一“怒”两字,不但写尽了潼关地势的险峻,而且在“聚”和“怒”的动态意象中,暗含着一幅千军聚集、万马怒吼的朝代争斗的历史画卷。因此开头三句可视为一种历史“空间”的制造和历史“意象”的再现。于是“望西都”,引起怀古之兴;“意踌躇”,陷入历史的沉湎之中。群雄逐鹿,朝代迭替,霸秦强汉,转眼焦土。接下来笔峰一转:“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给全文定下了基调,说出了作者要说的话。结句斩截有力.</P
  【注释】  ①山坡羊:元曲牌名。潼关: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东北,是进入古都长安的门户。  ②峰峦:山峰和山峦。  ③山河表里:指潼关地势险要,外(表)有黄河,内(里)有华山。  ④西都:指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⑤意踌躇:思绪起伏翻腾的意思,也指陷入了沉思的状态。踌躇:指感慨万千,非常痛心。  ⑥经行处:行程上经过的地方。  ⑦宫阙:泛指宫殿。  ⑧兴:兴盛,与下边的“亡”(灭亡)相对,指封建社会的改朝换代。  【赏析二】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这支流传的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它像一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使之认识到象征封建政权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这便是它所闪耀的思想光辉。至于铸辞精当,造型生动,有强烈的抒***彩乃其余事。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把潼关的地形与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潼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发出一声沉甸甸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叹。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全曲分三层:第一
(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峰峦如聚:形容重岩叠嶂,群山密集,绵亘不断。②「山河」句:言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形势十分险要。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历代皆为军事要地。  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xx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②「山河」句:言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形势十分险要。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历代皆为军事要地。③西都:指关中一带,周、秦、汉、北朝、隋、唐等朝均在这里建都。④踌躇:原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这里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⑤「伤心」句:言经过秦汉的故都,想起那「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兴亡往事,引起无穷的伤感。⑥「宫阙「句:言在无数的战乱中,过去的宫殿已经化为了一片焦土。宫,宫殿。阙,王宫前的望楼。  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西都”即长安,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现在,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踌蹰伤心呢?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官阙万间都做了土”,“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读者很容易想象。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这里作家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恐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见记?项羽本纪》。故曰:“阿房一炬”。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却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王朝的兴替固然令人伤感,
作者最伤心的却是百姓之苦。秦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民之苦不可言;然而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让作家沉重的说出第三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语句。  第三层(末四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与陈草庵《山坡羊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与《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与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与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怎么也“百姓苦”呢?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才能理解。张养浩自幼才学过人,曾向平章不忽木献书,被提拔,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等职,因评时政,得罪当权者被罢官,为避祸不得不隐姓埋名;后被召起,官至礼部尚书。50岁时辞官归隐于济南云庄,关中旱灾时被重新任命,赶赴陕西救赈灾民。多年的宦海沉浮,让他把功名富贵都参破,不再在意统治者对自己的评判;济南云庄的归隐生活,不仅让他欣赏礼赞自然的风光,更让他体察民生只艰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让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性格,让他有勇气面对现实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怀古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忧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病不起。”这是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真实的本性和真实的生活,也是当时社会所难得一见的。  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洛阳怀古》中写到“功,也不长;名,也不长。”《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的统治者对读书人
行民族歧视政策,直到元仁宗延v二年(公元13xx年)才正式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况且这种制度也是不公平的,这就造成下层读书人在很大程度上对元统治者失去信心,对社会缺少责任感,所以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都深刻地打上时代地烙印:他们或感伤古王朝之覆,发一通思古之幽情;或感叹古今之巨变,流露对世事人生把握不定之惶恐;或有感于岁月流逝,抒发个人沉沦不遇之忧情。惟有《潼关怀古》洋溢着沉重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三个层面上看,《潼关怀古》都表现为一份难得的沉重。  【赏析三】  一份难得的沉重----《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把潼关的地形与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潼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发出一声沉甸甸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叹。  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xx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为此景所动,“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望西都,意踌躇”,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里作家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恐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民之苦不可言;然而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让作家沉重的说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语句。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才能理解。张养浩自幼才学过人,曾向平章不忽木献书,被提拔,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等职,因评时政,得罪当权者被罢官,为避祸不得不隐姓埋名;后被召起,官至礼部尚书。50岁时辞官归隐于济南云庄,关中旱灾时被重新任命,赶赴陕西救赈灾民。多年的宦海沉浮,让他把功名富贵都参破,不再在意统治者对自己的评判;济南云庄的归隐生活,不仅让他欣赏礼赞自然的风光,更让他体察民生只艰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让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性格,让他有勇气面对现实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怀古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忧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病不起。”这是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真实的本性和真实的生活,也是当时社会所难得一见的。  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洛阳怀古》中写到“功,也不长;名,也不长。”《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的统治者对读书
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直到元仁宗延佑二年(公元13xx年)才正式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况且这种制度也是不公平的,这就造成下层读书人在很大程度上对元统治者失去信心,对社会缺少责任感,所以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都深刻地打上时代地烙印:他们或感伤古王朝之覆,发一通思古之幽情;或感叹古今之巨变,流露对世事人生把握不定之惶恐;或有感于岁月流逝,抒发个人沉沦不遇之忧情。惟有《潼关怀古》洋溢着沉重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三个层面上看,《潼关怀古》都表现为一份难得的沉重。</P
关键字:,古诗词赏析,毛泽东诗词赏析,苏轼诗词赏析,红楼梦诗词赏析 &&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注释及赏析相关的文章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
热门儿童动画
相关栏目分类
诗词赏析推荐
诗词赏析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坡羊 骊山怀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