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地图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_七年级上下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_七年级上下册
全​国​各​地03​年​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_​七​年​级​历​史​上​下​册​,​属​于​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下​册​所​有​内​容​,​仅​供​参​考​。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文档试读已结束,请登录后查看剩余内容!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1)张骞出使西域(1分)
(2)邗沟;(1分)促进了沿岸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言之有理即可)。(1分)
(3)市舶机构;(1分)经济重心南移(或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或从北方转移到南方)(1分)
(4)新航路开辟(写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也给分)(1分)
(5)“一五计划”时期(1分)
(6)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股份制(任一点即可)(1分)
试题分析:(1)根据丝绸之路线路图,结合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可知,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创造了条件。
(2)根据隋朝大运河的河段可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大运河分为永济渠(海河到洛阳),通济渠(黄河到淮河),邗沟(淮河到江都),江南河(江都到余杭)四段。大运河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统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当然开凿大运河带来了大量的徭役,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3)根据课文知识可知,政府在港口设市舶机构,加以对海外贸易的管辖。
(4)根据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历史意义可知,欧洲航海家先后完成了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地中海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5)根据题意列举的几项重大建设成就可知,这是一五计划时期取得的成就。
(6)铁路改制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问题,其改制的方向应该是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考点:本题考查交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历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本题图文结合,考查的内容从丝绸之路到隋朝大运河,再联系到今天的铁道部改制,有效的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注意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形成自己的网络知识结构。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历史教研室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每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以下史实不能反映这一规律的是
A.文化大革命B.新文化运动
C.文艺复兴D.启蒙运动
科目:初中历史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每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以下史实不能反映这一规律的是
A.文化大革命B.新文化运动
C.文艺复兴D.启蒙运动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山东省德州地区2012届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并广招学生,大办私学,最终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
(1)材料中“创立学说并广招学生,大办私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谁?材料中的“繁荣局面”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2)你认为太宗皇帝是通过完善什么制度“赚得英雄尽白头”的?该制度最终废除于何时?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学校任教。
(3)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该事件对日本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材料四 1916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下,聘请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一批思想活跃的教授。北大各种社团、刊物风起云涌,对全国思想界产生了极大影响,为随后发生的一场爱国运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4)材料中所提到的几位教授是当时什么运动的代表人物?“随后发生的一场爱国运动”是指什么运动?
  材料五 新华社北京2011年2月22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问题进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5)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或启示?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每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以下史实中不能反映这一规律的是
[&&&& ]A.“文化大革命”B.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知识点梳理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长期以来在蒙古高原逐水草而居。战国末年,匈奴产生第一个首领头曼单于(相当于国王),乘内地混战之机,占领河套地区。秦灭六国后,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为了防止匈奴贵族的侵扰,秦始皇征调大量人力、物力,把过去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修筑了一条从临洮到辽东的。秦始皇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统一岭南时,命史禄兴修了灵渠。灵渠的修建,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促进了中原和岭南经济文化的交流。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创了封建专制主义的1、: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3、秦始皇的历史作用:(1)积极作用:①统一了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②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③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④发动战争,扩大了秦朝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消极作用:①,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②大兴土木,修筑阿房宫和骊山陵墓,以及长城,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破坏了正常的农业生产。③繁重的赋税和徭役,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④严酷的刑法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
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2、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汉朝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1、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2、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3、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4、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总之,汉武帝在位时,西汉出现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三、东汉的统治1、公元9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2、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都:洛阳。经过刘秀改革,使社会安定,经济状况好转,历史上把这个时期的统治称为“光武中兴”。知识点拓展1、文景之治:①原因﹕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和汉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政策。②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关心农桑,提倡节俭,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③表现﹕这段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2、的措施:①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逐步削弱诸侯国的权力。②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提倡儒学,举办太学,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③经济上,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增加中央的财政收入。④军事上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巩固了边防。⑤对外关系:派张骞出使西域,并开通丝绸之路。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一、匈奴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
指的是什么:人们通常所指的丝绸之路是穿越中亚、翻过帕米尔高原、抵达西亚的线路。若再往北走,则是北路,往南走是南海路。公元前139年,张骞首次从长安出使西域,到达楼兰、龟兹、于阗等地,其副手更远至安息国,身毒国等。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材料一:汉武雄图载诗篇,长城万里遍烽烟材料二:汉武帝时,接受...”,相似的试题还有:
阅读材料材料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翦伯赞材料二:“边城宴闭,牛马布野,三世亡犬吠之警,黎庶于干戈之役。”——《汉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汉武”指的是谁?请举出能反映“长城万里遍烽烟”的一次重大战役的名称。&&&(2)两则材料盛赞了哪一事件?&&&(3)材料一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你同意吗?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并请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统一文字秦统一货币(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规定的标准文字和货币标准样式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推行了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的办法;为了统一思想,接受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通过一系列措施,他所统治的王朝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实现了大一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材料一、二,秦始皇、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有什么相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明代思想家李贽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班固说汉武帝“雄材大略”,司马光说汉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4)你认为评价古代帝王应遵循的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并请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图1、图2(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规定的标准文字和货币标准样式分别是什么?(4分)材料二 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推行了大臣主父偃提出“推恩令”的办法;为了统一思想,接受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通过一系列措施,他所统治的王朝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实现了大一统?(4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始皇、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2分)(1)A.俄国1861年改革;B.日本明治维新;C.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3)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4)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历史
请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计6分⑴写出以上图片中图B、图C各自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以及共同作用。(3分)⑵简要叙述图A中为解放农奴采取的措施。(任写一点即可)(1分)⑶图B中日本使团访问欧美国家的目的是什么?(1分)⑷图C中审阅的文件在当时有什么影响?(1分)&&&
科目:初中历史
请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计6分⑴写出以上图片中图B、图C各自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以及共同作用。(3分)⑵简要叙述图A中为解放农奴采取的措施。(任写一点即可)(1分)⑶图B中日本使团访问欧美国家的目的是什么?(1分)⑷图C中审阅的文件在当时有什么影响?(1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江苏省大丰市初三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题型:分析题
请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计6分
⑴写出以上图片中图B、图C各自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以及共同作用。(3分)
⑵简要叙述图A中为解放农奴采取的措施。(任写一点即可)(1分)
⑶图B中日本使团访问欧美国家的目的是什么?(1分)
⑷图C中审阅的文件在当时有什么影响?(1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期中题
题型:读图题
仔细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1)图一、图二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一历史事件促使西汉宣帝设置了什么官职,使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事件之后,形成了如图三所示的一条联系中西方的著名商路,请写出该商路的名称?这条商路的开通在历史上有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武帝时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