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谱中的4和7是大度音程练习的关系吗

基码乐谱中的调子问题?_百度知道
基码乐谱中的调子问题?
E调后就变回
C,回答好的再加100分.fa
G? 如果吹奏出来的顺序是怎样;4
用口琴吹奏就是do re mi fa sol la si
根据歌曲去吹
但是如果另外一首歌曲 E=4&#47.re
你们可以用你们理解调子的问题去解答一下给我知道.so
但对于我吹口琴有没有改变呢?
我就是对于这个调子的问题不太明白。作为回报你的知识奖励.la
例,讲从C:一首歌曲是C=4&#47?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看了一下我是一个对乐谱一点都不了解的.la
B,都是用C调口琴吹奏的 这样行不行的呢.re
A。我罗到一首歌 无管是什么调子.mi
用口琴去吹奏时
比喻那首歌是1234567
我用C调口琴能不能吹奏的出来的.mi
E,麻烦各位回答时尽量通俗一些
提问者采纳
因此将原调移高纯五度产生的新调称为原调的属调,根据音程结构推算出G调的音阶结构是。属调和下属调的使用是音乐创作中调性使用的最基本的手法:G。  除此之外一个调中还能包括其他一些不常用的调式。见 移调乐器 ,E,以及其他各国的民族调式,因此将原调移低纯五度产生的新调称为原调的下属调,C。  主音上方的纯5度音;而降种调则是包含了降音级的调。  不同的调一般用乐谱开头谱号后标明的调号来区别,G。  变化音级的变音记号不能省略,#F 也就是等于将C调的每一个音(C  由符合 基本音阶 的音程结构所构成的音列的音高位置,就叫作调,将C调移高一个 纯五度 就是以G为主音的G调,E。即,任何一个调都包括了一个同名的 大调 以及这个大调的 平行小调 ,每产生一个新的调,是 调式 音阶级数中的属音。将C调移低一个 纯五度 就是以F为主音的F调,增加了可读性,其他的调分为 升种调 和 降种调 两种,如中国的传统五声调式,D:  从C调往上——G调——D调——A调——E调——B调——#F调——#C调,从而省略乐谱中的这些变音记号。  从C调往下——F调——bB调——bE调——bA调——bD调——bG调——bC调。  升种调及其调号  降种调及其调号  调号  用来区别不同的调的就是 调号 。  调的五度循环  G调就是以G为主音。减低了乐谱的复杂程度,调号中就增加一个升号(见 变音记号 ),就会遇到移调的问题,A。主音下方的纯5度音,B。比如中世纪欧洲的中古调式。升种调就是包含了升音级的调,F。  移调  当演唱声乐作品和演奏管乐器的时候,不同的调运用到音乐作品中的 具体形式就是各种 调式 ,B )都提高 纯五度 的结果。  一般来讲,每产生一个新的调,调号中就增加一个降号(见 变音记号 ),是调式音阶级数中的下属音,即将乐谱中出现的构成某一调的 变音记号 记在乐谱的开头位置。  升种调和降种调  除了按自然音级排列的C调外。  调的命名建立在主音的基础上,如由7个 自然音级 从C开始按顺序排列的是就C调,D,A。这样的循环叫做调的五度循环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4条回答
time[i]=time[i]* for(i=0; time[i]=time[i]*2&#39,& *-------------------------------------*/ time[i]=time[i]* }
i++;; case ' } if(menu==2) { strcpy(FileN,n' if(menu==1) { strcpy(FileN);
flag=0;n& } for(i=0;; time[i]=time[i]*5'
time[i]=time[i]* time[i]=time[i]* break: note[i]=296,&menu); time[i]=time[i]*6' ; set1=NULL;m'\n&quot,&4 退出&#92,char *f; time[i]=time[i]*rate: switch(note[i]) { case ' FILE *f1; }
char *note: note[i]=698#include &n& while(;; break.txt&
if(t:\ time[i]=t; time[i]=time[i]*
time[i]=time[i]*))==NULL) { printf(& } / time[i]=time[i]* free(note);; } free(frequency); free(set2): note[i]=349;); case &#39: note[i]=220; *-------------------------------------*/
time[i]=time[i]*rate!=-1) { printf(& int *set1;
n++; int FileName[30];\ delay(time[i]); printf(&quot,int *set2;; #include &2 播放程序自带的音乐music2\
fscanf(f1; } fclose(f1);
int *set2;3' break!=1) { fscanf(f1!feof(f1)&& free(set1);music1;%s& i&l&#39: note[i]=440;; frequency=(char *)realloc(frequency!\ time[i]=time[i]*; time[i]=time[i]*rate,int *set2; time[i]=time[i]*1 播放程序自带的音乐music1&#92: note[i]=196; case ' if((f1=fopen(FileName,&1' frequency=NULL;%s %d &; char *; n: note[i]=587; case ' } printf(& frequency[i]=in[0], time[i]=time[i]* case ' printf(&quot: switch(note[i]) { case ': note[i]=880;3 通过输入文件名进行音乐的播放\ break: note[i]=262.h& #include & } n;;i++) { switch(frequency[i]) { case &#39: note[i]=659; 5'r&);n& set2=NULL;i&%s%d&); int * time[i]=time[i]*1&#39: note[i]=494;n&quot,(i+1)*sizeof(char)): note[i]=784;);;; } if(menu==4) exit(1);; case &#39.h&6&#39.h&7&#39,&t);).h&
case ' case ');;.h&music2; free(time);h' case &#39, 7' case ' case ' void main() { void set(int *set1; case ' time=NULL; case &#39,char *n; char in[3]; putchar('7&#39,& } else flag=1;
time=(int *)malloc(sizeof(int));4' break,int num); case '
case '
time[i]=time[i]*;6&#39: note[i]=147; while(1) { f1=NULL,t); note=(char *)malloc(sizeof(char));;; #include &; exit(1); time[i]=time[i]* 1&#39: note[i]=247; case ' nosound();i++) { sound(note[i]);; i=n=0;%d& 2'3&#39: note[i]=523;;; printf(&quot,int *t; &#47,(i+1)*sizeof(int)); void music(int *set1;n该文件的音乐编码如下,FileName);),(i+1)*sizeof(char)); note[i]=in[1],int num);
while(1) { scanf(& case ' printf(&,&rate); int flag=0; } if(menu==3) { scanf(&3'); note=NULL: note[i]=175; frequency=(char *)malloc(sizeof(char));不能打开文件;; case 'n&quot.txt&stdlib.h& break: switch(note[i]) { case '; time[i]=time[i]*2'4' 5&#39: note[i]=392; #include & case ' time=(int *)realloc(time: note[i]=988: note[i]=330; #include &lt: note[i]=131; time[i]=time[i]*rate: note[i]=165; note=(char *)realloc(note,&4'%d& case '
看来您是不大懂乐理知识。首先要知道音程的概念:DO-RE之间是全音(即两个半音),RE-MI之间是全音,MI-FA之间是半音,FA-SOL,SOL-LA,LA-SI之间都是全音,SI-DO之间又是半音。这样一来,一个完整的音阶中音程的关系就是:全-全-半-全-全-全-半。1=E,就是以E音作DO,那么RE就是#F音,如果你用的是普通的没有变调键的口琴,那么是吹不出这个音的。下面是E调的音阶的唱名与音名的对照:DO-E,RE-#F,MI-#G,FA-A,SOL-B,LA-#C,SI-#D如还有不明白的,请发电邮咨询:
如果你不是用的变调口琴,那么用C调口琴是不太容易吹出来E调的乐曲的,只有用相应的E调口琴来吹,除非你对口琴相当熟悉。也就是E调口琴的吹口位置与C调口琴的吹口位置相同,都是1234567。无论什么乐曲,都可以用C调乐器吹/演奏,只是表现的乐曲情感稍微不同罢了。
E调就是把琴上的E(也就是C调的mi)当do吹,F调就是以F为do,以此类推。但要记住mi到fa,si到do是半音,也就是小二度音程。想彻底弄明白就去买一本李重光编的《音乐理论基础》,很简单的。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播放列表加载中...
正在载入...
分享视频:
嵌入代码:
拍下二维码,随时随地看视频
五线谱视频教程4-1 音程的度数与音数
上 传 者:
内容介绍:
五线谱视频教程4-1 音程的度数与音数
Channel Me 精选
我来说点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网文[0号 |
| 京公网安备: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403号
<img src="" width="34" height="34"/>
<img src=""/>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http://"/>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没有数据!
{upload_level_name}
粉丝 {fans_count}
{video_count}
{description}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學音樂,最基礎的就是要知道各種音的音階,瞭解音樂可以先從認識音階開始,當然,有些人天生就對音符很在行,在沒有學過音樂的狀況下也能演奏出曲子,但是不管是誰,如果想要能更進一步的來了解音樂的話,樂理的知識是必要的。
乐音的四大属性
在音乐中,一般乐音是有规则振动的声音有高低之分,构成音乐主体,噪音是无规则振动的声音,无明显的固定音高。乐音与噪音并存,构成了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音乐艺术。乐音的四个属性分别是:
高低(音高)--利用乐器短、细、薄、小
长短(音值)--利用音符、附点、休止
强弱(音强)--利用力度记号、节拍
质性(音色)--利用材质、形状、单纯、混合
音高就是“哆来咪”麼?什么是八度?
音高是音乐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声音具有不同的音高是由于产生声音的振动具有不同的频率。一个音高对应一个频率。
音名:对固定高度的音所定的名称。现代音乐用七个英文字母 C、D、E、F、G、A、B(或其小写)来标记音名。
音名的分组:在钢琴中,7个基本音级不断循环反复,构成整个乐音音列。从C音开始到其高八度C之间的音列称为一组。通常以低音谱表第2间的C音开始而排列成的一组音,用小写拉丁字母c、d、e、f、g、a、b标记,称小字组,由此向上各组依次称小字一组、小字二组等;向下各组依次用大写拉丁字母标记,称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等。小字一组的c位于大谱表的中央加线上,故称为中央C;在键盘上的位置也居于中央。
唱名:用若干特定的音节来表示音阶中各音级的唱法。 do,re,mi,fa,sol,la,si 叫做唱名。唱名在形式上,分为西方唱名和中国唱名两种,现在惯用西方唱名。
西方唱名有首調唱名法與絕對唱名法兩種:
首調唱名法:將當前調的主音唱成 do。
絕對唱名法:將 do,re,mi,fa,sol,la,si 與 C,D,E,F,G,A,B 一一對應。無論哪個調,唱名都是絕對的。
中国唱名:一般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做唱名,大概相當於西方音樂的sol、la、si、do、re、mi、fa(或升fa)、sol、la、si
音程:音高之间的差别,或者距离称为音程。音程的大小正比于频率的比例,频率比例越大,音程越大。两个频率相差一倍的音一起演奏时融合得非常好,听起来很相似。这样两个音之间的距离被称作八度,八度是最重要的音程。相差八度的音具有相同的名字和符号,只是位于不同的八度中。
在一个八度的音程内,音高又被平均的细分为十二等份,因此可以说音乐中一共只有十二个种音高。例如在某个八度中,以C為例,这十二个音如下:
符号(音名)
名称(唱名)
升Do/降Re
Re(上主音)
升Re/降Mi
Fa(下屬音)
升Fa/降Sol
升Sol/降La
La(下中音)
升La/降Si
频率近似值[Hz]
唱名會隨著不同音階改變,如C大調的Do是C,D大調的Do是D。
一般在唱一段旋律时用唱名,并经常省略“升”“降”,其他情况一般使用音名。
表中每相邻两个音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即频率比都相同,都是,大约等于1.059。
相邻两个音之间都可以用“升”“降”改变,例如E(Mi)也可以称为Fb(降Fa),C(Do)也可以称为B?(升Si)。
重升即“升两次”,用符号表示,重降即“降两次”,用符号表示,例如D(Re)又可称为C(重升Do)。
在一些国家,如德国,用H表示B,用B表示Bb。
音程的大小用度.来衡量。先不管升降号,符号间隔几个就是几度。例如C到D为二度,D到G为四度,A到同一个A称为同度,A到比它高的另一个A即“八度”。
根据升降号的不同,音程又可以用纯、大、小、增和减加以修饰。对同度、四度、五度和八度,音程从小到大依次为“减”、“纯”和“增”。对二度、三度、六度和七度,音程从小到大依次为“减”、“小”、“大”和“增”。例如,对于四度,C到F为纯四度,C?到F为减四度,C到F?为增四度;对于六度,C到A为大六度,C到A?为小六度,C?到A?为减六度,C到A?为增六度。
因此,同样的距离,当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时,音程的名字可能会不同。例如C?到E?为减三度,D?到E?为大二度。
什么是降B大调?
一般而言,在一段乐曲中,十二个音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有的音处于中心地位,有的音地位轻一些,还有一些则几乎不用。这就形成了调性和调式,合称调。
把一个调中包含的音,从最核心的一个开始,按照音高递增排列,形成的序列就叫做音阶。音阶中相邻两个音的音程反映了这个调的调式,中心音反映了这个调调性。调式即音阶的结构,同一个调式的调,以不同的音为中心,可以形成十二种调性。
在许多不同的调式中,最常见的是大调和小调,它们都包含十二个音中的七个音,但是相邻音之间的关系不同。在大调中是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在小调中是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增二度、小二度。
例如,C大调就是调式为“大调”、调性为“C”的调,其音阶为C-D-E-F-G-A-B-C,也就是常说C的Do-Re-Mi-Fa-Sol-La-Si-Do,在这个调中C为最核心的音。而升C小调音阶为C#-D#-E-F#-G#-A-B-C#,即C小調的Do-Re-Mi-Fa-Sol-La-Si-Do。
圆舞曲就是“嘣嚓嚓”?小快板比快板快还是慢?
在一段音乐中,声音的发出在时间上是有规律的,这种时间上的规律称为节奏。主要的音往往间隔一个固定的时间发出,才能给人留下印象。这就是说,重要的音都出现在拍子上。而且,这些拍又构成组,给人某种印象。常见的有两拍一组,三拍一组,四拍一组等。每一组中各拍的重要性又各不相同,这可以说是除了调式之外决定乐曲风格的最重要因素。例如圆舞曲一定是三拍为一组,而且第一拍比后两拍更重要。
拍与拍之间间隔多长时间决定了乐曲的速度。速度可以用一分钟多少拍来描述,也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即速度标记(Tempo)。由于历史的原因,速度标记为意大利语,由慢到快,常见的速度标记有:
典型速度[拍每分]
Allegretto
在某些段落中,速度可能会加快或者减慢,称为渐快(Accelerando)和渐慢(Ritardando)。
Crescendo是什么意思?
Crescendo(意文)是漸強的意思
Decrescendo是什么意思?
Decrescendo(意文)是漸弱的意思
那p.f代表什麼?
pp=pianissimo
mp=mezzo piano
mf=mezzo forte
ff=fortissimo
五线谱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记谱方式,简单的五线谱表如下所示:
(上圖左至右為:高音譜號,中音譜號,低音譜號)這三種記號一般標在每一行樂譜的記號,用以表示這一行之後同行的各音的相對位置(以中央C為基準),如圖二所示。高音譜記號來自"G"的變形(試想把G的上面往下繞到上面打個圈再下來,就是現在的高音譜記號),因此高音譜記號的中心(由下數上來的第二線),對应的音就是G(小字一组G,即g1)這個音。低音譜記號來自"F"的變形(試想把F的那一豎往左彎,兩條橫線斷成兩個點,就是現在的低音譜記號),因此低音譜記號的中心(由上數下來第二線),對应的音就是F(小字组F,即f)這個音。中音譜記號來自於"C"的變形(試想把C的上下分別向上和向下彎曲,左邊弧形部份加粗,就是現在的中音譜記號)因此中音譜記號的中心(由下數上來第三線)就是C(中央C,即小字一组C,c1)這個音了。除此之外,還有次中音譜號。次中音譜記號的中心(由下數上來第二線)就是C(中央C)這個音了。
乐谱中,在强拍面前,用来划分的垂直线叫小节线。小节线用以划分一个个小节。划在音乐作品的明显分段处,用来表示乐曲告一段落的两条同样的小节线叫双纵线,也叫复纵线。用来表示全曲结束的两条小节线,右边略粗于左边的一条,叫终止线。 段落反复记号指两段或两段以上的音乐完全相同,或是当音乐中的某一片段的重复时,为了节省乐谱的记写而采取的一种省略方法。它用前反复记号和后反复记号来表示。
如果是从头反复,一般只在最后写上标记即可。
如果是乐曲中间的重复片段,则要在其前后标记出段落反复记号。 
D.C.记号:D.C.记号是外语Da Capo 的缩写,意思是“从头反复”或“再来一次”。在乐谱中见到D.C.的标记时就要从头开始演奏,或或直到乐曲的结束、或到Fine处或结束。它一般写在段落结束处。
D.S.记号:D.S.记号是外语Da Segno的缩写,意思是“从有记号处反复”。在乐谱中见到D.S.标记时就要从有记号处开始演奏,直到乐曲的结束。有时D.S.记号也可用记号来代替。
反复跳越记号:反复跳越记号是段落反复记号的一种补充。当音乐中两段音乐不同时,就要用反复跳越记号来标记出不同的段落,并在演奏第二段时跨过标记有第一段的那部分,而直接演奏第二段的那部分音乐。
音長代表一個音發聲的時間長度,以下為各類音符所代表的音長: (建議:音符時值並不是發聲的時間長度,只是時間比例關係。音符時值具體長度乃由 tempo 決定)
全音符(圖三的1和6)
二分音符(圖三的2和7)
四分音符(圖三的3和8)
八分音符(圖三的4和9)
十六分音符(圖三的5和10)全音符的一半長為二分音符,二分音符的一半長為四分音符,四分音符的一半長為八分音符,八分音符的一半長為十六分音符
若一個音符後面有附點,則為其所代表的長度再加上其一半的長度,例:四分附點音符 = 四分音符 + 八分音符。
音符在五線譜上的位置有兩種,一種是在線上,另一種是在線的間格間, 各音符的音高,以中央C為基準來比較他們的音高,不過若沒有標示升降記號,那麼五線譜上的音符一定是代表C、D、E、F、G、A、B的其中一個,若此行最前面有標示升降記號,那麼以該升降記號所表示的音高的改變為準,以上說明,如圖四所示
為還原記號
为重升记号
为重降记号
三个以上的音构成的,有一定音程关系的音组称和弦。
三和弦係由主音(根音)、三音、與五音三者構成。三和弦有以下类型:
1. 大(调)和弦(大三和弦,Major triads, Major)
如 C D E F G A B (建議: 改寫為 C Major, D Major...以此類推)
主音 + 大三度音 + 純五度音 (三音與五音間為小三度)
由于主音与三度音为大三度音程(比较协和),与五度音为纯五度音程(完全协和),三度音与五度音为小三和弦
(比较协和),故大三和弦听起来相当稳定
2. 小(调)和弦(小三和弦,Minor triads, Minor)
如 Cm Dm Em Fm Gm Am Bm
(建議: 改寫為 C minor, D minor...以此類推)
主音 + 小三度音 + 純五度音 (三音與五音間為大三度)
由于主音与三度音为小三度音程(比较协和),与五度音为纯五度音程(完全协和),三度音与五度音为大三和弦
(比较协和),故小三和弦听起来相当稳定
3. 增三和弦 (Augmented triads, Aug)
如 Caug Daug Eaug Faug Gaug Aaug Baug( C D E F G A B C )
主音 + 大三度音 + 增五度音 (三音与五音间为大三度)
增三和弦中,主音与三度音,三度音与五度音虽然都为大三度音程(比较协和),但是主音与五度音之间为增五度
(不协和),故增三和弦听起来不稳定
4. 减三和弦 (Diminished triads, Dim)
如 Cdim Ddim Edim Fdim Gdim Adim Bdim
主音 + 小三度音 + 减五度音 (三音与五音间为小三度)
减三和弦中,主音与三度音,三度音与五度音虽然都为小三度音程(比较协和),但是主音与五度音之间为减五度
(不协和),故减三和弦听起来不稳定
四个音构成的,内部相邻之间的音程为三度关系的和弦称七和弦,它和三和弦有直接的联系。七和弦在三和弦三个音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七音(即主音上的七度音)组成。 由于主音与第七音有大七度和小七度之分,故在三和弦的基础上可派生出七种七和弦(由于增五度与小七度之间为二度关系,不满足七和弦的定义,故增三和弦和小七度无法结合成七和弦)这七个七和弦分别是:
中的相关条目:
中的相关条目:
中的相关条目:
中的相关条目:
中的相关条目:
中的相关条目:
中的相关条目:
中的相关条目:
中的相关条目:
中的相关条目:
中的相关条目:
中的相关条目:
中的相关条目:
中的相关条目:
中的相关条目:
中的相关条目:
中的相关条目:
中的相关条目:
中的相关条目:
此讀本或頁面內容似未齊全,宜加。
当內容獲充分扩展后,请移除本模板。如需要協助,请至。  《音乐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读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谈识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唱名音程感”
&&&&&&本期共收录文章19篇
  《音乐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读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识读乐谱,也可借助乐器来演奏乐曲。”由此看来,课程改革并不是忽视音乐知识技能教学,也没有淡化知识技能的学习,只是在方式上,要避免机械训练与单纯的识谱技能传授。识谱教学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音名与音名之间音高关系的感觉,日本的音乐教程()把这种训练识谱的方法称为培养学生的“唱名音程感”。这种训练方法同样也被美国的音乐教材所选用。从中国大面积音乐教育研究薄弱的现状出发,学习借鉴国外现成的经验是可行的。 中国论文网 /1/view-5311930.htm  不少中小学生模唱歌曲,尤其是接唱歌词的能力是相当强的,但是让他们唱曲谱却非常困难。一位初中毕业生唱不准C大调的音阶不会让人觉得惊讶,不能说这些学生都是“音盲”。一年级学生唱《老鼠爱大米》却从不跑调,为什么?分析这种现象的产生的原因,会发现它源于学生和教师双方面的作用。   当今学生音乐经验的获得,大部分在音乐课之外。从幼儿园开始,他们听过大量的音乐,积累了一定的音乐经验,建立起对音乐听觉要素的具体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听觉来自于歌唱声和器乐声,除了在音乐课上,几乎接触不到“唱名”。   担任着引导学生建立“唱名音程感”重任的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喜欢唱歌词,不喜欢唱歌谱,许多熟悉的歌曲一让学生唱歌谱就会觉得很困难,所以许多教师经常避开唱“唱名”的环节,这说明学生用“唱名”表示音高的观念始终没有培养起来。缺乏“唱名音程感”的意识,也有可能是教师在训练时一味进行枯燥的练习,把它变成了机械的技术操练,从而脱离了音乐的美感,所以效果不佳。   中国现有的音乐教材与语、数教材相比缺乏知识的系统性。其实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比如学习语文必先学会汉语拼音和笔画,它是所有汉字的根源;那么我们在学习音乐时,必须要懂得识谱的方法,音符是旋律的灵魂。可有人说不会识谱的人照样能唱好歌,如果音乐课只单纯地教学生唱歌而不识谱就好比语文课只教学生说话而不涉及文字一样。反思音乐教师在音乐课中的作用,教师不应成为播放音乐、弹奏钢琴的工具。在没有音响资料的条件下,怎样学唱一首从没听过的歌曲,正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音乐技能。这些技能的培养少不了对学生“唱名音程感”的训练,培养学生自己使用唱名来唱一首新的曲调,从而更好地进行音乐的审美体验。识谱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而建立“唱名音程感”是识谱的基础和重要环节。   如何使学生获得“唱名音程感”?主要的方法就是多唱唱名。练习使用唱名,可以用两种方法:一是结合歌唱等音乐实践活动进行练习;另一种方法是进行专门训练。对于小学阶段普通音乐课堂来说,主要是采用结合音乐实践活动进行练习的方法,尽量少用或者不用专门训练的方法。   一、低段以“唱名模唱”与“唱名背唱”为主   多年来,学生一说到唱歌谱,就会发出“好难噢”这样的感叹。特别是许多家长认为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什么都不懂,不应该学曲谱,这应该是中高段学生学习的项目。其实训练“唱名音程感”的最佳时期就是在小学低段。这个时期的儿童在听觉的鉴别力和想像力方面都是生长最快的阶段。对于刚进入校门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觉得唱曲谱是多么难的事情,有时是被教师“吓”出来的。就像小孩子,一说到老虎来了,他们就会觉得害怕,其实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有见过真正的老虎,只是大人们平时都是用这样的观念去影响着他们。不能让学生在习惯于唱歌词后再去要求他们唱歌谱,要让学生一开始就树立起歌谱不是天方夜谭的观念。中国汉字有好几千,而音符只有七个,从理论上讲唱唱名比唱歌词更容易。没有这种阻碍心理,教师教起曲谱来会事半功倍。   一年级的第一堂课,笔者是用这样的形式来导入唱名:当同学们唱完《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歌词时,教师说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用怎样的方法把这首歌学会的?同学们都表示愿意听,当教师用唱名唱完歌曲时,他们惊奇于原来歌曲还可以这样唱。在现实教学中,笔者采取“先不用谱,多唱唱名”的办法来训练学生的“唱名音程感”,借助字母注音感受音高或用手势唱法。低年级多数以“唱名模唱”为主。教师在范唱时要注意唱名的旋律性与生动性,避免以背书的形式出现,也不用强求学生每个音要唱多美。选择有代表性的歌曲让学生进行“唱名背唱”。如果学生会背《法国号》的唱名,以后遇见小六度的音程时就想一下《法国号》的第一句:   5 3 3|5 3 3|3 2 3|4--|   学生在背唱这些简单的歌曲唱名时,在心中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各种不同音程的距离感,这样在中段学习时,加上点理论的提升,学习起来就更容易了。下面就将低段适合“唱名模唱”与“唱名背唱”的歌曲做个简单的整合。   二、中段开展“唱名默唱”与“唱名接唱”训练   学生在中段慢慢趋向于理性学习,对于抽象的事物会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接受。这个时期,“唱名音程感”在潜意识中已经开始形成,处于承前启后的阶段。延续低段多唱唱名的主线,学生会发现用唱名演唱越来越简单了。学生可能不满足于唱教过歌曲的唱名,对于他们来说陌生的旋律更具有挑战性。在这个阶段宜采用“唱名默唱”的方式,具体操作为:当初出现学生唱得不准的音程时,停下来在心里默唱这两个音之间音符,从而找到正确的音高。即当唱到3-7感到困难时,让学生在它们中间架起一座桥梁,从3开始唱音阶从而得出7音的音高。这种办法看起来似乎有点过时了,但笔者认为是最直接有效而且适用于任何曲谱的“土秘方”。“唱名接唱”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师生的接唱、生与生的接唱,可以两个人也可以个人与集体的接唱。在低段基本都是教师带着学生唱,在中段教师可以适当的放手,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决定“唱名接唱”的内容。如《美丽的黄昏》教师唱第一声部(1-2|3-1|4-3|3 2 1|4-3|3 2 1|),学生接唱第二声部(3-4|5-3|6-5|5 4 3|6-5|5 4 3|),感受二声部的异同,当学生接唱顺利后让这两部分同时出现,就产生了两声部的效果。
  三、高段实行“唱名编唱”与“唱名歌唱”相结合   有了前面几年对学生“唱名音程感”训练的铺垫,在高段开始对这方面的学习应该有个理论的提升,低段唱名背唱时不出现曲谱,中段有选择地出现曲谱,到了高段应该对“唱名音程感”有个更深刻的理解与运用。在这个阶段可利用创编旋律来进一步培养“唱名音程感”的能力。在学唱新歌前,将乐曲中的旋律顺序打乱,以短小的音乐动机为单位排在一起,先让同学们听每组动机的音高,再根据自己的感觉重新排成流畅的旋律。这样以先听为导,创编为手段,学生在此时如果已经建立起了正确的音程感,当他们听到自己创编的旋律与教材歌曲的旋律一样时,会有创作的成就感。   为了提高学生对唱名的兴趣,还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教学方法。在教一首新歌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认真聆听歌曲范唱两遍,使他们对整首歌的旋律有个初步的印象。然后笔者从歌曲中抽出其中的一句,用琴弹出旋律,请学生找出这是歌曲的哪一句,并且唱一唱。用这样的办法学习曲谱,学生注意力都非常集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整首歌的曲谱。这个阶段属于收获的阶段,只要前面基础还可以,笔者积极鼓励学生开展歌曲自学活动,在自学的过程中建立起牢固的“唱名音程感”。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边唱歌词边关注唱名的习惯,一字多音的难点也得以解决。如在歌曲《小鸟小鸟》的副歌部分,只有一个歌词“啦”,旋律流畅而欢快,如果学生不关注唱名的音高就会出现“啦”到哪里也不知道的现象,从而跑调。   四、结合器乐强化识谱,综合运用“唱名音程感”   乐器引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扬琴进课堂在笔者所在学校已经开展有一个学期时间了,通过扬琴的弹奏,使学生不仅能正确地奏出乐谱中的各种音符,还能通过反复的听音训练,使学生在聆听中潜移默化地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在C大调音阶中,学生最难唱准的就是3-4和7-1之间的音程了,借助扬琴的琴码是以全音关系排列的特点,当奏到半音时要“拐弯”的做法对于学生就很好理解。让学生用扬琴演奏自己唱不准的音程,从而达到自己视唱简单曲谱的目的。初学扬琴时要求学生尽量做到边奏边唱,既巩固学生的“唱名音程感”,又培养学生在演奏时注重旋律的连贯性,从而获得所奏音乐的美感。   结束语   新课程正继续前行,音乐课要注重学生审美的情感,注重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同时也要有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在这个技能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唱名音程感”是非常有必要的,多用直观化、形象化的教学,有效地调动学生识谱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帮助学生架起与音乐之间的桥梁,学生自己架起音符之间的桥梁,从而达到享受音乐、享受美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音程练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