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张海作品价格书林

社区广播台
热门推荐:
查看: 150|回复: 6
紫金张氏 姓张的应该知道的历史
主题帖子积分
一、张氏来源
张氏是黄帝轩辕氏所赐而得姓。其有两说:一说黄帝第五子挥姓姬,发明弓箭,官至弓正,因封于张地而得姓;一说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字玉爵,号天禄。生于清河姓姬,观弧星,始制弓矢,官封弓正,黄帝赐姓张。张姓族人定居尹城国的青阳郡。黄帝是以龙为图腾;少昊于山东为帝,以凤为图腾,张姓可称龙凤传人。
二、迁徙史略
张挥元配诸葛氏,孙张镇天为上界玉皇大帝,二孙为下界地藏王,三孙复姓姬,成为周文王姬发之祖。子孙亦住中原河南、河东、河内、关中一带。第六十一世张仲,以“孝友传家”,辅佐周宣王,史称“宣王中兴”。秦代在清河建造祖庙,后裔有迁山西立业,汉代散居各地。张良辅佐刘邦定天下,封留侯,与萧何、韩信称“辅汉三杰”。张良后裔由冀州、关中向四周幅射,由中原向北、东北乔迁发迹。?
张姓后裔南迁有三次:第一次是汉代王莽篡权之乱,张致和于公元一年九月带领男妇族人500余口,过扬子江,分居浙江衢州鹤鸣杜林寺(浙江)、托州(江西)、韶州(韶关)、汀州(福建长汀)、赣州(江西)、建州(福建)、湖州(浙江)、演州(越南演州府)。?
第二次南迁是东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六国”时,汉贵族挑起种族仇杀,张氏后裔随北方人口背井离乡大量南迁。唐代张九龄入相后,迁曲江定居,唐末黄巢起义,又迁江西、福建。?
第三次南移大潮起于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到后来蒙古族南下,北方人口向巴蜀、两淮、东南、岭南地区迁徙。一百三十二世张瑾,任陕西麟州剌史时,徙居该地。传至一百三十六世张端,从陕西宝鸡市眉县迁福州宁化石壁村,一百四十世张化孙从福建宁化石壁村葛藤坑迁至福建上杭县开基,称鄞江始祖。
三、迁入紫金概况
紫金张氏均是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子孙。分别从韶关曲江和福建宁化、上杭迁来紫金开基,张九龄后裔张汝学、张化孙两大系,张汝学四房、张化孙(张吉云、张祥云、张卿云)三房共九十脉。?
(一)张汝学世系?
本县古竹俄塘开基的张姓是从南雄珠玑巷迁来的一百二十二世张九龄的后裔。广东南雄珠玑巷在唐代叫敬宗巷,张昌七世同堂,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敬宗皇帝为表彰张昌的孝义,赐珠玑绦环以旌之,因巷名要避皇帝名讳,将敬宗巷改为珠玑巷。张晋铨全家迁居至此。至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迁至广州府卖书街定居。张相琦、相球、相珍于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遭贼叛监屠城之乱,避居东移。明景泰三年(1452年)张汝学长子张御兴任博罗知县,裔孙随迁博罗居住,后迁惠州张村。张汝学次子张御邦,宋代任潮州通判,后裔于宋末移居归善县苦竹派磨陂塘,即今紫金县古竹镇俄塘。传下张孔徽、张齐贤,再传张嶽、张嵩、张崧三支脉。还有张日郎后裔张宋仁一脉,从惠州水口迁居上义高岗开基。?
(二)张化孙世系?
一百四十世张化孙,字讳衍,名传万,岁贡生至赐进士。生18子,108孙,散居闽、粤、湘和台、港、澳及世界各国。?
迁来紫金开基的有张化孙第二代,张吉云、张祥云和张卿云三大房部分后裔,87脉。?
1、张吉云裔系?
张化孙长房张吉云后裔,从福建宁化石壁村迁大埔后,一百五十八世张朝贤于清康熙年间,再迁来今紫金禾塘角,生子:张穆印、张玉胜,分别迁黄塘乌石头和丰围两地开基,各建祖祠一座。?
2、张祥云裔系?
张化孙第四房张祥云第三子张腾千后裔,一百五十六世张书林从福建上杭迁龙窝开基。?
张祥云第六子张腾辉,之长子张明上一脉先寿之子张俸绍的后裔。?
一百四十八世张洪善裔孙一百五十六世张祖清从福建迁来紫金(上义叶茜)、惠阳多祝、河源等地开基。?
张洪恩从福建迁居五华大田,一百五十八世张秀儒再迁紫金古竹片塘。?
一百五十四世张以叙后裔迁来古竹黄坳江口;一百五十三世张万钟迁青溪梅子坪;一百五十四世张大经迁蓝塘博雅梧梁坑;一百五十二世张汉英迁附城新华村,还有迁上义叶茜、蓝塘南山、大村,龙渡,惠东白芒花等地。?
张洪庆从福建迁五华长布粘坑,后裔一百五十四世张鹏迁紫金上义安荣围、中坝袁田、蓝塘自然等地。?
张腾辉之次子张昭上(有说晶上),一脉张先利后裔一百五十五世张舆和迁上义叶茜企鹅坪;?
二脉先任之子一百六十一世张必胜在凤安六罗寨开基;?
三脉张先仪后裔从大埔迁来九和黄砂大水开基。?
四脉张先伦之子一百四十七世张悕绍(九龙)从福建新泉迁来紫金石坑开基,生九子:元道、元远、元通、元达、元遂、元珍、元弼、元亮、元举。长子元道迁东莞,增城、广州。次子元远到惠州开基后迁宝安、黄背岭、布吉、龙华和惠东;一百六十三世张仕俊回迁紫金古竹白马石定居。元通迁龙窝双下,一百五十八世张历元后裔迁苏区,惠东高潭,海丰石山;一百五十三世张贵贤迁紫金县城北门和蓝塘博雅;一百五十四世乾旺迁瓦溪油坑和惠东大茂及阳江、四川等地。四子元达后裔迁东莞、增城、兴宁等地;五子元遂后裔从黄塘迁居广宁、高要等地;六子元珍后裔一百四十九世张酉孙迁居龙窝、水墩,五华梅林、双兴及陆河和台湾等地;一百五十二世张法清迁黄塘车前。?
张悕绍七子张元弼后裔从紫金迁回程乡义化郡,一百五十七世张观隆居乌石荷光、张观逸迁瓦溪登塘坑,张观兴迁瓦溪围岗梓;一百六十世张宗模生子张文道从大埔迁陆丰吉康圩,1368年移归善鹤山(现淡水沙田),后裔分居梁化、布吉、龙华坪山、乌石冲天蜡竹下、马栏头、何树下等地。一百六十五世张昌华迁瓦溪米湖坑;一百五十世张邦达迁县城沙子坝;一百五十一世张观寿后裔一百五十五世张肇容迁龙窝黄砂。一百四十九世张永照后裔一百五十四世张朝兴迁县城岩口、瓦溪上濑;一百五十二世张功茂居乌石白水磜,后裔迁义容圩、东源田坑、花都芙蓉和外迁英国巴拿马等地。一百五十七世张朝相住乌石上书白石坑,一百五十世张志慧居义容璜岗;一百五十七世张时哲迁义容安全。?
张悕绍八子元亮后裔一百五十世张十参、张十赞、张十进迁居东源(原河源)黄村、蓝口、增田,和平,龙川及广西贺县等地。一百四十九世张友林到中坝上石、下石、塔凹、雅福下、义容安全,五华太平山,花都芙蓉,广西,以及香港、马来西亚、美国等地。?
张悕绍九子元举后裔居住石坑村、花都花山和外迁巴拿马等地。张九龙后裔有迁宝安、深圳黄贝岭、湖背、布吉等地。?
张先俸之子张君绍、张启达后裔张日昌迁来古竹、九和幸福;张云凌迁紫金县城东门。一百五十八世张如勋迁义容;一百五十五世张少峰迁来紫金西门,尔后有迁龙窝、惠东松坑、柏埔、乌石;张巽峰迁中坝、九树新樟、热水;张少峰迁城西。?
一百四十八世张启卿紫金开基后迁河原湖鸭塘和广西。?
一百四十八世张启钦后裔,一百五十世张仕瑾迁古竹吉安建岭、片塘、江口等。?
一百四十八世张启源后裔,一百四十九世张宗凤迁青溪开基;张穆宗后裔张直任迁蓝塘围大街;一百五十六世张法瀚、张法钦迁龙窝双下、罗洞百树堂、洋头,好义吉田。?
一百六十世张晖元迁古竹坪山塘。?
一百四十九世张绳宗后裔张维荣经商定居紫金西门,一百七十二世张运明迁黄塘车前白坭湖,也有迁广西的。?
一百五十六世张巨凤后裔在义容安全、高岭、月角、青溪、田心、古竹、凤安开基。?
一百五十六世张仕启迁紫城明德坊后迁古竹吉安和凤安等地。?
一百五十六世张巨龙后裔张晖元迁古竹吉安。?
一百四十九世张熙宗后裔,一百五十六世张天龙迁上义开基,后裔迁博罗、增城、高要等地。
一百四十九世张承宗后裔一百五十五世张法科迁白溪开基,后有迁惠东、黄花等地。?
一百四十八世张启远后裔一百六十五世张裕祺迁蓝塘龙渡山,乌石林田等地。?
一百四十六世张先仪后裔张建忠在九和大水开基,一百五十六世张永溪迁义容桥田长兴围。
一百四十四世张治火后裔,一百五十五世张受命迁来蓝塘鸿儒岭,后裔有迁增城、花都、古竹茜坑、双坑等地。?
一百四十三世张晶上后裔一百五十二世张通迁来瓦溪下濑;张焕承后裔,一百五十六世张文台迁来九和磜头。?
一百四十三世张映上后裔一百五十七世张维胜迁凤安凤民村白坭塘;一百六十世张开鲁从凤安迁古竹榴坑。?
一百四十三世张晶上后裔一百四十六世张腾先迁来凤安觉民东塘,后裔又有迁淡水白芒花。
还有张仕仁迁来紫金城西林田双龙坪、乌石龙径等地。?
张晶上、张映上后裔四脉在凤安、蓝塘、好义和古竹的留坑等地开基。?
3、张卿云裔系?
张卿云传至一百四十五世张鼎承,又传一百六十四世张梁先在紫金县城西门开基,后迁黄塘车前,发迹开基。?
紫金张氏,人才辈出。张悕绍(九龙)开基地石坑村清代就育孕了清光绪甲辰科(1904年)进士张子修、恩进士张奎锡和张道一3个进士;以及秀才、贡生14人。?
中坝石楼下张良恭长子张伟声为嘉庆年间的恩进士、二子张伟英为谏选守府、三子张伟聪为谏选州同、四子张伟青和五子张伟光均为恩进士。一孙张雄图是嘉庆五年(1800年)武举人。
四、堂号、祠堂、堂联、家风、家训
(一)堂号&&家风?
“清河堂”张氏总郡号。一说是张挥生于姬水与姬姓同宗,发明弓箭后在濮阳得黄帝赐姓张,封官弓正,辅佐颛顼为帝;二说八十二世祖张典,为汉惠帝御史大夫,汉文帝时(公元前179~164年)为清河郡太守。郡地设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后世裔孙用“清河郡”为宗族郡号。?
“百忍堂”据《旧唐书》记载:寿张县(今濮阳市台前县)张家庄村张公艺(公元577~676年)以“忍、孝”治家,九世同居。隋朝末年,李世民单骑到任城(今山东济宁)徐圆朗处剌探军情,被包围。李世民杀开一条血路逃到寿张县张家庄前,被一条河挡住去路。李世民身负重伤,人困马乏,跌入水中。张公艺带领几个青年在河岸边习武,见一壮士跌入水中,叫人救起扶到家中,治病养伤,恢复健康。李世明登上皇位后,不忘张公艺救命之恩。于贞观九年(公元635年)赐亲书“义和广堂”金匾旌表。使臣来到张家庄,张公艺率众在修建大桥。唐太宗得知后将此桥称为“访贤桥”,张家庄更名为“古贤庄”。后唐高宗偕同皇后武则天,带领文武百官到泰山封禅,顺路寿张县访贤。当唐王问及治家方法时,88岁高龄的张公艺写了一百个“忍”字,并详说了“百忍”的内容,唐王听后倍受感动,封张公艺为醉乡侯,封张公艺的长子张希达为司仪大夫,并敕修百忍义门,唐高宗亲书“百忍义门”四个大字。张公艺逝世后,后人修建“百忍堂”,并以“百忍”为堂号纪念。?
“金鉴堂”唐朝开元年间,唐皇寿诞群臣多献异珠宝物为唐玄宗祝寿,唯九龄公献详述古今兴亡之道的《千秋金鉴录》。帝嘉奖而赐书褒扬,后来族人以“金鉴”为堂号。?
(二)家风?
“万石家风”唐朝宰相张文瑾和四个儿子都做高官,每人俸禄二千石共一万石,称为万石家风。?
“明经第”唐代张知玄五兄弟皆明经及第;张万福三代明经科中式,皆称明经之家,故楼名曰“明经第”。?
“万选家风”张鷟文章万选万中。?
(三)家训、家法?
张化孙训言诗?
清河系出源流长,卜吉移居闽上杭。?
百忍家声思祖德,千秋金鉴慕宗芳。?
承先孝友垂今古,裕后诗书继汉唐。?
二九苗裔能禀训,支分富盛姓名香。
(四)家法?
1、续修族谱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谱所载者,列祖脉之源,分昭穆之序,识亲疏之别,而我族人宜习之、后代宜续之,有志者宜修之。?
2、崇祀祖宗祖宗者木本水源之谓,入庙思敬,遇墓思哀,春秋享祭,裔孙尽孝,虔诚祭扫,屡代继承,建祠修庙,尽责而为,崇祀祖宗,永古勿忘之。?
3、孝敬父母父母乃凡身体发肤养育,恩同天地。为人之子者,务必生当孝养死当礼葬,春秋祭祀必躬亲之。?
4、友爱兄弟兄弟如人之手足,内则协力成家,外则同心御侮,此诚共甘苦之人也。?
5、训诲子侄子侄乃传代之苗,训教读书以启成人,诲传为人以成大器,此乃长辈之职责也。
6、笃厚宗族上而叔伯当以恭敬之礼,中而兄弟当尽友爱之情,下而子侄当以训育之教,勿持强傲恶,此乃宗族之规矩也。?
7、和睦乡里同乡共井缓急相依,切毋以强凌弱以众暴寡,要以安常守分,此乃大族之风范也。?
8、怜恤孤贫古来仁人恤孤,君子济急,孝能感天,诚可动人,阴德自有阳报,此乃应尽能力之负也。?
(五)家纪(选)
孝悌立身之本,背逆不肖戒之;?
勤劳资身之策,奢浮败度戒之;?
亲贤成身之要,谣朋比耳尼戒之;?
耕读传家之根,浮浪逸游戒之;?
谦厚处世之法,暴横残刻戒之;?
名节立人之道,卑污苟贱戒之。
兄弟之亲孰等同,虽分呼吸气相通。?
如身手足原相倚,似树枝分本共丛。?
急难惟持方有济,阋墙犹不似无戎。?
友生任是恩情洽,那比同胞至性融。
人生至乐父兄贤,训尔谆谆属望坚。?
上达总由勤学永,成章定许用心专。?
功无积累名难就,玉不磨琢美不全。?
劝君儿辈须读教,顽愚产业亦徒然。
才思富贵那堪骄,但守谦庸受益饶。?
矜己傲人人共嫉,虚怀大气气相调。?
周公才美犹然逊,石子豪华立见消。?
试看青月浇薄子,何须过亢有首翘。
国家自古重农桑,衣食之源莫怠荒。?
男力耕耘女纺织,幼忻饱暖老安康。?
饥餐米粒来风雨,寒暑新棉自盈筐。?
一室盈宁欢会聚,好游化日乐陶唐。
些微小忿动相争,不计身家不顾生。?
酿祸却忘三自反,罹刑方悔一时横。?
行凶立见前途险,忍气才知世路坪。?
凡事让人非我弱,温柔到处喜逢迎。
(六)祠堂、堂联?
1、张氏联属总祠?
该祠在附城林田双龙坪,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上三下三间两进式客家屋,土木结构。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942年修建,1989年重修,是紫、惠、河、博、海、陆、五等县联属总祠。?
上堂顶梁联:?
赐姓自轩辕,大儒一人,名垂两篇,辅汉三杰,功高四相,将封五虎,博物六史,金貂七叶,悉是清河苗裔;?
扬名昭世德,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戎十策,书传百忍,金鉴千秋,青钱万选,道陵亿尊,皆为燕国云礽。?
下堂顶梁联:?
溯先祖,德泽流芳,奠基胜地,水暖山清,钟灵毓秀,世代安居,远荫兰桂昌百世;?
冀后裔,鸿图丕振,继秉伦常,光前裕后,勔创善谋,孙支蕃衍,绍扬门第耀千秋。?
弓龙天祖尊金阙,英明管三界,镇恶扬善兴邦国;?
长凤玉裔遍华夏,扶盛创百业,出类拔萃耀乾坤。?
2、古竹坪山塘祠联:?
门对东江,春景清河纳万富;?
象格西南,聚星百忍集千祥。?
3、中坝上石张鉴祠联:?
世系接清河,源远流长,瓜瓞蕃衍,忆及第鳌头,桥梓联芳,媲美琼林添国宝;?
祖基白石下,山明水秀,松竹葱茏,看朝堂羊髻,峰峦叠翠,钟灵祠宇耀天潢。?
4、中坝上石祠副梁联:?
光前总愿孙支迭产栋梁,担荷乾坤事业起恢宏,族望声华昭百世;?
裕后金凭祖荫各房富贵,绵长瓜瓞庙堂欣祀奠,罄香俎豆表千秋。?
5、乌石石坑九龙祖屋门联:?
帝赐弓长多荣耀,龙传风裔大蕃昌。?
6、中坝下石张琼祠堂联:?
祠宇耀精华荟萃,门庭同观瑞应龙来,地灵人杰,欣夸蒲笔凌云,琴江沐日,白石腾飞,池水旺堂含蕴万千新气象;?
宗功重衍庆蕃昌,世族共愿花添鹊起,丁旺财兴,更起凤毛济美,麟趾呈祥,青云得志,梓桑文星丕承往昔大繁华。?
7、黄塘丰围祠门联:?
文章华国;孝友传家。?
佐汉经纶流万古;相唐金鉴彪千秋。?
8、古竹建岭祠联:?
世系溯清河,源远流长金鉴千秋频济美;?
堂开于大岭,安居万代青钱万选耀光华。?
百世衣冠光彩祖;千年山水永朝宗。?
9、瓦溪念吾堂祠联:?
百忍图千秋鉴,万选家风传孝友;?
东京赋西铭书,南轩亨世众仁贤。?
屏风联:华堂日丽千秋鉴;绣屏风和百忍堂。?
10、蓝塘龙渡山下裕祺祠联:?
拓远大鹏程,迁居此地,且看龙头属老,燕寐艰辛,山水永钟灵,赤岸波光昭万古;?
衍绵芊鸿绪,佑启后人,翅瞻祖业弘宣,宗功彪炳,烈模长不朽,青钱嗣胤耀千秋。
五、紫金张氏人物简介
张子玉(年),苏区炮子人。1923年,张子玉逃荒到了海丰县城,参加了农会组织,后受彭湃派遣回乡,秘密串联乡亲成立紫金县第一个农会炮子乡农会,并任会长,同时成立炮子农民自卫队。同年7月,成立龙窝区农会和紫金县总农会,张子玉任龙窝区农会长。?
1925年,张子玉加入中国**,领导农协在紫金南部地区实行减租减息。1927年,张子玉组织南路农民自卫军参加了“四、二六”暴动。?
1928年3月,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苏区。张子玉随红二师、赤卫队转移到中洞一带活动。后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回到炮子隐藏在炮子滩头坑山上,坚持游击活动。同年8月,张子玉在炭窑里被地主民团所捕,10月,在紫金县城被杀害。?
张佐忠(年),上义镇新田狮子寨人。喜欢狩猎,练就一手好枪法。后受聘于惠阳水口学馆。1923年,张佐忠被选为高潭区农会秘书和区农军自卫大队大队长。1925年加入中国**。?
1927年夏,高潭、多祝、新庵、平山、白花一带地主民团,联合进攻高潭,张佐忠率农军大队在惠阳县水口企潭缺与敌激战九昼夜,退敌多次冲锋,掩护区农会和东江党政机关安全转移。后在紫金农军配合下,挫败了国民党军胡宏堂部300余人的进攻,使海陆惠紫四县农军在惠阳中洞会师。张佐忠后被任为工农讨逆军第四大队大队长高潭区苏维埃政府委员和赤卫队党代表等职。1928年,国民党重兵“围剿”海陆惠紫红色根据地,张佐忠转移到惠阳中洞,后到中山县,以教书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在离校转移途中,遇敌包围,拼搏中牺牲。?
张光农(1908年~1937),又名奉先,字兆奎,中坝镇水口村人。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工兵科。同年参加北伐,历任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旅部参谋主任等职。?
1937年8月,张光农率领独立营参加抗日淞沪战役,立功受奖。12月南京失守,他率广东子弟兵冲出重围,转移到江西弋阳,重建抗日第三营。后来,张光农率一个连精兵,在竹鸡岭反击日军偷袭作战中,用手榴弹将藏在石洞中的数百名日军歼灭,建立大功,晋升为团长。后日军集结松浦师团进攻反扑,张光农率部死守阵地阵亡。?
张&&发(年),古竹新围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1945年,党组织派张发任香港湾仔“华建合作社”主任,筹集资金支援革命。1949年张发回到古竹,任区工会办事处主任兼任古竹镇党总支书记,从事工会工作。?
1952年,张发当选紫金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主席,1954年,任紫金县工会联合会第一届代表大会主席。1956年起历任县手工业联社主任、县建筑公司党支部书记、县人委招待所所长等职。1961年张发被选为中共紫金县第二届县委委员,任县总工会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张发受到冲击,身体倍受摧残,1969年逝世。1978年,中共紫金县委为张发平反昭雪。?
张佩文1902年出生于紫金县上义。北平大学政法学院毕业,后留学日本。回国后,先后任湖北省罗田县长,广东省禁烟局局长等职,国民革命军北伐时任政治部秘书,后晋升为上校科长。抗日战争时,任第四战区司令张发奎部上校秘书、少将参谋等职,战后在湛江当选为国大代表。1949年去台湾,任国民党“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95年在台湾逝世。?
张汉良字競雄,中坝人,黄埔军校第二期学生,1925年参加东征,历任广东海军江固舰中校党代表,飞英舰、中山舰上校党代表,中央军49师政训处处长,中央军校广州第四分校政治部训育科科长,教育处上校教官,中央军新编第四兵团总司令部少将高参等职。曾出任福建罗源、崇安、广东新丰等县县长。1978年在港逝世。?
张志鸿城镇〖XC厂.JPG;%100%100〗口人,武汉大学毕业,先后担任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直属党委副书记,国家人事部司长等职。?
张军略古竹吉安人,毕业于中山大学,后到美国深造考取博士。现任美国数学学会亚丽甘纳分会主席,美国中国留学生科协匹兹堡分会副主席等职。?
张秀山古竹建岭村人。1938年参加青年抗日先锋队。1940年加入中国**。1950年任县公安局副局长、局长,1956年中共紫金县委常委,1959年任中共紫金县委副书记,1960年调任县政法委书记主管公检法等。1963年后,先后任惠阳专区水泥厂、河源水泥厂党委书记,惠阳专区化工局、轻工局党组副书记等职,1984年离休享受厅级待遇。?
张育文白溪人,曾任紫金县副县长,河源市副市长,现任广东省林业局副局长。?
张志忠古竹人,任深圳市审计局副局长,副教授。?
张晋良凤安人,大学毕业后任空军飞行大队长,后转业到中央组织部。?
张振华凤安人,中大毕业,任中大继续教育分院副院长、副教授。?
张芬来凤安人,浙江舟山群岛大学教授。?
张肖逊原是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处级干部,现为广东省老促会理事。?
张兆洪古竹吉安人,曾任肇庆市公安副局长。?
张兆勇古竹吉安人,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信访局副局长。?
张志强中坝人,香港爱德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新德昌有限公司董事长,长宁爱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文锋中坝人,书画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深圳市委、台湾、香港,以及美、日、加、澳、新等国家收藏。现为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研究员,深圳东方艺术研究院秘书长;深圳《清风月书画》总编辑。?
张伟贤中坝人,深圳市新泰昌汽车实业公司创始人,现任董事长、总经理,世界狮子学会副会长。?
张伟源水墩镇人,深圳市良源花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张兆堂黄塘镇人,先后任紫金武装部科长,深圳市民政局局长、深圳市政协副主席。?
张友良中坝人,先后任韶关大宝山矿副厂长、党总支书记、韶关市第六届人大代表,南油集团人事部副经理、南油集团监察室主任等职。?
张兆雄中坝镇人,曾任中共紫金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副书记、河源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等职。张冠炉乌石人,曾任中共紫金县委宣传部部长,紫金县政府副县长,河源市教育局副局长等。
张&&群女,凤安人,中央军委中校翻译官。?
张蕴良凤安人,西安学院党委书记。?
张满粦凤安人,空军后勤部大校军官。?
张奖华凤安人,深圳市龙华区人大主席。?
张庆华凤安人,深圳市保险公司处级干部?
张仿松凤安人,省财厅处长。?
张祝强瓦溪下濑人,曾任紫金县人大主任。?
张超云现任河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政委。?
张燕堂蓝塘人,民国时曾任紫金县、龙门县县长。?
张志纯凤安人,曾任紫金县副县长、河源市外经贸局副局长,现任河源市政府驻广州办事处主任。?
张俊文上义人,1923年任民国时期紫金县长。?
张绍平乌石人,现任紫金县政协副主席。?
张日杨黄塘人,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副院长、省体工队党委书记。?
张悦仁中坝人,湖南大学教授、博士。?
张海彬中坝人,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市支行办公室副主任。?
张呈锡乌石人,中国国防科委航空高级工程师。?
张肇锋中坝人,河源市侨联副主席。?
张伟锋中坝人,现任仲恺农业大学教授。?
张群年乌石人,江西省赣州军分区参谋长。?
张火明附城白溪人,曾任紫金县人大副主任。?
张富城中坝人,现任中共和平县委副书记。?
张小宏中坝人,现任河源市交通局副局长。?
张汉雄黄塘下黄塘人,现任河源市交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张&&涛乌石石坑人,中山大学毕业,1949年参加粤赣湘边纵队,转业后在陆丰龙山中学。享受正处级待遇。?
张&&廉乌石石坑人,1949年参加粤赣湘边纵队,转业后在广东省国家安全厅任正处级侦察员。?
张向东上义人,惠州市公安局副局长。?
张以庸上义光辉人,民国时期广东省参议员。?
张国才上义光辉人,民国时期广东省参议员。?
张赞文上义郊田人,新丰县政协副主席,书法家。?
张继生上义叶茜人,现任广州市国有资产委员会处长。?
张显华上义光辉人,四川德阳市特 级重型机械厂处长。?
张建明上义光辉人,四川德阳市特级重型机械厂处长。?
张阳阳上义光辉人,四川德阳市特级重型机械厂处长。?
张少贤义容上合人,惠州市边防分局副局长。?
张大湖义容上合人,云南昆明市农业银行保卫处处长。?
张兆洪义容上合人,河源市卫生局副局长,市红十字会会长。?
张富康义容上合人,东江林场场长。?
张&&明瓦溪下濑人,中国银行深圳支行保卫科长。?
张&&琪黄塘陶前人,广东省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
张&&凡黄塘陶前人,粤港信息日报新闻部主任。?
张少平义容大新人,现任惠州市运输总公司处级干部。?
张佑祥义容大新人,曾任博罗杨村柑桔场党委副书记。?
张雨棠义容大新人,深圳特区日报社处级干部。?
张运祥义容大新人,深圳口岸管理局处级干部。?
张&&浩古竹吉安人,广州市体育局办公室主任。?
张水庭古竹吉安人,广州航运局高级工程师。?
张仲仁蓝塘南山人,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张能哉乌石书田人,广西公安厅厅级干部。?
张炽先龙窝茶松人,现任惠州市新华书店总经理。?
张观如义容安全人,曾任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道办事处主任。?
张润锋义容人,曾任珠海拱北海关副关长。?
张赞鹏中坝人,曾任广东省农机公司副经理。?
张赞红中坝人,曾任广东省建筑科研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张&&革蓝塘人,解放战争时惠紫大队大队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水电局处级干部。?
张寿眉蓝塘沙塘九良人,广州造船厂厂长。?
张俊忠中坝人,广州海事局处长。?
张晏清蓝塘罗塘人,曾任紫金县政协副主席。?
张小环女,义容人,现任河源市档案局局长。?
[]: 一个袋子砸在了 管理员 头上,管理员 赚了 3
主题帖子积分
过来看看的
主题帖子积分
谢谢楼主,共同发展
主题帖子积分
看帖回帖是美德!
主题帖子积分
过来看看的
主题帖子积分
过来看看的
主题帖子积分
过来看看的
论坛记者证
为论坛做出突出贡献的记者
紫金人认证
为论坛做出突出贡献的紫金人3秒后将自动返回人民微博张书林:近两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近两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
——兼解读十八大报告“积极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
来源:理论建设
作者:张书林
内容摘要:梳理总结两年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果,具有突破性的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的研究,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的研究,关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要求的研究,关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的研究.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研究;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公民;共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深刻阐明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总体要求,为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着力培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适应、相吻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目标方向。其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伊始就已经展开了。尤其是2011年以来,理论界、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更加深入,并成为引起全党、全国人民、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在这种情况下,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从宏观上把握目前理论界、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总体态势,对于我们加快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基于此,对理论界、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果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集中梳理考察2011年以来理论界、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在若干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同时,这些突破也为我们在十八大后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逻辑铺垫。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
  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应对其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进行清晰的界定和科学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定位我们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搞清弄懂所研究的究竟是什么。
  (一)概念内涵。大多数学者,主要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联中去定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的。戴木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的观点,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韩振峰对此的认识与戴氏大体相同。他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要求的、系统化的核心价值理论,称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
  (二)基本特征。戴木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五个基本特征,他对这五个基本特征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一是理想性。核心价值观把人类的远大理想同人们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任务结合起来,既反映现实又超越现实,成为引导人们进行价值追求和价值实践的价值理想和价值信仰。二是稳定性。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最根本、比较恒定的价值观。当一个社会最根本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以后,它将社会化、大众化、日常化,成为人们共同遵循和维护的根本价值准则,深藏于人们的思想深处。三是统摄性。核心价值观处于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地位,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外围“保护带”。四是共识性。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这个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理想、价值信念、价值信仰的集中反映,并内化为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尺度和价值原则。五是建设性。一个社会共同遵循的核心价值观,不是单纯依靠社会自发形成的,而是需要正确认识、科学揭示其内在发展的规律,有赖于这个社会的统治阶级及其代表的积极性建设。
  柯缇祖从六个方面提出和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遵循的基本思路,而这些基本思路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观,而不应该是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外来文化精华的简单结合和集大成者。这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性”特征。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制度层面的价值取向,而不应该是针对公民个人的道德规范。这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观性”特征。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和根本原则,而不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基本内容的完整反映和全面概括。这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性”特征。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从党和国家长期坚持、广泛宣传、已经深入人心、群众耳熟能详的思想理念及提法中提炼,而不应该去重新编创一套全新的表述语。这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性”特征。第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代表整个进步人类的价值追求,既有同资本主义价值观相对立、相斗争的一面,又有同世界其他价值观可对话、可交流的一面,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狭隘的。这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开放性”特征。第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应该有明确的内容和准确的含义,又可以在表述上详略灵活,而不一定是语词固定、一成不变的。这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活性”特征。将上述六个方面综合下来,可以用本质性、宏观性、凝炼性、共识性、开放性、灵活性来阐释所要建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即搞清它们之间的相联系与相区别之处。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界定清楚,甚至将二者混为一谈,那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就是极为不利的。
  (一)关于二者的关联性。许多学者在研究中,论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联性。韩振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的,它们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过程。
  陈新汉从对“社会历史领域基本问题”的研究分析入手,认为: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同属于一个范畴,即同属于社会意识、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在陈新汉看来,由于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同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思想对思想的关系,但层面是不一样的。正因如此,从核心价值体系中形成核心价值观体现着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展示了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转化为主流价值观念的过程。
  对于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性,戴木才则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在学术界获得广泛认同。他认为,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关系。在他看来,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多层次体系,包括价值观、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是两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说,二者是内容和形式、内涵和外延的关系。具体说来:第一,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抽象提炼、高度概括和“总纲领”,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精神之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即“核心中的核心”,它决定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基本方向和基本特征,引领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没有核心价值观,就不可能有所谓的核心价值体系。第二,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的逻辑展开,是核心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存在基础和重要载体。核心价值观渗透于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没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就无所寄寓、无所体现。
  (二)关于二者的区别点。韩振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是可以清晰区别开来的。在他看来: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核心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总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高度凝练及抽象概括。第二,从具体内容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多方面内容所构成的科学价值体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集中体现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目标和要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公平”等社会最高价值追求。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比较具体全面,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则比较抽象概括。
  陈新汉从哲学视角入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作了区分。他指出:在哲学基本问题中,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分属于两个范畴。在他看来,在哲学基本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物质范畴、核心价值观属于意识范畴,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是被反映与反映的关系。因而,二者是有重大区别的。陈据此认为,由于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分属于物质范畴和意识范畴,核心价值体系在主体意识中不断地反复就会积淀为核心价值观,因此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上更为抽象、在形态上更为稳定。
  三、关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要求
  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靠随心所欲和“想当然”来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要求。对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遵循的原则要求,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探索和阐释。
  (一)性质判定性原则。韩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判定入手,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从而建构了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遵循的性质判定性原则体系。第一,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精髓,它必须是国家社会制度价值取向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价值取向,不是要求人民在生活上遵循的生活规范。在凝练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将社会制度价值观和人民生活价值观明确区分开来,不能拿人民生活价值观来替代社会制度价值观。第二,核心价值观必须是真正目标性、理念性的价值观,而不能是工具性、手段性的价值观。第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基本性的、持久性的价值观,而不能是次生性的、短暂性的价值观。第四,核心价值观必须是更具解释力的价值观,而不能是包含在其他价值观中的价值观。第五,核心价值观必须是具有一定的超越性的理念,可以凝聚人心、振作精神、引领方向,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第六,核心价值观必须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和具有世界意义的理念,可以吸引全人类的认同和向往。
  (二)双重认同性原则。与韩震强调的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判定性原则不同的是,李建华着重提出了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重认同性原则,即提炼核心价值观必须体现两个方面的认同即国家认同与公民认同。第一,关于国家认同。李建华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和基本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和全面反映,必须体现国家认同。国家认同又有政治、历史和文化三个维度。政治维度的国家认同源自对于其领土尊严、政治理想、政治原则、政治制度以及法制体系的认同,而这些都是核心价值观基本组成部分、决定了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方式。核心价值观是民族、国家历史的凝炼和反映,历史维度的国家认同有助于核心价值观的建构。离开文化维度的国家认同,核心价值观便如空中楼阁,虚幻缥缈。第二,关于公民认同。李建华指出:公民认同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价值引领,它也需要公民的高度认同。没有公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没有提炼的基础。
  (三)共识导向性原则。侯惠勤认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概括上,缺乏共识是最大的困境,而共识的缺乏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应在剖析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以共识为导向去确立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遵循的共识导向性原则,并从三个视角切入做了系统论证。第一,在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上缺乏共识,表明在一些基本理论上存在不一致。由此入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根本价值属性为基调,在充分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吸收各国道德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炼整合,应当成为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第二,在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上缺乏共识,表明在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方式上存在分歧。由此入手,以国家认同为追求、以建构和彰显国家“制度精神”为基调,在规范国家权力运作和制度建设的同时,规范公民的社会行为,不断促成社会良好精神氛围和道德风尚的形成,应当成为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第三,在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上缺乏共识,表明在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途径和培育方式上存在分歧。由此入手,推动我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长远目标有机联系在一起,应当成为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
  (四)辩证统一性原则。叶小文从辩证思维的基本逻辑出发,将辩证统一原则充分运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中,从方法论入手提出了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六个结合”。第一,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先进性和包容性统一起来;第二,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第三,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科学清晰与适当模糊统一起来;第四,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不宜“局部生病、全身用药”;第五,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既有压力驱使人付出,也要有动力诱导人获取;第六,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反映社会存在,也要求社会存在具有凝聚和形成共识的基础。
  四、关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众所周知,目前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上,找不到合适的突破口和有效路径,显然是最大的困境和制约因素。因此,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找准突破口、选准合适路径。只有选准最适合、最有效的路径,才能使一度混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提炼工作找到出路,以便尽快建构起全国人民热切期盼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在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上,一些学者从不同视角入手提出了以下路径设想。
  (一)国家与公民相结合式的提炼路径。与李建华关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遵循的国家认同与公民认同相统一的基本观点相呼应、相吻合,杨明提出:“国家与公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的基本路径。”在他看来,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从“安邦定国”的角度展示对国家发展理念、目标、路径的基本选择,又要从“安身立命”的角度展示全体公民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他提出,基于国家和公民这两个主体路径去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划分为主导价值观和共同价值观两个方面。1.主导价值观是指在一个价值观念多元的社会中占统帅地位,能够体现这个社会意识形态本质特征,并对其他价值观念的发展方向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的价值观念,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一个社会价值导向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它主要规范国家的发展方向。2.共同价值观是指能够深刻影响公民日常生活实践的价值观念,它的存在是在主导价值观引导和规范作用下,最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取得的最小共识的结果,它主要规范公民的实践取向。
  (二)文化引领式的提炼路径。李亚彬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主要从文化建设的视角入手,在突出强调文化引领功效的基础上,设计了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路径。第一,提炼的核心价值观,必须能够反映当代中国文化的特质。他认为,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彰显当代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彰显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彰显中国文化在人类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当代价值。第二,提炼的核心价值观,必须能够体现我们在文化建设中的文化自觉。他指出,所要提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应注重提高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自觉性,提高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给人们以精神寄托和心灵安顿;另一方面,要强化文化上的“独立自主”,坚定自己的文化发展方向和路径,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第三,提炼的核心价值观,必须能够使世界更加准确、方便地认识中国文化。他强调,所要提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对中国文化核心理念的准确概括,使世界更加容易地了解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在世人面前展现中华民族宽容厚重、自信自强的文化形象。
  (三)破“结”式的提炼路径。沈壮海提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上要增进共识、拓展路径,就必须着力去解开一些思维之“结”。他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破“结”之道,并将其作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第一,破依据之结。破解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依据之结,我们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概括中就应当深入到有机统一着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之中获得其理论与实践的依据,既不能忽视“社会主义”的规定,也不能忽视“当代中国”的要求。第二,破特色之结。破解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色之结,就要突出所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中国特色。第三,破核心之结。破解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之结,要求所提炼的核心价值观应既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又能够全面地表达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第四,破逻辑之结。破解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之结,要求所提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与核心价值体系有逻辑对应关系,与社会主义的各种价值观之间具有明显的“核心—非核心”主次结构关系,同时,社会主义诸核心价值观内容之间也应呈现出严谨的逻辑关系。
  五、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方案
  目前全党和全国人民迫切需要概括形成普遍一致、广泛公认、催人奋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帮助人们自觉地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但是,无论是在理论界、学术界还是在政界、民间,目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上尚缺乏共识,结果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各自为战甚至乱象丛生状态。在此种境况下,梳理综合2011年以来学术界、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至少已经产生广泛影响力的有以下十种表述方案。
  (一)“人民至上、劳动光荣、团结进步、追求理想。”姜迎春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少包括“人民至上、劳动光荣、团结进步、追求理想”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他具体指出了这四个方面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在他看来,“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首要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价值观上区别于剥削阶级政党的核心标志;“劳动光荣”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之一;“团结进步”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响亮的口号和鲜明的思想旗帜,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团结奋斗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的不竭动力;“追求理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特质之一,这里的理想不是狭隘的个人理想,而是以人类解放为目标的社会理想。
  (二)“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团结和谐、开放包容。”柯缇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团结和谐、开放包容。”在他们看来,以人为本,就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就是以科学发展实现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平正义,就是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团结和谐,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础上加强全党的团结、党和人民的团结,努力造成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局面;开放包容,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柯缇祖同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表述,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目的和需要,完全可以使用灵活多样、或详或略、富有个性的语言加以表述。
  (三)“独立自主”。田心铭着重指出:独立自主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做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它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又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因而它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仁爱、正义、守法、诚信”。杨明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的国家和公民两个维度,并就此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分为主导价值观和共同价值观两个方面。对于国家的主导价值观,他认为应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因为这一概括充分体现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对于公民的共同价值观,他将其概括为“仁爱、正义、守法、诚信”。
  (五)“发展、富强、和谐、仁爱”。李建华提出应建立基于公民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容概括为“发展、富强、和谐、仁爱”。而他的这一结论不是盲目作出的,而是有调查数据支持的。这四个方面的概括,是他从近年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表达中提炼出富强、和谐、发展、仁爱、自由、人本、正义、互助、共享、民主、文明、平等12个选项后,通过全国成年公众对选项的重要性评分,最后得出的结论。
  (六)“民主、公平、和谐、进取”。韩震指出:民主、公正、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因为在他看来,民主、公正、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追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之中。在光明日报对其进行的访谈中,他又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中加入了“进取”的内容,从而形成其“民主、公平、和谐、进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
  (七)“天下为公,爱国为先;以人为本,创新发展;尊严廉耻,立身之道;民主富强,和谐大同”。龚群指出: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论为基础,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天下为公,爱国为先;以人为本,创新发展;尊严廉耻,立身之道;民主富强,和谐大同”。他认为,“天下为公,爱国为先;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概括;“尊严廉耻,立身之道”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概括;“民主富强,和谐大同”则是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概括。
  (八)“人民民主、共同富裕、中华复兴、世界大同”。钟哲明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在内容上应全面反映社会主义的历史和未来、在对象上应面向全国和世界并能为大多数人理解认同、在语言上应科学严谨和通俗易记、在方法上应注重总结而不是无中生有求新”的基本要求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内容概括为“人民民主、共同富裕、中华复兴、世界大同”。
  (九)“友爱、平等、互助、共富”。杨永志在《也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兼与包心鉴先生商榷》一文中认为,包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以人为本、民主公正”是值得商榷的。杨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提炼为“友爱、平等、互助、共富”。
  (十)“自由、民主、文明、和谐、富强”。程恩富以逻辑上层层递进的方式,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成。他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应体现“世情为鉴、国情为据,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综合创新”的科学精神,可以细化为“自由集体观、民主集中观、文明进步观、和谐仁信观、富强和平观”,并可进一步浓缩为“自由、民主、文明、和谐、富强”五个词。
  【参考文献】
  [1]戴木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2]姜迎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J].红旗文稿,2012-08.
  [3]叶小文.略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学习时报,2011-11.
  [4]柯缇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红旗文稿,2012-02.
  [5]杨永志.也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兼与包心鉴先生商榷[N].光明日报,2012-02.
  [6]田心铭.独立自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J].红旗文稿,2012-03.
  [7]沈壮海.核心价值观凝练的思维四结[N].光明日报,2011-06.
  [8]杨明.国家与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的基本路径[J].红旗文稿,2012-04.
  [9]李建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J].红旗文稿,2012-05.
  [10]钟哲明.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六字建议[N].光明日报,2012-02.
  [11]韩震.“民主、公正、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及其原则[J].红旗文稿,2012-06.
  [12]龚群.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论为基础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红旗文稿,2012-07.
  [13]程恩富.核心价值观凝练的五个方面[N].光明日报,2011-03.
  [14]侯慧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上如何取得共识?[J].红旗文稿,2012-08.
  [15]陈新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J].红旗文稿,2012-04.
  [16]李亚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N].光明日报,2012-04.
  [17]韩振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是一回事吗?[N].光明日报,2011-01.^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书法家张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