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犯罪心理师》和《犯罪心理师之替身txt》这两本书的区别~~

热点:&&&&&
专访《犯罪心理师》艾西:写作能治疗更多的人
  日,《犯罪心理师》作者艾西做客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搜狐直播间。作为心理咨询师和悬疑小说作家,艾西把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悬疑小说结合一起,以生活中真实的案例作为创作的源泉,创作了多部作品。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搜狐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搜狐直播间,今天作客直播间的是《犯罪心理师》的作者艾西老师。艾西老师是国内著名的悬疑小说作家,也是心理学家。
  艾西:感谢搜狐读书栏目给予我这样的机会,能跟大家说一些心里话,同时也感谢七年来我的读者朋友对我的支持,谢谢大家。
《犯罪心理师》作者艾西
(搜狐摄影/刘丹)
  美剧《别对我撒谎》夸大了心理学的神奇
  主持人:一说起心理学人们就肃然起敬,比如通过微动作就能知道人有没有说谎,还有通过作案手法来测写嫌疑人的基本特征、性格等,心理学有那么神奇吗?
  艾西:关于这个问题我可能会做一个比较模棱两可的回答,心理学也神奇也不神奇,通过一些表情微动作看出一个人,这让我想起一个美剧《别对我撒谎》,经常通过你嘴唇的轻微变化、眼神的方向、小动作来识破你的心理状况。但是这部作品作为一个美剧也有它的原著,在八几年的时候在我们国家出版,我推荐给很多朋友看。朋友看了以后觉得很无聊。因为心理学作为一个专业学科是一个基础也是通过普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等基础学科形成的这套东西。如果你从专业角度来看心理学并不神奇、甚至有些枯燥。但是如果从一些夸张的影视作品来看,可能就很神奇了。
  主持人:我前些日子有看到一条新闻,讲的是如何通过左眼和左眼测定人说谎。
  艾西:一个人如果在回忆的时候,往左下方看是有可能说谎,这个概率是被夸大的。
  主持人:大家称呼您是“心理悬疑第一人”,您怎么看待这个称呼?
  艾西:首先一部书的好与不好,取决于别人而不是作者怎么说,一个作者素质的好与不好也应该取决于读者的评论。所以首先坦诚地说一下我自己从来没有自诩过这样的称号,可能是一些比较喜欢我的读者给的称号。这个称号其实也有很大的限定,不是说我是心理学第一人,因为搞心理学的人很多。写悬疑小说的人也很多,不是说我是心理学第一人,也不是说我是悬疑第一人。说我是心理悬疑第一人,可能跟我的专业有关系。
  主持人:您现在是主要以写作为主还是做心理学咨询?
  艾西:以前是工作、上班,因为一些工作调整,现在是写作加上私人心理医生。
  主持人:您什么时候开始写悬疑小说呢?是对悬疑小说的爱好,还是因为工作性质所以有很多东西可以结合起来?
  艾西:最开始我学这个学科对这个学科有很大的兴趣,我没有参加工作就已经开始写作了。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们作为毕业班的学生被关在家里或者被关在学校,大学基本上是停课的状态,关在家里很无聊,我很早把毕业设计做完了就没有事情做,这个专业是需要服务于大众的,我学心理学就我会这个没有什么意义,应该是为大众获取一些实际的用途,这时候尝试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思前想后觉得写作是最直接的表达,所以从2003年开始创作。一直坚持到现在,有几个原因,首先是慢慢得到大家的认可;第二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别人。这种工作慢慢变成了享受,就坚持了下来。
  通过写作能治疗更多的人
  主持人:看来是非典成就了一个悬疑小说作家。您觉得您小说的优势在哪里?您的特色是什么?我看过您的简介,您曾经参与过尸体的解剖工作。
  艾西:有。自己说自己的优势好像优点自卖自夸的感觉,有几点,我是学这个专业的的做过一些工作,写出来有点依据。如果没有学过这个专业,有时候写一本书也挺累的,要翻很多基础知识。有的东西确实记不太住。国家图书馆的一本非常厚的书我一直续借了一年。从专业角度来讲,一本书肯定会涉及到一些知识,涉及到知识我们要力求无错,不能说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不记得就瞎编。我的优势之一是专业性比较强。
  其他的特点可能是贴近民众的生活,最近和华文天下出版的这两本书,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的悬疑小说,更像一本心理咨询的故事。悬疑的成分其实也很多。这是什么感觉呢?有一个行业叫侦探,国内做侦探的很少。这个行业是要侦查出一个案情,某某人杀了某某人,我们要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把案子破了。心理上也有心理侦探的概念。因为心理疾病不同于其他疾病,比方说我今天上班,你来看病,你来看病说实话实说。这说明什么现象呢?我们看普通疾病的时候非常诚实,但是有时候看心理问题的时候就不那么诚实了。你可能过来不愿意说自己的秘密,你觉得这是自己的秘密、自己的隐私。有时候不愿意说,或者家属也不愿意说。或者说话在不停地兜圈子。因为一些病症很复杂,所以我们不能一下子知道病人怎么出现这种状况,所以需要医学上的推理、医学上的侦查。也是一种心理侦探的过程。所以可以说也具有悬疑特点、也具有心理特点。
  主持人:不同于刑事案件。
  艾西:对,而且心理疾病离大家并不远。每个人在不同时段都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写这样的故事跟我以前写的侦探小说、推理小说还是有区别的。侦探小说可能高高在上,但是这个问题很贴近生活,但是每个人问题的成因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所以这个就是取材于身边的生活。
  主持人: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会从你的书里找到一些解决的方法。
  艾西:这么说比较恰当。
  主持人:也可能是您写这样书的目的。您说心理学是一个服务行业,可能别人通过门诊、通过各种方式来服务,您是通过文字来让更多人接受它。
  艾西:对,好像鲁迅开始当兵、后来从医,但是他发现从医仅仅是治人的病,写作能治更多的人。
  主持人:可能会通过你的文字改变他的人生观。您写了这么多,肯定有您喜欢的推理作品和推理作家,比如日本的岛田庄司的作品,东野圭吾的作品,您会看他们的作品吗?
  艾西:会会会。
  主持人:其他国家的呢,比如钱德勒的作品,尤其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风格,您的风格是否更接近于她的呢?
  艾西:她写东西更细腻。实际上来讲它的心理程度是我还没有达到的程度,我也想学习,对于侦探类小说、推理小说启蒙都一样。说到日本我最早看的书是《金田探案集》,老先生写东西有一个特点是比较严谨、比较细腻。综合两位大师的状况,我个人也在不断学习,不敢说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是在一直努力。
  主持人:是不是会朝着喜欢的作品的风格努力?有没有你想达到的一种风格?
  艾西:有。但是这个人不是写推理也不是写悬疑的。而是老舍先生。我一直觉得老舍先生能把一个人、一个物件写活。我有一定专业性,这一点可能是我比起其他作者来的优势。我也有贴近生活的概念。但是真正对于描写一件事情,老舍先生是登峰造极的。像他的四世同堂、茶馆,这些书我看了很多次。至少看了二三十遍,床头这些书都有,随时拿下来翻看。
  电影给作品带来影响
  主持人:您会受一些电影的影响吗?因为现在讲心理方面的电影很多。尤其是好莱坞拍的。这些会对你的作品、对某一个领域的思考有帮助吗?
  艾西:分阶段。我记得2003年我写第一本书的时候,那时候西方电影、日本这一类电影还不多。经典的就那么几部。电影像《七宗罪》、《记忆碎片》这样的作品,美剧方面就很少,简直就是青黄不接,可能有《X档案》,悬疑是有,但是心理是没有。还有《CSI》,那时候刚出,搞那个盘挺不容易的。2003年写第一本书的时候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东西,没有办法只好去参考教科书,包括我刚才说的《法医昆虫学》、《法医学》,国外有些知识比咱们更新的快。过了一些年西方认识到这类题材的东西,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热卖,如雨后春笋一般出,但是精品变少了。这五六年出的最好的可能就是《禁闭岛》。他自己演一个疯子,但是他不知道。
  主持人:您给我们讲一下,估计很多网友都没有看过。
  艾西:他确实是精神有问题。
  主持人:其实他是去岛上治疗的?
  艾西:对,这涉及到心理学比较经典的疗法,叫做角色扮演,因为你无法确认出事时候的状况,由很多人扮演你的角色,扮演你记忆当中的角色,让你重新体会当初经历的痛苦。但是这个治疗是失败的。这个地方其实导演和最后的设计也给你留下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因为最后他抽着烟说了一句话,他说有时候我觉得像我这么活着还不如去死。所以他做了切除额叶的手术。这句话可能他意识到他的问题,他已经放弃了。他从容选择了一种手术治疗,甚至手术治疗失败面对死亡。其实近几年来讲,西方拍的这些电影,美剧啊,也有一些精品。
  主持人:《飞跃疯人院》算吗?
  艾西:当然算,其实反应了人类追求自由的情况,实际上有一些人性化主题在里面。这个电影很早,1977年的电影。成就了这个杰克尼克尔森演员。演员挺不错。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国外的作品来讲,他发现一个题材热度,做商业。这个东西好大家蜂拥而至,狂出这一类的电影,但是精品很少。我们在做创作的时候进行参考,有的时候也要有一个把握。你用这个还合适吗?所以其实之前他们的电影少,但是个个是精品,对于我来讲还是一种学习的过程。现在有些作品可能差了点,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个人来说变少了一些。
《犯罪心理师》作者艾西
(搜狐摄影/刘丹)
  我的作品来源于生活
  主持人:您的作品比如说您大概是两年出一部,还是有一个规划?
  艾西:这个一方面取决于出版社,一方面取决于我个人,我个人大概两个月出版一本书。实际上我写一本书需要三周到四周的时间。
  主持人:为什么那么快呢?
  艾西:因为它源于生活。可能有些作者需要编,编故事就很辛苦,无中生有的过程,这个东西本来不存在的,要编出来,难免要反思是不是这边做错了。一般单纯的写作过程,如果加上思考构思的构成两个月一本书。但是取决于出版社怎么运作,书出得太多了也影响商业利益。和华文天下合作估计年内三到四本书。《犯罪心理师》是今年一月份出版的,随后是《螳螂》,以及九月份快要出来的《替身》。
  主持人:也是生活中一些真实案例吗?
  艾西:对。
  主持人:您工作当中的一些案例还是您身边的案例呢?
  艾西:都有。
  主持人:能不能透露一些典型的案例?
  艾西:客观透露,我首先要表明我的立场,心理咨询工作本身是高度侵犯他人隐私的,你要把残存于心底的秘密吐露给我,你把他说给我听我再写出来是不是有点不道德。我这里想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艺术不等同于生活。我要征询案例患者的同意。可能把你的故事进行改选。每一个都会,只要这个故事里涉及到你,有些作品里可能提到一句话,这个不必征询他的意见了。如果这是一个故事的主线,我需要征询他的意见。不是每个人上来都会同意的。
  主持人:即使用化名还是觉得在写我的故事,不愿意。
  艾西:一半一半。有些人说不好吧,这个时候我会跟他沟通。我首先会做一些保密处理,所有的人都化名,另外要把故事进行调整,不可能把真正的生活状态都放在上面。可以说每个人看到以后都可能产生。要进行改编――时间、事件上的调整,这个东西能不能确保看不出来了。一部分人可能会同意。另外我也向他们沟通一个概念,把你的事件经过改编和加工宣传出去,并不是为了把伤疤揭开了在众人面前撒盐,因为心理问题有通性,从通性的角度入手你的问题也是别人的问题,你严重而他没有走到这一步,你的问题写出来可以帮助更多人。就像我帮助你一样。大多数人说到这个程度,80%还是能同意的。写的时候我就要照着去做。也有不同意……
  主持人:有没有同意过又反悔的?
  艾西:很少,因为我会把作品先给他们看,你能不能接受。
  主持人:但是这个工作量可能很大。
  艾西:对,但不是每个案例都能够独立成册的。不方便拿未跟人商量好的东西说事情,举一个人家同意的案例,我做的是私人工作,和坐班不一样,坐班上面有领导,没有什么选择权。我们这行不太需要宣传,有一个人叫中间人,中间人的身份必须保密,是我一个老大哥,一般来讲他要没事就开车过来找我,说咱们出去玩去,我说你肯定有事。有时候他就给我打电话。某天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艾西有个事,你得把病人的情况简单介绍给我,我得看合适不合适,如果不合适咱们不能骗人家钱。他说这是一个女孩,27岁,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硕士毕业。现在这个女孩在XXX医院。他说完就停了。我就很茫然,他说说普通话、听不懂。我说你什么意思?为什么一个27岁的旅美归国的留学生会被送到精神病院去?我对这个状况很难相信。他说当事人的亲属就是这么告诉我的,我只能这么告诉你。我说我很好奇,不一定说这个事情能解决,我需要了解一下。于是我就去了。去了之后就见到家属。家属本身也很奇怪,当事人母亲五十岁,但是坐在我对面我觉得是一个七十岁的老太太。为什么会把女儿送到精神病院呢?因为她把爷爷家的碗都砸了。人都有发怒的时候,但是每个人发泄渠道不同。也有一些人摔东西。我的中间人每年砸两部手机,你把爷爷家的碗都砸的这是多么大的事吗?但是当事人母亲不这么认为,认为这个事情很严重,她到图书大厦去买了教科书,拿过来看这是什么问题。看了第一页就说认为自己的女儿是有精神病。
  主持人:是不是父母把这个事情夸大了?
  艾西:严重夸大,心理学和精神类症状有很多相似的。不可能依据教科书就这么定义。父母不了解,就把孩子送进去了。但是到精神病院会吃药,吃药的过程会产生很多很多副作用。她妈说出来之后你能包好吗?我说可能这个东西有六到七成的把握,这也是评估之后得出的推论。她说不行,我说那您把她送到医院就包好吗?但是她说这书上写着呢,25%。我说我有六成把握,但是她说她相信自己的判断。咱们从简单的案例里能看出非常简单的问题,可能是亲属出现了问题。第二个问题,心理学神秘不神秘?人民群众了解这个问题,所以它不神秘。目前在中国没有推开,没有推开有很多原因。因为中国人可能更注重隐私,有一些误区。从电视节目可以看出来存在一些问题,不是说我们要批评人家。现在关于心理类的电视节目,普遍两大类,而且截然相反,一类是专家教授在台上做讲座,说出来的话非常专业,非专业人士很难理解他们讲的是什么。另外一类是看到的情感类的节目、心灵类的节目,树立心灵导师的形象。不能说这个东西都是假的,是伪科学,但是出于节目的商业利益,可能做一些夸张、编造,甚至是一些噱头的一种东西。心理类的东西非常少。这个活不夸张地说您也能做,作为一个大师,说的都是平常劝别人的话。不管是媒体、图书宣传性的东西非常少,民众对这个东西认知非常低。在西方,很少有通过一本书、一页来确定亲属是不是有病。但是在我国这种事比较多见。所以有时候我觉得我做这种书籍,也有一定程度向大家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功能。
  再给给您举一个例子,2007年到2008年期间我给人免费做了一年半咨询,这个情况也是争得家里同意才可以说。孩子父亲是工伤,死了。母亲很着急,得了心血管的病,在主动脉上长了一个瘤,随着瘤的恶化出现了脊柱侧偏的症状。母亲行动很不方便,基本卧床。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就受了一个刺激。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刺激,孩子就不正常了。就被送到XXX医院,医院给他开药,开了两年药孩子还是那样。我接触到这个孩子的时候,他每天要吃18片半的药,四种。
  主持人:可以这么吃吗?
  艾西:可以慢慢吃啊,但是药越吃就产生抗药性,前一段时间说滥用抗生素,抗生素跟病毒的关系尚且如此,更别说精神类的药了。药的副作用很大,老的时候很容易得早老性痴呆。当时接触这个孩子的时候,她也有点奇怪。照片显示是九十多斤的小姑娘,但是我见到她之后非常胖。接触一段时候以后开始减药。我接触她的时候她母亲血管瘤已经爆了,都不能说话了,就指指孩子。我会尽我的努力治愈她。又指一个小盒,说这以后就是给艾西老师的钱。我说这个钱不能要。这以后一年每个礼拜都去治疗,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加起来七八十次的治疗,从18片半的药减到每天四片的药,再也不能减了。这也展现出来一个民众的认识,我们有问题不要马上想到吃药,应该先寻求其他途径的解决方法,然后再说该吃药吃药。这些一些比较基础的关于健康类的东西在作品当中都要有所体现。当时华文天下设计的宣传语是最有用的悬疑小说和最好看的心理读本。悬疑小说经常作为娱乐来说,但是这个作品看完以后能够有所感悟。最好看的心理读本,心理读本很专业,这个看起来很枯燥,甚至产生误解。但是我们的作品有什么好处呢?比心理学读本通俗,贴近生活。
  国内图书市场分类太粗糙
  主持人:又是悬疑又是心理,如果我需要找专业心理方面,可能就找您这本书,因为我会误解是悬疑小说。如果是悬疑小说的读者,可能会参考一下,因为你还加其他类型当中。这个也不是专门,那个也不是专门的。
  艾西:这个涉及到图书市场的分类,有时候分得比较粗糙,比如我的书很难被归类。当出的第一本书的时候,到西单图书大厦去,想买自己的书去送朋友。到小说类去找没有,从四楼下到一楼,一楼有心理学专栏,也没有。我想了半天就查询,结果把我的书放在外国流行小说里!我很诧异。有的书,在三联书店分类比较恰当,叫国内当代流行小说。有时候到另外一家店,把我的书放到心理类。这个东西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国家现在的作品是有缺憾的,缺块。比方这个东西是宗教类悬疑小说,这个是心理类悬疑小说。
  主持人:现在没有这方面的。
  艾西:咱们的专栏没有,就是悬疑小说,就完了。不管是中国作者还是外国作者做出来是千差万别的。不做细化分类经常给读者造成误导。我最早的时候非常嫉恨悬疑小说。我出第一本书的时候人家说我是悬疑小说,我觉得不是。它没有细化的出版,我一个人、一家出版社想做出努力也是杯水车薪的,希望国内的类似作品多一些。
  国内悬疑推理读者太少
  主持人:整体看来悬疑推理,市场的份额是五万多读者群,你觉得读者群为什么那么少呢?本土悬疑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艾西:从影视作品角度来谈,存在一个问题,国外一些演员可能演得很到位、拍摄的经验很丰富,拍起来经验丰富。一些演员老去演,像布拉德皮特等等,人家练习得很到位,角色很入戏。再看咱们这边,国内影视作品是什么赚钱来什么……古装总是要拍的,原因很简单,没有版权的问题。悬疑类小说很麻烦:首先你要买剧本,改编、编剧拍出来,好不好不知道。拍就需要去找演员,中国的演员缺乏这类的表现,我们说从大中国角度讲,我们的演员差很多,拍出来的感觉子比较“土”。电视的角度来讲国外这种电视很多,有十几种剧,回到咱们这边,侦破电视剧也只能说《重案六组》,其他的也没看到。涉于经验不足而且来钱慢,影视作品就不多。
  主持人:悬疑小说呢?
  艾西:小说为什么少呢?写悬疑类小说开始没有非常良好的读者的土壤,也没有非常严格的分类。导致出去买书,买悬疑小说,名字很好,简介也很带劲,但良莠不齐。写作的人很多,他们不做细化分类,出版商也不分类,导致买到的不是你想买的那类。读者就渐渐少了……
  主持人:有它本身的问题吗?想象力,或者专业性不够?
  艾西:这个因素也有。很多作者也跟我一样,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自己出自己的书。有时候谈到这个现状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客观一些。有些作品是良莠不齐,导致一个问题,读者很难确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另外创作有思路的匮乏,写作的人跟风比较多――人家红什么你写什么。人家红的这个东西是不是你擅长的,不考虑了。我能写就来吧。但是有时候这种作品写出来可能比较牵强,欠缺一种考虑,作品素质本身在下降,好不容易积攒出来的读者群随着他自己素质的下调慢慢越来越差。所以我们国家这类作品情况不容乐观。
  主持人:有没有比较看好的这方面的作者?比如蔡骏?
  艾西:没大看过他的作品。我比较看好是纳多。作为朋友有时候对对方作品提意见的居多。大家也是一种意见、建议上的交流。由于看专业书更多,所以看国内的作品更少。
  相信星座学是个人自由
  主持人:因为我一直不理解星座学,先看星座,再看他是什么样的人。您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星座学是有依据的吗?
  艾西:2003年前后的事情,有一个朋友喜欢占星,不仅仅讲星座,还要讲命轮啊……我不懂。他就问:“您是哪一天几点出生的?”然后就算。说:“你大凶。”我说:“什么大凶?“他说:“你2005年的命理,2006年的命理。”我说:“挺好的……”。他说:“这是孙中山的命轮……”。孙先生的命轮办什么事都比较坎坷,他话说在2003年,我当时没当回事,后来看看他当时说得还是比较准确。其实不管是星座也好,其他的也好,都是对未来的推测。这是科学的观点我们不赞成,但是也有一些小概率事件。准过之后看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如果星座巧合也行,如果这就是自己的生活指南,也可以。跟大家的生活方式一样,有点精神寄托也可以。所以觉得还好吧。
  主持人:谢谢艾西老师,由于时间的关系访谈到此结束。请大家关注艾西老师的新作《螳螂》、《替身》。
  艾西:结束了?我还可以再说么?
  主持人:可以。
  艾西:最近在做的事情也不仅仅这两部作品。《替身》是九月份出的。除了作品还在做一些可玩的游戏。这个作品也是最近一段时间赶出来的。现在还是小样阶段。分不同的牌,有些人物来源于作品。主要集中在2010年的作品。这张牌出自《螳螂》,您不需要非要看我的作品才可以玩这个游戏。这个是全球首款讲心理医生、心理治疗的游戏。
  主持人:很期待这款游戏的诞生。
  艾西:谢谢。 (责任编辑:蔷薇)
读书频道?新书上架
搜狐时尚文化生活精品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Alessandra Rich品牌的礼服裙出现在每一个重大活动中…[]
连载综合素质月榜
12345678910
原创综合素质月榜
12345678910
读书?人气专区
读书?大视野
我的作品要不深刻,华语文坛就没有深刻的作品……
现在的中国真够开明开放,没有什么不能搞……
惊爆!日军兽行录―左腿肉全被割光的中国士兵……[]
近期热点关注
时尚文化中心正在加载正在缓冲犯罪心理师之替身00100:00-00:00//当前评分0.0心理咨询师艾西走在都市之中,为红男绿女解答心理问题,但是医人者不能自医,他日益陷入到可怕的幻觉中,为了走出困境,他决定暂别心理游医的工作,和朋友老威专心做起了生意,不过好像冥冥之中有可怕的手,搅动着他的生活………播放1作者演播标签状态完结永久链接自动播放顺序连播音量调整70%1. 新增扫二维码功能,可直接扫 VeryCD 网站影片页面的二维码,便能在应用上打开;
2. 新增支持 B 站视频(哔哩哔哩),满屏的弹幕更欢乐;
1. 新增支持 B 站视频(哔哩哔哩),满屏的弹幕更欢乐;
2. 在影片封面上展示在线视频的清晰度;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04年
内容简介: 本书写尽了武则天的一生:幼时聪慧过人;十三四岁时已博览群书。她十四岁时因才貌出众而入宫,但仅被太宗宠幸两次。后设计与太子高宗解逅,为自己日后铺好了回宫之旅。太宗驾崩,二十五岁削发为尼,沦落感业寺;后又再次入宫,...()
更新 - 1个文件, 2.12MB, 28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10年
内容介绍: 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目前我已经置身于这“1Q84年”,我熟悉的那个1984年已经无影无踪,今年是1Q84年,空气变了,风景变了,我必须尽快适应这个带着问号的世界,像被放进陌生森林中的动物一样,为了生存下去得尽快了解并顺应这...()
更新 - 1个文件, 38.03MB, 17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1999年
内容简介 上下三千年,冥冥三生缘。观时移世易,惟真情不渝。 三千年前,秦始皇的郎中令蒙天放与求药童女科儿相爱。后私情泄露,冬儿被血祭俑窑,蒙天放被泥封为俑像,深埋地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口含仙丹的秦俑蒙天放复苏,巧遇酷似...()
更新 - 1个文件, 1.69MB, 23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10年
编辑推荐 她[张爱玲]看过Mary Renault的《The King Must Die》,看得津津有味。 ——水晶《蝉:夜访张爱玲》,1971年 玛丽o瑞瑙特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理想——使读者获得对过去的新洞见。……她在作品中真实自然地展示希腊世界的生活与道德,...()
更新 - 1个文件, 44.22MB, 32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01年
内容简介: 《霸王别姬》叙述一对从小在戏班习艺卖艺的师兄弟,手足情深互相照顾的情谊;到成了名角之后,师弟对师兄泥陷足深的爱情,但因为师兄与妓女的结合,形成了三个人之间的情爱纠缠;最后在迟暮之年,两人因战乱而分散多年后,在异...()
更新 - 1个文件, 1.68MB, 31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05年
内容简介: 小说的主人公洛克是一个诚实而坚强的建筑师,他志在启蒙社会,却在大学毕业前夕被学校开除,他的设计风格被社会视为异端,一度沦落到去采石厂当小工。他深爱的女人也处处和他作对,并与他的夙敌结了婚。最后,他答应无偿为政...()
更新 - 1个文件, 35.41MB, 5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07年
内容简介 亨利·詹姆斯()是最伟大的现代小说大师之一。他精雕细琢的《一位女士的画像》、《鸽翼》、《使节》、《金碗》等长篇巨著使他成为公认的所有时代中运用小说艺术最为精妙的大师之一。中篇小说是詹姆斯偏爱的一种“优美无...()
更新 - 1个文件, 5.09MB, 30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08年
内容介绍: 苏谦,一个建筑学院的高材生,因为接受了旧楼改造任务而来到废弃已久的医院,他独自一人进入4号门诊楼探险,居然见到了传说中的白色魅影,魅影的眼神竟然和他失踪女友的眼神一模一样,不仅如此,他还在停尸房中遇到了临时住在...()
更新 - 1个文件, 21.99MB, 12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1979年
内容简介: “我想打动公众的心,却不料击中了他们的胃” 传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吃早点边读《屠场》。突然他大叫一声:“我中毒了。”紧跟着,把吃了一半的香肠统统扔出窗外…… 在今天的中国,除了生老病死,在空气与食品安全问题上,每个...()
更新 - 1个文件, 3.66MB, 19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1988年
内容简介: 一个煤炭大亨的大学生公子哥,下煤矿去体验,以找寻跟自己哥哥争论的支撑,不想却被矿工的悲惨命运唤醒了良知,成为了组织工会为矿工争取合法利益的带头人。我一直在怀疑他是否会就此和过去的生活决裂,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
更新 - 1个文件, 3.2MB, 14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06年
内容介绍: 黑色地平线卷起青色尘沙,滔天大水湮没寂寥的孤城,那么多年过去了,白鸽终于还是盘旋在荒落的天台上空,却褪去了锐利且充满希望的眼神,我仿佛看到枫俊冷的面容被遮天避日的梧桐树深埋于冰冷的大地,我想我还是在没落中不仅...()
更新 - 1个文件, 29.49MB, 9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10年
内容介绍: 2007年夏夜,某医院急诊室门外自称John的精神病人突然绑架医护人员,危机情势之下,守候在此的艾西导演了一出闹剧,将病人说服,得到解救的人质这才喘了口气,宣布急诊室内手术完成,自杀者抢救成功,然而救护的成功却并不意...()
更新 - 1个文件, 26.43MB, 12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04年
内容简介: 海鸥乔纳森的传奇——人类心灵史上最深邃的文字之一 海鸥乔纳森认为生活的目的是寻找尽善尽美并使之实现。他尽量发挥自己的本性,竭力地突破自我的极限,要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最终,它超越了时空,不再有任何局限,终于达到了...()
更新 - 1个文件, 9.56MB, 10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07年
内容介绍: 暑假,登雪山归来的林布回到空落落的学校,而此时宿舍中的物品已经几乎全是遗物,同宿舍的另外三个女生在这个暑假一个个先后死去,侥幸生还的林布还没有意识到,随着夜晚的来临,骇人的恐怖,已经尾随着她回到了这座恍似空城...()
更新 - 1个文件, 58.91MB, 23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10年
龙与地下城迷们、被遗忘的国度迷们、耐色瑞尔迷们,你们的盛宴来了! TIF工作人员祝大家新年快乐!
阴影国度中文版--大奥术师回归系列--短篇故事集 Realms of Shadow
阴影国度是大奥术师回归系列的单行本小说集,有12个故事,有些发生...()
更新 - 13个文件, 37.62MB, 118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09年
内容介绍: 《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作者将职场里的二十三条生存法则一一解读,加入案例和实际分析,完整地诠释职场上的潜...()
更新 - 1个文件, 24.6MB, 40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繁体中文)
发行时间:&1947年
内容简介: 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可谓家喻户晓。 方鸿渐海外&游学&数年,回国前花了几十块美金到一个爱尔兰人处弄得一纸假文凭骗过父亲与&岳父&。真才实学的苏文纨喜欢他,而他喜欢美丽纯...()
更新 - 1个文件, 26.54MB, 34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09年
内容简介: 一个年轻的修行僧云游诸国,在通往信州的深山幽谷中,发现一户人家,由于天色已晚,便上前乞宿。美丽的女主人允诺了,并陪僧人上溪涧沐浴。女人在溪边褪下衣裳,替僧人洗擦身体,僧人心神迷醉,但及时清醒过来,抑制住自己的...()
更新 - 1个文件, 10.99MB, 35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07年
内容介绍: 在东湖之滨的某所大学校园里有间破旧潮湿的女生宿舍,我就是住在宿舍里的女生之一,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像一切这样的故事一样,当我开始住进去的时候,当午夜的宿舍门莫名其妙地锁死的时候,当锁死的门下面的缝隙会准时地有影子...()
更新 - 1个文件, 20.18MB, 9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日文)
发行时间:&2004年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日本著名小说家渡边淳一的作品,作品讲述地是一场悲剧性的婚外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都市生活和当代日本人的种种心态。作品情节生动曲折,真切感人,文字优美。本书在日本出版后曾长期雄踞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改编成...()
更新 - 2个文件, 17.36MB, 15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07年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发生在一所学校中的故事。主人公吉恩和菲尼亚斯在那年之中不仅面对了自己成长的挑战,也承受了来自战争的恐慌。由于一次小小的猜疑,他们之间纯洁的友谊被嫉妒所侵蚀,吉恩开始对菲尼亚斯怀有敌...()
更新 - 1个文件, 8.6MB, 5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10年
内容介绍: 一场同学会引出一桩谋杀案,善意演变成无法抑制的杀意,是惩恶还是救赎,阅读关键字:谋杀、校园暴力、谣言、替罪、勒索……心理咨询师艾西游走在都市之中,为红男绿女疏导心理的问题,但是医人者不能自医,他日益陷入到可怕的...()
更新 - 1个文件, 24.6MB, 18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10年
内容介绍: 她对他说:我理解你内心的感情和想法,我也能感受到你的寂寞和迷茫,如果你不爱我,像一个陌生男人爱一个陌生女人那样爱我,我也不会强迫你留在我身边,我更不会对你死缠乱打或者以死相挟,因为我还有我的妈妈,我像爱你一样...()
更新 - 1个文件, 8.63MB, 12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10年
内容介绍: 传媒界营销高手胡六空降到《海城都市报》零售公司,准备带领整个团队阻击实力雄厚的《海城商报》的市场掠夺,他要以一场激战来证明自己的卓越,借此提升自己的江湖地位,可是上有大权在握的总经理,下有死忠于他的部下,想拥...()
更新 - 1个文件, 24.39MB, 16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11年
内容介绍: 从广州调回古城刑警大队的夏子成收到网名为“杀人狂魔”的留言,即将开始一场诡谲的杀戮之旅,第二天,他们却遇到离奇的死亡案件,死者真的是残酷成性的“杀人狂魔”所杀吗,还是和神话传说的龙之九子之一有着紧密的关联,随着死...()
更新 - 1个文件, 16.35MB, 9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11年
内容介绍: 从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上拷问大时代的灵魂,根植于对传统与乡土的依恋,随时代衍生的情感之路,从废弃的故知到大城市汹涌的情怀,埋没在钢铁森林中的人情世故,一步步地拷问良心的自知与故往的秘密,用最大的同情和宽容对待自己...()
更新 - 1个文件, 25.84MB, 8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10年
内容介绍: 一个承载了极度怨念的死亡游戏悄然开幕,短短一个星期,在亚洲最大的社区里,多名身份各异的男女先后毙命,他们的尸体被摆成奇怪的造型——涨大的瞳仁,低垂的手臂,邪魅的笑容,散发着地狱的气息,究竟是怎样扭曲的心理才会索...()
更新 - 1个文件, 20.43MB, 17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11年
内容介绍: 聪慧美丽的夏薇因为母亲临终时的嘱托而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转交一封母亲的亲笔信也就此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陈天诺的一份遗嘱掀起了轩然大波,传说中价值连城的“神狮”和“邮册”究竟落入谁手,在这条沾染诱惑的路上,夏...()
更新 - 1个文件, 30.11MB, 6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05年
内容介绍: 故事中姑娘和男朋友一同开车去休假,在加油站泊车时,姑娘思考到灵与肉的问题,为自己的害羞而忧虑,转而爱慕另外女人的轻佻放荡,特别是公路上搭车的年轻女郎和司机那样一来一往的勾引游戏,姑娘再度上车时便以一个陌生女郎...()
更新 - 1个文件, 12.44MB, 14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11年
内容介绍: 英俊男钟明月和王丹交往差不多两年了,举办婚期的日子也已经定了下来,某天晚上,地铁上发现一具女性尸体,接到报案电话后,刑警大队队长夏子成和副队长钟明月两人怀着复杂的心情前去调查,不料死者却是李跳跳,而同时王丹神...()
更新 - 1个文件, 16.73MB, 14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08年
内容介绍: 小说讲述的是亲情与死亡的故事,母亲重病在身,因为让人丧失尊严的疼痛,母亲决定放弃生命,她希望女儿们能够让她平静离开,但是三个女儿不能背负如此不孝的罪名,她们还是尽力抢救母亲,结果母亲总在死亡边缘与急救后的疼痛...()
更新 - 1个文件, 88.39MB, 10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08年
内容介绍: 梁晓声,山东荣城人,生于哈尔滨,当过知青,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北京电影制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现任...()
更新 - 1个文件, 85.4MB, 14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09年
内容简介: 这套丛书作者滕刚、蔡楠、尹全生、陈永林、薛涛都是微型小说界的新锐,属于生龙活虎一类,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但都富有朝气,且都处于创作上升时期,阅读他们的精品力作不但可窥见当代中国微型小说的大体风貌,还可了解和掌...()
更新 - 1个文件, 6.54MB, 12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英文)
发行时间:&2009年
内容简介: 《老实人》是伏尔泰的代表作。主人公老实人纯朴善良,头脑简单,寄居在森特一登·脱龙克男爵府上,信奉导师邦葛罗斯关于“世界尽善尽美”的哲学。老实人因和男爵的小姐居内贡自由恋爱,被男爵逐出家门,从此开始流浪生涯。 其主...()
更新 - 1个文件, 6.54MB, 8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10年
内容简介 麦尔维尔于一八九一年去世,遗作《水手比利·巴德》藏匿在一只铁盒子里。三十年后被一位学者发现。铁盒中的手稿经过编辑整理后出版,在读者中间迅速获得好评,博尔赫斯、E.M.福斯特盛赞的经典,被誉为“美国文学的大师之作”。 《...()
更新 - 1个文件, 16.91MB, 11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11年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以“暴力拆迁”和“抗拆迁”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是一部现实主义的钉子户抗拆迁宝典,是一部描述“暴力拆迁”与“抗拆迁”的百科全书,各种拆迁和抗拆迁的手段,令人目不暇接,李承鹏为中国文学恢复了现实主义的传统,...()
更新 - 1个文件, 11.67MB, 33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09年
内容介绍: 梦中的精灵给我一丝光亮,我不再怕,夜风划过枯树枝荡起的涟漪,蜷缩在墙角,指缝里露出悲怯的忧伤,天使的魔棒散发着光辉,水晶鞋还有闪光的银发卡,那属于梦中的灰姑娘,我多么渴望拥有会飞的翅膀,穿过时空,轻轻落到你的...()
更新 - 1个文件, 12.88MB, 10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06年
内容介绍: 推理小说是以推理方式解开故事谜题的一种小说,通常故事都含有凶杀案与侦探,亦有部分并非以凶杀为主要剧情走向,诸如找寻失物或解开奇异事件的谜底等,本书收录了“把鬼拣回家”、“致命的煮鸡蛋”、“不速之客”、“借刀杀人”、“无...()
更新 - 1个文件, 40.3MB, 20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05年
内容简介: 一本即将步入中年的男子的爱情告白书,一个撞毁沉埋于深海之中的情爱黑匣子,一部男人完成从幼稚到成熟的蜕变历程的心智写真。 在北伦敦的一条小巷里,36岁的洛·弗莱明拥有一家小小的二手唱片行。在三年同居之后,他的女友萝...()
更新 - 1个文件, 8.63MB, 20条评论
地区(语言):&大陆(简体中文)
发行时间:&2004年
内容介绍: 恐怖小说是通俗小说的一种类型,属于大众文学,小说内容以恐怖为主、意图带给读者恐怖感而书写的小说,恐怖小说在日本又称作怪奇小说,本书编选了“关不上的门”、“床边的那大眼球”、“长头发的女人”等22个恐怖故事,其情节跌宕...()
更新 - 1个文件, 48.91MB, 17条评论
上海隐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犯罪心理师tx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