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和评价近代西方近代化历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请结合材料回答下...”,相似的试题还有:
(16分)如果你参加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成为经济全球化开端。材料二 材料三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材料四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济南某服装企业转变经营策略,积极与欧洲某跨国公司展开合作,企业以来料加工为主,由外商提供商标、款式、纸样稿进行加工,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每出口一件衬衣,获利0.3美元,企业效益明显提高,但外商从每件衬衣中获利约3美元。(1)面对西方开拓世界市场所带来的挑战,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影响如何?(6分)(2)根据上述三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3)上图反映19世纪晚期“全球化”趋势增强。19世纪末的科技革命为这一趋势的增强提供了哪些条件?(2分)(4)材料四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请你为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2分)
(16分)如果你参加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成为经济全球化开端。材料二&材料三&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材料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济南某服装企业转变经营策略,积极与欧洲某跨国公司展开合作,企业以来料加工为主,由外商提供商标、款式、纸样稿进行加工,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每出口一件衬衣,获利0.3美元,企业效益明显提高,但外商从每件衬衣中获利约3美元。(1)面对西方开拓世界市场所带来的挑战,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影响如何?(6分)(2)根据上述三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3)上图反映19世纪晚期“全球化”趋势增强。19世纪末的科技革命为这一趋势的增强提供了哪些条件?(2分)(4)材料四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请你为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2分)
(11分)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门)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50多500多1.421.41100450016.7750(1)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3分)材料2: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与生产能力发展变化(2)据材料2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2分)材料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3)依据材料3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4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2分)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606-3393
今日:3017套总数:4944503套专访:2573部会员:5127847位
当前位置:
&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模拟及真题分课汇编与解析 专题八之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问题必修2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模拟及真题分课汇编与解析 专题八之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问题必修2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96次
资料类型:模拟/摸底/预测
文档大小:1.90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必修二专题八: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问题(每课名题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3小题,共0分)
1.2009年12月和2010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先后在哥本哈根和坎昆举行。在前会议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论不休,最终留下诸多遗憾;在后会议上,与会国通过了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①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的重视②意识形态的分歧仍是各国合作的重要障碍③各国意识到全球性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协商解决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既有合作又有深刻矛盾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4.下图为世界财富“500强”跨国公司的变化,其信息反映的实质是
国家/年份 01
美国 157 175 186 175 140
欧盟 134 155 143 157 152
日本 119 112 105 81 68
中国 0 4 11 15 34
其他 47 10 26 33 45
A.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B.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得发展机遇5.
A.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B.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C. 各国关税壁垒森严
D. 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A.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C.WTO的成立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增长
D.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
7.8.9.下表为世界财富“500强”跨国公司分布变化情况,其信息反映的实质是
国家/年份 01 ]
美国 157 175 186 175 140
欧盟 134 155 143 157 152
日本 119 112 105 81 68
中国 0 4 11 15 34
其他 47 10 26 33 45
A.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B.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得发展机遇
10.以下各项是对“人类诸种族的混合”“物种从分离到混合”“资本的世界性流动”“东西文明的交汇”这些主题的概括,其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A.资本主义化?????? B.现代化?????? C.全球化?????? D.殖民化11.2011年1月宁波市高三调研有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此处所说的“这个时候”应当是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40、5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12.下表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根源是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A.经济全球化使贫富分化日趋严重B.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增速缓慢D.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13.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C.两极格局的存在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4.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其主要表现是
A.美苏两极格局瓦解
B.不同国家贫富差距加大
C.欧洲共同体的出现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15.?戴蒙德在其科普名著《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2000人急剧减少到不足40人。”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
A.“杀手”
D.“流行疾病”的防控
16.二战后,英国著名学者汤因比晚年对全球性问题思考时说到:“要避免生物圈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枯竭等危险,依靠狭隘的政治国家是无能为力的,应该以整个地球的规模来克服它。今后的人类如果要免遭灭顶之灾,就要像中国人曾在他们的地域上建立‘世界国家’那样,建立全球性的‘世界国家’。”据此,下列观点不确切的是
A.人类世界已结成为一个整体
B.主张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世界国家”
C.中华文明具有“天下一家”的“全球”的观点
D.只有依靠中华文明才能建立起“世界国家”
17.卷图5是选图5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
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
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18.19.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19世纪末
B.20世纪二十年代
C.20世纪四五十年代
D.20世纪八九十年代
A.世界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大大加强
B.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C.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
D.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A.资本扩张的加速趋势
B.不同文化背景的多样化趋势
C.文明的同质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A. 中美分歧基本上已经消除
B. 美国文化开始影响中国
C. 布雷顿森林体系亟待完善
D. 经济全球化正在加速发展
25.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20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过程中,最强有力的推动者是A. 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B. 两极格局瓦解后的美国C. 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
D. 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积极介入国际市场
26.27.28.中国证券报日报道:为救助陷入债务危机困境的希腊,欧元区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携手提供为期三年总计1100亿欧元的救助,其中欧元区出资800亿欧元,IMF提供300欧元。这说明了希腊是欧共体国家 IMF的宗旨是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凸显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作用 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29.30.
①说明爱尔兰是欧共体国家
②表明IMF的宗旨是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③凸显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作用
④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31.某学者写道:“(经济全球化时代)富国尽管受到新的竞争的巨大压力,毕竟日子好过得多,……穷国自己又怎样呢?……我们必须养成一种持怀疑态度的信仰,避免教条善于听和善于观察,努力明确目的并使之逐渐完善,选择更好的手段以促其实学者认为“穷国”面对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A。怀疑、全盘吸纳 .排斥、依靠自我
C.独立、全面否定
D.顺应、理性完善
32.33.萨科齐退休制度改革受到工会组织强烈反对,工会连续组织全国性跨行业罢工和游行,抗议者在一些地区与警方发生冲突。“萨科齐不是疯子也不是傻瓜,如果还有别的选择,他不会用退休制度改革来得罪他的选民。”那么促使萨科齐改革退休制度的原因有(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法国的国家竞争力在不断下降法国青年一代对未来缺乏信心
法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34.35.有学者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36.3月濮阳市一模8题)某学者这样写道:“(经济全球化时代)富国尽管受到新的竞争的巨大压力,毕竟日子好过得多,……穷国自己又怎样呢?……我们必须养成一种持怀疑态度的信仰,避免教条,善于听和善于观察,努力明确目的并使之逐渐完善,选择更好的手段以促其实现。”该学者认为“穷国”面对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A.排斥、抵制 B.怀疑、选择 C.顺应、理性 D.独立、自强
37.某学者写道:(经济全球化时代)富国尽管受到新的竞争的巨大压力,毕竟日子好过得多,……穷国自己又怎样呢?……我们必须养成一种持怀疑态度的信仰,避免教条,善于听和善于观察,努力明确目的并使之逐渐完善,选择更好的手段以促其实现。该学者认为穷国面对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A.怀疑、选择
B.排斥、抵制
C.独立、自强
D.顺应、理性38.39.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D.独立40.2011年1月南通市一模下面是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单位:100亿美元)表,对其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世界 353 355 376 378 375 370
国家 250 259 265 270 256 253
71% 73% 70% 71% 68% 68%
国家 103 96 111 108 119 117
29% 27% 30% 29% 32% 32%
A.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全球贸易发展
B.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C.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无足轻重
D.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41.42.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D.①②③④43.44.
A、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B、政府以立法形式禁止吸烟
C、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D、遵守WTO成员国贸易规则
45.46.抱怨,去年圣诞节他们专程钻进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以为跑到中国西南这偏僻的一角来就可以躲过满世界的圣诞老人、圣诞树,结果,还是未能逃脱。在大峡谷的小旅馆里他们又撞上了圣诞老人。以上材料最能说明 A.趋势加强 B.趋势加强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47.
A.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B.发达国家首先推动并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C.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和技术优势的巨大挑战
D.美国为经济全球化背负沉重负担
48.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19世纪末
B.20世纪二十年代
C20世纪四五十年代
D.20世纪八九十年代49.一位英国历史学家在总结20世纪的历史时说,“最简单明了的一点,就是到了80年代,保加利亚和厄瓜多尔之间的相似之处,远比其各自与1939年时的本国或对方更为接近”。这说明A.走向现代化的国家经济上共同之处增多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C.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D.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50.51.2010年4月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宣布,将我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先前的2.77%提高到4.42%,中国就此正式坐上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行第三把交椅(如下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日本、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的三极
B.世界银行关注发展中国家
C.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被打破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52.上23000亿美元A.对外B.中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53.
A.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起主导作用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起来
D.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发展中国家要联合起来抵制全球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0分)
54.——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两个国家及各自的扩张方向,并概述两国扩张对世界产生的直接影响。(6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类别 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
资料来源: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2)材料二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6分)
右图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2分)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4分)
55.56.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人类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3分)分析影响文明转型的因素最主要有哪些?(4分)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3)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过去”到“开眼看世界”。试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近代西方文明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9分)
材料:16一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8.25 13.5 21.0 27.5 51.0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据材料指出近代英国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主要因素。(6分)
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出现了什么趋势?(4分)谈一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6分)
——根据张同冰《新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回顾》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式英语发展成世界性语言的社会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分析)
(2)材料二反映的是二战以来,美式英语取代了英式英语的世界地位,这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易位”?
(3)根据材料三、四,20世纪50年代与80年代我国外语教育侧重点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
(4)有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英语将会成为真正的世界语言。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阐明你的理由。(忽略语言本身的因素)
(5)根据上述材料及你的回答,谈谈你对我国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推广汉语的启示。
58.(13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共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玉米),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l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玉米的传入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2分)玉米能传入中国的外部因素有哪些?(2分)?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中的百科全书派洋溢地介绍中国的文明,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是“理性”,高度评价中国的儒教与理学,说它“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把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这个帝国的悠久历史使一切统治者都明了,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伏尔泰也说:“吾人与生俱来之悠久的存在,一切人之心中同样有其萌芽。从天所授的德性,由人来表现,人却为私欲或迷误蒙蔽了它”,可见宋代理学的深远影响。
(2)材料二中,启蒙学者们极力宣扬中国儒家的哪些思想?(2分)其本质目的何在?(2分)
材料三?? 19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的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之所以有外患,是因为贫穷,只要我们富强,外患自然就解决了。???????????????????????????——《中国革命论》
(3)结合当时的具体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3分)材料四? 当今中国青少年喜看日本的卡通画册,穿印有米老鼠的衣衫,吃唐老鸭泡泡糖……就连含高脂肪高糖的美式快餐,在中国这个具有悠久饮食文化传统的国度也“所向披靡”。???????????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4)材料四所示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 ?59.60.3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古代很早就设立“虞”,据说在舜曾让“益”任此职。荀子指出:虞师的责任就是“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以时禁发,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此外,人们很早就设定了相关的礼仪制度来规范相关的行为来使生物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田律”中。内容如下:“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瞙瞚(卵),毋□□□□□□(注:□表示字迹不清楚)毒鱼鳖,置瞤罔(网),到七月而纵之。维不幸死而伐绾享(即棺椁)者,是不用时。”
在最近两个世纪,随着更多的国家进行工业化,污染量已急剧的增加,而随着越来越多地使用复杂的人工化学品,污染也变得更加危险。污染的后果已从工厂的邻近地区,通过跨国污染如酸雨,使有毒物质扩展到世界上最遥远的地区。
——摘自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
各国温室气体的相对排放量为:美国30.3%,欧洲27.7%,俄罗斯13.7%,东南亚、南亚和中国等共占12.2%。对此,拥有更多新技术的人们应该有更多的道德约束,从而理智地使用新技术。行动起来吧,为了人类共同的未来。……我们同时赢得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场反法西斯战争,并且迎来了后来的和平;我们面对废除种族隔离得到的挑战,通过权利法案以补救对少数群体的不公平待遇。
——摘自阿尔·戈尔《难以忽视的真相》
森林法规的历史也是森林法规被践踏的历史。颁布新法规的理由常常是因为过去的法规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许多林业官员根本没有兴趣注意禁令,因为他们靠罚金生活。
——摘自约翰希姆·拉德卡《自然与权力——世界环境史》
日,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曲终人散。192个国家首脑的到场吵了13天,全球数十亿人关注,数十万人上街示威,数千人的媒体报道队伍。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将气候问题推以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政治前沿。然而,讽刺的是乱糟糟的两周后,终于有了一份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会谈几乎交了白卷。而下一次振奋全球政治意愿的机会,可能要等到一场惊人的气候灾难之后。
——摘自《南方周末·绿色》之《地球的悲哀》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国古代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重要措施?(6分)并分析古人朴素环保意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材料二反映环境、气候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其影响是什么?(6分)这种问题有什么
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阿尔·戈尔的主要认识是什么?(8分)
(4)结合材料三,对于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4分)
61.62.年,纽约成为全球财富的中心。……当年单85%以17%投票置85%赞成63.(26分)整体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它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元1500年是人类(1)概括材料一、二在看待新航路开辟问题上的异同。(4分)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1763年至1914年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根据所学知识,简述欧洲是如何成为全球主人的。(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史实说明90年代以来我国是如何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外开放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4分)
著名投资家吉姆·罗杰斯表示……重启量化宽松政策对促进美国经济增长起不到丝毫作用。“作为历史上负债最为严重的国家,美国实施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无疑是自缚手脚,今后将会自食其果”。
——摘自《环球时报》(日)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容小觑:首先,在美国目前经济低迷、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严重不足的背景下,……新一轮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对于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并不一定理想。……其次,……新一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输入性通胀“冲击”……第三,……政策将加快美元贬值速度,……触发全球范围内的“货币贬值竞赛”,……有可能造成全世界范围新的“货币战”和贸易保护主义,从而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威胁。
——摘自新华网(日)
G20峰会召开在即,国外媒体热炒货币战争“(Currency War)”,目的是将全球经济不平衡的责任归咎于中国,从而让发达国家在各项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讨价还价中占得舆论的先机,作为刚刚进入国际货币问题“漩涡中心”的中国,必须小心应对,切不可盲目跟风。
——摘自凤凰网(日)
(1)材料一中“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的含义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原因。(12分)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目的是什么?(2分)为什么说它会使美国“自食其果”。(2分)
(3)据材料四和相关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货币战争”威胁?(2分)
65.(7分)2011年是1953年起,“五年计划”(规划)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请回答:
(1)会主义建设并举。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2分)
(2)教训。(2分)
(3)取得怎样的重大突破。(3分)
(2)概括上述译著反映出翻译者关注的问题,并列出相应的书籍编号。(8分)(提示:问题在3个到6个之间;所有书籍的编号均要使用,且不能重复使用)结合所学,说明这些问题反映的时代背景。(6分)
英语共同语的基础形成于14、15世纪。1382年,《圣经》首次译成英文;1611年,重译为英王钦定本。17世纪,英语出现在北美洲;18世纪末,出现在澳大利亚;19世纪,出现在非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语逐步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3)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英语在不同时段得到发展的原因。(6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人掀起学习英、法、德、西等国语言的热潮,仅中小学生加起来就有几亿人。
(4)结合国内外背景,分析我国“外语热”产生的影响。(8分)
69.1950年起的58年历程中,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2亿美元到200亿美元用了29年。从200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29年,其中,从200亿美元到5000亿美元用了23年,从5000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6年,年6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合计已超过年的总和。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统计表(单位:百分比)
年代 86 2007
初级产品 53.5 50.5 36.4 5.1
工业制成品 46.5 49.5 63.6 94.9
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示意图(单位:百分比)
2007年我国出口贸易方式情况(单位:亿美元)
项目 金额 比重(%)
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 .2
加工贸易 .7
其他贸易 617.8 5.1
——以上资料均出自国家统计局、商务部网站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后29年比前29年增速较快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年间进出口贸易飞速增长的国内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国际因素。(6分)
(3)据材料三、四,我国对外贸易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应对?(4分)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客服总机:400-606-99777 业务传真:010- 客服邮箱:Copyright &2006 - 2015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390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现代历史人物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