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择题历史选择题(8-14)

用户名: &
保存时间:
::立即下载::
相关资源:??????????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历史本月本周今日【金版学案】高中历史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智能提升 岳麓版必修3
上传时间:
版本版别: |
类别主题: |
年级科目: |
所属地区:
大&&&&&&小:670.2KB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一、选择题  1.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 )  A.进行扫盲教育  B.建立各级各类学校  C.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D.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A   2.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 )  A.素质教育
B.高等教育  C.初等教育
D.义务教育  答案:D   3.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会议是( )  A.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  D.2002年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C   4.(;济宁一模)1958年“大跃进”对教育产生冲击,在“教育大革命”的口号下,教育的核心改为( )  A.以扫除文盲为重中之重  B.以培养各类人才为目标  C.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办学  D.加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答案:C   5.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教育破坏最为严重的是十年“文革”运动。“文化大革命”时期,对中国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  A.“教育大革命”
B.大学停止招生  C.“读书无用”论
D.大批专家、教授被批斗  答案:C   6.(;安庆一模)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答案:C   7.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陈旧残破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介绍有某学校本科生在校人数,并设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等。这张宣传册最早应印制于(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00道(各地模拟题汇编+解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00道(各地模拟题汇编+解析)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成果展示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
【金版学案】高中历史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习题 岳麓版必修1
上传时间:
版本版别: |
类别主题: |
年级科目: |
所属地区:
E&&&&&&&币:3
大&&&&&&小:820.9KB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选择题  1.20世纪初,俄国已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物质条件。这种“客观物质条件”主要是指( )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社会矛盾的尖锐  C.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  D.工人和市民的觉醒  答案:A  2.(;安庆一模)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应该是( )  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预言是错误的  B.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的,其结果已经证明  C.马克思主义要结合实践不断得到发展  D.十月革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答案:C  3.【金版学案】高中历史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习题 岳麓版必修1
上传时间:
版本版别: |
类别主题: |
年级科目: |
所属地区:
大&&&&&&小:865.9KB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一、选择题  1.建国前夕,毛泽东明确提出:“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可以体现此理念的新中国外交政策是( )  A.不结盟
B.“一边倒”  C.开展多边外交
D.改善中美关系  解析:由材料中“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可知新中国外交政策是“一边倒”,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答案:B  2.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指的是(
)  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  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  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注意时间限制“1950年除夕”。A项是在1949年;C项是在1950年10月;D项是在1953年,故只有B项符合题中要求,为正确答案。  答案: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数学选择题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