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保护环境的散文和赏析《故乡杂记》赏析

山东省肥城市河西小学_名师工作室_矛盾散文《天窗》文章赏析
当前位置:
> 矛盾散文《天窗》文章赏析
矛盾散文《天窗》文章赏析
日 08:08:40 来源:
访问量:1465次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里就黑得像地洞里似的。
  于是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木板窗在这里是对比,是衬托,衬托出了天窗的奇妙作用&&木板窗会被关闭的,而天窗总是敞开的,可以借助天窗看到外面喜欢的世界。)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最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ji&)(关闭、关闭,连续两个,与天窗形成了对比&&这样突出了慰藉。慰藉是什么意思?慰藉就是安慰。意思是被召唤回来后,心情很低落,而这个时候,天窗还能给低落的心情一点点安慰,让自己的好奇得到一点点满足,让低落的心情逐渐回缓起来。为什么用慰藉为不用安慰?查了词典,藉,解释为垫、垫在下面。慰藉呢)我理解它与一般的安慰不同点在于是什么东西给了一点补充,替代,成为了自己的安慰。什么垫在那里成了补充和替代?天窗。所以,这里用慰藉,不安慰就好准确的多了。)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划(这是儿童才有的想象力&&雨会长脚,在天窗上面跳&&为什么可以这样比喻?因为雨滴在天窗玻璃上会弹起来。作者说跳而不说弹,因为雨长了脚跳起来,才有儿童想象中的童话般的美);你想像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像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活跃起来。(为什么会大上十倍百倍?这就是想象的作用,天窗可以让想象任意驰骋&&活跃,就是这个意思。&卜落卜落跳、一划&,怎样猛烈、威力大千百倍,这是对后面的&看到的很少,想到很多的铺垫,归纳法的小前提)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惟一的慰藉!(偷偷地伸出、仰起,这里值得关注的是偷偷,这个偷偷是与&逼着休息&相联系的。这样偷,就写出了儿童顽皮的特点。这正好解释了&又是你唯一的慰藉&。灯关了,四周都黑了,只有天窗那里可能会看到外面的什么东西,可以填补什么都看不到的只能闭着眼睛瞎想的遗憾。)
&&&&&&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颗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像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b&)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像中展开(之所以成为慰藉,是因为这里所有的美的东西都能借助天窗在想象中看到。无数的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这里用了顿号,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用意&&远不止这些,后面还有有其他的,顿号也写出了节奏,写出了孩子们想象中的种种变化和变化的速度。也许,也许,也许,仍然是有节奏的,而且是不确定的,在不同儿童、不同情况下,想象到的内容有说不尽的不确定。但是无论是什么,都是美丽而神奇的,这是儿童想象的特点。&一颗星、一朵云&,与后面的&无数&形成对比,其实是在一点点地揭示&看到的很少,能够想象到很多&,这是铺垫,是逻辑的归纳法的小前提。)
 啊唷(yō)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它会让你看到的很少,却让你想象到很多很多。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一样的散文。在结构上,这篇散文有诗一样的结构特点,语言富有节奏、跳跃性。作者用&慰藉&写了两种情况,在每一种情况中,又分别用了你会、你会、你会、你会,语言与材料和在一起,显得很工整,读起来就有一种跳跃性的整齐的节奏感。这是需要通过朗读来体会出来的这种节奏。在每一个段落中,句式也近乎对仗一般的工整、富有节奏。开头用对比,结尾作总结。空白的是神奇的,因为想象可以无限展开。)
编辑:荣连华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散文:永远的别离
永远的别离
——先父逝世十周年祭
&&&& 对于离别,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吧,人生旅途中,大大小小的离别已成记忆或正在经历,滋味在心,唯亲身经历方能真切体味。然而,在这种种的离别中,独有一种离别,更令人痛彻心扉,那是一种永远的别离,不容准备,不容防备,只是一瞬间,那个带着生命迹象的烛光便在顷刻间熄灭了它的光芒,逝去得了无形迹,从此一切便化为空无。作为亲人,无论多么的不舍与无助,在现实面前都显得毫无价值,那种恨不能以此命换他命的切肤之痛,悲叹之情非亲历无以了然。
算来父亲的离去已有十个年头,清明在即,接母亲来电,说想给父亲做十周年祭,泪水在我眼眶里打转,那个相对强作笑脸、别后悲伤落泪的寒冷冬天,那些父亲生前贴心的话语,音容若现,一切依旧恍若昨天。
&&&&父亲的病,发现时已是肝癌晚期,癌细胞已扩散到了大半个胃部,看着照片上大大小小的肿瘤时,我一下子懵了,内心只有一个声音:老天,你咋一点机会都不给我们啊?!为了让父亲快乐的度过剩下的日子,我们几个孩子商定不告诉父母实情,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如何让他老人家多活些时日。
病情加重是在半年之后,一贯健硕的父亲隐隐感觉到了体力的不支,硬是叫母亲专程前来讯问真实病情,母亲知道后,以她的坚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经事多了的人总是会看得更远些,但我知道在母亲心里一定是隐了悲伤的,只是她已习惯了承担。
与父亲的告别是在那个初春的午后,母亲打来电话,说父亲肚子痛得历害,我们带着各种止痛药赶到家时,父亲那么能忍的人,满头冒汗,一会站起一会躺下,转展反侧,面带难色,止痛药打了一针又一针,只能减轻些许痛苦而已,医生也没了办法,父亲说想吃点东西,我刚出去不远便听到了母亲的痛哭声,声音告诉我,父亲已经走了,跑回时看到床上安睡着的父亲,心里一片空白,心想父亲是真的离开我们了,没有告别,没有交待,当然他也不再有痛苦。好在还有父亲生病时我愉录的一段他独奏的笛子曲,那也成为他留给我们唯一的一个带着他体温和气息的纪念。
记得父亲逝世的当天晚上,我径直走到他的床前,用手摸了摸他的胸膛,皮肤是铁硬冰凉的,这是我第一次真实触摸死亡,深切地体会到了死亡的真正含义,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样一切在转眼间画上了句号,难怪人们要期望世间真有轮回,因为这也是我所期望的。
母亲在电话那头听到了我的哽咽,心绪也沉重了下来,但还是劝我道“不必难过,你爸爸是享福去了,他要还在世,该又要受多少病痛的折磨啊!”“嗯,妈您还好吧……”放下电话,打开电脑,播放器里爸爸清脆的笛声不时跳动着快乐的音符,犹若他开朗的性格,每个吐字都带着他的气息、他的聪明和他的快乐,他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心想,其实爸爸一直都还活着,就活在我们几个孩子的心里,他的灵魂和精神永远留在了这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茅盾散文创作的风格及其作品介绍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茅盾散文创作的风格及其作品介绍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6|
上传日期: 18:14:2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茅盾散文创作的风格及其作品介绍
官方公共微信蕴藉含蓄——散文《香市》赏析--《名作欣赏》1983年06期
蕴藉含蓄——散文《香市》赏析
【摘要】:正 《香市》是茅盾写的一篇独具江浙农村生活气息的“乡土文学”。全篇通过“我”真切的见闻感受,描写了别有异趣的家乡“香市”。关于“香市”,作者在《陌生人》一文中说:“镇上有一座土地庙。如果父老的传说可信,则‘该’庙的‘大老爷’原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忠臣,三四百年来,享受此方人民的香火……乡下人迷信这位土地老爷特别关心蚕桑,所以每年清明节后‘嬉春祈蚕’的所谓‘香市’一定举行在这土地庙。”作者在《故乡杂记》中又
【关键词】:
【正文快照】:
《香市》是茅盾写的一篇独具江浙农村生活气息的“乡土文学”。 全篇通过“我”真切的见闻感受,描写了别有异趣的家乡“香市”。关于“香市”,作者在《陌生人》一文中说:“镇上有一座土地庙。如果父老的传说可信,则‘该’庙的‘大老爷,原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忠臣,三四百年来,享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东南郭;[J];商业研究;1986年08期
崇理;[J];佛教文化;1999年02期
雨蔚;;[J];文学与人生;2005年07期
陆维天;[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致远;[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2年04期
周清和;;[J];绥化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宋强;;[J];统一论坛;1998年02期
尹志勇;[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晓旭;;[J];曲艺;2008年12期
徐上峰;;[J];西江月;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向荣;;[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邹进文;;[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肖文评;;[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施战军;;[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刘忠;;[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姜镇庆;;[A];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C];1985年
吉尾宽;;[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王大学;;[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李竹深;;[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余丰;;[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沈永昌;[N];联合时报;2001年
宋康年;[N];中国艺术报;2008年
罗岗;[N];文汇报;2010年
据新华社;[N];光明日报;2002年
邝知欧;[N];威海日报;2008年
林兴宅;[N];中华读书报;2007年
贺仲明;[N];文艺报;2009年
本报通讯员
楠父;[N];云南日报;2010年
袁学骏;[N];人民日报;2010年
刘方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春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苏凤格;[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吴秀华;[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冯玉荣;[D];复旦大学;2005年
佘丹清;[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张平仁;[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朱天曙;[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允春喜;[D];吉林大学;2008年
张世斌;[D];河北大学;2006年
金刚;[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翟杰;[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吴碧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文志华;[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马俊燕;[D];苏州大学;2007年
李祥东;[D];河南大学;2008年
王良镭;[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张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林俊敏;[D];暨南大学;2008年
赵维;[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孟晗;[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矛盾的散文_中国作家网
矛盾的散文
  除了小说,茅盾还写了不少散文。如果说,茅盾的小说主要是借刻划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来反映时代面貌,那么,他的散文便大多是通过对于世态人情的直接描摹和辛辣讽刺,来揭露旧社会的腐朽和没落的。
  茅盾的最初几篇散文,写于他在日本短住期间。这些文章,大多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用宛转清丽的文字记录了自己不甘于消沉、渴望振作却又感到软弱的微妙的内心波动。在静夜的酣梦中,忽被什么响声惊醒。这使他热血沸腾:似乎自己已经“跨在北风的颈上,砉然驱驰于长空!”但是那声音随即消逝,留下的“只是一段寂寞的虚空”(《叩门》)。虽然过去的一切已经“为现实的严肃和未来的闪光所掩煞所销毁”,但眼前望出去的,仍然“只是满天白茫茫的愁雾”(《卖豆腐的哨子》)。他厌恶这种只能唤起自己难言的怅惘的愁雾,并且表示“既然没有杲杲的太阳,便宁愿有疾风大雨”,或者能够鼓舞人们起来奋斗的“寒风和冰雪”(《雾》)。尽管还有许多排遣不开的空虚和寂寞纠缠着自己,情绪依然不够开朗高昂,但一个曾经风霜的战士久静思动的心愿灼然可见。这些文章,大多写得优美别致,富有诗的情趣。茅盾后来似乎没有再写过这样的文字,但它们已经显示出他写作美文的才能。这组散文,和他许多行文力求明白晓畅而不追求词藻雕琢的散文作品比较起来,显出别具一格的特色。
  自日本归国后,由于社会斗争日趋激烈,茅盾的政治视野日益开阔,因而散文所展示的生活天地和社会意义也日益广泛和深远。特别是“九一八”、“一二八”以后,民族危机日深,而蒋介石反动政府则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镇压,所以作家的讽刺的锋芒首先就指向这一方面。《茅盾散文集》第二辑《社会随笔》中的文章(如《血战后一周年》、《九一八周年》、《玉腿酥胸以外》、《欢迎古物》等文),就全是揭发和声讨日寇侵略和蒋党卖国罪行的。作者很敏锐地抓住了当时一般人习而不察的社会现象,进行入木三分的剖析,把问题的实质剥露在读者的面前。有时虽然没有直接予以抨击,但在不着文字的地方透露出作者强烈的愤怒。
  茅质散文另一重要的内容是反映畸形发展的都市生活和贫困破产的农村面貌。这一类作品,在茅盾散文中所占比重最大。《茅盾散文集》第三辑《故乡杂记》、《速写与随笔》第二、三部分,就全是这一类文章。《故乡杂记》以长篇通讯形式记述作者在一九三二年回乡旅途中以及回乡后的见闻感想,对“一二八”战争在乡镇各阶层人民中所引起的不同反应,农村经济破产对市镇的影响,都有清晰的反映。《速写与随笔》集里的各篇,从不同角度描写都市和农村的凋零景象,用笔细腻而跌宕有致。作者虽然没有明白指出中国真正的出路所在,但他告诉了读者:“北风和霜雪虽然凶猛,终不能永远的不过去。相反的,冬天的寒冷愈甚,就是冬天的运命快要告终,‘春’已在叩门。”(《冬天》)从这富有诗意和暗示性的文句里,当时的读者是不难得到一些启示和力量的。这样的思想也深刻有力地含蕴在《雷雨前》一文里。这篇文章以潮闷郁热的天气象征当时的中国,而生活在那时的人们则象“浑身的毛孔全都闭住”,“焦躁地等着”雷雨的到来,“等着那挑破灭色幔的大刀的一闪电光,那隆隆隆的怒吼声”。这是对于革命的暴风雨的期待,是对于旧世界的毁灭和新世界的诞生的期待。至于“幔外边的巨人”,则无疑地是暗喻在广大土地上已经掀起巨涛的革命力量。人们的期望没有落空。果然,“幔外边的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挡在幔外边整整两天的风开足了超高速度扑来了”。于是“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一切依附反动统治的东西都销声匿迹了,“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这里反映出来的不只是作者个人对革命的期待与信心,而且是当时千千万万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文网密布的当时,作者不可能用显豁的文字直接表露自己的心怀,他采用了比较曲折隐晦的方式。但是对于新旧两个世界的爱憎这情,依然洋溢于字里行间,具有很大的鼓舞人们更勇敢地投入斗争的艺术力量。
  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散文,除揭露蒋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人民的罪行和反映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而外,也有对于劳动人民和抗日民主根据地崭新生活的描画和歌颂。这类文章数目不多,《见闻杂记》中的《白杨礼赞》和《时间的纪录》中的《风景谈》最为脍炙人口。《风景谈》写于一九四年十二月,是追忆自己在延安讲学时见闻感触之作。它只写了西北黄士高原“风景”的几个片断,而抗日民主根据地人民紧张愉快的战斗生活已跃然纸上。它是一组色彩鲜明的画幅,也是一首热情横溢的颂歌。《白杨礼赞》写于次年三月。他用在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波澜起伏,一步步地把读者引入胜境。着意写物,而意不在物,写物即所以写人。这是我国古典作家常用的一种手法,在《白杨礼赞》里得到了很好的继续和运用。和《风景谈》一样,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茅盾的散文,在艺术上有其独特的地方:他采取“大题小做”的方法,用短小精悍的篇幅写出日常生活的一角,借以显示重大的社会意义,使读者能玩味思索,即小见大。他的笔触细腻委宛,写人写物,都能神态逼肖,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同时又能把“尖锐”与“含浑”、“严肃”与“幽默”两种不同艺术特点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切合当时客观环境与斗争形势的需要,又较为灵活有致。对旧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有时虽未正面加以讥评,但或旁敲侧击,可正言若反,也很能发人深省,使人愤怒。有些文章往往饶有诗情画意,《风景谈》和《白杨礼赞》两文,就是显明的例子。
电话:010-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网络工作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抗抗散文精品赏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