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贡士 进士”有何特点?简要指出这一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

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及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阅读上面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名称(1分)。西周实行这一政治制度反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哪些特点?(2分) (2)秦_百度作业帮
阅读上面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名称(1分)。西周实行这一政治制度反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哪些特点?(2分) (2)秦
阅读上面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名称(1分)。西周实行这一政治制度反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哪些特点?(2分)&(2)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实行什么制度?(1分)这一制度与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分)(3)元朝在地方行政机构制度上有何创新?(1分)对后世产生了怎样影响?(2分)(4)图四中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分布状况。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居住区实行何种政治制度?(1分)这一政治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2分)
(12分)(1)分封制。(1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分)(2)郡县制。(1分)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2分)(3)行省制度。(1分) 之后,行省(省)成为我国地方主要行政建制。(2分)(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 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分)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书利华教育网]&&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因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商水一高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2.钱穆评价汉朝初创“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但指出也有“封建”思想的复活,其中“封建”思想的复活指的是A.汉承秦制,中央置三公九卿C.尊奉黄老之学,与民休息发展生产B.建立中外朝制度,加强皇权D.铲除异姓王后,分封宗室刘姓诸王3.有学者认为,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元代的行省制A.容易导致地方割据B.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D.是最高中央行政机构4.明朝后期,万历皇帝想立自己的小儿子朱常询为太子,但内阁大臣却以违制为名予以驳回,最后只得封为福王。这表明A.内阁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B.内阁是决策机构C.皇帝与内阁之间矛盾尖锐D.明后期政治腐败5.读图7,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6.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C.明代设立内阁以分割丞相的行政权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7.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即使从政治实践看,这种平民化的特色也远甚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里的“政治实践”是指A.郡县制的实施B.三省体制的确立C.科举制的实行D.内阁制的建立8.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评价近代中国某事件“一批科举出身、有高度道德原则而又忠于当朝的文官,坚定地把叛乱镇压了下去,并试图在农村经济和大众福利事业上施行仁政,各省的秩序恢复了。”其中的叛乱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辛亥革命9.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作了详细规定。这表明A.中国贸易自主权丧失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C.洋务运动已正式展开D.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10.梁启超对甲午中日战争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促进了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B.导致了戊戌政变的发生C.启迪了民众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D.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11.《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科举考等,悉照旧制,乃以四书文试贴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既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百日维新B.戊戌政变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1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指出:“首都沦陷之后,瓜分之祸,竟随之消失。她闯下如此滔天大祸之祸,竟然寸土未失。最后只赔了银子了事,不能不说是外交上的一个奇迹!”与该奇迹有关的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13.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A.利用义和团B.颁布明定国是诏C.预备立宪D.南北和谈14.1852年太平天国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1911年湖北军政府发布《奉天讨胡檄》。这表明A.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反封建目的相同B.湖北军政府继承太平天国未竟事业C.两者都利用民族矛盾为政治斗争服务D.两者均以实现民族独立为革命目标15.1907年,孙中山在《民报》上发表《哀太平天国》一文,呼吁“有仁者起,仗太平(天国)之所志”。1912年4月,孙中山指出:“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促成孙中山对太平天国认识变化的因素是A.中华民国的建立B.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C.民族危机的加深D.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16.武昌起义爆发后,列强最初的反应是不惜诉诸武力干涉;然而几天后,驻汉口英、俄、法、、日领事公派代表与军政府都督黎元洪面晤,表示“承认民军为交战团,各国严守中立”。列强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认为袁世凯有能力控制局势B.清政府迅速土崩瓦解C.革命党人对列强的积极争取D.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17.某宣言中中写道“夫和议正开,我等所希冀所庆祝者,岂不曰世界中有正义,有人道,有公理,归还青岛,取消中日密约,军事协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条约,公理也。即正义也。”此宣言发表时报刊上频频出现的热词是A.“二十一条”、瓜分狂潮、巴黎和会B.欧美列强、中国共产党、国民革命C.“二十一条”、欧美列强、巴黎和会D.“二十一条”、国民革命、巴黎和会1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只不过是一场追求利益的结合,双方都需要对方,但也厌恶对方。当时国共两党共同追求的“利益”是指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B.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土匪军阀,为虎作伥M帝国主义,以枭以张M本军兴师,救国救民M总理遗命,炳若日星……”此处兴师A.完成了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20.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决议案指出:“有了农村暴动的广泛发展,有了工农红军的迅速扩大,有了兵士群众的动摇与自觉哗变的增加,有了统治阶级这样的严重的危机,只要在产业区域与政治中心爆发了一个伟大的工人斗争,便马上可以形成革命高潮――直接革命的形势。”这反应出当时中共中央A.仍然坚持城市中心革命模式 B.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D.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结合21.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蒋介石一面派遣中央军北上,支持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等“守土抗战”,一面电复北平市长秦德纯等“应先具必战与牺牲之决心,及继续准备、积极不懈,而后可以不丧主权之原则与之交涉”。这表明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A.寄希望于外部力量调停B.坚持对日妥协退让策略C.坚决维护华北地区主权D.采取全民族抗战的方针22.1937年八九月间,129师师长刘伯承给部分不情愿换掉红军装五星帽、改戴青天白日帽徽的官兵做思想工作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B.促成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C.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D.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23.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指出:“八路军的战绩从何而来?由于上级领导的正确,由于指挥员的英勇,由于人民的拥护;由于友军的协助,这四者是八路军所以获得成绩的原因。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由此可以看出国民党A.在正面与敌后战场均发挥重要作用B.主要配合共产党抗战C.进一步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D.将游击战提到战略地位24.日,据《西京日报》报道:“长春正如浪花冲击之孤岛,坚守屹立。自5月24日残共与蒙古、朝鲜,联合武力在长春周围加强围攻,机场失守,飞机不能降落,市内米价遂告上升。”这则材料可以用来研究的战役是A.孟良崮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辽沈战役第Ⅱ卷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25.(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西周)国子是公卿大夫及诸侯的子弟,因为他们不是嫡长子或嫡子,所以没有继承权。但他们经过学校教育,完成学业之后,在王的侍卫亲军或禁卫军中服务若干年,等到40岁以后,便可以取得入仕的资格。士要由司马考辨其才能,司马根据他们的才能,草拟出使用意见报告给王,由王确定官拜何职。上报给王的人才称为“进士”。贡士是由诸侯选拔的,由诸侯直接贡献给天子,经过天子考试合格者,可以依照他们的才能授予官职,有的还可以得到爵位及封土,跻身于世袭贵族的行列。――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是契合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应运而生的,或者说是与其相适应的,它随着封建集权政治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并历经了发端、成熟、衰败等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在秦汉时期完成了基本轮廓的构建,到隋唐时期,文官制度日臻完善,走向成熟,而到了明清之际文官制度却逐步趋向了腐败与衰落之势。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是在皇权至高无上体系下进行国家活动组织管理的制度设计,这种自上而下、层层相应、运转有序的行政体制在国家管理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健全的监察机关和完善的检查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也是文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陈燕青《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及其现代价值探析》(1)材料一中的“贡士”制度有何特点?(8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这一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特点。(8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汉代到唐代我国文官制度的发展趋势。(4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著名汉学家费正清评价辛亥革命仅仅是“政体的变革”,“基本上是一场失败”,高慕柯认为辛亥革命是一场大于它所有领袖的革命,是一次“没有真正领导者的革命”。评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民国建立之后,中国货币制度混乱,货币种类繁多,铜币贬值,地方钞券滥发无度。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内通货紧缩,货物滞销。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废两改元”,统一币制,确立银本位,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币制改革: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并规定其他发行银行原有流通市面的钞票,逐渐以中央钞票换回,凡手中持有的银币或生银应到指定银行兑换;确立法币外汇本位制,改革后的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到1936年底,法币的国币地位得以确立。――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作用。(9分)学年度高二期中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5CDBAC6-10BCADA11-15BDCCA16-20DCBBA21-24CBAD二、材料题。25.答案要点:(1)特点:贡士是贵族子弟中的非嫡长子;贡士由诸侯选拔贡献给天子;成为贡士前接受教育和服役;成为贡士要经过考试。(8分)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世卿世禄制的不足;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基础。(5分)(2)特点:服务于封建中央集权政治;经历了产生、发展、完善到逐渐衰落的过程;在管理上自上而下、层层相应、运转有序;有比较系统的监督监察机制。(8分)趋势:从重视门第到重视才能;选拔标准趋于公开公正。(4分)26. 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 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O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27.(12分)(1)国内货币制度混乱;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巩固统治,发展经济。(6分)(2)遏制白银外流,稳定金融;促进了经济和贸易发展;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影响;加强了政府的经济控制力,推动国家垄断资本形成;与世界经济联系加强,增加了对外国资本的依赖。(9分)
亲!请或新用户?
按教材找资料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1)根据图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名称(1分)。西周实行这一政治制度反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哪些特点?(2分)
参考答案:分封制。(1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1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1分)
(2)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实行什么制度?(1分)这一制度与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郡县制。(1分)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2分)
(3)元朝在地方行政机构制度上有何创新?(1分)对后世产生了怎样影响?(1分)
参考答案:实行行省制度。(1分)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1分)
(4)图四中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分布状况。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居住区实行何种政治制度?(1分)这一政治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3分)
参考答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1分)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1分),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分)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五十年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象征。下面是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
&&&&&&&&&&&&&&&&&&
图一 1839年
图二 &&1919年
&&&&&&&&&&&&&&&&&&&&&&&&&&&&&&&&&&&&
材料四& 从l840年到l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鸦片战争的共同认识是什么?用材料二中的哪一结论可以说明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2)指出材料三中图二、图四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地位。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6届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五十年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象征。下面是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
&&&&&&&&&&&&&&&&&
材料四& 从l840年到l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用材料二中的哪一结论可以说明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2分)
(2)指出材料三中四幅图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2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如图,五十年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象征。下面是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
&&&&&&&&&&&&&&&&&&
&&&&&&&&&&&&&&&&&&&&
材料四& 从l840年到l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鸦片战争的共同认识是什么?(2分)用材料二中的哪一结论可以说明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2分)
(2)指出材料三中图二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地位。(6分)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2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15分)国家政治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执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汉诺威王朝)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样内阁会议先就大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材料四: 观察下面三幅图
(1)分析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4分)
(2)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4分)
(3)说说每一幅图反映当时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5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河北省月考题
题型:材料题
国家政治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分析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执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材料三: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汉诺威王朝)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样内阁会议先就大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2)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四:观察下面三幅图
图三(3)说说每一幅图反映当时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