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制度度可以说是分封制度吗?

上古中国是契约社会?学者解读西周封建制度(图)
文化中国-中国网 .cn  时间:
09:00  责任编辑: 钟明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向往的封建社会真的是理想中的大同世界吗?中国上古社会中究竟有没有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民主、自由、平等?很久以来,无数中国学者在找寻,也有无数的观点和论著。不久前,自由学者秋风发表文章称:“封建制借助一种最简单的人际关系单元组织了一个高度复杂、具有伟大的扩展能力的社会治理体系。”是传统中国中契约社会的代表。此论一出,引来很多争议。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阳说:“中国历史绕不开封建制,也绕不开大一统和郡县制。不过,如果指望通过对西周封建制的过度想象,发掘出未来宪政、法治和民主的价值或制度资源,却未免太过一厢情愿了。”
【中国最早的契约社会】
什么是封建制?秋风认为必须先弄清楚封建的含义。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对封建的定义有误解。战国以前,西周、春秋是封建制,它是分封制定义的一种社会制度。天子将土地分封给各路诸侯,而诸侯则向天子效忠,以此类推,形成金字塔式的治理结构。秦以后则是郡县制。
封建制下的这种体系究竟是什么样的?秋风说:“设想两个自由人面对面站着,一个人俯下身来对另一个人说,我把我的人身交给你,全心服侍你。是为臣。另一个人说,我接受你,也保护你,我赐给你一块土地作为你的报酬。是为君。由此,这两人订立契约,形成君臣关系。这就是封建的基本治理单元。除了最高的君——周王和最底层的庶民,所有人同时是君和臣。比如诸侯是周王之臣,又是大夫们的君。所有这些人都是通过契约方式相互建立起君臣关系的。”
【上古的乌托邦】
秋风认为,这种契约关系在封建社会被无限扩展,成为整个社会运行的机制和法则,因此形成了一个上古时代的理想社会,他说:“所有人通过君臣契约联结起来,两个人可以扩展为‘天下’,包容看得见的所有人。在这个封建的天下,没有行政,没有政治,因而没有后世所崇拜的权力;在这里没有常备军,也没有税收。太不可思议了?但请相信我,我在这里说的每句话,都已有几万字的论证作依据。”
秋风在文章中说:封建时代的这种契约关系是自由的,虽不平等但也对等的。所以孔子可以周游列国。孔子是自由人,他可以与任何诸侯通过订立契约,建立君臣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的。臣对君有义务,但君对臣也有义务。双方的权利、义务相互依赖。任何一方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可解除契约,甚至起而反抗。
尽管这些论点引来了很多争议,但秋风仍旧坚持他的观点,他说:“我所说的都是有实际证据的,它们是我正在写的一部书中的观点,文章中可能无法列举太多的证据,但一部书足够证明了,其实这些观点并非我首发,而是在长久的历史中逐渐失落和改变了,如今,我就想再重新找回来。”
【分封的本质】
西周封建社会真的是理想世界吗?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阳说:“稍有中国上古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西周是一个典型的宗法社会,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来分别亲疏远近的,这也正是西周封建制的基础。因此,这种有中国上古特色的封建制与欧洲封建制是存在根本差异的。依照宗法制原则,西周封建制是典型的‘家天下’,据相关史籍记载,西周封建的诸侯以王室子弟为主,异姓被封建者很少。换言之,西周时期的‘裂土封建’,是采取了宗族殖民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以王室子弟为主体的,由其垄断政治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家天下’。”
杨阳认为,这种局面的产生是有客观原因的,“据估算,西周初年,周族人口大致有七八万,被征服地区人口约为100万至200万。这些人口分布在北到永定河,南到淮河,西到陕甘,东到大海的广袤区域里。人力资源的严重匮乏,使得土地供给看起来几乎是无限的,这就为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封建制的长期实施提供了客观条件。另一方面,由于人力严重不足,也决定了西周对疆域内的开发和控制都只能是点状式的。客观条件决定了中央与地方之间只能建立起一种松散的臣属关系,依靠对宗法这一古老制度的信仰和理解,获得最终形式上的统一。
封建制所建立的是一个金字塔式的权利结构,杨阳说“依照宗法原则建立起的封建制,不可能一次性完成,也不可能仅到‘封国’这一层次而终止,它是动态的,除了继承父亲爵位的嫡长子之外,天子的儿子封为诸侯,诸侯的儿子封卿大夫,卿大夫之下是士,持续不断的‘封建’过程,注定要成为贯穿于王朝始终的政治举措。”
这种封建之后的体系是什么样的?杨阳说:“如果从外往里看,诸侯的‘封国’被看作是相对独立和封闭的治理单元,那么这个大单元之内,还套着若干的小单元,这是被称为卿大夫的贵族们‘家’,而这些相对较大的‘家’内,又存在着更多的更小的‘家’。如果从上往下看,这就是一个金字塔式的权利结构。”
在杨阳看来,这必然会无以为继,他说:“持续不断而又存在于不同层次的封建,需要源源不断的土地供应作为制度实施的前提条件。一旦土地资源紧张乃至枯竭,封建制便难以维系。春秋后期,西周的封建制之所以逐步走向瓦解,其根本的原因即在于此。秦以后,也不是没有王朝试图恢复分封制,也曾试图再现西周封建制,但反而导致了持续不断的动乱。”
重新回顾西周社会的形成的崩塌,杨阳说:“中国历史绕不开封建制,也绕不开大一统和郡县制,就像中国的今天和未来绕不开现代化一样。但是要从封建制中找到现代社会的必要元素,显然不大可能。”
古代的帝王将自己开拓的疆土,分封给自己的同姓和有功的臣民,让他们在分封的疆土上建立诸侯国,也称“封土建国”,并按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的等级世袭爵位的一种政治制度。兴于周朝。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废封建制,替之以郡县制。
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
贼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其君也。《孟子》
文章来源: 北京晨报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
版权与免责声明进士(科举考试最高等级)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科举考试最高等级? 收藏 查看&进士(科举考试最高等级)[jìn shì]
中国古代制度中,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是古代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之人。中国古代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者,称为。是古代科举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王制》。大业年间始置进士。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唐朝时以和两科最为主要,后来成为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明《》:“(袁可立)戊子举于乡,己丑成进士。”外文名former third degree candidate出&&&&处《礼记·王制》含&&&&义可以进授爵位之人作&&&&用选官制度科举等级最高等注&&&&音ㄐㄧㄣˋ ㄕˋ
  历史沿革
于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端。隋、唐时,“”只是科举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诗赋。因为进士科是,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 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举行的“”。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主持的“”一关覆核和决定名次。时,曾发生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的考生愤而投奔。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 在和,殿试分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一甲三人依次为、、,称“”。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三甲称“”。世人统称录取者为“”。 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亦不可以进士重考。
从唐朝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开始算起,到1905年废除,近1300年的时间里,进士都是中国政治的。仅仅靠接受正统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文人学士们,来维持一个庞大帝国的有效运转,这个现象在中外历史上都可以算是绝无仅有的了。
现代许多人误以为出现以后,中国就从社会过渡到了社会。其实。
科举制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贵族社会的终结,恰恰相反,对贵族社会的维系来说,它是一种更有效的手段。科举制的出现,改变了的不是贵族掌握的事实,而是改变了贵族的生产机制,也就是由原来根据血缘世袭变成了后来通过考试来不断地量化生产。比之前的制稍微公平些的地方在于,科举考试至少提供了一种更公平的竞争规则,如果撇开占有的的多少上的差异不论,那么这种机制至少在名义上保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进入官僚系统,成为庞大的国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
由于长期以来戏曲等下层社会流行的传统艺术形式的,让现代的很多人还有一个误会,以为只要一考上进士,就算是衣食无忧,可以做官了。其实这也是很大的误解。对于庞大的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来说,主角始终是士阶层。只有士才有资格做官,这是一个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的规则。国家是通过征辟来任命官员的,只有具有士的资格的人才有被征辟的机会。进士之所以叫进士,也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名称的最初字面意思就是说,一个人通过了国家的统一考试,获得了士的地位,有机会被国家任命为官员了。
这里还需要顺带指出的是另一个误会,即官与吏的区别。在天子制下,主权只有天子拥有,其他人都是没有的。但是天子的主权的行使和实现,需要通过分配到各层官员,通过他们的具体执行来完成。比如在时代的诸侯,诸侯就是天子的主权的分享者。到了废除,改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比如太守、县令,就都是主权的分享者。他们的权力来自于天子,也服务于天子。而吏是没有主权的,他们的任务只是执行主权拥有者的命令,完成他们的职责规定的任务。比如说在一个郡的范围内,郡太守就是主权的拥有者,其他人与太守的关系就是主仆关系,对于每个太守的下属来说,太守都是他们的“”。主权,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决断的权力。官有决断的权力,而吏没有。回过头来再继续说进士。
现代很多人经常会提起来曾经一度废除科举制。进士
时期一个人考中了进士,虽然也能象明朝那样,可以直接进入供职,领一份工资。但是就整体而言,清朝虽然号称完全继承了明朝的制度,但事实上做了一定改变,尤其是大量的人不通过考试就可以直接进入体系,这不管是在宋朝还是明朝,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虽然宋明的宗室们也可以从一出生就获得一份相当高的收入来保证基本生活,但是按照规定,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机会进入体系的。而清朝改变的恰恰是这里,大量的满洲人通过继承获得进入官僚体系的资格,等于挤占了原由进士们垄断的官僚体系,实际上进士们的地位是在一定程度上下降了。到了清朝中期以后,在翰林院供职的进士们收入无法保证基本生活的事情越来越多,到了晚期,他们甚至到了只能依靠才能过活的地步,进士的意义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这实际上是中国科举时代最腐朽落后的时期。也就是说,即使朝廷不取消科举制,也必须开创其它的制度来对进士们进行二次淘汰,来选任合适的官员。清代文学家在《》第十七回写道,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辽、金元时,士人经地方考试选拔后,赴京会考,经朝廷试取录后,再由皇帝以定名次。一甲授官六品,二甲正七品,三甲正八品。辽前朝无契丹人试进士之制,后渐有应试登第者。金朝则专设女真进士科。元朝时候会试落第则称乡贡进士。明清遵循前朝制度,举人需经取录后方称进士,否则只称会试中式举人。进士多入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授;第二、三名分别为、,授。二、三甲可选为,或授、、、、、国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县令、县丞等官。中国制度是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创始于,确立于,完备于宋朝,兴盛、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605)的进士科算起到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
科举制度形成于,比以前的用人制度是一大进步,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即省试),中试者称为举人;再把全国的举人集中到京城里举行“会试”,中试者在宫殿举行“殿试”,根据成绩高低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一甲第—名叫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其次为三甲,同进士出身。科举考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每次有六千多举人参加,取三百名进士。
科举制度大体仿明,略有变更,更加繁密周详。清代还举行了三次制科(特别科)考试。即康乾时三科博学宏词,光绪三十九年。此外,年间共举行六次翻译科考试,可谓创举。清朝会考特重书法,如著名学者就因“卒以不中程、不列轨等”。著名进士有禁烟大臣、介绍西方思想的学者,军机大臣光绪帝的老师翁同和、领袖曾国藩、等。
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它对中国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钟进士嫁妹
1300年的科举制度几乎占据了中国两千多年五分之三和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历史之长,影响之大,家喻户晓,。中国的科举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等国家的选拔官吏的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中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
中国的科举考试内容到明代以为主,即“八股取仕”。它逐步成为僵化模式,特别是到时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因此,才写出了《》这部讽刺科场的不朽名著。到清朝末年,在封建社会制度行将灭亡之际,发生了,“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已成为的必然。1905年颁布了停止科举的上谕。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结束。
严格说来,中国的应分为文举和(和)。武举是专门选拔武官而设置的科目。武举制度是唐长安二年(702)始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废除。其考试程序与文举基本一样,只是内容与时间的不同。在中国科举史上,自唐以后,历来是文武两科,殊途并进。但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历来重视文科,一直占据科举的统治地位。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由、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贤良文学、等。《张衡传》:“永元中,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臣荣,举臣。”(汉代避讳,称秀才为茂才)也是汉代选拔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公车特征拜郎中。”汉代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指封建王朝通过考试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清末,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试)、乡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以“”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解释必须以《》为准。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邑有成名者,操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第一名叫解(jiè)元。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考试由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的称号,第一名称(鼎元),第二名称,第三名称;二甲若干名,赐“”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逾三年,予披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
【】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宋代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但是古代中举后也未必能升官发财。即,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明清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入手、、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周代学校的名称。《·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或诸侯所设,包括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进士【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中国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和河南商丘的。明代有“”,曾培养了、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
【】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战国时荀子任稷下学一门多进士宫的祭酒,相当于现代的。唐代的、明代的(《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
【】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时是掌管书籍、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代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官名。“”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
【】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中的“”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则是一个吝啬鬼的。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末尾进士】延续1300年的科举制最终于1905年9月被正式废止,但在三年一循环的科举考试周期中,该年未有乡试或会试,因而此前一年举行的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会试就成为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科会试,随后于该年7月举行的殿试中录取的进士就成为1300年科举史上的最后一榜进士,因此也有学者以为中国科举制结束于1904年。
【两榜进士】两榜进士:即进士。科举时代,谓考取举人的榜为乙榜,考取进士的榜为甲榜,进士名列两榜,故称。明、清时有的官员为“”出身,许多人误以为第一榜中举人,第二榜中进士,故称为两榜进士出身。事实上“”其实实是甲、乙两榜的合称。旧时参加乡试,发榜时榜上有名者得中举人,此榜称为乙榜。举人赴京参加会试,发榜高中者为贡士,贡士经殿试后称为进士,进士又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个等第,故得中进士之榜称为甲榜,而中举人之榜称为乙榜是相对进士甲榜而言的。清朝科举,乡试即举人试,考取举人的榜为乙榜;会试即进士会试,考取进士的榜为甲榜,分别为甲榜、乙榜,合称“两榜”。故称进士名列两榜。共分三个等级,即院试、乡试、会试和,三级的第一名分别为、和,如在三级考试中都得第一,称“连中三元”,明以后共有三元十人,在明朝共开89科,只出了两个三元,他们就是和。(黄观洪武年间曾连中三元,但被永乐所忌,将他的名字从登科录上划去)。明成化十一年已未科状元,是乡试解元,又中状元。由修撰累迁待讲学士。八年入内阁参政,不久加、东阁大学士。他目光敏锐,长于论辨,与、阳共理国政。当时流传“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等语。
武宗继位,擅权,他因上书请诛刘,遭人诬陷,愤而辞官。刘谨被诛后他得以平反复职,嘉靖六年他已79岁,世宗以手令起用为武英殿大学士,,重新入阁。
他的弟弟进士出身,官至广东布政 使,儿子乡试解元,殿试探花,官至吏部左侍郎。兄弟进士高官,已属盛事,解元兼鼎甲则更为罕见。象谢迁这样状元出身,位至高官,又享高寿,子弟亦有出息,其人生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可称为幸运者,谢迁就是一个难得的幸运者。睢阳(河南睢县)的比云间(上海松江)的董其昌小七岁,但董其昌总是对袁可立谦称为“弟”,两者的家乡相距千里,却能同窗共读成为同年知交,这个故事在袁可立的家乡睢县一带至今盛传不衰,成为千古美谈。而他们在少年时代谶语成真的奇缘传说数百年来也一直成为中国命相和阴阳五行学家们所乐道的话题。
王溢嘉先生在《中国人的心灵图谱》一书中引述清代王椷的《秋灯丛话·梦与同科》时有一段精彩的描述:“睢州(应为)有一位老儒生(董其昌)屡试不第,心情十分郁闷。有一天晚上,忽然梦见神人前来告诉他说:‘你要等待和你同考,才有希望上榜’。他梦醒后觉得非常奇怪,于是到各地学堂逐一查访,但都没有找到叫的人。有一天,他来到睢州(今河南睢县)闲游,走累了在一个村塾里休息,忽然看到一个少年容貌颇为奇特,他猛一惊,便好奇地向塾师请教这位少年的名字。塾师先生说:‘他是袁家的孩子,名叫可立’。董其昌听了,又惊又喜。在知道家中贫穷恐无力上进后,就将袁可立带回家中亲自课读。到二十多岁时,两人一起参加考试,结果在乡试和会试中都果然中榜。”
今天的属古睢州地,刚刚去世的十世孙媳董氏(.2.17)老太太讲述了这样一个从袁家祖上世代相传下来的故事:袁可立幼年时,一天夜里,漆黑异常,袁可立秉灯入厕,却没有放灯的地方。忽然身后有声音说:“尚书爷尚书爷(明天启中官至),请你把灯放到这里吧”。好生奇怪,昏暗的灯光下却看到了一个光头的小鬼。他拍拍小鬼的头把灯盏放了上去,说道:“小鬼小鬼你好大的头呀”。小鬼答:“侍郎爷侍郎爷你好大的胆”。幼年的感到很是诧异,就问:“小鬼小鬼你为什么这样称呼我?”小鬼说:“我是受人之托告诉您,有一位姓董的文曲星老爷转世,正等着您前去同读共进士第考呢,来日当有尚书爷的名位等着您呀”。起身取过灯盏,那小鬼便消失在漆黑中。董氏老太太还说,当年与袁家结亲时,父母亲就是冲着董袁两家祖上是世交的关系来的。
这两则故事出处不同,一个记载于清代笔记小说,一个出自民间口碑,但二者异曲同工,胡为印证。而且和董其昌在知道这是神明向他们泄露天机后,并没有消极等待,而是都不辞辛苦地去努力奋斗,最后,让他们都能如愿以偿,先后在乡试和会试中同科考取了举人和进士,成功的兑现了两个年轻人各自所窥见的“天机”。
董其昌在《袁伯应诗集序》中写道:“余与伯应(子字伯应)尊公少司马(即袁可立)同举于兰阳陆先生之门”。“陆先生”即,(今上海松江)人,与董其昌同乡,官至礼部尚书。
二人的知交关系在董其昌所作的《节寰袁公行状》中也找到了最终的注解:“呜呼哀哉!念其昌与公(袁可立)同举于兰阳陆宗伯(陆树声)先生之门。虽天涯契阔,合并恒难。要以风义交情,皎如白日,知公者宜莫如昌。”据说明成化五年乙丑科状元还是举人时,乘船北上应考,当他在船头读书时,有位道士问他:你为什么总是看一本书呢?张答:必须反复温习才能熟悉。道士听后拿过书,只翻看一遍,就随口背出,张升明白自己遇到了异人,于是急忙叩问自己今后的事,道士说:你有三件大事,即中状元、买宅子、在喝三天酒。说罢飘然而去。
张升果然中了状元,还做了几年官。后因奸邪,被贬南京,赴任途中路过,当地官员因佩服他敢于弹劾权贵,在滕王阁摆酒三日款待。以后他又买了一处宅院,真是应了道士之言。明成化十七年辛丑科状元状元,浙江余姚人,六岁时,一次在水塘边嬉戏。见一醉汉洗完脚后,丢失一个。小王华拾起,打开一看里边装有几十两银子,他估计那人酒醒后一定会来找,于是坐在水边守候,不一会,那人哭着找来,王华逐将还给了他。那人见银子失而复得非常感激,拿出一锭银子表示谢意,王华说:“那么多银子我都不要要这一锭干嘛”。此事传开,乡人无不赞称。
王华官至,为官二十余年,虽无突出建树,但节操。为人醇厚,坦荡自信,利害得失不系于心。后因不附宦官刘谨,被勒令辞职。,江西人,16岁中举,20岁便独占鳌头,成了明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状元。年间任礼部左侍郎,后官至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辅政。正德七年晋升为,武英殿大学士。时遇宁王图谋不轨,因费宏拒其贿赂,宁王使人弹劾,被解职。宁王谋反失败后,朝臣纷纷请求起用费宏,世宗(嘉靖)即位,令特使迎费宏还朝。他力劝世宗革除前朝弊政,嘉靖四年升为首辅,他为政宽和,受到朝野拥戴。
费宏历事四朝,其兄弟、儿子均为进士,并与他同朝为官,这在明代是不多见的。明朝中期,是当道的罪恶世界,太监权力极度膨胀,达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科考也为其所左右。正统时大太监更是骄纵不法,利用科考网罗亲信。
明三年戊辰科会试,他公开拿着五十人的名单去找主考,勒逼考官强行录用,因名额所限,主考不敢作主,他又去皇帝下旨,扩大五十个名额,这样进士竟达349人之多。可见到了何等境地。是清乾隆十六年辛未科二甲第二名,是极具传奇的人物,关于他与乾隆皇帝之间的故事可谓。是科,本拟刘墉为状元,乾隆皇帝见其名为"墉"说:状元怎能用"墉"碌之人,我要当面看看。殿试时一看刘墉,便 有几分不喜,想当面难他下,让刘以自身为题,吟诗一首,刘看出圣意,随口呤道:
背驼负乾坤,胸高满经纶。
一眼辨忠奸,单腿跳龙门。
丹心扶社稷,涂脑谢皇恩。
以貌取才者,岂是贤德人。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收集了3461种古籍,共99700万字,先后有360人参加缉修。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四十六年(1782年)编成。这部巨著保存了我国古代大量的文化遗产进士。主持缉修的总缉官就是清乾隆十九年甲戌科进士(二甲四名),字,著名学者和文学家。曾任、礼部、兵部,加。其性坦率,好藏书,学识,着有《》等。
画家、诗人、法官
清乾隆十年(1745年)乙丑科状元(),字幼安,号,江苏武进人,出身诗书世家,其投身科举时,很少有人知道他书画均佳,直到后,一次随乾隆去狩猎,乾隆击毙一虎,钱领命作"射虎图",乾隆看后连称:好笔法!逐将此画刻石,并详记猎虎过程,留于。从此名声大振。他书法师承苏轼,苍劲深厚,流畅含蓄,笔端横溢着才气,其诗 正如《茶山集》的命名。不乏清香诱人的品味。
在仕途上钱也深得乾隆器重,官累进至,经常参加的要案会审,断案铁面无私,执法如山,从不冤杀无辜,错判罪孽,是法官席上的真正法官,是非场上的决断老手。
有人说钱作为诗人太浪漫,作为画家很豪放,作为法官又冷酷无情,是充满各种矛盾的争议人物。时的科举分两科,一称,另一称进士。虽然唐代大大增加了科目数量,但明经和进士仍是选拔官员的主要科目。
明经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包括和。有点像现代考试的填充,试题一般是摘录经书的一句并遮去几个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词;至于则是一些关于经文的问答。进士科的考试主要是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题目创作诗、赋,有时也会加入。进士
唐太宗时,增加考试人数
时代以后,进士科的地位慢慢超越了明经,成为科举中唯一的重要科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进士科考生需要发挥创意方能及第,而明经只需熟读经书便能考上。而且进士科的评选标准甚严格,考上的人数往往只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当时曾有一句说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道出了进士科的难度。
另外,在时代开始,亦设立了武举考试,用以挑选武官。她还创殿试,由皇帝亲自选拔人才。
大部份时间的科举内容与唐代分别不大,但王安石执政时,曾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把、墨义和诗赋等考试都取消了,改为以经义 (解释经书) 、论 (对时局的评论) 和策 (提出解决时弊的办法) 作为考试内容。然而,苏轼等人对该项改革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元代的科举虽然对自身的统治影响不大,但它的内容却有重大转变。第一是科举不再分科,专以取士。第二是考试的指定读物有所变动。新的规定是,如果经义的考试内容包括四书,则以朱熹著述的《四书集注》作为主要的依据。
这两项改动并没有随而消亡,而是成为明、清两代的基础。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在乡试及会试皆以四书的内容命题,要求考生以古人的语气阐述经义,“代圣人立言”,用八股文作答。八股文有很多格式上的要求,极为讲究形式。只有到了科举最后一关,用以决定名次的殿试,才会改为考时务。但是考生答策的内容很多都并不重要,便惯以试卷的书法取定殿试名次的高低。
热衷科举的人只识,其他以外的知识,统统都成了“”,很多读书人都是一概不通。讽刺科举的小说中便记载了这样的一个笑话:有人对明朝的进士开玩笑说:“今下如果是的苏轼来考,文章亦只能是第六等了。”范进答道“苏轼既然文章不好,考不上也罢了。”原来他竟然不知谁是苏轼。
而就算是对四书五经的内容,科举亦只要求因循前人的思想,以华丽词藻作出合乎格式的漂亮文章;不求有独立思考、创新见解。考生的实际见识和才学在八股文的要求下反而被忽略。于是不少考生索性舍四书五经,专门钻研为应付考试而设,称为“”的八股文范文选刻本。当时一些人称八股文为“敲门砖”,意即考取功名后便可弃之如敝屣。曾经有人将八股文与“鸦片”、“缠足”并列,认为是荼毒中国人的三大害。
晚清时力主废除科举的康有为与梁启超两师徒,可算是一对才学与考试成绩不相乎的典型例子。
十二岁便入学成为,十七岁举人,被称为,算是科举得意。但梁启超中举后自认“帖括之外不知有所谓经史也”,遇见康有为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窍不通,反而要拜老秀才为师。相反,康有为书香世家,家中有万卷书楼,年少已熟读经史子集古今典籍。虽然康有为名满南海,但他十六岁成秀才,获身分后却是乡试六试不售,失意科场二十载。三十六岁时方才时来运转中举人,得以与徒弟梁启超一同上京赴考,会试最终能以首名及第成为会元,高中进士。寸开泰进士牌匾
与康有为同中进士的有云南寸开泰,字晓亭,号心丹,洞坪人,生于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16岁中秀才,十二年(公元1886年)食凛饩。十四年(公元1886年)戊子科赴省乡试未售,次年中第四十五名举人,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公元1895年)中进士。留京任刑部六品主事,签分山东司行走。庚子变起,联军犯阙,慈禧、光绪偕百官西逃,同官劝其南行,寸开泰不为避难全身,坚留京城。待和议成,朝廷为表彰其忠节,以刑部主事加五级,授予正四品中宪大夫衔。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夏,外放贵州省安平州补用同知,代理安平县令。次年秋,充任贵州乡试同考官、营务处文案,因发生考生作弊之事,上官追究其失察之过,降为丽江县教谕(掌一县之教育事务)。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辞官归里,先任腾越铁路公司协理,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九月,腾越成立厅议事会,经议员选举,寸开泰被推举为议长。民国2年(公元1913年)5月,依照共和宪法选举腾冲县议事会议员,成立县议事会,以寸开泰为第一届县议事会议长。次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县议事会随之被裁撤。此后又担任过腾冲县劝学所长、五属联中校长等职。参与编修《腾越厅志》,主编《腾越乡土志》、《龙陵县志》、《寸氏家谱》等。传世著作有《八十一株梅花馆诗文稿》《梅花记》《庚子纪变诗》多卷。由于科举考试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一生的富贵荣华,因此不少人均企图以作弊以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最常见的作弊有三种,一是(即贿赂主考官以获取好成绩)、二是夹带考试经文 (带书或抄录于随身物品中) 入内作弊、三是请人代考。
唐代曾设立糊名的办法,遮掩考生的名字以减少批卷者认出撰卷人的机会,这做法在宋代以后成为定例。同时又发明了誊录的方式,由专人抄录考生的试卷并以抄本送往评级。这样批卷者连辨认字迹也不能。然而,考生仍可与考官约定,以特定的句子或字词来作暗号,即所谓“买通关节”。为了减少这种可能,自起订立了的制度。每次考试的考官分正副多人,俱为临时委派,以便互相监察。当考官接到任命后,便要同日进入,在考试结束发榜前不得离开;亦不得接见宾客。如果考官要从外地到境监考,在进入本省境后亦不得接见客人。贿买若然被揭发,行贿受贿者都可能进士牌坊被处死;而同场的考官亦可能被牵连受罚。
清代入关初期便曾发生了丁酉案(十四年),顺天,江南,,山东,五闱弊案,最后以江南闱十六房主考全部,数百名举人在满兵夹带下重考,之后数十人被或贬徙。是为中国科举史上最大的科场舞弊案,一般认为这是满族以严刑酷法震撼汉族知识分子,从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唐代的科举考试已设有兵卫,以阻止夹带作弊。宋朝起,考试在贡院内进行,贡院内考生之间是以墙壁隔开的,称为。考生不可以喧哗、离场,以防止传卷或传话。但是夹带经文这作弊方法始终是,层出不穷。常见的方法有将经文藏在衣服鞋袜里,或索性密写在衣物、身体上。其他各式随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蜡烛等等都曾被用作夹带。明清的科举保安十分严格,要求达到“片纸只字皆不得带入试场”的程度。除了在进场前由仔细搜查外,时更曾下诏详细限定考生带入场各式物品的规格。例如:砚台、木炭、糕点的大小厚度;水壶、烛台的用料;以至毛笔、篮子的款式都有明限。此外对检举夹带者有,被发现者除了取消资格外,更要带枷示众。但科场舞弊始终未曾彻底有效地受到打击。有传说指一次会试中有举人把夹带的书本掉在地上,奉旨检查的却为他掩饰,说:“何以携帐簿入场!”
代考在唐朝时颇为常见。为了防止代考,需要考生提供详细的体貌特征的履 历。进场前考官会根据履历验明考生的身分。但是代考作弊似乎亦没有被完全杜绝。例如初年的重要政治人物,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代考“枪手”,曾在清末两次代人参加乡试,皆获得。唐代武则天始创选拔的武举考试。至清朝时改称武科。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
唐代的武举主要考举重、骑射、步射、等技术;此外对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宋代时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策略”,问孙吴兵法等。到了明朝时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如果在的笔试中不及格,不能参考。初期的笔试考三题,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则最少要求骑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至清朝时,改为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笔试。
宋以前并没有“”之设。首名武状元产生于时,为福建人,后与西夏作战时战死。历史上著名由出身的武将尚有唐代的(唐玄宗开元初年武举异等),明代戚继光(嘉靖年武进士),(文进士出身,后弃文习武,徽宗授武状元)等等。“”人数各个朝代不尽相同,以清光绪癸卯科为例,共录取进士360人:一甲3人,二甲183人,三甲174人。如此看来,前三名只是一甲而非“三甲 ”,“三甲”是殿试中榜进士中的末等即三等。
清代每科考毕,录取人数自一百至四百余名不等,分为三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诸人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这个“同”字,其实就是“不同”的意思。“”着实令人尴尬:好似之时,旁人端上好饭好菜,却赫然发现盘中粘着一只青头苍蝇,为肚肠计,不能不伸筷子;一伸筷子,又恶心得难受。因此,稍稍之徒,都会将“同进士出身”当作一种不能一洗了之的难言之隐。现代很多人经常会提起来明进士太祖曾经一度废除科举制。清朝大概是历史上进士生活最困难的时期。但是就整体而言,清朝虽然号称完全继承了明朝的制度,但事实上做了相当大的改变,尤其是大量的满洲贵族是世袭的,不通过考试就可以直接进入官僚体系,这不管是在宋朝还是明朝,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可以说从科举制度上是进入了中国历史上最腐朽落后和不合理的时代。
宋制进士分五甲,元制为三甲,明清从元制。一甲第一名状元,赐进士及第授从六品,第二名榜眼,赐进士及第授正七品,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授正七品。二甲十七名赐进士出身授正七品。三甲八十名(后增到百三十名),赐同进士出身授正八品。进士人数及录取比例
明清时代科举制省一级(包括京师顺天府)的考试。明洪武十五年(1384)规定了“三年大比”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整套自下而上的考试步骤,以便承袭下来,并逐步予以完善,直至清末。
乡试每逢子、午、卯、酉年举行,是为正科。若遇庆典,有时加科,是为恩科。乡试在秋天举行,故又称秋试或秋闱。顺天府的乡试在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凡顺天、直隶(今河北省)、关外各府、州、县学的生员与贡生,经过由学政主持的科考以及举行的“录遗试”、“大收试”合格者,与儒子未试者、官之未入流者经有司举荐,均可参加乡试。主持乡试的正副主考官以京堂官经过考选而由政府特派。此外还有监临官、提调官、监视官、收掌官同考官等。同考官中文优学长的,派充,负责分房阅卷;文字较差的,派充外帘,司受卷、对读、誊录、弥封等职。
考试分三场举行,三日一场。八月初九为第一场,试以《论语》文一、《大学》或《中庸》文一、《孟子》文一以及五言八韵诗一;十二日为第二场,试以《易》、《书》、《诗》、《礼记》、《春秋》五经文各一;十五日为第三场,试以策问五道。三场都是先一日入场。应试者的试卷用墨笔书写,称“墨卷”。作成后,呈交受卷官,随即弥封编号,然后交给誊录所用朱笔抄录,称作“”,校对无误后方送同考官阅看。“”经各号房同考官阅后,选其佳卷,随时向正副主考官呈荐。主考官决定取中之卷,再对号启封,各书姓名于朱、上,然后依照应录取名额及前后名次序,正式发榜,取中者即为本科中式举人。
录取名额,因省因年而异,顺天的乡试取中者往往有一二百名。凡考中的举人,均应谒见荐卷的房师及主考的,自称门生,拜主考为座主,得领水陆牌坊银二十两。
皇帝恩准的“恩监”
长辈曾为国建功特准“荫监”
通过捐财而成“捐监”
监生虽然亦可应乡试、会试,
但一般被认为是“杂流”,就
算能考中进士,地位也较为低。
秀才分三等,第一名称为案首
一等为禀膳生员,简称“禀生”,
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
二等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
不供给粮食,有一定名额的
三等为附学生员,简称“附生”,
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第一名则称为
第一名则称为
(与会试同年)
录取分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
状元(鼎元)、榜眼,探
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
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
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
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
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三元及第(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清光绪三十年甲辰科。是年正逢慈禧七旬万寿,本是正科为庆贺太后寿诞改为。此科也是自隋大业年间开科举试以来的最后一科。在“戊戌变法”的影响下,光绪帝颁诏"废科举兴学校"从而结束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
原来立碑均由国家拨银,而此时清王朝已近衰亡,无钱支付,中第进士只好自筹银两建碑。这科进士有著名学者(1甲3名),著有《清代科举考试叙录》,解放后曾在任职。还有(,2甲5名),民国时任参、众院议议长。(2甲34名)国民政府主席。(2甲106名)教育总长、众议院议长。第一任最高法院院长也是本科进士(2甲75名)。内先师门两侧,是元、明、清三代,共198块,刻有51624名进士姓名、籍贯和名次,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的珍贵资料。
历史上元碑共有9块,现有3块,其余六块被明代磨去字迹刻上当朝进士姓名,明朝初年的进士题名碑在,自永乐十四年(1416年)起至十六年(1643年)止共77块在本庙内。清代自顺治三年(1646年)至光绪三十(1901年)止,共存118块。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封建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