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毛笔行书应该临什么碑?之前练的欧阳询楷书字帖的楷书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商品评价
商品名称:
评价得分: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多顶  谢谢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欧阳询的正楷较好
  柳体亦佳
  颜筋柳骨,欧美赵秀
  还有龙门二十品,褚隧良等,本人以为都可学
  我觉得颜真卿的多宝塔比较适于初学。欧阳询的书法太难学,初学不  宜。
  颜字比较适合初学,然后再学欧,学了他们两个柳字不学也会了。  同意楼上的先写多宝塔,然后写颜勤礼碑  但也不是绝对的,你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呢,如果是很细腻的人学欧比较好。
  其实楷字很难的,不如从隶入手,学习一下也颇有心得的。
  呵呵,那要看楼主你喜欢谁了,要不怎么能有兴趣呢。。。。。。
  哈哈……  残疾人学写字,最好学邓朴方的!
  我还是觉得在名家的贴里面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字帖就行。
  最好是颜真卿的
  谢谢大家!!!!    我开始的时候练了2年王羲之  到现在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写的字不伦不类  现在想重新开始  再练楷体柳的和欧的不晚吧??      我曾经看见过一个贴  是姓赵的一个皇帝写的  我很欣赏 字劲瘦 飘逸  他的工笔花鸟画也不错  请问那位知道是谁??  练他的字可以吗?
  徽宗赵佶嘛,瘦金体字
  也可以从&爨龙颜&入手,知笔法后,慢慢入隋碑,入唐楷,然后再转向&龙门&,再上学晋人,佐以汉隶,或许是一条路子.
  推荐:&大唐王居士砖塔铭&,文物出版社的版本最好!2元一本.此帖既有唐楷的法度,又无柳\欧的华饰\森严,易上手,对以后的发展,如对今后学习行草书有利.此外,诸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也不错.  
千万不要学柳\欧,颜真卿的勤礼碑也可以学学,惜学的人太多,面目过熟.
  学谁的字并不重要,关键看你喜欢谁的,认为谁的字好看。个人觉得欧体隽秀,柔中带刚,刚柔并济。而且我觉得楷书精通一种体例实属不易,而且也够了,并不需要颜柳欧样样精通。楷书是基础,就如走之前必须能站稳,要是站还站不稳就想“行”是不对的。我只练过欧体,资质所限,水平很次,行书就更没入门。
  隶书入手,如张迁碑\石门颂\西峡颂\乙英碑\礼器碑等等,都可以啊!
  学书应找名帖,倒不是迷信名家,而是相信历代的人们所公认的是没错的。我走过弯路,浪费了十多年的时光,对此深有体会。希望你别再走我的覆辙。  我认为唐《多宝塔》,隋《元公墓志》,《苏慈墓志》都挺好,而且容易上手。《大唐王居士砖塔铭》也很好,但字数太少。《爨龙颜》,诸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和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自是名帖,但恐怕初学啃不动吧。徽宗赵佶的《瘦金书千字文》太少含蓄,学了以后再学它帖就难了。学隶书开始当然也可以,但应用性就少了。  以上是我的看法,请大家都来讨论讨论。
  元公墓志--淡漠的爱帖,看来找到同道了。    不管从哪种帖入手,最应该注意的是--以正为先。即使你想写那些姿态万千的字,这也是最重要的。这是个人的观点,大概超出不少人的理解范围。有心情我会写篇东西来证明它。嘿嘿
  说些俺比较喜欢的正书吧。  汉
西狭颂  北魏
司马显姿,龙门四,五品  隋
龙藏寺,元公元公妻,智永千字文  唐
颜家庙,孟法师  宋
苏楷- 辰奎阁,表忠观
  我开始的时候练了2年王羲之    到现在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写的字不伦不类    现在想重新开始    再练楷体柳的和欧的不晚吧  ============================================================  写了两年的王羲之,应坚持下去.学得不好,是笔法和结构特点没掌握,请教一下行家就行了.千万别学柳!会让你走火入魔.学了王字,欧也不必学了.王字的用笔,结字最纯正,不会束缚你将来的个性发展,如果王字学不好,柳,欧更学不好.学柳,欧如果没有很强的洞察力,会使你走入僵化的死胡同.
  从隶入手吧,千万别学楷
  我开始的时候练了2年王羲之      到现在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写的字不伦不类      现在想重新开始      再练楷体柳的和欧的不晚吧    ============================================================    写了两年的王羲之,应坚持下去.学得不好,是笔法和结构特点没掌握,请教一下行家就行了.千万别学柳!会让你走火入魔.学了王字,欧也不必学了.王字的用笔,结字最纯正,不会束缚你将来的个性发展,如果王字学不好,柳,欧更学不好.学柳,欧如果没有很强的洞察力,会使你走入僵化的死胡同.    这话是对头的,写字不一定先从楷入手,写颜柳的字最怕僵化。。颜柳之字只能练间架结构,没有一点艺术美感,像美术字  
  隋碑中元公及苏孝慈初学最好。不是其他不好,尤其是魏碑,  只是变化万端,且良莠不齐,还是待有根基后在研习。至于  虞欧楮,更须小心,十年八年,不一定出的来。    个人以为颜柳还是少涉猎为妙。
  随性吧,最好。
心灵是╰〇-〇╯的窗户
  王羲之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本人练字从不看字贴的,嘿嘿
  其实任何一种名帖或名碑都不是没缺点的。欧体不是很有艺术性吗?说欧体字像美术字的大有人在。王羲之在历史上也有好几次被贬为俗书。钱泳说他学了几十年书法,学了很多帖,结果也不知道那个帖最好。名帖名碑是经过了时间的淘汰选出来的,自有其道理。有人批评那个名帖并不说明那个帖不好,问题是你能不能看出并学到名帖或名碑里边的精华。
  当然是文征明的
  练字不看字贴?纯属谬论!!!当今书坛好像比较偏重于欧体,比较秀美。我一直学柳体。在学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换体,方可融汇贯通各家之长,否则学楷书多年不变,字就变死了。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本人练字从不看字贴的,嘿嘿  ---------------------------------------------  这样练字当然最有个性,但算不算书法我就不清楚了。
  看了大家的贴后,觉得这里的确有很多高手。希望大家多多指教后学。
  要真是初学,就别急着下手.多看帖,古人的,今人的,新书的,旧拓的,名家的,鼠辈的,街上的匾,庙里的碑,名山大川的刻石磨牙.总之,走到哪看到哪,既省事,又增加兴趣.这样看上个三五年你在下笔,保管唬人.
  作者:成府路卖大葱的
回复日期: 13:22:00
      要真是初学,就别急着下手.多看帖,古人的,今人的,新书的,旧拓的,名家的,鼠辈的,街上的匾,庙里的碑,名山大川的刻石磨牙.总之,走到哪看到哪,既省事,又增加兴趣.这样看上个三五年你在下笔,保管唬人.    ----------------------------------------------  您描述的前景真诱人,看看《三希堂法帖》行不行啊?
  作者:micropiggy
回复日期: 12:50:00
      看了大家的贴后,觉得这里的确有很多高手。希望大家多多指教后学。      ------------------------------------------------------------  同感,同意,同上。
  楷书的范本很多,个人觉得作为一般的书法自学爱好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常见的《九成宫》,《勤礼碑》,《多宝塔》,《曹全碑》《玄密塔》等都是历代公认的范本,自己看着喜欢的都可以入手  练好任一种都有益的  当然有所想法的爱好者就不得不拜一个好老师了  
  读。受益。
  同意,我觉的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你不必人云亦云,你看见那种好就选择那种跟着去练,我就不相信练不出名堂来!不过见异思迁或三天达鱼两天晒网就不好了。  我觉得。
  谢谢楼上的前辈们,那这么说我还是练王羲之的比较好了,我前一段时间练了一下柳体和欧体,有点觉的呆板,没有王羲之的字容易上手。我还听人说王羲之的字没有正品,所留下来的都是赝品,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最开始练的就是兰亭序,王羲之有没有楷书啊??兰亭序练了2年还是不行,就是临贴都不太像。    谢谢支持
  从《颜勤礼碑》入手,比较快。
  奇怪,没有一个说赵孟頫的!!难道真的不堪学吗??
  首先是看自己喜欢哪一种字体,一定要对性格才行。  赵的字整体偏滑,且行笔之间初学者不容易掌握,楷书从赵入手者不多。  偶觉得初学《多宝塔》和《曹全碑》是不错的选择。  欧的险峻和柳的森严对初学者来说有些难度。& 【中国画论坛】====================国内专业的中国画论坛
  我以为楮体和魏碑都挺好
千万不要练颜体
  作者:五里之舞
回复日期: 17:50:00
      我以为楮体和魏碑都挺好 千万不要练颜体 垃圾    -------------------------------------------------  我觉得学书最好不要有门派之见。说老实话,我也不喜欢颜体的一些碑,像《麻姑仙坛记》之类,但一句话就把一个人打死,也太狠了吧。颜字是大唐气象的代表,从此布衣之书走上了大雅之堂。如果真的如你说得那样,他的字能留到今天吗?
  作者:打断腿
回复日期: 1:57:00
      谢谢楼上的前辈们,那这么说我还是练王羲之的比较好了,我前一段时间练了一下柳体和欧体,有点觉的呆板,没有王羲之的字容易上手。我还听人说王羲之的字没有正品,所留下来的都是赝品,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最开始练的就是兰亭序,王羲之有没有楷书啊??兰亭序练了2年还是不行,就是临贴都不太像。        谢谢支持    ----------------  既然是练了兰亭序的,想练楷书,就练智永的真草千字文的楷书吧,是墨迹,对初学者也容易看出笔路。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我正临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贴,在所用毛笔方面有什么讲究的吗?
我正临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贴,在所用毛笔方面有什么讲究的吗?
09-03-10 & 发布
  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欧阳询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据说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李靖所写的石碑。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  欧阳询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唐代书法品评著作《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  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形貌很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人们都争着想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尺犊文字,一旦得到就视作圭宝,作为自己习字的范本。唐武德(618-624)年间,高丽(今朝鲜)特地派使者来长安求取欧阳询的书法。唐高祖李渊感叹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欧阳询以80多岁的高龄于贞观(672-649)年间逝世,身后传世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都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后人将他与唐初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合称为“唐初四大书家”。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坠石, 如长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枯藤,如劲松倒折、如落挂之石崖,如万钧之弩发,如利剑断犀角,如一波之过笔”。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编辑本段]【书法造诣】  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唐张怀瓘《书断》中说:“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水,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  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就是其隶书作品。他的书法,以隶书为最。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帖》体势纵长,笔力劲健。墨迹传世,尤为宝贵。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父子均名声著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小欧阳《道因法师碑》,隶意更浓,然而锋颍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  欧阳询的书法早在隋朝就已声名鹊起,远扬海外。进入唐朝,更是人书俱老,炉火纯青。但欧阳询自己却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依然读碑临帖,精益求精。  有一次,欧阳询外出游览,在道旁见到一块西晋书法家-索靖所写的章草石碑,看了几眼,觉得写得一般。但转念一想,索靖既然是一代书匠,那么他的书法定会有自己的特色。我何不看个水落石出。于是伫立在碑前,反覆地观看了几遍,才发现了其中精深绝妙之处。欧阳询坐卧于石碑旁摸索比划竟达三天三夜之久。欧阳询终于领悟到索靖书法用笔的精神所在,因而书法亦更臻完美观止。  楷书,是欧阳询得意的作品,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立。  所创“欧阳询八诀”书法理论,具有独到见解。对明代人李淳的八十四法,清代人黄自元结构92法的著述,均有启示。其“八决”为:(点)如高峰坠石;(横戈)如长空之新月;(横)如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之枯藤;(坚戈)如劲松倒折,落挂石崖;(折)如万钧之弩发;(撇)如利剑断犀象之角牙;(捺)一波常三过笔。[编辑本段]【常见欧书碑刻】  1、《九成宫醴泉铭》:楷书,是欧阳询的代表作,学欧书多以此为范本,魏征撰文,唐大宗贞观六年。公元623年)立碑。书法严谨峭劲,不取姿嵋之态。  2、《虞恭公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也称《温彦博碑》:楷书,书此碑文时,已80高龄。唐大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立碑。  3、《皇甫诞碑》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也称《皇甫君碑》:楷书,是欧阳询年轻时的作品,无立碑年月,碑藏于陕西西安。  4、《化度寺塔铭》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编辑本段]【相关碑帖】  化度寺碑   九成宫醴泉铭   虞恭公温彦博碑  张翰思鲈帖   皇甫诞碑   梦奠帖   卜商帖  正草千字文  行书千字文[编辑本段]【相关故事】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译文:  唐代欧阳询,有一天骑马赶路,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离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没有,注意临的方法就可以了,多注意他的笔意。可一起交流QQ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 用”白鹤落山峰””兰竹””大白云”之类的毛笔就可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欧阳询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据说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李靖所写的石碑。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  欧阳询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唐代书法品评著作《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  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形貌很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人们都争着想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尺犊文字,一旦得到就视作圭宝,作为自己习字的范本。唐武德(618-624)年间,高丽(今朝鲜)特地派使者来长安求取欧阳询的书法。唐高祖李渊感叹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欧阳询以80多岁的高龄于贞观(672-649)年间逝世,身后传世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都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后人将他与唐初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合称为“唐初四大书家”。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坠石, 如长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枯藤,如劲松倒折、如落挂之石崖,如万钧之弩发,如利剑断犀角,如一波之过笔”。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编辑本段]【书法造诣】  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唐张怀瓘《书断》中说:“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水,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  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就是其隶书作品。他的书法,以隶书为最。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帖》体势纵长,笔力劲健。墨迹传世,尤为宝贵。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父子均名声著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小欧阳《道因法师碑》,隶意更浓,然而锋颍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  欧阳询的书法早在隋朝就已声名鹊起,远扬海外。进入唐朝,更是人书俱老,炉火纯青。但欧阳询自己却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依然读碑临帖,精益求精。  有一次,欧阳询外出游览,在道旁见到一块西晋书法家-索靖所写的章草石碑,看了几眼,觉得写得一般。但转念一想,索靖既然是一代书匠,那么他的书法定会有自己的特色。我何不看个水落石出。于是伫立在碑前,反覆地观看了几遍,才发现了其中精深绝妙之处。欧阳询坐卧于石碑旁摸索比划竟达三天三夜之久。欧阳询终于领悟到索靖书法用笔的精神所在,因而书法亦更臻完美观止。  楷书,是欧阳询得意的作品,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立。  所创“欧阳询八诀”书法理论,具有独到见解。对明代人李淳的八十四法,清代人黄自元结构92法的著述,均有启示。其“八决”为:(点)如高峰坠石;(横戈)如长空之新月;(横)如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之枯藤;(坚戈)如劲松倒折,落挂石崖;(折)如万钧之弩发;(撇)如利剑断犀象之角牙;(捺)一波常三过笔。[编辑本段]【常见欧书碑刻】  1、《九成宫醴泉铭》:楷书,是欧阳询的代表作,学欧书多以此为范本,魏征撰文,唐大宗贞观六年。公元623年)立碑。书法严谨峭劲,不取姿嵋之态。  2、《虞恭公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也称《温彦博碑》:楷书,书此碑文时,已80高龄。唐大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立碑。  3、《皇甫诞碑》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也称《皇甫君碑》:楷书,是欧阳询年轻时的作品,无立碑年月,碑藏于陕西西安。  4、《化度寺塔铭》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书法的好坏不在笔,在你临的帖如何,你上淘宝打“西流画廊”看一下我的宋拓九成宫碑帖精印本吧!比李琪和三井本强多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楷书四大家是谁? 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书法作品欣赏
>> 美乐乐论坛 家具讨论区>> 美乐乐论坛 装修交流区>> 美乐乐论坛 站务引导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阳询楷书兰亭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