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书法家帮忙写几个字:陶新,潘丰俏(最好用行楷)

& 教育校园
值班斑竹: 乐迪
&&论坛声明:本帖由网友上传,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转帖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删帖申请,请邮件与我们联系(邮箱:shwjbx@xinhua.org),中介或代理机构勿扰。
《师说?思考者》第二期
&于& 14:32 &发表
  《师说?思考者》第二期
主办:人教社教师教育论坛
竹溪教科研论坛学术委员长
协办:湖北省校本研究课题竹溪课题组
顾问:欧胜宝 冷巉 陈汝波 彭建国
主编:马佾
《师说?思考者》2012年8月第2期
第14卷总第118期
中小学书法教育探索专刊文集链接
  语文课进行书法教育的几种方式
  金传富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100071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汉字的书写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比如,由传统的毛笔或者钢笔书写,大量地变为计算机生成,书写的工具发生了变化,手工书写的频率大大地减少了。汉字由大量地使用计算机生成而造成的人们对字体结构的生疏比例也大大地增加,人们对汉字字体结构的天然敏感度自然降低。同时,由于大量地使用机器操作,人们借助纸质媒体表达自我愿望的机会也随之减少,换句话说,人们对美感的自我体验机会也就随之消亡。那种由一切由人工造成的天然美已经不复存在。
  怎样保住汉字教学中的书法艺术?我们认为,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课堂无疑是一条较好的出路。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能展示传统中国书法的机会大多在语文课上实现。不幸的是,当代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年或青年教师几乎很少专门进行过有关书法的训练。即使是少部分学校有条件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那也是凤毛麟角。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只要语文老师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或许传统的中国书法教育可以稍微减缓其压力。
  一、充分利用板书的方式进行书法教育
  板书是一个语文教师的看家本事。一手好的粉笔字,一幅好的板书结构,就几乎可能判定一个语文教师水平的高低。因为一笔好的粉笔字不是天生的,你必须得练习。而练习既要花时间,又得看不少字帖,这样无形之中就增加了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还不得不形成自我良好的心理定势。
  好的板书不只与字相关,还与老师的结构美学修养相关。按理板书应是十分在意主板书和副板书的。一左一右,或一上一下,其目的是为了鲜明,表达有层次,外加一种结构的和谐美。但是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经常看见有的老师在写板书时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块黑板密密麻麻,一点不美,这是老师不懂结构美学的原故。而结构美反映的也是一个老师的思维严密度问题。
  要做到板书的结构美,只需我们的老师对上下左右几个方位稍加注意即可。比如你的课题写在正中间,内容则可写在黑板的左边或者右边。如果你的字写得大些,板书的内容则可写小些等等。总之,在黑板上写的字尽量显得有安排,有章法,有主次,不要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一团乱麻。其结果必然对小孩的视觉艺术修养没有任何好处。
  二、充分利用批语展示教师的书法修养
  在教育史上,我们从来就有一大批书法修养一流的教育大家或者学界名师。他们的书法修养很为我们后世所震惊。他们的书法修养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语文学习者。比如蔡元培先生,鲁迅先生,朱自清先生,夏丏尊先生,叶圣陶先生等等,他们往往既是文学家,教育家,还兼书法家,他们的书法艺术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书法史上几乎都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他们的书法成就,固然有其历史的原因,但与他们的辛勤努力也是分不开的。老先生们的书法大多没有不是在工作或者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积累而成。
  反观我们有的老师,我们说他的书法不好,他总要推辞没有时间练字,而他即使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一个“优”字,也写得鬼画胡涂。其实,当我们把一个“优”字练好了,积少成多,书法也就不在话下。何况仅仅这个“优”字并不是我们的教育理想。
  真正好的老师往往特别善于利用一切可以教育的机会。如尽量多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批上老师的话语,表达老师的要求或者期待或者激励。批语的内容好,书法的字体美,相得益彰。如果语文老师在这些方面一点都不在意,显然作为语文教师对学生施加的潜在影响就太少了,自然不能很好地实现语文教育或者起到熏陶的作用。如果你在这方面花的功夫多,完全就有可能自成一派。比如我们可能看到,我国老一辈的教育家徐特立先生,他每读书,都要在书上写很多批语,后来这些批语被印成了一部专门的作品。叶圣陶老先生的书法向来以精严为名,这也与他的谨严的作风相关。
  三、充分利用教师的书法示范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
  严格说来,在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这是语文课的应有之义。可惜由于各种原因,语文课上的书法教育被推给了书法课。而书法课对于一般的学校来讲又是一件虚无缥缈的事情。这样传统中国的书法教育就变成了真空地带。要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最好的方法还是在语文课上。我们既可以进行专门的书法教育,又可以随堂授课,字随文教,文从字授,两全其美。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也还是在于教师要有一定的书法修养。这种书法修养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比如传统的“永”字八法至少要练三五十遍,基本的笔画素养训练要过关。再如,对字体的自由变化要有一定的了解。有的老师,写标准的楷书没有问题,一要他提高字速记录笔记,他就可能不知所措,书法不堪一看,其原因无非是他不了解字体的笔顺变化,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何处可连写,何处可简写或省写,何处可圆转,何处可替代等等这些基本的书法知识他不知道,也没有练习过,只好胡写。而对于优秀的语文老师来说,这些都是起码的修养。
  假如要求再高一些,我们还希望有的语文老师多少还应当懂一些书法的艺术规律,增加一些书法的艺术修养。比如,真草隶篆书体的不同与变化,章法与布局的安排,行文与行气的内在规律把握,书法内容的不同选择等等,这些东西往往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很好地体验和理解。
  四、充分利用听写默写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
  一般来讲,语文课都少不了听写,默写等教学的方式。从教学的角度讲,未尝不可。但真正从语言学和教育学的角度讲,仅仅用一种方式进行教育,它的效用是要打一定的折扣的。这时如果我们用书法的方式进行抄录,或者创作,可能情况就会好得多,在学生用书法进行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单记忆了课文,而且,学习了书法,欣赏了艺术,进行了艺术的熏陶,手脑并用,其效果可能远远超过听写这种被动学习。
  实际上,在语文课堂进行书法教育也是十分容易的。板书或作业本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每一段充满睿智的话语,只要是用书写的方式呈现出来,都不应该忽视书法的存在。相反应该给学生树立书法的样板。无论你写的是何种字体,只要能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存在,感到你是在为他进行书法的示范,语文课的目的就实现了。可惜这样的范例,我们只听见魏书生老师经常这样做,其他老师似乎做得不多。
  原谅网址:.cn/viewthread.php?tid=133300&highlight=%CA%E9%B7%A8%BD%CC%D3%FD
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中国书法家协会等单位召开“写字与书法教育座谈会”
  写字课、书法课的是是非非——兼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
  中国国民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汉字书法教育应该天经地义必修课
  中国传统书法教育和实践有益于预防近视
  淄博市教育学会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会在四宝山中学成立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中国书法家协会等单位召开“写字与书法教育座谈会”
  日,为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推进写字和书法教育的深入进行,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中国书法家协会等有关单位,举办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写字与书法教育座谈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针对开展写字与书法教育工作广泛听取意见;探讨人民教育出版社广泛借助社会各界优势资源开发写字与书法图书的途径;商谈与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战略性合作事宜。会上,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韦志榕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人教社的基本情况和在写字与书法教育方面的工作和设想。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书记赵长青、中央国有大型企业巡视组组长滕久明、全国政协常委苏士澍、中国动漫集团党委书记李扬、人教社副社长罗先友等出席并发言。人教社副总编辑魏运华主持座谈会。
  人教社一直非常重视写字和书法教育,研发和编写了一系列写字、书法教材和相关图书。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社编辑出版的《写字教材》等系列图书重印达几十次,覆盖全国中小学校。2011年8月,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人教社发挥自身优势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写字教材》(庹氏回米格字帖),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目前,为了更好地推进写字与书法教育事业,人教社已将写字与书法类图书研发出版列为全社“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并正在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及其他书法教育界人士展开沟通,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再推出一批优质写字与书法教材和大众图书,以满足中小学生和书法爱好者的需求。
  写字课、书法课的是是非非——兼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
  林毓民
  ㈠问题的提出
  汉字书写,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毛笔书写艺术、毛笔实用书写、硬笔书写艺术、硬笔实用书写,分别称为书法(毛笔书法或软笔书法)、毛笔字、硬笔书法和写字。作为学校汉字书写课程名称的是书法和写字。在高等学校称书法课,在中小学称写字课。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1990年、1998年、2002年先后下发的有关中小学汉字书写的文件,都是采用“写字教学”、“写字课”的提法。
  这就是近二十余年我国汉字书写课程的一些基本状况。以上种种说法也是人们经过较长时期逐渐形成的共识,其中有的是约定俗成的,有的是由上级部门提出后渐渐被社会和广大群众最终认可的。
  然而,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却突然采用“书法教育”的提法,而且明确指出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应安排1课时“书法课”,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让我们首先简要回顾一下“写字”、“书法”等概念产生和演变的过程。
  ㈡书、书法
  我国先民创造汉字,最初只为实用。书写汉字是种实用技能。6000年前的原始汉字即具有相当的艺术性,发展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已是成熟的汉字,被公认为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滥觞。“汉字书写艺术”产生了,但与作为技能的“汉字实用书写”共用一个名称:“书”。
  据《周礼》记载,西周的儿童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称为“六艺”。艺,指技能;书,是书写,与“射”(射箭)、“御”(驾驭车马)等都是实用技能。
  东汉末年,“汉字书写艺术”已经开始脱离实用而成为独立的艺术,可是与“汉字实用书写”共用一个名称“书”的状况仍未改变。“书法”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卫恒的《四体书势》,但是仍指汉字书字,即汉字书写的方法,至于用“书法”表达“汉字书写艺术”的概念,则始于清末,因为“汉字实用书写”并没有产生新的名称,因此,“书法”和“书”一样,依然用来表达“汉字书写艺术”和“汉字实用书写”这两个概念。
  ㈢书法课、毛笔字、写字课
  新中国成立前后,小学生普遍用毛笔写字,许多地方的小学设置有“书法课”,教写“毛笔字”(主要是大字),虽然小学生能达到一定艺术水平的是少数,但所临字帖是颜、柳、欧、赵,称“书法课”,还是名实相符的。这与画得再难看上的课仍称“美术课”、唱得再难听上的课也叫“音乐课”一样,字写得不好,只是“初级阶段”,上的课还是“书法课”。
  五十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大发展、文化大普及,社会上扫盲运动轰轰烈烈,教育顺应形势,
  便将“书法”直译为白话“写字”,“书法课”就改称“写字课”。这个时期,除作文必须用毛笔抄写,其他学科作业都用硬笔(主要是钢笔)书写了。“写字课”也渐渐削减毛笔字的分量,硬笔字的习练得以不断加强。这种情况延续到七、八十年代之交,毛笔字最终退出实用领域,也基本退出写字课堂。同时,社会上却勃然兴起“毛笔书法热”。“书法”一词渐被“毛笔书法艺术”所独占。1978年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书法”的解释便是“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其中后一句是“书法”的狭义,前一句是“书法”的广义,包含其他民族的文字书写艺术。西方在15世纪前也有书法,但后来失传了,只剩下中国书法传承至今。而在我国民间口语中,“毛笔字”倒是个更大的概念,既包含毛笔实用书写,又包含毛笔书写艺术的“书法”。
  ㈣硬笔书法、写字
  紧接着“毛笔书法热”,八十年代初,全国又掀起了更加广泛的钢笔(后称硬笔)字书写的热潮。
  1986年全国首届硬笔书法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表明一个年轻的新兴艺术品种——“硬笔书法”诞生了。硬笔书写艺术从“硬笔实用书写”中挣脱出来,登上全国大雅之堂。1996,年中国书协设立了硬笔书法委员会,正式接纳了“硬笔书法”,作为整个书法体系的一个门类。从此,“书法”应包含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遗憾的是,至今,《现代汉语词典》的“书法”词条仍未作修改,也未增设“硬笔书法”词条。
  硬笔书法兴起之后,“写字”一词便渐渐变成特指“硬笔实用书写”,这是狭义。但是,在民间口语中,“写字”同“书”、“书法”一样,是个大概念,不仅指硬笔实用书写,也包含硬笔书法、毛笔书法和毛笔字。
  “书法就是写字,写字就是书法”,“用书法称别人,是敬词;用写字说自己,是谦词”,这就是普通百姓生活中的说法
  ㈤写字课改称书法课的时代背景
  ㈤写字课改称书法课的时代背景
  词语表达概念的情况是复杂的。一个词可以表达一个或几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概念可以由一个或几个不同的词表达。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们认识的发展而变化,表达概念的词语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每次变化都有一定的背景,2011年教育部将“写字课”重又改称“书法课”,有什么背景呢?
  1,近年来,国人的汉字书写水平每况愈下,出现“书写危机”,人们常用“惨不忍睹”、“不堪入目”来形容大中小学生的书写状况。学校重视应试教育,忽视写字教学,“书法教育”基本上已淡出中小学教育,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不少有识之士年年呼吁:国家要重视普及书法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2,日、韩非常重视中小学汉字书写教育。书法在日本称书道,在韩国称书艺,都有广泛的基础,韩国甚至要把其书艺向联合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3,日,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目前,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关于汉字书写课程的名称不统一,概念混乱,定位不清,有的称写字,有的称书法,2010年湖北下发的有关通知,要求大中小学开设写字课,而通知行文中,有“写字(书法)”的表述,让人费解。
  ㈥《意见》改用“书法教育”“书法课”是对两会提案的回应,也是对此前教育部有关文件内容的重申。
  两会提案关于加强青少年写字教育、普及书法教育、拯救汉字书写危机的意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理应做出积极回应,提出有关政策规定,加以认真贯彻落实。
  其实,《意见》所提到的内容,在此前教育部有关文件中,基本上都已涉及,《意见》不过是再次重申。如《意见》中所说“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高年级“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三年级开始……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等等,在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中都有清楚的表述,行文、词句也大体一致。《意见》与此前文件不同的最突出的一点是“书法”一词的出现。
  中小学教育有十多门课程,能惊动国家两会关注、讨论,提交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特别重视的,唯有“汉字书写”(实用书写和书写艺术),至今也唯有这一次。
  如果与使用部分汉字的日本相比,我们这次的“动静”只可看作是迟到的一步。“在日本,书法又称书道,它的大普及、大开展得益于中小学教育的坚实基础,书法课程的开设,被日本政府写入《宪法》。……日本书法的一个成功:提升国民的文明素质。”(《写字》2008年第2期,季耀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意见》的下达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汉字书写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想想两会,比比日本,别忘记两年前“申遗”成功给世界的承诺,回忆一下陈云同志关于“小学要重视毛笔字训练”的指示,我们对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还会认为是“操之过急”、“为时过早”、“不从实际出发”、“不符合时代要求”吗?
  ㈦为“写字课”、“书法课”正名:二者都是广义
  中国自古讲究正名,凡事要名正言顺。家长给孩子取名字就特别慎重,幼儿时可能随便些,叫“石头”、“铁蛋”什么的,但长大上学一定要取个讲究的学名,如“永刚”、“志宏”之类。
  汉字书写课程,原称“书法课”,五十年代后期改称“写字课”,如今又要改称“书法课”,两次改变名称,都各自有其背景、缘由,都不是一个人一拍脑袋就决定的事。可是,《意见》重称“书法课”为什么受到那么多人质疑、责难,甚至讥讽呢?
  笔者是普通的退休教师,是个老牌的铁杆写字派(姑且把热爱写字事业者称为写字派),多年来形成了关于写字、书法二词的狭义概念,对《意见》未作任何解释说明的情况下,突然改称“书法课”也很不理解,忧心上级重视了“写字艺术的书法”,会忽视“实用书写的写字”,写字水平下滑如何能够阻止?但是,仔细想想,改称“书法课”的后果真会那么严重吗?“写字课”名称用了这么多年,写字水平为何下滑日甚?看来下滑另有复杂的原因,仅仅改个名称,既不能阻止下滑,也不至于加速下滑!
  其实,“写字课”,“书法课”是一回事,两个名称也许各有利弊,正如“石头”通俗亲切,而欠文雅庄重,“志宏”文雅庄重而欠通俗亲切。称“写字”,白话易懂;称“书法”古雅斯文,尊重传统。河南梆子戏改称“豫剧”也是这个道理。
  原来,“写字课”“书法课”用的都是广义。写字派人士却当作了狭义,他们可以把这“写字”“书法”这两个概念分析得清清楚楚。写字是实用,书法是艺术,二者的目的、性质、用途、特点等都不相同,泾渭分明。在大赛活动中“写字”“书法”用的是狭义,对参赛作品艺术水平的区分极严极细,艺术水平高的“书法”作品,理当评高奖;艺术含量低的“写字”作品,自然会评低奖或评不上奖。
  但是,“写字”“书法”二词,用于中小学汉字书写课程的名称,则是用其广义。学生们在学习汉字书写过程中,水平参差不齐,随时有升降流动,称“写字”还是称“书法”不易说清,也无需说清。正如张文海老师所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类似的情形还有,目前使用的写字教材,其中硬笔、毛笔范字都是艺术水平较高的书法作品;《写字》杂志、“写字论坛”中发表的“书法”作品,和谈论“书法艺术”的文章,不在少数;《青少年书法报》、《书法报·硬笔书法》中发表的实用书写的“写字”作品,和谈论写字教学经验的文章更为多见。
  另外,小学一二年级是启蒙阶段,小学生有效注意时间短,如课堂上教学环节单一,容易感觉枯燥,产生厌倦情绪。语文课上,识字、写字、阅读、写话等教学环节是结合进行的,因此,《意见》没有规定一二年级专门开设作文课,也没有规定开设写字课或书法课。
  ㈧给汉字书写(实用书写和书写艺术)以应有的地位:“听、说、读、写、文”与“书、音、美”
  1,汉字实用书写。1905年废除科举制后,我国对汉字书写的重视程度渐渐减弱。“五四”时期提出“提倡拉丁化,打倒方块字”的口号,认为汉字繁难,是封建主义的附庸物,主张废除汉字,代之以拉丁化的拼音新文字。
  新中国成立后,**也提出了“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的主张。1954年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开始着手改革汉字的准备工作,后由于有人著文坚决抵制,中央才于1958年将“文字改革”调整为汉字规范化工作和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与推广普通话。
  直到1985年1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才正式更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然而,根据2011年“光明网”的问卷调查,目前竟然仍有9.85%的人认为“应该拼音化”!
  在改革汉字呼声甚高的年代,在汉字生死存亡前景岌岌可危的形势下,汉字书写怎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地位?反映在语文教学中,便是重视拼音、识字教学,重视阅读、写作教学,轻视汉字书写教学。
  八十年代在全国推行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学经验,就是一个典型。至今,识字教学仍然主要依靠注音,学习7周汉语拼音后,才开始识字,而对汉字的笔画、偏旁、结构等书写技能的教学、习练,得不到重视和时间的保证。在“听、说、读、写(指写作)”四大语文能力中,把汉字书写能力排除在外。写字教学的地位,不但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之下,也在识字教学、拼音教学之下。
  尽管郭沫若先生于1962年已对中小学生提出过把字写好的要求,陈云同志生前也有过关于小学生应重视写字的指示,但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指示的官员、校长和老师,实在为数不多,他们思想上还存在“汉字繁难落后”观念的影响,更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力冲击,汉字书写教育很难得到重视。许多学校没有开设汉字书写课,开设了的大多也是形同虚设。
  因此,渐渐造成今日汉字书写“惨不忍睹”的面貌和每况愈下的“危机”。
  现代最新科研成果表明,汉字是科学、易学、智能型、国际性的优秀文字。习练汉字不仅为了信息交流,而且可以开发智力,增强记忆,健脑健身,陶冶情操,具有提升文化素养、品格性情、审美能力的作用。
  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汉字初学阶段比较难,最难就难在初学500个基础字,认识、理解、记忆、书写都困难,“学到1000字以上,汉字所具有的许多优越性中的容易学的特点就明显表现出来”。
  因此,全国人大、国家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足够的理由通过政策规定,严格要求各级学校对汉字书写教育务必给予充分重视。笔者以为,应给予汉字书写以应有的地位,至少不能低于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在主要的语文能力中,汉字书写能力应有一席之地,可改称“听、说、读、写、文”,让“写”改指汉字书写能力,增加一个“文”,用来指称“作文(写作)能力”。
  2,汉字书写艺术。与汉字实用书写相比,汉字书写艺术的“书法”,目前的地位、处境更是尴尬可怜!“硬笔书法”虽然于1996年被中国书协正式接纳,成为书法的一个门类,然而至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仍未设“硬笔书法”词条,而毛笔书法在古代确曾有过辉煌,地位很高,在“诗书画”中位居“画”之上,可是到了现代、当代,则大为失落,其地位已经一落千丈了。
  二十世纪初,西风东渐,在西方的思想、文化、艺术的冲击影响下,中国书法艺术的地位坍塌了,这是由于西方艺术中根本没有“书法”。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方块字”的口号声中,自然不会给书法以应有的地位。
  虽然有蔡元培等有识之士明确肯定了书法的艺术地位和价值,但有更多的人只看到书法的实用价值,而不承认书法是艺术。郑振铎(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便是否认书法艺术价值的代表人物。解放后,国家就没有把书法当作一门艺术看待。至今,《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艺术”词条,包含的各类艺术只提到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9种,却没有书法的位置,而“书法”词条中,却又明明白白地称其为艺术,其处境何其尴尬可怜!新中国建国之初,美协、音协、作协等不久便宣告成立,而书协的成立拖延至32年后的1981年,真是不可思议!
  毛笔书法渐渐退出实用领域,遭到冷遇、边缘化,最终淡出中小学的课堂。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基石和根。书法博大精深,充满了辩证法。中国书法申遗成功表明世界对中国这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的珍视和认同,我们有责任重新认识书法艺术,认真保护、传承、宏扬它。现代的一些大学生被人们称为“有知识、没文化”,就是指缺乏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
  书法教育,是传统美育的基础。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担任美育教育任务的是音乐课、美术课和语文课中的文学作品教学,却将书法晾在一边。书法与音乐、美术相比,是最能够代表中国,象征中国的艺术,古代读书人最基本的审美训练,就是从习练书法开始。因此,我们应以中国书法申遗成功为契机,恢复书法艺术应有的地位,在中小学艺术课中,书法课至少与音乐课、美术课平起平坐。
  有人说,书法是艺术,是少数人的事情,平常人不必尝试。作为中国的中小学生,还是应该学习书法艺术的,“书、音、美”和语文课中的文学作品教学都是承担美育教育任务的“艺术课”,都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
  学唱歌、画画,不一定就要当歌唱家、美术家;不想当诗人、小说家,也应该学习语文课本中的诗歌、小说。
  对书法课也应作如是观:学书法不一定就要当书法家;不想当书法家也应该上好书法课。
  原文网址:.cn/viewthread.php?tid=2327601&highlight=%CA%E9%B7%A8%BD%CC%D3%FD
  评点:
  新小中年级组:
  写字和书法不必区分的那么清
  从狭义上理解,的确写字更应侧重实用,而书法则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没必要区分的那么清,正如张文海老师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重庆沙坪坝阿丁丁;
  言:目前,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关于汉字书写课程的名称不统一,概念混乱,定位不清,有的称写字,有的称书法,2010年湖北下发的有关通知,要求大中小学开设写字课,而通知行文中,有“写字(书法)”的表述,让人费解。
  应:实用基础上的汉字书写就是写字,目的用于交流与传播社会信息,不计字形美丑,不斥工具异同,能识能读即可。
  书法却恰恰相反,它的出发点是非实用的,主要用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书写形式和内容带有明显的继承和独创性,审美是作品的核心要素,充分体现软毫毛笔的书写性。据此,书法与写字的界限一目了然:凡是以实用为目的、不计审美和独创、无视书写工具的汉字书写,不能叫做书法。
  重庆沙坪坝阿丁丁;
  落实委员提案:中小学增设书法课初衷好但实施难
  日09:46来源:《人民政协报》
  要让书法进课堂落到实处,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做法,也出现了种种困难。据记者观察,难题普遍集中在:一、师资不足、不齐,缺乏教学评估标准;二、教材不统一,字帖鱼龙混杂;三、教学课时紧张,书法教学管理尚待规范。这些困难也导致许多学校未能真正开设书法课。
  许多学校表示,由于9月初开学时才接到书法进课堂的通知,要在这个学期里让书法课落到实处有点困难。由于课时紧张,刚开课时只能临时“插课”。大部分年轻的老师并不精通书法,只能让一些年纪较大的老师兼任书法课,这些老师几乎全凭自己多年书法爱好的积累。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老师遵照的字帖和教学的方法不尽相同,学习质量难以保证。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一般中学除了中考会考9大科目外,还要开设体育、音乐、美术、劳技等多门课程,学生日常学习任务已经很重,学校很难集中大量的时间进行书法教育,尤其是利用整节课来进行书法教育。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虽然较初中轻松,但因为课时紧张,有的小学虽然开设了书法课,但只能利用大课间15分钟来作为写字课。
  全国的中小学书法课程都没有派发统一的书法教材。目前市面上练字的教材很多,但大多数并不适合做中小学的书法教材,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的书法图书并不多。为此,各学校在“自筹”师资的同时也“自筹”教材。
  业内不少人士对这种“自筹”书法教材的科学性提出质疑:无论是硬笔还是毛笔的教学,在坐姿、握笔、写字姿势以及运笔等基本功的教学上都非常讲究,需要系统的教材作指导。然而,如今大部分“兼职”书法老师本身的书法修养就不是很高,假如再让他们“自筹”教材,恐怕既为难老师又为难学生。
  为此,有人提出,当务之急应该把在书法教育第一线、有经验的书法教师聚集起来,编撰一套真正适应中小学书法课堂教学的科学教材。比如:“入门级”学生应以楷书为主还是以隶书为主?楷书学习选择颜体、柳体还是欧体?作为练字的范本,在字体大小上,是以小楷为宜还是以寸楷为宜?类似问题都应该反映到教材中去,不能千篇一律。
  评:在应试年代,你知学生书包有多重,学生的学负有多沉,现实点吧不要踏空要踏地,抓基础,抓抓基本功吧,教下执笔、坐姿,教下“横平竖直”,教下“结构”,教下运笔技巧,把横写笔直,把竖写挺拔...。
  教育部把基础学科的研究立起来,正确执笔规范拿出来,把正楷字的定义搞出来!哎,一团乱麻!
  重庆沙坪坝阿丁丁;
  网摘:
  丁丁帖子的高论令我茅塞顿开。的确,教育者真的应该反思,我们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书法家吗?对芸芸众生来说能写一手实用的字足够了,书法教学与写字教学绝不能混淆观念。
  学语习文:
  对芸芸众生来说能写一手实用的字足够了
  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有相关规定,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
  明确写上“在小学每天语文课都要求安排随堂练习,天天练字”。
  中国国民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汉字书法教育应该天经地义必修课
  博客臧
  《光明日报》日头版,“从汉字手写看文化传承系列报道③》,发表本报记者张玉梅报道文章,标题《别让书法教育“溜边走”》。
  年轻的朋友们可能有所不知,实事求是的讲,中国大陆“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疏离与摒弃汉字书法课已经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情啦。
  新中国建立当初,领袖推动的全国规模的“汉字拼音化改革运动”,让汉字背上了“腐朽落后”、“低级阶段文字”的“黑锅”,名声扫地,处于“被革命”的行列;“汉字简化运动”轰轰烈烈开展,1956年颁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对汉字进行无理的刀砍斧剁式改革;《汉语拼音方案》也于1957年匆匆推行,借助国家权力(国务院和全国人大),颁布之快,推行之烈,乃人们始料未及。原本部署1958年先在报纸和师范、中小学校试行,实际上这一文化教育革命狂飙迅即在全国掀起热潮,形成运动普遍推广开来。
  同时,由于民国以来吸收西方科技进步成果,书写工具铅笔、钢笔普遍应用开来,即所谓中国第一次换笔时代,中国传统的毛笔让位于更为轻便、适用的铅笔、钢笔,国人对“文房四宝”的虔诚敬重,已经被对“派克”金笔的崇拜所替代。
  试想,在这样双重情势下,中小学校设置的毛笔书法课程被视为封建残余,逐步被疏离和放弃的命运实属必然。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大一统的《语文教育大纲》中,从此不再专门设置汉字书法课程,中小学生摆脱了研墨、毛笔习字之苦当然视作解放之乐事。
  “文革”之后,庞中华硬笔书法以燎原之势在中国大地蓬勃兴起,但是这样的文化教育现象从本质上讲,是民间自发的,仅仅以地方民间发起几次“全国硬笔书法大赛”而已,终究得不到国家教育行政的认可,很难全面推广和持久巩固下来。
  时至今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汉字书法教育的态度还是矛盾的,模棱两可、犹疑不决。不信,你看“从手写汉字看文化传承系列报道③”中的提示——
  2010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苏士澍、欧阳中石和王明明提交的《关于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的提案,剖析了中国传统书写技艺被严重轻视的现象,提出从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当代文化建设的高度,进一步推动青少年书法教育。
  教育部对“两会”这一提案的回复是:考虑学生学业负担问题,对汉字书写硬性增设课程持谨慎态度。
  其实,自2001年开始在全国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特别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教育部2002年出台的《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也制定了学生不同年段书法标准和具体要求。
  (以上内容摘要自日《光明日报》头版“从手写汉字看文化传承系列报道③”《别让书法教育“溜边走”》中《边缘、冷遇——书法教育的尴尬》一节)
  但是,由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将写字课设置为地方课程,也就是说不是某种意义上的“必修课”,因此绝大多数中小学校“自降标准”,令书法教育形同虚设。理应受到重视的书法教育,在中小学校里“溜边走”的边缘化境遇,便不言而自明了。
  所以,我反复强调解决书法教育问题的根子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手写汉字的问题也并非单纯,其背后有诸多更大、更深的问题缠绕、羁绊,需要探讨廓清与解决排除。
  母语汉字如此重大的“教育失误”,“引人思考的应该更多”,应该让国人讨论清楚。当然,国家教育部应该表明态度,首先引咎自责。
  【附录】从手写汉字看文化传承系列报道③
  来源:《光明日报》(日01版)
  别让书法教育“溜边走”
  本报记者张玉梅
  书法,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书法教育,中国传统美育的基础,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2009年,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随着科技进步和文化生态的变化,书法面临着如何参与当代生活、当代文化建设和培养后继人才的现代转型问题。
  书法至简,笔墨纸砚;书法至繁,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的中小学校里,书法教育的“边缘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如何探求切实而有效的途径,让书法教育走进课堂,让书学融入基础教育,这不单为中小学素质教育所需要,更是关乎传统文化弘扬的迫切课题。
  边缘、冷遇——书法教育的尴尬
  2010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苏士澍、欧阳中石和王明明提交的《关于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的提案,剖析了中国传统书写技艺被严重轻视的现象,提出从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当代文化建设的高度,进一步推动青少年书法教育。这一提案受到广泛关注,再一次引发在中小学校加强书法教育的讨论。
  三位政协委员根据一次专题调研的情况指出,目前,90%以上的学校特别是初中以上不再设立书法课。一般中小学校没有专职的书法教师,多由语文教师兼职。随着电脑的普遍使用,汉字书写有更加边缘化、甚至被逐渐取代的倾向。
  教育部对“两会”提案的回复是:考虑学生学业负担问题,对汉字书写硬性增设课程持谨慎态度。目前小学一至三年级有写字课,主要是硬笔书法,四至六年级是毛笔书法课,每周一节。学校课程设置为三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写字课为地方课程,也就是说不是某种意义上的“必修课”。不少学校因此“自降标准”,令书法教育形同虚设。
  其实,自2001年开始在全国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特别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教育部2002年出台的《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就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重要性、为学生写好汉字创造环境、提供必要条件,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书法应该达到的标准,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然而,理应受到重视的书法教育,在中小学校里“溜边走”的边缘化境遇,依然存在。
  分数、升学——意义理解的偏差
  书法教育被边缘化,同当前教育的导向不无关系。在很多家长心中,分数第一,升学第一。与此相关的主课和涉及推优、特长的奥数、艺术等知识、技艺的培训受追捧,其他课程明显被冷待。
  书法教育被边缘化,还缘于对书法的文化内涵和意义的理解发生偏差。北京景山学校书法教师龚学勤说,书法并非简单等同于练字,它对孩子心灵、性格的塑造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一生。
  目前大多数学校课程设置偏重于知识量的传授,艺术课特别是书法的分量显得轻了。景山学校有重视书法的传统,每天上午眼保健操后,有15分钟的写字时间,他们的经验表明,写一手漂亮的汉字让孩子受益终身。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说:“从小学教育就应开始正式学习书法,中学、大学都要有课程。书法艺术的学习不是单纯知识性教育,同是书写,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境界,最终对人的审美、性情、素养会有很好的提升。”
  去年教育部主办“首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国书协担任专业指导,初选参赛学生人数达千万,可谓盛况空前。这说明,提高青少年对书法的关注、了解以及参与的热情,是书法人才传承与培养的必经途径。
  传承、坚守——学校教育的一大课题
  上世纪三十年代,钢笔成为主要的书写工具之时,鲁迅曾在杂文《论毛笔之类》中,曾与持“国粹渐就沦丧”论点的周作人作过一番有趣的讨论。他提出,别把钢笔和毛笔分个高下,传承文化才是要意。
  但就是这个“传承文化”的“要意”,现在已被大多数人忽略了。在电脑普遍使用的今天,青少年写字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连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经常用电脑打印,汉字书写和教育遇到的挑战不言而喻。
  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赵长青介绍说,从中国学习了书法的日本,把书法作为“国魂教育”的一部分,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书法教育对青少年的培养是全方位的,不但培养认真、严谨的习惯,同时传输知识、陶冶性情,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相较而言,我们的书法教育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教育。
  赵长青说:比申遗成功更重要的是书法的传承与保护。学习书法也要从娃娃抓起。中国书协提出“从小写好中国字,长大做好中国人”的响亮口号,并围绕这个主题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开展书法艺术节活动,至今已举办了四届。这项活动收到良好社会效果,有更多的中小学生参与进来,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中小学校抓好书法课的积极性。
  时代在变迁,关乎文化传承的东西不能变。但不可否认的是,笔墨当随时代,如何让书法这门古老艺术焕发时代的生命力,是摆在我们学校教育面前的一大课题。
  原文网址:.cn/viewthread.php?tid=890044&highlight=%CA%E9%B7%A8%BD%CC%D3%FD
  点评:
  作者:
  且看下文说的多么寒酸——全国书法协会副主席
  赵长青:“网络依赖症”和“电脑失写症”对汉字书写的弱化作用不容小视。现在许多中小学生,包括大学生,都以键盘替代了书写,长此以往,手写危机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可能造成断代现象,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通过适当的方式,大力倡导汉字书写,广泛普及书法艺术,实在是保护中华文化“命脉”的一件大事。
  为及时扭转这一局面,我们一边积极向全国人大、政协和教育部门呼吁,一边主动加大书法普及的力度。我们与教育部联合,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发动有实力、有能力的省份推广书法课,如在广东、海南、重庆的学校开设了书法课。
  吕建斌:
  书法课应在全国开展,我们就是写着毛笔字长大的,好处自不待言。
  作者:
  朋友言之成理!
  从教育现状来看,所谓“课标”都是“纸上谈兵”,虽有“具体要求”,却从没有在教学实际当中扎扎实实落到实处过。
  其实,我国最新制定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仅在语文课程“写字”的“阶段目标”上要求: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正楷字帖,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从上文第一句段要求中可以知道,这句话中只是对“用硬笔书写汉字”要求的述说,并没有“硬笔书法”字样,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国民义务教育即中小学教育中并没有给予“硬笔书法”以名正言顺的教学地位,况且其对庞中华引领的“硬笔书法”学习活动,从来就没有评论和认定过。
  而第二段话当中,说用“毛笔书写汉字”时,才有对书法临摹与鉴赏的要求。
  作者:
  依我看,真个是国民义务教育整个系统,包括语文教学——汉字教育整个环节都出现了问题。
  例如:
  1、国民义务教育对汉字的态度——提到孩子母语的高度来认识了吗?况且,把英语与汉字一同当“主科”学习,“三主科”当中有两门语言,中国孩子们同时要学习书写: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汉语拼音“字母”,之后才学写“方块汉字”,这样科学吗?实乃中国儿童难以承受之重啊!艰苦卓绝程度乃世界教育绝无仅有——不是吗???
  2、语文识字教育全国小学课本千篇一律,搞“拼音识字法”一家独尊——先要“绕弯子”学习“汉语拼音系统”,书写半圆笔画为主的“蝌蚪形”拼音字母之后,还能够让学童把汉字笔画写的“横平竖直”了吗?还怎么能够写出“笔锋”来呢?
  3、语文教学搞的全国大一统的“随课文识字”方式,让一年级小学生们“识字与写字同步进行”,不分解学习笔画,不进行笔画基础训练,不讲究汉字笔法原则、笔顺规则、间架结构规律,“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建立汉字书写的科学序列才是“汉字书写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4、------------
  中国传统书法教育和实践有益于预防近视
  作者:潘德馨
  我国传统书写工具是毛笔(俗称软笔)。毛笔书写,即使下笔用力较轻,也容易留下清晰笔迹;古人对书写笔法、握笔姿势、书写姿势等,又早有精深的分析研究,要求科学严格,传授书法先要教正确握笔和正确的书写姿势;人们竖握毛笔书写时,拇指尖距离笔尖较远,总大于一寸,大拇指不大会遮挡视线,所以不用歪头侧身观察,更不会眼睛贴近写字本。传统书法教育和实践,不但有助于儿童写好字,而且更有利于儿童自幼养成良好的握笔、书写和观察习惯,从而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和预防近视。我们看到在古典文艺作品中有不少描写古人“年老眼花”的事例,但记述“年少近视”的事例却很少。
  使用铅笔书写,与毛笔很不一样,需要加大力度才能写出清晰的字迹,而且笔芯越硬,色素越淡,越需要用力;铅笔握笔方法也与毛笔不同,大拇指尖顺向趋近笔尖.儿童手肌发育尚未健全,铅笔杆上又难以限定手指的确切位置和合理夹持角度,他们自行做到正确握笔很难,大多数儿童初学写字时,夹笔太紧,用力过猛,姿势不良,手指逼近笔尖,并且大拇指关节高高耸起,遮挡视线。为了看清笔尖书写情况,儿童往往不会自行矫正握笔姿势,相反会错上加错:一、歪头侧视,低头近看,甚至眼睛贴近写字本,视距超近;二、坐姿不正,脊柱弯斜。时间一长,习惯难改,就会影响眼球结构和视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使近视由“假性”变为“真性”,且度数不断加深。
  自近代开始,铅笔等硬笔在我国逐渐流行,取代了我国传统毛笔,成为儿童幼学时主要书写工具以后,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教育界对硬笔握笔姿势与防近视的密切关系重视不够,以及其它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逐年上升,一直居高不下。
  原文网址:.cn/viewthread.php?tid=491516&highlight=%CA%E9%B7%A8%BD%CC%D3%FD
  评点:
  重庆沙坪坝阿丁丁:
  这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具有独家的文献价值!有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步伐。
  文章着重分析捏笔紧的危害:捏笔紧是造成不科学执笔的最大原因,而用铅笔写字是最大源头。毛笔容易留下清晰笔迹,可以轻松捏笔书写,而铅笔需加大力度才能写出清晰的字迹,造成捏笔紧的现象。
  捏笔紧是造成不科学执笔的最大原因,而用铅笔写字是最大源头,捏笔紧造成手指捏笔紧张手指弯曲形成病区,很多孩子写字手指就痛写一辈要歇一会,有的孩子写作文是手指象要断了一样。
  重庆天星小学调查200名同学:52%的人写字以后经常出现手指、手腕酸痛;48%的人因为写得慢或写得差而伤心难过,学生们反映:身体疼痛、手指变形、视力下降、心理受伤。
  小学一年级用钢笔写字的可行性研究
  张惠萍陈树民
  课题的提出
  下面的一些现象,我们的广大教师和家长往往是“有目共睹”,而又“视而不见”。这里不妨列举几种:刚人学的小学生,不会削铅笔,用小刀又怕伤了小手,因此,代孩子削铅笔,成了家长每天必须完成的“家庭作业”。有了铅笔刨刀,可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但你留心一下,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刨下来的木屑、碳末,不注意,不仅会弄脏了小手和书本,还会污染桌面和教室的地面。细心的老师和家长还会发现:小刀削铅笔还要有相当的技巧,太短、太长、太尖、太秃,都不利于书写。而刨刀刨出的铅笔,露出来的笔芯很短,笔头很尖,由于太尖开始写字很难,写出来的字像画细线一样,写不了几个字很快就秃了。如果铅笔芯软,写字笔迹就会明显的由细变粗,于是学生急得不得不拿起刨刀死命的铰。如果铅笔质量差,一枝铅笔铰不了几次,就报销了。聪明的家长总结经验教训:还是爸爸妈妈包办代削铅笔为好。家长发现孩子写字很费铅笔,课堂上写秃了没有办法,干脆每天给孩子多削好几支铅笔。所以打开学生的铅笔盒,往往齐刷刷地放着一排削好的铅笔。对此,家长可是有苦难言,总不能要求老师为每个学生削铅笔呀!为了防止学生把铅笔写断、写秃了影响课堂教学进度,教师出于关心,往往自己要在课前准备几支削好的铅笔,或准备一把小刀,准备课上应急给学生用。目前市场上的铅笔品种很多,质量不一。哪种铅笔适合小学生写,有经验的教师往往要费一番心思,做一番调查研究,而后向家长提出建议。电视环保公益广告曾宣传:人们使用一次性的木质筷子,每天就要吃掉十五公顷的森林。我们不禁联想到:我国有多少小学生,每天用刨刀不知要铰掉多少木材,如果做个调查统1卜,这个数字恐怕也是惊人的。(我们做过一个调查,一年级小学生一个学期大概用铅笔四十支左右。)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用铅笔写字,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的的确确有不利的地方,不便的地方。于是,我们萌发了一个设想,试试:从小学生人学一开始,就直接使用钢笔写字。
  实验的准备
  在实验起步之前,我们拟订了计划,确定了实验学校和班级,举办了培训班,编制了教材。
  下面讲几个主要问题:
  比较分析,解放思想,统一认识。
  一提出这个设想,许多老师和家长持怀疑的态度。他们的疑虑,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问题:然运笔,写出笔锋,这是铅笔无法相比的。(当然,在学生开始书写阶段,是不要求写出笔锋的)。
  第三、关于写字允不允许用橡皮擦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用铅笔书写,也是历来存在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允许学生擦,主要理由是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自己发现写错了或写得不好,应该允许擦去重写;另一种认为:写字不应该擦,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有的老师为了鼓励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允许学生发现写错了或写得不好,可以做一个记号,在后面重写、再写。老师发现这种J清况,不但不批评,不扣分,相反,还要表扬这种认真仔细、精益求精的良好态度。所以,仔细地想想,辩证地分析:擦不擦并不是一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有的同志联系到学习画画,严格的训练,是不允许擦的--一这一点对我们思考上述问题会很有启发。实验的结果证明:老师和家长都认为,书写时不擦对从小培养学生专心细致耐心的品质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笔头很尖,由于太尖开始写字很难,写出来的字像画细线一样,写不了几个字很快就秃了。如果铅笔芯软,写字笔迹就会明显的由细变粗,于是学生急得不得不拿起刨刀死命的铰。如果铅笔质量差,一枝铅笔铰不了几次,就报销了。
  我国有多少小学生,每天用刨刀不知要铰掉多少木材,如果做个调查统1卜,这个数字恐怕也是惊人的。(我们做过一个调查,一年级小学生一个学期大概用铅笔四十支左右。)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用铅笔写字,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的的确确有不利的地方,不便的地方。于是,我们萌发了一个设想,试试:从小学生人学一开始,就直接使用钢笔写字。
  擦不擦并不是一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有的同志联系到学习画画,严格的训练,是不允许擦的--一这一点对我们思考上述问题会很有启发。实验的结果证明:老师和家长都认为,书写时不擦对从小培养学生专心细致耐心的品质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4、现在大部分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使用市场上常见的细铅蕊铅笔。众所周知,这种笔在书写时铅蕊容易折断,为了使笔蕊不经常折断,办法之一就是在书写时将铅笔尽量地竖起。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不良的执笔习惯。
  4、不少教师认为执笔姿势的教育是语文教师的任务,与其它学科无关,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它关系到人的终身发展,与任何学科都是息息相关的。况且,矫正学生的不良书写习惯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综合工程,单凭语文教师是很难完成的,需要全体教师的协作和参与。全体教师都应认识不良的书写习惯的危害性,迅速行动起来,共同做好学生的不良书写习惯的矫正工作。
  5、家长应重视孩子执笔规范的教育。只有人人重视,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做到人人抓、天天抓,一抓到底,才能全面、彻底地矫正学生的不良书写习惯,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奠定一块坚固的基石。
  结论:这是个世纪课题,急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学校各老师重视这个问题,研究这个课题!!!
  潘德馨:
  谢谢阿丁丁老师的支持!
  捏笔紧的危害:
  捏笔紧是造成不科学执笔的最大原因,而用铅笔写字是最大源头。毛笔容易留下清晰笔迹,可以轻松捏笔书写,而铅笔需加大力度才能写出清晰的字迹,造成捏笔紧的现象。
  捏笔紧(大拇指骨关节高翘),再加上捏笔低(大拇指尖靠近笔尖),必然遮挡视线,迫使儿童歪头、低头、侧视。
  (浙江湖州。电子邮箱)
  江西吉安市安福县lordring:
  幼儿园小学使用毛笔启蒙,到小学高年级可以用圆珠笔、钢笔和铅笔。小考应该增设书法分数,让学生从小看重“写一手好字”。教材也应配套,师资要加强。这样就眼睛不易近视,书法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淄博市教育学会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会在四宝山中学成立
  6月3日,淄博市教育学会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在高新区四宝山中学隆重召开。山东省教育学会会长、原山东省教育厅厅副厅长王恩大、原市政协副主席、民盟淄博市委主委王颜山、山东省书协副主席、淄博市书协主席赵长刚、淄博市教育局副局长唐勋、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市教研室主任苏明光、市教育局督导室主任赵世民、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庆林、原淄博师专教授书法教育家牛国泰、高新区地方事业局副局长刘光、高新区教委主任邹彬、四宝山办事处党委书记吕厥强、副主任田明以及市属中学的校长、书记、各区县教研室美术、书法教研员等七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教研室主任、新当选的研究会理事长苏明光主持,淄博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鹿奉俊致欢迎词。与会领导、专家听取了四宝山中学校长邢保海关于淄博市教育学会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会筹备工作的汇报,讨论了成立淄博市教育学会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会的紧迫性、重要性,讨论并通过了研究会的宗旨、任务、章程;确定了研究会第一届组织机构,讨论确定了研究会近期的主要工作;山东省教育学会会长王恩大、原市政协副主席、民盟淄博市委主委王颜山、山东省书协副主席、淄博市书协主席赵长刚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市教育局副局长唐勋、原市政协副主席、民盟淄博市委主委王颜山为淄博市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会正式揭牌;与会领导和专家参观了四宝山中学书法教育展室,现场观看了四宝山中学一千余名师生的现场书法表演,对四宝山中学书法教育取得突出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与会领导、专家王恩大、王颜山、赵长刚、刘舜泉、王军等现场题字,展示墨宝。
  会议一致选举淄博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洪亮任淄博市教育学会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选举市教研室主任苏明光任研究会理事长,市教育局调研员赵世民任研究会副理事长,选举高新区四宝山中学校长邢保海任研究会秘书长选举产生了顾问、副秘书长若干人,研究会秘书处设在四宝山中学。山东省教育学会会长王恩大在讲话中指出:加强中小学生的写字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研究会要立足实际,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研究会的群众性、学术性、实践性作用,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提高教研能力服务、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本次会议是淄博高新区四宝山中学作为淄博市首家农村中学“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学校”,根据淄博市教育局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书法写字教育的意见》,为促进全市中小学书法教育科学、全面、专业、快速的发展,积极申请承办的。淄博市书法教育研究会的成立,无疑为全市书法教育的发展开辟了绿色通道,必将引领我市中小学书法写字教育沿着健康的轨道快速发展。研究会的正常运作必然会使写字教育更加规范,更加科学,必将推动全市中小学写字教育的蓬勃发展,使中华民族这一优秀文化精髓得以继承发扬。使我市的素质教育更加规范健康的发展。
  原文网址:.cn/viewthread.php?tid=384525&highlight=%CA%E9%B7%A8%BD%CC%D3%FD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
  包头土右旗
党三尧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以及观察力、注意力、表现力、想象力,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特制定本指导纲要。
  一、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基本理念
  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育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
  1.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识写汉字,是儿童系统接受文化教育的开端,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中小学书法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
  2.硬笔与毛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中小学书法教育包括硬笔书写和毛笔书写教学,既要重视培养学生汉字书写的实用能力,还要渗透美感教育,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3.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中小学书法教育要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还要关注学生在书法练习和书法欣赏中的体验、感悟和个性化表现。
  4.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中小学书法教育要注重基本书写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书写水平。同时在教学活动中适当进行书法文化教育,使学生对汉字和书法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书法教育总体目标与内容
  1.学习和掌握硬笔、毛笔书写汉字的基本技法,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楷、行书,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有一定的速度。毛笔书写以楷书为主,学习临摹经典碑帖,基本做到规范、整齐、美观。
  2.通过书写体验和对古今书法名作的欣赏,能从笔画、结构、章法以及神采、意境等方面初步感受书法之美,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
  3.初步辨识汉字书法的几种主要字体,知道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书家和作品,了解与书法有关的篆刻、器用等方面的常识,激发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47 个阅览者
(当前可输入字数:50)
&上传单张本地图片 许可格式:jpg, gif, png 许可大小:小于1024K
&&&&更多功能
通过论坛短消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潘丰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