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国历史朝代图朝代外国有中国历史朝代图地盘吗,有哪个国家是中国历史朝代图的

朝代(朝代)朝代:指在封建社会或者沿袭了封建社会王室传统的国家里,王朝更替或者国王更替的时间间隔。朝代一般以王朝或者国王的名称加以命名,也有以年号加以命名的。目录 中国对朝代的定义中国朝代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同,”朝”与”朝代”的区别在于”朝”是当时就有的观念,如孔子说过”丈于朝”,因此”朝”就类似现在所说得”国家”(但国在中国古代有时指”朝”,有时指”诸侯国”,有时指”周边小国”);”朝代”则是後人方便划分历史的称呼,最明显的就是”魏晋南北朝”这个”朝代”很明显不是一个”朝”(国家),而是由三国、晋朝、南北朝等”子朝代”组成,而南北朝又分南朝与北朝,南朝的宋、齐、梁、陈则各别都是以”朝”(国家)为划分标准。 中国的朝代都用”朝”为划分标准,所以往往会有”朝代”的时间与”朝(国家)”的国祚重叠的情形,如秦隋唐宋辽金元明清还有南朝中的宋齐梁陈、北朝中的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跟汉朝的西汉、新、东汉等,这些”朝”的国祚都与朝代的时间相重叠,某”朝”的兴亡也是这”朝代”的兴亡。 但为什么”秦朝”与”秦国”不算在一起呢?很简单,魏晋南北朝之前,只有成为天下共主者才敢称朝,而古人认为称朝与称朝前是不一样的,所以秦朝统一後称”朝”了,而秦还未称朝前就是秦国,春秋战国诸国也没有称朝,当时唯一的朝是周王室;西汉亦同,刘邦虽早已是汉王,但在称朝前并不被认为是汉朝的一部分。夏商周也跟秦汉的状况一样,他们在还没称朝前虽已是独立政权,但因为还没成为天下共主也没称朝,所以夏商周三朝的历史都只从推翻前朝成为共主後开始算。在魏晋南北朝开始,不管是否统一天下都敢称朝了。 虽然中国很多朝代与”朝”的国祚相重叠,但并不代表朝代等于”朝”(国家),上面说过的魏晋南北朝与春秋战国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很多的”朝”或小国的时代,为了方便而全部纳为一个朝代而已,”朝代”是后人作的历史划分,”朝”在现代的角度看则类似一个国家。 中国历代王朝列表 奴隶社会 三皇五帝:约公元前七千年—公元前2070年 传说伏羲氏 夏朝:约前2070-前1600年 斟浔 河南洛阳 禹帝姒文命(夏禹) 商朝:前1600-前1046年 亳 河南商丘商太祖子履(商汤) 周朝:前1046-前256 西周:前1046-前771年 镐 陕西西安周武王姬发 封建时代 东周:前770-前256年 雒邑 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前475年 战国:前475-前221年 郡县时代 秦朝:前221-前207年 咸阳陕西咸阳秦始皇赵政 楚朝:前206-前202年 楚怀王熊心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长安 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包括新朝(由新始祖高皇帝王莽所建,公元9年-公元23年)、玄汉(由汉延宗汉更始帝刘玄所建,共传二帝:刘玄、汉昌宗建世帝刘盆子,公元23年-公元27年)、成家(由公孙述所建,公元37年被刘秀所灭) ----东汉:25-220年 雒阳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时期:220-280 ----曹魏: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 ----蜀汉:221-263年 成都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东吴: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晋十六国时期:265-420 ----晋受禅后吴国:265-280 ----晋朝:265-420 ---------西晋: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前期、中期、后期(后期囊括崛起的北魏前期)三阶段:304-420 南北朝时期:420-589 ----南朝时期:420-589 --------宋: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齐: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梁: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 --------陈: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时期:386-589 --------十六国末期:420-439 --------北魏中后期:420-557 洛阳 河南洛阳 北魏道武帝拓跋圭 --------西魏:532-556 长安 陕西西安 孝武帝元修 --------东魏:534-550 邺城 河北邺镇 孝静帝元善见 --------北齐:550-577 邺城 河北邺镇 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孝闵帝宇文觉 --------隋国统一前:581-589 十六国春秋【前、中、后、末4期,将十六国时期分别穿插到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中】时期:304-439 隋朝: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 唐朝: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唐高祖李渊 包括武周时期:690-705 神都 河南洛阳 周圣皇帝武则天 五代十国:907-979 --后梁:907-923 汴 河南开封梁太祖朱晃 --后唐: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947 汴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950 汴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暠 --后周:951-960 汴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吴:908-937 吴宣帝杨隆演 --南唐:937-975 南唐烈祖李昪 --前蜀:907-925 前蜀高祖王建 --后蜀:934-965 后蜀高祖孟知祥 --南汉:917-971 南汉高祖刘? --楚:927-951 楚武穆王马殷 --吴越:907-978 吴越武肃王钱鏐 --闽:909-945 闽太祖王审知 --北汉:951-979 北汉世祖刘崇 荆南:907-963 荆南武兴王高季兴 辽朝(契丹):907-1125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宋:960-1279 --北宋960-1127开封(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临安(宋高宗赵构) 金朝: 汴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元朝: 元大都北京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明朝: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南明:南京 南京 明安宗朱由崧 清朝: 北京 北京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中国朝代更替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国}、{蜀汉}、{吴国}—晋朝{西晋}—{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北宋—南宋 {辽}—{ 西夏 }—{金}—元—明—清西方有一个朝代贯穿前后两个不同国家的情形,因为西方与印度的观念中是家族不完全代表国家,国家不一定要由同一个家族统治,所以西方与印度的朝代时间一直都不与国家的国祚重叠,而中国是家天下观念,一个”朝”就是一个家族的观念专属的政权。英国诺曼王朝 House of Normandy
威廉一世(征服王), 诺曼底公爵。表兄爱德华早年流亡诺曼底,所以与其结盟,并许诺英格兰王位。爱德华死后哈罗德继承英格兰王位,于是威廉出兵占领英格兰。诺曼王朝开始。
威廉二世(红毛王), 威廉一世之次子。长兄罗伯特继承并承诺将诺曼公国王位传给他。在狩猎时中流箭身亡,也有说法是被亨利一世暗箭伤害。
亨利一世, 威廉一世幼子(第四子)。其独子威廉在横渡英吉利海峡时身亡,无子。因丧子和安茹伯爵叛乱而忧郁,导致消化不良而病死。
斯蒂芬 法国的布鲁瓦伯爵之子,母亲阿黛拉是威廉一世的第四个女儿。亨利一世死后第一个赶到英格兰宣布继承王位。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继承权,1153年,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的儿子——安茹伯爵亨利率领军队在英格兰登陆。经过几场战斗,他与斯蒂芬达成协议,斯蒂芬继续担任国王,死后由亨利继承王位。次年斯蒂芬死去,亨利即位,金雀花王朝开始。 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 House of Plantagenet
亨利二世, 法国的安茹伯爵戈特弗雷德和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之子。19岁时同因淫乱被迫离婚的法王路易七世王后埃莱奥诺(30岁)结婚,取得法国南部大片领地。晚年发生王后和王子叛乱,亲征诺曼底和阿基坦,被法国国王菲利浦二世和阿基坦叛军俘虏死亡。该王朝本名叫安茹王朝。但是因为纹章用金雀花的小枝做装饰,所以通常人们叫它金雀花王朝。
理查一世(狮心王), 亨利二世次子。参加十字军东征,获得狮心王的称号。在镇压阿基坦叛乱时身亡。身为国王十年,在英格兰的时间一共只有六个月。是骑士的楷模,但是作为国王却非常失败。
约翰(无地王), 亨利二世第四子。长兄和三兄早亡。父王把在法国的领地全部授予几位兄长,由于已经没有领地可以封给约翰,所以被称为无地王。在位期间出兵法国而战败,回国后由于征税而面临国内诸侯反抗,被迫颁布了承认封建特权和城市自治的《大宪章》。
亨利三世, 约翰之长子。九岁即位。由于贤臣掌国,所以在位期间政局安定。
爱德华一世(长腿王), 亨利三世长子。参加过十字军。征服威尔士,并封长子爱德华为威尔士亲王,开历史先河。创建“模范议会”。病死在远征苏格兰的罗伯特·布鲁斯途中。
爱德华二世, 爱德华一世长子。昏庸懒惰。征服苏格兰失败,承认其独立。和宠臣大搞同性恋。王后伊莎贝拉为法王菲利浦四世之女,对国王不满,于1325年携儿子爱德华回到法国,和其弟弟法王查理四世策划推翻爱德华二世。1326年发动政变,杀死国王的宠臣,1327年操纵国会将其废黜,放逐到南威尔士。两年后在巴克利城堡中将其杀害。
爱德华三世, 爱德华二世之子。1330年在处死了其母亲的宠臣,逼迫其父退位的莫蒂默伯爵后亲政。在位期间开始英法百年战争。战争的起因是法国卡佩王朝由瓦鲁瓦家族的菲利浦六世继承,而爱德华三世坚持自己也有法国王位继承权。同王太子爱德华(黑太子)亲征法国。在普瓦蒂埃抓获法王约翰二世。放弃法国王位继承权以换取法国西南的大片土地。组建了英格兰长弓兵。
理查二世, 黑太子爱德华之子。继承祖父王位,但是实权被叔父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把持。由于这个原因而记恨兰开斯特家。亲政后驱逐了堂弟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并没收其领地。1399年,亨利在国王远征爱尔兰时举兵拘捕了国王,并让国会同意将理查废黜,由亨利即位。兰开斯特王朝开始。 兰开斯特王朝 House of Lancaster
亨利四世(波廷布鲁克), 爱德华三世的第四子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的长子。支持堂兄理查二世镇压格洛斯特公爵叛乱。但是不久由于霍尔福德公爵的挑拨,在1395年被驱逐并没收领地。起兵征讨理查。由于受议会拥戴而即位,开创了国王尊重议会意见的先河。
亨利五世, 亨利四世长子。即位后重开英法战争。率领英格兰长弓兵在阿金库尔取得胜利。先后占据诺曼底和鲁汶。和法国签订特鲁瓦和约,成为法王查理六世的王位继承者。但是这个条约不为法国贵族承认,双方继续开战。在巴黎郊外万塞纳因为赤痢而病死。
亨利六世, 出生后九个月即位。由于外祖父法王查理六世去世而身兼英法两国国王。叔父贝德福公爵摄政。由于法国出现圣女贞德,英国在百年战争中失利。丧失在法国的全部领地。1455年,亨利六世患病,约克家族的理查公爵被宣布为摄政王。兰开斯特家族对此不能容忍,依靠西北部大封建主的支持,废除摄政,双方的长期混战从此开始。因为约克公爵理查要求王位继承权,展开了英国贵族内战(玫瑰战争)。1460年被约克公爵抓获,约克公爵宣布自己为英格兰国王,但是不久战死。理查之子爱德华进入伦敦即位。亨利逃亡到苏格兰,后再度被抓获,幽禁于伦敦塔。在沃里克伯爵帮助下曾于1470年复位,次年沃里克战死,亨利再度被抓获而处死。兰开斯特王朝结束。 约克王朝 House of York
爱德华四世, 约克公爵理查之子。父亲理查在1460年战死后成为约克派首领。1461年即位。1470年在沃里克伯爵的帮助下亨利六世复位,而爱德华在法国军队帮助下击败了沃里克伯爵,并将亨利六世杀害于伦敦塔。 1483 爱德华五世, 爱德华四世长子。即位的同年同弟弟约克公爵理查一起被摄政的叔父格洛斯特公爵送入伦敦塔。之后便再无下落。遗骨在1674年被发现。被称做“塔中的王子”。
理查三世, 爱德华四世之弟。格洛斯特公爵。1483年成为摄政王,杀害侄子爱德华五世后即位。镇压了要求王位继承权的白金汉公爵叛乱。但是在和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的交战中,由于部下威廉·斯坦利叛变而失利被杀。约克王朝结束。尽管因为篡位而名声不好,但是很有政治才能。 都铎王朝 House of Tudor 
亨利七世, 亨利六世同母异父弟里士满伯爵爱德华·都铎和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的孙女玛格丽特之子。被视为兰开斯特派首领。曾流亡法国。1485年在法国援助下杀死理查三世,宣布继承英格兰王位。1486年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结婚,宣布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合并,结束了红白玫瑰战争。采取联姻政策。长子阿瑟娶西班牙公主,长女玛格丽特嫁给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奖励工商业发展。被称做贤王。
亨利八世, 亨利七世次子。即位后同亡兄阿瑟的未婚妻西班牙公主凯瑟琳结婚。由于离婚问题而同罗马教廷决裂。一生中娶过六个妻子,以不贞的罪名处决了其中的三个。
爱德华六世, 亨利八世独子。母亲是其第三个妻子,死于难产。九岁即位,舅父萨默塞特公爵摄政。坚持其父亲的国教政策。1549年萨默塞特公爵在宫廷斗争中失势,诺森伯兰公爵摄政。由于国王年轻病弱,在位六年便去世。 1553 简·格雷, 多塞特侯爵、萨福克公爵亨利·格雷的女儿。外祖母玛丽是亨利八世的妹妹。嫁给了诺森伯兰公爵的儿子达德利。爱德华六世临终时,担任摄政的诺森伯兰公爵唆使他在伪造的遗嘱上签字,让简·格雷继承王位。但是阴谋败露,简·格雷上台仅九天便被玛丽女王废黜,关入伦敦塔,次年在塔内被斩首。诺森伯兰公爵也被斩首。
玛丽一世, 亨利八世同西班牙阿拉贡的凯瑟琳之女。从幼年起就被用为宫廷交易的工具。先后向法国王太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法国国王提亲。亨利八世和凯瑟琳离婚之后被当作私生女看待。坚信天主教。爱德华六世死后得到舆论支持即王位。和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结婚。由于镇压新教徒被称做“血腥的玛丽”。根据分析,应该是由于自幼郁郁寡欢而导致精神残暴。1558年病死。
伊丽莎白一世, 亨利八世同被斩首的安妮·博林之女。1554年起被姐姐幽禁于伦敦塔。在幽禁中更加坚信新教。1558年即位。宣布自己“同国家结婚”,把终身献给英格兰。得到臣民爱戴,被称做“处女女王”、“仙女王”,以其名命名了弗吉尼亚。在位期间是英格兰国力发展速度最快的时间。无论是海上贸易、海军还是经济、文化,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位期间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开辟了美洲殖民地,改良货币,成立西班牙公司、利凡特(地中海东岸)公司、威尼斯公司和著名的东印度公司等特许公司。还实施矿山、煤炭、玻璃、盐、铁的垄断。颁布工匠法、救济法、流浪乞丐处罚法以促进就业。她在位时期也是莎士比亚、斯宾塞、培根等文学伟人辈出的时代,被称做英格兰的文艺复兴。死后无子。都铎王朝结束。 斯图亚特王朝 House of Stuart
詹姆斯一世, 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其母亲玛丽·斯图亚特是詹姆斯五世的独女。而玛丽·斯图亚特的祖母玛格丽特(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的母亲,詹姆斯四世的妻子)是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的姐姐。所以按照血缘关系,伊丽莎白女王是玛丽·斯图亚特的表姑,詹姆斯六世是伊丽莎白女王的表侄孙。其父亲是苏格兰贵族丹利。由于其母在同新教势力的斗争中失利出逃英格兰,所以在一岁的时候就继承了苏格兰王位...法国朝代 时期 国王或总统 执政年代 加洛林王朝 查理曼,法兰克王国查理一世 768-814 法兰克王国 路易一世840-843 内战 西法兰克王国查理二世 843-877 路易二世877-879 路易三世879-882 卡洛曼 879-884 神圣罗马帝国 查理三世 884-887 罗贝尔(卡佩)王朝 倭德 888-898 加洛林王朝 查理三世 893或898-923 罗贝尔(卡佩)王朝 罗贝尔一世922-923 鲁道夫923~936 加洛林王朝 路易四世936~954 洛泰尔 954~986 路易五世986~987 卡佩王朝 卡佩 987~996 罗贝尔二世996~1031 亨利一世
腓力一世 路易六世 路易七世
路易八世 路易九世(圣路易)
腓力三世 腓力四世 路易十世 约翰一世1316 腓力五世 查理四世
瓦卢瓦王朝腓力六世 约翰二世
查理五世 查理六世
查理七世 路易十一世
查理八世 瓦卢瓦王朝 奥尔良旁支 路易十二世
昂古莱姆旁支 弗朗西斯一世
弗朗西斯二世
查理九世 亨利三世
波旁王朝亨利四世
路易十三世
路易十四世 路易十五世
路易十六世
路易(十七世)
第一共和 国民公会
五人执政团时期
执政官政府
第一帝国(皇帝) 拿破仑一世 ,1815 拿破仑(二世) 1815 波旁王朝 路易十八世 查理十世 奥尔良王朝路易-腓力
第二共和 总统 路易-拿破仑·波拿巴
第二帝国皇帝 拿破仑三世(即路易-拿破仑·波拿巴)
第三共和 总统 梯也尔 麦克马洪 格雷维 卡诺 卡季米尔-佩里埃  福尔 卢贝
德夏内尔 1920 米勒兰
勒布伦 朝鲜王朝李成桂1335年—1408年,在位期间1392年-1398年 朝鲜定宗李芳果1357年—1419年,在位期间1398年-1400年 太祖嫡次子 朝鲜太宗李芳远1367年—1422年,在位期间1400年-1418年 太祖嫡五子 朝鲜世宗李祹1397年—1450年,在位期间1418年-1450年 太宗嫡四子 朝鲜文宗李珦1414年—1452年,在位期间1450年-1452年 世宗嫡长子 朝鲜端宗李弘暐1441年—1457年,在位期间1452年-1455年 文宗嫡子 朝鲜世祖李瑈1417年—1468年,在位期间1455年-1468年 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 朝鲜睿宗李晄1450年—1469年,在位期间1468年-1469年 世祖嫡次子 朝鲜成宗李娎1457年—1494年,在位期间1469年-1494年 世祖嫡长子德宗李暲嫡次子,睿宗侄子 燕山君李隆1476年—1506年,在位期间1494年-1506年 成宗长子 朝鲜中宗李怿1488年—1544年,在位期间1506年-1544年 成宗嫡长子,燕山君之弟 朝鲜仁宗李峼1515年—1545年,在位期间1544年-1545年 中宗嫡长子 朝鲜明宗李峘1534年—1567年,在位期间1545年-1567年 中宗嫡次子 朝鲜宣祖李昖1552年—1608年,在位期间1567年-1608年 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明宗庶侄 光海君李珲1575年—1641年,在位期间1608年-1623年 宣祖庶次子 仁祖 李倧1595年—1649年,在位期间1623年-1649年 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长子,光海君庶侄 朝鲜孝宗李淏1619年—1659年,在位期间1649年-1659年 仁祖嫡次子 朝鲜显宗李棩1641年—1674年,在位期间1659年-1674年 孝宗嫡子 朝鲜肃宗李焞 1661年—1720年,在位期间1674年-1720年 显宗嫡子 朝鲜景宗李昀1688年—1724年,在位期间1720年-1724年 肃宗庶长子 朝鲜英祖李昑1694年—1776年,在位期间1724年-1776年 肃宗庶四子 朝鲜正祖李祘1752年—1800年,在位期间1776年-1800年 英祖次子庄献世子李愃之次子 朝鲜纯祖李玜 1790年—1834年,在位期间1800年-1834年 正祖庶长子 朝鲜宪宗李奂1827年—1849年,在位期间1834年-1849年 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的嫡子 朝鲜哲宗李升1831年—1863年,在位期间1849年-1863年 庄献世子第三子恩彦君李裀之孙,父为恩彦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圹 朝鲜高宗李熙1852年—1919年,在位期间1863年-1907年 庄献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之曾孙,祖父南延君李球为仁祖嫡三子麟坪大君第六代孙,父为南延君第四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 朝鲜纯宗李坧1874年—1926年,在位期间1907年-1910年 高宗嫡长子亚洲全世界范围内,为世人熟识国祚比较长的王朝包括日本的“菊花王朝”,自公元602年第一任君主推古天皇自称天皇起,维持了1400多年,号称“万世一系”。现存的亚洲王朝文莱王朝(博尔基亚氏王室)也比较长,现任文莱苏丹第29世-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文莱王朝从1363开始传到现在已经有六百余年。 印度西索迪亚王朝除中国外世界上其他王朝一般国祚比较长,西索迪亚王朝印度的梅瓦尔王国的西索迪亚王朝是世界是延续时间较长的王朝之一,西索迪亚王朝不同于欧洲某些历史悠久的王朝,欧洲虽然有持续时间很长的王朝,但欧洲王室的王位传男亦传女,西索迪亚王朝类似中国古代的王朝王位传男不传女,印度的梅瓦尔王国(Mewar)在西索迪亚王朝(Sisodia)的统治下延续了1215年(734-1949)直到1949年并入印度联邦,王朝才结束。西索迪亚王朝第一代国王是Bappa Rawal (734年建立王朝) 末代国王是Maharana Sir Bhupal Singh (),西索迪亚王朝虽然结束但其后代现今仍还保留着王公的称号。 欧洲在欧洲的某些国家,虽然王朝更迭,但并不表示家族血脉的终止,王朝更迭也不是由于篡权夺位,推翻前朝,建立了新朝。仅仅是因为国王绝嗣,后继无人,而不得不从去世国王的近亲旁系或母系的后代中去物色王位继承人。由于被挑选出来的王位继承人是先王的支脉、后裔,王朝在血缘上其实是一脉相传达室。如英国的都铎王朝由于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无嗣而驾崩,而让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入继英格兰王位。自此英格兰和苏格兰组成了共主邦联,完成两国的王室联合。与此同时,詹姆士一世决定将家族姓氏由斯迪瓦特改写较为法国化的斯图亚特。斯图亚特王朝诞生了。 高姆老国王是丹麦的第一位君主,他的出生年月已无从考查,大约在公元940年去世。他死后,他的儿子哈拉尔继承王位。丹麦王室现今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是丹麦第54代国王。“奥伦堡王朝”和现在的“格吕克斯堡王朝”的兴起,都仅仅是因为国王绝嗣,后继无人,而不得不从去世国王的其它后代中去物色王位继承人。由于被挑选出来的王位继承人是先王的支脉、后裔.他们虽保持着爵位,但却生长在异国他乡,所以在他们的头衔中往往带有地名,如:“奥伦堡的克里斯钦伯爵”,及“格吕克斯堡的威廉姆公爵”等等。当他们被选为王位继承人,当上国王后,一个新的王朝开始了,他们原来头衔中的地名就成了新王的称号。然而,不管丹麦王室如何“改朝换代”,这个王朝消亡,那个王朝兴起,在一千多年的54位君主中,他(她)们之间都有着这样、那样的血缘。 法国卡佩王朝其他比较长的皇朝和王朝还包括来自于法国的“卡佩王朝”自987年正式取代法国的“加洛林王朝”时算起,该王朝统治欧洲数个国家,直至今天还没有间断,今天的“卡佩王朝”还维持着对西班牙和卢森堡的统治。
内容来源自: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暂无同义词
浏览次数 : 931 次
编辑次数 : 1 次
更新时间 :
词条创建者 :
双语连环画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中国历史上到底有那些朝代是统一了全国的?
楼上的回答欠考虑~~
真正统一全国的应该有:
夏 商 西周 西汉 东汉 西晋 隋 唐 元 明 清 可以加上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针对楼上,应在周中去掉东周(即春秋战国),去掉宋,去掉所谓的中华民国
吹毛求疵的说,可以加上王莽的新朝和武则天的周
不懂不要装懂~~中华民国只能是个临时政府而已,与之并立的数不胜数~~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也算统一吗~~~
还有,不懂就问,这是爱问的原则,不要一知半解说话还那么冲~~~
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明朝:打败元朝,统一了长城以南地区。
清朝:统一了满州地区、蒙古地区、新疆、西藏地区台湾、琉球地区,奠定了今天的版图基础;
中华民国:建立除外蒙以外的松散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除台湾以外的现有统一。
我要自由自在的飞
你在说什么?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东魏(534年~550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534年魏北魏宗室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境内),史称东魏,传1帝,历17年。
西魏(535年~556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535年魏宗室元宝矩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传3帝,历22年。
北齐(550年~577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550年高洋废东魏帝自立,都邺城,国号齐,史称北齐,传6帝,历18年。
北周(557年~581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557年宇文觉称天王,都长安,国号周,史称北周。北周建德六年(577)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传5帝,历25年。
辽朝(916年~1125年),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历时210年,传9帝。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三世纪。907年耶律阿保机为契丹酋长。916年,契丹酋长耶律阿保机做了皇帝,辽建立。918年建都皇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罗城),947年改皇都为上京,1007年迁都至中京道大定府。“辽”的疆域的东北至今日本海黑龙江口,西北至蒙古国中部,南部至今天津的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是当时统治中国北方与宋朝对峙的一个王朝。“辽”最初建国时,国号为契丹,947年改国号为“辽”,其间于983年至1066年间曾重称“契丹”。开国君主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历经9位帝王,1125年(辽保大五年)灭于金。
金朝(1115年~1234年),女真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国号“大金”;“金”建于1115年,先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镇),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金开兴二年(1234年)时灭于蒙古,共经历10位帝王。
元朝(1206年~1368年),蒙古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忽必烈(即元世祖)于1271年所建,1279年灭南宋,定都于大都(现北京市)。1368年灭亡于明朝。
清朝(1636年―1912年),满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爱新觉罗氏。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立王朝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都城为赫图阿拉(又名兴京、赫图阿喇、黑秃阿喇、黑图阿拉,满语“横岗”之意。在今中国辽宁省新宾县西永陵镇老城)。1636年(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称帝。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明崇祯帝自杀。清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乘机入关打败农民军,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瓦解。清帝于1912年退位,清朝正式灭亡。清代自入关后,共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嘻嘻网备注:元朝、清朝是最为完整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中国朝代顺序表::
中国皇帝寿命列表
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历代中国的皇帝中,由于早殇、累于政事或沉溺淫乐,短寿的皇帝很多。超过60岁的皇帝中,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享年89岁。
据传寿命最长的是南越武帝赵佗,享年百余岁,但可信度有很大问题;80岁以上的皇帝还有梁武帝萧衍(86岁)、武则天武(82岁)、宋高宗赵构(81岁)、元世祖忽必烈(80岁)。70岁以上的有11个,60岁及以上的有30个。
中国皇帝寿命列表
秦始皇嬴政
前259年-前210年
秦二世嬴胡亥
前230年&前207年
汉高帝 刘邦
前256年-前195年
汉惠帝&刘盈
前210年&前188年
汉文帝&刘恒
前202年-前157年
汉景帝&刘启
前188年-前141年
汉武帝&刘彻
前156年-前87年
汉昭帝&刘弗陵
前94年&前74年
昌邑王&刘贺
前92年&前59年
汉宣帝&刘询
前91年&前49年
汉元帝&刘]
前74年&前33年
汉成帝 刘骜
前51年&前7年
汉哀帝 刘欣
前26年&前1年
汉平帝 刘箕子
孺子婴 刘婴
前45年-23年
汉光武帝&刘秀
前6年-57年
汉明帝 刘庄
汉和帝 刘肇
79年&105年
汉殇帝 刘隆
105年&106年
汉安帝 刘祜
94年&125年
汉顺帝 刘保
115年&144年
汉冲帝 刘炳
143年&145年
汉质帝 刘缵
138年&146年
汉桓帝 刘志
132年&167年
汉灵帝 刘宏
156年&189年
汉少帝 刘辩
176年&190年
汉献帝 刘协
181年&234年
汉昭烈帝刘备
161年-223年
蜀汉后主&刘禅
207年-271年
魏文帝&曹丕
187年&226年
魏明帝 曹睿
205年&239年
曹魏齐王 曹芳
232年&274年
曹魏高贵乡公 曹髦
241年&260年
魏元帝 曹奂
245年&302年
吴大帝&孙权
182年-252年
东吴废帝 孙亮
243年&260年
吴景帝 孙休
235年-264年
东吴末帝 孙皓
242年&284年
晋武帝&司马炎
236年&290年
晋惠帝 司马衷
259年&307年
晋怀帝 司马炽
284年&313年
晋愍帝 司马邺
300年&317年
晋元帝 司马睿
276年&323年
晋明帝 司马绍
299年&325年
晋成帝 司马衍
321年&342年
晋康帝 司马岳
322年&344年
晋穆帝 司马聃
343年&361年
晋哀帝 司马丕
341年&365年
晋废帝 司马奕
342年&386年
晋简文帝 司马昱
321年&372年
晋孝武帝 司马曜
362年&396年
晋安帝 司马德宗
382年&418年
晋恭帝 司马德文
385年&421年
楚武悼帝 桓玄
369年-404年
成武帝 李雄
274年-334年
成戾太子 李班
288年&334年
成幽公 李期
314年&338年
汉昭文帝 李寿
300年-343年
后赵明帝 石勒
274年-333年
后赵海阳王 石弘
314年&335年
后赵武帝 石虎
295年-349年
后赵谯王 石世
339年&349年
前燕文明帝 慕容
297年-348年
前燕景昭帝 慕容俊
319年-360年
前燕幽帝 慕容
327年&371年
西燕威帝 慕容冲
359年&386年
后燕成武帝 慕容垂
326年-396年
后燕惠愍帝 慕容宝
355年-398年
后燕昭武帝 慕容盛
373年&401年
后燕昭文帝 慕容熙
385年&407年
南燕献武帝 慕容德
336年-405年
南燕末主 慕容超
385年&410年
后凉懿武帝 吕光
338年-399年
前秦惠武帝 苻洪
285年&350年
前秦明帝 苻健
317年&355年
前秦厉王 苻生
335年&357年
前秦宣昭帝 苻坚
338年-385年
前秦高帝 苻登
343年&394年
后秦武昭帝 姚苌
330年-393年
后秦文桓帝 姚兴
366年&416年
后秦末主 姚泓
388年&417年
夏武烈帝 赫连勃勃
381年&425年
宋武帝 刘裕
363年-422年
宋少帝 刘义符
406年&424年
宋文帝 刘义隆
407年&453年
宋元凶 刘劭
426年&453年
宋孝武帝 刘骏
430年&464年
宋前废帝 刘子业
449年&465年
439年&472年
宋后废帝 刘昱
463年&477年
宋顺帝 刘准
467年&479年
齐高帝 萧道成
427年&482年
齐武帝 萧赜
440年&493年
齐郁林王 萧昭业
473年&494年
齐海陵王 萧昭文
480年&494年
齐明帝 萧鸾
452年&498年
齐东昏侯 萧宝卷
483年&501年
齐和帝 萧宝融
488年&502年
梁武帝 萧衍
464年-549年
梁简文帝 萧纲
503年-551年
梁元帝 萧绎
508年&554年
梁敬帝 萧方智
543年&558年
梁武陵贞献王 萧纪
508年&553年
梁永嘉王 萧庄
548年&577年
梁宣帝 萧察
519年&562年
梁明帝 萧岿
542年&585年
陈武帝 陈霸先
503年-559年
陈文帝 陈`
522年-566年
陈废帝 陈伯宗
554年&570年
陈宣帝 陈顼
530年-582年
陈后主 陈叔宝
553年&604年
北魏道武帝 拓跋圭
371年&409年
北魏明元帝 拓跋嗣
392年&423年
北魏太武帝 拓跋焘
408年&452年
北魏文成帝 拓跋F
440年&465年
北魏献文帝 拓跋弘
454年&476年
北魏孝文帝 元宏
467年&499年
北魏宣武帝 元恪
483年&515年
北魏孝明帝 元诩
510年&528年
北魏女帝 元婴
528年&528年
北魏幼主 元钊
526年&528年
北魏孝庄帝 元子攸
507年&530年
北魏节闵帝 元恭
498年&532年
北魏安定王 元朗
513年&532年
北魏孝武帝 元修
510年&534年
东魏孝静帝 元善见
524年&551年
西魏文帝 元宝炬
507年&551年
西魏废帝 元钦
525年&554年
西魏恭帝 拓跋廓
537年&557年
北齐文宣帝 高洋
529年&559年
北齐废帝 高殷
545年&561年
北齐孝昭帝 高演
535年&561年
北齐武成帝 高湛
537年&568年
北齐后主 高纬
556年&577年
北齐幼主 高恒
570年&578年
北周孝闵帝 宇文觉
542年&557年
北周明帝 宇文毓
534年&560年
北周武帝 宇文邕
543年&578年
北周宣帝 宇文S
559年&580年
北周静帝 宇文阐
573年&581年
隋文帝&杨坚
541年-604年
隋炀帝&杨广
569年&618年
隋恭帝 杨侑
605年&619年
隋皇泰主 杨侗
604年&619年
唐高祖&李渊
566年-635年
唐太宗&李世民
599年&649年
唐高宗&李治
628年&683年
624年-705年
唐中宗&李显
656年&710年
唐殇帝&李重茂
695年&714年
唐睿宗&李旦
662年-716年
唐玄宗&李隆基
685年-762年
唐肃宗&李亨
711年-762年
唐代宗&李豫
726年-779年
唐德宗 李适
742年-805年
唐顺宗 李诵
761年-806年
唐宪宗 李纯
778年&820年
唐穆宗 李恒
795年&824年
唐敬宗 李湛
809年&826年
唐文宗 李昂
809年&840年
唐武宗 李炎
814年&846年
唐宣宗 李忱
810年&859年
唐懿宗 李y
833年&873年
唐僖宗 李儇
862年&888年
唐昭宗 李晔
867年&904年
892年&908年
后梁太祖&朱温
852年-912年
后梁郢王 朱友圭
884年&913年
后梁末帝 朱友贞
888年&923年
后唐庄宗 李存勖
885年-926年
后唐明宗 李嗣源
867年-933年
后唐闵帝 李从厚
914年&934年
后唐末帝 李从珂
885年&936年
后晋高祖 石敬瑭
892年-942年
后晋出帝 石重贵
914年-974年
后汉高祖 刘知远
895年&948年
后汉隐帝 刘承v
931年&950年
北汉世祖 刘崇
895年-954年
北汉睿宗 刘钧
926年-968年
后周太祖 郭威
904年&954年
后周世宗 柴荣
921年&959年
后周恭帝 柴宗训
953年&973年
吴太祖 杨行密
852年-905年
吴烈祖 杨渥
886年&908年
吴高祖 杨隆演
897年&920年
吴睿帝 杨溥
900年-937年
南唐烈祖 李c
888年-943年
南唐元宗 李Z
916年&961年
南唐后主 李煜
937年&978年
南汉高祖 刘岩
889年-942年
南汉殇帝 刘玢
920年&943年
南汉中宗 刘晟
920年-958年
南汉后主 刘
943年&980年
前蜀高祖 王建
847年-918年
前蜀后主 王衍
899年&926年
后蜀高祖 孟知祥
874年-934年
后蜀后主 孟昶
919年-965年
宋太祖&赵匡胤
927年-976年
宋太宗&赵光义
939年-997年
宋真宗&赵恒
968年&1022年
宋仁宗 赵祯
1010年&1063年
宋英宗 赵曙
1032年&1067年
宋哲宗 赵煦
1076年&1100年
宋神宗 赵顼
1048年&1085年
宋徽宗 赵佶
1082年&1135年
宋钦宗 赵桓
1100年&1156年
宋高宗&赵构
1107年-1187年
宋孝宗 赵Y
1127年-1194年
1147年&1200年
宋宁宗 赵扩
1168年&1224年
宋理宗 赵昀
1205年-1264年
宋度宗 赵Q
1240年&1274年
1271年&1323年
宋端宗 赵g
1268年&1278年
宋幼主 赵m
1271年&1279年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872年-926年
辽太宗&耶律德光
902年-947年
辽世宗 耶律阮
918年-951年
辽穆宗 耶律Z
931年-969年
辽景宗 耶律贤
948年-982年
辽圣宗 耶律隆绪
971年-1131年
辽兴宗 耶律宗真
1016年-1055年
辽道宗 耶律洪基
1032年-1101年
辽天祚帝 耶律延禧
1075年-1128年
辽宣宗 耶律淳
1062年-1122年
辽梁王 耶律雅里
1094年-1123年
辽德宗 耶律大石
1087年-1143年
1073年-1143年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1068年-1123年
金太宗 完颜晟
1075年-1135年
金熙宗 完颜
1119年-1149年
金海陵王 完颜亮
1122年-1161年
金世宗 完颜雍
1123年-1189年
金章宗 完颜Z
1168年-1208年
金卫绍王 完颜永济
1153年-1213年
金宣宗 完颜
1163年-1223年
金哀宗 完颜守绪
1198年-1234年
夏景宗&李元昊
1003年&1048年
夏毅宗 李谅祚
1047年&1067年
夏惠宗 李秉常
1061年&1086年
夏崇宗 李乾顺
1083年&1139年
夏仁宗 李仁孝
1124年-1193年
夏桓宗 李纯v
1177年&1206年
夏襄宗 李安全
1170年&1211年
夏神宗 李遵顼
1163年-1226年
夏献宗 李德旺
1181年&1226年
元太祖&铁木真
1162年-1227年
元睿宗&拖雷
1192年-1232年
元太宗&窝阔台
1186年&1241年
元定宗 贵由
1206年-1248年
元宪宗 蒙哥
1208年&1259年
元世祖&忽必烈
1215年-1294年
元成宗 铁穆耳
1265年-1307年
元武宗 海山
1281年-1311年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
1285年&1320年
元英宗 硕德八剌
1303年&1323年
元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1293年&1328年
元天顺帝 阿速吉八
1320年&1328年[1]
元文宗 图帖睦尔
1304年&1332年
元明宗 和世
1300年&1329年
元宁宗 懿U质班
1326年&1332年
元惠宗 妥欢帖睦尔
1320年&1370年
元昭宗 爱猷识理达腊
1339年&1378年
夏太祖 明玉珍
1331年-1366年
汉高祖&陈友谅
1320年-1363年
明太祖(洪武)朱元璋
1328年-1398年
明惠宗(建文)朱允
1377年&1402年[1]
明成祖(永乐)朱棣
1360年-1424年
明仁宗(洪熙)朱高炽
1378年&1425年
明宣宗(宣德)朱瞻基
1398年-1435年
明英宗(正统、天顺)朱祁镇
1427年&1464年
明代宗(景泰)朱祁钰
1428年&1457年
明宪宗(成化)朱见深
1447年&1487年
明孝宗(弘治)朱v樘
1470年-1505年
明武宗(正德)朱厚照
1491年&1521年
明世宗(嘉靖)朱厚
1507年-1566年
明穆宗(隆庆)朱载
1537年&1572年
明神宗(万历)朱翊钧
1563年-1620年
明光宗(泰昌)朱常洛
1582年&1620年
明熹宗(天启)朱由校
1605年&1627年
明思宗(崇祯)朱由检
1610年&1644年
明安宗(弘光)朱由嵩
1607年&1646年
明绍宗(隆武)朱聿键
1602年&1646年
明绍武帝 朱聿腊
1605年-1647年
明昭宗(永历)朱由榔
1625年&1662年
大顺(永昌)李自成
1606年-1645年
大西(大顺)张献忠
1606年&1647年
周太祖(昭武)吴三桂
1612年-1678年
清太祖(天命)努尔哈赤
1559年-1626年
清太宗(天聪、崇德)皇太极
1592年-1643年
清世祖(顺治)福临
1638年&1661年
清圣祖(康熙)玄烨
1654年-1722年
清世宗(雍正)胤G
1678年-1735年
清高宗(乾隆)弘历
1711年-1799年
清仁宗(嘉庆)J琰
1760年-1820年
清宣宗(道光)F宁
1782年-1850年
清文宗(咸丰)奕}
1831年-1861年
清穆宗(同治)载淳
1856年&1874年
清德宗(光绪)载
1871年-1908年
清逊帝(宣统)溥仪
1906年-1967年
资料来源于柏杨&《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历史最长的朝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