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寒山潜龙 电视剧一样在国内没有影响却在国外备受欢迎的文学家有谁啊

天台诗僧寒山子和美国垮掉的一代!
影响美国一代人的中国诗人——疯癫的“山之隐者”寒山》周晓琳/胡安江
来源: 易玲的日志
&&&&&&&&&&&&&&&&&&&&&&&&&&
寒山与拾得
寒山,这个在中国默默无闻的诗人,却在上个世纪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人。而今当我们新奇的眼光看着美国嬉皮文化,甚至想体验那种生活的时候,当我们痴迷于哈雷机车和其所谓的文化的时候,当我坐在电脑前看这那老掉牙被无数人推荐并膜拜的电影《逍遥骑士》的时候,当我们痴迷并试图理解这样的文化的时候,却无法找到可以解释那个时代,那些披着长发崇尚自由漠视传统道德年轻人的百科全书。然而做为那一代精神食量那一代人的护佑天使的人.却是来至那遥远的中国,那个生活在盛世唐朝直至今天仍不为人所知的诗人——寒山。
在2000年美国翻译家赤松的《寒山歌诗集》修订版的译序中,译者深有感触地说到:“如果中国的文学评论家要为自己国家过去的最伟大诗人举行一次茶会的话,寒山可能不会在众多被邀请之列。然而受邀的那些诗人却与中国的庙宇和祭坛无缘,但寒山的画像却能被供奉于众多神仙与菩萨当中。在韩国和日本,寒山也受到了相同的礼遇。当杰克·凯鲁亚克1958年将《法丐》题献给寒山时,寒山还成了西方那一代人的护佑天使”。从其故国文学史的“被边缘化”到美国翻译文学中的“被经典化”,寒山在文学史书写中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绚丽华章,在翻译文学经典中更是塑造了一个不朽的神话。
二、加里·斯奈德与寒山诗
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一直被认为是垮掉派星散后创作成绩最大的垮掉派诗人,几乎是垮掉派中唯一对“今天”拥有发言权的声音。斯奈德迄今共发表诗集近20部。1975年,其反映北美大陆生态的诗作《龟岛》获得普利策诗歌奖。1997年,斯奈德获得美国波林根诗歌奖和约翰·海自然写作奖。除《龟岛》(1969)外,另有《砌石与寒山》(1965)、《僻乡》(1968)、《非自然》(1992)、《山水无尽》(1996)等一系列反映生态和环保的自然诗歌作品。在翻译方面,除寒山外,斯奈德对中国诗人孟浩然、杜甫、王维、王昌龄、白居易、杜牧、苏轼以及中国禅僧百丈怀海等人的作品及思想均有译介和研究。此外,他还译有宫沢贤治等日本著名诗人的作品。
加里·斯奈德与寒山的文学因缘缘起于斯奈德参观1953年日本赴美交流的一次画展。当时他看到的仅仅是一小幅水墨素描的寒山像,但却给了他强烈而震撼的印象。1954年韦利寒山诗译本的面世也成了斯奈德译诗的动力。“韦利译本一方面激起了他的兴趣,同时让他并不满意”。再加之斯奈德对禅宗与佛教诗歌的迷恋,于是,在1955年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东方语言文学研究生课程期间,便开始在著名汉学家陈世骧教授的指导下翻译寒山诗。其间还得到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方志彤和日本著名寒山研究专家入矢义高的点拨。因此,他所译的这24首寒山诗实际上就是当时学术界的共同研究成果。
1958年,斯奈德在《常春藤评论》秋季号第2卷第6期发表了他的24首寒山译诗。1965年,斯奈德将其并入诗集《砌石与寒山》出版。1966年,斯奈德的另一本诗集《诗选》也全部收录了1958年发表的这24首译诗与闾序以及译诗短序。由于五、六十年代适逢“垮掉派”运动,所以“佯狂似癫”的寒山诗受到美国年轻一代的热捧。“寒山诗”也因此在大洋彼岸“死而复活”并成了“垮掉一代”的精神食粮。斯奈德的寒山诗英译本成了美国青年最喜爱的读物之一。
一般认为,唐代诗人寒山和寒山诗命运的重大转折点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美国学者罗伯特·科恩曾感慨地回顾:“在当时的语境下,斯奈德笔下的寒山——这位唐代诗人、疯癫的山之隐者——就变成了一位‘垮掉’英雄和反文化的先锋。借用大卫森的说法,他成了一个‘反对符号’。如果科勒称《神州集》为战时畅销书的话,那么,《寒山诗》就是一本冷战时期的畅销书”。以此为契机,寒山和寒山诗开始了在美国翻译文学史中最具传奇意义的文学之旅。
事实上,正是诗人斯奈德的译诗在美国读者心目中成功复活了中国诗人寒山和寒山诗。在目前的各种寒山诗版本中,就社会影响与知名度而言,斯奈德的译诗恐是最能体现诗人寒山性状和寒山诗风貌的译本。中国“斯奈德”研究专家区鉷教授分析说,斯奈德所译寒山诗之所以影响最为深远,恐怕是因为他本人当时的作为和思想活脱脱就是一个美国寒山。这样的说法显然没错。斯奈德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加州北部山区度过的,他自己也承认他所生活的西埃拉·内华达山就象他笔下人物寒山栖居的寒岩。两位诗人生活方式的类同虽然可以吸引目标读者,但我们以为,除此之外,译本在语言转换方面的独到之处、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传统所共同营造的和谐的翻译话语场、加之目标读者的期待规范为译本的接受所赢得的砝码来看,这些因素在寒山诗的传布与经典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
三、寒山诗在美国的文学之旅
斯奈德之后,各种寒山诗译本在美国纷纷问世。继1962年著名汉学家华生发表《唐代诗人寒山的100首诗》后,70年代在美国学术界还出现两本以寒山诗为题的博士论文: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鲁宾达纳的《寒山诗中佛理之传通》(1974)与俄亥俄州立大学斯塔堡的《寒山诗》(1977)。以这两本学术论文为开端,八、九十年代的两个全译本也走上学术翻译之路。1983年赤松的全译本《寒山歌诗集》(307首)与1990年韩禄伯的《寒山诗:全译注释本》(311首)都有详尽的注释和考证。最近的寒山诗美国译本是2003年著名学者赫伯逊翻译出版的《寒山诗》(106首)。
其实,早在斯奈德发表寒山译诗的四年前,即1954年,美国汉学家亨利·哈特就在《百姓诗》中开始介绍寒山诗。《百姓诗》中选入一首寒山俗语诗:“城北仲家翁”。译者还给这首诗加了一个标题“仲氏”。不过,这短短的一首诗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且在眩目的“星辉”映照下,寒山诗只有被忽略的份儿了。
1961年,纽约的托马斯·克罗维尔出版公司出版了美国学者托马斯·帕金森编辑的《“垮掉一代”论集》,其中收录了斯奈德翻译的24首寒山诗。实际上,因为帕金森编辑的这部论集是较早真实反映“垮掉一代”生活与创作的资料来源,所以在学术界有较好的口碑,其卓越的史料价值也深得学术界的认可。因此,在研究“垮掉一代”和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文化方面,它一直都是很核心的研究材料,斯译寒山诗也因此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传布与接受。&#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世界著名汉学家与语言学家薛爱华的《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之异国情调研究》又有两首寒山诗选入。1965年,由美国著名比较文学教授白芝编辑的《中国文学选集:从早期到十四世纪》也选录了斯奈德所译的全部24首寒山诗以及闾丘胤序,由著名的丛林出版社出版,出版之初就受到了各方好评,后被用作美国多所大学的文学教材。寒山诗在美国翻译文学中的经典地位也因为这本文选的收录在形式上也得以最终确立。
1974年,汉学家亨利·哈特的另一本译诗集《炭烧者及其它》中译了三首寒山诗:即原诗中的“天高高不穷”、“人生不满百”和“报汝修道者”。1975年出版,由著名学者柳无忌、罗郁正编辑的《葵晔集》则收录了比较文学学者薛爱华与欧阳桢翻译的寒山无题诗四首。在《葵晔集》的附录中有薛爱华为“寒山”撰写的词条:“寒山是地名同时也是人名。对于将寒山当作避难所的这个人我们几乎一无所知。寒山是他的精神象征也是他的笔名。……在他死了数百年之后,他成了禅教神话,尤其在日本更是备受推崇。在之后的艺术作品中,他经常被描述成一个疯疯癫癫的人物:一个衣冠不整、咧嘴傻笑的、快乐的社会弃儿。很难相信他的诗为他造就了这么大的名声”。1976年,著名汉学家傅汉思的《中国诗选译随谈》(又译:《梅花与宫女》)中亦选入“老翁娶少妇”、“东家一老婆”以及“欲识生死譬”三首寒山诗,该书由著名的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1976年,由翻译家吉姆·哈迪斯荻与阿瑟·脱拜厄斯合译出版了英汉对照的寒山诗选集《寒山揽胜》。该译本有薄薄的21页,但却是由鼎鼎大名的白松出版社出版的。1977年,美国威斯康辛州拉克罗斯的Juniper出版社出版了美国学者乔治·埃利森据阿瑟·韦利等人的寒山诗英译本改译的《荒野啸笑:寒山诗十三首》。相对而言,该译本的影响比七十年代的其它寒山译诗要沉闷许多。1978年,一部收集了寒山诗和日本俳句大师松尾芭蕉(Basho)与弟子越智越人的俳句作品的译诗合集《白鹤无哀者:译自中国寒山//雁叫:译自日本芭蕉&越智越人》由三藩市的斯通出版社出版。寒山诗的译者仍为1976年发表《寒山揽胜》的译者哈迪斯荻与脱拜厄斯二人。
1980年,布朗大学的拉铁摩尔教授翻译的中国诗集《和谐世界》选了一首“家有寒山诗”。1982年,由翻译家脱拜厄斯等三人合译的《寒山揽胜——寒山拾得诗》更是收录了由脱拜厄斯翻译的34首寒山诗,该书与1976年出版的《寒山揽胜》一样,均由著名的白松出版社出版。不过,比起前译而言,该译本加入了拾得诗的翻译。编者马隆尼在该书前言中说:“他们(寒山和拾得)的诗已不仅仅是宗教意义上的布道了,而是包涵了深邃的、让人震撼的精神境界。此外,在视阈和叙事上又保持了鲜明的个人特色”。
1984年,美国著名翻译家伯顿·华生编辑的《哥伦比亚中国诗选》收录了华生自译的25首寒山诗。值得一提的是:华生在诗选中将中国文学史中的边缘诗人寒山与唐代著名诗人韩愈和白居易并置于“唐代重要诗人”一章。译者在译序中说:“实际上,贯串寒山诗集始终的是禅,或者确切地说是佛的思想。这种思想坚信一切日常生活的经验,无论是痛苦还是宁静,卑微还是高贵,都由心而发。”事实上,这部中国诗选也被美国多家大学用作讲授中国文学的教材和范本。寒山诗的经典地位在形式上再次得以有力的保障。
1986年,香港中文大学的《译丛》杂志刊登了美国学者保罗·卡恩的《英语世界中的寒山》一文。文章追溯了寒山诗在东西方的流布史,并对比研究了韦利、斯奈德、华生、赤松四个寒山诗译本的特色,其结束部分还记述了寒山寺、张继的《枫桥夜泊》以及斯奈德游寒山寺时所作的应和诗《在枫桥》。这篇寒山研究文章具有较好的文献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1993年,美国学者伊士曼编辑的《宗教面面观》在第三章“禅教”部分选入斯奈德的9首寒山译诗。1994年翻译家杰罗姆·西顿与马隆尼合编的《不系舟:中国禅诗选》也收录了由脱拜厄斯译的22首寒山诗。1995年,牛津大学出版了美国著名汉学家、宗教研究学者司马黛兰的《中国宗教》。该宗教读本选集中选入她本人翻译的9首寒山诗并有简短的译序言介绍寒山其人其诗,该书被美国多家大学用作中国宗教课程的入门教科书。1996年,由诺顿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选集:起源至1911年》则由当代极负盛名的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编译,选集收录其自译的五首寒山诗。宇文认为:“在唐代,最接近真正意义上的‘宗教诗’的诗作是寒山和他的同伴拾得所作的为数不多的诗。”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著名汉学家巴雷特教授称宇文选集中的寒山“在整个中国文学中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
1999年5月,在美国前佛教协会主席陈健民居士的个人官方网站上贴出了其生前所写的一篇文章《供嬉皮阅读的寒山诗》,该文指出尽管嬉皮们称自己师承寒山,但实质上却严重误读与歪曲了寒山和寒山诗。陈健民因此翻译了近80首寒山诗,并从《遁世》、《修身》、《冥想》三个方面来对照这二者在言行上的殊异之处。文章颇有见地,在宗教界影响极大。1999年,由翻译家赤松和奥康诺主编的《白云应知我——中国诗僧诗选》在扉页选用了斯奈德所译的寒山诗第8首《登陟寒山道》,编者显然是想用该诗的最后两句“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为全书的僧诗翻译定调。在引论中,美国学者谢林将寒山诗归结为“石树诗”,并追溯了闾氏集诗的传说。论者认为布莱思、斯奈德、赤松与华生的寒山诗译使得寒山在近几十年名声大振。
21世纪的美国对于寒山和寒山诗依然热情不减。2000年,哥伦比亚大学出版了著名翻译家闵福德与香港学者刘绍铭合编的《含英咀华集》,内收斯奈德的寒山诗译序与十四首寒山译诗。2001年,由著名汉学家梅维恒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也于多处论及寒山与寒山诗。2002年,由Counterpoint出版社出版、美国学者大卫·兴登编译的《山居:古中国的荒野诗》选入13首寒山诗。2003年,由美国著名翻译家艾略特·温伯格编辑、资深出版机构新方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诗歌选集》收录15首斯奈德寒山译诗。2005年,由Anchor
Books(著名的兰登出版社的分部)出版的巴恩斯通与周平编译的《安克尔中国诗歌史》更是用了一节的篇幅专门介绍寒山和寒山诗,并选译23首寒山诗。同样是在2005年,一本题为《寒山:唐代禅派诗人寒山的超验诗》的小册子在美国印行。译者自称“云游诗人”,是北加州的一位僧人。简短的译序之后是译者选译的33首寒山诗。其中5首据原文直译译出,其余28首意译的成分居多。毋庸赘言,这些中国诗选对于寒山诗的经典性在新世纪的延传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寒山诗与美国公众
除了学术界,在通俗小说领域,美国人对寒山诗亦是青睐有加,其影响从五、六十年代的“垮掉运动”和“旧金山文艺复兴”一直延续至今。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小说家查尔斯·弗雷泽于199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Cold
Mountain在扉页上就援引斯奈德所译的寒山诗第六首的前两行:“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有学者评论说:“美国作家弗雷泽从中国诗人寒山那里读到了禅宗的基本性情与意境:坚忍不拔、自信自力、明心见性、纯任自然……。”
更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学的陶洁教授在《美国诗歌一侧面》一文中见证说:在美国的伯克利地区有一处名为“诗歌道”的“美国诗歌文物建筑”,威特·宾纳译的李白和斯奈德译的寒山都入选了此“诗歌道”。这一事实充分表明:寒山诗已走近了美国的公共社区和普通大众。至此,寒山诗在美国的经典化历程从斯奈德的译诗开始,到白芝和其它多种文学选集的争相收录、全译本的面世以及“诗歌道”留名,走过了一个最富传奇色彩的经典建构历程。
如果说,胡适、郑振铎和余嘉锡举三人之力使寒山和寒山诗进入中国文学话语和中国文学史的关注视野的话,那么斯奈德等西方汉学家则无疑将寒山带入了另外一个更为璀璨的文学世界。在那里,中国文学中的“边缘诗人”和“边缘文本”堂而皇之地迈进西方文学“中心”与“经典”的殿堂。此后,“寒山热”在欧美就一直在热闹非凡地上演着。寒山诗更是全面进入美国各大文学选集和东亚文学的大学讲堂。甚至,这股滚烫的寒山诗热潮此后还回流至寒山的故国。从而掀起寒山诗研究的“第二波”。
综观寒山诗在美国五十年的经典建构历程,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寒山诗自“旧金山文艺复兴”以来在文学界建立的持久影响,也可以看到在自然和生态话语日益受到重视的今日美国,人们对寒山诗中所折射出的宇宙观和生命观的认同与接受。九十年代美国学者伊士曼编辑的《宗教面面观》和美国翻译家杰罗姆·西顿与马隆尼合编的《不系舟:中国禅诗选》以及本世纪初美国学者大卫·兴登编译的《山居:古中国的荒野诗》选入寒山诗就是明证。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深受环境危机侵害的美国社会,寒山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以及寒山诗中所体现的那种追求自然、社会与精神和谐共存的生态视野,还将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强劲的生命力,而这也将进一步巩固寒山诗在美国翻译文学中的经典地位。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比较文学理论
一章 比较文学理论
一节 定义
比较文学不是文学,而是一种文学研究。比较文学是一门独立的、开放的,处于多种学科边缘的新兴学科。
比较文学不是简单的文学比较,而是深层次的、镶嵌于文化背景中的一种由实践升华为理论的文学关系。
比较文学迄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荷兰的斯宾诺莎说:“任何规定都同时是否定。
一、中国的杨周翰-首任比较文学协会会长。说:一个民族的文学与其它民族的文学比较才能显示其特点来。主张对文学的主题、文学类型、文学潮流、批评和审美标准或诗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相互影响,把文学与其它文艺领域进行比较,研究其关系,在相互比较中发现一些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
1、定义:学者钱钟书先生提出一个言简意赅的观点:“比较文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则专指跨跃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
乐戴云:中国比较文学协会会长,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副会长。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1)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2)它是历史的比较研究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相互关系的学科。
季羡林:把比较文学分为广义、狭义两种。狭义:什么是比较文学,就是把不同国家的文学拿来,加以比较。广义:广义的比较文学是把文学同其它学科来比较,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在内。
1、法国:是举世公认的比较文学的发源地。法国学者首先对比较文学进行限定。
基亚:《比较文学》是颜保译的“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的科学方法”。正确定义应该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比较文学》颜保翻译的,卡雷作序。
卡雷:“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英俄浪漫浱诗人)、歌德(俄)和卡莱尔(英)、司各特和维尼(历史小说家)之间的事实联系。这种强调事实联系,形成法国学派”。法国学者主要采用实证主义的方法,对国际之间的作家之间、作品之间以及作家与作品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大量的事实上的考证,而基于不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也不探讨作品之间的美学关系。此后人们将持这个观点的学者称为“法国学派”。
2、美国:提出新的研究方法。把比较文学称为历史比较文艺学
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它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家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领域的比较。它强调文学与文学之间的一种关系,强调文学的本质或文学的美学意义(不强调事实关系)。因此形成了与法国学派对应的美国学派。(概念:
美国学者认为:比较文学不再是文学史的一支,而是一种文学研究。它不仅研究有事实联系的跨国界的文学联系,而且也研究无事实联系的跨国界的文学关系。甚至还研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人们将持有这种观点的学派称“美国学派”
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关系和国际联系、研究世界各国文学理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文学事实类同,一方面可能出于社会和各民族文化发展相同,另一方面则可能出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和文学接触,相应的区分为文学过程的类型学的类似和文学联系的相互影响,通常二者相互为用,但不应将它们混为一谈。
解释:文学事实类同两个原因:(1)文学发展相同,如写“爱情”文学发展相同→文化结构相同→大脑基层相同;(2)文学文化接触,伏尔泰写《中国孤儿》依据《赵氏孤儿》,郭沫若依《李尔王》写《天上的街市》。
3、日本:大塚幸男:写《比较文学原理》说:“比较文学是一门以国际间的文学交流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一词可以区分成对比与比较两层意思。所谓对比,就是任取毫无具体关系的两位作家,相同文学加以比较。所谓比较,不是任取两个作家加以比较,而是一门择取学习了外国作家或文学思潮后,吸收对他产生明显作用的作家,以阐明其国外渊源及影响为主要任务的学问。
二节 性质
(一)民族文学:指的是多民族国家中,那些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化传统与民族语言文学的民族,他们所保留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质的书面与口头文学。
(二)国家文学:又称国别文学,它是按照国家这个政治概念和地域化分成的文学,是以国家命名的。
(三)总体文学:又称一般文学,它是为了找出所具有普遍规律性,对所有文学现象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研究。
例:查理生(英)和卢梭(法)影响下的欧洲文学(总体文学)
梵第根(法)研究卢梭《新爱洛济河》(国家文学)
卢梭受竼第根的影响(比较文学)
(四)比较文学性质:
(1)开放性:就是文学可以跨跃时空界限,打破题材限制,不计价值大小进行文学研究。如:跨跃时间的: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廉,很像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跨跃题材界限的: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和鲁迅的《伤逝》相似;不计价值大小:如《安娜·卡列尼娜》与《杜十娘》比较,她们都有敢爱敢恨的性格,但也都有弱点。
(2)宏观性:因为比较文学最终目的是要帮助人们认识总体文学,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因此它必然有宏观性。
(3)理论性:因为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要求一种理论升华。
(4)包容性:因为比较文学是跨文化、学科、语言的学科,这种多重跨跃就使比较文学包容了许多学科。
(5)可比性(最重要的性质):是因为“人同此心,心同引理”(相同性)
例:《窦娥冤》先冤后平反,果戈理《外套》中巴什马奇尔死后闹鬼,都为了达到平衡。如表现爱情,爱得深、恨得深。司汤达《灵与肉》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与郁达夫《沉沦》都带有女性美。为什么西方男性自杀,我国女性自杀?(比较文学)
二、文学发展的趋同性(一致性)
闻一多认为人类早期出现的都是诗,后来都是有韵的散文。唐以后才变为无韵散文。1840年后小说才被重视,西方也如此,只不过西方小说比中国早些。
文学批评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荷马史诗》,中国的文学理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中国的比西方晚了六百年之久。
三、自我求证 “认识你自己”,整个西方文学史就是“认识自己,超越自我”,重视“人”,而中国是宋口号“求大同,均贫富”。怕认识自己。
(1)相同的主题  ①德劳《嫦娥奔月》,嫦娥偷吃丈夫的药,飞升到月宫,找一玉兔阴阳为伴,到晋朝虞喜写了《安全论》说月中有桂,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学斫之,树创随合,人女生吴刚,西河人,学仙有误,逐令伐树。②荷马《奥德休》说有国王科佳托斯的创立者西叙福斯在生前推石上山,石头滚落不止。 这两个故事内容、地点、人数、时间不同,但给人的感觉都是相同的,都是一种劳而无功的彼劳。
加谬: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写了著名的哲学笔记《西叙福斯的神话》,进行了现代人的哲理思辨。说明人类这种徒劳具有与荒谬世界对抗的能力,尽管这种能力丝毫也改变不了现实世界本身,但也不应该绝望。因为人应该认识到征服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人就显示他是自由,这意味着人对光明和幸福的渴望,这种传说无疑具有积极向上的情绪和进步性质。
同是徒劳,西方有发展,而中国没有,中国有舞蹈,因为缠足,
(2)变形:人变成动物,动物变成人。
西方最早,罗马奥非德《变形记》(诗体)宙斯变牛抢欧落巴(女孩) 阿普列尤斯也写《变形记》(散文体)又叫《金驴记》罗马的贵族鲁齐乌斯喜巫术,学巫术不成,看人变成鸟飞走,自己变成驴,求告埃的伊西斯女神,变成人。
  中国也有人变驴的故事。唐代孙頠(wei)《幻异志》中有“柏桥三娘子”的故事,赵季和住店,三娘子把店客变成驴,赵季和把三娘子变成驴。
变形故事反映了人们返祖心理,轮回观念,到了现代以后中国人没有向前推进而西方向前推进了。卡夫卡写了《变形记》,奥地利作家。主人公葛利高尔是推销员,变成甲虫,最后死,他写人在荒谬世界被异化的过程,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人有失去自我。中国的宋璞写过《我是谁》。当然没有那么深刻。
  以上两部主题是无事实联系的。下面是有事实联系的。
(3)“三妇事子”元杂剧,某名作家李行道写过《灰阑记》全名《包特利智去力灰阑记》张海棠被诬杀夫财产,后来德国布莱希特写《高加索灰阑记》反其而用之。说明土地应属在这耕种的人。
  世界三在表演体系:梅兰芳(虚拟化表演)、布莱希特(打破第四堵墙  )、斯坦尼基夫斯基(追求间离效果)朦胧美
《灰阑记》从佛经中来,并非无据可考。
第三节 意义
一、比较文学为文学研究开拓了领域,开辟了新的探索途径。
二、可以确定民族或国别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进一步促进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各国间人民友谊和相互了解。
三、比较文学可以更准确、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文学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
比较文学主要研究方法(方法有: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接受研究阐发研究5种)
         第一节  影响研究
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这门学科最早的研究方法,它奠定了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其主要特点是:注重事实联系
什么是影响研究: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包括作品、作家、文学思潮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作为研究中心,它是法国学派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 具体分析影响研究
(1)& & &
& 影响研究的类型(10种)
“影响”是一种存在于某一作家的作品中的东西,如这个作家没读过某个前辈作家的作品,这种东西是不会存在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 & &
正影响:一个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都较为先进发达,因而其文化文学有能力远播其他民族、并给予其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同时,他并未因自己的优势而拒绝接受和吸收其他民族在文化、文学方面的影响,这就是“正影响”简单说①“正影响”就是先进文化这学与后进文化文学之间的正常的,互益的影响。如唐宋文化给朝鲜、印度、越南、日本等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印度佛教、日本舞蹈等的影响②中国小说最早是变文(佛教故事)“变”就是变僧讲为俗讲,印度梵文经、对中国影响较大③波斯舞《兰陵王》、《大面戏》受印度戏剧影响。
如: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提出“脱亚入欧”的口号,大量影响中国文化。古希腊、希腊文化影响整个欧洲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同时又受克里特为代表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文化的影响。
(二)反影响:一国的文学希望从反面得到所需要的外国的影响作用,指那些借批判外国文学从反面支持本国文学的某种趋势与意图,通俗地讲就是打鬼借钟馗。如中国批判肖络霍夫《静静的顿河》里的葛利高里。目的是影射叛徒文学,用外国的支持本国的对叛徒批判,对批判肖络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人的命运》)主人公索克洛夫、批判他宣传战争恐怖,以此来说明不怕打仗。例,18世纪德国古典时间(魏玛古典主义)
(三)& & &
负影响:一国文学在外国影响下刺激下所产生新的文学流派与思潮,往往被用来反对本国的固有传统,或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和文风,这就是文学中负影响。如:鲁迅写过《摩罗诗力说》主张以恶魔诗派的主张创立一种浪漫主义学说,来促进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以基督文化形成欧洲的“人文主义”。意大利从希腊文中吸收营养。
(四)回返影响:一国文学中的某些因素被某个外国作家所接受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回返的现象就是回返影响。
如美国“意象派”影响在美国读书的胡适(35个博士学位),根据意象派宣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如美国庞德对中国古诗、儒家哲学都有深入研究,推动了英美文学对中国文学的了解,后来作为后期象征派诗人又影响了中国。
张义谋的《红高梁》钱仲书《围城》都产生了影响。
(五)& & &
超越影响:某些作家在国外的影响超出本国范围内的影响,这种现象叫超越影响。如英国伏尼契写《牛虻》在英国很不出名,而在社会主义国家影响很大。杰克·伦敦代表作《马丁·伊登》,麦尔威尔《白鲸》,杰克伦敦在美国很不出名在国外影响却很大。
中国唐代寒山(和尚)诗很出名,后传到美国产生“西皮式运动”很多的寒山诗对日本影响也较大。
还有一些作品《平山冷燕》、《玉娇梨》、《金元翘传》、《好逑传》鲁迅说这些小说在国外特有名,远胜于中国。
《金元翘传》、作者倩心才人写的是明末清初写才子佳人的小说被阮攸带到了越南翻译改为六八体长诗,反响很大,阮攸因此被称为越南著名作家。
(六)虚假影响:某些作家有意的用虚假的异国题材内容,给自己的作品增加审美情趣为读者制造其中假象,以便影响他们的审美意象,这种现象就被称为虚假影响。如&
《一千零一夜》说此国王生在南中国海,西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把中国的西藏描写成世外桃源,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写过《狄公案》在西方有福耳摩斯之称。《中国房内考》讲中国两性关系史。
《马可波罗》中出现李白诗赋。
伏尔泰法国著名启蒙主义思想家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摹仿《赵氏孤儿》写《中国孤儿》内容:春秋战国写赵盾一家被屠贾陷害,程婴,韩央救之《中国孤儿》写宋代事,成吉思汗爱上伊达姆娜伊达姆,张惕有一个小孩,成吉思汗要杀宋王孤儿,成吉思汗理性复苏。
通过《赵氏孤儿》的忠奸斗争,一改忠奸斗争的主题为理性对野蛮的胜利。
(七)单项影响:一国文学单方面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而没有或不可能产生反影响的现象就是单项影响,这种现象较为罕见。
比如:古希腊文学对罗马文学的影响。希伯来文学通过《圣经》对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文学对越南朝鲜的影响。
(八)双项影响:指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现象,比如:中日文学,中法文学等。凡是研究国内外交流史的都属这种影响。世界没有一块完全与世隔绝的文学净土。
(九)直接影响:一国或一个民族的文学影响到另一国或民族的文学,其间没有插入包括其他作家,作品等媒介者,这种影响就是直接影响。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和波德莱尔写的《凉台》,从题材到歌颂对象一样。法《恶之花》,日本的《万叶集》摹仿《诗经》而写。第一本本诗歌总集----中国的《汉诗》
如: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诗曾影响普希金,普希金又影响了莱蒙托夫(俄)莱蒙托夫受到了普希金写的拜伦式诗的影响叫间接影响。
印度佛典----志怪(中国)----物语(日本) ,印度佛典间接影响日本物语, 间接影响不如直接影响多,也不如它明显。
二、影响研究的对象:
放送者通过媒介把影响放送给接收者,
流传文学:是以放送者为研究的起点,以接受者为研究的终点。探求一件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一种国别的文学,在国外的成就、声誉、反响的学问,虽然这种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但核心还是放送者对接受者的影响,它主要包括总体影响、个别影响、技巧影响、内容影响、形象影响等几个方面。
总体影响:指一种民族文学或者一种思潮和运动所给予接受者的影响,受影响的接受者可以是整体,也可以是个别的作家、作品。
如:印度古代文学对缅甸、对泰国、对老挝、对柬埔寨等国文学的影响。
象征派诗歌是欧美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著名诗人:早期的波特莱尔、韩波、马拉美。后期的庞德、艾络特、叶芝等。他们对中国现代文坛的一批诗人艾青、李金发、徐志摩、戴望舒、郭沫若、卞之琳、冯至等很有影响。
个别影响: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对接受者的影响。如:白居易的诗传到日本,日本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世界最早)、《源氏物语》是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柴式部、写于十二世纪初,主人公光源氏,女御所生,地位受歧视其中将百处引用白居易的闲适诗,主人公很象《红楼梦》__光源氏______-----贾宝玉,表现了颓废的士大夫的思想。
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白痴》、《罪与罚》拉斯克里尼科夫这部小说影响了康拉德写的《吉姆爷》
如《水浒传》传到日本影响很大,影响最大的是《南总里见八犬传》,作者曲亭琴。写一个封建君主被包围,国王许愿谁救了他把女儿嫁给他,狗救了他,女儿生八犬“八犬”和《水浒传》中的英雄相似。
《神曲》是神圣的喜剧(被人推崇),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从名字到内容受《神曲》影响。
技巧影响:指放送者所创造的或改进后的文体,艺术形式,创作技巧等艺术表现形式影响了接受者。
如:《十四行诗》外国抒情式,又叫“商籁体诗”最早用拉丁文写。产生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人彼特拉克用十四行诗歌颂一个女人叫劳拉《劳拉之美》从此十四行诗在意大利广泛流传,后来它影响了英国莎士比亚,154首十四行诗都摹仿了彼特拉克。莎士比亚有154首十四行诗,全部摹仿彼特拉克,内容也摹仿、歌颂友谊和爱情,这是一种形式影响。又如: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小癞子》(文艺复兴时期)影响了后来的流浪小说,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马克·吐温的两个历险记,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鲁宾逊漂流记》。如:框架式结构是故事套故事的一种文学结构方式。阿拉伯《一千零一夜》“言其多而不言实”又叫《天方夜谭》“天方”即天房,“谭”即谈,南中国岛国王山鲁每天杀一小孩,山鲁佐德给国王讲故事。265个故事,故事套故事讲不完,将军未征,把框架结构带到意大利,意大利出现《十日谈》也是故事套故事(共100个)后又影响到英国乔叟写《坎特伯雷故事集》也是框架式结构。
《一千零一夜》根据波斯文《一千夜》的故事,印度梵文《一千个故事》,故事没有但结构还在,《五卷书》四卷。
B,如俳句:来源于日本后叫俳谐→俳句→汉俳
俳句是中国“俳谐”改造而来。
非句:17个音,日本非句兴盛时期,在中国的宋之后,宋诗充满神学思想,他利用日本俳句写过文章,后有人用汉字写俳句叫汉俳。非句还影响了美国庞德,日法德英都有人学俳句,现在俳句也成为众多国家都模仿的诗体
4内容影响:指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及思想内容对接受者影响,如荷马史诗中《奥德修记》写奥德修十年海上漂泊回到家乡是非常勇猛的英雄。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写的《尤利西斯》(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就是奥德修斯,尤利西斯懦弱无能。如《奥瑟罗》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影响了席勒的《阴谋与爱情》,奥瑟罗是北非摩尔人,揭示种族差距。《阴谋与爱情》贵族腓迪南爱上平民姑娘露伊斯揭示种族差距,门第差距,学问差距等。
5形象影响:如浮士德中世纪流传的一个骗子的名称,不怕死。劝解人们忍受今世的痛苦,文艺复兴时期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浮士德知识渊博最后悲惨。把坏的写好了是一种形象影响。
又如《罗摩衍那》中哈奴曼(一个猴)影响孙悟空。写罗摩漫游时娶个妻子叫悉多,后被追逐到林中,罗抢悉多,画圈保护悉多,哈奴曼是个大颌猴变小鹿抢回妻子,(孙悟空72变)可见,哈奴曼影响了孙悟空。
(二)媒介学:是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字之间产生影响,这一事实联系的具体途径、方法、手段及其因果规律的学问。
媒介者可以是人、物。一般把媒介者分为个人、环境、和文字材料三大类。
1个人媒介者接受者
A:属于接受者的媒介者都是外国作家作品的热情翻译者、介绍者、评论者也可以是先进思想的引进者。
a玄奘,中国大量翻译佛经、三藏经,“经”、“律论”74部、1335部对中国文学的产生有很大影响
b林杼(字琴南)桐城派末流,同文馆优秀人才。马建忠《马氏文通》中国第一语法书,后又出了一套《林杼丛书》林用文言文翻译了11个国家的98位作家163部作品的一千多万字。中国好多外国文学知识都是由此而得,影响鲁迅等人
c鲁迅翻译15个国家的111个人的244种作品约250万字
d傅雷翻译巴尔扎克所有作品《傅雷家书》
e朱生豪《莎士比亚全集》的译者29岁时译成36岁死
f梁实秋《远东英汉大词典》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
g杨宪益翻译《荷马史诗》把《红楼梦》译到英语的世界翻译家,〈聊斋〉《译余偶拾》文言写的.
B:属于放送者国家的媒介:指那些定居国外和长期寄居国外的本国学者,有的是把本民族文学译传给所在国,有的是把所在国的文学介绍到本国去。
中国:a叶嘉莹在南大建立研究所研究中国的〈诗词例话〉传播到国外,研究王国维〈人间词话〉及至死。B柳无*:柳亚子长子46岁前在南开,后一直在美国。c屠格涅夫,俄国.1843年认识德国女歌唱家波利娜,终身未娶,与法国龚古尔,左拉,福楼拜,都德组成5人。把中文译到法,把法译到俄,功不可没。
  丹麦的文字评论家勃兰兑斯写了著名文字评论巨著〈十九世纪意识流〉站在第三者之外,把欧洲各国之间的文字进行比较。
  环境媒介:指文学团体沙龙集会和国际会议所促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学支流环境,它使接受者与放送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得以实现。如:中国文字研究会沈雁冰,郑振铎,叶盛陶等介绍了很多俄英法北欧印度等国作品到中国来。
沙龙集会:如:法斯达尔夫人的沙龙,望族。乔治桑沙龙(女作家浪漫主义)曾和无数男人在一起,培养了肖邦,代表作《安吉堡的磨工》磨工喜欢女主人。  
斯坦因沙龙:在法国曾接纳海明威、庞德、毕加索,海出名于他的一句话“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第一部小说《阳光升起的地方》
中国国际会议:城外汉学会议,指中国本土之外,朝鲜,日本,法,英等,即中国遗传到国外的作品唐张鷟的《游仙窟》被带到日本研究。日本根据这写了《浦岛子传》《谢士南征记》韩国的国际红楼梦会。
1中国翻译起源于汉朝译佛经开始的,安清(安士高)最早译佛经。
217世纪明朝徐光启与利玛窦和译《几何原体》。
31862年京师同文馆建立促进翻译事业。
4西方翻译史第一人也是第一位欧洲翻译家希腊的安得罗尼科斯。
5廷德尔的英译本《圣经》译文最多。
6第一部英译小说《好逑传》
7中国翻译理论:直译意译两种主张。
8马建忠的《马氏文通》提出意译的主张。
 严复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的主张
 鲁迅主张直译。
9国外:美国翻译家奈达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一种文学的再创造,而且还是一门科学。
渊源学有五种方式即:平行研究强调文学性质,19世纪德国民族学者关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
主题和主题学区别:主题探求某一部作品或某一人物典型所表现的思想,重点在于揭示研究对象的内涵。主题学研究的是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的不同处理。重点在于对考察研究对象的外部手段和形式的关注。
  渊源学:又称源流学,它是从接受者的角度去探求放送者即输出影响者,一个作家或一种文学在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方面曾经吸收和改造过的外来因素。一句话接受者和放送者之间的某种因果关系。
平行研究:是直线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在主题、题材、文体、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学内部的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研究重点,然后得出有益的往往又是具有某种规律性理论性的结论。它是美国学派提倡的重要方法,美国学者在这方面为比较文学作出了很大贡献。
  主题学:从19世纪德国民间学者关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
  定义:研究同一主题思想及其相关的因素在不同民族或国家文学中表现形式或被处理的方式,并进一部辨析阐发之所以产生不同点的那些民族或国家的文化背景、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异同。
主题学研究的主题:
1感情与义务冲突的主题《长生殿》
2不相识的父子相残的主题《薛丁山征西》肖洛霍夫《胎记》
3大家族盛衰史的主题《红楼梦》日本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世界最长小说
4描写战争主题《三国演义》日本《平家物语》
5描写人总有一天被赶出乐园的主题《红楼梦》英国《失乐园》希伯来《创世纪》
6描写生死恋的主题英国《罗密欧与朱利叶》中国《梁山伯与祝英台》
         第二节 题材学
  题材学:主要研究同一题材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不同形态及其文化历史。题材学的重点就是只着眼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文学中的相同题材上了。(灰姑娘,诺亚方舟)
  文类学:研究文学的种类和类型也就是研究文学的体裁,它可以研究无事实联系的同一体裁在不同领域的发展过程及其共同规律和特点,也可以研究产生于某种民间文学和其他民族文学的历史轨迹以及变迁。
  比较意识流小说:乔伊斯《尤利西斯》(英) 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法) 福尔克《喧与嚣骚动》(美) 王蒙《风筝飘带》
川端康成《睡美人》
不难发现东西意识流小说的不同点:
 1东方的意识流偏重于主导与定向的流动,即具有人为导向性,而西方却偏重于缺乏理性思考的诱因所引起的流动,表现出很大程度上的随意性。
 2东方意识流小说往往照顾到接受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西方而言是比较重视故事的情节结构的,而西方意识流小说却重在内心意识的流动的本身。不重视情节的发展过程,有淡化情节的倾向。
中外意识流小说的不同:
1中国的意识流主要是新时期的意识流,具有中国特色,绝大多数是写常态的人或人的常态。而国外的意识流主要写变态的人或人的变态。
2中国的意识流小说中的人物是由与社会发生联系的行动中的思考引起的意识流动,而国外的意识流小说中的人物始终是生活在自我的内心世界里,是自我意识流动的一种记录。
  缺类研究:1有没有长篇史诗,(有)藏族(格萨尔王传)蒙古《格斯尔王传》汉族《黑暗传》2有无悲剧,(有)《雷雨》《日出》《北京人》
类型学:研究不同民族文学中同一类型的作家,作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问题,是同中求异的研究。
1例:同一类型的作家比较: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二人生于17世纪前后,同是剧作家,代表作同是悲剧,都反映了封建桎梏下的青年男女为争取幸福爱情而造成的生离死别的人生悲剧,都对人物进行出色的描写,都有很大的美学价值。
2同一类型作家比较:《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茶花女》,《室思》和《云使》
3同一类型人物形象是类型学中最热门一类,除阿 Q和多余人
4同一类型的故事情节可以研究中外文学中的私小说,在中国称“心境小说”卢梭《忏悔录》岛猗藤村《新生》田山花袋《棉被》
比较文学诗:研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批评观念和文学批评原则及其发展历史等方面的异同优略,简言之比较诗学即不同体系的文学理论之间的比较研究就中国学者而言,比较诗学主要的是对中西,中东的诗学进行从概念到理论,从形式到内容方面的比较研究,“诗”广义泛指文学。
中西文论的比较:
1中西文学论都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文论较系统完整。
2中西文论都强调文艺反映现实生活,反映现实世界,但西方文论盛行模仿说,中方注重表现说
3中西方文论都程度不同的承认文学创作中的灵感问题,西方认为灵感与创作的关系是直接的,中国则认为其二者的关系是间接的 。
4中西文论都宣扬文学艺术要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强调文学的自我表现与自我抒发,西方不大注意对“度”的把握,而中国很注重对“度”的把握。
5中西文论都强调文艺作品对人的教育作用及审美作用,受宗教影响西方“寓教娱乐”“惩善扬恶”浸透了基督教思想。中国“劝善说教”“善恶有报”则出于佛教精神。
中日文论异同:二者大多数言简意赅,简短而有力度,论述具有文学性和诗意,缺乏思想性。许多观点是偶发的即兴的,文学简练但概括性极强。评论者往往满足于数个透彻精辟的分析观察结果,发表象征性,但又是隐秘的比喻、格言式概括性的评价,这些文学评论者都能切中利弊意远韵长。
  中印文论异同:印度的文艺理论涉及面较为广泛也比较系统,评论细致透彻,感性认识较多它容精辟哲学与大量细致的创作经验及体会于一体,发表有权威性的评论著述,作为文艺创作的法则与指南。但是过于细微琐碎的文艺理论对文艺创作不能不说是一种束缚和禁锢。
法国著名结构主义代表人物:罗兰.巴特写的《论拉辛》法古典体系
美国哈南分析中国小说  研究小说的叙事语体
& 弗洛伊德:奥地利心理学家、医生、医学博士、严肃的科学家
& 三大科学巨人: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恋父情绪:《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卡拉马佐夫兄弟》
     恋母情绪:《罗斯芙庄》
反对派.荣格:“集体无意识”
宗教与文学(双胞胎)
填空:接受美学是60年代中期在德国出现的一种文学理论,主要强调读者的作用,若斯.伊塞尔
&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代表作《变形记》
& 比较文学论是(法国)的威尔曼(或威勒曼)
& 17世纪东方的文字主要是(中日朝)是促进欧洲形成“巴洛夫”风格。
(比较文学)不同文学,不是艺术,不是方法而是一种文艺研究,比较文学这门科学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 渊源学又称为(渊流学)
& 杨朔学的著名散文(《荔枝密》)属于口传渊源的研究
& 主题学渊源于(德国)
& (接受研究)把(读者)作为研究对象。
& 《王书》是(父子相残)主题,又叫《列王记》,波斯作家,(亦尔多西)。
& (东西方)戏剧(萌芽)时期,都使用(面具)作为服饰。
& 越南古典名著(《花笺传》是根据中国的同名小说(《花笺记》)改编的。
& (佛经的翻译)是中国比较文学的萌芽。
& 对近世纪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希伯莱、希腊)
& 媒介学中的媒介者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种媒介?(个人、环境、文字材料)
& 文字材料主要涉及到哪些方面的研究?(翻译史和翻译理论)
& 中外戏剧理论家认为戏剧表演体系主要有(梅兰芳、希布莱希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东方戏剧主要在哪几个国家?(中国、印度、日本)
& 研究中外吝啬鬼形象研究属于(类型学)种研究。
& (梵第根)是(法国)比较文学家,著有(《比较文学论》)
& 最早给比较文学下定义的是(法国学者)
& 印度两大史诗是(《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 日本获诺贝尔奖作家是(川端康成的《伊亚的舞女》)
& 目前,国际比较文学界对中国学派取得共识(不对)
& 比较文学最早的研究方法是(影响研究,奈达,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
& 中外文学中私生子小说研究归入(类型学研究),《红楼梦》归入(失乐园主题的作品)
& 经常出入于波斯胡店的唐代诗人是(李白)
& 古代波斯诗体(“柔巴依”)和唐代绝句同出一流。
& 主张中国戏剧(输入说)的学者是(郑振铎),死于空难。
& (中康)学派是有些学者对(中国学派)的误称。
& 古希腊作家(阿普列.尤斯有《金驴记》(《变形记》)。
& 比较文学可以跨越(时空界限),打破(题材限制)不计价值大小进行研究(正确)
近代中国继(黃遵宪、梁启超)又涌现出了一批比较文学学者。保罗.高更是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
& 鲁讯提出了(直译)的翻译主张。
40.民间故事《灰姑娘》属于(题材学)研究的范畴。
41.(缺类研究)属于(文类学种)研究的类型。
42.现代从事(阐发研究)的中国学者中(钱钟书)最被人称道。
43.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也在戏剧家中使用过面具。
44.(中国戏曲)和(日本戏剧)同宗同源。(正确)
45.(梵第根)在刻画(影响研究)的路线时涉及了(放送者、接收者、传道者)三个对象,法《比较文学论》
46.(弥尔顿)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写了哪些取材于《圣经》的作品:《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47.班固在汉书中最早记录了波斯的情况(错误),应是司马迁的《史记》。
48.除了比较文学外,目前还有(比较史学、比较法学、比较语言学等)
49.比较文学中,(美国学派)重视(文学性)的问题,法国重视(事实联系)
50.中国有(史诗),也有(悲剧)。
51.中国进行阐发研究的开山之祖是(王国维)。
5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四国戏剧比较中(中国产生较晚)。
53.中国汉唐之际的文学主要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弗洛伊德)将人类心理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
54.针对面具的美学意义,指出(间离效果)的戏剧家是(布莱希特)。
55.五代南人(李元吉)发展了越南的戏剧艺术(中元代士兵)
56.(钱钟书)研究比较文学的巨著是《管锥编》《谈艺录》
57.(安德罗.尼科斯)是古希腊翻译家,也是西方第一个翻译家。
58.印度的《诗境》对藏文学影响很大 ;曾为比较文学理论做过贡献的法国学者有基亚、卡雷、梵第根。
59.清代小说在国外特有名的是(《好逑传》《金元翘传》《平山冷燕》)
60.中国文学主要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61.研究文学的(影响、接收、流变其思维特点是(关联性的)
62.罗兰、巴物特是法国作家。
63.日本学者(清术正儿)写有(《近代戏曲史》),曾将(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相题并论。
64.勃兰.克斯是丹麦著名评论家。
65.诗歌产生于(小说之前)
66.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发展的学科。
67.(玄藏)的翻译理论有(媒介学)的成份。
68.(白居易)的诗对(《源氏物语》)的影响属于(个别影响)。
69.(《诗境》)是印度古代文学的总结,越南(阮诖)效仿韩愈写《祭鳄鱼文》
70.中国的大(dai)面戏《兰陵王》传到了日本。
71.意大利戏剧家(皮兰.德罗)将面具运用于现代舞台。
72.媒介学中的媒介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等。(正确)
73.佛经的翻译始于(汉代)。
74.国外翻译理论核心是(意译),国内翻译的核心是(直译)
75.法国的(保罗.高更)名画是《我们:从何来,是什么,去何方》
76.存有不少中国远古神话小说的作品是《山海经》。
77.《金元翘传》用(框架式结构)影响了(技巧影响)。
78.(仓央嘉措)的情歌受到(印度《诗境》)的影响。
79.朝鲜小说《谢氏南征记》曾被误认为是中国小说。
80.文类学中的(缺类学研究)有长篇叙事史诗和悲剧是研究的重点。
81.中国和亚洲的朝鲜、日本、越南这三个国家的古戏剧关联。
82.主题学源于德国的民俗学研究。
83.中国翻译史上第一人叫(安清)或(安士高)
84.英国比较文学的先驱是:波斯的奈特。
85.(斯劳克斯之謎)曾出现在古希腊作家(索福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
86.我们应该提倡有(意识的、系统的、科学的比较)(正确)
87.萨特里是存在主义作家,越南语、拉丁语之后,译中国的第一个小说《岳飞传》
88.世界上三大类剧:古希腊戏剧、印度基剧、中国戏剧。
89.越南古典文学名著《二度梅》是根据中国同名作品翻版。
90.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印度的泰戈尔和日本的川端康成。
91.《金元翘传》在越南又称《翘传》《断肠新声》
92.日本表现(徒劳主题)的是(川端康成的小说《雪国》)
93.(李白的《静夜思》)在(伊朗)受欢迎。
94.日本的“ 能乐”是戴面具演的,越南有古典名著《蓼云仙》
95.随郑和下西洋的人中,都有谁写过书?(马欢,费伩、巩珍)
96.翻译中国同名作品的越南古典文学名著《花笺传》《金元翘传》《二度梅》
& 什么是中国学派?
创造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不是一人、一时、一地之举,而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和发的大势所趋。近些年来,中国开始的以东方文学为基础的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和东西文学的比较研究,正在形成一个具有中国&
特色的学术流派。
& 接受研究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内容:接受研究不仅把一个民族的作家作品对外民族的影响作为研究重点,而且把本民族对外民族文学的接受也作为研究重点。
意义:(1)为比较文学扩大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所关注的对象,使某些研究手段增加了科学性,减少了随意性,接受者和放送者形成一个新的系统,使比较文学开拓出一个新的理论层次,使研究者有了新的分析思考的途径。(2)使原来只注重作家与作品之间关系的研究,不得不重视作品后阅读过程以及读者的反应,以读者阅读文本为中心,比较文学又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3)对作品认识的相对性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表现得更趋于全面和合理。(4)为比较文学接受研究的理论基石,接受研究将比较文学原来只关注文学作品的学术目光转移到对读者的关注。(5)接受者主体――读者成为主体,读者和作品的关系成为接受研究的主要内容。
& 缺类研究在中国的意义:
文类学中,被称为“缺类文学”的领域,很难突出中国比较文学的特点。它研究一种文体为何,在这个或这些国家里有,而在其他国家则没有,或者即使有这种文体的形式,而其实质表现形式又相差太远,在这些研究中,中国有没有长篇叙事史诗,有没有按照西方古典文论界定的悲剧等,就成了必然涉及的内容。
& 你了解的主题、主题学内容
主题是对题村的提炼和塑造形象所得出的高度浓缩与升华的思想结晶;主题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爱情与义务冲突的主题,中国洪昇《长生殿》,司汤达《法尼娜..法尼尼》
(2)不相识的父子相残的主题《薛丁山征西》肖洛霍夫《胎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玛佐夫兄弟》(3)大家族盛衰史主题:曹雪芹的《红楼梦》,紫式部《源氏物语》
(4)描写战争主题的,中国的《三国演义》,日本的《平家物语》,俄国的《战争与和平》
(5)描写生死恋主题的更多,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英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 比较文学在文学研究中的意义:
比较文学为文学研究开拓了领域,开辟了新的探索途径,自比较文学这门学科诞生之日起,文学研究就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纪元。首先,比较文学注重文学史的研究,当它将科学之光投影到不同国别文学间的各种历史联系之后,文学研究就冲破了国家的界限,从一个国家扩散到两国以上,比较文学以无数的网络上挂下连,沟通了国别文学之间的缝隙,这种跨跃民族语言障碍的文学研究,是传统文学研究未曾涉猎过的新的独立领域。其次,比较文学的开展,使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出现另辟蹊径的崭新局面。
& 中外变形故事比较:
(1)中外文学史上还有不少描写人类变形的作品,其中大多数之间没有什么相互影响的痕迹,或者这种影响的遗痕不明显。荷马史诗《奥德修纪》罗马奥维德《变形记》,奥之后一百年阿普列尤斯《变形记》又叫《金驴记》(2)这类关于人变形的故事,不仅欧洲有,东方也有很多,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阿拉伯《一千零一夜》(3)在中国古代作品中也有不少这类变形故事,六朝志怪小说《搜神记》,唐朝
孙頠《幻异志》“精卫填海”“梁祝化蝶”“薛伟化鱼”(4)中外这类变形故事表明,人类有一种返祖心理长期潜存在深层意识中。
& 简述跨学科研究的对象(意义)
跨学科研究又称跨类研究,超文学学科研究,科际研究或科际整合。跨学科研究是从文学的外围入手,通过这些外围领域和文学的多种关系,以及二者交感区域的种种专题的探讨,来研究文学本身,从另一层面加深对文学本质的认识,简言之,跨学科研究专门探索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相联系。
& 中印文论有哪些不同?
印度的文艺理论涉及面较为广泛,也比较系统,评论细致,透彻,感性认识较多,他们融思辩哲学与大量细致的创作经验及体会于一体,发表具有权威性的评论著述,是当时文艺创作的法则与指南。但是,过于细微,琐碎的文艺理论对文艺创作不能不说是一种束缚和禁锢。
& 总体文学、民族或国家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比较文学是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与总体文学之间的中介与桥梁。它利用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的各种研究成果,对不同的民族文学或国家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找出超越这二者之上的总体文学的基本规律。
10.平行研究的主要内容:
平行研究把并无直线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在主题,题材,文体,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学内部的诸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研究重点,然后得出有益的,往往又是具有某种规律性,理论姓的结论。它是美国学派提倡的重要方法。美国学者在这方面为比较文学作出了很大贡献。
11.影响研究的内容(定义)
影响研究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包括作品,作家,文学思潮等和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为研究中心,它是法国学派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但是以往的他国的学者也曾在这方面作出很大的成绩。
12.伏尔泰《中国孤儿》对《赵氏孤儿》的接受:
《中国孤儿》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的主要悲剧作品。因《中国孤儿》简称《中》剧,是受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影响写成的。(一)把搜孤救孤的矛盾改编成理性与爱情的矛盾(二)从佞臣屠岸贾到君王成吉思汗(人物改变)(三)从暴力复仇到道德胜利,《中》剧与《赵》剧之间的关系,无论说是现创造也好,说是改编也好,归根到底,表现伏尔泰独具慧眼的美学视野,新颖的接受角度,以及作为启蒙思想与众不同的特点。
13.美国学派主要观点:平行研究把并无直线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在主题,题材,文体,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学内部的诸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研究重点,然后得出有益的,往往又是具有某种规律性,理论姓的结论。它是美国学派提倡的重要方法。美国学者在这方面为比较文学作出了很大贡献。
14.文学与哲学,社会科学有哪些联系?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很密切。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作头脑中形象化的反映,它依靠形象思维将作家在社会生活中获取的灵感,思想与信息传给读者,哲学是人类对于世界观和人类社会的总的看法,它以抽象思维表达人类的世界观。没有文学的参与,哲学可以独立存在,没有哲学介入,文学难以发展。
15.谈谈对阐发研究的理解
阐发研究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和文学理论进行相互阐发,相互说明,以期达到对文学研究在新的层面上的理解,得出具有某种借鉴价值和审美欣赏意义的新结论。这是一种目前尚存有某些争议的研究方法。
16.对可比性的理解:
在文学研究中,由于视野的拓展,视角的变换与新材料的不断发现,研究者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一些比较的方法,它通过对照,筛选,可以找出两种文学现象和两个作家之间,在事实上或想象中某些相同之外,即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可比性。
探讨各个民族以“徒劳”、“变形”、“睿智”为主题的三组作品的渊源与异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它们将不管是否有联系的同类主题,按照自己的民族的审美需要加以抉择,再繁衍出新故事题材。由于主题的相同,文学研究有了一种“可比性”。
17.举例说明平行研究方法(定义—事例,汤显祖—莎士比亚)
平行研究把并无直线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在主题,题材,文体,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学内部的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研究重点,然后得出有益的,往往又是具有某种规律性,理论性的结论,它是美国学派的主要方法。
例: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二人同生于17世纪前后,同是剧作家,代表作同是悲剧,都反映封建桎梏下的青年男女为争取幸福爱情而造成的生离死别的人生悲剧,都对梦境有出色的描写,都有很大的美学价值等。
18.中西文论的比较:
(1)中西文论都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文论较为系统完整。(2)中西文论都强调文艺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世界,但西文文论盛行摹仿说,中国古代文论注重“表现说”(3)中西文论却程度不同地承认文学创作中的灵感问题,西方认为灵感与创作关系是直接的,而中国则认为其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4)中西文论都宣扬文学艺术要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强调文学的自我表现与自我抒发,西方不大注意对“度”的把握,而中国则很注意对“度”的把握。(5)中西文论却强调文艺作品对人的教育作用及审美作用,西方“寓教于乐”“惩恶杨善”浸透基督教思想,而中国“劝善说教”“善有善报”则出于佛教思想。
19.阐发研究的重点:
阐发研究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和文学理论进行相互阐发、相互说明,以期达到对文学研究在新的层面上的理解,得出具有某种借鉴价值和审美价值意义的新结论。这是一种目前尚存有某些争议的研究方法。
20.比较诗学的主要内容:
比较诗学研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批评观念和文学批评原则及其发展历史等方面的异同优劣,简言之,比较诗学就是不同体系的文学理论之间的比较研究。就中国而言,比较诗学主要是对中西,中东的诗学进行从概念到理论,从形式到内容方面的比较研究。“诗”是广义的,泛指文学,“诗学”指文学理论。
21.中日文论的异同:
中日文论大多都比较言简意赅,简短而了限度,论述具有文学性和诗意,缺乏思辩性。许多观点是偶发的,即兴的,文字简练,但概括性极强。评论者往往满足于数个透彻精辟的分析观察结果,发表象征性,但又是隐秘的比喻、格言或概括性的评价,这些文学评论却能切中利弊,意远韵长。
22.比较文学在欧洲的形成史:
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文学在西方发展较早,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在法国和德国形成。前史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一)文学比较意识的萌芽,从早期希腊文化开始,希腊化的罗马时期也有了比较文学的意识,欧洲中世纪受到禁锢。(二)文学比较思想的弘扬,文艺复兴时期使束缚了1000年的比较思维与方法,重新踏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到了17世纪,由于海外贸易和对外扩张,思维进一步扩大,一时间“中国风?”(有误)形成。形成闻名的“巴洛克风格”。(三)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文学研究初具规模,19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学比较形成一门独立的新学科。1809年,法被誉为文学之父的魏尔曼开办了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出现了比较文学专门杂志,比较文学书目和比较文学的理论专著。
23.举例说明影响研究:
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这门学科最早的研究方法。它奠定比较文学的基础。影响研究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包话作品,作家,文学思潮等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为研究中心,它是法国学派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但是以往他国的学者也曾在这方面作出过贡献。
例:中国唐代诗人寒山并不出名,然而他的名字在日本
和美国却有盛誉,又如:清代小说《金元翘传》《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在国外特有名,远盛于中国。
24.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
跨学科研究又称跨类研究,超文学学科研究,科技研究或科际整合。跨学科研究是从文学的外围通过这些外围领域和文学的多种关系,以及二者交感区域的各种专题的探讨,来研究文学本身,从另一层面加深对文学本质的认识。简言之,跨学科研究专门探讨文学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关系。
25.举例说明超越影响:
某些作家作品在国外的影响超出在本国范围内的影响,这种现象叫做超越影响。
寒山:唐代并不出名,可在日本,美国都有盛名,清代小说《金元翘传》《平山冷燕》《好逑传》在国外胜过国内。
26.哪些自然科学方法可运用于文学研究?
电脑、系统学、信息学、控制学、数学等,切忌生搬硬套。
27.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形成史:
比较思维和比较法运用于文学研究,见于文字记载的,首推孔子的《论语》,甚至佛经在汉代的翻译才算有了中国比较文学的萌芽,译经所用的“格义”的方法就是“阐发研究”的雏形。唐代,中外文化达到高潮。玄奘翻译理论已有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中的“媒介学”的成份。唐以后,比较研究日益减少。(2)比较文学先驱式的人物,近代资产阶级改良家黄遵宪,他主张“诗界革命”主张改良的梁启超提出“文学是无国界的”主张,之后又涌现出一大批大胆进行中外文化的人,有严复、林纾、王国维、鲁迅等。
(3)50年代,零星可见中俄、中苏论文。(4)六七十年代,几乎销声匿迹。(5)七八十年代改革文学,比较文学开始复兴,并促进了中国文学界的学术研究。
28.举例说明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研究又称跨类研究、超文学学科研究、科技研究或科际整合,跨学科研究是从文学的外围入手,通过这些外围领域和文学的多种关系,以及二者交感区域内的各种专题的探讨,来研究文学本身。从另一层面加深对文学本质的认识。简言之,跨学科研究专门探索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文学与哲学: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形象反映,它依靠形象思维将作家在社会生活中获取的灵感、思想与信息传达给读者,哲学是人类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的看法,它以抽象思维表达人类的世界观。没有文学的参予,哲学可以独立存在;没有哲学的介入,文学难以发展。
29.渊源学的主要内容:
渊源学又称源流学。它是接受者的角度,去探求放送者即输出影响者,一个作家或一种文学在重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方面曾经吸收和改造过外来因素。一句话溯本求源,顺藤摸瓜,揭示出接受者与放送者之间某种因果关系,渊源方式五种:(1)笔述的渊源(2)口传的渊源(3)印象的渊源(4)直线方式的渊源(5)集体的渊源。
30.文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它可以研究无事实联系的同一体裁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发展过程,及其共同的规律和特点;可以研究某些文学类型产生于某种民族文学之中,又流传到其它民族文学的历史轨迹,以及变迁演化的过程。
31.东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异同:
东方的意识流偏重于主体与定向的流动,即具有人为导向性,而西方却偏重于缺乏理性思考的计划所引起的流动,表现出很大程度的随意性。东方意识流小说往往照顾到接受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西方而言,是比较重视故事的情节结构的,而西方意识流小说却重在内心意识流动本身,不重视情节发展过程,有淡化情节的倾向。
32.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形象化的反映,是依靠形象思维将作家在社会生活中获取的灵感
、思想与信息传达读者。哲学是人类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的看法,它以抽象思维表达人类的世界观,没有文学的参予,哲学可以独立存在,没有哲学的介入,文学难以发展。
33.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文学与心理学关系密切,文学和心理学有不解之缘不是始自今日,文学既然是人学,必然和人的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弗洛伊德(奥地利)
本我、自我、超我
34.布莱希特(德剧家)对《灰阑记》的接受
布莱希特对中国事物的认知,凭借的是批判性的抉择,作者在这里将中国《灰阑记》的主旨反其意而用之。剧中没有狠心拉出孩子的不是有血缘关系的生母,而无血缘关系,但在长期相处中与孩子有了浓厚感情的女仆。
35.比较文学定义和发展变化
法国文学家甚至在《比较文学》中说定义应该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发展变化:法国比较文学大力提倡“事实联系”,法国另一学者梵蒂根提出“放送者,接受者,传递者观点。二战后,这种观点受到美国比较文学的挑战,亨利.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时说,他认为比较文学不再是文学中的一支,而是一种文学研究,比较文学不仅研究有事实联系的跨国界的文学关系,而且也研究无事实联系的跨国界的文学关系,甚至还研究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句话,美国学者的这种比较文学定义的界定,比法国学者宽松的多。
36.放送者、传递者、接收者三者的联系
整个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是在于刻划出“经过路线”刻划出有什么文学的东西被移到语言学的界限之外这件事实。而在刻划这一“经过路线”时,必然涉及到影响的放送者、传递者、接受者三个对象
,三者又可单独形成三门学科。
37.阐发研究主要内容
定义阐发研究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和文学理论进行相互阐发,相互说明,以期达到对文学研究在新的层面上理解,得出具有借鉴价值和审美欣赏意义的新结论,这是目前尚有争议的研究方法。
38.举例说明接受研究:
接受研究是目前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它是在西方当代文艺理论之一。接受研究不仅把一个民族的作家作品对外民族的影响作为研究重点,而且同样把本民族对外民族文学的接受作为研究重点。《中国孤儿》对《赵氏孤儿》的接受
39.媒介者的分类:
作为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一个专门题目,一般地把媒介者分为个人、环境和文字材料三大类。
40.题材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题材学主要研究同一题材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不同形态及其文化历史。因此,题材学的重点就只着眼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文学中的相同题材上了。
41.举例说明类型学研究:
类型学研究不同民族文学中同一类的作家、作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问题,是同中求异的研究。例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二人同生于17世纪前后,同是剧作家,代表作同是悲剧,都反映了封建桎梏下青年男女为争取幸福而造成的生离死别的人生悲剧,都对梦境有出色的描写,都有很大的美学价值等。
42.文学与宗教关系
族文学之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文学和宗教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但却是人类历史发展孕育出的最优秀的双胞胎。西方文学受犹太教基督教的影响最大,东方文学受佛教影响和伊斯兰教影响较深。
43.接受研究的现实意义:
无疑是接受研究对比较文学传统的研究方法,在理论上的刷新和实践上的拓展。(2)接受美学的原理与比较文学吸收,形成接受研究的新方法,其意义是在于为比较文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3)接受研究还可以使比较文学的学者更好地了解一个时代,一个域外国家的文学主张、观念、方法等,所形成的途径和方式,了解读者对域外国家文学现象,作家
、作品的印象,态度 、感受等多方面的经验。(4)从而把握一个时代的文学体系是如何运用创作、接受
、影响这三个因素来构建文学史的。
44.中西方诗学比较的异同:
在比较诗学研究较多的是中西文论的比较,主要论及下述几点异同:(1)中西文论都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文论较为系统完整。(2)中西文论都强调文艺的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世界,但西方文论盛行摹仿说,中国古代文论注意“表现说”。(3)中西文论都程度不同地承认文学创作中的灵感问题,西方认为灵感与创作的关系是直接的,而中国则认为其二者的关系是间接的。(4)中西文论都宣扬文学艺术要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强调文学的自我表现与自我抒发,西方不大注意“度”的把握,而中国注意对“度”的掌握的。中国古代文论主张“诗言志”但又提倡要适当的节制感情。(5)中西文论都强调文艺作品对人的教育作用及审美作用,受宗教影响,西方“寓教于乐”“惩恶扬善”浸透基督教的思想,中国“劝善说教
”“善恶有报”则出于佛教的精神。
45.流传学的主要内容:
流传说是以放送者为研究的起点,以接受者为研究的终点,探求一件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一种国别的文学在国外的成就、声誉、反响的学问。
46.主题学的内容:
主题学研究同一主题及其相关因素在不同民族或国家文学中的表现形式或被处理的方式,并进一步辨析,阐发这所以产生不同点的那些民族或国家的文化背景,道德观点、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异同。
48.中外意识流小说的异同:
中国的意识流主要是新时期的意识流,具有中国特点,绝大多数是写常态的人或人的常态,而国外的意识流主要写变态的人或人的变态。中国意识流小说中的人物是由社会发生关联的行动中的思考引起的意识流动,而国外意识流小说中的人物,始终是生活在自我的内心世界里,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记录。
49.比较文学成就的标志: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比较文学史前发展已近尾声,文学比较在文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2)1829年,被誉为比较文学之父的法国著名批评家魏尔曼开办了一个比较文学的讲座。(3)出现了比较文学的专门杂志,比较文学书目和比较文学的理论专著。
50.比较文学的性质:
比较文学主要有可以性、开放性、宏观性、理论性、包容性。
51.吴刚伐桂与与西叙福斯推石上山的比较:
这两则相似的神话虽然地点、人物、过失与原因、无效劳动的方式与对象,毫无相同之处,但是这两篇神话俗人的感受与美学性质是相同的,都描写了一种无谓的劳动,一种劳而无功的“徒劳”。它表现了初民时期的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斗争时,努力抗争,但又无可奈何的心理。但这种徒劳本身都是以表现人类追求光明与幸福的憧憬与向往。
52.什么是接受研究?
接受研究也是目前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它是在西方当代文艺理论之一。
接受研究不仅把一个民族的作家作品对外民族的影响作为研究重点,而且同样把本民族对外民族文学的接受作为研究的重点。
53法国学派的主要观点(影响研究)
影响研究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包括作品、作家、文学思潮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为研究中心。它是法国学派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54.你对比较文学定义的理解(任何一个即可)
已故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扬周翰认为:“他们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学与其他民族的文学比较,才能显示其特点来,主张对文学的主题,文学类型,文学潮流,批评和审美标准或诗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相互影响。等。
钱钟书:比较文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则专指跨跃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
法国学者认为:比较文学即“国际文学关系史“
55.比较文学目的是什么?
比较文学最终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认识总体文学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
56.比较文学的前景:
(1)理论化倾向(2)东西方比较文学研究趋向(3)中外文学关系史研究(4)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问鼎(5)跨文化倾向。
57.举例说明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跨学科研究又称为跨类研究,超文学学科研究,科际研究或科际整合,跨学科研究是从文学的外围入手,通过
这些外围领域和文学的多种关系,以及二者交感区的种种专题的探讨,来研究文学本身,从另一层面加深对文学本身的认识。简言之,跨学科研究专门探索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张衡发明浑天仪,丁西林早年受英喜剧的影响,亚里士多德
58.中外二妇争子与睿智断案比较:
中元代杂剧《灰阑记》叙述包公断二妇争子一案。布莱希特对中国事物的认识,凭借的是批判性的抉择,将中国《灰阑记》主旨反其意而用之,剧中没有狠心拉出孩子的不是有血缘关系的生母,而是无血缘关系,但在长期相处中与孩子有深厚感情的女仆。
名词解释:
单项影响:一国文学单方面接受别国文学的影响,而没有或不可能产生反影响的现象就是单项影响。
接受研究:接受研究不仅把一个民族的作家、作品对外民族的影响作为研究重点,而且同样把本民族对外民族文学的接受作为研究重点。
中国学派:中国开始的以东方文学为基础的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和东西文学的比较研究正在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流派,这就是中国学派。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就是把不同国家的文学拿来加以比较—季羡林;“国际文学关系史”—法
法国学派:法国是举世公认的比较文学发源地,法国学者认为。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民族文学:民族文学指的是在多民族的国家中,那些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语言文学的民族,他们所保留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性的书面与口头文学。
影响:“影响”包容着一种特殊的涵义,美国学者奥尔德里奇认为,“影响”是存在于某一作家作品中的东西如果这个作家没有读过谋个前辈作家的作品,这种东西是不会存在的,
流传学:流传学是以放送者为研究起点以接受者为研究终点探求一件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一种国别的文学在国外的成就,声誉,反响的学问,
总体文学:又称一般文学,指为了找出具有普遍性规律,对所有的文学现象所进行的全面、综合的研究。
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包括作品、作家、文学思潮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为研究中心,它是法国学派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媒介学:媒介学是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字之间,产生影响这一事实联系的具体途径方法,手段及其因果规律的学问。
主题学:主题学研究同一主题及其相关因素在不同民族或国家文学中表现形式或被处理的方式,并进一步辨析,阐发这所以产生不同点的那些民族或国家的文化背景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异同。
正影响:一个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都较为先进发达,因而其文化、文学有能力远高于其他民族,并给予其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它并未因自己的优势而拒绝接受和吸收其他的民族的文化、文学方面的影响,称为正影响。
渊源学:渊源学又称源流学。它是从接受者的角度,去探求放送者即输出影响者,一个作家或一种文学在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方面曾经吸收和改造过的外来的因素。一句话:揭示接受者和放送间的某种因果关系。
缺类研究:它研究一种文体为何在这个或这些国家里有,而在其他国家里则没有,或者即使有这种文体形式,而其实质或表现形式却相差甚远。中国有无史诗,悲剧必然成了研究对象。
反影响:一国文学希望从反面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外国的影响作用,指那些借批判外国文学从反面支持本国文学的某种趋势与意图。
负影响:一国文学在外来影响刺激下所产生的新的文学流派与思潮,往往被用来反对本国的固有传统或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和文风,这就是文学中的负影响。
平行研究:平行研究把并无直接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在主题,题材,文体,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学内部的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研究重点,然后得出有益的,往往又具有某种规律性,理论性的结论,它是美国学者提倡的。
& 比较诗学:简言之,比较诗学即不同体系的文学理论之间的比较研究。
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又称跨类研究,超文学学科研究,科技研究或科际整合,跨学科研究是从文学的外围入手,通过这些外围领域和文学的多种关系以及二者交感区域内的种种专题的探讨,来研究文学本身,从另一层面加深对文学本质的认识。
& 阐发法:1978年,台湾学者古添洪在题为《中西比较文学:
范畴、方法、精神的初探》论文中,率先也是正式提出“阐发法”,他认为:“利用西方有系统的文学批评来阐发中国文学及中国文学理论,我们可命这为”阐发法“。
& 超跃影响:某些作家作品在国外的影响,超出在本国范围的影响叫做超跃影响。
类型学:类型学研究不同民族文学中同一类型的作家、作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问题,是同中求异的研究。
虚假影响:某些作家有意用虚假的异国题材内容,给自己的作品增加审美情趣,为读者制造某种假象,以便影响他们的审美意向,这种现象叫虚假影响。
阐发研究:阐发研究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和文学理论进行相互阐发、相互说明,以期达到对文学研究在新的层面上的理解,得出具有某种借鉴价值和欣赏意义的新结论。
文类学:文类学也就是研究文学的体裁,它可以研究无事实联系的同一体裁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发展过程及其共同的规律特点,也可以研究某些文学类型产生于某种文学之中,又流传到其他民族文学的历史轨迹,以及变迁演化过程。
回返影响:一国文学中的某些因素为某个外国作家所接受,并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回返现象叫回返影响。
题材学:题材学主要研究同一题材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不同形态及其文化历史,题材学的重点只着眼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文学的相同题材上了。
& 双向影响:两个民族文学之间的影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现象称为双向影响。
申农—美国人;荣格—瑞士人;马洛—英国人;佛洛伊德—奥地利;奈达—美国翻译家
基亚—法国;弗洛伊德—精神病学者;保罗.高更—画家
;查德—佛学家;萨特—哲学家;索诸尔—语言学家;谁纳—科学家;萨特—存在主义作家;乔伊斯—意识流小说家;福克纳--《喧嚣与骚动》;加缪--《西叙福斯神话》;荣格—原型理论
第一个英译小说--《好逑传》;越南名传--《金元翘传》;《中国孤儿》--伏尔泰;《高加索灰阑记《-布莱希特》;<春香传>-朝鲜名传:《源氏物语》--日本名传;译文之难:“信达雅”-严复;诗界革命—黄遵宪;“文学无国界”—梁启超;“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钱钟书;《春香传》--《莺莺传》;《南总理见八犬传》---《水浒传》;《壬辰录》--《三国演义》;《伽俾子》-《剪灯新语》瞿佑;《竹筒美女》--《阳羡书生》;《青楼玉女传》--《杜十娘》;甘宝--《搜神记》;刘熙载--《文心学也》;刘勰--《文心雕龙》;刘义庆--《世说新语》;语心才人--《金元翘传》;王国维--《二代存一代之文学》;郑和—明朝;段成氏—唐朝;干宝—晋朝;
刘义庆—南北朝;刘熙载—清朝;安清—汉朝;瞿佑—明朝。
《剪灯新语》--中国;《伽俾子》--日本;《金鳌新语》--朝鲜;《传奇漫录》--越南;《杨贵族传》--日本;姜公辅—越南人;徐光启—中国;李殉—波斯;安玄—波斯;阮攸—越南;金时习—朝鲜人。
& 17世纪东方文明主要是中日朝促进欧洲形成“巴洛克”风格。
& 比较文学不是文学,不是艺术,不是方法,而是一种文学研究(正确)
& 渊源学又称 源流学。
& 杨朔写的著名散文《荔枝密》属于-------------研究。
& 主题学源于德国。
& 《王书》是父子相残主题(又叫《列王记》),波斯作家,亦尔多西。
& 越南古典名著《花笺传》是根据中国同名小说《花笺记》改编的。
&&&中国比较文学萌芽是:佛经故事
& 对近世纪文明影响最大的古老民族是中国、印度、以色列、希伯革。
& 媒介学中媒介者一般分哪几种?
& 文字材料主要涉及哪些方面内容?
& 东方戏剧主要在哪几个国家?日中印
& 梵第根是美国比较文学者,著有《比较文学记》
& 最先给比较文学下定义的是:法国学者。
& 印度两大史诗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 衍那》
& 日本获诺贝尔奖的是川端康成。
& 日前,国际比较文学界对中国学派没取得共识(正确)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寒山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