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不到两个月,马云的儿子患癌去世能结婚办喜酒吗?

  行情也是一直在变化的。这种变化的参考依据却是少数问题家庭,因为正常家庭无论怎么组建,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不会没事到处宣传自己多幸福。问题家庭的成员会到处吐槽,有些案例甚至会见诸媒体,受众看了以后结合自己的情况作出评估。如果某一阶段集中出现类似的案例,而且结果都是当事某方承受了严重后果,那么就会对行情产生影响,后来者会刻意针对这种情况采取自我保护措施,以防止类似惨剧发生在自己身上。这种自我保护不是免费的,也是需要支付成本,姑且看作"生活保险成本",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男方对于房产的处置上,女方对于结婚的态度上都越来越趋向于保守,谈不成的话博弈双方一起支付时间成本(成家时间无限延后),这种成本也是非常昂贵的。这种情况其实不是上海独有,其他地区也会遇见,但是由于房价的差异,其他地区的人评估下来万一婚姻失败损失的量级是6位数,咬咬牙还能挺过去,以后还能翻身,就多会选择尝试一下,但是上海的平民损失就是7位数,输不起,所以稍有分歧就容易采取更保守的策略,谈判更艰难。我之前说的回沪知青,凤凰女婿,直系亲属外地户口等,都是由持续多年海量的负面案例背书的极端高危因素。  
  要不第四个方案,lz家不用给车了。也拿出80万。。。两人一起买断。这样如果离了,起码这房子一人一半。谁也不用赚谁便宜。。。。。。
  什么情况
  @u_   第三个方案我是同意的,我妈不同意,中间有个插曲。某次他和我说起他表妹结婚,娘家是倾家荡产的贴,他用了倾家荡产四个字,我就不淡定了,我以为他的意思是让我妈把自己的房子卖了,换套郊区的房子,剩下的房款贴在方案三的小家里。后来我妈就说不要搞了,把他两套房子搞搞清楚,再谈婚论嫁。  =================================================================  男方提起女生出嫁娘家贴钱的事情到底是试探你的底线还是只是讲一个他听闻的故事?因为说倾家荡产这个词男方是一种羡慕口气还是讽刺口气说的,态度很重要  而且如果这个男人脸皮厚到打岳父母房产的主意,那更不能嫁了  但如果男方没有这个意思,仅仅只是楼主的脑补,然后还把你以为的那个意思去和你父母说,自然会引来轩然大波——就像你要求你男友父母公证养老房的事情一样。  你们互相之间沟通和信任出了问题
  如果结婚成了谈判,成了博弈,本身就是挺无趣的事情。其实不管找的是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不要把什么都当做理所当然就可以了。如果是自己没能力,就不要怪老人给的少。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情。像楼主这样的情况,结个婚,婆家毕竟真金白银愿意拿出80万,不管多少,是份心意,哪怕以后楼主和她老公不孝顺,不养老,这钱也是赠与的。楼主不要跑出来说这钱和你无关,如果无关,何必执着于加名,反正婚姻期间,还贷款部分总有你一半。如果以后卖了买大房子,更是名正言顺的属于你们小夫妻的了。所以婆家出的钱虽然没有达到楼主的预期,可如果两人感情好,我觉得也没到一定分手的地步。现在分了,只说明在你们的交往中,房子是占了多大的比重啊。而娘家,在自己女儿有困难的时候,稍微帮助下,有什么绝对不可以的。不用80万,哪怕就个车钱,20,30万,那还贷款的压力也可以小点。可惜,脆弱的感情经不起各自打的小算盘。
  @布拉卡达1
观念不同没什么好说的,明明观念不同还偏要说‘什么叫上海有特殊的文化风俗,上海就不是中国啦’,你说讲的清楚伐啦。要这么说人家农村要彩礼的风俗我们一样也可以吐槽‘彩礼什么鬼啊?农村跟我们是一个国家吗?’各地有各地的历史和习惯,有些地方村子和县城的做法都不一样呢。还有这种要房子的女生就low,什么都不计较冲着爱情去的就高尚的观念也是醉了,太狭隘了。每个人世界观不同,追求的东西不同,凭什么去judge人家啊?现实的人有现实的人的活法,浪漫的人有浪漫的人的态度,没什么好不好的。只要不危害社会不伤害他人,我们凭什么指责别人。  我回帖里面写的清清楚楚,小姑娘纠结所谓的房产,无非是无法接受男方的态度问题,本质上并不是房产的事情,而是感情和人品的事情。就像你说的,现在不好好自我保护,过个三五年有什么变故的时候,一个女人拖着个孩子被婆家扫地出门,上电视再哭诉有用吗?小姑娘干嘛还没结婚就嘎紧张要保护自己,她父母为什么把关这么严?就是因为男方一开始就不坦诚,先骗人家有婚房,之后么又说房子一拆二父母的爱给谁给谁。有点社会经验的女生老早不睬他了,你们爱给谁给谁我还不要了呢,对吧。无非是女孩子舍不得这个男朋友,又觉得‘哎这家人家怎么说好的事情一变在变,好难搞啊,万一以后有什么我怎么办?’她太单纯,本质还没看清楚但是朦朦胧胧已经意识到问题,她家大人当然懂得咯,肯定不肯女儿嫁过去的呀。还有什么兄弟姐们啊养老啊户口啊,上海小囡囡有几个有这种概念啊,但是父母一辈都是吃过苦头见过世面的。如果说大人纠结的是保护女儿的权益,小姑娘其实只是意识到男朋友并没有这样爱她,男方家庭也不会是她像以前那样可以安心过日子的家。她想要找一个可以保护自己,让自己安心的爱人,人家只是要找个不会抢走房产的媳妇。如果男生一开始就很到位,让女孩觉得‘有没有房子,他都会保护我,让我开开心心过日子哒’,女生怎么会自我保护意识那么高?当然不排除社会上有些婚前会骗得女生晕头转向的渣男,很多孔雀女凤凰男婚前如胶似漆婚后吵得天翻地覆就是这样的。  反正楼主小姑娘心里也明白的,真的值得托付终身的人,对自己的女人肯定是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不会让你去纠结房子,不会让你吃亏,不会让你去做恶人争这个争那个。你家又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家,就算一开始没有婚房,要你们一起贷款的,放在桌面上讲清楚,是好女婿你爸爸妈妈也不会拦着你。你去跟人家搞脑子,又搞不过人家一家人,明明没占到便宜,讲出去又是你贪又是你不孝顺,就是我们说羊肉没吃到羊骚臭一身。世界上好男人多了去了,你只要找对人了就可以继续做你的乖乖女,对老公好,对爸爸妈妈好,对自己的小孩好,单单纯纯为家里人付出,不用计算得失,呆萌呆萌过一辈子,说不定婆婆公公也很疼爱你,你年轻他们教教你生活经验,老了你带他们一起旅游到处玩玩,你妈妈还多个亲家可以说说八卦吐槽邻居,多好啊~~跟钱有关系吗?房子有关系吗?房子够住钱够用就能实现的事情。所以,结婚挑人很重要,务必要找人品好的老公,心肠好的公婆,大家都不计较,感情会变,环境会变,但是人品和性格不太会变的。我祝福你下一次可以遇到对的那个人,也祝福你男朋友家以后不要再假装有独立婚房,找到一个愿意和公婆住的媳妇,反正你男友户口在上海,老婆不是310无所谓的。
  @Chrisy不吃早饭 你真厉害,一下写那么多。楼主这帖开出来我就知道必来地图炮,不过就程度来说真心还不算严重的,回帖的都算是留了口德了  
  人家姐姐和姐夫一直跟老人住,就算老人偏心女儿,将来把房子留给她又怎样?你觉得亏了,那你就把男方父母接过来好生伺候,我不信他们不偏袒你!  
  @Chrisy不吃早饭 其实楼主刚开帖的时候我也想喷她,好好的谈婚论嫁去搞遗嘱做啥,还牵扯上养老,真心是讨骂来了,不过后来慢慢事情叙述详细了,觉得做法虽然欠妥,也不是完全没有依据。楼主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应该归类到"兑现承诺"科目,就是双方商议的计划虽然改变,但是不应该和原来差的太远,要求新计划尽量贴近原来的数据,后面跟帖讨伐的几乎全部集中在"协议公平"科目,就是讨论计划条款每一条是否公平合理,但是由于对上海具体情况的不了解,这种"公平合理"实在是没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就象两个商人谈共同投资一个项目的生意,双方其实只是出资比例上的分歧,边上的人在指导"按照法律你该这样,按照道德他那样做很不要脸"  
  全都在骂楼主,我就放心了  
  Chrisy不吃早饭:   15:04:49.357
评论  @九色玫瑰 双方父母见面就是炒翻掉的节奏。他们所谓的沟通问题是在男方身上的,婚后和父母同住就讲清楚,这不叫有婚房,至少在上海不叫。就好像谈婚论嫁了女孩说我不能生育哦,男方不论要不要孩子第一个反应肯定是那你不早说?然后再去指责男方是爱我的人还是爱我的子宫啊,结果男的倒成了有目的了。  ===========================================================  1 和父母同住只是方案1,后面还有方案2(三房合住)和方案3(1房养老,2房贷款)  导致谈崩的是方案3,是因为女方要求男方去公证把养老房留给儿子  2 我个人不认同沟通问题仅仅只是在男方身上的,个人觉得双方都有问题。  单从楼主的发言,可以看到楼主有很多的“我以为”,但男方的回复打碎了她的“我以为”。  就拿方案1来说,男方之前 根本就没有说过“不和父母同住,父母由姐姐养老”,而楼主以为“有独立婚房,父母由姐姐养老”,结果男方的说法是“父母同住,儿子养老”  再拿方案2来说,楼主说“男方贷款,让她做主贷人但房子不加名”,首先主贷人就得是房主,参贷人才可能是“参与还贷不加名”。  而男方提到一个女生出嫁倒贴的故事,楼主就脑补成男方意思是要女方家卖房子来迁就这场婚姻——这个意思一旦透露给女方家,九成九的岳父母都会想:你男方家是几个意思?这还不心里有疙瘩?  个人觉得因为这个事情,才有了后面楼主妈妈要求公证的事情。  其实方案2也挺好的,就是房屋份额上需要划分清楚,不知道为什么男方宁愿去做1拆2的事情,也不愿意1换1让儿子做主贷人。  再拿方案3来说,这个方案其实很公平,但多此一举的公证,让男方直接翻脸了——人还好好的呢,就打遗产主意了,这有点犯忌讳了。
  @Chrisy不吃早饭
  楼上的亲at我了,那我也补充说明下,就是考拉君说的嘛,楼主的‘我以为’,婚房也好养老也好,就是这里的默认常识普遍观念。普遍到什么程度,我再来打个比方,就是女孩子和男孩子谈朋友的时候都是单身未婚,好,谈婚论嫁的时候女方突然跳出来虽然未婚,但是有个三岁的孩子。男孩子当然以为未婚就是未婚未育嘛,就是这样的普遍的普遍观念。但是人家未婚生育也算未婚啊,就好像你硬要说楼主男友家明明不是独立婚房,但是也算是给儿子结婚用的房子,说有婚房也没错对吧,但这就不是这里的常识了。  然后玫瑰亲说方案1不行么,还有2啊,3啊,2听上去不错的嘛,3也很公平,你个小姑娘叽叽歪歪的提什么公证啊。但是结婚这个事情是恋爱的延长版,不是和客户谈合同,方案1不行,我们有方案2,只有n个方案里面有一个客户觉得不吃亏就能成交了。结婚是谈感情,方案1超出了普遍观念,是个上海女孩子都会觉得有点受骗上当了,你再提方案2,人家心里已经不舒服了,楼主自然而然提高警觉提防男方把2给否了,说到3的时候不论公不公平,楼主其实早就感情上受到伤害了,结婚不是交易,她一边信不过男方家里面拼命想办法要求他们遵守开始的承诺(当然这个承诺是建立在隐瞒事实的基础上的),一边又为了本来开开心心的事情怎么变成了讨价还价的谈判而烦恼,她一直在感情上期待男友可以挺身安抚自己,让自己感受到他的决心和担当,但是现实是她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保障而和男友斗争,方案3公不公平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男友既不能用房产来令她安心,也无法在感情得到她的信赖。上所以我说这不是房产的问题,而是感情的问题。甚至现在公婆说240万留给你们做独立婚房,我们还是跟姐姐住,对楼主而言也无法回到当初的心情了。  至于大家要袒护男方,说这是沟通问题啊,楼主的认知问题啊,我上面已经说明了上海的常识。为什么说上海有独特文化风俗,比如我们都是独生子女,这点北京应该也差不多,我们没有养老问题的概念啊。从七十年代后期的独生子女们开始,女孩都是小公主男孩都是小王子,我三十多了家里还把我当小小孩一样不让进厨房不用做家务,没有一丁点重男轻女。话说我们的爷爷奶奶那一辈还多少有点,但是我们长大的世界没有兄弟姐妹,只有同学朋友和亲戚家的孩子,生了什么是什么,没法重男轻女,然后呢?不论男孩女孩,父母的财产都会给自己唯一的孩子,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我们也没有其他人可以推卸,在潜意识,在常识里面,我们就知道老了爸爸妈妈要我们养的。现在楼主男友有姐姐,我们理所当然的觉得哦,两个孩子那就是共同分担咯。嘿,结果人家说儿子养老,这就不符合现代上海的常识,就连我父母的上一辈也没说儿子养老的,都是几个孩子共同负担的。楼主的男友要是没提,估计楼主肯定想不到还有这一茬,只能说他道行还不够高。虽然知青们几十年在外地,有些户口都还没搞回来,但是他们都是上海人,上海话说的比小年轻们地道,无论家里生了几个,绝对没有不知道上海的习惯和行情的。即使他们观念不同,他们也知道周围的人大部分是什么观念。所以男方的‘婚房’绝对不是什么认知上的差异,沟通上的问题。  我本人作为一个没有要老公买房子,住着娘家婚房的典型‘倒贴’上海女,用楼里某些人的话来说就是三观正,有觉悟。不要房子就三观正了?楼主男朋友遇到我,分分钟跟他分手,从一开始拆穿那个假婚房的时候,我就不会对他抱有幻想了。因为这不是财产多少的问题,而是人品有瑕疵的问题,而且重男轻女什么最讨厌了。但是人是有感情的,楼主喜欢男友,无法说分就分,女人有谁不懂的。小孩子就开始垂死挣扎了,还好她还挺父母的话,没有傻到底。  楼中说她贪,说她男友跟她分的好的那些人,绝对没有认真想过将来会发生什么。方案3好?方案3有可能变成这样,小房子公婆也不住,继续住姐姐那里帮忙带孩子,自己的房子租出去。租金用来过日子,姐姐一家大家的日常开销。楼主小夫妻在那里一边拼命挣钱还贷款,一边要自己养孩子,楼主爸妈一个宝贝女儿当然心疼,于是丈母娘来带孩子,丈母娘贴钱养孩子,贴女儿贴女婿。贷款还完,楼主的爸妈也老了,公婆也老了,姐姐的小孩也大了,于是公婆回到小房子里要儿子养老。儿子能干多少事,老人吃喝用度,行动不便的时候,病痛的时候,总是要媳妇搭把手的。楼主这里要帮忙老公照顾公婆,那里又要照顾自己父母,小孩要是在读大学又是费钱的,要是已经毕业那又要准备结婚的钱了,有人觉得自己是超人可以全部完美搞定吗?稍微有点疏忽了,公婆肯定不舒服不开心,本来媳妇不愿意同住就是心里一根刺,想来想去还是女儿贴心,小房子的去向也就这么定了……有人要说这根本没根据,只是乱猜,那请问一声,有没有这个可能性,如果真的这样楼主是该离婚呢还是怎样?还是说有活雷锋角色带入说我就愿意当这样的媳妇辛苦一辈子什么好处也不要,全家人平平安安就满足啦~~~~那当我没说。反正楼主要是我女儿,我妹妹,我亲娘,我肯定舍不得。
  其实楼上网友假设公婆老了生病时候的困难,不光光是楼主会遇见,我们所有人都会遇见。通常老人需要我们照顾的时候,大部分子女可能都在工作,孙辈要么还在读书要么准备结婚,儿子媳妇既要管公婆,同样要管丈人丈母娘,那怎么办呢?谁会因为这些离婚呢?条件好点的,叫保姆护工。先用老人的养老金,存款,不够子女贴。条件差点的,自己劳动力付出多点。除非不结婚,否则谁能避免上面的情况呢?子女多的,孝顺的还好,不孝顺的,互相推诿,独生子女,没有别人分担,可能更辛苦。有利有弊。
  我想大概你原男友的父亲或母亲不都是上海本地人,  我周围同事嫁女娶媳,都是比较客气的,都比较拎得清,没见过这样谈僵的(但听说过),按惯例的事大家默认,男方自己的必须做到,至于女方可稍随意点。即使有事,既然成亲家,大家和气商量,有啥问题也好解决,  我表哥的儿子同济毕业后娶了同班同学,我表哥是开小店卖水及饲料的,儿子结婚时装修房子好后,想是否女方会带家电空调之类,后来见女方不提起,也就自己买好再说(三个房间),如果问就落下乘了。表哥的亲家母是税务的局级干部,当年嫁给丧妻的老干部(现在已经八十几),虽然子女很多,但亲生仅一女,希望留身边,但女儿坚持也就同意(其实也不远,就是上海本市的东边和西部),心里不高兴,不给陪嫁,不过婚后女儿买车她掏的。看看我表哥比较识相,也就没计较,若是我表哥像楼主男友那样提啥女方尽力,肯定引起矛盾。我表侄也不错,有空就带老婆去旅游,尽量接近原来的状态(其实也不一样,原来老婆去欧洲之类,现在是泰国日本)。  我另外同事嫁女,双方都有独立婚房,按习惯要准备三套床上用品(每个新房一套,公婆一套),男方啥也不说,你们买就是,同事女儿去家纺店一看犹豫,我同事就问喜欢那套,直接与老板砍价,三套被子三万元。  在结婚准备中类似的很多,小夫妻只要提喜好,双方父母都尽力,也很客气,这才是上海正常的婚姻状态。  楼主如果是自由恋爱有感情可努力一下,如果是相亲就算了,毕竟双方拉破脸皮以后不太好  
  另外我在天涯帖子中老是房子加名啥,你全款买房上海小姑娘不会提出加名,至于你的房要我滚,正好我回去天伦之乐,下次你让我回还不行,长辈公婆出面才给个面子。  我认识的几个小姑娘成长过程说一小就明白了,正好都是拆迁了,在一个小区的几位小姑娘大概是小学四年纪到初三,她们父母工作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已退休,两边有六七套房,而小姑娘是唯一继承人。现在家里不做家务,外面补课倒不少,譬如英语的精锐一对一等,外面有学舞蹈的,美术书法的,也有空手道啥的,读中学了爷爷外公轮流送,有的还特地学开车。  而长辈只希望将来有出息,以后经常能来看看,过来吃吃饭,就是孝心。  你说这样成长起来的女孩会在乎你不让住,赶出去,还正好呐。  
  我不明白的是,为何男方父母只有两房,会默认随女儿住,而且女儿的是支持了首付,儿子的是全款并装修;方案3,父母独立住了,为什么还默认只有儿子养老女儿不养老?女儿不养老怎么体现谁对父母好房子给谁这话?儿子负责养老,房子给女儿?会这么亏待儿子吗?所以为问题是想当然的脑补,是要男方父母提前立遗嘱的借口。  
  看了这些,头都大了,楼主结婚做什么,去做商人吧。结婚没感情,也不谈感情,就是钱和房子,算计着老人家死后的事情。我的天,这样的风俗还真奇葩,这样的女人就是天仙,咱也不敢要,祸害别人去。
  看了Chrisy不吃早饭 说的,其实总结一句话,楼主还是没有爱吧。  比如作者:Chrisy不吃早饭 她自己,就是住娘家房子,但是也没什么呀。说明上海姑娘跟全国的女孩一样,不是默认一定要男方准备房子而且要加名的嘛。  至于说到安全感,上海女孩都有爷娘,甚至有自己的婚房,让滚那基本上都要长辈来请才回去,所以也不存在安全感的问题嘛。  还有就是你假设的女儿啃了父母那么多年,然后父母让儿子养老,我就觉得有点奇怪了,父母疼女儿说明他们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这可以理解,这不是光光上海是这样,全中国的城市里也都这样,但是老了指望个自己以前对他不好的儿子去养老,我总觉得这个老人难道是脑袋被雷劈了,或者已经是老年痴呆了?还是回城知青的特点?  而且说到养老,我想上海人哪怕是回乡知青生活上面应该都没什么吧,主要是老了需要人去照料,这个,在我看来,城市里,都只会指望自己的儿女而不会指望女婿或者媳妇吧,所以楼主将来应该是要操心的是自己的父母,公婆就交给你老公和他姐姐吧。当然,上海女婿是出名的好的,岳父母是可以指望的哈。
  现在上海结婚男方压力比较重,主要是房子,因为惯例是男方独立婚房,而女方只要准备一个回娘家的房间就可,我有位同事本也打算给女儿准备独立婚房,后来女儿主动要求住一起,那套可以出租。小夫妻有要求老人尽量满足,譬如生小孩后,住男家,丈母娘跟过去,回娘家婆婆过来,一个帮带小孩,另外一个做饭家务啥。  上海由于抚养小孩成本高,需要夫妻双方尽力,所以老人也理解。至于帮带小孩哪是惯例,也许有独立意识的老一辈,但面对孙辈都主动尽力,这也是惯例,双方亲家矛盾主要是自己带的时间太少(一般是男方私下嘀咕),  上海抚养成本高有一大块是教育,尽管老人帮带,但小孩的培训补课往往母亲出面陪同,花的时间不少,上海女性地位高也是她们投入的结果。  上海女性地位高也是有历史传统(有重男轻女的很多是外来移民时间不长或知青等),我们哪儿的民国第一岳母倪桂珍,就是小时受良好教育,精通数学,懂英语会钢琴(这是在清朝,出生1869),而宋氏三姐妹无一例外受到良好教育,民国岳母并不是无缘无故来的  
  楼主,男友月薪5千在上海,如果还有贷款压力,那日子,实在,想想就会陶醉啊  
  上面有人说到住女方房子(男方无婚房),在本地比较少,男方拉不下面子,除非男方提(经过沟通),女方家长应该不能主动提,这是忌讳,最多是两边准备婚房,男方条件差,婚房与长辈一起也有(上海主张独立婚房,但小辈大多不排斥与老人同住),  我看到有些外来医生娶了本地人,住女方房,后来自己也买房(有时岳母家赞助),其实上海丈母娘也是理性的,有外地小伙做公务员的娶了本地的富二代,其实娶媳妇也一样,有些条件很好的娶了外地媳妇,但这种嫁娶往往有个前提,外来媳妇女婿是大学及以上,对外地的歧视消失,她们的竞争力超过本地未受高等教育的女子,对条件好的家庭特别是大户人家,是否本地差别不大,文凭越高越好,哪怕将来家庭主妇,  
  13年卖房子给我儿子的上家,老上海人,六十多岁吧,独子,祖孙三代一直在一起住着,公寓的顶楼,老太太腿不太好,已经爬不动了,很少下楼。  而且也是两房,孙子也六岁了,大了,需要独立的房子了。  所以卖掉现在的两房,作为首付,去买个带电梯的三房。还是三代同住。  老太太反复跟我说,托儿子和媳妇的福,去住电梯房。其实两老人都有退休金。  卖的时候是满五唯一,然后过户给我以后,他们再去过户他们的房子,其实房子早就找好了,据说是熟人的,房子都交给他们了,已经在装修,过户给我的时候,装修一直不能收尾,他们都急死了。因为眼看着我要收房,他们没地方住,就跟我商量,让我儿子先进去住,但是他们晚点搬走,算是交房。然后他们管我儿子的饭。当时他家儿子媳妇到外国去打洋工去了。  但是他们不敢先过户他们买的房子,否则卖我的房子就不是唯一了,要多交税。  所以说,上海人也是可以公婆媳妇住一起的,也不一定要独立婚房的。
  要不到就是对方算计,然后就是果断止损,再去找大气的男方。呵呵,这就成了上海女人的普遍?
  最近比较空,好像也没什么帖子好看的,就一直看这个帖子的各式回复。有时候还会和婆婆老公说说不同的帖子,哈哈,当然这个帖子也说了。婆婆的态度是要加名就加吧,不过听到后面说连养老房也要公证,婆婆貌似也不能接受。老公算是比较耐心地听完了我的方案1,2,3,不过听到后面也没耐心了,他的回答是要加名就加好了。不过这么算来算去都怕吃亏,去做婚前财产公证好了。不过他还加了句,能折腾出那么多事情的只说明感情不深。  说实话,这几天看这个帖子,我居然觉得庆幸我们这里没有这么接近于强制性的风俗。风俗这个东西,就是一把双刃剑。我能理解各地的不同。比如我有些朋友结婚,有的好像也是男方提供了婚房,是不是女方要求的,我不清楚,我当初如果有要求,估计老公家也会尽力满足,只不过我没想那么多,而且连我娘家好像也对这些看的很淡,彩礼什么的,一句没提。或许在我们概念里,这些只是图个喜庆,谁还靠彩礼发财呀,当然婆家还是拿过来一些的,我妈妈又贴了点转手给了我。  婚后也和公婆同住,大家说到婆媳问题都很头疼,不过我们一直没有。总觉得媳妇和婆婆同住,媳妇要做牛做马一样,不过现在我们这里很多都是婆婆包揽了绝大多数。洗衣做饭带小孩,真的是让我们做小辈的轻松很多。不过,我是因为遇见了好婆婆,如果婆婆不好,真不建议同住。
  再来说说对各式网友发言的感觉吧。我以前对上海人不了解,虽然离的很近。不过这些天,总看见有人反复提及本地人,外地人,好像三六九等划分一样,或许不是有意的,但那种感觉真的不好。我第一反应是外地人怎么了?不过我得说明下,我也是我们这里的本地人,老公也是,所以不存在听了外地人三个字刺激到了我脆弱的小心脏。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说说感受。  我的朋友有嫁本地的,有外地的,我的同事有夫妻双方都是外地的,落户在我们这里。虽然娶本地媳妇,嫁本地人有很多好处,可我的感觉里,如果是外地的,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两个人看对眼了,有感情了,就结婚了,就这么简单。哪里来的那么多附加条件。谁比谁高贵呢?好吧,也许有人会说我想问题太简单了,我承认。我选老公的时候也很简单,也没考虑太多,或许是每个人着眼点不同吧。看婚姻,我不会看夫妻双方是哪里人,家庭条件有多么优越,能让我觉得好的就一条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其余都是次要的。我老公也是普通人,给不了我大富大贵的生活,但他给了我最需要的尊重,包容,疼爱。我很满足。  至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我觉得在交往前就该考虑好。不要事后觉得多了个兄弟姐妹是多么不可以容忍的事情。我觉得这样考虑是完全正常的。当初有人给我做介绍的时候,我妈妈也有这方面的担心。
  看得实在是太憋屈了。。我们先不说男方家里如何。。单单看这对男女,在上海,一线城市,男方工资才5000,女方才4000。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他们本身就不优秀(我在上海的同学无论男女没有年薪少于20万的)。侧面说明男女方家世也就一般,是两普通人。自身条件也不行,说实话,不要说上海,这两人的条件在省会城市以上都属于低收入。就是因为自身条件不好,所以都对对方要求多。希望对方的家里为小家庭付出更多。自己没有才惦记别人的。楼主提到男方说谁谁陪嫁倾家荡产,应该是羡慕,女方要求公证老两口的遗产,也是趁着没结婚先把利益扒到自己家。。你们不觉得这一对男女挺相配吗?各个方面。  上面好几个上海mm力挺这个楼主。但是自己却基本都住娘家的房子,哪怕是有千千万万的理由,最终确实是由女方父母拿出的钱购置的婚房吧。从她们的字里行间里能感觉到她们家庭条件都很不错,至少比楼主家里条件好。就比如你上学班上有几个家境好的,人家可以几个月换个男朋友,可以不上班,三十不结婚说句想结婚还有大把的候选人,在这个拼爹拼脸拼实力的年代,那几个mm都有父母铺好的路。你就是上学那些普普通通的孩子,她们说你应该找个啥样的,不应该找个啥样的,你觉得你自身的实力够不够嘛?我有个师兄在上海,月薪4万左右,非上海人,但去上海就有上海户口,有自己挣钱买的房子,人家女朋友,本地人,长的非常漂亮,模特身材。我上面就问过你,你长的很漂亮吗?自己很优秀吗?家世很好吗?其实你都没有,所以我们都认可那几个mm都是为你好,可你和她们不一样。现在这样的时代,上海户口已经不能为你加分多少了,就像我们毕业如果去上海以高新人才分分钟拿到户口。如果你连这些都搞不清楚,一味听她们给你指的路,我真心觉得你找不到合适的男朋友。  所以说,什么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你自己条件是什么,真实的认清自己才最重要。要是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父母无法选择,首先你应该想到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改善自己的气质,就算你说一万遍你不是因为房子分的手,只要你自己说得服你自己就好。非要我们认同干嘛,我们这些人顶多议论议论你,随便八卦八卦,对你又有什么帮助?不要试图用婚姻去获得你的好生活,一直都说“我以为”是没用的。你和男朋友相处了那么久,他家啥情况你还不知道啊?所以别纠结这次的事情了,自己好好努力改变自己吧,正当年轻,努力才是你该做的。。  
  好吧,回完帖子,看楼主的某条回复“在上海还有好多公婆只有一套房子,为了给儿子娶媳妇,自己到外面租房子住的,在你们眼里可以理解吗?这就是这个社会百态。所以我说的是态度,不是你有几套房,而是你家条件不好就自己姿态低一点,没有房子就没有房子的解决方法。 ”,好吧,我真心有点对这种理直气壮的态度给惊了。这话是不是代表了上海小姑娘的普遍态度呀,这个帖子里的其他上海人说说呗,我也涨点知识。
  有那么几个渣女怨妇要把婚姻搞成分值计算理论,轮到自己时就赶紧声明:真感情、真简单。
  其实说来说去,楼主找的前男友太没赚钱的能力,什么房子呀,加名啊,公证啊,就是因为这个,如果前男友赚个一月5万,楼主和她娘家就不会那么在意公婆的养老房了。
  @Chrisy不吃早饭  层中层不好回复,其实我是真的理解不了,在上学的时候听过很多,也遇到过你这样的同学。如果嫁给中国的男人,那男方必须满足abcd条件,是必须。但如果嫁的是外国人,只需要一张绿卡。我一直不想用这个论据,是觉得心理挺难受的,985高科技人才。用不用这样对待?为什么你老公不用买房不用公证你还乐哈哈的。换成中国男人就是必须?如果你们一视同仁我也能为你点个赞,上海姑娘硬气。哈哈。我只是觉得挺可笑的。还用价值观,道德观,来解释就不好了。哪怕你就说一句我觉得外国好为了那张绿卡我可以换条件,我也很认可的。。对你的人生选择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希望你就不要去劝楼主了,因为你也认可你先生的话啊,户口有什么用?大人是房子是大人的。。你先生在上海还没房子。所以就别教楼主啦,因为你自己都没做到。  
  @平阳格格
擦,真心不想晒幸福哦,果然有人喷嫁歪国人。  我老公没有房好像就没付出哦,一个日本人,恋爱没多久就薪水上缴,结了婚我说不要做主妇就让我继续工作,他洗碗晾衣服做早餐洗水果,我要去欧洲去麻袋就让我去,我要大钻戒就买十几万的大钻戒,他说我平时也不怎么花钱这是他对我的心意,虽然觉得买个石头超无聊。我不太会烧菜不擅长做家务他不强求,有精神就简单做点,他也不嫌弃,累了就外面吃,现在是有爸妈的现成饭菜了。外面的人跟我说话表情吓人点他就要凶人家,就连逛街他也要走靠马路那边,我生病他也笨拙地想办法做吃的给我,陪我看病吊盐水。他家人第一次来上海但是我孕吐厉害他就让我好好休息不用陪他家里人观光,他们都没个会说中文认识路的。和朋友吃饭不会超过12点回家,晚了会电话告诉我,他在外国的钱婚前财产和我没关系,但是要用大钱都会征求我的同意。  当然我也对他很好,可是不管是歪国人中国人,有房子没房子,这样对你的男人你不要?我们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大相径庭,文化隔阂超严重,但是我们都能尊重对方,信任对方,体谅对方,心疼对方。  我就是想告诉楼主,找一个你喜欢的也疼你的人。好男人真不跟你个小女孩子计较,真的,说的夸张点生死相依,信得过的命都可以交给他,房子算什么。如果遇不到,还不如单着,一个人也可以活的精彩,比找错人的日子不知道开心多少。  我和我先生不是一国人,观念不同,我不强求,但是作为外国人觉得应该不应该为老婆做的,甚至为了我留在中国,如果我们都是上海人,他当然知道上海人的常识,观念,不会计较加不加名字,不会要我和公婆住在一起,不会让我头疼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再说了,虽然他是外国人,但是我一不要改国籍,二不想移居国外,凭什么说我是图他的身份?
  我发现有些人先回去读读书好吗?楼主说的是公证房产,谁说是立遗嘱了??要是楼主要房子直接让楼主公婆房子名改成楼主男友的不行?公证是可以有条件公证的!楼主已经同意养老,为何不能公证未来归属?大不了一起公证养老啊?现在这种公证太多了,儿子负责养老女儿放弃资产,如果儿子不养老到一个标准,未来归属自动作废。又不是立刻改房子名,让法律给双方一个保障不好吗?给老人保障养老,给儿子保障回报。非画个大饼,谁“好”给谁,胡弄谁玩呢!  
  养老还要楼主同意,我也是醉了。
  作者:Chrisy不吃早饭 时间: 12:39:00  @平阳格格 擦,真心不想晒幸福哦,果然有人喷嫁歪国人。  ================  我觉得你男人做的就是普通中国男人做的事情吧,没什么特别的呀,难道楼主她男人不会这么做,如果不能的话,那全款房子写她名字也别嫁才对。
  养老不需要楼主同意,但是楼主可以不同意结婚。所以才说楼主前男友还是找个外地姑娘的好,反正不知道上海的行情,结了也不会有什么想法。只是要彩礼就没办法了,一个地方一个地方风俗。  
  @Chrisy不吃早饭
  本来就没人说你不幸福,没人说你和你先生不相爱。你可以优秀,漂亮,家庭好,知情知趣,幽默风趣,有女人味,不管是你自身还是你的家庭赋予你的女性的各种底气各种魅力,统统没问题。但是你要说你又笨又丑没情商,家世还很一般,你先生也会爱你无比,我只想说呵呵呵。在这样的年纪了,请你知道天真可耻。。现实不是偶像剧。  如果你先生换成中国人,鉴于你们有点排外,我说假如你先生是北京人,在上海工作,没有买房,北京才有房,总之各种条件也和你先生差不多。你和你父母会不会不做任何要求,不要求买房,不要求公证,不要求婆媳关系,不需要你说答案,你自己心里清楚。。  楼主一直强调自己不是因为房子分手。说什么要是女婿是优质股丈母娘会网开一面,意思就是自己男朋友不是优质股呗。自己都看不上男朋友还和他走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请问不是为房子是为什么。你说为了爱,图那个男的对好,那还谈房子干什么,娘家出点钱买小两口置办点房产很难让人理解吗?真爱论在楼主这就失效了是吧?你可以说上海各种风俗,但是法理还不外乎人情。男方家条件就摆在那里,也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也不是男方父母有钱但不乐意给小两口花。再说别人不咋样的时候也要多看看自己的条件吧。  楼主要是发帖说男方不知上进,在上海就5000块一月,也没什么大志向,最后接受不了跟他分手。我觉得各楼都表示赞成。但是楼主就为了男方父母的房产发帖。处处都在表明正如上面网友说的,这个男的不咋样,但是如果房子顺了她的意,她也愿意嫁。其实她本身和娘家就是看不起男方,所以才要要求男方abcd条件。如果男方月薪四万。丈母娘觉得是优质股了,有没有房子将不再重要,甚至娘家出房子也是可以的。反正上海的行情越来越看不懂了,不符合条件的就是男方是优质股。符合条件的就是上海风俗。至于爱啊,感情啊,人品啊,都是暂时不考虑的。。  
  楼上讨论的这么热火朝天的养老问题,有谁能告诉我楼主前男友的姐姐有明确说不养老过吗?所有的都在假设再假设,还有人说大姑姐拿了男方一半家产贴老公贴小家,有这回事情吗?  
  既然这个帖子已经沦落到讨论地域风俗的习惯,再此声明,我不会再回复任何有关地域色彩的回复。也请回复者自重。若能理解该地嫁娶色彩及风俗习惯,请再说出自己的观点,谢谢各位。  
  哎,单位开会,太无聊了。大家有空聊聊结婚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者说,你觉得应该找个什么样的男生呀?  
  我觉得楼主没啥问题,男方条件太差,赚钱太少,家里也很一般。女孩跟他肯定不是图钱啊。  至于房子,上海房价很贵,这种大事婚前搞搞清楚总比婚后扯皮强啊!!!  不过我很赞成楼主分手!因为找个没有能力赚钱的男人苦日子在后面!!!无法想象男人一个月5000在上海咋养家糊口!  女孩,一辈子大事,找个爱你的,且有能力爱你的!  
  其实我不太赞同俩人结婚把所有条件摆一摆的。我和我老公结婚双方家长没出一分钱,我俩自己婚前已经各自买房买车,有了基础也无所谓条件了,就是感情好结婚的。  楼主和这男的感情显然没到结婚的程度,基本为了结婚就找个差不多的结了。这个婚不结刚好,不然以后也许要离婚收场。因为生孩子,养孩子都很贵,男方没有养家能力。  上海想舒服的生个孩子在和睦家得十几万吧,月嫂也得一万多吧,孩子的花销呢?我家这些钱都老公赚,我的钱老公不问,我自己穿衣打扮或者攒着给孩子留着。  楼主建议你找个条件好的,不然不如单身舒服  
  楼主,想提醒你生活不是那么简单,即使搞定房子,如果你嫁他也是很苦的!  我在沈阳,有1岁孩子,每个月家庭开销都得1万往上呢,保姆钱,买菜吃饭钱,养车钱,家庭娱乐钱,孩子全母乳,不然奶粉尿布就得2000,这都不包括人情礼份,我就问你,他一个月5000你俩要不要孩子?在上海咋生活?你要不要买新衣服新鞋旅游交际?  别告诉我你俩打算啃老一辈子!拿人家手短的!啃老也是不容易的!  过日子不是只有房子一件事!!!况且他连房子也搞不定!  哎!不嫁也罢!  
  分都分了还纠结什么?  想知道自己是错是对?  我只能告诉你谁纠结谁就输了  判定楼主已输。
  要房子彩礼的理由是安全感,还有是因为怕吃苦的,或者是因为地域风俗、又或者是要表示诚意的、甚至干脆是证明态度的!  女找男要房子彩礼只是为了看男方的态度,呵呵,不知男方是否能看看女方的态度呢?眼里只盯着彩礼房子的女人不知应该算啥态度?
  整篇看下来就是女妈宝指责男妈宝,幸亏你们崩了,要不然婚后双方老人也得给你们弄崩,到时带着孩子哭都没处哭去。  PS:  1、楼主脾气很好,90%的人都反对她且有部份用词激烈,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炸过毛,赞一个。  2、一直提上海人怎样怎样的就是楼主,反地过来又说别人地域有够精分。
  分手这种事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回头往前走
  作为一个中年男子,我觉得有些同志不太了解上海的惯例,用自己的思维指责楼主,其实楼主也就一上海普通姑娘,也没要求男友高富帅啥的,像她的条件我见过不少,嫁的情况均优于楼主男友,像她这样的女子不会嫁不掉,反而倒是条件更好,有点精神追求更独立的容易剩下,而且有些也不愿意嫁,其实上海本土的剩女真的不多,至少我哪浦东地区如此。  本文中男方已经交往一年多,却没说明实际情况,有点小问题(浦东说不唠凯),这是不太应该的,估计想感情深了再说,态度不诚恳。至于女方,上海婚恋惯例是对女方较宽容,男方的应该主动做到,女方可以随意点,男方有困难应该主动沟通,把情况如实说清,女方大多能谅解通融,也有小姑娘愿意的,如不行也好聚好散,男方小心眼太多,不太诚恳。  上海一般是男方准备独立婚房,但很多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后与公婆住一起了,原来房出租。这其实是不错的,原来不住一起,如关系不合也不影响,如经过磨合相处不错再住一起,避免了双方撕破脸的问题。  上海很多家庭其实准备婚房不是难事,有的小孩出生就准备好了,很多家庭原来有福利房,后来买过,十几年前房价不贵,现在结婚的大多已经准备好了,农村一般条件的也早已买好,还有动迁户。上海独生子女结构,是一个孩子上面父母二人祖辈四人,这种结构下孩子集中了太多资源,结婚准备婚房应该不难。  当然也有比较困难的,往往是其他婚恋市场。  至于感情很好等那是另外一回事情,我们哪儿过去历史有过大小姐与仆人儿子私奔。可问题是完全基于爱情摆脱一且的能有多少。  其实本文中男方完全可以做的漂亮点,提前沟通,即使还是这情况说不定女方能体谅,至少光明的。  
  象你这样有心计的女子,谁家敢要。  
  另外很多朋友说的啥条件好,找个上海小姑娘很容易,其实我估计你们不了解实际情况,我只是说在女孩本人愿意的情况下本人条件优越可能会得到父母认可,但未必会成,可能性远低于正常情况,上海父母婚姻上保守,上面说的月薪四万的也许找欢场女子,真正未必能入法眼,倒是只拿几千元的外地小公务员及医生更得青睐。  因为上海父母更考虑的是女儿的幸福,更重视稳定,上面举列的朋友估计是听人瞎吹吧。  至少上海中等家庭培养女儿不遗余力,英语补课,艺术培训,每年花费十几万很正常。拿高薪随便找结婚这是在意淫,你还不如考公务员做医生更靠谱。  我看到有些朋友在胡吹就说二句,上海本地嫁女是保守的,大学是上海女子进入异地婚姻的最大可能性,我身边大多如此,我见过一位老板女儿找了大学同学(山里的),特地驱车外面见面观察对方父母,因为觉得自己女儿较内向容易被伤害。  我单位就遇到一位外来的大学生追求本地小姑娘(中专劳务工),女孩本人有点意思,可父母不放心就作摆,还是与本地男子结婚。  所以上面朋友月薪四万在欢场里,娶本地女不靠谱  
  @zzg5-07-04 17:01:00  另外很多朋友说的啥条件好,找个上海小姑娘很容易,其实我估计你们不了解实际情况,我只是说在女孩本人愿意的情况下本人条件优越可能会得到父母认可,但未必会成,可能性远低于正常情况,上海父母婚姻上保守,...  -----------------------  在上海月薪多少算有钱人呀?我们同事以前讨论过,说我们这里年薪50万以上算是中产(就是还可以的意思),也不算有钱人
  借用柏万青阿姨的一句话,脱手不老鬼,老鬼不脱手  其实就是你前男友父母的想法,什么以后只有儿子儿媳养老,都是空头支票,调解节目里的段子还少吗?有房在手,还怕有子女不孝敬吗?看最后谁好给谁确实是最稳妥以及老鬼的做法。  说到底,其实男女双方的做法基本还是符合上海这个地方的习俗的。但要说女儿不养老,那你真是在胡扯,我是独子,但我也知道,就目前上海这个地方的风气而言,女儿绝对比儿子靠谱,来往也多。我一家人去我老婆娘家绝对比去我父母家多,而且总的来说上海家庭里女的还是比较强势的,几乎不存在男方能阻止女方不赡养父母的可能。
  既然大家比较讨论火热,我就说说,本来怕被说地域歧视不讲。  这个社会一直是男权社会,势必思维方式也这样,随着社会进步,男女平等度提高,很多东西开始现代与传统的交织,婚姻有些地方也难免变化。我感觉在有些男同志观点带有选择性,传统有利讲传统,自己的风俗有利讲风俗,遇到有些事情就进入现代社会要女子也公平承担。而我们浦东一带的风俗是尊重女方,自己的努力做到,父母尽全力,而不要求女方尽全力,能负担点也感谢,当然现在女方往往也全力,但这不是习惯必须的。  上面几位讲公平的大概故意对楼主不要彩礼忽略,我们哪儿惯例是无彩礼有陪嫁,但我知道外地很多地方是有的,因为我们这儿娶外来媳妇是按女方风俗给彩礼的(即使是读过大学的),也不讲有无陪嫁,但一样尊重媳妇及家人。  我的看法是我们这儿婚姻的核心价值观是尊重女方,严于己宽于人,女性在过去受到的歧视不讲,即使现在也负担生育及教育孩子重任(上海现在陪伴孩子时间母亲明显高于男方),在婚恋中尊重女方意见也不过分吧。  当然女方的要求也应该在男方能力之内,不能漫天要价,这也是惯例。  我有同事,家境不错,他有女儿,将来也不反对地域(自己原籍苏州),但要求女婿的思维观念能一致,真正的尊重。  其实又不是太难,又不是要你屠龙,用行动而不是口头尊重。  本人中年男,有一儿子,还是这立场。  
  另外上海父母一般反对外嫁,尤其独生女,外地小伙婚配中落户上海是必须的。  
  擦~楼盖那么高了~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妹纸,我也来说下自己和周围的行情。在我读大学时,母上太人曾明确表示让我对象找上海男小孩,男方全款婚房必须得加名,我不置可否。后来呢,好死不死和大学班上的邻省男同学好上了(掩面)。回家通知爹妈,老爹乐呵,母上不悦。但咋办呢,宝贝女儿就一个,遂准女婿上门。上海有句话,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倒在我家应验了。母上非常喜欢准女婿,之前的找上海人和全款房加名都成了浮云。但有句讲一句,我男人对我极好,对我爹妈也上心,工作也很好。(吐槽一句婚礼筹备期间我和男人and母上一起去采购,人家以为我是儿媳)。于是乎,欢天喜地谈婚论嫁。婆家付了上海婚房首付,贷款我和男人一起还,没加名,另买了辆车给我们。上海没有礼金嫁妆一说,但邻省有。于是婆家又给了礼金20w,爹妈遂给了嫁妆30w。钱都留给我和男人。我想说,前置的条件都是没有人情的,但若真是相处了合适,就需要调整和磨合。楼主的情形,我觉得你们闹分手,房子倒是次要原因,感情不深倒是真的。上海房价真心高,这也是所谓“倒贴女”现象存在的原因之一(没有歧视的意思,本人自怀孕后就带着男人搬回娘家,吃我妈的用我妈的还不给生活费的)。一段感情或婚姻,物质很重要,但让利益凌驾于感情就很糟糕。楼主妈的想法我能理解,我母上以前也这样,也就是真心心疼女儿。但如果楼主前男友有本事或楼主自己给力点,说服楼主妈也是有可能的呀。最后总结:没出钱的房子别想着加名字!不劳而获是不对滴,老师从小就教导我们了不是。同样滴,出钱哪怕是共同还贷就要写名字,因为付出就有回报。P.S.我婚房没加名是打算用我名字买第二套房享受一套房政策,否则我会加名字的~  
  再说下我周围情况。1)婚房:默认男方出,全款不加名。共同还贷加名。若男方条件有限,女方愿意共同承担首付,当然加名。我圈子里的小姑娘自己都挺会赚钱的,不会想着男方的钱,甚至愿意自己承担,这样在婆家会更有话语权。从来没在婆家洗过一个碗的飘过~2)礼金嫁妆:市区没有这个习俗,郊区有。3)对象是否找外地人:感觉我爹妈这代还是倾向找上海的,但有淡化趋势,周围跨省联姻挺多的,但以江浙一代为多,可能因为近且生活习惯相似。4)是否和丈母娘同住:讲真,周围大部分小姑娘一怀孕就偕夫住回娘家了。我表示双职工家庭根本没时间烧饭啊,不回娘家要么饿肚子要么在外面吃没营养啊。。。而且上海丈母娘带小孩居多,即使小夫妻两人都是上海的。  
  你是想得到一个答案:你对,男方错,分手好?
  开始说有两套房子,给人的感觉是不用和父母一起住,然后又说其中一套是小姑子的,女方婚后得和父母一起住。呵呵  楼主,我怎么觉得当它们说要住一起的时候,你就该坚决离开呢。  女方同意一起住了,贷款还不想加女方名字。必须加名字了,就分开买,呵呵。这是一家子什么玩意儿啊!  楼主,分的好!  
  呵呵,真是理直气壮啊,跟了十几年的老婆......男方真心必须拿房子证明,不知女方是不是真心呢?怎样证明?......  不过楼主倒是得到所谓上海人的答案了:你男友一家人不地道,居然没有送你一套房子。  但不知这是不是楼主想要的标准答案?
  唉,是呀,居然不给套房子,那绝对是渣男!楼主是瞎了眼,赶紧止损换人。
  婚前加名,没公正比例的话,是不是算赠送一半给女方?婚后加名的有父母出资证明的才是算婚前财产吧?很明显,楼主要求加名在婚前,有没答应公正比例不知道,对方不肯也正常吧?又是上海风俗?  
  这都1000多楼了,难得看见哪个大热吐槽贴回帖的立场如此一致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所有回帖的人都认为你和你前男友不适合组建家庭。差异只在于外省的朋友多认为你配不上前男友,本市的多认为前男友配不上你。
  楼主真实的感觉是被算计了,因为对方一会一个说法。可能本身就感觉有些低嫁,小小委屈,对方还从两百多万的房子缩水到八十万,楼主再跟着背一屁股账----本来是无债务的好么。有些憋屈,还没消化呢,对方又提出,养老靠楼主,房子儿女平均分或者有可能全部给女儿。。看了这么多回帖,我挺奇怪的,基本都是骂楼主的。没人觉得男方很恶心吗?要不要算计的这么明显?楼主不想与公婆同住很正常,谁不想有自己的空间?后来楼主又同意同住了,只是要求换个三室的,因为将来会有孩子。这是楼主退了一步,想法也很正常,是奔着过日子去的。这时候就涉及负债,共同还债了。楼主要求加名,付出当然要有保障了,其实法律上并无多大意义,无非求心安,楼主很明白。事情到这也就算了,都退一步,皆大欢喜,人家小姑娘始终没提过分要求。但是男方开始算计了,唯恐大房子加了儿媳妇名字将来万一。。不如先分出160万保住,给个80万让他们结婚去,就是离婚,也只是丢掉40万,总比丢掉120万划算吧?  怎么看都是男方在算计。男方既想让女方帮着背债,又不想让女方得到权益。这样的人家,谁会放心把女儿嫁过去?没嫁呢就算计的门儿清,嫁过去不被欺负死才怪。所以楼主,分了是对的,不用再纠结了。  
  睡觉前又来瞄一眼,讨论的出乎意料的热烈啊。我已经被满眼的养老,房子给绕晕了。都很有道理的样子。我感觉男方不算渣,我们得体量家境一般的家庭,对财产保护的心理,毕竟不是小数目,最多是对父母的财产给女方给的不够大方。错在经济底子弱,赚的少。同时,身为上海男生,居然希望女方一起负担房子,希望女方多少出点钱,明显犯了上海婚嫁风俗的大忌。而女方,家境普通,在养老房归属上过于执着,那套公婆的养老房应该不会全给大姑姐,我觉得很大比例是给儿子,毕竟,当初这240万的房子是署儿子名字的。最多最多,以后儿子女儿一人一半。也就是说,那100万的房子,有50万存在给他人风险。而女方为了这50万,出了昏招,就是用结婚来要求公证,否则分手。这个做法,无论在什么地方风俗里,都是站不住脚,应该都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但反过来讲,楼主另外也没做错什么。两人在这次婚变中,都负有一定责任。  我的观点是,以后我老了,我不会将我的任何房产写子女名字,省得连支配的权利都没有。子女婚嫁,不管儿子女儿一视同仁。愿意住房子的住,想自己买的,尽力资助首付。养老靠退休金,靠医保,靠存款,真不够了,卖自己名下的房产,尽量不拖累子女。子女只要平时看看,真有需要的时候搭把手。谁孝顺,以后家产给谁多点。
  @水如年_檀檀
01:03:00  楼主真实的感觉是被算计了,因为对方一会一个说法。可能本身就感觉有些低嫁,小小委屈,对方还从两百多万的房子缩水到八十万,楼主再跟着背一屁股账----本来是无债务的好么。有些憋屈,还没消化呢,对方又...  -----------------------  客观的说,男方是出80万首付和50万婚礼钱,毕竟公婆的房子据说是100万。原本的240万全款房是打算一起住的。男方错在一开始没有说清楚同住这个事情。
  想保护自己的财产,ok,无可厚非,人的本能。靠自己的能力去保护,谁也说不出什么。靠剥削别人牺牲别人的利益来保住自己的财产,这叫什么?如此自私的公婆,居然还大部分人支持。。真是醉了  不要提以后房子归谁的问题,这根本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家人表现出来的素质,是个正常人都不敢把女儿嫁进去,根本缠不清好不好  
  想保护自己的财产,ok,无可厚非,人的本能。靠自己的能力去保护,谁也说不出什么。靠剥削别人牺牲别人的利益来保住自己的财产,这叫什么?如此自私的公婆,居然还大部分人支持。。真是醉了  不要提以后房子归谁的问题,这根本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家人表现出来的素质,是个正常人都不敢把女儿嫁进去,根本缠不清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位的想法真是异于常人,竟然理解的是剥削了楼主,请问楼主有亏了一分钱没有?只是有可能得到的房子少了而已,也只是可能。即使还贷,加不加名,还贷部分的一半也是属于楼主的。  男方没答应加名,多数是由于不懂婚姻法,以为加了名就要分掉一半,楼主也没有解释,才造成这样的结果。  关于女儿不养老的说法,简直就是伪命题,养老是儿女共同的责任,谁也推脱不掉,我认为男方所谓的养老,指的是同住照顾。  方案三中,都不同住了,何来指定儿子养老?又怎么会有谁好房子给谁的说法?  你这里明显就是眼前得到不够多叫“牺牲”,理直气壮,大言不惭。
  其实呢,加名还是有用的,要不楼主和这帖子里的上海人老在上面纠缠不是没事找事吗?  有用就承认嘛,一边说没用,一边说不加名没诚意,我不嫁,有意思吗?  我可有没说楼主一定要嫁给她前男友。  也别老什么上海上海的,上海人那点子小心思谁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你这一说谁还能不明白。  其实呢,就是嫌男方家穷了点。也确实比较穷,感觉楼主家也差不多,而且两人挣钱能力也有限,两人一万不到的收入,将来还要还贷还要养小人真的很紧张。  好了,我也是闲的,就到这里,就到这里吧。
  女友要求男友父母公正养老房产?男友不同意就是渣?上海风俗?.....大饼游戏?...雷倒..  老人出80万首付还算没诚意?再次雷倒...  渣男友,呵呵,分手止损!下一位....
  楼主强调:上海女孩的思维都是,不是我的我不要,但是我付出了就要有回报···
  楼主别再说了,恋爱婚姻搞成这个样,还要把男友定位渣男才算舒坦?没必要了,按照你上海风俗标准继续找就是了。撤吧,OK?
  我晕,没看完,觉得吧…不爽就分,这么折腾,结了婚你俩以后要是有点矛盾就得拿这说事,结郎婚也过不好  
  我一开始看这贴其实是觉得楼主过分了,因为楼主一开始的表述给我的感觉是不出钱就加名或者拆房后男方父母分得一套的所有权也要归男友。基于这个理解,我认为楼主做法不妥。但我撸了这两天的更新,楼主的立场已改变,即不出钱不加名,出钱就加名。我觉得这个立场毫无喷点呀。另非常认同其他网友的总结,即女妈宝指责男妈宝,男女朋友的矛盾问题尚小,一旦升级到两个家庭层面就很难弄了。还有,好好的怎么开地图炮。。。有些朋友没在上海待过却好像比上海人还了解上海行情。。。上海人是喜欢算的清楚,我觉得没啥不好。提不提意见在你,接不接受在人家。婚前话说说开总比婚后拖着个娃发帖问“被骗婚,娃才1岁,要不要离婚?”好得多!最后,独生子女最好还是找独生子女吧,不一样的成长环境和养育方式会使得看问题的角度不太一样,说不上谁对谁错,所以还是找个想法接近的好,也算是门当户对的一种。  
  楼里都是高人啊,连不确定的话都说的斩钉截铁,谁看到楼主前男友爸妈说,养老靠儿子,女儿完全不用负担,然后女儿就算不负担,房子也给一半或全部,谁能找出楼主原话?不要自己想想。我跟贴到现在,好像楼主一直表达的是,儿子养老,女儿随意(不是不用,而是可多可少),然后,房子归属是谁对老人好,老人就给谁(儿子女儿都可以)
  其实说个题外话,楼主也不用说以后有了儿子都按上海风俗,就你和前男友的收入,据你说30年内都没办法小房换大房,以后结婚了,你儿子也赚那么点(假设)你儿子哪里来的独立婚房,按照楼里上海朋友的说法,你们也只能娶娶外地媳妇或老两口搬出去租房。想想还真不是味道。
  另外所谓老人要补偿大姑姐的心理,都是你们推测的,真要补偿,干嘛女儿买房就出40万首付,儿子240万全款,这算补偿?别说要儿子养老,就算各给140万,养老还是逃不掉的。
  我的神啊.  三观不正
  1、楼主先是不愿意同住,后又变化愿意同住,本质上就是为了房产,不靠谱。  2、尚未过门就要求公正老人财产,许愿养老谁能信服?  3、老人留下部分财产,将来谁对自己好就留给谁没有错,你无权干涉。  4、已经留出80万做为你们房子的首付,不应该受到指责。  5、上海究竟是什么风俗?谁能代表?  
  @考拉君吃西瓜@平阳格格  刚刚看到两位的对话,总结几点。  1上海婚俗是男方准备‘独立’婚房,全款不加名,有贷款要加名。  这个没什么好争的了,楼里N个上海人都证实了,你们要吐槽上海婚俗请另开一个楼,你说我家有婚房,我们默认是独立婚房,新婚没有第三个人同住。  2上海不是每个媳妇都要求男方买房  那是当然的,哪里有百分之百啊,但是那是人家媳妇愿意,不能这地有个裸婚的女孩就说大家都该裸婚呀。中国还有不办喜酒旅行结婚的呢,但是中国的习俗是要办喜酒的,新婚要求办喜酒很正常。我的例子就不要提了,我还是去广州读书的呢,上海女孩有几个去外地读大学呢?  3婚房加名的产权分割问题  只要是婚前买的房子,不论全款还是首付还是小部分贷款,房款来源都是有据可循有案可查。离婚的时候按照双方出资比例分配。  什么叫有据可循?银行转账汇款记录,房屋购买合同,还贷记录等等,就是你家火灾烧光了也能想办法查到。  什么叫出资比例,就是从领证那一天开始,剩下的未付款项中的二分之一,除以房屋总款,就是媳妇的份额比例。  婚后买房,如果可以证明房款来源中多少是一方出资人的父母提供,包括父母房产卖掉提供的房款,只需要明确声明仅赠与自己的子女,即使是婚后共同财产,离婚时向法院提供证据,法院采信后也会以保护出资人利益的原则按出资份额分配。(不信的人也别吵,去试试就知道了)  4房产加名的意义  既然作为财产的意义是完全按照出资比例来的,那加名有何意义呢?  房产证上的名字保护了所有人的使用权和绝对居住权。  你可以叫老婆滚,但是她不滚你也没办法。你要是准备出国工作三五年,老婆回了娘家,她有权将此房屋出租,对房租享有所有权(双方共同)。你要是是个渣男,出轨了想卖了婚房再买房送小三,对不起,没有老婆的签字同意你买不了。  意义大不大,觉得意义不大的可以不要求加名啊,没人逼你,但是既然是努力建设法治国家,原则上还是希望大家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制修养。  5男友家有没有诚意  不是人家准备了方案2呀3呀就是有诚意了,诚意是一开始就拿出一个合情合理的提案。而且准备方案一这样隐瞒事实,带有欺骗性质的钓鱼方案的家庭,已经没有诚信了,还谈何诚意?诚信是要靠积累的,不是一百句话里面一句真话就是诚实的人。何况方案2明显就是占人家便宜,满脑子只想着保护自己,丝毫不为他人考虑。此外考拉提出,既然方案三是男方家庭提出的,那公证一下有何不可?不要说感情上无法接受,坦荡荡就没什么无法接受的。自己的提案自己来保证,应该的,更何况已经有不诚信的记录。契约精神还是很重要的,人家要求你说话算话,有错吗?  6方案3  我和楼里大多数上海人认为楼主不应该嫁给这家人的理由,完全是从人品上考虑,对方家庭精打细算只想自己不吃亏,这种人家无论财力如何条件如何,都是少接触为妙,楼主是去过日子不是去拍甄嬛传呀。  但是这个方案3,其实相当的扯。不要说养老是理所当然的废话,责任和回报需要平衡,法律上也是这样。如果子女中一方承担了大部分照顾老人的责任和费用,老人遗产分配时,由该方举证法院采信后,遗产可以多分。这就是证明了连法律上也是主张多付出多回报,没有法律要求谁做圣母。  听上去还不错对吧,但是实际操作上一套糊涂。老人可以生前赠与,可以另立遗嘱,只要不是没有另立遗嘱的遗产,法律都保护不了你。现在男友家明确儿子养老女儿随便,但是遗产不一定给儿子,真的合情合理吗?于是乎,关键就在这个‘好’字上面了。好到底是个什么标准,这完全是个主观的概念,无据可依啊。特别是老糊涂了之后,媳妇端屎端尿未必抵得上女儿耳边一句话。即使之前有公证,也是有办法推翻掉的,更何况人家本来就没打算保护媳妇的权利。所以这个方案3根本就是个莫名其妙的东西,不要说他们不肯公证,公证了也没鬼用,不想吃大亏的女孩只能躲远点。  然后楼里一群人叽叽歪歪,老人给你们80万首付你还觉得吃亏,上海女人是有多贪啊!纯粹断章取义。或许一开始就只说老人给80万首付,小夫妻贷款加名,会有单纯的小姑娘上当,然后婚后告诉你我家儿子养老哦,不养是不尽义务!你想养就养吧,反正也是应该的,总归儿子养老遗产也是给儿子的吧,结果伺候的一个不顺心连遗产都一分没拿到。来天涯诉苦的时候大家告诉你,给老人养老是应该的,应该不计回报!说这种话的要是自己老娘先走,老爹找个年轻的,财产都给新老婆,家里还不知道怎么闹呢!哈哈哈,说到底,你就是前世欠他们一家,这辈子投胎来还债的吧。
  我什么都不说,只看。
  好吧,谁说上海女人贪了?就事论事,不管这个帖子哪里人发的,大部分的言论还是如此。都会不赞成公证这个做法。这和哪里人有关吗?如果不是上海网友一直强调上海,谁关心楼主哪里人?好像一说上海,所有评论都是针对上海,而非事件本身?至于吗?没看这个贴前,我只知道上海是中国城市之一,一线城市,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有人觉得上海很特殊?会容易产生负面言论!  
  怎么说呢?上海网友一直强调上海婚嫁风俗里,男方提供独立婚房的这个要求。称之为上海特色。我就想了解下,是不是除了上海,其他地方就没这个要求,如果没,那我理解这真是上海特色。如果有,那也没什么特点了嘛。就是结婚男方付出要比女方多女方大。  至于上海网友一直强调上海不要彩礼,所以要婚房。我想说,这有什么好比较的,再要彩礼的地方,男方家也不用出几百万彩礼呀。或者说是准备几百万的结婚基础。那如果给彩礼不给婚房,几个上海姑娘愿意呀。所以,不用拿不要彩礼说事了。没可比性。  至于发帖说自己是哪里人。我看贴那么多,很多楼主是不强调自己是哪里人的,倒是帝都魔都什么的,出现的相对高点。或许说自己是那里人比较有面子吧。而网友跟贴,一般也不涉及地域问题。真的就是这个帖子,会有那么浓厚的地方色彩。就算是我这个一直没偏见的网友,也受不了满口本地人外地人的称呼。说实话,多少影响了我对上海人的看法。不过,帖子里也有同是上海人,相对客观的表述,我也觉得不错,其实只要经济发达的地方,外地人永远与本地人并存,每个地方人在婚嫁上都多少有点喜欢选本地人,能理解,但估计没那么重的排外感觉。如果不是靠拆迁弄几套房子,大家都是认真工作,拿着不高薪水的普通人罢了。(家庭经济优越,赚高薪的除外)  哈哈,好吧,又很空的说了这么多,你们可以当我是"外地人",不懂上海行情,随便说说。
  我想问问,这个楼里,有任何上海人说了你们哪里哪里人怎么样嘛?倒是有些外省朋友一直在说你们上海人怎么怎么样吗,哈哈,到底是谁开的地图炮,笑而不语
  首先,关于地域问题。楼主和几个网友一直在强调上海风俗怎么怎么的,那么我们回帖的就跟着说上海,这很难理解吗?其次,几个上海网友一直传递一个信息,就是"看吧,我就知道一说上海就要被喷",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地图炮这个说法,是指针对某个地区的意思吗?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至少我是就事论事。这种因为我是上海人,所以别人要来说我的思想是怎么形成的呢!谁能解惑下。是因为上海人这个称谓在不同领域经常被人误解?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我发帖被说,我只会觉得我的做法或许有问题,不会安慰自己说因为我是哪里哪里人,所以被说。
  上海的婚俗到底是怎样独特了呢?男方全款买房?其实全国很多地方也是啊,倒是要求公证老人的房产算是上海婚俗的话,还真没见其他地区有这样的风俗。不过,婚还没结,就以养老为由要求公证老人的房子,这种风俗不怎么样。两口自己奋斗不行吗?即便想要老人的,也得人家自愿吧。
  好吧,关于娶或嫁外地人,刚才有上海的网友依旧坚持只有娶不到本地人,才退而求其次的找外地人。我持保留意见。我的朋友中,有都是本地的,有都是外地的,或一方本地一方外地的。我从来没有从那是因为他们找不到本地的,才找外地的这个思路想过。我只会理解是两人看对眼了,恰好不是同一个地方的人罢了。就像我说的那个邻居家的上海女婿,他上海也有房子,他愿意跑到我们这里只说明他爱着这个女孩,愿意到这里来。这若按照有些人理论,那得多娶不到本地人,找外地人也就罢了,还跑到了外地。而这个女孩同样,是多找不到本地小伙子,才找了这个上海男人。  无论哪个地方,都会优先考虑本地人。我同意。我只是觉得没必要把找外地人说的那么无奈。什么找不到本地的才找外地的。我想,这只是上海部分人的看法,我愿意相信还是有很多人并不这么想。就像帖子里的其他上海人。
  呵呵,那就是说全款买房和公证房产均不是上海的风俗,那到底上海独特的风俗究竟是什么?到底是谁在代表上海宣布着独特的风俗?(而且还没搞清独特在哪儿?)
  @Chrisy不吃早饭 这层不谈主题,只是给你提个醒。论坛消遣打发时间而已,切记保持冷静。你又是有孕在身,情绪上容易波动,别再每层必回了,就安心看一阵吧。
  我上天涯很多年,第一次贴子里上海本地人发言,不过楼主等发言文明程度明显高于绝大部分贴子,希望以后多看到这种情况,有事论事,漫骂只能代表无知。  我看了上面帖子,还是能理解楼主,也不是说前男友家有大问题,只是小心思重了点,其实早点摊开讲清楚会好点。我觉得有些同志思维可能不一样,看来异地婚姻需要更多磨合是有道理的。  我前面说过,我们哪儿(浦东偏僻的海边)婚恋尊重女方,潜规则对男方行为要求更严点,男方尽全力是应该的,而女方尽全力是值得夸奖的,周围人觉得女方上路为人好。  其实我们哪儿娶外来媳妇是按女方风俗给彩礼的,基本上是主动问女方,不管是否有陪嫁。  我们哪儿其实只有彩礼形式,是当场退回的,甚至有关系很好的女方家长说干脆来个空红包,反正是当场退的,男方当然不敢这么做。  至于给媳妇的红包(见面礼叫钱),女婿也能收到类似的。但如果娶外来媳妇,即使收不到也认为正常,所以在婚恋中习惯要求男方更多更主动点。  风俗中男方准备房子是默认的,即使是以前农民结婚,总要弄间房。现在结婚准备独立婚房,但相处不错后往往与公婆一起住,这实际上增加了磨合时间,如实在合不来也可避免矛盾,另外小夫妻独立生活一段时间也有利于成长  上海其实也不是妇女地位高, 在过去媳妇的地位是很低的,后来随着开阜,有些女子到纱厂打工有了收入地位开始提高,但受教育还是差点。  当然在大户人家女子教育一直不错的,尤其是大户的媳妇有时来自上海,比较重视教育,也带来新观念。  在过去战乱时,我们哪儿偏,有些上海的人家把女眷子女送到这儿,有些就嫁当地大户。  如太平天国时,在上海的徐光启后裔(明代大学士,几何原本翻译者)把女眷送来避难,其中一位徐性女子嫁给当地大户倪家,三个女儿均受良好教育,其中小女儿倪桂珍成了民国岳母,倪桂珍生于1869年,精通数学,懂英语会钢琴,大脚。后来海南宋耀如到我们哪儿,身无分文只有一个留美学生身份,倪家凭才华就嫁人(估计大脚当时也是异常),后来生下宋氏三姐妹,均受良好教育,国民岳母也不是无缘无故的。  上海妇女地位提高是这一百多年经济变化的结果,而观念是逐步变化的,直到解放后在各个基层才基本实现男女的平等,而观念的彻底变化要到近几十年。我想也许有些地方经济发展了,观念的变化就不是短期能变化的,这也许就是地区差异吧  
  1、主贴老人说:谁对他们好,房子就给谁。后又补充道:那养老是不是儿子女儿各承担一半?现在他家是养老要儿子养,又不是自己养。  这两段话似乎无法证实老人是儿子一家养老房子却归女儿对不?  其实老人的房产不管留给谁,儿女都要养老对不?但你有选择不嫁的权力,对不?  2、上海独特的风俗就是,男方贷款买房,女方婚后一起承担债务,房产证上就要加女方名字。  3、男方父母出80万首付,贷款加楼主名字-----和第2好像吻合?  4、最重要的是:一开始楼主就不愿意同住,后来变化为同住。这一点可能引起老人和男友疑虑(脑补)。因此后来的承诺养老公证房产就更难接受了。
  看评论演变到现在,已经有网友很肯定的说儿子养老,女儿不用养老,然后房子一人一半或女儿得养老房的地步。我在楼层里问楼主,老人有否表达过这个想法,楼主没回答。所以也不好说什么。如果老人把养老房打算给女儿,我觉得楼主完全可以提出儿女一起养老,很正常。  现在觉得前男友父母最错的是提了儿子养老的话,让自己很被动。其实不提,儿子女儿谁会不养老呢?这样,楼主也不会提公证,也没这个帖子了。
  所以,有两个孩子的,不分男女,就各出个首付,其余做自己的养老金,然后子女共同养老,多简单的事。
  两房的就算让你们单独住 但是名字是你公婆的你这婚还结么 不结只能说明你看中的就是钱钱钱 结 那你现在也可以结  
  呵呵 你个贪财的女人 暴露了自己多么贪财   
  很可笑的理论,重男轻女的家庭是“儿子养老,房子给女儿”吗?  一看就是伪命题。  只是鉴于儿子不能同住,儿女共同养老的基础上,谁对父母好,房子给谁啊?
  楼主不识大体,有点小家子气。其实,这些事情心知肚明,婚后对他们好,人父母自然会给你们。现在是还没嫁过去,就表现得一点儿亏都不能吃。你情商太低了,婚前有些事情不能说的太细太明确了的。你这是让人家父母现在就告诉你百年后房子给你们?说句不好听的,你这是在诅咒人呀。老人会这么想的。因小失大了你。  
  看来上天涯越多越保守,不会赞成异地婚姻,  其实我对我们婚恋特色已经说的很明白,尊重女方,严于己宽于人,网友似乎一头埋在自己的思维内,以为我是在说漂亮话。  其实这是行情潜规则,一般来说如果违反常识,将在周围异样,甚至道德绑架。  譬如我在天涯贴子上看到年纪五十来岁,对子女提出过高要求的老啃者,在我们哪儿是不可能发生,因为会异样看到,甚至调侃是否亲生的,因此老人不可能提出不合理要求,因为要脸面吗。同样一些约定俗成的最好不要挑战,譬如一回沪知青,娶了四川的,有了儿女后回上海,女儿出嫁生小孩,平时重男轻女倒,出嫁无嫁妆,倒也没,这次女儿生小孩就去了医院二次,生完小孩后回婆家,大概二周时间岳母没出现,周围纷纷议论是领养的,后来解释是外地知青,原来如此大家就不议论了,后来传到岳父耳中,马上请女儿到娘家住了大半个月。大家觉得正常了。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去世的父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