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首段的作用沈从文短篇小说王嫂小说首段的作用

[转载]沈从文的《丈夫》与黄蜀芹的《村妓》
&&&&&&&&&&&&&&&&&&&&&&&&&&&&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土家族。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小学毕业后曾厕身行伍,一九二三年到北京,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中长篇小说《边城》《长河》,短篇小说《萧萧》《丈夫》《柏子》,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等。一九四九年后从事文物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沈从文死于一九八八年五月,据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说,沈从文如果能够活到该年的十月,他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沈从文先生的《丈夫》作于1930年,改于1934年,20年之后的1957年又重校,可谓用心极深。自然也就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为沈从文短篇小说之精品。读之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从叙述学的角度来看这部小说是一件极有意思的事情。小说的开头采用了电影中的远景镜头,写了河水、无数的船只、热闹的生意、和许多做生意的妓女。这种热闹、舒坦、愉悦的氛围,任谁都会陶醉其中,连从乡下到城里来做生意的妓女自己也是忘乎所以,在这一群陶醉于现世快乐的人里自然是不会产生像丈夫这样对这一切的合理性充满怀疑的人的。丈夫就像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打破了这样一首美妙的乐章。象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中母亲也是迫于无奈去给别人的孩子当母亲,自己的孩子却没有人管,任谁都受不了的。这是从母亲的角度来写,女性的角度。这一篇却是从丈夫、男性的角度写的,自己的女人去给别人做女人,男性的尊严在这里丧失殆尽,屈辱只是为了钱,这些不合理的制度实在是缺少人性。
接下来从丈夫的眼来看这种制度,或者习惯,作者使用限制性视角,从久别初见的丈夫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女人。丈夫观察得很仔细,从头到脚,她的各种变化,包括头发、眉毛、脸、派头、衣服。女人也对自己的丈夫很关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香烟”的细节。女人从城市中学会了的抽纸烟的习惯,使她也给自己的丈夫换成了纸烟。吃糖,丈夫换了新衣,所有的细节我们都可以看出丈夫有多么重视、爱自己的妻子,而做妻子的也时时在心里装着丈夫,这种恩爱很隐蔽,也很甜蜜。丈夫的心理一直是高兴的。他心里有疙瘩是在晚上要睡觉的时候,可是就是这时候,做丈夫的才觉醒,到了晚上,妻子应该是属于自己的。这个角度用的很好,只有丈夫自己亲眼看见自己的妻子做妓女他的心里(不论是怎样迟钝的男人)才会真正有所触动,这样写才真实。为什么不能从妻子的角度来写这种制度?因为妻子已经在其中浸淫太久,她也只是为了挣钱,被迫无奈的,“慢慢的学会了一些只有城市里才需要的恶德,于是妇人就毁了。”这一句似乎危言耸听,太严重了,作为乡下人出身的沈从文对于城市自然是有一种天生的厌恶感,但是作为同是乡下人出身的妓女她们对于城市的感情是不是一样,实在不敢随便乱说。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主要的是其中的心理含量,把丈夫的心理变化写的很曲折又极其自然写这一个丈夫为什么要从水保写起?水保是他从昨天来之后第一个尊重他的人,把他当作朋友,认真听他说话的人。本来应该晚上在枕边给老七说的话,老七因为没有时间听他说这些,所以他只好一股脑地都给水保说了,水保还很高兴,打算请他吃饭。丈夫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也是很高兴的,他找回了做人的自尊。这一节写的很长,有很多有趣的细节。他的心情进入高潮。
接下来的一节写了丈夫突然领悟了水保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内心受辱,心情又落入低潮。并打算回家。
老七给他买了一把琴,又使他的心情达到了高潮。不想回家了。
两个兵士醉酒上船闹了一次,又和自己的老婆睡觉了,巡官也打算要来,他连和自己妻子说话的机会都不曾有了,他彻底失望,受辱了。
第二天,他打算回家了,并带走了老七。
这就是他心理的上下起落的过程。沈从文是写心里的高手,他把笔墨都集中在了写人物的心理上。有直接写他心中所想的。譬如:“大娘很喜欢的样子,使男子很奇怪。因为它不明白为什么巡官还要回来考察老七。但这时节望到老七睡醒的样子,上半晚的气已经没有了,他愿意讲和,愿意同她在床上说点家常私话,商量件事情,就傍床沿坐定不动。”
这心里写得很有层次:眼睛看到大娘的神态(很喜欢)——心理想不明白为什么大娘很喜欢;还没想明白,接着,看到了老七——心理是:气没了,想讲和、说家常话、商量事;外在的动作:坐定不动了。把丈夫的心理变化轨迹表现的有章有节:从大娘到妻子,从生气到不生气,从心理到动作,短短的一点文字竟包含了这么丰富的心理内容,沈从文真是写心理的高手。
有通过动作写其心理的。譬如“男子一早起身就要走路,沉沉默默的一句话不说,端整了自己的草鞋,找到了自己的烟袋。一切归一了,就坐到那矮床边沿,象是有话说又说不出口。”这是从妻子的眼睛看到的丈夫的动作,因而也就格外细腻。第一句显然是丈夫一早给妻子说过了的话,丈夫然后就是沉默,一句话都没有,只有一连串的动作:整端草鞋——找烟袋——坐在床边。这些动作却在妻子心理激起了比说话更要难以忍受的心理压力,这些动作里只包含了一个字,就是一个坚决的“走”字,没有商量的余地,也似乎不需要商量,丈夫可能早些时候就说过了要走的话,问题的关键是“象是有话说又说不出口。”后面我们可以看到他要说的这句话就是让老七和自己回去,做丈夫的尊严和威严在这些动作和欲言又止中终于得到了体现。
还有通过外在的事物、景物的描写来抒写人物的心理的。譬如“到午时,各处船上都已经有人在烧饭了。湿柴烧不燃,烟子各处窜,使人流涕打嚏。柴烟平铺到水面时如薄绸。听到河街馆子里大师傅用铲子敲打锅边的声音,听到邻船上白菜落锅的声音,老七还不见回来。”这是通过丈夫的视角看到的午时船上各家做饭的情景。作者为什么不用别人,而用丈夫的视角来描写这一段?丈夫是第一次到船上来,看外物都是新鲜的,能把平常人都忽略了的东西都观察出来。而且此时,丈夫肚子饿了,他会更多地注意到做饭的情景。他想到了妻子,这个此时应该为他做饭的人,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心理过程。还有“于是这丈夫不必指点,也就知道往后舱钻去,躲到那后梢舱上低低的喘气,一面把含在口上那支卷烟摘下来,豪无目的的眺望河中暮景。夜把河上改变了,岸上河上已经全是灯火。”他看到的夜景触发了他的联想,他不能同老婆呆在一起的郁闷心情也就得到了释放。
自然,还有用语言来表现人物心理的。丈夫和水保的一段谈话,写得最长、最详尽,也最能体现人物的心理。尤其是他提到的一把失去了多久的小镰刀。从这小镰刀里你可以看出他的细心、对生活的热爱、对自己的妻子的细小感情的变化的注意和他的内疚之情。
总之,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安排的,只有读出其中的艺术上的用心,才算是完成了对艺术品的理解。
小说《丈夫》是写湘西某地花船上的妓女生活故事。来自于穷乡僻壤的年轻女子“老七”,由于维持生计,不得不上城里来卖身。为了铺排故事的矛盾冲突,作者特意选择了丈夫前来探望妻子几个场景,作了绘声绘色而又淋漓尽致的描述。其间还穿插介绍了与之相关的乡风民俗和社会背景,穿插刻划了几位主要人物性格以及他们相互间的微妙关系,读来别有风致而又耐人寻味。&
生活艰难,乡村的农民尽管日日土里刨食,却依然衣食难保,倒是将妻子送到城里的花船上卖身可以轻松地改变家里的窘境。这已经是一种正当的谋生手段了,“在名分上,那名称与别的工作同样,既不和道德相冲突,也并不违反健康”
。以致于诚实耐劳、种田为生的丈夫大都“在娶媳妇以后,把她送出来(到花船为妓),自己留在家中耕田种地,安分过日子”。这种在现代人看来极为不可理解的事情在当时众人看来却是“极其平常的事情”。&
这篇小说的男主人公是“男子”,作品中并没有赋予明确的名字。然而这并不重要,“男子”一词在文中可以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女主人公老七的丈夫,一个则可以认为是所有在花船上卖身女子的丈夫的总称。同文章的标题一样,小说正是围绕着丈夫这个中心展开的,当中就极费笔墨地描绘了丈夫的数次心理变化。&
作品中女主角老七的丈夫进城后,本没有把妻子领回去的意思,而只是“象访远亲一样”,“背了整箩整篓的红薯,糍粑之类”去看看妻子而已。对于妻子的变化,这乡下来的丈夫感到极大惊讶,只有在妻子问起家乡养的猪,交的田租时,才能胆子大一点儿。而当其烟管被女人夺去,塞给他一支“哈德门”香烟时,他更吃惊了。更为甚者,当看到那“一上船就大专的嚷要亲嘴要睡觉的客人时,这位丈夫不必指点,也就知知往后舱钻去”。“钻”字一出,多少辛酸尽出。做为丈夫,本应堂堂正正地做人,为家庭撑起一片祥和的天空,而现在却仿佛是自身难保,被前来玩弄妻子的客人吓得“钻”进后舱。血性男儿,七尺硬汉,面子何在?读到此,我们真为丈夫的愚昧和麻木感到痛心。所幸的是丈夫已有了一丁点儿朦胧意识,“如今和妻接近,与家庭却离得很远,淡淡的寂寞袭上了身,他愿意转去了。”面对受震惊城市生活影响而变得大方的妻子,在乡下的丈夫看来,与家庭倒生疏了。勾起丈夫心灵的荡漪即在于此。然而妻子并没有完全忘记丈夫,仍然抽空爬起身来,到后舱给丈夫塞一小片糖。于是“正象仅仅为了这一点理由,就得原谅媳妇的行为”。丈夫的这一次心灵波折是在一瞬间就消失的,然而更大的刺激却在后面等着他。&
如果说丈夫的第一次心理变化,还只是一种淡淡的迷茫。那么,水保的粗暴插入则直接触动丈夫第二次的心理变化,丈夫简直是“出离愤怒”并且“转去”的念头愈发的强烈。&
水保是水上一霸,一方面他们站在官府的角度协助管理花船,另一方面则是“名义上”的保护花船,负责清除到花船取闹找碴的“歹人”。因而水保受花船老鸨的尊敬程度不下于官差,但又是令老鸨及女人们所厌恶的。厌恶在于水保可以任意凭借自己的职权玩弄女性,并且可以比阔少们更为潇洒地对女人们说道“今晚上不要接客,我要来”。女主人公老七为了能够更大程度地得到水保这个靠山,还认水保做了“干爹”。爬出舱口的丈夫是仰视着水保的那副嘴脸:&
先是望到那一对峨然巍然似乎是用柿油涂过的猪皮靴子,上去一点是一个赭色柔软麂皮抱兜,再上去是一双回环拴着的毛手,满是青筋黄毛,毛上有颗其大无皆黄金戒指,再上去才是一块正四方形象是无数桔子皮拼合成的脸膛。&
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水保在根本上就是一个外表正义而且合法的“强盗头子”,他靠搜刮来满足其自身的物质欲望,靠霸道来满足其丑恶的兽欲。水保可以当着丈夫的面要他转告女人们陪他过夜,不管丈夫是否接受,尽管语言上看似平和,但他们的介入是强暴的,没有丝毫可以商量的余地。这就从外部给丈夫以极大的刺激,使得老实本分的他只能以谦卑恭敬的态度来迎合水保的驾临。作者的细致描写将水保的丑态展露无遗。水保那声“我们是朋友”实际上也是一种谎言,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已,反映出了统治阶级欺骗下层人民的本性。然而,本性善良的丈夫却把水保当做“尊贵的客人”,还和他聊起家常,因为知道“他是老七的熟客,并且老七一定得了这人许多钱”。“他忽然觉得愉快,”便飘飘然,有此得意洋洋,还唱起了山歌。然而,短暂的愉悦之后,丈夫敏感的思维让他意识到了水保的丑恶。他觉察到这个所谓的“干爹”同其他男人一样,也是一直揶揄妻子的美色的,于是丈夫便开始咒骂有着一张“吃红薯的大口”的水保。&
为所欲为,粗暴的方式来打断丈夫看妻子的美梦,促进了丈夫心理变化的再一次升潮。丈夫与老七、五多、大娘等人在船中自娱,男琴女颂,欢歌笑语。两个醉熏熏的士兵搅了他们的欢愉。他亲眼看到了“老七急中生智,拖着那醉鬼的手,安置到自己的大奶上”,“这一个在老七左边躺下去后,另一个不说什么,也在右边躺了下去”情景。对于此,他的内心更加地难以平静,外界的一切包括三元宫的戏都难以吸引他的注意力。“一切都沉默了。”他的愤恨已经在心里不断地积聚膨胀。&
半夜的查船,最终毁灭了丈夫的迷梦。丈夫要求与老七独处本无可厚非,而老鸨的暗示“巡官就要来的”对其来说是巨大的打击,这句话无疑撕碎了丈夫的想法,把丈夫的心灵变化推向最高潮。此时,与妻子在一起的权利都被无端剥夺了,丈夫还有什么欲望继续呆在花船上呢?于是,“干爹家的酒席,火锅,三元宫的戏,荤油包子,”等这此新鲜玩意儿对他来说都彻底地失去了吸引力。&
小说的最末几节犹为精彩,形象逼真,蕴涵深邃。老七出来卖身挣钱是丈夫的本意,而当老七把自己挣的钱交到他手中时,“男子摇摇头,把票子抛到地下去,两只大而粗的手掌捂着面孔,像小孩子那样莫名其妙地哭了起来”。掷钱于地,说明钱对他来说已不重要,而那“莫名其妙的哭”也正是其心灵压抑下的感情大爆发。这连日来的所见所闻让他感到的是几多痛苦和几多悔恨,这是他的心酸之泪痛楚之泪,也标志着做为丈夫自然人性的觉醒与人格尊严的勃发。可喜的是,在最后,老七和她的汉子一齐回转到乡下去了。&
以上,丈夫多次的情感转折,并没有跌宕起伏的语言表现,也没有波涛汹涌的情节安排,更没有强烈的矛盾冲突,只是通过一次次的变化与升潮来传达。他的携其回乡这一举动是对那个罪恶社会做出的反抗。上至巡官老爷、水保恶霸,下至普通商人、兵士,都可以对花船上的女人们恣意妄为。从此,他们可以回到生生息息的土地,重新过已经丢失现在又拾回的普通生活。&
思想内涵是一篇作品的精髓所在,艺术特色则是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二者的有机融合与统一就能够使作品达到“文质彬彬”的境界。前面我们已经对《丈夫》的主题思想做了一番简要的剖析,现在再让我们分析该小说艺术特色所在。&
小说中的乡下女人为生计所迫不得不进城卖身,而丈夫目睹妻子受辱而不能救助,这是多么严酷的现实!然而,作者庄铺陈悲剧故事的情节时,却不是严正地直诉苦难和血泪,而是采用漫不经心、甚至是幽默径松的笔调,让读者从笑中落泪,喜中见悲,这又是沈从文在小说创作中所惯用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技巧。&
其次,作者采用了荒诞手法来写人记事,因而使他所描述的人和事便显得荒唐可笑而又生动有唆。妓女卖春明明是一种腌脏低下的事情,但作者却以轻松的吻调侃道:“船上人,把这件事也象其余地方一样称呼,这叫做“生意”。她们都是做生意而来的。在名分上,那名称与别的工作同样,既不和道德相冲突,也并不违反健康。”女人卖身与做生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将这二者硬扯在一起加以类比,便使人感到荒诞滑稽,因此作者在这里愈说得一板正经,便愈使人忍俊不禁,尔后又愈使人品尝出那笑声中的苦味,品尝出人性的堕落和社会风气的败坏。&
小说的第三个特色就在于使用夸张类比来刻画人物,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是小说《丈夫》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在旧社会,水保只是一个够不上品级的芝麻绿豆官,但作者却故作惊人地写道:“他(指水保)的权力在这些小船上,比一个中国的皇帝、总统在地面的权力还统一集中。”尔后,又再从丈夫的角度看水保,称他做“伟人”,说他是“一个督抚的派头,一个省长的身份”。这种将水保跟皇帝,总统作如此耸人听闻的夸张和类比,既显示了水保在船户妓女心目中的显赫威严,也表现出丈夫的卑微低下,两相对照,相映益彰,使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蕴含深刻,题旨鲜明,而且所用的表现手法也独出心裁。小说《丈夫》的表现技巧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善于运用喜剧的色调来表现悲剧的实质,作者的这种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的形成是与他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分不开。如果说《丈夫》可称为悲剧的话,那它就完全是一出含着微笑的悲剧!
内蕴深厚 耐人寻味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是个有着独特风土人情的世界,是个令沈从文魂牵梦绕的世界,也是个充满神奇、充满诱惑的世界。
  沈从文说过:“故事中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他的短篇小说《丈夫》就是反映湘西水边船上生活的名篇。沈从文小说的创作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他的《丈夫》就是尝试一种新的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重新读解《丈夫》,感觉这篇小说底蕴深厚,耐人寻味。它是沈从文小说创作在结构和体式上的又一次新的尝试。
一、结构贴着人物走
沈从文经常说过,写小说要贴着人物去写。《丈夫》的小说结构就是贴着人物写故事的典范之作。题名《丈夫》,整篇小说就是从各种角度贴着“丈夫”的心理去写。小说不厌其烦地记叙了丈夫探望妻子所引起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心理变化。总归起来,丈夫的心理活动的大致轨迹是:平静——惊讶——失落——原谅——愤怒——化解——打击——渴望——痛苦——离去等十个过程。
  小说开始花了很大的篇幅交待湘西特有的风俗——“船妓”。船妓实质就是娼妓。“娼妓”这个隐蔽而羞涩的“生意”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起源,从古至今,中外皆然。而湘西的这种“生意”的不同之处是做“生意”的大多是有家有室的乡下女人,而且得到在家丈夫的认可。在外做“生意”的女人“每月把从城市里两个晚上所得的钱,送给那留在乡下诚实耐劳、种田为生的丈夫”,在家的丈夫“名分不失,利益存在”,“所以许多年青的丈夫,在娶媳妇以后,把她送出来,自己留在家中耕田种地,安分过日子”。
  《丈夫》写与妻子久别的丈夫在春意盎然的一天,去探望城里的妻子。他“换了一身浆洗干净的衣服,腰带上挂了那个工作时常不离口的短烟袋,背了整箩整篓的红薯糍粑之类,赶到市上来,像访远亲一样”。显然,丈夫出门时心情平静如常。
  丈夫进了城,好不容易在一条船上找到妻子,女人在丈夫的眼里已完全不同了:“大而油光的发髻,用小镊子扯成的细细眉毛,脸上的白粉同绯红的胭脂,以及那城市里人神气派头、城市里人的衣服”,使丈夫“感到极大的惊讶,有点手足无措”。这是丈夫从视角感观上发现的妻子的变化。
  夫妻重逢,妻子开口问话:“那次五块钱得了么?”这是妻子“生意”所得。丈夫从听觉上感到“女人说话时口音自然也完全不同了,变成像城市里做太太的大方自由,完全不是在乡下做媳妇的羞涩畏缩神气了”。小说从视角和听觉上记叙了丈夫发现妻子的变化,导致第一次“惊讶”。
  当丈夫慢慢恢复自己做“丈夫”的身份,摸出烟管同火镰,准备抽烟时,“烟管忽然被女人夺去,即刻那粗而厚大的手掌里,塞了一枝‘哈德门’香烟”。这个细节没有言语,只有动作。这个“动作”意味深长,既显现了妻子对丈夫的怜爱,又显现了进了城的妻子之“洋”与仍在农村的丈夫之“土”的差距。导致丈夫第二次“惊讶”。
  吃过晚饭,是妻子接客的时间。而丈夫呢?“不必指点,也就知道往后舱钻去”。丈夫赶了三十里路来看妻子,妻子却要用身体伺候别的男人,丈夫闲在一边,“淡淡的寂寞袭上了身”。丈夫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
  半夜里,妻子在接客中途,偷偷爬进后舱给丈夫送来一片糖,丈夫把糖含在口里,即刻原谅妻子的行为了。再说,“他懂事,女人名分仍然归他,养得儿子归他,有了钱,也总有一部分归他”。想通了,也就没气了,丈夫宽容了妻子。
  第二天白天,妻子老七和大娘、小五多都上岸去了,留丈夫一人守船,正在丈夫寂寞难熬的时候,水保来访。水保是个知情达理的老年人,见丈夫从乡下来的,是老七的汉子,热情地与丈夫海阔天空地谈了许多乡下的趣事。丈夫是个热爱劳动生活的人,又是个健谈的人,闲了一天终于找到了交谈的对象和感兴趣的话题。这一大段与水保的交谈是全篇中丈夫最开心的时刻。以至在水保走后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山歌。
  到了午时,丈夫肚子饿了,妻子还不见回,他又不会烧湿柴,情绪又一次失落了,尤其是想到水保离开时要他转告妻子:“今晚上不要接客,我要来。”丈夫越想越气:“为什么要说这个?有什么理由要说这个?……”丈夫终于愤怒了!愤怒使他感到羞辱,他决定不等妻子回来立马就走。
  不巧的是,丈夫在归途上遇见了妻子和五多,并且看到五多手里拿了一把胡琴,胡琴是妻子给他买的,丈夫心里有些感动,于是在妻子和大娘、五多等人的劝说下又回到了船上。吃过饭,“男子拉琴,五多唱歌,老七也唱歌……年青人在热闹中心上开了花”。妻子买的胡琴把丈夫的愤怒又一次化解了。
  到了晚上,两上当兵的醉鬼踉踉跄跄地上了船,“一面说着野话,一面还要争夺同老七亲嘴,同大娘、五多亲嘴”。还要满船地查找拉胡琴的丈夫。丈夫夹着胡琴往后舱钻去,大娘吓得不敢做声。“老七人急生智,拖着那醉鬼的手,安置到自己的大奶上”。这一切全在丈夫的视听范围之内,男人的尊严被彻底损伤了。以至于大娘要请他去看三元宫夜戏,“男人摇头不语”。在两个醉鬼士兵走后,五多要丈夫继续拉琴唱歌,可纯朴的丈夫此时什么心情都没有了。两个醉鬼士兵的胡闹对他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这种打击,小说并没有详细地描述,只写了丈夫的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切沉默了。男子在后舱先还是正用手指扣琴弦,作小小声音,这时手也离开那弦索了。”以至于后来老七轻手轻脚爬到后舱去劝说了半天,也没能劝住他。
  有人说:男人真正的苦楚不是批评口匕骂,不是吼叫,而往往是无声的沉默。此后丈夫再没有说过一句话,他从三十里地之外赶过来看自己的女人,两天来竟没有机会同妻子好好说说话,他看见妻子上半夜被别的男人折磨得筋疲力尽,顿生怜悯之心。他还有最后一丝愿望,想在下半夜“愿意同她在床上说点家常私话,商量件事情”,但是,当大娘告诉老七:“巡官就要来的”。“老七咬着嘴唇不做声,半天发痴”。丈夫彻底绝望了,深深陷入一种无言的痛苦之中……
  到了第二天,丈夫一早起来就要走路,一句话不说。妻子劝不住,转身掏出许多钱给丈夫,“男子摇摇头,把票子撒到地下去,两只大而粗的手掌捂着脸孔,像小孩子那样莫名其妙的哭了起来。”……终于,两夫妻一早都回转到乡下去了。
  以上是《丈夫》基本的情节结构,沈从文在小说中完全是贴着“丈夫”来写。写丈夫进城找到妻子后两天里的所见所闻,以及丈夫所见所闻引起的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所以,小说自始至终产生一个巨大的悬念:丈夫的结局究竟如何?沈从文这种结构安排紧扣读者的审美兴趣,丈夫从开篇的探望妻子到结尾带着妻子回家,头尾呼应,一气呵成,有声有色地完成全篇。
  刘西渭先生是沈从文的知己好友,他曾说:“……斯汤达是一个热情的人,而他的智慧(狡猾)知道撒谎……乔治桑是一个热情的人,然而不唯抒情,而且说教。沈从文先生是热情的,然而他不说教……”沈从文“不说教”的风格在他的另一篇小说《八骏图》表现得非常突出。沈从文对他笔下的人物或充满着热情,或充满着同情,或充满着鄙视,但他从不表露出来,他只是冷静地、客观地贴着他的人物去写,写他们的外貌,写他们的心理,写他们的语言,写他们的行为。正如刘西渭所说:“他用彩笔把人物的面貌和行为画出来,他不分析,不说教,也无所主张,任由读者去品赏。有人可能见出揭露丑恶,有人可能见到讽刺黑暗,有人可能见到人性的真实,无可奈何的挣扎。”
二、审美留有空白处
初读《丈夫》,读者普遍会感觉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替谁忧伤呢?显然是小说中的丈夫。
细读《丈夫》,则会发现一种奇特的现象:沈从文在忠实于客观生活的基础上,在小说的叙事过程中有意留下了许多的审美空白,让读者自己去填补。
  例如:丈夫找到久别的妻子,妻子问的第一句话“那次五块钱得了么?”此话颇耐人寻味。其间有许多“空白”留给读者去填补。很明白,这五块钱是妻子“生意”所得,也可能这五块钱比“丈夫”在田地里终日的劳作要丰厚得多。妻子能赚钱了,妻子在家庭地位提升了。此处,还在有意无意地提醒丈夫,我还在做“生意”,你今天虽然来了,有些地方还得忍着点,要懂事。所以,“丈夫”感到妻子说话的口气与以前完全不同了。而这些“空白”都必须要读者细心地去填补才能获得审美的愉悦。
  还有,小说写的是一对新婚夫妻久别重逢。俗话说:“久别如新婚。”作为身体强健的丈夫在生机勃勃的春天想与妻子过正常的性生活,这是非常合乎常情的。“丈夫”的这种欲望在小说中若隐若现。沈从文非常含蓄地在叙事中几处点到。如:妻子“把衣服解换时,露出极风情的红绫胸褡。胸褡上绣了‘鸳鸯戏荷’”,“男子觑着不说话。有说不出的什么东西,在血里窜着涌着”。而后,在丈夫心灵遭受重重伤害之后,依然想同妻子在床上说点家常私语,“大娘像是明白男子的心事,明白男子的欲望”。古人云:“食色,性也。”丈夫到城里看妻子,满足性欲是丈夫的本质目的,这个本质目的是隐藏在小说中的导火索,而沈从文偏偏不去点燃它。留下这个最大的审美“空白”,让读者去体会,去设想,去填补。读者正是在填补这个“性欲”的空白中,去感受丈夫一次次地被压抑,一次次地被摧残,最后丈夫忍受不下去了,一个反弹,一次爆发。读者也是充分理解的。
  小说的结尾,很喜欢说话很热爱生活的丈夫始终不说一句话,在船上两天的生活彻底把这个老实强健的庄稼汉击倒了。妻子怎么劝说都没用,水保的酒席不吃,大娘请他看戏也不去,最喜欢的荤油包子也不要,甚至妻子把钱塞到他手里都丢掉了。沈从文十分了解“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道理,小说不让丈夫说话,可丈夫想说的话,读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作各式各样的“填补”。
  正如高尔基所说:“当文学家使读者也能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根据读者自己的印象和知识的累积,来‘想象’——补充、增加——文学家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性格的时候,文学家的作品才能对读者发生或多或少强烈的作用。”在这里,我们试想,如果小说没有留下这些“空白”,而是把什么都详细描写,详细表述出来,把丈夫的痛苦和愤怒一古脑儿地倾泻在文字中,虽然小说在情感的表露上痛快淋漓,但读者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追求便索然寡味,这就是文学的奥妙所在。沈从文对这点心领神会,所以运笔自如。
三、语言追求典雅性
沈从文的小说语言历来被世人广泛赞誉,素有“文字魔术师”的称号。他的语言风格追求典雅性。具有质朴简约,形象清丽,真诚自然,内蕴丰富等特色。
  小说开篇的首段只有一句话十四个字:“落了春雨,一共有七天,河水涨大了。”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委婉而巧妙地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春天,地点是水边。春天是万物更新,生机勃勃的季节,春天也是情意萌动,生理渴求的季节。首段为下面故事的发展埋下一个不为人轻易察觉的伏笔。
  小说主要是写人,但沈从文在叙事的过程中把对人物的描写和景物的描写融合起来。如:“在楼上四海春茶馆喝茶的闲汉子,俯身临河一面窗口,可以望到对河宝塔边‘烟雨红桃’好景致。”又比如:到了晚上,丈夫看见来了客人,急忙“往后舱钻去,躲到那后梢舱上去低低的喘气,一面把含在口上那枝卷烟摘下来,毫无目的地眺望河中的暮景。夜把河上改变了,岸上河上已经全是灯火”。这些文字既写了人物的动作,又写了人物所处的环境,文字柔和俊秀,典雅自然,富有诗情画意的散文之美。
  《丈夫》中的上船来胡闹的那些五花八门的客人,小说是这样描述的:“来了客,一个船主或一个商人,穿生牛皮长统靴子,抱兜一角露出粗而发亮的银链,喝过一肚子烧酒,摇摇荡荡的上了船。”注意,沈从文在这里没有去花费笔墨一一介绍这些嫖客的官衔职务,只是抓住他们穿着打扮的特征,十分明了地显现这帮达官贵人的身份,既形象直观,又简约生动,给人深刻的印象。
  是小说,又免不了人物的对话。沈从文人物的对话还是“贴着人物写”。什么人说什么话,言语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环境,比如小说中水保和丈夫的对话:
  “乡下麦子抽穗了没有?”
  “麦子吗?水碾子前我们那麦子,嘿,我们那猪,嘿,我们那……”
  沈从文自己说过:“我文字风格,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你瞧,“丈夫”的语言哪怕只有一句话,让我们听出了人物的口气,人物的神情,人物的性格,还让我们听出了语句的泥土味。真可谓:听其声,如见其人。
  《丈夫》是沈从文的优秀短篇小说作品。七十余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它,依然为其内蕴深厚的思想以及耐人寻味的手法而深深地折服。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与教益。掩卷长思,让人不禁想起司马长风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沈从文在中国有如十九世纪法国的莫泊桑或俄国的契诃夫,是短篇小说之王。”
黄蜀芹曾经把《丈夫》拍成了电影,可惜片名被商业化的香港制作方改成了《村妓》。片子的主演叫周弘,据说是落选的香港亚姐,拍三级片出名。那么,人们大约都把《村妓》当成三级片了吧。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村妓》对《丈夫》是忠实的,故事并没有变,不外乎生计所迫,良女为娼,丈夫醒悟,妻子从良。虽然各自的表达手段不同,但唱的都是同一个调——鞭挞黑暗,张扬人性,只不过《丈夫》低沉含蓄,《村妓》高亢激越而已。   
实话实说,我更喜欢作品的原名《丈夫》,对《村妓》这个片名不太看好,认为它有媚俗扯人眼珠的嫌疑,更无须比较“丈夫”与“村妓”在片中的角色地位了。其实《村妓》并不“黄”,脱得恰当,露得有分寸,低俗眼光想看到的那些个情节都被船儿的颤动所替代(或许我看到的是“洁本”)。那为什么会曾一度被禁映呢?不得而知,可能是担心人们产生不必要的结合现实,也可能是太过招摇的片名脱不了干系,总之是被禁映了。  
情色题材不好编不好拍,妓色尢甚之,不然哪来的一脱成名!弄得好,可以敲响警世钟声劝婊子从良,搞糟了,则伤了风化诱良人堕落。片名造势,可以扯人眼球,可以提升票房收入,甚至可以百世流芳,当然也可能万年遗臭,那是必须审慎对待的。我很佩服日本名导熊谨启的《望乡》,同样是妓色题材,同样是改编拍摄,女作家山崎朋子的原著《山打根八号娼馆》就被改了名。稍有点文字素养的人一看便知,“望乡”二字的深刻内涵岂是“娼馆”所能比拟的。《丈夫》更名《村妓》,《娼馆》易作《望乡》,两相对比,我们该说些什么好?  
为了媚俗,为了扯人眼球,为了赚取票房收入,是不是在改编某些旧作品时也可以考虑把《水浒传》更名为“三个女强人与一百零五个男子汉”,把《红楼梦》通俗化一点叫作“大观园中的怀春男女”?
大导演,你说呢?
如果以当下流行的所谓“情色”标准去衡量《村妓》,那它绝对是不合格的,要视觉没有暴露,声音没有呻吟,动作没有高技巧,甚至是场景镜头都是一色的昏暗不清,把它定位为“色情片”的人是愚昧的。相信抱着看色情片的心理去看《村妓》的人肯定会郁闷非常,首先它无法满足感官上的需求,其次是影片的情节和它所透露出的思想让人很压抑,让人透不过气,但就是这部十几年前拍的电影,其现实意义个人认为是那些只有所谓场面壮阔的大片所无法企及的。
《村妓》还是比较尊重原著的,在多年的学习中,沈氏给我的印象就是他很单纯,单纯地去看待黑暗的社会,以他诗情画意式、浓重乡土味的文笔写出在水深火热中煎熬的农民的内心的淳朴与美丽。《村妓》的阿七是最美的,在土地贫瘠的湘西,混乱的20世纪30年代,为了维持生计,她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汉子,离开那片纯洁的土地,到城里“做生意”,并且靠挣的皮肉钱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也使得家里的生活得以改善。在伺候那些男人睡下后,她还偷偷爬到汉子的被窝,因为在那里才有自己的爱,当她最后知道要被卖去做张老板的小老婆时,她狂呼“我有丈夫我有丈夫”抛弃了一切跟汉子回到了乡下。在她内心,生意就是生意,这仅仅是一种男人与女人的游戏而已,她还是深深爱着她的汉子,而做人家的小老婆就不再是形式上的生意了,她觉得这样是违背了当初从乡下到城里的意愿。
阿七和他汉子是那个社会最典型的老实人,是社会沉默的大多数,也是为鲁迅先生揭露最深刻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虽然从小就学习鲁迅的文章,但是我一直不喜欢他的风格,把自己从那个社会中提出来,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来写国人的蒙昧无知,总感觉他的批评有点居高临下的味道。而沈老却不同,他在描写这些人时,仍然看到的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美丽,用内心的美丽与社会的黑暗形成碰撞,虽然他们很无奈,被撞得支离破碎,但是撞得越碎,给人的印象越深刻,这种内心的影响我想是鲁迅先生口号式的批判所无法比拟的。沈氏虽然文笔犀利,才华横溢,思想深邃,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他的风格一直不被认可,只得被迫该行做古物研究,这也算是中国文坛的一大损失吧。
这是一个愚昧的乡村故事片,是根据沈从文的“丈夫”改编过来的,看完后让我心情特别的沉痛,在我们国家,的确还有很多地方并不是很富裕,虽然这个片子,只发生二十年代,但是故事中的情节让我们沉重万千,这是一个教育意义深刻的片子。在湖南的湘西一带贫脊的地区,因地理环境的因素,生活甚为难苦,所以他们有条不成文的习俗,就是丈夫在家耕田种地,把妻子送往城里做“生意”(当妓女)。在沿河妓船上服侍各路来客。虽然从生活的角度来出发,主人也只是为了尽快摆脱贫困,毕竟他们一家的生活太苦了,吃的是糠面,好在他们夫妇俩经常在天黑以后去河里捞鱼,烤干当作客人来的主菜,但是看着他们家里的一切,只能用一个字来表达,那就是“穷”字。真是太穷了,作为一个主角,一个男人,让自己的女人,从事这样的工作,真是一个男人的悲哀,一个男人活到这个程度,真是枉来人生一回,要靠自己的女人这样去赚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虽然自己的女人经常寄钱回来,虽然家里的生活在慢慢改善,但是每天都是对着猪羊,生活枯燥。这个男人决定入城找其妻子及商量生孩子的计划,一个性格愚直的乡里人,走到城里眼见妻子操业时的种种遭遇,及面对一切以抉择的问题。他觉醒了,坚持把自己的女人带回了家,重新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有这种社会下的不公平,富得很富,穷的很穷,到头来为了生活,为了自己的未来,只能走上这一条无奈的路。生活在一个朝代,我们就只能按那个年代的现实来说话。在这里,我真的不想去评价这个男人的好坏和这个女人是否感到耻辱,我也理解故事中的主角,走到这一步,心中的痛苦。当男人让戏中的皮条客五婶把自己的女人带到城市花船上去的时候,心中其实是非常的痛苦,他也没有办法,老实、憨厚、正直,在那个社会你让他做什么,外出打工,那个时候不象现在,他就只能在家砍砍材,种种地,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并且全年收成的一半,只能上交,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几个钱。作为女人,其实她不想去,但是看到家里的困境,看到没有办法解决家里的困难,还是忍受着,走上了这条路。其实他们那个村的女人,好多都是走上了这条路,这个生活条件决定的,也是生活现实决定的,也是愚昧下的结果。听说他们的孩子还是别人的,作为男人有时只是帮别人带人,自己的老婆,别人的孩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真的很凄凉、很悲惨、很不世道!
这部片子的拍摄效果还是不错的。首先选择的生活场景不错,那个小村庄,从导演拍出来的景色看,是很穷,全家没有一件像样的家俱,晚上的油灯还是用一个简单的瓶子,中间一根芯,并把泥巴糊住瓶口当作照明。还有故事中演员穿的衣服,更是反映出了那个时候的贫困,男人砍材,女人站在一个碾子上碾米,穿着一个肚兜,没有一点羞耻,把这些看得很平淡。并且碾完米后,还得回家赶紧做饭,如果没有出去当“村妓”这件事,这个村庄应该是民风最纯朴的地方,没有那么多的歪心。当然皮条客也是这个故事中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她,也许这个村庄也会没有那么多出去的女人做这样的生意。
其实透过这个故事,想到我们现在的社会,有时我们也会在书上和电影报刊上看到这样的故事。有的女人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付出了一切,到头来让男的知道了,还把他抛弃了。因为男人在女人的贞节上永远是自私的,即使你是为了他。电影里的男人至少没有嫌弃自己的女人,还是把她带回了家,钱这东西很奇妙。多了使人失去了人性,少了使人失去了人的尊严。但是没有钱,我们怎样生存呢?我们寸步难行。贫贱夫妻百事哀呀!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去责怪故事中的男女主角,这不是他们自愿的。这只是那个社会的现实情况决定的。
根据沈从文的小说《丈夫》改编的电影《村妓》获得了很好的收视率,小说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电影的成功让更多人了解了沈从文。小说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电影《村妓》与小说《丈夫》在创作主旨、叙事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村妓》的改编很多地方体现了艺术性与娱乐性结合的特点,使用当代人的理念和思想来表达原著所要表达的主题,这些对于小说的电影改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们看看黄蜀芹改编的《村妓》剧情:二十年代中国边远地区。
一家两口,妻子七妹在家洗衣造饭,老公上山打柴,下河打渔,生活贫困却不失人间烟火的温馨。而这日子却被一个叫五婶的老婊子的到来而改变。
五婶从城里来,给七妹带来了一些糕点和衣服,动员七妹到城里海边五婶家的船上坐台。七妹忧郁不决,五婶说城里有好吃的,好穿的,还有能给家里海平面贴补,五婶说你看别人家,老婆在城里花船上干活,家里添了牛,添了猪,老公在家里多风光啊!
晚饭的时候,五婶转而劝说七妹的老公,当晚七妹老公用来砍柴的弯刀被七妹丢进屋后的渔塘里找不到了。七妹说“太阳都下山了,天都要黑了,别找了,你看你衣服都湿了”,七妹去拉她老公,老公发火“我找我的刀,你拉我干什么?家里面什么东西都不要了,你是场里人了~”。七妹转过脸去哭泣,汉子吼了一声“别哭了!”七妹还在哭泣,汉子调整了一下口气,柔声道:别哭了,明天你就要走了,我心里会痛。七妹猛然转过脸来搂住汉子的脖子:“我不去城里了,我要给你生个大胖儿子。七妹和汉子楼抱在一起....”。
第二天,七妹跟着那婊子五婶走了。一年后,七妹的老公在家里买了牛,买了猪,猪下了很多仔,也换了一把新的砍柴用的弯刀。有一天七妹的老公出门放牛,遇到了同村的一个男人水根,水根刚好从城里回来,背上背了个娃,身上一身新衣服,于是汉子问起城里的事,水根叫汉子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这样汉子就来到了城里找七妹。
在城里江边的五婶的花船上,汉子耳闻目睹了七妹的生活和工作,看花船摇摆,听七妹和别的男人找情骂悄,听七妹的呻吟,男人的哼叽。汉子的心碎了。
七妹被嫖客张老板看中,想买去做小姨太,汉子不同意。
七妹被俩个喝醉了酒的兵强奸了,汉子想用那把变刀杀了他们,可是他手软了,刀掉在了船板上,反而被俩个兵打得头破血流。这时水保来了,带来了肥猪一样的上司,放走了当兵的,叫汉子明天走人。半夜,汉子再次目睹了七妹被那个肥猪一样的男人骑着,汉子想把船弄翻。结果被人发现,肥猪拿枪要打死汉子,在七妹的苦苦哀求下,肥猪放过了汉子。汉子要七妹回家,七妹不肯。第二天天还没亮,汉子收拾东西走了。
老婊子一边摇着船,一边叫七妹打扮一下,一会就嫁到张老板家去做小老婆。七妹想起了汉子。
七妹跑了,她冲老婊子叫道:我不要做小老婆,我不要荣华富贵,我有老公,我要回家。
七妹终于追上了汉子,拉着汉子的手回家了。此片没有俊男靓女,没有跌宕剧情,更没有高格调的伦理主题,但是在平缓、朴素和哀怨式的叙述里感到一种灵魂的震撼和洗礼,故本人有了如下的感想,并以小文作一个记录。
中国二十年代的妇女做小姐也许真是迫于生活,可是现在的中国的小姐们呢?
我开始设想,如果是我的老婆像七妹那样做了小姐,我将会如何的面对呢?我无法想像,而现实中还有很多像七妹一样的中国边远农村妇女生活在城市里,有的是为了养家糊口,有的是为了安逸的生活。
朋友,请你想一想,如果你的老婆做了小姐,你将如何去面对?
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有这种社会下的不公平,富得很富,穷的很穷,到头来为了生活,为了自己的未来,只能走上这一条无奈的路。生活在一个朝代,我们就只能按那个年代的现实来说话。在这里,我真的不想去评价这个男人的好坏和这个女人是否感到耻辱,我也理解故事中的主角,走到这一步,心中的痛苦。当男人让戏中的皮条客五婶把自己的女人带到城市花船上去的时候,心中其实是非常的痛苦,他也没有办法,老实、憨厚、正直,在那个社会你让他做什么,外出打工,那个时候不象现在,他就只能在家砍砍材,种种地,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并且全年收成的一半,只能上交,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几个钱。作为女人,其实她不想去,但是看到家里的困境,看到没有办法解决家里的困难,还是忍受着,走上了这条路。其实他们那个村的女人,好多都是走上了这条路,这个生活条件决定的,也是生活现实决定的,也是愚昧下的结果。听说他们的孩子还是别人的,作为男人有时只是帮别人带人,自己的老婆,别人的孩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真的很凄凉、很悲惨、很不世道!
这部片子的拍摄效果还是不错的。首先选择的生活场景不错,那个小村庄,从导演拍出来的景色看,是很穷,全家没有一件像样的家俱,晚上的油灯还是用一个简单的瓶子,中间一根芯,并把泥巴糊住瓶口当作照明。还有故事中演员穿的衣服,更是反映出了那个时候的贫困,男人砍材,女人站在一个碾子上碾米,穿着一个肚兜,没有一点羞耻,把这些看得很平淡。并且碾完米后,还得回家赶紧做饭,如果没有出去当“村妓”这件事,这个村庄应该是民风最纯朴的地方,没有那么多的歪心。当然皮条客也是这个故事中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她,也许这个村庄也会没有那么多出去的女人做这样的生意。
其实透过这个故事,想到我们现在的社会,有时我们也会在书上和电影报刊上看到这样的故事。有的女人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付出了一切,到头来让男的知道了,还把他抛弃了。因为男人在女人的贞节上永远是自私的,即使你是为了他。电影里的男人至少没有嫌弃自己的女人,还是把她带回了家,钱这东西很奇妙。多了使人失去了人性,少了使人失去了人的尊严。但是没有钱,我们怎样生存呢?我们寸步难行。贫贱夫妻百事哀呀!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去责怪故事中的男女主角,这不是他们自愿的。这只是那个社会的现实情况决定的。
片头是旧中国一个荒凉、贫穷、落后的山村,村中的青年妇女大都到城里的船上讨生活。船,是设在河滩上的妓院。虽然男主人十分舍不得女人——七妹去,但迫于生计,只好让女人进城。一年后,男人和村里其它农家一样养上了牛,喂上了猪,但他思念女人的心越来越强烈,在别人的劝说下进城去寻女人,到得船上,才得知女人所从事的其实是卖身赚钱,即使他去了,女人也不能陪他,晚上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陪着客人作乐,他的心里涌起了阵阵屈侮、气愤的巨浪,甚至于挺身而出开始反抗,但社会的现实又使他和女人没有反抗的余地。张老板看上了女人,要讨她做小,还送了象征爱情的腰带,并且找男人谈了,男人在徘徊和犹豫中挣扎、抗争,最后失望的点燃了女人给他的钱,留下了女人给自己买的衣服和鞋,一个人走了。
女人痛苦,然而不打算同丈夫一起回到那个让人心酸的山村,第二天,当女人得知要她当日去张老板家的时候,她痛苦地喊道:我有丈夫、我有丈夫!然后丢弃了象征船上生活的头饰,毅然地随丈夫回到了久别的山村。
这部电影,让人看到了旧中国农村的缩影,男人没有生计,女人没有出路,过着心酸的生活。叫喊、反抗都没有办法,社会病到没有希望的地步了。但那种腐朽的社会,在如今的新中国是一去不复返了,女人和男人一样,都有平等的人格和经济的独立。
首先,看了以后会感觉到:传统中国朱子学式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伦理道德居然在生活的困苦面前如此脆弱和苍白,对于生活的物质需求和道德伦理的选择,居然让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用这种非此即彼的残酷方式来进行,让人唏嘘不已,同时也不得不由衷地对作者——这里主要是指沈从文,因为黄蜀芹只是映像化地演绎了这个故事而已——宽博、深沉的人文关怀和艺术手法陡增钦佩,而且谁都不会否认:类似的事情也会在当今世界的一些穷乡僻壤重演。看了这部电影,你会觉得作者深切地了解、深刻地同情、并宽厚地用自己的心灵在拥抱那些底层的普通民众。
妻子离开丈夫做了妓女以后,自然过了一种虽然没有尊严而比农村更为安逸和舒服的生活。但是,电影情节的展开在这里让人大吃一惊的是,妻子对丈夫依然有情有义,不离不弃,特地让丈夫来妻子“工作”的地方省亲,这也让人感到传统的伦理道德没有完全土崩瓦解的一丝安慰,在这里妻子实际上承受比丈夫更多屈辱和内心挣扎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隐忍、坚持和“忠贞”(希望从她的角度看,还是一种“忠贞”:她的身和心虽然无法一致,但是她还是用她的满“心”欢喜与丈夫重聚)不得不让人抱持一种敬意,因为还不至于处于如此生活条件下的现代人可能会采取更为简洁明了的“一刀两断”的方式,而没有任何道德上的愧疚感和心灵的挣扎——应该承认:这个判断本身反映传统伦理道德的“毒害”,现代人也许不必为那种超越利害关系的道德伦理自寻烦恼、作茧自缚。
丈夫对其妻子受人凌辱之际,那种最初默认,继而无可奈何的忍耐,或者旁顾左右式的回避,最后演变为愤怒和图谋反抗,的确让人觉得理所当然,也觉得他仍然不失为一条汉子。但是,电影并没有采用我们所习见的杀人放火式的反抗,而是采用一种隐秘而又周密、阴涩而又决绝的方式——即试图用翻船的办法结果对方生命。可惜的是,这种行动遭到了失败。在面临对方都是官员、警察的训斥、打骂之时,丈夫又忍气吞声,跪地求饶,妻子又代为受过,委曲求全,又或许会让人感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恼恨以及对丈夫的无能、懦弱的鄙夷。但是,笔者觉得那或许并不是“阿Q”式的“吃亏就是便宜”的精神,而是那种“好汉不吃眼前亏”的求生愿望。或许他也并不能为了一个女人(即使是他的老婆)抛弃性命?——因为确实有人会为了某种刻骨铭心的爱情而不惜轰轰烈烈的一死,留下史上多少悲情男女的凄美故事。但是,何必多问,生存和尊严的取舍对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容易做出的抉择,那又何必苛求一个并不多见世面的村野“小民”?
最后的结局,并不是非死即伤式的冷血复仇,而是一种简单的逃离,那就是夫妻一同逃归故乡,无论是因为不愿背叛对丈夫的终身誓约,还是因为传统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式的认命,妻子并没有寻求一般会认为“更好的”归宿。也许有人会觉得最后让主人公杀死那些恶霸、豪强来结尾会更解气,也更伸张正义,但是如果电影的故事以此结尾,那也就落入一般故事情节的俗套里。因为这种“惹不起,还躲不起”的方式更符合一般小人物的常情和处世方式,毕竟,采取激烈手段来反抗社会不公并不常见,因为人在争取公道、正义的时候,也会经常计算它的代价,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仇人的生命,或许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然而这种看似平淡的结尾方式岂不是更足以发人深省吗?影片就此结束,但是我仍然有一个祈愿(也许是多余的蛇足)——丈夫还一如既往地善待、或爱他的妻子。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从文小说名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