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民国那些人txt入世

1、杜环杜环杜环是一万余俘虏中的一员,他是作为随军书记官参与怛罗斯战役的。杜环在中亚、西亚乃至沿岸等大食境内游历、居住有十多年之久,是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到过的人。在当时的阿拔斯王朝的大城市里,他不但发现那里已有来自中国的绫绢机杼,还亲眼目睹一些中国工匠(金银匠、画匠及纺织技术人员)在当地工作。杜环在中亚、西亚乃至北非等帝国境内游历、居住了十多年,是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到过的人。公元762年,杜环结束了其游历生涯,随商船在广州登岸,回到了中国。2、张骞张骞汉族,字子文,汉中郡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他两次启程前往边远的西域,第一次在公元前138年,第二次在公元前119年。在进行这些冒险行动时期,他在匈奴度过了几年囚犯生活;他观察了印度北部的生活状况;他注意到在大夏有中国货;他派代表远至粟特,甚至安息。3、汪大渊汪大渊汪大渊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他自幼怀有大志,欲效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祖国名山大川,考察风俗,记载物产。至顺元年(1330),年仅二十岁的汪大渊来到南方最大的商港福建泉州,这里是海上的起点,他首次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几十国,渡出红海,横渡,前后历时五年。至元三年(1337),汪大渊又进行第二次远航,历时两年回到泉州。汪大渊广见博闻,沿途作有详细记录,并作古体诗百韵,至正九年(1349)整理编成《岛夷志》,为中国古代航海家亲历而手记之始。汪大渊回到南昌后改成《岛夷志略》印行。《岛夷志略》分为一百条,涉及国家和地区二百二十多处,史料的真实性和范围的广泛性,超过历代官、私著述,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及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价值。西方许多学者研究此书,并译成多种文字。在汪大渊到澳洲近二百年之后,欧洲人才知道有这一大陆。4、钱泳钱泳钱泳原名鹤,字立群,号梅溪居士,无锡人。生于1759,卒于1844,享年85岁。钱泳出身于名门望族却不事科举,这到底是因为家里有钱,不用稻粱谋,还是因为个性使然,已无史料可查。这在今天也有点不可思议。这就像现在的孩子能考大学却执意不考。也许正因为如此,钱泳才会行万路里,读万卷书,不人云亦云,也才会年过八秩仍著述不辍,身后留名史册,为我们无锡人世代引以为骄傲。说钱泳退隐归里,是指他年方弱冠即离家远行,长年游幕异乡,足迹遍及直隶、山东、河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等省,五十年后才回归故里,过起隐居生活来。通常读书人所说的退隐,是指做官的年老多病,做不了官了,回家颐养天年;或者是耿直气盛,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去来兮,还自问胡不归;而钱泳的退隐与这些人不同,因为钱泳一辈子没做过官,甚至从未考过举人进士,故比之于做官的退出官场,更像武林人退出江湖。钱泳是清代著名学者,生前精通金石碑版之学,尤善篆书。即便到了二三百年后的今天,他的墨宝亦随处可见;如扬州的明月楼,常熟的钱牧斋墓,不一而足。5、徐霞客是中国明代(公元)末年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日,他出生于中国东部江苏省江阴市。当时中国的封建制度已趋衰弱,资本主义有了萌芽,探索自然、重视考察的风气开始兴起,徐霞客顺应时代的潮流,走上了实地考察、研究自然规律的新方向。徐霞客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喜好奇书。长大后,徐霞客一反传统,他不参加科举考试,不入仕途,不追求功名利禄,21岁开始出游,30多年间历经艰险,他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考察了许多名胜古迹,山川源流,风土文物。他在考察中坚持徒步,很少骑马和坐船,使他更能深入人迹罕至的穷乡僻壤和深山大野。考察时,他随时记录,描写。他的记录都是以日记的方式写下来的,十分详细地记载了他每日的行程和观察所得,有时也包括他对一个地区特点的论述、评论。他有敏锐的观察力,更有不怕一切艰险的精神。有人描写说他攀援登高时象一只猴子,探索洞穴时象一条蛇。特别是他写得一手好的散文,描写自然景物逼真生动,富有感染力,记述各种地理现象,又有精确简明、刻画入微的特点。正是这个原因,他的野外考察记录,才受到一些人的重视,作为文学读物,争相传抄。他去世之后,人们把他的记录加以整理,编定成册,定名为《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是部日记体裁的地理名著,后来逐渐发展成手抄本和刻印本30余种,共62万多字,包括名山游记、西、专题论文和诗文,描述的内容涉及地貌、地质、水文、气候、动植物、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民族风俗等方面的知识,尤以地貌、水文、植物等内容为多,也是最富有地理价值的部分。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广泛系统地记载和探索喀斯特地貌的巨著。6、玄奘,鉴真玄奘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宗教旅行,莫过于玄奘的西游和鉴真的东渡。他们把传播到西方和东方,同时也把西方和东方的文化介绍到中国。玄奘于公元627年从长安出发,经新疆、中亚、历经险阻于628年夏末到达天竺即现印度的西北部,他在那里游历佛教圣迹,调查中国的物产传进印度的经过。玄奘用5年时间研究佛学理论,钻研婆罗门教经典以及印度方言,于645年带着657部梵文佛教书籍,经由西域回到长安,完成了世界史上一次最伟大的宗教旅行。次年由其弟子笔录写成一部《大唐西域记》,以生动流畅的文笔,叙述了玄奘耳闻目睹的138个国家的风俗、信仰、生活情况。近百年来这部著作已被译成英、法、德、日等国文字,介绍到全世界。玄奘还把中国的《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传到印度。在西安大雁塔大慈恩寺内,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玄奘遗像和他那些博大精深的译著作。明代吴承恩的《》,就是根据玄奘西行取经的史实演绎写成的。与玄奘相似的另一次宗教旅行是唐代高僧鉴真于天宝元年东渡日本,他把盛唐文化全面介绍给日本,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书法、工艺技术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如鉴真曾参与了日本唐招提寺的规划兴建工作,该建筑结构精巧、气势宏伟,体现了唐朝的建筑风格。至今,唐招提寺不仅是中日友谊的象征,也是中外游客共同向往的地方。7、司马迁是汉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不朽历史巨著《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且“其文疏荡,颇有奇气”。能写出这么一本书与他一生游历有着密切关系。司马迁出门旅游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也不像现在国内干部专拣打着开会名义行游山玩水之实。他是实打实借着游历的机会做学问,在实地考察中检验书本上的知识正确与否,搜集历史材料著书立说。因此,他的旅游计划得到老爹司马谈的赞同和支持。就这样,他在公元前126年(元朔三年)开始了他的全国性大游历。8、郑和郑和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 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今天的。下‘西洋’的定义: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称为涨海。郑和出色地完成了他的外交通商使命,南洋等地的人民一直纪念这位和平友好的使者,在一些城市里,至今还保有纪念郑和的寺庙和胜迹。郑和七次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欧洲航海家、华哥达·伽马的海上活动,都比郑和晚得多,他们几次航行,人数在100人左右,船只三、四艘,吨位最大的仅120吨。在航程、规模、组织等方面,郑和都超过这几个欧洲航海家。9、乾隆乾隆作为皇帝,纵有家国大事万千,亦六下江南,可见其对旅游的热衷,尤其是对江南美女的追慕,同时也正是这些旅途造就了清朝的康乾“盛世”。说起乾隆南巡,从官方的史籍到民间的野史中,都有许多描述:或是说他修筑堤堰,功泽千秋;或说他把国家大事都扔给手下大臣,自己迷恋在江南美景中;或说他风流成性,挥霍无度……总之众说纷纭,褒贬不一。10、孔子孔子孔子周游列国,历史上早有记载,这对孔子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中国人的旅游观念更是影响深远。儒家主张和看重近游,是因为这种短途旅游既可达到健康身心和陶冶性情的目的,又可和家人同享天伦之乐。然而儒家并不是无条件反对远游。按孔子的表述分析,父母去世后,儿子远游自然不在限制之列。因为儒家学说以重人伦为核心。父母在世之日,儿子久游不归,一则令父母担忧;二则儿子也不能对父母尽关心赡养的义务。孔子只是要求做儿子的出门之前必须制订好游览计划,把游览路线、时间、何时归来这类情况告诉父母,使父母心中有数。同时,孔子也十分重视远游的作用,把它视为扩大阅历,结交名流,增进学问的重要途径。的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旅游文化,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开创了儒家人本主义的"比德说"旅游观。他将山水与不同思想修养、气质特点、个性品格紧密联系起来,使山水人格化、气质化;凡是人具有的美德,都可以赋予山水;而且人可以通过游览山水达到娱乐、长寿的目的。与孔子开创的注意道德价值的旅游观--"比德说"相左的,是老庄开创的注重个性情感的旅游观--"情感说"。与儒家同时代生衍,并深深影响着我们民族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精神面貌的道家思想,以其"清静无为"的消极出世态度书写了另一种逍遥自在的去追求顺应自然、返朴归真的旅游审美文化。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驴友”,非“孔子”莫属!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中国加入WTO&(时间:)_历史上的11月10日
- 11月10日
中国加入WTO&
  世界贸易组织简介:&&&&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是成立于1947年的世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5年重组改称现名。它是独立于联合国之外的一个永久性国际组织,现有成员国136个,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现任总干事为新西兰前总理穆尔。  世贸组织成立的宗旨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实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世贸组织的管理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性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它的基本职能有四项:一是制定国际贸易的规则,并负责监督其实施;二是作为多边贸易的讲坛,组织成员国之间推行相互开放市场的谈判;三是负责解决贸易争端,对各成员间的纠纷和摩擦进行仲裁;四是监督各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并与其它关系全球经济政策的国际机构进行合作。其职能如此重要,难怪被人们视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世贸组织需要中国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平均年增长率7.7%,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3%左右的速度,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大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据世界银行估计,1997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7位,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据世界第一、二位,我国对外贸易遍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排名已由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第11位,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  &&&&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10日下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在中国政府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并向世贸组织秘书处递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批准书30天后,中国将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在多哈喜来登酒店萨尔瓦会议大厅,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主席、卡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卡迈勒宣布:大会开始讨论下一个重要议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主席吉拉德向大会报告工作组的工作,并向大会提交了部长级会议《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草案,请大会审议和通过。  在没有任何反对意见的情况下,会议主席卡迈勒手中击槌轻落,标志着中国长达15年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结束,宣告了一个历史性时刻的诞生。坐在主席台上的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等首先起立鼓掌表示祝贺;接着,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起立鼓掌,全场700多名与会代表也纷纷站起来,热烈鼓掌。  15年前的日,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从此开始了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漫漫征程。在此过程中,对中国贸易体制的审查和双边市场准入谈判分别在1992年和2001年完成。今年9月18日,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第十八次会议结束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全部谈判,为中国最终加入世贸组织创造了条件。  加入世贸组织和全面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是中国领导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作出的战略决策。  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决定通过后的发言中说,中国为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作出了长期的不懈努力,充分表明了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加入世贸组织不仅有利于中国,而且有利于所有世贸组织成员,有助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它必将对新世纪的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宣言式的讲话中,石广生强调,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将在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基础上,在享受权利的同时,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履行自己的承诺。中国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和加强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平等、互利的经贸关系;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一道,为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受到了世贸组织成员的普遍欢迎。石广生部长发言后,韩国、蒙古、巴基斯坦、古巴、印度、欧盟、日本、美国等二十几个世贸组织成员的代表纷纷上台发言,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表示祝贺。他们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加强多边贸易体系,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一个成功的中国符合各方的利益。&&&&附:北京时间日23时39分,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第四界世贸会部长级会议上的发言:  主席先生:  在经历了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在此,我代表中国政府对WTO部长级会议作出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决定表示感谢。借此机会,请允许我对长期以来支持中国加入WTO的所有成员和中国工作组主席吉拉德先生表示感谢。我还要对15年来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的历任总干事―邓克尔先生、萨瑟兰先生、鲁杰罗先生、穆尔先生表示感谢。  加入WTO和全面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是中国领导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作出的战略决策。中国为复关和加入WTO作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加入WTO不仅有利于中国,而且有利于所有WTO成员、有助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它必将对新世纪的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加入WTO以后,中国将在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基础上,在享受权利的同时,遵守WTO规则,履行自己的承诺。中国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和加强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平等、互利的经贸关系;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与其他WTO成员一道,为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主席先生,  中国自1986年9月起就参加了乌拉圭回合谈判,参与了多边贸易体制由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转折。同时,中国加入多边贸易体制谈判的15年历史始终伴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进程。我们从自身的经验中得出了三点基本结论:  第一,世界各国只有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才能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只有建立起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同时又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经济贸易管理体制,才能趋利避害,并在对外开放的同时有效地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  第三,多边贸易体制只有不断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并充分反映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方利益和要求,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  主席先生,  从西雅图到多哈的道路并不平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是十分深刻的。两年前的西雅图会议没有能够启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我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顺应形势的发展,通过各成员的平等协商,共同制订有关规则,对日益广泛和复杂的国际经济贸易活动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管理。  因此,我们需要正视现行多边贸易体制中存在的明显缺陷,使多边贸易体制更加充分地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并让所有成员平等参与、相互协商,制订新世纪的国际贸易规则,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会和利益,避免贫富差距继续扩大,避免一部分国家被边际化。  主席先生,  中国支持在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合理要求的基础上,发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国主张,新一轮谈判的目标应当是:第一,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第三,有利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平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认为,在新一轮谈判中:  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开放的程度和速度上给予特殊处理。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乌拉圭回合协议的实施。  必须保证发展中成员的全面和有效参与,议题的确定和谈判必须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进行。  必须以平衡和一揽子的方式进行谈判,保障谈判结果体现各方利益的总体平衡。  主席先生,  新的世纪充满着机遇和挑战,让我们共同合作,迎接挑战,使多边贸易体制得到巩固和加强,为世界经济贸易的稳定和发展不断作出贡献。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政府对卡塔尔政府为筹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感谢。
历史上的11月10日&&[]
?????????????
走114查询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中国何时加入WTO我们历史书上说是日.可是我看别的地方有的说是11月10日,又得说是12月11日.到底哪个准确啊?_百度作业帮
中国何时加入WTO我们历史书上说是日.可是我看别的地方有的说是11月10日,又得说是12月11日.到底哪个准确啊?
我们历史书上说是日.可是我看别的地方有的说是11月10日,又得说是12月11日.到底哪个准确啊?
其实三个时间哪个都是准确的,我给你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三个时间吧.第一个 日 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申请.第二个 日 中国在多哈签署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三个 日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成员被批准加入世贸组织一个月后方能生效,才正式成世贸组织正式成员.所以三个时间都对,都各有各的道理!但是还是应该按照官方确认的日期也就是教科书上的日期,为中国入世的标准日期!见证人揭秘:WTO历史上中国入世过程最独特(图)
新闻- 体育- 财经- 汽车- 房产- IT- 游戏- 生活- 健康- 女人- 旅游- 教育- 求职- -
搜狐短信强档推荐
国内财经最新消息&& &
财经版热点话题>> &
在台湾,他一度是个禁忌的话题。在中国大陆,他被高调定位成&民族千秋功臣&
言情“鬼才”。在海外,他和张爱玲享有同样的盛誉。
>> >>>>见证人揭秘:WTO历史上中国入世过程最独特(图)日09:21 北京青年报
  加拿大人杰夫瑞·盖特勒(JEFFREY GERTLER)先生绝对该算中国入世最好的见证人:1987年3月中国工作组成立,1988年杰夫瑞盖特勒先生即作为法律专家参与其中,并成为中国入世全部法律文件(英文)的起草者。谈起在中国工作组的日子,杰夫瑞盖特勒先生昨天接受采访时说:“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像中国这样独特,其间的曲曲折折可以写成一本书。”  WTO宪章第十二条加入只有简单的说法:“任何国家或在对外贸易关系以及本协议和多边贸易协议规定的事务方面享有充分自治的单独关税地区,可以在它们和WTO成员议定的条件下,加入本协议。这种加入适用于本协议及所附的多边贸易协议。”而实现这句话,中国用了15年。杰夫瑞盖特勒先生认为,谈判中的难点之一是对农产品的支持问题和关税权问题。杰夫瑞盖特勒先生感慨地说:“GATT中国工作组开过20次工作组会议,没有结果。多年来双边谈判进展非常缓慢,直到1999年中美双边谈判完成后才有了较快进展。”  杰夫瑞盖特勒先生频繁使用“独特”一词形容中国入世的过程,原因之一是中国的身份颇为特殊——1947年中国是GATT的创始缔约国之一,与GATT中断联系30年后,中国重新开始复关和入世的过程。另一个“独特”在于,一般是申请国在入世过程中承诺各项义务,中国入世则使一些成员国承诺对中国的义务——墨西哥、阿根廷、欧盟、波兰、斯洛伐克、土耳其等国都曾要求在中国入世后保留对中国的一些违反WTO规则的政策,经过谈判,他们承诺在中国入世后的3至6年内取消已经对中国采取的一些不符合WTO原则的规定。  记者:作为WTO中国工作组的秘书,您在这15年里目睹了中国复关及入世的每一步艰辛,最大的感触和体会是什么呢?  杰夫瑞·盖特勒:最大的感触就是从始至终我都坚信中国一定可以加入WTO,只是中国加入WTO进程的缓慢以及其中经历的阻力曾经令我感到十分失望,但是我从未怀疑过中国最终一定能够被WTO所接纳。  记者:正像您所说的那样,中国在入世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阻力,那么您认为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杰夫瑞·盖特勒:我认为原因有很多方面。有国内的因素,例如政府、社会、经济等原因。也有一些外部因素,中国必须通过与很多国家的谈判,有的谈判进行得很艰难,例如与美国、欧盟的谈判。特别是在80年代早期,当中国开始申请恢复中国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时候,那时中国只要解决货物贸易的谈判就行了。乌拉圭回合后,中国加入WTO必须通过的贸易谈判领域大大增加,例如服务领域、知识产权以及具体的纺织品、服装等领域,所以中国入世谈判的日程越来越长,入世也就被耽搁至今。  记者:对于中国入世的前景您如何看待?  杰夫瑞·盖特勒:我十分确信中国在今年年底之前,最晚明年年初,一定能够最终加入WTO组织,实现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一定要先通过两个决议,一个是11月10日或11日在多哈举办的部长级会议上,要通过中国入世的条款,另外就是中国接受这些条款,这取决于中国人大常委会何时能够就接受这些条款通过决议,如果人大常委会几天就能够通过决议,然后将决议结果通知WTO,30天后,中国就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具体时间可能是在12月中旬或是明年年初,我认为中国不再会遇到来自任何国家的阻力。  世贸成员签署多哈会议议题框架草案  中新网北京10月29日消息:上周末,世界贸易组织142个成员签署了一份新的多哈会议议题框架草案,从而向新一轮全球贸易谈判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佐立克昨日指出,新修订的协议草案为多哈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仍有许多工作要去完成”。许多成员的贸易代表也都表示,新草案使各成员间分歧大大减少,多哈会议中的一半议题都已有了圆满的解决途径。  根据此次完成的框架草案,各成员可以在两个方案间进行选择。一是巴西、印度等成员提倡的无论知识产权协议如何规定,各成员都有权采取措施保护公共卫生和健康;二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倡导的对药品使用应给予更严格控制以应对日益猖獗的艾滋病等的威胁。  杰夫瑞·盖特勒简介  联合国法律事务处资深法律顾问,中国WTO工作组秘书,他在13年前就开始在WTO中国工作组工作,对中国入世问题有着透彻、完整的理解。盖特勒先生90年代初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北京至少十多次了。第一次到中国时,他对中国疆域之辽阔、人口之众多、自行车数目之大颇感吃惊,昨天他说北京现在的规模比他10年前第一次来时大了二倍。(甄蓁、陈岚兰)、&&相关专题:相关新闻:
(10/30 09:28)
(10/30 09:19)
(10/30 09:11)
(10/30 08:59)
(10/30 06:53)
(10/29 19:22)
(10/29 18:29)
(10/29 16:07)?--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万家姓查询:
身份证号查询:
手机号码所在地查询: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旨在宣扬法律意识,交流执业心得。本网转载其它媒体的信息,只做为交流学习之用,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相应的权利均属于原权利人。
如权利人认为不妥,或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的,请在本网发布后7日内来函说明,本网将随即停止转载和使用。
联系电话:,电子信箱:,谢谢合作!
本网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律师服务,您可来电来函进行咨询交流。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免费法律咨询信箱:。
潘律师法律热线期待您的访问交流。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统计数字看入世以来我国知产审判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统计数字看入世以来我国知产审判的发展
案件持续大幅增长&审判领域不断拓展
2002年至2006年全国地方法院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审理情况:受理和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54321件和52437件,同比1997年至2001年的前5年增长了145.92%和141.99%,年均增长17.06%和19.29%。
受理和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二审案件13170件和12700件,年均增长8.93%和9.55%。
五年来,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明显拓宽,不仅涉及诉前临时措施、网络著作权和网络域名、驰名商标认定、植物新品种等案件,而且涉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民间文学艺术、地理标志、确认不侵权、特许经营合同、反垄断等纠纷。
知识产权司法政策日益完善
从2001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共制定和修订有关司法解释18件,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合同、不正当竞争、计算机网络域名、知识产权犯罪、诉前临时措施、知识产权财产保全、案件管辖和审理分工等方面。
诉讼救济和民事制裁力度加大
全国法院从2002年至2006年10月受理诉前临时禁令申请案件430件,审结425件,实际裁定支持率达到83.17%;受理诉前证据保全申请案件642件,审结607件,实际裁定支持率达到92.67%;受理诉前财产保全申请案件218件,审结208件,实际裁定支持率达到96.07%(以上裁定支持率指申请人坚持申请的案件得到支持的比率,不包括撤回申请的案件)。
各级法院强化诉讼救济和民事制裁,加大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多数诉前临时措施申请案件能够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保证了采取措施的时效性。对于情节严重的侵权行为,依法给予民事制裁。
审判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知识产权案件一审结案率从2002年的72.82%上升到2006年的78.36%,上诉率从2002年的49.42%下降到2006年的40.67%,二审改判发回率从2002年的23.90%下降到2006年的14.52%,再审率从2002年的1%下降到2006年的0.27%。2002年至2006年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平均调解撤诉率52.57%。
各级法院正确运用程序法和实体法,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效率,提升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
审判力量不断增强&队伍素质大大提高
全国法院单设知识产权庭172个,专设知识产权合议庭140个,共有知识产权法官1667人;全国具有专利、植物新品种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案件管辖权的中级法院分别为62个、38个和43个;17个基层法院可审理部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目前全国各高级法院和许多中级法院以及具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都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庭,选配了一批政治素质较强、学历较高、审判经验较丰富的法官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
评论 (0条)
抢沙发,第一个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国那些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