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和作为世界闻名的航海家在和各国的交往中的传播了华夏文明之源有何各国建立了良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37人关注)用世界的眼光看——华夏文明的心路历程
发表时间: 11:06:43
点击:24151
幻龙九封尽
请选择要设置的颜色:
使用该道具可将帖子置顶到:
时效:6小时
使用该道具可将帖子置顶到:
时效:30分钟
请输入楼层数:
请输入楼层数:
该道具可显示帖子内所有匿名用户,但仅使用者本人能看到:
该道具可将帖子内的匿名发言用户恢复为正常显示昵称,并以红色醒目显示,为匿名终结者,且所有人都可以看到!
幻灵九峰尽
请输入回复置顶区的楼层数:
请输入楼层数:
这是一只火中的凤凰,一只新生的凤凰,它在大火之中涅槃,却又从灰烬里新生
----《火中的凤凰
中华文明就像是一只凤凰。在五千年的历史
长河中,不断的经历苦难,之后又创造出无上的辉煌。所有的经历铸就了今天的中华民族。
回复置顶区
使用 ,可让您的回复出现在此区域
这是我的历史观,和对历史的总结,如果对历史不是很了解想在短时间内浏览中华民族走过的路和历史上中华民族民族性的变迁,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帖子。本帖会有大约一半的文字是在描写其他文明。为的是有参照物才会得出好坏,当然这种参照物必须是横向。所以在看本帖的同时也能了解历史上很多伟大文明的变迁,通过对比你会发现世界上不只是中华民族才是伟大的,也是因为对比,你也会发现我们身上所承载的这个文明走到今天真的不容易。为了增加可读性,其中大部分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写出。也会有一些演绎,不过核心的东西是没有变的。
帖子中将会出现一些很多人不知道的故事:
比如周朝的福利制度,我认为很好玩,我们一直羡慕发达国家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原来周朝已经在努力实现这样的福利(周朝人叫做“少有所长,老有所养”),还有普及义务教育也是从周朝开始实行,很意外吧,所以春秋战国会有百家争鸣和周朝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是不无关系的(严重怀疑周武王是一个穿越者),另外你知道吗,经济战可不是近代才有,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玩经济战了,还有商鞅变法解决了见死不救的现象,因为秦法里面就有一个见死不救罪,可见商鞅对管理民众方面研究之深。
这个帖子更确切的说是一个分享帖,希望读者们多多支持,每天拿出一些时间了解一些自己文明的历史和世界文明的历史,你会发现历史并不是教科书中那些生涩的年代、人物、事件,而是一些很有意思的人用他们的生命在创造一些很有意思的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世界上先后出现了四大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
最先出现的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上游的山区里生活着一群苏美尔人。那里的人们学会了驯化动植物,从而率先完成了农业革命。过了若干年后这些人开始了一次伟大的冒险,他们从山区顺着河流来到了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这里生长的大量枣椰树
可以提供食物和木材,生活的各种飞禽走兽,还有河流里的鱼类,可以提供蛋白质和脂肪,河流间肥沃的冲积土,可以让庄稼长的更茁壮获得更多的粮食。食物比过去充裕多了,品种也变得多种多样,人们的生活比过去更有保障,开始有了余粮。很多人脱离农业生产去做了别的工作,从而引起了生产力的变革,进而产生了新的社会制度,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人类历史
上第一个文明出现了。
到公元前30世纪时,这一地区已经出现了12个城市国家,每个国家的人口大约在数万人,这些国家为了争夺地区霸权,相互征战不休;结果,大大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南部的闪米特人趁机攻入这一地区,征服了这些国家。建立了阿卡德帝国
不久后来自东方的新入侵者毁灭了阿卡德。于是,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又一个个重新出现,并享有一定程度的独立,直到乌尔城邦崛起,建立起了一个纯粹的苏美尔人的帝国。这一帝国维持了一个世纪。到了公元前17世纪闪米特人再一次侵入两河流域,在他们著名的统治者汉穆拉比的率领下,经过长期征战,建立了伟大的巴比伦帝国。
这一时期汉穆拉比编制了人类历史
的第一部法典:《汉穆拉比法典
大约公元前16世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方的赫梯帝国走向强大,他们经常攻掠巴比伦,不过,从未能在美索不达米亚立足。喀西特人是来自美索不达米亚东面扎格罗斯山脉的另一个印欧部落,他们利用赫梯人对巴比伦的进攻,趁机夺取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取代闪米特人建立起了新的巴比伦王朝。虽然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城头变幻大王旗,政权民族不断的更替,但是这一地区的文化具有惊人的连续性。不过遗憾的是,文明最早的缔造者苏美尔人,已经在不断的战争和融合中消失的无影无踪。人没了,文化留下了。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出现不久后,在尼罗河下游出现了埃及文明。
六千多年前埃及人开始在尼罗河两岸进行耕种。肥沃的新农田生产出大量剩余产品,很快乡村发展为城市,并产生了各种阶级。随着城市之间的不断联合埃及形成了两个独立的王国——下埃及和上埃及。每个王国由大约20个中心城市组成,这些城市的长官帮助国王管理城市周边的土地和人民。约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开始了史称的王朝时期。
尼罗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不同,它的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北面是浩瀚的地中海,这种地理的封闭性让埃及文明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埃及人生活在这块安全的流域地区,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命运,无须向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人们那样不断应付来自西面八方的入侵。
公元前17世纪前后。埃及被喜克索人所征服,变成了喜克索人统治下的附属国。公元前16世纪上埃及地区的国王卡摩斯宣布“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号召整个埃及地区的人起来反抗外族的统治,从此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复国战争,到了雅赫摩斯一世
的时候,终于将喜克索人逐出国境,并建立了第十八王朝,从此埃及历史
进入新王朝时期。经历了这次外来侵略之后,埃及人决定以拓疆扩土的方式来求得自身的安全。到公元前15世纪中期,他们控制了巴勒斯坦、叙利亚、腓尼基,其势力范围甚至还远达幼发拉底河流域。他们允许当地人保留国家形式,但军政大权都由驻守当地的埃及高级指挥官执掌。这一时期,亚述的土著领袖也成功地推翻了米坦尼帝国,建立了第一亚述帝国。结果,中东形成了三大强国,北方的赫梯帝国,南方的埃及帝国和东方的亚述帝国。
其实这三大帝国加一块也没同时期的商朝大。
三大帝国间又开始犯了早期苏美尔人的毛病,互相之间谁也不服谁,结果三方之间长年征战不休,上演了西亚历史
上的三国演义,数百年的战争让三方实力都受到很大的损失,都不同程度收缩了国土。到了公元前12世纪,沙漠中的闪米特人、印欧语系的梅德人和闪含语系的加勒底人开始侵入这些真空地带。
公元前25世纪年左右,也就是人类第一个文明在苏美尔出现约1000年之后,在印度河两岸又出现另一个文明,古代印度文明。这个文明一直存在到约公元前15世纪,然后被北方的雅利安人征服,随后这个文明逐渐消失、
这一文明的分布范围比埃及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要大的多。他从印度河口以北,朝东北一直延伸到喜马拉雅山脚下,大约四五十万平方公里。
他是由本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与公元前30世纪左右从俾路支山区向南迁移到印度河流域的外来农人共同创造的,到了公元前25世纪的时候文明已经非常成熟,在整个印度河流域已经建立起了六七十个大小不等的城市,整个印度河流域一片欣欣向荣。
可是没有想到,仅仅三四百年后气候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整个流域经常爆发毁灭性的大洪水,洪水一到几乎所有的城市都会被摧毁。最初,幸存下来的人,在洪水退去会回到家乡建立起新的城市。当洪水爆发到第五次的时候,人们终于丧失了重建家园的信心。他们认为这是天谴,这时最应该做的是用精神
的力量去和天上的神灵沟通,让天神原谅人类犯下的罪恶,到最后这种想法被哲学
家们发展成鄙视尘世生活和超越现实人生的思想,他们认为生命在于静止,而不在于运动。
这种思想流行的结果就是从此以后人们不再建设城防,不再注重武备,不再发展生产,古印度文明开始变的越来越虚弱。
约公元前15世纪,来自北方草原上的雅利安人开始南下,印度河流域最终被这些驾着战车手持重剑的武士所征服,古印度文明就这样湮没在历史
的长河里。不过创造这个文明的古印度人仍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文明没了,人还活着。
作为征服者的雅利安人身材高大、蓝眼睛、高鼻梁、白皮肤,他们很清楚,自己的体态特征和他们所征服的土著极其不一样。雅利安人的圣经《吠陀
》是这样描述当地土著的:这些人身材矮小、肤色暗黑,没有鼻子,我们称他们为&达萨&(即奴隶)。&
雅利安人有着强烈的种族优越感,他们极力阻止自己的族人与原住民混血,从而发展起四大世袭的种姓制度。前三个种姓由雅利安人组成,第一等为婆罗门(祭司)、第二等刹帝利(贵族武士)和第三等吠舍(农民)。第四种姓首陀罗留给达塞人。达塞人不得参加宗教仪式,没有土地,没有权利,只能从事最低贱的工作。
中国文明的形成,公元前27世纪的某一天,黄土高坡上的一个部落里降生了一个小男孩,史记记载这个孩子: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他就是黄帝,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黄帝,部落首领少典之子,复姓公孙,后改姓姬。黄帝出生的时候正是中华大地上农业文明形成的前夜。越来越多的部落放弃了半耕半牧的游荡生活,开始逐步走向定居。
在黄土高坡南面的关中一带生活着神农氏部落,这个部落在神农氏带领下发展了农耕技术,粮食的生产比以前更高更稳定了,部落的人口也越来越多,神农氏的人不得不去寻找更多的适合耕种的土地。人们开始向四面八方迁徙。那些顺着黄河向东迁的人们,有一天来到了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那时候的华北大平原有着温暖
湿润的气候,数百万年来腐烂的植被构成的肥沃土壤。无论是农耕还是游牧,这样的土地对于当时的人们都有无限诱惑力。带队的首领立即把这个惊人的发现告诉了仍在关中的神农氏首领炎帝,炎帝接到消息后迅速带领族人向华北开进。
当炎帝部落的人来到华北平原的时候,生活在山东的九黎族在首领蚩尤的带领下也几乎同时来到了这里,无可避免的双方爆发了争夺土地的战争,结果是炎帝被打的大败,甚至丢掉了关中大本营。为了斩草除根,蚩尤对炎帝部落紧追不舍,一直把炎帝赶到了山西境内,无奈之下炎帝只得向黄帝求救,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世代通婚,同属于华夏部落联盟,看到亲家挨揍,黄帝立即率领族人冲下黄土高坡和炎帝兵合一处,组成联军对抗追杀过来的蚩尤大军。炎黄联军和蚩尤打了九场大战,炎黄联军九战九败,不断后撤,一直退到逐鹿这个地方。眼看就要全军覆没,这时忽然起了大雾,蚩尤只得停止追击。
看到蚩尤退兵,黄帝终于松了口气:自联军组建以来,这已经是第九场败仗,每次战斗到最关键的时候,蚩尤的那支手持金属兵器的亲军就会冲出来大杀一通。这些人手里的兵器远远不是联军的木棒石矛可比。一般情况木棒石矛很少会对人造成致命伤,尤其是木棒,除非打脑袋上,如果抡身上,敌人没怎么着,棒子反而会折断。那些要命的金属兵器却不一样,它们可以轻易将人刺伤,而且伤口往往很深,根本就没办法治愈,即使没有当场阵亡,也很少有活下去的机会。看着战友在痛苦中慢慢死去,联军的士气愈加低迷。尤其是今天这场战斗,那些士兵刚一出现,联军就已经乱了阵脚,如果不是这场大雾,很可能今天就是我们灭亡的时候啊!等等,大雾?黄帝有了迎敌的办法。
原来黄帝有一项先进的发明:指南车!这种车是黄帝在北极星的提示下利用磁石制造的。指南车顾名思义,就是无论车往哪个方向行驶,车上的木头人手指所指的一定是南方。这就是五千年前的北斗导航系统,为居家旅行必备之用车。接下来几天黄帝严令属下不准与蚩尤部落作战,只在营地防守。
数天后又是大雾弥漫,黄帝将制造完成的指南车派发到各作战单位,告诉各部车上小人手指的方向就是蚩尤大营。并指挥全军向蚩尤发起进攻。
蚩尤听到杀喊声立即率人出来迎战,但是漫天大雾让蚩尤部队迷失了方向,大军左突右冲根本不知道在哪个方向迎敌,只得各自为战,黄帝大军趁机直取蚩尤本部,将蚩尤团团围住,经过一上午的战斗,将蚩尤斩首。闻听首领被杀,蚩尤的属下停止抵抗,四散逃命。有的回到了东部家乡,有的唯恐黄帝赶尽杀绝,跑进了南方的热带雨林。逐鹿大战以黄帝完胜告终。经过逐鹿之战,黄帝在华夏部落中获得了极高的威望,战后黄帝带领整个华夏部落向中原挺近,从此中原开始成为华夏部落的领地
【-有爱勤劳的搬砖工】
华夏民族的第一次融合
打败蚩尤后黄帝并不轻松,长年的战争,让华夏部落人口损失很大,实力已经不如战前。环顾四方,周围却有数万个部落对肥沃的中原蠢蠢欲动,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扑上来,将立足未稳的华夏部落撕碎。
根据方位,华夏部落称东方的人为东夷,西方的为西戎,北方的为北狄,南方的为南蛮。
四方的部落人口众多性格彪悍:当时的人们是这样评价周围这些部落的。
东夷:勇猛强悍,凶狠善战,他们依山傍海,内部上下和睦,对中原虎视眈眈
西戎,性情勇悍贪利,个个都勇猛善战,很难使他们屈服。他们种族繁衍很快,占有广阔、险峻的地势,他们习惯于逞强行凶,一直对中原抱有野心
北狄,北方地区的游猎民族,整日奔走射猎没有固定的居所,遇到有利的形势,就南下入侵中原,当他们力量不够时就逃避到更远的北方。饿的时候,他们就捕食野兽,寒冷的时候,他们就用兽皮作成衣被,每天的生活就是捕杀动物。
南蛮,他们分成许多野蛮的小部落,这些部落常常联合成不同的同盟,平时住在山洞水边,西到昆仑山、东到大海都是他们活动的范围,这些人个个贪婪好战
虽然这些部落强悍野蛮,但也有着极大的弱点,首先这些人平常所能经历的军事训练除了打几只动物,就是去仇家部落猎几颗人头,他们单兵战斗能力虽强,却缺少大规模战斗的经验。其次各部互不从属,单独面对华夏部落,就显的势单力孤了。
而华夏部落有着两个极大的优势。1,华夏部落和某一个部落作战时,总是拥有绝对的数量优势。
2,黄帝的大兵团指挥经验丰富,经过战争磨练,幸存的部落成员都是百战精英,配合上也可以做到天衣无缝。&
这时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撤往泰山的九黎族主动归降黄帝,九黎族的加入让黄帝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为了拉拢他们,黄帝宣布所有归顺的九黎族人都能享受和华夏部落同样的权利,可以自由的在中原迁徙。同时免去蚩尤战犯的罪名,九黎族人可以祭拜蚩尤,由于这项政策,到了商周时期,蚩尤在华夏族眼里已经成了和黄帝齐名的战神。
现在的华夏部落势力强大,内部团结,面对外来威胁不同地域的华夏子孙都能同仇敌忾,黄帝认为时机已到,遂决定先发制人主动出击,经过数年的征战,上万个部落被黄帝征服,余下的各部四散逃命,再也不敢窥视中原。战后,黄帝率兵登上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各部落推举黄帝为天下共主,称为天之子代表上天管理万民,华夏族正式形成。
黄帝在位期间,国势强盛,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产生了很多发明和制作,这些成果形成了华夏的文明基础。在黄帝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天下太平,四海咸服。
华夏民族在成立之初就伴随着两个基调,战争和融合。华夏族身上有几个非常宝贵的品质:不服输的精神
,与蚩尤作战,屡败屡战,不将对手打倒誓不罢休。宽容,对于投降的九黎人黄帝大度的予以接纳,原谅了昔日的仇敌。平等,那些归附黄帝的部落,成为了华夏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而不是被压迫的阶级。
度尽劫波兄弟
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在安定和团结之中历史
的车轮滚到了一个叫鲧gǔn的人面前,鲧生活在公元前21世纪,在他生活的年代,人类繁衍的越来越多,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无数的草原变成了一片片的农田,环境的改变让全球气候变的异常不稳定,世界各地开始爆发大洪水,人类死伤累累。在这些洪水引发的灾难中,最幸运的是希伯来地区的人,据说洪水来之前一个叫诺亚的人得到神的指示提前造了艘大船,用来承载陆地上的动物和人类,这才避免了希伯来人的灭亡,后来这艘船就被叫做诺亚方舟号。
最悲催的是古印度地区的人,由于地势平缓且属于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量正常年份都能达到好几米。每次洪水爆发,天下一片汪洋,侥幸生存下来的人们重建家园没多久,大洪水又会爆发,前后多达五次。
还有就是中原地区的洪水,洪水的泛滥,逼的人们不断迁徙,生活变得非常困难。很多人不是饿死就是被猛兽吃掉。
华夏族的首领尧决定选拔一个高人治理水患,解救天下的苍生。
大臣们推荐了几个人,尧都觉得不行,这时候尧非常得力的四位大臣四岳一起推荐鲧,尧认为鲧没有这个能力,四岳说:领导,您就先让他试试,反正现在也找不到合适的,不行咱再把他撤了。
尧觉得很有道理,就把治水的任务派给了鲧。
就这样,在四岳的强烈推荐下,鲧走上了治水的不归路。
鲧治理了九年,没有效果,盛怒之下尧派祝融将鲧斩于羽郊,以谢天下。
鲧虽然死了,却给治水事业留下了一个伟大的继承者,他就是鲧的儿子,最终将洪水治理成功的夏太祖----大禹。
鲧死后舜命禹继续治理洪水。大禹悲伤父亲因治水失败而被杀,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父亲未竟的治水事业。大禹将天下划为九州,每一州出三万民夫协助治理水患,与他的父亲不同,禹采用疏导的方式,挖掘沟渠把洪水引入大海。
在治水期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敢入,经过了十三年的治理,终于消除了水患,完成了鲧的遗愿。从此,人们又开始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与他的家人有关的传说,传说中,治水工程进行到他家附近的时候,她的妻子涂山氏已经怀有身孕,大禹经常叫他的妻子去工地送饭,有一次涂山氏去早了,发现大禹变成一头熊正在用爪子刨山,“原来自己的丈夫是头狗熊,那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岂不是熊孩子。”惊吓之余,涂山氏扔下饭菜扭头就跑,大禹看到后紧追不舍,在追到嵩山的时候涂山氏变成了一块岩石,大禹对着岩石绝望的大喊:“还——我——儿——子!!!”
突然,石头从中裂开,一个小男孩蹦了出来。于是大禹给这个孩子取名为启,意思就是从石头里生出来的。
妻子没了,大禹只好把启带在身边,又当爹又当妈,一边治水一边抚养儿子,大禹决定把启培养成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首先大禹教授启七十二般变化之术,然后又教启治国安邦之道,随着启的渐渐长大,已经成为大禹非常得力的助手。每天从朝阳东升到夕阳西下,人们都会看到一大一小两只熊努力的用爪子刨山开渠,将洪水引走,把被困的人们解救出来,启终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熊孩治。
大禹治理洪水后,开始帮助舜管理天下诸侯,大禹根据诸侯离王都的距离,把天下分成不同的区域:
王都周围五百里叫甸服。这一区域的人属于天子直辖的臣民,要向天子交税,税收以粮食的形式送往王都。
甸服以外五百里叫侯服。从侯服起开始以诸侯国的形式存在,离甸服三百里以内的诸侯要听从天子的调遣,服各种杂役;离甸服三百里的,只担任侦察工作,防止外敌入侵王都。
侯服以外五百里叫绥服。这一区域的诸侯国接受华夏文明的教化;替天子镇守边境。已经属于华夏文明圈的边缘地带
绥服以外五百里叫要服。这一区域要遵守对天子的进贡义务。
要服以外五百里是荒服,也就是蛮荒之地。离要服三百里的,要保持附属关系;基本上是天高皇帝远,天子想管也有心无力了。三百里以外的因为距离太远,更没有办法维持影响力。
可以看出在舜时期,天子能直接管辖的是国都周围千里的范围,华夏文明所能辐射到的范围大约200万---300万平方公里。在文明的边缘只能靠诸侯的自觉性来维系和中原的关系。
大禹的划分,让天子对诸侯的管理更加有效了。为了表彰大禹的功劳,舜赐给了禹一块红色的美玉,证明禹国家二把手的地位已经牢固了。
大禹深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其说是把洪水治理成功不如说是人们学会了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在位期间,为了保护环境,创造和谐新社会,大禹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春季的时候,停止上山砍伐,以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夏季的时候,所有的江河湖海不准捕捞,以保证鱼类的正常生长。我们的祖先早在四千多年前就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滥砍滥伐,过度捕捞,一味的破坏环境终将会遭到大自然的反噬
大禹又命启带领九州的民夫开山铺路,征服反叛的诸侯,启做的都非常好,除了禹没有人的声望能超过启。
等禹死后,帝位就传到了启的手里,启即位后重新分封诸侯,让他们代自己管理天子国都以外的土地。并且建立六军以保证天子有最强大的军力,威慑周边的诸侯部落。随后又用各种手段把父传子的形式合法化,就这样一个以天子为核心,以诸侯为协从的王朝——夏诞生了。
斗转星移,当帝位传到桀的时候,桀只顾自己享乐而不顾百姓死活,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商族首领汤率领天下诸侯讨伐桀。桀战败被流放到历山,国破家亡的夏族人纷纷外迁,有一支往北进入到河套地区,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后来的匈奴人。
汤灭掉夏朝后建立了商朝,并且进一步完善了国家的制度,对各国进贡开始有了具体的要求,商汤让伊尹制定的《诸侯进贡法》规定:各地的诸侯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准备进贡的物品。东方和北方要进贡刀鞘盾牌青铜剑良弓战马这样的战略物资。西方和南方要进贡珍珠象牙朱砂龙角这样的奢侈品。
经过规范,商朝通过进贡方式从周边诸侯得到了大量的财富和武器装备,同时商王朝对周边一些具有威胁性的方国进行着不断的打压。比如武丁征鬼方和纣王征东夷。这一切表明中原王朝的国家控制能力和国家实力在不断的增强。
当世界史进入到公元前11世纪前后的时候。注定历史
将会进入到一个多事之秋。
在西方世界,昔日的西亚强国赫梯帝国,埃及帝国,巴比伦帝国由于常年的战争元气大伤,领土面积大幅缩水,手下的附属国纷纷独立。
赫梯帝国的附庸亚述刚刚完成军事改革,实力变得空前强大甚至开始对以前的宗主国有了觊觎之心。迁入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实力达到极盛,已经不把日薄西山的宗主国埃及放在眼里。
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希腊地区由于和腓尼基人的接触开始学习先进的巴比伦文明和经商造船的知识,希腊的黑暗时期就要结束,曙光即将到来。
从埃及逃出来的希伯来人,刚刚创建了后来影响整个西方的犹太教。并且在不久后,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犹太国家,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祖国。
东方世界中国这边在平静的外表之下同样酝酿着变化,进入公元前11世纪没几年,商朝的最后一位天子,商纣王帝辛,开始闪亮登场,不久就把商朝带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而在遥远西岐的周国却在周文王的带领下迅速崛起,大有取而代之之势。
首先不妨把目光放到西亚,这里正在崛起以超强的帝国——亚述。
亚述人为闪米特人的一支,公元前15世纪就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帝国亚述,史称第一亚述帝国,帝国建立不久即和赫梯帝国爆发了战争,随后被趁虚而入的亚美尼亚人击垮,最后变成了赫梯的附庸。
经过几百年的忍辱负重之后,约公元前11世纪,第二亚述帝国形成,趁着中东各大强国衰弱的时机,很快击败巴比伦和赫梯占领了整个两河流域。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军事帝国,亚述把国家的一切资源都用来支撑武力扩张。
首先,亚述政府鼓励生育,并制定严格的法律,凡有堕胎者,一律处死。故意使自己小产的一经查出,就会受炮烙之刑(同时期商纣王也发明了炮烙之刑)。妇女只是被看做生育工具地位极低,不敬丈夫的妇女,要受到严重的处罚。婚后,不戴面纱不准外出(看来西亚一直有这样的传统)。
其次,亚述人为了迅速调兵遣将、传达命令,建设了大量的驿道。整个帝国境内驿道纵横交错,十分发达。在驿道的路旁,每隔20公里建有一个驿站和一眼井。在驿站里,国王的急使换乘马匹,不停地把国王的公文从尼尼微送往亚述帝国的各个地区(几乎同时期取代商纣的周朝也建立了大量驿道)。驿道的修筑和驿站的设置,为军队的调动、辎重的运输和行政联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还有,在军事器械方面,亚述的科学家发明了强大的攻城器械——破城锤。破城锤的锤身是根大木梁,头部包以金属皮。破城锤一般是吊在器械的链子上,由士兵摇动,从地面上直撞城墙。有时还在城墙外侧堆起很高的土墩,然后把破城锤推到土墩上向前撞击城堡上部。破城锤的发明让亚述攻占城市的效率大大提高。
但是,公元9世纪 以后 ,由于经济衰落、对外战争失败导致统治阶级内讧,亚述进入危机时期,各被征服地区开始发动起义,许多民族脱离了亚述的统治实现了独立。
公元前733年,为了挽救危机的亚述帝国,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开始了军事改革。率先设立常备军,常备军成为亚述国家的主要支柱,被称为“王业的枢纽”。
常备军分为主力部队和辅助部队。主力部队由步兵、骑兵(在大多数时候骑兵只作为传递国王命令的信使)和战车兵组成;辅助部队则主要由工兵和辎重兵组成。亚述军队一般由国王亲自率领出征,下设百人长、五十人长、十人长指挥的支队。&
除了常备军外,还设立了精锐的禁卫军,专职保护国王。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改革后,亚述又开始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经过十几年的征讨,整个西亚几乎都成了亚述帝国的领土。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死后,其子继位不到5年,就被军事将领提格拉-帕拉萨夺得王位,亚述进入萨尔贡王朝时代。
为了巩固政权他实行\一系列改革,作为一个正宗的军国主义国家,提格拉-帕拉萨把改革重点放到了军事方面。设立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并开始组建初级的步兵方阵,方阵不仅在亚述,而且影响到了以后的波斯、希腊、罗马等国家。
改革后亚述重新走上扩张的道路。经过萨尔贡王朝连续四代的征服,亚述帝国达到最大的版图。几乎拥有西亚全境并占领埃及,东临伊朗高原,西抵地中海滨,北达高加索,南接尼罗河,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亚述已变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奴隶制国家。成了西方历史
上第一个人口过千万面积过百万的大帝国。
亚述帝国时期,长期大规模的对外掠夺战争也刺激了帝国的经济。胜利的战争不仅给亚述带回大批财富,还带回了大量奴隶。此外,亚述的征服让各地的商旅能够自由的在庞大的帝国境内经商,驿道的修建让商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了。不过由于亚述帝国对被征服地区实行压迫和掠夺政策,各地的被征服民族一直没有停止过反抗,看似强大的国家却无时不存在着毁灭的火种。
亚述帝国达于极盛之时,又是盛极而衰之时。各被征服地区的反亚述战争正积蓄力量准备东山再起。不久埃及首先独立,伊朗高原的米底人也脱离亚述建立了新国家,连续4次反抗亚述的迦勒底人也宣布起义,帝国急剧衰落。迦勒底人乘机建立新巴比伦王国,恢复独立,并联合米底人于公元前612年攻入亚述首都尼尼微,亚述帝国就此灭亡,所有国土被瓜分殆尽。
历史 长河中,
纵观整个亚述时期,可以说是三起三落,亚述人处在四战之地,先后建立三个王朝屹立千年而不倒,极盛时将整个中东占为己有,首都尼尼微一度成为闻名西方世界的大都市,此时只有东亚的华夏族能与之相提并论,取得这样的成就足可以傲视西方。
但是, 亚述帝国每次强盛可以说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内外交困,心有余而力不足,过度的膨胀让他没有足够的武力管辖被征服的人们。这个只相信武力的民族,不断的受到此起彼伏的反抗,帝国的军队频繁的被调到各地镇压,忙的焦头烂额。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反抗呢,在中东除了埃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以苏美尔文明和巴比伦文明的继任者自居,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是闪米特人的后代,但是每一个国家既没有民族认同感也没有文化的认同感,强大的民族总是去压迫那些弱小的兄弟
,每当这个民族衰落时又会受到别的民族的欺凌。“压迫”“争斗”是永恒的主题,“凝聚力”“认同感”从来不会被人们所重视。这种争斗和压迫到了亚述时期更达到顶峰。
因为亚述人只相信武力的征服,他们素来以穷兵黩武、极尽凶残而臭名远扬。他们会把战俘剥皮或活活烧死,弄瞎这些人的眼睛,割去他们的耳朵、鼻子和手指,直到战俘被折磨至死。整个亚述的历史
就是战争和暴行的血腥史,他们滥杀无辜,肆意抢掠,作威作福,欺凌弱小。亚述对在战争中不肯投降的国家极其残酷。破城之后,亚述士兵残酷地对待城里的人们,烧光他们的房屋,抢走他们的财产,还掳走他们的女人和孩子。
以至于尼尼微这座千年都城给人的印象就是残暴与杀戮。比如在犹太人的典籍中,尼尼微被称为“血腥的地狱”。很多的民族都曾经对尼尼微发过诅咒,当然这种诅咒是不可信的。
亚述统治时期各民族从没停住过反抗,所有的民族都希望灭之而后快,在这样四面楚歌之中,他的灭亡一定会是迟早的,一旦衰落,就会万劫不复。
不断的经历苦难
中华民族。
腓尼基人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闪米特人的一支,最早称迦南人。在希腊文中,迦南被称作“腓尼基”,腓尼基这个名字也就这样被沿用至今。他们于公元前十四、五世纪时定居于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黎巴嫩境内,建立了很多城邦,腓尼基人由于地理的优势吸取了大量的埃及文明和巴比伦文明,并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海洋文明。
腓尼基人最早也不是一个海洋民族,其实这都是生活给逼的。腓尼基的城邦西临地中海,东靠黎巴嫩山,农业基础非常差,养活不了太多的人,为了生存他们只能走向浩瀚的大海,发展商业。而在东面的黎巴嫩山区盛产轻质木材,为造船业提供了便利条件,他们造的船由于有复杂的榫头固定,结构紧凑,船身狭长有八九米长。腓尼基人的锚很有意思,是一个里面灌满铅的木锚。有人可能会说轻质木材造的船,在大海里稍微遇到点风浪还不给吹碎了吗。这可不用担心,因为地中海属于内海,除了每年夏秋之交会有几个月的风暴外,其他时候风平浪静水波不兴,一年大多数时候都可以自由的畅游在狭长的地中海里。
腓尼基在埃及国势鼎盛之时成为附属,到了公元前12世纪左右埃及的力量式微,腓尼基达到极盛时期。不久亚述崛起腓尼基人又成为了亚述的附庸。后来有成了强大起来的希腊,波斯,马其顿的附庸,整个腓尼基的历史
几乎都是以半独立的形式存在的。当罗马崛起后腓尼基人被彻底征服,开始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消失在了历史
的长河里。
虽然弱小,但是腓尼基人在他整个历史
中做出了很多影响后世的贡献,
比如重商主义,他们通过遍布地中海的商站和殖民城市,从事商品的运输和销售,让地中海的很多地方因此繁荣起来比如法国的马赛,突尼斯的突尼斯城,甚至有记载腓尼基人曾经从印度运回了大量中国产的丝绸瓷器等奢侈品。
但是商人永远是追着利润的甚至会撇弃最起码的道德,在很多古罗马和股希腊的作品中,对腓尼基人都颇有微词:称他们狡诈,刻薄,用一艘船的油从西班牙人手里换取不计其数的白银,以致差点压沉了他们的船只;他们不耻于做海盗,公开拦截在海上航行的船只,抢劫船上的财物,搞得人心惶惶;将岸边的船推入茫茫大海中,再把岸上的人逼迫为奴,为了利益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不管怎么说腓尼基人靠他们经商的能力,积累起了巨额的财富。腓尼基最大的城市推罗在古代作家们的笔下是一个“街上堆银如土,堆金如沙”的地方,因为富庶,腓尼基人每年都要向宗主国交大量的税赋。也不知道这对于腓尼基人来讲是幸运还是不幸。
还有一个贡献就是设立殖民地。
公元前11世纪,他们就开始在东地中海建立殖民地;然后,开始向爱琴海发展。到公元前9世纪,他们已进入地中海西部,在整个地中海周围建立起大量的商业据点和殖民地。不久腓尼基人驶出直布罗陀海峡开始了更大的冒险,他们远航到了英格兰。在这一时期腓尼基人在直布罗陀南岸的突尼斯建立了叫迦太基的城邦,日后这个城邦让腓尼基人的势力达到极盛,成为了罗马扩张早期最强大的对手,这个海洋民族终于真正的和陆地民族较量了一次。也正是这次较量刺激了罗马对西欧的征服,整个欧洲大陆开始逐渐和文明世界接触,这些地方不再被忽视,这又是腓尼基人另一个贡献。
还有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他们将自己的海洋文明通过大海传到了希腊,让欧洲第一次沐浴在文明的光芒下。
腓尼基人最值得纪念的贡献还是他们使用的文字——腓尼基字母,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的时候,
他们从象形文字和契形文字的字体中,抽取了一些简单的符号,组成了22个字母,这就是腓尼基字母。是今天欧洲许多文字的共同祖先。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海洋文明有其特有的四大特点:
第一个开放性。第二个是文化的多元性。第三原创
性,第四进取精神
本人不太同意,因为这几大特点是一个文明要想保持活力和发展的不可缺少因素,而不是某一种文明所独有。以后会在讲华夏文明时说到。
腓尼基作为海洋文明的源头,把大海当做家,靠经商来维持民族的生存,在他之前的众多民族没有一个能把商业和航海看的这么重要。
中国有句俗话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腓尼基人,面对的是地中海,背对的是中东地区的各大强国,当人口增加到土地不能承载时,他只有两个选择拓展领土,或者向大海求生存,第一条根本不成立,因为弱小的腓尼基在陆地上能够不被消灭已经是谢天谢地,他们还能奢望什么呢。那只有选择另外一条路:走进大海,拥抱大海。相对而言,这里更加风平浪静,除了打渔还可以到沿岸的城市做一些买卖。当然商业和渔业相比那是一本万利,就这样腓尼基人慢慢成为一个商业民族,海洋文明也随之发展起来。随着对外的联系越来越多,加上人口的压力,腓尼基人开始在地中海沿岸建立大量的商站和殖民据点。到了公元前9世纪地中海已经成了腓尼基人的内湖。同时我们还能发现一个特点,就是腓尼基人的殖民据点从不向内陆发展。因为在公元前,非洲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还是蛮荒之地,深入这样的土地,对于腓尼基人来讲所需要的勇气比驶向茫茫大海还要大。
腓尼基人对于陆地或者内陆民族一直抱有恐惧猜疑,这和他们纵横地中海的伟大光辉形象似乎格格不入。比如大多数的腓尼基人除了作为商人水手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海盗,他们在地中海上航行遇到其他商船会很自然的打这样的招呼:嘿!哥们,你们是海盗吗?如果对方没什么防备就会乘机抢上一票,玩玩黑吃黑。
可是在和陆地民族打交道时就是另外一个样子,比如腓尼基人和北非部落民族的贸易,他们事先把货物放到岸上,然后躲到船上耐心的等待,土著会把黄金放到中意的货物旁边,再退回森林里或岩石后,腓尼基人马上登陆查看,如果黄金的数量不满意,就回到船上,非洲土著如果嫌腓尼基人要价高就会把黄金拿走,或者再拿一些黄金放到货物旁边,直到腓尼基人满意,就这样在双方麻杆打狼两头害怕的友好气氛下,生意成交了。
要是面对的是亚述埃及这样的强大民族,腓尼基人就更加的谨小慎微了。这种对内陆民族的恐惧一直到迦太基后期才有所改变。
不断的经历苦难,
在古代面对莽莽的大森林和辽阔的草原,还有生活在里面的蛮族,进入这些地方所需要的勇气不比驶向海洋要小。只是不同的民族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大的民族只能以土地为立身的根本,因为驾驶大船经商不足以维持民族的生存,出海捕鱼只能让沿岸的人们获得温饱。所以要生存就要想尽办法去获得更多的土地,去开垦更多的良田,甚至不惜和那些同样强大的民族兵戎相见,他们没有别的选择。海洋民族损失个把舰队不会威胁到民族存亡,陆地民族在争夺土地的时候如果失败了整个民族都会面临灭顶之灾啊。写这么多只是想说明一件事:每一个在历史
上创造过辉煌的民族都是勇敢伟大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一直存在的法则那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所以对于一个创造了独特的海洋文明的民族,我们没有理由不点个“赞”!
腓尼基人对于大海的热爱,不逊于陆地民族对于土地的热爱。所以,在大海中他们展现出来陆地民族不可想象的勇气,在那之前没有一个民族敢如此的深入大海。
有一个传说就极好的证明了这一点,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埃及的法老,想灭一灭腓尼基人的威风。他把几个当时腓尼基最优秀的航海家召到宫里,对他们说:“你们腓尼基人就会吹牛,说什么只要有海的地方就是腓尼基人的家乡,我听说海洋都是相连的,咱们打一个赌,你们从埃及出发,只能向前航行,不能折返,如果最后能回到埃及。我就重赏你们,如果你们做不到,就赶紧说,我也不会处罚你们。但是,从今往后就别说你们是海洋民族了!”
这几个航海家说:“大王,要我们这么航行也可以,不过我们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贴着海岸线航行,而且这样也能保证我们没有办法折返。”
法老说:“没问题。”
当时地中海沿岸的人认为,大西洋就是世界的尽头,出了直布罗陀海峡往西走不了多久就会掉到无底的深渊下。腓尼基人是什么人那------海洋民族!他们早在这之前很久就已经出直布罗陀海峡到了英国和西非一带,当然,腓尼基人聪明的很,他们都是贴着海岸线走的。所以只要别远离海岸线走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就算回不来又如何,四海为家嘛!
几天后,这几位航海家率领着四十艘海船组成的舰队出发了。一晃三年过去了,这些腓尼基人就像消失了一样杳无音信,法老也逐渐地把这件事情淡忘掉了。 一天,一个大臣向他报告:“大王,那些腓尼基人回来了。”法老一听:“是真的吗,快把他们带进来。”腓尼基人进来后将这3年的航海经历详细地说了一遍,原来他们从西奈半岛出发后沿着非洲海岸线一直南行穿过马达加斯海峡,从南非的好望角折向北,在几内亚稍事休息后直接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回到了埃及,整个航程三万公里,完成了第一次环绕非洲的航行。他们说完又献上了沿岸搜集的特产。法老听后感慨万千:“腓尼基人真不愧是以海为家的民族啊!”
在五千年的历史 长河中
不断的经历苦难
说道古代的中东就不能不提生活在这里的希伯来人,希伯来民族人口不多,实力不强,大多数时候只能寄人篱下任人宰割,既没有创造辉煌的文明,也没有显示出尚武的精神
,更没有同是弱小民族腓尼基人那样的经商天才。在古典时期众多强大的民族面前最多只能算是下酒的小菜,挥一挥战刀,不留下一个活口。
可是他却发明了让后世三分之一人信仰的神:上帝!
希伯来人属于古代闪米特民族,是犹太人的祖先。公元前23世纪,当阿卡德帝国建立时大量的闪米特人北迁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其中就包括希伯来人的先祖亚伯拉罕家族。
公元前19世纪,为了躲避战乱亚伯拉罕家族来到巴勒斯坦,这里的土地富饶,形状像一弯新月,被称为“新月沃土”。大约在公元前17世纪,一些海上民族开始入侵这一地区,族长被迫带领整个家族离开了巴勒斯坦,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尼罗河三角洲东部的草原,并在那里定居下来。过着安定的游牧生活。
在这生活期间,属于亚伯拉罕家族之一的希伯来部落开始用雅各的别名称呼自己为“以色列人”,意为“战胜神的勇士”。
这些战胜神的勇士果然神奇,当希伯来人在埃及寄居300多年后,到了公元前13世纪,塞提一世继任法老之时,希伯来人已经从原来的75人增加到200多万人,在很多地方人数甚至超过了本地的埃及人。
希伯来人数量的增长已经让法老产生了不安,试想300年的时间人口增加了近3万倍。如果不加控制过不了多久埃及土著人就会成为少数民族,到那时希伯来人为了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没准会向法老发难夺取整个埃及的土地,于是法老想到两个方法来控制他们,让他们服徭役,用繁重的劳动摧残他们;下令杀掉所有以色列妇人所生的男婴,以抑制人口的增长。但接生婆大多是农村的小脚老太太比较迷信,不敢得罪这个和神战斗过的民族,因而暗中违令,希伯来的人口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于是法老另生一计,命人将所生的男婴丢在河里淹死。
这些男婴里面有一个孩子在被丢到河里后,恰巧被出来旅游的埃及公主发现,公主看这个孩子长相可爱,认为他骨骼惊奇,将来肯定会有一番作为,虽然知道他是希伯来人,仍然保留了孩子的性命并叫来了孩子的母亲。嘱咐她把孩子养大,公主认这个孩子为义子起名摩西,意思是从水里捡来的
二十年后可爱的男孩--摩西已经变成了魅力四射的男人--摩西,凭借自己强大的魅力摩西成了希伯来人最年轻的首领,这时,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死了,埃及开始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入侵,国力逐渐转衰。摩西乘机带领全族人越过红海,逃出了埃及。进入西奈半岛(位于埃及和迦南之间的一片沙漠地带)。
这位埃及的公主真是一位善良而聪明的高人。希伯来人的繁衍能力可以让每个清醒的埃及人产生不安。但是,作为一位心地善良的公主,既不愿意看到鲜活的生命遭受摧残和屠杀,更不愿意看到希伯来人在反抗埃及人的压迫时给双方造成的流血事件。那只有一个办法,让这些希伯来人自愿离开埃及。所以当公主看到丢弃在河里的摩西时,一个耗时20年的计划产生了。不管埃及有没有变弱,成为首领的摩西总会找到机会带领族人离开。
希伯来人在西奈半岛游荡了大约一代人时间,贫瘠的土地不足以支撑希伯来人的生计,人口在不断的减少,返回埃及已无可能,希伯来人的新任首领决定带领大家,迁到曾经的故土---富饶的巴勒斯坦;相对于干旱的西奈荒漠,那里在他们看来就是“流着牛奶和蜜”的地方。
不过迁徙并不顺利,因为这里早已被另一个闪族迦南人占领,迦南人视这些从沙漠里走出来的人为侵略者,为了争夺土地双方不断爆发着战争。
不久,希伯来人分成了两大势力:住在北方的以色列部落联盟和住在南方的犹太部落联盟。他们继续与迦南人作战,还把占领区内的迦南人变成奴隶。
在公元前1025年前后,一位叫做撒母耳的士师获得了所有以色列部落的认可,死前他挑选了一位接班人,就是希伯来人的第一位国王扫罗,在位时间从公元前1020—公元前1000年,扫罗的统治得到多数希伯来人的承认。在他领导下,希伯来人开始有了国家的形态,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战胜了迦南人,胜利后的扫罗开始向拒绝臣服自己的族人发动进攻。
扫罗的侵略受到了顽强的抵抗。犹太部落联盟的领袖大卫被迫与迦南人结盟,打败了扫罗,扫罗的尸首被迦南人悬挂于伯珊城头。
扫罗死后,大卫重新统一了希伯来人,并定都耶路撒冷,从此耶路撒冷成为了以色列犹太人的圣城。大卫带领希伯来人继续向周边征服,到了其子所罗门时期,西奈半岛以东,死海以南地区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尽为其所有,希伯来人迎来了他们最强大的时刻。
所罗门死后,以色列和犹太重新分裂为两个王国。其中,北方的以色列王国存在了约200年。前721年被亚述帝国灭亡。南方的犹太王国成立后不久就遭到埃及入侵,后来又被亚述占领。亚述灭亡后两国先后遭到新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塞琉古王国统治,最后为罗马人征服。在新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时期,希伯来人先后两次背叛新巴比伦投靠埃及王国,为了惩罚希伯来人尼布甲尼撒二世率军两次占领耶路撒冷,尤其是第二次,将耶路撒冷彻底焚毁,虏走城里的居民,史称“巴比伦之囚”。&
然而,事物总是有其两面性,希伯来人被掳到巴比伦后有幸见识到了发达的巴比伦文明,巨大的宫殿,高耸入云的通天塔,庞大的巴比伦城还有富饶的两河流域,所有的一切让他们产生延绵不绝的景仰,并把这些写到了圣经中。
在富丽堂皇的学校,里面大量的藏书让很多巴比伦人心生羡慕。多年后波斯灭亡巴比伦将希伯来人释放,使希伯来人得以复国,虽然这时整个希伯来民族的人口已经只有区区几十万。但是他们得到了一样宝贵的品质,就是重视教育和对知识的渴望。等到公元前2世纪,在希伯来人的地区学校几乎开到了每个乡村。
公元前63年起,两者均并罗马共和国。公元1-2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期间,多次反抗罗马人的统治,均遭残酷镇压,罗马人又将许多人卖为奴隶,流散到世界各地。战胜神的勇士们最终还是输给了凡人。不过幸好在逃离埃及的路上,摩西创立了犹太教。希伯来人虽然流落各地。但是在犹太教的召唤下依然保持着强烈的民族意识。犹太教信仰一神,即上帝,宣称希伯来人是上帝的选民,与神订有契约。犹太教的经典是《圣经》,用希伯来文写成,后来基督教从犹太教中脱胎而出,犹太教的《圣经》成了基督教圣经的一部分,即旧约。以犹太教衍生出来的基督教最后成为了欧洲人的信仰,犹太人用他们的思想征服了欧洲。
新巴比伦王国由迦勒底人建立,迦勒底人也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他们于公元前10世纪初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亚述帝国征服古巴比伦王国并统治了两河流域南部时,迦勒底人曾多次起义反抗亚述的统治,每次反抗都会遭受残酷的镇压。
公元前626 年,亚述人派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沙尔率军驻守巴比伦,他到巴比伦后,联合巴比伦人发动反对亚述的起义,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建国后与伊朗高原的米底王国联合,共同对抗亚述。公元前612年,巴比伦和米底联军攻入亚述首都尼尼微,亚述帝国灭亡,领土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王国瓜分。
公元前604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即位,他一面继续结好米底人迎娶米底公主阿米蒂斯为后。一面出兵与埃及争夺巴勒斯坦。
其间两度灭亡投靠埃及的犹太国,将耶路撒冷城的居民掳往巴比伦城,史称“巴比伦之囚”。
尼布甲尼撒二世又进攻腓尼基各城邦,腓尼基人向巴比伦称臣,至此巴比伦占有两河流域和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区,国土面积上百万平方公里,人口八百万,巴比伦达到极盛、
尼布甲尼撒二世时期两河流域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和平,统治者开始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发展文化和工农商业上。整个地区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尤其是巴比伦城更是以他的宏伟繁荣被周边的民族传颂,&
巴比伦城墙高数仗,周长30里,城墙上甚至开始行使马车,城墙外是开凿的护城河,护城河外围还建有高大的护墙,城门用松木制成,外加铜叶包裹,有100座城门。城内的主干道中央以石板铺成,城里遍布雄伟的建筑和壮丽的宫殿。城内的主要建筑埃萨吉纳大庙及所属的通天塔,塔高91米,基座每边长91.4米,上有7层,每层都以不同色彩的釉砖砌成,塔顶有一座用釉砖建成、供奉玛克笃克神金像的神庙。100多年后,希腊历史
学家,被称为“历史
之父”的希罗多德来到巴比伦城时,仍称它为世界上最壮美的城市。
另外一个著名的建筑就是被西方人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它坐落在幼发拉底河畔,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为米底公主阿米蒂斯所建,园高25米底边长120米,采用立体叠加手法,类似于金字塔的外形,地下几层作为基座,上面几层种植各种树木花草,并设有人工的引水装置用来灌溉,终年郁郁葱葱。由于视觉错觉,从远处望去,如同一座悬在空中的山丘,故称“空中花园”。
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后不久,巴比伦发生内乱,政局发生动荡,与此同时伊朗高原的波斯人崛起,公元前539年居鲁士二世率军入侵新巴比伦王国,巴比伦城的祭司打开大门放波斯军队入城,作为2000年都城的巴比伦城不战而破,坚固的城防没有起到任何阻敌的作用,正应了那句话:堡垒往往从内部攻破。&
米底人与波斯人同属印欧语系,在历史
上曾经互相通婚,公元前8世纪,被亚述帝国征服,公元前七世纪中期亚述帝国衰落,米底人趁机独立并和新巴比伦一道进攻亚述帝国,公元前612年两国联军攻入亚述首都尼尼微,灭亡亚述,并和新巴比伦将亚述瓜分,随后米底注意力转向东部征服了波斯各部。在东征期间为了维持和新巴比伦的友好关系以便专心东扩国王基亚克萨雷斯将孙女嫁与新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波斯后米底帝国进入全盛,领土西起两河流域,东至波斯湾北部。面积数十万平方公里,公元前585年前后,米底最后的国王阿斯提阿格斯继位,把女儿嫁给波斯酋长冈比西斯一世,后来生下王子居鲁士;公元前550年,居鲁士起兵反叛米底帝国,打败了姥爷阿斯提阿格斯,建立了波斯帝国,米底帝国灭亡。此后米底人渐渐和波斯人融合。
这特么是世界文明的心路啊。
下面开始介绍同时期的中国
纣王,叫做帝辛,名受,纣王是后世人对他的称呼,上一任天子帝已的小儿子。帝辛有倒曳九牛之威,抚梁易柱之力,能手搏猛虎,年轻的时候就因为勇武为天下人所熟知。帝辛不仅神勇异常而且聪明绝顶,能言善辩,深得帝已欢心。纣王继位后,重视发展国家经济,关心教育事业,为了消除外部的威胁,他继续对东夷用兵,把商朝的国土扩张到江淮一带,,一时间商朝国威远播。
看着在自己手中变得越发强大的国家,纣王渐渐迷失了自己,开始整日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并且宠幸了一位叫妲己的姑娘,从此君王不早朝。
妲己是有苏氏的公主,有苏氏是一个生活在今河北省邯郸一带的游牧部落,后来这个部落被纣王所征服。为了表示忠心,有苏氏的酋长把女儿妲己送给了纣王。都说邯郸出美女
,这妲己就是邯郸美女
的最早代表,虽然妲己在历史
上名声不太好,可是她的美貌在当时却是无出其右,此人不仅貌美异常,而且能歌善舞。纣王得到妲己后,龙心大悦,专门为她建造了高大的鹿台。
鹿台高五十米,底边长200米,集合了天下的能工巧匠建造而成,上面布满亭台楼阁,养着无数珍禽异兽,畅游其间好像来到了传说中的仙境。如果不把鹿台和纣王联系到一起,仅从艺术角度去评价这个工程,它应该能和五百年后的空中花园一样流芳百世。可是摊上了纣王和妲己,后世人们一提到鹿台,就会想到万恶的旧社会商朝。同样是为媳妇盖的,差距咋就那么大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要懂得节制,尤其对于君王来讲,不能自律很有可能会遗臭万年,包括身边所有的东西。
然而,朝歌城歌舞升平的表象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在帝国首都向西三千里的西岐,有个叫周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始祖叫后稷。后稷是尧时期的人,从小就表现的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别人喜欢捕猎摸鱼,他却喜欢种植各种植物,他最感兴趣的就是看着一颗小小的种子埋到地里后渐渐发芽、长大、开花、结果,成年后后稷到处去搜集植物种子,把很多野草培育成可以种植的农作物,人们吃的粮食比以前更加丰富了,因此被尧赐姓为姬,在上古时期,有姓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黄帝的二十五个孩子能得到姓的也才只有十四个,所以古代的百姓,指的就是贵族,而且是相当了得的贵族,如果能和黄帝一个姓,那就更不得了了。多年后,后稷的后人在西岐建立了周国,当周国传到文王姬昌手里的时候国家已经非常强大,
说起姬昌那可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出生的时候天有异象,出生后接生婆发现他长了四个乳头。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国君,也就是姬昌的爷爷古公。古公听过后对周围人讲,都说周国会夺得天下,难道是从我的这长着四个乳头的孙子开始吗。古公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古公想立姬昌的父亲季历,以便将来能传位于姬昌,两人便逃到姑苏一带并且断发文身,把王位让给了老三季历。
季历死后,姬昌即位,他果然不负众望把周国治理的井井有条,整个国家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姬昌的名声享誉国内外,很多诸侯主动来到西岐觐见姬昌,遇到矛盾都希望姬昌能够帮忙调解。姬昌开始成为西部地区的精神
为了让国家更加强大,姬昌四处网罗人才,
其中尤以任用姜子牙为国相的故事,为后人所熟知。
 姜子牙,东夷人,但他不是韩国人思密达,华夏族。
姜子牙祖上也曾经富过,先祖曾是尧时期的五岳盟主,可到了姜子牙这一代早已是家道中落,生活窘迫,连娶媳妇的钱都凑不齐,只得做了一个夫入妇家的上门女婿,婚后姜子牙的生活并不幸福,因为不擅生计经常被媳妇打骂虐待。最后,一纸休书子牙被逐出家门,成了一个浪迹天涯的盲流。在辗转各地的时候姜子牙靠给别人打工为生,先后做过屠宰场的屠夫,饭店的服务生,建筑工地的泥瓦匠,孟津牌白酒的推销员等工作。
一个乐观的人即使被狮子逼上树梢,他也会欣赏远处的美景。姜子牙无疑是充满乐观积极向上的人,屠宰场的工作锻炼了他精湛的刀法,服务生的经历让他学会了调度分配,锄灰和泥的泥瓦匠生活使他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推销员的日子造就了他的巧舌如簧。长年的混迹江湖把姜子牙变成了一个老谋深算的人精。姜子牙做的事更是让他的小伙伴们觉得惊人,每逢休假他都会到当地的诸侯那里拜访,与他们坐而论道推荐自己的主张.俗话说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子牙的选择注定会让他成为一个传奇。
可是这个传奇迟迟没有到来,诸侯们常常会对姜子牙嗤之以鼻,好一点的会把它礼送出门,遇到不讲理的就是乱棍打出,转眼间姜子牙就已经到了七十岁的古稀之年。
这年他流浪到了西岐,住在了渭水的支流磻溪边上。工作之余姜子牙每天用钓鱼来打发时间,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会见姬昌呢……….
有一天文王在狩猎前,占了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
然后文王率领人马出发,当大队人马来到磻溪边上的时候,文王看到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爷,安静的坐在一块大石上钓鱼,对身边经过的军队竟然置若罔闻。再一细看,老人钓鱼的鱼钩离水面三尺有余,而且还被掰直了,上面也没有鱼饵。文王很奇怪,就过去和老人聊了起来。聊天中发现这位老人,内政外交,兵法战策,天文地理无所不知。
文王大喜,说:“您就是我要找的圣人那!如果能得到您的帮助,周国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说完文王亲自将姜子牙扶上马车,二人一同乘车而回。文王拜姜子牙为国相管理周国一切事物。周国的国力因此更加的蒸蒸日上。
就这样姜子牙以直钩钓到文王,有了实现抱负的平台。文王猎到姜子牙,得到了称霸天下的重臣。
姜子牙乐观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
无疑是他成功的保障,我暂且称这种精神
,以区别阿Q精神
不可取,阿J精神
值得发扬。同样是祖上曾经富过地,差距咋就那么大捏。
俗话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周国的强大引起了帝辛的注意,他将姬昌拘于羑里(位于汤阴县,岳飞的故乡),以免姬昌做出对商朝不利的事。
被拘期间,姬昌终于能静下心来思考人生,他将上古时期的八卦演算为六十四卦,写成了名垂千古的《周易》。
另外,在文王演算八卦的同时,姜子牙等人,搜集美女
、骏马、宝玉献给纣王。纣王乐的鼻涕泡都出来了,指着美女
说:“把她送给我就足够了,何况宝物如此之多!”于是赦免文王。并赏给他弓、矢、斧、钺,授权他讨伐不听命的诸侯。周国终于可以明目张胆的打击异己了。
文王死后,姜子牙继续辅佐武王,整武修文,一方面继续跟商朝装孙子,一方面训练军队结好四邻,周国的国力和声誉超过了文王时期。
恰逢这时候纣王征讨东夷,命令全天下的诸侯为大军提供武器和粮食,各国苦不堪言。尤其以西部和南部诸侯抱怨最深。武王认为民心可用,当商朝大军东征后,武王率领周军进入孟津。
武王这次会师孟津,来了一百多诸侯,武王觉得实力还不够,就对诸侯说,现在商朝气数未尽,还不是讨伐他的时候,随后领兵回国。
又过了两年,纣王杀死了比干,囚禁了箕子,更过分的是竟然重用外族人而不用商人,一时间商朝内部民怨沸腾。恰在这时,商朝的东征部队陷入了与东夷人的苦战。趁此机会,武王决定第二次会师孟津,这次参加的诸侯国多达八百,各诸侯国总共有四千辆战车,加上武王的三百辆战车三千虎贲和四万五千轻装步兵。总兵力将近三十万。
纣王得到消息后,必会发出勤王号令,各地诸侯赶来,即使出征东夷的军队不回调,武王的胜算也会大大降低。兵贵神速必须在勤王军队赶到前,迅速占领朝歌拿下纣王。使各地忠于纣王的势力群龙无首以便各个击破。
武王命姜子牙为诸侯联军总指挥,将大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周军本部作为先头部队,撇下辎重向朝歌快速进军,剩下的诸侯联军随后跟进。周军进攻的消息传至朝歌,商朝廷上下一片惊恐。但此时商军主力还远在东南地区,无法立即调回。面对杀过来的周军,纣王临时将城中的奴隶和战俘武装起来,并且向这些人宣布;战后你们就能恢复自由。众人山呼万岁!
纣王遂在王家禁卫军的护卫下,带领这支人数大约七十万的大军,出城迎击武王的人马。
公元前11世纪某一天的早上,在朝歌的远郊牧野这个地方,双方大军相遇。看着远方无边无际的商军,周军吓的目瞪口呆,很多人连武器都拿不住了。
武王看到这些士兵的表现。立即站上高台。发表讲话:我姬发带领你们顺从天意来讨伐残暴的帝辛。如果失败我们就会被降为奴隶,或者被杀掉。邪恶会仍然统治这片土地,危害着善良的人们。将士们努力吧,拿起你们的盾,握紧你们手中的武器,排好方阵,向敌人进攻!
下面介绍一下两军的阵型,商军除了禁卫军配备少量战车外,剩下的奴隶大军只有弓箭戈矛这样的轻武器,所以纣王将军队排成密集的一字长蛇阵,奴隶在阵前,禁卫军在阵后。纣王准备在战斗打响后先以人数的优势消耗掉周军主力,再以精锐的王家禁卫军做中央突袭,直取武王的指挥台。
周军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士兵,特别是三千虎贲,个个是身披铠甲手持盾牌长剑的重装武士,这些人单兵战斗能力极强,而且姜子牙给虎贲军配备了二十四辆重装战车为前导,增加了部队的冲击力。四万五千步兵平均每万人有弓弩手六千每人手持强弩腰挂长剑,另有两千戟手,每人一手持戟一手持大盾,还有两千长矛手,一手持矛一手持盾,同时配备战车七十二辆,其中三十六辆重装战车,三十六辆中装战车,重装战车用来突破敌人防线,中装战车用来扩大战果。姜子牙把军队分为五个方阵,中间是三千虎贲和轻装步兵的混合方阵,虎贲在前轻步兵在后,左右各两个一万人的大型方阵一字排开与纣王对峙。
在双方距离五百步时开始举行致师,致师者,挑战也。时年八十多的姜子牙和偏将伯夫率一百虎贲挑战纣王。纣王一看过来的是一个白胡子老头,纣王勃然大怒:这也太看不起我们商朝了,难道商军精锐都在东夷,我大商朝廷就无人了吗?纣王望着手下的众将:“诸位将军,谁与我拿下此人。”这时一员大将站了出来:大王,臣愿领一支人马,会他一会!纣王一看原来是费仲。这费仲是妲己的二舅,深受纣王的恩宠,虽然平常只会吃喝玩乐,但是作为贵族车上步下的功夫也还算了得。纣王大喜,命费仲率一百禁卫军前去应战。两军阵前子牙看对面冲出一哨人马,提戈一指:“呔,对面来将何人,我姜子牙车前不死无名之鬼。”费仲一听差一点从战车上掉下去,好家伙,原来这个老头就是传说中的姜子牙,能用直钩钓鱼的人,那可是活神仙那,我只能直勾勾的看美女
,这明显不是一级别的嘛,凭自己这两下对付一般人还差不多,对付姜子牙那就算了,还是别过去现眼了。但是转念一想既然来了,如果就这么回去,丢的可不是自己的人,整个有苏氏都会在商朝抬不起头来。罢了,既来之则安之,跟他拼了。想毕,费仲手持长戈指向子牙:“我乃商王驾下大夫费仲是也,老头儿先吃我一戈!”子牙一听,原来你就是费仲啊,当年为救文王我还派人给你送过礼呢,真是见面不如闻名。好,既然在这儿遇见了,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双方斗在了一处。只几个照面,费仲就被杀败。姜子牙一看费仲想溜,一声断喝:“休走,看箭!”说时迟那时快,子牙放下长戈,引弓搭箭,嗖嗖嗖,三支利箭,如流星赶月般射向费仲。
费仲听到后面声响还没来得及躲避第一支箭就穿胸而过,紧接着后面两支箭在费仲胸前的血洞中唰唰穿过,这时才见费仲一声惨叫跌落车下。
周军欢声雷动,士气大振。
子牙趁机驾驶战车率虎贲冲入商军大阵。商军一阵混乱。武王命令全军向商军发起进攻,距离200部时弓弩手射出密集的箭雨,商军一阵混乱,在战车引导下全军向商军发起总攻,在周军的猛攻下商军成片成片的倒下。很快大阵被撕开了一个个的缺口,攻入阵内的重装战车继续向前冲刺,紧随其后的中装战车攻向两翼配合后面的步兵将商军分割包围,予以歼灭。
中军的三千虎贲,跟随战车突破商军的层层阻击直奔纣王的銮驾。纣王急忙调集人马围攻虎贲军。这时,在周军的进攻下,商军大阵开始松动,不断有人向后逃跑,纣王立即指挥禁卫军斩杀逃跑的士兵,可是逃跑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整个商军大阵向决堤的洪水一样,迅速湮没后面的禁卫军士兵。纣王知道大势已去,在护卫的簇拥下撤入朝歌城,牧野之战以纣王完败而告终。
商军虽然是周军的十几倍,但是军无斗志,装备低劣,这样的军队一遇挫折就会四散逃命,纣王真正能倚靠的仅仅是他那誓死效忠的数千禁卫军而已。反观周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士气高涨,足以以一当十。以数千对数万,商军怎能不败。
史载牧野之战血流漂橹,可见战斗的惨烈。孟子在读到这一战时甚至惊呼:“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其实这场战争只不过是地方势力强大后对中央的挑战罢了。
战后,周军稍事休整,马上集中力量进攻朝歌,到了傍晚全城沦陷,纣王走投无路逃上鹿台身上挂满宝玉自焚而死。武王赶到后用大斧将纣王头颅割下,挂在白旗上示众。纣王虽然自焚可是他的很多宝玉没有被烧毁,尤其是那五枚价值连城的天智玉,这些宝贝都被武王据为己有。
武王派人去监狱将琪子释放出来,出狱后的琪子看着破败的王都,等候在城外的那些任人宰割的商族人和搬运战利品的周朝军队,悲凉的发现,祖国已经不是原来的祖国了。琪子决定离开这个让人伤心的地方,武王本来打算留下琪子予以重用,看到琪子去意已决,答应琪子可以带领一些商族人离开,琪子率领着一群商族人远走高飞,最后到了天之涯的朝鲜半岛,建立了琪子朝鲜,在遥远的东北地区延续着商朝的余脉,从这之后很长时间这个国家被中原人称为东方君子国。琪子为当地人的发展做了重要贡献。短短几年时间朝鲜半岛走完了中原王朝用数千年才走完的从刀耕火种到奴隶社会的路。
朝歌城破后,武王命令赶来的各路诸侯四面出击去征讨那些仍然忠于商朝的诸侯国,随后武王在朝歌城外举行狩猎仪式,仅武王个人就杀掉虎22只,麋鹿5235只,犀牛12只,鹿3508只,熊151只还有其他动物一千多只。可见那个时候中原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当的好啊,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猎物里还有热带地区才有的犀牛。那个时代中原的气候仍然要比现在暖和的多,湿润的多。
武王命姜子牙率领主力去攻打远在东夷的商朝远征军,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在周军和东夷人的夹击下,商军一直退到海边,望着身后的追兵,商军主帅五城王黄飞虎领着残余人马登上大船驶向远方,从此消失在历史
一年后各路诸侯回来复命,经过统计一共灭了99个国家,杀敌十七万七千七百七十九人,俘虏三十万零二百三十人,一共征服了六百五十二国。
这场大战使商朝的势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以周国为首的西南诸侯却在战争中得到了极大的利益。战后所有参加讨纣战争的诸侯都得到了封赏,他们的国土比战前有了成倍的增长。而东方和北方的诸侯由于站在商朝一方,几乎都被征服,变成了胜利者的战利品。
为什么西方南方的诸侯反对而东方北方的诸侯拥护呢,通过纣王的对外战争也许能看出一点端倪,纣王上台后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征服北狄和东夷上,但是这里的土地由于距离遥远商朝没办法直接统治,只得赐给附近的诸侯。还有大量的战利品,东、北地区的诸侯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分得的比其他地方多得多。更重要的是这些战争消除了外来势力对东、北部地区的威胁,当地诸侯只会感激商朝。可是战争中西、南各地的诸侯也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支持,却不能在战争中得到什么利益,久而久之这些诸侯势必充满怨言。恰逢周国崛起对中原神器野心勃勃,那些不满的诸侯自热而然就成了周国可以团结的力量,当这种力量足以挑战中央的时候,讨纣战争就爆发了。
猜你也喜欢
财务密码:
楼主的其他的文章
猜你也喜欢
幻龙九封尽
请选择要设置的颜色:
使用该道具可将帖子置顶到:
时效:6小时
使用该道具可将帖子置顶到:
时效:30分钟
请输入楼层数:
请输入楼层数:
该道具可显示帖子内所有匿名用户,但仅使用者本人能看到:
该道具可将帖子内的匿名发言用户恢复为正常显示昵称,并以红色醒目显示,为匿名终结者,且所有人都可以看到!
幻灵九峰尽
请输入回复置顶区的楼层数:
请输入楼层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寻找华夏文明的源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