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2474铁算盘盘诗怎么找

香港六合彩白小姐,香港六合彩总公司,香港本期开奖结果,香港开码本期结果马筑生:在贵州儿童诗歌高峰论坛上的发言稿
在贵州儿童诗歌高峰论坛上的发言稿
2013年09月28日
这是贵州第一次举办“贵州儿童诗歌高峰论坛”。能得到主办方的邀请参与交流,很是荣幸。我想借此机会,谈谈我眼里的贵州儿童诗歌。
儿童诗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式,认识儿童诗,要有清晰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
我感觉到,贵州一些儿童诗作者没有清晰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跟着国内儿童文学界一些所谓“大腕”的观点跑,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西方中心主义”、“中原中心主义”、“汉族中心主义”的立场说话,认为中国“发现儿童”晚,“儿童文学的产生”晚在“五四”,否认古代有儿童文学。
在中国,“发现儿童”的观点是研究外国儿童文学的韦苇教授在1980年代出版的《外国儿童文学史概述》中首次提出来的。韦先生可能是受到法国历史学家菲力浦·阿利斯1960年出版的《“儿童”的诞生》影响,此书的观点是“中世纪没有儿童”、“中世纪没有儿童时代”,中世纪的欧洲,特别是法国,人们把儿童作为缩小的成人来看待。看来韦先生“发现儿童”的观点启发了中国的儿童文学理论界,经过许多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的不断的从西方文献考证、不断的从西方理论演绎,它发展成为了国内主流性的儿童观。
我认为,以西方观点为依据的儿童观是有缺陷的,是片面的。如果把眼光看向中国,会发现不同的现象。中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一统国家,不能以西方民族的儿童观来通约其他民族的儿童观。比如中国水族自古就有专门的儿童节日“苏念喜”(水语译音),中国屯堡人也有自己传统的“儿童节”。白族也有类似的传统节日。即使是汉族,也有尊重儿童的例子:孔子沧浪见少女主动让弟子送礼品;孔子听儿童歌“沧浪之水”谣;孔子接见互乡童子。&
胡适在《中国章回小说考证》中记载,金圣叹在他儿子十岁时,便让他读小说《水浒传》。他对儿子说:“汝今年始十岁,便以此书(《水浒传》)相授者,非过有所宠爱,或者教汝之道当如是也。……人生十岁,耳目渐吐,如日在东,光明发挥。如此书,吾即禁汝不见,亦岂可得?今知不可相禁,而反出其旧所批释脱然授之如手。”这至少说明金圣叹对儿童的尊重,他“人生十岁,耳目渐吐,如日在东,光明发挥”的见解,在明朝末年就出现了,可见儿童在成人眼里并非就没有地位。
古代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并不亚于现在。《礼记》上讲,孩子在十岁时就要开始发蒙读书。战国时代的作品《周礼·地宫·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六艺是周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六种基本科目。五礼是孩子的品德教育,六乐是孩子的艺术教育,五射、五驭是孩子的体育,六书是有关汉字的教学,九数就是乘法的九九表,是孩子的数学教育。班固《汉书·艺文志》中也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我们不能站在今天教育普及的立场上来看待古代的教育现象,不能说当时人不重视儿童。贵州名人刘学洙老人,写有一本《大营巷纪事》,讲到他生活于清代的祖父,用了今天我们叫做“情境教学”的方式来教孩子读书。
其实,即使是西方也有不同的儿童观。学者夏哈尔(Shulamith
Shahar)就认为在中世纪,“童年事实上被视为是生命周期当中一个明显的阶段,并且当时就有童年概念。”(参见加拿大学者培利·诺德曼《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
以上客观现象,使我们须注意到,不能以西方文化、汉族主流文化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立场,来看待贵州多元族群共生的儿童观和多元族群共生的儿童文学现象。
古代儿童也有民主权利。《孟子·离娄上》讲的不孝有三,第一就是孩子有权指出大人(父母)的不是。如果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
汉魏南北朝时期设“童子郎”、“童子奉车郎”、“童子”;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开始,面向的对象为十二岁以下的儿童开童子科。唐五代社会教育体制的变迁与完善,为儿童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宋代设童子举,南宋有女童进入童子举。唐五代童子科举与重视儿童教育紧密相关。
中国古代很重视儿童游戏。《礼记&学记》“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将游戏视为学习之余放松、休息的基本方式。《论语》云:“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崔学古《幼训》:“优而游之,使自得之,自然慧性日开,生机日活。”认为要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游戏则是最主要的手段。王守仁也指出:“大抵儿童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从古代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丰富的儿童生活。如《诗经·卫风·芄兰》,唐代李涉《牧童词》,骆宾王《咏鹅》,清代郑淑昭“偷”桃诗等。左思《娇女诗》是左思现存诗中一块温婉的美玉,辞藻壮丽,又清新自然。在关于儿童题材的古诗中也是卓然独异,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娇女诗》的意义在于塑造了两个健康、生机勃勃的儿童形象。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她们对工作和周围环境的热爱,体现了心理的健康。作者的个性、时代的风格——崇情尚性——无意中触及了儿童精神的本质,造就了她们的健康。
从古代儿童画中,亦可以看到丰富的儿童生活。如潘振镛儿童画系列,再如晚清画家金绍斋浅绛瓷绘“五子图”圆瓷板。此瓷板绘有五个小孩在嬉玩,一个双手落地脚朝天在竖顶,一个头背靠地在翻滚,一个双手叉腰站立张望,一个蹲在地下双手支腮旁观,一个坐凳上聚精会神在静看,尤有趣的是当中还有一只小狗也在一起玩耍,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天真、诙谐,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瓷板上方署有:“五子图,甲寅之夏月金绍斋画。”十二字,既起画龙点晴之作用,又是画面之补充说明,从而使其成为一件完整之作品。
“五子图”妙在五个小孩神态的刻划上,个个不尽相同,却皆维妙维肖;巧在衣裤式样、用色上,淡雅、和谐、既有相似处,又有不同点;奇在脑勺发辫上,既数量有别,又形状各异,令人忍俊不禁。加上一只宠物小狗在当中奔跑,动静结合,恰到好处,确为高手所为,堪与名画同珍。
&&&&&&&&&&&&&&&&&&&&&&&&&&&&&&
有玩空竹的、踢毽的、蹴鞠的、坐地观看的。
我反对文本中心主义观念。我认为不能忽视民间口头作品。我反对汉族中心主义观念,我认为不能站在所谓汉族主流文化的立场来看问题。我反对中原中心主义观念,我认为不能忽视多元族群共生的客观存在。我反对逐渐西化的中国“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学史”观念,我认为不能以外国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来通约多元族群共生的中国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
儿童文学是多元族群共生的文学。中国56各民族,有更多的族群,如黔东南イ革族、屯堡人、穿青人、摩梭人等,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族群的儿童文化观不尽相同,各民族的儿童文学,都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以及深厚的文化蕴涵,显示出它独有的本土优长和特色。
每一个民族的儿童文学,都有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我认为多元族群共生的中国儿童文学由三个方面组成。
一是各民族、族群民间韵型活态儿童文学(口头文学)。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各民族原生活态儿童文学自远古起就活跃于远古歌者、说者的通神语境之中,活跃于巫师的祝告祷告类行为之中,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在各民族儿童中代代传承,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贵州民族民间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最早是一种原生活态状况的民间口传文学形式。在文字产生之前,文学是靠“吟诵”和“讲述”来体现其传播文化和开拓思维的作用的。“吟”是大人射猎垦田等生产劳动后的闲暇之“作”,比如母亲抚慰孩子时嘴里的“哼唱”,“哼唱”产生了歌谣,这便是母歌(抚儿歌)。“诵”是孩子的游戏之“作”,“儿童的游戏中本含有戏曲的原质”(周作人《儿童的文学》),“诵”,产生了童谣,这便是儿戏歌。抚儿歌、儿戏歌,都是歌谣体童诗。
二是各民族、族群作家显态书面儿童文学和隐态书面儿童文学。显态书面儿童文学指被正式报刊公开发表或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各民族、族群作家书面儿童文学文本。贵州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显态儿童文学,有着其独特的精微特质。余秋雨说:“任何一种台面上的文明,即使看上去很显赫,也不要太得意、太自恋、太张狂。现在被过于热闹地称为‘国学’的汉族主流文明,也同样如此。”
隐态儿童文学指那种以手稿为主要形式,或锁在抽屉,或仅在友人与相知者之间传抄,或以油印、胶印、铅印,乃至电脑打印等等非正式出版物方式在民间或主流意识之外刊行和流布的各民族、族群作家书面儿童文学文本。因其未被正式报刊公开发表或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从广义来讲,统统可视为“隐态儿童文学”。
还要重视两点:一是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二是包括儿童诗在内的儿童文学不只是写给儿童的,其隐含读者是双重性的。
关于贵州儿童诗
儿童文学各种体裁中,与成人文学相差最远却又最难说清楚的文学类型是儿童诗。儿童文学界一般将童谣——歌谣体童诗、童诗分开来讲。贵州民间口传歌谣体童诗——童谣产生、发展于民间,有着优越的生存环境。因此,贵州古代有丰富多彩的歌谣体童诗——童谣。从内容的角度形成的贵州民间歌谣体童诗有“催眠童谣”、“抚儿童谣”、“哄耍童谣”、“童趣童谣”、“物象童谣”、“地名童谣”、“故事童谣”、“生活童谣”、“诉苦童谣”、“劳动童谣”、“风俗童谣”、“时政童谣”等;从形式的角度形成的贵州民间歌谣体童诗有“问答童谣”、“连锁童谣”、“连锁问答童谣”、
“颠倒童谣”、“字头童谣”、“时序童谣”、“数数童谣”、“对数童谣”、“十字童谣”、“绕口童谣”、“游戏童谣”、“拼音童谣”、“字族童谣”、“猜谜童谣”等。贵州作家创作的歌谣体童诗亦很丰富。
首先谈谈贵州文人创作的儿童诗。贵州古代就有儿童诗,但相对不丰富。贵州童诗起源于清代。如果不是简单以现代儿童文学定义去框量,而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中做具体分析,那么便可看出贵州古代有着矿藏丰富的儿童诗。首先是儿童写的诗。中国这个诗歌大国的儿童,所受的启蒙教育都和诗分不开,许多孩子从小便学会了写诗。他们以诗咏物、记事、写景、述志,生动记下了儿童眼里的世界,真切表现了他们自己的感受和心中的情思。如清康熙时参与编撰《康熙字典》的贵州名诗人周渔璜,十四、五岁时就写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灯花诗》其次是写儿童的诗。儿童是生活中的客观存在,诗人笔下自然常常写到儿童。或赞美特殊环境下儿童的出色表现,或从整个生活画面上讴歌儿童的存在给生活带来的情趣,或写儿童的劳动、游戏。童心不泯的诗人善于捕捉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童趣盎然的一举一动,常写出能使孩子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的作品。如被称为“西南巨儒”的清代贵州著名学者郑珍(1806——1864),写有《子午山杂咏十八首·果园》诗。作为成人作家,郑珍不能在作品中直抒胸臆,因此很难表现自己个人的情感世界。但他却很好的表现了自己与小女儿成长有关的情感,写小儿女的生活情态,很有生活情趣:“山妻识方法
/ 栽接罗高卑 / 小女时偷果 /
持竿叶底窥。”郑珍将小女儿的生活场景作为美学范畴,表现出儿童情态和儿童情感:“小女时偷果
/ 持竿叶底窥”,创造并赞颂了一个顽皮又纯朴、美好的童心世界,这时,作为成人作家的郑珍和儿童读者的界限变小了,作品诗自然也抒发了郑珍个人的思想情感。
郑淑昭是郑珍长女,清代贵州著名女诗人。她写的《归宁登子午山梅垓》一诗,描绘儿时在园林中嬉游的情景,小孩子们天真顽皮的情态,跃然纸上:
“少小生山中
/ 不知世尘喧 / 前有梅花垓 / 清绝当其门
/ 梅花冬月茂 / 乐的藏孤村 / 阿爷过怜女
/ 相携花底间 / 儿群好嬉弄 / 背人如飞翻
/ 五月暗偷果 /
缘木轻猱猨”。
这是作家以自己的童年生活、童年体验写成的儿童诗。诗里有一个成人的“我”(现在的诗人郑淑昭),还有一个回忆中的作为孩子的“我”(童年郑淑昭)。
作品偏重叙述(少小生山中
/ 不知世尘喧 / 前有梅花垓 /清绝当其门
/ 梅花冬月茂 / 乐的藏孤村 / 阿爷过怜女
/ 相携花底间)和描写(儿群好嬉弄
/ 背人如飞翻 / 五月暗偷果 /
缘木轻猱猨)“童年郑淑昭”,对于“现在的诗人郑淑昭”,则是一种抒情。
作品不能算是很纯然的儿童诗,但仍然体现出儿童诗偏重描写、叙事,成人作者很难在儿童诗中抒情言志的特点。
此外还应注意到既非儿童写也非写儿童的成人诗中那些却还适合儿童阅读的,以及民间童谣中那些能反映儿童生活与思想感情的作品。
晚清黔西北女诗人周婉如(1824——1864)被誉为贵州才女,她写了《赋渔樵耕牧横屏诗》四首:
《渔》:“柳贯鱼归正午时 / 儿童开户笑嘻嘻
/ 问翁何事归来早 / 厌睹沙头鹬蚌持”
《樵》:“脱却乌巾去打柴 / 白云满地衬芒鞋
/ 老妻嘱咐轻挑担 / 莫踏高窑与险岩”
《耕》: “农事纷纷日夜忙 / 问渠余有若干粮
/ 阿婆笑指南山下 / 小麦青青大麦黄”。
《牧》: “黄发儿童土垄眠 / 浓蒙细雨草生烟
/ 醒来不见黄坡犊 / 寻到落花流水边”。
此四诗于一个女性的细腻之心描绘人物,从浅中见清新,有比喻,有问答、有戏谑,别有风味。特别是从渔、牧二首之中可看到作者未泯的童心,是不错的儿童诗。诗作也表现了作家自己的情志,这也很正常,儿童诗是作家创作的,自然要表现作家的思想情感,表现作家对世界的理解,这与其他类型文学创作并无多大区别。
贵州作家创作的童诗,虽然古代就有,但是由于贵州书面文学的发展与其他省区有较大差异,贵州儿童诗作品数量少,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门类从一般的诗歌中分开来,因此,未成体系。
贵州童诗明确地从一般诗歌中分出来,是“五四”新文化时期的事。在贵州,儿童诗作为一个独立的儿童文学体裁,是从现代开始的。贵州现代儿童诗创作,据现有资料看,产生于上世纪初周逸群、邓恩铭、谢六逸、蹇先艾等人的儿童诗创作,属于贵州儿童诗的开拓阶段。
1906年,年方10岁的周逸群在铜仁城南小学读书,因对当地臭名昭著的资本家,视钱如命的“铁算盘”郭铁珊欺压盘剥帮工十分的愤怒,作了一首歌谣体童诗《童谣》在孩子们中传唱:
/ 铁算盘 / 仓廪白米运江南 / 绫罗绸缎赚大钱
/ 帮工吃不饱 / 还要挨皮鞭 / 一个小钱掉下河
/ 舍着性命摸半天 /
钱同命相连”。
作品采用由总到分和对比的方法,先点出郭铁珊“铁算盘”的外号,接着写他靠欺压盘剥帮工而大赚金钱,然后笔锋一转,以一个生动而精彩的细节,描写郭铁珊“一个小钱掉下河
/ 舍着性命摸半天 /
钱同命相连”,一下子将剥削者郭铁珊要钱不要命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既使前面所点“铁算盘”的外号得到照应,又巧妙地点明了主题。这样的作品,以一个十岁的儿童之笔写出,实在是难得,从中可以领略到周逸群同志的文才。这首《童谣》,使周逸群成为贵州儿童诗最早的作者之一。
1907年,6岁的水族孩子邓恩铭入读贵州荔波县著名学者蒙旦初先生的私塾,蒙老先生对他过人的诗歌天赋赞赏有加。他当时书写了一首诗:
“一张白纸飞过街 / 哪个读书哪个乖
/ 人人读书把官做 /
留下秧苗哪个栽”。(涵子《贵州荔波水族和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载《中华儿女》一百九十期)
邓恩铭对读书做官的传统旧思想提出了质疑,小小的孩子便萌发了为劳动群众鸣不平的民主思想,这和他生长在一个靠劳动过生活的人家有着直接的联系。诗作有很浓的歌谣味,巧妙使用了“兴”的手法,这和水族特别擅长用歌谣方式来表情达意有关。
《贵州革命烈士诗抄》还记载了邓恩铭少年时代自己编唱的一首《民谣》:“种田之人吃不饱
/ 纺纱之人穿不好 / 坐轿之人唱高调 /
抬轿之人满地跑”。
作品揭露了当时社会地主与种田人,资本家与工人,富人与穷人贫富不均的阶级矛盾,表达了对黑白颠倒的黑暗社会的愤怒之情,与民间童谣《抬棺材的死路旁》有异曲同工之妙,反映出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在少年邓恩铭思想上的萌芽。
从作品语言表述的角度看,周逸群邓恩铭的诗作全都明白如话,大都是少年儿童所乐于接受的歌谣体形式,周逸群的《童谣》和邓恩铭的《民谣》还以歌谣体形式在贵州现代诗歌史上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少年儿童在阅读理解上不会产生任何障碍。
谢六逸是中国、贵州现代童诗的开拓者之一,他创作的童诗,全部刊登在4月在《儿童文学》创刊号上发表的《梅利的小羊》、《春》。儿童文学杂志是中国第一本纯儿童文学杂志,谢六逸主编。
谢六逸童诗的显著特点是:完全迎合儿童情趣,有益儿童教养;完全以儿童生活或想象中的动植物世界为题材;诗风明快,童趣浓郁,用语优美,琅琅上口。谢六逸写的儿童诗,后来结集为《红叶》一书(发表在《儿童文学》上的作品的结集),1930年在新中国书店出版。《红叶》是贵州儿童文学史上第一部由作家创作的童诗集,也是中国儿童文学史上较早出现的童诗集。遗憾的是其作品已经散佚,我们只能从一些作家的回忆中知道这部童诗集了。谢六逸还在介绍和编辑中外儿童诗上做出了贡献。
贵州现代儿童诗的另一位开拓者是蹇先艾,他的儿童诗创作,虽然不完全是为儿童写的,但其作品由于明白流畅,琅琅上口,富于儿童情趣,因而易为小读者喜爱。他最早的白话童诗是在《爝火》《晨报副刊》上出现的,这就是《二闸舟中》(组诗)。《二闸舟中》是17岁的少年蹇先艾创作的第一首白话少年诗。他将它抄了两份,一份给了《爝火》,发表在第二期,一份寄给《晨报副刊》,发表于1923年5月12日《晨报副刊》123号上,改题为《二闸记游》。
贵州文化名人陈福桐先生,抗战时期,选编了歌谣体童诗集《天上几颗星》。陈仲庵先生选编了歌谣体童诗集《花枕头》,在儿童中间传唱。
贵州这块土地上生长了著名的儿童歌曲《读书郎》。1938年8月,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的周恩来和时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郭沫若亲手组建了一支抗日文艺演出宣传队伍,原名“抗日演剧一队”,后改名“抗日剧宣四队”,长期在广东、广西、湖南一带开展抗日文艺宣传。日寇发动湘桂战役,中国守军溃退,“抗日剧宣四队”于一九四二年底撤退到地处大后方的贵州安顺。“抗日剧宣四队”到安顺以后,广泛开展抗日文艺宣传。抗日剧宣四队在贵州安顺活动期间,队员宋扬受贵州山民芦笙谱影响,创作了儿童歌曲《读书郎》在安顺唱响并很快传遍全国。其歌词为:
“小嘛小儿郎
背着书包上学堂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
/ 只怕先生骂我懒呀
/ 没有学问 /
无颜见爹娘。
“小嘛小儿郎 /
背着书包上学堂 / 不是为做官也不是为面子光 / 只为穷人要翻身呀
/不受人欺负哎不做牛和羊。”
歌词中间的衬字当时是“叮叮个切,咙冬的当”,现在唱成“郎里个郎,郎里个郎”——曲调旋律来自贵州山民芦笙谱。
吴泽霖、陈国钧编辑出版了很有文学价值的贵州第一本少数民族歌谣集《贵州苗夷歌谣》1948年,贵阳文通书局出版了王泽民主编,程边著的儿童故事诗《小萝卜》,很有儿童特点,受到儿童欢迎。
1949年新中国建国后,贵州儿童诗创作有较大的发展,据有关统计,截至1977年以前贵州人民出版社先后编辑出版了《河水弯弯上山冈》、《星星与奖章》、《野营之歌》、《莺歌燕舞春光好》等23本童诗集。五六十年代贵州的童诗有不少是以儿童的眼光来写新社会的变化,赞颂新生活的。
因儿童诗特性的限制,作家写童诗,一般不直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世界的感悟理解而采用间接的表现方式,这就使得作者不能在作品中直接抒情言志,因此他对世界的感受和理解,一般是通过所描写的对象,通过所创造的符号系统表现出来。如贵州布依族诗人弋良俊写于1953年,收录在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他的诗集《含翠的木叶》中的《马路歌》、《碾房歌》、《大山歌》等。作品描绘公路修到布依族山乡时,孩子们的喜悦之情。作品用歌谣体诗歌形式,语言明朗,琅琅上口,有节奏感,在生动中不乏精巧,也有儿童特点,是歌颂时代的儿童诗,适合儿童阅读,很能代表当时的儿童诗特点。
贵阳诗人沈耘上世纪50年代初发表了根据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和民间叙事诗改编的长篇民间叙事诗《一双彩虹》,还有以发生在红军时期的故事做题材的诗歌《红军布告》。
贵阳诗人叶笛,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发表作品,有诗集《少女的太阳》出版。作者有的诗能捕捉到生活中较有情趣的意象,具有轻曼、婉丽的审美内容。《少女的太阳》是这类作品的较好的代表。作者选取生活中一个各很富有情趣的镜头,呈现一个个独到的艺术发现。通过少女手中的小圆镜,把一个个太阳的光斑反射到幽暗的屋里,构成一幅光怪陆离的、摇荡流动的彩色画面。诗的风格于轻婉中又渗入扑朔迷离的情调。
贵州布依族诗人汛河,上世纪50年代开始文学工作,主要从事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出版了五种民间文学集子。他也创作诗歌,其中有许多歌谣体童诗作品。汛河的诗歌创作中,有一些以地方风物为题材的咏物小诗,寓言味较浓,能为少年儿童读者所欣赏,如《甘蔗》。《两株芭蕉树》、《乌云·花瓣》等诗也较有意味。
黔北诗人郑德明,从六十年代开始发表诗作。其《牧羊》一诗描写了山乡生活的乐趣。他的代表作品还有《会唱歌的月亮》、《布依寨的画眉鸟》等。
贵州作者胥忠国发表了的《虎葬》和贯串了传说故事的诗歌《黑珍珠的传说》;彭世庄罗列了众多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的长篇抒情诗《三月,在华夏的土地上》。王泽洲的组诗《原始森林奏鸣曲》中的诗歌,如《月光曲》。这些童诗作偏向描写和叙事,多有一个小小的情节,如《月光曲》写月亮,《牧羊》写山乡生活,《黑珍珠的传说》贯串传说故事,偏重对人物、人物心理、诗的画面的描写。
贵州童诗创作的发展繁荣是在新时期以后,写童诗的诗人空前增多,形成了一支很有声势的创作队伍,产生了大量的作品,在贵州儿童文学的创作中,其成果仅次于儿童小说。较突出的,一是阮居平的童诗。
上世纪50年代开始写儿童诗的阮居平,是贵州有名气的儿童诗作者,其儿童诗作常被谱成歌曲,广泛流传,成为流行的儿童歌曲。其作品反映儿童生活,描绘儿童情趣。作者描写了儿童的生活。学习民歌与儿歌的格调,语言朴素、明朗,诗风通俗、晓畅,其中的不少诗篇是很好的童诗,如《苗家娃娃吹木叶》、《布依娃娃漂蜡染》、《布依娃娃出寨来》、《布依寨的放牛娃》、《侗家娃娃弹琵琶》、《弹起小琵琶》、《金月亮》、《水家寨上樱桃熟》、《会唱歌的月亮》等。
上世纪70——80年代,出现了余伯秋童诗集《小河里的新浪花》。诗集1979年出版,收集了作者的62首作品。代表作有《飞机下雾雨》、《看谁长得顶呱呱》、《小河里的新浪花》等。1980年代,钟文森出版了童诗集《妈妈的小尾巴》收入58首童诗作,其代表作有《萤火虫》、《雨后》、《生日》、《回来吧,爷爷》等。1982年穆然创作了儿童诗《小蝙蝠》、《清晨》等。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强,1982年发表童诗《我也要飞》、歌谣体童诗《明明喂鱼》很有特点。《我也要飞》别具一格,充满浓郁的儿童情趣,以母子问答的形式,描写了一个有趣的儿童梦想——“我也要飞”,全诗层层递进,丰富的想象最自然不过的展现出来,而又符合儿童梦想,是贵州作者中童诗佳作之一。
这时期。黎焕颐出版了童诗集《秋夜·星空·祖国》。
黎焕颐1930年农历2月30日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县沙滩著名的书香门第——黎氏之家。是我国晚清著名外交家,诗人,黔北著名的沙滩文化传人黎庶昌的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中国诗人丛刊》主编。黎焕颐以诗歌创作而名世,有《迟来的爱情》、《春天的对话》、《黎焕颐抒情选集》、《黎焕颐自选集》等是多部诗集面世。有写诗被国外选译成日文、朝鲜文等。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纳入国际名人录。
黎焕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在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任文学编辑。他创作了许多精美的儿童诗作品,如发表于《小朋友》1980年1期的《小小的嘴巴》,就是其儿童诗代表作。
“春 / 是花的妈妈
/ 红的花 / 蓝的花 / 张开小小的嘴巴
/ 春妈妈 / 用雨点喂她……”。
《小小的嘴巴》表现的是孩子眼睛中的世界,春,红花,蓝花等都有生命,有情感,是一个拟人的世界,一个孩子化的世界。
1988年9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黎焕颐的儿童诗集《秋夜·星空·祖国》,其代表作有《草坪》:
“草坪 / 草叶尖上
/ 一颗一颗的小露珠 / 这是星星的眼泪吗 /
昨夜下了一场毛毛雨 / 也许就是星星在哭 / 星星是我的伙伴呀
/ 有什么伤心事 / 这样痛苦 / 可也奇怪
/ 一次次哭 / 草坪就渐渐发绿 / 而且
/ 跟着就来一群小花 / 小蝴蝶 / 小蘑菇
/ 和小草一道排成小小的队伍 / 于是 / 雨后的早晨
/ 我上学选择另一条路 / 生怕从草坪上走过 /
践踏了露珠 / 踩碎了绿……”。
儿童诗的作者一般是成年人,因此,作者不能直接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感,但是又需要重点描写、表现情感和一定的情景。所以儿童诗作者常常设置一个儿童抒情主体,让其面对读者抒发自己的感情。
《草坪》设定了一个小孩“我”,对露珠、星星、发绿的草坪说话,当是一个小女孩,对周围世界的想象,自然将周围的世界都拟人化了。露珠是露珠又不是露珠,星星是星星又不是星星,草坪是草坪又不是草坪,它们有人的感情,人的思维,人的灵性,甚至有某种类型人的外貌特征。黎焕颐写它们不是将它们当作客观的物而是某种人的精神承载物来写的。写它们,更主要是写如此这般看它们的那个人——小女孩。
《雪花》亦如此:“一:雪
/ 密密麻麻 / 自天而下…… /雪啊
/ 你从哪里来 / 天上该会有你的家 / 妈妈说
/ 不 / 这是天女姑姑 /
在给人间撒花”。
“二:天女姑姑 / 一定长得很潇洒——
/ 我问妈妈……&&
/……呵 /天女姑姑 /很喜欢撒花 /
春天 / 撒红桃——红出满天彩霞 / 夏天 /
撒绿茵——绿遍海角天涯 / 秋天 / 撒香桂——香飘万户千家
/ 冬天呢 / 什么都冰凉了 / 天女姑姑把白云剪成片片
/ 于是 / 就有了雪花”
“三: 我把雪 / 捏成娃娃 / 有鼻子 / 有眼睛
/ 可就是不会说话 /& 哎
/ 娃娃如果是哑巴 / 这该有多么可怕 / 于是
/ 我在她的最巴上 /
捏起一个圆圆的喇叭”。这些诗作把描写的重点定位在了对人物心理、思想情感的描写上。诗三表现出“我”美好的情思。
《秋夜·星空·祖国》中描写大自然的诗作,用诗歌告诉小朋友,四季带来的自然景色与变化,将科学知识巧妙地用诗歌形式表现出来。作品表现了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生动细腻的童心刻画;意境优美,格调柔和;不拘形式,不讲究格律与押韵,全凭感情的流泻而遣词造句,不雕琢词藻,随随便便,活活泼泼,朴素自然,情思溢溢。是现代贵州儿童诗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黎焕颐的儿童诗,把叙事的重点放在了对情景、艺术空间、艺术氛围等等的叙述上,形象的说明情感、情景仍然是儿童诗的主要表现对象。这样内容丰富,艺术精湛的儿童诗集,在贵州儿童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小队之歌》是贵州儿童诗作家管乐为孩子们写的第一本儿童诗集,收有57首儿童诗作,1980年代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诗集由儿童文学理论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樊发稼为其作序。其中《小队之歌》、《我领到了学生证》被《朗诵诗选》收入;《我咀嚼》被《中国儿童诗佳作选》收入;《冰琴》、《小河》、《阅报栏前》被《小学生文学精品屋·诗歌卷》收入。
管乐原名管远祚,笔名管乐。曾任《贵阳晚报》副刊部主任,《贵阳晚报·童心》儿童文学副刊主编、《贵阳日报》社党委书记,《贵阳日报》总编辑。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一九八六年初当选为贵州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管乐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一九八零年以来,管乐文学创作的主要方向转到了儿童诗的创作上,他在儿童诗的园地里辛勤耕耘,投入了编辑工作之余的主要的精力。《小队之歌》是诗集中的一首长篇儿童朗诵诗,有近一百行。最初发表在一九八四年第十期《儿童文学》杂志上。作品发表后,很快受到全国广大小读者的喜爱。在少先队队日活动中,学校节日集会和夏令营晚会上,《小队之歌》常被选作朗诵节目一再演诵。在《儿童文学》杂志的评奖中,《小队之歌》获得一九八四年该刊优秀作品奖。
诗作首先在艺术上获得了成功。作者在《小队之歌》语言层上下的工夫在语音层面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它所产生的如交响诗一般的音响的美感,时刻萦绕回荡在孩子纯洁的心灵,宕起孩子心中美好的情思,将朗诵诗的特色展现无余。使作品虽长而读者不觉其长。樊发稼在诗集序言中所说“诗篇洋洋近百行,读起来却不觉其长,只感到激越美妙,动人心弦。”诗作的这种美学效果让小读者或者小朗诵者心中顿生崇高之感,孩子的这种审美意识与作者的审美意识实现契合,从而使其美感特色突现出来。
内容上,诗作从红领巾小队集体的角度,以朗诵诗惯用的直抒胸臆的手法,饱满激情,将生活在八十年代新时期孩子们心中的美好的情思倾诉出来。这些孩子年龄相当,性格各异,在少先队的旗帜下,有着共同的高尚的志趣、美好的理想和宏大的抱负,在他们身上,寄托着祖国未来的希望。《小队之歌》在意味层面上,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下一代的思想寄托。“作品恰如春阳下一股琤琮作响的清泉,闪着思想的光波,在绿色的原野上舒展自如地流淌。”作品还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考的空间,使人读后诵后回味不尽,萦绕在浓浓的韵味之中。《小队之歌》集中,《星星在山村探矿》一诗也是他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诗作通过小山娃的询问和地质队员的答话,自然地点出了人造卫星能在太空遥感地下矿藏这样一个现代化科技手段。遥感技术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山村孩子面对崭新的科学奥秘,心灵产生了激越的颤动,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应该像矿石一样闪光”,要“向祖国汇报我们的理想”,这一切,都带有现代生活的鲜明折光。
诗里虽然没有具体讲他们的理想是什么,但是很显然,同生活在五六十年代的孩子们相比较,他们今天的理想,在内容上无疑是更加丰富了,在思想境界上,也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正好从一点上突出了整个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作品的立意得到了升华。
《小队之歌》中,还有不少是山区农村题材,反映山村少年儿童生活的。这些诗大多写得清新优美,生活气息相当浓郁。从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具体真切地感受到,今天即使地处僻远的山村孩子,也已经越来越摆脱由于过去长期物质生活的贫困和文化和知识的匮乏而造成的视野窄小、思维空间狭窄的状况。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开放,在各种信息春风的吹拂下他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已经渐趋开阔,他们的心态和思想,已经变得越来越丰富,呈现出明显的当代色彩。
王蔚桦在贵州是有名气的诗人,曾被评为“贵州十大诗人”。《鸭司令》由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出版,出版时署名华夏。收集了作者创作的歌谣体诗歌60首。作品可分为这样几类:
一是充满儿童情趣,宣扬着一种游戏精神的作品,如《你看好笑不好笑》《小医生》《水底还有一只鸭》等。这一类作品,是集子中写得最符合儿童文学精神的作品。二是歌颂劳动和劳动精神的作品。这类作品在集子中数量最多,有20余首。《张小三》赋予连锁调这种传统儿歌形式以新的意味,立意上有了突破,劳动的主题在歌谣味十足的作品中自然显现。《编柳篮》、《采桑叶》、《鸭司令》等写得清新自然,童谣味足,也不乏诗的意境。三是歌颂社会主义祖国的作品。这类作品在集子中数量也不少,但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的某些影响,大多写得比较空泛,口号性质较明显。如“中国人民有志气,穷乡建成新乐园”(《外宾来参观》);“实现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放光芒”(《树下办起小学堂》);“社会主义真正好,全家心里乐开花”(《全家心里乐开花》);“不怕洪水不怕旱,保定年年好收成”(《聚宝盆》)“天旱三年咱不怕,咱用汗水去夺粮”(《浇得麦粒颗颗黄》)。四是有较强的时代烙印的作品。《全家心里乐开花》、《我的锄头真灵巧》,让人想起“房前屋后,种瓜种豆”的年代;《爷爷连说香香香》,让人想起“除四害打麻雀”的荒唐事;《采蘑菇》写到了公社大办食堂;《浇得麦粒颗颗黄》、《抽水机》隐约透露出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灾荒的影子;《南瓜王》分明有“大跃进”思维的影响。
《鸭司令》直接面对人生,立足于当时现实,也注意了儿童文学的社会批评和教育意义,有的作品遵从儿童文学的特殊性,也注意了作品的儿童化特色,但:有的作品存在着较多的成人化气息,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作品对儿童的生活经验与理解能力把握不准;有的作品太重实感而不重想象,对儿童的欣赏情趣不够重视;有的作品在思想和文字上显得略为深奥了一些。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贵州童诗的数量增加,质量也有提高,内容拓展更新,生活面、知识面广阔了。童诗的艺术形式也丰富起来,寓言诗、童话诗、儿童散文诗、儿童诗剧、儿童游戏诗、儿童故事诗、儿童配画诗等各种特殊品种相继出现。
一般来讲,作为抒情艺术的诗,要偏向主体主观情感的抒发。诗用抒发的方式,但并不是说诗不能描写和叙事,比如也有和主观抒情相对的叙事诗。童诗一般是成年人在写,成年人写童诗要受到一个限制,那就是不能在诗作中直接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感。怎么办?只能在诗作中走向客观,采用描写和叙事的方式。
贵州诗人赵卫峰主编的《诗歌杂志》,有时也发表一些少年能够欣赏的诗作,多采用这样的办法变主观抒发为客观表现。贵州诗人风子的诗作《印象》用叙述和描写方式,写了一个身边的雷锋的感人故事。贵州诗人朱良德《稻草是怎样运回家里的》用叙述和描写方式,写父亲在田埂边上的劳动。贵州水城诗人祝发能的诗作《一只小土狗》用叙述和描写方式,写在墙角卷缩着的一只小土狗。贵州诗人徐源的诗作《告诉你一个秘密》用叙述和描写方式,讲述了一个“对门的山洞里”发生的童年的故事。这些作品,诗的画面和诗人的精神气质水乳交融在一起,诗味很浓,少年读者能读懂也能欣赏,可以从中得到审美体验。
刘脏是贵州籍的童话诗人和童话作家。他从事童话诗创作超过10年,先后出版有《我看见的朝霞》和《星星落在我头上》两本童话诗集。贵阳儿童文学作家海嫫也写了许多儿童诗。
杨远承《亮晶晶的露珠》1993年11月由陕西未来出版社出版,是他第一本儿童诗歌集子,收集有作者从1972年至1992年创作的儿童诗歌77首。杨远承童诗“构思新颖,意象活泼,刻画简洁,节奏明快”(戴明贤语),特别是语言的节奏明快,非常突出,有很浓的童谣味集子中,开篇之作《我们是明天的太阳》一诗,节奏韵律感都很强,有进行曲的意味。《磨镰刀》《小蚂蚁》、《小知了》、《螳螂》、《大喇叭》、《宝葫芦》、《采树种》、《种树》等作品,都顺口易记易诵,有很浓的童谣味。《磨刀石》《相册》、《枫叶书签》等作品,被贵州名作家戴明贤称赞为“具有真正的诗的内涵,构思颇为别致,语言自然熨贴,没有雕琢造作的毛病”。《磨刀石》像一首寓言诗。作品的寓意很深,具有象征意义。《镜子》一诗也很受称道。诗作中,作者将镜子拟人化,使之成为孩子亲密无间的伙伴——一个单纯质朴的好心眼的小孩子的可爱形象,同时也是一个严格又和蔼可亲的老师形象。诗歌中无法读出写作主体的自我形象。虽然“诗言志”是中国诗歌“开山纲领”,“诗缘情”是中国诗歌“基本原则”,但从上述童诗看来,这个优良传统在童诗中却不太行得通。
贵州省习水县作家何启富,笔名杜若,
1994年4月,香港明星国际出版公司出版了杜若的儿童诗集《雪花公主》,收入他从五十年代以来创作的儿童诗38首。其中有童话诗三篇,叙事诗三篇和其它一些小诗。诗集《雪花公主》所涉及的题材内容比较广泛。红军题材,如《马灯》、《红军针》等;政治生活题材,如《深深的河湾》、《重返山村》等;教育题材,如《图书馆畅想》、《无声的课堂》、《关于“1”的遐想》等;农村儿童生活题材,如《山路上的脚印》、《牛背上的晨歌》等;城市儿童生活题材,如《柏油路》、《海滩的孩子》等;虚幻的童话题材,如《雪花公主》、《秧子与稗子》、《麻雀的悲哀》等。
诗集中作品所反映的时间过程也较长,最早的写于一九五零年代,还有一九六零年代、一九七零年代的作品,最多的是一九八零年代的作品。因此,从他的诗集我们可以大致地了解到贵州儿童诗歌的一个发展线索。
童诗从创作者的角度讲,应尽量淡化写作主体的成人身份,化为被定位为抒情主体的孩子,进入其情感的世界,代其抒情,用其耳听、嘴说、眼观和用其心灵感受。
集子中的《我骑彩霞去报喜》、《小树之歌》《我骑彩霞去报喜》)《小树之歌》)《回声》、《深深的河湾》,一九八三年写于遵义的《探望》、《题入队纪念照》等,都采用这种表现手法。
杜若的儿童诗,也有的是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儿童生活的,如《两颗星星》、《牛背上的晨歌》、《山路上的脚印》等,但却很有意趣。
“我愿将心血化作诗的乳汁,不断地献给如诗一般可爱的孩子……”这是贵州湄潭儿童诗作者胡顺猷在其儿童诗歌集《樱桃红了》封底的题词。1980年代,胡顺猷出版了一本儿童诗集。《彩色的雨》收有74首作品,儿童诗歌集《樱桃红了》1992年2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收有作者发表于《中国儿童》、《小朋友》、《东方少年》、《小学生》、《少年人生》、《童话报》、《启蒙》、《红蕾》、《少年报》、《儿童画报》、《蜜蜂报》、《咪咪画报》、《儿童漫画》、《中国儿童报》、《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娃娃画报》、《第二课堂》、《ABC拼拼读读画报》、《杂文报》、《贵州日报》、《山花》和《遵义报》等二十多家报刊杂志的八十九首儿童诗歌作品,集子由金波作序,集中有的诗歌给金波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带给他“许多快乐和感想”。正如金波所说,“集子中有的诗,文字简朴,明白晓畅,读后我们仿佛置身于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在情感上给予读者深切的抚慰”。如《敲门》。《妈妈》也是让读者倍感亲切的小诗。金波认为,作品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既熟悉又新鲜,把妈妈的辛劳、慈爱、宽和,十分自然地表现了出来”。他说:“这些诗,不仅饱富感情,似乎还让我看到了一个聪明解事,温蔼娴雅的孩子形象”。集子中还有一些短诗,想象奇肆,常使人既出乎以外又在意料之中,如《山》。作品在贴切的比喻中,展开儿童的想象,寓静于动,动静相融,不但使得诗的形象生动,还透溢出浓郁的儿童情趣。《风》以儿童的意趣去感受生活,将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写得纷繁而热闹,奇思妙想从作者头脑中迸发出来,诗味很浓。集子中有的作品写得富有童话色彩,如《黑夜姑娘》,有的写得活泼有趣,如《下雨天》。有的写得像寓言,如《红橘子与红萝卜》、《红眼睛的兔子》、《乌鸦·麻雀·岩鹰》等。集子中也有些诗作在题材上不够宽博,有些诗直白浅露了些,如《小青蛙》、《鹭鸶》等。
穆然从1982年开始发表了一些描写儿童生活,充满儿童情趣的小诗,如《小蝙蝠》、《清晨》、《问太阳》、《劝蚂蚁》、《娃娃问答》、《放牛郎》、《我不告诉你》、《逗人的玩笑》、《露珠》、《卖菜》、《弟弟的问题》、《云姐姐》、《小弟弟》、《过家家》、《我家有个胖娃娃》、《小猫咪》、《猫头鹰》等,这些童诗童趣洋溢,诗风质朴,情趣盎然,诗的形象洋溢着活泼欢乐的童趣,富于形象美,童真美。善于通过儿童的生活现象,抒写儿童心灵深处的美好的情思。
儿童文学的最深刻的内容和最高明的技巧蕴涵在“浅”中。清新,作为一种对诗美特质的界定,它意味着形象明净,内容单纯,语言圆润,诗句中流动的真情实感。1982年10月发表在《浙江师院》的《小蝙蝠》,通过一个小孩子与拟人化的小蝙蝠的对话,作者使孩子们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要守劳动纪律的主题。写小孩子只作了语言描写,写小蝙蝠却加上了情态的描写,小蝙蝠的笑是意味深长的,既是对关心自己的小孩子的爱心的感谢,又是对小孩子对劳动纪律的无知的引导:“没时间
没时间”,为什么没时间?因为“我们正在上夜班。”此诗平易朴实,自然生动,口语化,大众化,易记易懂,富有“诗味”又非常通俗。
作为抒情艺术的诗,即使是儿童诗,也得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它虽然可以像叙事诗一样叙事、描写,却不能像叙事文学那样去细致地描写环境,叙述事件,塑造人物性格。作为儿童诗,《小蝙蝠》作者不宜在作品中直接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感,故偏重对小蝙蝠形象的描写,偏重叙述“我”这个孩子与小蝙蝠之间发生的事,但也只是一般的面上的描写,是在歌唱故事,而不是在讲述故事。
1982年写,1997年6月25日《读写报》发表的《清晨》一诗(被译为英文收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的童诗译文集),风格与《小蝙蝠》相似,以平易朴实,自然生动,口语化,大众化的特点,表现了孩子心中天真无邪的爱心。作者长期从事师范教育,经常与小学生打交道,熟悉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清晨》一诗,作者代“小莎莎”这小姑娘抒情,用“小莎莎”的眼睛看小青草,用“小莎莎”的耳朵听小青草,用“小莎莎”的心灵去体会去感受小青草,描写出了“小莎莎”想象中的世界。作者明白儿童思维具有明显的互渗性、前逻辑性的道理,因此《清晨》一诗,进入并理解、摹仿“小莎莎”这小女孩子的思维,表现了“小莎莎”想象中的世界,并且让小青草与“小莎莎”对话,使作品体现出一种互渗的、拟人的、物我同一的特点。这种表现方法也表现在《娃娃问答》、《弟弟的问题》等作品中。两个作品都是“无意味之意味”的作品:看似无什么意味,而其意味则在于那充满幽默感的孩子问答之中。发表在《贵阳师范报》63期的《露珠》写得很优美。作品中,诗的跳跃性很大,空间性强,从小露珠“依着小花
/ 依着小草 / 圆圆的 /
晶亮晶亮”的形态,一下子跳跃至它的心灵“小露珠的心灵里 /
晶莹着千万颗太阳”。发表在《贵阳师范报》63期的《云姐姐》也写得很优美。《尚书》有“诗言志”,《文赋》有“诗缘情”的诗论观点,“情”、“志”都属热的主观意识,是诗人的精神状况在作品中的艺术反映,故诗的特长是抒发主观——抒情言志,相对来说,叙述客观是其所短。《云姐姐》,明显抒情性强于叙事。这首抒情童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谁抒情,抒谁之情,谁言志,言谁之志?很明显,写作主体不能直抒其情,故而在作品中拟定了一位小女孩子,虽然这小女孩子没有正面出现,但却成为这首抒情童诗的抒情主人公。是她在赞叹“云姐姐最美丽”、“
云姐姐最能干……大地渴了 / 它就送上清清的雨水”。这位位小女孩子,是在代写作主体抒情。穆然童诗作品格调清新,生动活泼,富于音乐美。穆然的歌谣体童诗创作独辟蹊径,具贵州风格,有贵州气派。
穆然歌谣体诗歌看重音乐性。诗作韵律和谐,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较浓的民间歌谣的风味,体现出诗歌音乐性强的特征,内容多贵州元素,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有三首被译为英文收入东北师范大学童诗译文集。穆然还在贵州童诗的发展上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办并主编《贵阳师范报·儿童文学副刊》,它为儿童诗的发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园地。《贵阳师范报·儿童文学副刊》向小学儿童和师范生征稿,经常刊登少年儿童自己写的诗歌。创刊以来,共发表童诗数百首。二是团结和培养了一支热情写作童诗的少年诗人队伍。这支队伍主要是师范学生,还有许多中小学教师和小学生。他们创作的童诗作品,发表在各种报刊杂志上,有的已是很有质量的作品。
鄢永华的童诗很有韵味。组诗《父亲》浑厚深沉。载1992年11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师生作文精选》。《父亲》组诗发表,激发了鄢永华的创作热情,以后就不断有作品发表。鄢永华与《父亲》组诗相同题材的诗作还有《父母》、《农夫》
《农家男孩》是鄢永华儿童诗中写农村孩子的力作。鄢永华还有一些回忆童年的诗作。《梦回童年》、《心事》、《梦恋》。鄢永华回忆家乡的诗作有《故乡情》、《乡村晚景》、《秋意》、《晨趣》、《乡愁》、《乡村夜景》、《晨景》、《泥土情》等。鄢永华写少男少女思绪的诗作,很能体会少年的心思。如组诗《春情》;《相思》、《秋》都是这类作品。
歌谣体童诗集《小星星亮晶晶》,集作者黄鹏先四十余年歌谣体童诗创作之大成,共收集作者1955年至1996年创作的歌谣体童诗123首。
内容健康,思想活泼,是《小星星亮晶晶》给读者的突出印象。童心、童趣,是《小星星亮晶晶》一大特色。《小星星》、《画梅花》两首儿歌,是《小星星亮晶晶》的代表作:儿童文学评论家郑光中评析《小星星》:“幼儿处于最宏伟的景物的源头。他们离星空最近,离大地最近,他们更亲近星空、更亲近大地。当他们举头望见满天繁星时,便唱起了“亮晶晶”,“数不清”的歌谣,进入一个现实以外的真实世界。准确地把握幼儿的这种心态,并以清新恬淡的语言句诗意地把它表现出来,使儿歌获得了永恒的艺术生命。”《小星星亮晶晶》童趣盎然,看得出诗人是真心实意投入到儿童世界中去的。
黄鹏先把童谣写得富于动作性,利用小小的情节,以增加童趣。《小星星亮晶晶》的又一特色是语言顺口,便于记诵,基本上避免了难读深奥之词。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黄鹏先历来主张“要把儿歌当诗写”(参见其《名作赏析与儿童文学创作谈》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3年8月版)。他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实践的。《小星星
亮晶晶》形式多样,除一般形式的童谣外,还采用了传统的摇篮曲、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游戏歌、绕口令、颠倒歌、谜语等特殊形式。传授知识也是《小星星亮晶晶》特点。《小星星&
亮晶晶》中许多作品有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生动细腻的童心刻画,意境优美,格调柔和,不拘形式。凭着感情的流泻而遣词造句,不雕琢词藻,随随便便,活活泼泼,朴素自然,情思溢溢,这些因素,反成为《小星星亮晶晶》的显著特色。侧重培训儿童技能也是作品特色之一。注重教育性与趣味性的结合是黄鹏先儿歌作品的重要特点。黄鹏先创作的童谣形象鲜明、思想健康、富有儿童情趣,语言琅琅上口,易记易诵便于传唱。《小星星亮晶晶》中还有少量收集整理或改编的民间童谣。黄鹏先还创作有歌谣体诗歌集《海蓝蓝天青青》,收有《小星星亮晶晶》之后创作的131首儿歌作品。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赫章县人陈学书,在贵州毕节地区文联工作。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陈学书儿童文学创作以歌谣体诗歌创作最有成就,他的歌谣体诗歌作品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中国儿歌金库》收有他的《小猫钓鱼》、《割麦子》、《桃花开了》、《小猫玩气球》、《铁牛》。《中国儿歌一千首》收有他的《春雨沙沙沙》、《小猫饿得呜呜哭》等。《星星小雨点》是他的歌谣体童诗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收集了他的后期的歌谣体童诗150首。集子中的作品有些曾在省内外获奖,并有一些作品被选入《中国儿歌金库》、《中国获奖儿歌选》、《中国儿歌一千首》等选集。
童趣歌《弟弟学走路》、《看宝宝》、《裙子变短了》等充满儿童情趣,没有任何说教的意味,把孩子天真的性情表现得活灵活现。语言浅显、流畅,明白如话,毫没有什么别扭的句子,满蕴着童趣,而又富于魅力。感情充沛,热烈奔放,想象飘渺而又绮丽,充分反映了时代精神和诗人勃发昂扬的精神和气质。是一篇对小朋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象教材,是儿歌创作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集子中的小猴小猫系列物象歌写得非常精彩。有《小猴打电话》、《小猴骑马》、《小猴吸烟》、《小猴送饭》、《小猴买冰棍》、《小猴摘梨》等。一系列的作品共同塑造了小猴的形象:它做事不用心,送饭摔碗、买回一捆冰棍的竹棍、摘掉满树的酸梨而且忘性大,它不爱护同伴,欺负小狗,它不讲卫生,捡烟头吸,活脱脱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
小猫系列有《小猫小猫不害臊》、《小猫卖鱼》、《小猫玩线团》、《小猫玩气球》、《小猫捉蝴蝶》、《小猫赶集》、《小狗和小猫》、《小猫钓鱼》等。《梅花鹿,扯花布》、《小鲤鱼尾巴长》、《鹅妈妈》、
陈学书1979年还出版了歌谣体童诗集《我架飞船太空游》。集子收入作者歌谣体童诗作品54首。乔大学2009年出版诗集《野花集》其中有许多童诗。
当前贵州创作非常活跃的中青年儿童诗作家有刘脏、郭思思、侯泽俊、穆然、鄢永华、海嫫、吕金华等。刘脏有两本童话诗集出版。郭思思最近出版了《郭思思儿童诗选》。侯泽俊是当前贵州童诗写的很好的一位年轻人,最近有童诗集《封底舞鞋》出版。穆然走歌谣体童诗路子,写了数百首歌谣体童诗。鄢永华的童诗贵州乡土味很浓。海嫫有短诗集出版。吕金华是诗人和寓言作家,出版了两本歌谣体童诗集,一本寓言诗集和一本有寓言诗55首的寓言集。闲鹤也当前贵州童诗写的很好的一位作者。
贵州少年儿童创作的童诗也成为贵州儿童诗的一道风景。童诗是给儿童读的,其作者却多是成人,如果作为成人的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不太容易与儿童读者的心灵相通。童诗怎样才能为儿童理解?
这是童诗最不同于成人诗歌的地方,也是童诗最易显出自身特点的地方。童诗的写作首先就是要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少年儿童作者来写童诗,却不存在这个问题。
贵阳幼儿师范学校儿童文学教师李美编的歌谣体童诗集,收集歌谣体诗歌92首。它的作者,都是在贵阳幼师学习幼儿文学的学生。蒋风教授为集子题词:“一首首儿歌,是一朵朵会飞的花,纯净的心灵,要比花朵更美。”李美取其意作为书名“会飞的花朵”。韦苇教授为集子写序:集子中吴宏的《鸡妈妈数小鸡》是“最能让我眼睛发亮的”作品”韦苇评论道:“数小鸡,借得有任溶溶大师的经验。但作者的创作在于用自己的儿歌淋漓尽致地活画出了一个真真切切的‘小淘气’和鸡妈妈数小鸡越数越着急的情景。集子中巫倩的《小乌龟》也是写得很有趣味的作品。韦苇说:《小乌龟》的趣味在于能逗起孩子许多现实的联想。联想可以使一首好儿歌成了一个美好的窗口,从窗口看出去,世界即广阔又美丽,既生动又丰富。《小羊羔》、罗珽的《奶奶喂了一群鹅》、余瑜的《小鸡出壳》、潘世莉的《小麻雀飞上树》、袁丹的《小狗啃骨》、周媛媛的《石榴娃娃》、聂珊的《小小娃娃》、山晓红的《满天星》、张立的弯月亮等,童谣味很足。闵敏的《对不起,没关系》,还获得全国第二届中师生儿童文学征文三等奖,被《全国第二届中师生儿童文学征文获奖作品选》一书选载。
贵州镇远师范学校学生杨光龙《翅膀和剪刀》(载《贵州中师校园文萃》贵州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六月出版)。
贵阳师范学校学生曾敏《家的小屋》(载《贵州中师校园文萃》),严华薇《槐花》(载《贵州中师校园文萃》),陈培红《致母亲》(载吉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出版《全国中师生作文精选》)。罗进《烧柴火的妈妈》(载《贵阳师范报》)。
贵州思南师范学校学生田茂初《我微笑着走进校园》(载《全国中师生作文精选》)
贵州小学生也有较好的诗歌发表,如2004年11月《贵阳师范报》第107期发表了一组贵阳市金关小学小学生写的诗歌,有《爸爸的爱》、《夕照》、《小朋友,该回家了》、《弯弯的月儿》等4首作品。《贵州都市报》诗歌专版也发表过小娃娃的诗作。
附:贵州童诗集(49种)谢六逸著&
&童诗集《红叶》黎焕颐
&童诗集《秋夜·星空·祖国》陈福桐选编歌谣体童诗集
《天上几颗星》陈仲庵选编歌谣体童诗集
《花枕头》吴泽霖、陈国钧
编 歌谣体童诗集《贵州苗夷歌谣》王泽民主编程&
边著童诗集《小萝卜》杜&
童诗集 《雪花公主》沈&
长篇民间叙事诗 《一双彩虹》贵州人民出版社儿童文学创作组童诗集《野营之歌》龙岳洲著&&
歌谣体童诗集《心中的歌献给党》贵州人民出版社儿童文学创作组童诗集《小手握得比铁硬》钟&
歌谣体童诗集《妹妹骑月亮》王蔚桦
歌谣体童诗集 《鸭司令》叶&
童诗集 《少女的太阳》管&
童诗集《小队之歌》
阮居平著&&
歌谣体童诗集 《鸭与霞》编著
歌谣体童诗集 《天上七颗星》陈学书
歌谣体童诗集 《我驾飞船太空游》、歌谣体童诗集《星星小雨点》余伯秋
著&&&童诗集《小河里的新浪花》钟文森
著&&&童诗集《妈妈的小尾巴》黄鹏先著&&&歌谣体童诗集《小星星亮晶晶》、《海蓝蓝天青青》、《山青青水清清》穆&
童诗集 《小蝙蝠》编著&歌谣体童诗集
《童谣》、《贵州童谣一集》、《贵州童谣二集》、《贵州童谣三集》胡顺猷著&&
童诗集 《彩色的雨》、童诗集《樱桃红了》刘&
童话诗集《我看见的朝霞》、童话诗集《星星落在我头上》魏玉光、储佩成、许润泉等九人&
寓言诗合集《小白兔种菜》储佩成
寓言诗集《喜鹊的风格》杨远承著&&
童诗集 《亮晶晶的露珠》贵州民间长篇童话诗《仰阿莎》李美编歌谣体童诗集《会飞的花朵》
黄邦君编选
童诗集 《当代中学生诗选》李&
美 李文菊编著& 配画歌谣体童诗集《念儿歌学画画》孙铭勋以“拓林”笔名收集整理的《四川儿歌》集孙铭勋编&&
歌谣体童诗集
《儿童谜语诗》鄢永华著&&
作品集《梦的边缘》其中有童诗20首乔大学著&&
诗集 《野花集》其中许多童诗作品郭思思著&&
童诗集《郭思思儿童诗选》侯泽俊著&&
童诗集《风的舞鞋》吕金华著&&
寓言诗集《时间神的壮举》及歌谣体童诗集两本。1949年——1977年以前,贵州人民出版社还编辑出版童诗集《河水弯弯上山冈》、《星星与奖章》、《莺歌燕舞春光好》。
贵州童诗品种丰富多彩
&& 抒情童诗——谢六逸《梅利的小羊》、《春》黎焕颐《草坪》、《小小的嘴巴》、《雪花》;穆然《清晨》、《露珠》、《云姐姐》等;叙事童诗——沈耘编长篇民间叙事诗《一双彩虹(《彝族叙事诗选集》)等;寓言诗——魏玉光、储佩成、许润泉等九人寓言诗合集《小白兔种菜》,收入35首寓言诗作品;储佩成寓言诗集《喜鹊的风格》;吕金华寓言诗集《时间神的壮举》,寓言集《金华寓言》,集中首。贵州水族寓言式双歌;罗绍书《君子国国王选驸马》等;童话诗——杜若《雪花公主》、《秧子与稗子》、《麻雀的悲哀》,刘脏童话诗集《我看见的朝霞》、《星星落在我头上》;儿童散文诗——徐成淼&
散文诗寓言《风筝》、《彩虹》等;儿童剧诗——&陈光余谐剧《到底谁的错;胡顺猷童话歌舞剧《达达和莎莎》(唱词);活的“儿童歌舞剧”——贵州侗族儿童演唱的“嘎勒温”;儿童“侗族大歌”歌词;余未人童话歌舞剧《金钥匙》(唱词);桌廉操执笔长石文工团集体创作儿童歌舞剧《放羊坡上》(唱词);童话侗歌剧《蝉》(唱词);任岷儿童谐剧小品《小盼的生日》;戴明贤儿童歌舞剧《夜郎新传》(唱词);儿童曲艺唱词——杨远承《望子成龙》、《学书法》、《买书包书有什么用》、《小毅过星期》、《小龙搞科研》、《平凡的夜晚》、《手挽手儿齐步走》;赵修朝《凤怨虎尤》(书帽);儿童游戏诗——谢六逸《割麦》(幼儿剧实质是有目的、有组织进行的游戏);儿童谜语诗——孙铭勋编《儿童谜语诗》;歌谣体童诗——黄鹏先《小星星亮晶晶》;儿童故事诗——王泽民主编,程&
边著《小萝卜》;儿童配画诗——李&
李文菊 编著& 配画歌谣体童诗集《念儿歌学画画》;儿童科学诗——刘智祥等著&科学诗选·七人集《飞跃吧
China》;儿童朗诵诗——孙铭勋
《幼儿园朗诵诗歌》(两集);少儿歌曲歌词——《贵州少数民族少儿歌曲》(贵州省民委文教处·贵州民族音乐研究会编)
进入教材的贵州童诗民间歌谣体童诗《三国刘备打草鞋》——普通高校《儿童文学教程》;阮居平歌谣体童诗《鸭与霞》——普通高校《儿童文学教程》(《儿童文学教程》(马筑生撰写40页)——普通高等学校教材,2004年初版,2009年第二版。国家教育部2004年评为优秀教师教育资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向日葵品牌”;已经印刷20余次,近20万册。是最受欢迎的普通高等学校儿童文学教材)。李发模许多诗作被选入中外中学教材和儿童文学作品选本。如《力的弧线》,入选87年贵州省初级中学补充教材;21《汹涌的水流》入选1983—1992《儿童文学》典藏书库《盛世繁花》散文诗歌卷;
23未来出版社出版的受当代少年欢迎的《朗诵诗选》也收有李发模的诗作。52222黄鹏先歌谣体童诗《小星星亮晶晶》——中师《阅读与写作》。
综上所述,可知贵州创作童诗成果颇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887铁算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