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姓起源称谓是什么郡

金姓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金姓
的姓源较多,最早的源于上古时的少昊帝,另一支出自西汉时的(音密滴)。除上述两支外,前秦时,羌族首领有金氏。历史上的新罗姓金。五代十国之一的的开国之王叫,因镠与同音,为避其名讳,该国的人,皆去刘字的卯头刀旁,改为金氏。还有一系是由铁木复姓所改,为元太祖()的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家。金姓的郡望是、京兆。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序的姓氏中,金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一。类&&&&别姓氏记&&&&载《》
[金,读作jīn(ㄐㄧㄣ)]
金:中华,排列第六十位。金(jīn)姓,源出有:金姓出自少昊金天氏。相传少昊是上古五帝之一,是的己姓子孙,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即东汉应劭《》所云:金姓是“少昊金天氏之后”。少昊是古代东夷部金姓落首领,东夷部落以鸟为,他曾以鸟名为官名,设有工正和农正,管理手工业和农业。相传他因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土生金,他以金德王,故号为氏。《》上说:少昊自穷桑登帝,后徙。穷桑在今曲阜市北。少昊的子孙中,有一支简化他的号“金天氏”而为姓氏,就是金氏。源于,金姓出自西汉时期匈奴休屠王之子金日磾,属于帝王赐姓为氏。西汉王朝时期,南匈奴休屠王的儿子名叫日磾,在汉武帝执政时期随母亲归顺于汉室,汉武帝因获休屠王故赐其姓为“金”,[1]曾为马监,后以功拜车骑将军。金日磾,公元前134~前86年,字翁叔,匈奴休屠王太子,武威休屠人(今民勤)。著名西汉大臣,车骑将军,有远见卓识的匈奴族政治家。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农历9月,金日磾病逝于长安(今西安市),终年四十九岁,陪葬于茂陵,谥为“敬侯”。金日磾长期生活在汉王朝,勤学苦练,钻研汉朝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等进步文化。因此,他在供职中央期间,尽力维护统一,反对任何破坏和分裂统一的行为,他一生多次识破并挫败叛乱活动,在维护汉王朝的统治和社会安宁方面,建立了不朽功绩。
金日磾的后代子孙,就以所赐之“金”为姓氏,尽皆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源于改姓,出自五代时期吴越国刘氏一族,属于因谥改姓为氏。唐朝末期至五代时期,吴越大豪钱镠创建了吴越国,他成为开国第一任君主。
由于钱镠的“镠”与“刘”为同音字,为了令辖下皆避自己的名讳,钱镠便下诏将吴越国中所有的刘氏族人皆改为金氏,世代相传至今。相传古有金国,国人以金为氏,伏羲臣为其后(见《姓考》)。金姓发源地(百家讲坛截图)赐姓而来。明代王子也先土干,元人额森图克、阿尔实哩等受赐金姓;清赐台湾土著七姓有金姓。改姓或其他。元人、清人均系改姓;景颇族金劈氏、恒滚氏,达斡尔族索曲氏、德力根氏等汉姓为金;时羌族,唐时新,金时女真族,今日回、蒙、土等族均有金姓。族中源自“王”姓。公元1392年,高丽王朝大将废黜高丽为国王,改国号为“朝鲜”。朝鲜王欲将蒙古血统很浓的原高丽王朝王室家族(王姓)斩尽杀绝,于是朝鲜王姓之人纷纷改姓金、全、玉。
根据《》和《》记载,公元65年听到西部的树林传出公鸡的鸣叫。于是派宰相前去看个究竟。瓠公在林中发现一个挂在树上的金盒子。还有一只公鸡在金盒子下不停地鸣叫。脱解尼师今令人将金盒子取下。打开盒子后,竟然发现盒子中有一个小孩。于是将这个小孩收养。由于小孩来自金盒子,故而被脱解尼师今定为金姓。发现金盒子的树林因此也被改名为(公鸡鸣叫的树林)。《三国史记》记载:“改始林名鸡林, 因以为国号”。源于地名,出自时期西北金城郡,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在《前汉·地理志》中记载有金城郡。金城郡,是汉昭帝刘弗陵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开始设置的。原为古匈奴之地,后在农历7月,以边塞阔远,取天水、陇西、张掖郡各二县置金城郡。传说当初筑城得金,故称金城。而且称“金”,取其坚固之意。金城郡辖今甘肃省兰州以西和青海省的一部分,即皋兰县西北黄河北岸一带地区,治所在允吾(今甘肃永靖),汉朝时期的金城即指今兰州,但不在金城郡辖区之内。西晋朝时期初治榆中(今甘肃榆中),东晋时期移治金城(今甘肃皋兰),北魏时期金城郡初治榆中,后徙金城(今陕西汉阴)。隋朝时期废郡,改置兰州,移治皋兰。唐朝时期先称兰州,后改金城郡,再后又改称尘州。宋朝时期干脆称兰州金城郡,南齐因之,治所在今陕西南郑。
古代居金城之民,多为故匈奴、西羌之民,因而有取金城之名为汉化姓氏者,称金氏。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执金吾,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史籍《前汉·百官公卿表》中,记载有官吏执金吾。金吾,是古代的一种祥鸟的名称,专避不祥之兆。后在帝王国君出行时,“执金吾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实际上,在侍卫一类官中,金吾,就是一种武器,为金属棒,多以铜棒制造,以黄金涂抹在两端,上刻有“金吾”,样子好似的金箍棒,职位到了校尉之属者方能执有,谓之“金吾御史大夫”,为武职,护君惩佞,简称“执金吾”。执金吾多是帝王的亲信,对君主忠心不二,受封“执金吾”者,一直是门庭荣耀之极的美事。在唐朝时期,分为左、右金吾卫,负责掌管宫廷河京畿的护卫,为禁卫军之一。在金吾卫中设有上将军、大将军、将军等官职,官秩卫正二品,属大员。这种官制一直沿用到明朝时期。
在执金吾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金吾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金氏。源于官位,出自三国后期时期官吏金曹,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金曹,为曹魏、晋朝以后,在丞相、三公府中设置的一种官职。曹魏时期,在丞相府专门设有金曹官署,长官称金曹掾,官秩三百石,下设金曹属一人,官秩二百石,官位七品。金曹官署主要负责掌管货币、盐铁之事。到了晋朝、南北朝时期,丞相府内均将相应官职改称参军,但南朝刘宋政权在太尉府中仍设为金曹。
在金曹掾、金曹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金曹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金氏。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朝时期蒙古王室,属于帝王赐姓为氏。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率二十万大军伐漠北,元世祖孛尔只斤·忽必烈的后裔、蒙古王子孛尔只斤·也先土干率妻子及其部族众人归降,明成祖大喜,特赐其汉姓为金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阿勒特氏,源于元朝时期蒙古阿儿剌部,以部为氏,世居塔巴克努图克哈喇。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lte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
⑵.蒙古族阿鲁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rute Hala。所冠汉姓即为金氏。
⑶.蒙古族阿苏克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以地为氏。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suke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
⑷.蒙古族阿苏特氏,以部为氏,世居锡喇塔拉(今甘肃张掖永固镇)。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sute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
⑸.蒙古族阿噜罗特氏,源于元朝时期蒙古阿鲁剌惕部,世居察哈尔。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rurote Hala。所冠汉姓即为金氏。
⑹.蒙古族阿穆尼布塔斯氏,世居荪尼喀扎哩。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munibutas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
蒙古族博尔济氏,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裔,世居东城(今吉林梨树叶赫乡)。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rgi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边氏、季氏、李氏等。
⑺.蒙古族博罗特氏,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裔,世居察哈尔。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lot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包氏等。
⑻.蒙古族博尔吉津氏,亦称白尔济吉氏,源出元太祖“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裔,世居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噶镇)。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rgigin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包氏、陆氏、王氏、梁氏等。
⑼.蒙古族博尔齐特氏,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裔。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rkit Hala。所冠汉姓即为金氏。
⑽.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亦称博尔机锦氏、包结虑驼氏,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裔,突厥语“蓝眼睛的人”。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锡喇木楞(今内蒙古东部克什克腾旗西喇木伦河流域)、乌鲁特(今内蒙古兴安盟)、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克鲁伦(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克鲁伦河流域)、察哈尔、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噶镇)、巴岳特(今山西天镇、阳高)等地。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rjigit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包氏、鲍氏、博氏、李氏、陆氏、王氏、梁氏、尹氏、寇氏、奇氏、波氏等。
⑾.蒙古族特济氏,亦称台吉氏、唐基氏,汉义“太子”,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裔,世居扎库塔。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egi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云氏、鄂氏、赵氏、敖氏等。源于改姓,属于冒改姓为氏。元朝时期有个金覆祥,原先本为刘氏,后改为金氏,其后裔子孙遂皆为金氏,世代相传至今。
清朝初期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本名张采,字若采;明朝灭亡后,他改名为张人瑞,字圣叹;后又改姓为金氏,目的就是为了在衡文评书中响亮其笔名,因此在金圣叹的后裔子孙中,便有人干脆以先祖笔名为姓氏者,称金氏,世代相传至今。源于,出自明朝时期景颇族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明朝时期,西南地区景颇族中有复姓金劈氏、恒滚氏。在明朝初期,明太祖严禁胡姓,因此多取汉姓为金氏。源于,出自明朝时期达斡尔族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达斡尔族精奇哩氏,斡尔族著姓之一,世居精奇里乌喇(今俄罗斯境内结雅河流域)、噶哈里碧汉额里村(今吉林延吉朝阳川)、黑龙江沿岸等地。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ingciri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
⑵.达斡尔族索曲氏、德力根氏,到清中叶以后,多取汉姓为金氏。源于,出自清朝时期满族诸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在清兴祖佟·福满、清景祖佟·觉昌安的清朝满族皇室后裔爱新觉罗氏族人中,皆取意为汉姓金氏,时代相传。
⑵.满族楚库勒氏,亦称车勒库勒氏、褚库尔氏、车克里氏,满语为Cukule Hala,世居楚库勒(今黑龙江黑河江北俄罗斯境内褚库尔村),以地为氏,后多冠汉姓为金氏、楚氏等。
⑶.满族金佳氏,满语为Gin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海岸则自俄罗斯滨海地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金氏。
⑷.满族精吉氏,满语为Ginggi Hala,世居乌拉(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金氏、精氏等。
⑸.满族精格哩氏,亦称精厄礼氏,满语为Ginggeri Hala,汉义“洁净”,世居乌拉(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金氏、精氏、孙氏、景氏等。
⑹.满族索尔济氏,满语为Sorgi Hala,以地为氏,世居乌拉(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金氏、索氏、锁氏、关氏等。
⑺.满族锡尔馨氏,亦称谢京氏,满语为Sirhin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以姓为氏,世居和托阿拉(今辽宁新宾),后多冠汉姓为金氏、谢氏等。
⑻.今辽宁丹东东沟大孤山镇满族金氏的始祖为佟·猛特木,他曾在后金时期督师南关,连战连捷,深受后金大汗佟·努尔哈赤所器重。后因为恃权私收降女为妻,被佟·努尔哈赤定罪处斩。经诸位大臣力保其征战之功,方予免死,却被贬配至辽东。其后裔爱新觉罗·塔石后来乘船过海,隐居在辽宁丹东的大孤山下,后代子孙散居在东沟金大岭、三道洼等地。满族金氏显祖爱新觉罗·塔石的后裔皆为宗室金氏。[2]少昊氏、熊卓、金日磾、孛尔只斤·也先土干、易卜拉欣·先锡、胡达哩、金圣叹(张采、张人瑞)、爱新觉罗·塔石。金姓图腾金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十九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四百六十七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9%左右。金氏姓源较多,发源地主要有山东和陕西及浙江、江苏间地。
先秦时金姓的活动仅有点滴资料,秦汉以后,金姓活动地区很快扩展到西北、东北、中原和江浙闽地区,河南一直是金姓的活动中心。到唐宋时期,由于中国人口重心的南迂,金姓的重心向东南移动,最终形成今天的以河南和江浙为主要聚集地的分布格局。金氏精华录笺[3]
宋朝时期,金姓大约有13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排在宋朝姓氏第九十五位。金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约占全国金姓总人口的22%,占安徽总人口的0.6%。金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湖南、河南、浙江、江西等省,集中全国金姓人口的九成。全国形成了以皖南为中心的皖、湘、豫、浙、赣金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金姓大约有4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7%,为明朝第五十一位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金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快得多。金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二省,大约占金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安徽、江西,这二省的金姓又集中了14%。浙江为金姓第一大省,大约占金姓总人口的47%。宋元明时期,金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地区迁移。全国的金姓聚集区仍在江南地区,但金姓的人口重心向东漂移。当代金姓的人口已近380万,排在全国第六十九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1%。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金姓人口由44万增加到380万,增长了8倍多,金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金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浙江、河南二省,大约占金姓总人口的31%,其次分布于安徽、江苏、湖北、辽宁、上海,这五省市的金姓大约占金姓总人口的33%。浙江为当代金姓第一大省,大约居住了金姓总人口的20%。全国形成了东南皖苏沪浙、中原豫鄂、东北三省三块金姓聚集区。在近600年期间,金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些区别,主要的流动是向西和向北的强劲回迁。金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金姓是属于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的姓氏。在浙苏沪皖、赣闽北部、湖北大部、河南南部、贵州大部、云南东部、广西西部、宁夏、甘肃中部、黑吉、辽宁大部、内蒙古东北部,金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4%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2.9%,居住了大约65%的金姓人群。在河南中部、山东南部和东部、陕西南部、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川渝、湖北西南、湖南大部、贵州东北、云南大部、广西中部、赣闽南部、台湾北部、河北东北、辽宁西南、内蒙古东部,金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2%一0.33%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6.3%,居住了大约23%的金姓人群。金氏起源
南北朝时,金氏有迁至今省境者,如大都督,就是(今县北)人。贞观年间所定益州蜀郡(治所在)三姓之一有金氏,河西郡(今)四姓之一有金氏。、时期,南方的金氏除在今、一带发展外,还分布于今、、、、、等省;北方的、、等省也都有金氏的聚居点。从清朝嘉庆年间开始,闽、粤金氏陆续有人迁至,此后,有的再迁海外,侨居于等国家。
金姓早期名人已如上述。唐代有金忠仪,人,朝官将军。宋代有,今属)人,官龙图阁直学士;,(今属)人,奉诏举孝廉,为天下第一,郡人号“义门金氏”。元代有学者,书法家金元举。明代有学者,散曲家。明末清初有著名文学批评家,曾对《水浒》与《西厢》进行批改。清代有书画家,隶书朴厚,楷书自创一格,其画造意新奇,为“扬州八怪”之一;还有兼吏部尚书加太傅,画家,学者,诗人,史学家。金姓英才辈出,代不乏人。
金姓的郡望是彭城、京兆。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姓氏中,金姓排在第69位。金日磾金日磾- 西汉大臣。匈奴休屠王太子,归汉。其后世代代官宦,且多为侍中。金姓历代名人中地位最显赫者。
金忠仪 - 新罗人,时朝官将军。
金文刚 - 宋代之龙图阁直学士- 明朝官吏。多次随从明成祖北征;宣宗时命修两朝实录,任官。
-南宋浙江兰溪人,抗金名将,官至驾前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后宋亡于元,愤时事不可复为,归隐福建侯官,建有将军庙现存。
-宋元间人。理学大家,宋亡入元,不仕,专意著述,晚年筑室隐居金华仁山下,讲学于,以淑后进,为浙东中坚,尊称为仁山先生。
金忠 - 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明朝大臣,官至兵部尚书。死后追赠荣禄大夫、少师,谥忠襄。
金圣叹 -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
金农 - 清代书画家兼诗人,扬州八怪之一。
金之俊 - 清代中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傅。
金侃 - 清代名画家。
金榜 - 清代名学者。
金和 - 清代名诗人。
金门诏 - 清代名史学家。
- 字元机,至三国时期京兆人,担任过黄门郎、太守,也当过拜议郎,等官职,最后成为荆州的太守。
- 东汉末期人物,金旋之子。
-()字龙荪,浙江诸暨人,生于湖南长沙。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
-民国时期新疆军阀。
金立群 - 历任世界银行中国副执行董事、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副行长,现为监事长
- 民国时军长
- 著名国际问题专家、社会活动家,曾任市副市长
-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文大学前任校长
- 历任市副市长、北京市规划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委常委、副书记、局长、财政部部长
- 台湾电影导演
- 曾任副市长
- 曾为歌手、演员、,现为台湾立法委员
- 台湾歌手
金佩姗 - 台湾歌手
- 台湾歌手
- 中国大陆演员,著名童星
- 台湾政治人物,台湾独立运动的积极鼓吹与呼吁者,政治评论家
- 中国女歌手,被誉为“大陆甜歌玉女小”。2005年发行首张个金莎人音乐专辑《》后迅速串红。金莎的嗓音甜美灵动,清新脱俗,2010年演唱的穿越神话剧《》中的片尾曲《》更是红遍了大江南北,截止目前已发行10张个人音乐专辑。
- 中国朝鲜族女歌手。
-中国内地演员、副导演。
金坚范-中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
- 中国现代语法学家,中国历史学家
- 又名毓绂,中国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金安平 - 华裔历史学家,金毓黻的孙女
- 中国当代。
-中国当代著名辞赋家、现实主义作家、诗人。
- 中国男子
- 字湘帆,中国近代
- 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上海市名中医。
- 女共产党员、的第二任妻子
- 知名作家,与齐名,被誉为“南金北季”。
金士杰 - 台湾演员、和导演
- 中国近代最早的女留学生,最早的女西医。
- 中国大陆著名礼仪专家,外交系主任
- 前台湾知名女星,现为香港知名女星
金和康 - 中国导演,因撞车而去世
- 任中国外交部参赞、副司长、、大使、中国外交会副会长等职。现为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副会长。
金天羽 -中国现代诗人
金铁霖-著名音乐教育家
金波,著名小说家,出版长篇小说《我叫王老歪》《于二愣职场奇遇记》等三部,短篇小说集《感谢谎言》《妈妈的眼泪像河流》等十多部。
金国忠-迪拜商会会长
金世佳-中国上海青年演员,曾获06形象大使前六名,出演过《爱情公寓》等
—校园诗人、安徽省委员会副主席
金宗朝-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4]
金兀术—-太祖第四子,名将、开国功臣。-韩国女子团体的队长兼第一主唱,擅长高音。2004年参加选拔9000:1的几率脱颖而出,获得第一位&大奖,2007年8月以少女时代组合出道,凭借优秀的唱歌实力可爱的外貌和特有的亲和力,拥有较高的人气。
,韩国SHINee组合成员之一,任主唱。
, “上海流亡政府”时期总统
, 已故政治家,有“朝鲜国父”之称,金日成的金氏为朝鲜“全州金氏”,始祖是新罗第56代王敬顺王的第4子“金殷说”及其8世孙“金台瑞”。追溯金家族谱,金日成的太爷爷叫“金膺禹”,是朝鲜平壤中城里贫困人家,因给平壤地主李平泽家守墓而全家居住于万景台。爷爷名叫“金辅铉”。父亲名叫“金亨稷”(后改名为“金顺川”),为金氏“亨”字辈。金日成本名“金成柱”,为金氏“柱”字辈。
, 金日成之子,北朝鲜前任,已故。金正日的本名为“金正一”),“正”字辈(现朝领导人金正恩即为“正”字辈三子)。
, 前任韩国总统
- 女影星金喜善
,JYJ组合成员。是兼具歌手,演员,词曲制作人, 舞台导演 ,设计师的多重身份艺人。
,JYJ组合成员。韩国男歌手、音乐剧演员。
,演唱组合成员之一。2002年参加唱片公司SM Entertainment所举办的Starlight Casting System被发掘并签约成为SM的艺人练习生。2005年2月以电视剧演员身份出道,其後更担任主持及电台DJ,同年11月以Super Junior成员正式出道。
()是韩国著名男子团体成员之一。在队中担任主唱。2001年参加Starlight Casting System Casting,获得SM BEST选拔大赛歌唱赛第一名,後加入S.M. Entertainment,
()是韩国人气男子组合中成员。2002年参加举办的Best选拔外貌大赏出道。
,韩国歌手,著名偶像天团“Super Junior”的主唱。获得2004年第三届CMB ChinChin歌谣祭银奖出道。
,韩国SHINee组合成员之一key,擅长舞蹈和英文,担任组合的RAP、副舞和主唱。
,韩国Super Junior组合成员,2002年获得SM美洲地区最佳选拔大会最佳外貌奖,後加入S.M. Entertainment。日通过《》以演员身份出道。日作为Super Junior成员正式出道。
,韩国著名女单运动员,多次获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冠军,2010年花样滑冰女单金牌获得者。
,艺名L,韩国组合Infinite成员。
,韩国天团少女时代成员,新一代舞后。
,韩国组合Wonder Girls前成员,现为韩国组合4 Minute成员,并与同门师弟Beast成员张贤胜组成Trouble Maker。
,韩国歌手,演员,人气团体的队长。性格乐观开朗,具有四次元思维,因此亦有“宇宙神”之称。出演综艺节目《》、电视剧《》、韩版《》等。其发行的个人音乐作品均创下亚洲多项榜单销售纪录,是兼具歌手与演员的双重身份的优质偶像艺人。
,韩国男演员,日生于首尔,现就读于戏剧电影系。2012年主演电视剧《》收视率高达42.2%,2013年首部主演电影《》打破韩国影坛十一项票房纪录,2014年主演电视剧《》为亚洲观众熟知。夺得多项电影,电视大奖,被誉为最有潜力的20代男演员,和韩国最年轻的的视帝。
,韩国最大娱乐公司的公开练习生之一,并被选入了SM公司将于2012年推出的男子团体的其中一员,艺名为,个人官方预告已于日0点全球公开。
,是SM公司2012正式推出的EXO组合成员,分别有 与两个子组合,EXO-M该组合在出道活动,EXO-k队在韩国出道活动。金珉硕属于EXO-M队在中国活动,是队内的领唱、副领舞。
(艺名:SUHO),日出生,在SM公司担任练习生,练习生期间曾与同组成员,一同出演前辈的《hahasong》而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日公开EXO首支MV《》正式确定EXO-K成员身份。日公开个人出道预告片和官方照片。
(艺名:),日出生于,2011年通过 S.M. Casting System 进入,成为旗下练习生学习一年演艺。2012年已12人男子组合EXO成员,属于子队正式出道,在组合中担任主唱。:彭城郡原为西汉时期的楚国所置。汉宣帝地节元年(壬子,公元前69年)以楚国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县(今江苏徐州),西汉朝黄龙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复名楚国,东汉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又改为彭城国。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复为彭城郡。隋开皇时期(公元581~600年)废郡,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又改为徐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名彭城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徐州。历史上的彭城郡,其统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山东省微山县、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沛县东南部及邳县西北部,安徽滩溪县东部及山东微山县一带。彭城郡与沛郡在地域范围上有部分重叠。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京兆堂:以望立堂。
丽泽堂:宋朝的时候金履祥最长濂洛之学,进入元朝,元帝召他任国史馆编修,没到任就死了。他曾在丽泽书院讲学,所以称“丽泽堂”。[2]源自少昊;望出彭城。全联典指金氏的源流和郡望。
仁山理学;翁叔勋员。上联典指元朝时期学者金履祥,字吉夫,号次农,学者称仁山先生,兰溪人。曾在严陵钓台书院教学,后专心著述,晚年又曾在丽泽书院讲学。撰《尚书表注》,对《尚书》中的一些篇章表示怀疑;又撰《论语集注考证》,对未熹的《集注》加以核实补充;另著有《孟子集注考证》、《仁山文集》等。下联典指西汉大臣金日磾,字翁叔,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汉武帝时跟从昆邪王归附汉朝,历官马监、侍中。汉昭帝即位,他与霍光、桑弘羊等人同受遗诏辅政,因揭发莽何罗谋反有功,封秺侯。
麞侯世爵;仁山隐君。上联典指西汉大臣金日磾。下联典指元朝学者金履祥。
绩垂秀水;学宗仁山。上联典指清朝的金学坚,秀水人,贫而能守,不为豪势所屈。下联典指元朝的金履祥,一代名儒,学者称“仁山先生”。
醉乡作记;庐墓生光。是孙典指北宋乐平人金极,字克中,绍圣年间进士,官分宜宰,曾上书请求斩“六贼”之首的奸相蔡京。后自号市隐,筑庐名“醉乡”,并作《醉乡记》。下联典指南宋兰溪人金景文,字唐佐,双亲去世后,他在墓帝筑庐守孝,夜里见五彩天光照射墓上,人们以为是他的孝感所致。咸淳年间,被祀于三贤祠。
勋名翁叔;理学仁山。上联典指西汉大臣金日蝉(公元前134~前86年),字翁叔。与霍光、桑弘羊一起受遗诏辅政有功。下联典指宋末学者金履祥(公元年),字吉父,元朝兰溪人(今浙江兰溪)。学者称其为仁山先生。他学以朱熹为宗,一生穷究义理,致力著述,为一代名儒。
秺侯世爵;仁山隐居。上联典指西汉金日磾封为秺侯,子赏袭爵。下联典指元朝时期的金履祥,宋末以史馆编修召,未及用而宋亡,隐居仁山不仕。
彭城世泽;少昊家声。全联典指金氏为省昊金天氏之后。万花烘锦绣;七叶耀簪缨。全联典指西汉金日磾。
寿门多国宝;若采有才名。上联典指清朝书画家兼诗人金农(公元年),字寿门,仁和人(今浙江杭州)。善诗文,精鉴别金石、书画。工隶书。楷书自创一格,号称“漆书”。五十岁开始学画,造意新奇,其作品为国宝。为“扬州八怪”之一。下联典指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公元年),名采,字若采,吴县人。喜批书,有才名。有诗选。汉室忠勋素著;义门孝友流芳。上联典指西汉大臣金日蝉,字翁叔。与霍光、桑弘羊一起受遗诏辅政有功。下联典指宋朝孝廉金彦,邵阳人。力学善属文。好施与,淳孝友,郡人号“义门金氏”。后奉诏举孝廉,为天下第一。
王母曾称西母;女仙亦号金仙。上联“王母”,即西王母。下联典指睿宗二女出家,一封为金仙公主。身行百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此联为何廉昉赠金粟香联。
德行人间金管记;姓名天上碧纱笼。此联为清朝书画家兼诗人金龙自题联。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归器内,各现方圆。此联为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叹自题联。
玉册载勋,武毅功名为烈;银章受卷,文靖温裕有容。上联典指明朝初期都督佥事金朝兴,巢人。沉勇有智略,所至以偏师取胜,功出诸将上。谥武毅。下联典指明朝建文进士金幼孜,名善。新淦人。永乐初累迁谕兼侍讲。从幸北京,帝北征,所过山川要害,辄命记之,有旨属起草,据鞍立就。宣德时卒,谥文靖。
德业文章,百善之端惟孝;风霜雨露,四时之感在心。此联为安徽省至县金家村金氏宗祠联。
支分雷水、宅卜松山,三十年谱牒重新,切毋忘祖德宗功,缔造一番基础;姓锡彭城、声传江夏,六七面规章依旧,须辨别左昭右穆,发明万代渊源。此联为安徽省望江县松树山东祠岭村金氏宗祠联。[2]安徽绩溪胡金紫祠续修宗谱启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微州市博物馆。
上海宝山罗溪金氏谱略一卷,(民国)金其源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
辽宁锦西金氏族谱一卷,(清)金锃纂,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锦西市沙河营乡乌朝屯。
上海嘉定金氏家谱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金恩沛辑,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延陵金氏续修宗谱十二卷,(民国)金杏魁主修,金杏生主稿,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延陵纯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毘陵湖里金氏宗谱十二卷,(民国)金元升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树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今仅存第一~三卷、第五~十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毘陵钱桥里金氏宗谱十二卷,(民国)金震一等续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雍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常州毘陵白荡金氏宗谱八卷,(民国)金嘉戊主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吴县金氏世谱,(清)金正诗、金正麟纂修,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江苏吴县金氏宗谱十卷,(清)金景谟、金升重修,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敬承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博物馆。
江苏吴县下保金氏重修族谱一卷,(清)金景谟、金升重修,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敬承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博物馆。
江苏吴县洞庭夏泾金氏宗谱八卷,(清)金兰军编,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叙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吴县金氏族谱钞,著者待考,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金科乙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博物馆。
江苏吴江金氏家谱五卷,(清)金学诗编,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修,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无锡金氏宗谱三十二卷,(清)金风岐编,光绪丙子版(公元1876年)十四卷;(民国)金梯射编,民国丁卯版(公元1927年)十八卷,均为三贤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无锡市档案局。
浙江休宁迁浙金氏谱略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杭州金氏宗谱一卷,(清)金日修纂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鄞县鄞月湖金氏家乘二卷,(民国)张琴纂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稿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慈溪汉塘金氏宗谱二卷,(民国)金利镇、金忠书等创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奉恩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奉化龙溪金氏宗谱五卷,(清)王际青重修,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嘉兴金氏如心堂谱,(清)金鸿吉、金兆蕃等重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山西大学图书馆。
浙江嘉兴金氏如心堂谱,(民国)金兆蕃续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兴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浙江省嘉兴市图书馆。
浙江绍兴山阴贤庄金氏宗谱,(清)金良编辑,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敬爱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绍兴山阴贤庄金氏家谱,(清)金良编辑,金兆珑续编,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绍兴平水金氏宗谱,(民国)金兆珑编,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诸暨暨阳西安白浦刘金氏宗赠十卷,(民国)金足民纂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忠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诸暨研塘金氏宗谱十二卷,(民国)金汝洲、金咏棠续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上虞金氏家乘十四卷,首二卷、末二卷,(清)金鼎、金晴川等修纂,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旧续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上虞前江金氏宗谱六集十八卷,(清)金晴川、金翰臣修纂,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旧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金华凤山金氏宗谱五卷,(清)金元发等纂修,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金华市文物管理局(另有一部缺第二卷)。
浙江兰溪桐阳金氏宗谱八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芝堰乡桐山後金村。
浙江临海金氏世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
浙江临海金氏世谱二十四卷,(清)金炎之纂,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湖阜草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十二~二十四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
浙江临海临邑涂下桥蟾洋金氏宗谱四卷,(清)金在镕、金世凯纂修,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黄岩大田金氏宗谱十二卷,(民国)金彭年纂,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卷、第四卷、第八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
浙江松阳西演坑金氏宗谱三卷,(民国)叶冠祥撰,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松阳县玉岩乡西坑村、浙江省松阳县玉岩乡大垢下村。
浙江松阳吊玄金氏宗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松阳县斋玄乡上坌村。
安徽休宁新安休宁瓯金氏族谱四卷,附录五卷,(明)金嘉宾修,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休宁新安休宁瓯山金氏族谱四卷,(清)金汝麟等续修,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安徽休宁瓯山金氏眉公族谱,(清)金敦炽编,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稿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休宁瓯山金氏族谱六卷,首一卷,(清)金福堂等修,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休宁瓯山金氏眉公支谱四卷,(清)金锦荣纂修,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休宁瓯山金氏迁庐支谱表,(民国)金宣猷、金骏猷录,民国年间油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江西婺源上坪金氏七修宗谱,(清)金兴云等纂,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西省档案馆(仅存一卷)。
湖北黄冈金氏宗谱四十二卷,(民国)金绪斋续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南极乡陶山村。
湖北黄冈金氏宗谱,(民国)金文藻等重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振声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三十九卷。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北黄冈金氏宗谱十八卷,(民国)金宏太、金勤香续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潘塘乡郑楼村。
湖南长沙金氏四修族谱十六卷,首三卷,(民国)金士横等纂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仅存卷首上册)。
湖南宁乡金氏续修族谱,(清)金胜周、金秀坤修,金孔曙纂,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彭城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仅存卷首)。
湖南湘潭金氏四修族谱八卷,(清)金序绳纂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福荣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金氏宗谱十八卷,(清)金玉山等修,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长庆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金民族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金奉尧辑,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吴江县图书馆。
金氏族谱,(清)金明远题识,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吴江县图书馆。
安徽祁门京兆金氏宗谱六卷,(清)金可斤修,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桐城盘山金氏志升公支派谱,(现代)金城纂,1995年手写本复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富阳富春望仙金氏宗谱,(现代)金炳升等修,1998年敦伦堂计算机排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暨阳金刘氏宗谱,(清)金向荣等纂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人和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暨阳白浦刘金氏宗谱十卷,(民国)金足民等纂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忠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暨阳西安白浦刘金氏宗谱,(清)金春标等总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忠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东阳中山刘金氏宗谱十卷,(清)刘刚沛等纂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五卷、第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东阳重修刘金氏宗谱三卷,(清)何盈群等纂修,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东阳六居刘金氏宗谱三卷,(清)刘益明等纂修,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东阳刘金氏宗谱,(清)刘明安等纂修,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东阳六居刘金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咸丰五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四~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缙云重修彭郡刘金二氏宗谱十四卷,(清)刘洪福等纂修,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五卷、第七卷、第十一卷之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四川苍溪金氏字辈“大、登、玉、作、贤  廷、昌、克、少、先  奉、字、为、天、宝  志、德、本、仁、山”。湖北仙桃泥湖支派:“贤良兆光彩培植永吉昌承先惟宝善华国以文章诗书宣盛典礼易举鸿纲汉爵焕祥瑞万代长盛芳”。
湖北仙桃江汉支派:“世德宏有文明必达其兆方升保邦贻家承先济美惟秉忠贞敦信崇义永绍万年喻礼尚仁敬学启智纯良恭俭慎举善思”。
湖北随县(今随州)何店花园村字辈:……(前不详)云华辅立琮辉焕世代昌发(后不详)……
湖北竹山金氏字辈:“天邦臣师必与显名孔孟道学希世光荣汝惟尚志”。
湖北汉川金日磾后代字辈:“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后增克绍先业正学大光宽信敏惠厚德显扬”。
湖北汉川金氏字辈:“施礼传家克成(少)先业正学大光”。
湖北沅江金氏字辈:“国正天心纯学本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帝廷贤辅佐必用读书人”。
湖北花水港金氏字辈:“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克绍先业正学大光宽信敏惠厚德显扬”。
湖北金氏一支字辈:“殿绍生永建家国世配中重起”。
湖北金氏一支字辈:“文宗志万正大光明国家新(兴)胜(盛)”。
辽宁鞍山金氏字辈:“守德榜秉文起天万殿长宝荣增先世安康育国贤青年家道胜孝有进江山”。
辽宁沈阳满族金氏字辈:“胤弘颐曼奕载(常)溥毓恒启(松柏清国)焘闾增祺敬志开端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辽宁千山金氏字辈:“国有忠贤有(官良财)守德榜秉文起天万殿(玉)长(广)宝(国)荣(文)增先世安康育国贤青年家道胜孝有进江山”。
辽宁辽阳金氏字辈:“玉朝殿新万绍忠文主德继续振家庭”。
辽宁大连金氏字辈:“明学士广朝宗建延安门地春常在”。
辽宁海城金氏字辈:“成兴富贵崇天徵”。
辽宁瓦房店金氏字辈:百世有永金士金述熙(生)廷守庆丰年恒古忠孝国常经。
辽宁金氏一支字辈:“凤殿玉春井万宝国顺廷”。
辽宁金氏一支字辈:“喜玉正国家生永顺长叶兴召广运福顺庆原长”。
浙江上虞金氏字辈:“应宇汉德信兆承尚维克明”。
浙江宁波蟹浦、舟山金氏字辈:“天子大朝庭元宗国泰民传家庆祖德允宪道宏仁”。
浙江天台金氏字辈:“江淮河汉功允绍唐……奇英文章行立孝义从心显扬……仁里华国明贤熙康”。
浙江义乌金氏字辈:“绂仪光士亨曾寿鼎宝完钟正(怡清)尚廉崇谦秉德汉以永家声孔彰式绍尔祖允祚其昌”。
浙江浦江金氏字辈:“以学振家永”。
浙江温岭金氏字辈:“如存永万茹伯天元金应崇彦永大思世朝邦国家兴起元臣献忠创垂伟叶”。
浙江温州金氏字辈:“文冠章永成献丽”。
山东平度金氏字辈:“木善延吉煦”
山东费县金氏字辈:“永明传世远,瑞献兆泰隆”。
山东即墨金氏字辈:“广太吉克守信发”。
山东临清金氏字辈:“耀作声德茂学荣(龙)振”。
山东金氏一支字辈:“尚祖承宗安学绪业宝家润华”。
山东济南金氏字辈:“忠孝长连镇”。
山东日照金氏字辈:“子云学为昌立新元吉礼义方绪传”。
山东穷桑金氏字辈:“明学士广朝宗建延安门地春常在”。
山东泗水金氏字辈:“微之玉□仁兆祥凤润耀呈”。
湖南长沙金氏字辈:“世友善士先泽洪延清源正本崇德象贤家修廷猷功立名传克济其美惟以永年”。
湖南华容金氏字辈:“三凤登台阁五桂发月池孝友崇家政文章振先时怀仁培祖德笃本茂宗支道学千秋慕忠勋万古垂”。
湖南溆浦金氏字辈:“宗仁兆长发(华)吉庆永秀芳”。
湖南金氏一支字辈:“政继述承先德”。
安徽金寨金氏字辈:“忠良世泽新勤奋传家宝”。
安徽合肥金氏字辈:“国恩家庆人寿年丰”。
安徽宿松金氏字辈:“国正天心佑德龙永世昌传家本厚道显烈继承长信义昭弘远忠贞任自强”。
安徽太湖金氏字辈:“太龙中”
安徽颍上金氏字辈:“学德继文友 义士永保守 光传于后生 显明前堂任”
四川合江金氏字辈:“士中明庭芝”。
四川都江堰、贵州遵义务川金氏字辈:“有启玉宏应国正天星顺承祖思德厚永远佐朝廷官清民安康忠良万代福龙凤文武才荣华富贵长”。
四川资中金氏字辈:“祖宗庆德浏泽远家庭和”。
四川德阳金氏字辈:“昌品正承”。
江苏润东金氏字辈:“广启学士富贵永昌长发其祥”。
江苏南京回族金氏字辈:“一棵源家树友宗益潮珍相贤佳国瑞”。
江苏兴化金氏字辈:“刻红春国宝天生顺”。
江苏高邮金氏字辈:“德友明其本仁修厚意宽”。
江苏扬中金氏字辈:“广启学士富贵永昌长发其祥”。
江西弋阳刘金氏总谱字辈:
行派:“天地开创元黄肇兴春夏禅序日月升恒太平呈兆川岳钟灵高瞻见佑后载维新才德济美奕世其昌中和方正奎璧辉光缵绪克善云仍炜煌龙腾凤起蕃衍芬芳”;
讳派:“江淮河汉朝宗永长乔松瑞梓端本惟良嘉会运继一道相焕发祥自久奇英文章行立孝义从心显扬侯阶伯宠功允绍唐时习祖圣浚哲恭宽仁里华国明贤熙康”。
江西南昌金氏字辈:“源推远代衍派自咸阳禄选豫章任卜居归德缙承恩先泽远托庇宗功长守礼传家策效贤裕后方云仍循义训昆季绍书香悦志敦伦典观光趣赞襄”。
江西高安金氏字辈:一世本元长,贵子登科树
贵州遵义金氏字辈:“祖武传方继”。
贵州凯里金氏字辈:“天庭光文再应发世登朝”。
贵州福泉金氏字辈:“经志谷安洪骐笏世大金生履玉光土之家承先德邦延祖泽”。
重庆广顺金氏字辈:“鼎钟名在邦国光馨”。
重庆巫溪金氏字辈:“德世光余庆忠良本义昌大文成祖志多仕定维常”。
重庆金氏一支字辈:“朝文大宇光明学正南贵腾芳世代长远”。
河南光山、潢川金氏字辈:“士国维新尚作席珍钦定昌远谋显业成汉鼎传家”。
河南南阳金氏字辈:“文明光世泽学业振家声”。
北京金氏一支字辈:“士守正华宗”。
北京密云金氏字辈:“昌巨万(玉)福(振)春来”。
福建平越金氏字辈:“光土之家承先德安邦定国永发祥”。
河北香河金氏字辈:“殿永玉大宝万广”。
云南开化金氏字辈:“百世有永金士金述熙(生)廷守庆丰年恒古忠孝国常经”。
清远金氏字辈:“国荣华奕文”。
金氏一支字辈:“汝元运泰敬守家传”
金氏一支字辈:“国正天朝崇士学行成德立永义芳明良喜气邦家庆自古诗书世泽长”。
广水金氏字辈:“正大光(成)明传世泽,诗书礼乐继家深”。
山东即墨金口古阡金氏字辈:士国广兆明守(克)福(为)善正新
江西余干金氏字辈:凡昌观后启
山东文登金氏字辈:金聿正乃子,立志思有在,所守维纯笃,其传以忠良,斯为积善家,兴仁道自生。[5]
河北泊头金氏字辈:光德朝如书彦世
贵州兴仁百德镇金氏字辈:芝心立启 云仍衍庆 祖武传芳 继续其善 希学纯良 怀明济义 万代兴隆 世德永昌 兰桂结彩 朝廷富贵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姓女孩取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