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黄明杰这个名做一首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硫酸钙晶须在涂料中的应用综述黄明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硫酸钙晶须在涂料中的应用综述黄明杰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谁能把【我龙秋蓉很爱很爱黄明杰】作为开头或结尾或者中间写关于爱情的浪漫句子,诗句?_百度知道
谁能把【我龙秋蓉很爱很爱黄明杰】作为开头或结尾或者中间写关于爱情的浪漫句子,诗句?
你要的也许我给不了我要的可能太多看看我的眼睛你会发现你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我现在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也不想做说多了我怕错做多了我怕痛但是,我只想告诉天空我。龙秋荣很爱很爱一个叫黄明杰的男人。
其他类似问题
关于爱情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wo ye bu zhidaoo
秋天的时候,抬起头,总是会想起你,如天空明亮的眼眸。我要的不是永远,只要这一刻,你在身边。我希望爱你不会让你感到累,我希望你杰出,是我的真命天子,你希望我如芙蓉,是你的真命天女。但我依然要告诉你:我龙秋蓉很爱很爱黄明杰。很爱很爱
我心悠悠悬天边,龙飞九天凤相随,秋水望穿永不悔,蓉出水来莲无染,很爱很爱轻舟载,黄花但愿南山下,明日只露不沾身,杰君可愿似妾心?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转载]第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专家评课
第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专家评课
第一个竞赛单元(7月26日上午)
1.名师示范课:《语文报》读报课。执教者: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
2.《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执教者:湖北荆州市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李良永
3.《最后一课》。执教者:天津市第三十五中学康健
评课专家:赵福楼
(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语文特级教师)
首先,余映潮老师读报课给我的三点启示。
第一,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有思想;第二,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课堂应该追求简约化;第三,优秀教师的有效率的教学应该体现教方法。这三点如果概括起来的话就是三个词,“有思想”、“简约化”、“教方法”。
我只谈几点关于“有思想”的问题。名家上课,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多学生还有可能很多的听课教师就能洞悉他的教学意图,就是说,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读一份报纸,要让学生有所得。那么,怎么落实这个目标和任务呢?显然,它面临的第一个备课的考验就是读报的课跟读课文的课两者是不同的,读课文的课题是明确的,课文的文本是(相对)单一的,因此其主题探究是清晰化的,但读报课,报纸内容量之多(有很多篇文章),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怎么提供话题,怎么欣赏文本;如果是我们往常教课文的方法,还追求教意义的话,你会发现报纸中的意义容量是非常多的,因此很难体现教意义,最佳落实的点是教方法。怎么读、读的过程中怎么样习得方法,这样的意图在余映潮老师的课堂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我们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优秀语文教师,因此,我们也应该更多的向前辈的语文教师、学者学习,去传承他们的思想。
其次,我想跟今天执教赛课的两位青年教师谈三点认识。
第一点认识,青年教师怎样追求教学技术的成熟,而至于发展自己的教育技术;我想,今天参赛的老师都是经过各省竞赛遴选出来的教师,因此他们都是会教课的教师。然而,当我用教学技术的眼光去评判两节课的话,却发现这些教师在教学技术的运用上都有不太成熟的地方,可能离教学艺术的要求还有很远的距离。因为他们正处于发展中,我就要用挑剔的眼光说说他们的不足了。举个例子来说,可能参赛的老师很注意课堂中的“冷”和“热”(冷场和热场的问题),由于是借班上课,学生事先没有读课文,因此这节课应该教的是文本的初读课。初读课文,应该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读书,此时课堂的场面是处于“冷场”的状态;学生读书之后,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带动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此时,课堂气氛才慢慢由冷转热。一个合理的课堂应该是先冷后热的,它不能回避学生独立自学。但是,在有的教学环节,学生自学时有的老师的课堂安排是不尽合理的,因为我们知道,默读的时候人的思维活动是最为活跃的,因此在默读的时候一般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或者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来进行组织,也就是给出让学生5分钟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给出思考题,一定要给出任务,否则这个默读就往往指向不清,缺乏阅读效率,这是大家关注到的第一个教学细节。第二个细节,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问答之中,我们也会发现有冷场的时候,即教师提问之后学生没有进一步“接答”,课堂迅速出现了冷场,原因何在?因为有的教师可能没有思考过一个合理的教学流程应该是怎样的。从学习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学习应该是三步:第一步,自己读,即自学;第二步,自学之后跟附近同学做同伴交流,现在我们把它叫做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步,在大课堂中与教师一起进行互动交流。如果我们的问题出来之后,不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就迅速地说:“好,你们小组讨论讨论。”我们就会发现他们讨论不起来,其实学生课堂此时的不活跃跟老师的教学处理不当是有密切关系的。
——我们教师在追求教学技术发展方面,应该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第二点认识,谈谈关于教学要根植于文本的问题。这是语文教学要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大家就执教赛课的教师对于文本的深刻解读都感到不满意。原因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阅读肤浅化的问题非常普遍,原因在于:
一是,教学处理的方式基本上采用的是问答式。此时,有两个问题是共同存在的:(1)要么是教师的提问很随意,教师的设问都是一般化的问题,比如说“好不好啊?”“你们读懂了吗?”“写了什么内容啊?”等等,所有语文课堂都会这么问,因此他对这篇课文的认识缺乏新鲜感,他就没有办法激励学生深入探究,“学生答问意识不强”跟“教师提问缺乏讲究”是有关系的。举个例子,我也是第一次读到《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我读文章时,第一个问题就是:“这篇演说不同于一般的悼词,也就是文章中看不到悲伤,看不到爱怜,看不到怀念,这种在一般的悼词中弥散的情绪是没有的;反过来,它却是温馨优美的,甚至还带着点儿淡淡的喜悦——这是超乎我们的想象力的。”因此,我当时就想,这篇文章不悲伤,不伤感,不怀念,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思考会引导我们对文章进行深刻的解读。再说了,文章开头一再强调“我是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的”,意味着演说者左拉不是作为同行、同道来讲话,为什么呢?如果我们对之把握深刻的话,也许到后面我们去解读“兄弟”词汇的时候,我们就会认识到这篇文章不是一篇写私情的文章,它强调的是从文学传承的高度来表达对莫泊桑文学作品所传达的健康气息的赞美,它的人性之美,它的完美如其人,我们喜欢莫泊桑文学作品的同时也喜欢他的为人。因此,本文包含着的很多很深刻的内容,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去关注它。(2)问答式教学中,问答的数量过多,教师问学生答,即问即答,追求问答的频率,很多老师考虑的是“热场”的问题,“我得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啊”,甚至还出现“接答”,即教师给出前半句学生接下去说后面的一个词,这种强调“短、平、快”的问答,在我们的语文课中比较普遍。在这样的问答中,学生只能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他们不会进入比较深刻的思考状态的。因此,这种教学无法深入文本,文本解读的肤浅性就必然客观地存在了。
二是,教师自己对文本的把握不够深刻或者不够深入的话,或者说不能进入那种很动情的情境中的话,我们很多的铺设是出不来效果的。比如《最后一课》,小说最后(高潮和结局部分),韩麦尔先生在即将下课的时刻,他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复杂的,他此时此刻最不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他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在小说中都有具体的体现:他最不想说的是“放学了”“同学们走吧”,两句话中间用破折号连接,这两句话之间是一种动作的凝滞、语言长时间的空白(赵福楼老师现场示范朗读),是高度伤感的凝练;而他此时此刻最想说的话是“法兰西万岁”(赵福楼老师现场示范朗读)。这里是很长时间很丰富的情感爆发,是伤感、饱满、慷慨,因为前面有动作铺陈;此时,他是用手用粉笔在黑板上用力地写上这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他用了多少力气呢?他写完这两个字他就没力气了,“头靠在黑板上”说明他用尽了所有的生命的力气,他是在用生命呐喊这两个字,他的呐喊是在这样的行为中包含着的。这种文本的深刻感受,如果我们老师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深刻,在朗读这里的句子的时候,学生就不能随老师的指引进入深痛的感觉之中。
——以上两个问题都可能有害于我们对文本的解读。
第三个认识,关于教学自然状态的问题。我们的比赛是借班上课,是特殊环境下的特殊课,我们的上课老师容易背着很重的心理负担,对课堂有着过高的期望值,由于过高的期望值,融进了自己过多的东西之后,就很容易有害于怎么上课、在上课过程中跟学生构建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等问题了,我们就会发现有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得比较紧张,在教学语言上和动作上都跟正常状态不吻合。比如,从声调上来看,这些教师都是在哪里大声地呐喊着上课,为什么呀?他看着台下那么多听课的老师他紧张,他害怕大家听不到,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教学时应该是比较轻声地组织着说话,而上课的老师都是在大声地呐喊着“同学们,这样好不好啊?!”这完全可以看得出这些老师很紧张。还有,就是有些行为是很不得当的,比如,我们要对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进行评说的时候,老师要求“同学们准备一下”,用一个词对课文中的两个人物来评价“。当我看到此处时,我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对这两个人物都要进行评说的话,学生消耗的时间成本要扩大。还有,针对这两个人物进行评述,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么讨论呢?你是两个人物共同讨论,还是一个一个人物的讨论,这就是老师自己给自己出了个大难题啊。当然,老师比较聪明,着重于一个人物进行评说,但对学生而言存在着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对两个人物的评说,时间是不够充分的,这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本来,可以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比如说,“请同学们一起来评价韩麦尔先生,用一个词来评价”,在学习行为结束之后总结一下学习方法“我们刚才使用什么方法来探究、发现韩麦尔先生的行为特征及其行为表现的”,在掌握了方法之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小弗朗士的性格特征,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比较有效地带动学生学习,由“教”而“不教”是我们一贯的教学主张。教学中,教师的处理过程欠妥当,如果我们来将它们全面铺开的话,基本上是这样的:第一个过程,布置任务;第二个过程,学生自读;第三个过程,小组交流;第四个过程,集体讨论,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过程的安排,消耗时间非常大;而且,讨论又是散点讨论,你要不断地点评学生的发言,而学生发现课文时一会要到前面去找一会要到后面去找,把文章的思路完全打乱了,讨论也是分散的。在散点阅读的状态下,要想让学生构建课堂学习和认知的完整体系的话,是非常困难的。“消耗时间非常大”和“散点阅读”两个原因使得课堂上大的讨论环节需要更充分的时间,时间不够就讨论不充分,就只能匆匆走过场,结果是结论似乎出来了,但感觉总是“不到位”,我们非常希望看到的效果怎么就没有出来呢?原因就在于此。
——希望所有青年教师关注教学技术专业发展的成熟。
再次,跟所有青年教师谈三点专业发展道路的建议(我不展开说)。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有三条道路可走(今天上午的三节课也给大家提供了三条专业发展的途径)。
第一条路,走技术发展的道路,做一个会教课的教师,甚至成为一位会构建艺术课堂的教师。语文教师应该好好学习一下于漪老师,我一直认为,于漪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艺术境界上给老师们做出了最好的表率。如果要走这条道路的话,我们要找到自己的高度,于漪老师就是一个高度。
第二条道路,应该走学科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也就是强调知识的先进性,成为知识先进性的教师。为什么我们能教课呢,因为我们先学先教,我们在知识上有“先进性”。很多老师在文本解读上达不到“先进”,和学生的认识在一个水平上,那我们怎么去引领学生发展呢!一篇很短的经典文章(今天课堂上的两篇文章都)很耐读,希望老师们在文本解读上要有独到的见解。
第三条道路,走教学思想发展的路子。今天,余映潮老师做出了非常好的示范。“大家”上课,是能够压台的!同样是走上讲台,刚才我们分析了青年教师走上讲台的紧张感,而有风格的老教师能放下这些东西。也许余映潮老师不会呈现一节非常艺术化的课堂,他本身也没有去想这样做,但他非常“压台”,那么他非常沉稳地站在课堂上的原因是什么,是他肚子里有积存,他知道“我这节课能给学生什么”,而且他坚信“我一定能给得到”、“我所给的学生一定能拿到”,也就是这节课我能够扎扎实实地给学生点什么。我们不是一直在强调教学应该走扎实发展的道路嘛,我们不是一直在强调要讲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嘛!这就是“有思想”的语文教师所坚守的课堂教学原则。我们会发现,余映潮老师一上课就跟学生说,两年前我给同学们上读报课,我讲的是什么(投影显示出要点),今天我要给大家上一节专题研讨课,我们要干什么(投影显示出要点)。很多老师恐怕没有在这方面思考过,在这里,我们要明白余映潮老师的每节课是有预设的,也就是说“我希望这节课是一个什么课”,他非常清晰。因此黄山赛课时(第八届)他上的是“浏览后的积累”;而今天他要上的是“阅读精选之后的思维方法的点拨”,于是,他就从这期报纸里精选了几个片段,让学生去读,在读的过程中认识到思维方法是怎样的,并进而掌握有效的思维方法。因此,课堂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整体的反复是非常精致、非常清晰的。所以,我们希望更多的教师走教学思想发展的道路。
——以上的三条道路,是我今天听完课之后的有感而发,未必是科学的判断,仅供老师们参考。
谢谢大家!
第五个竞赛单元(7月28日上午)
1.《古诗四首》之《春望》《过零丁洋》。执教者:甘肃兰州市六十四中学吴宇坤。
2.《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执教者:四川成都市树德中学李解。
3.《诗四首》之《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执教者:新疆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明园中学孙丽娟。
4.《走上辩论台》。支教者: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魏新磊。
评课专家:楮树荣
(语文特级教师,宁波大学课程教学论专业硕士生导师)
各位老师很辛苦啊。今天上午的四堂课,我相信很多的老师都有很多的感受和看法,有些话不是在这么很段的时间里就可以出结论的,所以我想就有些话题和大家一起探索,我做一个开始;很多问题还有待我们今后在职业当中去进一步琢磨,去解决。
首先,我说一下我评课的标准和想法,提供一种参照的标准;然后,我具体说说四堂课的教学;最后,就这四堂课以及在此之前的赛课所表现出的一些共同问题,我提一些我的看法。以一些话题,请大家带回去可以继续思考。
一、我评课的一些标准。
评课有不同的方法和角度,有些是评课堂教学的方法和艺术,有些是评课堂上老师表现出来的专业素养,比如说课件制作、朗读、提问、板书等等;有些是侧重评价教学的达成度,看学生在课堂里面有没有发展的地方;有些是从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合不合适的角度来评点……就上午的四堂课,我想从教学内容选择的合宜性的角度来评,也就是说,你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怎么样?
那么,教学内容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昨天晚上(互动评课专场)有一位老师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按照什么标准来评价这样的课?按照怎样的标准来判定你教学内容的选择是适宜的呢?在我看来,判定一堂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不是合理,可以有这样几个维度,或者说几个框架,或者说几个参照,我们从大往小说、从高往低说:最首先是课程理念,即你对课程的认识,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理念,你就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其次是学科的规定或者说学科的特点,这是语文学科的教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本身也是有制约的;再次,一篇文章的文体特点是什么,它的文体特征决定了教学内容的选择,这正如余映潮老师昨晚所说的那样“文体教学很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能明确,拿来进行教学的文本,它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亮点、精彩点,这些才能形成我们的教学内容,从这个学科到这个文本到它的文体,我们搞清楚了这些,如果我们再把学生学习这个学科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结合起来,你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容易做到适宜了。
二、上午的这几节课,我主要是从哪几个角度去考虑的呢?
第一个,从课程的理念和课程认识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情况我们不是很了解。)不同的课程理念和认识,教学内容的选择合适不合适就有不同的看法了。今天的四堂课,我们可以归为两类:两堂诗歌教学课和写作教学课,可以作为学科课程;最后一堂课《走上辩论台》可归为活动课程。这是从课程的形态上来划分的。学科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我觉得就是要以训练为目的;活动课程的目标主要是什么,是要追求活动的深度、广度、效度,让学生在活动当中有一种深度的体验。
第二个,从不同的文体特征有不同的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写作课和辩论赛的活动课先放在一边,先看两堂诗歌的教学课。文本是中国古典诗歌,还是古典律诗,这样大家就可以去想,这些古典律诗,它们在文体特征上有些什么要素呢?①“题材”和“情感”的要素要考虑;两首感时诗(《春望》《过零丁洋》)、一首边塞诗(《使至塞上》)、一首送别诗(《渡荆门送别》),这是不是题材,这种题材跟它的情感还有关系;②对于“意象”和“意境”,古典诗歌的教学肯定要考虑;③“表现手法”或者说律诗修辞、想象等艺术方面的特色,是要考虑的;④诗歌的“音韵和节律”,要考虑的。这四个方面,在古典诗歌文本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是需要考虑的。如果教学中不去考虑这四个方面的要素,就是不注重文体的教学,它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肯定是有问题的。我们再看写作课和综合性学习这两种课:写作课是“写作训练课”,写作课就是要训练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的形成,是要靠写作实践来完成的,而不是靠传授写作知识来形成的,也就是以往我们所说的学生必须在写作实践当中扎实训练才能形成基本的写作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判,刚才大家也看到了,我刚才也说了几点。
《春望》和《过零丁洋》这堂课,基本上是分成三个板块来进行的,一个是朗读,一个是品析,一个是悟情;而且每一个教学版块中都有好几个教学环节,例如“品析”这个板块中,它是品析《春望》这首诗的,主要是叫学生自由地品析,“你喜欢哪一联就品析哪一联,”这样学生就展开了品析;单就尾联,学生就说了好多;这时候,老师又补充了杜甫另外几首诗中的句子,问同学们如何欣赏。我觉得,这些教学环节,尤其是它在大的“品析”的教学环节上运用的就相当于“拓展迁移”的手法,杜甫另外几首诗的诗句(我注释:①《水槛遣心》“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②《水槛遣心(二首)》“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③《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④《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⑤《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是为了进一步品析诗句的手法之美呢,还是要评析诗歌的词句之美呢,给多了品析就不够深入、不能做到相对完整了。再例如,《过零丁洋》的品析,看是品析诗歌语言的精炼之美,但实际上学生大部分时间和品析内容都是在表现手法上,所以说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教学环节是没有达到这首诗开始时教学设计的目的的。我们再来看看“悟情”的教学板块,老师问“这两首诗有何相同点?”其中,老师把杜甫《春望》和文天祥《过零丁洋》的主题都定格为“爱国”上,这有点儿不是太合适吧?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另外,老师带领学生在诗歌的韵律上、韵味上进行品析或者说是品味,这样看来,你的这一点是不是使得你当初的教学目标有些偏移了(老师要求学生读一读,当堂把诗歌背下来,这是没有问题的,也是课程标准要求的,也是古典诗歌教学的需要),你的诗歌教学就有“散点分析”的怀疑了;再一个,诗歌的“爱国”的情怀,杜甫那几首诗歌和这首诗歌(《春望》)完全不是一回事;杜甫也好,文天祥也好,他们都代表了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那种“伤时忧时”的感慨,这种感慨更多的是当时士大夫的感时情怀,教师要带着学生去体会这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不是我们常说的“爱国思想”呢?当然,这堂课的朗读处理得比较好,你看,齐读、师生分任务朗读、教师范读、分联品读。朗读教学是一个非常大的研究主题,我在此不多赘述。
孙丽娟老师的《使至塞上》和《渡荆门送别》是一堂非常朴素、比较有效的古诗教学课。先朗读、初步感知,然后想象、赏析、品词析句,最后再朗读,课堂教学的环节设置得比较少,容易使教学集中:通过朗读来探究诗歌的格律之美,通过想象画面来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通过诗歌字词的品味来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就是通过这第三个角度来探究诗歌之美。不过有一点,我觉得“探究”这个词不够妥当,课堂上实际上是通过这样的三个角度来品味诗歌之美。但是,老师对教材不是很熟悉,在两首诗的教学过渡与衔接上,表现得不是很顺畅,所以有时候课堂上老师的教学语言表现得有些琐碎,甚至有不成句的教学语言现象不断出现。总体上来说,这堂课的教学还是不错的。
写作课,应是以“在书面上的写”为主体。从写作知识的传授上来讲,这节课比较好,那它有什么问题呢?课题是《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它的中心就是“围绕写作中心处理好详略”,我们就可以对课堂这样思考:“是否是围绕中心处理详略呢?”那么,你是着重于写作过程的训练,还是写作思维的训练;这个过程是不是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台阶式的训练呢?老师的课堂上,“说一说”“学一学”(包含“读一读”的小环节)“练一练”“改一改”,其中的“说一说”的教学环节实际上是以片段作为例子、以活动作为方式,我觉得这个环节是达到目标了;而“学一学”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读一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背影》中的精彩段落,着眼于文段的动词的品读——我们就在想啊,这是在教学生“详略”呢,还是在教学生“动词运用之妙”呢?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品析了动词、修辞、虚实、感觉器官(视觉、听觉之类)等写作手法或角度,还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更点明这是一种“蛛网式”的布局——这样一来,花了大量时间的这个教学环节是没有实现老师事先的教学设想的。“写一写”是本堂课的核心教学环节,老师开始的设计是不错的,但有一点我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为了实现“围绕中心处理详略”,选什么话题来进行落实呢?选择一个事件来写作,就要确定有起因、有发展的事件来处理详略,老师选择“喝汤”(母亲心灵手巧烹饪的美味汤)从不同的感觉器官的角度来写“喝汤”的感受。由此看来,这个话题的选择本身就不容易做到“处理详略”了。还有,学生写作完成后,老师要尽量多地把学生的写作成果呈现出来;可是,老师只呈现了一个学生的习作(片段),老师简要地评点一下之后,老师就呈现自己的写作片段(这位老师自己的写作功底很好哦),大家都来评价老师的写作成果了(我注释:老师的写作成果,是他在备课时早就准备好了的;而学生可是在事先并不知道话题的时候,在课堂上很短的时间内——大约2分54妙——现场写成的啊!其实,现场很多同学没有写完或者写的不满意,因为极少有同学举手,想交流自己的习作,90%的同学低着头,不愿意参与其中。)本来,这样的写作实践环节设置得很好,可实际上,师不得不匆匆收尾(我注释:因为没有时间了,要赶场子了。这堂课后来就拖堂2分多钟了。)这样,后面的“改一改”教学环节的时间就更紧张了,虽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少部分)改的还不错。但我们在想,如果把学生自己改一改的“喝汤”的写作片段呈现出来,大家和学生自己改一改,教学效果是不是更好呢?因为时间不够,只能匆匆改完,只能草草收场吧。
第四堂课《走上辩论台》,是一节什么样的课呢?我曾经和几位名师(特级教师)一起探讨过综合实践课,发现语文综合实践课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方法和可资借鉴的好思路,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课,实际上是研究语文的主题实践活动课。因此,我对这节课是比较认同的,不知道老师们怎么看。对于这样的活动课,我们有几个认同的特点(我们做个交流):这样的课,它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趋向于文本的;它的课堂的主要方式一定是学生活动,因为这是综合性的学习;它的教学内容一定是综合性的。如果我们把这三个特点连贯起来,就可以得到“什么是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一种解释。所谓“语文综合性学习”,它是综合的、开放的、以语文为内容的,并且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这样一种活动课程。基于这样的认识,对这样的课,我们也可以提出三点评判的依据:第一,教学的内容有综合性吗,有开放性吗;第二,教学的形式,即课堂的活动是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吗;第三,学生的语文素养或者说人文素养得到训练了吗,得到提升了吗。我们就带着这样的问题来看刚才的第四节课(《走上辩论台》)。听到老师上课的开头,我们还是有点儿担心,哎,怎么是在教学生阅读知识短文哪?到后来才知道,哦——这是在铺垫,讲清楚了“一个原则,一个准则,两种策略,三个要求,四块‘基石’”。最经典的片段是最后的教学环节,学生就“长沙市该不该建造世界第一高楼”的话题展开辩论。这样的话,前面的知识呈现和后面的实践活动是有内在联系的,尤其是后面的这个针对热点话题展开现场辩论的板块。所以,这是一堂好课。(我注释:课赛进行到这第五个单元,到现在,所有的专家评课,只有这一堂课才被定位为“这是一堂好课”,而且最终的它得分是全场最高分9.36分。)
三、课的价值,在于它会产生很多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我想,我只是在大的方面提出几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思考:
第一,以对经典教学的模仿来取代对文本深入的研究,这是不是一个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对教学形式的过分的倚重,这是不是一个问题;
第二,局部的分析代替整体的观照,也就是说对教材的文本缺乏整体把握,这是不是一个问题;
第三,教学内容的产生缺乏科学的依据,“教什么”我们怎么来定,你的依据是什么,这是不是一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都是很大的问题,是我们平常的课都没有解决或者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我想,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大家一起思考,一起解决。
谢谢大家!
第二竞赛单元
(7月26日下午)
1.《都市精灵》。执教者:江苏南京市竹山中学孙振坤
2.《父母的心》。执教者:黑龙江哈尔滨市凤华中学孙鸿飞
3.《奇妙的克隆》。执教者:湖南常德市第四中学谭惠琼
评课专家:孟素琴(河南省中语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阅读推广中心主任,特级教师)
说说听课的感想,无非是多提供一个看课的思路,让我们大家可以多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按照顺序先说说这三节课。
1.第一节课《都市精灵》。
按惯例都要先讲优点,我觉得这节课,这位老师一上来就把南京和长沙都有的一个小动物(白鹤)导入,用这个巧妙的办法来弥合两地产生的这种隔膜感。实际上这个白鹤还有第二个作用,引入了人与动物关系的主题,很快地过渡到了课文的学习。这样的一个导入不做作也不夸张,我觉得设计得非常好。另外还有,贯穿全课的一个特点这个老师也抓住了,就是对比,昨天和今天的对比,北京、昆明、上海的对比,这个对比出现在这一课里,我们不能把它简单地看做一个手法、一个技巧,实际上是揭示出了我们生存环境日益恶劣的一个残酷的事实。第三点,这个老师的字写得很好。我们这次的三个单项奖里有一个是板书设计奖,板书设计我想,它有两个要点:第一个是字写好,老师的书写成为学生的范本儿、楷模;第二个,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它是一个手段、一种途径,至于后边这个条件这位老师体现得怎么样我们暂且不论,我们只说第一条他的字写得很好,好像有隶书的底子,现在认认真真练字的人真的是太少了。
不过我想,如果我们给这个老师提一点改进的意见,我觉得整节课我的感觉是稍微有点散,有点碎,而且就从教学方法和学生训练的方式来说,有点儿单一。基本上是老师问、学生答。在这样的层面上设计的这些问题,恐怕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上打了点儿折扣。
2.我们再来看第二课《父母的心》,川端康成的。
我想说大家很可能注意到了贯穿全课的五个词语(或者说五组),它有时候一组是两个词语出现的。这五个词语,它正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成为概括故事梗概的线索。一开始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有汉语拼音,我以为这个老师要正音、正字,可是接下来我发现,我想错了,这个老师让孩子们看着这些个词语把整个故事串下来了,我觉得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概括能力的训练,这个概括能力的训练又没有只顾接着往下走,在已经大大压缩字数的基础上,又变成了四个字“三送三悔”。这五个词语还有一个作用,它成为触摸人物内心情感的切入点,还有,成为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切入点。另外这一课,关于小说里面的重要的教学要素(人物、语言等)都把它作为教学内容给予安排。[我注释:这五个词语依次是“衣衫褴褛”、“难割难舍”、“无精打彩”(应为“无精打采”,老师直到下课都没有发现这个小错误)、“失魂落魄”、“痛哭失声”。]
我想这一课,我在听课的时候,我有一些想法,不一定正确,跟老师们商量:
首先,比方说,我们对文本的解读的深度。作为一个经典的小说,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矛盾,可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很难构成小说或者很难构成精彩的小说。我们来看,首先从人物的两组,穷人家的这六口人和有钱人家的财主夫人,这是不是一个矛盾,她们的人物关系集中表现在“送孩子”、“买孩子”。这个矛盾发展的过程最后怎么解决了?怎么会演变出那样一个结果呢?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都得到了怎样的展现呢?本来应该是穷人家的人在悲哀悲伤,大家看,最后却是那个有钱人家的人也变得悲哀悲伤起来了。一个要送孩子的悲惨故事最后怎么解决了?结局是这一家六口人最终又团聚了。灾难中、贫困中那种割舍不下的“送”和“要”(或者“悔”)当中,迎来了最后的含着泪的团聚——这样的几组矛盾,我觉得我们是不是还可以设计一些教和练,来深化孩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第二,有一段很短的话,老师指导同学们在课堂上反反复复地进行朗读训练。这段话就是“像我们这样的穷人……”大家注意到这段训练没有,反复训练,我忘了记开始的时间了,大家今后看这个录像带可以卡一下时间,学生个人读,老师范读,全体齐读,这中间还间杂了一些评论,比方说“淡淡的忧伤”、“很悲伤”,这是两个孩子(学生)先后的发言,其中还夹杂着这样那样的简短的评价。大家算算看,在我们课堂上这宝贵的45分钟里,这样的一段话要投入这样长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反反复复的训练,那它的训练效果究竟怎么样呢?我们还有没有更好一些的办法呢?
第三,课堂教学后半部分,老师投影插入了《祝福》中祥林嫂的一段,“她的眼睛间或一轮……”那一段,我没有机会倾听这位老师谈谈关于这段设计的出发点,他肯定是有想法的。我想,他应该是很想帮助孩子们加深对“失魂落魄”情境和感情的理解,想让孩子们学习一种语文的技能。但是,这么一段话搁在这儿,是不是特别合适呢?这个,我们可以再商量商量。
第四,大家注意到,最后比较靠后的教学环节(我注释:课堂第四个教学环节,教师名为“体读”。),老师展示了“家长‘你要多吃点儿’、‘你不要吃太多’,‘你要把各科作业写完再睡哦’、‘你不要睡得太晚’”之类的日常话语。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因为我们今天的孩子很难再经历爸妈含着眼泪卖儿卖女的苦难经历了,父母的爱换了一种新时期的表达方式,我们怎么让孩子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触摸到自己父母的心呢?我想老师很可能是基于这样的设计、这样的想法来特意做了这样的一个教学收束的片段。但我要问的问题是:真正的阅读的发生它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读者自己生活经验的参与”,没有读者自己生活经验参与的阅读,我们说不可能是真正的阅读。
接下来,我还想讲,我们整天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像刚才那样两组似乎矛盾的话,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学生自己说出他们自己的内心感受、自己的理解呢?或许,每一个家庭都有独特的父母之爱的表达方式,孩子们亲自说出来或许更生动、更真实;也许,这对他们心灵的触动更强烈、更深刻。
3.我们再来看《奇妙的克隆》。
一开始我就注意到这个老师“脊梁”的“脊”字,还给孩子们交代了这个字书写时的笔顺。此时,我心里暖暖的,这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老师没有因为是一堂公开课,还要赛课、还要被打分而把这个环节抹掉。这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另外,我们看她的板书,这一课的要点以及要点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个简明的板书,提起了重要的信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关注一下老师这个板书,会帮助他的记忆和理解,它带有图形的性质。这样,我们同时使用了左半脑和右半脑。就我这个年纪,我小时候(上小学时候),我的老师的一些板书,我居然都能回忆起来,可能年龄小的时候对图形的记忆是比较强的。
还有,老师一开始就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克隆‘是一个名词还是动词?”这样的问题看起来没有什么意思,但是,它成为一个引入课文教学的把手,启发孩子们去认真阅读文本,学生不认真读书就无法回答是动词还是名词的问题,即使判断了也无法给自己的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
4.三节课,给我们提供了研究“随笔、小说、说明文”三类文本的教学范例。
尽管它们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我所说的不足还未必是不足,比方我刚才说的,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设计?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做?这其实是从我的角度出发的一个想法;我所想的也未必对。我们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和智慧贡献出来,或许能促进我们对阅读教学的清晰的了解、深入的了解,提升我们大家的水平,这大概也是我们“语文报杯”坚持举办课堂教学大赛的出发点和归宿吧。
5.下面着重说一说我听第三节课跳出来的一些想法。
我们阅读教学,现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语文老师先天不足,我们文学性文本积累的量大大超过非文学性文本积累的量,这不是个别,是总体的现象。现代科学技术又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的研究远远跟不上,我们看到的各类优秀的教学案例,说明文的比例占得非常少,而时代的发展会有大量的非文学性文本卷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来,我们的研究是跟不上的,是严重滞后的。我有学习和教学说明文的三点体会,跟老师们交流一下,不知道能不能对老师们有点启发。
(1)我的第一点体会就是说明文教学理论的支撑。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教说明文用的是北大叶昌岑《说明文通论》《说明文教学问题研究》,尽管那时我经验欠缺,但有理论的支撑,感觉到教学时不是特别的困难。想和老师们分享的就是要学习理论,今天,王荣生教授关于语文教学内容的研究成果,关于不同体式的文本对我们教学的指导意义,或许都会对我们加强对说明文教学研究有非常大的价值。这样,我们可以脱离只研究这一篇那一篇的说明文,而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上。
(2)我的第二点体会是要研究课例。
上个世纪,上海于漪老师的《晋祠》,钱梦龙老师的《中国石拱桥》,可以说是那个时代说明文教学的代表作。至今仍然闪耀着它经典的光辉。
今年春节,我一个学生来看我,他说“上海的钱老师最近怎样”。31年前的一幕像画卷,展开了。那时没有声、光、电,没有那么多东西的狂轰滥炸,钱梦龙老师那么沉稳、智慧的站在讲台上,他把《中国石拱桥》这么一个离学生生活比较远的讲桥梁建筑的说明文讲的那么丝丝入扣。他讲到“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时,他做了个动作。为什么学生还记得钱老师呢?因为提问的时候不像我们上公开课的老师,一定要挑最伶牙俐齿的学生回答问题,一定要小组讨论之后找小组里最能发言的孩子,钱老师问:“你们班最不爱发言的是谁?”全班指着杨浦,他满脸通红的站起来,钱老师走到他跟前,温和的目光注视着他,伸出一只手放在他肩膀上,像聊天一样问了他一个问题,杨浦羞涩的回答了,钱老师接着使劲儿表扬他,超出他原本水平地表扬他。奇迹发生了!在这一堂课,杨浦同学主动举手回答问题14次,我作为他的班主任写下了这非比寻常的14次,也同时记下了一个老师如何开启学生心灵的精彩瞬间。
在这样看似并不温情的说明文阅读教学中,把孩子当做人来看,长善就师。永远对他们不失望,永远用鼓励的眼神和语言对待他们。当我们今天说新课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新课改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的时候,钱老的这一幕,永远刻在我的心里。
前几天,我看到郑桂华老师一本书里头,她选了钱老师的另一篇说明文《死海不死》,她研究的论文选的切入点是钱老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一共有多少个提问,分多少种,那篇文章写得极其精彩,感兴趣的老师可以找一找,也可以问郑老师书名是什么。
这堂课(《死海不死》)和于漪老师的《晋祠》,都是不可多得的大师级的宝贵财富。所以,我跟大家分享的是第二点体会——研究。
(3)第三点体会是应对信息时代对说明文教学的挑战。
跟大家一起分享几个咨询,调查学生利用手机进行阅读的比例高达百分之31.3,我也没去佐证;对于城市中的小学生,这个比例我是绝对相信的。
PISA测试研究,国际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些组织和一些测试给我们很多启发。中国是2006年第一次开始参加这样一个国际性的中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项目。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他们是怎么划分阅读种类和阅读系列活动的。从阅读的目的和角度分,它把阅读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为文学体验或娱乐而阅读;第二大类,为获取和使用信息而阅读。
在他们研究的学生阅读的先置活动,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关注并提取、明确陈述的信息”,后面的我就不再赘述,感兴趣的老师可以上网查。
拐回头来看,我们的说明文教学,非常明确地进行“信息提取”训练的,在我们整个说明文课堂教学中占有多大的比例呢?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如何?我们目前的研究成果能否应对信息爆炸这个时代对我们孩子未来生存能力的挑战?
大家再看,这样一个组织的非文学类文本阅读有哪些类型?我给大家念一念:有广告、有说明书(使用说明书)、有图表(我注释:“图表”应是两类事物:“图”指示意图、柱状图、折线图等类的图;“表”是指各种表格。这两个不是一回事。)、有表格、有清单、有网页,结合刚才我说到的那个统计数据,小学生31.3%使用手机阅读,我们成年人(包括我们老师)对网页的阅读还远远不够,甚至是一片空白。当我们在强调我们一直批评说“进入读图时代”时,后来我们又说“进入碎片阅读时代”时,就拿我来说一开始我是用一种抵触的态度来对待的,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我开始反思,我的一些想法是否正确?我是否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了呢?我们看到一个积极的应答是2011年版的课标,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它增加了“非连续性文本”这样一个概念和有关的要求。总之,我们面前面临着很多的任务,我们新老语文教育工作者团聚在一起,我们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进行研究,虽然艰难,我们一步一步向前走,愿意跟大家一起走。
谢谢大家!
作者:王鹏伟
第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于2013年7月26日—28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本次竞赛,高中组参赛选手共15名,一等奖获得者6名,其余选手获二等奖。一等奖之外,竞赛设有三个单项奖——创新奖、朗读奖、板书奖。除朗读奖外,其余空缺(获得一等奖者,不再授单项奖)竞赛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均有一位评委做点评。以下为本人在闭幕式上对高中竞赛组所做的总评。一孔之见,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请多包涵。
各位同仁下午好!
先做一点说明,按惯例,“语文报杯”教学竞赛一等奖之外,设有三个单项奖——创新奖、朗读奖、板书奖。本届竞赛,除朗读奖外,其余空缺(获得一等奖者,不再授单项奖)。
本届竞赛各单元已有评委做具体点评,这里谈几点共性问题。分两个方面:可资借鉴之处和需要商榷之处。
可资借鉴之处:
一、重视落实基础知识。
课程标准对语文知识教学一直持审慎态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教学的系统和完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对此进行了修订,在“实施建议”中强调,阅读教学“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新课程实施以来(义务教育始于2001年,高中始于2004年),在公开的观摩教学中,语文知识教学畏缩不前,教师对此心存疑虑,与此不无关系。毫无疑问,脱离实际运用的语文知识教学是应该否定的。“系统、完整”与“散在、残缺”是相对而言的。在没有脱离实际运用的前提下,是追求“系统、完整”,还是追求“散在、残缺”?在我看来,应该是后者。
本次教学竞赛在落实基础知识方面,有明显改观。
⊙《归去来兮辞》(吉林省实验中学李金红执教)一课,重点落实古今异义词,避免望文生义,以今释古,很有针对性。仅举两例:
由“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补救)”,迁移到成语“追悔莫及”。
由“乃瞻衡宇,载(且)欣载奔”迁移到“载歌载舞”。
这是本次竞赛的第一节课,接下来的课,在落实基础知识方面多有良好表现。
二、教学设问切中肯綮,呈现方式有创意。
先谈教学设问切中肯綮。
设问于关键处,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诸多问题迎刃而解。例如下面几篇课文的教学。
⊙《陈情表》一课(马鞍山二中周文福执教),设问:作者抓住什么打动朝廷?答案是“圣朝以孝治天下”,这是本文在“忠”与“孝”的二难选择中,申述辞官以尽孝的关键。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苏教版)一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中冯瑄执教),设问:作者说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为什么不说人是能思想的白杨、松树?学生回答:苇草是脆弱的,以脆弱的生命,反衬思想的强大。细究起来也有一点疑惑,设问为“树”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分别设为“白杨树”“松树”?有什么深意吗?不得其解。
⊙《说“木叶”》(广西柳州铁路二中黄明杰执教),抓住“木叶”与“树叶”的区别,以表格形式进行详细区分,凸显了“木叶”所体现的凄清萧索氛围。
再谈有创意的呈现方式。
前面已经谈到“创新”单项奖空缺,这反映了竞赛的整体情况,但不乏个例。
⊙《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浙江宁波鄞州高中张全民执教),利用“别里科夫纪念网页”进行整体设计,可谓别出心裁。内容包括:人生经历;精神面貌、最大爱好、人生格言、最看不惯的事、最意想不到的事……。对此评委们是有争议的。我个人认为,值得肯定,至少值得关注。这个设计拉近了语文与生活的距离,直面网络,拓展了“语文生活”视野,突破了语文教学的常规模式。
⊙《咬文嚼字》一课(青海湟川中学第一分校訾贇执教),在疏通课文大意之后,重点讨论《清明》诗(杜牧)的几种缩写样式。对此评委们也有争议,认为没有把功夫下在解读文本本身。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是可取的。理由是,这篇课文有其特别之处,即讨论语言文字的运用,这篇课文的教学应该与其他课文的教学区别开来。教学设计从文本阅读迁移到实际运用,把重点放在语言文字练习上,恰恰体现了学以致用。
三、课程生成水到渠成。
课程生成是随机的,却是以预设作为起点的。问题在于课程预设是否从教学实际出发,“教”要立足于“学”。
⊙作文课《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一课(河北石家庄二中杨继先执教),先给出钱锺书的一段话引发讨论,大意是:有两种吃葡萄的方式,一种是先吃好葡萄,一种是先吃坏葡萄。表面看来后者是悲观的,但事实恰恰相反,因为他还有希望在。于是以“吃葡萄&悟人生”为题展开讨论,要求写一篇140字的作文片段。然后回到教科书文本“如何让你的认识更深刻”。这节课课程生成自然顺畅,水到渠成。先讨论作文材料,中间环节插入对教材文本的理解,最后进入写作。呈现过程为: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写作实践。符合认知客观规律。否则先认定教科书的理性认识,再按图索骥,就会先入为主,束缚手脚,缺乏针对性。先带着问题思考,后归纳方法,这是一个归纳过程,而非演绎过程。在一般情况下,语文教学采取演绎方式是不可取的。
这节课也有值得商榷处。其一,教师的选择误解了题旨。学生的意见不都倾向于钱锺书先生的选择,发生了争论。有的学生说,先吃坏葡萄,好葡萄不也会烂掉吗?先吃好葡萄,毕竟曾经拥有过。这是个二难选择,是排他的。教师却给出了第三选择:把葡萄献给最爱的人吃。这等于说:我不吃葡萄,让别人出去吧!这个选择超出了二难选择的范围,已经与题旨无关了。其二,教师的表态禁锢了学生的多元思考。教师指出,先吃好葡萄是现实社会的一种浮躁通病。其实先吃好葡萄,还是先吃坏葡萄,是处世方式的自由选择,而不是人生价值观的是非选择。这是个论辩题目,能自圆其说即可。按主流意识进行说教,学生是不会心悦诚服的,有违引导学生多元思考的课程理念,也有违人格教育宗旨。
再有,作文片段字数设定为140字,而不是150字或200字,不知用意何在。
四、扎实的语文功底胜于技巧。
如果说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的话,可以套用演艺界的俗语:台上一堂课,台下十年功。有人说,一位有学养的教师,讲课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一位没有学养的教师,讲课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这话说的虽然尖刻,但不无道理。怎么增强学养?很简单,读书呗!不要以为听了几节好课,或几场好报告,就真的“胜读十年书”了。借鉴他人固然必要,功底的积累还要靠自己。说个故事,见笑了啊!有个年轻人遇到了困难,到庙里跪拜菩萨,抬头一看,菩萨正在跪拜自己。年轻人问,您怎么拜自己呢?菩萨说:求人不如求己啊!
回到上面的话题,我想说的是扎实的语文功底胜于技巧。
⊙《陈情表》一课,以“除”“陈”两个金文象形字,凸显仕途晋升与身份之卑微之意。声情并茂的朗读,也有催人泪下的效果。朗读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朗读技巧,更重要的是对文本情感的准确把握。朗诵课文配了哀婉的音乐。我认为,还是不配的好。如果不配音乐,就足以证明那“催人泪下”的不是哀婉的音乐,而是声情并茂的朗读。平时教学中读课文也常常配音乐吗?
⊙《归去来兮辞》一课的朗读也是声情并茂,只是表达归隐之心怎能用高亢的语调呢?陶渊明开田园诗之先河,诗风平淡自然,辞赋洗尽铅华。其归隐之心与魏晋清谈玄学、道家思想不无关系。陶渊明也偶有怒目金刚式的诗歌,如“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咏荆轲》),朗读这样的诗,定基调为“高歌言志”(教师板书)才对。
《陈情表》与《归去来兮辞》的朗读就朗读技巧看,不相上下,但对文本基调的把握却有高下之分。
⊙关于《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上面已经提到评委对《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有争议,认为利用“纪念别里科夫网页”呈现教学内容以及相关文献的引入,影响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我个人认为,这些做法值得借鉴。引入高尔基等与契诃夫同时代作家的评述及卡夫卡《变形记》等作品,得益于教师从事文学创作与研究,其视角与视野与一般语文教师相比是不同的,可以引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几点商榷意见:
一、语文因素与人文内容——教学取向的失衡。
语文教学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于语言运用,而不在人文内容本身。即披文入情,析文入理。有些课教学取向失衡。
⊙《中国建筑特征》一课,教学设计有创意,搜集了大量图片资料,将古代经典建筑与“2013年最丑建筑”(一个为金元宝状,一个为外圆中方铜钱状。拜金心理无所顾忌)比较。应该注意的是,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解读《中国建筑特征》这篇文章,而不是学习“中国建筑特征”。课上讨论城市发展与建筑保护,失之毫厘,相距千里。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苏教版)一课,突出了解读难点:“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这句话表达的是哲理而非“思想”)。接下来的讨论却与“语文”不相干了。讨论安史之乱,守城将士身陷绝境而拒降,食妇婴以果腹;关于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路人对车祸幼儿的冷漠等。这已经不是脱离文本的问题了,已经脱离了“语文”,偏离到伦理道德范畴了。
顺便提及,要索解帕斯卡尔《思想录》,可以读以马内利修女的《活着,为了什么?》。一个15岁的小女孩,在阅读作业中读到了一页文学作品,开篇的一句话就吸引了她,“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维的芦苇。”(译本如此)心头为之一振,“嘿,总算有个人讲些还算有意思的话。”这时她看到了对面屋顶上那只伸懒腰的猫,她想我和那只猫有什么区别呢?对了,我能思维,而那猫却不能。由此开始了对帕斯卡尔《思想录》长达几十年的索解,最后形成一本书——《活着,为了什么?》。她就是后来的以马内利(意为“神与我们同在”)修女。她几乎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拯救穷人的慈善事业。在即将退休之际,她目睹开罗拾垃圾者的艰苦生活,为之震动,决定从此生活在他们中间,开始与他们同吃同住。直到1993年,85岁高龄的以马内利修女才被迫“退休”,回到巴黎,但仍然为拯救穷人奔走。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既是帕斯卡尔《思想录》的解读者,又是践行者。她是继特雷莎修女之后,又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女性。
二、文本构思与语言肢解。
多年来文本解读普遍存在寻章摘句的现象。讨论一个词用得如何贴切,一句话如何富有深意,这些固然必要,但文章的脉络,作者的思路,无人问津。套用两句古诗:无边“木叶”萧萧下,不见树木亦可悲!
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古人曾用常山蛇阵作比:击首尾应,击尾首应,击中间首尾相应。读文章应该读出为文之道,以为写作借鉴。说到底,阅读的功效在于使学生领悟:文章应该怎样写?你看人家!语文这样教才好。鲁迅主张:不要看所谓作文教程之类的书,一切好的文章都在证明着文章应该怎样写。(大意如此)
在解读文章构思方面下面一课可资借鉴。
⊙《项脊轩志》一课(湖南长沙明德中学杨敏执教),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写法:由轩记事,睹物怀人。取材日常生活片段,以项脊轩的变迁为线索贯穿全文,平淡之中见真情。此课教学呈现出文章的整体感。朴实无华。
顺便提及板书设计。板书有两个功能:一是呈现文本思路,一是呈现教学思路,二者高度浓缩,浑然一体。板书文字应该尽量用原文词语。在平日教学中,板书大多率性而为,杂乱无章。教学竞赛中的板书设计也很少出现呈现文章思路和教学思路的样本。
三、古典诗歌教学:特点和要素的缺失。
中国古典诗歌有别于外国诗歌和现代诗歌,其基本特点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古典诗歌有两个要素:意象和意境。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对古诗特点和构成要素少有关注。本届竞赛也是如此。如果把教学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范畴的话,在教学内容方面古典诗歌教学与一般文体并无二致。没有凸显情景交融的特点,没有从意象和意境的角度解读作品,依然是只言片语的零打碎敲。不防设想一下,如果是一篇散文的话,不也是这么讲吗?那么古诗的韵味与旨趣哪里去了?
另外古诗教学中诗词格律等一些基本常识很少提及,几近空白,这是不正常的。这或许与
“淡化语文知识教学”的倾向有关。课程标准没有提及这些常识,但讲了未必“超纲”。
四、教学节奏失控,教学内容取舍适当。
1.节奏失控。
一篇长文几千字,一篇文言文若是算上注释,文字上万;教学环节多。课堂教学讲究节奏,每个环节应该分配多少时间,事关教学任务能如期否完成,应该严格控制,这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措施。教学节奏的掌控是教学基本功之一。多年来教学竞赛功夫大多下在制作课件和朗读课文上,看重装饰效果,但教学节奏掌控意识淡漠。课件制作花样翻新,但板书设计水平低下;配乐朗读声情并茂,几近表演水准,但事关教学实效的课堂节奏屡屡失控。很多课前紧后松,草草收场。
2.内容取舍失当。
语文(阅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严谨、系统的学科体系。一篇课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学内容的取舍要仔细斟酌。在这方面应该引起注意。
⊙《长亭送别》一课,教学设要点之一是彰显戏剧结构(据当场散发给听课教师的教案),在整体感知文本方面是可取的;入手处也准确:“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也是经典名句。可是总讲“离人泪”是不行的,这只是开篇。岂不见下文“叫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又道是“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何逊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课上引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与《长亭送别》曲辞相比,前者写离愁,后者写别恨。细细品来,二者的旨趣是不同的。课文尚未卒读,又问古代爱情故事,涉及《梁祝》,何必节外生枝?
最后提一点建议:能不能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说“木叶”》一课让学生在没有教师干扰的情况下默读课文5分钟,已属罕见。许多课让学生读课文,教师又不停地说啊,说啊,就怕“冷场”(这已经成为一些教师的习惯),既不是提示,又不是交流,学生烦不烦啊?咋办?很简单——不说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诗歌四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