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儿童待的集锦调查报告前言怎么写写

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前言(集锦)实习,报告,毕业,大学生,实习报告,实习前言,大学毕业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前言(集锦)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儿童文学知识点集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儿童文学知识点集锦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数学集锦的前言怎么写
数学集锦的前言怎么写
帮帮我吧!尽快点
数学,这门古老而又常新的科学,正阔步迈向21世纪.回顾即将过去的世纪,数学科学的巨大发展,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牢固地确立了它作为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的地位.数学正突破传统的应用范围向几乎所有的人类知识领域渗透,并越来越直接地为人类物质生产与日常生活作出贡献.同时,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因此,对于当今社会每一个有文化的人士而言,不论他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学习数学,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现代社会对数学的这种需要,在未来的世纪中无疑将更加与日俱增.另一方面,20世纪数学思想的深刻变革,已将这门科学的核心部分引向高度抽象化的道路.面对各种深奥的数学理论和复杂的数学方法,门外汉往往只好望而却步.这样,提高数学的可接受度,就成为一种当务之急.尤其是当世纪转折之际,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并大力加强数学的普及工作,国际数学联盟(IMU)还专门将2000年定为‘世界数学年’,其主要宗旨就是‘使数学及其对世界的意义被社会所了解,特别是被普通公众所了解’.一般说来,一个国家数学普及的程度与该国数学发展的水平相应并且是数学水平提高的基础.随着中国现代数学研究与教育的长足进步,数学普及工作在我国也受到重视.早在60年代,华罗庚、吴文俊等一批数学家亲自动手撰写的数学通俗读物,激发了一代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影响绵延至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数学界对传播现代数学又作出了新的努力.但总体来说,我国的数学普及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我国数学要在下世纪初率先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数学普及与传播方面的赶超乃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和迫切的任务.为此,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是必不可少的.《通俗数学名著译丛》的编辑出版,正是要通过翻译、引进国外优秀数学科普读物,推动国内的数学普及与传播工作,为我国数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跨世纪工程贡献力量.丛书的选题计划,是出版社与编委会在对国外数学科普读物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讨论确定的.所选著述,基本上都是在国外已广为流传、受到公众好评的佳作.它们在内容上包括了不同的种类,有的深入浅出介绍当代数学的重大成就与应用;有的循循善诱启迪数学思维与发现技巧;有的富于哲理阐释数学与自然或其他科学的联系;……等等,试图为人们提供全新的观察视角,以窥探现代数学的发展概貌,领略数学文化的丰富多采.丛书的读者对象,力求定位于尽可能广泛的范围.为此丛书中适当纳入了不同层次的作品,以使包括大、中学生;大、中学教师;研究生;一般科技工作者等在内的广大读者都能开卷受益.即使是对于专业数学工作者,本丛书的部分作品也是值得一读的.现代数学是一株分支众多的大树,一个数学家对于他所研究的专业以外的领域,也往往深有隔行如隔山之感,也需要涉猎其他分支的进展,了解数学不同分支的联系.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国内科技译著尤其是科普译著的出版并不景气,有关选题逐年减少,品种数量不断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海教育出版社以迎接2000世界数学年为契机,按照国际版权公约,不惜耗资购买版权,组织翻译出版这套《通俗数学名著译丛》,这无疑是值得称道和支持的举措.参加本丛书翻译的专家学者们,自愿抽出宝贵的时间来进行这类通常不被算作成果但却能帮助公众了解和欣赏数学成果的有益工作,同样也是值得肯定与提倡的.像这样集中地翻译、引进数学科普读物,在国内还不多见.我们热切希望广大数学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来关心、扶植这项工作,使《通俗数学名著译丛》出版成功.让我们举手迎接2000世界数学年,让公众了解、喜爱数学,让数学走进千家万户!你参考一下修改吧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热门搜索推荐:
5068儿童网提供最新最全的儿童歌曲、儿童作文、儿童故事、手抄报、黑板报、好词好句等内容,让小朋友在学习的同时享受快乐!打造属于小朋友的快乐天堂!请记得收藏分享我们哦~
首页当前位置:
点绛唇 王禹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王禹词作鉴赏 此词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作者唯一的传世之作。全词以清丽的笔触......江南春 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O满汀洲人未归。 寇准词作鉴赏 此词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起,以情结,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写了女子怀人伤春的情愫。南宋胡......踏莎行春暮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踏莎行 陈尧佐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 翩翩又见新来燕。 凤凰巢稳许为邻,潇湘烟暝来何晚。 乱入红楼,低飞绿岸。 画梁时拂歌尘散。 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 陈尧佐词作鉴赏 此词为作者唯一留传于世的词作......长相思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林逋词作鉴赏 此词采用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以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和清新优美的语言,托为一个......玉楼春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时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钱惟演词作鉴赏 此为作者暮年遣怀之作。词中以极其凄婉的笔......点绛唇 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林逋词作鉴赏 此为咏物词中的佳作。全词以清新空灵的笔触,物中见情,寄寓深意,借吟咏春......少年游 杨亿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 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 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杨亿词作鉴赏 此为咏梅之作。全词以写景始,以抒情终,通过......生查子药名闺情 陈亚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 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 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陈亚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别具风味的药名闺情词。词中以深挚的感情和浅近的语言,别......鹧鸪天 夏竦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 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 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夏竦词作鉴赏 此为送别词。词中托为一个女子的身口,抒写她......剔银灯 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 少痴I、老成U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 一......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词作鉴赏 范仲淹的《渔家傲》变......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暇」旅咦涛丁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昼夜乐 柳永 洞房记得初相遇。 便只合、长相聚。 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 况值阑珊春色暮。 对满目、乱花狂絮。 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婆罗门令 柳永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 宣归来,初更过,醺醺醉。 中夜后、何事还惊起? 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曳。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枕难继。 寸心万绪,咫尺千里。 好景良天,彼......浪淘沙漫 柳永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 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 嗟因循、久作天涯客。 负佳人、几许盟言,更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阕。 香暖鸳鸯被,......卜算子漫 柳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U、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尽无言、谁......归朝欢 柳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 葭苇萧萧风淅淅。 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 渐渐分曙色。 路遥山远多行役。 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 转觉归心生羽翼。 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迷仙引 柳永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 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 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 常只恐、容易华偷换,光阴虚度。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 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词作鉴赏 这首词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曲玉管 柳永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 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 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破阵乐 柳永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 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 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 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时见。 凤辇宸游,鸾觞......
全站热门点击
经典儿歌推荐
手抄报精选
蝉童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今天怎样教语文》前言集锦
《今天怎样教语文》前言集锦
黄河之水天上来
——面对社会的转型与教育的转轨
不是我们反应太慢,而是社会发展太快。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见到了太多转瞬之间的巨大变化与发展。南海边陲上的小镇即一个圈迅速变成了现代化的上千万人口的大都市,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迅猛延伸到了各个省会再到大多数中等城市,中小城镇密密麻麻仿佛一夜之间矗立在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很多地方的高楼大厦春笋似的拔地而起直冲云霄,集装箱车在几横几纵的国家交通大动脉上川流不息,过去不敢奢望的地铁现在也几乎在所有的大城市地下紧锣密鼓的加速掘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也经历了太多的名词概念大换班。从包产到户到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股份制改造到合资到并购到融资,从通胀到金融危机到金融海啸,从废除粮票油票购物票到购买股票购买期货购买理财产品……
我们的生活从开始解决温饱到大鱼大肉到吃特色吃营养吃品位吃情调,居住的房子从平房到楼房到筒子楼再到单元房,从骑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开私家小轿车,家里的电器从收音机到电视机到冰箱洗衣机,再到镜面彩电到背投电视到液晶电视到高清电视,从黑白相机到彩色胶卷再到数码相机,从录音磁带录像磁带到磁盘到光碟再到高密压缩光盘……
我们的孩子与学生,也从看电视到听耳机到听MP3再到MP4,从滑旱冰到滑滑板到滑排轮再到滑滑板车,从跳交谊舞到太空舞霹雳舞到摇滚到街舞,读的书从武侠到琼瑶到青春到新生代到韩潮……
随之而来的是很多很多新词新语,不管我们理不理解愿不愿意高不高兴,都一股脑儿地闯进了我们的耳膜与眼帘。从流行歌曲到流行小说到热播电视,从报刊杂志到街头广告到网络语言,什么镭射、激光、埋单、打的、期货、义工、丁克、下岗、炒鱿鱼、黄金周、双休日、非遗申报、酷、囧、譻……
锻炼身体变成了健身美体,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有思路才有出路,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我们从一穷二白从计划经济社会一步一步艰苦奋斗着艰难的走来,还没有完全适应,我们还来不及适应,社会发展的滚滚洪流又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把我们裹挟着推搡着不断往前。
我们在经历着千年难有之变革,我们也在创造和分享着现代文明,物质的生活的文化的精神的:涨价风、大洪灾、非典、绿藻、加入世贸、南方雪灾、汶川地震、承办奥运、六十华诞。激动与喜悦,泪水与欢呼,悲情与援助,郁闷与反思,仰望星空与直面现实,要我们补偿其几百年的落后距离与几百年的呆滞运行,要我们大步流星似的去追赶与超越。
在近乎翻天覆地的社会转型中,我们身处其间的教育,也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恢复高考、扫除文盲、改造危房、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开展职业教育、高校毕业不包分配、电视大学成人教育职工大学夜大学、穷国办大教育、高校扩招与自主招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
就在我们中小学校园里,似乎也在不断的在变革在变化在挪动在出新。知识就是力量,到培养自学能力再到培养素质,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从刻苦读书到精讲多练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到自主合作探究,从知识教育到能力培养到素质提升,从快乐教育到未来教育到生命教育到人本教育,日益翻新的口号,不断变化的理念,让我们还来不及消化吸纳,来不及落实运用到教育教学行为之中。
社会的转型与巨变,必然要作用于我们的教育,深刻的影响到我们所教育的孩子身上,而长期坚守校园的我们,对这一切的认识与理解,还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自然就会因为不太理解21世纪中国的教育所承载的国家意志,不太理解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不太理解学生发展的基本素质,也就常常会发出“越教越不知道这个书该如何教”的叹息。
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教育的转轨缺少足够的思想准备。
过去我们从事的乃至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精英教育,每一年的学年考试主要学科不及格则需要补考,补考不及格则只有留级降班重新再学习一年才升入高一个年级的学习或者高一级学校学习。通过每一学段每一学年的筛选,进入我们教室里学习的学生,一般来说都是合格的学生,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都是通过了考试的及了格的合格者。
现在,我们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扩大了高中阶段的办学规模,高等教育已经迈进了大众化阶段。我们看待学生的标准也应该相应进行调整,绝对不能够再要求班上的学生个个都是学习上的合格者。实践中也因为先天遗传家庭背景以及学习基础等原因办不到,再加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人的能力本来也存在着不同能力倾向的差异,我们的教育也只能够在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去教育学生,去发展学生的素质,培养起适应社会需要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来。
最不能够原谅的是进入21世纪初叶已经快接近尾声了,我们还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教育观念教学标准,刻舟求剑似的去看待今天的社会去苛求今天的孩子,去与自己过不去,拿着类似于“回字有四种写法”的学科旧标准去衡量学生,成天在那里怨天尤人,成为了教育教学上郁郁寡欢的怨妇与怨夫。
换一双眼光看社会,换一个角度看学生,我们每天就会感觉到太阳都是新的,学生身上有许多新鲜的东西。慢慢的走进学科,精心琢磨与思考,我们就会逐渐适应社会,适应学生,适应课程,适应学科,就会逐渐明白,我们今天该怎么教语文。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语文学科的无奈与坚守
要知道我们今天该怎么教语文,首先应该了解语文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
在学校教育中,没有比语文这门学科更加使人感到无奈与尴尬的了。在农业社会,我们听惯了晨钟暮鼓,看惯了青卷黄灯,习惯了十年寒窗。当时的教育方式,似乎都是天经地义的卓有成效的口耳相传的私塾与书院,教育的内容似乎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语文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无所不包的三百千四书五经。而西学东渐,现代教育兴起。癸卯学制以来,语文单独设科一百年,多少代仁人志士殚精竭虑地在探索在改革在追求,从国文国语到语文,从语言文学分科到必修选修,从教材的国文百八课到分编再到混编,从分线合击再到分段推进,从统一教材到分编教材,语文学科至今还处于学生不喜爱家长不正视校长不重视的地步,就连我们语文人自己,就连全国的语文教育专家权威,至今也对语文学科给不出一个科学的定义,在现在正在进行的第八次课程改革的课标拟定中,几位博导几年研究下来给出的定义也只是一个妥协折中的说法而已,即打比方的“工具”与无所不包的“人文”。
校园里的学生不愿意学习语文,社会上的各种考试又在强化语文,舆论界的批评盯住语文,历次运动首先拿来开刀的往往都是语文。语文教育教学的辛苦不同平常,却常常难以得到承认。语文课常常成为了学生算累了数学题,记累了英语单词后的休整课,学生课外补习的无缘课,成了少不得又多不了的一门尴尬课。
然而。这并不能够阻止语文教育工作者们的探索的步履与突围的身躯。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过了红领巾教学法、语言文学分科、精讲多练、培养自学能力、语文情感派、语言思维派、大语文观、知识树、三主四式自学辅导、三级作文训练、导读派、点拨法、得得派、卡片派……不一而足。
进入本世纪初叶以来,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改革探索的步伐没有停止过,也在继续学习西方学习教育发达地区的语文教学,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强力推进下,大力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进行了新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就连语文课上学生的桌子怎么摆放都尽量向欧美的课堂学习,一些人还在教育技术上绞尽脑汁,在方法上追求尽善尽美,创制出多少多少法多少多少技来,以期达到一劳永逸的教学效果。
学校得开门,学生得上学,语文得开课。尽管探索还在进行,尽管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还远没有得到大家认可的共识,关于“工具”“人文”的讨论还在继续进行,关于知识教学的呼声还在继续高涨,在理论界,在教研层,在语文教学现场,大家仍然一如既往的满腔热忱的带着悲壮的色彩在传统语文教学经验与现代国外教育理论中去寻觅,去淘洗,去筛选,去甄别,去继续着依据语文教学现场的发生与发展进行着突围与坚守!
听唱新翻杨柳枝
——语文学科理论的自悟与自建&
国家没有对语文课程给出科学定义,学术界也拿不出一个科学的定义,怎么办?我们在教学第一现场应该且必须依据自己的感觉,借助自己的感性认识,建立起自己的语文学科课程概念或者说语文学科理论来。
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虽然这“两性”一个是打比方,一个是无所不包,但是,也将我们过去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进行了提升。在实践之中,我们的确曾经面对政治高压,采用工具说才得以进行了间接的回击,但是,后来的发展,似乎又走到了绝路上。工具性解决不了语文教育尤其是高中语文教育的全部,也解决不了语文课本该具有丰厚的文化文学教育的内涵。过分强调甚至只强调工具性,就会将语文带入没有情感没有形象的冰冷世界,自身的发展自然会越来越枯竭萎缩。人文性又使我们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语文自身的特点与个性。因为人文的内容是无所不包的,学校教育的所有学科可以说都在进行人文教育,我们语文将此包揽得下来吗?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冲破了工具的藩篱,但是,也需要坚守语文的阵地,要坚持语文学习中的“语”字。
什么是语文学科应该做的事情呢?从我们自身的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来看,理解与运用祖国语文,即过去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听说读写思,就应该是语文学科应该首先和着重培养的五种语文的基本和重要的能力。对祖国语言的听说读写以及思维的能力,是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对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也是现代社会信息时代安身立命的重要的能力,只是不同学段应该有不同的层次要求而已。
语文课程标准尽管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但是,她还是给了我们新世纪的很多语文学科课程理论上的新概念。对语文学科来说,我们同样认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今天教语文绕不过去也不应该绕过去的教学中的价值追求,让学生读书明理,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变得聪明智慧起来,让学生通过包括语文学习在内的各学科教育,在生存技能、生活态度、生命观念上都得到健康发展,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期待与归宿。语文学科教育的内容由一个维度变成三个维度,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显得丰富和多彩起来,学生的收获,也才有了更加长远的发展潜质与恒定的学习动力与品质。再者,语文素养这一新概念,虽然我们还不能够清晰解说界定,但是,她所显示的适应21世纪语文教育发展的包容性,已经远远超越了过去的语文能力的界限,被大家所接受与看好。
同理,过去曾经困扰我们几十年的文本分类,诸如记叙说明议论,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与应用文的关系,我们不能够用形式逻辑进行分类,而今天的语文课程标准,则在高中部分明确采用三分法加以区分,即阅读写作,在教学中在高考语文考试大纲里,都采用议论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虽然不及国外一些地方对文本的写实类和虚构类两分法,但是,与我们过去的三条标准三次分类的方法,还是一大进步。
在语文学科理论学科概念的建立上,我们通过讨论,还逐渐明白了训练对于工具性语文内容的学习以及能力形成的重要,也清楚了对于文学性人文性的学习内容以及审美感知方面必须采用浸润渐染的方式而不能够简单机械野蛮的采用训练的方法来进行了。
通过对语文学科理论学科概念在实践中的逐渐感知反省与提炼,自然的,我们对学科性质,学科课程内容,对学科教育目标追求,对完成学科教育目标的作业方式,慢慢的就会在心里产生出了一些相对清楚的感觉与认识出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
——课堂教学的舒展与把控
对课堂教学,是应该有一种敬畏之心的。
课堂于教师,犹如战场之于士兵,舞台之于演员。我们的大部分心智的倾泻与吐露,我们的教学行为的爆发与施予,都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可以说,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艺术教学才华教学智慧的最集中的体现,也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最直观最迅捷的表现平台。
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完成预设教学任务的一种心智过程。因此有人将课堂教学的三要素归纳为教师学生教材(实为教学内容)。这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怎么认识者三者的关系。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曾经被钱梦龙,上海的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归纳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思想,训练实质上就是当时强调的教与学的行为。这一思考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启迪作用,也就是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要坐在学生的凳子上思考问题。一些青年教师不太在意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缺少换位思考,满以为简单,自己随便都能够解答得出来,其结果是学生并没有也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来学习和思考问题,来学习新的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新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一些教师又常常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忘记了学必有师,放弃了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我们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学习成果的分享者,这一切,归结起来,还是学校教育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即站在国家意志的角度、过来人的成人立场以及职业的专门人士的高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正确的有效的主导。
一些人的课堂教学,包括本应该有激情有旨趣的语文课堂教学,也逐渐变成了一讲到底或者一练到底的了无生气而死气沉沉的使人倍感郁闷的地方,使学生日渐消磨掉了对语文课的热爱,也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师日益产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职业倦怠。师生之间的日渐浓厚的郁闷与倦怠,相互影响相互刺激相互攀升,逐渐将语文课堂教学演变成了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特定时空,成为了教师单边做口力劳动的挣扎,学生像冬眠般昏昏欲睡的休整的地方。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师殚精竭虑进行设计倾其心智实施教学行为的完美艺术品,是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基础来进行演绎与展开的,是可以且应该讲究其教学行为展开的环节、构成、节律、基调以及高潮的营造的,是需要讲究一节课的厚度深度广度的,也是需要注意其高度角度与效度的。
至少,我们要考虑一堂课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变换着采用,不应该用一种方式将单调枯燥进行到底。按照心理学专家的建议,一堂课,最好有五到八个节目出现,才能够有效避免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的疲惫与倦怠。这里的五到八个节目,就是指五到八种交替进行的不同学习方式,或者读或者写或者说或者思考或者讨论或答辩或演讲,让语文学习的内容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体验与刺激进入学生的大脑,纳入和构建起新的认知系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了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认识,我们语文教师在自己课堂教学的舞台上,才可能抓大放小纲举目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才能够舒展有度掌控自如,学生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才会有目标有路径有效果地进行生动活泼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师生们才有可能体验和享受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快乐。
吹尽狂沙始见金
——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与娴熟处理
多少年来,我们羡慕一些数理化老师拿着粉笔就去上课的潇洒与从容,我们感叹自己学科的无聊与无奈乃至于无助:越教越不知道如何教,常常就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发出的感叹。
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涉及到这样一些问题:语文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语文能力是可以教会的吗,语言知识不单独作为考试内容了还需要进行教学吗,考试不直接从教材取材那些课文还有再进行教学的必要吗,语文的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多年以来一直在语文教育界讨论不完纠缠不清。
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由于学科性质的不清楚,教学内容自然就不明确。作为母语学科,我们又对语文教育的特点研究不足,一直在匆忙与焦躁中进行着语文教学内容的理性探索与功利选择。也就是说,我们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工具性的语文知识呢,还是人文性的语文内容,这一重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多年以来出现的见仁见智的情况只有听之任之各取所需的延续下去。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语文教学实践上,我们也积累了不少的感受与经验,也开始深深认识到语文教学应该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语文积累越来越丰厚,语文读写能力越来越娴熟,语文学习习惯越来越良好,语文发展的潜质越来越强大,语文思维与语文感悟的程度越来越深刻敏锐,语文的情感越来越细腻与康健。一句话,让学生语文学习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这一切靠什么为主来进行,靠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教学凭借什么作载体来进行,靠我们的语文教科书。
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和现在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开设语文课程的部颁标准,经审查通过予以试用或使用的教科书是承载着国家教育意志演绎着学科教育理想的文本凭借。尽管一段时间中考高考不直接从教科书里截取考试的素材,但是,构成学生祖国语言文字基本素养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基本要素,应该说都在都主要在我们各个学段的语文教科书里。
语文教科书的各个学段各个年级各个册别各个单元的内容,构成了学生语文学习大厦的丰满要素和丰富内容,这里面既有语文知识的教学要点,也有语文能力的训练项目,还有语文教学中如何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文化的精华、先贤睿智的思考与语言的精妙表达,在语文教科书中都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要学的基本字词句篇、人物典型形象、传统文化精髓、独到精辟认识,在教科书里都有共同的基础性要求。
也就是说,我们的教科书是承载着语文教学指向上的双向内容点的,是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使用需求的。遗憾的是,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所谓的著名的语文教育权威或者貌似类的专家,以自己重点名牌学校的特优学生为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全部对象,推而想当然的广之,误导一般学校普通教师以及平常学生的语文学习,以提倡不唯书不唯上为由,另行自己组织教学内容,构建自己的语文教学内容体系,这是非常有害的。这些人自己也未曾到普通学校的普通学生中去试验过,何况很多教师还没有精力没有水平去组织编写一整套适合自己学生的语文学习教材。什么要用教材来教而不要去教教材,一般情况下,能够将教材的语文知识与人文内容进行准确把握与娴熟处理,就是学生们的万幸了。
语文教学的惯性与惰性,使得一些语文教师还不能够正确理解文章与课文的关系,还常常误将课文当做文章来看待,看不到文章一旦进入教材进入单元,站在语文教学的角度对其教学内容和教学角度就进行了特有的规定,就不应该再像处理一般的文章分析鉴赏那样去条分缕析面面俱到了,就应该按照单元教学导语和课后的思考与练习来确定该课的教学重点,站在学生学习基础的角度来确定自己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
把握准确语文教学的双向内容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也是很考量教师语文功底和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有了准确把握,才可能有娴熟处理,才有本钱去谈论和探讨教学的方式方法。可是,近些年来,一些投机取巧的所谓专家,在一些技术性的场面上不断诱惑青年教师,以为一旦掌握了一些方法一些技法,就可以一劳永逸一通百通,就能够解决和替代对教材内容的准确把握。这只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虚妄做法,任何高超的技法都不能够替代老老实实的去阅读教材钻研文本,都难以替代难以掩盖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
我们对不同年段的经典课文内容的双向把握达到了炉火纯青娴熟自如的阶段,语文教师同样也可以像数理化教师一样,教得潇洒自如从容大气。
要记住,任何味道都赶不上营养本身重要,内容是第一位的,形式永远是第二位的!
羌笛何须怨杨柳
——用惊喜的眼光去发现与关爱学生&
师道尊严,是农业社会里不可动摇的信条。教书育人是几十年来的讲求职业道德的典范要求,在以人为本的今天,这些信条与要求都受到了新的挑战。
过去,我们有很多没有做班主任而语文课教得很好的样板,今天我们见到的更多的成功的语文教师则是兼任班主任的优秀教师。这就是今天的学校教育绕不过去的以人为本育人教书的重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物质生产获得了高速发展,加上高等教育不包分配的制度性改革,因为读书依靠读书挣一口饭吃的生存状况有所改变,通过读书来跳农门的比例开始减少;而从小开始的人本主义的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普及,使得我们的学生从小滋生出了大不同于先辈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强烈的人本主义思想,在不情愿的情况下是难以强迫进行学习的;在资讯高度发达今天,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垄断已经被打破,各种学习辅助性的纸介媒传和网络报刊杂志铺天盖地而来,那种农业时代的单一的先生讲学生听,一味的只进行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也是越来越难以奏效。
何况,我们的很多学生,是从小就伴随着电视,伴随着网络,伴随着现代娱乐长大的,也是在吸纳着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多元文化中长大的,读着韩寒郭敬明的小说,听着耳塞里的摇滚,哼着风靡的韩国歌曲走进我们的教室的。什么知识就是力量,什么勤奋读书,什么天道酬勤,在今天的学生身上,是越来越难以得到简单的认可了。在现代形声光电的多媒体的斑驳陆离的强烈震撼与刺激下,喜欢文化和文学名著阅读的人,越来越成为稀有物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包括我们的学校教育,再也不能无视学生的需求,再也不能够无视学生的挑战,再也不能够不研究学生而去进行单一的甚至单薄的语文教学了。
我们要从过去的香火缭绕的天地君亲师的神龛供奉上走下来,走进现实之中来,与自己的学生实行人格平等的尊重与对话,将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教学资源加以充分的利用起来,让学生参与到对其自己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之中,让其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分享到有效学习与吸纳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的成功乐趣,通过具有现代意识先进理念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使学生成为现代社会的优秀公民,地球村的合格村民。
我们在实施语文教学之前,应该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学习基础以及文化观念及精神生活进行观察与研究。以成人的视角专业的眼光,向我们的学生提出应有的富有理性与智慧的建议,让我们的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牢牢打上民族文化与现代意识的健康的心理底色,成为对自己对民族对国家对时代肩负得起责任的人,自然也包括对自己的语文学习负得起责任来。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需要对学生采取协商与探讨的教育方式,提出语文学习的基本规范和最低要求,在学生认可的前提下逐步强化以期达到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我们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社会现实,适应终身学习的社会需求。
自己的学生,不应该再是我们抱怨的对象,而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起点与归属,也是我们语文教学旅途中的相伴者与分享者,语文教学效果教学成果的期待者与承载者。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愿我们一直珍惜这难得的师生缘分,每天都用好奇的眼光去欣赏与关爱自己的每一位参与语文学习的学生,默默目送着他们走上自己成功的人生道路。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站在学生的立场帮助他们学习语文,坐在学生的凳子上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各种各样的具体困难与问题,去获得令师生双方大家都满意的语文学习的好成绩。
一片冰心在玉壶
——教学细节的在场与关注
方法不是万能的,细节才决定成败。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些人对方法的崇敬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以为一旦方法正确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些杂志也相继开辟专栏,一讲二讲三讲四讲所谓的方法,将一些青年教师的视线误导到了脱离语文教科书和脱离语文教学内容的斜路上去。
在一定条件下,方法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过去我们确实是曾经将方法都看作奇技淫巧而不去正眼看一下的错误,但是,如果我们今天又走向反面,过分夸大其作用,将其神乎其神,将其看得比朴朴实实的内容还重要,我们就可能放弃对语文教学本质的研读。如果我们有一颗为学生语文学习着想的平常心,千方百计的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进行坦诚的学习帮助,从一些小事从一些细节着手,我们也自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出适合学习内容和适应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来。
教学的方法很多,教学的原则也很多,所有的这一切,归结起来,还是取决于我们的语文教学的心态与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而这一切又都取决于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全力以赴聚精会神一分一秒都在语文教学之场,而没有一丝一毫的分精走神的情况,我们语文教学的诸多方法,就会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现场需求汩汩滔滔不断涌来。
注意教学细节,实际上也是提高自己语文教学基本功的最重要内容。很多教学细节里面,一定包孕着已积累的教学方法,它们是对多年来语文教学的感悟与教训的反思,它们是语文教学方法的结晶与提取,而不是什么化腐朽为神奇的灵丹妙药,更不是一呼百应包打天下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神灵。
一般说来,很多初入语文教坛的人都很在乎教学方法的学习与使用。实践证明,这样舍本逐末的路子是难以走得通的。当我们知道了诸如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小小组教学法、高潮教学营造法、精妙提问五十法、板书四十式、作文审题三十法……我们靠这些高度符号化的冰冷死板的术语,又能够解决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什么具体问题呢?正如我们的学生,能够口若悬河头头是道的说出如何写好作文的一大堆一大堆的名词术语,可就是自己写不出顺手的像样的作文来一样。
我们舍弃方法注重细节,就是希望能够将自己的语文课做得实际实在和实惠一些,靠自己的诚实的艰苦的脑力劳动,来换取对语文教学的深度思考,来获得语文教学内容的娴熟处理。
大音希声大羹无味,真正高品质的语文教学是非常质朴和自然的,是不需要去刻意追求什么方法与环节、形式与包装的,靠内容本身,就能够获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要把金针度与人
——语言及语文知识的存废与功用&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还有力量吗,尤其是今天的语言及语文知识?
曾几何时,我们将培根的话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融化在血液中铭刻在脑子里,可是,文化大革命一来,居然被批为“知识越多越反动”!当我们的内心需要依靠这样的语录来激励,当我们在攀登科学技术的崎岖小路上跋涉不止,将人类五千年积淀的文明不断传递给学生传递给下一代的时候,知识不知不觉的便与死记硬背连带上了关系,成为了能力的对立者,被轻视被踢倒在求学的前进路上。尤其是进入21世纪,开始了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知识”与“训练”这两样东西,在语文课程之中,仿佛遭遇到了又一次革命,成为了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羞于挂齿的东西。
犹如坚守中医,反对西医,坚持认为李白杜甫没有学过语法照样成为伟大的诗人一样,我们举出了无数在现代汉语诞生以前的个案来说明语文是没有知识可言的,语文教学也是绝对不可能还能够探讨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出来,将卢戆章、马建中、黎锦熙、夏丏尊和叶圣陶等语文及语文教育大家们一百多来艰苦探索实验的语言及语文知识,像倒脏水一样倾盆泼出,只因为这些破烂不完美不完善,不能够立竿见影立马见效,还是回到无知识的状态去随心所欲的随便讲几句的语文教学来得痛快来得潇洒。
知识是对现象的一种理性抽象与概括,是透过现象对本质所进行的一种窥探。很多时候,我们对知识的把握对本质的把握,都处在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动态的过程之中。我们认可其他学科门类的认识论,但是一旦落到自己的语文学科上,则坚持认为自己特殊,口气强硬的认为绝对不会有知识可言。而另一方面,我们又放弃了对课文内容的专心致志的深入研读,带着学生在文章学的以及方法论的名词术语在漩涡里打转。
理论研究的单薄停滞导致了我们对语言及语文的学科知识体系的怀疑与忽略,如果没有了高考中考试大纲中的一点语言及语文知识的要求,迫使我们去讲一点甚至去补一点语言及语文知识外,一些人还真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回变成云里雾里随意点燃信口雌黄蹈虚凌空的学科。
当我们要求学生的语言要规范的时候,当我们面对一个复杂长句的时候,当我们希望表达上更加生动形象的时候,当我们希望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滴水不漏更加严谨的时候,汉字结构、句子主干、积极修辞、关联复句这些可以相助的语言知识为什么不能够助一臂之力呢?
应该承认,我们的语言以及语文不是巫师方士嘴里的咒语符号意念,而是也可以并且应该是一种客观外在的存在,应该是有种种需要我们去发现与挖掘的内在规律。尽管我们的语文前辈们曾经急躁的一味照搬西方语言的研究方法甚至术语,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自己的语言及语文是虚无缥缈的不可认知的东西。而实际上我们在教学中,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自觉不自觉的尝试着讲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诸如如何区分多音字、如何判断句子的毛病,如何在需要的时候自觉运用修辞的方法,如何进行有力的论证,如何读断翻译过来的长句子,如何进行问题的归纳,包括如何把字写得既方又正,如何筛选与确认信息,等等等等。
在当前过分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中,语言及语文学的研究是难以有一个突破的,但是,我们应该将自己曾经学过的,实践中已经感觉到的,在指导学生言语实践时已经被证明是有用的一些内容,包括汉字的、词汇的、语法的、修辞的、文学的、文章学的、阅读的、写作的,进行收集整理,进行分类储存,进行实践验证,在大家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下,逐步积累与提炼,整理甚至建立起适合语文教学实际的实用的语言与语文知识教学体系来。
此念绵绵无绝期,语文人仍将会苦心期盼并默默投入。
映日荷花别样红
——阅读教学的价值叩问与品质提升
没有歌声的地方是寂寞,没有书声的地方是沙漠。
学生到学校里来是读书的,然而,我们的课堂上让学生读了多少书呢?原来的教室里书声琅琅人声鼎沸的情形越来越少见,读书读得摇头晃脑拿腔拿调的人越来越稀有,读,越来越成为了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令人期盼的内容。
前苏联老大哥的红领巾教学法的五步教学法使我们开始了背离汉语母语教育的轨道,工业文明里机器的高速运转使得我们读书的节奏加快,频繁的考试使得我们的讲解更加趋向于细密繁琐,强劲火爆的现代传媒又使得我们的阅读难以坚守那一片读书的宁静。至今,我们都还在寻觅自己母语教育中的主体部分,即阅读教学的最基本最本质的定位以及最基础的教学方式。
一位高三的老师告诉我,他的学生叫老师别发练习题单给他做,因为从读小学开始到读高三,十多年来从没有自己读完过一篇文章,这是多么远离现代文明的残酷的荒唐啊!究其原因,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小学语文课堂上一以贯之的以讲代读以听代读的情景。教师喋喋不休的讲与学生支离破碎的读成为了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即使象征性的要学生读,教师也不让学生有一个宁静的读书片刻,在一旁不断发出诸如要怎么怎么读要结合什么什么读的干扰声音。最终结果是学生读的感觉读的结果都不作数,无论读没有读完,都停下来听教师宣读宣讲从教参上抄写来的结论。长此以往,学生没有了自己阅读的自信,就连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那么平常与简单的文本,也没有了自己能够阅读的自信。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以来,阅读越来越呈现出它的极端重要性。俗话说,不会写作一点不影响一个人的发展,不会影响一个人做大款当大官,因为有麾下专门的人来搞写作。但是,如果不会阅读,则会严重的影响自己的发展,无法进入现代社会无法享用最深邃的思考与最前卫的信息。因此,学会阅读是通往现代社会通往信息时代的绿卡。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阅读教学需求,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阅读教学取向。但是,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读懂文本的字面意思则是最基本前提,能够从整体上把书读薄,拟得出内容提纲则是最基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才是提高一步的要求,按照不同文体的特点去进行依据特征所进行的内容阅读。进而放在特定的背景中的阅读,进行鉴赏性质疑性批判性阅读以及专题性阅读。
读文学类文本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震荡与共鸣,心灵得到淘洗与净化;读议论类文本让学生得到理性光芒的强烈照射,感受到逻辑思维的强大魅力;读实用类文本让学生领悟语言运用的巨大功力以及语言反映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读古代诗文则让学生领会与吸纳几千年民族的精神遗产中的深邃思考与精妙表达。通过我们的阅读教学,让学生真正能够读书明理读书怡情读书长志,打上厚重的浓郁的民族文化与现代意识的坚实底色。
我们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来强化什么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阅读,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高层次境界,但是,我们更应该明白我们所从事的是基础教育,共同基础是我们阅读教学的底线,是最基本的要求,然后才是提高了的多样化选择与个性化解读。一千个读者阅读的结果首先必须是哈姆雷特,这是最主要的最基本的共识与落点。其次才可能产生带有自己的经历与阅历特色的参与构建的个性化阅读色彩。没有共同基础,没有阅读共识,人类文明则难以获得传承与发展。
这一切,都有赖于我们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全过程的充分尊重与有效指导,对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态度的具体点拨与以身示范,对学生阅读发展的领域拓展与方向牵引,对学生阅读疑难的坦诚讨论与真诚碰撞……
这一切,首先取决于我们对学生一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激发与持续引领!
请君莫奏前朝曲
——写作教学的历史惯性与时代嬗变
我们习惯了一篇文章定终生的说法:在上千年的科举考试中,凭借一篇文章就可以决定一生是否能够步入仕途以及做哪一级的官。
我们也几十年如一日的坚信曾经有过的语文教学大纲里的一句话: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7年,我们国家高校招生的语文考试,就只考了一道作文题。只有考中文中医和历史专业的才加试一则文言文翻译。
从小到大,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我们的一切语文学习内容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写好一篇锦绣文章。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古诗背诵还是凝神屏气的作品探讨,也不管是睿智深邃的论辩雄文还是条分缕析的实用短章,我们的阅读目的都非常功利和直接,只选取可能进入文章写作的元素进行教学。于是,文章静态分析出来的知识得到了膨胀,鲜活文本被写作方法写作风格的肢解甚至尸解的现象得到了重复与强化。可笑的是,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全国至今拿不出一套适合小学适合初中适合高中的写作教学的纲目,哪怕是粗线条的简陋计划。
改革开放之初,不少地方还能够见到一种职业性的招揽“代写家书代写情书”。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网吧及可视电话的出现,手机短信QQ聊天的泛滥,上述职业早已消失。恢复高考之后作文在语文试卷中的比重不到一半,仅仅为30——40%。而欧美教育发达国家,境外华文教育圈的考试,其写作的比例也非常非常低下,大多仅仅为20%左右,不少地方和国家不到20%。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腾飞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的社会语文生活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为大量的人员流动,普通话得到了自然的快速普及,而汉字使用量却急剧减少。根据2006年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语文生活年度报告书,外国人学汉语达到顺利阅读我国报刊需要认识的汉字数为968个,这与解放初期国家公布的扫除文盲的字数标准相差多远啊!
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仍然处于不可知的魔幻状态,一方面继续着无大纲无计划无教案的三无状态,一方面虽然自己达不到却又固执地要求学生的写作达到作家都难以企及的立论深刻结构严谨语言精美富有韵味的无懈可击的完美境界。不看社会对写作的需求,还在那里单相思的要求学生写出“两句三年得”“捻断数茎须”式的“田园牧歌”类的不厌百回读的富有情趣意韵的好文章。把对极少数作家诗人的理性写作目标拿来要求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孩子,其结果自然碰得头破血流,事与愿违,反差巨大,师生都苦不堪言。
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都已经在根据社会发展和语文演变的现实在改变观念,将写作改称为“表达与交流”,说穿了将过去的作文看作是今天的用笔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来与人进行的一种交流。我们不能够再用传统的文章观念来约束甚至毒害学生,还在那角落里坚信“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使得学生一说写文章就两股战战如履薄冰诚惶诚恐自己不敢随意落笔,对用笔来表达来与人交流产生出一种弥久越厚越沉重的恐惧感。
写作是一种历练,是对学生学习阅历和生活经历的一种整理,是对自己思考问题的纷繁思绪的一种梳理。今天的社会对文章的要求就是说清楚,如果还有余力,则是站在受众的角度有条理的说清楚。这就是要求我们的写作教学要依据21世纪的语文教育需求,进行写作意识的培养,要将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要求学生的写作要能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要做到对自己的言语负得起责任来,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根据低效甚至无效的作文批改现状,国家就在语文学科的法定文件大纲与课标中废止了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的要求,改为要求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修改好自己的作文。这样,我们就有一定的时间来思考不同年龄不同学段不同基础的学生用笔来进行的表达与交流的大计划中如何安排进有效指导的小项目了。
想要等待国家给出一个全国适用的写作教学规划,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是绝对等不来的,何况学生的写作基础千差万别,还是自己动脑制定出针对大多数学生的有效的可行的预案或三年四年的写作教学计划吧。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动。
不信东风唤不回
——复习备考的观念态度及作用方式
生米煮成了熟饭还能够加工吗,语文完全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最后的备考能够有所作为吗,语文连请家教的人都没有最后的复习阶段还能够有所指望吗?
是的,语文由于是母语教育的学科,再加上又是学校教育中开设时间最长课时最多的一门学科,所涉及的内容早已经不是其他学科尤其是其他自然科学学科那样进行具体直观的线性的知识教学和一定的直线推进为主的课程了。和一般的学科相对,语文既不是如生物地理般纯知识性的,也不是如器乐球类般纯技能型的课程,而是无所不包的综合性极强的难以框定边界的学科,是至今的学科性质都难以界定厘清的学科。因此,大家发出如上的感叹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是不是我们语文教师在学生最后一个阶段的语文复习备考中就无所作为了呢,就心甘情愿将语文学科的课时拱手相让于其他学科呢?当然不是!
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在这最后一个语文学习阶段,我们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首先,我们面对结束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甚至是一生中将不再继续进行专门的语文学科学习的绝大部分高中学生,我们有责任对其九年的学校语文学习或十二年的语文学习进行一次系统的整理,将这些年来的学习内容分门别类的梳理一次以提高学生对母语学习的自觉反观,提高对祖国语文的理性认识。
其次,学生在过去九年或十二年的语文学习中,接触过积累过不少的感性内容,其数量也是不少的,我们在学生告别初中或告别高中学校语文学科学习的时候,将这些感性的积累点化为规律性的认识和质的飞跃,从朦胧走向自觉,去有意识的指导今后的言语实践,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有的职责。
再次,对于学生过去语文学习中的差欠,对已经显现出来的语文能力弱项,我们应该利用这一阶段宝贵时间进行补习,进行补练,让学生在复习备考阶段尽其所能的弥补一些缺陷,增强一些能力,少带走一些遗憾,有什么不好呢?
以上这些认识是超越特定时空里的所谓中考高考的,就是站在中考高考的角度想问题,也是应该的啊。试想自己的子女要参加中考高考,我们自己又有一个什么样的期待呢,难道希望自己的女儿考得差一些吗?现在的中考高考都是相对最公平公开公正的选拔考试,我们自己不也是通过这样的考试才慢慢走出来的吗?作为绝大多数远离钱权二字的老百姓,大家都不愿意倒退,都不愿意回到没有考试推荐上学的时代。
中考高考是面对很多人群的选拔性考试,其间必然会有他自身的要求与局限,我们要熟悉这些考试的规律,明确这样性质的选拔性考试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熟悉考试的内容项目,依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拟定切实可行的复习备考计划,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就能够取得可喜的进步。万万不可脱离实际的去盲目追求高分与满分,超越客观实际去折腾学生去折磨自己,到头来原有的底线保不住,能够到手的成绩都可能丧失。这就是会的不要丢失,阵地要能够坚守,在战略上要有自己的基本阵地。
中考高考是相对比较全面的高要求的考试,要依据考纲和历年的试题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多数学生要逐步引导其形成放弃意识,对那些再努力也办不到拿不到分的试题要有战略放弃的胸襟,对那些通过努力能够到手的地盘要能够百战百胜永不出错。
中考高考又是有很强规律性的考试,考虑到众多参与的人数,稳定性是非常强的,变化是非常小的且是大家可以承受可以接受的,一旦过分变化会引来社会的不稳定。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应该尽量使用原汁原味的高考语文试题或中考语文试题进行或批发或零售似的训练,不要去轻信小道消息,不要去使用自吹自擂的所谓有信息的模拟试题,以防搞乱了自己学生的备考心理。
中考高考复习备考的知识复习、能力训练、试卷讲评三种主要的课,都需要改变观念让学生继续成为备考的主人,要坚持多数已经会的不讲,没有歧义异议的不讲,学术上有分歧的不讲,讲了也不懂的内容不讲。要每一节课都给学生以新的弥补、新的点拨和新的方法,要坚决杜绝按部就班的炒成饭,或者漫无目的的来一通超越承受的狂轰乱炸。
在21世纪的语文复习备考,不能够再采用农业社会那种拼时间拼体力的野蛮落后的方式进行了,应该采用素质备考、科学备考、智慧备考,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社会为高一级学校输送高素质的能够适应学习型社会发展的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
有了正确的战略把握和敬业的备考心态以及扎实有效的阶段推进,不信东风唤不回。
莫愁前路无知己
——今天教语文还得带着问题上路
语文学科理论要自足要圆润是很难的,要想把语文教学的问题解决得很透彻很圆满也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我们的语文学科犹如一辆在泥泞路上跌跌撞撞艰难前行的承载了太多希望太多功能的大车,还得靠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兢兢业业的拉着它,步履艰难的永不停歇的往前走。
不必将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事业,那样反而容易形成巨大的落差,就看做一种职业吧,一种值得珍惜的职业,一种自己已经熟悉也难以在短期内另寻其他的职业,一种天长日久已经逐渐产生了一定感情的职业。
作为职业就得有职业规范,然而,我们的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很多职业都没有什么职业规范,全凭自己的职业良知在那里干活,凭借自己做人的底线在那里干活。只是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有期待有追求,希望经过自己教育的学生,语文知识更多语文能力更强语文素养更好。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学校每一天都要开门,学生每一天都要上课。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尽管等不来语文学科问题完全解决的那一天,我们也得走上讲台开始每一天的语文教学,为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孩子播撒下语文学习的种子,催生出语文学习的兴趣,培植出语文学习的足以造福一生支撑一生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充满语文潜质素养的参天大树。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在不完美的教学旅途中寻求具体项目的具体阶段的完美,带着遗憾不断调整与改进自己的教学,不断修正与更新自己的语文教学观念,不断从学生的实际发展与实际需要出发来校正与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有效地组织起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断参与着学生今天的颇富时代活力的语文学习,不断分享自己学生的语文学习的阶段成果,渐渐的自己也会变得热爱语文热爱语文的教与学,热爱自己的教学生涯,热爱起自己的职业生活来。
守正创新,不轻易被蛊惑,不轻易被忽悠,不轻易被裹挟。在急剧变化的时代,新的口号新的理念新的所谓的课题满天飞,对这些光怪陆离色彩斑驳的东西,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真正弄明白了才作用于自己的学生,任何取巧的技法任何没有理解的理念,都有可能将自己陷入尴尬的困境。坚守得住自己已经被实践证明的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是一种有见识有底气的标志,那种随意东西也随便南北的人,成天满天飘不断追逐时髦与新颖的人,不断靠包装来粉饰自己的人,是缺少基本的判断能力鉴别能力与学习能力的人,到头来不仅语文教学难以成功,就连自己职业的最后家园也会丢失。
对语文胸有成竹,不为某一次某一年语文考试而累而偏离语文这艘大船的航向;对学生满怀期待,不为某一月某一周的挫折变化而丧失语文教育的爱心,尽管语文学科还有诸多的问题,我们也一定能够带着问题上路,不断获得语文教学的新感悟新收获。
莫愁前路无知己,有德不孤,与我们一样在孜孜以求在努力实践在苦涩探索语文教学的志同道合者,在城市在乡村,在课堂在校园,在报刊杂志上,在博客网络里,真的,还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大有人在!
&&&&&&&&&&&&&&&&&&&&&&&&&&&&&&&&&&&&&&&
于海岸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策划书前言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