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梦伴奏下载钢琴伴奏谱儿童歌曲

歌曲里的“中国梦”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用歌曲的形式大力宣传和讴歌中国梦,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共同评选出了首批20首“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在社会上一经推广,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这20首歌曲中,由著名作曲家印青谱曲的作品就有《共筑中国梦》《中国之梦》《美丽中国梦》《梦想星光》4首,而著名作曲家戚建波也创作了《美丽的中国梦》。曾经创作过多首经典主旋律歌曲的印青,如何通过“中国梦”题材延续自己的创作风格,并取得创新和突破?出身基层的戚建波,又怎样以“中国梦”题材歌曲抒发自己的情怀?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两位作曲家,请他们一一道出自己的创作心路。 ——编 者
印青:写就时代的代表作
——主旋律歌曲创作思考心得
  □ 文/图 本报记者 张 悦
  ◎印青下笔前往往想得比较多,但是一旦想好,落笔相当之快,大部分的功夫都用在之前的“想”上。“想”至少三五天、多则半个月一个月,而且音乐之外的东西想得多:用什么样的音乐表达更准确?这首歌会在社会上带来什么影响?达到什么目的?谁来唱?给谁听?
  ◎“梦想”不是那么容易被量化,印青坚信年轻人最希望的还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得到一种满足感,继而激发他向更高目标迈进。其实也是最终将“个人梦”与“国家梦”联系在一起,通过年轻人们的奋斗推动国家的发展。“风吹雨打,更加坚强,就像奔腾的黄河长江”,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人应该有的气魄。
  谈起印青的歌曲,大家都朗朗上口——
  一首《西部放歌》:“哗啦啦的黄河水,日夜向东流,黄土地的儿女,跟着太阳走……”高亢清亮,激越豪迈。
  一首《走进新时代》:“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我们这个时代,被认可的颂歌已经很少了,但这首歌听来总能唤起共鸣。
  一首《天路》:“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祖国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好听好记且风格浓郁,意境辽远,可以深深地打动人心,并被长久地记忆。
  旋律美,情感真,情怀亦不俗,且上口好听。很多唱过他的歌的歌唱家都认为他的歌写得细腻、大气,既有很高的专业水准,也富于人民性,既有与时代风貌高度契合的一面,也有与祖国前进的步伐谐调一致的恒久美感,堪称这个时代的代表作。就如他为人带来的感受:外表沉稳、和善,但心中又有千军万马大气象。
  《走进新时代》:你所不知的两个版本
  印青说他下笔前往往想得比较多,但是一旦想好,落笔相当之快,大部分的功夫都用在之前的“想”上。“想”至少三五天、多则半个月一个月,而且音乐之外的东西想得多:用什么样的音乐表达更准确?这首歌会在社会上带来什么影响?达到什么目的?谁来唱?给谁听?
  1997年8月,党的十五大即将召开,中央电视台打算录制为会议营造气氛的歌曲,就把《走进新时代》的歌词传给了当时还在前线歌舞团担任副团长的印青。“我一看到歌词,就热血沸腾了,特别是歌词里的‘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让我想起在老百姓家看过的一副对联——‘毛主席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让我们富起来’,很直接,很真挚。”
  8月27日接到的歌词,8月底就要录音,只有三天的时间,十分紧张。但是印青当时创作冲动很足,尤其是歌词被他视为“非常经典”,于是他首先谱出一首非常波澜壮阔的进行曲式的曲子。27日夜里11点钟,印青写完这一稿,激动而又疲惫地靠在家里客厅的沙发上想了一个多小时,慢慢觉得这首歌的感觉并不是最好,应该还有更恰当完美的呈现,“在那时,党中央也提出要把什么样的中国带向新世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着很大变化,人与人更平等,已经不是仰望式的、居高临下的姿态了。那一年,先是邓小平去世,人们都很悲痛;又迎来香港回归的历史性时刻……那一年给人的感觉十分独特,需要一种特别能够表达民众心声的歌曲。”辛苦写就的第一稿在印青看来缺少一种亲切的力量,看着很有气势,声量很大但气场不对,印青认为不能用一种驾轻就熟的方式来做,必须逼着自己找到一种非常恰当的方式指向这首歌的创作。又是一个多小时苦苦的思考,终于产生了我们现在都很熟悉的第二稿“总想对你表白……”娓娓道来,像民间小调一样亲切,尤其在配器的过程中做了很多文章。这个版本一出来大家都眼前一亮,都很喜欢,很认可。
  《天路》:“大歌小写、小歌大写”的典范
  “《天路》最早是巴桑唱的,西藏军区一个特别好的歌手,声音清亮、圣洁,唱得确实好,在全军会演中拿过金奖。”2001年总政“八一晚会”,部队领导对印青和词作者屈塬说:“给巴桑写首歌吧。”写什么呢?一位领导拿着一张报纸,指着标题“青藏铁路动工”说,就写这个题材。“一开始完全找不到方向,天马行空乱想了一通,最后决定从一个西藏小女孩的视角——‘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作为切入口。歌写完了,很快就在建设工地上流传起来,在藏族聚居区百姓当中口口相传。藏族聚居区唱的大多都是‘巴桑版’,现在青藏铁路列车上放的也是她的版本。”让印青印象深刻的是青藏铁路上工作的技术员写的一篇文章,说在高原上修建铁路艰苦异常,冻土使得挖掘机都挖不动,他们劳动一天疲惫不堪,远远地听到工棚里传出《天路》的歌声,感到浑身又充满了力量。这首歌成了整个青藏铁路修建大军的精神支柱,“有美丽可爱的姑娘等着我们把铁路修过去”,就是这样的力量。
  《天路》的创作令印青对歌曲创作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而在国外,《天路》也几乎是传唱率最高的华语歌曲了。一次,印青去朝鲜访问,金日成大学的翻译说:“我们学校搞唱歌比赛,20个人中有10个人唱《天路》。”印青记忆尤深的是曾有一位西方大国的文化参赞对他说,听了《天路》这首歌,突然发现“中国人的情怀是很美好的”。以前,在他们眼中,中国人是很世俗的,甚至认为中国的音乐有意迎合他们,带有功利的色彩。而《天路》带来的是纯真,是一种爱。“我觉得,我们更需要的,是传递一种开放、坦荡、朴实、美好的情怀,这才是大国的姿态。”印青说。而在印青看来,《天路》也是他认为的“大歌小写,小歌大写”的典范之作。
  “中国梦”:写给年轻人的歌
  用什么样的歌曲传递中国声音?一直是印青创作实践过程中主动思考的问题。在20首“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推广中,有《共筑中国梦》《中国之梦》《美丽中国梦》《梦想星光》4首印青作曲的歌曲,印青坦言在写作中为避免重复也从不同的角度去找突破口。
  “自从党的十八大闭幕之后提出‘中国梦’以来,出现了不少有关‘中国梦’的歌曲作品,可见这实在是深入人心的,艺术家们也纷纷思考并自发地抒发情怀。包括我写的《中国之梦》《梦想星光》都是非常自发的,也没有上面要求或者谁布置任务。这两首作品是我和深圳的词作家田地在碰面的时候谈起的,谈起‘中国梦’大家都越谈越激动,我就想着写两首歌,一首是从国家的层面写的《中国之梦》。这是一首合唱歌曲,带有激励性的,歌中反复唱到‘希望在前方’,就是表达出这样一种召唤,一种期待,而整首歌比较完整地传达出这样的感情,尤其有两句词我作曲的时候很有感觉:‘不管天有多高有梦就能翱翔,无论路有多远有梦就有力量’,让每一个国民意识到我们能做什么。”在印青看来,《中国之梦》的歌曲感觉跟《走向复兴》类似,但又不能像《走向复兴》那么凝重,更明快一点,又不乏气势。
  《梦想星光》是印青与田地合作完成的另一首“中国梦”歌曲,印青将它定位为“写给年轻人”。从相对个人化的视角讲出不少正在打拼过程中的年轻人心中的所思所想。“这其实就涉及到个人梦和国家梦的话题,年轻人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心路历程。这种歌曲一定是比较励志型的,‘我在路上,看见满天星光,梦想成真的脚步怎能阻挡;我在路上,相信前途宽广,明天的太阳一定会升起,在闪耀光芒。’年轻人如果遇到困难,就像在黑夜里摸索,尤其是一些刚刚毕业的年轻人,面对未来很迷茫,找不到方向,但是星光指引他们穿过黑夜,接近希望的曙光。这种概念的传达,还是让我特别动心的,形象以及画面感的传达都很好,也区别了一般的‘中国梦’歌曲,使其有了一丝特质。同样是写‘小梦’,但我又不想把梦想传达得那么具体:‘80平米房子,有个温柔的好老婆,毕业就有好工作……’。”在印青看来,“梦想”不是那么容易被量化,年轻人也并不是最看重这些,“我坚信年轻人最希望的还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得到一种满足感,继而激发他向更高目标迈进。其实也是最终将‘个人梦’与‘国家梦’联系在一起,通过年轻人们的奋斗推动国家的发展。‘风吹雨打,更加坚强,就像奔腾的黄河长江’,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人应该有的气魄。
我们应该去做什么,而不是能得到什么
——我讲我的“中国梦”
& 《中国娃》《开门红》《常回家看看》《咱老百姓》《中华全家福》……这些脍炙人口的歌出自同一个作曲家之手,他就是戚建波。他至今称自己为业余作曲家,却创造了令许多专业作曲家无法企及的成就。戚建波现象是当今中国歌坛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自己趟出来的路
  我是地地道道的山东农村人,我们村叫“神叨口村”,离威海很近,这个村也是个文化示范村,我爷爷就是“神叨口”著名的赛诗能手,可能有一点家庭影响。小学的时候我开始学乐器,二胡、板胡、京胡都会,但大都是自学,比如三弦我弹了一周就能上台演出了。一直当班长和文艺委员,1977年高中毕业,正好赶上了高考,顺利考上了威海的蓬莱师范学校的音乐班。学校有一架破钢琴和几架48贝斯的手风琴,那时学手风琴特别火。我是第一次碰手风琴,拉了三个月,就把老师和同学们都PK掉了,有些曲子我拉不了,因为学琴学得太晚了,我最想拉的是《野蜂飞舞》,可是拉不了,实在太快,这得靠童子功。但我能拉《马刀舞曲》,老师就说:“你拉过的曲子都跟录音录出来的一样!”
  毕业后我先去了威海七中,后来又调到了威海一中,在那儿认识了我的恩师邹树君,他是全国道德模范,那时他经常去农村、部队、厂矿、学校义务教合唱,我就给他伴奏。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我的潜力,鼓励我说:“建波,你的音乐感觉非常好,可以自己写歌。”1981年我在《儿童歌声》上发表了第一个作品《老师的目光》,从那时开始我的创作热情越来越高涨。当时烟台有文艺会演,我每次去必获奖,奖品是一个“北极星”牌闹钟,我有一次去一下子获得了12个闹钟。1984年,我成为了中国音协会员,那时年轻什么都不懂,是上面奖励安排的一个名额。当时中国音协办过一个“小天才”大赛,我的作品还拿了金奖。1990年邹树君老师带我到北京,办了我的作品音乐会,并推荐我去中国音乐学院学习作曲,结果我这个人懒啊,当时没有进这个门,到今天也没有真正意义上进入专业音乐学院的大门。我就是一边创作,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领悟,一直走到今天,在自己趟出来的这条实践之路上摸到了一些门道。
  共性恰恰就是我的个性
  一转眼30年过去了,我特别想在社会浮躁的当下谈谈创作的心态。我没有拜过名师,也没有系统学过作曲,我的老师很多很多,但教我作曲的只有两个:一是生活;二是所有好听的歌。所谓创作心态,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解自己的特长并充分发挥它,但不要贪多、贪大。再有就是与时代同步,写自己熟悉的题材,写接地气的作品。作品一定不能功利,不能人为地为达到某种社会效果,做一些违反自己道德的事情。这么多年,我谁也不讨好,要讨好就讨好老百姓。
  很多人都说写歌首先要有个性,而我恰恰认为应坚守共性、要大众化。音乐作品的共性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共性多了,共鸣就强,关注你作品的人就多。共鸣来自哪里?只有来自真实的生活,才能听到作品的共鸣。在不少同行眼里,我的歌曲听起来都差不多,不论是内容的选择、歌曲的旋律、表达的形式等等,但正是因为这些共性,才成全了今天的我。共性的东西可能没有鲜明的特点,但对我而言共性恰恰就是我的个性。
  我的创作原则是可繁可简的——从简;可高可低的——从低。从简是让曲调利于传唱,从低是让曲调定在老百姓就能唱的调上。比如我有一首好歌,演唱者为了使自己显得专业化,就把调子弄得很高,“只有我能唱,其他人都唱不了”,其实这个心态是极其扭曲的。一首歌,专业歌手能唱,老百姓也能唱,才是首好歌。有情不在声高,有情也不在声音的大小,作品也没有大小分,只有感情真不真。好听的歌不分唱法,不好听的歌什么唱法也没用。
  有的人说我的歌是“催泪弹”,大都是唱父母深情,但我从来不诉苦,也从来不写苦,比如《常回家看看》《咱老百姓》这样的歌唱的都是温暖幸福和希望,是乐观向善的,这是我的创作方向和目标。我自己对自己是有个评判标准的,稍有些棱角的作品我都给磨掉,“顺”是我期盼的,也只有歌词曲调“顺”,它才顺口。
  现在还远远不是享受的时候
  我最近也在写“中国梦”,这首《美丽的中国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句歌词:“有梦就有期待,有梦就有未来。”大家都知道大歌比较难写,所以当有不少词作者发他们写给我的词时,我有创作冲动,但迟迟没有动笔,直到2013年上半年,我领到一个创作任务,就是要给十月在山东举办的“十艺节”准备一首歌。我拿到歌词后,看到有需要调整的地方,但最后那两句歌词还是给我很大的兴奋感。记得当时给我的时间,从创作到进棚录音就短短一周,把歌词最终调整好敲定以后,就是在想旋律、想调子。有一天上午,无意中我们国歌里的一句“我们万众一心”一下子闯入我的脑子里,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我觉得我们今天期冀的“中国梦”,如果没有中华儿女的“万众一心”,它就是一个梦,永远实现不了,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最终实现。于是这样一个主旨的音乐素材贯穿下来,在结尾就是向着“中国梦”的方向吹起了号角。在这之前,我也听过一些有关“中国梦”的音乐作品,基本是以优美抒情为主的,在创作这首歌时我就想着要有一种律动,有着舞曲进行曲的风格,传达一种正能量,有着时代号角的前进感。这首歌本来定的是“十艺节”的节歌,请曹芙嘉来演唱,在“十艺节”倒计时100天时亮过一次相。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很多大型活动都取消了,包括“十艺节”的开幕式也没有了,这首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亮相则是在2014年央视的元旦晚会上。
  我认为有关“中国梦”的歌曲创作者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创作的,有比较具体和小我的角度,但如果从国家战略角度去推,从另外一个高度推体现整个民族精神的作品,这样的歌是让人听了以后有信心、得到一种精神力量的,而不是简单的满足。“中国梦”是给我们一种信心、一种激励,在我理解,“中国梦”并非具体的一个样子,也并非想要一个具体的结果,比如我们赶超日美,人均GDP多少?不仅仅如此,而是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去做什么,而不是能得到什么东西。而现在还远远不是享受的时候。
  (本报记者张悦采访整理并摄影)
(编辑:孙菁)美丽的中国梦
美丽的中国梦少儿类, 美丽的中国梦简谱,美丽的中国梦五线谱,美丽的中国梦电子琴谱,美丽的中国梦吉它谱,美丽的中国梦钢琴谱,歌谱,曲谱,歌谱网,曲谱网,乐谱,乐谱网,简谱网,五线谱,乐谱图片,钢琴谱,吉它谱,吉他谱,二胡谱,提琴谱,电子琴谱,口琴谱, 萨克斯谱,葫芦丝谱,古筝谱,gepu,yuepu,qupu,jianpu,,
美丽的中国梦少儿类图片,本文出自:歌谱123---提供最新最全的歌谱简谱五线谱乐器教程等。,网址是,建议你将本网址添加到收藏夹,以便于日后查找。
(责任编辑:gepu123)
------分隔线----------------------------最新歌曲- 大众乐谱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大众乐谱是中国乐谱第一站,主要提供古今中外部分名曲的歌谱、曲谱。" />
最新歌曲 &栏目介绍
最新歌曲 刊登新近出版的歌曲,为歌曲作者发布未曾公开发表的作品。欢迎作者来稿!
乐谱名称上传日期
页次:1/2页 共52条记录 50条/每页正在播放:美丽中国梦
友情提示:
播放需要浏览器FLASH插件支持 .
大家喜欢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丽中国梦合唱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