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的前姓氏是什么?? 金的前姓氏是爱新觉罗是什么旗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为什么现在有的爱新觉罗后裔改姓金?
122.142.131.*
我姓肇 解放后改姓赵
满族 满姓爱新觉罗 正黄旗
有知道我们为什么改姓肇的朋友能告诉我吗?
125.81.2.*
都怪羊毛子
。学习,学习,在学习。
59.50.17.*
你说他们会出卖自己的民族吗??
59.50.17.*
那不是救了他们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总有满族朋友自称姓爱新觉罗,我要告诉大家一下,这完全是误解。本人之所以敢跟你们解释,因为本人的过世的奶奶,就是满清时期的格格。1903年出生,2001年过世,她汉姓傅,正黄旗。本姓富察氏。是本地满族中地位最高最长的满族女性。她在世的时候跟我说过很多满族的风俗传统,比如有阵子总有人自称是爱新觉罗的后代,甚至梳满清大辫子。我奶奶就告诉我这是胡诌。爱新觉罗是满清皇帝的封号,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称自己是爱新觉罗,就如汉族皇帝自称为朕。爱新觉罗不是姓,而是一加在名字前的封号。满人没有姓氏,如果有,比如富察氏,那是部族称号。就算后改的傅氏,那也是大概在满人入关前后改的。而且满清时期皇家一直没有姓氏。因为他一直保留满清时期的风格。且努尔哈赤是熟女真,是高度汉化的女真人,根本早就没了部落。所以才没有姓氏。在满清时期一般是无皇储的,就算是皇帝的儿子,也不能说自己姓爱新觉罗,如果被人听到了,那就是篡逆!立刻被送宗人府!!!!!!!所以别自称什么爱新觉罗,如有人那么说自己,绝对的假!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不过这是不是出于忌讳我怎么都不相信皇族无姓一说那要是这样,若干年后,这旁系远亲如何入宗室???家谱也不可能记载得这么详细呀???
清朝于顺治九年(1652年)设立宗人府,专门负责掌管皇族的属籍,每届10年修一次,每逢纂修玉牒之年份,成立玉牒馆,皇帝钦派大员组织人力从事编修。清代皇帝以血缘而分别其亲疏远近,即以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显祖宣皇帝)为本支,称为宗室,定以腰束金黄带为志,俗称“黄带子”;以塔克世的伯叔兄弟为旁支,称为觉罗,定以腰束红带为志,俗称“红带子”。宗人府为详细记录宗室、觉罗与皇帝的血缘关系,分清亲疏远近及尊卑上下,特规定宗室、觉罗所生子女由各旗首领、族长亲加查询以后,于每年正月初十前造册报送宗人府,后改为3个月报送一次。宗人府据此进行登记,将宗室注入黄册,觉罗注入红册。至此我请问,清朝自己编的自己的家谱自己都分的宗室与觉罗,后人却硬把爱新觉罗当成了满洲姓氏。。。。。。再来看看清玉牒的种类:清玉牒共分三种:一、帝系玉牒。收录皇帝本人及皇子。每朝皇帝名下列其诸皇子名字、行次、爵号,以嗣位皇子居中,其他诸皇子的顺序是左右一边一位依次排列,以右为大。二、宗室玉牒。以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为本支,标记其直系子孙的繁衍状况。规定:上辈之人记载完毕再记载下一辈人的情况,每一辈首列皇帝,自近支推及远支。活着的或新出生者用红笔书写,死亡者改用墨笔书写,即“存者朱书,殁者墨书”。三、觉罗玉牒。塔克世的伯叔兄弟为旁支,称其子孙为觉罗。记载了兴祖直皇帝和景祖翼皇帝子嗣的繁衍。而且自清康熙开始,皇室以排字辈命其名,胤, 弘, 永, 綿, 奕, 載, 溥, 毓, 恆, 啟, 燾, 闓, 增, 祺。启功——知道了吗?人家不用什么:爱新觉罗。现在的人啊,想做梦留辫子,系黄带子,被别人叫:格格、阿哥的(有些人都不知道这俩词满语里是什么意思)。您还不如想个办法起个上面那14个字沾边儿的名呢。另外,给自己起名时可千万别在出:什么爱新觉罗—格格。哈哈,爱新觉罗小姐。。。。。。的笑话。字辈命名可是非常严格的:嘉庆初年,绵乙为子命名:奕铭、奕镰。因为带了金子旁,而被皇帝呵斥,不光是由皇帝重新改名,自己还被革职。从此皇帝直系兄弟后辈,要由皇帝亲自命名!远亲更是严格!什么叫哗众取宠自取其辱?什么叫无知者大无畏?什么叫画蛇添足反类犬?
这个帖子主要是谈姓氏起源吧
也就是说努尔哈赤肯定是王(大部落酋长)级血统出身,不然根本不可能成就伟业个人认为,少数民族文化再落后,但作为等级极高的贵族,应该还是有姓氏的,不然怎么传承当然,究竟有没有,我没看过这方面的资料请教了
最早努尔哈赤家族(可能)是从通古斯来的,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通古斯人在西伯利亚可能是受到了俄国哥萨克人的排挤,因而迁徙到当时中国明朝的东北地区,被当时的明朝政府所收留。—— 《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说起清廷,或者说努尔哈赤先祖的传说很复杂,因为所有的资料都是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的往上追溯,但只有到六代,到上面第七代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有努尔哈赤祖先身世的记载了。——《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从这段话来看,虽不能确定其可信性(毕竟是叶赫那拉.根正—慈禧弟弟的孙子写的,可能带有感情色彩),但有一点说是明确的——努尔哈赤祖上非东北土著。也就可以侧证:为什么爱新觉罗神话中布库里雍顺传说距离努尔哈赤不远(居然与野猪皮自己处于一个朝代)。家室出身依托神话,可以说越上古越神秘,或者干脆人为靠在大家族谱系乘凉。比如:刘备刘皇叔。可以说这是为了给自己创造其根在东北的证据而不惜神话(你自己都说了,神话谁信?更何况距离野猪皮那么近的祖先神话)。另外从努尔哈赤一系的名字中,可以看到带有浓厚蒙古色彩的名字:孟特穆(),猛哥帖木儿。皇太极是不是很好听,实际呢:黄台吉,典型的蒙古名。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是因为老奴先祖生活的环境受了蒙古影响,而且很可能这是对的,但: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女真)。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这段历史原话,我们可以看出,最起码老奴一系,民族问题的复杂性。说他有通古斯、蒙古印记不为过,而他们自己都承认,他们和女真就不搭边。还有:建州女真老酋长,汉姓:李。李显忠、李思诚、李满洲。更能看出建州一系很早就严重汉化。那么老奴一系在建州里很有可能是外来融合进来的。另外:大家都说了,爱新是金子得意思,觉罗是族名。那么为什么呢?首先,我们要从语言习惯中找找,按照通古斯语,他们可以和汉语姓氏对应的称谓该是:哈拉(不严格)。实际就是氏族名。每个哈拉大都以居住地、河名、山名、村落名、部族或部落酋长的名字为氏族名,这里的所谓姓其实就是和别氏族区分的称谓。然后再按照血缘的关系分出氏。那么按照女真习惯就该是:爱新部觉罗氏,既然都说:爱新是女真金子的意思,起源呢?我们知道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完颜部阿骨打自称:世居按出虎(女真:金)水,因其出金,而以金为朝代名——金源之国。按出虎水在哪?——阿什河(安车骨水、按出虎水)。很可能这就是爱新所出的源头。爱新——阿什。这样我们就不难猜测努尔哈赤急于把女真世代相传的神话,拿来山寨自己的近族神话的用意了。发布了七大恨,就要和汉人分道扬镳!蒙古与明朝千丝万缕,那么挂靠在一个世居东北大地的女真部族下,在自然不过了!爱新部觉罗氏营运而出。
你没赶上而已,谁知道你想的是不被压迫还是压迫别人呢?现在没人压迫你,你痛快了吧!
至于你说的满族金姓,成分更复杂:爱新-觉罗(其实在爱新觉罗之间加个破折号最合理)一支确实有,但太少了!以满清宗室近乎苛刻的几百年的婚姻体系和宗室管理看(还记得哈其那,赛斯黑吧,被开除宗室的不在少数),爱新-觉罗系在现在满族金姓中比例没多少,多的还是:由金佳氏、汉军金氏(大部分还都是朝鲜人后裔)等等组成的金姓。而且,觉罗一系还有改姓其它的姓氏的:肇、金、罗、德、洪、依、海、艾、铁、普、启。再此如果我们只谈满清姓氏演变的话(那些成天做梦时留猪尾巴做阿哥们不认自己真祖宗的不管),那么一个现在金姓的满族人,他要满足如下条件才可以疑似为老满清宗室(现在已经不能会不会说满语为参照了,满族人还有几个会说的?):首先,看是不是觉罗,连觉罗都不是的一笑而过吧。第二:过去是否在旗,如果连自己祖宗在不在旗都不知道,排除!第三:在何旗——说自己是正黄旗的可以叫他凉快去了!哗众取宠!镶黄旗的倒有可能。剩下的,很有可能是诸如:金佳氏、汉军金氏等的后裔,说不准祖先还是朝鲜人呢。
以为真的姓爱新觉罗。呵呵。
叶赫部那拉氏
更何况女真本身就没有文字,以部落名区分是很正常的。搬来搬去,没人去尊重你的民族印记,只能笑他们不懂本民族历史!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所以用汉族特有的姓氏去考女真不十分科学的。因为女真属于: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的古满语支。语言上的不同使得他与汉族的文化是不同的。而且因为社会制度长期的停滞(部落奴隶制度),所以他们的姓氏观念与我们是不同的。他们的区分首先是部族,部族多是以栖息地名来区别,满洲人入关后,为了便于统治,硬性套用了汉族的姓氏概念,但还是有区别的。比如:早些的完颜,女真族名,地名演变。觉罗。就是生活在觉罗地(黑龙江省伊兰一带)的部落名。而他们与别的女真部落区别就是:他是叶赫人(栖息地:叶赫河——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我是觉罗人等等,这个要是硬套汉族称谓,类似东周列国各诸侯国的自称(不太严谨):你是秦国人,他是楚国人,这位是赵国人。而且因为地理环境问题,与女真密切长期接触的是蒙古人,所以很多习俗是互通的,甚至人口都有些混血,比如:慈禧,她虽也是叶赫部,但她就是异姓叶赫(这个词带有很浓的汉语特色),她的史祖是蒙古土默特氏与叶赫的混血。所以,蒙古后来的家族观念(可能是黄金家族)可能影响了女真(也可能是互相影响,因为宋、金时,金下女真就已经开始接受汉化),从爱新(金子)觉罗中,就能看出来。爱新——金子,那么就该是:从觉罗中出来的金子家族,可不是什么:爱新是族名。同觉罗人不都能加爱新,只有与野猪皮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加:爱新,才叫:爱新觉罗——也就是宗室。而出自同一部落的叫:觉罗。况且,觉罗是可以赐予别人的。爱新只能是宗室。套用汉族的惯例:朱明大家都知道,那么天下不光朱元璋姓朱吧,那么明朝后,皇族姓朱,你就说全天下姓朱的都是皇族?你只能说:你是明皇室,那么大家也就都知道你姓朱。所以在以后的满洲人(对不起现代的满族已经不能叫满洲,更不能叫:女真,这里是历史事实,不含民族歧视),历来只能分你是不是觉罗,是觉罗的话你是不是宗室(1911年后没有宗室),所以按照实际情况,当今中国已无:爱新觉罗。至此,也就不用去哗众取宠了,新中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为人民共和国,即为共和国,也就无宗室一说,那么以老满习俗,称自己觉罗理所应当,还在说自己姓什么:爱新觉罗,要么无知,要么其心必异。本文内容于
11:52:21 被kraftkai编辑
爱新觉罗,拉丁文转写为 Aisin Gioro ,是清朝皇室姓氏。满语“爱新”是族名,“金”的意思。“觉罗”是姓氏,是以努尔哈赤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觉罗”(今黑龙江省伊兰一带)作为姓氏,发源地在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爱新觉罗”这一姓氏的含义是,像金子般高贵神圣的觉罗族。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如果真是满人,他父亲至少要在载字上起个名!
而同时期,中国人口增长3倍。姓金,满族,老姓爱新觉罗,是什么旗的?_百度知道
姓金,满族,老姓爱新觉罗,是什么旗的?
家里老人说我们是乾隆第三子永璋的后代,家住北京海淀区,有知情者,麻烦告诉我是什么旗~谢谢
提问者采纳
崩溃。黄带子能是什么旗,当然是正黄旗了。
提问者评价
哦,~~~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我妈妈也是姓金,满族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现在清王朝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代都居住在什么地方?还是不是姓爱新觉罗呀?
现在清王朝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代都居住在什么地方?还是不是姓爱新觉罗呀?
有的学者认为,清朝入关前,在第2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到第3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419人;到第4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约有 490人;到第5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1000人;到第7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4700人;清朝灭亡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皇族后裔已达2万人。1936出版的《爱新觉罗宗谱》,收集了这个家族几百年来的世袭繁衍材料。自16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裔,仅男性就有近3.4万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有4.6万多人,还有觉罗系统的后裔计3.4万多人,合计有8万多人,而这还仅仅是男性。如按皇子与皇女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爱新觉罗家族在3个多世纪中,宗室的后裔有 8万多人,觉罗的后裔有近6万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计有后裔近14万人。不难看出,这近300年的时间,爱新觉罗家族,是处于一个拥有特权的时期,子孙繁衍的速度是很快的。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近70年间,爱新觉罗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分已成了历史,政府行为的修谱已无可能,纯正的血统已无保障,婚姻状况也日趋复杂,几乎没有任何家谱问世,家族人口的统计已很困难。 不过,一种趋势是很明显的,爱新觉罗氏的人口,仍然还在不断膨胀,血缘关系也由近及远,逐渐形成众多分支。据估计,如今爱新觉罗氏大致有30—40万人。 爱新觉罗·紫薇 爱新觉罗 · 州迪和 著名的书法家爱新觉罗·启功

大多在北京啊,还有的大概在他们的起源地吧!爱新觉罗·恒钛 1954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 系清道光皇帝第五子敦亲王奕宗后代 爱新觉罗·启祥 1931年11月生于满州里,满族正黄旗人,字景辉,号长白卧龙居士,系清圣祖康熙皇帝十六子嗣、世袭和硕庄亲王允禄之九世孙、同治辅国公载勋之四世孙、光绪镇国将军毓愍之孙、爱新觉罗·恒锟之长子、即康熙帝十世孙。 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特约顾问编委,中华人物大典,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特约顾问编委,中韩文化艺术中心特聘美术师(教授)。 爱新觉罗·启骧 字腾伯,生于一九三五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是清雍正第九代孙。 爱新觉罗·毓震峰 1956年生于北京,满族。清道光皇帝五世孙,著名书画家爱新觉罗·溥佐之子。 爱新觉罗·启新 一九四二年生,北京人。清皇族后裔,现为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墨林书画院资深书画家。其书法笔力遒劲,洒脱自然,深受业界人士的肯定和好评。其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级美术展览中获奖并被相关艺术机构收藏
其他回答 (4)
北京有一部分,就是以前满清贵族的后裔,还有的就是在黑龙江一带
世界各地都有,大多改姓金啦,当然也还有性爱新觉罗的
世界各地都有,爱新觉罗这个姓..
有,不过很多都改汉姓了,但是现在又有很多人想沾皇室的光,只有一丁点关系的就想改姓爱新觉罗,而真正有关系的却想让人知道,大部分都改姓金,艾等别姓了

清皇族后裔在全国分布广泛,其生活状态多种多样,对待“爱新觉罗”姓氏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不愿提皇族身份 

  62岁的崇文区副区长金毓嶂是醇亲王载沣的长孙。他说 “我们家的人都不姓爱新觉罗,都什么年代了,姓那个有点儿古怪。” 

  醇亲王载沣的11个孩子中4个是男孩,除末代皇帝 
溥仪外,还有溥杰、溥供和溥任。溥仪无后,溥供3岁早夭,溥杰只生有两个女儿,溥任的长子就是金毓嶂。溥任的次子金毓峑在北京某大学任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三子金毓岚是朝阳区和平街第一中学的高级语文教师,还是一位古玩收藏家。 

  对于家族中出了两个皇帝,金毓嶂说,这是历史的选择,他的家族对此很不情愿,也很不胜任。“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总是提起皇族身份。”金毓嶂说。 

  为爱新觉罗姓氏自豪 

  在身份证上,这位45岁的女画家名叫毓紫薇,爱新觉罗·毓崌是她的正式名字。姓氏的恢复对她的事业有所帮助。“画会好卖一些,”她说,“人家一看,‘爱新觉罗’,就认你的画。”毓紫薇说,自己的画是“有行无市”,大多卖给了朋友。 

  毓紫薇是崌亲王奕 

  讠宗的第4代孙女,奕讠宗 

  是道光五子,即金毓嶂的曾祖父——第一代醇亲王的哥哥。“从心底里,我对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感到自豪,”她说,“因为我们这个家族里出了康熙、乾隆这样的好皇上。” 

  难以概括的群体 

  关于“爱新觉罗”的姓氏,在前北京市民委副 

  主任赵书看来,“正支的皇族后裔很少自己冠以爱新觉罗氏,旁支的就喜欢这么叫,尤其是在书画界。”他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叫作“时代功利性”。 

  在沈阳,60岁的德崇开了一家“爱新觉罗·德崇文化商行”,专门经销清代传统的文化工艺品。如果你叫他“德崇”,他会嗓音洪亮地纠正你:“我是爱新觉罗·溥旻!”不过,他的家谱中的贵族血统要追溯到努尔哈赤才可见到。 

  对比几个历史阶段皇室后裔或低调或高调的行为方式,北京市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认为,辛亥革命后,皇族后裔纷纷改姓,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又强调阶级划分,因此皇室后裔对“爱新觉罗”姓氏比较忌讳;现在他们以家族为自豪,恰好说明社会心态的宽容与进步。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姓韩不能和姓金的结婚吗-55BBS 我爱购物网
&&姓韩不能和姓金的结婚吗
姓韩不能和姓金的结婚吗
韩国的姓大约有300个,然而人口中的绝大部分只以其中的少数几个为姓,最常见的姓有:金、李、朴、安、张、赵、崔、陈、韩、姜、柳、尹等。20%的韩国人都姓金,15%的人姓李,8%的人姓朴,形成三“姓”鼎立之势。糊涂的是,韩国至今同姓还不能通婚。所以在韩国,估计有6万对同姓夫妇同居而不能结婚。 至于韩国姓氏为什么那么少,我想大概是因为韩国人的姓名完全因袭中国, 韩国的几大姓中,大部分是取自中国唐代巨族世家的姓氏。因为当时的跟风,要取姓当然取所谓“好”的,所以就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不象中国的姓氏是经历许多时代不同的因素而发展而来的)就象蒙古人一样,以前一般只有名,没有姓的,而后来一旦要取姓的时候,你猜最多的姓是什么?当然是成吉思汗铁木真了,该国有一大半人都愿意取这个姓。 以上是我个人的分析,不敢说100%正确,仅供参考
9条其他回答
韩国的姓氏韩国人本来没有姓氏,在古代的三国时期,高勾丽国在公元一世纪时首先开始使用姓氏。百济、新罗也追随其后,分别在4世纪和6世纪开始使用姓氏。由于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所以韩国人的姓氏同中国人的姓氏很相像。通常由3个音节组成,即由韩文发音的3个中国字组成。姓在前,名字中有一个字通常代表辈分。 韩国人的姓氏也有单姓和复姓之分。在韩国,姓大约有300个,最常见的单姓有:金,李,朴,安,张,崔,陈,韩,姜,柳,尹和赵等。复姓有司空、诸葛、独孤、鲜于、皇甫、南宫等等。 韩国人一般不习惯直呼别人的姓名,除非在极亲近的朋友之间。一般称呼对方的辈分,职务,职称或冠以先生,小姐,女士,关系亲近时,便以兄弟姐妹相称。在姓或名之后附以“君,氏”则表示亲密或尊敬。 韩国妇女结婚后不改姓,并且韩国社会里一直存在着同姓不宜结婚的忌讳。 在韩国人的姓氏中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即“本”。人们在相互介绍时,不只说出姓什么,还要说出各自的“本”来。所谓“本”,即指该姓氏的始祖源出于何地,也就相当于中国人的籍贯。 比如说姓金的,虽然都姓金,但各自的“本”不同。如,有广州金氏、安东金氏、义城金氏、庆州金氏等;姓李的有光山李氏、延安李氏、韩山李氏等。同一“本”的同姓人即为同一宗氏。在韩国,到处都能看见××地××氏宗亲会的牌子。这种宗亲会组织负责管理本姓宗亲的事务。如祖坟、家庙、宗祠的修整;每年两次祭祀祖先的春祭秋飨;三十年一次的族谱修订工作及帮助宗亲解决各种问题等等。 在韩国,有的姓氏只有一个“本”,有的姓氏有许多的“本”。“本”最多的当属金姓,共有二百八十二个“本”之多。李姓也有二百三十七个“本”。其它如朴、崔、郑等姓的“本”也都超过一百个。韩国人的绝大多数都在朝鲜半岛境内,但有些姓的“本”却在中国。这是因为自古以来中国和韩国就是紧邻,在多年的相互交往中有些中国人移居到朝鲜半岛并带去了他们自己的姓氏,逐渐融入了韩国,成为韩国的姓氏。 在韩国,每个姓氏家族都有自己的族谱。族谱记录了本家族始祖的起源、本血统中各门派系的出处、各世代人的官职、本家族男子娶何地何氏女子为妻、本家族女子嫁与何地何氏男子为妻等有关资料,非常详细。韩国人非常重视族谱,每隔三十年就要修订一次,各个家庭都要妥善保存族谱,世代相传。哪怕是远走海外,也要世代相传,保留族谱。 韩国姓氏大全 ?(贾) ?(简) ?(葛) ?(甘) ?(康) ?(姜) ?(强) ?(刚) ?(疆) ?(介) ?(甄) ?(坚) ?(景) ?(庆) ?(桂) ?(高) ?(曲) ?(公) ?(孔) ?(郭) ?(桥) ?(丘) ?(具) ?(邱) ?(国) ?(菊) ?(鞠) ?(君) ?(弓) ?( ) ?(权) ?(斤) ?(琴) ?(奇) ?(箕) ?(吉) ?(金) ? ?(?] ?(栾] ?(南] ?(浪] ?(乃] ?(奈] ?(?] ?(?] ?(?] ?(?] ?(赖] ?(楼] ? ?(段) ?(单) ?(端) ?(谭) ?(唐) ?(大) ?(道) ?(都) ?(陶) ?(敦) ?(顿) ?(董) ?(杜) ?(头) ? ?(马) ?(麻) ?(万) ?(梅) ?(孟) ?(明) ?(牟) ?(毛) ?(睦) ?(苗) ?(墨) ?(文) ?(米) ?(闵) ? ?(朴) ?(潘) ?(班) ?(房) ?(方) ?(庞) ?(邦) ?(p) ?(白) ?(范) ?(凡) ?(卞) ?(边) ?(卜) ?(奉) ?(凤) ?(夫) ?(丕) ?(彬) ?(宾) ?() ? ?(史) ?(谢) ?(舍) ?(森) ?() ?(西) ?(徐) ?(石) ?(昔) ?(宣) ?(l) ?() ?(薛) ?(雪) ?(?] ?(成) ?(星) ?(苏) ?(邵) ?(孙) ?(宋) ?(松) ?(水) ?(洙) ?(淳) ?(荀) ?(舜) ?(顺) ?(升) ?(施) ?(柴) ?() ?(申) ?(?] ?(辛) ?() ? ?(阿) ?(安) ?(夜) ?(艾) ?(襄) ?(?] ?(杨) ?(梁) ?(鱼) ?(严) ?(?] ?(余) ?(汝) ?(?] ?(燕) ?(延) ?(?] ?(影) ?(永) ?(荣) ?(芮) ?(吴) ?(玉) ?(温) ?(邕) ?(雍) ?(王) ?(姚) ?(?] ?(禹) ?(于) ?(云) ?(芸) ?(元) ?(袁) ?(韦) ?(魏) ?(?] ?(?] ?() ?(庾) ?(?] ?(尹) ?(殷) ?(阴) ?(伊) ?(异) ?(?] ?(印) ?(任) ?(?] ? ?(慈) ?(章) ?(庄) ?(张) ?(蒋) ?(邸) ?(传) ?(全) ?(田) ?(钱) ?(占) ?(程) ?(丁) ?(郑) ?(诸) ?(齐) ?(赵) ?() ?(宗) ?(钟) ?(左) ?(朱) ?(周) ?(俊) ?(池) ?(智) ?(晋) ?(秦) ?(w) ?(陈) ? ?(车) ?(仓) ?(蔡) ?(昌) ?(菜) ?(采) ?(天) ?(千) ?(楚) ?(肖) ?(初) ?(崔) ?(秋) ?(邹) ?(椿) ? ?(卓) ?(弹) ?(太) ? ?(判) ?(彭) ?(扁) ?(片) ?(平) ?(包) ?(表) ?(冯) ?(皮) ?(弼) ? ?(河) ?(夏) ?( ) ?(汉) ?(韩) ?(咸) ?(海) ?(许) ?(玄) ?(邢) ?(镐) ?(胡) ?(扈) ?(洪) ?(化) ?(桓) ?(黄) ?(后) ?(候) ?(兴) ??(冈田) ??(南宫) 咸悦(??] ??(独孤) ??(东方) ??(网切) ??(司空) ??(西门) 安阴(??] ??(鲜于) ??(小峰) ??(鱼?] ??(诸葛) ??(皇甫)
韩国人的姓、本及族谱
  晋江乡讯日(韦山)电:韩国人本来没有姓氏,在古代的三国时期,高勾丽国在公元一世纪时首先开始使用姓氏。百济、新罗也追随其后,分别在四世纪和六世纪开始使用姓氏。由于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所以韩国人的姓氏同中国人的姓氏很相像。韩国人的姓氏也有单姓和复姓之分。单姓最常见的是金、李、朴、崔、郑、姜等姓,复姓有司空、诸葛、独孤、鲜于、皇甫、南宫等等。据一九八五年韩国人口国情调查统计资料显示,现有的韩国人的姓氏共有二百七十五种。
  在韩国人的姓氏中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即“本”。人们在相互介绍时,不只说出姓什么,还要说出各自的“本”来。所谓“本”,即指该姓氏的始祖源出于何地,也就相当于中国人的籍贯。比如说姓金的,虽然都姓金,但各自的“本”不同。如,有广州金氏、安东金氏、义城金氏、庆州金氏等;姓李的有光山李氏、延安李氏、韩山李氏等。同一“本”的同姓人即为同一宗氏。在韩国,到处都能看见××地××氏宗亲会的牌子。这种宗亲会组织负责管理本姓宗亲的事务。如祖坟、家庙、宗祠的修整;每年两次祭祀祖先的春祭秋飨;三十年一次的族谱修订工作及帮助宗亲解决各种问题等等。
  在韩国,有的姓氏只有一个“本”,有的姓氏有许多的“本”。“本”最多的当属金姓,共有二百八十二个“本”之多。李姓也有二百三十七个“本”。其它如朴、崔、郑等姓的“本”也都超过一百个。韩国人的绝大多数都在朝鲜半岛境内,但有些姓的“本”却在中国。这是因为自古以来中国和韩国就是紧邻,在多年的相互交往中有些中国人移居到朝鲜半岛并带去了他们自己的姓氏,逐渐融入了韩国,成为韩国的姓氏。
  在韩国,每个姓氏家族都有自己的族谱。族谱记录了本家族始祖的起源、本血统中各门派系的出处、各世代人的官职、本家族男子娶何地何氏女子为妻、本家族女子嫁与何地何氏男子为妻等有关资料,非常详细。韩国人非常重视族谱,每隔三十年就要修订一次,各个家庭都要妥善保存族谱,世代相传。哪怕是远走海外,也要世代相传,保留族谱,否则一旦回国认祖归宗时拿不出证据就麻烦了
[常]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常佳氏、觉尔察氏、周延氏等。  ======================  【瓜尔佳氏】是满族第一望族,后族尚主,无与伦比。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金代旧姓夹谷、加古、古里甲。俄国学者史禄国说,对于瓜尔佳的含义,满族人也不甚了然,他认为与满语“捣乱、懦弱”有关,还可以翻译为“围绕菜园的水沟”,而老北京传说与“官家”有关。他说,这个氏族与奇塔尔(喜塔腊)、尼马齐氏族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阔雅里满洲,他们同时用猪和羊祭祀。还有一种说法,瓜尔佳是地名。  据史料记载,瓜尔佳氏散居在苏完(酸尼)、叶赫、讷殷、蜚优城、安褚拉库、尼马察、费德里、哈达、乌拉、呼尔哈、嘉通阿、嘉木湖、辉发、长白山等地。《清稗类钞》说,瓜尔佳氏以苏完为贵,荣禄当户部尚书时,遇到一个姓瓜尔佳氏的都统,对他说:“我们是同族啊!”可地位较低的都统却反问:“是世居苏完吗?”荣禄说不是。都统摇头说:“咱俩不是一家子。”  后来,瓜尔佳氏多冠汉字姓关,还有石、鲍、汪、李、高、顾、白、胡、郭、果、苏、叶、常、喜、侯、森、佟、唐、荣、恒、门等。世居苏完者,多姓苏;世居叶赫者,姓叶、关;内大臣华善之后,姓石;川陕总督音泰之族冠汉字姓“胡”;车克之后,姓果;居住在黑龙江省呼兰县的姓常;世居雅尔古地方的姓唐;达斡尔姓郭。又有自称鳌拜后裔,姓金。  锡伯族也有瓜尔佳氏。据《八旗氏族通谱》苏完地方瓜尔佳氏条载:“其先有同胞兄弟三人,长曰佛尔和,次曰尼雅哈齐,三曰珠察。佛尔和仍居苏完,尼雅哈察迁于席北,珠察自瓦尔喀再迁于西尔希阿齐哈渡口。”可见锡伯族瓜尔佳氏与满族瓜尔佳氏同宗同源。  金朝,该氏族著名人物有:工部尚书夹谷谢奴,及其子西北路招讨使夹古查剌;芮国公、百岁老臣节度使夹谷吾里补;左丞相夹谷清臣;平章政事、英国公夹谷衡;元帅古里甲石伦;节度使、烈士夹谷守中。  清朝,瓜尔佳氏涌现出许多显贵家族。其中第一望族是开国元勋、苏完部长索尔果家族。他的儿子费英东是太祖最倚重的五大臣之一,受命总领八旗左翼四旗,屡建战功,被授予一等总兵官。  苏完瓜尔佳著名人物:  [费英东] 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开国十扎尔固齐之一。满洲镶黄旗人,世居苏完,苏完部长索尔果之子,太祖创业之初,随父首率军民五百户来归,授一等大臣,太祖以孙女妻之,为额驸,从太祖征讨诸国三十余年,列五大臣,授三等子,追赠信勇直义公,定为开国第一功臣。其家族兴旺,其族在镶黄旗下最知名者有:刑部尚书索海,都统署川陕总督玛尔泰,参赞大臣玛尔萨,都统兆德,兵部尚书哈达汉,尚书郎格,盛京八门总官卫齐,都统卓布泰,顾命辅政大臣鳌拜,领侍卫内大臣纳穆福,领侍卫内大臣巴哈,领侍卫内大臣苏尔达,领侍卫内大臣卦勒察,都统吴赖,都统布尔赛,都统沃赫,靖西将军穆里玛,参赞大臣达福。  [郭迈] 满洲镶黄旗人,世居苏完,费英东同族,仕至内大臣。  [图赖] 满洲正黄旗人,一等大臣费英东第七子,同兄纳盖、弟苏完颜改拨正黄旗。图赖征明有功,累官议政大臣,加一等公。顺治三年,任都统。其族在正黄旗下最知名者有:领侍卫内大臣颇尔喷,内大臣兼都统马尔萨。  [刚林] 满洲正黄旗人,世居苏完,初隶正兰旗,笔帖式出身,屡效力军前,加授世职至三等男,赐号“巴什克”,累官国史院大学士,因阿附多尔衮伏法。  [阿拉穆] 满洲正黄旗人,世居苏完,祖达邦阿国初来归,阿拉穆以佐领从征松花江阵亡,赠云骑尉。其家族知名者有,奉天将军安珠瑚,户部尚书玛尔图,满洲第一状元麻勒吉,兵部尚书赓额。  [鄂泰] 满洲正白旗人,世居苏完,国初来归,康熙十三年以副都统征吴三桂,授建威将军,以功加世职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子鄂山袭。  [杨善] 满洲镶白旗人,世居苏完。一等大臣费英东第四弟音达户齐之子,初为镶黄旗,后改隶,列十六大臣,取大凌河以功授三等轻车都尉,累官内大臣、议政大臣。顺治五年,遭株连同其子内阁学士罗硕坐斩。八年,昭雪,仍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其家族知名者有,都统穆赛,都统迈禄,礼部尚书吉荪,都统卢博赫,尚书兼议政大臣郎格,都统席卜臣。  [伊逊] 满洲镶白旗人,世居苏完。一等大臣费英东第四弟音达户齐第三子。太宗即位,列十六大臣,佐镶黄旗。天聪三年,从伐明,攻遵化,伊逊先登,中炮伤臂,太宗亲临视,授游击,寻迁兵部承政。七年,偕英俄尔岱使朝鲜,定互市约。崇德二年,坐事,罢。三年,复为兵部承政。  [车克] 满洲镶白旗人 世居苏完,费英东同族,祖克尔素太祖时来归,父席尔那任佐领。车克继任,授户部副理事官,太宗赐姓“觉罗”,授骑都尉兼一云骑尉,累官户部尚书、议政大臣,内秘书院大学士,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其家族知名者有,都统色克。  [哈达哈] 满洲镶蓝旗人,黑龙江将军傅尔丹子。傅尔丹初袭曾祖费英东二等信勇公,乾隆元年,追论失律罪,以哈达哈袭。是时哈达哈已自侍卫累迁领侍卫内大臣,兼勋旧佐领。复迁镶红旗满洲都统、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署兵部尚书、步军统领,累官领侍卫内大臣,因坐失军机,发热河披甲。后授二等侍卫。子哈宁阿,官至镶黄旗汉军都统、参赞大臣。  [石廷柱] 汉军正白旗人,世居苏完,姓瓜尔佳氏,曾祖布哈、祖阿尔松皆为明建州左卫指挥佥事,父石翰始居辽东,遂以石为氏,有三子:国柱、天柱、廷柱。太祖攻广宁,天柱为明千总,出迎,授三等轻车都尉,廷柱随太祖从征有功,晋三等男,累官兵部尚书,都统,晋一等伯。其家族知名者有,工部尚书石国柱,都统赛音达礼,内大臣华善,刑部承政石天柱,福州将军石文炳,湖广总督石文晟,两广总督石琳,兵部尚书石文焯,都统石文英,都统石文昌,广州将军石礼哈,都统穆赫麟,都统观音保。  各地瓜尔佳著名人物有:  [巴山] 满洲镶黄旗人,世居哈达,祖巴岱国初来归,授佐领。巴山初以佐领从征,以军功晋参领。授骑都尉,兼工部理事官,入山海关,累加二等男,仕至江宁副都统。  [满都礼] 满洲镶黄旗人,世居讷殷江,一说乌拉,初以包衣从征朝鲜,后其妻子为世祖章皇帝乳母,因此加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仕至内大臣。其家族知名者有,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三泰。  [安崇阿] 满洲镶黄旗人,世居讷殷江,始祖胡瞻,天命7年,胡瞻元孙玛库礼率子尼唐阿、哈唐阿驻防辽阳。安崇阿从征福建,赐名巴图鲁,叙功加世职二等轻车都尉。子黄海仕至副都统、上驷院大臣。  [扈图] 满洲镶黄旗人,一说正白旗,世居蜚偶村(蜚优城),征明有功,仕至先锋统领,加世职骑都尉又一云骑尉。其家族知名者有,都统奇尔萨,前锋统领穆图。  [根特巴图鲁] 满洲镶黄旗人,世居尼马察,太祖时,父尼努与兄尼唐阿率众来归,均授佐领,尼努加世职骑都尉兼一云骑尉。根特承袭,任刑部理事官,征明,累官都统,列议政大臣,加世职三等男。  [巴锡] 满洲镶黄旗人,世居福新得喜莽堪,曾祖扎尔固齐泰锡。康熙初,巴锡授户部员外郎,累官云贵总督。  [努三] 吉林满洲正黄旗人。自前锋再迁头等侍卫、御前行走。因罪贬谪,后为镶蓝旗护军统领,督巴里坤屯田。兆惠被围黑水,从富德往援,与兆惠军会,赐骑都尉世职。累迁领侍卫内大臣、正蓝旗满洲都统。  [额勒登保] 满洲正黄旗人,世居吉林,从征金川,赐号和隆武巴图鲁,后以征台湾、西藏,贵州、吴三桂,累官云贵总督、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赠三等公。其家族知名者有,领侍卫内大臣哈郎阿、一等威勇侯那铭。  [五岱] 满洲正黄旗人,世居黑龙江,乾隆二十年从征准噶尔,赐号巴图鲁,授副都统,赏骑都尉。从征金川,累官都统、上书房总谙达、领侍卫内大臣。  [富德] 满洲正黄旗人,驻防吉林,乾隆十三年随傅恒挣金川,擢升副都统,累官理藩院尚书兼军机大臣,因为贪污兵饷处死。  [观音保] 满洲正黄旗人,初授健锐营前锋蓝翎长,再迁前锋参领,攻库车,战甚力,擢副都统予骑都尉世职。出为伊犁领队大臣,仕至领队大臣。从征缅甸阵亡,赠世职二等轻车都尉。  [吴拜] 太宗十六大臣之一。满洲正白旗人,世居义屯宜尔门,祖伊兰柱徙居哈达之裴德里。父吴理堪抗击九国来侵有大功,仕至前锋统领。吴拜十六从征,作战勇敢,太祖、太宗皆倚重之,仕至领侍卫内大臣,一等子。其家族知名者有,抗俄名将郎谈,领侍卫内大臣苏拜。  [珠满] 满洲正白旗人,世居乌拉,祖多和抡国初来归,授云骑尉。珠满初袭叔父额赫玛瑚云骑尉世职,从征,累官江宁将军,加三等轻车都尉。  [塞楞额] 满洲正白旗人。康熙48年进士,官湖广总督。孝贤皇后崩,因剃头赐死。  [荣禄] 满洲正白旗人,喀什噶尔帮办大臣塔斯哈之孙,总兵长寿之子。同治初,设神机营,充翼长,兼专操大臣。再迁左翼总兵。改工部侍郎,调户部,兼总管内务府大臣。光绪元年,兼步军统领。迁左都御史,擢工部尚书。慈禧皇太后尝欲自选宫监,荣禄奏非祖制,忤旨,出为西安将军,再授步军统领。日本构衅,恭亲王、庆亲王督办军务,荣禄参其事。和议成,授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二十四年,晋大学士,为直隶总督。西太后垂帘训政,召荣禄为军机大臣,查拿康有为,斩谭嗣同等六人於市。太后议废帝,立端王载漪子溥俊为穆宗嗣,患外人为梗,用荣禄言,改称“大阿哥”。八国联军入京,荣禄为留京办事大臣。已而诏诣西安,赏黄马褂,赐双眼花翎、紫缰。随扈还京,加太子太保,转文华殿大学士。二十九年,卒,赠太傅,晋一等男爵。  [叶成额] 满洲镶白旗人,世居叶赫,仕至刑部尚书。  [鄂莫克图] 满洲镶白旗人,世居乌喇,父多鼐率众归太祖,列十六大臣。鄂莫克图初袭父世职,仕至蒙古都统。  [阿布岱] 满洲镶白旗人,世居乌喇,征明,授骑都尉。兄阿布赖袭,从征舟山,晋二等轻车都尉。  [索浑] 满洲镶白旗人,世居乌喇,初事太宗,以征明功,加授一等轻车都尉,仕至都统。厦门攻台湾失利,罢官。  [张库] 满洲镶白旗人,世居嘉穆湖,父多格梭里,从太宗征明,赐号巴图鲁,加世职二等轻车都尉。张库承袭,平藩,累官副都统,加授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  [文祥] 满洲正红旗人,世居盛京,道光二十五年进士,累官吏部尚书,拜体仁阁大学士,晋武英殿大学士。自同治初偕恭亲王同心辅政,总理各国事务,以一身负其责,为中兴枢臣之冠。  [桂良]满洲正红旗人,闽浙总督玉德之子。道光十四年,擢河南巡抚。累官直隶总督,东阁大学士,管理刑部,兼正蓝旗蒙古都统,晋文华殿大学士,授内大臣。英法联军大举来犯,我师失利,以帝室葭莩,与闻军国,数膺议和之使,无所折冲。  [魁龄] 满洲正红旗人,咸丰二年进士,累官工部、户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  [吴达善] 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元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擢至工部侍郎、镶红旗满洲副都统。二十年,授甘肃巡抚,加太子少保。累官云贵、湖广、陕甘总督。  [劳萨] 满洲镶红旗人,世居安褚拉库,太祖时来归,以骁勇著称,驻防张古台河数年,敌不敢犯,加世职,赐名“顺科洛巴图鲁”,累官副都统、三等子。其家族知名者有,议政大臣程尼,议政大臣罗璧,绥远大将军钦拜,奉天将军额洛图。  [阿席熙] 满洲镶红旗人,世居长白山,康熙十一年授陕西巡抚,累官两江总督,廉洁仁政。  [音泰] 满洲镶红旗人,世居内河,初为西安驻防兵,捉获明永历皇帝,加骑都尉又一云骑尉,仕至川陕总督,康熙赐匾“揽辔澄清” 。  [锡伯] 满洲正蓝旗人,世居嘉通阿,又作“舒舒瓜尔佳氏”,康熙十四年,以护军从征,累官宁夏将军,加骑都尉世职,子喜柱袭。  [阿球] 满洲正蓝旗人,世居沙津穆尔济,国初率族众来归,授佐领,赐号巴图鲁。其家族知名者有,吏部尚书敦拜。  [迈堪] 满洲正蓝旗人,世居待考,父丹穆布,迈堪妻叶赫勒氏为世祖乳母,推恩加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官散秩大臣。子傅达礼殉世祖,赠一等轻车都尉。其家族知名者有,吏部尚书常鼐,礼部尚书倭赫,杭州将军丹岱。  [罗沙] 满洲正蓝旗人,世居待考,累官议政大臣,赠一等伯。  [陶岱] 满洲正蓝旗人,由主事历户部郎中,累擢吏部侍郎。康熙三十三年为户部左侍郎,累官两江总督,因“声名甚劣”降职。  [吴巴海] 满洲镶蓝旗人,世居乌喇,从太祖征尼堪外兰有功授佐领,征瓦尔喀,赐号巴图鲁,仕至副都统,加世职三等子。养子傅喀、弟夏色、侄锡汉分袭。  [罗多礼] 满洲镶蓝旗人,世居叶赫尚阳堡,崇德八年,任理藩院员外郎、云骑尉,招降甘肃白帽贼遇害。其家族知名者有,都统吴实,云贵总督。  [库尔讷] 满洲镶蓝旗人,世居尚阳堡,仕至吏部尚书。  [哈尔哈济] 满洲镶蓝旗人,世居乌喇,征明有功,累官前锋参领,授三等轻车都尉。孙希思哈,任都统,授云骑尉。  [尼唐阿] 满洲镶蓝旗人,世居尼马察,太祖时,与弟尼努率众来归,同授佐领,屡从征伐有功,加世职一等男,任都统兼议政大臣。其家族知名者有,都统兼议政大臣根特。  [扎尔纠] 满洲镶蓝旗人,世居瓦尔喀之内河,本瓦尔喀部长,国初率百户来归,授骑都尉,从征沈阳阵亡,赠二等轻车都尉。其家族知名者有,都统新泰。  [额孟格] 太宗十六大臣之一,满洲镶蓝旗人,世居瓦尔喀,国初率众来归,为佐领,列十六大臣,授二等轻车都尉。其家族知名者,都统法喀,都统福满。  [沙尔虎达] 满洲镶蓝旗人,其先苏完部人,世居呼尔哈,国初随父桂勒赫来归,任佐领,随太祖、太宗从征,累官宁古塔都统,加世职一等男。其家族知名者有,黑龙江将军巴海,杭州将军安泰。  [泰锡] 国初十扎尔固齐之一,满洲镶蓝旗人,世居福新得喜莽堪,国初率子弟来归,授扎尔固齐。其家族知名者有,云贵总督巴锡。  [塔尔岱] 满洲镶蓝旗人,世居齐齐哈尔,康熙45年西征,忠勇绝伦,赐号巴图鲁,累官内大臣、右副将军,授三等轻车都尉。  [瑚尔起] 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十三年,从征金川,迁呼伦贝尔总管。累官黑龙江副都统,赐一等轻车都尉。  [库勒讷] 满洲镶蓝旗人,世居待考,康熙五年,任吏部笔帖式,累官户部、吏部尚书,因不称职解任。  [满福] 满洲镶蓝旗人,世居待考,康熙五十二年袭世管佐领,乾隆二十年授拉林都统,二十二年,率师驻防吐鲁番,遇贼阵亡。  [崧峻] 满洲镶蓝旗人,咸丰8年举人,累官江苏、浙江巡抚,廉洁为民。弟崧藩,浙闽总督、太子太保。  【觉尔察氏】Giorca Hala 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满族大姓,以地为氏。世居长白山、佛阿拉、觉尔察等地,另有清太祖祖父的兄长德世库后裔,后被革退、系紫带子者,沿用祖名觉尔察为氏的。所冠汉字姓赵、肇、孙、常、陈(丹觉尔察氏,备考)。其姓氏著名人物有:  [希尔根] 满洲正黄旗人,世居长白山,太宗护卫,天聪八年从征巴林,授骑都尉世职,后以虎劲参领征明,累加世职一等男,仕至领侍卫内大臣。子护军参领、云骑尉喀西泰,孙一等男尚士特。其家族知名者有,国初创立佐领雅拜,护军参领喀石泰,黑龙江副都统陈泰,齐齐哈尔协领保住,一等轻车都尉得禄,西安副都统八十。  [爱隆阿] 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二年以副都统、领队大臣西征,以平定准噶尔功,授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累官伊犁参赞大臣。弟巴灵阿,仕至领队大臣、云骑尉。  [苏喇岱] 满洲正黄旗人,生而勇敢,天命六年从征,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子巴锡,加世职二等轻车都尉。  [巴穆布理] 满洲正黄旗人,姓塔查觉尔察,少侍太祖,有马尔屯人欲设“鸿门宴”,太祖将赴,巴穆布理力阻,命五人往,皆遇害,追授骑都尉,孙浑塔袭。  [阿巴泰] 开国十扎尔固齐之一。满洲正白旗人,世居完颜,从额亦都招抚东海四部,复取雅兰路,阵亡。累官纛章京,加授游击世职。子辛泰,以护军统领、三等轻车都尉从征明朝,阵亡,加世职三等男。其家族知名者有,工部尚书、二等男星讷。  [锡尔根] 满洲正白旗人,累官内大臣,加太子太保,其孙珍泰,仕至齐齐哈尔将军。  [牛钮] 满洲镶红旗人,世居觉尔察,以佐领从征耿精忠,仕至副都统。其家族知名者有,骑都尉巴智宜喇赤,江宁将军雍极纳。  [达海] 满洲正蓝旗人,世居觉尔察,祖博洛国初来归,父散秩大臣艾密禅。达海九岁读书,通晓蒙、汉文字,初掌词命,后为满文加圈点,特加世职三等轻车都尉。达海以增定国书,满洲推为圣人。其子孙男子系紫带,亚于宗姓;女子不选秀女。其家族知名者有,内国史院大学士雅秦,内秘书院学士禅布,前锋统领喇们。  [安费扬古]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满洲镶蓝旗人,世居瑚济寨,父完布禄效忠太祖,安费扬古少从太祖征四方,灭哈达、乌喇,功劳最大,列五大臣,佐理国政,赐号“硕翁科洛巴图鲁”。其家族知名者有,十六大臣硕尔辉,三等轻车都尉阿尔岱,一等轻车都尉达尔岱,三等轻车都尉敦兑,二等轻车都尉赫色,工部尚书兼都统、一等男兼一云骑尉逊塔,副都统、一等子马锡泰,一等男德彝,一等男、议政大臣杜尔德,三等轻车都尉翁义。  [额勒和布] 满洲镶蓝旗人,咸丰二年进士,累官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木讷寡言,廉洁自守。  【周延氏】 Joyan Hala 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姓氏,世居讷殷,后冠汉字姓周、常。  【常佳氏】Canggiya Hala 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本蒙古族姓氏,世居巴林,后冠汉字姓常。━━━━━━━━━隶镶白旗
满族关氏是由清前女真姓氏瓜尔佳氏而改用汉字姓演变的一个姓氏。满语kor,汉译为“馆”, “阁”之意,亦可译为:“住所”之意。瓜尔佳氏氏族,是清初辽东地区人口众多历史地位十分显赫的一个氏族。宗族改用汉字姓关姓,是于清代中期以后改用的,并一直沿用至今。早在清前,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始创业之时,今日满族关姓的先世瓜尔佳氏成员即投身在后金政权的一统大业之中。后金时期,氏族中许多成员为有清一代的开国元勋。曾被清太祖努尔哈赤封为辅政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早在1588年与父索尔果一道,亲率所属苏完瓜尔佳部五百户归附。费英东在后金政权初创时期,勇猛善战,屡立战功,被授于一等大臣。此外,尚有图赖、刚林等诸多瓜尔佳氏族成员成为有清一代重臣,并以其卓著的业绩而名垂青史。瓜尔佳氏是以地域而命名的姓氏,这一姓氏的应用,由明伊始直至清初。瓜尔佳氏部分史料亦有称之为哈尔佳者,但二者之间只是谐音上的变化。远在明代以前,今日辽东满族关姓的先世是由金、元时期的女真姓氏古里甲姓氏演变为瓜尔佳姓氏的。其姓氏演变,已在清代乾隆年间钦定修撰的《满洲源流考》中得到证实。古里甲姓氏在金代史料中屡有记载,《金史?列传》第四十九记有: “古里甲石伦,隆安人,以武举登第。”从金、元时期的姓氏古里甲到明清之际的姓氏瓜尔佳,显然从读音上即可发现,是由音移变化而形成的。但在金代,古里甲作为女真人的氏族大姓,《金史?国语》注释为:“古里甲曰汪”,即译汉字姓为汪姓。追溯今日辽东满族关姓的先世,历史上最初生活在黑龙江及松花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此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部族数经迁徙,而分居在东北各地。但作为瓜尔佳部族的原始居住地,据清史学者李林先生考证,“原是辽代五国部辖地,金代改称胡里改部,即今日黑龙江依兰县境内”。而今日辽东的瓜尔佳氏后裔,则是南迁中迁至辽东的,氏族后裔所用的瓜尔佳姓氏是于迁徙居住中,以地为氏而形成的姓氏。由古里甲至瓜尔佳音移上的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巧合。历史上,辽东关姓宗族的姓氏演变应为:金、元时期,古里甲(汉译汪姓);明、清初,瓜尔佳;清代中后期至今,关。而关姓则属于改用汉字姓所用的一个姓氏。满族的阎氏是汉族加入的
前100位为大姓 后200位为小姓于是28,为大姓;边是200位,为小姓- -不知道lz是否是听了大姓和小姓结婚或谈恋爱易分手才来问的...有些事情不可不信 也不可全信...中国100大姓排名01李 02王 03张 04刘 05陈 06杨 07赵 08黄 09周 10吴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罗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萧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吕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阎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 60姜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66廖 67邹 68熊 69金 70陆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81顾 82侯 83邵 84孟 85龙 86万 87段 88曹 89钱 90汤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98赖 99龚 100文②第101-200名101庞 102樊 103兰 104殷 105施 106陶 107洪 108翟 109安 110颜111倪 112严 113牛 114温 115芦 116季 117俞 118章 119鲁 120葛121伍 122韦 123申 124尤 125毕 126聂 127丛 128焦 129向 130柳131邢 132路 133岳 134齐 135沿 136梅 137莫 138庄 139辛 140管141祝 142左 143涂 144谷 145祁 146时 147舒 148耿 149牟 150卜151路 152詹 153关 154苗 155凌 156费 157纪 158靳 159盛 160童161欧 162甄 163项 164曲 165成 166游 167阳 168裴 169席 170卫171查 172屈 173鲍 174位 175覃 176霍 177翁 178隋 179植 180甘181景 182薄 183单 184包 185司 186柏 187宁 188柯 189阮 190桂191闵 192欧阳 193解 194强 195柴 196华 197车 198冉 199房 200边③第201-300名201辜 201吉 203饶 204刁 205瞿 206戚 207丘 208古 209米 210池211滕 212晋 213苑 214邬 215臧 216畅 217宫 218来 219 220苟221全 222褚 223廉 224简 225娄 226盖 227符 228奚 229木 230穆231上官 232燕 233郎 234邸 235冀 236谈 237姬 238屠 239连 240郜241晏 242栾 243郁 244商 245蒙 246计 247喻 248揭 249窦 250迟251宇 252敖 253糜 254鄢 255冷 256卓 257花 258仇 259艾 260蓝261都 262巩 263稽 264井 265练 266仲 267乐 268虞 269卞 270封271竺 272冼 273原 274官 275衣 276楚 277佟 278栗 279匡 280宗281应 282台 283巫 284鞠 285僧 286桑 287荆 288谌 289银 290扬291明 292沙 293薄 294伏 295岑 296习 297胥 298保 299和 300蔺
俗称“百家姓”,其实中国的姓氏近万个,百家姓里没有收全.  贺兰(Hè lán 贺兰)姓源出有二:  1、出自古氏北方鲜卑族姓氏,鲜卑族人住在贺兰山的,以山名为氏。据《泾阳图经》载,贺兰山,在县西九十三里,山上多有白草,遥望青白如驳,北人呼驳马为贺兰,鲜卑族等类多依山谷名为氏族之姓,称为贺兰氏。今贺兰姓者,皆因此山名。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北魏帝国的孝文帝规定鲜卑胡人的三字姓四字姓全部要汉化,改为单字姓,比如贺兰氏要改姓贺,故今贺兰氏为稀姓。  2、出自赐姓:  ① 南北朝时,西魏赐裴文举为贺兰氏。  ② 北周时,赐梁台为贺兰氏。  ③ 东魏武定年间,苏绰弟苏桩赐姓贺兰氏。  二、迁徙分布  (缺)据《魏书。官氏志》等所载,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将鲜卑族复姓贺兰氏、贺拔氏、贺狄氏、贺赖氏、贺敦氏皆改为汉字单姓贺氏。是为河南贺氏。又据《晋书、北狄匈奴传》载,西晋太康五至八年(284-287年),由北迁内地的匈奴人约有十几万人,“十九种,皆有部落,不相杂错。”此十九种匈奴部落中,有一种叫“贺赖部”。“盖内入者为贺赖氏,留北方者为贺兰氏。兰(赖)语转耳。”  三、历史名人  贺兰祥:字盛乐,北周柱国武川人,宇文泰外甥。西魏文帝时,常被留在帐下议事,因功封抚夷县伯,官荆州刺史,政绩显著。官至大司马,武成年间封凉国公。其先与魏俱起,有纥伏者,为贺兰莫何弗,因以为氏。其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贺兰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太祖姊建安长公主。保定二年,追赠太傅、柱国、常山郡公。  贺兰台:即梁台,字洛都,苌池人也。少果敢,有志操。从尔朱天光平关、陇,赐爵陇城乡男。及天光败于韩陵,贺拔岳又引为心膂。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台与诸将翊戴周文。从平悦,累功授颍州刺史,赐姓贺兰氏。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侍中。周孝闵帝践祚,进爵中部县公。保定四年,拜大将军。时大军围洛阳,久不拔。齐骑奄至,齐公宪御之。有数人为敌所执,已去。台单马突入,射杀两人,敌皆披靡,被执者遂还。齐公宪每叹曰:“梁台果毅胆决,不可及也。”五年,拜~州刺史。台性疏通,恕以待物,至于莅人,尤以惠爱为心。不过识千余字,口占书启,词意可观。年过六十,犹能被甲跨马,足不蹑镫,驰射弋猎,矢不虚发。后以疾卒。  贺兰进明:唐代诗人,开元十六年虞咸榜进士及第。仕为御史大夫。肃宗时,出为河南节度使。时禄山群党未平,尝帅师屯临淮备贼,竟亦无功。进明好古博雅,经籍满腹,其所著述一百余篇,颇究天人之际。又有古诗乐府等数十篇,大体符于阮公,皆今所传者云。传说贺兰进明为狐所婚,每到时节,狐新妇恒至京宅,通(“通”字原缺,据明抄本补。)名起居,兼持贺遗及问讯。(“讯”原作“信”,据明抄本改。)家人或有见者,状貌甚美。至五月五日,自进明已下,至其仆隶,皆有续命。家人以为不祥,多焚其物。狐悲泣云:“此并真物,奈何焚之?”其后所得,遂以充用。后家人有就求漆(“漆”原作“膝”,据明抄本改。)背金花镜者,入人家偷镜挂项,缘墙行,为主人家击杀,自尔怪绝焉(出《广异记》) 。唐代的贺兰进明与狐狸结婚,每到节令的时候,狐狸新媳妇常常到京城的住宅去,通报姓名并住在那里,并且带来贺兰进明的礼品和问候。家人中有的看见了她,相貌很美。到五月五日这天,从贺兰进明到家中的仆人,都能得到她送给的礼物。家人认为不吉祥,大多烧了她给的礼物。狐狸悲伤地哭泣说:“这些都是真的礼物,为什么烧了它们?”以后再得到她给的东西,就留下使用了。后来有个人向她要个背面上漆的金花镜,她到别人家里偷了镜子挂在脖子上,顺着墙往回走,被主人家打死了。此后怪事就没有了。  贺兰敏之:这个家伙本草鸡无名,他之所以能在唐史上留名,完全因为他是武则天姐姐贺兰氏的儿子,他的姨妈是皇后,母亲和姐姐同时和高宗通奸,武则天对他忍无可忍杀了他。据《唐书》,唐朝有贺兰敏之,原本是贺兰姓,后改姓武,说是武则天父亲的后代,此为冒武姓者。贺兰敏之之则是个出了名的无法无天之纨裤公子,其父亡后,寡居的母亲还有其姐因时为皇后的则天女皇的引荐,皆得到高宗的宠幸,分别封为韩国夫人和魏国夫人,他自然也贵不可言,而且据说此子十分俊美,很得其外婆,即当今则天女皇之母扬氏的宠爱,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于是无法无天起来。史书有记,太平公主幼时也常到其外婆家,所带宫女尽被其这位表兄这位贺兰敏之淫弄,连尚是幼童的她也差点遭其毒手。后来更有甚者,高宗和则天女皇为自己的长子时为太子的李弘选了一名太子妃,姿容殊丽,竟被贺兰敏之于新婚前夜给奸淫了,使太子无法完婚。奇怪的是时为皇后的则天女皇一直护着她这个为非作歹的侄子,直到二十年前,不知为什么将这些旧帐全翻了出来,贬贺兰敏之到岭南。据记是死于途中,现在看来是路上被人杀掉了。而且是其表妹太平公主亲自带人追杀。  贺兰栖真:北宋道士,自言百岁。善服气,不惮寒暑,往往不食。或时纵酒,游市廛间,能啖肉至数斤。始居嵩山紫虚观,后徙济源奉仙观,张齐贤与之善。景德二年,诏曰:“师栖身岩壑,抗志烟霞,观心众妙之门,脱屣浮云之外。朕奉希夷而为教,法清静以临民,思得有道之人,访以无为之理。久怀上士,欲觌真风,爰命使车,往申礼聘。师其暂别林谷,来仪阙庭,必副招延,无惮登涉。今遣入内内品李怀S召师赴阙。”既至,真宗作二韵诗赐之,号宗玄大师,赉以紫服、白金、茶、帛、香、药,特蠲观之田租,度其侍者。未几,求还旧居。大中祥符三年卒,时大雪,经三日,顶犹热,人多异之
根据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 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故姓名权包括姓名决定权、姓名使用权和姓名改变权。未成年人由于欠缺行为能力,尚不能行使姓名权,所以未成年人的姓名可以由父母或监护人决定,实质上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代为行使其姓名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17、18条,需更改名字,可向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请,并把需要改名的理由写充分,到当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户口登记机关认为有必要时,将向申请人索取有关证明。8周岁以下的人需变更姓名,由本人或者父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18周岁以上,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所以,申请修改姓名被拒绝,或者限制姓名所引用的文字,从法理上来说,都是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公民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合法的姓名权。对16岁以上公民更改姓名“从严掌握”,仅仅是公安机关内部规定,无可操作性的具体标准,且与《民法通则》有关规定有抵触之嫌,应无法律约束力。若一味拒绝为公民更改姓名,公民因公安机关行政不作为打起官司时,若公安机关不能举出公民更改姓名违反法律规定的证据,公安机关就可能承担败诉的后果 .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精神,公民申请更改姓名不应附加任何条件。公安机关在制定行政规章时,不能仅考虑公共行政权力,还要考虑整个法律体系的一致性。若认为公民改名对户籍管理、对公民违法犯罪信息管理可能造成麻烦和不便,从而限制公民行使更改姓名的私权利,这样做是不对的。公民的姓名更改后,公安机关在各种档案信息中对公民的曾用名如实加以记载即可,公民以原名字存款、炒股、缴纳、领取各种保险费保险金,缔结合同后需要以新名字继续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只需到公安机关开具名字变化的证明即可。公民改名字应该不会对户籍管理和治安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更改姓名更改姓名须知(一)名称:《更改姓名须知》。(二)办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三)审批前置条件:理由正当需更改姓名的人员。(四)办理时限:20个工作日。(五)办理程序:1、户口所在的区(市)县公安办证中心受理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2、各区(市)县公安局审批;3、审批合格由受理地办理更名手续;审批不合格由受理地告之不合格原因。(六)提交材料目录:1、《变更更正户口项目申请表》;2、未成年人更改姓名需提供:(1)经父母双方签字同意更改姓名的申请;(2)父(母)亲结婚证(父母离婚后子女变更姓名需由公证机关出具父母同意变更子女姓名的公证书)。3、成年人变更姓名需提供:(1)变更姓名申请;(2)公证机关出具无债务纠纷公证书;(3)由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的证明。4、本人身份证及户口簿。1、姓名原则上不轻易更改,但有下列情况经批准的可以更改:
(1)因父母离异更名;
(2)再婚子女更名;
(3)被收养人更名;
(4)同一单位或同学校、同班级有重名重姓;
(5)名字冷僻、怪异使用不便;
(6)确因公安机关户口登记、管理工作造成公民姓名差错的;
(7)其它有充分理由的;
2、更正姓名的审批。对正在受侦查、正在受刑罚(含监外执行的五种罪犯)、劳动教养、正在被羁寸甲人员,不予更改姓名。16周岁以下公民更改姓名,没有充分理由的不应轻易给予更改;符合上述可以更改规定的,在由父母或收养人、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地派出所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后,由所在地派出所所长审批更正。16周岁以上的公民更改姓名,原刚上不予更改,符合上述可以更改规定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地派出所调查核实,并附相关证明材料后,交户政科审核,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方可更改。
被收养或被认领的,须征得本人同意后,才可给予变更。
再婚子女自愿随继父姓的,
须经其生父同意。对于离婚双方未经协商或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而其中一方要求变更子女姓名的,公安机关可以拒绝受理;对一方因向公安机关隐瞒离婚事实,而取得子女姓名变更的,若另一方要求恢复其子女原姓名且离婚双方协商不成变更意见的,公安机关应予恢复。
公民姓氏可以保留异体字外,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簿应使用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字填写。我国民族众多,姓氏较为复杂,有关风俗习惯各异等诸多情形,户口登记机关不应也不便对公民姓名
各位家门,大家好!今天我兴致来了胡乱发表几句,总比什么也没有要强一点吧,欢迎大家补充、修改完善!我没有机会看过什么辉氏家谱之类的东东,都是小时候听老人家口头上传下来的,希望在这里我能看到更多。我不知道哪些地方有姓辉的,但是在我们家乡我却知道有很多,却难找到几个成功人士!(哈哈,我正在努力的为同门增光哦!)我们村上有辉家祖坟,据说曾经相当辉煌过,看祖坟的遗迹就可以看得出。现在的祖坟是在我读初中的时候重新修建的,当时很热闹,一说修祖坟大家都很来劲。相传我们辉家当年是相当牛的,在南京应天府里面做官,后来大概是威胁到皇位的安宁还是由于皇宫内讧,发生了战争导致满门抄斩,于是整个家族就这么逃难失散,我们这一支逃到了比较偏远的云南,可能是逃到大理国寻求保护吧(哈哈,我历史学得不好,瞎说的!)后来因为夫妻失和还是由于战争原因,最终夫妻各带几个子女分开了,老祖祖到了现在的云南省昌宁县,老祖太到了现在的凤庆县(曾经的顺宁府,和昌宁不远,但现在各在一个地区--保山市和临沧市),所以我们的祖坟就是老祖太和他的部分子孙吧,去年我回家探亲还去上香的,却没记住碑文上的记载。好像说是江西籍京兆郡还是南京郡,毕竟那时我还不懂事记得不多,我也不知道哪些地方有姓辉的。不过云南凤庆县却是有几个地方都有的,还有就是保山地区昌宁县据说也很多,尤其我的家乡更是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姓辉。在我们地方,姓辉的都是论辈分排行,长幼有序,礼让恭谦,对辈分比自己高的人都十分尊敬,同姓之间不能结婚,在大家的心目中姓辉的都是一家人,所以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都很好,出现几个不争气的害群之马会被老人给骂死的!我们地方都是论字排辈,我所听说过的和赶到的字辈有:……万(字辈)--庭--士(或兆、绍、仕)--树(或自、建、子、向)--林(或元、正)--志(或忠、新)--金(或凤、尚、朝)…………后面就不晓得要怎么叫了,姓名一般都是三个字,很少有两个字或者四个字的。姓辉的似乎很稀奇,自从走出我们村开始我就这么觉得了。只不过越到外面人家越觉得奇怪,尤其我到湖南来之后,没有人不吃惊的问我:“居然还有姓辉的啊?”大家都觉得这个姓很好玩。因为我们姓辉的可能因为人少吧,总之我一直以来都感觉比较“孤单”,初中开始就很少有姓辉的啦,高中就更少,到了湖南现在就只剩我一个姓辉的在这里打拼啦,哈哈,安家了,若干年后湘西又会繁衍一支姓辉的啦!由于水平有限写得不好,就当是在和一个家门聊天吧,还望各位有文采的朋友把我们的历史给写出来,我真的好想看到关于我们姓辉的信息资料哦,也许是我一个人在外面生活的缘故吧,感觉遇上家门了很亲切!祝大家开心、幸福、兴旺、发达!世界太小(,辉)留于湘西大家好!辉姓在河北石家庄、廊坊 、唐山也有。情况和上面所述差不多。另外,据说辉姓族人先从东北入关,后分布在河北,后来一支南下去了云南。辉姓是满族。起源于后金时期。辉姓的起源:满州八大姓:伊尔根觉罗氏、瓜尔佳氏,钮祜禄氏,董鄂氏,辉发氏,乌拉氏,马佳氏,舒穆禄氏在满族的历史上,还有满洲八大姓的说法,现今通行的说法指的是:佟(佟佳)、关(瓜尔佳)、马(马佳)、索(索绰罗)、齐(齐佳)、富(富察)、那(纳喇)、郎(钮祜禄)八姓。此外尚有将伊尔根觉罗、舒穆禄、费莫、董鄂、辉发、乌喇、兆佳等姓氏列入。关于这方面的详细情况,请读者参见《满族八大姓》一书。辉姓起源于东北女真 辉发部根据《满族姓氏寻根大全?满族老姓全录》记载:【辉和氏】Hunhe Hala 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惠和,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金代姓氏“回特”,以部为氏,世居乌拉、尼马察、辉发、长白山、富尔坚哈达,后冠汉字姓何、惠。其姓氏著名人物有:[叶克舒] 太宗十六大臣之一。满洲正红旗人,世居长白山,一说尼马察,世为尼马察部长。国初随父泰松阿及宗族村人来归,初授佐领,屡从征伐,列十六大臣,累官盛京将军,加世职三等男。其家族知名者有,都统、一等轻车都尉道喇,二等轻车都尉夏慕善,三等轻车都尉胡叶,都统瑚巴。[明德] 满洲正红旗人,叶克舒同族,乾隆七年授湖南按察使,累官云贵总督。[名秋] 满洲正红旗人,世居富尔坚哈达,从征山东,加授三等轻车都尉,兄子乃山袭。[尼雅哈齐] 满洲正红旗人,世居富尔坚哈达,从征流寇,累功授云骑尉。[谈台] 满洲正红旗人,世居富尔坚哈达,以七品官从征吴三桂,叙功授骑都尉。[密哈纳] 满洲镶红旗人,世居尼马察,由五品官从征,阵亡,赠云骑尉。【辉罗氏】Huilo Hala 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金代姓氏“会兰”,以姓为氏,世居乌拉、松花江,后冠汉字姓辉、何。可见辉姓来源于此
爱新觉罗(Aisin Gioro),是清朝皇室姓氏。满语「爱新」为金的意思。常见说法称「觉罗」为姓的意思,但实际上满语中「姓氏」一词原文为hala(汉语哈喇、哈拉)。满洲姓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姓(哈拉),一部分是基于血缘宗亲关系的族名(穆昆)。爱新觉罗一姓中,觉罗为姓,爱新是族名,两者的关系类似汉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关系(张姓与桐城张氏,翁姓与常熟翁氏等)。除爱新觉罗外,觉罗这一姓氏还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通颜觉罗等分支,都源於同一始祖。那拉氏有叶赫那拉、乌拉那拉、辉发那拉等分支(叶赫、乌拉均为地名),瓜尔佳氏有苏完尼瓜尔佳、安图瓜尔佳等分支。因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该族遂成望族,以全称相称,「爱新」遂变为姓氏的一部分。清代将爱新觉罗氏分为宗室和觉罗,以示血缘远近区别,同时将一些有功之臣赐姓为觉罗,如觉罗纳木泰(原姓舒穆禄)、觉罗吴拜(原姓瓜尔佳)等。清亡以后族人多取汉姓, 如金,、肇等,也有一定赵姓为爱新觉罗,但多为伊尔根觉罗后代。家族世系谱在他们进入中原前,皇室人士的名字都是任意改的。后来他们参考了汉人的命名方式,取名要跟辈份排行。最初的几名儿子以「承」、「保」、「长」三字命名,后来固定用「胤」,孙辈用「弘」,曾孙用「永」。乾隆时,又根据他作的一首诗,定了后人用「永」、「绵」、「奕」、「载」。道光时定了「溥」、「毓」、「恒」、「启」,咸丰时定「焘」、「]」、「增」、「旗」。家族庞大,为了细分,由嘉庆开始,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例如咸丰帝叫奕},有同父异母兄弟奕欣,两人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但庆亲王奕恋脑蚴恰噶Α共俊0戮趼藜易宓姆植16世纪80年代,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灭亡止,后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经历了11代12位皇帝。在这近3个世纪中,后金、清朝的皇帝,拥有众多的后妃,他们的子孙也拥有远超过常人妻室的妃妾,加上中国崇尚多子多孙的古老传统习俗,因而爱新觉罗家族子孙繁衍十分迅速。有的学者认为,后金入关前,在第2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到第3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419人;到第4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约有490人;到第5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1000人;到第7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4700人;清朝灭亡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皇族后裔已达2万人。1936出版的《爱新觉罗宗谱》,收集了这个家族几百年来的世袭繁衍材料。自16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裔,仅男性就有近3.4万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有4.6万多人,还有觉罗系统的后裔计3.4万多人,合计有8万多人,而这还仅仅是男性。如按皇子与皇女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爱新觉罗家族在3个多世纪中,宗室的后裔有 8万多人,觉罗的后裔有近6万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计有后裔近14万人。这近300年的时间,爱新觉罗家族,由于处于一个拥有特权的时期,子孙繁衍的速度是很快的。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近70年间,爱新觉罗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份已成了历史,政府行为的修谱已无可能,纯正的血统已无保障,婚姻状况也日趋复杂,几乎没有任何家谱问世,家族人口的统计已很困难。但1937年之前康德伪皇帝在伪满洲国最后一次整体的修缮了家族谱系,所有宗室、觉罗都罗列其上,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后爱新觉罗密雅纳支派根据原先存留下来的碟谱和东北辽中新民地区的情况又由家族族长带领修缮了谱系,《爱新觉罗宗谱密雅纳支》 每十年系统修订一次,已经成为定规。经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批准,爱新觉罗密雅纳支派建立了家庙,每年的阴历五月十三举行家族内祭祀。不过,一种趋势是很明显的,爱新觉罗氏的人口,仍然还在不断膨胀,血缘关系也由近及远,逐渐形成众多分支。据估计,如今爱新觉罗氏大致有30―40万人。 其实到清朝最后的三代皇帝,由于近亲结婚,几乎是没有子女,有也是早早夭折,所以现在估计子孙很少。爱新觉罗这个姓,后来也有了简化,有的改为"赵",有的为"罗"等等。爱新觉罗氏后裔在全国分布广泛,其生活状态多种多样,对待“爱新觉罗”姓氏的态度也各不相同。参考资料: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新觉罗姓氏还有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