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萧军的悲惨故事 少一点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黄金时代》描述萧红一生的故事
7-17 10:55| 发布者:
| 查看: 405
摘要: 星美影业等联合出品 的文艺片《黄金时代》,由香港导演许鞍华执导,李樯编剧,影片是民国时期女作家萧红的传记电影,讲述了主角萧红的一生故事。 日,许鞍华在京出席新片《黄金时代》的发布会,谈到为何
& & &&& & & & 星美影业等联合出品 的文艺片《黄金时代》,由香港导演许鞍华执导,李樯编剧,影片是民国时期女作家萧红的传记电影,讲述了主角萧红的一生故事。 &日,许鞍华在京出席新片《黄金时代》的发布会,谈到为何拍摄女作家萧红的一生,许鞍华感性地说:“我对这个人物魂牵梦萦四十多年,虽然只活了31岁,但生命是高度凝练和精彩的,经历了许多人一生都不曾经历的事。” &汤唯饰演女主人公萧红,片中还有冯绍峰、郝蕾、沙溢、朱亚文、王千源、黄轩、田原等超过30位明星联合演出 &,片长约三小时 &,于日在中国大陆正式上映。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开业仪式。& & & &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国,那是一个民气十足、海阔天空的时代,一群年轻人经历了一段放任自流的时光,自由地追求梦想与爱情,有人在流离中刻骨求爱,有人在抗争中企盼家国未来……萧红,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子,一路流亡,从北方到南方,从哈尔滨到香港,一边躲避战乱,一边经历着令人唏嘘又痛彻心扉的爱情与人生。对生的坚强对死的挣扎在她笔下穿透纸背,她的人生亦是如此。日14时许,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为其新片《黄金时代》在汉取景,将车停在硚口区新安辖区新金海毛线市场,车内一黑色手提包被盗,包内有两张银行卡、两部手机、《黄金时代》剧本、21000元人民币、200元港币及许鞍华的相关证件。武汉警方经过5天视频追踪,8日晚抓获犯罪嫌疑人桂某。同时也追回了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剧本及相关证件。但这次剧本失窃事件,也导致许鞍华正在筹拍新作的消息意外曝光。“没想到是以这种方式让媒体知道我为新片取景的事”,导演许鞍华笑言。武汉警方在案发五天后成功破案并追回剧本,许鞍华也特别表达了对武汉警方的感激之情,表示要“送他们一面锦旗”。在许鞍华被盗的手提包中,最神秘的莫过于那本《黄金时代》剧本,这正是她筹备多年的“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的传记电影。萧红在武汉曾有过一段文学辉煌、爱情纠葛的时光,许鞍华此次来汉正是为影片选景,而本片将由汤唯担纲主角,2013年1月,许鞍华与汤唯就会出现在武汉的里弄小巷里。许鞍华加李樯,《黄金时代》豪华的阵容还不仅如此,萧红一角将由汤唯出演,她的淡然与文艺扮演萧红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曾在《春风沉醉的夜晚》等文艺片中有不错表现的黄轩将是男主演之一,但萧红一生曾与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等4个男人有过感情纠葛,黄轩将扮演何人尚且未知。但仅从这一主创阵容就可窥见,许鞍华的女性视角与细腻情感会拍出另一个萧红。《黄金时代》在结束了哈尔滨、山西、北京等地的拍摄后,转战武汉继续开始紧张拍摄。导演许鞍华携片中主演汤唯、冯绍峰等人齐聚武汉,并已于2月17正式开工。而据微博网友透露,汤唯与冯绍峰在武汉期间,将同乘一艘长江公主号游轮,一起畅游长江,拍摄影片中的一场重头戏。据悉,此次《黄金时代》剧组将在武汉逗留数天,拍摄影片中最为重要的戏份。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武汉不仅是民国重镇,也是影片女主角萧红感情与艺术创作的重要转折地。她既开始了代表作《呼兰河传》的前两章写作,另一方面与深爱的萧军也产生感情裂痕。片方介绍,编剧李樯查阅了大量史料,在剧本中生动描绘出一个长江重镇的风貌。为了最准确还原当时的武汉,许鞍华导演和幕后团队,遍寻历史遗迹,最终找到了她满意的外景地。而武汉部分将是《黄金时代》场面上最有气势、最能展现民国内忧外患境况的段落。在许多人的心中,气质清新、大方端庄的她汤唯无愧“女神”名号。女神现身,自然有大把武汉当地的拥护者前赴后继想一睹其风采。而最大的趣事莫过于素颜的她与陌生人热聊半小时的轶事。这位与汤唯曾亲密接触过的网友表示,“汤唯素颜比化妆还要好看,私下比银幕上好看,十分清纯,性格也是爽朗可爱。”相对汤唯的活泼开朗,个性比较内敛慢热的冯绍峰在剧组里则显得安静得多。很多时候他都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一边,琢磨手上的剧本,除了安静外,冯绍峰给人的另外一个印象便是绅士,这一点则体现在他对汤唯的照顾上。休息时,冯绍峰会体贴地帮汤唯撑伞挡雨,两个人的感情看起来十分要好。投资方星美表示,《黄金时代》的成本在7000万元左右,由于包括姚晨在内的多位明星自降片酬甚至零片酬相助,资金的大部分都将用于实打实的制作。其总裁覃宏表示,影片的拍摄时间完全由许鞍华自主,连上映时间都不进行限定。此外,星美更有凭此片向几大国际电影节冲刺的野心。
驾驶车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汽车小故障,关键是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另外掌握一些汽
阿尔贝罗贝洛是意大利Bari省Apulia的一个小城,它被称之为“天堂小镇”。在这里保存着
近期,微博里有所谓的“ 流亭立交桥也要限速抓拍了,超速40就会被扣分罚款”的紧急提
随着汽车的日渐普及,汽车用品也扑面而来,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制冷喷雾、纳米节油剂、
发动机与排气管养护不容忽视  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是整个汽车的重要部件,在下雨天,
车辆在行驶一段时间后,会由于交通事故、道路坑洼不平造成的剧烈颠簸、特别是高速行驶
李白曾经说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想
《王牌特工:特工学院》被誉为2015年年初最佳爆米花电影之一,也是目前3月片单中最受
Copyright (C)
车友联盟 鲁ICP备号
本站强力驱动
All Rights Reserved灵魂的失乐园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0
&&¥3.00
&&¥3.00
&&¥3.00
&&¥1.00
&&¥0.5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灵魂的失乐园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
萧​红​ ​ ​女​性​悲​剧​意​识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萧红小说文体的贡献与局限.pdf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2:56:1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萧红小说文体的贡献与局限.pdf.PDF
官方公共微信同为优秀女作家,为什么萧红没有张爱玲的传播广泛?
0.我是提问者1.我喜欢《倾城之恋》的“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毁灭,炸完了烧完了塌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那么到时我们在这相遇,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我也喜欢《呼兰河传》的“祖父几乎抱不住我了”,2.大家讨论时和气些。
按时间排序
135 个回答
因为大家都知道穷的样子就更喜欢看看富人的窘迫
萧红的长篇明显比张爱玲好,但是张爱玲的中短篇不是当时最好的,也是最好之一了,所以其实这两个人很难比,看了其他答案还是觉得PG决定立场吧,没什么意思!
谢邀。其实楼上诸位将各种因素都总结的很清楚了,我说一个大家没提到的方向。张爱玲除了是一位影响巨大的小说家以外,还是一位学者,她的学力也不错,而除了某个特别阶段,天朝人向来是非常尊重学者的,这也是张爱玲传奇的原因之一。知乎曾经的超级大热答案 中,排名第一的匿名答主是张爱玲家族的后辈,他为我们揭秘了一位学霸张爱玲。接着聊聊跟我家有密切关系的比较出名的人:1.张爱玲:张爱玲是李鸿章的重外孙女,以前过年拜年时总爱捏我爷爷的小脸,然后让我爷爷背书,问成绩看作文什么的.我爷爷的爷爷说张爱玲小时候是远近闻名的小才女,记忆力特别好,小丫头背书从来就只看一两遍就会背了.那会私塾里先生教个诗词对仗押韵,根据词牌名填词,一点就通,张嘴就来,一起学的我家几个表兄张个大嘴还没反应过来,过节时候猜个字谜对对联基本是碾杀其他人,我爷爷的爷爷说这丫头要是个男儿生早生几年清朝那会必是状元.当时她和我家那代人受到了全中国最好的教育:一面是请国学大儒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最正统的私塾培养的国学教育,另一方面让一个英国人从5,6岁就开始教英语,所以她和我家那代人英语完全是母语水平.她中学时候,经常一个人在房子里演莎翁的话剧玩,一会演哈姆雷特,一会演克劳迪,大段大段背诵莎翁的英文剧本.爷爷记的特别清楚的是她有次看爷爷英语作文,看到一个单词用的不好,然后就说这个词在古英语里原本是这个词,来自法语,然后背了莎翁的一句诗,说应该这样用,接着blabla一直扯到汉语里是这个意思,最初来自诗经里一首,然后背了几句,然后说古诗十九首里也用过,然后blabla. 我爷爷:................ 她基本就是文科的Sheldon的即视感. 后来在中国好像再也没出过她这样在传统国学和英语都有极高造诣,然后打通任督二脉彻底融汇贯通的人,我想这种教育可能是她以后成为一个优秀作家的原因.我虽然从高中到大学上的基本都是国内最好的学校,高中同班同学也有去Yale的,在国内名牌大学也看到了许多TOEFL118~120,GRE暴高的,还有什么xxxxx,但他们的英语即使再好也是工具水平,更别说国学汉语. 张爱玲这样的人只有那个时代才会出,天赋,家世,老师,时间缺一不可,我们这个时代已然完全没有这样的条件了因为张爱玲家族长辈是早早参与洋务运动的,所以自然可以接触各类最先进的西方资源。她祖父虽不洋化,因为他们是最先讲求洋务的世家,有些地方他还是很道地,这些年来都用的是李士德宁牌子的牙膏,虽然一齐都刷到镜子上去了。--------------《创世纪》这段文字非常刻薄,但深刻的揭示了张爱玲亲族的洋务背景。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张爱玲得到了当时天朝最优秀的中西文化教育,学问自然是不同凡响。试举一例,我以前看小艾时,看到这一段这三姨太太从前在堂子里的时候名字叫做忆妃老九,她嫁给五老爷有十多年了,能够一直宠擅专房,在五老爷这样一个没长性的人,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五太太带来的几个佣人都是久已听见说这三姨太太生得怎样美貌。不过一直没有见过。计算她的年龄,总也有三十多了,倒是一点也看不出来。她是娇小身材,头发剪短了烫得乱蓬蓬的,斜掠下来掩住半边面颊,脸上胭脂抹得红红的,家常穿着件雪青印度绸旗衫,敞着高领子,露出颈子上四五条紫红色的揪痧的痕迹。她用一只细长的象牙烟嘴吸着香烟,说着一口苏州官话,和五太太谈得十分热闹。我当时只是看过而已,直到几年以后,我看了张春帆写的《九尾龟》,里面的故事提到,青楼女子在从业期间皆使苏白,一旦从良,就改用官话。张爱玲在晚年为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做注,且将《海》译为国语版本,由是,苏南以外的中文读者才有机会对这本奇书一探究竟。《海上花列传》里面的对白就是苏白,苏南地区以外之人难以知晓其中奥妙,我也是在看了张爱玲的国语版本后,才知道其中许多词不达意之处的曼妙,也知道了当时青楼的一些秘辛。《海上花列传》是张爱玲晚年重点的心爱读物,与《九尾龟》一样都是描述苏州地区青楼世界的文学作品,所以张爱玲这一句“苏州官话”,即是点出三姨太太身份。张爱玲在一篇不甚重视的小说里随处一句便在用典,其学术功底可见一斑。张爱玲这一套考据的功夫其实比较贴近汉学的治学方法,符合近半个世纪华语学界和海外汉学学术圈的习惯,再加上她本身的小说成就,她爆得大名并不令人意外。
看到一些回答说萧红目前所能获得的名气,与人们对她悲惨身世的关注有密切联系。而且很多人仿佛都是以一种轻巧的口吻居高临下地道:就是比不上啊,就是不在一个级别上啊。让我觉得莫名的哀悼。底下有人谈二人文笔作品、有人谈文学史、有人谈生平。的确,生平不能成为评价作品的标准,但却是创作的重要来源(这个稍后细讲)所以我就从作品和文学史两个方面评价,先讲文学史,因为这个清楚了然:)1、对于张爱玲的研究随便从网上摘抄一段"1949年以前,评论张爱玲的最重要文字该是傅雷的《论张爱玲的小说》和胡兰成的《论张爱玲》。但对张爱玲,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更重要的文字,还要再等待十几年,那就是要等到1957年夏志清乃兄夏济安在自己主办的《文学杂志》上翻译并发表夏志清《现代中国小说史》中的“张爱玲”一章(分两次发表,并题名为《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和《评&秧歌&》)。迨至1961年夏氏《中国现代小说史》(英文版)出版,张爱玲阅读与研究已蔚成风气。"
相信这个史诗大家都知道,不过上面那段话有些不够全面。57年夏志清在国内发表关于张爱玲的研究时,并没有获得太大关注,直至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在美国出版的,引起外国学术界的轩然大波,一举奠定他的学术地位。由此他的书是作为"外国学术研究著名成果"被引入中国的(我有相当理由怀疑如果这本书没有在国外取得如此高的评价,想必那时候就算被译成中文,也不会获得国内学术界上下一致的重视)自那之后,对张爱玲的阅读和研究才在国内盛行。
特意引用一下 邱瑄同学的回复“夏志清让张爱玲从畅销书作家变成了经典作家严肃作家,抵御了时间的侵蚀,流行到了现在。”其实有点贬低了张的价值,但大体我是赞同的,要知道张爱玲最早发作品发在什么杂志上?发在《紫罗兰》上,《紫罗兰》是什么杂志?你们听过现代文学史上一些著名杂志比如《新青年》、《创造》、《萌芽》之类的,听过《紫罗兰》没有?这是鸳鸯蝴蝶派的杂志,有的人可能连现在什么是鸳鸯蝴蝶派都不知道了,但这却是张爱玲“出道”的地方(当然明显张爱玲的水平比当时那些鸳蝴派的作家要高出一大截都不止)。用现在网络文学来打比方就是相当于网络上的晋江、红袖添香,还是排行榜首推的那种小说,杂志的受众面对的是最最普通的市民大众(不是农民也不是知识分子)。她的确成名很早,但她的名气和她的受众一样是局限于市民大众的。
所以我有理由认为,张爱玲会被发现是肯定的,毕竟优秀的作品都经得起时间检验。但如果没有夏志清,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可能要继续在文学史上沉沦个十几二十几年的才会被人重视,而且说不定地位也大不相同。2、对于萧红的研究
同样是网上摘抄的新闻,同样是夏志清:"
1979年9月,《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译本(香港版)问世。夏志清在《中译本序》中特别提到:抗战期间大后方出版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期刊我当年能在哥大看到的,比起二三十年代的作品来,实在少得可怜。(别的图书馆收藏的也不多,但我如能去斯坦福的胡佛图书馆走一遭,供我参阅的资料当然可以多不少。)四五年前我生平第一次有系统地读了萧红的作品,真认为我书里未把《生死场》.《呼兰河传》加以评论,实是最不可宽恕的疏忽。
时光流逝了30多年,到今年1月(翻了下,文章是2004年的),夏志清在海外发表《中文小说与华人的英文小说》,又一次提到萧红和《呼兰河传》。他在文中讨论香港《亚洲周刊》评比“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时说:最让我高兴的,头十二本书——《呐喊》、《边城》、《骆驼祥子》、《传奇》、《围城》、《子夜》、《台北人》、《家》、《呼兰河传》、《老残游记》、《寒夜》、《彷徨》——及其十位作者倒有九位我曾有专章、专文讨论过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未提萧红,因为我当年尚未读到过她的作品。后来我在中译本《原作者序》里对自己的疏忽大表后悔,并在另一篇文章里对《呼兰河传》予以最高的评价:“我相信萧红的书,将成为此后世世代代都有人阅读的经典之作。”
好了,其他新闻就不搜了,如果你们硬要从文学史的地位拿两个人来比较,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夏志清说"当年我尚未读过"。而这几年(其实应该是十几年二十几年了,你们真天真的以为是先有讲述萧红悲惨一生的电影后学术界才对她重视的了么?)早十几年前就有学者提出"张爱玲大不如萧红"了,只不过这个问题学术界也尚有争端而已。
再来看看二人的作品吧。看到许多评论说萧红的文笔比起张爱玲差的远了。这一点我举双手双脚承认,如果比文笔比精致比灵气比才华,萧红是绝对赶不上张爱玲的。但是文学作品的批判标准从来不是那么唯一的,文笔精致有文笔精致的美,朴素直白也有朴素直白的美,有人有天生就才华横溢下笔有灵性,但也有人是经历深刻的生命体验才能艰涩地下笔。要怎么比?
萧红就是后者。
好像记得评论里有人说看萧红的《呼兰河传》觉得不知所云,叙事混乱(大意是这个意思不好意思手机手打就不一一回去翻了)那我想你可能这辈子都读不了《尤利西斯》《喧哗与骚动》之类的作品了。
其实萧红和张爱玲的小说,在某些程度上是很像的,即对人性阴暗命运的描写,只不过一个关注的是都市里扭曲了的市民或者女性,一个关注的是传统宗法制农村里的扭曲人性,其实仔细读你们会发现二者同样沉重和深刻。
但我个人更欣赏萧红的一点是比起张爱玲,萧红的作品里始终有种生命力,虽然死亡、痛苦、绝望不停地压在人身上,但他们依然死死挣扎在大地上,这其实是中国农村农民特有的生命的坚韧,而这一点张爱玲笔下城市市民是没有的,就像曹七巧,一个人疯狂让所有人陪葬,整个故事你看不到任何希望。但《生死场》里的人也都在不堪的生活里挣扎,但他们身上就有一种原始的生命力。
复制一段当时让我看的很伤心的文字,是萧红《生死场》里的,讲的是一个傻的麻面婆找羊的文字:
听说羊丢,她去扬翻柴堆,她记得有一次羊是钻过柴堆的。但,那在冬天,她没有想一想,六月天气,只有和她一样傻的着才要钻柴堆取暖。她翻着,她没有想。全头发洒着一些细草,她丈夫想止住她,问她什么理由,她始终不说。她为着要作出一点奇迹,为着从这奇迹,今后要人看重她。表示她不傻,表明她的智慧是在必要的时节出现,于是像狗在柴堆上耍得疲乏了!手在扒着发间的草杆,她坐下来。她意外的感到自己的不聪明,她意外的对自己失望……
乍读一看,其实是一个农村愚昧妇女的形象,也有很多人把这段解读成对农村愚昧妇女的批判(好像之前有个评论就谈到萧红作品批判什么来着的)。可我觉得萧红下笔明明是温情的,这个人物在她笔下有种让人动容的可悲力量,“她为着要作出一点奇迹,为着从这奇迹,今后要人看重她”,其实她最后是失败了的,就像是再怎么挣扎也挣扎不过命运,但我从她身上看到有一种向上的力量,我愿意将这个力量称之为农村人坚韧的生命力。
要我说萧红和张爱玲的最大差别,其实也在这里,张爱玲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包括日后的生活条件,都比萧红好上太多。她当然也有对人生的体验,但这个体验是囿于都市的,张爱玲一生最大的痛苦,一是年幼时家庭的不圆满,二是日后爱情的失败,她没像萧红一样从小在贫瘠愚昧的农村长大,然后一路从东北流亡,见识过生,也见识过死。所以注定萧红没办法也没条件写出像张爱玲一样被你们夸赞的精致文笔,也注定张爱玲也不可能写出萧红笔下充斥着野蛮蒙昧却也在死死挣扎活着的农村。
所以个人认为,张的骨子里是冷的,看她最著名的照片和她说人生苍凉就知道。但萧骨子里是温热的,看她回忆童年往事也看得出来。张是凭借着天生的灵气和对小资生活以及都市市民人性的敏锐洞察来写作的,但萧则是依托农村大地,凭借个人生命感悟(注意我用的是生命一词不是生活)写作的,其实各有所长。但你要问我更喜欢哪一种,我会说后者。因为爱情故事终归是属于小部分的人的,而生命体验则属于所有人。可惜的是我们在城市生活太久安逸太久,各种追求爱情所不得,都回忆不起来骨子里流的曾经也是农村野蛮暴力却生机勃勃的血了。回归正题,为什么张爱玲比萧红传播更广?1.文学史的原因。
因为学术界至今还在争论,萧红尚未被真正定位,按传统的文学史观点,自然是张爱玲比萧红的文学成就更高,在这种文学史观下被教育成长起来的我们,知道张爱玲的更多,知道萧红的更少。也同样因为传统的文学史定位,出版张爱玲的书更多,出版萧红的更少。两相一结合,自然萧红在传播范围和受众上都比不上张爱玲。2.作品题材的原因
之前说了,张爱玲笔下大多是爱情故事,而萧红笔下则是农村生活体验,相比张笔下或惊心动魄或苍凉的一些爱情故事,很显然后者的题材对当下社会里的人是没有吸引力的。
当然想必会有人反驳我说我以爱情故事来概括张爱玲的小说太肤浅了,的确张爱玲的故事不仅仅是爱情故事,但有多少人拿张爱玲的小说当爱情小说读?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到张爱玲故事的深刻?你可能是后者但不代表中国这么大的一个阅读市场和阅读群体都有你这么高的文学功素养。你让他们读萧红小说里惨烈的生活体验和死生挣扎,他们读不出来,你让他们读张爱玲小说里尖锐的人性矛盾和深刻的国民性问题,他们也读不出来。但他们能读出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是一部爱情小说,但是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部农村题材小说。就是这样。3.作品文笔的原因
其实之前已经算分析了一些了,为什么还要单独拿出来提呢。其实是鉴于我对当下读者,尤其针对年轻读者的一种悲观看法,或许你们把它称之为激进的偏见也可以。每次我一看到那么多十三四五六岁的小屁孩张口说喜欢张爱玲或者郭敬明个性签名写着诸如“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我都忍不住想爆粗口。恋爱都没真正谈过一次天天在考试和作业里挣扎就觉得自己懂生命了?扯谈吧。也不排除一些成年读者喜欢张爱玲,因为她文笔细腻精致到总有人能拿出一两句她的经典语录自我标榜自己的人生苍凉自以为深刻,其实连一部她的完整的作品都没看过。真是悲哀。
萧红这个名字好土
让我完全没有看她书的欲望(小时候) 会不会太任性了
我想说......张爱玲的文笔不知道比萧红强多少倍...而且感觉张爱玲更具传奇色彩。
张的作品多呗,且能够满足大众对一代才女的一切想像;萧的作品少(命途多舛且英年早逝),且我只喜欢她的呼兰河传,就这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的~
命运不是自己zuo出来的吗?张的作品洞悉一切,她的人不也是洞悉一切吗?能欣赏帮助她的人不都是聪明成功的人吗?作为一个女人,她是那么那么爱胡,可是她也能做到该断就断;历史的大潮中,她能很快判断出gcd的专制制度根本无法以知识生存,她也会立即决断离开大陆。这些人生的重大决策不是说明她是聪慧的,果断的,掌握自己命运的。萧红就是脑残女人的一生,遇到男人都不靠谱,还要生孩子,不会堕胎吗?不会离开不爱你的人吗?不能找个像样的人过日子吗?还不是自己zuo si的,这样的苦难与自己的错误选择无关吗?!
这是从跳瘙市场买来的《林语堂名作赏析》。序言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金宏达写的,大致时间为1993年。从序言中可以知道其实在1993年张爱玲仍旧属于故纸堆里没被发掘的作家,声名也不响亮。可以说,当时的张爱玲和如今的萧红差不多,都处于鲜为人知的状态。传播广泛,在我看来是因为宣传+推广做得好。而经久不衰,才是才华的功劳。《深圳商报》上的一份张爱玲80年代后的传播:1981年11月,张葆莘发表在《文汇月刊》的《张爱玲传奇》,是内地改革开放以来最早论及张爱玲的一篇文章,但当时的反响并不大。不久后传入内地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文版)才真正推动了张爱玲研究。接着,港台一些有关张爱玲的评论文章也逐渐进入内地,促成了内地文学界的“读张”兴味,张爱玲也逐渐进入了内地一些文学史家和研究生的论文视野。1984年第四期《读书》和1985年第三期《收获》刊发了柯灵的《遥寄张爱玲》,这篇文章用更开放更有个性的眼光去读评张爱玲,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期的《收获》还重刊了《倾城之恋》,使张爱玲的作品自“文革”后首次在内地面世。同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等合作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在论及“孤岛”与沦陷区文学时,就用了大约八百多字来写张爱玲,指出张有“古典小说的根底”,又有“市井小说色彩”,展现了“洋化”环境中仍存留的“封建心灵”和人们百孔千疮的“精神创伤”。这是首次将张爱玲写入内地的文学史。1985年之后,人们开始把张爱玲作为“重新发现”的话题,评论张爱玲时更多地是欣羡其小说手法的特异,意象、象征、心理分析等成为了常用的切入角度。如胡凌芝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世界》,偏重于对张爱玲小说结构、语言和风格的分析。而宋家宏的《一级一级地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和《张爱玲的“失落者”心态及其创作》,以及张国祯的《张爱玲启悟小说的人性深层隐秘与人生观照》,都开始触及张爱玲小说比较深的人性内涵,这批论文的发表标示着张爱玲研究的学术分量逐步加重。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为现代文学作品做原本刊印,收载了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1987年,上海书店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影印了张爱玲的散文集《流言》。同时期的宁夏人民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等分别编印出版了多部张爱玲的小说集。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有多篇真正具备文学眼光和学理分析的张爱玲研究论文出现。其中,杨义和吴福辉都在论文中把张爱玲的《金锁记》等作品评为“海派小说的杰作”。1992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四卷本《张爱玲文集》,这是当时国内影响最大的张爱玲作品版本。1994年,有海外归来的新锐学者提出要“以纯文学的标准重新审视百年风云,洞察历史真相,力排众议,重论大师”,为小说重排座次,结果金庸、张爱玲上榜,茅盾落选,一时激起文坛千层浪。1995年9月,张爱玲逝世,《文学报》、《中华读书报》、《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等内地影响较大的几家报纸均做出了重点报道。商业出版:安徽文艺社、花城出版社、浙江文艺社、台海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四川文艺、三联等都出版过张爱玲图书,总数超过50种。这些图书有张爱玲作品,如安徽文艺出版有《张爱玲文集》(金宏达、于青)、台海出版有《红玫瑰白玫瑰》(梁因编)等;还有有关张爱玲的人生传奇,如山东画报出版的《才女奇情·张爱玲》(于青)、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天才奇女———张爱玲》(于青)、陕西人民的《乱世才女张爱玲》、上海文艺的《张爱玲在美国———婚姻与晚年》(司马新);光明日报出版社还出版有《重现的玫瑰———张爱玲相册》(罗玛)。在1995年张爱玲去世时,各种作品的销售更是达到了高峰,《张爱玲文集》成为大学校园的必读书。和张爱玲有关的电影:《》(许鞍华执导,1984年,邵氏出品)《》(但汉章导演,1988,台湾中央影业出品)《滚滚红尘》(三毛编剧,1993)《红玫瑰与白玫瑰》(关锦鹏导演,1994年,嘉禾出品)《》(许鞍华导演,1997年,东方出品)。有一篇温儒敏写的《近二十年来张爱玲在内地的接受史》,我没能找到。同样地,我又找到了一篇安徽文艺出版社《张爱玲文集》。这套文集居然也是这位金宏达先生主编的,可见这位金宏达先生对于推进介绍中国现代文学出了不少力。1991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张爱玲文集》序言:编者前言◎金宏达  张爱玲是成名于本世纪四十年代上海的一位女作家,五十年代初移居国外。多年来,她的作品,不甚为国内读者所知,而在海外华人读者中,则有大批为之倾倒的“张迷”。  八十年代以来,介绍、研究张爱玲的文章时见于国内报刊,张爱玲的作品也重新印行,她又引起了国内读者的注意。  张爱玲的成名作——《传奇》与《流言》,也是她的代表作,属于中国现代文学范围。  要全面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应当了解张爱玲的创作。一  张爱玲一九二一年出生于上海。她的家庭门第曾颇煊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著名“清流派”人物,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后又被李鸿章招为女婿。其父是典型的遗少,旧习气既深,性情又甚坏,而其母则颇受西方文化薰染,几度与小姑联袂赴法,伉俪二人不和,终至离异。不久,其父又娶后母。张爱玲自童年时代起,就生活在这样一种家庭氛围之中。  透过封建家庭的衰败、腐朽的景况,她对古老中国社会的某些侧面有了较深切的体认,世态人情的悲凉,生存的无奈与哀伤,也深深浸润了她的心灵,对她日后的创作影响甚大。  另一方面,置身于这样的家庭,张爱玲既接受了传统文化的陶冶(古典文学的训练,以及传统文化风习的耳濡目染——包括封建家庭的礼仪、习俗、服饰、器物等,在《金锁记》等作品中,可以看到她是何等熟稔!),又接触过西方文学艺术,自小即在中西文化方面打下了较宽厚的底子。从收入《流言》的许多文章中,随处可见她对诗、小说、电影、美术、音乐、舞蹈和中国戏曲,均有较高的鉴赏力、感受力,和丰富、活泼的知识。她很早就爱画画,也学过音乐,尝试写过各种类型的小说。关于这方面情况,可参看她的《天才梦》一文。她在这篇自叙传一开头就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她的这份天才终于在文学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张爱玲中学就读于圣玛利亚女校,在这里,她首次在校刊《国光》上发表习作:小说《牛》、历史小说《霸王别姬》,以及一些书评,其文思、笔致、才情,令人瞩目。  经过一段刻苦学习,她考上伦敦大学,受阻于战争,未能到英国,而进了香港大学。在那里,她遇到许多外国学生和华侨商人,这些人物后来都成为她的小说的描写对象。一九四二年,又因战事返回上海,开始了文学生涯。  其文学生涯,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是张爱玲成名的时期,也是她创作上收获最丰的时期。从《沉香屑 第一炉香》发表后,她的一系列小说和散文就在《紫罗兰》、《杂志》、《万象》、《天地》、《小天地》、《苦竹》、《古今》等刊物上陆续面世。到一九四四年九月,小说结集为《传奇》出版,共收小说十篇(《金锁记》、《倾城之恋》、《茉莉香片》、《沉香屑 第一炉香》、《沉香屑 第二炉香》、《琉璃瓦》、《心经》、《年青的时候》、《花凋》、《封锁》),凡二十四万字。一九四五年初散文集《流言》出版,共收散文三十篇,大约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以前刊出的散文均收在其中(略有遗漏)。一九四七年《传奇》增订本出版,增收《留情》、《鸿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桂花蒸 阿小悲秋》、《中国的日夜》,共五十万字,均为一九四五年以内的创作。另外,这一时期还有两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连环套》与《创世纪》。  关于这些作品的特色,下文谈到海内外研究情况时将予介绍,这里值得提出的是:1。  这一时期,张爱玲初登文坛,崭露头角,引起关注和惊异程度甚高,曾被人目为“奇迹”,因而名噪一时。2。这一时期也是作家张爱玲的主要创作时期,时间虽短,产量颇高,且大都较精粹,而其时她才二十出头年纪,在文学史上诚属少见。3。张爱玲不仅在创作上有自己独特的路数,而且对各种文学体裁的驾驭,都颇具功力,不仅小说写得好,散文也写得好;小说中也不只是写短篇小说,《传奇》中相当一部分作品从规模看已是中篇,另外她也着手写长篇,充分展示了她作为小说家的才能。  (二)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至全国解放初期(一九五二年张爱玲出国之前)。这一时期,中国大地上正发生地覆天翻的历史性变迁,张爱玲的创作不再引起注意,然而,她也并未辍笔,甚至还可以说相当勤奋。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十八春》,中篇小说《小艾》、《多少恨》(据电影剧本《不了情》改写),散文《华丽缘》,电影剧本《不了情》、《南北和》、《太太万岁》以及其它一些作品等。  由于张爱玲自己创作起点较高,这一时期作品无明显突破,但若认为她的起点即是终点,似可商榷,因为这一时期的创作表明,她是有若干进展的,例如,以往她主要写作中、短篇小说,《连环套》等长篇小说创作中途夭折,《十八春》则是她第一个完整的长篇小说,此外,她还着手于电影剧本的创作。又如,《十八春》、《小艾》等作品均可见当时进步潮流的某种影响,一面加强了对旧中国黑暗的揭露,一面也借人物的命运转捩,展现了新生活的曙光,虽然这种影响后来又为她否定,但在创作上毕竟客观存在过。  (三)一九五二年去香港后至六十年代到美国定居前。在香港美国新闻处工作期间,她写了长篇小说《秧歌》和《赤地之恋》。这两部小说,虽也被海外某些评论者揄扬有加,无论作者,还是评论者,文字中都无可否认地带有明显的政治偏见,用以观察、表现、评价解放初期中国社会生活,必然与真实相忤。而与真实相忤的作品,其价值就值得怀疑。此间也偶有其它创作,如《五四遗事》(一九五七年),虽是短篇,却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感,文字也由绚丽归于平淡。从总的方面看,她在创作上已渐呈罢手之势,是由于源泉枯竭,抑心境转换,尚不得而详。  (四)六十年代到美国定居至今。这一时期可称之为张爱玲创作活动的后期,其文学工作颇有“善后”的特点,先后将旧作《十八春》改写成《半生缘》(后改名为《惘然记》)  ,将《金锁记》改写成《怨女》,出版了网罗旧作的《张看》与《惘然记》二书,也有一些小说、散文新作,如《色。戒》、《谈读书》、《谈读书后记》、《忆胡适之》等,但数量甚少。另一方面,重点似已转移至学术研究与翻译。一九七七年,二十万字的《红楼梦魇》出版,内收“五详”《红楼梦》论文,是一部对《红楼梦》做精深研究的书,显示了她长期致力于此的造诣。她除从事一些英译汉的工作外,又将清代小说《海上花列传》译成英文。  张爱玲在美国深居简出,杜门谢客,她的情况也很少为人所知。二  张爱玲甫登文坛其创作就不同凡响。这样的作家不可能不引起评论界的关注,和研究者持久的兴趣。这里,拟简要介绍一些对张爱玲创作的主要评价,以资参考。  一九四四年发表的署名“迅雨”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文,系著名翻译家傅雷的手笔。此文至今在张爱玲研究中仍是很有分量的一篇。它首先从回顾当时文坛的缺陷角度,肯定了张爱玲的成就,称赞《金锁记》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在这篇作品中,情欲得到了深刻的勾勒,其作用亦显得很重要,主角曹七巧的悲剧令人感到惆怅和悲哀。“结构,节奏,色彩,在这件作品里不用说有了最幸运的成就。”在心理分析方面,张爱玲善于“利用暗示,把动作、言语、心理三者打成一片”,人物“每一个举动,每一缕思维,每一段对话,都反映出心理的进展……每句说话都是动作,每个动作都是说话,即使在没有动作没有言语的场合,情绪的波动也不曾减弱分毫。”又说:“新旧文学的糅和,新旧意境的交错,在本篇里正是恰到好处。……譬喻的巧妙,形象的入画,固是作者风格的特色,但在完成整个作品上,从没像在这篇里那样的尽其效用。”文章还对《连环套》予以严肃批评,并指出张爱玲创作题材偏窄,局限于男女间的事情,同时又有一种“淡漠的贫血的感伤情调”。  张爱玲的《自己的文章》在这里值得一提,它不仅是对傅雷的批评的回应,而且由于其中阐明了她的审美观点与创作见解,对评价其作品相当重要。在这篇文章中,她宣称自己喜欢有更深长的回味的“苍凉”,喜欢像“葱绿配桃红”的“参差的对照”。“不喜欢采取善与恶,灵与肉的斩钉截铁的冲突那种古典的写法”,不那么强调主题,而是“让故事自身给它所能给的,而让读者取得他所能取得的”。也不把虚伪与真实写成强烈的对照,“却是用参差的对照的手法写出现代人的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她虽然喜欢素朴,却“只能从描写现代人的机智与装饰中去衬出人生的素朴的底子”,文章虽或过于华靡,心所向往的还是海水一般“饱蓄着洪涛大浪的气象”。虽然“只是写男女间的小事情”,却是意在写出人性的素朴与放恣,并有意于“描写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生活下来的记忆”,“以此给予周围的现实一个启示”。要了解她的凄迷、惝*w的小说世界,不可不细读她的这篇文章。  海外兴起“张爱玲热”,与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为她辟专章,并给予极高评价直接有关。夏氏称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称《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说张爱玲“一方面有乔叟式享受人生乐趣的襟怀,可是在观察人生处境这方面,她的态度又是老练的、带有悲剧感的——这两种性质的混合,使得这位写《传奇》的年轻作家,成为中国当年文坛上独一无二的人物”。张爱玲创作的特色包括:(一)意象繁复、丰富,“《传奇》里所描写的世界,上起清末,下迄中日战争;这世界里面的房屋、家具、服装等等,都整齐而完备。她的视觉的想象,有时候可以达到济慈那样华丽的程度。”(二)有强烈的历史意识。(三)处理人情风俗十分熟练,对人的性格揭示深刻,“对于人和人之间的微妙复杂的关系,把握得也十分稳定”。一方面受弗洛依德和西洋小说的影响,心理描写细腻,且能运用暗喻以充实故事内涵的意义;另一方面又得益于旧小说,对白圆熟,和摸透了中国人的脾气。“《传奇》里的人物都是道地的中国人,有时候简直道地得可怕;因此他们都是道地的活人,有时候活得可怕。”夏志清还指出,“张爱玲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可是同时又是一个活泼的讽刺作家,记录近代中国都市生活的一个忠实而又宽厚的历史家。”在她的若干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是隽永的讽刺,一方面是压抑了的悲哀。这两种性质巧妙的融合,使得这些小说都有一种苍凉之感。”  在夏志清评论之后,海外研究张爱玲的论著出了不少。一部分致力于对张爱玲作品进行深入探究与赏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水晶的《张爱玲的小说艺术》一书中所收论文,如在《象忧亦忧,象喜亦喜》中,他分析张爱玲对意象娴熟而巧妙的运用,为读者打开了观看张爱玲小说世界的又一视境。《试论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神话结构》虽为大胆的假想分析,却也别具只眼,富有新意,开掘出了作品中形象意蕴的繁复层面。《潜望镜下一男性——我读红白玫瑰》一文对《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人物心理描写更是有精彩的解析,以郁达夫的不足作对照,或有扬此抑彼之嫌,但听水晶细细道来,使人对张爱玲洞察人物心理之深与表现技巧之高,不能不佩服。水晶的评论,能引起读者对张爱玲作品更为浓厚的兴趣。还有一些研究论著评析了以往评论中较少谈到的作品,以及张爱玲的近作,扩大了对张爱玲的了解。  另一部分则是对张爱玲创作有不同看法,并展开了交锋。  对张爱玲创作持批评态度的评论者可以唐文标为代表。唐文标认为张爱玲是一个“活在新时代中的租界上海的旧作家”,是“没落的上海世界的最好和最后的代言人”。在《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张爱玲早期小说长论》一文中,他从张爱玲的小说世界及其构建的角度,指出张爱玲的世界是荒凉的,“死”的,里面的人物也都在走着死亡的路,“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在他看来,这都是与时代脱节的,而且缺乏积极的社会作用。唐文标与一些持相同意见的人都认为张爱玲创作题材狭窄,人物平凡,有趣味主义倾向。  唐文标等人的意见遭到朱西宁等人的猛烈抨击,被认为是“题材决定论”和狭隘功利主义。  对具体作品评价也有见仁见智,看法各异的,例如,有人对《怨女》和《金锁记》进行比较,认为《怨女》在情节上,欠缺《金锁记》那种复杂与深入,也缺乏深度和严谨的结构(王拓:《〈怨女〉和〈金锁记〉的比较》)。也有人认为,《怨女》削除了女主角的女儿,减低了悲剧的力量;但在结构和文字表现方面,《怨女》处处胜过《金锁记》(李元贞:《文学论评——古典与现代》)。  应该指出,相当一部分研究者虽然也喜爱张爱玲的作品,赞同对张爱玲的小说成就及其创作才能予以较高评价,却不同意盲目推崇,这还是比较实事求是的态度。  国内对张爱玲的介绍和研究,是从八十年代初再度开始的,张葆莘的《张爱玲传奇》(《文汇月刊》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和柯灵的《遥寄张爱玲》(《读书》一九八五年第四期)  以散文的笔调介绍了张爱玲的生平与创作,特别是后一篇,作者以张爱玲老友与历史见证人身份,夹叙夹议,写来真情动人,评品允当。陆续发布的研究文章,有的看重张爱玲独特的艺术表现领域,认为:“她的作品对沪港畸形社会及其历史渊源的探索,很能体现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独特的一角,一定程度地把封建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的媾合所缔造的文化畸形儿的特点作了传神的勾勒。这一幅幅旧中国的社会风情画及其道德性极强的主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还较少为人涉及,因而有其不容忽视的价值。”(丁尔纲:《“龙”的生活与“龙”的艺术——读张爱玲的〈桂花蒸  阿小悲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一九八五年第四期)。也有的看重她“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某些表现手法和特点溶于一炉,把小说写得华美而又悲哀,富丽而又苍凉;充满缤纷的意象和朦胧的暗示,而又力求作真实、精细的刻绘;强调启示和联想,而又不摒弃传统小说的路数”,走的是一条“中西合璧”的道路,对小说艺术形式的创新,对小说的现代化和民族化会有启发。(金宏达:《张爱玲短篇小说选。前言》)还有人感兴趣的是:“一方面,是小说十足的‘现代气息’,在她精心营构的艺术世界里所展示的地道文化人意识实现了对以往小说镜子般反映生活模式的超越,……  另一方面,却是小说的平民化表现。“(王嘉良:《贵族艺术的平民化表现》,《天津社会科学》一九九○年第一期)。也还有些研究文章试图从不同角度切入张爱玲的创作,如从作为创作主体的张爱玲的”失落者“心态对创作的影响来理解她的作品(宋家宏:《张爱玲的”失落者“心态及创作》,《文学评论》一九八八年第一期),对张爱玲的作品与《红楼梦》作具体的比较研究(吕启祥:《〈金锁记〉与〈红楼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一九八七年第一期),以及从女性文学演进的角度阐述张爱玲作品的思想内涵(于青:《女奴时代的谢幕》,《安徽教育学院学报》一九九一年第二期)。  所有这些研究都显示,张爱玲的小说世界是有着众多幽丽、迷人的景观值得发现和欣赏的。三  关于张爱玲著作出版情况:《传奇》最早于一九四四年九月由上海杂志社出版,同月再版,加上一篇序言。《传奇》增订本一九四七年由上海山河图书公司出版。《流言》则于一九四五年由中国科学公司出版。《十八春》于一九五一年十一月由上海亦报社出单行本。一九五四年,《传奇》在香港由天风出版社出版,改名为《张爱玲短篇小说集》,依一九四七年版印,加一篇再版序。另外,《秧歌》与《赤地之恋》,也在香港出版英文本和中文本。  一九六八年,台北皇冠出版社重印和新印张氏作品:《张爱玲短篇小说集》、《流言》、《秧歌》、《怨女》、《半生缘》、《赤地之恋》。一九七六年,《张看》由皇冠出版社出版,内收《连环套》、《创世纪》、《姑姑语录》、《忆胡适之》、《谈看书》、《谈看书后记》、《论写作》、《天才梦》,另有自序一篇。一九七七年,皇冠出版社出版《红楼梦魇》,一九八三年,又出版《惘然记》,内收旧作小说及《五四遗事》和《色。戒》(《惘然记》系《半生缘》改名)等。  近年来,国内主要有上海书店影印旧版《传奇》、《流言》发行,也有一些出版社出了不同的选本。  由于特殊的历史情况,虽然张爱玲本人尚在世,其旧作亦需进行发掘,台湾唐文标教授钩沉辑佚,用力甚勤,先后出版了《张爱玲卷》、《张爱玲资料大全集》,收集了张爱玲许多旧作佚文,以及与张爱玲有关的资料,有助于人们了解张爱玲文学生涯的全貌。近来国内又有陈子善同志陆续发现张爱玲的一些旧作,如中篇小说《小艾》及短篇小说《牛》、《霸王别姬》等。  本文集就是在张爱玲的旧作佚文不断发现的基础上进行编辑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张爱玲的创作。全集分四卷,第一卷是短篇小说,第二卷是中篇小说,第三卷是长篇小说,第四卷是散文及其它。打散了以往各书的编排,以往旧作佚文补入,且对体裁作较合理的划分,一般以三万字左右定为中篇,十万字以上定为长篇,均按发表时间顺序排列,以见其创作轨迹。本文集主收张爱玲在国内期间的创作,故其学术论著如《红楼梦魇》、校注、译文等均不收入,其在海外的创作少量酌收,其它大都作存目处理。  这种编辑方式仅为尝试,错误之处,敬希指正。一九九一年元月1991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张爱玲文集》同为编者的于青的《张爱玲传略》中的一句话:  知道她的,凡她的便称为好,好得无法用语辞来形容,只能用叹词和摇头表示其好;不知道她的,一点不知,她的名字听起来普通到俗,不是笔名也不是雅名,使未闻其名其人者不由会反问,她是谁?以上这些,我是想说。同位优秀女作家,张爱玲和萧红两人并不会因为自身的才华得以广泛传播。至少,张爱玲在80-90年代这一时期,虽然已经有作品重登重要文学杂志,一部分作品已经重新出版,。1991年已经有编者整理了张爱玲的文集重新结集出版。可是文集出版两年,编者居然还要说上一句:张爱玲仍旧是完全被沉埋在历史的尘埃中。可以想见,张爱玲即便历经十年,也未能在大陆大红大紫。但是此时张爱玲的技能已经完成冷却,只等待最后的大招了。引自某篇论文:1995 年张爱玲去世又一次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国内影响较大的几家报纸都做出了重点报道,很多电视台也播报了她去世的消息,悼念的文章在各种杂志上频频出现。张爱玲甚至成为人们日常谈论的话题,从官方到民间,从专家到普通市民,人人都在关注、都在谈论。之后,张爱玲可以说是经历了兴起、沉寂、再度兴起、再度沉寂、再度兴起这样的趋势中。而张爱玲之所以站得住脚,是因为一些具有话语权的人对于张爱玲的肯定。比如台湾的研究者水晶,朱天文、朱天心姐妹(朱天文是侯孝贤的御用编剧,侯孝贤的电影方面的地位可以跻身亚洲前列),以及三毛、琼瑶的推崇(80、90年代三毛、琼瑶的作品在大陆兴起,读者甚众)。在香港,大学的研究、研讨会一直不曾间断,亦舒、李碧华等畅销书写手的推崇。在国外,夏志清等人的研究。可以想见,八九十年代大陆文化还处于劣势地位,大众的喜好也倾向于台湾、香港的电视电影书籍。而文艺大咖不遗余力地力荐,彻底将张爱玲推向了文坛的至高地位。之所以张爱玲传播广泛,在于张爱玲的作品,在宣传+推广方面做得十分好。宣传,有一线掌握话语权的文艺大咖、学者对张爱玲的力荐,此外,由张爱玲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且都是由知名导演、知名演员合作完成)一直没有间断。推广,上面我列了一些出版张爱玲小说的出版社,数目众多。并且张爱玲小说至今仍未出完,仍时不时给人惊喜。而反观萧红。我几乎找不到太多关于萧红的宣传+推广。宣传方面,一直力推萧红的,在国外要说葛浩文。当时夏志清是先编写完《中国现代小说史》,而后才读到萧红的小说,他也曾十分可惜。夏志清的话:夏志清:萧红太厉害了,张爱玲下来的女作家就是她了,《生死场》和《呼兰河传》都是非常好的小说。后来我决定要去写萧红的时候,我找了柳无忌,因为她妹妹柳无垢跟萧红是好朋友,所以我通过柳无忌找他妹妹,了解萧红的情况。这个时候,柳无忌告诉我,他的学生葛浩文也在将萧红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写。我想要是我把萧红写了,他就没得写了。所以,我最后没有写萧红,之后我还写了书评捧葛浩文的这本关于萧红的书。结果大家都以为我没有写。但我挺欣赏葛浩文的,因为他英文、中文都好,对中国也很有感情。所以在他写萧红的时候,我也没告诉他,我本来也要写的。葛浩文后来对萧红研究还是有很多贡献的。但我可以说,在我之前,真没有人写过文章说萧红的好,这就跟我之前写张爱玲的好一样。萧红和张爱玲,都是我看文章看出来的,钱钟书也是我第一个看出来的,以前人家说他是学问家不是小说家。所以十分可惜,如果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能有萧红的一席之地,至少萧红能够得到一个至少大家可以认可信服的评价,愿意根据这个评价看一看她的书。而葛浩文为人所知,是因为他翻译了莫言的小说,从而为莫言夺得诺贝尔文学奖出了一臂之力。所以葛浩文又很难像夏志清那样,有那么强大的影响力,推荐谁谁就可能红。这种国外对萧红的评价,由于评价人地位不高、话语权不足,很难引起国内的重视。而在国内,萧红的研究者中最为知名的是季红真。估计大家不知道。但是如果你买萧红全集之类的书,很有可能会看到季红真写的前言。当然也有娱乐圈人士推荐,舒淇。舒淇曾经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家是萧红。可是这种推荐说服力度很小,你怎么看待女明星的文化水准呢?你会去读女明星读的书吗?此外,金庸也盛赞过萧红的才华。国内国外对萧红的评价,都没能掀起舆论狂潮。台湾,不太会推崇萧红这样的作家。香港,市民文化、小资文化也很难推崇萧红这样的作家,大陆,萧红的处境一直都是左翼的认为她很右,右翼的认为她很左。不看书的不知道,看书的觉得这种革命文学没劲。至于推广,萧红小说的出版断断续续,可能这个出版社出本《呼兰河传》,那个出版社出本《马伯乐》,再过个几年有些出版社出现代作家全集了,把萧红算进去,也出本萧红全集。甚至我看到萧红最近的出版,是凤凰出版社出的萧红全集,分本出的,不再是挑选之后的一本。而且萧红小说会在哪里卖呢?我以前也没注意,有一次去和我们同学帮他弟弟买词典,我是在儿童文学那一栏看到萧红的《呼兰河传》,当然还有老舍巴金的书,估计是因为小学课本里面有《火烧云》的缘故。萧红传播之所以不广泛,是因为宣传和推广真的都没能做到。萧红作品在高中有几篇,我印象深刻,因为是这几篇文章,是我开始阅读萧红的--初中看完张爱玲,高中遇到萧红,两位中国现代唯一杰出的女作家,恰巧在我的阅读历程中来的十分早。高中课本是人教版。高一时,在语文读本(不是课本,是同时发的读本)里看到了萧红的《饿》,初中看到的都是80后写手伤春悲秋玩小资,第一次看到一个作家,还是女的,居然写自己挨饿。其次是高二传记课本《回忆鲁迅先生》,然后是现代小说课本《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小团圆媳妇之死》是那种天真视角下的残酷,我觉得萧红这么写,也是太新颖了。而后买到了一本萧红全集,看了《生死场》、《王阿嫂的死》等小说和散文。就我来说,萧红和张爱玲是唯一两个可以撑得上是作家的女性。两个人都具有十分强的可读性,并且文学史上,注定有两人的位置。在民国作家写手的文章读过一些后,我每年都会重读一部分,最后只剩下几位作家还可以读:鲁迅、张爱玲、萧红、老舍、钱钟书,有时读读沈从文。看了那么多评论。有人说张爱玲之所以比萧红传播广泛,是她更有才华。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传播广泛,是因为开始宣传+推广做得好,而之后张爱玲经久不衰,是因为张爱玲的才华。举个栗子。这是蒋峰日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一条微博:有一次在上海书城,是浙江文艺的夏老师吧,接一个短信,讲一个段子,说刚刚莫言在西单图书大厦坐了俩小时,只签了八本《檀香刑》。结束后莫言放话说,以后这事再也不参加了,回家都没心情写书了。那是2004年夏天,当时听着真心酸。 而之后莫言的书卖了多少可想而知吧!再举个栗子。郭敬明旗下的笛安,2008年未在《最小说》连载《西决》时,出版的几本书,销量在1w册左右。《西决》卖了70w。之后笛安的小说重新出版,销量均在10w以上。所以,有才华很重要,但是才华和传播没多大关系。想要传播得好,得造势,得有一群有影响力的专业人士夸奖你的才华,甚至仰视你的才华。其次,你得找一家大平台,为什么广告都爱往央视。湖南台打,为什么演员愿意演张艺谋的戏,为什么唱歌的都像参加《中国好声音》。为什么呀?最后,说上几句难听的话。张爱玲和萧红,是中国唯一具有可读性的女作家,别给我扯什么三毛、亦舒、李碧华、安妮宝贝、张小娴--对这些人最好的定义,是女性写手而不是作家。你读张爱玲不读萧红,是损失,你读萧红不读张爱玲,也是损失,你两者都读,当然也未必喜欢(两人身世实在坎坷,难免一群街头大妈大爷议论纷纷,以国家主义、道德问题向她们开炮)。而且,张爱玲没一些人说的那么尖酸刻薄,多读读张爱玲的资料,尤其是台湾的水晶拜访张爱玲时张爱玲的文章,就可见张爱玲其实十分善良,她只是冷眼旁观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的虚伪与无力。再有,张爱玲晚景凄凉这也成了无力回天的言论了,对于一个作家,写作是第一要务,而写作一般都得保持孤独的状态,所以张爱玲晚年在赖雅去世之后独自一个人生活,生活得好好的。家徒四壁也是因为心性原因,不想搞得香车美酒、奢靡繁华了。她不是没钱。再引一段,宋以朗的叙述:
张爱玲晚年的经济状况
林式同还去银行把张爱玲的存款取出。张爱玲在美国有六个户口,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林式同总共找到有28,107.71美金。去银行取钱并不能凭着一份所谓遗嘱就可以拿到,因为银行不会根据一张纸头而将户口全数转账。林式同要经过洛杉矶市遗产承办法庭去办理手续,需出具死亡证明、确认遗嘱、确认遗嘱执行人。完成后,法庭就会发指令给林式同去银行取钱。外面有一些说法是,林式同从来没走过法律途径就把钱取出了,因此没有法律效应。这种说法是完全不可能,银行不会随便把钱给人,他们只服从法庭的指令。
林式同先把张爱玲银行的两万八千美金全数汇给我父母,并列出消费清单,包括黑箱车、冷藏、火葬、租船、找遗产承办法庭所用的律师费、所租单位的清洁费、搬运费、电话费、邮费、煤气费、电费、把东西运回香港的运输费等。林式同告知上述费用估计是一万一千六百八十七元三分钱美金,我爸妈随后就把这笔费用汇还给他。张爱玲有两万八千美金的存款,当时港币汇率是7.75左右,所以张爱玲死后是有二十几万港币,这在当时不算多也不算少,网上有人说她生前贫穷到需拾纸皮来糊口,是无稽之谈。
我要补充的是张爱玲究竟有多少钱。先前我们说美国银行有两万八千多美元,扣除身后事费用后是一万七千美元左右。我手上有些张爱玲与我父母的通信,里面有提及财务报告,我爸爸在香港帮张爱玲买了一些外币或定期存款。哪个国家利息高,通货膨胀低,赚的钱就比较多。我妈妈在香港以她自己的名义开了多个银行户口,其中一些是帮张爱玲管理的存款,但也有其他户口是我父母,我三叔宋希,与其他亲朋戚友的。我不清楚哪些钱具体属于哪个人,银行也不会随便给我详细资料,因为他们不可以无故揭人隐私,子女也不例外。
这里有一张纸条,日,是我妈妈的笔迹,上面写着张爱玲的英文名字E .C hang,计算“绿簿子”(银行外币存款)剩余32万多美金。这不是什么法律认可的证据,因为只是一张字条。按照当年的汇率,那大概是240万港币左右。如果张爱玲当年带这笔存款回中国就是个百万富翁了。今天莫言拿到一百万美元的诺贝尔文学奖金还会给人取笑他在北京买不起一套房子,但在1995年,240万港币在大陆(或香港)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感慨经济状况,什么经济独立才能精神独立的专栏写手的文章不可信。经济独立,只能带来精气神独立。精神独立根本用不着经济独立。再有,萧红也绝不是某些人口中说的,没独立性的女人。人家就是爱依赖男人你管的着吗?我就愿意和那些我爱的人谈恋爱你看不惯自戳双眼别看呀?我就是怀着一个男人的孩子和另一个男人好了你有本事你做没本事羡慕嫉妒恨呀?对于这样的人,可能一辈子最大的价值,就是活出了“恪守妇道”。还有,萧红的经济状况也绝没有那么糟糕。在她出版了《生死场》之后,萧红就不再像之前那样挨饿受冻没钱花了,可以说,有了小小的一笔资产。这时候之所以还要爱玩这个爱那个纯粹出于内心的爱欲。总之,张爱玲传播广泛了。不过,也只比萧红早了20年。《黄金时代》已经上映了,知名导演许鞍华,文艺圈盛名谬赞一堆的编剧李樯,文艺女神汤唯、郝蕾、袁泉,再加上冯绍峰、朱亚文、王千源、王志文等一众演员,足以达到一个强大的宣传效果。几年后,要是关锦鹏携舒淇再拍个关于萧红的,萧红在有点八卦猛料,宣传个几十年没问题。至于推广,估计如今肯定有一堆出版社打起了出版萧红的小算盘。萧红的传播不广泛,可能只是暂时的。但是萧红和张爱玲的文学价值,是永久的。
因为萧红不好看
因为从学生时代到社会上,人人都喜欢有酷炫人生的白富美女神,而不是只是成绩优异的女学霸。另外你可以问问身边人,其实看过张爱玲书的人也真没几个,大家都是关注她传奇的故事罢了。
流传的广泛成都,并不是评判好与不好的标尺
睡一个怀一个离一个嫁一个,呵呵,女文青啊。
前几天看微博史航转个微博。总有人拿张萧二人对比,其实真的没意思。因为这么优秀的女作家太少了,拿来评说都是奢侈,且没有资格。答非所问,发发感慨。
就像那句别人的苦痛看着可以尝尝就罢,两个人终究是不同的。首先地域差异,环境的影射先是分为了寒冷和潮湿,两个人若是坐在一起怕也不能话题同归。土地培育的女子有着倔强的个性,走入生活亲自品尝着世间百态道出了许多滋味;水汽温润的女子有着拒绝的天性,不会被爱就罢手不去触碰,东西自然是远距离猜测的。前者是生活得跳动的生命,后者是暗涌的河流,是观察者。当时文坛惊于萧的苦痛真切,也惊于张的不出门而喻四周。童年的生存环境,人生的走向都决定了萧注定没有一间房去写作,张只能停在观察的房间。然而以技术去论作者总是不得善终,有相似经历的人坐一起有话讲,阅读又何尝不是。最后想想,是这种精细入微又个人主义的时代审美模式让我们觉得和张更有话讲,同时她也是与时俱进的,而萧停在那个时代。
萧红缺一个夏志清
个人感觉萧红要好得多, 这位说得对“这也很正常,没有在那里生活过的人哪里有那样的情感和阅历去感同身受呢?只会觉得不理解和乏味而已。”,我从南方过去东北看了一眼,没有去呼兰,去的呼中,看文字都能有这种感觉,文字好象风在我身边吹过,帮我旁白这氛围和心境。
真正要理解,是需要跑一跑地方,有一些社会阅历的。
原因是她的文章没有被选入中学生语文课本。
张爱玲是富丽背后的苍凉,萧红是苦楚背后的悲凉。读不懂张爱玲的人,可以读富丽,读不懂萧红的人,就只能读到苦楚了。没事找富丽的人,总是要比没事找苦楚的人多。人总是喜欢YY的。
唉,等到10月份汤唯的《黄金时代》上映之后,就会掀起一场萧红热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萧红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