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诗集写的《停电之后》中的蜡烛象征了什么?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生命最后的智慧之歌_穆旦在一九七六
下载积分:1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8|
上传日期: 05:14:2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生命最后的智慧之歌_穆旦在一九七六.PDF
官方公共微信穆旦名词解释_好词好句
穆旦(),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曾用笔名梁真,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为同族的叔伯兄弟,皆属“良”字辈。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亦是九叶诗派成员之一。国外诗歌翻译工作,译本在国内翻译文中有较大影响。 穆旦(),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著名爱国主义、。祖籍,出生于。中国现代“”的代表诗人。与著名()为同族的,皆属“良”字辈。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专家推其为第一人。有《穆旦诗集》。姓名:穆旦别名:查良铮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天津出生日期:1918年
穆旦穆旦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旗》三部诗集,将西欧和中国传统诗歌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1941年12月穆旦所作的《赞美》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语文教科书。20世纪50年代起,穆旦停止而倾毕生之力从事外国诗歌翻译,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波尔塔瓦》、《》、《普希金抒情诗集》、《普希金抒情诗二集》、《欧根奥涅金》、《高加索的俘虏》、《加甫利颂》,英国雪莱的《云雀》、《》,英国拜伦的《唐璜》、《》、《》,英国《》、《济慈诗选》。所译的著作有苏联季摩菲耶夫的《》(《》第一部)、《文学原理(文学的)》、《文学发展过程》、《怎样分析文学作品》和《别林斯基论文学》,这些译本均有较大的影响。有人认为其停止诗歌创作是因为江郎才尽,13岁时穆旦就已经开始了诗歌的写作。当然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明哲保身之举,为当时的政治气候所致。
1934年查良铮将“查”姓上下拆分,“木”与“穆”谐音,得“穆旦”(最初写作“慕旦”)之名。正如查良镛后来将“镛”名一分为二,成为“金庸”。
在西南联大的穆旦1918年生于天津。1929年入南开中学读书,从此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开始写诗。当时日寇侵凌,京津首当其冲,穆旦写下了《哀国难》,“洒着一腔热血”大声疾呼:眼看祖先们的血汗化成了轻烟,/铁鸟击碎了故去英雄们的笑脸!/眼看四十年的光辉一旦塌沉,/铁蹄更翻起了敌人的凶焰!”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半年后改读外文系。穆旦在这里继续探索和写作现代诗歌,并在《清华学刊》上发表。他写雪莱式的的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气质,又有很强的现实感。于昆明的穆旦1937年七七事变后,10月随大学南迁长沙,后又徒步远行至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同年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连续发表、《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从空虚到充实》、《赞美》、《诗八首》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成为有名的青年诗人。1939年开始系统接触诗歌、文论,创作发生转变,并走向成熟。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留校担任助教,负责叙永分校新生的接收及教学工作。1942年2月投笔从戎,24岁的穆旦响应国民政府“入伍”的号召,以助教的身份报名参加中国入缅,在副总司令兼任军长的第5军司令部,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同年5月至9月,亲历滇缅大撤退,经历了震惊中外的战役,于遮天蔽日的穿山越岭,扶病前行,踏着堆堆白骨侥幸。后于1945年9月,根据入缅作战的经历,创作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上著名诗篇《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另有相关创作《阻滞的路》、《活下去》。1943年回国后经历了几年不安定的生活。1945年创办沈阳《新报》,任主编。在的穆旦与妻子周与良1947年参加后来被称为“九叶诗派”的创作活动。1948年在FAO(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救济署)和美国新闻处工作。1949年8月自费赴美留学,入芝加哥大学攻读、。穆旦与妻子周与良1949年12月在与正在生物系留学的周与良结婚。日毕业,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初自美国回到天津,任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俄、英诗歌翻译。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调图书馆和洗澡堂,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批判、劳改,停止诗歌创作,坚持翻译。文革后期的穆旦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一举创作了《智慧之歌》、《停电之后》、等近30首作品。日右腿股骨颈折断。翌年2月26日春节期间,穆旦于凌晨突发逝世,享年59岁。死前,穆旦在《冥想》的诗中道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而如今突然面对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四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生活。”1979年平反,但为时已晚。
穆旦的救亡意识非常浓烈,穆旦和夫人“有一次,社会上抵制日货,穆旦就不让母亲买海带、吃,因为当时这类海鲜大多是从日本进口的。要是买来,他不仅一口也不吃,到头来还把它倒掉。因此连大家庭中的伯父们也议论穆旦是赤色分子,让他三分。”“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从起,的这句话成了穆旦最喜欢的名言。“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总要留下足迹”,据说这是穆旦自己经常对人对己说的话。
穆旦《冬》的亲笔手写体创作:《探险队》(1945)、《穆旦诗集()》(1947)、《旗》(1948)、《穆旦诗选》(1986)、《》(1996);译作:《普希金抒情诗集》(1954)、《欧根奥涅金》(1957)、《唐璜》(1980)、《英国现代诗选》(1985)、《穆旦译文集》(2005)。
20世纪50年代起,穆旦开始从事外国诗歌的翻译,相关书籍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波尔塔瓦》、《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普希金抒情诗二集》、《欧根奥涅金》、《高加索的俘虏》、《加甫利颂》,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所译的文艺理论著作有苏联季摩菲耶夫的《文学概论》(《文学原理》第一部)、《文学原理(文学的科学基础)》、《文学发展过程》、《怎样分析文学作品》和《别林斯基论文学》,这些译本均有较大的影响。遗憾的是自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穆旦就停止了诗歌的创作而倾毕生之力从事翻译,有人对此的看法是他是江郎才尽,13岁时穆旦就已经开始了诗歌的写作。当然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明哲保身之举,因为那时的政治气候所致。穆旦完成了一个独立诗人所能做的,他理应被授予中国最独立的诗人。
《爱情》 《理想》《友谊》 《流吧,长江的水》 《赞美》《理智和感情》 《停电之后》《智慧之歌》《哀悼》《玫瑰之歌》 《奉献》 《童年》 《春天和蜜蜂》 《冬》 《听说我老了》《春底降临》 《》《五月》 《黄昏》《冬夜》 《》《我》 《秋》(断章)《秋》 《自己》《》《发现》《我歌颂肉体》 《我看》《》 《 园》 《出发》 《在旷野上》 《感恩节可耻的债》《自然底梦》 《他们死去了》 《夏》《赠别》 《》《面包》《牺牲》《我的叔父死了》 《森林之魅 祭胡康河上的白骨》《裂纹》 《哀国难》《诗》 《有别》《三门峡水利工程有感》《悲观论者的画像》《野兽》 《更夫》《活下去》 《苍蝇》《葬歌》 《夜晚的告别》《旗》 《问》《胜利》 《云》《给战士 欧战胜利日《》《冥想》 《美国怎样教育下一代》《忆》 《良心颂》《绅士和淑女》 《沉没》 《城市的街心》《饥饿的中国》《去学习会》 《一个战士需要温柔的时候》《流浪人》《夏夜》《智慧的来临》 《》《中国在哪里》 《甘地之死》 《城市的舞》 《手》《演出》 《鼠穴》《》《古墙》《》 《“我”的形成》《退伍》 《 赠阿咪》《“也许”和“一定”》 《三十诞辰有感》《苦闷的象征》 《报贩》 《祭》 《原野上走路三千里步行之二》《一个老木匠》 《风沙行》《妖女的歌》 《我向自己说》 《合唱二章又题:Chorus二章》《》 《反攻基地》《线上》 《祈神二章》《潮汐》 《窗 寄敌后方某女士》《好梦》 《神的变形》《劝友人》 《幻想底乘客》《荒村》 《出发三千里步行之一》 《七七》 《问》《从空虚到充实》《小镇一日》《诗》 《我想要走》《暴力》 《阻滞的路》《神秘》 《时感四首》 《九十九家争鸣记》 《黑笔杆颂 赠别“大批判组”》《甘地》 《防空洞里的抒情诗》《寄》 《世界》《》 《寄后方的朋友》《诗二章》 《通货膨胀》《老年的梦呓》 《神魔之争(长诗) 赠董庶》《被围者》 《打出去》《》 《隐现(长诗) 让我们看见吧,我…》《农民兵》 《 不幸的人们 》《先导》 《蛇的诱惑 小资产阶级的手势之一 》《先生的疲倦》
《赞美》走不尽的山峦和起伏,河流和草原,诗集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它们静静地: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在群山的包围里,在蔚蓝的天空下,穆旦在春天和秋天经过他家园的时候,在幽深的谷里隐着最含蓄的悲哀:一个老妇期待着孩子,许多孩子期待着饥饿,而又在饥饿里忍耐,在路旁仍是那聚集着黑暗的茅屋,一样的是不可知的恐惧,一样的是大自然中那侵蚀着生活的泥土,而他走去了从不回头诅咒。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为了他我失去了拥抱的安慰,因为他,我们是不能给以幸福的,痛哭吧,让我们在他的身上痛哭吧,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无尽的呻吟和寒冷,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1941年12月《诗八章》(又名诗八首)一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虽然我为你点燃,哎,那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二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这时候就听见我的主暗笑,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三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它和青草一样地呼吸,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我越过你大理石的智慧底殿堂,而为它埋藏的生命珍惜;你我的手底接触是一片草场。那里有它底固执,我底惊喜。四静静地,我们拥抱在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而那未形成的黑暗是可怕的,那可能的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那窒息我们的是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它底幽灵笼罩,使我们游离,混乱的爱底自由和美丽。五夕阳西下,一阵微风吹拂着田野,是多么久的原因在这里积累。那移动了景物的移动我底心,从最古老的开端流向你,安睡。那形成了树木和屹立的岩石的,将使我此时的渴望永存,一切在它底过程中流露的美,教我爱你的方法,教我变更。六相同和相同溶为疲倦,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是一条多么危险的窄路里,我驱使自己在那上面旅行。他存在,听我底使唤,他保护,而把我留在孤独里,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七风暴,远路,寂寞的夜晚,丢失,记忆,永续的时间,所有科学不能祛除的恐惧让我在你底怀里得到安憩呵,在你底不能自主的心上,你底随有随无的美丽形象,那里,我看见你孤独的爱情笔立着,和我底平行着生长! 八再没有更近的接近,所有的偶然在我们间定型;只有阳光透过缤纷的枝叶分在两片情愿的心上,相同。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飘落,而赐生我们的巨树永青,它对我们不仁的嘲弄(和哭泣)在合一的老根里化为平静。《哀国难》一样的青天一样的太阳, 一样的白山黑水铺陈一片大麦场; 可是飞鸟飞过来也得惊呼:呀!这哪里还是旧时的景象? 我洒着一腔热泪对鸟默然 我们同忍受这傲红的国旗在空中飘荡! 眼看祖先们的血汗化成了轻烟, 铁鸟击碎了故去英雄们的笑脸! 眼看四千年的光辉一旦塌沉, 铁蹄更翻起了敌人的凶焰; 坟墓里的人也许要急起高呼:“喂,我们的功绩怎么任人摧残? 你良善的子孙们哟,怎为后人做一个榜样!” 可惜黄土泥塞了他的嘴唇, 哭泣又吞咽了他们的声响。新的血涂着新的裂纹, 广博的人群再受一次强暴的瓜分; 一样的生命一样的臂膊, 我洒着一腔热血对鸟默然。站在那里我像上, 碧蓝的天际不留人一丝凡想, 微风顽皮地腻在耳朵旁, 告诉我春在姣媚地披上她的晚装; 可是太阳仍是和煦的灿烂, 野草柔顺地依附在我脚边, 半个树枝也会伸出这古墙, 青翠地,飘过一点香气在空中荡漾…… 远处,青苗托住了几间泥房, 的人影背靠在峰。流水吸着每一秒间的呼吸,波动着, 寂静寂静 蓦地几声巨响, 池塘里已冲出几只水鸟,飞上高空打旋。《前夕》希望像一团热火,尽量地烧个不停。既然世界上不需要一具僵尸,一盆冷水,一把死灰的余烬;那么何不爽性就多诅咒一下,让干柴树枝继续地烧,用全身的热血鼓舞起风的力量。顶多,也不过就烧了你的手,你的头,即使是你的心,要知道你已算放出了燎野中一丝的光明;如果人生比你的理想更为严重,苦痛是应该;一点的放肆只不过完成了你一点的责任。不要想,黑暗中会有什么平坦,什么融合;脚下荆棘扎得你还不够痛?我只记着那一把火,那无尽处的一盏灯,就是飘摇的野火也好;这时,我将永远凝视着目标追寻,前进拿生命铺平这无边的路途,我知道,虽然总有一天血会干,身体要累倒!
《》:他留给世人的遗憾人们给予穆旦的称号中,除了诗人,还有一个,就是翻译家。1954年以后,穆旦逐渐暂停了写诗创作,开始将目光转移到翻译国外名著上来,当年普希金的作品,大部分是经穆旦翻译而来。南开大学原冯承柏教授告诉记者:“1962年,我在南开大学历史系工作。当时美国史研究需要翻译人员,我从图书馆把穆旦请到历史系帮忙。在短短的2个月中,穆旦给我们讲述了很多知识。穆旦对特别好,我们有问题请教,他总是耐心解答,从不摆长者的架子。可惜,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没能请他给我们多讲一些诗歌创作。” 1947年至1953年,穆旦。仿佛是有了预感,也仿佛是上天为了给他将来的坎坷命运提供一些慰藉,穆旦在芝加哥读书的时候并没有把太多的时间花在专业上,而是孜孜不倦地学习俄语。当他回国并受到打击的时候,俄语以及他早就驾轻就熟的英语成了他惟一的寄托。他翻译了普希金的数百首抒情诗和丘特切夫诗选、拜伦诗选、、济慈诗选、英国现代诗选等,晚年还完成了拜伦的巨著《唐璜》一部被誉为不逊于原文的完美长诗。穆旦在晚年翻译的一本儿童文学《罗宾汉传奇》有点偶然性,也带有苦涩味。《罗宾汉传奇》有两点引人注意。一是英国妇孺皆知的绿林好汉罗宾汉的老故事,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叙说;二是这个译本是著名诗人、翻译家穆旦所译的第25本译著,也是最后一本译著。穆旦是专为帮助其长女(当时初中刚毕业)而翻译此书的。1974年,他仍在接受“管制劳动”,其爱女小瑗(查瑗)被分配到天津第13塑料厂当工人,他辅导她业余学习英语,只希望女儿日后或许能“做个翻译”。最初以《》做教材,后来又随手翻译这本罗宾汉故事作为辅导材料。他只初译了全书26章中的15章,后因忙于其他事情而未能译完。1977年2月,穆旦因突患心肌梗塞,抢救无效离世。
请参阅穆旦诗社词条。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好词好句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论穆旦诗歌中的主题意象_刘华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2.00
&&¥1.00
&&¥2.00
&&¥2.00
&&¥1.00
&&¥2.00
&&¥2.00
论穆旦诗歌中的主题意象_刘华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穆旦(穆旦)穆旦(),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曾用笔名梁真,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为同族的叔伯兄弟,皆属“良”字辈。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亦是九叶诗派成员之一。国外诗歌翻译工作,译本在国内翻译文中有较大影响。目录 作者简介穆旦(),诗人、翻译家。原名查良铮,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属于平辈,有亲属关系。曾用笔名梁真。浙江海宁人。1918年出生于天津,少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便对文学有浓厚兴趣,开始写诗。1935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外文系,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学校辗转于长沙、昆明等地,并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发表大量诗作,成为有名的青年诗人。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赴美国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受到政治迫害,调图书馆工作。1977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穆旦于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 )》、《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笔名由来1934年查良铮将“查”姓上下拆分,“木”与“穆”谐音,得“穆旦”(最初写作“慕旦”)之名。人物轶事穆旦的救亡意识非常浓烈,“有一次,社会上抵制日货,穆旦就不让母亲买海带、海蜇皮吃,因为当时这类海鲜大多是从日本进口的。要是买来,他不仅一口也不吃,到头来还把它倒掉。因此连大家庭中的伯父们也议论穆旦是赤色分子,让他三分。” “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从青年时代起,鲁迅的这句话成了穆旦最喜欢的名言。 “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总要留下足迹”,据说这是穆旦自己经常对人对己说的话。日生于天津。 1929年入南开中学读书,从此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开始写诗。当时日寇侵凌,京津首当其冲,穆旦写下了《哀国难》,“洒着一腔热血”大声疾呼:眼看祖先们的血汗化成了轻烟,/铁鸟击碎了故去英雄们的笑脸!/眼看四千年的光辉一旦塌沉,/铁蹄更翻起了敌人的凶焰!” 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半年后改读外文系。 穆旦在这里继续探索和写作现代诗歌,并在《清华学刊》上发表。他写雪莱式的浪漫派的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气质,又有很强的现实感。 1937年七七事变后,10月随大学南迁长沙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徒步远行至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同年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连续发表《合唱》、《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从空虚到充实》、《赞美》、《诗八首》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成为有名的青年诗人。 1939年开始系统接触西方现代派诗歌、文论,创作发生转变,并走向成熟。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留校担任助教,负责叙永分校新生的接收及教学工作。 1942年2月投笔从戎,24岁的穆旦响应国民政府“青年知识分子入伍”的号召,以助教的身份报名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在副总司令杜聿明兼任军长的第5军司令部,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同年5月至9月,亲历滇缅大撤退,经历了震惊中外的野人山战役,于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穿山越岭,扶病前行,踏着堆堆白骨侥幸逃出野人山。后于1945年9月,根据入缅作战的经历,创作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上著名诗篇——《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另有相关创作《阻滞的路》、《活下去》。 1943年回国后经历了几年不安定的生活。1945年创办沈阳《新报》,任主编。 1947年参加后来被称为“九叶诗派”的创作活动。 1948年在FAO(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救济署)和美国新闻处工作。 1949年8月自费赴美留学,入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俄罗斯文学。 1949年12月在佛罗里达州与正在生物系留学的周与良结婚。 日毕业,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53年初自美国回到天津,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俄、英诗歌翻译。 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调图书馆和洗澡堂,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批判、劳改,停止诗歌创作,坚持翻译。 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一举创作了《智慧之歌》、《停电之后》、《冬》等近30首作品。 日右腿股骨颈折断。翌年2月26日春节期间,穆旦于凌晨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59岁。死前,穆旦在《冥想》的诗中道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而如今突然面对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四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生活。” 1979年平反,但为时已晚。主要著作创作:《探险队》(1945)、《穆旦诗集()》(1947)、《旗》(1948)、《穆旦诗选》(1986)、《穆旦诗文集》(1996);《冬》。 译作:《普希金抒情诗集》(1954)、《欧根·奥涅金》(1957)、《唐璜》(1980)、《英国现代诗选》(1985)、《穆旦译文集》(2005)。其他作品《爱情》、《理想》、《友谊》、《春》、《流吧,长江的水》、《赞美》、《理智和感情》、 《停电之后》、《智慧之歌》、《哀悼》、《玫瑰之歌》、 《奉献》、《童年》、 《春天和蜜蜂》、《听说我老了》、《春底降临》、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五月》、《黄昏》、《冬夜》、《玫瑰的故事》、《我》、《秋》(断章)、《秋》、《自己》、《两个世界》、《发现》、《我歌颂肉体》、《我看》、《诗八章》、 《园》、《出发》、《在旷野上》、《感恩节——可耻的债》、《自然底梦》、《他们死去了》、《夏》、《赠别》、《还原作用》、《面包》、《牺牲》、《我的叔父死了》、《森林之魅 ——祭胡康河上的白骨》、《裂纹》、《哀国难》、《诗》、《有别》、《三门峡水利工程有感》、《悲观论者的画像》、《野兽》、《更夫》、《活下去》、《苍蝇》、《轰炸东京》、《寄后方的朋友》、《诗二章》、《通货膨胀》、《老年的梦呓》、《神魔之争(长诗) ——赠董庶》、《被围者》、《打出去》《诗四首》、《隐现(长诗) 让我们看见吧,我…》、《农民兵》、《 不幸的人们 》、《先导》、《蛇的诱惑 ——小资产阶级的手势之一 》、《华参先生的疲倦》翻译成就20世纪50年代起,穆旦开始从事外国诗歌的翻译,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波尔塔瓦》、《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普希金抒情诗二集》、《欧根·奥涅金》、《高加索的俘虏》、《加甫利颂》,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别林斯基论文学》,这些译本均有较大的影响。代表诗作《赞美》 走不尽的山峦和起伏,河流和草原,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 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 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 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 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 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 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 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 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 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 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 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 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 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在群山的包围里,在蔚蓝的天空下,在春天和秋天经过他家园的时候, 在幽深的谷里隐着最含蓄的悲哀: 一个老妇期待着孩子,许多孩子期待着 饥饿,而又在饥饿里忍耐, 在路旁仍是那聚集着黑暗的茅屋, 一样的是不可知的恐惧,一样的是 大自然中那侵蚀着生活的泥土, 而他走去了从不回头诅咒。 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 为了他我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因为他,我们是不能给以幸福的, 痛哭吧,让我们在他的身上痛哭吧,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 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 无尽的呻吟和寒冷, 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 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 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 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 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 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 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1941年12月 《哀国难》 一样的青天一样的太阳, 一样的白山黑水铺陈一片大麦场; 可是飞鸟飞过来也得惊呼: 呀!这哪里还是旧时的景象? 我洒着一腔热泪对鸟默然—— 我们同忍受这傲红的国旗在空中飘荡! 眼看祖先们的血汗化成了轻烟, 铁鸟击碎了故去英雄们的笑脸! 眼看四千年的光辉一旦塌沉, 铁蹄更翻起了敌人的凶焰; 坟墓里的人也许要急起高呼: “喂,我们的功绩怎么任人摧残? 你良善的子孙们哟,怎为后人做一个榜样!” 可惜黄土泥塞了他的嘴唇, 哭泣又吞咽了他们的声响。 新的血涂着新的裂纹, 广博的人群再受一次强暴的瓜分; 一样的生命一样的臂膊, 我洒着一腔热血对鸟默然。 站在那里我像站在云端上, 碧蓝的天际不留人一丝凡想, 微风顽皮地腻在耳朵旁, 告诉我——春在姣媚地披上她的晚装; 可是太阳仍是和煦的灿烂, 野草柔顺地依附在我脚边, 半个树枝也会伸出这古墙, 青翠地,飘过一点香气在空中荡漾…… 远处,青苗托住了几间泥房, 影绰的人影背靠在白云边峰。 流水吸着每一秒间的呼吸,波动着, 寂静——寂静—— 蓦地几声巨响, 池塘里已冲出几只水鸟,飞上高空打旋。 《冬》 1   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   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   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   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   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   独自凭吊已埋葬的火热一年,   看着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   不知低语着什么,只是听不见。   呵,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冬晚围着温暖的炉火,   和两三昔日的好友会心闲谈,   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   而我们回忆着快乐无忧的往年。   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雪花飘飞的不眠之夜,   把已死去或尚存的亲人珍念,   当茫茫白雪铺下遗忘的世界,   我愿意感情的激流溢于心田,   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   2   寒冷,寒冷,尽量束缚了手脚,   潺潺的小河用冰封住了口舌,   盛夏的蝉鸣和蛙声都沉寂,   大地一笔勾销它笑闹的蓬勃。   谨慎,谨慎,使生命受到挫折,   花呢?绿色呢?血液闭塞住欲望,   经过多日的阴霾和犹疑不决,   才从枯树枝漏下淡淡的阳光。   奇怪!春天是这样深深隐藏,   哪儿都无消息,都怕峥露头角,   年轻的灵魂裹进老年的硬壳,   仿佛我们穿着厚厚的棉袄。   3   你大概已停止了分赠爱情,   把书信写了一半就住手,   望望窗外,天气是如此萧杀,   因为冬天是感情的刽子手。   你把夏季的礼品拿出来,   无论是蜂蜜,是果品,是酒,   然后坐在炉前慢慢品尝,   因为冬天已经使心灵枯瘦。   你那一本小说躺在床上,   在另一个幻象世界周游,   它使你感叹,或使你向往,   因为冬天封住了你的门口。   你疲劳了一天才得休息,   听着树木和草石都在嘶吼,   你虽然睡下,却不能成梦,   因为冬天是好梦的刽子手。   4   在马房隔壁的小土屋里,   风吹着窗纸沙沙响动,   几只泥脚带着雪走进来,   让马吃料,车子歇在风中。   高高低低围着火坐下,   有的添木柴,有的在烘干,   有的用他粗而短的指头   把烟丝倒在纸里卷成烟。   一壶水滚沸,白色的水雾   弥漫在烟气缭绕的小屋,   吃着,哼着小曲,还谈着   枯燥的原野上枯燥的事物。   北风在电线上朝他们呼唤,   原野的道路还一望无际,   几条暖和的身子走出屋,   又迎面扑进寒冷的空气。穆旦早在四十年代就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青年诗人,他的诗在上海诗人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四十年代初期,闻一多遍选《现代诗钞》时,选入了他诗作十一首,数量之多仅次于徐志摩一首。1948年初,方宇晨的英译《中国现代诗选》在伦敦出版,其中就选译了穆旦诗九首。1952年,穆旦的两首英文诗被美国诗人赫伯特·克里克莫尔(Hubert Creekmore)编选入《世界名诗库》(A Little Treasury of World Poetry)同时入选的其他中国诗人只有何其芳。穆旦诗作的艺术风格、诗学传统、思想倾向和文学史意义,在四十年代就被一些诗人和评论家较为深入地讨论着,并被介绍到英语文学界。  五十年代初以来,穆旦频受政治运动的打击,身心遭到极大的摧残,被迫从诗坛上销声匿迹,转而潜心于外国诗歌的翻译,直到骤然去世。穆旦去世多年以后,才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人们出版他的诗集和纪念文集,举行“穆旦学术讨论会”,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二十世纪中国诗歌大师”的排行榜上,他甚至被名列榜首。这种种的不寻常,被称为“穆旦现象”。  袁可嘉在《诗的新方向》中认为,穆旦“是这一代的诗人中最有能量的、可能走得最远的人才之一”,现在看来这一判断是准确的。  袁可嘉回忆了现代文学史上现代化新诗潮的由来和发展,认为“穆旦是是站在40年代新诗潮的前列,他是名副其实的旗手之一。在抒情方式和语言艺术‘现代化’的问题上,他比谁都做得彻底”。不过袁又指出,这样的“彻底性”难免在某些尚不成熟的诗作中带来一定程度的生硬和晦涩,使他的作品到今天还不能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欣赏,是我们应当吸取的教训。  王佐良认为“无论如何,穆旦是到达中国诗坛的前区了,带着新的诗歌主题和新的诗歌语言,只不过批评家和文学史家迟迟地不来接近他罢了”。王佐良还谈到了穆旦晚年的诗作,认为诗人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坎坷,仍有那无可企及的诗才。他认为《冬》可以放在穆旦最好的作品之列。
内容来源自: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浏览次数 : 2977 次
编辑次数 : 1 次
更新时间 :
词条创建者 :
双语连环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穆旦的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