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章品人生百味谁说的是谁?

凤阁鸾台平章事_百度百科
凤阁鸾台平章事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为“”,时将改为、改为,二者为政务中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与凤阁、鸾台协商处理政务之意。
唐代的如(、、)或(、、)都是虚衔,荣誉称号而已。唐初,除三省长官为当然宰相外,皇帝又指令其他官员参预朝政机密。其本官阶品较低者,则用“”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改称为“同凤阁鸾台三品”或“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头衔,亦为宰相。“”是因为、是中书、门下官,加此衔以示其与中书令、侍中享有同等权力及待遇。
唐初,以、、三省综理政务(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门下二省地处宫内,尤为机要,故常联称。三省长官(、、尚书左右)并为宰相。宰相议事的初设于门下省,后移至。
十七年(643),为、,是此号第一次出现。其后,以此衔为参政标志,虽本官高于三品者也要加此衔才得为宰相。“平章”意为评议辨别,引申为断决处理。受此衔者,即有在处理政事的职责。史载贞观四年,以尚书同平章国计;八年,以疾辞位,诏令其病稍痊愈,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政事。这都是此衔出现的早期记录。至元年(682),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始成为四品以下知政事者的头衔,其位在“同三品”之下。
“同三品”及“”都属差遣性质,本身并无品秩,任此职者必另兼职事官街。凡五品以上经过皇帝授权即可充任,不受资历限制,这便于皇帝从中级官吏中选拔亲信以分相权。“同三品”一衔,唐高宗、、时期使用最多,时已逐渐减少。二载(757)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是此衔最后一次授任。“同平章事”则自永淳以后逐渐增多,至唐肃宗元年(758)以后,成为以他官知政事者的唯一头衔。而原为当然宰相的三省长官之中,的相权自贞观末年即已开始削弱,到唐玄宗时,已完全被排除于宰相行列之外。、在以后,经常用来加授给元勋、上将,也逐渐变成虚衔。于是唐代后期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宰相。此外,以等而兼中书令、侍中或的也是虚衔,被称为。“同平章事”虽通常自五品以上官员中选拔,但拔充此职时,多转为或,这是因为中书、门下两者始终是政府枢要机构之故。
五代时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是宰相,但那时枢密使权重,“”的实权被侵夺。北宋以主政事,知事(或)主兵,称为“二府”或“两地”。五年(1082)改革官制,以左仆射兼,兼为宰相。以后,除南时期外,不再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金代的和元代的、尚书省均置平章事,位在两省丞相下。
《 传》里面写着狄仁杰曾“拜鸾台侍郎,复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就是“&。《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平章军国重事_百度百科
平章军国重事
唐代特殊官名,相当于宰相,宋沿袭此制,后又曾改称为同军国重事、平章军国事。此职非宋代常制,乃因人而特授之,职权范围也变化颇大。唐代《新唐书·表第一·宰相上》中记载:“唐因隋旧,以三省(尚书、中书、门下)长官为宰相,已而又以他官参议,而称号不一,出于临时,最后乃有同品、平章之名,然其为职业则一也。作宰相表。”
北宋哲宗元祐年间置此职,以、吕公著相继任之。其位在之上,专以处高德老臣,以示宠幸,五日或两日一朝,非朝日不至都堂()。但在北宋时期,这一官职只是一种最高荣誉职位,基本不参与决策朝廷的军国重事。
宋室南迁后,南宋曾先后与金朝、蒙古军队长期作战。军事领域事务在很长时期内成为南宋中央政府的核心事务之一。随着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此职也由荣誉职位逐渐演变为权倾朝野的中央政府最高实职。
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韩侂胄任平章军国事,“所预者广”,“所任者专”,独擅朝政。史载,他不用平章军国重事称号,是因为若加上“重”字则权力受限制,即只能过问重事;若用“同”则权力不专。
理宗、度宗时,权臣也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窃位日久,恩宠日隆,位在丞相之上。
于是,平章军国重事便独揽军、政大权,出现了军政合一的定制,而宰相则屈居于副职的地位。
宋代以后,也曾出现平章军国重事一职,由皇帝授予功臣勋胄,但多为高级荣誉职位,不复为朝廷最高实职。[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将行 第一章选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