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严嵩倒台那么精彩的过程导游为什么一笔带过?

想不通,为何严嵩的形象在剧中形象和书上相差那么多_大明王朝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160贴子:
想不通,为何严嵩的形象在剧中形象和书上相差那么多收藏
是不是过于正面了?为什么会这样?请教各位了。
这个问题NC了,我已然明白。
严嵩也不能算是一个奸臣,和戏剧上的严嵩还是有点区别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如何评价电视剧《大明王朝 1566》?
读书时看的,觉得此片拍得真好。那会正值《明朝那些事儿》火热。作为一个历史盲,很想知道看过此片的人怎么评价,无论是历史角度还是影视角度。谢谢!附上百度视频链接:
说到《大明王朝1566》,首先要从导演张黎和编剧刘和平说起。2007年的《大明王朝1566》是张黎与刘和平自1997年的《雍正王朝》后的第二次合作,也是至今的最后一次合作,并且是张黎作为导演的唯一一次合作(在《雍正王朝》中张黎担任艺术总监一职)。张黎依靠这部作品和之前的《走向共和》彻底超越了胡玫,奠定了内地电视界第一正剧导演的身份,此后的《人间正道是沧桑》等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刘和平虽然争议更大,但此人在编剧界的地位也无须我在此处再多言,作为一名学者型编剧,虽然他的作品往往冲突激烈集中极富戏剧性,但他的骨子中往往还蕴藏着某些超越戏剧性本身的追求,这使他的作品往往在戏剧性的情节之下还有深厚且富于张力的内涵。如果说前者是对一线编剧的基本要求,那么后者就是编剧个人身上的独特烙印。除去两人本人各自的强劲实力之外,大家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张黎和刘和平合作往往让人有种1+1大于2的惊喜,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刘和平擅写大场面大格局大冲突,而对于曾经的冯小刚御用摄影师,以《夜宴》的摄影师身份获奖无数的张黎来说,转行导演后,以镜头语言再现刘和平笔下的大格局不在话下。在这一点上,刘和平的上一个本子《北平无战事》就做的一般,远没有《大明王朝1566》那样令人印象深刻。山影+孔笙团队虽然近年拍了不少优秀的正剧,但是格局上显然较黎叔仍然有差距。此外,刘和平的作品整体风格较为内敛沉郁,其中又往往在深处蕴藉着某种民族的蓬勃之气,这样的独特风格,放眼内地电视界也唯有张黎可以最好地呼吸领会之。两人的合作可以说是真正的天作之合。这样的黄金组合为这部剧集的成功打下了一个很坚实的基础,试想,正剧领域的上古大神陈家林碰上朱苏进,照样在《江山风雨情》这么好的题材上走了麦城,而《人间正道是沧桑》虽然也是优秀的作品,但张黎极富个人风格的摄影与剪辑与江奇涛歌剧风格的剧本总有微妙的方枘圆凿之处,相较而言,《大明王朝1566》中的剪辑则往往令人印象极其深刻(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黑白闪回,当然有相当部分要感谢剪辑师刘淼淼)。张黎对刘和平的剧本的理解是深刻的,这使他在导演本剧时常有丰富剧情内涵的神来之笔。举个例子,在剧情的中后半段,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被嘉靖打发去南京守陵,这里有一段他与自己的干儿子冯保告别的戏,是刘和平原剧本中没有的,而张黎将这一段拍的十分精彩。这一段不仅在结构上呼应了第一集吕芳训斥冯保,指责他不懂为自己谋后路的情节,也进一步丰满了吕芳老成宽厚,冯保伶俐隐忍的性格,两人之间关于“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一席对话也深化了全剧的主旨与内涵。这一情节甚至还为可能的续集剧情发展打下了草蛇灰线般的伏笔——冯保最终应验了吕芳的预言,爬到了吕芳的位置,而最后也遭到与吕芳相同的命运。仅举一例,可以看看导演对剧本的理解已经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接下来说说这部电视剧的选角。刘和平擅写群像戏,因此选角和表演是重中之重,他的戏如果选角没做好,起码要砍掉一半剧本的魅力。比如《北平无战事》中,很少有人在刘烨出场时会想到“方孟敖”出场了而非演员刘烨。这一点上,《大明王朝1566》做的相当好,甚至可以认为是整个内地电视剧工业上的一个巅峰,它的卡司选用了一群实力派演员,其中大量是话剧团的老演员,整个剧集的台词都拿捏的相当稳。几乎所有演员都和角色没有距离,皇帝说话有皇帝的样,高官说话有高官的样,小吏说话有小吏的样,平民说话有平民的样。即使是龙套角色,也少有苟且出戏的现象产生,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亮剑》几个主要角色形象那么经典,龙套一说话就出戏)这种集体演技爆发的现象至少可以证明一点:整个剧组是在认真对待这个戏,把它当成一个艺术品而非流水线上的作品来做。对此,张黎导演接受采访的时候有一个回忆:那个组出奇地平静。陈宝国也一样,也住在北五环的一个烂楼里面,他自己住一间,给他安排了一个套间。早晨起来,试装,对词,每天就这样,很松散,该锻炼就锻炼。给他们找了一个健身房,像严世藩,杨金水,他们都锻炼。黄志忠每天跑一万米。安安静静,这其实是一个摄制组应该有的状态。有的演员偷点懒,词不好,大伙那种不屑,他的压力太大了。所有演员词都溜溜的,戏都好好的,一个演员打磕巴了,那真是对不起,不用说,回去以后肯定是在背词呢。他形成的习惯是,一般早晨五点起床背词,七点钟出发。现场再背词的演员,全组人都看不起。倪大宏不拍戏时,我们就见不着他,据说天天憋在屋里琢磨呢,他从化装开始就进入到严嵩80多岁的状态,寡言少语、眼神呆滞、动作缓慢等。而扮演郑泌昌、何茂才的演员,要求住一个房间,哥儿俩没事儿就掰扯戏,很有上大学排一部话剧的感觉。他们在拍摄期间都是‘守得住’的演员。下面还是把这些演员列一下,感谢他们带来的精彩表演,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些实力派的履历,看完之后也大概能琢磨出当年看一群大叔飚群戏为什么那么过瘾了:陈宝国的嘉靖,雄猜与天威难测的最佳注脚,也是陈宝国皇帝戏的巅峰。黄志忠的海瑞,人物可能立的稍微正了一些,导致演员发挥空间有限,不过这是剧本的原因,黄志忠的表演几无可挑剔,几幕高潮戏中爆发出的台词功力真是百看不厌。王庆祥的胡宗宪。也有人物立的太正的问题,但王庆祥将其诠释的颇有层次感,绝非普通的忠臣形象所能概括。倪大红的严嵩。完美诠释大奸似忠,40岁演70岁应该可以作为教科书案例了。。可贵的是竟然还没用配音。张志坚的严世藩。形象和历史有所不合,但是演技没的说,一口京片子念白很有韵味。张志坚是南京话剧团一级演员,饰演过《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董建昌。王劲松的杨金水。这个不多说了,经典角色。赵立新的沈一石。曾在《走向共和》中饰演罗文,本人毕业于中戏,现为中戏表演系主讲教师,其才子气质与沈一石的角色设置殊为相合。倒严三巨头:肖竹的徐阶(前立者),刘毓滨的高拱(前二立者),郭东文的张居正(后立者)。三人都是话剧演员出身,肖竹有一个典故是他1956年报考北影,成为北影第一批学生,当年的面试官是陈佩斯之父陈强,出的题目是朗诵《海燕》,肖竹刚念几句就被陈强打断。后来才知道原因是肖一开口就被陈强听出功底非常好。刘毓滨是国家一级演员,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古装剧常客,最有名的角色应该是《康熙王朝》中的朱国治。郭东文为广州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三人虽同属改革派阵营,而性格迥异,徐阶外示忠厚而内心机心深重,高拱刚直而嫉恶如仇,张居正才华横溢,进取心重。虽然三人经常在同一场景中出现,但演员的诠释都截然不同,观众甚至可以看台词便一眼猜出说话者。宦官群:徐光明的吕芳(右一),刘立伟的陈洪(右二),赵雍的黄锦(右三)。宦官作为可以左右政治局面的一大群体贯穿整部剧的始终,徐光明、刘立伟都是话剧演员出身,赵雍是北影78级学生(张丰毅、张铁林同学),功底都没得说。这群宦官的表演又是闻音识人的群戏经典,文字形容失味。此外徐敏的赵贞吉,甘雨的郑泌昌,王戎的何茂才,徐成峰的冯保,祝希娟的海母,谭凯的高翰文,郑玉的王用汲,等等……都是非常经典的角色。此外,《大明王朝1566》的思想高度是一大争议话题,很多人喜欢将他与《走向共和》对比,并得出前者思想性逊于后者的结论,甚至张黎本人也表达过这样的看法,他在一次访谈中表示:其实这次《大明王朝》观点上退步了。但我必须先退一步。其实我明是退步了,但比以前更加务实了。我还真是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国情,这种缓慢的,但仍然在行进中的这种体制改革。不怕慢就怕站。我为什么提海瑞,海瑞真正的存在的意义不只在于他骂皇帝啊,他清廉啊,反贪啊。海瑞的真正意义在于那六个字——正君道,明臣职。 我们还有一个想法,这个电影表现了君臣共治。现在董事长级的领袖很少了,各国领导人都是总经理。过去有毛时代、蒋时代、邱吉尔时代、肯尼迪时代、斯大林时代,现在已经很少了,现在都是责任制,总经理,任期几年,有个名誉上的董事会,管理人员多,这个时候都不可能再做到政由己出了。而这个政不由己出,在历史上,包括过去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都是因为有一个弱权皇帝,这种弱权皇帝造成了一种军臣共治的局面,我们呼唤一种君臣共治,一种稳健的改革。
张黎的观点我部分接受,部分则加以保留。《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有现实关怀的戏,甚至其缘起也有部分出于反腐宣传的考虑(贺国强访问海南后表示要宣传海瑞精神),但若将这种现实关怀完全落在廉政文化上,未免落得太实,也不可能是刘和平的本意。很显然,《大明王朝1566》的模式绝非是那种传统的清官斗贪官,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部剧,那么就会得出下面这样啼笑皆非的结论: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孟祥林认为,该剧中正面主角海瑞的形象有些单薄,不如反面主角嘉靖皇帝的形象鲜活。而且,对于抗倭名将戚继光这样一个应该着重表现的著名英雄形象,剧中的戏份太少。显然,孟祥林对此剧的理解是非常浅薄的,而张黎点出的这一层对渐进式改革的向往的意思,虽然在剧情中有一定对应,但我认为仍然不是刘和平剧本中冰山下的核心。我认为《大明王朝1566》真正宣扬的不是反腐,甚至也不是制度改革,而是对某种完美人格与社会形态的追求,这种追求背后坚实的支撑就是民族精神。王用汲在大堂对质中称海瑞有“古君子之风”,这是一个被刘和平寄寓了无限寄托的形象,也是他心中完美的古代知识分子形象——儒法结合,外法内儒。剧中不断出现海瑞口称“大明律”,将对方驳的哑口无言的场景,这是某种乌托邦式的美好想像,大明讼堂不是美国联邦法庭,引援数百年前的大明律于事无补,但我们至少可以在这样的场景中看出编剧的某种模糊的追求。法治与人治是剧中海瑞与嘉靖分执的天平两端,前者如海瑞手中的大明律,后者如嘉靖修道的房间中醒目的阴阳标志,还有他最后训示海瑞时说的一番话: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能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劝朕只能用长江而非黄河,朕岂可乎?反之,黄河一旦泛滥,朕便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要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链等人的道理。比方这个海瑞,自以为清流,将君父比作为山,水却淹没了山头,这便是泛滥。这是一番充满中国人玄妙精神的对话,也于不经意间道出了中国封建王朝构筑的本质——所谓外儒内法,便是以调和阴阳为主,法律条文为辅。在道德的精心包裹下,再严明的法律也失去了自己的力度,日益腐蚀,和光同尘,就像紫禁城的回廊一样,无论是徐阶还是张居正,改革者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走出这样的怪圈,因为他们对抗的不只是严嵩严世藩也不只是嘉靖,而是强大的传统。(说到这里,剧中有一集有一个镜头,张居正退朝时斥责严世藩,严世藩怒而离开,此时镜头俯视拉远,张居正站在紫禁城高大的城墙下,剧情中意气风发的他在镜头前显得非常渺小。本剧的镜头运用真是出神入化)作为完美的人格,海瑞秉承的是外法内儒的原则,行事的原则是大明律,支撑行事的动力则是儒家文化,也就是源源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也就意味着他在道德上必须保持完美,否则最大的支撑力便会瞬间坍塌,这个人物形象就会瞬间黯淡并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但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构建模式中,儒是一层包裹在外面的外衣,外衣光鲜,却可以肆意揉捏,内核灰暗,但必须保持坚硬。海瑞和嘉靖的冲突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这便是奥妙所在。但对人类来说,保持人格的绝对纯净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任务,因此“外法内儒”这样的理想社会永远只能是不存在的乌托邦。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上不存在海瑞这样的人,不存在某种苍凉中的奋进。如此,《大明王朝1566》的悲剧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腐败是一时一事的悲剧,制度是一朝一代的悲剧,而这种纯净人格与社会形态和现实的冲突所产生的悲剧则是永恒的。当我们在观剧时不自觉地开始和剧中的衮衮诸公一样,对海瑞的一些不切实际的行为不以为然时,转而赞同更加实际也更加讲权谋的胡宗宪、赵贞吉时,我们也就成为了这种悲剧的一部分。这是其他剧集很少会带给我们的观剧体验。我想刘和平想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大家全部是海瑞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乌托邦,但如果世上多出一个海瑞,那么这一定是一个更好的世界。题外话:本剧的剧本严格来说是个未完稿,刘和平曾多次表示初始的构思中是要写到海瑞去世的,也就是胎死腹中的《大明王朝1587》。最后没有拍出来的原因大概还是第一部投资与收视不成比例的原因,这令人感到非常惋惜。上部中为下部作准备的草蛇灰线的情节也不在少数,除上述所述暗示冯保命运的情节外,万历朝的其他两巨头——张居正与李妃的性格与人物关系也慢慢铺陈开来。此外在剧集开始时亲密无间的倒严三巨头在最后几集中已貌合神离,暗示后来他们争夺首辅的情节,海瑞退徐阶田的历史情节也有了明确的暗示。此外高翰文和芸娘在剧集末尾再次出现,明显是为下部做准备,从张居正改革的悲剧结尾来看,这对夫妇多半要步沈一石后尘。芸娘曾哀求李妃不要令自己和丈夫再卷入政治漩涡,也草蛇灰线般暗示了这一悲剧结局。张黎接受采访时也曾印证过这一猜想:“女人戏”是我的弱项,李妃和芸娘的戏张力的确不够。但也有另外的考虑,她们将成为第二部《大明王朝1587》的主角,在《大明王朝1566》中只是铺垫,李妃在万历年间起到很大的作用,虚构的芸娘和高翰文将成为沈一石后的商人代表。湖南台好不容易制作了一次精品电视剧,结果收视率惨败(全剧未过0.7%,作为比较,《武媚娘传奇》的收视率一度破5%),计划中的后半部也因此流产,按照张黎导演担任摄影的另一部电影的名字来说,当真是“一声叹息”了。
张黎老师导演的历史剧超越其他同类作品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拍出了一种难得的诗意,和大部分有摄影背景的人一样,张黎老师的偶像是已经过世的希腊电影大师,以美轮美奂的长镜头闻名于世的安哲罗普洛斯,《大明王朝》中很多充满诗意的长镜头都能看到安大师对张黎老师的影响。《尤利西斯的凝视》,安哲罗普洛斯,1995。《尤利西斯的凝视》,安哲罗普洛斯,1995。海瑞出山去往杭州。海瑞出山去往杭州。《永恒和一日》,安哲罗普洛斯,1998。《永恒和一日》,安哲罗普洛斯,1998。齐大柱目送胡宗宪离开。齐大柱目送胡宗宪离开。诗意就像蛋糕上的红樱桃,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能做到这一点《大明王朝》首先讲了一个非常好的故事,“好者道也,进乎技亦”,踏踏实实得讲好一个故事,这是所有伟大作品共同的基石,《大明王朝》虽然是架空历史得再创造,但体现出的情境感浑然天成,人是情感的动物,对于真实异常的敏感,一个故事要打动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底层情感上的真实,这种真实情感通过细节不断堆积引发观众共鸣,最后达成质变。胡宗宪拜别严嵩,“白头师弟见面难”,严嵩情不自禁地抚摸胡宗宪的头发,此时无声胜有声。胡宗宪拜别严嵩,“白头师弟见面难”,严嵩情不自禁地抚摸胡宗宪的头发,此时无声胜有声。吕芳开导冯保,情到深处暗自神伤,“一朝天子一朝臣”,道尽心中的无奈。吕芳开导冯保,情到深处暗自神伤,“一朝天子一朝臣”,道尽心中的无奈。人活在这个世上所需要的最基本的道理并不复杂:认识自己的局限,以及体谅他人的难处,明白了这些就能更好地理清人和事,《大明王朝》是一个群像戏,人物繁多,关系复杂,但是这种复杂关系的背后处处体现着这种对每个角色设身处地的关怀,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关怀,《大明王朝》才能营造出这种真实的历史情境感。徐阶对严嵩说“明君在位,悍臣满朝,阁老最难”,这虽然是场面话,但也未必没有真心之处,十多年的老对手最终会升华出亦敌亦友的微妙关系。徐阶对严嵩说“明君在位,悍臣满朝,阁老最难”,这虽然是场面话,但也未必没有真心之处,十多年的老对手最终会升华出亦敌亦友的微妙关系。海瑞对王用汲说“两榜科甲从来取得是乡愿”,这是很伤人的话,也暴露了海刚峰自己内心隐藏的东西,但正因为超越了这些东西,才最终见证了两人友谊的伟大。海瑞对王用汲说“两榜科甲从来取得是乡愿”,这是很伤人的话,也暴露了海刚峰自己内心隐藏的东西,但正因为超越了这些东西,才最终见证了两人友谊的伟大。赵贞吉对谭纶说“罢了官也好,回泰州搞我的心学去”,官作大了便没有读书人,那是因为再也没有退路了,政老爹也曾勾起过归农之意,但赵大人只能一直走下去了,“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赵贞吉对谭纶说“罢了官也好,回泰州搞我的心学去”,官作大了便没有读书人,那是因为再也没有退路了,政老爹也曾勾起过归农之意,但赵大人只能一直走下去了,“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陈洪在裕王面前失声痛哭,虽然有作秀的成份,但也不乏对自己命运的感伤,一个干脏活儿的酷吏最终会在完成任务之后众叛亲离。陈洪在裕王面前失声痛哭,虽然有作秀的成份,但也不乏对自己命运的感伤,一个干脏活儿的酷吏最终会在完成任务之后众叛亲离。小阁老咆哮“这国库到底是他朱家的还是我们严家的”,一大帮皇亲国戚功勋子弟要养活,皇帝家的工程要伺候,北边要打仗,南边要通商,累死累活吃点夜草还被清流揪住不放,换了是你一样会委屈,“当家三年狗也嫌”啊。小阁老咆哮“这国库到底是他朱家的还是我们严家的”,一大帮皇亲国戚功勋子弟要养活,皇帝家的工程要伺候,北边要打仗,南边要通商,累死累活吃点夜草还被清流揪住不放,换了是你一样会委屈,“当家三年狗也嫌”啊。所谓诗意,就是捕捉和升华难以言传的真实,有很多作品,比如《大明宫词》,试图越过真实而用表象的手段去表达诗意,无一例外都是失败,因为没有真实作为基石,一切都是转瞬即逝的镜花水月,《大明王朝》的主线是反腐,权力斗争和财富掠夺贯穿全剧,但是我们看到了,这场斗争当中没有胜利者,所有人都失败了,这种悲剧气质最终发酵成为一杯味道悠长的苦酒。全剧的灵魂,海瑞,和之前《走向共和》里的孙中山一样,是一个在精神层面上的局外人,和剧中所有其他人都格格不入,他们代表了一种最纯粹的理想,所谓“旁观者清”,正因为他们都是局外人,所以都能准确得看到症结所在,但也因为他们是局外人,所以他们开出的药方都不能用,这种矛盾就是给这杯苦酒定味的那一丝味道,通过海瑞的矛盾,这杯苦酒中的诗意完全发挥出来,黄志忠老师在访谈中说,演了海瑞之后好长一段时间走不出来,我们能想像他的感觉,这种纯粹的力量确实很难让人摆脱。大兴的雪夜中冻死的灾民倒满了整条大街,《大明王朝》在大雪中开始,在大雪中结束,象征着一种循环,大雪兆的不只是希望,也可能就是绝望,如此交替,这场雪景拍得美极了,这种残酷的美丽震撼心灵。大兴的雪夜中冻死的灾民倒满了整条大街,《大明王朝》在大雪中开始,在大雪中结束,象征着一种循环,大雪兆的不只是希望,也可能就是绝望,如此交替,这场雪景拍得美极了,这种残酷的美丽震撼心灵。“君父知否”,面对这句话时嘉靖露出了他在全剧中唯一的一次惭愧的神色,面对这种纯粹的赤诚,所能作的也只能是无言以对的惭愧。“君父知否”,面对这句话时嘉靖露出了他在全剧中唯一的一次惭愧的神色,面对这种纯粹的赤诚,所能作的也只能是无言以对的惭愧。“在史册里,在人心里”,这句话给所有说“帝王将相今何在,化作荒塚草没了”的人一记耳光,陈宝国老师说《大明王朝》是一群真心作艺术的人一起忘我奉献的精品,这样的经历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一共也没有几次,这部剧也一样留在我们的心里。“在史册里,在人心里”,这句话给所有说“帝王将相今何在,化作荒塚草没了”的人一记耳光,陈宝国老师说《大明王朝》是一群真心作艺术的人一起忘我奉献的精品,这样的经历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一共也没有几次,这部剧也一样留在我们的心里。补充:张黎剧中所用到安哲罗普洛斯电影的配乐:1988年的《雾中风景》(袁世凯死亡,张之洞死亡,杨立青围困武昌的bgm);1991年的《鹳鸟踟躇》(嘉靖查账,光绪盖章马关条约的bgm);1995年的《尤利西斯的凝视》(光绪在瀛台的bgm);1998年的《永恒和一日》(海瑞出山的bgm);2004年《哭泣的草原》(嘉靖见裕王和世子的bgm)。
罗列一下,本剧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几个瞬间。沈一石擂鼓-15集剧中其他角色,每个人都有位置、性格和目的,因其不同而冲突。事出有因,行事合理,虽说是架空了历史,却让人觉得无比真实。沈一石的复杂在于,一方面身为红顶商人,他和不容他的社会有矛盾;一方面身为爱闲情雅趣的清高之人,他和商人的自己有矛盾。他是一个矛盾的悲剧人物。沈一石懂广陵散,广陵散是沈一石的向往。想当嵇康而不能,他砍琴烧琴。芸娘有才,他喜欢;高翰文有才,他欣赏。可为了讨迎奉,他将芸娘送给了杨金水;为了推行改稻为桑,他利用芸娘陷害高翰文。他作践自己爱的物、喜的人,也是在作践他自己。纵然经商成为天下第一,平时也要穿粗布衣服以示谦卑;在有情有义的锦衣卫朱七眼里,也不过是个不值一拿的小人物;自己的生死,不过是别人的一句话。悲剧的是,沈一石抛弃了一切,一番话说服了杨金水,托付了芸娘。而芸娘,和高翰文一样,不懂广陵散,并不是报答他人后有心出家,就是懂了广陵散。最后,转了一圈,带着高翰文,走上了沈一石的旧路。不甘,挣扎,却无用。烈火之前,爆裂鼓手沈一石,完成了自己的演出。海瑞向王用汲解释赵贞吉的言行-21集大明王朝的良心海瑞,大孝,爱民如子刚正不阿,人称海笔架。海瑞是个“直人”,印象之中这种人品德高尚却也不是那么“聪明”。而海瑞在剧中,却是个厉害的有些让人看不透的人物。海瑞基本逢争便胜,每每总能占住圣人大义或大明律法。用自己的名声和裕王的那一丝关系,以悍不畏死的刚正姿态,无往而不利。海瑞在准备万全、做人生最后一次挣扎的沈一石手下的打了个平手。赵贞吉这个和胡汝贞并称二贞的朝廷栋梁,其行为目的、其贪名求权之心,被海瑞看了个底朝天。收复县丞和牢头,再骗制造局的人当人质;进京直奔六必居写字,告诉京城海瑞来了,给皇上打针预防;不让王用汲随其他京官去闹事,说无用,但也不阻止去闹事的京官,即是阻止不了,也是为己开路;买棺明死志,贺表拖到最后一个上,让皇上必然看到。都是在体现海瑞的谋定后动眼光毒辣。那海瑞审讯郑何二人的目的,就值得重思了。海瑞的政治理想是皇帝与大臣共治天下,而现实是嘉靖躲在幕后,执掌朝局。在别人只看到,只有不涉及皇帝才可能搬倒严党时,海瑞看到即使搬倒严党,于时局于天下无用。所以,扯上制造局和宫里,就不好扳倒严党,众人以为这是海瑞迂腐不知变通。而海瑞自然也知道这会让事情多起波折另生事端,那他为什么要如此审讯郑何二人呢?或许就是在“邀直名”。这样不仅可能进京升官,更能有个“直名”。因为有“直名”,嘉靖才信海瑞是大明第一良心,而不会真的怀疑是不是阴谋。才能让“无父无君”的海瑞活下来,才有直谏的意义。而不是随便拉点人陪葬,嘉靖除了生气毫无自省。虽然嘉靖已经老了,虽然共治天下的政治理念也不合祖制,大明律法更没有写,但海瑞,要去实现它,天下第一的直名是必不可少的。嘉靖运筹帷幄执掌朝局,海瑞却翻了他的天。严世蕃“搅吧”-18集&严嵩令严世藩给胡宗宪写信 -25集“搅吧,搅吧,你们就搅吧!”嚣张跋扈的小阁老,指着道貌岸然的张居正,这口词,说的有味道。晃动的镜头,色厉内荏的威胁,无不揭示了严党的岌岌可危。严世蕃指责张居正:“你也敢跟我侈谈为国!国库空虚,我们想方设法弥补亏空,你们却釜底抽薪。你们几时想过国,几时想过我大明朝!”“搅吧,搅吧,你们就搅吧!搅的胡宗宪前方打仗没了军需,吃了败仗;搅的东南大乱,把大明朝亡了,老子无非陪你们一起完命就是。”而后,严党要倒,严嵩令严世蕃给胡宗宪写信:“让他一定在这半个月以内打好几仗,稳住东南大局。”“听了!打好了这几仗就休整,倭寇不能不剿,不能全剿,这才是要紧的话。朝廷不可一日无东南,东南也不可一日无胡汝贞。”说到这里,奸猾机灵的严世蕃提笔开始给胡宗宪写信。“倭寇在,汝贞就在;汝贞在,就没有人能扳倒我们。”什么为了大明朝,什么为皇帝遮风挡雨,到头什么都不如自己的身家性命更重。欲行养倭自重之事。严嵩厉害,不只是他自己说的能识人会用人。用关键的人到关键的地方,严家便能不倒。更是他大奸似忠,似得,连他奸猾机灵的亲生儿子,都给骗了。杨金水受刑-27集之前并不知道,杨金水是不是真的疯了,还问了别人。看了受刑时,杨公公微微颤抖的手,惊到,装的啊。杨金水,忠。为了不牵扯宫里,为了顾及皇上的脸面,为了阻止海瑞再审下去,更为了给皇上给别人一个交代,他只有,装疯。所以他必须忍得了自己的肮脏,别人的虐待,忍得了陈洪多次向别人炫耀的极刑,也忍得了未来不知道多少年的装疯卖傻。所以他对皇上说的话、演的戏,交代了别人,赔上了自己。所以有吕芳接走他时,河边的悲怆。吕芳与冯保互拜-37集点睛之笔,照应开篇。嘉靖点评冯保——今后能杀陈洪的,大约便是此人-39集嘉靖不喜屈颜魅上出卖吕芳向上爬的陈洪,所以,陈洪得死。嘉靖让陈洪掌印,是吕芳瞒了审讯的供词,拿着就去找严嵩和徐阶。郑必昌何茂才是严世蕃用的人,拿的,自然是大大不利严党的供词。嘉靖对吕芳说胡宗宪不说实情是公忠体国,那吕芳如此,不也是公忠体国么?嘉靖赶走吕芳,自己闭关,无非是为了让陈洪上位,当二祖宗。严党已经尾大不掉,到时候抛弃他们了。严党在,吕芳的忠就够用了;严党不在,严嵩父子为自己遮挡的那些风雨,却不能重新淋到自己身上。嘉靖用的,是陈洪的狠。陈洪狠,旁人恨的就是陈洪。一方面密令监视严党准备杀了取钱,一方面又将陈洪推给严党,让徐高张三人与陈洪对立。虽然给他儿子说,留了徐高张三人,依次用之。柿子大伴冯保,当年也是打得死大臣,抢得了首报祥瑞的人。还比陈洪能隐忍的多,和陈洪之间的仇,自然能在裕王登基后上位,杀了陈洪。严嵩会用人,用好关键的人,自己方能不倒。嘉靖更会用人,严嵩就是嘉靖用来给自己挡风雨的人。大臣们都是嘉靖手上的棋子。让棋子猜自己难测的天威,猜对了的赏,错了的罚。裁判之权,永远握在嘉靖手里。能让嘉靖欣慰的,只有不是他棋子却为他好的李时珍和海瑞。嘉靖有时候也有趣,卖些傲娇萌。知道李时珍的药好,自己修仙修了二十年抹不开面子吃。吃了好了,病重了再想起来。黄锦不在,还让徐阶去熬药。自己本就想放海瑞,然而徐阶两份奏章,一份报喜一份动情,算计自己。当着徐阶的面,勾了海瑞,却让瘸腿黄锦走着去,涮了徐阶一脸。天威难测的嘉靖,自负过了头。黄河的水用多了,也误国。
历史、政治角度来说:整个事件都是虚构的……导演、编剧不过是通过虚构的历史事件来试图解读真实的历史人物,这一点,非常成功,所以大家觉得好。并且……你懂的,还有影射,所以,首播一轮即遭到在上星卫视禁播。影视角度:不是专业的,来胡说两句。导演张黎非常偏爱历史题材,无论是早期的《雍正王朝》(张黎是艺术总监,此片和《1566》一样,不能算作“真实历史”,只是影射现实贪腐,只不过这部剧有一个被塑造成“伟光正”的雍正皇帝。而1566却悲观得多,这也是1566遭禁的原因),还是后来的《走向共和》(同样遭禁)《大明王朝1566》《人间正道是沧桑》,再到11年的《辛亥革命》。每一部都是用心之作。张黎是个有理想的导演,试图把自己理解的历史与自己希望的现实结合在一起,是他一直在努力的。这一点直接体现在镜头语言上,并且几乎是在用拍电影的手法在拍电视剧。(高清大图太难找了,也未按照剧情顺序排列,大家将就看吧):这是第一集第一个镜头。午门外杖责以天不降雨而批评嘉靖“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的钦天监监正周云逸。这是第一集第一个镜头。午门外杖责以天不降雨而批评嘉靖“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的钦天监监正周云逸。占镜头二分之一的昏暗的天空,作为背景的冷冰冰的午门,毫无表情的行刑人员,一个痛苦却坚定的大明官员。迅速介绍了本剧背景:天空:代表晦暗不明的朝局、腐败无处不在的政局;午门背景:代表皇权、嘉靖。却无处不在,是一切现象背后最大的操纵者;面无表情的行刑者:代表冰冷的大明统治机关;周云逸:代表抗争的人,试图改变的一帮人。抗争的周云逸、海瑞、王用汲,痛苦却坚定;改革的徐阶、张居正、裕王(隆庆帝)、胡宗宪,他们不断的周旋在诡谲的朝局之中,隐忍并且坚定。这个镜头奠定了整部剧的基调。严嵩之子严世藩退朝后指责徐阶、张居正。严嵩之子严世藩退朝后指责徐阶、张居正。镜头随严世蕃移动而后退,画面急速运动,并左右摇晃。咄咄逼人的严党,虚浮的严党威势,岌岌可危,随时可能倒下。内阁与司礼监“改稻为桑”方案会议(或财政会议,记不清了)。内阁与司礼监“改稻为桑”方案会议(或财政会议,记不清了)。俯视镜头:俯视镜头使视觉范围内的物质对象显得卑弱、微小……由于心理上的作用,俯视镜头的角度越大,其中的角色对象动作变得越缓慢、无力、呆滞,充满不自信或幼稚感。()代表历史的洞察和蔑视。司礼监与内阁左右分列:两股政治势力的分庭抗礼。中间偏坐的严嵩:中心位置,皇帝的代言人,也表明严嵩是嘉靖皇帝一手造就的。偏坐,虽是礼法使然,但也意味着皇帝对严党生死的主宰。发布《罪己诏》时大内(西苑?)的一系列空镜头。以及其他时候时常出现的宫廷内景空镜头(抱歉,实在找不到这些图了)(发布《罪己诏》时大内(西苑?)的一系列空镜头。以及其他时候时常出现的宫廷内景空镜头(抱歉,实在找不到这些图了)()。威严、高处不胜寒的皇权。嘉靖的离群索居,却又能左右朝政。昏暗的天空。即使发布了《罪己诏》,也不能改变大明黑暗的政局。第一集,久旱降雪。司礼监集体前去报祥瑞。第一集,久旱降雪。司礼监集体前去报祥瑞。古典的油画构图。五人各自的面目,阴鸷、虚伪。主体人物掌印太监吕方(历史原型:李芳)的艰难维持,其他三人都看向他,询问意见。身后秉笔太监陈洪却抬头看天,暗示陈洪后来的背后暗算以及观天颜而媚上的举动。面部中特写。视察灾情的海瑞。突出了海瑞的愤怒、落寞、无力、不屈服。脸上、肩头的雪,是海瑞的重担。面部中特写。视察灾情的海瑞。突出了海瑞的愤怒、落寞、无力、不屈服。脸上、肩头的雪,是海瑞的重担。应该是最后一集。应该是最后一集。暗处龙椅上的嘉靖:没有希望、黯淡无光的嘉靖朝前景的暗中的海瑞:执着的失败。裕王(隆庆帝)、皇孙(万历帝):顶光,暗示着希望(历时16年的隆万大改革)。整个镜头的光线昏暗,满满的压抑,而且有深深的仪式感。暗示着大明王朝必将走向终结,两个光源(注意,是“骷髅光”)也不过是王朝最后的一缕暮色而已。以上,非专业瞎说,各位轻喷。————————————————分割线————————————————本人个人公众号【chencha-xinshu】陈茶煨新书用历史这碗陈茶,炖出一段段鲜活的文字……欢迎关注!
首先这不是同一导演执导的《雍正王朝》那种”古装剧“,而是”历史架空剧“。不要把剧中事件当成历史事件。起初因为某论坛有一群人拿剧中人物头像和名字当ID,多年不看电视的我才有机会知道并观看这部剧,在第一集就被嘉靖朝就入阁的青年张居正和玉树临风的帅哥严世蕃吓一跳,心说还能更扯么?——后来有人给我解释了才释然,这是以嘉靖朝人物和历史背景为材料的一个架空故事,不是历史再现。先不谈情节,该剧最大的亮点剧中的表演效果很“正”,这是国产剧(无论古代现代题材)很难做到的,除了过于现代的口白(照顾观众水平,可理解)和错位的称呼(电视剧通病,明代内监一般不称呼皇帝“万岁爷”或者“主子”,官员之间也不会互称“大人”)让人有些略微出戏以外,片中塑造的明帝国统治阶级群像是非常到位的。哪怕高拱、张居正等人的官职被编剧修改得面目全非,但如最高票答案所分析的那样,编剧精心设计的台词和一帮老戏骨的演绎,给观者的感受:就是一个皇帝和一群官员、太监在活动,而不是一帮生硬的演员在混工时,后者是各类雷剧的通病。论坛里的评价很精准:“当年并没这回事,但要是有这回事,那帮人就应该这么干。”要达成这个效果,编导本身要吃透历史人物和事件,演员的素质修养也要有保证,以上种种,都是商业时代的影视行业中绝对稀缺的资源。特别提一下陈宝国的表演,饰演朱厚熜这样的,以阴沉内敛,离群索居形象示人的帝王,比之汉武唐宗或康熙雍正一类脸谱化的“英明神武”皇帝要难得多,不是甩膀子吊嗓子发王霸之气就能解决问题的。“七爷”演的道君皇帝,兼具深沉的心机和朱明皇族遗传的偏执色彩,可谓入木三分。剧本的情节嘛,除了人物官职设定上并没按史实来,核心情节槽点也比较大:改稻为桑这种复杂的事情在农业社会根本不是三五个月能办完的,就算临时换种桑树也不能变出多余的蚕种和蚕茧来,总之借古讽今的迹象很明显,21世纪头十年文艺界很是喜欢干这种事情,不多提了。论坛里总是对湖南台制作并播出这样严肃丰富的正剧感到惊讶和遗憾,颇有明珠暗投之论,私以为谬矣。其实,湖南台麾下制作团队光谱之广远超外人想象,但为什么其节目风格定位一直给人以轻浮反智的印象?说白了还是市场本身的要求而已。外推而论,影视剧迷们整日高呼“国产无好片”,但计划经济时代可以调集全国人力物力拍《三国》、《红楼》,如今显然不可能了,虽然那批创作者和表演者(及其徒子徒孙)大多都还在,那样的作品问世的可能性,却微乎其微了,一言以蔽之,你们出的价钱不够高啊!
如果这世上没有海瑞,谁来制止朱厚熜?虽已有诸位珠玉在前,但海刚峰精神长存,什么时候写都不晚。“万方有罪”这话是历代帝王的伎俩,天下有灾,归结于己,旁人就不便多言了,但那也是真正儒家的理想,“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只有这般,不把责任归结给平民,天下才能大治。平民都是普通人,“上周密而下悬疑,上失德而下逐利”,能够在这种趋势中抵抗住利益诱惑、甘心牺牲自己走向大道的人是有,但这种人很少,你也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人。儒家的王道追求的是让一个普通人在最简单的情况下知礼守法,而不是希望每个人都成为敢于反抗的超人。过去常说封建礼教食人,孔孟之道食人,是这样吗?不是的,食人的,是为民父母行政之人。说了这么多,该引进我们的电视剧了,这部电视剧正是诉说的这个道理,历史上的每个时候都有着它的缩影,它有着普通人的向善和妥协,也有着官僚的欺压,还有着阴沉可怖的朱厚熜,同时更是存在着不屈的海刚峰。中国历史剧浩浩荡荡几十年,其间有台词“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者,唯有《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前者是写实之浩荡大江,后者便是写意之巍峨高山。前者于已有叙述,这次说说后者。写意有二,一是刘和平之剧本正气,二是张黎之镜头凌厉。剧本正气如上所言,从第一幕的针锋相对,周云逸、冯保、严世藩、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吕芳乃至嘉靖,短短几万字的文字间,一个个人物就立了起来。有不屈不挠最后惨遭杖刑的周云逸,有想爬高位却还不够格的冯保,有精打细算同时咄咄逼人的严世藩、有老于世故表面波澜不惊的严嵩、有心机深沉善于权衡利弊的徐阶、有正气凛然可却脾气暴躁的高拱、有沉稳大气兼有心怀苍生的张居正、有擅长圆场总是大事化小的吕芳,还有——还有高高在上掌控一切阴阳调和的嘉靖。这些人历史上有没有过这一场廷议我们并不了解,但在这短短的数万字间,这群人物就从史书中跳了出来,你可以说当时他们的官位不对、可以说当时严世藩是丑八怪,但无论如何你不会说他们历史上的形象不是如此。这是魅力。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这场廷议中,嘉靖才是那个最后的拍板者,仿佛这些其他人都只是棋子,他一个人孤独地在下着“天下”这盘大棋。这正是我上面所说的:“能够在这种趋势中抵抗住利益诱惑、甘心牺牲自己走向大道的人是有,但这种人很少,你也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人。”只是在这样的世界中如果不存在这样的人,那这个世界是很可悲的;电视剧里没有这样的人的话,那就是历史(《北平无战事》,比较见)而非有张力的电视剧了。周云逸后继有人,尽管第六集才登场,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他给人的印象一直是迂腐,但在这儿,这个人以极快的速度,占尽了本书至阳的那一极上。故事的运转由此开始,到扳倒严嵩时是一个小高潮,可是严嵩充其量是嘉靖手下的一枚棋子,到最后不过是杨修所言之鸡肋罢了,这盘棋还没下完呢。阴阳棋手终归是要对弈的。海瑞和嘉靖交手共三次,第一场是《治安疏》与嘉靖之痛击,第二场是海瑞与主审(来人未知)之抗辩,第三场则是本剧最大的高潮,也是全剧本最深的地方。不同于武侠电视剧的高潮是打一架,也不同于帝王历史剧的高潮是那些大事件,这场戏简简单单,四个人,一笔架一支笔,大明江山的“山”,天下江山的“山”。在这场对弈中,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因为这不是一个光明战胜黑暗的故事,黑暗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坏的,但黑暗不代表就是坏,刘和平借嘉靖之口诉说出了古今的帝王术,这帝王术也是这盘棋中的人们被迫卷入各种故事的根本原因。君既不是山,臣便不是江。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数省两岸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两岸数省之田地,不能只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只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只要朕用长江而废黄河,朕其可乎?反之,黄河一旦泛滥,便需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黜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炼等人的道理。说出这番话的《大明王朝1566》,从深度上已甩其他历史电视剧几部《雍正王朝》了。我们大哉刘和平先生后,再来看看张黎的镜头。张黎的镜头素以晃中有幻著称,《中国往事》中已经走火入魔,但是在他手里头最厉害的三部,《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和《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恰到好处炉火纯青。我们看袁世凯请得宣统退位后的鹤步,我们看杨立仁得知瞿恩死后的模样,我们还看到周云逸一个人跪在诺达的紫禁城面前的无力。这种无力感,在后面的场景中屡屡出现。阴沉可怖的天空,在周云逸的出现后,那背后出现光亮。这种个人和皇权之间的对抗,往往在张黎的镜头下变成了浩瀚的天空下阴沉沉的皇城,这种不自觉的压抑感笼罩着看似并不压抑的电视剧。有人说张黎是在拍电影,实然,每当这种看似文戏却剑拔弩张的时候,他镜头的纵深感,光影的深邃和亮丽都在痛击着我们的内心,不知不觉中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残酷、政治的无情。电视剧太多了,我们一一拉片的话工程量巨大,因此这里镜头直接转向最后一集。恰如光影一般,幕后的嘉靖是阴极,中间的未来隆庆和万历被阳极海瑞夹在其间,那是“天下”,这是大明江山的“山”字,也是巍峨的棋盘。云在青天水在瓶。倪大红、王庆祥、张志坚、王劲松……还有好多,以及陈宝国和黄志忠。你可以看到他们的话剧味,字字铿锵有力,面面贴合人物,有的演得很松弛,有的演的很有张力。几乎每个演员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这点说过很多了,不再赘述。——————顺带附送:,本文同时发于微博,望诸位转载时前去微博。
山形依旧枕寒流(文王问子牙如何治世,曰:王者之国,使民富;霸者之国,使士富;仅存之国,使大夫富;无道之国,使国富。)刘禹锡的诗作题目,不涉政史,只说一点剧情。波谲云诡,意义深远的一部电视剧。时刻流露出的国学、人文、细节都让人思考后由衷赞叹。锱铢与秋毫的情节早已被诸人津津乐道——包括每个剧情中的牌匾竟无一重复、每个矛盾的伏笔都蕴意深邃。“诚如创作者所言,嘉靖至阴,是最高权力境界的孤独者,无为而无不为;海瑞至阳,是最高道德境界的孤独者,无畏而无不畏。”——《太极.利剑.雪》在本片的第四十六集中,嘉靖、隆庆、万历三人的“山”形构架也是如作者索要表述的中国金字塔式结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数量上的山形结构、利益获得的到山形结构,无一不围绕着这个主题,而统治阶级却不愿且不能承认这个事实。编剧与导演在此借用嘉靖的口引用刘禹锡的竹枝词其二“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来反驳海瑞:表面看似言辞凿凿似乎是江水拍山而去,无论律诗绝句,通常首句叙事尾句抒臆。刘禹锡表意写男女之情(姊妹篇的“道是无晴却有晴”亦是如此),前两句以山桃红花、江水拍山为铺垫白描,后两句引出男子的情感实则花红易衰,女子的情感实则水流无限。春水明喻女人的爱慕轻轻拍打青山暗喻男人的薄情。实际上诗句暗含的结果是几千年来,水始终无法将山撼动只能围绕脚下环流而去,男权与君权地位的象征是不可动摇的。刘禹锡的寓意在此,编剧与导演让嘉靖说出此诗的意思亦是如此——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覆舟之后立即会有新舟航行,统治阶级无穷尽,山与水的关系亦是永恒如此。海瑞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悉数不懂(本片第十七集与高翰文言),他不知道如何反驳古人的这句嘉靖在此引用的看似并不恰当的句子。古代文人,尤以海瑞之类对善恶是非相当根深蒂固,对先贤大哲的道理深信不疑,他从本身也无从反驳。所以此时,海瑞只有默不作声甘愿服输。嘉靖虽不愿其实默认为君如山的事实,于是其明贬海瑞实下台阶道:“你岂止这个比方不甚恰当,在奏书里妄谈尧舜禹汤、妄谈文宣光武、妄谈太宗宪宗、妄谈仁宗世祖,既然为君是山,哪座山还在?”嘉靖这样问当然不是要敲山震虎老告诫海瑞只有朕在,以嘉靖的精明怎么会不知道海瑞接下来能说出都在人心来?他除了要借海瑞之口训诫儿子和孙子要为贤君之外,主要为了引出后面的长江黄河论。这段话也是全剧最为精彩的一段话——“古人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劝朕只用长江而废黄河,朕岂可乎?反之黄河一旦泛滥便需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要罢黜严嵩杀严世藩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需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要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胜、沈链等人的道理。”关于这段话的争论此起彼伏,表面上是嘉靖教导海瑞为君与为官全然不是一个道理:为君要平衡天下,平衡党争、利益、权力的分配,以党争来巩固自己的权位。所以他需要张璁来平衡杨廷和、需要杨廷和来平衡夏言、需要夏言来平衡严嵩、需要严嵩来平衡徐阶,反之亦然。所以第一集的台词也就完全铺开“没有奸臣”,只有权臣。实际上嘉靖要告诉海瑞是何为权臣,突出为臣的道理——朕心里装的是九州万方尽在掌握,阁老小阁老要的是银子,徐高张他们要的是阁老的倒台他们的当权捞银子。至于淹几个县,饿死己方百姓在他们所有人看来都不算什么。忠奸亦如太极。谁说明着贪的严大书法家就是奸臣了?背地里干些什么的徐高张他们会让你海瑞知道?无论如何,统治阶级的利益永远不会与被统治阶级的利益一致,所以导致了永恒的矛盾——嘉靖这段精妙的为君之道在海瑞听来无能为力,却又无可反驳。海瑞终究不是皇帝,他属于被统治阶级的一名弱者,他只生存在自己的道德境界,即便让他当上皇帝又能怎么样呢?黜尽全部与他思想不和的人么?要顾全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就必然会得罪统治阶级的利益,于是与一个位高权重的统治者也会不保。这便是最高统治阶级若愚的精明与深邃的无奈——为了权力。文景之道国富民强却饱受非议,诟病曰外族掳掠懦弱至极;武帝之道外强中干却饱经赞许,美谈曰灭逐匈奴扬我国威。海瑞的道德境界里只存在尧舜禹汤、存在于大道之行也。对杀父外族镌骨琢心,对文景之庶向往之至,钱与面子都要的时代不但汉朝做不到,唐朝做不到,明朝也做不到,任何时代都做不到。于是海瑞再无他述,他不能从一个百姓的角度去权衡帝王的道理,不能从一个臣子的角度去指引君王的权术。他留下了全部的不甘,心中遍遍浮现的饿殍遍野飘雪陈尸就随着万方的权利去让后世万代评述吧。只留下一句“甘愿伏诛”便是抗议的最好应答。全剧的最高只会者嘉靖皇帝却用一个双矛盾的双全之策(这是嘉靖的擅长之术,也是其无尚智慧的体现之一。在之前的第四十五集让瘸腿的黄锦去传达他决定杀海瑞的圣旨时已经体现地淋漓尽致)保全了海瑞——其最终用意是不杀,之前借口道“你自比比干,可朕不是纣王”;但是海瑞的奏章着实对当朝皇帝大不敬,痛斥与精神鞭笞在位统治者,这放到任何时代都是罪当灭门的。于是这让隆庆感到为难——不杀这个大不敬父皇的海瑞就是不孝,就是承认父皇的昏庸无道;但是又如何能去杀一个为了天下百姓安危而冒死进谏的直臣?精明的嘉靖早就看到了这点,于是他只能再为儿孙为个好人,决定自己来杀海瑞即使要背上纣王的恶名。很多人看到此处都觉得嘉靖到底是个昏君,连海瑞当时的表情也不能理解:那种错愕与惊讶。但如果细心体会不难发现,嘉靖自知已经膏肓之时命不久矣,他已等不到杀害瑞的那一天——他第二次许下了杀害瑞的诺言却第二次饶恕了海瑞,而释放海瑞的声名却留给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他背上了黑锅,却留下了全部。至此,嘉靖含泪遥叹自己的孙子都不认朕的时候——那种权力最高者的无奈、孤独、落寞与用心良苦的无人理解,也只有他自己能体会。编剧认为这样的嘉靖太悲惨太遥不可及,于是最终,他最大的“敌人”在他死后“沥血恸陨”。嘉靖无尚的智慧其实并不伟大,大明王朝在他无与伦比的太极般的制衡中不断衰弱着。其实这并非嘉靖之过,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在中后期都必然走向没落,依然如同一个“山”形。只是继往开来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从来只喊口号表决心,代复一代地步前者后尘罢了。最高统治者平衡高阶统治者的权力和利益,统治阶级的运转恰如一轮太极,时而看似本末倒置,时而看似有板有眼。实际维持太极运转的“道”所承受的压力,是难以言状的。(三年前写的文章了吧,每次看过一遍电视剧和原著小说所感悟的都会有新东西。无论编剧和导演是否要表达的如此多的被现在诸多观众所领悟出的含义,起码他们的作品引起了很多人的思索,这就是成功。要表述的历史未必要一板一眼地去讲述,能让人边看边学习的,才是真正的佳作。)
贴个以前写的过来—————————————————时间分割线—————————————日晚23点49分,星期三,晴,看完了《大明王朝1566》。仅为娱谈,没本事作史料分析,只是电视剧的观后感而已,高雅人士定会失望的。在一个连穿越都普遍回到清朝的电视剧泛滥时代,宋明这两个特色鲜明的朝代却较少的为众多电视剧忠实粉丝如我所关注。宋朝是公认的富庶繁华之朝,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在这里达到了一个顶峰,明朝是饱受争议的朝代,中国社会的腐败、人情、控制也都暴露无遗达到了顶峰。嘉靖帝最后与海瑞和隆庆万历对话时说,长江之水从来都清,黄河之水从来都浊,海瑞劝我只用长江之水,可是他不知道历朝历代哪个皇帝能只用长江而弃黄河,这个道理海瑞不懂,裕王(隆庆)和世子(万历)要懂。有的帝王喜用长江,有的帝王善用黄河,但是功过是非又岂能仅以长江而论。这里就提到了三个人物,咱们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嘉靖,还有他的儿子隆庆孙子万历,隆庆和万历以及后来推行的改革在这里就不加赘述了。咱们这位主人公嘉靖可是一个非常有性格也非常刚烈的孩子,时不时就让诸多大臣们头疼一下。请注意我这里提到的是大臣们,更为确切的说法是文官集团,这个说法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人肯定不陌生。所以为了更好的说清楚嘉靖帝的复杂性情,还是要先说说咱们文官集团的厉害。文官集团的来头可就很大了,上溯几百年甚至千年,中国社会形成的文人风气始于儒却又不限于儒,经秦皇汉武多次篡改,咱们这群文人从小可都是接受的是辅佐皇帝处理朝政更好的维持帝王独裁制度的本领。哦,对了,咱们这又不是写骈文,犯不上先引经据典然后把本事捎带略过最后再升华一下,呵呵,咱们收回来。朱元璋创立明朝的时候,文官集团的上疏机制倒是设计的非常好玩,他一方面允许大家言论自由,另一方面又让东厂(司礼监、镇抚司)看管好各官员(尤其是京官,也有地方官员)的一举一动每天都要上报。嘉靖是一个非常刚烈的人,也是明朝史上东厂势力最为不怎么猖狂的一朝,同时文人集团控制国家决策的手段也是非常成熟了。皇上吧,你在那儿呆着,就得接受各文人集团给你预设好的内容进行议事,而且结果还得听文人集团的。如果皇上你不听话,比如文人们想要什么样的答案你偏要不听他们的,文人们有的是招数对付你。反正你是一个人,我们是很多人;你是不知道百姓疾苦的,我们是接触百姓的,百姓疾苦不疾苦我们说了你才知道;你是不是昏君,也是我们说了算。比如,皇上一天到晚必须勤勉于政,如果有个什么小嗜好,比如宠幸妃子啊,或者是和哪个宦官走的近啊,或者是看谁不对眼想杀啊,都要经过文人集团的认可,否则,文人集团有的是人进行进谏,严重的还可以死谏。对于皇帝而言,进谏的文人如果杀了,那正好成就了这个人的忠义之名,以后史书上或者实录上总会流芳百世,而你这个皇帝就是亲小人远君子的昏君;如果不杀,那就相当于顺从他们的意思以后要改正了;如果既不杀也不听,把他姜汁,没关系,他会因为上了这道疏而被众文人们看重,早晚有一天会再高升的,到时候可就由不得皇帝你了。说了文官集团的能力,好像皇帝像个傀儡一样,可是咱们嘉靖帝并不像他儿子隆庆那样软弱,他就一定要折腾些事情出来,他就一定要保留自己的小嗜好,就一定要和文官斗,就是不服,看谁更没底线,这场博弈看谁是赢家。首先说嘉靖的第一个嗜好,当皇帝之后又不让出宫,实在没意思了他就喜欢盖房子玩。去过故宫的人应该都会发现大部分宫殿在嘉靖年间都修缮过,后三殿中间那栋还是嘉靖盖的。理解一下,他天天就那么一亩三分地里面呆着活动,再不让他住好点,就像咱们天天宅在宿舍还希望宿舍里面有吃有喝还能上网呢是吧,这个要求不算太过分吧。可是修宫殿的钱哪里出呢,文官们开始想辙了,从国库出。可是国库的银子哪儿来的呢,税收上来的,税收上来之后国家还有很多要用的地方啊,比如要打仗啊要给官员发俸禄啊要给百姓们发福利啊(各处水灾旱灾神马的都要安抚啊,否则就反了),那还是不够怎么办,加重税负,税赋已经很重了怎么办,坐吃山空。终于有一天,国库亏连续空了也就是财政赤字了,咱们才户部大臣也就是财政局的开始和内阁商量了,怎么办呢,没钱了啊,各处都要用钱挪不开了啊。内需拉动不了就走贸易吧,于是就开始想着和外国人做进出口买卖,届时我国出口最多的还是丝绸,要跟各国谈生意把丝绸卖给他们。钱就有了吧,那丝绸哪儿来呢,当然是织咯,可是织丝绸得有桑来养蚕啊,所以内阁想了个改稻为桑的策略让大家都去种桑吧。可是南直隶(江苏,不是河北南部,明朝是两京一十三省,有北京南京两个京都,所以南直隶指江苏)的农民不想种桑,因为种了桑就没有稻子吃饭了。其实种了桑换了钱不就可以买米吃了嘛,可是事实上并非那么简单,有了改稻为桑的国策开始,各部门衙门正想着怎么从里面捞油水呢,大家就想着说用低价把大家的地都买来让农民租种,这样各衙门和相关商人就可以赚到很多银子,因为他们是国营的所以不交税(商人的最后其实还是进了衙门口了)。这样的话百姓们自然不种桑。不种桑衙门就各种硬办法推行,此处可显示出严嵩和严世藩(一定要分开说,严世藩实在没有他老爹厉害)用的人了。嘉靖二十年不上朝,严嵩把持朝政二十年,用人治人都是他在办,皇上很多事情只能通过他去办。可是如果把百姓逼急了也不是嘉靖想要看到的,所以朝野中又有各种所谓的清流其实也就是文人集团的一部分开始上疏说不能再逼了。改稻为桑虽然后来实施了,可是实施过程并不顺利,严嵩的势力也到了尽头。这个故事牵扯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就是朝廷没有钱了,就逼百姓,又不能逼反了百姓,就开始掠之于商抄商人的家以平众怨气。商人的家抄了还是不够,那就抄官员的家,在适当的时候把严嵩父子办了抄家。这样就有了钱,这时候户部开始盘算了,打仗要给兵部拨款,前两年都没发的俸禄要给官员们发,前两年受灾和加重税赋的地方要进行救济,皇帝的宫殿也要修,怎么办呢。第一次文人集团推出的方案里面当然以民生为大体,先拨兵部然后分给官员发俸禄最后给百姓们拨点,剩下的给皇上盖宫殿。嘉靖帝可不是好惹的,岂会接受这等分摊方案。他清楚的知道官员们在里面是怎么分成的,搜刮百姓们的钱他们分七成,才给嘉靖三成,嘉靖都认了,现在好容易用各种手段抄家来了钱,最后才分给自己盖房子玩,当然不开心了。然后嘉靖就以各种名义生气,生病,反正担心龙体的是你们,看谁玩得起。文人集团没办法,只能从兵部官员和百姓口里都抠出点来给嘉靖盖房子玩,让兵部年底就把大殿都赶着修好。文人集团第二次给嘉靖帝的方案里面盖宫殿那一项增加了一百五十万两(海瑞过年买鸡鱼等年货才花了十五吊钱而已)。年底了,嘉靖把宫殿修好了,可是文人集团的俸禄没发,百姓们也都饿殍遍野,文人集团又开始闹事了。大家开始集体上疏,大体意思是明着说内阁治理不善实际上骂着嘉靖不该修宫殿搞得自己没钱过年百姓饿死了。嘉靖也不是好惹的主,当年嘉靖开始信奉长生不老术修宫殿不上朝的时候,更多的文官跑到殿前来跪着上疏,以为责不罚众还可以博得清名,实际上都被嘉靖杀了。这次嘉靖被这么一小撮文人威胁了,他才不稀得听他们罗里吧嗦的半天,直接把他们在殿外打了。这就是咱们刚烈的嘉靖皇帝,从来不受文人集团的胁迫,看谁玩得过谁。缺了谁我都能撑起这片天。后来,宫殿修好了,众大臣上疏奏贺表写青词(嘉靖信道,青词就是他们用来鼓吹一番的工具),有些大臣不满就没上奏,嘉靖不开心了,跟我玩是吧,老子就跟你们赌气,看谁更喜欢赌气更喜欢玩儿,贺表不够老子就不乔迁新居,哈哈!于是文人集团又杯具的发现,贺表不够诚意不够咱们这位皇帝就不往新建的宫殿里面去住,还说了一堆责备自己的话,文人集团不得不服了。于是,众多文人开始一个不落的上贺表,心想皇帝这次你该高兴了吧,结果没成想半路杀出个海瑞来,把嘉靖惹得个气的差点晕厥。看过《万历十五年》的人应该都记得,黄仁宇说海瑞是个很2的人,这个人总是很自以为是还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样子,一辈子就是为了以博直名,其实这也是很多文人的想法,只是海瑞是个更极端的例子罢了。这种人对于皇帝而言最头疼了,你觉得他很烦吧,你还不能把他怎么样。海瑞在死谏的奏疏里面把嘉靖和众臣子骂了个乱七八糟一无是处,好像全朝野就快亡了似地。忧国忧民之心是不错的,这种精神也是可嘉的。可是毕竟最后给明朝做实事的还是受王阳明理学影响的那批做实事的官员啊。直到最后嘉靖挂掉,海瑞才被隆庆放出狱,也没杀他。嘉靖的另一个嗜好就是装神弄鬼相信长生不老。其实以嘉靖的聪明程度,一个能利用严嵩利用东厂专制几十年朝政的皇帝能够不知道以往多少皇帝相信长生不老却最后都挂掉了吗。其实道他应该是信的,但是还不至于全信,至于长生不老只是他用来唬住文人集团的一个手段而已。嘉靖虽然不上朝却对每个官员的每个心眼都了如指掌,他用人也知人,专制独裁却并没有给隆庆一个烂摊子,隆庆无所作为就能让百姓过了几年安稳日子不得不说跟嘉靖对于文人集团的训练还是有关的。至少在嘉靖年间宦官的势力和文人集团的一些恶习还是得到了一些减弱的。嘉靖是个很有争议的皇帝,虽然并不仁德,却可以驾驭专制这种体制,至少并没有把情况弄的更糟。作为一个平常人,我还是很佩服他的智商滴。隆庆皇帝这个人比较倒霉,从小不受他爹宠爱,导致性格比较奇特,万事小心翼翼,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也没有什么大的过失,其实这种人反而适合在文人集团机制比较成熟的时候当政,只是不要被架空了才好。不像他爹嘉靖那么有性格。太有性格的人一千年也未必出一个,出一个也未必是好事。可是我还是偏向于喜欢嘉靖的。PS:这部电视剧看起来其实还是很闷的,不知道对于众多《雍正王朝》迷们来说这个算不算的上是精品,但至少也还算是这几年的正品了。整部电视剧的表达张力很大,太喜欢历史的人估计会不喜欢的。我个人还是觉得这个导演编剧挺厉害的,至少拍明装剧的服饰就很难借到,还有各种道具布景什么的,都挺讲究的,估计遭了不少钱。是个好作品,可以看的。
这部剧是个良心剧,大家一看便知,高清地址:
《走向共和》与《大明王朝》在我看来就是中国目前为止水准最高的两部历史剧。康熙帝国与雍正王朝这两部剧也是拍摄的气势磅礴,但是与大明王朝等相比则注重刻画大格局而忽视了其中的人性因素。举一个小例子,《大明王朝》中胡宗宪深夜拜访严嵩,严嵩用的是剩饭招待胡宗宪,严嵩的这种方式比所谓的大场面宴请反而要亲切许多,这就是严阁老做人的高明之处。该剧个人甚至认为可以当做公务员们日常为人处世的教科书了,里面胡宗宪说过一句台词我记忆犹新“圣人的书是用来读的,而不是用来做事的”。这句话实用主义台词非常清晰的刻画了此人与海瑞之间的区别。
电视剧前些年看了,只是觉得人物刻画的很好,稍有的正剧,没有细说。最近刚刚把书看完,只想有一句评论:善非善,恶非恶展开来说,我们总觉得海瑞就是正,可是真的是吗?在他的目光所能达到的地方,他确实是正的,可是这种“正”却会使徐阶张居正们更高层次的“正”受到阻碍。徐阶高拱张居正乃至胡宗宪赵贞吉谁不是从当年和海瑞一样眼里不容一粒沙的正人过来(甚至早年的严嵩也曾因为看不惯大臣们的阿谀奉承而回家致仕三年),只是他们学会了变通。迎合圣上不一定就是窝囊,只是为了实现更加伟大的抱负而委屈求全。甚至可以说这个剧或者整本书中,是一个看不到的人王守仁先生的“知行合一”在引导着每个人的行为,海瑞的层次低,而徐阶们(徐阶也算王守仁先生的半个徒弟,曾拜聂豹为师)的层次高罢了。大体情况前面的答主都回答的非常好,我也赞同,是我看过最好的历史剧,电视剧,没有之一。我只说几个我印象很深的小细节(书中的)。1.海老太太,我们只知道海瑞刚正不阿,但是为什么刚正不阿呢?除了圣人书和自我认知之外,性格呢?我想从海老太太的刻画就可以知道,早年丧父,海老太太刻板,专治的教育方法对海瑞一根筋的性格影响很大。所以海瑞反的不是嘉靖,而是嘉靖的错行。因此,再得知嘉靖殡天后,海瑞会又哭又吐,吐的胆汁都出来了。在他看来,世界是单一的,死谏是他的本分,哭也是他的本分。1.张居正给裕王分析时局,得到了裕王侧妃李妃的赞许,又说这个赞许很细微深长balabalabala的,是暗合了历史上张居正和李妃有些绯闻的传说。2.高翰文送松江棉布以及张居正改革这一段,松江就在上海,徐阶正是上海人,儿子也霸占了很多田,正好为以后海瑞要徐阶退田的历史,因而徐阶退休回家的事实作了铺垫。看完书后我总感觉,书还有下集,否则我说的这两个细节就没有必要出现。
国内历史剧的顶峰,没有之一。
现在正在看,觉得特别有意思。1 打破了脸谱化形象,例如原来严嵩的许多决定原来如此持重,清流的许多“怎么想都对”的情况却往往是错的。2 国家、官僚和民间采用着不同的正当逻辑,每一边都是“实情”,都说得通。3 故事展开能力超强,这样的剧情能如此严密得推进很有能耐4 许多小人物身上却特别有意思,值得玩味,例如芸娘,田县丞,齐大柱。更不用说沈一石、何茂财。5 我最震撼的两幕,一幕是赵贞吉和海瑞的一次对峙,海瑞不断正直地唱着正面形象,而赵贞吉却说了一句“以博直名”,我认为这句话彻底挖出了海瑞心中最虚荣的部分,太狠毒了。另一幕谭纶对海瑞说的:你以为自己能影响朝政?你之所以现在能影响,只是因为你上头的人希望能影响而已。海瑞一听,又是一震。
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这部剧被超越的一天。有比这更正确和正确的答案吗?
《大明王朝1566》是我看过的国内历史题材中最优秀的一部电视剧,没有之一。《大明王朝1566》好像只在湖南卫视播出过,那个时候真是觉得湖南卫视瞬间高大上了。
从历史角度来讲,电视剧肯定是与当时的史实有很大出入的,因为导演和编剧不是来还原历史的,观众也不是来看《明实录》和《明史》的。观众要是实在想纠结一下真实的历史,那么他们大可不必跟电视剧过不去,先人留下了这么多史籍就是特意为这些人考虑的,光是《明实录》就有十三部,共两千九百零九卷。另外,我觉得导演和编剧对历史的思考和理解程度肯定是要高于绝大多数观众的,而且整部电视剧的历史味道也相当浓厚。
从服装来讲,虽然我没有研究过明朝的服饰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是我认为剧中的服装穿在演员身上没有一种“道具”的味道,好像明朝的官员们本来就应该这样子。相对来说,《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的服装就被他们穿出了一种道具的味道。
其次是台词的设计。虽然《大明王朝1566》的台词不如《三国演义》那样全像文言文的样子,但是我觉得还是颇具古风的,编剧应该是下了不少功夫。剧中台词的最大特点就是每一句台词都为一个专属人物打造,台词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严嵩的老奸巨猾、严世蕃的专横跋扈、徐阶的沉稳和变通、高拱的激愤和刚正都通过台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剧中每个人都有相当鲜明的个人特点,即使是处于同一阵营的徐高张都大不相同。观众甚至可以做到不看画面、不听声音,单看台词就能分辨一句台词是谁说的。
还有就是台词经得起揣摩,特别是嘉靖的台词。剧中的大臣们都在殚精竭虑地揣测圣上的真实想法,谁猜对了谁就赢了。观众也在猜,同时还为剧中人物提心吊胆,这真是一流导演、编剧和演员才能给予观众的一流观看体验啊。
演员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精彩的。陈宝国把嘉靖的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其他演员据说都是演艺界的老戏骨,扎实的演技真不是盖的。幸亏导演没有找什么当红小生,我是真心不看好《兰陵王》冯绍锋等人的演技。
再次是场景的布置,单是嘉靖皇帝所处的那个宫殿中的光影变化,还有宫殿里各种声响,还有各色人物在这里辩论、下跪、认罪,还有那诡异的太极都有一种无法演说的美感。我不是影视专业的,说不出专业的见解,但是,每次看到宫殿内的场景,还有揣摩剧中人物的心理与明争暗斗,我都觉得那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还有就是剧情的进展。我可以说《大明王朝1566》的剧情是可以和一些美剧、英剧相媲美的。剧中的故事情节发展可以说是一环扣一环,更为难得的是情节的双线发展。剧中的两个中心人物是嘉靖与海瑞,这两个人也代表着两条线的情节发展方向,一个代表着中央,一个代表着地方。而严世蕃、胡宗宪、张居正、杨金水等人就是这两条线的连接与过渡人物。剧情能够在两条线的剧情来回切换,过渡自然,虽然看似分离,但其实是两线丝丝入扣,互相推进。到后来海瑞进京,两线合为一线,剧情也迎来了真正的高潮。可以说海瑞进京之后的几集是全剧的精华之所在。
这部剧真正难得的是导演居然在打擦边球的情况下让这部剧播出了(虽然最后还是不让这部剧在卫视上播了)。我看了这部剧之后第一个感受就是“这部剧居然没有被禁”。剧中对于现实的影射是显而易见的,就算导演没有这个意思,我想大多数观众还是在这部剧中看到了现实的影子。
同样的内忧外患,同样的贪污横行,同样的移交权柄,同样的党同伐异,同样的鱼肉百姓,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同样的海瑞。
纠正两个小错误:明代没有出现过江苏和安徽两个省,但是剧中出现了。
大陆剧我只认两部,一部《走向共和》,一部就是《大明王朝1566》
君既不是山,臣便不是江。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数省两岸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两岸数省之田地,不能只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只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只要朕用长江而废黄河,朕其可乎?反之,黄河一旦泛滥,便需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黜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炼等人的道理。
最深刻的是抗倭的戏。。怎么前面官斗那么高大上一打起来就和其他一切国产历史剧一般low逼了= =那特么哪是戚家军抗倭啊,稍微有组织点的村民械斗也比这玩意像样啊。。
非常感谢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
就个人感觉来讲,我非常喜欢这部电视剧。在08年寒假湖南卫视播出时看过几集,然后自己下载下来,又看了几遍,每次看都能有全新的认识,总体感觉很不错。我的专业是法律史,是法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所以刚刚看了其他的回答,有一些评价说的还是比较到位,比如服装的选择、事件的虚构、人物的性格等等很多其实都不一定符合历史的原貌,但是这是一部电视剧,并不是一部纪录片,有一些戏剧性的虚构还是可以容忍的。虽然问题是“如何评价这部电视剧”而不是“如何评价这段历史”,但是又不得不涉及到历史问题,所以,我也先从历史的方面谈谈。
《明史纪事本末》第五十四卷专门记载了“严嵩用事”一节。严嵩最初是由于其在“大礼议问题”(具体可百度之)上体察到了嘉庆皇帝内心的想法,在皇帝受到大臣杯葛的情况下,主动提出顺从皇帝的意愿,从而得到赏识,而后排挤掉首辅大学士夏言,由此开始了二十年的“严党”时代。具体到电视剧涉及到的嘉靖四十年之后的历史,主要有以下两个出入之处:1、“改稻为桑”实际上并无其事;2、严党在后期完全依靠严世藩的支撑。据史载,“严嵩在内阁,凡御札下问,辞旨深奥。西苑玄修,圣躬卧起不常,外廷得失,时廑于怀。内侍传出,或早或暮。嵩耄而智昏,多瞠目不能解。世蕃一见跃然,揣摩曲中,据之奏答,悉当上意。”所以,电视剧将严世藩描绘成一个飞扬跋扈却又不识大局之人,但实际上严世藩的“跋扈”还是有资本的。
针对电视剧的内容,我主要想谈谈对“改稻为桑”的一些看法。前面已经说了,“改稻为桑”是虚构的,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一主题却是整部电视剧最为精彩的安排,并不因为其虚构性而减损其思想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改稻为桑”是电视剧前期的一个主要问题,不仅是以后情节的导火索,更是集中暴露“体制弊病”的一个核心环节。网上很多评论觉得“改稻为桑”影射了当时(08年)的现实,并且即是是对理解现在的问题也很有指示意义(譬如此次xx征地纵火案,就犹如毁堤淹田;推出来的那几个责任人,亦可看做常伯熙、张知良、马宁远、李玄、沈一石之类等等,只不过这种推测在何种程度上相似,还有待更多事实的披露)。就我个人的理解,出现这种相似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根本的问题自始至终没有得到解决。这个问题便是土地,以及附着在土地之上的权力结构没有多少变化。
为了阐述这个问题,有必要对一些理论问题做一点铺垫。电视剧延续了我国主流历史学说对于中国历史上土地问题的理解:一个封建王朝的兴盛根源于小农经济的健全,王朝衰乱则由于土地兼并或者战乱等原因摧毁了小农经济。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唐初实行“均田制”而有“贞观之治”、明初在江南实行“鱼鳞册”而奠定了有明统一的基础。从反面来看,安史乱后“均田制”逐步废弛唐渐渐露出衰亡之兆而明后期的土体兼并更为严重以至于出现李自成这样的农民起义。这也正是传统儒家“制民之产”理论的一贯体现。所以,电视剧里海瑞由于代表维护小农利益而具有在传统历史叙述中的天然正当性,是“忠臣”,而严党则就不自觉地扮演了“奸臣”的角色。然而,如果对电视剧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辩忠奸”的层面,可能就忽视了深层次的东西。电视剧中与土地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所谓“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主流历史观点认为明中后期中国社会在江南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其具体体现就是类似沈一石这样的大纺织作坊主,有雇用与被雇佣的现象及一定规模的生产组织结构。对于这种“萌芽”最终没有发展成为真正的资本主义原因则是由于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没有形成强大的资产阶级等等原因。
在交代这些理论性的问题后再回到电视剧的情节。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改稻为桑”这件事的本质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一过程,马克思虽然认为是血淋淋的,但又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无法避免的。所以,毁堤淹田、贱买灾民土地,便是沈一石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跳出来一个为民请命的“海青天”,而被塑造为深具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情怀的胡宗宪更认为这是“滔天巨恶,翻遍史书,亘古未有”。这句话,有合理之处,也有不合理之处。“亘古未有”是因为海瑞和胡宗宪这些个“老革命”遇了资本主义这个“新问题”,而是不是“滔天巨恶”则有待于观众自己的判断(这种判断也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当下问题的认识,例如企业家的“原罪”问题)。在此我只想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总而言之,它(资本主义)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所以,剥削,既然是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沈一石只不过是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来代替海瑞所代表的那种为儒家的“政治幻想所掩盖着的剥削”罢了。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所以,如果按照社会历史演进的观点来看,真正阻碍社会进步的正是海瑞、胡宗宪这一干“忠臣”,而代表社会进步的恰恰却是严嵩、严世藩、沈一石这一批“奸臣”、“奸商”。这是电视剧中一个最为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正是我认为最能体现这部电视剧思想性之处的原因。
但是,事情如果就这么简单倒还罢了,关键在于其中还涉及到更为复杂的问题。前面已经说过“改稻为桑”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本来沈一石们有可能成为新兴的资产阶级,但是结果却是这些个富商只不过是专制国家养肥待宰的羔羊。沈一石对制造局大太监杨金水有这样一番表白:“我现在这些作坊和织机都是制造局的,现在公公觉得我有用,还可以替宫里织丝绸,等哪一天公公觉得我没用了,一脚踹了我,我这粗茶淡饭的日子照样能活。”这句话所体现的就是在前现代时期个体的人对于共同体的“焦虑”:一方面,个体有不断摆脱对共同体依附的冲动,另一方面,社会还没有能够容忍个体人格的独立。即便是沈一石捐了一个六品冠带,这虽然可以看作是体制内的护身符,但是在危及到体制安全的底线时,任何东西都是可以牺牲的,不要说严党,连一个非科甲正途出身的七品县官海瑞都可以办了他。这个情节不得不说是对现实中各种具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身份的企业家的讽刺。这种情况实质上也是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重要特征:个人只是共同体的附属物,由所有个人对共同体的依附而产生出对于共同体之父(君主)及其代表人(官僚)的依附。
所以,乱七八糟说了这么多之后,我认为《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用黄仁宇先生的话说,就是“对一个失败时代的总记录”。无论是严党还是海瑞,都是悲剧性的结果,而最为悲剧的则是沈一石。原因很简单,借用一句很俗套的大话说,就是无论是严党或是海瑞,他们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没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而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沈一石们又受到这两方势力的双重围剿,只能在“萌芽”阶段不断地徘徊——海瑞所代表的儒家“政治幻想”要“制民之产”,要限制大资产者的原始积累,而更可恶的却是诸如严党的官僚们一方面享受着平时对沈一石们的盘剥,另一方面,当自身受到威胁时,又可以弃之如敝履般地牺牲他们。这似乎在当下的现实中也很少改变。电视剧有这样一个情节:杨金水假装发疯后,假托沈一石附体对嘉靖皇帝说:“杨金水害死了我,他要我织丝绸,织好多好多丝绸,太多了,穿不了,我穿不了,皇上也穿不了,织、织、织,好多好多都穿不了。还有尚衣监、巾帽局、针工局、郑必昌、何茂才、严阁老、小阁老,都穿我的衣,花我的钱…”
这段话或许是用了一种非常诗意的手法来表达对上述悲剧性结果的叹息吧!
来知乎,参与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明王朝1566 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