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形园林绿化树种在小区打造中有什么注意的,用什么树种更好,如何与风水结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上海某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环境82-第5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环境82-5
岁时身长约为50厘米,1~3岁约75~90厘米,;体育运动场地小区体育运动场地是小区公共活动场地的;场地面积与设施,见表6-9:;场地尺度,见表6-10:;地面铺装用精心设计的图案铺装地面能够创造具有魅力;栏柱为分离汽车与行人交通,也需要在小区内设置栏柱;围墙围墙的作用是分隔住宅与街道空间,并创造景观;1.砖砌清水围墙或贴浅色面砖,可取得朴实大方的效;座椅座
岁时身长约为50厘米,1~3岁约75~90厘米,4~6岁约95~105厘米,在7~14岁时,身长可达到110~145厘米。 体育运动场地 小区体育运动场地是小区公共活动场地的组成部分。场地的布局根据居民体育活动的需要和小区用地条件,一般分三级或二级布置。如表6-8: 场地面积与设施,见表6-9: 场地尺度,见表6-10: 地面铺装 用精心设计的图案铺装地面能够创造具有魅力的路面与场地景观。常用的铺地材料有预制混凝土板、地砖及石块,铺地图案要考虑板块尺度、颜色和质感,良好的材料运用和搭配可以加强铺地图案的艺术效果。 栏柱 为分离汽车与行人交通,也需要在小区内设置栏柱,栏柱用以阻隔汽车,以保障行人安全。栏柱的尺度、材料类型及质地、颜色和布置的规律性,能增加小区空间的趣味。栏柱不宜太高,栏柱之间如用铁链相连,可以加强分道感。栏柱端部还可以结合道路路灯设计,使得夜间步行道路更加分明。栏柱必须坚固,混凝土制栏柱最为经济实用。金属材料适合制作可移动的栏柱。1.人行道旁设栏柱,阻止汽车驶上人行道;2.表面显露骨料的混凝土矮圆柱,分隔车行道与步行道;3.结合路面照明的栏柱;4.带灯的栏柱;5.圆形栏柱加铁链,增强分道感栏柱;6.金属栏柱。 围墙 围墙的作用是分隔住宅与街道空间,并创造景观。一般情况,围墙宜低不宜高。常用的材料有混凝土、砖、石料、金属及竹。围墙形式要配合建筑的造型及风格,可实可虚,可重可轻。表面处理除金属材料外,其他尽可能体现其原有的材质与色泽,少用涂料与粉刷。1.砖砌清水围墙或贴浅色面砖,可取得朴实大方的效果;2.石料及砖砌围墙安全感较好,注意砌筑纹理;3.围墙柱间拼贴彩色面板或马赛克图案,打破单调感;4.设有凹面图案的实体围墙,增添立体感和艺术效果;5.砖柱间镶入树枝形金属隔栅,构成醒目图案;6.全金属围墙可使内外视线通透,互借空间;7.砖砌围墙上部作环形透空,富明快感;8.黑色金属栏与白色实墙面形成鲜明的对比;9.波形实墙配以金属隔栅构成强烈韵律。座椅 座椅凳一般布置在适宜于停留、较僻静的地点。座椅凳可采用木料、金属材料、石料或混凝土制作,座椅有靠背,座凳无靠背。木制座椅凳最为舒适,而用其他材料制作更为耐用。座椅凳还可以结合桌、大树、花坛、水池设计成组合体,构成休息空间。 雕塑 雕塑能够创造赏心悦目的景观,在小区内布置雕塑还有助于加强浓郁的生活气氛。小区的雕塑以居民喜闻乐见的题材为宜,尺度不宜大,要有人情味。雕塑可以布置在小区的入口、住宅组团的绿地或小广场上,还要考虑雕塑与周围其他设施的协调。雕塑的材料应能耐久,石料、金属材料、混凝土、陶瓷材料、环氧树脂可用于雕塑,雕塑也可作为喷泉设计的组成部分。 喷水 喷水是水景的一种形式,小区内设喷水可以形成动态特色景观活泼气氛。在南方气候炎热的地区,喷水还能够改善局部地段气候。喷水常结合雕塑和嬉水池设计。小区的喷水以中小型为宜,水循环系统必须简单可靠,便于操作。 指示牌 指示牌可指示道路方向、门牌号,是小区不能缺少的设施,为了方便居民和来访者,指示牌应布置在醒目的地方,标注清晰,色泽鲜明,易于辨认。 废物箱 废物箱是保持小区环境清洁的重要设施,废物箱应布置在居民容易看到的地方,如商店、公交车站、售货亭及步行道旁,并多设置。废物箱的造型应便于使用和清扫,材料可用金属、塑料、混凝土、陶瓷及木材。废物箱设计要求造型优美,色彩鲜明,起点缀景观的作用。 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基本原则 1.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裸露土壤;植物伴生是自然界中乔木、灌木、地被等多种植物相伴生长在一起的现象,形成植物景观。伴生植物生长分布的相互位置应与各自的生态习性相适应。地上部分,植物树冠、茎叶分布的空间与光照、空气湿度、温度要求相一致,各得其所;地下部分,植物根系分布对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互不影响。道路绿化为了使有限的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可以进行人工植物群落配置,形成多层次植物景观,但要符合植物伴生的生态习性要求。2.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为保证道路行车安全,对道路绿化提出两方面要求。(1)行车视线要求。其一,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内侧的规定范围内种植的树木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通过,保证行车视距;其二,在弯道外侧的树木沿边缘整齐连续栽植,预告道路线形变化,诱导驾驶员行车视线。(2)行车净空要求。道路设计规定在各种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为车辆运行的空间,树木不得进入该空间。具体范围应根据道路交通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确定。3.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并应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小区道路用地范围空间有限,在其范围内除安排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等必不可少的交通用地外,还需安排许多市政公用设施如地上架空线和地下各种管道、电缆等。道路绿化也需安排在这个空间里。绿化树木生长需要有一定的土壤、地下生存空间,如得不到满足,树木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其形态和树龄,影响道路绿化所起的作用。因此,应统一规划,合理安排道路绿化与交通、市政等设施的空间位置,使其各得其所,减少矛盾。4.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进行绿化。适地适树是指绿化要根据本地区气候、栽植地的小气候和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于在该地生长的树木,以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抗御自然灾害,保持较稳定的绿化成果。5.修建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古树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名木是指具有特别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树木及稀有、珍贵的树种。道路沿线的古树名木可依据《城市绿化条例》和地方法规或规定进行保护。6.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道路绿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小区排水系统结合,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7.道路绿化应远近期结合,道路绿化从建设开始到形成较好的绿化效果需十几年的时间。因此,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要有长远观点,绿化树木不应经常更换、移植。同时,道路绿化建设的近期效果也应重视,使其尽快发挥功能作用。这就要求道路绿化远近期结合,互不影响。 道路绿化的功能 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小区。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间的道路绿化,防护效果最佳,地面覆盖最好,景观层次丰富,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作用。 道路绿地 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和停车场绿地。 道路绿带 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分车绿带是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分车绿带所起的隔离防护和美化作用突出,分车带上种植乔木,可以配合行道树,更好地为非机动车道遮荫。1.5米宽的绿带是养护乔木的最小宽度,故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的宽度不得小于1.5米。在2.5米宽度以上的分车绿带上进行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复层混交,可以起到隔离防护作用。主干路交通污染严重,宜彩用复层混交的绿化形式,所以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米。行道树绿带是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行道树绿带常见有两种,一种是仅种植一排行道树,树下留有树池;另一种是行道树下成带状配置地被植物和灌木,形成复层种植的绿带。行道树种植和养护管理所需的最小宽度为1.5米,因此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应小于1.5米。路侧绿带是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路侧绿带常见的有三种,一种是因建筑线与道路红线重合,路侧绿带毗邻建筑布设。第二种是建筑退让红线后留出人行道,路侧绿带位于两条人行道之间。第三种是建筑退让红线后在道路红线外侧留出绿地,路侧绿带与道路红线外侧绿地结合。道路红线外侧绿地有街旁游园、宅旁绿地、公共建筑前绿地等,这些绿地虽不统计在道路绿化用地范畴内,但能加强道路的绿化效果。道路两侧环境条件差异较大,主要指如下两个方面:其一,在北方小区的东西向道路的南北两侧光照、温度、风速等条件差异较大,北侧的绿地条件较好;其二,濒临江、河、湖、海道路,靠近水边一侧有较好的景观条件。将路侧绿带集中位置在条件较好的一侧,可以有利于植物生长,更好地发挥绿化景观效果及游憩功能。交通岛绿地 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立体交叉绿岛是互通式立体交叉干道与匝道围合的绿化用地。广场停车绿地指广场、停车场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用地。包括停车场周边绿地和在停车间隔带绿化。 道路绿地率 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道路绿地率的计算是采用简化方式,因道路绿地多以绿带分布在道路上,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道路总宽度的百分比近似道路绿地面积与道路总面积的百分比。计算时,对仅种植乔木的行道树绿带宽度按0.5米计;对乔木下成带状配置地被植物,宽度大于1.5米的行道树绿带按实际宽度计。园林景观路 在小区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小区风貌、绿化特色的道路。道路绿化是小区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体现一个小区的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是道路绿化的重点,主干路是小区道路网的主体,贯穿于整个小区。因此,应在小区绿地系统规划中对园林景观路和主干路的绿化进行整体的景观特色规划。园林景观路的绿化用地较多,具有较好的绿化条件,应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合理配置,以反映小区的绿化特点与绿化水平。主干路贯穿于整个小区,其绿化既应有一个长期稳定的绿化效果,又应形成一种整体的景观基调。主干路绿地率较高,绿带较多,植物配置要考虑空间层次,色彩搭配,体现小区道路绿化特色。 装饰绿地 以装点、美化街景为主,不让行人进入的绿地。 开放式绿地 绿地中设置坐凳等,供行人进入游览休息的绿地。 通透式配置 配植的树木,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9~3.0米之间的范围内,其树冠不遮驾驶员视线的配置方式。 道路绿地率指标 在规划道路红线宽度时,应同时确定道路绿地率。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道路绿地布局 道路绿地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米;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米;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米;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交通岛绿地不得布置成开放式绿地;路侧绿带宜与相邻的道路红线外侧其他绿地相结合;人行道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路侧绿带可与行道树绿带合并;道路两侧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宜将路侧绿带集中布置在条件较好的一侧。 景观规划 道路绿化景观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在小区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确定园林景观路与主干路的绿化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应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并与街景结合;主干路应体现小区道路绿化景观风貌;同一道路的绿化宜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可有所变化;同一路段上的各类绿带,在植物配置上应相互配合,并应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毗邻山、河、湖、海的道路,其绿化应结合自然环境,突出自然景观特色。 树种和地被植物选择 道路绿化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寒冷积雪地区的小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种植的乔木,应选择落叶树种。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小区道路环境条件 ,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树种。绿篱植物和观叶灌木应选用萌芽力强、枝繁叶密、耐修剪的树种。地被植物应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病虫害少和易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其中草坪地被植物尚应选择蘖力强、覆盖率高、耐修剪和绿色期长的种类。 分车绿带设计 分车绿带靠近机动车道,其绿化应形成良好的行车视野环境。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使驾驶员容易辨别穿行道路的行人,可减少驾驶员视觉疲劳。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米。中间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中间分车绿带上合理配置灌木、灌木球、绿篱等枝叶茂密的常绿植物能有效地阻挡对面车辆夜间行车的远光,改善行车视野环境。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1.5米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树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5倍。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米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避免形成绿化“隧道”,有利于汽车尾气及时向上扩散,减少汽车尾气污染道路环境。分车绿带宽度小于1.5米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取通透式配置。 行道树绿带设计 行道树绿带绿化主要是为行人及非机动车庇荫,种植行道树可以较好地起到庇荫作用。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的绿带。在人行道较宽、行人不多或绿带有隔离防护设施的路段,行道树下可以种植灌木和地被植物,减少土壤裸露,形成连续不断的绿化带,提高防护功能,加强绿化景观效果。在行人多的路段,行道树绿带不能连续种植时,行道树之间宜采用透气性路面铺装,利于渗水通气,改善土壤条件,保证行道树生长,同时也不妨碍行人行走。树池上宜覆盖池箅子。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难,最小种植株距应为4米。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米。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快长树不得小于5厘米;慢长树不宜小于8厘米。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路侧绿带设计 路侧绿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保持在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米时,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开放式绿地中,绿化用地面积不得小于该绿带总面积的70%。路侧绿带与毗邻的其他绿地一起辟为街旁游园时,其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的规定。濒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路侧绿地,应结合水面与岸线地形设计成滨水绿带。滨水绿带的绿化应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景线。道路护坡绿化应结合工程措施栽植地被植物或攀缘植物。路侧绿带设计:路侧绿带是道路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路侧绿带与沿路的用地性质或建筑物关系密切,有些建筑要求绿化衬托,有些建筑要求绿化防护,有些建筑需要在绿化带中留出入口。因此,路侧绿带设计要兼顾街景与沿街建筑需要,应在整体上保持绿带连续、完整、景观统一。路侧绿带宽度在8米以上时,内部铺设游人步道后,仍能留有一定宽度的绿化用地,而不影响绿带的绿化效果。因此,可以设计成开放式绿地,方便行人进入游览休息,提高绿地的功能作用。开放式绿地中绿化用地面积不得小于70%的规定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制定的。 交通岛、广场和停车场绿地设计 交通岛起到引导行车方向,渠化交通的作用。交通岛绿化应结合这一功能,通过在交通岛周边的合理种植,可以强化交通岛外缘的线形,有利于诱导驾驶员的行车视线,特别在雪天、雾天、雨天可弥补交通标线、标志的不足。沿交通岛内侧道路绕行的车辆,在其行车视距范围内等于驾驶员视线会穿过交通岛边缘。因此,交通岛边缘应采用通透式栽植,具体执行时其边缘范围应依据道路交通相关数据确定。当车辆从不同方向经过导向岛后,会发生顺行交织。此种情况下,导向岛绿化应选用地被植物栽植,不遮挡驾驶员视线。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立体交叉绿岛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草坪上可点缀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以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桥下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墙面宜进行垂直绿化。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广场绿化设计 广场绿化应根据各类广场的功能、规模和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广场绿化应利于人流、车流集散。公共活动广场周边宜种植高大乔木。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5%,并宜设计成开放式绿地,植物配置宜疏朗通透。纪念性广场应用绿化衬托主体纪念物,创造与纪念主题相应的环境气氛。广场绿化应配合广场的主要功能,使广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广场绿地布置和植物配置要考虑广场规模、空间尺度,使绿化更好地装饰、衬托广场,改善环境,利于游人活动与游憩。小区广场周边环境各有不同,有大型建筑物围合的,有依山的,有傍水的。广场绿化应结合周边的自然和人造景观环境,协调与四周建筑物的关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环境82等内容。 
 园林绿化论文: 居住小区园林绿化之我见【摘要】居住小区绿化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建 设逐步走向商品化的轨道,人们对居住环境的...   基于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 45人阅读 8页 3.00元 对城镇居住小区绿化设计... 浅谈居住小区的风景园林绿化环境设计 【摘要】居住小区风景园林绿化环境设计,是...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 随着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呼声的日益高涨,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 小区建设的同时进行园林绿化、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住宅...   园林绿化在居住小区环境建设中的作用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浅谈园林绿化在居住小区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品质的...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环境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绿化作用 城市居住小区绿化是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化的作用很多,主要是提高生活品质....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浅谈住宅小区的园林...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着重注意人文、生态及 节约型设计,才能使绿化工作再上...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探究 摘要:随着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呼声的日益高涨,许多房地 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小区的同时进行园林绿化,试图为住户营造优 美的居住环境。住宅...   住宅小区 园林绿化 设计效益 随着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呼声的日益高涨,许多房地产开发 商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进行园林绿化、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 的居住环境。...以上文章均是免费参考资料,并非完整毕业设计论文,需要原创、完整论文请联系本站客服获取。
本站承诺:凡在本站订做的论文,一律原创定制、包修改、包过、直到通过为止。
版权所有:60论文网& 网址: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毕业论文客服)&&&&&
(毕业设计客服)&&&&& (硕士、职称论文客服)
&-&&-&&-&&-&&-&&-&&-&首都园林绿化政务网
平谷区“十二五”时期园林绿化发展规划
&&&&来源: &&&&日期:
  平谷区“十二五”时期园林绿化及森林资源规划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首都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大部署、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加快向世界城市新目标迈进的重要时期。平谷区作为首都的“休闲之都、宜居新城”,在“建设首都生态第一区”的目标驱动下,十二五时期将是平谷区充分发挥环境资源优势、实现强劲崛起的关键阶段。园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作为唯一具生命力的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平谷环境资源优势的代表,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编制 “十二五”时期园林绿化发展规划意义重大。
  本规划总结“十一五”期间园林绿化工作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十二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科学确定规划的目标、指标体系、措施体系和项目体系,明确“十二五”期间平谷区园林绿化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路径,为指导全区的园林绿化发展提供依据。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期间园林绿化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按照平谷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定位,坚持“生态立区”的理念,编制生态规划,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持涵养与发展并重,用良好的生态资源聚拢绿色产业,实现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努力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通过“十一五”期间的不懈努力,平谷区的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逐渐步入传统大林业向大园林转变的进程,主要的工作成效表现在:
  1.&绿化建设成效显著
  (1)全区大环境生态建设不断加强
  “十一五”期间,平谷区全面启动“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作为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建设再上新水平。“十一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五年来平谷区森林绿化保持了高速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平谷区实现生态涵养区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2010年,平谷区现有森林面积9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居全市首位,林木绿化率达66%,居全市第二。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加强。“十一五”期间,平谷区通过植树造林、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调转生态破坏型产业等多方面的努力,在恢复和增加植被、涵养和保护水源、治理水土流失、防风治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断加强区域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提升工作,建成黄松峪矿山公园,并在新城周边启动了万亩滨河森林公园的建设,形成了良好的绿色景观效果,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绿色休闲功能,生态效益显著增强。完成西烟路和高速路联络线等公路及河道的生态绿化工作,提升了主干公路的景观效果,大型生态走廊建设效果显著。
  (2)城区绿化建设稳步推进
  随着平谷新城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区绿化工作的力度亦逐年加大。五年间,平谷新城建成区绿地指标稳中有升。据绿化普查统计,截至2009年底,平谷新城公园绿地面积共874公顷,新城绿地率39.22%,人均公园绿地4.97平方米,人均绿地21.99平方米(按建成区面积2229公顷,人口39.75万人计算)。
  城区基本构成点、线相结合的绿地结构雏形。绿地质量、景观特色、服务能力亦不断提高。城区内新建了兴北公园、老平蓟路两侧三角地公园、仁和公园等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完成了诸如林荫南街、新平南路部分绿地、保安街分车带、北环路分车带、金乡路分车带、兴谷广场、海关外绿地等多处的绿化改造;完成了紫贵庄园小区、御景豪庭小区等居住区绿地建设。
  完成花园式单位创建57个,累计创建首都花园式单位301个。2009年开始创建花园式社区工作,完成2个花园式社区创建工作。
  新城现状绿化情况图(根据普查资料整理)
  (3)绿色产业全面发展
  “十一五”期间,平谷区以园林绿化为基础的绿色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果品、种苗、花卉以及蜂产业的发展均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为全国闻名的“大桃之乡”,平谷区在保持面积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强化科技手段,突出质量和效益,加快了果品产业升级。
  “十一五”期间,平谷区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立足本区绿化美化用苗,着眼北京和外埠苗木市场。以平谷区种苗站林木种苗基地为龙头,累计建立62个苗圃、5个大中型花卉企业和两个林木种子储藏库建设。使花卉种苗产业持续发展,全区育苗总面积816.5公顷,现有花卉总面积70公顷。
  在蜂产业方面,平谷区重点建设无公害蜂产品养殖基地、加工基地、蜜蜂授粉基地和市场营销与技术服务等工作,使山区部分农户走上了致富路。
  (4)镇村绿化扎实提升
  截至2010年,平谷区累计创建重点绿化小城镇5个,园林式小城镇3个。自2006年开展创建首都绿色村庄活动以来,5年共完成32个首都绿色村庄创建工作。积极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王辛庄镇和60个行政村分别获得北京市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称号,全区市级环境优美乡镇和市级生态村分别达到6个和125个。
  (5)群众绿化工作深入展开
  “十一五”期间,平谷区全民义务植树实际完成191.3万株(机关单位完成82.5万株,义务植树活动完成3.8万株,农民完成105万株),超额完成任务18.7%。参加义务植树人数86万人,平均每年实际参加17.2万人,尽责率为86%。接待社会植树人员5132人,植树1.95万株,有力推动了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开展。同期完成纪念林建设481亩,均设立了纪念林碑。共栽植各种树木1.9万株,成活保存率达到95%以上。
  2.&绿化管理全面推进
  (1)管理体制逐步理顺
  2009年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理顺了园林绿化管理体制,成立平谷区园林绿化局,对全区园林绿化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健全了以管理、执法和服务为主的行政管理机制。完成全区镇林业站改革工作,区、镇两级园林绿化管理体制全面理顺,服务意识进一步强化,实现绿化美化从微观管理向宏观指导、从行政审批向行业监管、从事务管理向公共服务的转变。
  (2)法规制度更加规范
  “十一五”期间,平谷区编制完成了《平谷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规划》,明确了“创模”的具体要求。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平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改革,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文件,以大华山镇和峪口镇为试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从而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进行。林权改革工作使群众的绿化积极性大幅度提升,绿化成果得到有效保护,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十一五”期间,平谷区编制了“四座楼自然保护区”规划、“金海湖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加强了绿地的法律保障。
  (3)管理成效不断显现
  “十一五”期间,区园林局逐步加强公园绿地管养力度,城区绿化养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区形成了世纪广场、兴谷广场、兴旺环岛、街心公园等精品公园,同时形成了府前西街、西环南路、平谷大街等特色亮点道路。
  山区森林防火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以现代化手段,装备森林防火队伍,森林火灾防控能力明显增强,五年来全区没有发生森林火灾,连续被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授予“无森林火灾区县”称号。以全方位监测联防机制,有效控制林木有害生物,五年来平谷区森林病虫害成灾几率为零。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行为,园林绿化建设成果得到了巩固发展。
  (二)&发展形势和机遇
  1.&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为绿化建设创造了新的契机。
  未来的五年北京市将由中等发达阶段向发达阶段迈进,全力建设世界城市。发展园林绿化是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指标。园林绿化建设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底色和名片,平谷区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休闲之都,全区的园林绿化工作对首都建设世界城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未来的五年,对于平谷区的园林绿化发展来说是重要的五年,“十二五”时期,平谷区将更加紧密地融入世界城市建设,主动对接世界城市功能要素,加速城区建设和发展,园林绿化工作亦将迈入一个更为重要的新阶段。
  2.&“建设首都生态第一区”、打造“生态绿谷”的建设目标对绿化发展形成激励。
  从平谷自身发展情况来看,“十二五”时期,平谷区将进入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处于大有所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加快发展的黄金期。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吸引力的逐渐增强,平谷区“建设首都生态第一区”、打造“生态绿谷”的建设目标将使园林绿化工作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关注,对全区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形成激励,同时也为提升城区形象创造了重大机遇。
  3.&生态环境优势以及休闲产业“后发优势”为绿化发展提供拓展空间和活力。
  平谷区三面环山,山区、浅山区、平原各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林木资源、地下水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平谷区保留了相对完好的发展条件,坐拥丰富的自然、人文、观光农业资源,形成了具有优势的绿色竞争力。
  随着区域对外交通系统的逐步完善以及区内重大骨干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近年来逐渐形成了包括金海湖、大峡谷、大溶洞等市级名胜区在内的多处旅游景区,以及万亩桃园景观,使得平谷区的吸引力显著提升,平谷在旅游休闲度假产业方面强劲的“后发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果品、花卉、蜂业、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使园林绿化的传统功能大大拓展。优越的生态环境资源以及各类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园林绿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扩展空间和活力。
  (三)&存在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1.&“世界城市”的高标准要求,园林绿化建设面临更大挑战
  在北京市构建“世界城市”、推进城乡一体、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新形势下,平谷区对接“世界城市”和“三个北京”的建设目标,需更加注重与周边地区错位、协调发展,突出自身特色,将平谷打造成首都城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带中的花园城区和度假首选。如此高标准的城区功能定位对平谷区园林绿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未来平谷区园林绿化不仅要求数量,更加注重生态质量、文化品位、科技含量,这使园林绿化在建设精品、提升水平上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2.&资源环境压力对平谷区园林绿化和资源保护提出新的挑战
  平谷区作为北京市生态第一区,生态涵养功能对北京市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资源的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因此,平谷区的生态涵养能力需要继续保持并逐渐提升。如何在城区快速发展、建设步伐逐年加快的大形势下,继续保持优良的生态涵养能力,实现城区发展与生态涵养保护共同发展,是对平谷区园林绿化和资源保护工作的新挑战。
  3.&城乡园林绿化建设需全面提升,难度和压力较大
  目前城区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城区内部绿地规划预留空间不足,公园绿地分级配套不合理,服务效能需要加强(不能满足市民的日常休憩需求),绿地缺乏精品、特色不突出等。城区内块状公园绿地不足,公园分级配套不够完善,目前的公园建设不满足居民出行500米见绿地的要求。第二,现状园林绿化树种较单一,植物群落搭配不够合理,容易造成病虫害的发生。彩叶树木应用少,园林景观效果有待提升。第三,公园建设水平存在提升空间。如规模较大的人民公园北部形态更偏向于广场,公园内大型乔木较少,绿化效果一般。
  外围绿化生态功能、景观功能、游憩功能仍需进一步提升。首先森林资源存在树种结构单调、林相单一,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低下,生产力下降等多项问题。其次,外围绿化景观色彩仍比较单一,春夏缺花、秋冬缺色,山体景观效果有待提升。第三,森林资源的游憩功能需进一步完善,森林旅游的基础设施及服务配套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例如四座楼保护区现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森林服务设备简陋,已不能适应保护区的发展需要。
  镇村绿化方面,由于处于起步阶段,缺口较大,工作组织协调难度亦较大。随着镇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的不断开发,使原有村庄的四旁树明显减少,四旁树占地面积353.13公顷,人均拥有面积不到0.002公顷。因此镇村园林绿化工作任重而道远。
  4.&绿化建设难度日益加大,园林绿化建设面临资金压力
  绿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随着平谷区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外围绿化用地立地条件越来越差、造林难度越来越大,营林护林任务日趋繁重,现有资金投入水平难以满足需要。平谷新城规划预留的绿化空间尤其是块状绿地的预留空间有限,在激烈的建设用地竞争中,绿地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挤占绿地的问题严重,对园林绿化工作的推进形成了不小的挑战。高标准、高要求的建设目标下,城区绿地建设同样面临着较大的资金缺口。
  二、& 规划总则
  (一)&规划依据
  1.&《北京市绿化条例》
  2.&《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3.&《平谷新城规划》()
  4.&《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平谷新城绿地系统规划》
  5.&《“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年)》
  6.&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关于制定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区整体发展战略,立足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以全面建设首都生态第一区为目标,把握全区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机遇,树立“大生态、大园林、大绿化、大产业”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对全区环境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打造“生态绿谷”,提升平谷区的整体竞争力。
  (三)&规划原则
  ?&坚持生态立区、环境优化的原则
  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对山水资源进行保护和恢复,通过绿化建设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提升绿地的服务功能,满足市民日常休憩需要,创造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区。
  ?&坚持城乡统筹、联动发展的原则
  兼顾城、镇、村及大环境的绿化,绿化建设与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联动考虑,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坚持精品带动、全面提升的原则
  以打造精品、提升效益为重点,以精品树典范,以重点促全区,带动全区绿地数量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坚持突出重点、兼顾长远的原则
  兼顾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以远期规划目标为指导,结合平谷区现状实际情况,提出五年内可实现的目标,落实五年内实施项目。
  (四)&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继续巩固和提升平谷区的“绿色优势”,在园林绿化方面实现大林业向大园林的转变、局部美化向全面提升的转变、绿化辅助配套向环境带动提升的转变。将平谷区打造成“绿屏环抱、碧水环绕、绿廊贯城”的首都生态第一区。使平谷区成为生态化、园林化、自然化的宜居新城、生态绿谷。
  2.&指标实现
  到2015年,力争实现全区森林面积达92.7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5.05%,林木绿化率达到71.25%。城区绿地率达42.89%,绿化覆盖率达50.31%(含水面),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38平方米。
  3.&绿地结构布局
  (1)“十二五”期间,初步构建“三区两带、绿廊多园”的空间发展结构
  三区:分别指北部及东南部地区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为依托的生态屏障区、平原绿网区、宜居城区。
  两带:指区域西南部环绕的洳河、泃河两条重要河流及其两侧公园形成的滨水生态景观带。
  绿廊:指区域内过境通道、主干道等道路两侧形成的较宽的绿色景观廊道。
  多园:指按照不同区域的特点,建设森林公园、城镇健身休闲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观光采摘园等公园休闲体系格局,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更便利的亲近自然的绿色空间。
  绿地结构图
  三、&主要建设工程
  “十二五”期间的园林绿化重点工程概括为山区绿屏工程、平原绿网工程、公园体系工程、城区增绿工程、绿色产业工程、安全防护工程、绿色文明工程七大工程。
  (一)&山区绿屏工程
  平谷区是北京市东北部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山区绿化是山区绿屏的主要支撑。规划“十二五”期间平谷区坚持生态立区发展战略,以国家生态区创建为有效抓手,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涵养,着力提升生态绿屏的整体功能和效益。
  1.&森林资源提升
  全面建设生态屏障,以风沙源治理工程、废弃矿山植被生态恢复工程为抓手,加强山区和浅山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增加森林碳汇,强化生态涵养功能,大力保护、培育、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规划“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对具有人工造林条件的宜林荒山荒地,以及部分需要改造成乔木林的灌木林地,积极开展人工造林,实施荒山造林1.5万亩。对于不适于人工造林的高山、陡坡、水土流失严重的无林地,经封育有望成林(灌)或增加植被的无林地,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灌丛,以及有望培育为乔木林的灌木林地,实施封山育林,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功能保护和促进植被自然繁殖生长,规划“十二五”期间封山育林面积10万亩。采取补植补造、松土扩埯、修枝割灌、间株定株、抚育间伐等技术措施,对低效公益林进行提升改造,通过增加常绿乔木,调整林分密度和结构,改善生长环境,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强生态防护功能。规划“十二五”期间实施5万亩低效公益林改造,16万亩森林健康经营林,继续实施关停废弃矿山植被生态恢复工程,实施生态恢复0.25万亩。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实施片林建设0.25万亩,实施其他防护林建设、改造0.75万亩。
  2.&游憩功能提升
  在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的同时,营造特色景观林,增强森林的景观和特色。有计划有规模地在山区及山前区域增加突出山野特色的连翘、山桃等乡土植物种植,规划“十二五”期间完成彩叶造林1.5万亩。
  在加强森林生态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提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的休闲服务功能。以金海湖-大溶洞风景名胜区、黄松峪森林公园、丫髻山森林公园、四座楼市级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在确保有利于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前提下,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及休闲服务能力。
  对现状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玻璃台、梯子峪、老泉口、泉水峪、挂甲峪、小金山、太后、塔山、轩辕庙、双山、杨家会等11处景点进行基础设施和景观提升,如设置登山游览步道,开辟林下休憩空间,增设厕所等,提升景点的整体吸引力和服务能力。
  (二)&平原绿网工程
  围绕大型市政通道、河流、重要交通走廊建设生态防护带。沿大秦铁路、北部货运通道、东南部过境通道、密三路、平蓟路等铁路和道路建设绿化带。在门户区和高速公路主要出入口进行绿化美化,彰显“生态绿谷”形象。在绿色的本底基础上,突出春天和夏秋景观,打造不同类型道路的景观特色,形成平谷区域内“三横六纵”的主干道路景观特色。
  三横:昌金路、顺平-平蓟路、京平高速路
  六纵:密三路、平关-崔杏路、平程-平三路、夏鱼路、熊南-二零八路、胡关路
  绿色廊道建设示意图
  主要道路特色如下:
  昌金路:山前区林果走廊。道路特色以乡村田园为主,种植具有特色的本土树种,营造舒适、林荫的景观风格,串联沿路以采摘、民俗为主题的郊野公园,形成乡村、郊野特色的道路。昌金路为平谷区主要的采摘旅游线路,规划侧重利用夏季开花及彩叶植物打造夏秋的景观特色。
  顺平-平蓟路:秋色大道。整体以秋色景观为主,提升平谷区的秋冬景观效果。根据新城外围段与穿越新城段打造不同景观特色。行道树主要通过金枝垂柳、银杏、五角枫等彩叶树种的搭配,营造秋天的金色道路景观。
  京平高速公路:绿色通廊。保持规划高速公路两侧防护绿带宽度。围绕自然、绿色的主题,以两侧广袤的田园风光作为景观背景,合理搭配道路两侧植物层次,色彩基调以绿色为主,增加植物厚度,进入平谷区后给人以“生态绿谷”的绿色冲击力。在重要道路交叉口进行节点的打造,突出平谷特色。
  密三路、平关路、平程路:桃花大道。平谷区西部桃花观赏区的主要道路,规划两侧主要以桃树为主,适当增加迎春、连翘、棣棠、海棠、榆叶梅、珍珠花等色彩丰富的花灌木或地被,以延长道路景观的观赏期,丰富景观节奏。
  崔杏路:春色大道。以春夏季相景观为主题,根据道路不同地段特征,分段打造道路景观特色。顺平路以南路段以农业风光为主,适当征地,增加绿地面积,丰富植物层次,通过金枝国槐、连翘、迎春等色叶春花植物的使用,营造春色景观效果。顺平路以北段以桃花观赏带为主要特色,在现有道路两侧桃林与道路之间配置低矮的开花灌木或地被,增加花色与品种,形成景观节奏。
  夏鱼路、熊南路-二零八路:彩色大道。东北部山区内的主要景观廊道,作为平谷区徒步大道线路,规划景观以两侧山林自然风光为背景,道路两旁增加杏、桃、梨等花色鲜艳的果树,搭配紫叶李、金枝槐等彩叶乔灌木,辅以色彩丰富的草花地被加以点缀,形成色彩鲜艳、明快缤纷的彩色景观大道。通过徒步旅行等活动的开展,吸引游客,提升平谷区的城区形象。
  胡关路:山谷风光走廊。东北部山区内的主要景观廊道,以两侧自然生态风光为景观背景,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搭配丰富的灌木及草花地被,突出自然、生态、绿色的景观特色。
  在建设主干道路生态防护带的同时,继续加强各镇、村主要道路的景观绿化工程。结合道路的改造,逐步打造不同特色的镇级、村级道路景观。同时加强环镇村的林带建设,形成连续的、具有一定厚度的环镇、村景观林带,营造镇村景观氛围,也为镇村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对林带结构单调、树种单一、林木生长差、残网断带状况严重、防护功能下降的林网实施更新改造,实现林网化率95%,残次、成过熟林网更新率50%,形成带、网、片、点相结合的合理布局,集防护、旅游观光于一体。
  (三)&公园体系工程
  1.&湿地公园建设
  加强海子水库、西峪水库、黄松峪水库的水源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河湖水系、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河道采取生态修复,恢复和保护沿河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根据不同河段自然景观及水源条件,以保护和恢复湿地景观为建设重点,因地制宜地在部分地区恢复和建设湿地公园。“十二五”期间,围绕洳河、泃河两大水系,进行水质恢复,增强湿地植物覆盖度,提高湿地蓄水能力。对有条件的地区适当进行功能区划,满足游人游憩、休闲的需要。重点打造王辛庄水乡湿地公园、金海湖湿地小区、黄松峪水库下游湿地小区、镇罗营湿地小区、马坊鱼塘湿地小区五个以湿地保护、恢复、游览功能为一体的绿色空间,形成全区两带五园的湿地公园布局。
  湿地公园分布示意图
  2.&滨河森林公园建设
  平谷新城东、西两侧的泃河、洳河两条河流将城区环抱,与新城建设区成交融形态,是平谷新城“四区、两带、三条轴线”中两带的载体。滨河森林公园沿泃洳河两侧建设,总面积1.1万亩,包括泃河段、洳河段、泃洳河交汇段和泃河马坊段四部分,设置南门春色、探古上宅、幽影溪畔和绿海晴空四大景观节点。该工程作为全市11个滨河森林公园之一,是市区两级重点工程。通过滨河森林公园的建设将山体、水体景观引入城市,形成平谷新城山、水、城共融共生的空间体系,打造平谷新城独特的山水格局。
  规划延续“十一五”时期启动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建设工作,“十二五”初期,完成城区段绿地面积约202公顷建设任务。对河道及两侧的河滩地、荒滩地和林地进行近自然化和公园化改造,构建“以水为魂、以林为体、林水相依”的绿色开放空间和活动空间,以此为载体展现平谷新城自然、历史和人文特色。规划2012年完成公园的全部建设内容。
  3.&新城公园服务圈
  (1)新城“二、三、五”公园绿地建设工程
  规划“十二五”期间,以满足居民出行500米见公园绿地为努力目标,搭建新城绿地系统骨架,以《平谷新城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结合新城城市建设步伐,实施“二、三、五”公园绿地建设工程,构建城区道路节点的景观亮点。优先于缺乏公园绿地地区进行建设,弥补新城缺乏块状公园的不足,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要。公园绿地建设与内涵提升同步进行,以重点工程、亮点工程形成先导,带动新城整体绿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建设及提升两个10公顷以上的大型公园。
  世纪广场公园:对现状世纪广场部分进行公园设计改造,与现状南部的人民公园统一进行设计改造,统一公园风格,重新进行景观分区,丰富公园功能,适当进行地形改造,重新配置植物层次,重新设置园路,设置必要的园林小品,配置完善的服务设施。将公园建设成为平谷新城中心最大的综合公园,满足居民日常交往、集会、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
  小辛寨石河公园:公园主要建设范围为小辛寨石河南侧,兴谷工业区北侧,东至平翔路,西至西环路。公园以文化休闲、体育健身为主题,以改造后的小辛寨石河为依托,营造平谷新城环城水系景观。主要服务于平谷新城居民及兴谷工业区的工作人员,对镇区内公园绿地形成良好的互补。
  ?&建设及提升三个3公顷以上块状公园
  林荫南街公园:对现状场地进行改造,合理搭配植物景观,结合周边道路特征,形成林荫北街与新平南路交叉口的景观节点。公园以宁静宜人为主要景观特征,开辟适当的林下活动空间,设置日常健身设施。满足周边居民日常健身、运动、交往等活动需求。
  旧城公园:结合旧城改造进程,在旧城环城绿化景观带西南侧建设块状公园绿地,公园结合旧城改造风貌,以平谷文化为特色,园内适当设置具有平谷文化元素的景观小品,在满足周边居民日常活动需要的同时,丰富公园文化内涵。
  兴谷公园:以现状场地条件为基础,依照平谷新城绿地系统规划中对其确定的范围进行扩建及改造提升。规划公园以现代、活力为景观特色。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商务办公人员提供一个集交往集会、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绿色空间。公园位于新平北路北侧,是平谷新城也是兴谷开发区的重要出入口,公园的建设在提升兴谷开发区环境景观的同时,提升平谷新城的城市形象。
  ?&进行五个小型块状公园的建设提升
  结合新城建设及城中村拆迁改造,规划“十二五”期间完成五个小型块状公园的建设。公园以亲切宜人为主要景观特色,强调公园的使用功能,不同地段注意与周边城市建设风格相统一,适当地区结合道路两侧带状公园形成道路节点。丰富植被层次,设置一定的健身场地及活动器械,建设成为满足居民休闲、健身等使用功能,居民参与性强的小型公园绿地。大力开展老旧小区绿化改造工作,实施老旧小区拆违增绿建设,提高居住区绿地率,提升居住区绿化质量。
  ?&积极推进代征绿地的收缴及代征绿地和现状绿地的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规划“十二五”期间对总面积128.2万平方米的70个项目地块进行梳理,符合收缴条件的代征绿地及时予以收缴。规划“十二五”期间,对具备收缴条件的30%的代征绿地进行绿化建设。绿地的建设充分结合周边居住区及商务区环境,突出绿地的不同特色,营造精美舒适的绿地空间,满足居民使用,也为全区的公园绿地体系形成有益的补充。
  “十二五”期间新城拟建3公顷以上公园绿地图
  (2)公园路建设
  ?&公园路建设主要内容
  平谷新城道路基本成网状棋盘式布局,主干路两侧设置一定宽度的带状公园,绿化景观已初具规模。规划“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城内所有新建道路的绿化工程,共14条,总面积约55万平方米。全面进行带状公园与道路附属绿地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强化平谷新城道路景观,通过带状公园的建设,增加道路两侧绿带厚度,提升道路两侧绿地景观,形成“绿网贯城”的公园路基底,营造“绿荫染新城、车人林下行”的道路林荫景观特色。其中重点打造平谷大街、北环路、新平北路、府前西街-府前大街、新平南路、西环路、谷丰路-文化北街-文化南街、平翔路八条骨架型绿色景观大道,形成新城“五横三纵”的主干绿网道路,结合旧城改造,进行旧城景观带建设,提升旧城景观。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五横三纵”公园路建设图
  五横:平谷大街、北环路、新平北路、府前西街-府前大街、新平南路
  三纵:西环路、谷丰路-文化北街-文化南街、平翔路
  平谷大街:根据道路两侧用地性质,分段打造道路景观特色。作为工业区主要东西向走廊之一,工业区段结合两侧企业,着重发挥道路绿地的防护功能的同时,起到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分割作用。结合道路内附属绿地的景观打造,形成工业区内宽敞、休闲的景观路。居住区段注重与道路两侧居住区、医院的适当结合。
  北环路:结合现状建设水平较高的道路附属绿地,统一打造道路附属绿地与道路两侧带状公园景观。充分结合两侧块状公园,合理搭配绿地的疏密层次。
  新平北路:平谷新城城市综合轴线,是平谷新城重要的东西向主干路,也是平谷新城重要的东西向对外联系通道。规划注重城市轴线景观风格的连续性和协调性,根据道路两侧不同用地性质进行景观分段打造,居住区密集段适当加宽带状公园宽度,以满足周边居民日常活动需求。在现状人行道较宽地段可适当增加盆栽、花架或坐凳等景观小品,丰富道路活力。结合滨河森林公园、迎宾环岛等重要节点进行景观设计。
  府前西街-府前大街:平谷新城东西向重要道路,是规划新城的行政教育轴线。道路两侧用地多为新城政府部门,依托现状基础较好的道路绿化带,对绿化景观效果进行提升,规划带状公园及道路绿地以整齐、宁静为整体景观风格特征,采取规则式种植方式。
  新平南路:保持现状道路南侧较宽的绿化带,在现有绿地的基础上,完善规划道路两侧绿带宽度。丰富绿带的景观空间,增加植物层次,提升道路景观效果,增强道路活力。
  平翔路:平谷新城南北向重要通道,结合两侧居住区打造舒适、宜人的道路景观特色。提升现状兴谷环岛景观效果,形成平谷新城标志性景观节点之一。
  谷丰路-文化北街-文化南街:贯穿平谷新城南北向的主要轴线,是重要的南北向联络通道,也是平谷新城的商业服务轴线,城区段带状公园及道路附属绿地结合两侧商业建筑风格,营造现代、活力的商业景观特色。作为新城的生态通风走廊,谷丰路南借滨河森林公园景观,北借山体景观,形成自然的景观视线,同时为新城带来自然、清新的绿色气息。
  西环路:平谷新城南北向重要通道,依托南北山水景观本底特色,注重车行及人行的视线效果打造。提升现状迎宾环岛景观效果,形成平谷新城标志性景观节点之一。
  旧城环城景观带建设:沿平谷旧城外侧一周的环旧城景观带体现的是平谷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特征和延续,规划注重历史与现代城市特征的有机交融,体现平谷旧城历史文化特征的同时与新城景观相协调融合。
  ?&带状公园改造方式
  现状绿地预留的绿化空间较充分,部分路段具备一定的绿化基础,为带状公园的打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规划在加强现状绿化效果的同时,根据带状公园周边不同的用地性质对其进行不同方式的改造提升。可选择在道路交叉口或现状预留空间较充裕的地段,通过开辟面积不等的小型林下空间的方式,改变现状纯绿带的景观效果,将绿地与人的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带状公园的使用性,同时形成道路景观节点,提高道路活力,增强绿色对生活的渗透。根据周边规划用地性质,在有条件的路段可进行带状公园的整体设计,形成连贯的健康休闲步道,满足游人多种活动需求。
  开辟小型林下空间示意图
  道路绿化与带状公园结合形成的绿廊
  4.&一镇一园林、一村一园建设
  统筹安排,部门联动。各重点镇、一般镇、乡中心的园林绿化工作有重点地逐步实施。结合镇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峪口镇、金海湖镇、马坊镇和大华山镇四个重点镇为先导,按照“城镇园林化”示范工程、城镇园林化基础工程、景观特色镇工程、公园全覆盖工程梯次推进镇绿地系统建设,为实施园林化小城镇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休闲配套,构建与北京市小城镇发展战略、梯次结构和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乡镇公园绿地体系,让小城镇整体融入优美的园林环境中。
  在加快城镇整体开发建设的同时,进行镇区绿地系统建设,完善镇中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绿地基础设施的功能,重点抓好环镇林的建设,搞好街道、庭院的绿化美化,体现本镇特色,实现“一镇一园林”、“一镇一品”的构想。
  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大力实施大都市背景下突出地方特色,突出地域文化,整体打造村庄景观,实现村村有公园,村村有特色。力争各村至少建设一处规模在人均2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加强环村林带建设,形成良好的村庄内部休憩环境,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新建农村居民点的绿地率应达到35%以上。
  (四)&城区增绿工程
  1.&居住区绿化建设及改造
  依法监督新建居住区绿化建设,新建居住区绿地率30%的达标率。全力推进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绿化改造工作,实施老旧小区拆违增绿建设,提高居住区绿化水平质量。规划“十二五”期间,每年进行2个老旧小区的绿化改造工作。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要求,满足老人及孩子对绿地的使用要求,增加活动空间、健身设施,以此增进居民对外的交往沟通。
  2.&单位绿化提升
  积极引导绿色资源共建共享,结合道路两侧单位前的开敞空间建设小型休憩广场、小型口袋公园。丰富街景的同时,提高单位绿地的环境水平,通过公益性的付出还可提升单位的形象。对于绿化用地紧张的单位,可灵活运用多种布置手法,如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提高绿量。
  3.&增加立体绿化
  按照北京市《关于推进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建设工作的意见》相关文件部署,将城市空间立体绿化事业发展为提升城市风貌、丰富城市空间景观、改善城市生态、降低建筑能耗、构建低碳经济的常态化工作,在“十二五”期间积极提升平谷新城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建设水平。积极推进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公共建筑绿化、政策引导社会建筑绿化为原则的绿化方式,通过建筑屋顶绿化、建筑墙体垂直绿化等全方位、多维度的绿化,开发和利用屋顶和建筑立面的空间资源,使之成为改善城市景观环境、提高城市宜居程度、实现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阵地。坚持政策引导、专业支持、社会参与、共建共享、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实现建筑立体空间的充分利用。规划“十二五”期间新城每年新增5000平方米屋顶绿化,五年共完成25000平方米。
  立体绿化效果示意图
  (五)&绿色产业工程
  1.&果品产业发展
  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果业、科技果业、人文果业”的理念,努力打造功能多样、产品高端的都市型现代果业,促进果品产业升级,实现果品产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继续保持平谷区果品收入全市第一的优势,以大华山镇、刘家店镇为重点,以科技为产业支撑,市场需求为发展核心,推进高效特色精品果业建设,构建完善的果品分级和流通体系。结合地区特色,对果树品种结构优化调整,实施大桃增甜提质工程,新增5000亩甜桃示范园。引进水蜜桃品种,通过高接换优,改造低效桃园。努力打造“北京名果”果品品牌,树立“北京名果”顶级形象。力争“十二五”时期果品收入再创新高。
  根据产业布局特点,重点建设提升以大华山镇为核心的平谷十万亩桃花海观光区,完善果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观光采摘园的果品质量和服务品质。将一季采摘服务延长经营周期,将采摘为主体消费模式改为辅助消费模式,提升观光采摘园区的综合营运收入。沿昌金路两侧结合现有观光果园、生态防护带,重点建设集种植生产、果品采摘休闲、科普科研、民俗文化为一体的采摘型、科普型、休闲型的3个千亩特色观光园。以“山野”、“原生态”为特点,探索生产和观光相结合的道路,实现平谷大桃产业由“桃园”到“公园”跨越式发展,推动园林绿化功能从生态景观向休闲服务升级,满足广大群众日益提升的休闲品味需要。
  发挥区域优势,适地适树,探索“一沟一品”工程。积极推广耐旱型果树,种植红果、麻核桃、黑枣、山杏、桑、枸杞子、香椿等具有经济价值及保健价值的果树,在形成特色景观的同时,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提升该地区的绿色休闲价值。
  2.&种苗产业发展
  坚持“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的理念,从林木种苗的良种选育保护推广入手,实现种苗产业由单纯地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
  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开展对林木种质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利用工作。建立3个林木基因资源保育基地,对栓皮栎、槲树、白桑树等林木基因资源采用原地保存方式,保存面积70公顷。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良种发展工作。完善丫髻山林场橡栎采种基地,继续建设栾树、栓皮栎等良种基地。
  建设标准化苗木基地,形成生产规模化、育苗良种化、质量标准化和市场规范化的苗木供应体系,保障生态造林用苗。以发展彩色树种为重点,开展特色树种繁育及推广应用示范工作。建立南宅苗圃等林木种苗示范基地,进行彩色树种苗木繁育研究和推广工作,为彩色树种造林工程等生态工程、郊野公园、滨河森林公园等景观工程建设提供丰富的彩色树种。
  强化园林部门的执法主体效能,完善种苗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完备执法装备,提高执法能力。加强种苗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种苗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学习型种苗管理机构,塑造学习型、复合型人才,提高执法人员应对和处理种苗复杂、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种苗市场正常秩序,维护种苗产业正常发展。
  3.&林下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已经成为山区退出资源性产业的主要替代产业之一,成为沟域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规划“十二五”期间,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和动植物品种,继续探索林花、林药、林瓜、林禽、林菌等林下经济模式,合理种植、养殖,构建稳定的林下生态系统。带动农户从事林下种植、生产及产品加工,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
  重点发展林下食用菌、芳香油类植物、沙地桑、中药材等4个发展方向。努力完成林禽、林菌等模式12万亩,产业园5个,结合林下经济的观光采摘园20个,在提升平谷区绿色休闲产业价值的同时,也对公园绿地的内涵形成有益的补充。
  4.&蜂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果品种植业和养蜂产业一条链的发展,结合平谷区生态旅游定位的发展方向,规划“十二五”期末总蜂群数达到2万群。
  围绕规划平谷区十八弯风光旅游带建立蜂产业带,以蜜蜂健康养殖为重点,以原料蜂产品生产为主线,大力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蜂产品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实现养蜂富民。
  结合郊野公园、观光采摘园的建设,利用养蜂文化充实公园内涵,建立蜜蜂展示区,邀请游客自己养蜂,推广蜂疗养生,宣传蜂疗的相关养生保健知识。成立协会组织,使蜂业形成产业规模,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开办养蜂交流会,邀请养蜂专家对养蜂人做专业培训,并开展蜂蜜产品交流会、展览会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弘扬蜜蜂文化,带动平谷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经济发展,解决山区闲散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六)&安全防护工程
  1.&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新建火险监测预报站10台、了望塔40座、视频监测40套,新建防火公路100公里,开设防火隔离带485公里,新建护林员管护站60个、防火检查站140个,通讯中继站1个,新建专业森林消防队营房15座,物资设备库1座,购置扑火指挥车20辆、运输车20辆,扑火设备1500件套,购置通讯设备150台,实现引水上山项目10个。
  健全森林防火制度体系。一是继续完善制度,切实把制度落实到实处,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将森林防火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加大宣传,增强人们防火意识;二是加强村级森林防火队伍建设,组建半专业化防火队伍,强化训练,配备必要的设备,使全区防火形成“金字塔”式稳定体系;三是增加林火预防手段,主要对林分密集地块采取新建或改造方式建设防火林带,达到阻隔或抑制林火蔓延的目的。
  2.&林木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
  以监测和预测预报为基础,提高生物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技术,实现由重除治向重预防的战略性转移,改变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落后的局面,重点做好危险性病虫害防治,特别是要防止美国白蛾的扩散成灾,建立反应灵敏,高效可靠的专业防灾控灾队伍,并完善监测体系。同时,做好调运检疫和产地检疫,通过检疫一方面防止危险性病虫害传入平谷区,另一方面把已有的危险性病虫害控制在本区范围内。“十二五”期间,实现成灾率控制在0.1%以下,防治率达到90%以上,监测率达到100%,种苗产地检疫率95%以上的目标。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重要性、迫切性、复杂性、长久性的认识,真正把防控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加强资金投入,确保各项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配套功能先进的打药机械200台套,满足检疫执法所需的车辆2辆及检疫检验设备,更换老旧的测报设备200套,组建防控专业队伍200人。“十二五”期间,计划累计防治200万亩次,发布测报信息100次。
  (七)&绿色文明工程
  1.&做特节庆文化
  平谷区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代代勤劳朴实的平谷人在这里开辟出“三面环山、百里平原、山环水抱、据福纳祥“的一片绿谷,这片土地洋溢着几千年华夏文明和奋斗进取的民族精神。规划充分挖掘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和当代发展进程中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鲜明平谷特色的公园绿地内涵。
  深入挖掘整理上宅文化、轩辕文化、道教文化、皇家文化、长城文化等历史文化遗存,走文化、绿色、旅游相融合的路子,变文化资源优势为社会发展优势。将文化特色融入公园内涵建设,活跃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整合全区文化资源,做大做强国际桃花音乐节、桃花大舞台、秧歌大拜年、丫髻山庙会、精华武术等文化体育精品,建设中国书法之乡、书画之乡、奇石之乡,打造平谷特色文化品牌。挖掘和弘扬民间传统文化,以城乡公园为平台,进行民间文化交流活动,扩大文化影响力。
  着眼于建设文明城市,以公园绿地建设为契机,促进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形成平谷新城与时俱进的城市精神。
  2.&绿化文明创建
  小城镇创建工作。完成5个重点绿化小城镇、2个园林式小城镇创建工作。
  绿色村庄创建工作。完成至少25个绿色村庄创建工作。
  花园式单位创建工作。完成至少25个花园式单位创建工作。
  花园式社区创建工作。完成至少5个花园式社区创建工作。
  3.&全民建绿护绿
  纪念林建设。完成至少100亩纪念林建设,同时认真做好原纪念林的各项管护工作。
  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十二五”期间,完成全民义务植树150万株。其中机关单位义务植树75万株,农民义务植树70万株,领导活动植树5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88%以上,组织义务植树活动15次。积极推进绿地认建认养工作。力争完成50亩绿地认建、确保完成50万平方米绿地认养工作,努力推进绿地认建认养工作的开展。
  四、&实施保障措施
  (一)&强化管理能力,创新工作机制
  顺应当前园林绿化部门的职能调整,不断强化园林绿化局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转变工作思路、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强化政府职能。站在服务首都发展、服务全区发展的高度,由自我作业型、专业管理型向社会管理型转变。结合市局推行的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水平综合考评体系,全面梳理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的标准、规程和规范。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把握宏观调整,开创园林绿化工作新局面。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充分调动街道、镇、村各级部门的绿化工作效能,要把居住区小区、城市公共区域等关系民生、服务百姓的绿地建设与管理推向纵深发展,解决城市绿地建设薄弱环节。
  (二)&加强政策保障,严格执法监督
  落实公园绿地相关规划,规划建绿、依法治绿。积极编制及落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相关规划及政策。“十二五”期间,要在充分调研和实验示范基础上,制定出台适合平谷特点的相关政策,使园林绿化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按照《北京市绿化条例》的规定和要求,建立与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有效的联动机制,保障园林绿化执法畅通,依法护绿,有效保护园林绿化成果。
  (三)&加强人才保障,提高整体素质
  以培养高素质园林绿化人才为重点,适时引进专业人才,大力加强园林人才队伍建设。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学习活动和业务培训,掌握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园林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技能。利用社会资源优势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广泛组织专业研讨、技术交流、成果推广等活动,努力提高建设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加强联动协调,提升科技含量
  新城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具体操作复杂,是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协作的一项系统性、社会性工作。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基础。为此,需要我们经常与区委区政府请示汇报,与区财政、规划、国土、城乡建设、街道等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以确保我区园林绿化工作能够更加广泛深入顺利的开展下去,更好地为我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建设和完善园林绿化数据中心,全面提升信息资源共享交换能力,实现业务协同管理。将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逐步渗透运用到绿地建设管理中,建设园林绿化业务系统支持平台,打造统一的硬件支撑平台、网络支持平台、软件运行平台、数据存储平台和应用开发平台,提高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实行公园绿地的网格化、信息化管理。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水平
  通过网站、报纸、电视台等信息媒体加强对平谷区园林绿化成果的宣传,建立园林绿化系列报道和不定期重点报道等全方位的宣传工作。定期开展文化游园、科普体验等活动,为市民提供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的平台,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和参与支持园林绿化工作的热情,吸引更多的市民接触平谷,体验平谷。
  整合现有园林绿化网站群,实现资源、服务的统一管理和维护,用科技手段支撑绿化建设管理,提高公园绿地的管理和为游人服务的水平,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游憩空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化树种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