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受终冠帝冕龙椅上成败也笑看这句话的什么意思 意思意思思

如何评价孙权?
对于三国时期吴国的领导人孙权的是非功过,为人,政治能力等方面应如何评价?
按时间排序
要看是三国演义进里的孙权还是历史中的孙权
少时了了,老未必佳!
我看到很多人都说,因为孙权只追封孙策为长沙恒王,所以孙权怎么怎么样的。但是我想说的是,孙策是有儿子的,如果追封孙策皇帝,那么孙策的儿子怎么封?孙策是皇帝那他的儿子是不是应该继承皇位?你孙权是不是应该把皇位还回去?退一步说即使是不把皇位让出去,那么孙策追封皇帝,他的儿子只封侯不太合适吧,起码要封王。那么问题来了,王是有封地的,有行政权利,可以设丞相。如果有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个来搞出一些事情,那就是说不清楚的。这对于孙权政权的稳定来说无非就像一颗定时炸弹,而且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爆炸,所以我个人认为,只封孙策为王是政治需要,不是情感支配。
一句话,历史上,我最最不齿的帝王是的是越王勾践,而孙权有勾践之奇。 仅此就足以让我对他不喜了。
乌龟的词曲东汉末狼烟不休常侍乱 朝野陷挟[xie]天子 令诸侯踞江东志在继祖业 承父兄既冕主吴越 万兜鍪[mou]纵天下几变春秋稳东南 面中原水师锁长江 抗曹刘镇雄风赳赳夺荆楚 抚山越驱金戈铁马 灭仇雠[chou]紫发髯[ran]碧色眼眸射猛虎 倚黄龙 胆识过凡人 谁敌手御天下半百之久选贤臣 任能将覆江东云雨 尽风流千秋过再难回首问古今 兴亡事几人耀青史 芳名留笑谈间云烟已旧终留下 万古叹生子该当如 孙仲谋运帷[wei]幄[wo] 英雄几拂袖阴谋 阳谋 明仇 暗斗化作一江浊浪东流 君不见军纵野火铁索连环也不见御北敌联西蜀长江上鏖[áo]战继遗志领江东屹立于神州东南尽心力洒英血展伟业剑气指苍天军帐内智张昭谋频献沙场上太史勇霸一骑当十千纵使有千万种寂寞和孤单相伴既受终冠帝冕上成败也笑看铁瓮[weng]城难攻易守旌[jing]旗立 苍空蔽逾百千雄师 万蒙舟善制衡眼光独秀擢[zhuo] 劝聚贤成霸业 名利收固疆土施德恩厚军心定 百姓安 富国又强兵 重[nòu] 交远好未雨绸缪联南洋 合林邑行军远渡海 驻残垣[yuan]下枯木雕朽想当年 边截兵缚 终其寿凭栏倚横看吴钩叹乱世 几时了天下归一统 没其咎[jiu]称帝王壮心仍稠却无奈 自孤傲同室亦操戈 子嗣斗千年后恚[huì]恨徒留再何寻 军帐里将士聚欢饮 赏运帷幄 英雄几拂袖阴谋 阳谋 明仇 暗斗化作一江浊浪东流 君不见踏轻舟白衣渡川也不见烧联营火光上冲天善制衡选贤臣任能将共谋江山听忠言摒逆语树威严宝剑斫[zhuó]书案夺抗合共克襄[xiang]樊[fan]守夷陵任剿[jiao]敌军火计破蜀胆固江河成帝业立国家终归于乱光阴逝千载过功成者都付笑谈间君不见军纵野火铁索连环也不见御北敌联西蜀长江上鏖[ao]战继遗志领江东屹立于神州东南尽心力洒英血展伟业剑指苍天君不见踏轻舟白衣渡川也不见烧联营火光上冲天善制衡选贤臣任能将共谋江山听忠言摒逆语树威严宝剑斫[zhuo]书案纵使有千万种寂寞和孤单相伴既受终冠帝冕上成败也笑看固江河成帝业立国家终归于乱光阴逝千载过功成者都付笑谈间
金角大王抱着他的宝贝葫芦大叫一声:“渣男”,他肯定头一个吸进去。
邀,诸位大神珠玉在前很久了,我就列下渣权的战绩和政绩:渣权一生战果彪炳,五征合肥,长驱十万兵,故江湖人送外号孙十万。在此贴上孙十万战绩,来源于我这个回答:早在十五岁(196年),是为十五而立,我大渣权就被孙策拜为阳羡长: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吴主传》而后在十六岁时(197年)经历人生第一场防御战,成功和周泰抵御住了数千山贼的攻击:策讨六县山贼,权住宣城,使士自卫,不能千人,意尚忽略,不治围落,而山贼数千人卒至。权始得上马,而贼锋刃已交於左右,或斫中马鞍,众莫能自定。惟泰奋激,投身卫权,胆气倍人,左右由泰并能就战。贼既解散,身被十二创,良久乃苏。是日无泰,权几危殆。——《周泰传》接着,我大渣权十八岁(199年)开始人生第一场攻伐战,进行了当代成年礼——带领十倍于敌的军队,与陈登两场斗智斗勇,在野战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孙策遣军攻登于匡琦城。贼初到,旌甲覆水,群下咸以今贼众十倍於郡兵,恐不能抗,可引军避之,与其空城。水人居陆,不能久处,必寻引去。登厉声曰:“吾受国命,来镇此土。昔马文渊之在斯位,能南平百越,北灭群狄,吾既不能遏除凶慝,何逃寇之为邪!吾其出命以报国,仗义以整乱,天道与顺,克之必矣。”乃闭门自守,示弱不与战,将士衔声,寂若无人。登乘城望形势,知其可击。乃申令将士,宿整兵器,昧爽,开南门,引军诣贼营,步骑钞其后。贼周章,方结陈,不得还船。登手执军鼓,纵兵乘之,贼遂大破,皆弃船迸走。登乘胜追奔,斩虏以万数。贼忿丧军,寻复大兴兵向登。登以兵不敌,使功曹陈矫求救於太祖。登密去城十里治军营处所,令多取柴薪,两束一聚,相去十步,纵横成行,令夜俱起火,火然其聚。城上称庆,若大军到。贼望火惊溃,登勒兵追奔,斩首万级。——《先贤行状》郡为孙权所围於匡奇,登令矫求救於太祖。——《陈矫传》而后,我大渣权韬光养晦,多年不曾临阵,期间只是小虐了下几次黄祖,最后一不小心把黄祖给虐死了——之所以如此谨慎用兵,只是为了不让敌军感到太大的压力,终于(208年)赤壁大捷,时机大好,开始叱咤风云——先来个一攻合肥:时甘宁在夷陵,为仁党所围,用吕蒙计,留凌统以拒仁,以其半救宁,军以胜反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吴主传》我大渣权第一次之所以在合肥不曾用尽全力,只为等待一位值得较量的对手,终于辽神出现在了合肥,而且似乎呆了好几年了已经,我孙十万(215年)二攻合肥:张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於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张辽传》当年听说辽神挂了的时候,我大渣权惺惺相惜,悲痛万分,连着笑了好几个月——额,为了报答八百破十万之大恩,我大渣权在逍遥津战后十五年(230年)再披戎装,三攻合肥:其冬,孙权扬声欲至合肥,宠表召兗、豫诸军,皆集。贼寻退还,被诏罢兵。宠以为今贼大举而还,非本意也,此必欲伪退以罢吾兵,而倒还乘虚,掩不备也,表不罢兵。后十馀日,权果更来,到合肥城,不克而还。——《满宠传》失败岂是我大渣权所惧怕?屡败屡战,死性不改,(233年)四攻合肥:其年,权自出,欲围新城,以其远水,积二十日不敢下船。宠谓诸将曰:“权得吾移城,必於其众中有自大之言,今大举来欲要一切之功,虽不敢至,必当上岸耀兵以示有馀。”乃潜遣步骑六千,伏肥城隐处以待之。权果上岸耀兵,宠伏军卒起击之,斩首数百,或有赴水死者。——《满宠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34年)孙十万杀伐再起,五攻合肥:明年,权自将号十万,至合肥新城。宠驰往赴,募壮士数十人,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射杀权弟子孙泰。贼於是引退。——《满宠传》再看渣权如何对待那些儿子们和臣子们的:明明是自己当年不同意周瑜的决策,反倒过来黑鲁肃: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鲁肃传》赤乌五年(公元242)年,渣权亲手埋下二宫(孙和VS孙霸)之争的源头:孙霸字子威,和(同母)弟也。和为太子。霸为鲁王,宠爱崇特,与和无殊。顷之,和、霸不穆之声闻於权耳,权禁断往来,假以精学。——《孙霸传》听信全公主孙鲁班的谗言,气死了孙和的母亲王夫人:是后王夫人与全公主有隙。权尝寝疾,和祠祭於庙,和妃叔父张休居近庙,邀和过所居。全公主使人觇视,因言太子不在庙中,专就妃家计议;又言王夫人见上寝疾,有喜色。权由是发怒,夫人忧死,而和宠稍损,惧於废黜。——《孙和传》赤乌八年(公元245年),二宫斗争愈趋激烈,渣权发配诸位太子党,处死吾粲,气死陆逊:鲁王霸觊觎滋甚,陆逊、吾粲、顾谭等数陈適庶之义,理不可夺,全寄、杨竺为鲁王霸支党,谮愬日兴。粲遂下狱诛,谭徙交州。——《孙和传》及太子有不安之议,逊上疏陈:“太子正统,宜有盘石之固,鲁王籓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书三四上,及求诣都,欲口论適庶之分,以匡得失。既不听许,而逊外生顾谭、顾承、姚信,并以亲附太子,枉见流徙。太子太傅吾粲坐数与逊交书,下狱死。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馀财。——《陆逊传》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渣权在经历几年的思想斗争之后,幽闭孙和。朱据、屈晃用泥巴涂头自绑,连续几天为孙和求情,渣权表示很不开心,于是想废掉孙和,众臣求情,陈正、陈象遭灭族,朱据、屈晃遭杖责一百。随后孙和被流放到故鄣,众大臣被处死流放的有十几位,张纯极力谏言,遭弃市:权沈吟者历年,后遂幽闭和。於是骠骑将军硃据、尚书仆射屈晃率诸将吏泥头自缚,连日诣阙请和。权登白爵观见,甚恶之,敕据、晃等无事。权欲废和立亮,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书,称引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晋国扰乱,又据、晃固谏不止。权大怒,族诛正、象,据、晃牵入殿,杖一百,竟徙和於故鄣,群司坐谏诛放者十数。众咸冤之。——《孙和传》张纯亦尽言极谏,权幽之,遂弃市。——《孙和传》注引《吴书》随后朱据被发配新都,还未到发配地方就被孙弘伪造诏书赐死:赤乌九年,迁骠骑将军。遭二宫构争,据拥护太子,言则恳至,义形于色,守之以死,遂左迁新都郡丞。未到,中书令孙弘谮润据,因权寝疾,弘为昭书追赐死,时年五十七。——《朱据传》渣权废掉孙和后,又赐死鲁王孙霸,鲁王党的全寄、吴安、孙奇都被处死,其中杨竺已在之前去世,渣权命令流尸于江中。杨竺的哥哥因之前劝诫过,免于死刑,但还是被发配南州。时全寄、吴安、孙奇、杨竺等阴共附霸,图危太子。谮毁既行,太子以败,霸亦赐死。流竺尸于江,兄穆以数谏戒竺,得免大辟,犹徙南州。霸赐死后,又诛寄、安、奇等,咸以党霸构和故也。——《孙霸传》至于暨艳案,渣权杀了暨艳和副手平息豪族的愤怒也就算了,居然把暨艳的父兄当年事迹给挖出来了,还显得自己很仁慈宽大明察秋毫的样子,还要脸么?艳字子休,亦吴郡人也,温引致之,以为选曹郎,至尚书。艳性狷厉,好为清议,见时郎署混浊淆杂,多非其人,欲臧否区别,贤愚异贯。弹射百僚,覈选三署,率皆贬高就下,降损数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贪鄙,志节汙卑者,皆以为军吏,置营府以处之。而怨愤之声积,浸润之谮行矣。竞言艳及选曹郎徐彪,专用私情,爱憎不由公理,艳、彪皆坐自杀。孙权下令曰:昔暨艳父兄,附于恶逆,寡人无忌,故进而任之,欲观艳何如。察其中间,形态果见。——《张温传》最后以陈寿评渣权的话语结束: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句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於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贻厥孙谋以燕翼子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孙权传》
臭脑残 吴独分子
纵观孙权一生,能算得上意气风发、英明神武的,也只有赤壁前斩桌脚的那一幕吧。
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他,生于封建王朝末年,战乱不断,少有大志;终成一个政权领袖,接过前领导的旗帜,在危机之际,拯救自己的政权于水火。他,深明大义,促成与另一个政权合作共同抵抗更强的敌人,但敌人被打败后,朋友变成敌人,以少胜多夺取友邦的大片领土。在他眼中,最强的敌人也不过是纸老虎,危急之际扔力排众议,出兵战胜强敌。而政权稳定之后,他用其擅长的权谋之术大杀功臣,因他而死的人数不胜数。人们评价他多说他七分功三分过,他就是——孙权
善制衡,眼光独秀。生子当如孙仲谋。
带着父亲哥哥阴影的统治者——孙坚孙策太能战也太有本事了,留下的一帮下属个顶个的能干加忠诚,孙权必须在这种阴影下用好这些遗臣,发挥好他们的能力,同时还得警惕孙策的那帮兄弟们为其复辟,心性和手腕缺一不可;江东最好的安定者——孙策说“举贤任能,各尽其心,我不如卿”,老实说未免有自夸的嫌疑,岂止是“我不如卿”,孙策在这方面赶孙权差了太远。孙权接位前孙家和江东士族之间的仇恨简直难以化解,但是在孙权安抚下后期顾雍成了江东老臣,陆逊成了他哥的女婿,江东士族不仅成为其有力的支持者,而且被其用权术玩弄在股掌之中;父兄战力的享受者——光孙权一个人是玩不转江东的,人人皆知渣权对外就是个渣,基本靠父兄留下的战力稳固统治,且不说嘟嘟黄盖,也不说空有壮志太史子义,韩当之类的老臣到后期仍然是东吴砥柱。这里还分享一个非著名名将,贺齐,是孙策时代的大将,也是孙权时期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多次讨山越都是贺齐出马。讨山越不仅稳定了东吴的后方,而且提供了大量的人口,这是东吴的战争基础;权术阴谋的沉迷者——对外是战五渣,对内则是权术阴谋过重了,渣权在各路阴谋论中从来都不是什么好角色。孙策、周瑜、太史慈、陆逊,种种种种,这么多锅,总有一顶适合他。喜欢他的人称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不喜欢他的人也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喜欢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三国最大经验包,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东吴需要他这样的而不是他哥哥那样的开国皇帝。
如果让我穿越回去,在三国中选一个最讨厌乃至仇恨的人一枪崩了,我会在司马懿和糜芳之间犹豫很久。。。。。。。。。。。。。。。。。。。。。。。。。。。。。最后把孙权宰了。因为单论巅峰他确实比不了这两个让我厌恶,但是架不住他足足恶心人恶心了五十多年。就酱。
张辽同志的好经验包
每个人都有功有过,他比曹操刘备年轻,阅历什么的一定比他们少,面对老奸巨猾的高手,依然能与之抗衡,最终三国鼎立,还有什么理由把他说的不如这个不如那个的
十八岁执掌江东,外阻强敌,内用权臣,执政五十二年屹立不倒。大帝之号,名至实归。然,封孙策以王爵、嫁小妹复骗回、待功臣以凉薄、开特务之恶例、立太子而宠鲁王、联刘备而攻关羽……为弟不恭、为兄不慈、为君不仁、为父不严、为友不义。除了一个”孝“字,人格全无亮点。”生子当如孙仲谋”“恰如其分。能够在这样的人手下善始善终的,除了多次舍命替他挨刀的周泰也就只有一个反常识的“妙人儿”诸葛瑾。
又一个晚节不保的~
孙权18岁接过兄长的重托, 掌管东吴政权,直到71岁去世,其间长达53年,东吴政权始终坚如磐石。东吴之主孙策遭受刺杀早早离去,临终之前在众多的兄弟当中挑选孙权作为接班人,年仅18岁的孙权接过孙策交给的权杖,挑起东吴政权的千斤重担,最终不负兄长所托。孙策弥留之际,对孙权的管理能力有很高的评价:“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权大哭,拜受印绶。曹操对孙权的能力有过这样的评价“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的儿子们都非常出色,大儿子曹丕做了皇帝,曹植、曹子建是三国时期的诗人,文章盖世,脍炙人口的七步成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吟诵千古;武将曹彰,黄色的胡须,打仗很勇猛,曹操很喜爱他,叫黄须儿,他可以赤手空拳跟猛兽搏斗;还有一个小儿子曹冲,也是非常聪明,例如,称象的智慧故事,众多厉害的文臣武将想不出办法,曹冲却有办法,把大象拉到一艘大船上,在水里船沉下去了,划一条线把这个刻度记下来,把大象牵下来换石头,一块一块的石头压下去,这个线称这个大象上去的时候齐平,一块一块称石头,一加大象重量解决了。曹操的这几个儿子都很厉害,但是曹操还感叹了一句“生子当生孙仲谋”,也就是说他内心还是觉得孙权比他的儿子还要强一点,可见孙权何等不凡,这句话出自敌人之口,但却是最好的评价。集思广益,正确决策赤壁之战的决策千钧之重赤壁之战的态势是刘备派诸葛亮去与孙权一起,两家联合对抗曹操,曹操有83万大军,水陆并进压力非常大,这是生死存亡的关头,这次决策事关东吴政权的生死存亡。“欲战,以寡敌众,胜算极微;欲降,心实不甘。”如果战,对抗就是以寡敌众;如果要投降,确实不甘心。孙权的做法:让部下畅所欲言,无论是主张投降还是主张对抗,都可以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理由。当时孙权部下文官主降,武将主战。武将是天生的血性,打是至高无上的决策;文官是理性分析,投降后不但我们还可以做官,而且老百姓不受战争的涂炭。孙权并没有说主战不理智,或者投降该死,而是先听后决断。这是孙权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做法,集思广益,正确决策。?
现代启示:如何科学决策——老板应该如何拍板?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老板是企业领袖,权威毋庸质疑,重大的决断老是由他来拍板。但在决策的科学性上是不是每次都权威?我们的习惯是企业领袖一言九鼎,有的企业特别是民营家族企业,老板说了就算,所有人都要听他的,老板在企业里的企业领袖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对事情的决策不一定每次都正确,在纷繁复杂的经营管理过程当中,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随时都在变化,所以这个时候需要集思广益。因此现代企业在决策时,老板应做出建立在集思广益基础上的拍板,是十分重要的。集思广益可以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同时增加员工的参与感和被认同度。如果我们不养成集思广益的习惯,所有的事情都是老板去拍板,慢慢会养成拍脑袋的决策。例如,很多经营企业,它们曾经辉煌过,但最后消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养成拍脑袋的决策造成的,一上班董事长在办公室门口排一长队,各个部门的经理拿着条请签字,董事长就会很忙很累。所以集思广益,正确决策是企业家和管理者需要把握的。决策后的思想统一赤壁之战当中孙权最后的决定是抗曹。周瑜回来之后,请缨作为前军统帅去战胜曹兵,同时周瑜问孙权:“主公抗曹之心是否坚决?”孙权马上做了一个正确的举动,权拔佩剑砍面前奏案一角曰:“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言罢,便将此剑赐周瑜,即封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如文武官将有不听号令者,即以此剑诛之。孙权这一举动的深意是统一思想,树立周瑜的权威。在没有决策之前谁都可以说投降,但在决策之后,再说“投降”方面的一个字就杀头,利用统帅的权威,严峻的军法来保证思想的统一。把宝剑赐给周瑜,是为了让周瑜做前军统帅的树立他的权威,保证执行立法。统一思想,树立周瑜的权威,这是孙权卓越管理的表现,这一年孙权只有27岁。?
现代启示:有统一的思想才有统一的行动,才有期望的结果在现代管理中,团队内部的意见不统一是常见的,有统一的思想才有统一的行动,有统一的行动才有统一期待的结果。因此,在决策后,统一团队成员思想,保持行动的一致性是最重要的,不仅可以保证行动的结果,而且可以养成保留个人意见,服从决策的良好风气,避免帮派和山头的产生;此外,树立执行团队领军人物的权威,让执行力得到保障,对激发创造力也是很重要的。中国的企业90%的商业构想都是伟大的,但是最终实现伟大创业梦想的可能不到10%,有很多是在执行层面上出现问题,所以今天管理界有一句话叫做“执行力是决胜力”。决策以后的思想统一是重点,孙权作出了完美的示范。三次卓越的用人用周瑜,赤壁大捷我们企业经营需要完成一件非常重大的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内部可能有很多人才要选拔,要把责任落实到主要负责人的身上,所以选帅要考虑条件。?
赤壁鏖战选帅条件:(1)坚定的抗曹决心,不畏强敌。(2)团队中的威望高,能激发斗志。(3)深通韬略,能出奇制胜。(4)胸怀博大,能容人。周瑜的容忍表现都在陈璞上面,陈璞是副都督,第一次点名的时候,周瑜声张发兵的时候副都督陈璞没有到,让他的儿子去了,但是周瑜故意装作不知道,说陈璞将军身体不安,还让儿子来典范,因为他的分派指挥很到位,很英明,让陈璞信服于他的才干,这是周瑜的容人之处。用吕蒙,夺回荆州?
夺荆州选帅条件:(1)决心坚定,不畏强敌。(2)熟悉敌情,深知虚实。(3)团队内部的激励能力。(4)能出奇制胜,会安抚民心。例如,关羽派使者来探听孙权虚实,责备吕蒙两家是盟友不应该占领荆州,吕蒙接待完使者之后,让使者和荆州老百姓见面,因为荆州百姓的丈夫或者儿子都在关羽手下,百姓纷纷让这个使者带口信给在襄樊前线的亲人使者回去之后,告诉军士们,虽然荆州被东吴占领了,但是东吴兵秋毫无犯,军士们的家人生活的很好。吕蒙的这个奇谋使关羽的军心动摇了,从管理上讲,孙权选吕蒙是非常正确的,吕蒙表现非常卓越,夺回荆州的任务看似艰巨,但是吕蒙完成起来却举重若轻,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这次任务。用陆逊,夷陵奏凯在东吴政权生死存亡的关头,孙权用陆逊取得夷陵的凯歌,关羽被东吴政权杀了之后,刘备兴大兵,水陆并进为关羽报仇,前期作战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东吴前期作战的失利使孙权的军心动摇了,如果再失败下去整个东吴政权可能就覆灭了,这时候需要力挽狂澜。有人推荐了陆逊,虽然陆逊是一介书生,也没有带过很大的队伍,但是推荐人列举了陆逊的一些特点后,孙权认为可以重用陆逊。?
夷陵力挽狂澜选帅条件:(1)胜利的信心决不动摇。(2)良好的激励能力,唤起团队的信心。(3)忍辱负重,有韧性。(4)有谋略,能出奇制胜。?
孙权选用人的共性(1)坚定的信心,是胜利的前提和忠诚度的表现;(2)团队中及时提升威望;(3)激励能力,能带领和激发团队;(4)个人才干出众,深通谋略;(5)信任,用人不疑。?
现代启示:如何知人善任现代社会我们可以从孙权这里得到一些启示,作为一种选拔授权人的法则做为参考。善纳忠言:取荆州独用吕蒙孙权用人还善于善纳忠言,典型的例子就是取荆州的时候独用吕蒙。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孙权要去夺回来,选吕蒙做主帅,但是孙权同时还想让让吕蒙和他的弟弟孙皎统领大军前往,“卿与吾弟孙皎同引大军前去,何如?”孙皎字叔明,乃孙权叔父孙静之次子也。”因为任务很艰巨,想让弟弟孙皎一起去,两个人通力合作,这样看起来是对的,但是吕蒙很直接的对孙权说:“主公若以蒙可用则独用蒙;若以叔明可用则独用叔明。岂不闻昔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事虽决于瑜,然普自以旧臣而居瑜下,颇不相睦;后因见瑜之才,方始敬服.今蒙之才不及瑜,而叔明之亲胜于普,恐未必能相济也。”以赤壁之战中周瑜大都督和陈璞副都督为例,说明管理经过一个磨合才达到理想的状态,因为孙皎跟与主公的关系更亲密,比当年陈璞和周瑜的关系更不好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表面上两个人合作很好,但实际上恐怕很难处理。“权大悟,遂拜吕蒙为大都督,总制江东诸路军马;令孙皎在后接应粮草。”孙权肯定有意无意地让孙皎知道这个消息,孙皎也认为自己该出头露面,去立大功一件,但是这个时候的决策是不让孙皎去了,他可能会失落,认为亲弟弟不如吕蒙,如果有这种想法流露出来,在团队内部会影响团结,于是孙权问孙皎:“兄弟,三军未动,粮草先起,兵者何者为大?”,孙皎说粮草当然重要,孙权又说,只有弟弟能完成这个重任,前军就交给吕将军吧,于是就把接应粮草的重任交给了孙皎。这个案例让我们很清晰地看到孙权的管理,本来是决策两个人去,后来听了正确意见,为了使内部团结一心,把接应粮草的重任交给了孙皎,古代小孩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起的道理。?
现代启示:内部团结的重要性现在企业管理经常有这种体验:董事长叫张经理、王经理进来,两位经理进来后董事长说“你们两位去拜访一个大客户”,我们会发现,有些企业这样决策后,过几天,董事长就把张经理和王经理叫来批评,张经理说他以为王经理办了这件事情,王经理说他以为张经理办了这件事情,这种情况验证了“谁都负责就等于谁都不负责”这句话。所以在安排重大任务的时候要有一个直接的责任人,让他独揽这个责任有表现的机会,不能同时把一件任务交给两个人去完成,这是管理上的一个原则。另外,如果一件事ABC三个经理都想去做,选了A经理,其他两位怎么办,首先要表扬他们这种主动请缨的精神;另外要做一些重要任务的分解,这件事交给A经理了,表扬BC他们,不要让他们觉得主动请缨没人理我,一腔热血,报国无门,那会产生负面因素。孙权善纳忠言,取荆州独用吕蒙,在这个方面做了非常卓越的表现。身先士卒在战场当中每次作战的时候,特别在赤壁之战后,孙权的个人个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孙权与曹操作战过几次,都亲临阵前,身先士卒,临战指挥若定,英雄气概,交手之后曹操与孙权惺惺相惜,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在战场之上,孙权身先士卒作战产生的一个结果,也是身先士卒的一个表现。褒奖下属下马迎鲁肃在赤壁之战之后,在一次战场作战中,有人报“鲁子敬先至,权乃下马立待之。”孙权本来骑在马上,从马上下来站在路边等着鲁肃过来,鲁肃一看孙权下马接他,肃慌忙滚鞍下马施礼,众将见权如此待肃,皆大惊异。权请肃上马,并辔而行。因为当时鲁肃的有两个方面的功劳:一是在赤壁之战时建议孙权不要投向曹操,他说将士可以投降,主公不可以投降,孙权不解,鲁肃告诉他,我们投降还是做官,慢慢把官做上去还是可以过日子,“主公降曹欲安所归”,你如果投降曹操,他怕你东山再起,会不会杀你,就算不杀你,“岂得南面称孤哉”,孙权大悟。鲁肃帮助孙权坚定了抗曹的决心,这是他的功劳之一;二是推荐周瑜;还有更早为孙权的整个立国的方略做了建议。所以孙权为了表彰鲁肃,下马迎接他。孙权对鲁肃密谓曰:“孤下马相迎,足显公否?”肃曰:“未也。”权曰:“然则何如而后为显耶?”肃曰:“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使肃名书竹帛,始为显矣。”权抚掌大笑。鲁肃说愿明公威德驾驭四海,统一全国,克成帝业,鲁肃的名字就会写在史书当中,你现在下马接我,固然很看中我,固然很有面子,但假如以后您最终成功了,鲁肃的名字在史书上有记载的时候才是最有光彩的一件事情。军臣的这段对话也表现了一种志向,同时也表现了君臣关系的融洽和亲密。恰当的表彰会使下属非常努力地向着终极目标去追求,使军臣、上级和下级的关系更上一层楼,相互非常融洽信任。作为管理者,在企业的管理过程当中可能有时候需要和下属谈话,需要通过一些举动去影响下属们的言行,在这里孙权做了一个示范。例如,我们用一个员工,因为他是经理,今天把他提升到副总的职位上,在任命之前一般会找他谈话:第一要告诉这位企业的员工他对企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企业给他更好的一个发展机会,第二要给他激励,历数他的业绩。奖周泰救驾之功周泰两次救孙权。第一次是在孙权小的时候,被山贼打劫,周泰来不及披衣服,全身没有铠甲护身就提刀上马,救了孙权;第二次是在孙权和曹操作战的过程中,孙权陷入了重围,被曹军重重包围,周泰杀进来接应,周泰问左右的军士“主公何在”,手下的军士就指着远方,兵马后处,被层层包出重围。回到中军大账安全之后,感谢周泰救护之功,设宴款之,权亲自把盏,抚其背,泪流满面,曰:“卿两番相救,不惜性命,被枪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卿乃孤之功臣,孤当与卿共荣辱、同休戚也。”亲自把盏,意思是说亲自给周泰斟酒,这是一种无尚的褒奖,孙权也是一个性情中人,与周泰共荣辱、同休戚,这是对企业功臣最隆重的褒奖。褒奖的形式很特别:“令周泰解衣与众将观之:皮肉肌肤,如同刀剜,盘根遍体。孙权手指其痕,一一问之。周泰具言战斗被伤之状。一处伤令吃一觥酒。是日,周泰大醉。权以青罗伞赐之,令出入张盖,以为显耀。”在这里孙权并没有给周泰多少栋别墅,多少金银珠宝,而是在精神层面上一个激励。?
现代启示:精神激励是最大的激励(1)扬善于公庭,让功绩广泛知晓。(2)最高位者亲自出面奖励。(3)树立为楷模,激励带动团队其它成员。今天只要我们努力,企业同样会让我们得到最理想的回报,所以在现代高度商业化的社会,我们除了物质奖励外,在企业的管理之道当中千万不要忘记精神层面上的激励,越是在商业化的年代,这种精神层面上的激励更会产生共鸣,它迸发的力量是远远超出我们想象。孙权管理的特点虚怀若谷,集思广倚重大决策睿智不犯错慧眼识才,大胆用才给人才绝对信任,不理会“小报告”关注我微信号zhang-zhengping(←长按复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毒龙钻是啥意思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