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爱情诗人物专访,有问题,有回答

八十年后再看徐悲鸿、徐志摩的“二徐之辩”
11:06:12 来源:《北方美术》
标签:编辑:周杭瑜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宝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宝藏网的价值判断。何炬学《摩围寨》:被誉为一部乡村生活史诗 | 新华网人物专访
| 文字 | 图片
  重庆市苗族作家、重庆市作协副主席何炬学凭借自己的中短篇小说集《摩围寨》荣获第十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中短篇小说奖。今天,我们请到了作家何炬学来和我们一起分享《摩围寨》的创作经历及对文学创作的一些见解。
 何炬学,男,苗族,1963年生,重庆市彭水县人。在《黔江日报》当编辑10年,2003年先后在黔江区文化局、黔江区文广新局任副局长、局长等职,现供职于重庆市黔江区水务局,任党组书记。系中国作协会员,重庆市作协副主席。[]
· [2012-08]· [2012-08]· [2012-08]· [2012-08]· [2012-08]· [2012-08]· [2012-08]
主持人:网民朋友大家好,欢迎做客新华网重庆频道!在本月的16日,作为中国作协四大奖项之一,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齐名的第十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在北京揭晓,重庆市苗族作家、重庆市作协副主席何炬学凭借自己的中短篇小说集《摩围寨》荣获中短篇小说奖,为重庆文学界再添一匹"骏马"。
今天,我们请到了该作品的作者何炬学来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摩围寨》的创作经历以及对文学创作的一些见解。
主持人:何老师,欢迎您的到来!祝贺您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请您先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摩围寨》这部小说吧?
何炬学:好的。我的《摩围寨》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在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奖项类别中属于中短篇小说集那一个类别,而《摩围寨》其实是由18个短篇构成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主持人:《摩围寨》当时被业界评为是一部乡村生活史诗,当时您是处于什么样的考虑来创作这样一部小说呢?或者说想通过这样一部作品向读者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何炬学:《摩围寨》被誉为乡村生活的史诗,我认为这是对我的写法的一种褒奖。应该说被称为生活的史诗,或者是乡村生活的史诗,对于小说来讲一般要长篇小说才能担当起这样一个任务。史诗性的作品,它要有宏大的叙事,同时要能够全景式的呈现一段历史、或一个宏大的历史场景,要达到这样一种功能非长篇小说莫及。为什么《摩围寨》被一些论者认为是乡村生活史诗呢,可能是因为《摩围寨》不同于别的小说集,主要有这样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摩围寨》虽然是由18个短篇组成小说集,但这18个短篇的中心人物人物是相对固定的,故事发生的空间也是相对集中的,故事所发生的时间也是相对确定的,主要是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这30年的时间。这三点,是长篇小说的特征。
第二个理由就是,这18个短篇,虽然每一个短篇故事都是相对独立的,但是由于故事发生的空间在摩围寨,故事的中心人物在很多篇章都出现,再由于故事的时间有连续性,因而,这18个短篇连缀起来,就构成了摩围寨这样一个高山寨子的生活画卷。据此,通过《摩围寨》,我们就会看到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这30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在一个乡村生活上的折射。
第三个理由我认为是主题的相对集中。别的短篇小说集,或者中短篇小说集可能是这个作家在这段时间的一些不同的作品的集结,不一定有完整的主题表达,而《摩围寨》的主题是相对集中的。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们中国的乡村,或者整个中国社会都处在贫穷落后,甚至有些封闭的现实场景当中,我想找到反映人性温暖的、善良的、仁厚的、宽容的、智慧的一面,以此表达作者的一种理想、一种期盼。从这个角度看,我的这18个短篇主题还是相对集中的。
总此三点,《摩围寨》可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有一点点乡村史诗的味道。
至于说我为什么要这样创作呢?这确实与我乡村生活的背景相关,因为我是放牛娃出身的,乡村生活场景一直在我心中有很深的烙印。恰恰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这段历史,是中国风云变幻最激烈和非常特殊的一段历史,它对我们这代人有很深的影响,我希望用我的这种乡村叙事来表达我对这个时代的一些看法和理解,这是我创作的初衷。
既然有这样一种大的叙事诉求,为什么不用长篇呢?这与我的工作有关,因为我是公务员,更多的时间要工作,我利用业余时间比如周末和节假日来写作,用这样的时间来写长篇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就选择了以短篇多点呈现的方式来写,我是希望用这样一种一种特殊的方式,把这样一个具有史诗般的气派的东西呈现出来。
主持人:听何老师这么一讲,真的是让我对这部小说有了更多的一种好奇心。下面想让何老师给我们分享一下这部小说里面的一些精彩的片断,包括从构思到完成一共花了多长时间?
何炬学:创作这部短篇小说集从构思到完成差不多花了一年多一点点的时间。08年初我开始构思这部小说,就是由多个短篇来构成这样一个短篇小说集。08年上半年写了4、5个,当时觉得是一种尝试,因为用多个短篇组成一个故事空间相对集中、故事时间相对确定、故事人物相对固定,小说主题相对统一的短篇小说集,这在中国还没有过。中间由于工作和思考的原因停了4、5个月,到09年初才差不多完成。
精彩的片断这个就有些不好启齿了,因为我自己的作品,如果自己来说的话可能有点王婆卖瓜。我比较满意的是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是立意和主题表达的选择,因为用多个短篇来集中表达一个主题,反映一个时代某一段生活场景,这在我们中国是不常见,或者说是此前尚未有的。
在国外的作家当中有,比如说乔伊斯的《都柏林人》,奈保尔的《米格尔大街》,这两部作品也是短篇小说集,也是集中对一个街或者一个镇的人物进行刻画、呈现。我刚好是用了这种形式,但是和他们又不一样,我的主题是相对集中的。第二点就是我使用了一些象征的、隐喻的、暗示的手法来写小说,这点也是其他作家不太常用的。比如“摩围寨”这个地方,本身就是一个象征、一个隐喻,它象征的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不太令人满意的世界有一个相对比较圣洁的地方,很高,高可摸天。我们彭水有一座山就叫摩围山,而我书里面有很多人物的名字都是具有比喻和象征意义的。
第三点我觉得相对比较满意的是人物的安排。中心人物绝大部分都是生活在摩围寨里面的居民,这些村民分别是我每篇小说的主人公,但是他们可能在很多篇小说中出现。这些人物是流动的,他们流动在18篇小说中,比较中心的人物比如松木、米石、长豆、老花椒、黄芪等等,这些人物几乎在小说中的每一篇都能找到他们。这样一种安排,我认为也是一种小小的创造。
第四就是一些篇章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影视色彩。比如《军事机密》、《赌博之年》,《清查康熙字典》这样一些短篇都是富于戏剧性和影视氛围和效果的;其他的篇章比如《孤儿葛藤》、《神医》和《心中的图》又具有极强的现代主义色彩。我想这个问题还是就交给读者去评判吧。
主持人:只有我们在文字当中领略到的,可能才是读者比较真实的一种感受。《摩围寨》是您创作的第三部小说,那么您觉得和您以前的作品相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次飞跃?
何炬学:目前为止我公开出版的作品只有三部,一部是散文集,叫《村庄的声音》,第二部长篇小说叫《苍岭》,第三部就是《摩围寨》。《摩围寨》之所以和前面的作品不同,最显而易见的当然是文学形式不一样了,它不同于之前出版的散文和长篇,而是短篇小说集。但是这三部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乡村表达和对乡村生活的一种提升:《村庄的声音》这部散文集是从声音的角度,集中的表现乡村生活场景,它是散文化的,也是对乡村表达的一种理想化的东西;《苍岭》也是和乡村叙事紧紧相关联的;,《摩围寨》就是一种相对比较全面的展示。当然由于我80年代是写诗的,90年代中后期写散文,然后05年开始写小说,可能在《摩围寨》的语言表达方式,环境氛围的营造等等方面还有一些诗和散文的底色。
主持人:刚才您说到您小说里面一些可爱的人物,那些非常生动的名字,这是您生活当中的一些原型吗?
何炬学:首先这部小说是虚构的,除了摩围这两个字是真实的,摩围寨是一个虚构的地方,我主要是借用了这样一个地名而已。18个短篇中有那么多的人物,当然没有一个人物的形象是在生活当中可以一一对照的,但是每一个人物都是留存在我记忆当中的人。比如松木是这部小说中的一个最核心的人物,他是摩围寨的组织者,是一个队长,就相当于形式上他在管理摩围寨,这个人物也就贯穿了我的小说的始终。他可能是我对村民善良人格的理想化,他宽厚,有仁德,同时也有智慧,有能量。另外一些人物相对要单一一点,比如像米石、长豆等人物,可能就是我记忆中某一方面的人物的翻版。
另外人物名字都像《摩围寨》一样,故意规避了我们现在常规的姓氏来取名,基本上都是和动物、植物相联系,像松木、荞子、花椒、黄芪等等,很多很多。我希望通过这些主人翁的名字能给读者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这是一个人能和自然充分融洽,完全和谐相处的地方和空间。
主持人:何老师是苗族人,在《摩围寨》当中是否反映着当代苗族人生活的侧影呢?
何炬学:当然能够反映一些。因为我生活的地方是渝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乡村表达自然而然就会反映出来我们那一带苗族、土家族生活的侧影。但是这个小说不仅仅是他们的生活场景,也可以说是整个渝东南、是重庆、是整个大西南,乃至整个中国乡村的一种缩影。因为他们所经历的生活的场景可以在整个中国乡村中找到,所以它不仅仅是表现苗族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作品,应该有更宽意义的理解。
主持人:刚才何老师也说到,说他是一名公务员,那么您当时是怎么样开始文学创作的?
何炬学:我首先是一个公务员,要把工作干好,因为这是立身之本,存在之机基,只有把工作干好才可以言及其他。当然文化创作是我工作之外的业余爱好,我把这种爱好当作了生活的一部分。从80年代开始写诗歌,后来写散文,到现在写小说我都一直坚持。我也不会刻意去为之,因为人最终为人,首先要生存,要干好社会赋予你的职责,然后才可以去干别的事。
从这样一个点出发,我主要利用周末、节假日创作,国庆和春节是我创作的最佳时期,当别人都去游玩的时候,我就埋头于书房,都是利用这样的时间来写作的。过去我在教育部门,在文化部门工作过,而且也在在黔江日报当了十年的新闻工作者,每天都要干好单位上的事,我还当过部门负责人,这个担子就更大了。所以首先要干好工作,其次才考虑文学这些事。
主持人:刚才在言谈当中何老师也谈到比较喜欢的作品,除了刚才说的那两部之外,您平时喜欢哪一类型的作品?
何炬学:对中国作家作品,古代的就不说了,现代作家来说鲁迅先生的散文、小说,沈从文先生的散文和小说,汪曾祺先生的小说我都是比较喜欢的,徐志摩先生的诗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作品我也非常喜欢。当代中国的一些作家作品我关注的不是太够,所以我还不好置评。
国外的作品可能相对要多一点,对欧美当代的一些作家作品也比较熟悉,这个名字就很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
主持人:少数民族文学也是作为中国文学上的一部分,那么您觉得它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哪里?
何炬学:首先得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这个概念要作一个界定,一般而言,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是指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作品,第二就是你这个作品反映的是和少数民族相关联的一些作品,第三就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其实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除了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之外,其他的不管是不是少数民族作家创造出来的作品,其实都是中国大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分出来可以,不提分出来也是可以的。
如果非要在这样一个概念之下对中国少数民族创作情况作一个界定的话有两个特点:我认为有两点,一个是民族性,一个是地域性。带有很强的民族性那这个作品就是少数民族文学。对于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学,困境我认为倒不存在,如果我们中国大文学存在什么困境,少数民族文学也应该存在什么困境。当然除了确定的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创作这个问题不谈的话。至于说到怎么来提升,我认为我们少数民族文学还是要中国表达,世界眼光,这可能才是少数民族文学乃至中国文学最高的一个目标。
主持人:重庆渝东南少数民族被认为重庆少数民族文学的一个起源地,那么您对重庆少数民族文学目前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看法?
何炬学:说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学是重庆的少数民族文学起源地,这个可以做一个小小的调整,说渝东南是重庆少数民族文学的重镇可能更好一点。渝东南除了黔江、彭水、酉阳、秀山、石柱这五个区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外,重庆别的地方还有少数民族生存着,也有少数民族作家在进行创作,只不过,从量上来看,无论是作家的数量还是作品的成就,可能渝东南这一块少数民族作家作品要相对集中一些,丰富一些。所以说它是重镇,我认为更好一点。
第一对于重庆的少数民族文学,我认为基础很好,潜力巨大。所谓基础很好就是我们这一带的确聚集了很多的诗人、作家,重庆外的我就不再说了。还有在重庆生活工作的像我们现任的作协主席陈川、冉冉等等,以他们为代表的,包括其他区县在内的渝东南的少数民族这个作家群是非常明显的,就是在重庆的作家群中来看,重庆的少数民族作家都是有生气,有潜力的一支队伍,重庆的少数民族作家队伍确实已经形成。
第二就是重庆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也是较有成就的。除了我这次获得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前面已经有好几位作家获得过这种奖项,像陈川、何小竹、冉冉、冉庄、谢再明他们都获得过这个奖项。还有我们很多少数民族作家作品都可以获得这样一个奖项,只不过机缘错过了而已。从作品这个角度看,应该说也是形成了一定的集群效应的。我认为重庆的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应该说是基础很好,潜力巨大。
那么存在什么问题呢,我觉得有两个方面值得包括我在内的文友们注意。一个就是我们的视野要开放一点,不能把我们创作的目光仅仅只是局限在在少数民族地区,第二更不能把我们对人性的关怀和对人的精神的抚慰局限在个人的喜怒哀乐上,要更可能的把它扩大一点,让它开阔一点。我想这么两点注意到,重庆的少数民族将会有更好的一个明天。
主持人:如果让您来讲,一部好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因素?
何炬学:其实一部好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和一部文学作品的概念是一样的,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它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因素都是它的文学性。文学性好,不管是少数民族文学还是非少数民族文学,都是一个好的作品。这个文学性可以说是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这个文学性,作品就无从谈起。当然文学性包括你这个作品对世道人心观察和揭示的深度和广度,包括你对读者带来的美的享受的深度和广度,也包括作品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提升和抚慰的深度和广度。
主持人:最近重庆文学也是频频传来喜讯,前不久本土作家也是构成了老、中、青三代人的梯队获得第五届冰心散文奖。那么对于重庆文学的发展您有什么样的评价?
何炬学:身处渝东南,你让我谈重庆文学我有些不能胜任,但是我还是简单谈谈我的看法。首先我要向获奖者表示衷心的祝贺!确实重庆的文学有这么几点是可喜可贺的,我认为重庆它的未来是不可限量的。
第一是我们重庆有很好的文学传统,从解放之初开始,到直辖以来都有很好的文学传统,第二是有较好的文学成就,第三就是有很好的文学氛围。尤其是第三点,重庆直辖的时候个别关心我们的人,认为我们重庆的文学艺术都还相对比较弱一点,这一点反过来刺激了我们重庆作家和艺术家们。我们的作家、艺术家们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应该说有一种励精图治,发愤图强的心志,而这种心志会激发人的创造力。
另外就是重庆的一些部门,像我们宣传部,尤其是重庆市作家协会,大力的扶持关心全市的基层文学创作,而且这几年做了很多大量的实实在在的事情。现在作家们也有一种家的感觉,也有一种应该要奋起直追的情怀。
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如果我们假以时日,我们会看到重庆将来一定会有好多国内一流的作家和国内一流的作品在我们中国,乃至世界上引起反响。
主持人:我记得在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时候引来了不少质疑,有网友说获奖作品很多都是中国作协的一些成员,因此好象是一次体制内的狂欢,获奖作品销售量也不是很好。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次骏马奖评选的机制包括过程公平公正吗?
何炬学:这个问题应该问我们作协主席的陈川同志,他是骏马奖的评委之一。但是我也略知一、二。这次评选的机制都是和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是一样的,是相通实用的。骏马奖分了五个门类,长篇小说集是一个,中短篇小说集是一个,诗集是一个门类,散文集是一个门类,理论和报告文学集是一个。过去可能没有这么严格的划分,最近几届以来骏马奖作这样一个界定,而这五个门类当中,每个门类只有五个名额,同时特别给了两个名额给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也就是说,用汉文创作的,在每一个门类当中只有三部获奖作品。
每一类当中收集了全国申报的作品,比如中短篇小说集这一类,大概收集了全国申报的作品是大几十部,这几十部中短篇小说集由一个专门的评审组来进行评审。这个组进行筛选,先投票筛选出30部作品来,然后在30部的基础之上再投票选15部作品,然后再投票选10部,剩最后10部的时候所有评委坐在一块投票选出前5部,程序好像是这样的,我只是听闻一点而已。至于说公平和公正怎么样,我认为评价都是人在操作和判断,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公平公正的,但是从体制机制来看,应该说从现有的评价方式来考量的话,我认为还是相对比较公平公正的。因为我提不出理由说它不公平、不公正。
主持人:这次获奖,您是否感到意外?作为重庆少数名族作家,你觉得此次获奖对您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何炬学:我这个《摩围寨》能够获骏马奖,还是有点点小小的意外。因为我这个人对于获奖从来就不抱任何的一种想法,彩票我从来不买,凡是涉及到评奖的,参与也罢,不参与也罢一概对结果我都不关注。所以突然获奖对于我来说还是有点小小的意外。
第二个小小的意外就是前两届我们重庆都没有人获得骏马奖,不是我们作品不好,我们很多少数民族作家诗人的作品都是可以获奖的,但是因为当时一个小小的误会,好象文学界认为重庆不是一个有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一个地方。好像那里没什么少数民族作家,也好像没高质量的作品。其实这是一个误会。
就以本次而论,包括我这部作品,还有当时重庆市作家协报送参评的其他四部作品,都有获奖的资格,都到了这样的水平。所以,对于获这个奖我是有点小小的意外,但我以认为也在情理之中,我自己还是很平常的对待这个事,细细的思量,这个奖对重庆乃至对我个人都还是有一些好处。
首先它肯定了我这样一种写作方法或者写作方式,就是我前面谈到的用18个短篇来集中的展示一个地方,一个时段的生活场景。这个写法得到了评委的认同,另外这个奖对我们重庆少数民族作家也是一个鼓励。我在重庆少数民族作家群当中就是中下游的,我都能够获奖,那么对于他们未来是肯定能够获奖的。
第三,这确实是对我们重庆抓文学艺术创作这项工作的肯定。我们重庆的宣传文化部门尤其是重庆市作协,确实对基层的一些创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花了很大的功夫,真正的价值超越了我个人获奖的意义,这是对我们重庆抓此项工作的一个肯定。
主持人:何老师接下来有没有什么创作计划?
何炬学:对于我个人来讲主要是以工作为主,创作只是我生活的一个部分。所以我既不刻意去做,也不会不去做,我就是利用业余时间,现在主要以写短篇,还有诗歌、散文为主,可能要有较长的时间,比如退休了再来认认真真的写长篇,当然写长篇也是我要走的一个路。
主持人:今天我们通过何老师的介绍,我们对《摩围寨》这样一个小说有了一些了解,也勾起了大家要去阅读的这样一个愿望。首先非常感谢何老师为我们重庆文学界再添佳作,我们也期待着您更优秀的作品出炉。感谢您的到来,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
何炬学:谢谢。
新华网重庆频道报道
Copyright &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重庆频道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第一集 志可摩天
第三集 京华故知
第五集 偿还自由
第七集 康桥别恋
第九集 风雅新月
第十一集 迎迓泰翁
第十三集 晨报副刊
第十五集 戏缘情趣
第十七集 浪漫生爱
第十九集 因为爱情
第二集 翩翩少年
第四集 初缔姻缘
第六集 游学骋怀
第八集 灵魂之侣
第十集 泪浪之争
第十二集 语丝新月
第十四集 丹青情怀
第十六集 红颜知己
第十八集 倾城热恋
第二十集 因爱而苦庄伟杰专访:庄伟杰的五度空间 - 人物访谈 - 文心评论 - 文心社 Wenxinshe.ORG
用户名:&&密码:&&&&|
||||||
栏目导航&―&>>
关键字&&范围&按标题按内容按作者按关键词&
&文章标题:&发表日期:(修改)作  者:出处:原创浏览400次,,庄伟杰专访:庄伟杰的五度空间日,星期四&& &
江问:我在一篇评论中曾用这样的标题:“在跨域的诗学时空中遨游”,“庄伟杰驰骋在诗歌、散文、评论、散文诗及书法五度写作空间里,但他还是对诗情有独钟。他本质上是一个诗人,是缪斯的使者。”我们还是从你写诗谈起吧。你是何时开始写诗的?还记得当年的处女作的写作过程吗?
庄答:谢谢您精彩而到位的评论。
是的,我的“五度写作空间”,好比五根指头,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可能因为兴趣广泛使然,让我未能精于某项而深耕拓展。生有涯而知天涯。尽管我早已意识到这一点,却未能加以正视,充分调整,以至于忙来忙去,跳来跳去,至今依然难以获得突破性的进展。然而,与诗神结下的不解之缘,确实让我对诗情有独钟。
冥冥之中似有安排。我是手持诗歌的入门券踏上通往文学殿堂的台阶,那是我读大二的时候(1981年)。像狄金森一样,我开始学会给这个世界写信;学着普希金的模样,我悄悄地写爱的梦呓,并从泰戈尔那里、从西方现代派诗歌中学会一招半式,开始写大海的咏叹,写乡思的隐喻,写那些看见或看不见的现实与理想、希望与失落、欢欣与忧愁交织的情绪,或者未敢寄出去的“情书”。我发表的处女作,大概是那首题为《海边》的诗作,写于1981年夏天,最初刊登于大学生诗报《南风》创刊号(1983年元月),之后收入潘洗尘主编的当代新诗史上的第一本大学生诗选《中国当代大学生诗选》(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全诗谨录如下――
海边& 清爽& 旷大软绵的沙滩上托出一个个深沉的脚印蓦地,沉睡的大海烦躁了愤怒地隆起臂膀和背脊奔袭地吞淹这因多情而延伸的步履这因昔日向往的重复而结合在一起的曲线像扭歪了的灵魂在重压下祈求伸展随着情思的冉冉上升爱恋者愈倍尝相思的甘苦思想像衔着绿的希冀的骆驼疲惫地跋涉在辽阔的空漠在心的远景里升起了惆怅在爱的瞳孔中依稀地看到了生活的真谛
这首诗纯属想象的产物。可能跟自己从小生长于海边,对海边附近的人事风景较为熟悉有关,加之青春期总是骚动着一种绿色的情绪。那时渐近弱冠之年,年轻而稚嫩,像躺在缪斯怀里的孩子,只会撒娇耍闹,自我蹈舞,如同单相思的人,心醉神迷地徜徉在文字的迷宫里,任情而天真地抒写自己心中的诉求,企冀能寻找到自我欢爱的乐园,寻找到自己曾经丢失的影子。总之,当年所写的东西,还十分青涩,像雏燕一样呢喃,且带有一份青春奔放而热情的浪漫色彩。
江问:记得你曾经在散文中写过,在大学本科时,就曾经是文学社团的风云人物,请你谈谈那时的写作经历,学生时代的这些文学实践对你以后的文学写作生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庄答: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我美好而难忘的大学时代。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也是属于文学(诗歌)的时代,至今仍然可以强烈感受到那时的文化气息、精神启示和心灵冲击。记得我在一篇题为《重返80年代:校园诗歌的写作热潮与文化影响》的学术论文中这样说过:当年的喧哗与躁动,所蕴含的那种对新秩序的孜孜以求与殷殷期待,依然召唤着我们频频地向它回望和致意。因为,它不仅滋养了一代人的精神与思想的成长,而且在对真善美的坚守中,充满着理想主义的人文情怀。
在这种特定的时代风气和校园文化氛围的熏染下,我的大学年华,可以说充满盎然的诗意,并与青春和生命一起流连,从中获得如许的感动、纯粹和激情。那时我和早我一届的79级师兄陈嘉平等人一起组织成立了福建师范大学南方诗社,在校方的大力关心和扶持下,创办了当时全国高校大学生文学社团首家铅印诗报《南风》。我的几位老师,如孙绍振、刘登翰、蔡其矫、郭风等前辈亲自担任顾问,当年他们在全国诗歌界已经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还经常为我们开设多种多样的诗歌(文学)讲座。作为诗社和诗报的第二任社长兼主编,如今回想起来,可以自豪地说,在20世纪80年代校园诗歌热潮中,我们留下了或深或浅的探寻的履痕。那些弯曲而优雅的诗句,一行行的,一波波的,仿佛带着闽江东流的执著和汹涌。哪怕足迹和流程潦潦草草,却是属于我们青春诗心的全部,且化作青春生命的遨游,穿行在南方起伏的大地上。无疑的,大学时代所经历的这些文学实践活动,为我之后的文学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形成为一种动力源。于是我如痴如醉地循着缪斯的牵引,大胆而勇敢地走在路上,唤起春天般的情怀,舒展黎明般的肢体,学会在文字的穿梭中自由往返,让文学带来的幸福,让诗歌带来的浪漫和激情,在渐行渐远的路上,变得具体而生动。
江问:大学毕业以后,你曾经在福建的高校教书?怎么会突发奇想,远去天涯,漂洋过海,移居到澳洲?触发你产生这样想法的原因是什么?
庄答:是的,当时在高校任教,按常理应该知足常乐。但我喜欢“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的人生姿态。何况命运有时是难以捉摸的,而生存其实是一种进取或抵抗,如水铺开,无论顺流或者逆流,总是充满着力的较量,并期冀能让自身释放出更多的能量和壮观的景象。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潜在的动机或缘由。这让我顿悟:流浪,原来是一种宿命。认真说来,选择空间位移,踏上自我放逐之路,起码有两大原因,从内因来说,可能因为自己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希望能到外面世界潇洒走一回。当年意气风发,争强好胜,始终坚信前面有更美的风景在向自己招手呼唤,总想寻找机会去追寻去领略。加之那时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待遇实在一般,每月的工资要小心谨慎地动用,有时买一本喜欢的书都要精打细算,实在有点寒酸。于是幻想,与其当一个“教师巴”,不如趁大好年华到国外洋打工,以便改变生存现状,让自己过得滋润一些。从外因来看,当时社会各种风气乏善可陈,时势风云变幻莫测,知识分子难以真正获得尊重,社会地位依然低微。置身其中,令人扼腕叹息又无可奈何,有一种怀才不遇的失落感和沉重感。一个偶然机会,得知旅居澳门的乡友在协助办理自费出国留学之事,声明只要筹足费用,签证一般不成问题。又听闻出国留学者在外面打一日工,折合成人民币所得的报酬相当于国内大学教师三四个月的工资。想想,的确十分诱人。于是,动了“邪”念,跃跃欲试。从此,人生便来了180&的大转弯,重新踏上了一条漫漫的新里程,上下而求索……
耽于物质的幻想有时会把自己的精神吹成落叶。一切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但我无须抱怨这流浪的生涯,也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唯有怀着深深的期待,等着另一个还在向前奔跑的自己,被我征服,去编织属于自己的故事。
江问:你在自己的诗文中,常常提到初去澳洲的生活经历,现在回忆那段生活,你作何感想?
庄答:的确,想起当年初到澳洲的生活经历,令人感慨万千。对此,我时常自我表明,我是把孤魂流放到南十字星空下的南半球。当初举债出国留学,想法其实相当简单,无非就是以“留学”之名到国外淘金,而非镀金。于是,“留学”蜕变成“溜学”,沉湎于四处寻找打工挣钱的机会。尽管本来在国内大学里任教,已拥有一份相对理想的工作,也算悠游自得,但那时年少气盛,总想到外面世界去“精彩”走一回,想不到外面世界并非想象中的“天堂”。离乡背井,寄人篱下,内心渐次交织着重重难以言喻的矛盾。是继续流浪呢?还是打道回府?无奈和煎熬像霜风冷雨纷纷袭来。然而,“既来之,则安之”。唯有一步一个脚印地沿着流浪之路孤独地浪迹漂浮,去体悟未曾经历过的日子重新释放的苦辣酸甜。当渐行渐远的路伸向远方,痛苦与寂寞侵袭着自己的肌体,甚而在瞬间使人生深刻起来,过程的悲壮驱使自己不断地记录着萍踪浪影的跫音,并泛化成自然流淌的诗行。回眸检视,可以说澳洲连续长达十年时间的孤独生涯,让我失去很多,也得到很多,尽管我尚未能在物质上真正扬眉,但总算在精神上吐纳过一番气。于是,当我以诗的形式来诉说吐露自己漂泊的心路历程时,我把旅澳后的第一部诗集命名为《神圣的悲歌》,把散文集命名为《梦里梦外》,因为在无情的时间和严峻的现实面前,我感觉自己是在进行一场沉重而庄严的生命体验,是在寻梦中企冀圆梦。我甚至以溢满空间的情感编织成《精神放逐》(另一部诗集),以此来抚慰自己的伤感、抑郁、困惑、梦想、希望以及种种无从解释的莫名思绪。
回忆是痛苦而甜蜜的,似雪落无声。回忆,让过去和现在常常在延伸的路上悄然而无声地合拢。独立苍茫,侧身天地,生命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值得回味或珍藏的记忆。
江问:你在《远方之歌》中唱到:“终于背起消瘦了的行囊M不是没有眼泪忧愁没有沉重疲惫M而是我们在匆匆地赶路M那漫长漫长的路啊M我们把坎坷挫折泥泞踩成美的驿站M悲壮成那个最最诱惑人的远方M哦,远方”。我在评论中指出:在当下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在路上”这种生命状态是现代人的一种常态,一种品格。你认为呢?谈谈你的理解?
庄答:走在路上,或回眸巡视或驻足省思,伴随渐行渐远的足迹,思想的运行逐渐由纷杂归于素朴、由热闹归于平和,由是,深感母语律动构筑的诗歌居所,容纳着一种深沉博大的生命精神,并时刻与流动着艴艴灵光的华夏文化精神息息相关。这是一种永远割不断理还乱的情结。
于是,发现自己愈来愈喜欢以追问的方式面对自我人生,面对春秋岁月,面对大千世界。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往何处去?我为什么写诗?诗到底是什么?写诗与不写诗对我究竟会有什么不同?如此等等,让我陷入哲学的迷津中,“与自己的影子& 对视而坐/无法涉及忘川& 时间伤痕累累”(拙诗《蓝色之恋》)。原来生命的核心问题,总是绕着时间在旋转、运动和变化着……
于是,我选择流浪,把孤魂流放于南半球。匆匆地走在路上,沿着家的指向,发觉存在本身只不过是一个漂泊的过程,并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方式。从此,常常孤独地面对自己,不断地自我拷问:“从来的地方去,还是从去的地方来/从来的地方来,还是从去的地方的去”(《在南半球》)。就这样,流浪由一种生活形态转换成一种人生形态。而寻找故乡或家园,就是追逐时间的过程,寻找流浪的意义,探求对于现实的超越。
于是,我写诗,诗也在写我。在时间延伸的文化地图上,我企冀用诗歌为自己构建一个与现实相对应的“第三世界”(即生命精神空间),那些更具本质力量的活动开始在时空中沉吟回旋,那些属于生命的原初和终极的归宿开始缓慢地引向“生活在别处”。
江问:几乎读过你出版过的诗集,有许多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诗句我很欣赏,如
山有山的高度海有海的壮阔在子夜的背影上我是唯一的飞鸟横& 空& 翱& 翔
――《作品09号:浪迹天涯的创伤》
多次与灵魂与蓝天对视远方的迢遥是冰山的雪莲
――《作品16号:漂向另一个季节》
请你概括一下,你写诗的追求,或者说对诗歌美学的追求。
庄答:谢谢江教授独具慧眼的青睐和鼓励。
我曾反复强调过,诗歌是关于灵魂的学问。当然,诗可以径直指向灵魂,诗也可以深入日常生活。如果说诗作为一种最语言的、“有意味”的艺术言说方式,是诗人传达内在经验、洞明世态人情和透彻生存本质的容器,那么,诗歌的美学追求应该是从生活中来,向灵魂里去。
对于一个诗人而言,一首诗的诞生就是一种神圣而难得的奇遇;而写作,则是一种心灵的自由翱翔。诚如海德格尔试图“摧毁”历史的遮蔽而使存在(Being)成为真理的去蔽一样,每一首诗都是长着翅膀的有情有性的生命,都是通向真理而洞开的一线幽光,那是短暂的存在抵达永恒的辉煌,是有限的需要与无限的弥合。优秀的诗歌之所以能产生令人再造想象的神秘与魅力,关键在于超越与创新。如果说,超越现实的、物质的和来自于自我内在隐秘的结构,是诗歌能持续而从容地臻达理想境界新天地的真实指向;那么,不断地求新求异求变,不断地发现新的道路,则是诗歌探索乃至揭示生命、宇宙和存在之奥秘的真正魅力。
写诗,其实在写心灵,即写心情与性灵。这是一种精神气场,是诗人强烈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内在凝聚,是诗人的精神力量的审美呈现。用汉字符码灵动组合的诗行,在千变万化中赋予力和美浑然交融的生气,让诗人的情感宣泄和心灵创造得以完成,并成为诗性生命的注脚。其精神内涵与诗人的自身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并以活泼的形态或“有意味”的形式安顿了诗人的人文情怀,折射出一种深层的美学意蕴。可见,在特定历史语境中产生的汉语诗歌,其实是一种关于生命超越和生命安顿的语言艺术。意趣气味相投者自然默契(反之亦然),且凝聚成一种共振的磁场,从而构成为人类共享的(审美)空间。或许,这便是人类心灵之所以能找到彼此感应和共鸣的“气场”。
江问:在学诗、写诗的成长经历中,你最喜欢的中外诗人、或者你最崇拜的诗人有哪几位?他们对你的诗创作产生了哪些影响?
庄答:古代、现代、当代的,大凡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东西,我都尽力去学习。学无止境嘛。我喜欢的中外诗人不少,要说最喜欢的,应该是中外古今为我们留下经典名篇的诗人。譬如中国古代的屈原、曹操、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大诗人;现代的艾青、戴望舒、徐志摩、卞之琳,以及当代的余光中、洛夫、郑愁予、北岛、杨炼、江河、舒婷、蔡其矫等诗人;外国的有但丁、歌德、雪莱、普希金、莱蒙托夫、泰戈尔、聂鲁达、波德莱尔、兰波、瓦雷里、埃利蒂斯、蒙塔莱、夸西莫多、惠特曼、庞德、艾略特、金斯堡、博尔赫斯,等等。
应该说,我的兴趣较广泛,喜欢广采博取,兼收并蓄。由于专业使然,阅读和欣赏诗歌是“正业”,渐渐的,觉得心中有块垒需要倾诉或吐露,于是边学边写。但我的内心有种“傲气”――只许自己喜欢,不许自己崇拜。因为我担心自己会像今日的“星迷族”一样,沉迷于某家或某种诗风而不能自拔,反而会使自己的写作捆绑于一隅,或带来迷惑和局囿。其实即便是伟大的诗人也不是绝对完美的,而且不同历史时期的诗人、诗流派均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我倾向于带有批判性的接受、借鉴或继承,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study)一词,在英文中本身就带有研究性意思。因而,我将学习视为一种“营养学”,旨在从学习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然后熔铸为属于自己的生命新肌。认真说来,我喜欢的中外诗人对我的诗歌写作产生的影响或带来的启示,起码有三大方面――
其一是思想资源。可以说,思想是一首诗的灵魂。换言之,诗人首先应是哲学(思想)家。一首没有思想灵魂的诗歌形同行尸走肉。优秀的诗歌总是充满丰富的内蕴。诗里也许只写一个场景、一个过程、一种心声、一种情绪,但诗的意思,即诗的内蕴远远超越语言,超越所写的对象。诗作为想象的产物,讲究言外有意,味外之味,中外经典名诗莫不如此。譬如兰波的《元音》,并非只是描绘AEIOU五个元音本身,诗里通过道破它们的“隐秘”来表现生活的美丑、善恶、爱恨交织的意绪,从而表达诗人对美的热爱与追求。
其二是艺术资源。艺术首先是审美的,诗歌是最具审美情趣的艺术言说方式。如果缺乏审美艺术情趣,就难以叫人赏心悦目,心领神会,并唤醒或开启沉淀于我们心灵深处的种种美的形象。中国古典诗歌讲究在形象中呈现意境,西方诗注重以意象来表现情思。其指向都是为了沟通读者与作者在情感或美感上产生呼应和共鸣效应。如果说中国诗歌给我影响更多的是艴艴盎然的精神文化命脉,那么,外国诗给予我的应是一种切入视角和表现方法。象征、荒诞、直觉、错觉、朦胧、变形、梦幻等超现实,非理性的表现手法,一旦同中国诗歌传统的文化质感加以融通,的确令人受益不尽。
其三是文化资源。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在相互碰撞和交融中不断发展的。外国诗与中国诗也是在相互交流中彼此渗透而互动促进的。自由新诗的艺术形式尽管源自西方,但用汉语言书写后就成汉语诗了。其实中国诗歌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外国诗。庞德兴起的“意象派”诗歌,明显从中国古诗里受到启发。因此,无论读中国诗人还是欣赏外国诗人的优秀诗作,对于一个诗歌写作者来说,既能在开阔视野中增长见识,完善自身的精神结构,又能从中了解丰富而多元的世界文化,提高自身的阅读欣赏和写作水平,同时在生命中留下一份美的永恒和启示。
江问:在当代新移民的诗学领域,有人潜心于诗创作,有人致力于诗评论。你一手写诗、一手写诗论,诗歌与诗论犹如你的诗学的两翼。请你谈谈对海外新移民诗坛的看法与思考。
庄答:谢谢您的理解和认同。可能这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时代,文学在整体上趋于边缘化,即便人们已逐渐意识到文化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于是重新检视和关注起文学来。但在文学的四大家族中,诗作为文学之母的地位和风采已大大不如从前,代之而引起人们更感兴趣的可能是小说。因此,我认为,就文学领域而言,这不是一个诗歌的时代,而是一个小说的时代。譬如近年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尽管也颁给诗人,但更多的是颁给小说家。
在海外新移民文学领域,事实也是如此,写小说的作者多过写诗的。换句话说,如今小说家比诗人风光多了。可以说,诗歌的事业是寂寞的事业。我之所以依然选择诗,正如我写诗,诗也写我一样,这可能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性情等诸因素有关,并非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如果您感兴趣,可以从我的一些散文随笔或诗学札记如《诗路历程》《大道似水,大化圆融》等文章进一步了解。
作为一名“在场者”的新移民诗人,我对海外新移民诗人群体的总体风貌尽管基本了解,但并未作过深入的梳理和探析,究其原因在于:其一,新移民诗人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流散群体,相对“集中”而又散居于澳美欧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有早已蜚声海内外的“朦胧派”代表诗人如北岛、杨炼、多多、严力、还有曾寄居新西兰的顾城等,有风头依然劲健的老一辈诗人如洛夫、郑愁予、杨牧等;更多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和世纪之交前后从大陆移居海外的诗人,如在北美(美加)的王性初、孟浪、施雨、施玮、姚园、程宝林、远方、郑南川、吴公子等,在澳纽(澳洲、纽西兰)的刘湛秋、冰夫、欧阳昱、许耀林、子轩、西贝、塞禹、如冰、雪阳、艾斯、孟芳竹、包括本人等,在欧洲的章平、池莲子、宋琳等,另外还有一部分从台港、东南亚诸国移民海外的新移民诗人,如美国的陈铭华、澳洲的心水等等,恕难一一列举。其二,大多数新移民诗人的踪迹是流动的,具有不确定的身份,即常常往返于中外之间。其三,一部分诗人近年来则以“海归”身份,回到国内发展。其四,多数诗人具多面手,除了写诗,还涉及其他文体,写作呈多样化。其五,为了更好地生存,许多诗人或改弦易辙,或半途而止,转行从事其他行业。其六,多数诗人的写作状态是自主性或自发性的,多属业余写作。总之,新移民诗歌无论是放在跨文化视野的大背景中考察,还是从诗歌本身面临的困境,以及诗人自身的处境来加以观照,都是十分尴尬的。加之诗人们零星散居于不同地理空间,在传播和认同方面有其局限性,堪称是处于边缘中的边缘。
然而,这种多重的边缘同样有可能为新移民诗人提供了新的审美视角和写作契机。或许这是好事,也是新移民诗人相对的优势。当然这种态势也在不断变化着。一方面,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精神意识层面,都受到自身文化以外的强烈冲击甚至颠覆;另一方面,由于新移民诗歌(人)本身受到多种客观条件的制约,难以形成某种集束性的力量为自己营造更理想的空间氛围,只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平心而论,海外新移民诗人队伍尽管参差不齐,也无论是自动放逐或被动放逐,个别诗人却是相当优秀相当有份量的,放在包括中国诗坛在内的当代华语诗坛来看,是出类拔萃的,即便与当代世界上最优秀的诗人相比较也毫不逊色。比如,洛夫、郑愁予、北岛、杨炼、严力等诗人。从整体上相对而言,比起国内那些被主流意识抬到台前或专吃皇粮的所谓诗人,更能感受到诗人独立的精神姿态和文化自觉。一旦新移民诗人从自身的特殊经验、历史记忆、文化隐痛以及被现代文明撕裂的尖叫与眩晕中打开诗歌的翅膀,让诗歌写作更趋于多维和多向,就有可能跳出三界外,以自己独特的生命体悟、命运意识和内在经验,在跨域书写中铸造出精品力作,在海外为汉语世界作出新的命名、新的注解和新的穿越。其实,摆在新移民诗人面前的诗路是极为广阔的――他们完全可以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打开诗的想象力,把个体的情感、意志、精神、身体和特殊经验与当下融合,并通过个体诗艺的拓展去获得更具人类性、世界性和普遍意义的诗意存在。
总之,对于新移民诗人群体而言,尽管他们是少数的,但从文本经验、价值取向和文化意义去考察,无论是纯粹的现代性写作、还是流散性写作,也无论是用母语或双语书写,都共同构成为当代华语诗歌的多元景观,成为华文文学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问:在澳洲期间,你办过报纸、期刊,谈谈你对澳华文坛的看法、评价与期待。
庄答:十年前我在博士论文中曾说过,澳洲华文文学曾经是一片沙漠,它的形成是因为有大量来自港台、东南亚、尤其是大陆新移民的迅速递增,以及各种相继诞生的中文报刊等媒体所提供的相对广阔的空间。但真正属于澳华文学时代的到来,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批中国留学生M新移民涌入澳洲之后。也许是历史的风云际遇使然,可以说,本人创刊办报,是与澳华文学的真正崛起同步的。整个九十年代,本人的主要精力和时间几乎全部投入到创办中文杂志和报纸的实践中。那时我担任社长和总编辑的《满江红》杂志,被认为是澳洲两大中文杂志之一,自1991年元月创刊,共出刊73期。当时我力倡文艺性,发表过不少澳华诗人作家的作品,团结了一大批新移民作家。置身其中,本人应是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实践者和见证者,也是其间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正因为如此,构成了我的博士学位论文最后的选题方向,并写成20多万字的论文《寻梦与镜像――多元语境中澳洲华文文学当代性解说》。
认真说来,澳华文学与北美、欧洲的华文文学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发生发展的历史不算太长。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澳大利亚,因为年轻,本身积淀的文化显得单薄而稚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澳华文学便可想而知了。但不可否定的是,澳华文学存在着一个宽阔的、处于中西文化交叉的边缘地带,在某种程度上却为澳华文学带来新的展开契机和可能。无庸讳言,澳华文学至今依然处于不断完善和自然运行的过程中,其深化和拓展尚有赖于澳华诗人作家们的共同营造,也有赖于澳洲多元文化社会的有力支持,自然的也与当地的华文报刊等传媒的长足进展相依赖。
屈指盘数,澳华文坛的确潜在着一支阵容可观、质素颇高的创作队伍,出版的专著和作家作品的不断面世,已逐步形成了自身格局,并引起海内外文坛和学术批评界的高度关注。当然,澳华文学的存在和发展,同样面临重重困境。譬如发表园地的严重缺乏,作家队伍的后续发展问题,作品不断推出但精品力作少,尤其是大手笔的宏篇巨著几乎无着。至于未来动向与写作趋势,还必须意识到澳华文学自身内部机制的运作如何更有力地展开。从这个角度来看,澳华作家唯有对自身生存境遇重新进行审视和反思,以便蓄势待发,以一种自觉意识和自身优势进行多种实验和多向选择,才有可能架构出具有深刻思想意蕴和艺术新质的独特文本,并给澳华文学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和发展机遇。对此,起码有三个问题值得深思和重视。首先,澳华文学应寻求突破创作中的瓶颈;其次,必须呼唤和重建艺术原创性;再者,不断思考如何更好探求新路子新方式。如是,方能更自觉地超越自我超越一切局限和桎梏,既不重复别人也不至于重复自己,并对澳华文学的品质提升和未来发展起到真正而切实的推动作用,在朝向现代汉语的磨炼和开掘中,真正参与并推进世界华文文学的发展进程。
江问:你与杨匡汉先生合著的《海外华文文学知识谱系的诗学考辩》是一部宏观研究华文文学诗学建构的理论著作,谈谈你们的写作构想及“行路难”旅程的艰辛?
庄答:一部著作从开始构想、运作、动笔、生成到修改定稿,一路走来确非易事,哪怕备尝“艰辛”,却是充满着情趣的美丽艰辛。这部被古远清先生称之为“海外华文文学诗学建构的开山之作”,最初的写作构想“蓝图”相当庞大。著作等身的杨匡汉先生有点“老夫聊作少年狂”的劲头,希望齐心协力将此书打造成一部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和对新兴的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建设有着垦拓性价值的学术专著。于是乎经过精心而严密的构思,自2009年春至2011年秋,在他的催促和关心下,我们紧密配合,总算“大功告成”。
鉴于海外华文文学的特殊性和时空交错的复杂性,要对近百年海外华文文学为整体观察对象,以理性反思和诗学考辩进入华文文学的知识谱系,力求超越常见的“直观与知觉”的思路,并超越目前大量相关批评中的“流散状态”,提取其中带有基础性、本源性、规律性的内容,以知识范型进入接近对象和存在真相的透彻把握,确实需要花一番苦(硬)功夫。经过反复琢磨、过滤和思考,我们在此书中侧重于以“问题”(意识)带动研究,以“知识回环”去检视创作实践与理论探索的互训互动,进而对华文文学的主要概念、重点话语进行有的放矢的开放性阐释,并在解读过程中力求呈现问题的特点与起源、发生与流变,以展示问题的生成语景和知识图景,上升为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诚然,要对一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命题既以“诗学”、又以“考辩”的视角(方法)同时切入,有所发现,尤其是对一些有待敞开的新问题加以探悉或比较,本身就面临着诸多难点。如果说“诗学”(研究)注重练情于义理,那么“考辩”意味着应重视典章文献,必须尊重事实和经验。因此,在一本著作或一个课题中要把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块,在学术研究上就值得斟酌了。然而,我们从事的毕竟是文学研究。作为文学,本身就是心灵张扬的生命之舞,也是创作主体精神激荡的回声。于是,从展开合作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产生默契和呼应――希望成书之后的著作,既能体现学院专著的严谨,又有来自内在激情的诗性智慧。旨在让诗学考辩不至于刻板呆滞,而是洋溢着鲜活而灵动的生命气息。
因缘际遇。认真说来,这部著作最终能够脱稿问世,一方面应感谢杨先生对本人的青睐和器重。且不说当年是他发现了我桀骜不驯的“背后”具备从事学术研究的潜力,于是鼓励我走这条路。就说此书的合作,其实是他应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之邀,主持了一个省级人文科学重点项目,我作为该中心的兼职研究员,本身又是一名旅居海外的华文作家,这种带有“两栖写作”的特殊身份,促成了兴致盎然的合作机缘。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感谢暨南大学和王列耀教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给力支持和学术眼光。同时应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李桂芳女士(杨夫人)为此书的生成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江问:“本想在袋鼠爬行的地带风光M却无法忘怀牡丹国里的殷红”。是我非常喜欢的诗句。你去澳洲流浪了一段时期,又毅然返回故土发展,这两句诗是颇为形象的阐释。这种现象现代人称之为“海归”,你为什么会做出这种选择?
庄答:“选择”,可谓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如果说当年我选择出国留学,是主动的,或者说是一种自动的放逐;那么,之后重新选择归来,应是自主的,是一种能动的回归。本想把孤魂流放于南半球,就意味着从此注定要走上一条漂泊之路。然而,随着岁月的递增,当渐行渐远的路伸向远方,在难以抵抗的时间面前,一颗骚动欲望毫不安份的心渐渐归于平静。或许是在流浪的日子里,在实际的存在状态中,一旦陷入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的困惑时,总是无法忘怀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程,也无法忘却自己从何处来,即对于自己成长的和所走来的那个地方总是梦萦魂牵。一方面要走出此处,又要回到此处;一方面要出走,又要回归;一方面“仰天大笑出门去”,又“孤舟一系故园心”。这是一种悖论,是人生的悲剧性二律背反的充分体现。
走在羁旅途中,置身于非母语的异质土壤上,对于游子来说,一种自我失落感和不定的漂泊感是难以言喻的。作为一种真实的存在,让我渐渐为孤旅的选择慨然感叹以至无法平息,之后开始思考着如何为自己重新开辟一条通达家园的线路。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于是,在自我放逐中,我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家园,那里有无尽的欢乐与情趣。就这样,我企图通过某些特殊的语境,对自身生命进行观照,对廿世纪末大串连的“洋插队”乃至生命作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便以“孤旅游思”为题进行系列创作,于是就有了那部被我的恩师、著名学者孙绍振称为“他尝试用心灵阐释的方式对留学生精神苦难作一次史诗式的概括”的诗集《从家园来到家园去》。或许,这是身处异域的漂泊者所体现的一种带有自我认同和文化回归的真实写照。这种再度选择,让现实中的我,从此也成了现代人眼中的一名“海归”。
江问:你在写诗的同时也写散文,就你的写作实践而言,你对这两种文体有何不同的写作体验?
庄答:记得我曾经说过,小说(家)是入世的,诗歌(人)是出世的。散文(家)可能多徘徊于出世与入世之间。不同文体有不同的写作路数和表现方式。有些题材适合于用散文的形式来完成,方能表情达意,譬如写人物、事件、游记和某种经历或片断。有的题材用诗的形式来表现会更有味道,譬如写内在情绪、写灵魂状态、写生命体验、写梦想的、写潜意识的东西。因为散文可以叙说、偏重“散性”;诗讲究曲说、注重“诗性”。或者说文贵坦诚,诗贵含蓄。在我的创作意识谱系里,散文是散淡的(我性格中也有散淡散漫的一面),可以如水漫溢于旷野广土之上,或明或显,是显性的;诗歌是浓缩的,如同山一样耸立于天地苍茫之间,隐隐约约,是隐性的。西方有位理论家曾说:散文是明喻的,诗歌是隐喻的。颇有道理。可见,两者本身有着各自不同的、自成一体的符号系统,并具有属于自身的美学原则和审美属性。
我觉得,优秀的诗人作家之所以优秀,其中有一大因素是善于选择、掌握和驾驭不同文体(特征)。或者说,都具有很强的文体意识,让特定的文体本身成为主动的释放性力量。作为文学语言体式,每一种文体的确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体语言,其背后则反映了作家的创作个性乃至时代的、文化的精神。鲁迅生前之所以最喜欢有人称他为“文体家”,说明他对文体是极为重视的。在当代诗坛文苑,真正具有文体意识自觉的诗人作家屈指可数,多数人的文体意识并不很强,甚至缺乏文体意识,只会用一般人也会用的语言(话语方式)来表达,既缺乏艺术的独创性魅力,又难以获得鲜活而恒久的生命力。
说时容易做时难。我这样说也想这样做,但个人才情有限,心余力绌,加之倾心于以出世的姿态入世,天性懒散惯了,又喜欢我行我素,至今尚未能写出一首(篇)令自己满意也让读者倾心的力作,实在惭愧之至。唯有根据自身潜在的力量,对世事、对人情、对自然在进行体验、传达和见证时,尽力而为去寻找一条通向生命内核的自由之路,或通过诗歌的言说方式,去敞开自己的心灵空间和释放自身的精神诉求;或借助散文及散文诗的形式,去表达对自然、人生、世态的直接体验和感受。即便如此,我也习惯于融入更多的诗性成分,把散文和散文诗当作灵魂起舞的回声。
(江少川,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中文系主任) 本文在 19:12:17被施雨编辑过作者授权声明:  【三级授权】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保证此作品不含侵害他人权益的内容,如侵害他人利益,我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因此给文心社造成的一切损失。我同意文心社以我所选择的保密或公开的方式发表此作品,未经本人同意,文心社不可向其他媒体推荐。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相关专题一:『』&[20]&[537]&[39]&[48]&[258]相关栏目:『』&[37]&[88]&[60]&[110]&[95]相关文章:『』&[335]&[210]&[315]&[321]&[261]&&  欢迎您给留言或者发表读者评论。如果您已是文心社员或者文心访友,欢迎后再留言,或者直接用本页最上方的登录表格登录后再留言。倘若您尚未成为文心社员,欢迎,成功登录后再发表评论。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联系。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志摩 再别康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