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钱买糯米,是十二生肖吉祥的动物的什么动物?

欲钱买肯门的动物?打十二生肖谜?是什么?_百度知道
欲钱买肯门的动物?打十二生肖谜?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看来你也是六和爱好者啊、
千万不要深陷啊
对你有害无益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十二生肖什么动物是,欲钱买水上的动物_百度知道
十二生肖什么动物是,欲钱买水上的动物
提问者采纳
你好,答案是鸡  属鸡的男人做事很果断精明,是做领导的料,而且在事业上也是很努力地往上爬,很有追求和理想。不过属鸡男人嫉妒心很强,在感情方面,他会很在意自己的老婆和别的男人有亲近感,所以会管的老婆很严,而他自己则是个爱好自由的人,不爱被人管着。并且属鸡男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显得有点自私,不大顾及老婆的感受。有时吵架他也是比较固执,固执己见,不接受老婆的意见,当然常常是他自己的错,他也不会承认错误,常常让他老婆觉得他不懂得退让,感到很委屈。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马,因为它很危险睡觉的时候就可以迅速逃生。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十二生肖什么动物是最坏的欲钱买最坏的动物_百度知道
十二生肖什么动物是最坏的欲钱买最坏的动物
提问者采纳
老鼠,因为它专门咬坏东西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鸡是要钱,坏的话应该是老虎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欲钱去买吃素的动物是什么?_?(只限十二生肖)_百度知道
欲钱去买吃素的动物是什么?_?(只限十二生肖)
我有更好的答案
欲花钱买吃素的动物(按十二生肖顺序)是:牛、兔、马、羊、
鸡(极少数时候吃点小肉,不知你是否将其算在里面)、猪。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十二生肖(中国民俗文化)_百度百科
[shí èr shēng xiào]
(中国民俗文化)
12生肖一般指十二生肖(中国民俗文化)
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的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1]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今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1]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1]
生肖文献考
1975 年12 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出两批秦代竹简,其中有关“盗者”的内容:[2]
“子,鼠也,盗者锐口,稀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
也,盗者状,希须 ,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盗者男子,青赤色……巳,虫也 ,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酉,水也……戌,老羊也……亥,豕也。”[3]
上述与今天生肖次第基本相同,但辰未写生肖;午成了鹿;未成了马;戌成了老羊。[2]
1986 年4 月,甘肃天水放马滩秦代墓葬中也曾出土过甲、乙两种《日书》竹简,年代与睡虎地秦简相近。甲种竹简也有盗者的记录:[2]
,鼠矣。,牛矣。,虎矣。,兔矣。,虫矣。,鸡矣。,马矣。,羊矣。,猴矣。,鸡矣。,犬矣。,豕矣。[3]
该记录中生肖与地支的对应关系与现代相比,除“辰虫巳鸡”外,其余完全相同。[2]
春秋《诗经·小雅·吉日》载“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反映生肖的午马相对。但有学者指出,秦简中的午对应鹿而非马,故庚午对应马不过是巧合。
最早完整记录十二生肖并且与今相同的是东汉王充的《》。《论衡》卷三《物势篇》:[2]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 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
而同书卷二三《言毒篇》则云:
”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龙有毒,蛇有蜇,故蝮有利牙,龙有逆鳞
。木生火,火为毒,故苍龙之兽含火星。“
可见,最迟在东汉十二生肖已全部定型。[2]
清代梁章缸在《浪迹丛谈·续谈》也转述《论衡》的记载。[2]
《·宇文护传》记述后周宇文护的母亲在齐寄书信对宇文护说:“ 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这是以生肖联系人之生年见于正史的较早记载。[2]
古文献记载并没有解决十二生肖的文化源头问题,古今学者一直众说纷纭。[4]
二八星宿说
古人将黄道与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座,即“”。二十八宿也分别代表一种动物。中国古代将周天等分为十二分,用十二支来表示,而十二支又有生肖属配,有人认为生肖与二十八星宿存在对应关系。[5]
明代大学士认为,以二十八种动物配属二十八星宿,并“以七曜统之”,所成“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子也”的格局。[5]
清代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认为,二十八宿配动物“即前十二属加一倍者也“,“亢金龙,辰官也,角木蛟附焉。蛟,龙类也”的句式,体现十二生肖为基础凑齐二十八种星宿动物。[5]
但该说难免有附会,因为二十八星宿配动物的记载要晚于十二生肖的记载。
木星每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从木星的位置便可确定年度的支序。《》记载,每十二年,“三岁穰,三岁毁,三岁康,三岁旱”,还有一说是“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几十二岁一饥”。[4]
植物的兴衰和动物生活环境存在周期,从而食草动物(鼠、牛、马、羊)和肉食、杂食动物在不同年份的生活条件大不相同”,人们认为,“如果不同年份出生的人能够模仿当年适于生长的动物,便有益成长。”从而形成生肖动物,以此推定动物兴衰与木星年有关,十二生肖、十二辰、十二地支是统一的。[6]
在原始社会中,先民常用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某一自然现象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即。《》中诸如人面马身、人面牛身、人面羊身等形象就是远古各地的。[7]
一般认为,的图腾是熊或鱼,商族的图腾是,的图腾则有龙、鸟、龟、犬、虎诸说,不一而足。[8]
纵观十二生肖,除龙为虚幻之物,其他十种皆是人们日常可见。其中可分两类,即“”(马牛羊鸡狗猪)和“”(鼠虎兔龙蛇猴),前者是人们为了经济目的而驯养,后者则是与人类联系密切,一定程度骚扰人类生活,先民对其心生畏惧的动物。[9]
因此人们把这些动物作为本氏族的名号、标记,进行崇拜。
民族学学者刘尧汉从我国彝族的原始图腾遗迹,反推所谓“十二兽”历法的来源,桂西彝和毛道彝的十二兽历法不约而同地将人与纪历十二兽同列,“是原始人人兽不分的思想意识在现实的遗留”。至今彝族仍用十二兽历纪日并用于集市之名(如虎街、兔街)。[10]
《史记·五帝本纪》记述黄帝“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文中所言是各部落图腾的名称,绝非真有降龙伏虎本领。十二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并非无稽之谈。
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指出,“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认定生肖的外来性质。
郭沫若在《释干支》中,认为中国的十二生肖源于巴比伦人的黄道十二宫,是汉代西域诸国仿照十二宫而造十二生肖。[11]
而古希腊、古埃及、巴比伦等古国,也有类似的十二生肖,只是动物不同,由此证明中国的十二生肖也许并非首创。但随着秦简的出土,该说法不攻自破,且世界各国都出现类似的动物崇拜,反过来加强了图腾说的合理性。[12]
生肖数目是十二,源于十二在天文和文化的特殊意义。
中国先民感受到寒暑交替,植物枯荣的周期,以之为“一岁”。通过观察天象,月亮的盈亏周期也与“岁”相关——十二次月圆正好为一岁。用木星作为年的周期,“岁星”绕行一圈刚好十二年。《·春官·冯相氏》云:“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二除了被用于计年计月,也被用做计量时辰。
除时间分割,十二也经常用于其他方面。《·哀公七年》中载,“周之王也,制札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意思是,周朝取代商朝为王,制周礼,最上等的数字是十二。 《·晋语四》记,“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 《·苟爽传》云:“故天子娶十二妇,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13]
“十二天象”又是古代对天气现象的统称,即、、、、、、、、、、、;””是中医对人体经络的认知;古代音乐有“”;饮食有“”;穿衣有“”……[13]
十二生肖取十二之数,暗合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归纳性认识。
十二生肖的动物秉性各异,古今学者一直对其选取和排列提出众多观点,但每种观点又难以自圆其说。
民间故事说
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结果老鼠忘了,猫就错过日期,从此猫见老鼠就寻仇。原本推牛为首,结果老鼠偷偷爬上牛背占先机。虎和龙不服气,被封为山神和海神,排在鼠和牛的后面。这下兔子又不服,要和龙赛跑,兔子跑到龙前面。狗又不乐意,一气之下咬伤兔子,被罚到了倒数第一。蛇、马、羊、猴、鸡之间还经过一番较量,最后猪又跑来占据末席。[4]
该传说还解释生肖为何无猫。其实,远古中国并没有猫,家猫故乡在非洲,传到中国时生肖早已形成。[13]
这个近似于儿童故事的传说,远不是对问题的科学解释。
动物习性说
清代刘献延《》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啃未时之草而苗,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申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酉者,月出之时,月本坎体,而中含太阳金鸡之精,故酉属鸡。戌时方夜,而犬则司夜之物也,故戌属犬。亥者,天地混沌之时,如百果含生意于核中,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14]
此说从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说地支和肖兽的配属关系。持论即有先天不足之憾,因为十二地支及生肖最初用来纪日、纪年,标记时辰是使用范围扩大的结果,有些解释显得过于牵强。[14]
五行阴阳说
明代叶子奇在《草木子》指出,十二种动物被安排是因为形体缺憾。
“术家以十二肖配十二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免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神、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肠、猪无筋,人则无不足也。”
然而明代大学者朗瑛在《七类修稿》反驳:“庶物岂止十二不全者?”他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别阴阳当看足趾数目。鼠前足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子时的前半部分为昨夜之阴,后半部分为今日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牛、羊、猪蹄分,鸡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应合着偶数,属阴,占了六项地支。虎五爪,龙五爪,猴、狗也五爪,马蹄圆而不分,均为奇数,属阳,连同属阳的鼠,占六项地支。[14]
阴阳学说解释生肖排序并非朗瑛创见,宋朝学者洪早在《旸谷漫录》中已提出类似观点。朗瑛还将动物性情和阴阳学说相结合,把排序原因具体化:
“如子为阴极,幽潜陷晦,以鼠配之;鼠藏迹也。午为阳极,显明刚健.以马配之;马快行也。丑为阴也,俯而慈爱生焉,以牛配之;牛有舐犊。未为阳也,仰而秉礼行焉,以羊配之;羊有跪乳。寅为三阳,阳胜则暴,以虎配之;虎性暴也。申为三阴,阴胜则黠,以猴配之;格性黠也。日生东而有西酉之鸡.月生西而有东卯之免,此阴阳交感之义,故曰卯酉为日月之私门。今兔舐雄毛则成孕,鸡合踏而无形,皆感而不交者也。故卯酉属兔鸡。辰巳阳起而动作.龙为盛,蛇次之,故龙蛇配焉。龙蛇,变化之物也。戌亥阴敛而潜寂,狗司夜,猪镇静,故狗猪配焉。狗猪,持守之物也。”[4]
《法苑珠林》引《大集经》言:“阎浮提外,四方海中,有十二兽,并是菩萨化导。人道初生,当菩萨住窟,即属此兽护持、得益,故汉地十二辰依此行也”。但佛教于东汉传入,而生肖形成于先秦,此说不攻自破。[2]
生肖神格象征
十二生肖不只以普通生灵融入中国人生活,其自然习性被人们赋予诸多文化意义,从动物上升到神格,接受中国人的尊崇和膜拜。只有自然生灵与文化神格相结合,才构成完整的生肖动物印象。[15]
老鼠偷吃粮食,糟蹋东西,但又反过来证明“仓鼠有余粮”,说明这户人家富足,民间以家中鼠多为富裕象征。
清代道光方叡颐的《梦园丛说》记载粤东一种“钱鼠”玩具,叫声好像数钱一般。老鼠能发出数钱的声音,俗称“老鼠数饯”。旧时湖北等地以此声为吉祥之兆。但浙江一带却有“前半夜主得财,后半夜主散财”的说法,而崇明一带则认为此声预示祸灾祸。[16]
鼠的繁殖能力极强,民间视为多子多孙的象征。子女居群的母亲戏称为“鼠胎”或“鼠肚”。清末画家《十二生肖图册》,其中《子鼠图》五鼠正抢食罐中瓜籽,而瓜籽之“籽”与“子”音同,表达多子意味。 老鼠与葫芦、葡萄、石榴等多籽植物组成吉祥图案,也是民间剪纸和年画常见题材,强化了繁衍后代的愿望。[17]
东北煤矿工人尊鼠为“鼠仙”,忌讳捕鼠,在井下吃饭分饭菜喂老鼠。云南一个旧矿区还有座耗子庙。矿工感恩于老鼠对灾祸的灵敏,将崇拜和禁忌代代传承。[17]
因为牛耕,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中国人对牛感情渐深,把诸如憨厚勤劳,任劳任怨,不求回报等优秀品质附在牛身上,[18]
鲁迅先生就以“俯首甘为孺子牛”言志。
《·曾子天圆》:“诸侯之祭,牛,曰太牢。”《·礼志一》:“太牢,牛一,羊一,豕一”,牛都是最尊贵的祭祀品,是天子祭祀社稷和天地之用。春秋战国的诸侯会盟,强国国君执牛耳割血,涂在嘴里。[18]
哈尼族的创世神话《奥色密色》,记载牛的各部分化作自然万物的故事。汉族地区崇拜牛王,北魏郧道元的《·渭水注》称牛王本为南山大樟,被人盗伐,“树渐,化为牛入水,故秦为立祠”。后逐渐人格化,演变为牛首人身,又讹为冉伯牛。成都就有始建康熙七年的牛王庙。[19]
牛还出现在鬼神形象中,如佛教信仰阎王,《》中记载:“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钢铁叉。”后为道教吸收,成为牛头马面。[20]
水牛角、黄牛角、牦牛角等是最常见门上装饰之一。藏族人至今在杀牛后还挂牛角于门上,牛角的多少成为捕猎水平的象征,甚至打扮穿衣都以牛角作为饰物。[20]
虎是百兽之王,寅虎相配,甲骨文“寅”字如箭矢状,《》中“寅”意为“阳气上升,虽上有冻土,必破土而出”,与虎的凶猛刚阳之气契合。如果说商代铜器虎食人卣反映古人对虎的畏惧,那在战争中无处不在的虎烙印,则代表人类对征服的渴望,古代部队行军打白虎幡旗,形容晓勇者为“虎将”,调兵用的虎符,兵器的虎纹……[21]
长沙南陀大塘遗址中出土的7000年前的土陶器,出现人面虎头的“长獠牙人面纹”;距今6500年的濮阳西水坡原始墓葬也有蚌壳堆塑的虎形象,与龙相对,虎居左为尊。[21]
中国文化向来龙虎并称,《.乾卦》以龙虎比喻乾坤、天地,龙飞在天、虎行于地。龙虎更为帝皇所用,龙虎星象视为守护星神,《》载刘邦”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21]
虎在中国民间传说中以白虎神和西王母最出名。二十八星宿中,东西南北四方星群组成四象,后又与五行配五色学说相结合,形成“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说法。道教将四象纳为守护神,白虎成为“白虎神”。《山海经》中西王母的形象:居于玉山,“人面虎身……豹尾虎齿而善啸,篷发戴胜”。她的职务是刑神,掌管疾病和生死。其他虎神还有水神天吴、刑神蓐收,财神赵公明的坐骑也是黑虎。[22]
嫦娥奔月传说,源于《.览冥训》,嫦娥在月中有玉兔相伴。兔是月的象征古已有之。《春秋运斗枢》说:“行失瑶光,则月出兔”。汉代《》有“白兔常跪捣药虾蟆九”的诗句,晋朝傅玄在《拟天问》中吟:“月中何有?白免捣药。”[23]
古人认为月中有兔的原因,有说月面阴影像兔,又说月亮和兔属阴,还有人说兔鼻有豁与月的圆缺相感。[23]
闻一多考证,以兔为月之精,始于汉。先秦为蟾蜍,其后转为蟾、兔。[24]
山东嘉祥汉画像石,有玉兔和蟾蜍一起捣药,马王堆出土的T形帛画也有蟾兔与月亮描绘。到晋代兔已单独代表月亮。[23]
北方有“蛇盘兔,必定富”的婚配俗信。民间剪纸中也常见《》图案,图中蛇首兔头相对,蛇躯环绕兔身。“蛇盘兔”不限于婚俗,有时也应用于丧俗。明代叶盛《》载,当时在居庸关以北,人们都在争抢蛇盘兔的墓地。[23]
龙的来历说法颇多,以闻一多的“图腾说”影响最大。他推断,蛇为图腾的氏族先后兼并了许多别的图腾氏族,形成“以大蛇为主体,兼有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混合而成的龙图腾出现了”。[25-26]
上古神话中,龙并非神圣不可侵犯,女娲炼石补青天,“杀黑龙以济冀州”。但汉后龙成为皇权的象征。皇帝穿龙袍、坐龙椅、乘龙船、坐龙辇,皇帝死去叫龙驭宾天。清朝龙袍以九条金龙合“九五之尊”,北京故宫的龙图案简直数不胜数。老百姓使用龙纹就会惨遭不测。[27]
龙是行云布雨之神。《.说林训》称,“旱则修土龙”,《·乱龙篇》说,“夫土虎不能致风,土龙安能致雨”。宋代以来几乎每个村庄都有龙王庙,每逢水旱灾害,人们都要向龙王献牲求助,让它控制雨水,祈祷风调雨顺。[28]
也有说法,龙并不能自行决定降雨,《》中泾河龙王因违反玉帝降雨旨意而被斩首。
龙象征出人头地,不同凡响。孔子称赞老子”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诸葛亮未成名前称为“卧龙先生”,蔡邕常饮斗酒醉卧街头而人称“醉龙”,家长望子成龙……
龙凤呈祥图案在唐代后广为流传,不但象征帝后权威,也象征夫妻的美满结合,还可象征世间精神与物质的阴阳两极调和。龙凤图案是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形象符号。[27]
蛇在中国古代中多以负面形象出现。“人心不足蛇吞象”形容蛇的贪婪;《》的寓言写出了蛇的狡猾和冷血;狠毒之人被形容为“蛇蝎心肠”。[29]
蛇多为巫术鬼怪的形象。《》 的巴蛇“食象,三岁而出骨”,柴桑飞蛇。《》的钩蛇“中木则折,中人则害”;《》中人蛇“人立而行,遇人辄嘻笑,笑已即转噬“;《酉阳杂俎》载孙叔敖斩双头蛇;清人陈鼎在《蛇谱》载唤人蛇,应者“虽去隔数十里蛇必至“;梁绍壬的量人蛇;《》中的率然蛇……[30]
中国古代神话的女娲和伏羲均为人首蛇身,《》描写“伏羡鳞身,女娲蛇身”,古籍《帝皇世纪》《》《拾遗记》《.补》中也有记载。河南南阳军帐营东汉早期墓画像石,伏蔑执矩,女娲执规,上身着衣,下露蛇尾,相对而立。新疆的唐代古墓中的伏羲女娲交合像,他们腰身以下是交合的蛇躯。[31]
《·北山经》记述天马,“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其鸣自訆”。[32]
作为六畜之首,马在夏代已被驯养,除用作交通运输,还是强大的军事装备。战国以“万乘之国”,“千乘之国”等马拉战车的数量来形容国力强弱。[32]
历代君王将帅以拥有骏马为荣。周穆王的八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汉武帝为取得大宛汗血宝马两次远征大宛。唐太宗钟爱“六骏”, 飒露紫、拳毛騧、青骓、什伐赤、特勒骠、白蹄乌,刻在昭陵上以表彰战功。此外还有秦始皇的“追风”、“白兔”,项羽的“乌骓马”,刘备的“的卢”,吕布和关羽先后拥有日行千里的赤兔,等等。[33]
千里马十分难得,相马便成为当时的重要职业。相传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便有秦穆公的臣子(原名孙阳)和方九堙,赵简子的臣子邮无恤等。世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们常用千里马比喻人才。[33]
古人视羊为“德畜”,善群、好仁、死义、知礼。善群,羊喜欢聚群。好仁指羊善良。头上有角但不好斗。死义指羊被宰杀时非常安静,视死如归,故有春秋齐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知礼指羊知恩,羊羔跪乳象征孝道。[34]
《》曰:“美,甘也,从羊,从大”,因此“羊大为美”。文字学家李孝定在《》对“美”则解释为“疑象人饰羊首之形”。无论哪一种解释,羊作为美的象征是毋庸置疑的。[34]
《?泰卦》以十—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之春来,阴消阳长。后人在岁首用“三阳开泰”寓示吉祥平安。民间改作“三羊开泰”,以年画或剪纸等描绘三只大羊祈祷国泰民安。[35]
上古神话中名叫“獬豸”的独角神羊,是司法审判之神皋陶的助手。王充《·是应》:“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又《杂五行书》:“县(悬)羊头门上,除盗贼”。[33]
獬豸还是明孝陵神道六种墓前瑞兽之一。[34]
农历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节”,粮商米贩祭“仓神”老鼠。清代潘荣升《》载: “当此新正节过,仓凛为虚,应复置而实之,故名其日曰填仓。”填仓节当晚不许点灯,据说是这晚老鼠嫁女。所谓“老鼠嫁女日”各地日期并不划一,当天人们炒黄豆,拌以红糖,撤于屋隅。[36]
陕西正月初十夜,家家火烛早寝,还在屋角撒盐巴米粒,称“老鼠分钱”。 苏南老鼠嫁女日,脱鞋当迎亲花轿,果皮当礼盒。[17]
老鼠嫁女也是年画和剪纸的重要题材。画面中娶亲仪仗队中,花轿、彩旗、灯笼,还行鼓乐队,样样俱全,俨然人间嫁娶的盛况。执事队伍中还有两鼠扛着“正大光明”的大旗。[17]
年画或剪纸当中抬轿奏乐的是鼠形,唯新娘和新郎的模样各地不同,鼠形人形甚至有繁衍之神。鲁迅在《狗猫鼠》中回忆,“正月十四的夜,是我不肯轻易便睡,等候它们的仪仗从床下出来的夜。”[37]
青海的一些地区有“蒸瞎老鼠”的风俗。正月十四,家家用面捏成十二只老鼠,不捏眼睛,用蒸笼蒸熟,待元宵节时摆上供桌,并点上灯烧香,乞求老鼠只食草根,勿伤庄稼。[38]
鞭春牛又称“打春”。《·月今》载“出土牛以送寒气”,后固定于立春。鞭春牛意在劝民农耕,人扮“句芒神”鞭打土牛,地方官行香主礼,宣告新年劳作开始。后用纸牛,牛肚事先装入五谷,鞭后散落,象征“五谷丰登,谷流满地”。[17]
清代每年给地方下发《春牛芒神图》。图中春牛各部位颜色根据当年干支与五行阴阳的关系设计,芒神的年纪、服饰、姿态也是如此,朝廷要求地方的春牛与芒神都依此图制作,起到历书的作用。[19]
椎牛是葬礼中常见的礼俗。以彩花柱栓神牛,巫师以水先淋神牛。主人手持弓箭带领十几位手提长矛的青年,鸣鼓后,主人的舅舅首先刺牛,其他青年也依次刺牛。牛倒地之后,牛头向主人家方向为吉兆。[20]
浙江金华喜斗牛。清代陈其元《》云:“金华人独喜斗牛,每逢春秋佳日,辄有斗牛之会……两家各令健者四人翼其牛,二牛并峙,王相注视,良久乃前斗,斗以角,来问抵隙,各施其巧”。[39]
贵州苗族有抢牛尾的婚俗。男女订婚后,女方喂养一头黄牛,婚礼当天牵牛到场,用竹篾绊牛腿。新娘砍下牛尾,新郎立刻抢夺牛尾,若在女方父母到来前夺得,立即成婚,否则婚姻告吹。[20]
人们认为虎是孩子的保护神。新生儿用虎骨水洗身以祛除疾病。孩子们戴虎头帽,穿虎头鞋,挂虎肚兜。陕西,舅舅送黄布虎给外甥做满月,进门时舅舅将虎尾折断一节丢弃,寓意丢掉孩子的坎坷。山西流行小孩生日,舅舅给外甥送虎枕,既是枕头也当玩具。[40]
端午节民间还盛行把布老虎给孩子当玩具,布老虎需突出老虎的勇猛。[41]
东北鄂伦春族,还有让小孩佩戴虎爪和虎牙,以驱鬼辟邪。[40]
“画虎于门”,以虎为门神来镇宅,自汉代就已非常盛行,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40]
旧时华北流行在正厅悬挂年画《镇宅神虎图》,上云“神虎下高山,降魔到人间。善家买了去,四季保平安。”或曰:“虎是兽中王,除邪到下方,贵府请了去,万事大吉昌。”至今民间也创作以虎为题材的年画。[41]
象人斗虎起源于汉代,由人扮演的虎与人相斗,唐以后被舞狮取代。客家地区依然保留由斗虎发展而来的舞虎习俗。台湾在庙宇庆典或妈祖诞辰时,也有舞虎。[41]
“虎斗牛”是东营的民间舞蹈,主要情节分“饿虎寻食”、“虎猴相戏”、“牧童放牛”和“耕牛救主“四部分,表现老虎凶猛和耕牛的沉稳勇敢,至今仍红火。[41]
宋代陈元靓《》,农历正月初一,旧时有“挂兔头”风俗,与年幡、面具一起挂在门额,以镇邪消灾。另外还有赠兔画,画中六个小孩围着桌子,桌上站着手持兔子吉祥图的人,祝受赠的孩子将来生活安宁。[42]
兔与中秋祭月联系起来受到民间的供奉。明人纪坤《花王阁剩稿》载: “京中秋节多以泥传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把而拜之。”这就是兔儿爷。兔儿爷大的有三尺左右,小的不足一寸,兔首人身,手执药杆,造型多属模印,上底粉,施彩绘,衣着华丽。[42]
重阳节时,我国华北一带则有吃迎霜兔的习俗。《畿辅通忘》云:“重阳前后设宴相邀,谓之迎霜。宴席间食免,谓之迎霜免。”迎霜兔多用野兔烹调,这大约是取兔子长寿的民间传说。[42]
跟兔有关的习俗还有:山西某地女儿出嫁前吃象征男性的兔形礼馍和象征女性的鱼形礼馍。山东渔民清明出海前,妻子以兔塞入丈夫塞怀里,以求出海平安。[42]
舞龙又称龙灯会,是民间娱乐活动,有竹龙、布龙、纱龙、纸龙、铁皮龙等品种。宋代程自牧的《》载,“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制灯烛万盏,望之婉蜒如双龙之状。”重庆铜梁,舞龙队伍每走到民居前向主人问好,主人放鞭炮欢迎,以糖果答谢。广东佛山彩龙以竹篾、铁丝做骨架,头尾用纸糊,龙身蒙丝绸,以剪纸、绒球装饰。[28]
二月二 “龙抬头”,民俗认为蛰伏的龙抬头活动,雨水渐多。明人沈榜的《》载引龙熏虫,“乡民用灰自门外委蜿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28]
人们在这天理发,希望像龙那样精神;北方人家用彩纸、草秸穿成串悬于房梁,称“穿龙尾”;这天要吃面条、烙饼或水饺,面条象征龙须,烙饼象征龙鳞,饺子象征龙耳。[27]
龙舟竞渡相传是纪念屈原,但在浙江鄞县出土的春秋青铜锁就刻有龙舟图案。赛龙舟在农历五月举办,以端午节最盛。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描绘:“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耆鬣动”。[27]
中华各地各民族,每月都有关于龙的节日,如正月的云南瑶族祭龙节,三月山东沿海祭龙王,四月大同雷音寺会,五月的吴越分龙日,六月晒龙袍,七月的无锡龙娘庙会……[28]
蛇多在温润潮热之地,福建简称“闽”,便是门里奉蛇的造型。《闽杂记》载:“福建漳州府城南门外,有南台庙,俗称蛇王庙,其神乃一僧像。”遭蛇咬者到庙中投诉即能消灾,出庙后见死蛇表明蛇神已施刑。[43]
南平樟湖镇有蟒蛇吐火驱除瘟疫的传说,遂立庙供奉蛇王。[44]
七月七日为蛇王节,村民将装有活蛇的瓮,置于庙中朝拜,盛游全村,有人戏蛇于手臂,还有人戴枷锁装罪犯,认为可消灾免病。当地在正月还有游蛇灯,蛇灯由竹篾木板制成,一条蛇灯小的有30多块灯板,大的有700多块、连接起来长达几百米。[30]
汉族民间认为看见蛇脱皮是不吉征兆。民谚说:“见到蛇脱皮,不死脱层皮。”在青海,家中发现蛇最忌杀死,认为蛇会报复。若在家发现蛇,捉入罐中或挑在长杆上送到山谷,并求其躲进山洞。[45]
北方游牧民族特别祟马。保安族流传神话“雪白马神”;达斡尔族称神马为“温古”,该神马不准女人骑;满族也有供奉神马的习俗。中国各地有马神庙。[33]
祭马风俗古已有之。春祭马祖(马在天上的星宿),夏祭先牧(教人牧马的神灵),秋祭马社(马厩中的土地神),冬祭马步(马灾害的神灵)。汉族民间信仰马王爷,农家于农历六月廿三祭招,祭品为全羊一只。[45]
蒙古族八月末有马奶节和赛马节,为期一天。牧民们穿上节日段装,骑马并带着马奶酒到指定地点。太阳升起时开始赛马,参赛马匹为两岁小马。比赛结束后,人们分别入席,马头琴伴奏,纵情歌唱,开怀畅饮。佤族过春节要喂马吃糯米饭,并观察马的厩中姿态占吉凶,以头朝东方为幸运年。[45]
贵州苗族青年男女相爱,双方议婚三次之后,男方就要背马刀前往正式提亲。[45]
香港人好赛马,以至于“马照跑,舞照跳”成为形容香港回归生活方式不变的比喻。农历大年初三是香港新年赛马日,马场入场率是平时几倍,人们挑马下注就为图好彩头。若遇到马年场面更为盛大。[46]
鱼羊为“鲜”,以羊为主食流行于北方。烤全羊是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上等名菜,全羊席指用羊肉烹制成色香味形不同的菜肴,民间可做44 种,官场可做66 种,皇帝的全羊席做76 种。[47]
羊也是衣着的重要原料,羊的毛皮除了制衣,还做成被褥、帽、鞋、靴、毯、毡等装饰品。[47]
《诗经·唐风·羔裘》以“羔裘豹祛”讽刺当权者的倔傲无理。然而《诗经·郑风·羔裘》也以“羔裘如濡”赞美贵族急公好义。[48]
羊头敬客是流行于新疆哈萨克族,主人端熟羊头朝客,客人持刀先割羊头,将肋肉献给在座长者,再割羊耳给幼者,然后任意割一块给自己,最后把羊肉盘捧还给主人。[49]
西域民族流行“叼羊”游戏。在喜庆日子,骑手们分成几队在几百米外争夺羊,以叼羊到终点者为胜,获胜者当场把羊烧熟分给参与者。[50]
旧时河北南部有“送羊”风俗,农历六七月间,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羊,原先是送活羊,后来改送面羊。传说此俗与沉香劈山救母有关。[50]
本命年指12年一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俗称“属相年” ,即12岁、24
北京白云道观元辰殿的六十甲子神像
岁、36岁、48岁、60岁……[51]
“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本命年被认为是不吉之年,故又“坎儿年” 。各地都有在本命年挂红避邪躲灾的传统。在大年三十,逢本命年的人,不论大人小孩,都换上红内衣红内裤,扎红腰带,最好再佩戴红色饰物,如红丝绳、红项圈等,此所谓“本命红” 。[51]
即使到现代,每逢春节,市场上到处有出售“吉祥带”“吉祥结”的红黄绸带,以禳解灾祸。[52]
一些地方,本命年的除夕晚上忌出门,已婚男子还要由妇人陪伴。
道教把六十神化为太岁神,如癸巳太岁徐单大将军,甲午太岁章词大将军。本人出生的干支年称“本命太岁”,身处的当年为“值年太岁”。人的吉凶祸福由太岁神主管,每年的运气也由其掌握。堪舆学认为人逢本命年即“犯太岁”,容易遇灾得祸。北京白云道观元辰殿,塑了六十甲子太岁神像。人们在农历新年的吉日,或者自己生日,到建有元辰殿祭拜值年太岁和本命太岁,希望得到太岁神的庇佑。[51]
古人认为生肖年能反映农事年景的好坏。如谚云 “牛马年好耕田”、“肥猪年吃饱饭” 形容风调雨顺,而“鸡狗年去讨饭”、“恶虎年灾连连”,预示灾害歉收年。吉林气象学家潘铁夫在《吉林省农业气候长期预测研究》中也应用统计学分析生肖年份和气象灾害的概率关系。但这些说法也过于绝对,气象学认为每隔5-8年就会发生1-2次灾害,但不存在绝对的周期现象。[54]
旧时黄历印有“几牛耕田“,”几龙治水“,”几人分丙”、“几日得辛”之类。宋代《鸡肋编》,“历日中治水龙数,乃自元日之后,逢辰为支,即是。得寅、卯在六日,为丰年之兆。”寅卯在六日为丰兆,那逢辰之日则在八日或七日,即“八龙治水”或“七龙治水”是降雨量适中的年份。其实,新年首个辰日排在第几天不能决定一年的旱涝。[54]
古人重视取名,名字不但要响亮,还要弥补运势不足,而生肖自然成为重要参考。[55]
宋朝文人邹应龙,生于宋乾道八年壬辰年( 1172 年),故取名“应龙”。相传明代才子唐伯虎生于寅年寅月寅时(1470年),取名唐寅。过去民间流行给孩子取贱名为乳名,这样好养活。于是属狗的作家老舍乳名就叫“小狗尾巴”,而属羊的画家叶浅予乳名是“阿羊” 。[55]
更有所谓的“十二生肖直忌命名法”,属相命名之讲究,复杂程度足令人瞠目结舌。[55]
将生肖与六十花甲子一一相配,再赋予阴阳五行属性,进而产生不同的命格。以鼠为例,甲子为“屋上鼠”属金;丙子为“田内鼠”属水;戊子为“仓内鼠”属火;庚子为“梁上鼠”属土;壬子为“山上鼠”属木。[56]
敦煌莫高窟出土的《推十二时人命相属法》,记载古代生肖算命,“寅生虎,相人命属东方青帝。宜著青衣,有病宜服青药。大厄寅申之年,小厄正月七月,不得吊死问病。一生不宜共申生人同财”。[56]
唐朝李虚中在《命书》中以年、月、日干支推算人的命理。宋初徐子平推广为推算年、月、日、时干支,即“四柱八字”。同一属相在八字中的命运种类能千倍翻番。[56]
八字论命计算复杂,但流传下无数算法,盲人算命只要熟记口诀,辅以手指掐算,也可万无一失。
生肖论命的民谚多属牵强附会。”早鸡劳碌命“,因为鸡司晨;”腊月之蛇“难以出头,因为蛇冬眠。[14]
”十羊九不全“,是相传慈禧及几位晚清重臣均属羊,人们对其憎恨演变为对属羊的恐惧。[57]
生肖算命术模棱两可、自相矛盾,只是人为的妄言诳语,用来蒙蔽虔信生肖命运的愚人,应当取缔。[56]
根据地支和五行的关系,再套生肖,虎、兔属木;马、蛇属火;鼠、猪属水;猴、鸡属金;牛、龙、羊、狗属土,便得出生肖相生相克的结论。[58]
生肖婚配最为根深蒂固的是”六合六冲“。“六合”指鼠牛为合,虎猪为合,兔狗为合,龙鸡为合,蛇猴为合, 马羊为合;“ 六冲”指鼠马相冲,牛羊相冲,虎猴相冲, 兔鸡相冲,龙狗相冲,蛇猪相冲。人们选择婚姻一定会趋六合、避六冲。[58]
更为犯大忌的是“六害”:[58]
“自古白马怕青牛,羊鼠相交一旦休。蛇虎婚配如刀错,兔见龙王泪交流。金鸡玉犬难躲避,猪与猿猴不到头”。[58]
此外,诸如“ 龙虎相斗,必有一伤”,“两只羊活不长”,“两虎不同山”,“ 青龙克白虎”,“虎鼠不结亲”等不一而足。生肖婚配对女性的要求更为苛刻,如““虎进门,便伤人”,“女属羊,命根硬,克夫克爹又克娘”等。[58]
结婚日子也与属相有关,不同属相的男女都有各自的“禁婚年”,避开禁婚年后,以女方属相,一年各有两个“ 大利月”和“小利月”利于成婚。[58]
人们根据传统文化对生肖动物优缺点所做的精辟概括,又发挥想象力总结出属相性格,至今仍在广为流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性格养成与个人品格和环境际遇有关,同一年出生的人,性格尚且天壤地别,更别说不同年的同属的人。而且同一生肖在各版本性格中又说法不一。因此,属相决定性格根本不足为信。
十二生肖也是古体诗的一大题材,其特点是将十二生肖镶嵌其中,又要用典自然。十二生肖诗最早可见南朝诗人沈炯的《十二属相诗》,生肖依次嵌在每句的首起位置:[59]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59]
到了宋代,十二生肖诗之多,足以成册。较为著名的有朱熹的《读十二辰诗卷掇其余作此聊奉一笑》:[59]
夜闻空箪啮饥鼠,晓驾羸牛耕废圃。
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卤。
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
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
手种猴桃垂架绿,养得鹍鸡鸣角角。
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
比朱嘉年代稍早一些的葛立方,写有一首《赠友人莫之用》,实则也是十二属诗,无固定规律可循,且全诗四句一换韵:[59]
抱犬高眠已云足,更得牛衣有余燠。
起来败絮拥悬鹑,谁羡龙髯织冰縠。
踏翻菜园底用羊,从他春雷吼枯肠。
击钟烹鼎莫渠爱,小芼自许猴葵香。
半世饥寒孔移带,鼠米占来身渐泰。
吉云神马日匝三,樗蒱肯作猪奴熊。
虎头食肉何足夸,阴德由来报宜奢。
丹灶功成无跃兔,玉函方祠缘青蛇。
元代文人刘因的《十二辰诗》,每句都包含一个与生肖动物相关的故事:
饥鹰吓鼠惊不起,牛背高眠有如此。
江山虎踞千里来,才辩荆州兔穴尔。
鱼龙入水浩无涯,幻境等是杯中蛇。
马耳秋风去无迹,羊肠蜀道早还家。
何必高门沐猴舞,豚栅鸡栖皆乐土。
柴门狗吠报邻翁,约买神猪谢春雨。
明代诗人胡俨在《列朝诗集》 里,也写过一首,句句包含历史典故:
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
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
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丘。
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牧豕海东头。
民初,大画家王梦白曾为门生李漪绘十二生肖图,学者黄浚为其作《十二生肖题句》一首:
世情偃鼠已满腹,诗稿牛腰却成束。
平生不帝虎狼秦,晚守兔园真碌碌。
龙汉心知劫未终,贾生痛哭原蛇足。
梨园烟散舞马尽,独剩羊车人似玉。
子如猕猴传神通,画课鸡窗伴幽独。
板桥狗肉何可羡,当羡东坡花猪肉。[59]
从古至今,以生肖入联者不计其数。生肖联包含不同风格和旨趣,反应的主题各异,有生动描绘动物形象的,有引经据典托物言志的……[59]
子鼠:甲乙科名佳话在,子孙孝友古风存。
丑牛:曾驮李耳离函谷,又助田单破邵青。
寅虎:一声长啸山谷震,万树生风闪电行。
卯兔:雪消狮子瘦,月满兔儿肥。
辰龙:能吸风云兴瀚海,偏敷霖雨惠苍生。
巳蛇:舌纵成双从不花言巧语,肢虽无一却能电掣风行。
午马:引颈三嘶抒壮志,飞蹄万里奋长征。
未羊:皮莫让他披,须防恶客充良善;肉须供我食,好使春宵富馔稀。
申猴:锣鼓登场,一片欢腾热闹;衣冠扮相,三分文雅风流。
酉鸡:肉蛋皆称美味,啼鸣总是佳音。
戌狗:刻意看家,绝不朝三暮四;忠心事主,从无爱富嫌贫。
亥猪:休笑嘴长,惹事生非从不齿;莫嗟皮厚,吹牛拍马总无心。[59]
新春旧年交替之际也是生肖动物交接之时,生肖成为吉祥喜庆的重要主角,常见的有以新春生肖入对,也有将新旧两岁或今明两岁的生肖嵌入其中。
鼠年:子夜鼠欢爆竹乐,门庭燕舞笑声喧。
牛年:玉鼠回宫传捷报,金牛奋地涌春潮。
虎年:虎踞龙盘今胜昔,花得鸟语旧更新。
兔年:庆玉兔今年奋起,祝金龙明日腾飞。
龙年:九天揽月中华志,四海腾龙民族魂。
蛇年:金蛇狂舞春添彩,紫燕翻飞柳泛青。
马年:奔彼岸千帆竞渡,越坦途万马扬鞭。
羊年:五羊衔穗年丰稔,双燕迎春岁吉祥。
猴年:花果飘香美哉乐土,猴年增色换了人间。
鸡年:鸡声窗前月,人笑福里春。
狗年:鸡鸣知日上,犬吠报春来。
猪年:亥时看入户,猪岁喜盈门。[59]
中国古代小说中有关生肖的内容比较丰富。唐李公佐的《谢小娥传》,主人公的梦语“杀我者,车中猴,门东草”作为谜面揭出,其中所谓“车中猴”即暗示凶手姓“申”。[60]
白话小说《金瓶梅》、《红楼梦》、《镜花缘》、《老残游记》等描写生肖颇多。《金瓶梅》中21处描写到生肖,表示年岁者6 次,媒妁换帖者6 次,算命5 次,反映明代社会生肖多涉迷信风俗。[61]
《红楼梦》中,贾宝玉翻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其中写到“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元春的生辰是寅月卯日,“元妃嘉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可见”虎兔相逢“成了元春的悲惨结局。[61]
昆曲《十五贯》中娄阿鼠作贼心虚,况钟借拆字在子鼠上旁敲侧击令其不打自招。台词中三次讲到了鼠,其一“鼠乃十二生肖之首”,其二“代问的鼠字,目下正交子月,乃当令之时”,其三“鼠属子,子属水”。[61]
掌故和传说
古今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寓言中,涉及生肖动物形象的简直数不胜数,并留下超过2000余条成语流传至今,深入民心。生肖故事大多妙趣横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价值观,在现代常收录于儿童读物中。
柳宗元的寓言《三戒.永某氏之鼠》讽刺得意忘形的群鼠最终葬送了自己;牛郎织女故事描绘了人们对自由爱情的向往;老虎变成书生媳妇的故事,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情节表达了人们对老虎的敬畏心理;《战国策》中孟尝君”狡兔三窟“,《木兰诗》中雌雄兔”扑朔迷离”;鱼跃龙门、乘龙快婿以龙比喻尊贵,唐代传奇《柳毅传》却描写了龙女出嫁后的悲惨待遇;《白蛇传》中白娘子为爱情舍生忘死,《搜神记》蛇衔明珠报恩;田忌赛马、马革襄尸、汗马功劳彰显了马在古代战争中战功;广州羊城的得名源于仙羊送穗的传说;西游记中塑造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的英雄形象;公鸡司晨引出了闻鸡起舞、鸡鸣狗盗和半夜鸡叫的不同故事;施耐庵邻居阿巧打黄狗,引出“无巧不成书”;《明皇杂录》中北斗七星化为七只猪……[62]
在人类历史上,人与动物就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从原始社会开始,我们的祖先就认为与动物有着血缘关系,因此,对它们的崇拜,胜过了对人自己。自古至今,人们对动物形象的描绘与刻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十二生肖系列的装饰图形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传统美术史上一颗灿烂的明星,也反映出历代民间艺人热情、饱满的创作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古时有一种十二时盘,盘四周围以十二生肖图案。宋代《~器具》记:&唐库有一盘,色正黄,圆三尺,四周有物象。元和中,偶用之,觉逐时物象变更。且如辰时,花草间皆戏龙,转巳则为蛇,转午则成马矣,因号'十二时盘'。&此盘的十二种生肖图形,随时辰的变化而变换图案,转到巳时出现蛇图案,转到午时则出现马的图案。
1971年,湖南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一套生肖陶俑,均为兽首人身造型,通高为20至22厘米,形象为身着宽袖袍,两手向胸前作拱状,中间留有一个可以插物的长形小孔。这十二件生肖俑,分别置放于墓壁四周的小型壁龛内,是用来表示方位的。
十二生肖邮票
唐代的铜镜,它所饰纹的式样也就各不相同,北方的铜镜朴素简略,南方则制作精巧纤细,饰纹繁杂和华丽。
关于十二生肖的&巴格&经图中,&巴格&中央青蛙的头、尾、四肢和肚代表着世界,因为世界的东西南北中像青蛙般是个有机整体。在一幅叫&十二生肖挂帘&的陕西民间剪纸中,图的中央也有这样一只青蛙纹样,形象极为相似。可见利用十二生肖这一题材作为装饰艺术,早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普遍内容。
民间的,很多是代代传承,变化不大。在构图形式上有&全家福&式的,有单幅的,也有两种生肖双双入图的,最常见的是《》,蛇首兔头相对,蛇躯环绕兔身。因为在民间有&蛇盘兔,必定富&的说法。另外,还有生肖与人物共同构图的,大都是兽面人身,逐一排列。
在年画中,十二生肖也是传统题材。年画多以雕刻木版单色或套色印刷。河北武强清代年画《莲生贵子图》,是用红、黄、绿、紫四色套印,画面两个大圆占了画幅大部,一圆内用两个儿童身躯环绕拼成四孩;另一圆内以三个儿童头脸、五个儿童身躯环绕拼成六孩,圆圈内的儿童俯仰卧立。此双圆之上为生肖图案,龙、虎、兔居中央,鼠、羊、牛、马依次排于右侧,蛇、鸡、狗、猴、猪依次列在左侧。&连生贵子&与十二生肖齐备,以祈多儿多女。 《老鼠嫁女》的题材很多。四川的清代年画《》,说的是四川有美称,物产丰富,米粮,因而老鼠也很多。这一天,有一老鼠嫁女,远看场面宏大,仪仗齐全,有提灯、有旗锣、有吹鼓手、有花轿、有伞盖……各种执事与轿夫均由老鼠扮演,只有新郎与新娘绘成人形,十分有趣。其构图设色类似绵竹年画。
《》引《稗史类编》:&命钱,面有十二生肖字。张端木日:'此钱旧称命钱,有地支十二字,又有生肖形。'生肖之说始于《》,则此钱不必出于近世也。今此钱有一字者、两字者、四字者、十二辰全者,大小不等,品种尤繁。&因此,生肖币又称十二支钱、命钱,也是生肖造型中颇有趣味的一个品种。
少数民族生肖
生肖不是汉民族的专利,许多少数民族都使用十二生肖纪年。首先我们来看看各民族十二生肖对照表。
桂西彝族十二兽:龙、凤、马、蚁、人、鸡、狗、猪、雀、牛、虎、蛇。
彝族十二兽:虎、兔、穿山甲、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川滇黔彝族十二兽: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兽:鸡、狗、猪、鼠、牛、虫、兔、龙、蛇、马、羊、猴。
十二兽:鼠、黄牛、虎、兔、大蛇、蛇、马、山羊、猴、鸡、狗、象。
十二兽: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兽: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新疆维吾尔族十二兽: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猴、鸡、狗、猪。
族十二兽: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狸、鸡、狗、猪。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如蒙古族、壮族、部分彝族的十二生肖受汉族影响,与汉族基本一致。但有的民族在接收汉族生肖文化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些变异,哀牢山彝族同胞在十二生肖系列中,以穿山甲占据了龙的位置;新疆柯尔克孜族十二生肖中以鱼代龙、又以狐狸代猴;海南黎族同胞以十二生肖纪日,其次序以鸡起首,猴煞尾;生活在地区的傣族以黄牛代替牛,以山羊代羊,亥的属相不是猪而是象。
从以上变化中大致可以看出,各民族在选择十二生肖动物时,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物种的不同,选择了最亲近的动物作为生肖动物,从而给生肖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差异。除了在生肖动物选择上的变异外,少数民族还形成各自不同的纪年、纪日方法,同时产生了许多与生肖有关的民俗。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20-162
赵伯陶.中华民族十二生肖:气象出版社,2012:11-20
李零.中国方术概观·选择卷: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
丛书编委会.中国生肖文化:外文出版社,2010:4-30
吴裕成.中国生肖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19-25
王红新.神秘的星宿文化与游戏: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1
何星亮.图腾与中国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赵伯陶.中华民族十二生肖:气象出版社,2013:16-20
李时佳编著 李安辉主编.神秘文化数生肖(修订版):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11
刘尧汉.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
郭沫若. 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
赵伯陶.中华民族十二生肖.气象出版社:2013,16-20
过常宝.生肖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8-13
吴裕成.中国的生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34-40
过常宝.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71
过常宝.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4
过常宝.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72-83
李子鸣编著.十二生肖 牛:大象出版社,2008:35-40
王静波.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79
丛书编委会.中国生肖文化:外文出版社,2012:80-86,93
丛书编委会.中国生肖文化:外文出版社,2012:106-111
过常宝.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83-85
过常宝.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2011,中国经济出版社:88-90
十二生肖与中国文化 兔,14-15
赵伯陶.中华民俗十二生肖:气象出版社,2013:137-140
闻一多.伏羲考 闻一多全集 第一册:2000,人民文学出版社:26
过常宝.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89,96,98
丛书编委会.中国生肖文化:外文出版社,2012:145
李时佳.神秘文化数生肖:2005,河南大学出版社:94-95
丛书编委会.中国生肖文化:外文出版社,2012:161,167
吴裕成.中国的生肖 中国读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96
过常宝.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04,148
吴震世.生肖文化:东华大学出版社,2012:17-19
过常宝.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51-52
沈壮志主编.图说十二生肖 羊: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7:43
吴裕成.中国的生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77
鲁迅.朝花夕拾: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赵伯陶.中华民族十二生肖 :气象出版社,2013:91
赵伯陶.中华民族十二生肖:气象出版社,2013:106
过常宝.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86
丛书编委会.中国生肖文化:外文出版社,2012:116-118
余志和.生肖新说:2008,新华出版社:47-50
余志和.生肖新说:2008,新华出版社:96
过常宝.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00
李时佳.神秘文化数生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137-138
.晶报[引用日期]
吴世震.生肖文化:东北大学出版社,2012:19
赵伯陶.中华民族十二生肖:气象出版社,2013:182
沈壮志主编.图说十二生肖 羊: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7:69
李时佳.神秘文化数生肖:2005,河南大学出版社:139
王静波.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1:142
丛书编委会.中国生肖文化 :外文出版社,2012 :23
.太上感应篇[引用日期]
丛书编委会 .中国生肖文化:外文出版社,2012:41-43
王静波.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45-147
赵伯陶.中华民族十二生肖:气象出版社,2012:58-60
.舜网[引用日期]
王静波.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47-153
王静波.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69-179
赵伯陶 .中华民族十二生肖:气象出版社,2013:27
吴裕成.中国的生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0:185-210
梅初.365夜十二生肖系列故事: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
爱奇艺(),原名...
提供资源类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二生肖最短命的动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