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惊惶庞麦郎》这篇人物采访稿范文

当前位置:&&&&&&&
《惊惶庞麦郎》被热转 庞麦郎回应:是闲聊不是采访不知录音
来源:深窗综合&|& 14:24&编辑:邱恒
昨天《人物》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惊惶庞麦郎》的,文章第一次细致的揭秘了庞麦郎的生活。但是昨晚虾米音乐CEO通过微博发出了庞麦郎否认这篇人物专访的对话。而《人物》杂志则表示与庞麦郎的对话皆有录音。
为此新浪独家联络到了庞麦郎。接通电话之后庞麦郎对于小浪的一句&庞老师&表现出了有些不好意思,他微笑着说:&我是庞麦郎!&针对《人物》杂志的文章,庞麦郎表示并不知道他们录音了,他不觉得那是采访,只是闲聊,&没说要访谈,也没说要录音,而且她还没拿话筒。&对于这篇文章的真实性,庞麦郎称完全是胡编乱造,他说没有问:&你们谁最好看&的问题,&这是最让我生气的。&此外对于文章中说他35岁庞麦郎也非常生气,他认为这是侵犯隐私,他也称自己一直就没有签经纪公司。
庞麦郎否认接受《人物》杂志采访
虾米音乐CEO晒与庞麦郎对话
我没有签经纪公司 把我年龄说成了35岁
新浪娱乐:这个采访是怎么一回事?
庞麦郎:大概是一个月前,她给我打电话说要做一个人物采访。她当时在一个宾馆,我去找她她没在,我就走了。她打电话说这个采访还是要做的,然后她就过来我这边了。她就问了我一些话题,然后聊着。她还带来了一个人。他们偷看了我的一些歌本还有包,还偷拍我的照片。我都没有让他们拍,这些都没有经过我的允许。
我都没有打理一下,通过这样的方式播出对形象很不好的。做访谈可以的,哪些能发布哪些不能发布,这些都是要经过我的同意的,后期他们都没有跟我联系。到现在突然发布出来。
新浪娱乐:那你认为这篇报道里有哪些不属实的地方?
庞麦郎:很多内容都不属实,像华数唱片公司,他们是要采访我,怎么又去采访华数,他们说华数是我的经纪公司,他们这是造谣,他们这样说出去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还有一个把我年龄说成35岁,这是我的一个身份,这个身份是不能公布的呀。很多东西都是造谣。
新浪娱乐:你说你没有经纪公司?
庞麦郎:没有经纪公司,一直没有。如果有经纪公司,我应该在公司里呀,我的作品我的音乐都是我独立完成的。
《人物》杂志称采访征得庞麦郎本人同意已录音
介绍最好看的记者?我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新浪娱乐:文章开头说你问哪个记者最好看,把她介绍给你。
庞麦郎:我就是看了这个非常生气。我根本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找好看的记者。我觉得她这样没有一个作为记者的基本素质。她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没有素质,所以当时我没有答应做她的访谈,我拒绝了她,后来就一直没联系。
新浪娱乐:可《人物》杂志说全部对话都有录音,总时长有706分钟。
庞麦郎:没有这么长的时间吧,可能是一些闲聊吧,因为她毕竟过来,我跟她聊一聊,但是这些都不是采访的话题,随便聊聊而已。她刚进来的时候,也没说要访谈,就说聊一聊。也没有拿话筒,就问我一些问题。当时我不知道她录音。她也没跟我说她要录音。
新浪娱乐:那您觉得这篇报道的真实性是百分之多少?
庞麦郎: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胡编乱造,所有的内容都不真实。
(据新浪娱乐1月14日报道《庞麦郎独家回应:是闲聊不是采访不知录音》,略有修改)
约瑟翰&庞麦郎简介
约瑟翰&庞麦郎,日出生,现居陕西,职业歌手、舞蹈演员,作品有《打吊针》、《我的滑板鞋》、《我要打败你》、《他们的力量》、《阻止你哭泣》等。
《我的滑板鞋》完整版歌词
作词:庞麦郎 约瑟翰
作曲:庞麦郎 约瑟翰
演唱:庞麦郎
有些事我都已忘记
但我现在还记得
在一个晚上我的母亲问我
今天怎么不开心
我说在我的想象中有一双滑板鞋
与众不同最时尚跳舞肯定棒
整个城市找遍所有的街都没有
她说将来会找到的时间会给我答案
星期天我再次寻找依然没有发现
一个月后我去了第二个城市
这里的人们称它为魅力之都
时间过的很快夜幕就要降临
我想我必须要离开
当我正要走时我看到了一家专卖店
那就是我要的滑板鞋
我的滑板鞋时尚时尚最时尚
回家的路上我情不自禁
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
月光下我看到自己的身影
有时很远有时很近
感到一种力量驱使我的脚步
有了滑板鞋天黑都不怕
一步两步一步两步 一步一步似爪牙
似魔鬼的步伐 似魔鬼的步伐 似魔鬼的步伐
我给自己打着节拍
这是我生命中美好的时刻
我要完成我最喜欢的舞蹈
在这美丽的月光下在这美丽的街道上
我告诉自己这是真的这不是梦
一步两步一步两步 一步一步似爪牙
似魔鬼的步伐
摩擦 摩擦 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
摩擦似魔鬼的步伐 似魔鬼的步伐
一步两步一步两步 一步一步似爪牙
似魔鬼的步伐 摩擦 摩擦
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
下一篇:没有了
深窗公众平台传媒人评《惊惶庞麦郎》:只是个采访又不是传纪
&&&& 热播剧《匹诺曹》里有一句台词:&也许对我们来说,这只是选题,对别人来说却是人生。&这一次,庞麦郎的人生出现在《惊惶庞麦郎》一文里。这两天,当你看到朋友圈里满屏都是此文的转载时,有人赞扬记者文笔真实客观、刻画入微、生动立体,亦有人指斥报道满是戏谑、刻意丑化。但身在传媒圈里的人评价此文时,在集体消费《惊惶庞麦郎》的背后,似乎一切都没有这么简单。
惊惶庞麦郎 图片来源:《人物》
@乔木(北京外国语大学传媒副教授):这只是个采访,又不是传纪
(全媒派独家约稿)
看了&惊慌庞麦郎&一文,没觉得什么特别,想必有些艺人的个性和生活就是这样。记者的采访和描写有点意思,至少让人有兴趣看下去。有些人认为太多负面和丑化了人物,也许本人比这还负面,记者说不定还字斟句酌地做了取舍。就像你看到电视主持人或歌星,光鲜的形象和幸福的家庭后面,说不定和谁在通奸。
为了了解庞麦郎这个人,我还专门听了文中提到的他的成名曲&我的滑板鞋&。作为中年男,不喜欢这样的说唱歌曲,倒是旁边的8岁小女觉得挺好玩,并很快能哼唱里面的&摩擦摩擦,一步两步&。这就是时代和年龄的差距,虽然我不喜欢,但是总有人喜欢。
对一首歌都有分歧,对一篇报道有分歧自然不过。从专业的角度来看,采访有事实、有不同的消息来源,更主要的是有细节。当然这些细节最受诟病,因为它展示的人物形象和状态不那么让人舒服。问题在于这些细节是不是真实的,而不是该不该有。新闻本来就是选择出来的,有选择正面,就有选择负面或侧面的。
两个问题值得说,距离感和冲突性。
很多人说记者应该尽可能了解人物、走进对方的生活,没有距离感。甚至当年有女记者采访完外籍男教练,报道的题目就是&零距离接触&。问题是能进入对方的身体,不表示能进入对方的生活。多大程度上算了解对方?要是做老师,知道的要比学生多,但是记者满足的是读者,要假定读者想了解什么,才去采访,写故事。读者和人物是有距离的,代表读者的记者也需要保持点距离,太熟了,反而不客观了。
中国人讲究和为贵,记者采访时也尽量迎合,至少不排斥、不激怒对方,减少冲突性。所以有些人对记者采访庞麦郎时引起的几处冲突不解。其实看看我们膜拜的法拉奇、华莱士,在采访公众人物时,不都是在挑起冲突性的话题,挑衅、质疑、压迫对方,这既考验记者掌控材料和收放自如的能力,也是读者和观众爱看的场面。新闻事实是客观的,但对事实的取舍和评论一定是主观的,不需要遮掩。
爱情需要浪漫,新闻需要冲突,这既是读者的看点,也是媒体的卖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那不是新闻。
说到底,这就是一个阶段性、某个侧面的采访,又不是人物传记。换个阶段,换个侧面,又会有不同的故事。
@傅踢踢(专栏作者):嘲笑容易,理解难
自始至终,作者和庞麦郎保持着明确的心理距离。虽然前往庞麦郎寄居的旅馆,细致地观察、描写&食物腐烂、被单潮湿&,&透明的皮屑、指甲、碎头发和花生皮&,让人觉得,作者是认真且费心的。这是真心的表扬。但看到在台湾地图那段,作者在文章里多次提到庞麦郎说自己是台湾人,事先想必也做过功课。如果这也是采访的准备,这鱼钓的,脱离了采访的本意。
我总坚持,手段不正确,则目的无意义。何况,庞麦郎的荒诞与否,除了满足公众的好奇心,还有哪些和公共利益直接挂钩?这篇稿子中间,很多料此前听人传过,但未经证实。比如庞麦郎的音乐水准,比如商业运作。作者帮助证实了,这是很好的素材。
除此之外,这不是一篇足够客观的报道,因为作者和庞麦郎都没有进入一个沟通的状态。我相信作者关乎庞麦郎的一切描述都是真实的,但那种自卑、粗鲁乃至胡言乱语,一定不是庞麦郎的全部。或者说,&惊惶庞麦郎&,其实是他面对媒体时的样子。
之于庞麦郎这样的采访对象,要进入其内心世界固然很难。但写出其中一面,就大量铺陈、强调,也失之偏颇。《惊惶庞麦郎》有些急于证明庞麦郎是一个自卑、古怪甚至有精神问题的人,并希望通过他身上的特质、举止,映射当下中国小镇青年的荒诞现实。
作者非常主观地希望诠释那些细节&&结论我已经有了,细节只是我找来的证据。但我总觉得,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对复杂背景的剖析,对纷繁表象的宽容,背后,是对世界的理解和温存。这不是一个虚无的道德问题,而是每个人都可能的经历。
但任何时刻,嘲笑庞麦郎都是容易的,而理解庞麦郎,则太过艰难。
@陈默(新媒体从业者):少年老成的天才少女VS少年时代成长停滞的巨婴
这篇文章很有趣的地方就是,记者与受访者的心态都是不自然的吧,一个是少年老成的天才少女,一个是成长在少年时代就停滞了的巨婴。
记者明显与受访者保持着很疏离的距离,甚至很抗拒这个受访者靠近。比如,记者带着自己固有的观念,去观察这个受访者。整篇文章把庞麦郎与他背后那个浑浊世界割裂开了,音乐占据了庞麦郎生活中很重要一个比重,但记者对这一层面的涉及却很少,甚至很难看到认同与尊重。然而采访达成的最基础一项条件就是记者展示出对采访者的尊重。
这个尊重特指音乐层面,这也是构成记者采访动机的一部分。为什么要采访庞麦郎?因为他是个与众不同的音乐人还是因为他是个哗众取宠的表演者?庞麦郎肯定是认同自己音乐人身份的,那么采访至少要从肯定和否定两方面来展示。
读者只看到了庞麦郎的&病&,但没看到他的致病因,或者根本也没来得及去追究,就被表面这种奇特的冲突给带偏了。通篇文章给了读者诟病与取笑庞麦郎的机会,但完全没有留给大众反思的余地。
人物编辑对此是说,挖不到不要硬挖,有些荒诞天生存在。不太能认同这个观点,做采访尤其是深度采访,不就是一次挖掘的过程吗,只是深度取决于记者能力与现实阻力。
报道不能推论结果,但应该展示出尽可能多的证据与证据链条,判断留给读者。确实突破不了外围,那在某个层面说这个采访就已经失去新闻报道最应该有的意义,其后的精准刻画都只是在提升这个报道的可看性。
我个人也是不认同悲天悯人,善良这类品质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的。跟律师很类似,记者首先要讲求的是逻辑与证据。只是人都无法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就有了基于不同立场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考量。我担心的,也不是我们要不要去同情庞麦郎,而是如果我做了这样一个报道,我要不要为给他(尤其是人格本身可能就不健全的人)可能造成的伤害负责任,这跟善良还是没关系,应该还是新闻理念的不同吧。
过于偏向中庸与保守,可能维护了采访对象,但又造成了社会舆论的消极,这是都其他人的不公,也不是好的现象。
@孙小方(&蜜爸妈&创始人):庞明涛,一个误闯主流社会的边缘人
这篇报道,我看还是尽量客观并且克制的。并没有作者的主观判断,但字里行间都是庞的各种细节。包括他的言语、表情、发型到所思所想,庞表现出的就是一个平时被人们无视的草根人群的模样。文章不是塑造庞,而是重现庞。庞就是一个平时我们根本不会关注的社会群体的一员。这个群体,进入公众视野时,一般是野蛮无知的形象,譬如哪里出现了刑事案件;有时候还是庸俗可笑的样子,譬如杀马特;更多时候是灰色的影子,没人在意的影子。
这篇报道的好处是,让我们看到一个闯入城市领地的乡村青年的各种惊惶,让我们看到他的理想和执念,也看到了他对商业社会的懵然无知所导致的疏离和逃避。因为这篇报道,庞不再只是一个奇异的音符,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
我不觉得作者是以笔杀人,我也不觉得她看不起庞。她在表述一个&闯入者&,描述闯入后的种种不适,种种不解。庞的歌,本身就充满了一种荒诞的离经叛道的气质,和我们习惯的音乐完全不同,荒腔走板,但又听着来劲。这篇文章似乎在寻找到底是什么塑造了《滑板鞋》,以及《滑板鞋》后的庞麦郎。甚至作者文中一直也直呼庞的真实姓名,显然,她想描写的并非那个镜头前的台湾人庞麦郎&&一个屌丝逆袭的传奇八卦;她想写的是个陕西农民青年,在面对外面世界的诱惑中,如何摆脱过去的生活,但在新的生活中,又找不到自己坐标的现实处境。
@桃子的桃(媒体人):作者很聪明,也很残忍
假如我们都是虫子,形态不一,有的看上去还很美。把我们也放在显微镜下,你能保证呈现出来的微观状态不吓着别人么?有人紧紧贴近你,观察你的一举一动并细致剖析,你确定你能经得起这种考验?
何况庞还是一个音乐边缘人(就不要管边得有多远了)。这个群体里离经叛道的人本来就很多。换言之,用同样的方式接触、相同的角度观察、类似的笔调描写音乐圈乃至娱乐圈、艺术圈里绝大多数人,你都会得到一个奇葩。甚至就算是普通人,我不知道谁的生活经得起这样的透视与解剖。大家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反正我害怕。
所以看的时候有着猎奇的快感,也有一种极不舒服的&&不安全感。拍摄普普通通的人与景,需要灯光布景后期效果各种花哨,可拍摄一朵奇葩你什么都不需要,因为任何的技巧都是多余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画蛇添足。你只需要打上一千瓦大灯,他自然自己会展现最离奇最惊世骇俗的一面。
你没有任何责任,因为你反而在极力摘干净自己,让自己不要挡住这朵奇葩的光彩。&全是他自己,我什么也没做哦。&
@孙旭阳(腾讯大家专栏作家):庞麦郎与某杂志:奇葩VS无德
&物理证据&是与非
我很好奇,鲸书记者录了庞麦郎那么多音,经过他允许了吗?另一个问题,在庞麦郎与你见面前后,有无向你提出审稿的要求?如果他有这个要求,你是如何答应他的?这里说下我的经验,我任凭采访失败,都不会答应在稿件刊发前传给采访对象看。即使万不得已,我最多可以给他们传看他们在采访中讲述的内容,呈现在稿件中的段落和句词。
又,鉴于鲸书在微博上指控周呜呜骚扰自己母亲的情节,存在着对事实的剪裁,进而涉嫌误导看客,作为一个记者,我已经不敢完全相信她现在的公开回应。我唯一相信的是,她真的录了庞麦郎706分钟的音,无论庞麦郎在上厕所,还是跟她逛街唱K。但无论是写稿时帮助回忆,还是应付最终可能出现的诉讼,对录音的宣示与公布都应该是条红线。
真的就可以写吗?
在《惊惶庞麦郎》一文中,颇多自然主义式的描写,鲸书目睹的这些场景,我估计通过录音的&物理证据&很难证明,这个没关系,我相信鲸书所写属实。在这些场景之外,庞麦郎的老友新同事对他人格和性格上的差评,通过&物理证据&就可以证实,那就更确凿无疑。
不过,&真的场景和事件,就得写进报道中去&,与&真的场景和事件,就可以写进报道中&,&写进报道中的场景和事件,只要是真的就可以&,这三个议题中,前两个明显荒谬。
这就规避了两个问题:如此报道新闻价值何在?如此报道是否侵犯了庞麦郎的隐私?
或有人说,庞麦郎活得邋遢肮脏是真相,对展示暴得大名的草根明星的生存状态颇有典型意义。那么,展示草根明星生存状态,如果称得上是一个任务,一种责任,也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庞麦郎的,他没有义务牺牲自己的公共形象来配合媒体。回到鲸书进入他房间的那一天,他完全可以拒绝。他错就错在过于轻信一个做记者的陌生人。
这两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或者说只是度的问题。而《惊惶庞麦郎》一文,从导语第一句,庞麦郎问鲸书,&你们谁最好看?可以把她介绍给我吗?&就开始失控。
•&•&•&•&•&•&•&•&•&•&•&•&•&•&•&•&•&•&•&•&•&•&•&•&•&•&•&•&•&•&
·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意见,并承担由此引起的纠纷和责任, 与无关
·请注意言辞,客观地评价,提倡就事论事,杜绝谩骂和人身攻击等不文明行为
·记者网管理员有权在不通知用户的情况下删除非法及不符合规定的评论信息或留作证据
猜您所需:
记者网赞助商文章链接 或 镜像问题:
大致看了一下所有答案,其实综合其中几位的意见比较符合个人的看法,但是那样基本没什么独创性,所以简单列一下,就不展开说了。1:文字并不客观,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要说多么有优越感,这是没有的,只是其中有一些比较滥俗的桥段。例如通过行文顺序暗示庞明涛难于接近,而后又(在记者出众的沟通能力下)卸下少许心防,坦露更多真实想法,更加信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这是比较无趣的做法,如果希望突出作者的存在,也应当用其它方式,而不是即作为参与者,又报道自己发挥的作用,叙述逻辑上是无法成立的。2:有优越感吗?其实并没有。很多人认为有优越感,同样是受到前述第一点的影响,作者作为叙述性文章的实际参与者,又有了主观立场,容易被人过度解读为眼光批判与具有审美、知识、社会地位等优越感,但作者的参与其实仅仅是基于非常低下的报道趣味——渲染记者与媒体的出众能力,在稿件中顺带自宣一把,情有可原,然而无趣之至,更何况还招来了这么多误解。3:报道成功吗?以现下的标准来看,当然成功。制造这么大的话题性,李海鹏在的时候也只有过两次,如今深夏哥哥带着原先的骨干力量出走时尚圈,《人物》还能掀起这样的社会议论,可以说是成功的,不过现下这个社会,博点眼球对于聪明人来说太简单了,真的有野心,该去做点更有难度的事情,而不是重复袁厉害事件的炒作路线,即便题材热度很高,伎俩也不高明,不能再玩第三次了。最后是关于答案的一些看法:个人推测一下,说写得好的,应该没看过多少文字报道,知乎上有很多大学生,大概跟十几年前的我一样喜欢看犀利的报道,不过审美积累并不足够,你们将来的路跟文章作者一样,还有很大成长空间,慢慢来就会好了。单纯批评不道德的,我认为也大可不必,因为你们也不了解庞明涛,无法知晓该篇报道有几分真实性,虽然文章不客观,您也不能说它全是假的是不是?94年的小女生(是小女生吧?)写成这样,其实已经很不错了,新闻记者要有自己的思考,按照流水线模式写东西没意思,希望她不会受太多舆论压力影响,做一个能写出成熟、诚恳作品的好记者,真有天赋的话,两三年足矣。
就报道本身评价来说,很赞同@孙小方的答案。但是看到很多人批评作者的时候认定庞麦郎是一个音乐人,更有人说他是一个原创音乐人,有着自己的“音乐理念”,我有点看不下去了。我觉得,庞麦郎完全不能称之为歌手,更别说音乐人了。诸位可以听听这个答案里面的两个视频,自行判断他到底算不算音乐人。,这是庞麦郎第一次进入大家的视野,他的录音被一个无助的调音师拿到论坛:老板接了个这样一个活,本来打算变成布鲁斯那种,可是客户要求的要飙高音,还要大气,我去,这有高音吗?能大气吗?万能的音频应用,帮帮我出出主意啊,身经百战的老师们帮帮小弟,谢谢了于是乎,调音大神们的狂欢开始了,能把这样的“音乐”调教成“布鲁斯”、“大气”可是大神们炫技最好的舞台。于是乎就出现了在AB站爆红的【摩的大飙客】。,part1视频是他的录音,他的原创作品(建议关闭弹幕防止影响个人判断),我认为这不能算音乐吧。更像是一个人中二的呢喃,这应该是他的“音乐修养”的最直观体现。注:这是前年A站的专题图,当时大家都没听过庞麦郎这个名字,更不知道他的长相。我前年也是各种听摩的大飙客,给朋友安利,但是我一直坚信,我爱摩的大飙客,但这份荣耀和功劳是属于那些调音师的。而至于庞麦郎,他的作用和金坷垃三人组没什么区别。而当时那么多人调教庞麦郎音源,估计和调教金坷垃时候的心里差不多:略带戏谑的展示自己的音乐。好久之后,【我的滑板鞋】就火了。但是了解【摩的大飙客】的人应该都不难判断,滑板鞋这首歌不出意外和大飙客一样,庞麦郎又只是一个汉中口音的金坷垃音源,其他的都归功于其他幕后音乐人员。诸位可以听听庞麦郎现场唱的滑板鞋:(同样建议关闭弹幕以防影响独立判断),这作为他唯一的代表作,唱的节奏错误、歌词错误。你告诉我他是一个音乐人?你让那些真的在做音乐的音乐人情何以堪?庞麦郎的定位更像是一个念词的。炒作方故意隐瞒了滑板鞋这首歌的具体来历,之前没听过大飙客的听众会下意识地认定滑板鞋就是庞麦郎的创作和唱作,更有人认为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音乐人…被骗了啊……看到有答案这么写:庞麦郎人家都是原创,有没有点同情心。我觉得这样草根的人物恰恰是中国未来的支撑。不要闹了。。。中国未来的音乐要是交给这样的人就毁了。。。当然,我觉得滑板鞋的词写得不错,但是这已经和他的“音乐修养”没有关系了。所以,请诸位在讨论庞麦郎的时候不要动不动就说出“原唱”、“音乐人”、“音乐理念”这一类的词语。而《惊惶庞麦郎》这篇文章没有写庞麦郎作为“音乐人”的事情,我觉得非常正确,因为他确实不是。
评判之前,先讲一个小故事。两年前,我在加拿大学调查性新闻报道,是一个实践性为主的硕士项目。那时我在做一个关于寄宿国际学生的深度调查,调查从10月持续到第二年3月,采访了无数留学生,大家纷纷在控诉寄宿家庭是如何苛待国际学生的,比如睡地下室、吃不饱或只给吃罐头食品、将学生扫地出门、不签合同等等,采访了多位管理寄宿项目的高校和高中管理者,甚至教育局、legal opinion的律师,拿到了诸多关于Homestay的数据。但最后我只采访到了两位Homestay家庭的父母,其他寄宿家庭由于种种原因,一次次拒绝了我。故事全英文,完稿4000多字,论矛盾冲突可谓精彩,功力也算扎实了。我的导师已经和当地一家杂志联系好了,会把那篇文章刊登出来。最后我放弃了整个故事,因为我觉得这篇新闻存在道德障碍,而且我只采访到了两户Homestay家庭,我认为部分真实性无法核实。如果这一切对加拿大留学行业造成恶劣影响,而最后有人出来指摘我的写法,说我将加拿大留学行业塑造成了压榨留学生的形象,可事实不是如此,我要何去何从?更何况我在搜集材料时,不可避免选择了很多负面案例,全过程中,我对留学生在异国遭遇虐待的情况愤怒异常,这种立场是否会影响我的判断?最后,我陷入了迷茫,到底谁说的是真实的?我的判断,到底有没有影响文章的立场?庞麦郎的文章也是一样。在看整篇文章后,我同意magasa的观点:作者极力地想把庞麦郎塑造成一个SB。但是作者是克制的,我觉得她写的时候心里是有道德谴责和纠结在的,否则她不会克制。但最后她还是任由自己的邪恶一面漂浮了出来。比如她对皮屑那一段的描写,是带着光环在俯视一个可悲的生命。可是我换位思考了一下,如果我是作者,我恐怕也会禁不住诱惑,不可避免地选择这种写法,更何况作者没有留下一个没有用的细节,所有细节都在说话,这是我的能力做不到的。所以我不想站在道德高地批判,因为我为了追求眼球效应,恐怕也会这么做,或是像之前我放弃了的故事一样,在最后一刻放弃一切。总结:这是一篇好文章,但不是一篇好报道。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文章链接 或 镜像问题:
这篇采访稿技巧上非常之好。文笔犀利,细节描写十分精准。在阅读之前完全未曾听说过庞麦郎何许人也,读完之后其人形象已经跃然纸上。然而这篇采访稿所怀的用心不善。作者写作的出发点并非深入剖析庞麦郎其人,而是预先塑造了一个三四线城市城乡结合部傻逼青年的形象。文中的一系列语言,动作和环境刻画,都不过是这种形象的具体和强化。试看开头这段话:'你们谁最好看?可以把她介绍给我吗?'以《我的滑板鞋》一歌走红网络的约瑟翰·庞麦郎先生在QQ上问。接到采访邀请后,他把《人物》所有记者的微博关注了一个遍。'最好看的已经结婚了。'记者说。'那你怎么样?'他补了个笑脸。'……还可以吧。'猥琐。当天凌晨3点,他给记者打电话,说睡不着要聊天,不陪就取消采访。聊到5点,他想挂了,因为'我要看电视了,《西游记》要放了'。自我为中心。他的头发板结油腻,弓着身子站在上海普陀区的街道十字路口,羞涩得似乎想把自己藏起来,抠着手说,'去我酒店吧先。'自卑。一推门,一大股食物腐烂、被单潮湿的味道。他挺不好意思,招呼服务员来打扫。邋遢。不再继续举例。这是文章开篇的几段文字,应该说写的十分生动,语气是冷静的,并未直接表达作者本人见解。但从每一句话的主旨来看,无一不是对庞麦郎其人形象的负面揭露。这样的写作,我不认为是客观的。记者对采访者是抱有鲜明的喜恶态度的,仅仅由于这是新闻稿的缘故,才尽量做到了行文中的冷静。然而在文字背后,分明可以听见记者本人的声音:草,真是一个傻逼。但问题在于,庞麦郎很可能果真是文中描述的那样一类人物。这类人物生存于中小城市的城中村,网吧之间,总数实在不少。文中庞的形象恰好与社会对这类人的看法构成重合。在某种程度上,记者的不客观不公正是可以原谅的。当一个人在你面前做出种种无礼和愚蠢冒犯之举,甚至砸坏你的电脑时,你能保持百分之百的冷静吗?回到庞麦郎身上,这篇新闻稿写出了庞一类人物的可笑和可恶可悲,却没有丝毫涉及其可怜之处。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全文通篇是作者对庞讽刺式观察,却不曾触到庞本人的内心,庞本人的“音乐”以及其梦想。如果记者能站在一个更加全面,更加社会性,更加包容的立场上,而非站在文字后面冷笑,那么这会是一篇更好的文章。
就报道本身评价来说,很赞同@孙小方的答案。但是看到很多人批评作者的时候认定庞麦郎是一个音乐人,更有人说他是一个原创音乐人,有着自己的“音乐理念”,我有点看不下去了。我觉得,庞麦郎完全不能称之为歌手,更别说音乐人了。诸位可以听听这个答案里面的两个视频,自行判断他到底算不算音乐人。,这是庞麦郎第一次进入大家的视野,他的录音被一个无助的调音师拿到论坛:老板接了个这样一个活,本来打算变成布鲁斯那种,可是客户要求的要飙高音,还要大气,我去,这有高音吗?能大气吗?万能的音频应用,帮帮我出出主意啊,身经百战的老师们帮帮小弟,谢谢了于是乎,调音大神们的狂欢开始了,能把这样的“音乐”调教成“布鲁斯”、“大气”可是大神们炫技最好的舞台。于是乎就出现了在AB站爆红的【摩的大飙客】。,part1视频是他的录音,他的原创作品(建议关闭弹幕防止影响个人判断),我认为这不能算音乐吧。更像是一个人中二的呢喃,这应该是他的“音乐修养”的最直观体现。注:这是前年A站的专题图,当时大家都没听过庞麦郎这个名字,更不知道他的长相。我前年也是各种听摩的大飙客,给朋友安利,但是我一直坚信,我爱摩的大飙客,但这份荣耀和功劳是属于那些调音师的。而至于庞麦郎,他的作用和金坷垃三人组没什么区别。而当时那么多人调教庞麦郎音源,估计和调教金坷垃时候的心里差不多:略带戏谑的展示自己的音乐。好久之后,【我的滑板鞋】就火了。但是了解【摩的大飙客】的人应该都不难判断,滑板鞋这首歌不出意外和大飙客一样,庞麦郎又只是一个汉中口音的金坷垃音源,其他的都归功于其他幕后音乐人员。诸位可以听听庞麦郎现场唱的滑板鞋:(同样建议关闭弹幕以防影响独立判断),这作为他唯一的代表作,唱的节奏错误、歌词错误。你告诉我他是一个音乐人?你让那些真的在做音乐的音乐人情何以堪?庞麦郎的定位更像是一个念词的。炒作方故意隐瞒了滑板鞋这首歌的具体来历,之前没听过大飙客的听众会下意识地认定滑板鞋就是庞麦郎的创作和唱作,更有人认为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音乐人…被骗了啊……看到有答案这么写:庞麦郎人家都是原创,有没有点同情心。我觉得这样草根的人物恰恰是中国未来的支撑。不要闹了。。。中国未来的音乐要是交给这样的人就毁了。。。当然,我觉得滑板鞋的词写得不错,但是这已经和他的“音乐修养”没有关系了。所以,请诸位在讨论庞麦郎的时候不要动不动就说出“原唱”、“音乐人”、“音乐理念”这一类的词语。而《惊惶庞麦郎》这篇文章没有写庞麦郎作为“音乐人”的事情,我觉得非常正确,因为他确实不是。
评判之前,先讲一个小故事。两年前,我在加拿大学调查性新闻报道,是一个实践性为主的硕士项目。那时我在做一个关于寄宿国际学生的深度调查,调查从10月持续到第二年3月,采访了无数留学生,大家纷纷在控诉寄宿家庭是如何苛待国际学生的,比如睡地下室、吃不饱或只给吃罐头食品、将学生扫地出门、不签合同等等,采访了多位管理寄宿项目的高校和高中管理者,甚至教育局、legal opinion的律师,拿到了诸多关于Homestay的数据。但最后我只采访到了两位Homestay家庭的父母,其他寄宿家庭由于种种原因,一次次拒绝了我。故事全英文,完稿4000多字,论矛盾冲突可谓精彩,功力也算扎实了。我的导师已经和当地一家杂志联系好了,会把那篇文章刊登出来。最后我放弃了整个故事,因为我觉得这篇新闻存在道德障碍,而且我只采访到了两户Homestay家庭,我认为部分真实性无法核实。如果这一切对加拿大留学行业造成恶劣影响,而最后有人出来指摘我的写法,说我将加拿大留学行业塑造成了压榨留学生的形象,可事实不是如此,我要何去何从?更何况我在搜集材料时,不可避免选择了很多负面案例,全过程中,我对留学生在异国遭遇虐待的情况愤怒异常,这种立场是否会影响我的判断?最后,我陷入了迷茫,到底谁说的是真实的?我的判断,到底有没有影响文章的立场?庞麦郎的文章也是一样。在看整篇文章后,我同意magasa的观点:作者极力地想把庞麦郎塑造成一个SB。但是作者是克制的,我觉得她写的时候心里是有道德谴责和纠结在的,否则她不会克制。但最后她还是任由自己的邪恶一面漂浮了出来。比如她对皮屑那一段的描写,是带着光环在俯视一个可悲的生命。可是我换位思考了一下,如果我是作者,我恐怕也会禁不住诱惑,不可避免地选择这种写法,更何况作者没有留下一个没有用的细节,所有细节都在说话,这是我的能力做不到的。所以我不想站在道德高地批判,因为我为了追求眼球效应,恐怕也会这么做,或是像之前我放弃了的故事一样,在最后一刻放弃一切。总结:这是一篇好文章,但不是一篇好报道。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惊惶庞麦郎 知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