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出嫁后在把嫁妆搬回放娘家好吗

&当前位置:&&&&&&&&&正文
武汉婚庆专家和您分享:女儿出嫁送嫁妆的习俗
作&者:金玉缘婚礼&&发布时间:&&浏览次数:2837
&&& 送嫁妆,即发奁。女儿出嫁,首先要准备嫁妆。近代多流行于汉族某些地区。陪嫁由女方自备,其种类可分为铺陈、摆设、日用等物品,因世俗视嫁妆多寡而论新娘身份高低,故而一般人家不得不倾其所有,大事铺排,以争体面。陪嫁物多为衣服、蚊帐、被絮、澡盆、脚盆、洗脸盆(架)、提桶、木箱、木柜、屉桌、大桌大椅、小桌矮凳、火盆、木炭、茶具、餐具等,多者可达十余抬。为显丰厚,大件为2~4人共抬,小件也要2人合抬。由于物多人众,队伍浩浩荡荡,蔚为壮观。富户大族多有陪送田地、山林者。贫寒之家亦有由男方备办一部分陪嫁,事先悄悄送至女家,过礼之日再一同抬回男家的习俗。由于陪嫁丰盛,民间俗有“生崽满堂红,生女一场空”之说。
&&& 旧时北京地区,女家收到男家的定礼之后,即将送来的龙凤喜饼、茶食点心分成若干份,装入食盒,给七姑八姨等近亲友好送去,告知陪送妆奁的日期,表示邀请。对于一般朋情,仅送去一张请帖就可以了。上书:“谨詹于×年×月×日为小女××于归之期,敬请阖第光临”等语。凡收到礼品或请帖的,都要届时送些礼品,给姑娘买些嫁妆,如衣料、首饰或鞋袜等物,谓之“填箱”。也有的送些礼金,装在红封套里。上书“奁敬×元”。
&&& 女子出嫁要陪嫁,奁具名目繁多,其丰俭因女家贫富而异。1924年6月,顾颉刚先生在北大《歌谣》周刊上发表一篇文章,罗列了光绪十五年(1889)苏州地区一场婚礼的“奁目”:铜、锡、瓷、牙、竹、木各式器具齐全,粗略统计,有箱子四只,面盆、脚炉、茶炊等铜器二十四件,汤盅、酒壶、茶瓶等锡器四十一件,茶碗、大盆、汤碗等瓷器一百三十五件,箱橱、妆台、浴桶等木器五十一件,丝箩、提篮等竹器六件,另有团圆镜等各式镜子,象牙筷等牙器及床上用品等多种。
&&& 过去在湖北天门一带,女方陪嫁有“一堂一房”的规矩,即堂屋和洞房家具均由女方陪送,而男家过礼则须“整猪整羊”。于是,“一堂一房”、“整猪整羊”,成为当地小康之家过礼及陪嫁的标准。京山一带陪嫁,除居家用品之外,还流行陪送风车、水车、锄、镰、耙等农具。在公安等地,陪嫁中必有八把大交椅,专置于堂屋,以示娘家气派。随州习俗,嫁妆有三件头、四件头、五件头之分。每件均为双数,各件均系居家用品。竹溪一带则分为三抬、四抬、八抬乃至二十四抬。当地有“八抬猪,八抬羊,八抬嫁妆送姑娘”的俗语流传。
&&& 新中国成立(1949)以后,传统的重嫁妆的观念和习俗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只是在五六十年代,物资供应极为紧张,条件较差,许多机关、事业单位都实行供给制,“彩礼”、“嫁妆”根本无从考虑,往往是两只单人床一并就成家了。即使在农村,多数青年男女也不刻意追求物质条件,有了最基本的生活用具就可以了。购置嫁妆的费用仍是由姑娘的家庭支付的,但姑娘多年来靠自己的劳动,已为家庭攒得不少收入。如果新娘是在国营企业或是公社劳动成员有固定工资收入的,在父母同意的前提下,她会把工资的绝大部分用来置办嫁妆。在一般工人或农民家庭,嫁妆的内容和数量还和中华民国期间通行的标准差不多,主要是个人生活用品。但是所有的东西都必须是新的,装在两只木箱里。“嫁妆”已经成了男女双方为打造婚后小家庭生活,各自所作物质准备的代名词。
&&& 上世纪70年代情况有所好转,尽管一些紧俏商品仍凭票供应,但已开始进入寻常百姓之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嫁妆的传统风气又开始抬头。“奁目”是一个时代生活水准的最直接的表征。当时有“三转一响三十六只脚”的说法,结婚成家要准备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即所谓“三转一响”,还要准备双人床、衣柜、衣橱、床头柜、梳妆台、写字台、方桌及四把椅子,这些家具总共有36条腿,即所谓“三十六只脚”。即便是在北京郊区农村,嫁妆也讲究有“八条腿”,这指的是大衣柜和五斗橱这两件大家具。此外,还有电视机、冰箱、自行车、大座钟、手表、电扇、餐具、花瓶、瓷茶具、桌布、玻璃杯、化妆品、成箱的衣服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男方家庭事先给了她一些礼金,使她有可能提前买到这些在农村里显得很阔气的嫁妆。
&&& 民俗学者陈勤建先生曾三度参加上海郊区一亲友嫁女。1979年嫁女,农村经济刚好恢复,嫁女花费一千五百元;计有自行车、缝纫机、六条棉被和其它床上用品。1981年二女儿出嫁,花费三四千元,到1984年三女儿出嫁,大衣橱、五斗橱、沙发、自行车、电扇、洗衣机、电视机,应有尽有,外加十条彩被,二条鸭绒被及其它床上用品。嫁妆摆堂,整整放了两屋子。据说因电视机是黑白的,还特地在嫁女箱柜中放上数量可观的压箱钱。此事在当地热闹了几天,纪录很快被打破了。一位卖葱姜的女儿出嫁,专程从市区叫了二辆出租小轿车,越过黄浦江,在乡镇上兜风,酒席摆了三天三夜,嫁妆光彩被就有二十四条。要知道,这不是家招女婿,男家排场还没有算上。
&&& 浙江、杭州一些地区所有的嫁妆中,一只红漆马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几乎是头等重要的。马桶叫做“子孙桶”,用马桶作象征物,显然一是因为它与生殖器官常常接近,二是因为这个桶状的东西与妇人的孕育器官和生产通道相似。马桶中要放进枣子、花生、桂圆、栗子、荔枝,取“早生贵子”、“五子登科”之意,还有的用五只红鸡蛋放入马桶,亦取“五子登科”之意。送“子孙桶”不但是祝愿男家早日生子,而且男家亲友中如有久不生子者,也可以向主人要“子孙桶”中的红蛋和喜果吃。据说,吃了很快就会有喜,就会生男孩。
&&& 许多地方俗规嫁妆不能称“送”,以避“送上门的货不值钱”之忌,故俗谓之“发嫁妆”。发嫁妆,是展示女家风采的最佳时候,故各地都盛行张扬和炫耀,流行着“亮嫁妆”的风俗,有些地方说是“摆架子”。
&&& 广东人发嫁妆的情景火爆异常,铺张奢侈,炫耀而繁琐。出嫁前一天,女家就将嫁妆发到男家,做嫁妆的工钱由男家支付,曰“搬嫁妆”。豪门送奁,用大灯笼上写明“×府送奁”或“×府双喜”字样,向仪仗店雇佣人夫,将所有妆奁一一用红绳拴牢,或置于下柜(用以载乘物品,形同方桌)上,或以食箱盛载,或担或抬。嫁女的妆奁,应有尽有,从厅房中的家什、床上用品、衣服箱柜、厨房用具、便溺洁具、香案锡器,样样俱全。别具一格的是与嫁妆同行备有一份《奁仪录》,上面将所有陪嫁之物一一列录,以示慎重,丝毫也不怕繁琐。男家收到嫁妆,要对照奁仪录件件清点,并必须回一张“敬贮佳奁,禺子婿某某载拜”字样的红柬帖。《奁仪录》以绫裱面,起首二页是洒金红纸,其余每页都是红纸印金色间行。首二页通常写着“荆钗裙布”或“荆布家风”四字。再后是分类:锡器、银器、家什、顾绣、玻璃、花瓶、镜屏、时钟、箱笼、床铺被褥、卫生洁具等。豪门大户还有屋契、田契、当押招牌及侍婢等等。小户人家也有谷箩、米箩、食箱、刀剪、秤尺等。
&&& 浙江金华、东阳一带,在迎亲日发嫁妆。喜日清晨,女家便把所有的嫁妆就一一搬到场院,从木制家具到竹器制品,从生活用品到家用电器,统统用红绸捆扎,上面放上松柏、万年青、红绿纸屑,扎成抬扛,排成队列,然后燃放爆竹,众乡亲闻声赶来围观评议,热闹非凡。吉时一到,媒人带领着男家派来的迎妆队到来,先将男家委托她带来—的利市红包送给女家,以支付女家掌厨、烧水、梳新娘头以及打发乞丐,再送上猪心、红烛等礼。这时,女方才举鞭炮,让嫁妆起程,发往男家。有趣的是媒人要肩扛数根翠竹,谓之“子孙竹”,在前领路,一路不停地放着鞭炮,张张扬扬,浩浩荡荡地前往男家。在湖州一带,当女家把嫁妆发到男家后,由男方根据嫁妆的多少,包“行嫁包”给扛嫁妆的人,然后把嫁妆件件摆开,陈列于堂屋中,放鞭炮,招呼亲友、邻里都来观看,俗称“亮嫁妆”。
&&& 说起“亮嫁妆”之俗,以广西荔浦一带最为奇特。按当地俗规,亮嫁妆在洞房内进行,俗称“开嫁妆箱仪”。仪式在婚宴后,新人敬茶完毕举行,由舅爷(没有舅爷的由伯爷或叔爷代替)主持。准备开箱前,舅爷高唱:“左边箱,右边箱,金子银子亮堂堂”。唱毕打开箱子,一边拿出箱内的物品,一边高唱嫁妆名称。拿一件唱一声,每拿出一件东西都随带出一些撤在箱面上的纸钞、硬币,哨哨落地,满屋飞扬。在围观者的“喔!喔!”声中,洞房里呈现热烈的气氛,显示娘家的富有。舅爷把拿出箱的嫁妆交给一位专门接物的人,在洞房的床上、桌上、地上一一摆开,让众人观看一番,以示体面。箱中除值钱的细软之物,手工绣品、衣料、日用品外,还有几样必不可少的陪嫁物:一小扎火柴,一小包食盐,一小瓶油、醋、酱,以示新娘勤俭能干,治家有方,同时炫耀娘家赔嫁齐全,吃、穿、用样样不愁。
&&& 上海南汇一带,在迎亲日前一天发嫁妆,有“填箱”之俗。按当地俗规,新娘的红绿被须由嫂子缝好,父母把陪嫁给女儿的被头、土布、衣服、头巾等一一递给阿哥、阿嫂,由嫂子打成铺盖放到嫁妆箱中,以示这些东西都是哥嫂同意后陪嫁给女儿的,以免日后家中产生矛盾,谓之“填箱”。然后嫁妆置于堂屋,点上红烛。男家迎嫁妆的人来到后先付女家请各种师傅的开销,而后由阿舅开始发嫁妆。首先发一只子孙桶,发时说,“一眼眼破家牲椰拿仔去(即一点点破东西你拿去吧)”,然后大家才能动手搬嫁妆。有趣的是,当地俗规嫁妆一不能挑,二不能抬,也不能扛,一律用手拿。拿了嫁妆出门后一定要朝东南方向走,半路上嫁妆不能转手又不能停,而且明显很轻的物件也要装出很重的样子;明明不远就到的,却偏偏兜远路走,俗称“兜青龙”,其实是炫耀炫耀,故意“摆架子”。
文章来源:
本文标签:中国婚俗 一堂一房 武汉婚庆 婚礼课堂
文章分享:
&&|&&&&|&&&&|&&&&|&&&&|&&&&|&&&&|&&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新华路福星惠誉商会大厦2018室&&客服QQ:&&商务洽谈:
鄂ICP备号&&客服邮箱:&&技术支持:武汉捷锐云创科技有限公司
新人婚礼咨询
企业商务合作
金玉缘品牌加盟
<b style="color:#ff777929
<b style="color:#ff93133阅读(2032)回复(0) 潮汕家庭女儿出嫁 嫁妆的演变(转)
潮汕家庭女儿出嫁 嫁妆的演变
潮汕女性,随着年代的不同,嫁妆也就随着物质生活的追求而不同,可概括为:木料&&布料&&电器&新时尚。
大凡女子出嫁,都要筹备嫁妆。从古到今,女子要出嫁,金银首饰多少买一点,是少不了的事。但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各不相同,出嫁的潮汕女子也随着年代不同而变换着具有不同时代特色的嫁妆。
  小时候听祖母讲:曾祖母出嫁时,年龄很小,只有十四岁。但出嫁时可风光哩!嫁妆是&全厅面&。&全厅面&就是嫁妆摆满整个大厅,还有一副棺木。摆满整个大厅的又是十二个木料做成的箱子。这些箱子大小一致,大约1米长,0.5米宽,里面装满衣服、日常用品、首饰之类的东西。
  日常用品也真的多,包括出嫁以后一直要用的东西,例如:盘碗、拜神的烛台、修妆台&&曾祖母嫁妆遗留下来的还有一幅具有欣赏价值的木雕。
  综观整幅木雕,呈观音坐莲状。远看也没特别之处。可当你走近一看,雕刻可精细了:树上有鸟,水里有鱼,云层有八仙,八仙姿态不一,形态可掬,乐呵呵,活灵活现。原来这是一幅&向王母娘娘祝寿&的空心木雕,让人观赏之余,不禁对木匠雕刻匠心暗自赞叹:真是人中有景,景中有人,有一种越看越爱看的感觉。这幅木雕一百多年来,一直供奉在娘家老式厝下山虎的大厅里。
  到了祖母出嫁时(十八岁),嫁妆是&半厅面&&&&六个木箱。祖母说:&我比你曾祖母差远了,只有你祖父从福建寄来很多织毛衣的羊毛线,这点才体面点。&另外,祖母遗留下一个箱子,据说,装有首饰的木箱不肯丢弃,不能当燃料。
  从这木雕,这箱子,让人领略到手工艺术的精华的同时,也了解到一百多年前,潮汕女子的嫁妆不就以木料来盛装的吗?
  到了六十年代(母亲出嫁的年代)。嫁妆又是什么呢?是布料越多越自豪。听母亲说:&女孩子到了出嫁的年龄(二十岁左右),那就是积极劳动,积攒钱买布料。听说当时既风光又体面,就是用两个皮箱装好一百多块&的确凉&的布料(一块布料大概可做一套衣服或一件上衣)。现在,母亲还存有三、四块&过时&的布料。可见,六、七十年代的妇女,当时嫁妆大多以布料为主。
  作为八十年代的女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嫁妆又要考虑男方的需要,既光彩又体面,大多需置&四大件&,即: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左邻右舍来看嫁妆,摆在厅中央的,就要看看有没有这四大件。当然细小的首饰、衣服就用两个小皮箱装着。这个时候,嫁妆大多以家用电器居多,但最耐用的还是电冰箱吧!
  假如,现在有女孩子要出嫁,用车子搬了这么&四大件&,也许会觉得太&乡下佬&了,况且会被人怀疑男方是不是经济不大好?
  现在,进入2008年,大家猜猜:嫁妆又会是什么呢?让我们来设想一番吧!例如:搬不动的新房子,也可作为嫁妆。从豪华至简单,是不是这样:新房子&&汽车&&&摩托车;时尚又轻便:手提笔记本电脑&&可视手机&&一份高额利润的保险单&&银行小存折。
  潮汕女性,随着年代的不同,嫁妆也就随着物质生活的追求而不同,可概括为:木料&&布料&&电器&&新时尚。[联系妈妈帮] QQ:
前几天跟老公为了嫁妆的事儿讨论了一阵子,我在这里结的婚,我妈也没给我配送什么电器之类的,都是我们自己买的,但是我妈给我们3万块钱,我老公就说买房子都不管用,哈哈,想想要是,但是我妈给我这些钱也很不容易啊。
你们,你们结婚的时候娘家给多少钱的嫁妆呢?
我们订婚跟结婚彩礼钱是八万,买东西没剩什么,我娘家陪送十二万的车,十万的现金,收了三万的分子钱也给我了,我们结婚当天婆婆只给我两千块钱的分子钱,
我和我老公结婚家里不同意一分钱没给我们,他们也没来,我们现在过得也很幸福。
#8 书生爱书
我们家里都是配送电器还给做被子,但是因为在这里结婚,离家里远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这样我婆婆倒是也没说什么。你家真是配送的够多
我妈也给做了被窝褥子的,整整三套,还都是大的,2.4*2.4的!
#21 小悦妈(^o^)
我们跟公公婆婆住一块,他下面还有个妹,老公给聘礼10万,所有东西我买,我爸妈没要我一分,给他改口是8万
悦妈,叔叔阿姨的也太大方了,改口费8万呐,他家给你改口费多钱呐?
#24 妞我爆脾气
家家一本经,我家遭遇更惨!我们结婚住得我妈得房子,我老公自己出钱买套房子,结果写的公婆得名字,一次性付款带户口,我公婆把自己两口子加小儿子得户口带来没我老公得份!完事我们刚结完婚不久我公公就告诉我要把房子给小儿子!完事还有十多万贷款还让我们还,牛逼么!
我操,逼我说脏话么、哪有这样的,你们花钱买房最后落主是弟弟,凭嘛?想给小儿子买房自己个儿花钱吖!真是的!要回来切!凭嘛给他们!不出钱还落大便宜白捡房!让他们哪儿凉快儿哪儿呆着切!
#28 鱼太太
婆婆家就给了4万,我家从中拿了2万给我们买东西,家里陪了一辆10万的车,给买的家具和装饰品,他家的房子是现成的,就重新装修了一下而已,就这样,我老公还不知足,还觉得我家给的少。。
我靠,还不知足,问问他是他家娶媳妇还是嫁儿子做上门女婿吖!自己家没给多钱,已经就倒贴了,还想嫩么着?!
没给嫁妆钱的飘过
#44 幸福小辣妈-丫头
悦妈,叔叔阿姨的也太大方了,改口费8万呐,他家给你改口费多钱呐?
一人四百,我家族大,礼也大,他亲戚多也是在老家,所以我结婚他那边没多少人,我这边见面礼舅舅一人四千,哥哥两千,其他还有一千五百的,他那边都没人掏见面礼&腰上不是扎红裤带麽里面有钱,那天晚上我的裤带抽出来数钱是1万7千5百,他那条就200,还是我嘱咐婆婆给他腰带放钱,要不一分都没有,也怪让人心疼的
#48 小悦妈(^o^)
一人四百,我家族大,礼也大,他亲戚多也是在老家,所以我结婚他那边没多少人,我这边见面礼舅舅一人四千,哥哥两千,其他还有一千五百的,他那边都没人掏见面礼&腰上不是扎红裤带麽里面有钱,那天晚上我的裤带抽出来数钱是1万7千5百,他那条就200,还是我嘱咐婆婆给他腰带放钱,要不一分都没有,也怪让人心疼的
哎,这纯粹就是聘女婿啊!
我结婚时娘家给了5W,给付的首付30W,给买的家具,电视和冰箱等。
是分情况的。。只要自己乐意怎么都行。。我自带20w车还外加包所有装修家电15万。。老头家给10万结婚都用了。。没给娘家留
婆家给了10万聘礼。。爸妈给我没要,辛辛苦苦养了20多年,嫁个闺女给人家还给钱。。哎。。多辛苦啊
#22 妞我爆脾气
说实话我觉得想太多了你,你妈妈就算一分钱不给你你也是没什么不对的,妈妈是嫁女儿又不是娶女婿!我年前结得婚,一开始商量好是给我十万得聘礼,结果我公公说先给我五万欠着五万,说以后有钱再给!结婚时候得电器家具也都是我们自己买的,装修也是自己花钱得,也没靠家里,这样我还觉得我委屈呢!实话,你是妈妈养大得大姑娘说嫁就嫁了,他家娶媳妇还是娶钱!
我结婚的时候婆家给了3.8万,我妈妈一分也没给,因为我们家出了点事,本来我妈说我结婚给两万的,因为出了事我一份没要还给了我妈8万,我和老公自己买的车,我就买了一个电视,剩下都是婆婆家买的,我觉得父母把我们养大就很不容易了,给不给都无所谓,我也觉得挺好的,自己多吃点苦叫老人多想点福
#52 成成0704
婆家给了10万聘礼。。爸妈给我没要,辛辛苦苦养了20多年,嫁个闺女给人家还给钱。。哎。。多辛苦啊
对对,家里条件就那样,还是自己多挣点,花这也安心
#49 幸福小辣妈-丫头
哎,这纯粹就是聘女婿啊!
我妈就是白搭钱还不落好,我特麽傻缺当初怎么就跟了他遇上这婆婆,真特麽想一板砖拍死她
#49 幸福小辣妈-丫头
哎,这纯粹就是聘女婿啊!
板砖好像犯法要坐牢&&得不常失得不常失&还是苍蝇拍好使
我们现在还惨呢,唉,只要过得开心,钱嘛,自己找,我不想以后婆家说三道四的,他家还没我家有钱呢,婆婆看钱看得紧,只是结婚的时候他们办酒席时给了酒席钱,还有我们的婚庆婚纱费用,买金饰,婆家总才花了3,4万。我爸给了我四万。不过没打算要,还是要靠自己。
#56 小悦妈(^o^)
板砖好像犯法要坐牢&&得不常失得不常失&还是苍蝇拍好使
哈哈,你真逗,还苍蝇拍呢,
没给现金,置办的家当,10万左右吧。
我爸妈给了我10万,说是给我做以后生活的启动资金,现在结婚快一年了也还存着没用。妈妈还给我买了很多生活用品,家庭装饰品,床品,可以说除了100平米的房子是公公买的(当然也是公公名字)其余的都是我妈买的,我还用了我的工资给老公买了一辆5万多的车(上班不长,工资不是很多)。他家就给了五万,我们从中拿了两三万买大家电,老公挺不好意思的,说怕委屈我,我倒也没什么,俩人都上班,一起努力挣吧,加油
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回复。请
成员:202210 ,
话题:57855
&&手机客户端
&&相同预产期
&&同龄宝宝
&&非常有用女儿出嫁后在把嫁妆搬回放娘家好吗_百度知道
女儿出嫁后在把嫁妆搬回放娘家好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文化频道_彩龙中国
||||||||
&&当前位置:
春宫图是清朝陪嫁用品 女儿出嫁压箱底
[ &&作者:
&&更新时间:
  春宫图是洞房花烛夜的性教材
  那么,清代时,女儿出嫁娘家缘何送春宫图给女儿做压箱底的嫁妆呢?
  饶大春揭开了这个谜团,原来在清代,按照习俗,新娘在出嫁时,新娘的父母要送给女儿很多嫁妆。一般而言,嫁妆是跟随女子由娘家到婆家,成为她们在新家庭
中的“私产”。
  “清代,大多数女子拥有对自己嫁妆的独立占有权和支配权,她们在支配嫁妆的同时,逐步加大其对家庭事务的影响,赢得家庭和家族成员的尊重,确立起她们在新家庭或新家族中的地位,因此嫁妆对新娘来说是很重要的。”饶大春透露,一般来说,娘家送给新娘的绸缎、布匹、家具等会在大众面前打开或者展示,但是在清代,按照习俗,新娘的父母也有教育新人如何度过花烛之夜的性生活的责任。
  “为此,新娘的父母就偷偷送给女儿心形胭脂盒,把春宫图隐藏其中作为洞房的私用物,这个特殊嫁妆是不会在大众面前打开的,而是放在嫁妆的箱底。新娘父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含蓄地教育新人,如何度过花烛之夜的性生活,可以说是古代的性知识教材,看来那朝代的人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般封建保守,其实他们很开放。”饶大春这样解释娘家缘何送春宫图给女儿做嫁妆的秘密。
  “公道杯”让新郎不被灌醉
  饶大春收藏的一个新郎新娘用来敬酒的“公道杯”令人拍手叫绝。
  “我们现代人结婚,一些新郎不胜酒力,醉倒在婚宴上的场面不少,但古代的新郎却凭借一个神奇的酒杯,能控制酒量而不被婚宴上的客人灌醉。”饶大春称自己收藏的酒杯“公道杯”,最让他大开眼界。
  这个酒杯神奇之处就在于可以控制酒量,让来宾给新郎倒酒不能过量,因为酒杯的中央有一尊人体全身塑像,酒杯的底部有一个小孔,又称“逢吸孔”。
  “当酒水倒至塑像的颈部时,不能再往里面添加酒了,再添加就意味着超标了,这时整杯酒就会从酒杯底下的小孔一泄而空。”饶大春觉得这个“公道杯”太神奇了。
  “酒杯中塑像里,可能根据物理原理,隐藏了小机关,一旦添酒超过了塑像的颈部,就会触动塑像里的机关,导致杯中酒外流。”饶大春称。
] && && &&&&
&&―― 相关链接 ――
发表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表&&昵称
&&&&( 16:17:06)&&&&( 15:27:17)&&&&( 09:17:19)&&&&( 17:24:43)&&&&( 11:47:43)&&&&( 11:25:12)&&&&( 09:13:16)&&&&( 12:05:26)&&&&( 11:02:34)&&&&( 11:03:5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