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图塑造马的形象用了什么手法

瘦马图 龚开 诗中塑造马的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_百度作业帮
瘦马图 龚开 诗中塑造马的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瘦马图 龚开 诗中塑造马的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采用了象征、反问、对比(或衬托)手法。既写马之瘦骨堪怜而无人怜爱的愤闷,也讴歌志士品节如山的坚贞。马年说马:盘点中国文化史上的“名马”(图) _凯风网
当前位置:&&&&&&&&&正文
马年说马:盘点中国文化史上的“名马”(图)
日 16:43&&&&作者:佚名&&&&来源:央视网&&&&
  兵马俑:大秦帝国的铁蹄。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兵马俑即制成兵马形状的殉葬品。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陪葬坑。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先后有200多位国家元首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到中国不看秦始皇兵马俑,就不算真到中国!”这是当今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和国际友人发出的肺腑之言。  大夏石马:匈奴人融合的产物。公元417年,匈奴人赫连勃勃攻克长安城,命其子长子赫连璝(guī)镇守长安。这匹马原本立于长安县查家寨赫连璝的墓旁,后来被迁到碑林博物馆收藏。从汉武帝对匈奴连续用兵开始,打通了丝绸之路也加速了两个民族的融合。公元前54年王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公元304年,自称是王昭君后代的匈奴人刘渊,模仿汉族的制度,在长安建立汉国,后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而这匹石马主人的父亲,甚至放弃了本民族游牧的传统,在今天的陕西靖边县修筑起了一座恢弘壮丽的城池。  马踏匈奴:帝国荣光气吞万里。提到丝绸之路,就不能不提匈奴人。这个民族曾经是丝绸之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张骞出使西域最初的目的也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虽然任务没有完成,却开通了一条通往西方世界的道路。当然如果没有霍去病,这条道路也是不可能开辟成功的。公元前121年,年仅19岁的霍去病领军出征,奔袭千里,从匈奴人手中夺下了河西走廊,也标志着丝绸之路正式开通。霍去病不到24岁便英年早逝,汉武帝用“发属国玄甲,军阵自长安至茂陵”这样的阵势,来表达自己的哀思。他的墓冢被修成了祁连山的样子,马踏匈奴”的石刻也被摆放在他的墓前,来纪念他的赫赫战功。马踏匈奴长190厘米,高168厘米,表现一匹昂首屹立的战马,四足下踏着一名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领,用以象征西汉政权的声威和霍去病的战功。这件雕刻造型简洁,风格粗犷,是西汉时代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  马踏飞燕:顺拐马的身世之谜。东汉,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塑造者摄取了奔马三组腾空、一足超越飞鸟的刹那瞬间。让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疾速向前的动势。其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上,精确地掌握了力学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铜奔马是按照良马式的标准去塑造的,集西域马和蒙古马种的优点于一身,特别是表现出河西走马秉赋的对侧步特征。构思巧妙,艺术造型精炼,铸铜工艺卓越。铜奔马被认为是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被确定为中国旅游的标志。  昭陵六骏:马上天子的亲密战友。昭陵六骏是指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唐三彩马:埋藏地下的绚烂良驹。三彩三花马被塑造的头小、臀圆、腿长,典型良马造型。所谓三花马是指马鬃经精心修剪后形成三缕堞垛状的鬃毛。用“三花”来装饰马,是唐代宫廷和贵族间流行的时尚,也是良马和等级的体现。唐太宗陵前的“昭陵六骏”,马鬃都被修饰成三花的样子。唐代绘画和雕塑中,三花马也屡见不鲜。马鬃剪花的习惯可能是受突厥的影响,突厥马是唐朝马的主要来源。突厥和唐王朝关系密切,他们通过贸易、进贡或馈赠等方式,把优良品种的马连带马鬃剪花的习俗都传入了唐朝。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帝王艺术家的盛装舞步梦。首先从外形上看,壶身呈扁圆形,是模仿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使用的皮囊壶制作而成。唐朝初期政权统一,很多少数民族移居中原,其中包括很多契丹族人。而这件文物恰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其次,此壶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壶盖帽为捶揲成型的覆式莲瓣,顶中心铆有一个银环,环内套接了一条长14厘米的银链与提梁相连,壶肩部焊接着一端有三朵花瓣的像弓剑形状的提梁。壶身是先将一整块银板捶打出壶的大致形状,再以模压的方法在壶腹两面模出两匹相互对应奋首鼓尾、衔杯匐拜的舞马形象,然后再将两端黏压焊接,反复打磨致平,几乎看不出焊接的痕迹。而更为珍贵的还要数壶身上的两匹祝寿马,这里面还蕴含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唐玄宗在位后期越发的骄奢淫逸,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天宝年间,每逢“千秋节”皇帝的生日都会在兴庆宫期的勤政楼前,举行盛大的宴会,接受文武百官、外国使臣和少数民族首领的朝贺,并以舞马助兴。这时上百匹舞马披金戴银,伴随着《倾杯乐》曲的节拍,跃然起舞,奋首鼓尾,舞姿翩翩。高潮时,舞马跃上三层高的床板旋转如飞。而此时领头的舞马便会衔起地上盛满酒的酒杯到玄宗面前祝寿。  韩幹:马背上的盛唐气象。马在战场上是将士们最亲密的伙伴.歌颂英雄的诗、文中,往往也赞美他跨下的骏马。昇平歳月中,马也是古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帮手,所以古代社会中人人都爱马。到了唐朝更因皇帝爱马,玄宗内殿养马多至四十万匹。上行下效,唐代的艺术作品,无论是绘画、雕刻、塑铸,以马为题材的,不但数量多,制作又极精细。韩幹就是一位著名的画马圣手。此幅画一牧马人骑白马,牵一匹黑骏,并辔而行。生动地表现了骏马的体态神情,准确、简炼,真实。牧马人的形象也威武生动。从画风来看,牧马人两腮胡须,体格高大肥壮,是为胡人相貌;马匹神骏雄健,属来自西域之品种。在造形上,黑白二马健硕丰满,生动逼真,但在线条的描绘上却是细致流畅。上有宋徽宗( 1082 -1135 )题字:「韩幹真迹,丁亥御笔。」 依徽宗之题,本幅作者应是韩干( 活动於八世纪中叶 ),擅画肖像、人物、鬼神、花竹,尤工画马,是唐玄宗( 712-756 在位 )时期的画马名家。  李公麟:摄“马”精魄 不死不休。《五马图》为李公麟传世佳作,纸本墨笔,纵29.3厘米,横225厘米,无名款。图以白描的手法画了五匹西域进贡给北宋朝廷的骏马,各由一名奚官牵引。每匹马后有宋黄庭坚题字,谓马之年龄、进贡时间、马名、收于何厩等,并跋称为李伯时(公麟)所作。五匹马各具美名,令人遐想,依次为: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满川花,而五位奚官则前三人为西域装束,后两人为汉人。  赵孟頫:被羁绊的蹄声。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赵孟頫擅长人马图,总体追求刻意写实,一笔不苟。具体画风有两类:一是宗唐人韩干之法,马尚丰肥,用色华丽,衬以山水树石背景,人、马、景合为一体;一是仿北宋李公麟之作,笔墨清淡,着力于线条,注重描法与形象、质感的统一,不施色彩,以墨代色加以轻染。人马画中的人物均着唐装,风格既具“复古”的唐画之韵,又带浓郁的文人气息,有一定的创新性。  郎世宁:瘦马常怀万里心。本幅虽然是采用中国传统的颜料来作画,但在马匹、人物和柳树的表现上,却融入了西画著重光影的手法,显得立体感十足。右下角的签名,用极工整的仿宋体书写,据此推测,此画应是郎世宁来华初期,亦即雍正年间()的作品。他的作品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结合西洋画,色彩明暗聚焦透视的绘画手法。八骏图,是在一棵壮实粗大的柳树下,在境界秀丽视野开阔的环境中,画着色彩不同的八匹骏马,神态各异造型逼真色彩外貌十分准确生动无不栩栩如生。  水墨加透视:中西合璧的徐氏奔马。徐悲鸿所创作的作品中,以水墨奔马形象最为著名。他在青年时代即痴情于画马,20岁时所画骏马就得到当时著名画家高剑父的称赞,谓之“虽古之韩干无以过也”。他所画的骏马在用笔和结构上突破旧有框架,不再以传统的细致线条去勾勒,而是以大块的水墨酣畅淋漓地直接辅陈,速疾完成整个马匹的体态。
【责任编辑:风雅】瘦马图 龚开 塑造马得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_百度知道
瘦马图 龚开 塑造马得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采用了象征、反问、对比(或衬托)手法。既写马之瘦骨堪怜而无人怜爱的愤闷,也讴歌志士品节如山的坚贞。原文:瘦马图宋•龚开一从云雾降天关,空尽先朝十二闲。今日有谁怜瘦骨,夕阳沙岸影如山。解析:1、 诗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前两句写“一从云雾降天关,空尽先朝十二闲”,显示出原是能力非凡的千里马,“降天关”说明曾经立过战功,“十二闲”是皇家的马厩,说明曾是尊贵的皇家骏马;到了后两句,转写现在之情景,“今日有谁怜瘦骨,夕阳沙岸影如山”,战争过后,曾经的战马已经无人怜爱,流落到荒漠,骨瘦如柴。作者用“先朝”和“如今”前后相对比,黍离之悲也就寄寓其中。2、诗人通过对瘦马形象的刻画,通过骏马的“过去”和“现在”对比,寄寓了诗人自己对一种类似“卸磨杀驴”的朝政现象的愤慨,同时抒发了看到老马的骨瘦如柴,想到战后国家的破败,由此而产生的黍离之悲。作者及时代背景:龚开(1221年-1305年),字圣予,号翠岩,人称 髯龚、老髯等,生于江苏淮阴;宋末元初画家。龚开人在盛年时,南宋被蒙古势力鲸吞,龚开所居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他锐意建功立业,可惜不得志。至1279年起南宋灭亡。龚开隐居,以卖画为生,借绘画宣泄对元朝统治的愤懑,例如《钟馗击鬼》、《唐瘦马》,代表作《瘦马图》。其后隐士生活、山水画、佛教题材,代表作《中山出游图》卷等。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瘦马图诗中塑造马的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_百度作业帮
瘦马图诗中塑造马的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瘦马图诗中塑造马的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采用了象征、反问、对比(或衬托)手法。既写马之瘦骨堪怜而无人怜爱的愤闷,也讴歌志士品节如山的坚贞。请采纳~马诗是怎么样运用比兴手法的_百度作业帮
马诗是怎么样运用比兴手法的
马诗是怎么样运用比兴手法的
马诗(一)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首一个“龙”字已写此马非比寻常,又有背脊连钱图案之外观奇特,银蹄踏烟之体格矫健,终是良马无疑.可纵是良马,无人赏识,织得锦韂,铸成金鞭,又有何用,徒悲而已.马诗(二)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腊月,无草可食,唯有草根聊以充饥,却也深埋于盐雪之下.饥肠辘辘,哪管得入口是硬是软.如此境地,连草根都变成了甜的,可怎知,衔到的还是带刺的蒺藜.马之饥,还是人之饥,马之困,还是人之困.马诗(三)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忽然想起周穆王西域取玉,赤骥终于离开凤苑这游乐之地,有了一方展示神力之天地.羡慕,还是期盼?马诗(四)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这首诗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婉曲写法.首句开门见山,直言本意,肯定并且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是一匹非同寻常的好马.起句平直,实在没有多少诗味.次句“房星是本星”,乍看起来像是重复第一句的意思.“房星”指马,句谓房星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说这匹马本不是尘世间的凡物.如果这句的含义仅限于此,与首句几乎一模一样,那就犯了重沓的毛病.诗只四句,首句平平,次句又作了一次重复,那么这首诗就有一半索然无味,没有价值.但如细细咀嚼,便会发现第二句别有新意,只是意在言外,比较隐晦曲折.《晋书·天文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房四星,亦曰天驷,为天马,主车驾.房星明,则王者明.”它把“房星”和“王者”直接联系起来,就是说马的处境如何与王者的明暗、国家的治乱息息相关.既然马的素质好遭遇不好,那么,王者不明,政事不理的状况就不言可喻了.这是一种“渗透法”,通过曲折引申,使它所表达的实际意义远远超过字面的含义.三、四句写马的形态和素质.如果说前二句主要是判断和推理,缺乏鲜明生动的形象,那么,后二句恰恰相反,它们绘声绘影,完全借助形象表情达意.李贺写诗,善于捕捉形象,“状难见之景如在目前”,这两句就是突出的例子.“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这匹马瘦骨嶙嶙,说明境遇不好.在常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匹筋疲力尽的凡马,只有真正爱马并且善于相马的人,才不把它当作凡马看待.“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尽管它境遇恶劣,被折腾得不成样子,却仍然骨带铜声.“铜声”二字,读来浑厚凝重,有立体感.它所包含的意思也很丰富:铜声悦耳,表明器质精良,从而生动地显示了这匹马骨力坚劲的美好素质,使内在的东西外现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的物象.“素质”原很抽象,“声音”也比较难于捉摸,它们都是“虚”的东西.以虚写虚,而又要化虚为实,的确很不容易,而诗人只用了短短五个字就做到了,形象化技法之高妙,可说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尤其可贵的是,诗歌通过写马,创造出物我两契的深远意境.诗人怀才不遇,景况凄凉,恰似这匹瘦马.他写马,不过是婉曲地表达出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马诗(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此篇写良马出自名地,而边陲天地广阔,正可奋勇奔驰,唯待知遇名主也.何当二字,托出盼望之意.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割据,战事频频,作者以名马自喻,言虽然生逢用人之时,亦有用才之地,但尚需惜才用才之主.这是李贺马诗的基本意旨.李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一直怀有建功立业之心,为此,他甚至宁愿投笔从戎.但这一理想终难实现,所以他的诗中总会有一股郁郁不平的悲愤之气.《马诗》二十三首的表现方法总体上属比喻.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其六)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兴义.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马诗》其一云:“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此诗与《南园》都是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但《南园》是直抒胸臆,此诗则属寓言体或比体.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而用比体,则觉婉曲耐味.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喻沙,以钩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作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意,且有唱叹味;而“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盖“清秋”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恰是“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所以字句的锻炼,也是此诗艺术表现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诗文大意:在燕山大漠(此处为互文),明月如银钩,在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片纷纷扬扬.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任意驰骋.马诗(六)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马之状,惨不忍睹!是对现实的无奈、未来的恐惧,还是一种警醒、告诫.马诗(七)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酒阑饭干之后,君王燕去,马曳车辕.君王之马当非凡马,然骏马岂能只于此种境况中为一个拖拉车辕的角色,谁字吼出了一腔不平!马诗(八)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果下马高三尺,乘之可于果树下行.奇骏之马,非刚健之人无以驾驭,下乘之马,蛮儿亦可驱使.此乃奇骏之士的傲世之言,亦有对吕布的思慕之情.马诗(九)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飂叔喜龙,豢龙,善待龙.如今飂叔匆匆而去,骏马无怙,西风霜重,栈坍骨折.古者,八尺以上为龙马.以龙喻马,骏马无疑,及其惨状,更痛人心.马诗(十)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乌江亭的亭长把乌骓马拉到船上渡过乌江了;而因项羽没有上船,乌骓马在惨烈的北风中,禁不住悲痛地嘶鸣起来.君王他今日拔剑自杀了,到什么地方能再找到象他这样的英雄,随他一起驰骋在疆场上呢?马诗(十一)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盐坂,因千里马拖盐车经过而得名.供宫女享乐的驽马,可以麒麟银鞯加身,甘食美物更不必说,待遇何其优也!而千里马,顶着午时烈日,蹭蹬于盐坂上,奄奄于风尘兮!对比强烈,意境鲜明.马诗(十二)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马之轻骏.若有搅阵之用,当可借将军一臂之力.马诗(十三)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游侠,身佩宝玦,更有侠骨长香.若有千金,换得骏骨,将欲乘之,赴我襄王之梦.李贺的诗中经常出现吴楚情结,或许有着类似高唐聚散的梦幻经历.马诗(十四)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香幞赭罗,鳞蹬盘龙,一个新字,一个蹙字,更写奢华.心骄意矜于南陌,驽马逢春!马诗(十五)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你如果不是跟随了恒公,焉能有降龙伏虎的赫赫伟绩.有朝一日,我从沟壑中腾空而出,自让你见识掠云飞驰的雄姿.羡慕,还是愤懑,无奈,还是自信,说不清.马诗(十六)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唐剑斩了隋公,骏马归了明主.怎还会去计较金甲太重,只叹飘风太慢,待我疾驰追去.马诗(十七)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一生荆棘坎坷.叹韶华已尽,世人唯爱壮年小颈,年老力衰,长牙渐露,无法于金埒中射杀驰骋了.马诗(十八)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伯乐,善相马.旋毛在腹,马千里者也.然,白草,萎草一般,尚要克扣,马纵有千里之能,又如何能跨越青山.马诗(十九)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梁武帝萧衍造佛寺,命萧子云飞白大书曰萧寺.后世因亦称佛寺为萧寺.章台,秦宫殿.竺国之马,空有善相,驮经已矣,到不得章台.马诗(二十)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燕尾重围,将军已有鱼肠宝剑,但需千里马助臂.将军,且看这边,看我眼中那熠熠神光.马诗(二十一)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仙人已去,腾黄暂系.须鞭玉勒吏啊,难道腾黄不用,你也就被贬谪到了这高州吗?马诗(二十二)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死后百余天,有见其乘青骡行走水边.武帝闻言,开其棺,棺空.青骡,生前伴鸾驾,生后神仙列.马诗(二十三)武帝爱神仙, 烧金得紫烟.厩中皆肉马, 不解上青天.这是一首耐人玩味的讽刺小品.诗人借古喻今,用诙谐、辛辣的笔墨表现严肃、深刻的主题.前二句写汉武帝炼丹求仙的事.武帝一心想长生不老,命方士炼丹砂为黄金以服食,耗费了大量钱财.结果所得的不过是一缕紫烟而已.“得”字,看似平常,却极有份量,对炼丹求仙的荒诞行径作了无情的鞭挞和辛辣的嘲讽,深得“一字褒贬”之妙.汉武帝痴心于神仙梦,炼丹也只得到缕缕紫烟.他不明白,厩中豢养的终不过是些肉马、凡马,压根就升不了天.后两句写马,紧扣诗题.“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迫切希望能飞升成仙的汉武帝,不豢养能够“拂云飞”、“捉飘风”的天马,而让不中用的“肉马”充斥马厩.用“肉马”形容马平庸低劣,非常精当.由于是“御马”,吃住条件优越,一个个喂得肥大笨重.这样的马在地面上奔跑都有困难,绝不可能骑着它上天.这两句寓意颇深,除暗示武帝求天马上青天的迷梦破灭外,还隐喻当时有才有识之士被弃置不用,而平庸无能之辈,一个个受到拔擢,窃据高位,挤满朝廷.试问:依靠这些人怎么可能使国家蒸蒸日上,实现清明的政治理想?此诗集中地讽刺了当时最高统治者迷信昏庸,所用非人,颖锋内藏,含蕴丰富,而又出之以“嬉笑”,读来使人感到轻松爽快,这在李贺的作品中是很少见的.4作者简介编辑李贺画像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李贺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他因此被后人称为“诗鬼”.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其家已没落.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但贺终不得登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后辞官归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一生体弱多病,27岁去世.李贺曾自编其集.有《李贺诗歌集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道西风瘦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