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款捷达低速时轻踩刹车 刹车盘 异响打脚感觉刹车盘失圆的感觉

这放着的碗,盂样子就是 和碗差不多;艮,和震相反,最上面的横是长横,下面是四条短横, 样子是倒着的碗;离,上下两条长横,中间一个断的横,也就是中间 两个短横,坎和离相反是上下是断的,中间是长横;兑,是下面两条 是长横,最上面是两条短横,巽和兑相反,最下面的是两个短横。都 是类似的解释,这是对八卦的长短横的简单记忆的歌谣,看看八卦的 原图你就会明白了。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 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人活一口气养生先养气 作者:杨通编著导言 为何气对人的健康如此重要(1)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气者,形之主,神之母。形以气充,神依气立。中医学著作,虽浩瀚如海,然无一书不言及“气”,亦无一章离开“气”。历代医家,极为重视“气”,均认为“人活一口气”。那么, 为何气对人的健康如此重要呢? 中医认为人的血肉之躯,只是个生命活动的场所( 夫形者,生之舍也)。这形体全靠气的充盈,才有生机( 气者,生之充也 ),正是由于气的充盈,才产生了“神”这个人体的外在表现。充足的气是养形存神的必要条件,气是形体的主宰,神 的基础( 气者,形之主,神之母 )。也就是说,人体生命靠精神和肉体的协调统一,才有机能活动,气是精神和肉体的共 同基础和使这两种要素协调统一的媒介体。日本学者丹波元坚说:“人禀天地阴阳之气以生,借血肉以成其形,一气周流于其中 以成其神,形神俱备,乃谓全体”,明白晓畅地说明了气是维系形神之间和谐统一的纽带( 形以气充,神依气立 )。气,这形神之间的纽带,是一身之主,是人之根本。有气则生,无气则死,气充溢于全身,周流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如能顺畅无阻,则机体康健。各种干扰气机运行和谐的因素,例如内在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之伤、外在的自 然环境气候变化(风、寒、暑、湿、燥、火的太过或不及),都会产生形和神的疾病,所以,《黄帝内经》说:“百病皆生于气。”气机运行失调,调气很自然便是治疗形神疾病的关键。历代医家认为,“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 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欲求其本,则只一气字,足以尽矣”;“人身之气,偏盛偏衰则生疾病,又借药物一气之偏,以调吾人盛 衰,而使归于和平,则无病矣”;“上守机者,知守气也”,如果气机不转,则“一苛难除”。上面这些话说明,无论是运用中药、针 灸、推拿或导引等治疗手段,也无论是运用补或泻等治疗方法,都是为了调节气机,恢复脏腑功能,也就是中医治病的关键所 在。更进一步说,中医主张“上工治未病”,“治未病”也跟调气关系密切。《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 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就是说,上工治未病, 重视保养人的精、气、 神,使人阴阳调和、气血平衡。同时,中医预防疾病,也是基于天人合一的思想,讲求顺应自然的规律,《黄帝内经?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也说明了顺应四时之气以养身对防病的重要性: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不仅治病靠调气,养生也要调气。传统的养生观也就是养形和养神,两者都是通过养气来实现的。人体必需有了充足的气, 才会有正常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健康。所以,导引养生的方法都是为了保养真气,而导引吐纳之法就是为了保持九窍通畅, 使真气得以流通无碍,从而达到气运而神和,内外调畅,升降无碍,耳目聪明,身体轻灵强壮,老者复壮,壮者益治。这一切 都说明了人体内外之气的调和对健康是何等重要。导言 为何气对人的健康如此重要(2)“气”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概念,随着近代的西学东渐,在有些时期传统文化受到唾弃,而由中国传统文化引申而来的中 医“气”的概念,也受到质疑。一些片面推崇西方“科学”思维的人认为,中医所说的“气”,由于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用解剖实证 的方法验证;又或以“科学”自居的某些人,对于以气模型为主的中医学,认为用现行的科学方法尚不能解释,于是总以“科学”的 眼光来挑剔、非难中医。近代,中医几乎遭到被取消的噩运,但由于其本身顽强的生命力,中医才大难不死。中医虽还能继续 为百姓的健康出力,但很多已丢失传统文化或没有得到传统文化承传机会的新一代,一提到中医的“气”,少不了都会问:“气与 人体何干?”这样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只要看清当代的医疗主导思想便能明白。在西方医学主导的今天,西医的疾病思维也成为很多 医生和病人的惯性思维,也难怪其中不少人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因为这与西方医学背后的指导思想有着密切关系。支配着西医疾病模型的正是“拆零”思维和科学还原论。科学还原论的思潮主导着以往两百年来的科学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 成就。以科学还原论为指导思想的西方医学,尤其是当今统治着西方医学的生物医学模型,随着科学还原论的巨大影响力,也 就成为“科学的方法”,甚至获得了教条的地位,并把任何它不能解释的都清除出去,甚至把敢于向生物医学疾病模型提出疑问或 另有创见的人打为异端。然而, 以“科学”为据的西医, 真的是能治百病吗?“科学”就能把病治好?还是“科学”在处理复杂性的问题时, 更见捉襟见肘? 现代科学最擅长把事物划分成许多细小部分,即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说的“拆零”,却忽略了各部 分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也假设了事物周围的情况是不变的。条块分割、日益精细的局面,反而模糊了人们对事物的总体性、 全局性的认识。当代不少科学家也察觉到了这种观点的片面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局部不顾及全局。他们认识到简单化不能 完整地、准确地反映复杂的客观对象。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生命现象,但也有不少生物学家发 现,我们对生物的层次了解得越细、越深入,反倒会失去对生物全貌的了解,从而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就更渺茫了。正如欣赏一 幅油画,离得太近观察,只能看到局部,看到不同颜色的油彩堆砌,不能发现油画美之所在,不能领会其艺术的真谛。于是, 不少生命科学家以其研究主题的“复杂性”,冲破还原论的束缚。发展下去,就是复杂性科学酝酿而生。例如混沌学的出现,人们不再依赖牛顿(Newton)式的宇宙观――隐喻世界如钟表 的规律一样而可预测。《视读混沌学》一书中说:“现在,有了混沌理论。科学家们就可以从无视自己的无知中脱离出来。”任何 恢复机械论世界观地位的企图也会失败。这种企图都与实验的证明大相径庭。难怪力学家莱菲尔(H. Lehfelolt)要“以力学家全 球集团的名义”说:“我们集体一致请求原谅,因为我们把接受教育的人们引向谬误,传播了关于满足牛顿运动规律的系统遵从确 定论的思想;然而,1960 年以后才发现,情况并不是这样。”钱学森说:“现在,西医也慢慢感觉到它的一套东西也有不足的地 方。”我认为以前科学家无视的东西就是软科学一类的东西,西医的不足之处也就是以机械唯物论的观点来看中医的“气”,无法 理解中医“人活一口气”的观点,所以它无法从整体上来认识人。导言 为何气对人的健康如此重要(3)进入 21 世纪,新型科学成为发展的总体趋势,科学技术以至社会发展涌现了从分析到综合、从局部到整体、从系统结构到 关注功能、从主体制约到联系环境的转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个体与社会的和谐,这正是系统学的境界,也是我国中医 药的崇高目标。钱学森说:“新的发现却说明经典西医理论局限性太大,好多现象讲不清,所以国外医学家反倒对中医理论很感 兴趣。”他提出了人体是一个有意识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又说:“现代科学成果促使我们去考虑祖国传统医学――中医理论的正 确性。”中国哲学的“气”与西方哲学的“物质”是基本类似的,但中国哲学的“气”又有两个特点:① 气没有不可入性,而贯通于有形有 质之物的内外;② 气具有内在的运动性,经常在运动变化之中。而中医的气继承了中国哲学气的思想,成为包含了物质、能量、 信息各种因素的概念,就气的物质、能量、信息而言,似乎更偏向于能量、信息。相对于西医的疾病模型,有人称中医为“气思 维模型”,所以也可以用“人活一口气”来概括。钱学森把“系统”定义为“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 功能的有机整体”。他强调系统的本质特征是整体性和功能性。用系统学的观点来看,中医的“人活一口气”正是体现了人体系统 学中的整体性和功能性。钱学森指出:“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用系统学的结构来看,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 是显在的,易于直接感触、描述和把握的,称为硬联系;一种是潜在的,难以直接感触、描述和把握,需要用心思去领悟方可 发现,称为软联系。前者的总和是硬结构,后者的总和是软结构。凡是系统原则上都有硬结构和软结构的划分,框架结构是硬 结构, 运行结构中就包含一定的软结构。 电脑硬件的连接方式是它的硬结构, 软件等程序的连接方式是它的软结构。 中医说的“气” 就是人体的“软结构”(相对于西医的解剖结构来说),机械系统一般无须考虑软结构,有机系统一般须考虑软结构,人文系统尤 其要考虑软结构。在社会系统中,职务关系、行政关系、财政关系等属于硬结构,思想、感情、文化方面的联系属于软结构。 群体行为的组织管理应特别重视软结构,对集体的认同感、上下级之间相互的信任感、同事之间的亲近感、行动中的默契等, 这些都属于软结构。硬结构是显在的,容易引起注意;软结构是潜在的,容易受到忽视。这就是西医的概念易于理解,而中医 的概念难于理解的原因。硬结构的问题一般易于解决,软结构的问题常常难以解决。管理一个系统的成败优劣往往取决于它的 软结构。借用系统学的原理,就容易理解中医所说的“人活一口气”。计算机科学创造的软件、硬件概念具有特殊的科学和哲学意义,强调软件具有重要的甚至是支配性的作用,这就是中医所 说的“人活一口气”。可见,在中医看来,气对人体的健康是如此重要。明代医家张景岳说:“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 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休耗气,精遗不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行医不识气,治病从何据。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 处。”这也是对“人活一口气”的一个高度概括。孔子说: “吾道一以贯之。 ”中医的“一以贯之”之道就是“人活一口气”。 中医论气, 就如儒、道、 释之论仁、 道、 佛。 明白了“气”, 就在一定程度上明白了中医,希望通过下文对“人活一口气”的论说,使大家对中医有一定的认识。第一章 气是什么(1)一、气为一身之主《一千零一夜》有一个故事: 有许多珍宝藏在一个石洞里,只有对石洞念一个咒语“芝麻,开门”!石洞的门才会打开,才能 得到宝藏。进入 21 世纪,人们对中医的关注越来越多,但中医的语言古奥难懂,使许多欲了解中医的人望而却步,正如钱学森 所说,中医有一个吓人的假象。我们怎样才能揭开中医神秘的面纱呢?我认为应该从中医的气开始,中医的“气”就是开启中医这 个大宝藏的钥匙。气是什么?让我们先从中医的一个重要内容――五脏六腑谈起。中医的脏腑观,实质就是郑钦安提出的“人活一口气”。郑钦 安在其所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二书中说:“余谓心、肝、脾、肺、肾并六腑、周身经络、骨节、皮肤,有形之躯壳, 皆是一团死机,全赖一团真气运用于中,而死机遂转成生机。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知死者,惟赖有此先天一点真气耳。真气在 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气立刻亡,人亦立刻亡,故曰人活一口气”。《黄帝内经》对中医脏腑的论述是一种“官之学”的比喻:“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 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 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 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 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1,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上面所说的“官”,即是职务、职能的意思,古人常用朝廷不同的官职去比喻脏腑的功能。心,就如一个国家的君主,是最高 领导人,它的功能正常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所以称为“神明出焉”。肺,就如宰相,辅佐君主治理国家。肝, 就如一个将军,运筹帷幄。胆,就如现在的监察机关,需要公正果断。膻中,也称心包,即心的外膜,心包有时也要为心受邪, 就如现在的秘书,有时候要为老板挡驾。脾胃就如管理粮仓的官员,民以食为天,故中医称之为“后天之本”。大肠,有处理垃圾 的职能。小肠,进一步吸收饮食水谷的精微物质,就如税务机关。肾,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作强,指才力过人;伎,同技, 指多能;巧,精巧的意思。肾有点儿像教育部门有培育下一代的职能。三焦,就如城市交通、下水道一类的东西。膀胱,就如 管理全国水利的官员。所以,中医把五脏六腑比喻为各种“官”,强调的是跟气机有密切关系的脏腑功能,而不仅是西医解剖的有 形“器官”及其作用。那么气和五脏六腑有何关系呢?气为十二官之主,是十二官的支配力量,故上文说“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生命的特点是活、 是动,古人认为有气就是生、是活,没有气,生命就停止。气是生命的前提,气维持生命,气是生命的标志,没有气便是死亡。 生命活动背后似乎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在支配。这种力量是什么呢?古人认为是气。气也支配着五脏六腑,气是一身之主。从上面的比喻可以看出,五脏六腑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各级机关部门,而这些部门的职能是什么呢?用最通俗的一句话说, 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贯彻实施一些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的各种政策、法令。一个国家繁荣昌盛,不完 全在于君主,而在于这个国家的政策、法规是否有利于人民大众,如果它们是非常完善且适合这个国家,并且被积极落实执行, 维持着这个国家社会的秩序, “十二官”各级官员都兢兢业业,勤于职守,那将是一个太平盛世。纵观历史上许多变法、新政的 成功实施,都在一定程定上促进了社会的繁荣、进步。反之,苛政猛于虎,“十二官”贪污腐化,鱼肉百姓,人民则处于水深火热 之中。这种冥冥之中的支配力量,在中医看来就是“气”。故称之为“人活一口气”,“气为十二官之主”。第一章 气是什么(2)从《黄帝内经》的比喻来看,中医的气与现在所说的软科学的说法很相似。虽然都看不见,却揭示了人体和社会的潜在运 行规律。人体在健康时,人活一口气,气为十二官之主,气在人体内的运行管理,就是一曲以气为弦弹出的乐,十分和谐自然, 可以说是尽善尽美的。人生病时,医生就要用各种方法恢复以上的和谐状态。然而,历史上的各种变法、新政,由于人为的操 作和种种局限性,只能达到短暂的中兴之象,不可能尽善尽美,可见,人为万物之灵,此言不虚,人体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各种 自然和社会现象。故钱学森说:“人体是一个有意识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朱清时院士也认为中医是复 杂性科学。气是人体运行的软件,如走马灯中央的火,“火旺则动速,火微则动缓,火熄则寂然不动”。后天百骸俱备,若无一点先天火 气,尽属死灰矣。气是五脏六腑的运转基础,换句话说,“人活一口气”是中医脏腑观的根基。中医人活一口气的脏腑观注重功能、重气化、重 整体,以人为本,不同于西医疾病模型注重局部、实体,以致必须依赖于各种大量的仪器检查。而这些东西在中医看来不过是 躯壳而已。无一点先天火气,尽属死灰形骸矣。由此看出,中医脏腑观就是先天真阳之气,故郑钦安称之为“人活一口气”。吴清忠用计算机软硬件的比喻很有利于理解中医人活一口气的脏腑观。“软件是信息科技中最特别的事物,它是人类制造的 第一个无法从硬件中用肉眼看到的东西,如果不明白有软件的存在,直接用解剖计算机硬件的方法,无法证实软件的存在。人 体的功能比计算机复杂千万倍,从信息科技的观点来看,人体不可能只是单纯的硬件,必定存在着我们无法用解剖学验证的许 多软件。中医学的许多理论和概念,很可能就像计算机的软件一样,永远无法从解剖学中得到验证。”人体若没有气,就如同一 台没有软件而硬件齐全的电脑,不过是一台裸机,并不能正常工作。通常电脑暂时不能工作,多是软件的问题;由电脑专家修 复软件后,电脑就可恢复工作。但一个人如果生病了,中医说是气虚,西医大为不解,一定要查出一个“病”来,于是 X 光片、B 超、血生化、肝肾功能、CT、核磁共振等一大堆检查化验之后,结果仍不得而知。这使病人如临大敌,深恐自己身患绝症,一 个小疾花费少则几百元,动辄数千元,甚则万元。难道临床工作的重点只是在于如何认出这种疾病并加以命名吗?似乎医学的 伟大目的,就在于诊断;病人和医生双方所需要的只是对疾病分类中一个固定位置的再肯定。医学的目的,应该是使病人恢复 健康或维持健康。要恢复健康,就要先了解“气”在人体的关键作用。希望通过计算机的引喻使人们认识到中医人活一口气的脏腑 观,减少对疾病的恐怖感,更走近健康。综上所述,气是一身之主,主明则十二官安,此时,人体就是一篇气的乐章,美妙动听;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这时,气是 开启疾病转向健康的钥匙。中医的“气”是让你活得健康快乐的学问。第二章 百病皆生于气(1)一、 气不成圆运动,则病易生我有些病人被西医诊断为“心肌缺血”,临床表现大多为倦怠、乏力,动则心慌、胸闷、上气不接下气,病人大多形体稍胖, 化验检查结果提示:血脂偏高、血液黏稠度增高。他们接受西医为主的治疗多年后,反而觉得少气,胸部闷痛,心前区偶感刺 痛,睡眠差;后来到我处就诊,服用血府逐瘀汤,改善局部的瘀血症状(还原观),再服升陷汤,改善全身的气虚状态(整体 观),这样,气行则血行,多年痼疾很快消失,后偶感不适,大都以此法加减而愈。此类病例,西医认为是心脏的问题,治疗多从局部考虑。中医也言“心”,但更重视气。正如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晚学盲言》 中所说,“中国人言心,每指其整体,而颇不重视其部分。部分从整体生,不明其整体,即无法了解其部分。这是中国人观念”, “用一?气?字,即指其生命总体之综合存在”;“中国医学则重在躯体中之一气。生命终了称断气。此一?气?字,西方医学所不论, 今国人亦称之曰不科学。实则天有阴阳四时之气,地有山川陆海之气,身家国天下,亦各有其气。有生气,有死气,盛衰兴亡, 莫不有其气。上下四方,古今中外,通为一气。中国此一?气?字所指,今姑称之曰能世界,以别于质世界”。钱穆先生更说:“西方人看重部分,中国人则看重整体。在医学上,西医更分别看重其身上之各部分,中医则看重其各部分 所合成之一整体。西医重视血,中医重视气。血是具体的,分别流行于身体之各部分。气则不具体,不能从身体各部分中抽出 一气来,气只是血之流通的一抽象功能。有了气,血才通。无气则血不行。气绝则人死,中医重视气,西医少提及。”中医讲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在人体的运动形式为圆运动。这跟现代医学所说的血液循环很相似。只是现代医学视心为血液 循环的中心,而中医是讲无形的气,圆运动中引一个中气的概念。如下图所示。从八卦图来看,肝配东方木、肺配西方金、心配南方火、肾配北方水、四方称之为四维。脾胃配中央土,为中气所主,中 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轴则旋转于内,轮则升降于外。这是中医的生理。中医的病理,只是轴不旋转,轮 不升降而已。中医的医理,只是运动轴的旋转来运动轮的升降,及运动轮的升降,来运动轴的旋转而已,由轮而轴,是为先天, 由轴而轮,是为后天。易经八卦图所揭示先天后天的生理运动、病理医理,都在其间矣。由中气起,中气左旋则木火左升,中 气右转则金水右降。转者由上而下,旋者由下而上。中气如轴,四维如轮。木火左升,必右降以交金水;金水右降,必左升以 交木火。以成其圆运动。中医圆运动是整个不可分割的,是圆的,是活的,不是死的。运动圆为生理,运动不圆为病理,运动 不圆用药以恢复其圆为医理。中气旋转于中央,四气升降于四维。运动常圆,人身即得健康。运动不圆而反常则为病。惟中气 健旺之人,自己本身运动能圆,故不易受外面大气变化不圆的影响而不易生病。仍如上述心肌缺血的例子,现代医学从解剖得知血液循环之中心在心脏,所以在临床上,西医认为血液循环的疾病是心脏 的问题,仅从微观考虑问题,治疗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而中医圆运动的中心在于脾升胃降,在于后天脾胃不断化生的中气来斡 旋,中气健旺,则全身气机运动得圆,病则不易生。所以,中医是从人体整体功能上来分析疾病。如果西医能从系统论的观点 出发,考虑血液循环方面的疾病,从宏观上的整体去认识疾病,治疗也许更完善。钱学森也说过:“有经验的老西医,从实践当 中认识到人是一个整体。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西医不承认整体观,总是分析的观点,也就是还原论的观点。所以,我要 说西医受的教育是不对的,它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哲学基础上。首先,它把学生教坏了。然后,学生要在实践中纠正他在学校中 的错误。那么,中医呢,恰恰相反,它在细节方面,远远不如西医,它没有解剖分析的观点,但是,它首先建立起了一个整体 的观点,这是一个正确的观点。所以,到最后,有多年经验的中西医都有一个整体观。”第二章 百病皆生于气(2)四、关节疼痛生冻疮,莫只顾消炎止痛,应从整体养阳气有不少人常常觉得手脚冰冷,甚至冬天生冻疮,这是什么原因呢?四肢为人体之末,中医称它为“四末”。阳气不足的时候, 人体会自我保护地先满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需要,四肢得不到阳气的温煦,就出现一些问题,但人们往往只看到四肢的 局部问题,而很少从 “人活一口气”的角度去考虑整体问题。我曾遇到这样两个特殊的病人。一位朱女士,40 岁,患冻疮已二十余年。每到冬天,她的四肢末梢、耳垂部位就起冻疮,经过各种方法治疗未见好转,痛 苦不堪。有一次,她陪母亲到我处就诊,随口问及,我告诉她,她的问题是中医所说的“阳气不达于四末”,即是体内阳气不足, 不能传达四肢末端。朱女士听了,说她特别怕冷,晚上即使用了电热毯,背也不会热,睡到第二天手脚还都是冷的。她于是要 求我开几付药给她试试,我开了当归四逆汤加川附片 100 克,让她服五剂药。她吃完药后,当年的冻疮即愈。此后,她为了预 防复发,每年冬天将至,就来找我要求开几剂药吃。她感慨地说:“不知道中医能治冻疮,如早一些遇到你,那我几十年的苦就 不用受了。” 还有一位高女士,86 岁,四肢关节疼痛,遇寒则加剧,几十年来,子女带她去过各级医院治疗,吃了不少止痛药,疼痛还 是没消除。 2005 年底,她的女儿带她来我处治疗,她说:“我新中国成立前就得了这个病,治了几十年都不好。”在她女儿的强 力劝说下,她极不情愿地抓了两剂药(即当归四逆汤加附片)。她吃完药后,疼痛大减非常高兴,迫不及待地唤她女儿来为她 再带几剂药。两年后的冬天,她女儿到我处看病时讲起,说她自从吃完药后关节再没疼过。因为今年冬冷,还为她带两剂药以 作预防。以上两个病案,病程较长,病人大都只选择西医治疗。西医的治疗多数以局部的消炎止痛为主,从它自身体系的观点来看, 这样的治疗是正确的,而从中医的整体观来看,这可能是错误的。正如钱学森指出:“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 是西医的严重缺点。”所以,作为医者应该博学,有时应该有反向思维,不要被自身的思维定式所限。真诚地希望西医同行们能 多了解一点中医。第二章 百病皆生于气(3)五、气亏五成,半身不遂中风(脑卒中),半身不遂,为什么也跟气不足有关?清代医家王清任认为,人的元气亏了五成,就可能发生中风、半身 不遂。他在《医林改错》中说:“夫元气藏于气管之内,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力; 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若十分元气,亏二成,剩八成,每半身仍有四成,则无病。若亏五成,剩五成,每半身只 剩二成半,此时虽未病半身不遂,已有气亏之症,因不疼不痒,人自不觉。若元气一亏,经络自然空虚,有空虚之隙,难免其 气向一边归并,如右半身二成半,归并于左,则右半身无气;左半身二成半,归并于右,则左半身无气,无气则不能动,不能 动,名曰半身不遂。不遂者,不遂人用也。如睡时气之归并,人不能知觉,不过是醒则不能翻身,惟睡醒时气之归并,自觉受 病之半身,向不病之半身流动,比水流波浪之声尤甚,坐时归并,身必歪倒,行走时归并,半身无气,所以跌仆。人便云因跌 仆得半身不遂,殊不知非因跌仆得半身不遂,实因气亏得半身不遂,以致跌仆。”或曰:元气归并左右,病半身不遂,有归并上 下之症乎?王氏曰:“元气亏五成,下剩五成,周流一身,必见气亏诸态。若忽然归并于上半身,不能行于下,则病两腿瘫痿。” 对此,王清任创立了补阳还五汤来治疗,所谓补阳还五汤,补阳就是补先天真阳,还五就是补足亏损的那五成气。王清任还告诫说:“亏损五成元气之病,不能反用攻发克消之方,安得不错?”但今天有些脑血管病的治法却不断消炎,一味 活血,攻伐耗气,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六、气不平,病易生中医说病由心生,所以《黄帝内经》强调要“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讲究心态的平稳,也就是人活一口气 ―― “正气存 内,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只要自身内气平衡,就不易生病。反之,七情皆能致病。过喜则伤心,就如大家熟知的范进中举, 因欢喜过度而疯了。过悲伤肺、过思伤脾,就如林黛玉,因悲思过度而病死。过怒伤肝,记得读研究生时,实验动物学的老师 讲过,一只小白鼠,如果每天都骚扰它,让它“发怒”,三个月后解剖会发现它的肝脏出了实质性的问题。过恐伤肾,同样动物实 验证实,在小白鼠旁边放一只猫,让它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三个月,之后解剖发现它的肾脏就出了实质性的问题。其实,早在 几千年前,中医就讲情绪致病的问题,提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也是致病的原因。中医理论不但生理方面不分科,心理和生理也是一体的,是互相影响而且不能分科的。肝主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悲、 肾主恐。这是中医对于五种情绪和五脏之间关系的陈述。也就是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而怒伤肝,肝 伤了人更容易怒。多数情绪都容易进入这种恶性循环。开始时可能偶尔发怒,随着一个星期一次,慢慢地进展到两三天一次, 最终演变成每天发怒,甚至经常处于怒气充盈的状态。这样的人是无时无刻不在“伤肝”,这时得肝癌的机会就很大了。实际上, 怒和急都会伤肝,得肝癌的人不是很容易发怒,就是性子很急。脾主思,思的情绪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牛角尖,而且还时时记挂 着不愉快的事。开始时只是略有这种倾向,偶尔钻牛角尖、生闷气。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愈来愈严重。最终发展成天天甚至 时时都在钻牛角尖、生闷气,这时就有很高的机会演变成为胃癌。可见,每一种情绪都会发展成这种恶性循环,而形成一个人 强烈的情绪特征,俗称为习性。长期观察各种慢性病患者,发现几乎每一种病人都有一定的性格倾向,可以说“什么样的性格生 什么样的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影响人健康长寿的因素,遗传因素占 15%、社会因素占 10%、气候因素占 7%、医疗因素占 8%、个人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方式等占 60%。这 60%就是中医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内气的平稳。据研究发现,一个 人在良好的心态下,抵抗力就会增强。所以说:心态决定健康。愿大家每天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第三章 “人活一口气”的调气观(1)――开启转向健康的机关一、 气行则血行,头痛顽疾除我曾经有一个患头痛的病人,姓刘,五十多岁,患头痛二十余年。每次头痛都剧痛难忍,疼痛多从一侧眼眶放射到头顶及 整个头部,两侧常交替发病,同时伴有同侧眼结膜充血、流泪,眼睑水肿,鼻塞,流涕,呕吐。病人家属说,头痛发作时病人 半个脸都通红,很吓人;病人坐立不安,用拳击头部以缓解疼痛。病人回忆说,她在十余岁时,因一个意外受伤,伤及头部, 后逐渐疼痛加重,几十年来,吃过不少止痛药,到各级医院治疗,都未见明显效果,后来经熟人介绍到医院找我诊治。我当时 考虑,病人局部有中医所说的“无形之瘀”,有瘀阻则不通,不通则痛,所以用了通窍活血汤,化局部无形之瘀。但中医看病不能 仅仅考虑局部,而患者几十年来未愈的原因就在于仅仅从局部考虑用药,我于是从“人活一口气”的全身辨证出发,用升陷汤改善 全身状况,两方合起来,既化瘀又行气,气行则血行,使无形之瘀血回归原来的轨道。病人服药后头痛逐渐减轻,以后偶有不 适,经服用此方调治后,至今已十年,未复发。以上病例说明,治头痛,不能只思考头部的问题,要从整体上考虑气和血的问题。中医认为,血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 于全身,环周不休。血的运行,取决于气的推动和制约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在中医看来,气和血的关系是,“气为血之帅,血 为气之母”,“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像上述治头痛案例,既化瘀又行气,气血都通了,通则不痛。从本例可以看出,病人以前的治疗方法都是头痛医头,从微观的层次,用还原论的观点从局部考虑用药。钱学森说:还原 观就是说你要研究一个个问题要把它解剖开,研究更下级的、更细的东西,一层一层地往下解剖,这是还原观,要解决问题得 走这一步。那么如果说解决问题仅仅走这一步,不走其他的,这就成还原论了。还原的方法还是必要的,我们并不反对还原观, 但反对还原论。还原论是错误的。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整体的性质、功能可以大大地不相同于第一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功能。 所以,我们研究人体科学,第一,还原观是不够的,要用系统论和系统观。本例成功的关键在于从“人活一口气”的整体观出发。 一直以来,我把系统论和还原观的思维并用,治愈多例头痛顽疾。第三章 “人活一口气”的调气观(2)二、 治痰必治气,痰除怪病愈我曾经为一个痰饮患者看病,他服药后的反应颇为奇怪。许某,54 岁,咳嗽一年余,痰特多,曾经服用各种清热化痰止咳 药而效果不明显。我考虑到他的咳痰以白色泡沫痰为多,而且遇寒加剧,认为此乃小青龙汤证,处方小青龙汤。他服药后吐出 大量清稀痰涎,痰反而增多,但并无其他不适,反而觉得舒服了。我想,患者的体内水液代谢因为阳不足以化气,所以产生痰 饮,于是在方中加入附子以温阳化气。患者服药后,即吐出清稀痰涎一大碗,吐后反觉畅快,连续服上方十余剂后,所吐清稀 痰涎逐渐减少,继续服药,之后痰涎不再生。中医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我于是给他开健脾之剂以调理善后。五 年后,患者提及此事,他说五年来没有再犯过咳嗽痰饮,而且以前的关节疼痛也随之消失。 上述病例体现了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说的“见痰休治痰,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则不消痰而痰自消”。治疗痰证, 重视生痰 之源,因为“痰必因病而生,非病之因痰而致”。痰是标,病才是本,治疗时要辨清生痰之本源。当然,病能致痰,痰之产生也反 过来能致病,形成恶性循环。治疗时要辨清生痰之源,那么,为何偏要治气呢?中医所说的痰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之痰是指咳嗽时吐出的痰涎;广义之痰泛指人体气血不和所引起水液代谢失调 的病理性产物。关于水液代谢,《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明代医家李中梓引述原文后说:“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何痰之有?”可见,人体 津液之所以能够输布,全赖气化的正常运行、水道的通调。凡一切引起气化不利的因素影响了肺、脾、肾、三焦的功能,水津 不能正常输布与五经并行,过剩的水液积留生湿,积饮凝结即为痰。痰的生成实属人体水液代谢紊乱的产物。张景岳也指出痰 的实质即是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痰的形成与肺、脾、肾、三焦气化功能有关。气又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血流畅则脾气散精,水道通调,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痰无以生。所以治痰必须治气。正如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朱丹溪所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 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宋代医家严用和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上 例的治疗就是不治痰而治气,最终而杜绝生痰之源。张景岳的一段话,进一步论述了治痰必治气的重要性。他在《景岳全书》中写道:“凡类中风之多痰者,悉由中虚而然。夫 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以水不归源,水泛为痰也;在脾者,以食饮不化,土不制水也。故治痰而不知实脾 堤水,非其治也。余尝闻之俗传云:痰在周身,为病莫测,凡瘫痪瘛S,半身不遂等证,皆伏痰留滞而然。若此,痰饮岂非邪 类,不去痰邪,病何由愈?余曰:汝知痰之所自乎?凡经络之痰,盖即津血之所化也,使果营卫和调,则津自津,血自血,何 痰之有?唯是元阳亏损,神机耗败,则水中无气,而津凝血败,皆化为痰耳。此果痰也,果津血也,岂以津血之外,而别有所 谓痰者耶?若谓痰在经络,非攻不去,则必并津血而尽去之,庶乎可也。否则安有独攻其痰,而津血自可无动乎?津血复伤, 元气愈竭,随去随化,痰必愈甚。此所以治痰者不能尽,而所尽者惟元气也。”此外,中医有“百病多为痰作祟”,“怪病多从痰论治”之说。从“人活一口气”的观点来看,就在于无形之痰是体内气机失调、 水液代谢运行失调的产物,无形之痰,随气升降,流动不测,周身内外,五脏六腑,无处不到。为喘,为咳嗽,为呕,为泻, 为眩晕,为怔忡惊悸,为寒热肿痛,为痞满膈塞,或浑身习习如虫行,或身中结核不红不痛,乃至癫狂瘫痪,妇人经闭带下, 小儿惊风抽搐。由于它风诡云谲,气象万千,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等说法。无形之痰就是蝴蝶效应中的一只蝴蝶,只要它轻轻扇动几下翅膀,就可能在人体内引起一场龙卷风。这场龙卷风可能是现 在所说的某种怪病。这些怪病中的痰总是“标”,而“本”是脏腑功能失调。《景岳全书》指出:“怪病之为痰者,正以痰非病之本, 乃病之标耳。”“盗贼之兴,必由国运之病,而痰涎之作,必由元气之病。”而治疗不能仅仅见痰治痰,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人活一 口气”的整体动态观出发,调整机体回到原来的平衡点,才能杜绝生痰之源,获得良效。第三章 “人活一口气”的调气观(3)三、补中益气法,甘温除大热很多病人高热烧不退,医生用了最新最贵的抗生素都没效,而中医只是用了甘温的方药,便轻易把热退了,当中的原理是 怎样的呢?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在某医院会诊的一个高热病例很有启发性,也发扬了中医的一个瑰宝――甘温除大热法。有一位 姓符的女病人,72 岁,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接受表面置换术后发热,体温徘徊在 38~39.4? C 之间,已持续 16 天,用抗生素、 抗真菌药等治疗后仍高热不退。 西医同行称最新最贵的抗生素都用上了, 仍无法使体温降至 38? C 以下。 用清暑化湿药两天不应, 舌淡红,苔黄黑 (染苔),脉浮数右紧,重按无力,无汗,畏寒肢冷,高热,体温 39.1? C。考虑此因抗生素未能抑菌却抑制了正 气,正虚邪伏故高热不已。7 月 9 日晚予甘温除热法,选用补中益气汤,处方:黄芪 15 克,白术 12 克,太子参 30 克,柴胡、 升麻、当归各 10 克,陈皮 5 克,甘草 6 克。水煎,分两次服。服药后汗出津津,翌日凌晨热渐退至 37.8? C,疲倦乏力。7 月 10 日仍予上方 2 剂,分上下午服。热渐退,体温在 37~38? C 之间。7 月 11 日脉搏 85 次/分 (手术后脉搏持续 110~120 次/分左 右),精神转佳。续予上方加五爪龙 30 克,上下午各一剂。服药后体温波动在 37~37.4? C 之间,精神转佳,咳嗽减少,脉虚时 结,胃纳渐佳。病人双膝关节仍红、肿、热、痛,继续中西医随症用药一月渐愈。此例若不大补其中气,势必因高热不退,加 上西药抑制元气,将耗尽体力而亡。此例所取得之中医药疗效,得到主诊西医的认可。诸如此类的病案在中医治疗中并不少见, 《中医杂志》登载了 8 位专家的 10 例病案,邓铁涛教授也有专论,充分肯定了“甘 温除大热”不是虚言。邓铁涛教授说,论发热,除外感发热一大类之外,还有内伤之发热,这是中医学一大特色,这是西医学至 今未有而中医领先的伟大成就。正虚邪伏,虚热内生。你也许会问:中医认为,人为何会发热呢? 热从何来?甘温何以能除大热呢?甘温与补中气又有什么关系呢补中益气汤是 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出自中医脾胃论的代表人物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等书中。李东垣指出,“大热”无非来源 自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耗损元气。“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饮食不节则胃 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可见李东垣所指的“内热”乃是邓铁涛教授所说的“内伤之发热”,是由正虚邪伏所致,亦即气虚发热,跟外感风寒之发热不同。“内 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脾胃下流之湿气闷塞其下,致阴火上冲, 作蒸蒸燥热”,说明了这种发热是由于内生的“阴火”,因为脾胃元气虚弱,气机升降失常,清阳下陷,脾湿下流,下焦阳气郁而 生热上冲,再加上中焦脾胃化源不足所致。第三章 “人活一口气”的调气观(4)邓铁涛教授的高热病例和李东垣对“大热”的论述都说明了发高热是因为正虚邪伏,他们的想法也反映了中医的疾病观,所谓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之健康观在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认为人健康时并不意味着没有邪的存在。人体表面接触微生 物何止亿万?或猝然遭疾风暴雨而不病者,因为本身不虚,所以邪气不能单独伤人。曹颖甫说:“顾历观下级社会之土人,蓬头 垢首,赤体跣足,居常伍犬豕,食不避蚊蝇,此其受虫菌侵袭之机缘为如何?乃彼辈壮硕长寿,不减都会人士。然则病原尚非 疾病之惟一主因,彰彰明甚。”这些都说明了中医不重病原,而重正气、重中气。为何中医这么重视中气呢?那就要先了解中气在人身的重要作用。何谓中气?中气是如何生的呢?人与天地相应,我们先 从大气的圆运动规律谈起。在自然界中,太阳的热为万物生命的原动力,中医称为阳气。在夏天,因太阳直射地面的热为最大,此热经秋天由地面降 入地面之下,经冬天则沉而藏于地下的水中;第二年春天,由水中升出地面;到夏天,浮于地面上的天空;第二年秋天,原来 地面上的热同新到的热,再一同降入地下的水中。周而复始,升浮降沉一周,则生中气;中气反过来又对大气的圆运动循环起 到斡旋促进作用,遂成一年四季之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这就是大自然的大气圆运动的规律。中医说天人合一,说宇宙大 气热的降沉升浮,即是说人身热的降沉升浮。人身的中气,在胸下脐上之际,而分布于整个人身之间。正如前面第二章提过,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 灵。中气的运转跟中医的生理、病理和医理都关系密切,中气是人体气机的圆运动的中轴,推动五脏六腑之气的升降浮沉。中 气旋转于中央,四气升降于四维。造化之气,运动常圆,人身即得健康。 世人尊为“中医复兴之父”的彭子益,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这样描述中气的重要性:“人身个体的生命,乃秉受造化阴 阳二气和平升降所成圆运动的中气而来。人身之有生命,因有造化的中气也。中气之亡,约分数项。一由天年已尽,中气终了 而中气亡。一由疾病将人身的圆运动消灭而中气亡。或由疾病经医治误,将人身的圆运动损坏而中气亡。一由造化之大气先病, 使人身的圆运动失圆而中气亡。一由不善摄身,由渐而甚,将本身的圆运动损坏而中气亡。人有生命,因有中气。中气既亡, 所以死也。”说明了中气的存亡也决定了人的存亡。我们平常见面打招呼,有时也会说:“看来你的中气很足啊!”那中气足的表现是什么?彭子益是这样描述的:“吾人身体轻 健,眠食甘美,精神活泼,便是中气充足之象征。”中气不足的表现又是什么?“病人将死之前,必欲大便与恶心欲吐,便是上下 脱离,中气将亡之象征。无病之人,精神短少、眠食不甘,便是气不足之象征”。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在《中气论》中进一步说明中气和五脏的关系:“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 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胃主受盛,脾主消磨,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 无病。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温而上清者, 以中气之善运也。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神病则惊怯而不 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瘀而不流,气病则痞塞而不宣。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 之轴”。黄元御又解释了为何医家用药时时都要顾护脾胃中气:“医书不解,滋阴泻火,伐削中气,故病不皆死,而药不一生。盖足 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是以阳明之燥,不敌太阴之湿,及其病也,胃阳衰而脾阴旺,十人之中,湿居八九 不止也。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出此。以故医家之药, 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 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黄元御还强调:“医家之药,首在中气,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由此可以看出中气在 人身的核心地位。第三章 “人活一口气”的调气观(5)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耗损元气而使内热生,那么甘温何以能除大热呢?甘温与补中气又有什么关系呢?根据《黄帝内经》 说的“劳者温之,损者温之”,李东垣说:“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他还告诫我们“温能除大热, 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1 治内伤之发热不能用苦寒再伤脾胃,那么,甘温之药何以能补中气呢?人与天地相应,味甘之药属 土,脾亦属土,甘能养土,所以用味甘之药能补益中气,温养脾阳,推动脾气正常的上升。甘温升浮,使清气得升,浊阴得降; 甘温益气,使中气能重新发挥气机中轴的作用,元气内充,五脏之气调畅了,气的运动能圆了,不但能退高烧,而且能增强人 的抵抗力,精神气血都回来了。中气足了,正气固了,则不但病邪不能乘虚而入,还能把病邪打退。为何中药不用把病菌杀死就能把病邪打退呢?现在,医学的发展解释了这一切:细菌要感染人体,首先必须要与人体相应 部位的黏膜细胞产生黏附作用,才能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引起疾病。中药尽管不能直接杀死细菌,但能够使细菌与人体黏膜细 胞之间的黏附作用隔绝,从而抑制细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就是用西药退热后,病人仍精神不振、倦怠乏力、胃纳欠佳、虚汗 多,而用中药随着身热递减,精神则复的道理。在许多可用甘温除大热的病案中,医者因只看到细菌、病毒,而忽视了人体的正气。西医同行称最新最贵的抗生素都用上 了,却还是束手无策,在中医看来,抗生素既可以杀菌也可伤害人体正气,由于细菌有抗药性,抗生素不断更新,抗菌力越来 越大,对人体正气的压制也越来越强,不能不使人担忧。邓铁涛教授强调,目前我国多数医院,以选用最新最昂贵的进口抗生 素为时尚、为“有水平”,外国药商拍手称快,实在使人痛心!是不是进口的最新最贵的抗生素就一定能解决细菌感染的问题呢? 恰恰相反,抗生素越出越新,价钱越来越贵,一天用药千元以上,非我国一般人经济所能负担。既浪费了钱财又损伤了中气, 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正如李东垣指出,“伤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 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应该补虚的时候就千万不要用药攻泻。所以,西药用于老年人的肺炎,疗效往往不理想, 原因在于年老体弱之故。西医有支持疗法,但没有一套扶正祛邪的理论指导。就如小孩发热,屡用抗生素,热虽然是退了,但 身体却渐次虚弱。抗生素已造成不少的聋哑儿童,引起其他并发症和后遗症亦不少。所以西医同行也一再大声疾呼,切勿滥用 抗生素。不少医者只注意到最新最高等的抗生素杀菌作用,而完全忽视了抗生素对“中气”造成的进一步损害。而中医不但时时顾虑用 药对中气的损害,还认为中气在疾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为中气旺盛,自能恢复它的圆运动,以及全身气 机的圆运动。为何西医跟中医有如此迥异呢?恩格斯在百年前就指出过:“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对自然界和社会,主要只注意 到最初最显著的结果,然后人们又感到惊奇的是:为达到上述结果而采取的行动,其往后产生的影响,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在医学实践的初期阶段,由于主要只注意“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 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甘温除大热”之说倡于金元时代,距今已六七百年了,许多中医怀有瑰宝而不自知,这是非常可叹的事啊!用甘温如人参、 当归、白术、黄芪之类治疗 39~40? C 之高热,是中医之绝唱,可惜能掌握此技者尚少耳!我们应该大大加以发扬、提倡与普及 甘温除热法。第三章 “人活一口气”的调气观(6)八、开窗气对流,轻松治咳嗽说起咳嗽,大家并不陌生,若遇到咳嗽,大家便会轻车熟路地立刻服用各种止咳药,若不见好转,便认为“炎症”太重,就会 自行口服或到医院输注大量抗生素。然而,以上人们常选择的方法,主观想法很好或短期偶效一时,但往往事与愿违,既浪费 大量钱财,又使疾病迁延难愈。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先来看以下两个对咳嗽的比喻。第一个比喻,中医认为人体的肺如同一幢房子的两个窗子,开合正常,屋子里形成对流,有了自然风,屋子里就如一个生 态和谐的自然环境。这就是正常的生理状态。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这两个窗子不能开启或者开启不自如,屋子里形成一个闷 热的环境,当屋子里的热达到一定程度时,热气流就自然地撞击肺这两个窗子以望开启;肺如钟,撞之则鸣,这就是咳嗽。此 时正确的方法,只要因势利导开启窗子形成对流,就能改善屋子里的状态。这就是中医宣肺、给邪以出路的方法。而人们选用 的第一种方法――止咳,犹如用电风扇吹,屋子短暂凉快(不是自然风,人并不舒坦 ),但风扇一停,则窗子越闭,屋内越闷 热;第二种方法用抗生素治疗,犹如放入一大块冰到屋里,屋里也暂时凉了,等冰一化,肺更闭了(中医说寒能闭肺)。屋里 时寒时热,咳嗽是不太剧烈了,但缠绵不愈第二个比喻,就是兵家所说的围师必阙的道理,围师必阙是古人用兵的一个重要谋略。就是说,在攻坚战中,不对敌人实 行四面包围,先故意留下一个缺口,使敌人抱侥幸逃脱、不战偷生的幻想,这样就可以把自己的损失减到最小,不然就迫使敌 人决一死战,这样,即使能取胜,也要付出很大代价,为兵家所不取。《三国演义》第二回刘备随朱隽“围剿”黄巾军的一段故事,就是一份形象生动的围师必阙的材料。书中这样写道:时贼据宛 城,隽引兵攻之,赵弘遣韩忠出战。隽遣玄德、关、张攻城西南角。韩忠尽率精锐之众,来西南角抵敌。朱隽自纵铁骑二千, 径取东北角。贼恐失城,急弃西南而回。玄德从背后掩杀,贼众大败,奔入宛城。朱隽分兵四面围定,城中断粮,韩忠使人出 城投降。隽不许。玄德曰:“昔高祖之得天下,盖为能招降纳顺;公何拒韩忠耶?”隽曰:“彼一时,此一时也。昔秦、项之际,天 下大乱,民无定主,故招降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惟黄巾造反;若容其降,无以劝善。使贼得利恣意劫掠,失利便投 降。此长寇之志,非良策也。”玄德曰:“不容寇降是矣。今四面围如铁桶,贼乞降不得,必然死战。万人一心,尚不可当,况城 中有数万死命之人乎? 不若撤去东南,独攻西北。贼必弃城而走,无心恋战,可即擒也。”隽然之,随撤东南二面军马,一齐攻 打西北。韩忠果引军弃城而奔。携与玄德、关、张率三军掩杀,射死韩忠,余皆四散奔走。 用兵之法就是用药之法。 在中医叫“给邪以出路”的方法。 中医治疗咳嗽的方法就是开窗散热和围师必阙的方法, 我称之为“开 窗对流法”。此法运用得当,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曾经治好一个咳嗽患者张某,十余岁,经多次住院用抗生素治疗,未愈。虽然是一小疾,据病人家长说,已花费 三万元人民币。经人介绍到我处治疗,告之中医“给邪以出路”的治疗方法,用“开窗对流法”治疗,三付药即愈,花费仅二三十元 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邓铁涛教授曾指出,西药用于老年人的肺炎,疗效往往不理想,原因在于年老体弱。小孩发热,屡 用抗生素,热虽退了,但身体却一次比一次虚弱。原因就在于没有很好地运用围师必阙的方法,而用抗生素四面围剿,细菌没 有出路,只有拼死抵抗,虽然最终胜了,这种以“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方式,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耗损了自身的正气。以兵 家观点来看,虽胜犹败。第三章 “人活一口气”的调气观(7)“开窗对流法”的思想雏形,见于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教授的温病讲座中。“我父亲小时候就告诉我,说屋里这么热,你搁上 两方冰,就是跟这桌子这么大的一块冰搁这儿,屋里头也不能凉快。你必须给门窗开开,让空气对流,很快就好了。当然,这 是很朴素的一个常识。我到各医院去看病,各医院发高烧(的病人),42℃度,烧退不了,我就开(郁),那方子就开开门, 开开窗,不着急,两天(体温)就下去了。又吃两付就好了。说您有什么绝招啊?不是绝招,就是中国医学道理。”这是赵老的 讲座原话。许多高热的病人经赵老用开窗对气流的方法,很快就治愈了。所以,开窗对流法也同样适用于高热的治疗。如上比喻,肺气持续不宣通,屋子里的热持续升高,即是西医之肺炎,如开窗对流法运用得当,疾病就很少发展至肺炎、 高热阶段。赵老的《赵绍琴温病讲座》中还有许多例子,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开窗对流法”治咳嗽的机理属于中医卫气营血辨证的内容。在中医看来,咳嗽属于上焦肺卫症状,叶天士在《叶香岩外感温 热篇》就指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 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在卫汗之可也”此处的“汗”,不是指发汗,而是清 解透邪。“到气才可清气”,此语寓意深刻,言外之意,不到气分,邪在肺卫,或刚有入里之兆,或气分之证虽起,而卫分之证未 罢,均不可率投大剂清凉之品。这是因为,过度寒凉,阻遏邪气,反使表邪不解。因此,必待肺卫之证已罢,才可清气。《冷庐医话》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例子:“戊午季春,余自武林旋里。舟子陈姓病温,壮热无汗,七日不食,口渴胸痞,咳嗽 头痛,脉数,右甚于左。杭医定方,用连翘、瓜蒌皮、牛蒡子、冬桑叶、苦杏仁、黑山栀、象贝、竹叶、芦根。药皆中病,惜 多羚羊角、枳壳二味,服一剂,病不减,胸口闷,热转甚。求余诊治,余为去羚羊角、枳壳,加淡豆豉、薄荷,服一剂,汗出 遍体,即身凉能食。复去淡豆豉、牛蒡子,加天花粉,二剂痊愈。因思俗治温热病,动手即用羚羊角、犀角。邪本在肺胃,乃 转引之入肝心,轻病致重,职是故耳。”从此例可以看出,违背卫气营血辨证原则,正如叶天士所说的“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 虑其动手便错”,而早用止咳药或重用抗生素治疗咳嗽,既浪费大量钱财,又久久没有效果,就是犯了把上焦肺卫之邪引深,成 为闭门留寇。运用“开窗对流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勿过煎药物。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我认为可把药煎沸十分钟,不宜过长。② 药性不宜重。肺的位置最高,药性过重,则过病所。③ 病重者,药力要持续,不必拘泥于一日三服。我认为可以两小时服一次。④ 对于选方,吴鞠通概括银翘散为:“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 用之得法,自然奏效。”所以,我在临床也常选用银翘散。⑤ 开窗对流法适用于肺卫郁闭型咳嗽,对于其他证型,还需辨证选用。咳嗽虽然是一个小疾,却因人们崇尚特效止咳之药或抗生素以求速效,而致迁延难愈,还给人带来不少精神上的痛苦,同 时花费上千元,甚至过万元的,也不少见。赵绍琴教授说:“世界上,医学理论里没有一个什么特效药。”其实,世间无神奇特效 之法,只有平常之法,越是平常,越显神奇。“开窗对流法”就是这样一种平常之法。南怀瑾先生说:“知妄想为空,妄想即般若; 执般若为有,般若即妄想。”第四章“人活一口气”的和谐观(1)一、 南柑北枳――把病菌变成朋友南柑北枳,语出自《晏子春秋》,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南方的橘子又甜 又大,到了北方就成了枳,又小又苦。为什么呢?水土异也。说明不同的环境对同一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方水土养 一方人是有道理的,大概的意思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环境中是个好人,换了环境可能就变成坏人了。其实南柑北枳就是中医治病 的原理,通过改变人体内的阴阳不平衡环境,使一个生病的人好转为一个健康的人。西医认为细菌、病毒为致病因素,认为它们是敌人,必须消灭且除恶务尽。于是各种抗生素大显身手,双方在人体内激战, 造成人体内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消耗了人体的正气,就如 1904 年的日俄战争,战场却在中国领土上,把战争的灾难留给中国人 民一样。如果长期运用或滥用抗生素,还会引来细菌的报复,产生像“二重感染”、妇科霉菌等问题,现代医学对此觉得颇为棘手。 据报道,在国外 ICU 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出现“二重感染”,用了最新最昂贵的抗生素也无法控制感染,最终靠从肛门灌入健 康人的大便而恢复了菌群失调。真是世上无永恒的敌人,人类最终向细菌妥协。其实,细菌是人类的前辈,单细胞生命已有 35 亿年历史,经过 25 亿年历史进化才有了多细胞生命,人类的历史只有 300 万年。细菌早于人类来到地球上好多亿年,比人类有 更强的适应性,据说人体表面的细菌数是人体细胞数的 10 倍,人体就是一个细菌的寄生体,人类无法把细菌赶尽杀绝。中医认为,细菌之所以对人体产生危害,是因为人体内的阴阳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的环境正适合细菌的大量生长繁殖, 并且使这些细菌的品质变劣,对人体具有很强的攻击性。这时,中医采用南柑北枳的办法,通过中药改变自身的环境,细菌因 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了品质。医学的发展解释了这一切,陆广莘教授说:“细菌要感染人体,首先必须要与人体相应部位的黏膜细 胞产生黏附作用,才能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引起疾病。中药尽管不能直接杀死细菌,但能够使细菌与人体黏膜细胞之间的黏附 作用消失,从而抑制细菌达到治疗的目的。”通过中药治疗后,在显微镜下看,细菌虽然还在,但它不再黏附在人体的黏膜上, 这样中药并不杀菌,但病却好了;如果发病,则是细菌黏附在人体的黏膜上。这两种情况正是“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中医说,人的健康状态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抵抗力。正气在,就是好环境,一方水土养一方 人,对人的教育是如此,细菌也是如此,有好的环境影响,细菌也会变成朋友,与人和平共处。第三章中引述过的曹颖甫的观 察,也说明了为何有些人“蓬头垢首,赤体跣足,居常伍犬豕,食不避蚊蝇”,常与虫菌接触,甚至侵袭,寿命却不比注重清洁的 人少,就说明了“正气存内,邪气乃服”。病原不是生病的主因,关键在于正气长存第四章“人活一口气”的和谐观(2)四、不战屈人之兵,养正(气)疾自除――顽固性风湿病的治疗法用药如用兵,治好病不是靠针对病症的特效药,而是靠人本身强大的“正气”基础,就如治疗顽固性风湿病,中医不会企求侥 幸有一天发明特效药,而强调先固正气,最终达到“屈人之兵非战也”。 前段时间看了热播的电视剧《大秦帝国》(第一部),该剧讲述秦国已陷入了四面楚歌之绝境,辎重耗尽,兵源匮乏,国力虚 弱。六国准备分秦,内外堪忧。秦国的危局如独木撑天,摇摇欲坠。在秦国生死存亡之时,秦孝公赢渠梁清醒地认识到,如凭 血气之勇再战,虽可暂时凝聚国人,但人丁会减少更快,兵源更匮乏,土地更荒芜。如发动全民皆兵一战,或可取胜一时,但 只会“一将成名万骨枯”,最终无兵可征,无粮可运,国力空虚,国力自弱,自取灭亡。他在所有主战大臣的反对下,拿出国库与 皇室私库的所有财产,用秦国稀世珍宝,以及巨大商利相诱六国权贵,力保秦国三年无战事,为秦国赢得了一丝喘息之机。他 并拜卫鞅为相,变法强国。变法使得秦国蒸蒸日上,农人力耕,百工勤奋,商市通达。变法持续了 20 年,国富民强,人口大增, 军力大强,秦国新军一举收复河西之地,一洗国耻。一个大国从此崛起并威震六国,为最终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同样的故事 在中外历史上是很多见的,我们从许多影视作品中也容易看到。这些使我联想到中医治疗顽固性风湿病的过程与上面的情形何 其相似。这里所说的风湿病,是指中医广义上的风湿。患顽固性风湿病的人具有病程长、全身关节肿大变形、疼痛难愈等特点,大 多由于长期服用各种止痛药而令脾胃严重受损。他们常吃的止痛药包括各种非甾体类抗炎药、部分被认定为风湿“特效药”如雷公 藤等。很多医者也以为疼痛就是有“炎症”,所以用大量抗生素治疗,甚至使用激素长期治疗,致使病人全身免疫功能低下。中华 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张乃峥教授强调,在治疗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激素用得太多,据北京、上海两所大医院统计,那里的类风 湿性关节炎病人,有一半以上是用了激素,有的用了几年、几十年,产生了不少副作用,这样用药是不合理的。其结果正如张 乃峥教授所说:“不宣判病人死刑,但宣判终身监禁。”有痛攻痛的治疗方法最终使病人相当痛苦,情形就如一个内外交困的国家一样,外有强敌的威胁,内部国力耗尽,随时有 灭国的可能。这种困境是怎样造成的呢?我们如把疼痛(邪气,或者炎症反应)比作敌人,那么止痛药、抗生素就如一次又一 次的战争;而运用激素就如倾国之兵、倾国之力,发动全国一切可用的力量投入一次大战争。若不止一次的发动这种大战争, 所受的后果可想而知。第一次战争可能取得暂时的胜利,但胜利的背后,却是让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尸 横遍野,再加上大兵之后的大疫,民不聊生。这些惨不忍睹的画面在影视作品中也常常可以看到。胜利的背后,是人民对战争 的痛恶和无奈。对于人体而言,脾胃就如一个国家的人民,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对于一次又一次的战争(止痛药、抗生素), 甚至大战争(激素),脾胃不堪重负。真是“脾胃如能言,医生面如土”。第四章“人活一口气”的和谐观(3)用药如用兵。《孙子兵法》强调:“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是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 关乎生死存亡,是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的。孙子并举例说,如出兵十万,出征千里,那么百姓们的耗费,国家的开支,每天要 花费千金,举国骚动,民众服徭役,疲惫于道路,不能从事耕作的七十万家。战争双方相持数年,花费可想而知。对于一个国 家(人体)而言,只有休养生息,才能提高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人体的正气),有此作为后盾,才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下面,我们看几个运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透过补中益气、调理阴阳而达到“养正疾自除”的实例。何某,75 岁,患“风湿病”30 余年,被诊断为“痛风”,用过各种西药,曾到全国许多地方治疗过,后来经人介绍到我处治疗。 患者全身疼痛难忍,夜间常需要服止痛药才能入睡。双手腕关节以下各有十余个痛风结石,大者如鹌鹑蛋般大(在右肘关节也 有),小者如黄豆大(在耳廓也有)。右肘关节的大结石使肘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双脚的情况更严重,特别是大脚趾内侧及小 脚趾外侧都有较大的结石,使他不能穿靴。较大的结石,有的红肿透亮,许多轻轻一碰就痛。患者说,有时一次红肿疼痛后, 身体就会出现新的几个肿块,以前用上海的一个膏药敷之会消散,但大多不会消退。另外,他易感冒,有胃病史,饮食、睡眠 都很差,大便干。舌红少苔,脉弦。据患者说,百药难效。我因而决定不治病而从调理人体入手。方用补中益气汤调补脾胃、 益气升阳,合桂枝汤调和阴阳,重用薏苡仁等健脾胃兼缓急止痛的药,并重用生地黄以除血痹。患者服十余剂后,所得效果不明显,但我继续开此方加减让他服,慢慢地他的疼痛就减轻了。一年后,患者的疼痛基本消 失,不易感冒,大便通畅,睡眠很好。出人意料的是,患者肘关节部及耳廓的结石消失,手脚部的结石随着服药时间的增加而 逐渐减少,剩下的也不红肿疼痛了。后来患者断断续续服药,为时四年多了,至今精神状态仍很好。 还有一个患者李某,41 岁,全身关节剧烈疼痛多年,天气变化时尤为明显,特别是受冷空气刺激时。患者说每次打开冰箱 时,一刹那间的冷气都可使她疼痛发作,就像从骨髓里痛出来一样。患者去看西医,被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被告知无特效 药可治,她很痛苦,甚至有些绝望,经上例病人何某介绍前来治疗。我用上方加减变化,让她服用百余剂后,她的疼痛消失。 患者说,后来到丽江雪山旅游也没有感到关节疼痛。经我观察,许多用了以上方法治疗以及正在使用这方法治疗的患者,远期疗效都很好。从以上病例,我们很容易看到,用 攻打作战的方法去治疗顽固性风湿病, 往往很快就会没效,而且会留下使病者身体衰败的祸根,反而用固正气、健脾胃、平衡 阴阳的方法调理,把病人的身体养好,让他产生足够的力量打败病邪,最终把顽疾根治,不但战不败,还胜算在握。《孙子兵法》上说,预见胜利,不超过一般人所知道的,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经过力战而后取胜,天下人都说好,也不 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像能举起秋毫算不得力大,能看见日月算不得眼明,能听到雷声算不得耳灵一样。古时所谓善于打仗 的人,总是取胜于容易战胜的敌人。所以,善于打仗的人,他取得胜利,既显不出智谋的名声,也看不出勇武功劳。因为他的 取胜是无疑的,所以无疑,是由于他的胜利是建立在确有把握的基础上,他所战胜的敌人是已经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从孙子 兵法中我们学到,善于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又不放过任何足以战胜敌人的机会,因此,打胜仗的军队, 总是先创造取胜的条件,才同敌人作战;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同敌人作战,而后企求侥幸取胜。会用兵的人,善于从各方面 修治“不可胜”之道,确保必胜之法度,所以他能掌握胜败的决定权。治病如打仗,用药如用兵,治好病不是靠针对病症的特效药, 而是靠人本身强大的“正气”基础,就如治疗顽固性风湿病,中医不会企求侥幸有一天发明特效药,而强调先固正气,最终达到“屈 人之兵非战也”。清代费伯雄说:“如侥幸欲求近效,反速危亡,终乃自误以误人矣。”其曰:“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 平淡之极,乃为神奇。”这也就是中医“人活一口气”,“治人不治病”的思想。第五章“人活一口气”的治病观(1)一、上工治未病中央电视台某天的军事栏目里讲述了发生在抗美援朝中一个非常优秀的狙击手的故事。一个年轻的士兵发明了一种射击法, 在一次战斗中,敌人发起了冲锋,这个战士所在的连队在一个山顶上阻击,当他瞄准一个敌人的心脏开枪时,由于敌人在从下 往上冲,他发现没有打中目标,却意外地打中了目标后面冲上来的另一个敌人。他因这次意外而发现了一种射击法;在敌人往 上冲锋时,应瞄准敌人的头部,结果因敌人往上运动却能打中心脏;在敌人往下撤退时,应瞄准敌人的脚,因敌人往下跑却能 打中后心。这种射击法可简化为冲锋打头、后退打脚,命中率极高,很快在部队中得到推广。正是这种非常适用于山地战的打 法,成为我军能在上甘岭等一些山地战役长期坚持下来的原因之一。这种打法的成功之处在于考虑了运动的因素,是恒动观的体现,也就是说宇宙间的事物时刻都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一切的 和谐都只是来自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其实是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 恩格斯说黑格尔的伟大功绩就是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 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中 医治未病就是以上思想的体现,如张仲景说,“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 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 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余脏准此”。也就是说,中医治肝病,在治肝的同时,考虑到肝木克脾土,故先用实脾之药,防病传变,病不传变,很快就好了。到医 院看过西医的人可能有这样的体会,你在肝病科治疗,过一段时间,医生可能对你说,肝的问题没有了,是你的脾胃有问题, 你去消化科去治疗脾胃吧;又过一段时间可能又说,脾胃没问题了,化验肾功异常,去肾病科吧……心内科、呼吸内科,最后 可能又回到肝病科。在中医看来,在肝病科就可以考虑实脾,以治未病,但是由于西医各专科自扫门前雪,没有联系恒动的观 点,使病来了个大轮回。专科在许多人的眼里,是最快、最有效、最权威、最科学的象征,就像狙击手一样,总是瞄准了心脏, 一枪就可解决问题,但这种方法打死靶可以,对于运动着的人这样一个活靶,虽然时时瞄准心脏却始终打不中心脏。 美国传奇人物、克莱斯勒公司总裁李?艾科卡(Lee Iacocca)在《管理的秘诀》一文里说,决策时感到压力太重因而举棋 不定的经理人员实在太多了,尤其是那些受过太多教育的人。他曾对菲利普?考德威尔 ( Philip Caldwell,在他离开福特公司后 任总裁)说:“菲尔,你的毛病就在于你读过哈佛。那儿的教授们教你在取得所有事实之后才能采取行动。你已经掌握了 95%的 事实,而为了取得最后的 5%还要再花半年的时间。等你半年后掌握了那 5%,你的时机已经过去了,因为市场行情已经发生了 变化。生活的真谛就在于此――掌握时机。”从治病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治未病的思想,中医在取得 95%的事实时就运用了治未 病的思想不失时机地处方用药,有时被人指责为没有依据。而西医在取得 95%的事实后,还要在等那 5%的各种化验检查结果, 有时一等就是几天或者几周,然后以现在 100%的事实来对已经过去了的事实进行治疗,已经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有些 病总是不能命中目标。下面的故事就具体说明了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意思。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 最好呢?”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大哥治病,是 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里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 病,是治病于病情刚刚发作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只在我们的村子里才小有名气。而我扁鹊治病,是 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看见的,都是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动作,所以他们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 因此名气响遍全国。”第五章“人活一口气”的治病观(2)从上面扁鹊的故事可以看出,中医说的上工境界是治未病,也就是说医术精湛的医生能在病未发时已把病治好,治疗以预 防为本,而在现在下工却变成了上工。就如一个小孩,从小父母不好好引导教育,放纵“从小偷针”的坏习惯,以后成了“大了偷 牛”或者危害国家的人,到最后父母只有把他送入监狱,甚至服刑。我们却大加称赞父母的“大义灭亲”之举,忘了“养不教,父之 过”的祖训。就如一个企业的管理,到出大问题时才“大刀阔斧”地处理管理上的漏洞。古话说:“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不幸有忠 臣。”我们看到孝子,是因为家不和,国家出忠臣时往往是国家危亡之时,我们并不希望看到以上“大义灭亲”、“大刀阔斧”、“孝 子”、“忠臣”。因为他们本就不该出现,他们只是一种“亡羊补牢”之举,是一种不幸。在许多人眼里,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手段;经常听到一些“振奋人心”的消息,某种病久治不愈,最后用手术又取得了成功,医 生们沾沾自喜。但作为一个医生,应该反思,手术真的给病人带来健康了吗?这是一种成功吗?它的成功本身就是一种治疗的 失败,假如不发生这个“亡羊补牢”的手术不是更好吗?而一些老中医提出的“无手术期的心脏病治疗”等方案却无人关注,然而, 不争的事实是,这些老中医却大多健康长寿。中医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其中《黄帝内经?素问》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 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第六章“人活一口气”的养生观(1)一、叶落归根话养生“叶落归根”是大家熟知的一个词语,也是一种自然现象,然而透过叶落归根所蕴含的自然规律,也就容易明白中医养生的道 理。大家都知道,一棵树每到秋天就开始落叶,到冬天则添根,到春天就发芽,到夏天则成长茂盛,一年四季,周而复始,人 们习以为常。然而,春夏秋冬四时寒暑的变化,中医认为这是天地间的大道,《易经》和《黄帝内经》都是以此为基础,都在 研究和阐发一年四时的运动变化,四时的变化,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叶落归根所揭示的秋、冬、春、夏变化的道理,就是阳气是在植物内降、沉、升、浮的圆运动的过程。大自然的规律如此, 对人体来说,就是中医所说的“人活一口气”,这气在人体内的降、沉、升、浮的圆运动过程。中医就用金、水、木、火、土来代 表这种气的运动形式,这就是中医的“五行”。中医的“五行”,已经超越出原始的“五材”说。近代名医恽铁樵认为,《黄帝内经》 中之五行,为四时五季的代名词,五行的生克表示五季气候的常与变。对此,郝万山教授在“百家讲坛”的精彩讲说中,形象地揭 示了中医五行的实质――是指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气的五种运动方式。在古代,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字,本来就有两个层次的概念。一个层次叫五材,指五种具体的材料,五种具体的物 质。这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千百年来,人们对五行学说,存在着很多的误读,甚至有人用它来看风水、算命,那么,中医学中的五行,究竟指的是什 么呢?为什么叫五行?“行”是什么意思?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说,行,人之步趋也。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行”,仍然是迈 步往前走的意思。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行,就是运行、运动的意思。在中医学里,五行,是指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气的五种运动方式。在《黄帝内经》里,多次提到天有四时五行,大自然有四季、有五行,以生长收藏,才使植物有了生长收藏的生命阶段, 才有了寒暑湿燥风这样一些不同的气候变化。可见,同是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字,五行和五材不是一回事。五行,是指自然界的气的运动规律,它支配着自然界 万事万物的生长壮老已。郝万山教授讲道,有一个阶段,他种了一些葡萄、月季花等。一年春天,他觉得有些葡萄枝应该剪掉,他就开始剪枝。这 一剪,发现从断端流出很多水,嘀嗒嘀嗒往下滴。葡萄枝里怎么滴水了呢?心想是不是缺肥?他就挖沟,施肥。这一挖沟,断 了葡萄的不少根。从根的末端,也开始流出很多水。这时,学校管园林绿化的老师傅看见了,就说,你怎么春天剪枝啊?春天的时候,营养是向树根的末梢、向枝条的末梢输 送。你把枝条剪断了,那个断端就会流出大量的营养,那是葡萄的眼泪,它在哭啊!树根也是一样,你挖断了,那也是葡萄的 眼泪,也在哭啊!这个时候丢失养分,太可惜了。听到园林师傅这么一讲,他突然感悟:什么样的气的运动,在春季支配着动植物的生长啊?营养向四周输送,向树根末梢、 向枝条末梢输送?那一定是一种展放的气,而古人就借用这个“木”字,来代表这种展放的气。在五行中,木,代表气的展放运动。夏天的时候,人们常常感到酷热,烦躁,食欲下降,体亏人乏,严重的会引发季节病。这是五行的什么运动引起的呢?郝教授问园林师傅,夏天,葡萄藤都快长疯了,根还长不长?园林师傅说根就不太长了。因为春季根部已基本奠定好了, 夏季就长地面部分。春末夏初,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特别活跃,交朋友的,搞对象的,垒窝的,成家的,大自然一派欣欣向荣、 峥峥向上的景象。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气候,动植物这样的生长状况,这应该是什么样的气的运动支配着大自然呢?应该是气的上升运动。 在夏季,是气的上升运动为主导,支配着自然界。古人用哪一个字来代表气的上升运动呢?“火”字,因为火性炎上。在五行中, 火,代表气的上升运动。第六章“人活一口气”的养生观(2) 秋季气候凉爽,树木的根须干枯了,枝条也干枯了。秋季我们看到动物的生长状况,比如秋后的兔子,它拼命地吃,吃得 肥肥壮壮的,积聚营养,准备过冬。你到动物园去看秋季的狗熊,也是拼命地吃,秋天的狗熊是最胖的,它积聚脂肪,准备过 冬。古人观察到秋季的这些现象,认为在秋季,自然界是一种气的内收运动。用什么字来表示气的内收运动呢?“金”字。在五行 中,金,代表气的内收运动。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着北方的时候,俯察地理,地面是冬季,这时气候寒冷,万物深藏,种子埋在土里千万不要发芽, 发芽就会被冻死。那树叶的小幼芽,藏于芽孢也千万别露头,一露头就会被冻死。冬眠的动物藏到山洞里,古代的人类也过着 早睡晚出的猫冬生活。古人观察到冬天动植物的生长状况,认为这是气的下降和潜藏运动支配着自然界,支配着一切生物的生 命活动,用什么字来代表气的下降运动呢?“水”字。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在五材中,水是指哗哗的流水。在五行中,水, 代表气的下降运动。随着天空的斗转星移,以及地面上季节的更替,气的展放运动和气的上升运动,气的内收运动和气的下降运动,周而复始 地交替变化,最初,只有四行。可是,当五行和阴阳结合起来的时候,因为气的展放运动和气的上升运动,是气的阳性运动。气的内收运动和气的下降运 动,是气的阴性运动。气的运动由阳性转为阴性的时候,它会有一段平稳的过渡。这种平稳的过渡,发生在夏末秋初。也就是 夏季的最后 18 天,大地上,阴雨连绵,暑热未退,秋风未到,气候闷热潮湿。大家都觉得这个季节不好过,是桑拿天,不像春天那么舒展,不像夏天那么火热,不像秋天那么清爽,不像冬天那么凛冽。 这个时候,植物已经开花,已经结果,果实正在长大。动物已经怀孕,胎儿正在孕育。自然界处在一个相当平衡的化育下一代 的过程。这个时候,气的上升和下降相对均衡,气的展放和内收也相对均衡,自然界的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古人 就用“土”字,来代表这种气的运动方式。在五材中,土是指化育万物的广博土壤。在五行中,土,代表气的相对稳定运动。五行是指不同季节,气的不同的运动方式,五行的生克表示五季气候的常与变。春季过后是夏季,春季气的展放运动,为夏季气的上升运动提供了前提,创造了条件,这就叫木生火。这木生火并不是像 我们普通所理解的,用木头来取火。如果今年春季气温比较低,植物的根长得不好,枝条也长得不好,就会影响夏季植物地面部分的生长。这叫木气虚,就不 能生火。那么,秋季气的内收,种子成熟了,主干的营养贮存得多,它就有利于植物的过冬。秋季气的内收运动,为冬季气的潜藏 运动提供了前提,创造了条件,这叫金生水。以前有人解释,什么叫金生水?就是把金属放到炼铁炉里,化成了铁水。如果你走出国门,外国人会问你,什么叫水生木 啊?你说水浇树,树木就活了,这就叫水生木。那么,再请问,金属化成的铁水浇树,树木还能活吗?结果,你可能也回答不 上来了。第六章“人活一口气”的养生观(3)五行的相生,是按照季节的次序相生的,生得过头行不行?不行!这就要引进五行的相克。夏季上升的气运动太过头了, 也不行。有一年夏季雨水多,种的葡萄长得又肥又大,葡萄枝都长疯了,园林师傅说,这样下去可不行啊,会影响秋天结葡萄 的。怎么办?你得把它的脑袋剪了,用下降的气来制约它,使它的上升运动控制在一定水平上,这就叫水克火。水克火,不是 用一盆水,把火浇灭,那是从五材的角度来讲五行相克。 五行有相生,不至于导致某种气的运动不足。五行有相克,也不至于导致某种气的运动太过。这种生克制化,保证了五行 之气平衡、稳定、协调地年复一年地交替运动。“不知五行生克之理即本四时之生长化收藏而来,则求五行之说不得;不知五脏气化亦由四时之生长化收藏而来,则求五脏 之说不可得。五脏五行不明了,则《内经》全书皆不明了。”近代名医恽铁樵所提出的四时五行的观点,把自然界四时的交替变化看作宇宙万物变化的支配力量,从而揭示出《黄帝内 经》的理论核心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一脉相承,即由四时的生长化收藏化生五行,再由四时五行派生出五脏。故而,四时 成为《黄帝内经》的基础,恽氏指出:“《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之五脏。”“不知五行生克之理即本四时之生长化 收藏而来,则求五行之说不得;不知五脏气化亦由四时之生长化收藏而来,则求五脏之说不可得。五脏五行不明了,则《内经》 全书皆不明了。”叶落归根所蕴含的四季交替变化的自然规律,就是说,太阳的热为万物生命的原动力,中医称为阳气,在夏天,因太阳直 射地面的热为最大,此热经秋天由地面降入地面之下,经冬天则沉而藏于地下的水中,第二年春天,由水中升出地面,到夏天, 浮于地面上的天空,第二年秋天,原来地面上的热同新到的热再一同降入地下的水中,周而复始,遂成一年四季之春温、夏热、 秋凉、冬寒。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秋天的叶落归根是大气阳气潜降的开始,古人说秋气肃杀,这个杀字,就是降的意思,叶 落归根时是大自然由阳转阴的时候,古人认为阳生阴杀,所以我们在电视里经常看到,古人犯了杀头之罪,一般都要到秋后问 斩,而且在午时三刻,就是叶落归根或是阳尽阴生的时刻。《黄帝内经》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因此,所说自然、植物的规律,也就是说人的规律。叶落归根,是枝上的阳气降入到根, 在五行就是金生水的过程,阳气的潜藏是为第二年春天阳气重新上升做准备,阳气潜藏得越多,第二年阳气升发就多,植物的 生长就更好。在自然界也一样,到冬天阳气就下降到地下,如下降潜藏到地下的阳气越多,则地面上的阳气就少,所以冬天就 越寒冷,就可能下大雪,雪下得越大,说明地下潜藏的阳气越多,第二年可用的阳气就越多,万物的生长就越好,谚语说 “瑞雪 兆丰年”,就是这个道理。假如头年是个暖冬,说明潜藏到地下的阳气少,老百姓就知道,第二年的收成就少了。对于养生来说,中医提出应该顺应四时的变化规律,冬天应该使气潜藏,户外活动相对减少,早卧晚起,必待阳光,心情 平淡无为;夏天则使气外展,增多户外活动,不要抑制自己的心情,尽量施展自己的抱负。有谚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 医生开处方。”就是因为萝卜是降气的,而生姜是发散的,这样就符合了四季气的生长收藏的规律,人就不易生病。一天的卯时、午时、酉时、子时,或者说一天的早晨、中午、下午、晚上就对应着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所以,晚上睡觉 是为第二天储存阳气做准备。如果在子时都不睡觉,经常熬夜的人,或者经常失眠的人,那么就如他在“冬天”储存的阳气少,第 二天他就会神疲乏力,就是这个道理。
人活一口气养生先养气 作者―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捷达刹车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