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投降靠什么说服全体国民投降

共1523个阅读者,0条回复 |
发表时间: 15:20
抗日胜利为何又叫“惨胜”? 日本天皇本打算死战 &&
淡看聚散离合 发表在
华声论坛 .cn/forum-49-1.html
从1894年甲午战争到1945年抗战胜利的半个世纪时间里,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和危害,死伤3500万人。近4万名中国人到日本做苦役,超过6800人被折磨致死。邓小平说, “日本是世界上欠中国的账最多的国家。干对不起中国人民的事情,第一个要数日本。日本侵略中国,十分蛮横、残酷。”
  1965年,由中共“名笔”王力执笔,国防部长林彪发表《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称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而今这一说法仍被广泛使用。
  应该看到,抗日战争中中国虽取得胜利,但处于下风,付出了远高于日本的代价。从战争目的上讲,日本失败,中国胜利;从战争本质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上,中国未能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胜利,胜利的代价远远超过日本在中国的付出,也超过了50年前中国失败的甲午战争,更是历次抗击外来侵略损失最大的战争,死伤3500 万人,损失6000亿美元。在滑铁卢战役中击败拿破仑的英国威灵顿公爵,望着漫山遍野的尸体哭诉:“胜利是除失败以外最大的悲剧”。
  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的转折点,但对大和民族的优势,并没因为战争结束而巩固多久。胜利,即便是胜利,不能让败者服气,也不能让自己解气。中国赢得了战争,却没有赢得和平,国民党发动3年内战。中国没要日本赔偿,没占领日本,钓鱼岛反被日本拥有。日本没有彻底反省,国歌依然,天皇依然,太阳旗依然,靖国神社依然。美国没有掠夺日本,连赔款也不要,并大力援助。美国援助中国,却使内战爆发。
  抗日名将李宗仁在日本投降,人民沸腾庆贺之时,自己则郁郁寡欢,写下了胜利者“失败”的检讨。
1990年,张学良称:“这次大战后,哪个问题解决了?哪个问题也没解决。不但是战败的人,战胜的人又能怎样呢?何必还要重蹈那个覆辙呢?”
  1991年,中共元老级宣传家胡乔木承认:“中国对抗战历史的认识还有许多不深刻的地方”。
  抗战胜利功劳被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当作无形资产和唐僧肉来争夺,都极力往自己脸上涂脂抹粉,厚此薄彼。国际上对中国抗战存在不适当的贬低和偏见,没有给予积极充分的肯定和评价,言必称巴顿、朱可夫、蒙哥马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途岛海战。1995年9月,美国纽约华人举办中国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会议,与会者很少有欧美和日本人。由此可见一斑。
  而在愤愤不平于外国人不了解中国抗战功绩时,我们也没给外国应有的评价。
  由于美国参战,1942年,原先持“持久战”观点的毛泽东乐观预测“1943年打败日本”。可是随着抗战越发艰难和困苦,毛泽东1943年12月又提出“1948年才能胜利”的观点。日,即离日本投降已经不足两个月,毛泽东仍然认为“现在距日寇崩溃只应估计尚有一年半的时间”。显然毛泽东已在错误的估计了抗战的胜利时间,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抗战方针政策的制定。
  日,毛泽东在《准备应付必然到来的内战局面》一文中还估计:“日寇明冬可能失败”。然而8月6日,原子弹投向广岛。日本天皇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向不可避免的事态屈服。”8月9日,长崎被原子弹袭击,苏军参战。天皇驳斥了主战派“一亿玉碎“的叫嚣,说“继续战争意味着民族的毁灭”。可见日本决定投降与否首先并唯一考虑到美苏两国的力量而不是中国。8月15日,天皇正式宣布投降。
 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看到,抗战期间,中国未能击沉日本一艘驱逐舰,未能全歼日军一个步兵联队,未能从日军手里夺回一个中等城市。往往有时说歼灭日伪军多少人,其实歼灭的绝大部分是伪军,日军极少。日军却有整个师团被美国歼灭,国民党有多支整军覆灭。
  抗日战争末期,中国关内日军大多精锐抽调到太平洋战场,27个师团中只有第3、13师团战斗力较强。在日本投降时,侵华日军没有受到致命打击,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和战略要地还被占领。日本投降对日军和许多中国人来说十分突然,以为是哪个据点的日军投降了,或觉得常胜日军不会投降。
  郭峰 ,1915年生,吉林德惠人。在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太行军区旅政治部主任、分区副政委,为创建冀西游击队,坚持冀西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曾担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
  郭峰在日抗战胜利时日记写到:
  在学习讨论这一时局骤变时,大家都感到突然,出乎意料的,“真的这样快吗?”没有想到。由于长期接受持久战的教育,由于欧洲第二战场迟迟未能开辟,使苏德战争发生曲折的教训,以及对日本帝国主义不肯轻易认输的想法,因而不敢想得这样快,可是突然像梦一样成为现实了。”
  取得甲午战争胜利时,日本人由对中国的仰视变为蔑视;尽管侵华战争最后彻底失败,日本人对中国的优越感并未丧失。日本接受美军占领,但认为中国军队要占领日本“可恶可恨”。
  中国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说:
  派遣军拥有百万大军,且连战连胜,以如此优势之军队而由软弱之重庆军解除武装,实为不应有之事。在中国之几百万之陆军兵力未行决战即告投降,如此耻辱,在世界战史上尚无其例……现在百万精锐仍然健在,若以之向败残之中国军队作无条件投降,无论如何不能服从。中国在军事上并未战胜日本,不过是挟同盟国家之胜利聊充战胜国而已。
  日,在东京湾的美舰"密苏里"号上,麦克阿瑟主持受降仪式,日本全权代表重光葵外相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代表徐永昌上将参加。9日,在南京,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何应钦超出原定仪式向冈村宁次还礼,下意识地敬佩敌人。
  难怪郭沫若说抗战是惨胜。
  不管如何评价中国在抗战中的作用,尽管抗日战争中中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既往不咎、盖棺论定,在二战主要对日参战国中,中国抗日最早、作战时间最长,人员死亡仅次于苏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悲壮无比,功高日月,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无愧为英雄的国度“华雄”。
  日本天皇靠什么说服全体国民投降?
  关于二战日本投降的情景,最令人猜不透的是,在美军登岛前的8月15日,日本本土国民本来是想集体拼命的,怎么最后呼啦啦全部跪倒,乖乖投降了呢?
  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在他的自传中记载了那个不寻常的日子:
  “日,为了听天皇诏书的广播,我被叫到制片厂。那时我在路上看到的情景是永远难忘的。
  去的时候,从祖师谷到砧制片厂的路上,商店街的情况真有一亿人宁为玉碎的准备一般,非常紧张。有的老板拿出日本刀来,拔出刀鞘,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刀身。
  我早就料到,这是战争结束的宣言。看到眼前这种情景我就想到,日本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日本国民的反映结果出乎导演和世界的意料。本来带上刀具准备卫国或自杀的东京市民与农民,听了天皇的名为“终战”实为“投降”的诏书,没事一样,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除了少数的“殉道者”,大多数日本人坦然接受了投降的指令,情绪稳定。 
  准备拼命的人忽然投降,准备剖腹的人忽然下跪,这是怎么回事?天皇“终战书”靠什么言辞说服全体国民投降?
  《日本史》记录的日本天皇宣布投降那一幕给出交代:
  “战局未能好转,世界大势亦对我不利;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尔等臣民其克体朕意。”
这是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主要段落,其投降理由主要有三点:
  一、保民――再打下去“残酷炸弹”会致大和民族亡种;
  二、保国――投降可确保“神州不灭”;
  三、保发展――投降可使日本“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
  不了解日本文化的人,可能会将日本天皇的这三个说辞视为“死要面子”、“唱高调”。但事上,日本绝大多数国民却接受了天皇这番说辞,认可了投降。
  媒体追忆:一名85岁的女性回忆她听到录音时的感受时说,“觉得一切都结束了,战争再继续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除了对天皇的天然服从,不能排除天皇“三保”说辞也确实打动了全体国民。不亡国亡种、不落后于世界进化,向比自己文明程度高的国家(美国)投降,日本就依然有希望。
  这种跪下是为站起的精神,只有了解武士道真相的人,才能够理解和解释。
  武士道的精髓是“重名轻死”,武士的名誉胜过生命。这并不是说,日本人个个不怕死,而是大都具有一种宗教式的精神归属感。而天皇是武士道的主心骨、是代表国家利益民族尊严的最高精神领袖,只要天皇不倒,只要日本能再次强大,继续满足这种精神归属感就是幸福的,不管是战斗还是下跪。
  所以,即便是近乎疯狂的军国主义者,也对天皇降令惟命是从。陆军大臣阿南、参谋总长梅再生津,宣誓“陆军绝对服从圣断”,并电告国内外皇军:圣断已下,全军应服从,一兵一卒不得轻举妄动。
  放下战刀与镰刀,等待美国人接管吧。这就是日本臣民的普遍反应。
  与其说历史给了日本再生机会,不如说日本的特有民族精神又一次把握了历史机遇。投降后的日本不仅免于亡国亡种,而且保住了国家精神领袖――万代一系的天皇。最重要的,是确保了日本继续“进化”――六十八年后的今天,他们正在重新成为一支搅动东方乃至世界的“邪恶力量”。日本人本想拼命 天皇是靠什么说服国民投降?
发帖者:圣方济各
发帖时间: 08:56
  日本天皇靠什么说服全体国民投降?
  关于二战日本投降的情景,最令人猜不透的是,在美军登岛前的8月15日,日本本土国民本来是想集体拼命的,怎么最后呼啦啦全部跪倒,乖乖投降了呢?
  日本着名导演黑泽明在他的自传中记载了那个不寻常的日子:
  &日,为了听天皇诏书的广播,我被叫到制片厂。那时我在路上看到的情景是永远难忘的。
  去的时候,从祖师谷到砧制片厂的路上,商店街的情况真有一亿人宁为玉碎的准备一般,非常紧张。有的老板拿出日本刀来,拔出刀鞘,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刀身。
  我早就料到,这是战争结束的宣言。看到眼前这种情景我就想到,日本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日本国民的反映结果出乎导演和世界的意料。本来带上刀具准备卫国或自杀的东京市民与农民,听了天皇的名为&终战&实为&投降&的诏书,没事一样,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除了少数的&殉道者&,大多数日本人坦然接受了投降的指令,情绪稳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日本天皇裕仁
  准备拼命的人忽然投降,准备剖腹的人忽然下跪,这是怎么回事?天皇&终战书&靠什么言辞说服全体国民投降?
  《日本史》记录的日本天皇宣布投降那一幕给出交代:
  &战局未能好转,世界大势亦对我不利;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lvhailong)
微信扫一扫,马上有惊喜
12-2512-2512-2512-25
12-2512-2512-2512-2512-25
共有人参与评论,
( 发表评论需遵守规则,禁止发暴力色情内容!)
记住密码,下次免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帐号登录: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米尔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085号 京ICP备号 京网文[6号 京公网安备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市京悦律师事务所 谷小卫律师Hi,这是的腾讯微博,立即登录并收听,新鲜动态尽收眼底!
关于二战日本投降的情景,最令人猜不透的是,在美军登岛前的...
正在加载...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天皇投降录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