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我,是那个我

范冰冰:我是一个古代人
来源:南方周末
和现代相比,范冰冰更愿意生活在唐朝。“我自认是一个古代的人。我长得比较&古装&,我喜欢老的东西,去每一个国家都要去找旧货。” (初四/图)
  武则天比杨贵妃更可怜
  南方周末:很多80后的女生小时候会偷偷扮古装美女。你小时候这么干过吗?
  范冰冰:扮过白娘子。
  南方周末:演杨贵妃,你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唐朝?
  范冰冰:我十年前在《大唐芙蓉园》演杨贵妃,基本把市面上能有的关于杨贵妃的文字都看过,包括台湾的作者,日本的作者。
  我印象里唐朝是一个极其繁荣昌盛的朝代。万国来拜大唐,可能那时候的经济值比现在还高,疆土其实比现在还大。长安的大街上车水马龙,非常繁华、富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街上你可以时常看得到各国人种来做贸易,来做文化的交流。人应该都比较风雅,人均素质应该是很高的。
  南方周末:唐朝和现代,你更愿意生活在哪个时代?
  范冰冰:当然愿意生活在唐朝。我是愿意追求新鲜感的人,如果有机会可以去“那边”感受一下。我也自认我是一个古代的人。我长得也比较“古装”,一些行为方式、思维方法也像,比如我喜欢老的东西,去每一个国家都要去找旧货。
  南方周末:杨贵妃这个角色,你说你等了6年,为什么这个角色这么重要?
  范冰冰:我是一个只要做了就希望可以有结果的人。杨贵妃不是每个女演员都可以演得到的,她太特别了,是我心目当中很想去诠释的一个角色。那样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也很难发生。
  南方周末:你第一次听到杨贵妃的故事是什么时候?特别在什么地方?
  范冰冰:中学、小学就学过,《长恨歌》要背。我比较喜欢文字的东西,感觉很华丽。现实生活中很难发生这样的故事。她是一个帝王的女人,三千宠爱集一身,回眸一笑百媚生,女生天生对这种美的东西是有感受的。
  南方周末:你觉得你哪些地方适合扮演这个角色?
  范冰冰:我跟她有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而且我比别人更了解她心里想什么。所有的人都说她红颜祸水,骄淫奢侈,很多人问说你这部戏是不是在帮杨贵妃翻案,我说我不是,只是我自己心里面有她的样子,就呈现出来了。她的性格挺全面的。她对爱情纠结。她也会吃醋,不希望有别的女生的存在,就是一个“女人”。
  南方周末:你怎么理解她在电影里最后的死法?
  范冰冰:她足够爱这个男人,希望保全他,希望他能保住他的国家,希望他可以保住他的皇位,就牺牲了自己的性命。我觉得很绝美,如果你真的有一天要走了,是在自己最爱的人的怀里,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
  南方周末:杨贵妃和武则天的爱情观有什么不一样?
  范冰冰:武则天是政治和历史的大车轮滚动,可能更无奈。她在李治时期其实已经有各种纷扰,有国家的事情要处理,李治又有风疾。她要撑一个家,又要撑一个国。她其实很可怜,没有什么权利跟时间去享受爱情。杨贵妃是一个截然相反的人,她不爱政治,她甚至是唯一一个做到了贵妃可以去参政议政,或者有机会去碰政治,但是她不去碰。她的世界可能更简单,要有音乐,要有舞蹈,要有爱情。
  南方周末:你说武则天是既要天下,更要爱情,为什么会这样说?
  范冰冰:人都是这样,越没有什么,越去寻找什么。武媚娘在权力跟情感上一直在做平衡,但是又很难平衡。我会觉得其实她会更可怜,更辛苦一点。
  女人、年纪、幸福感
  南方周末:你开玩笑说你不担心这个戏拍不完,担心自己老了,你认真想过变老以后的事情吗?
  范冰冰:我认真想过。每个女人对于衰老都有一定的感受。越长大,感受越明显。但是我觉得这个挺有意思的,怎么样做到心态的平衡。在30岁的时候,就不要跟16岁、18岁的女生去比,就去跟30岁的女生比。女生年纪越来越大,不是美不美最重要,是有没有幸福感最重要。你去跟你的同学同事,周边的家人、朋友去比较,你是不是这些人里最有幸福感的那个人,如果是的话,我觉得你就是那个最美的人。
  南方周末:以后的职业道路你怎么规划?
  范冰冰:我从来没有规划过。也许40岁、45岁之后可以不演戏了。演戏是很需要体力的。我入行快18年了,前半生都是为了这一件事情在努力。后面的时间可能要过一些自己认为更想过的生活。
  南方周末:如果不演戏,做什么?
  范冰冰:休息啊,闲着啊。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去旅行,陪伴家人,照顾孩子,教育他们成长。
  南方周末:《苹果》开始,你演了一些文艺片,近几年演的商业片又越来越多,是你主动的选择吗?
  范冰冰:《苹果》最初就是我想去尝试那样的人物。没有什么导演敢找我去演洗脚妹,要不然就是杨贵妃、武则天,古装或者时装美女,很少有人像李玉那样可以让我去诠释一个跟我反差很大的角色。
  我没有刻意往哪个方向去靠,因为市场太复杂了,现在我觉得根本抓不住观众到底想要看什么。只要有吸引我的导演,剧本跟角色,我就想尝试。很多我的朋友都开始做导演,很多第一次做导演都很成功。就是一个很多元化的大环境,你可以去多尝试。(记者 李晓婷)
(责任编辑:UC001)
&&&&&&</div
社区热帖推荐
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生活……[]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什么是创新?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作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新思维、新发明、新描述,怎样能成就?现在的中国,继承着古代的思想有些禁锢的特点。我认为,我们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1:55:11&)
1218字(1461/36)
( 05:16:21)
14字(23/0)
( 13:22:37)
93字(33/2)
( 13:35:05)
78字(14/2)
( 13:42:49)
121字(160/2)
( 13:49:51)
199字(307/2)
( 13:49:02)
127字(39/2)
( 13:59:57)
42字(72/2)
( 14:18:27)
108字(85/2)
( 14:25:40)
57字(83/2)
( 14:38:21)
67字(11/0)
( 13:05:02)
80字(43/1)
( 13:07:16)
52字(31/0)
( 13:01:19)
45字(13/0)
( 12:43:02)
102字(15/1)
( 12:52:11)
133字(23/0)
( 12:14:22)
152字(66/2)
( 12:14:07)
346字(70/2)
( 12:19:20)
346字(32/2)
( 12:28:51)
61字(93/1)
( 12:34:35)
102字(31/0)
( 12:09:45)
73字(10/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火药是我国古代谁发明的?
火药是我国古代谁发明的?
08-12-12 & 发布
火药的发明者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我国古代著名的炼丹家葛洪等,都曾在洛阳长期逗留过,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邈生活在隋代和唐代早期,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他博涉经史百家学术,通达道经佛典,总结了唐以前的临床攻理论,收集方药、针炙等内容,编著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书,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被后世尊为&药王&。他不仅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而且是著名的炼丹家,自号&孙真人&。他是总结以前炼丹家经验基础上收集河洛地区和关中地区炼丹家的配方,最后提出硫磺伏火法这种较为管用的配方。总之,火药的发明与传播,和孙思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火药的发明者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我国古代著名的炼丹家葛洪等,都曾在洛阳长期逗留过,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邈生活在隋代和唐代早期,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他博涉经史百家学术,通达道经佛典,总结了唐以前的临床攻理论,收集方药、针炙等内容,编著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书,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被后世尊为&药王&。他不仅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而且是著名的炼丹家,自号&孙真人&。他是总结以前炼丹家经验基础上收集河洛地区和关中地区炼丹家的配方,最后提出硫磺伏火法这种较为管用的配方。总之,火药的发明与传播,和孙思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火药的发明者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我国古代著名的炼丹家葛洪等,都曾在洛阳长期逗留过,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邈生活在隋代和唐代早期,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他博涉经史百家学术,通达道经佛典,总结了唐以前的临床攻理论,收集方药、针炙等内容,编著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书,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被后世尊为&药王&。他不仅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而且是著名的炼丹家,自号&孙真人&。他是总结以前炼丹家经验基础上收集河洛地区和关中地区炼丹家的配方,最后提出硫磺伏火法这种较为管用的配方。总之,火药的发明与传播,和孙思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火药发明千古之谜有望破解    一个由30多位文物界、勘探界专家组成的“中国古代火药原料科学考察探险队”日前结束在四川绵阳江油市老君山的考察。专家们宣布,他们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火药原料——硝的开采提炼基地,而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揭开中国火药发明的千古之谜。    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的炼丹家在长期的炼制丹药过程中,发现硝、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能够燃烧爆炸,由此诞生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公元808年,唐朝炼丹家清虚子撰写了《太上圣祖金丹秘诀》,其中的“伏火矾法”是世界上关于火药的最早文字记载,中国学术界由此认为火药的发明不迟于 公元808年。但作为火药最主要的原料——硝的熬制地点在哪里?一直困扰着从事此项研究的专家。    11月底,由四川省川西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北京华城九洲文化研究所、四川省绵阳市文物局等单位组成的“中国古代火药原料科学考察探险队”,对老君山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地考察。发现老君山地区有朝阳洞、天雨洞、高官洞等十几个人工开凿的山洞,其洞深在数百米至近十公里不等。考察队在朝阳洞等山洞中,发现了排列有序的用来生产的硝池,以及堆积如山的下脚料、废弃物和生活用的灶台等。其中烟子洞宽约60米,高达50米,在长约1公里的山洞内,人为形成了4处数百平方米的工作面,每个工作 面均有几个硝池和大大小小的灶台,洞内还散落着大量破碎的明朝以前的瓷器。    专家们通过对山洞内的硝池、灶台、水槽的考察,认为当时提炼硝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初步推算出一担土可以提取8两至12两硝。此外,灶台口径小的0.6米,大的1.5米,大灶台可以满足100多人一天的伙食。    “考察组的专家已初步确认:老君山的这些洞穴是为了采硝而开凿,时间不会迟于清代以前。”考察队组织者之一、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原馆长徐向东介绍说,“我们发现老君山是与火药发明有关的文物富 集区,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火药原料基地,这对于彻底弄清古代火药的发明和生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们通过对老君山周边环境及文化的考察,发现重华镇物产有限,交通不便,却汇集了江西、广东、福建、湖北、湖南、陕西、浙江等省的会馆,有的会馆至今保存完好。专家们一致认为,极有可能是经营硝的各省客商云集在这里,并建起了各省的会馆。在这些会馆的旁边,至今还有一条名为“火炮街”的古街,当地居民说这条街古代是经营火药原料和爆竹的。    专家们还认为,四川是中国本土教道教的发祥地,两汉前后道教炼丹盛行,火药又是道教的发明,而老君山的深山密林中至今有宋代修建的4座道教教观,这其中一定有必然的联系。而作为火药基本原料的硝、木炭、硫磺,在当地也都一应俱全,具备了火药生产的基本条件。    徐向东称,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在看了探险队的文字考察报告和照片后,认为“这是一个重大发现,能找到火药发明的物证的话,太令人振奋了”。国家文物局文研所所长荣大为同样认为“这是重大发现,意义深远,一定要做好保护工作”。如果经过进一步考察论证,老君山就是中国火药的发明地, 并且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火药原料开采地,那将是中国和全世界考古界的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参考资料:newonlin//00048.htm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火药的发明者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我国古代著名的炼丹家葛洪等,都曾在洛阳长期逗留过,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邈生活在隋代和唐代早期,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他博涉经史百家学术,通达道经佛典,总结了唐以前的临床攻理论,收集方药、针炙等内容,编著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书,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被后世尊为&药王&。他不仅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而且是著名的炼丹家,自号&孙真人&。他是总结以前炼丹家经验基础上收集河洛地区和关中地区炼丹家的配方,最后提出硫磺伏火法这种较为管用的配方。总之,火药的发明与传播,和孙思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火药的发明者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我国古代著名的炼丹家葛洪等,都曾在洛阳长期逗留过,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邈生活在隋代和唐代早期,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他博涉经史百家学术,通达道经佛典,总结了唐以前的临床攻理论,收集方药、针炙等内容,编著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书,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被后世尊为&药王&。他不仅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而且是著名的炼丹家,自号&孙真人&。他是总结以前炼丹家经验基础上收集河洛地区和关中地区炼丹家的配方,最后提出硫磺伏火法这种较为管用的配方。总之,火药的发明与传播,和孙思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火药在晚唐(9世纪末)时候正式出现。火药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我国古代最早的法律是什么_百度知道
我国古代最早的法律是什么
是法律,不是法典
自夏商周到明清四千多年,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脉络清晰,有因有革,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历代立法中国古代自国家出现后,统治阶级就开始通过国家机关制定法律,建立法律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沿革清晰、特点鲜明的法律体系。请参见,
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夏商周夏、商、周的法律是奴隶制法律,以习惯法为主,礼刑并用。它体现了王权与族权的统一,渗透了神权思想。夏代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法律总称为“禹刑”。《周礼·秋宫·司刑》注:“夏刑大辟二百,膑刑三百,宫刑五百,劓刑各千。”中国古代的刑与法含义相同,刑罚的出现,标志着夏代法律制度已经产生。“汤刑”是商代法律的总称。《尚书·盘庚》记载:“以常旧服,正法度”。商代已具有成文法律,在古文献中有明确记载,并在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商朝的刑法严酷,有死刑、肉刑、流刑、徒刑等。卜辞中,有象征残酷刑罚的文字;《简书·康诰》载:“罚蔽殷□,用其义刑义杀。”战国时荀子亦说:“刑名从商。”
武王伐纣,临行之时给留守安阳的弟弟写了一道命令,这道命令的名字叫《酒诰》,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法律文告。武王在《酒诰》中告诫他弟弟说:商朝的人因喝酒而把国亡了,我们周朝的人要吸取这个教训。商朝人要喝洒就让他们喝好了,我们周朝的人一定要节制饮酒。
奴隶制法律
法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