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安全素质教育健康素质教育。

等级:书童 |
直接手机输入网址
/teacher/方式一
扫描二维码方式二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内容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高频考点速记2.5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
日来源:233网校
第五节 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
  高频考点提要   1.小学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2.小学儿童心理健康;3.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4.心理评估的方法;5.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  高频考点速记   一、小学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1.中暑  有人中暑时,首先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病人躺下,但头部不要垫高。然后解开病人衣领,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其头部,再服用一些仁丹或十滴水等药物。对中暑较严重者,除采取上述降温方法外,还可用冰块或冰棒敷其额头、腋下等,同时用凉水反复擦身,并配合扇风进行降温。如果出现昏迷状况,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预防中暑的措施主要有:适当调节作息时间,延长午睡时间;避免在高温下做剧烈运动,如需锻炼要戴白色凉帽,穿浅色、透气性好的薄衣;夏天锻炼应准备充足的清凉消暑饮料。若在锻炼中发现学生有中暑现象,应立即中止锻炼,到阴凉通风处休息。   2.溺水  溺水者被营救上岸后,须立即清除口鼻内的淤泥、杂草、分泌物等,以确保呼吸道通畅。并松开裤带、领带和衣服,迅速进行倒水,对口腔密闭者可捏其两侧面颊并用力启开牙关。然后使溺水者俯卧,腰部垫高,头部下垂,用手压其背部。抱住溺水者的两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部,快步走动使积水倒出,之后迅速进行人工呼吸。若溺水者心跳已停止,要同时进行心脏胸外挤压。经短期内抢救后心跳、呼吸仍不恢复者,不可轻易放弃抢救,一方面持续进行抢救,一方面向医院呼救。  预防溺水的措施主要有:避免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活动性肺结核、传染性皮肤病、中耳炎、癫痫等病人进行游泳运动;在下水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在水中不宜长时间停留或停止不动,若因寒冷而产生寒颤,则应立即上岸,并做一些轻微活动以加强产热过程。在组织小学生进行游泳时,要加强组织纪律和安全教育,防止溺水现象发生。   3.电击  如遇儿童被电击中,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接触触电者,以防自身触电。如遇伤员呼吸停止,则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要进行心脏胸外挤压。应注意伤员有无其他损伤,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此外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请医生治疗。  预防电击的主要措施有:注意电线的老化情况,防止绝缘皮的脱落和电缆的裸露;在进行用电操作时,穿绝缘的胶鞋;教师还应向学生说明电的危险性以及用电安全常识,防止学生出于好奇而私自接触电源。   4.烫伤和烧伤  女儿童发生烫伤、烧伤情况,不要急于脱去贴身单薄的诸如汗衫、丝袜之类衣服,应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淋烫、烧伤部位,减低烫、烧伤的严重程度,等冷却后才可小心地将贴身衣服脱去,以免撕破烫伤后形成的水泡。若伤势较轻,则可用红花油或紫草油等烫伤药物涂抹患处,并保持干燥。若伤势较重,经简单处理后,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预防烫伤和烧伤的主要措施有:将过热物品放置于儿童拿不到的地方;冬季使用火炉应用铁网围住;使用电器取暖时应有成人在场;同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学生因好奇玩弄明火。   5.骨折  对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遵循以下原则:救命在前,防止休克;及时固定,避免随意移动;先止血再包扎固定,包扎固定后,立即送往医院处理。处理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对骨折病人不要勉强解脱衣服.若受伤肢体肿胀严重或活动受限时,应剪开衣服,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骨折后发生的肢体弯曲、扭转等畸形不可勉强复原。切忌用不干净的物品填充伤口。应尽快就地取材,如用薄木板、竹板、硬纸板、木棍等制作夹板,固定患部。   6.中毒  如遇儿童发生中毒现象,应首先清除毒物。口服中毒者可根据病情采取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方法迅速排出毒物;皮肤接触者,立即脱去已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反复冲洗皮肤、毛发、指甲等部位;化学药品中毒者,可先用干布轻轻擦干药品,然后冲洗;吸人中毒者,应立即撤离现场,吸入新鲜空气和氧气,保持呼吸道通畅;腐蚀性毒物中毒,可饮用蛋清、牛奶、豆浆,以起到保护胃黏膜、延缓毒物吸收的作用。对于各种严重症状,如休克、惊厥、呼吸衰竭等,应采取相应急救措施,争取抢救时间。  预防中毒的主要措施有:保证儿童食物的清洁和新鲜,防止食物在制作、储备、运输、出售过程中因处理不当而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过期腐败食物不能食用。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教育儿童不要随便采集野生植物及野果,避免食用有毒的植物。药物应规范放置,内、外用药应注明清楚,防止误服;喂药前要认真核对,对变质、标签不清的药物切不可服用。冬季室内使用煤炉或火炉应注意通风,并定期清扫管道,避免管道阻塞或煤气泄漏,引起一氧化碳中毒。日常使用的灭虫害药品及农药更要妥善保管好,避免儿童接触。   7.常见外伤  儿童天生活泼好动,缺乏生活经验,自我保护意识差,极易发生意外伤害。儿童常见的外伤有擦伤、刺伤、扭伤、割伤。   (1)擦伤  对于擦伤的处理:①用干净的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处的杂物;②盖上消毒纱布,按压止血;③外用创可贴或云南白药;④每天换2次药,保持伤口通风,避免感染、红肿。   (2)刺伤  对于刺伤的处理:①用高锰酸钾溶液清理伤口;②用双氧水进行消毒;③送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3)扭伤  对于扭伤的处理:①24小时内用冰敷,用冰块或毛巾反复多次冷敷.每次20~30分钟,间隔时10~20分钟进行一次,并检查皮肤的温度;②24小时后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③如怀疑骨折应去医院检查。   (4)割伤  一般割伤的处理:①用清水清洗伤口;②擦上消毒药水,如双氧水。太刺激的消毒或消炎药会伤害伤口的组织,所以要小心使用;③盖上消毒纱布,包扎固定。  严重割伤的紧急处理:①压迫止血法。直接用纱布、手帕或毛巾按住伤口,再用力把伤口包扎起来。此法能暂时使出血缓下来。②止血点指压法。所谓止血点,就是在出血的伤口附近靠近心脏的动脉点,找到止血点用力按住,让由心脏流出的血液,不能顺畅的流向伤口,减少出血量。③止血带止血法。严重的血流不止时,用止血带绑在止血点上,扎紧;每十五分钟略松开一次,以避免组织坏死:最好在四十分钟以内送医急救。
  同类复习资料:
  课程学习:
责编:lxh&&
课程专业名称
原价/优惠价
¥800 / ¥400
¥800 / ¥400
¥800 / ¥40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您的位置:&&&&> 正文
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
发文单位:卫生部 国家教委 全国爱卫会发布日期:执行日期:  一、目 标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在中小学校中,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儿童青少年作为主要受教育者,开展适宜、适时的健康教育,其总目标为:
  1、增进儿童青少年的卫生知识,明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儿童青少年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意识。
  2、使儿童青少年逐步建立、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二、要 求1、使儿童青少年掌握一定的卫生知识,认识个人卫生习惯、营养、体育锻炼、防病保健、环境卫生、心理卫生、安全措施等诸因素与个体健康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作用。逐步自觉地形成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卫生观念。
  2、培养儿童青少年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正确了解自身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特别是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改善环境,促进身心健康发育。
  三、适用范围本基本要求以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对健康教育(包括青春期教育)的要求为依据,在全日制6年制小学1-6年级或5年制小学1-5年级和普通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开设健康教育课。在目前已经具备师资等条件的省、地、市各级中小学校要求开设每周至少一学时的健康教育课,而尚无条件者,鼓励可由不定期的健康教育讲座逐步过渡到定期的健康教育课。
  四、内 容健康教育的内容按小学和中学不同年龄阶段划分为小学生健康教育大纲和中学生健康教育大纲。
  从总体内容上看,根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均分别分为八大部分:
  小学阶段:
  第一部分: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第二部分: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第三部分:合理营养与健康第四部分:环境卫生与健康第五部分:体育运动与健康第六部分:常见疾病的预防(含常见地方病)
  第七部分:安全与意外事故伤害的预防第八部分:心理卫生中学阶段:
  第一部分:人体的解剖生理知识第二部分:青春期生理卫生第三部分: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第四部分:合理营养与健康第五部分:学校生活卫生(含教学卫生与环境卫生)
  第六部分:常见疾病的预防第七部分:心理卫生第八部分:体育锻炼与健康在编排中小学各年级的健康教育内容时,要以各阶段健康教育大纲的规定要求为依据,贯彻反映各阶段健康教育的总体内容,同时,还要参照教育学的原则,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参与等项基本原则。
  小学生健康教育大纲第一部分 人体的解剖生理知识1、从人体的外部形态了解人体头、颈、胸、腹、四肢等部位的作用,了解眼、耳、口、鼻的基本功能。
  2、初步了解人体内部心、肺、胃肠、大脑等主要器官的所在位置和基本生理功能,懂得如何爱护人体这些器官的基础知识。
  3、学会身高、体重、脉博的正确测量方法,懂得其测量的意义。
  4、在小学高年级(5、6的级)时,适当加入有关青春期生理变化特点和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女孩月经来潮、乳房发育、男孩变声等)。
  第二部分 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1、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常剪指甲、早晚洗脸、睡前洗脚,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水杯;不吸烟,不吸烟的标志,吸烟危害健康;生活作息要有规律,睡眠充足,坚持午睡,劳逸结合。
  2、口腔卫生:早晚刷牙,刷牙的正确方法,怎样选择牙刷、牙膏。
  3、用眼卫生:保护眼睛、预防近视,如何做眼保健操,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注意看电视的卫生。
  4、正确的坐、立、行姿势,讲究仪表美。
  第三部分 合理营养与健康1、初步认识人体需要的七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与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和水。
  2、食物是提供各类营养素的主要来源。
  3、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不偏食、不挑食、定时定量进餐,暴饮暴食的危害,吃早餐的必要性,少吃零食。
  4、预防食物中毒,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
  5、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不洁食品,防止病从口入。
  6、水与生命: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
  第四部分 环境卫生与健康1、健康的三要素:日光、空气、水。
  2、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废物、噪声)的危害。
  3、保护环境的美化,爱护益虫、益鸟和花草。
  4、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室、家庭居室的采光和通风。
  5、自觉维护公共场所卫生,不乱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讲究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6、消灭蚊、蝇、虱、蟑螂、臭虫、老鼠。
  第五部分 体育运动与健康1、体育锻炼有益身体健康,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和水,锻炼身体、坚持做广播操。
  2、户外活动的好处,课间活动的作用与方法。
  3、劳逸结合,如何安排一天的学习,锻炼与休息,怎样度过休假日。
  第六部分 常见疾病的预防1、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的一般传播途径,怎样预防这些传染病。
  2、计划免疫的意义,小学阶段应该完成的预防注射。
  3、小学阶段常见病的预防:沙眼、近视、龋齿、脊柱异常弯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肥胖。
  4、常见肠道寄生虫病的预防:蛔虫、蛲虫、钩虫、鞭虫。
  5、常见肠道传染病的预防:肝炎、菌痢。
  6、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流感。
  7、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确定对某些常见地方病的预防。如血吸虫病、地方性甲状腺肿、氟中毒、克山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以及疥疮、头虱、冻疮的预防、中暑的预防。
  第七部分 安全与意外事故伤害的预防1、交通安全:识别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
  2、游戏和锻炼中的安全:不做危险游戏,燃放鞭炮注意安全,体育课的衣着要求,运动前做准备活动,游泳注意安全,溺水的预防。
  3、劳动中的卫生和安全,预防砸伤。
  4、预防触电、烫烧伤、煤气中毒、气管异物。
  5、一般外伤的简易处理:止血、包扎。发生意外伤害要及时求医。
  第八部分 心理卫生1、人体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部分,心理健康有益于身体健康。
  2、保持心理健康,良好的情绪,与父母、同伴、教师和睦相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3、团结互助、尊重他人、正确对待身体残疾的同伴。
  中学生健康教育大纲第一部分 人体的解剖生理知识一、对人体的九大系统建立全面的认识1、运动系统:骨骼、关节、肌肉的发育特点和生理功能。
  2、循环系统:血液的成份及功能,心脏和血管的构造与功能,儿童青少年心脏、血管的发育特点,心率、脉博、血压与成人的差异,学会血压和脉搏的正确测量方法。
  3、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儿童青少年呼吸系统,尤其是肺脏的发育特点,如何判定肺功能的强弱,学会肺活量的测量方法。
  4、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构成与功能,食物在体内的消化与吸收过程,肝脏的作用。
  5、神经系统:脑的发育特点,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的主要作用。
  6、泌尿系统:构成与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7、内分泌系统:构成与功能,甲状腺、胰腺腺、垂体的主要作用。
  8、免疫系统:构成与功能,扁桃体、淋巴结的作用。
  9、生殖系统:男性生殖器官的构成,睾丸的主要功能;女性生殖器官的构成,卵巢、子宫的主要作用。什么叫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
  二、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过程及规律
  1、生长、发育的概念,人体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和一般规律。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个体因素-年龄、性别、遗传等作用;环境因素-营养、体育锻炼、疾病。
  第二部分 青春期生理卫生
  1、青春期的概念,一般年龄范围,男女少年在青春发育期的差异。
  2、青春期男女少年生理发育特点:身高、体重、胸围、肩宽、皮下脂肪、肌肉等方面的变化,男女差异。
  3、青春期男女少年在生殖系统的发育特点:生殖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女性月经的形成,男性遗精的形成。
  第三部分 个人卫生习惯
  1、青春期卫生:女生如何注意经期卫生,男生注意外阴部卫生,正确对待处理第二性征的出现(不束胸、不穿紧身衣裤、不乱拔胡须、保护嗓音)。
  2、注意睡眠卫生,生活要有规律。
  3、建立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吸烟、酗酒对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危害,不吸烟、不酗酒,不良生活行为方式与疾病的关系。
  4、劳动卫生和安全,预防职业中毒。
  第四部分 合理营养与健康
  1、营养素对人体的主要作用三大热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微量元素:钙、铁、碘、锌维生素:Vit A、Bl、B2、PP、C、D纤维素、水
  2、食物的营养价值:粮谷类、豆类、禽肉类、蔬菜水果类等食物中的一般营养素的构成。
  3、营养缺乏与健康: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维生素A不足、维生素B2不足、维生素C不足、贫血、甲状腺肿。
  4、营养过剩与健康:常见的营养过剩表现-肥胖,肥胖对心血管疾病形成的意义。
  5、营养卫生指导:合理膳食的构成。
  6、考试、运动、劳动等过程中的饮食营养卫生。
  第五部分 学校生活卫生
  1、学习过程中的大脑皮层的活动特点,功能区与休息相互镶嵌,学习疲劳的主观感觉和客观表现。
  2、注意用脑卫生,培养学习兴趣,合理安排学习方式,利用好人体“生物节律”,建立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如何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制度,睡眠的重要意义,中学生一天睡眠的需要。
  第六部分 常见疾病的预防1、健康的定义2、与学习生活相关疾病的预防:近视眼、脊柱异常弯曲、神经衰弱。
  3、青春期常见病的预防:青春期高血压、肺结核、痤疮、女性月经异常。
  4、了解青少年期预防成年期疾病(如心血管病、糖尿病)的意义。
  5、性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艾滋病。
  第七部分 心理卫生1、青春期的心理特点,由与性发育相伴的性意识产生独立意向的发展,成人感的形成。
  2、如何顺利地渡过青春期:青春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3、性道德教育。
  第八部分 体育锻炼与健康
  1、体育锻炼时运动系统的作用。
  2、体育锻炼时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体育锻炼时呼吸系统的作用。
  4、注意体育锻炼的卫生与安全,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锻炼项目的安排适合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坚持循序渐进、全面锻炼,在运动前后安排作准备活动和恢复活动,预防常见的运动损伤(肌肉撕拉伤、扭伤、骨折等)。卫生部 国家教委 全国爱卫会
您的位置:&&&&> 正文| | | | | |
中小学生《小学生春季安全与健康教育》观后心得感受范文 500字
00:34:07 来源:豫青网
中小学生《小学生春季安全与健康教育》观后心得感受范文 500字《小学生春季安全与健康教育》观后心得 邓凯华
  刚刚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广东南方中电视台二套TVS-2的《中小学生春季安全与健康教育》专题节目。看完了讲座后,使我对避震、火灾、溺水、交通事故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让我来给大家讲讲吧!
  在学校地震时,应把坚硬的东西盖住头部,避免发生意外,坚硬的东西可以是书本、书包&&或者躲在自己的桌底下,抱住头部,听老师的指挥来到操场或空旷地方等待地震没后再回教室,注意空旷地方不能太靠近楼层,避免楼层倒下来,发生命危险。在家里火灾时,应该不要慌张,保持沉着,用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口,尽量沿着地上的安全线离开,要是要开门逃离就应该先摸一下门的把手,如果感觉热就证明外面有火,就应该用湿毛巾塞住门缝,(w w w . f w s i r . c o m)接着打110电话,一条红布或一把电筒在窗外挥舞,让下面的消防队员上来救你。放学后,小孩没有家长的带领下,不能偷偷地去游泳,看见有人溺水了,应打110电话,不能盲目去救他人,避免在救他人途中自己发生意外,在救护人员还没有到之前,可以抛绳子、木板&&给他,让他先自救。现在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了,我们一定要做到四不:不横穿马路,不跨栏杆,过马路不能闯红灯,不能边走路边看书,看,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的,我还学到了不少知识呢!
  看完了《中小学生春季安全与健康教育》,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知道了原来我们的生活中这么危险,要防预就要做那么多的功夫呀!
主办:共青团河南省委
版权所有: 豫ICP备号-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