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度皖桐六尺巷酒普皖多少钱一包瓶皖桐六尺巷

大关镇_百度百科
?安徽省桐城市大关镇
大关镇是安徽省桐城市的北大门,古代时的桐城九镇之一,距桐城市区15公里,到合肥、安庆均90公里,是合肥经济圈核心城市桐城市的北部桥头堡,全国著名的“制盖之乡”、“蛋鸭基地”。
大关镇是桐城市的北大门,是全国著名的“制盖之乡”、“蛋鸭第一镇”。自三国时有古峡雄关之称,宋、元、明、清时为桐城九镇之一。始称“北峡镇”,清乾隆年间改称“大关”。地理位置处于东径116度,北纬31度,北接舒城,东邻庐江,206国道、合九铁路、沪蓉高速纵贯其中,并有联接庐江、枞阳的县际公路。全境三面环山,中部为丘岗,大关河、界河、兴店河、木桥河源流其间。全镇总面积169平方公里,人口7.1万余人,辖15个村644个村民组,其中镇区面积5平方公里,集镇居民2万人。
大关镇区位优越,位于合肥、两个省辖市的正中,全程高速,车程均为一小时,属“江淮一小时经济圈”。作为桐北的卫星城,镇区建设日新月异。350KV的电力、日供水万吨的自来水、100MBPS的宽带网、省内五星级的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配套完善。以卅铺大道为龙骨,经华大道、卅兴路、206国道为侧翼的“丰”字型街道网络,将镇区打造成集工作、休闲、购物、康居、美食于一体的多功能、高品位的乡村都市。
镇区规规划成四大经济发展区域:滨水社区、临山社区、花园社区和工业园区。
滨水社区位于集镇206国道两侧,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社区面积1平方公里,社区内现已建成的有电信局、信用社、营业所、自来水厂、市医院卅铺分院、面积1800平方米的11层聚贤楼、桐城市祥兴公司8000平方米的商住楼和9000平方米的居住楼,主要道路以206国道为依托,卅铺大道贯穿社区,连通龙头、歧岭、麻山三个行政村,是商家投资发展的宝地。
临山社区位于卅铺大道以北,西有206国道,东有庐(江)枞(阳)公路,面积1.5平方公里,风景秀丽景色怡人,现已建成桐城市第八中学、大关镇初级中学、中心辅导小学、粮食储送中心、大型农贸市场、大型公用型购物中心,社区内文化教育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功能齐全,是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中心,同里也是商业购物的理想场所。
花园社区位于集镇东侧,北有卅铺大道,庐枞公路贯穿社区,面积1平方公里,30公顷的政务新区座落其中,现已建成4100平方米的政府办公大楼和18000平方米的市民休闲广场,电视差转台,有线电视台设备先进,节目精彩,工商、地税、派出所、法庭等职能部门一应俱全,是大关镇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心。
工业园位于集镇南面,面积蓄1.5平方公里,地形开阔,道路便捷,西有206国道,东有通往庐江枞阳的公路,北有卅枞路,南有雄关大道,园区距沪蓉高速桐城出口15公里处,合九铁路梅湾火车站1公里处,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现已入园企业15家,占地40公顷,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4552万元,较上一年增长22%,为进一步提升园区产业规模,吸引更多外来资金来我镇园区投资发展,镇政府推出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不断扰化招商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如今,园区内已实现“四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热忱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商业精英来我镇园区投资开发,共谋发展大计。
桐城北乡的古镇大关,概念泛指大关街及其周边的小关、旵冲、麻山、猴岭、台庄……它西、北与舒城接壤,东临庐江。它历史悠久,但自古以来,自然地形的变迁;沧海桑田的变化;行政区划的更迭,几经改易。笔者试图从史料、书载、传说、现实的相互印证中寻觅它的变易归宿,以期行家、读者教正。
泉水铺,大关之古称,上辈们众口一词。《桐城县交通志·清代桐城交通示意图》,大关位置处,没有大关,标名泉水铺。其第一章第一节·古大道北路大道载:……该道由县治东作门出,向东经紫来桥,再向北依次经县前铺、陆家山铺、吕亭驿、卓家山铺、下梨桥铺、泉水铺、小关铺,至舒城县界止,长六十里……。《桐城县文物志·古洞崖》记载:古洞崖,居高临下,远眺“南峡戌”(小关),俯瞰“泉水铺”(大关)。泉水铺,顾名思义之称也!
相传远古时代,吕洞宾路过此地,见到处是泉水,捧水而饮、自言自语道,此乃何地?泉水铺。瑶池之水也!瑶池,神话中天宫王母娘娘所住之地,事实中的瑶池,在昆仑山西北四五里,其水色清,香如莲,可治百病。仙人命名,相传为泉水铺也!
大关三面环山,地势形成盆地,两条河流顺着长长的街道两边在街尾交汇,形成水上之舟的船形地。上辈们说,相传远古时,大关街下五里地的台庄村盐店为东海稍,有盐船到此卸货,后来地壳延伸,船至尹河再到孔城,直至枞阳。
泉水铺,泉水四溢。日林则徐南下禁烟途经大小关,“山路狭而泥滑”(《林则徐集》),崎岖难行,轿夫轮番担当,林则徐或下轿步行,终于翻过二道关隘。解放后,由于大小关地下水丰富,公路修建多次打下松木桩,再用山石抛填,还是溢出了泥水。大关街西马家畈六十余亩水稻田为陷荡田,全赖一眼泉水灌溉。其周边几乎家家都有水井,水井不深,水量却大,常年盈溢。先时,不少人家锅台边一口水井,提水只用一个尺许长木柄的水挽子,随用随提,井就是水缸,十分方便。
勤劳、朴实、聪慧的大关人利用泉水透明无暇、清凉气芳、甘甜爽口的特点,做起了水文化这篇大文章,风味独特的地方美食——大关水碗。
大关的水豆腐独具特色,洁白骄嫩,放入水中漂养,食用时捞起,做成各种菜肴,新鲜可口,这是来大关的老食客指定的一道菜,初尝水豆腐的客人也十分称好!
还有大关的水芹菜,大关的“皖桐六尺巷”系列酒(历史上大关的糟坊很多,均以大麦酿酒,酒香醇厚绵甜,曾有俗语:宁可脱裤子走,不丢大关酒)。这些都蕴藏着多少大关的水文化——泉水铺的内在深邃也!
根据《桐城县志》、《桐城县文物志》记载:
汉建安十九年(214),张辽南下救皖城,闻城已破,遂筑垒于南峡(今小关)。
三国·吴黄武七年(228),魏将曹休领兵十万至皖城,吴大都督陆逊率部三路进击,曹休败走峡石遭吴军伏击,被斩获万众(《三国志》、《三国演义》均称夹石)。
北宋以前,大关地名无考。北宋政和元年(1111),始有北峡镇。
南宋嘉定元年(1208),北峡镇属全县九镇之一。
明洪武元年(1373),全县设枞阳、汤家沟、孔城、北峡关、练潭五镇之一的北峡关镇。乡人石印本《赵氏宗谱·赵忠愍公立朝居官事迹》中写道:明·弘治十一年(1498),“赵将军”遭奸臣所害,贬职来桐邑北峡关任巡检。
清乾隆年间(1736——1796)为大关镇名之始,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全县设5乡29镇。桐积乡(即北乡)辖五镇之一的大关镇。
另据其它记载的大关历史大事记,均按旧称。如《全桐纪略》载:明崇祯八年(1635),仍称硖石(实为北峡关),崇祯十五年(1642)亦称硖石(实为北峡关)。《桐城县志》载,清咸丰三年(1853)九月二十八日(太平军)破北峡关(实为大关)。
民国三年(1914),大关属全县4乡之一的桐积乡中孔城、大关、郭家墩三镇之一的大关镇。
民国二十六年(1937),大关属全县第二区的大关联保(又叫北乡平镇保)。
民国三十一年(1942),大关属桐城第二区的关麻乡。
1950年,大关属桐城县大关区大关镇,和小关、晓园、笃山、麻山乡。区、镇政府设雄关(大关)街。
1956年,合并改设大关、笃山乡,1957年并为大关乡。
1958年,大关属桐城县大关区大关人民公社,区政府迁卅铺,公社设大关街。
1960年1月,公社改称管理区,1961年12月,仍称大关人民公社。
1984年3月,大关属大关区大关乡,乡政府设大关街。
1992年2月,撤区并乡,王集乡、卅铺的台庄村并入大关,乡政府设大关街。
1995年12月,改乡设镇为桐城县大关镇。镇政府设大关街。
2006年,大关与卅铺合并为大关镇。镇政府设卅铺。
大关,以前的泉水铺以丰富的地下水为名,以后的峡、关以地形、地势、地貌的特征为名。它的名称错纵复杂,如又有“北峡”、“南峡”、“两峡雄关”、“北峡雄关”、“古峡雄关”、“古峡石山”、“峡石关”……连个“峡”字,有时也写成“峡”、“硖”、“夹”而不一。我想,它像江淮、汉中、关中、陕北之类的方位名称那样用地理特征之称吧!就像我的祖居地和通信地址始终是桐城(县)市(大关镇)大关街一样,而行政归属(我1962年城镇人口压缩为农村户口)却斗转星移,不断翻新,从槐树管理区二队到胜利点油坊塘小队,到钱院大队新生生产队、钱院村新生生产队,再到如今的小关村新生村民组。
古老的大关镇二百多年镇名的历史已易址,大关街的门牌则是五花八门的来自天南海北各户行政村归属地名的牌址了。大关居委会、大关工商联、雄关街、大关街、大关村,这些近代曾有过的名称都已烟消云散,一公里长的大关老街和合安路新街均成了小关村,真正的大关却没有大关了。而古镇的交通、商业,由于各行政机关单位的迁址,东边的台庄、王集等村,西边的麻山、笃山、大平、汪墩村近年修通了平坦、直线的公路直抵镇政府所在地——卅铺。南北通衢的古大道,由于铁路、高速公路的开通,途径206国道大关段的车辆锐减了。古镇大关西北为邻县舒城,东为庐江,人员往各自行政区域流动。加之三面崇山峻岭的阻隔,古镇大关成了一个峡长的三角地带,大关街以南人员自然南流,大关镇政府所在地卅铺和市政府所在地桐城。以至商业消费就不言而喻了,一片萧条冷落。行政区划的变更,地理位置的制约,道路交通的局限,古镇大关已成为历史。我想,古镇大关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历史的发展,它定将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驰名地方。
【人文资源】
钟灵毓秀的大关孕育了勤劳智慧的大关儿女,这里走出了一大批有志之士,在海内外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吴杭生(),男,物理学家,籍贯桐城(大关镇台庄村元庄村民组)。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56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超导电性理论研究。在铁磁与超导共存问题、过渡金属超导电性、超导薄膜、超导临界温度、第二类超导体、约瑟夫逊效应和高Tc铜氧化物等方面作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取得突出成果。在开创和推动我国超导电性研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是我国这方面主要的专家之一。代表作为《超导电性》。
徐南平,男,汉族,1961年4月出生于麻山村祖庄村民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省长助理,江苏省省委委员、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科技创新协会会长,首批中国火炬创业导师。
笪良龙,男,1967年5月出生,大关镇缸窑村牛山村民组人。现任海军潜艇学院教授,专业技术大校军衔。我军海洋水声环境工程专家,全军优秀共产党员。曾被海军推荐为军队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2009年,笪良龙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0年,他在海洋水声环境领域的某重大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中央军委记一等功。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水利资源】
大关镇河流交错,水系发达,境内有大关河、界河、卅铺河、木桥河等多条河流,与重要水源地五岭水库、朱山冲水库、麻山水库、钱家冲水库等共同构成了我镇自然水循环系统。
全镇3个自来水厂(卅铺自来水公司、青龙王集自来水厂、大关庆旺自来水厂),日供水2000吨。
蓄水在册小(一)型水库2座,分别是五岭水库、朱山冲水库。 小(二)型水库14座,分别为旵冲水库、东黑洼水库、和平水库、胡埠水库、麻山水库、张冲水库、梅湾水库、牡丹水库、歧岭水库、钱家冲水库、邵洼水库、团山水库、姚南水库、姚洼水库。全镇500-100000立方米塘坝蓄水能力1072.6万立方米,其中500-5000立方米塘坝1085座,蓄水349.3万立方米;立方米塘坝539座,蓄水723.3万立方米。
【农林资源】
大关镇处在安徽省中部、桐城市北部,位于东经116°43'一116°53'与北纬31°05'—31°16'之间。土地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全镇耕地面积60612亩,其中水田50078亩,山场面积100600亩。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1988.6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13.8千伏/平方米,年平均温度15.9摄氏度,大于0摄氏度积温5842.5摄氏度,大于10摄氏积温5202.6摄氏度,无霜期234.5天,境内植物茂盛,动物繁多,资源丰富,为开发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其它种养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电力资源】
基础设施:输电系统有500kv文都变电站1座,500kv跨境输电线路6条,220kv跨境输电线路4条。配电系统有35kv变电站1座,35kv线路2条、全长12.09km, 10kv线路5条、全长194.43km,380V线路334条、全长345.46 km,220V线路5054条、全长464.25km。
农村公用变压器152台,总容量13620kvA;工业专用变压器42台,总容量8300kvA。总用电户20720户,其中专变42户、居民19837户、非居民838户。
供电统计:2011年供电量3134.78万kwh,其中:公用变 2199.3万kwh,占供电总量的70.2%;工业专用变935.4万kwh,占供电总量的29.8%。
供电所人员配备:供电所现有40人,其中下派5人,本地职工35人;下设营业服务场所3个,其中镇区1个、甑山村1个、小关村1个;下设专业化班组3个。
【旅游资源】
大关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名胜古迹众多,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有硖石兵戎遗址、望曹尖、古洞崖、大关老街、仙人洞、笃山、罗汉凹、龙门寺群山、明王寨、旵冲龙井瀑、天堂峰、霸王街、寄母山;人文景观有欧家岭桐舒庐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小关大凹安徽人民广播(战略)电台旧址、大凹防空洞、大关革命联络站、赵将军古墓葬、张廷瓒墓,朱光潜先生执教、两名院士母校的百年老校、《乌金记》发生地台庄、王集周明月门楼。此外还有六尺巷系列美酒、桐城小花茶、大关水碗、大关茶干、大关松花蛋、大关步步糕等众多旅游特色产品。诚招皖桐六尺巷酒销售代理(图) - 中国制造交易网
 共 1 张图片 当前第 1 张40.8度皖桐六尺巷酒多少钱一瓶
安徽桐城六尺巷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408度皖桐六尺巷酒多少钱一瓶
安庆(Anqing,Anking),又称宜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安庆是安徽省省辖市、安徽省新兴工业城市,总人口约604万,其中市区约73万人,面积1.54万平方千米,辖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三区,桐城市一县级市,宿松、枞阳、太湖、怀宁、岳西、望江、潜山七县,共三区一市七县。人口主要为汉族。南宋置安庆府。元改为路。明初改宁江府,后又复改安庆府。清及民国为安徽省治所,1912年置怀宁县。1949年析怀宁县城区及近郊设安庆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盛产水稻、棉花、油料、麻类、茶叶、柑橘、蚕桑等农作物以及家禽、家畜和水产品。矿产有大理石、石灰石、铜、磷矿石等。水能资源丰富。安庆是桐城派文学与黄梅戏的发祥地,是以石油、化工、轻纺、食品为主体经济的中等工业城市。市花为月季,市树为香樟。旅游点以“五山二湖”(潜山天柱山,枞阳浮山、宿松小孤山、岳西司空山、市郊大龙山、花亭湖、石塘湖)为主。太平天国后期著名的安庆保卫战、1907年徐锡麟刺杀清安徽巡抚恩铭、1908年11月马炮营起义、1912年孙中山主持焚毁英商偷运的鸦片等,均发生在这里。地理位置、人口区划 安庆市位于长江下游北岸, 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是长江下游的第一个城市,也是万里长江安徽段的第一个城市,东与安徽省池州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南以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连,西界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三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  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薛家岗和张四墩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见证了安庆的祖先自古就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安庆城始建于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  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民国二十六年(1938),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省会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清咸丰十一(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清光绪年间陈独秀在安庆举办藏书楼演说、创办《安徽俗话报》,第一次试举起“新文化”的旗帜;光绪三十三年(1907)、三十四年(1908)先后发生在安庆的徐锡麟巡警学堂起义和熊成基炮马营起义,接连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和新军起义的第一枪;安徽省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部电话、第一条官办公路、第一个飞机场、第一个现代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诞生在这里。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是《孔雀东南飞》、“大乔小乔”、“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发生地,是统治中国文坛近三百年的“桐城派”的故里,是京剧鼻祖程长庚为代表的徽班成长的摇篮,是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地方,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佛教领袖赵朴初、道教领袖陈撄宁、“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将军外交家”黄镇、“杂技皇后”夏菊花、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等影响中国、闻名世界的杰出人物的故乡。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安庆生态优良,环境优美,是国家园林城市。安庆城北枕龙山,南临长江,西依皖河,东接石塘、破罡诸湖,狮子山、凤凰山、菱湖、秦潭湖等镶嵌其间,整个就像是一座大园林。城北的大龙山—石塘湖风景区,山景、水景、石景、树景、洞景融为一体,别具特色;城西的陈独秀陵园,林郁山静,幽雅肃穆,令人叹止;城南沿江岸建设的外滩公园、桥头公园绵延近十公里,形成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城内的“世太史第”、“探花第”、“太平天国英王府”等古建筑,保持了典型的明清建筑风貌;特别是历史悠久的菱湖公园与近年建设的莲湖公园、市民公园、大湖风景区已连成一片,总面积近五平方公里,堪与杭州西湖媲美;建设在景区内的文化广场、黄梅戏艺术中心、邓石如碑馆、黄梅阁、血衣亭、日本樱花园、徽派盆景园、黄镇纪念馆和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等建筑物,以及程长庚、邓石如、严凤英、邓稼先、陈延年等塑像,更是增添了一层文化的氛围。城区绿化覆盖率已达3 8.2 6%,绿地率达3 5.6 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8.O3平方米。
  安庆山川秀美,物产丰饶,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不仅有天柱山、花亭湖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有大龙山、小孤山、浮山、白崖寨、鹞落坪、妙道山、薛家岗等数十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或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黄山、九华山、庐山等世界著名风景区之间的交通枢纽。潜山县境的古南岳天柱山,一柱擎天,万岳归宗,以雄奇灵秀著称;岳西县境的司空山,为佛教禅宗二祖慧可“遁迹修禅”之处,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宿松县境的小孤山,耸立大江之中,世称“海门天柱”;“白崖寨”则有“南国小长城”之名;枞阳县境的浮山,幻若水上蓬莱,是典型的火山地质公园;市区的迎江寺振风塔,塔影横江,有“过了安庆不说塔”之誉。安庆交通便捷,旅游服务设施齐全。住宿优雅方便,传统食品和风味小吃自古闻名。鲥鱼、鲚刀鱼、大闸蟹、墨子酥、油酥饼、桐城丰糕、怀宁贡糕、江毛水饺、鸡汤炒米等特色食品让人回味无穷,望江挑花、潜山舒席、宿松蜡染、岳西翠兰茶叶等传统工艺品或土特产品令人爱不释手。沪蓉、东香、安合、合铜黄等高速公路干线、1 0 5、2 0 6、3 1 8三条国道和合九铁路在市境交汇,已建成通车的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和建设中的安庆铁路大桥,跨江与建设中的南京——安庆城际铁路、沿江高速公路、安庆——景德镇高速公路连接。安庆天柱山民航机场先期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航线,目前又在扩建之中。安庆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安庆充满生机,蓄势待发,是一座潜力巨大、大有希望的城市。安庆区位优势明显,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是沟通三省并连接上海、武汉两大经济区的纽带,是3000吨级海轮入江的终点港口。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安庆作为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纺织加工业基地,又被省列为皖江开发的重点开放城市之一,社会经济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6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达490亿元,财政收入达45亿元。农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工业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轻纺、建材、机械四大支柱产业,涌现了安庆石化、华茂、环新、海螺、全力、鸿润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基础教育成为品牌,文化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通讯和商业服务等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安庆已与世界上1OO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出口商品达2 0 O多种。  新的一年,在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和谐安庆的征途上,安庆市委市政府决心围绕建设“千亿安庆”、“活力安庆”、“和谐安庆”和文化强市的目标,以追赶跨越、奋力崛起为主题,以改革开放、自主创新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强力推进“3231”工程,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改善人民生活,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安庆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身于改革和建设事业。
市场价85元,属和谐。联系电话 汪小姐
市场价85元,属和谐。联系电话 汪小姐当前位置: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在“桐城派”的故乡--今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在市区西环城路的宰相府内(省康复医院内)。六尺巷,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均由鹅卵石铺就。典故出处: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想占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涂账的,他们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铁算盘。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宰相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惟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张英的行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村民们可以由此自由通过。六尺巷由此得名。保护意义:毛主席在建国后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经讲到这个故事,说起这四句诗,用来表达两国之间的事宜应该谦让、平等。只是后来我们看到的不是这个样子了。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来桐城视察,在与讲解员谈到即将视察的六尺巷时,吴仪风趣地说:“我知道六尺巷的故事,那时的吴家做得不太好。”引得周围人笑声一片。在六尺巷视察时,吴仪对六尺巷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看得非常仔细,临离开时,吴仪很严肃的说:“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世人:大度做人,克己处事。”日,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欣然题辞:“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他说,六尺巷里曾诞生过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它昭示中国人民追求和谐的传统美德,闪耀着超越时空的思想光辉。以上故事说明,包容忍让,平等待人,作为一种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心胸开阔,恭谦礼让的人为世人敬仰。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种谦和礼让的传统就更需要发扬光大。“六尺巷”典故,在如今已远远超出其本意,成为彰显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桐城的“六尺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许是被“和”字哲学充盈得最宽阔的街巷之一了。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这条巷子现存于桐城市城内,作为中国文化的遗产,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六尺巷已经是桐城古城的旅游景点,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所以,到安徽桐城去的游客,参观六尺巷是必备项目。同名戏曲:大型黄梅戏数字电影《六尺巷》六尺巷(2011)导演:苑原潘明光主演:韩再芬/黄新德类型:古装戏曲地区:中国&
新闻排行桐城文化桐城新闻桐网新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皖多少钱一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