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上砂四月二十十日风水

阴宅风水&连载
310200020023200020021070
20065810151222
200761995200620075
200611100915060
2006550002000500486510019952002
2006678200220081820022
40701985207251020200610
2006488158198419902002362581984
1990200266525
199832002002200220041020025
1983200610
20081994281019981999200420058109905
200819898003040607089504
200810019979720000205200012002200420058
200210520085QQ20062007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世界风水发源地(三僚村)
世界风水发源地(三僚村)
介绍风水发源地(三僚&)&&
“风水”这个几乎等同于迷信的名词,竟是家乡唯一的、也是最有乡土特色的关键词。三僚村,这个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正是现代中国风水学中最盛行的流派——赣派风水的发源地,也是被世人誉为“中国风水地理文化第一村”的地方。
&三僚村位于江西兴国县东南60公里处的梅窖镇,由唐代司天监监正的堪舆大师杨筠松开山所创,其堪舆文化绵延一千多年,踏勘风水的足迹上至皇家陵园,下至平民宅第,形成了风水学说的形势一派。这里历代名师迭出,先后从这里走出了24名国师,北京十三陵的定陵、南京城城址、故宫、长城都是三僚堪舆先生的作品。如今,三僚村还完整保存着风水国师们许许多多的风水实践杰作,诸如龟蛇会、蛇形祠、七星池、猛虎跳墙形墓,这些古迹,依着巍然屏障,毗邻杨公祠,连同村里一百零八口池塘,还有随处洒落的古樟、巨枫、修竹、溪流、清风、白鹭……以及许许多多有关风水故事的传说,一起构成了它的独特而永恒的风水文化,给它罩上了一层的神秘纱衣。
杨筠松号救贫先生亲自卜地肇三僚
三僚村的历史始于唐朝末年。唐朝乾符六年,黄巢起义,直捣长安,震惊朝野。杨筠松(字益,号救贫,曾在朝廷掌管灵台地理之事,拜为金紫光禄大夫)携带宫廷风水秘笈,从京城逃出,南下辗转至三僚定居。擅长堪舆、天文地理之术的杨筠松发现三僚村的地形构造竟像一个堪舆用的罗盘,盆地中一座石头山上的方位造型也形如罗盘中的指针。于是,漂泊中的杨筠松带着他的两个弟子曾文辿、廖瑀就在此地搭建了三个茅棚定居下来,三僚也因此得名。从此,杨筠松就在这里授徒著书,创立和传播他的堪舆理论。三僚则因了杨筠松而成之为中国客家风水文化的发祥地。
&&&&&&三僚村至今还流传着这段“杨公卜地开基”的传说:
杨救贫首座弟子曾文辿,也是三僚曾氏的开基祖先,自从在黄禅寺偶遇杨救贫之后,便与杨救贫云游天下,但是曾文辿一直都想寻找一块吉壤,世代定居下来。在宁都的赖村,曾文辿希望在那里安家,在他看来,那里的风水可以出大官,杨救贫说那里的山是秃头山,只会出大盗。后来在雩都的平头寨,曾文辿说这里是“五虎下山,狮象把水口”,将来子孙肯定兴旺发达,谁料杨救贫又说他看错了,这是“五鼠下山,猫儿把水口”。曾文辿发现三僚的风水不错,子孙可以世代为官,于是告诉杨救贫,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的好地方。杨救贫来到三僚一看,果然是一块肥沃的盆地,山水环绕,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在遥远的盆地边缘有一棵高大的松树,树底下卧着一块圆形的巨石。他告诉曾文辿说:“这里果然是我们堪舆人的世居之地。你看前有罗经吸石,后有包裹随身,住在这里,子孙世世代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原来,在这位风水大师的眼里,看到的是一块适宜风水先生世代居住的地方,整个盆地就是一个硕大的罗盘,盆地中间的长条形石峰酷似罗盘的指针,而松树和巨石则是风水先生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包裹。他说,住在这里,子孙后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杨救贫担心死后风水成为绝学,希望徒弟们能够世代继承他的风水地理学问。杨救贫和他的两个弟子(曾文辿和廖姓开基祖先廖瑀)一起,在盆地中间搭起茅棚住了下来,一人一座茅棚,茅棚为“寮”,故称“三寮”(现在为“三僚”)。
明师堪舆出舜尧
自从曾文辿、廖瑀师从杨救贫以来,堪舆之术代代相传,名家辈出,有历朝国师24 位,明师 72 位,其中由皇帝直接封为钦天监博士者有 36
人,关于他们神奇的堪舆传说也广为流传。
廖均卿勘择十三
在关于三僚风水大师的传说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明朝廖均卿(字兆保,号玉峰)等三僚地师勘择明十三陵。公元 1402
年,朱棣在金陵登基,他嫌金陵的水口石头朝外,意欲迁都,于是在永乐元年改燕京为北京,征三僚地师廖均卿等前往相都,规划宫阙皇陵。永乐六年(公元
年)三月开始,两人历时半年,踏遍京师周围百里土地,终于在北京昌平县东之黄土山觅得吉壤。八月,将相度黄土山之地图、地钳记,拟成奏章进呈永乐皇帝。朱棣亲往察看,见该地明堂广大,群山若封似闭,中间水土深厚,蟒山、虎山分列左右,如天然门户,甚为高兴。立即降旨封黄土山为天寿山,圈地
里,作为皇陵禁区。授廖均卿为钦天监灵台博士,督修长陵。在督修长陵期间,朱棣决定在黄土山建陵后,便赐廖均卿金剑一把、银锄一张,令其立向点穴,打开金井,不料泉涌不止。百官认为是由于掘伤地脉所致,欲治廖均卿欺君之罪。廖均卿说,黄土山其穴洪水滚滚,乃真龙之聚处,穴法无偏,只要圣主帝星鸾驾到,涌泉即止。朱棣果然鸾驾同到黄土山,但泉水却依然涌滚不止,朱棣龙颜大怒,命廖均卿迅速止住洪水,稍若不止,命在悬丝。廖均卿取出罗经地下一照,喝起山来,喝山将完,洪水即止。廖均卿又奏欲再深三尺方好,并断言再深三尺,下有石盆一个,石鲤一对。朱棣准奏。果然掘得石鲤石盆,朱棣龙颜大悦:均卿非凡间子,诚有仙风道骨,喝山山应,呼水水止。此之后北京故宫大皇城的勘测也出自于廖均卿之手。三僚村的风水先生,在明代成为皇家御用风水师。
廖均卿为永乐皇帝择地建陵后,永乐帝授其四品官衔,并赠诗曰:
&&&&&&&&&&忆昔当年杨救贫,此仙去后有谁人。
&&&&&&&&&&&出去寻龙一身雨,回来跨鹤两袖云。
&&&&&&&&&&&地理图中观地理,天文机上会天文。
&&&&&&&&&&&一杯饯别顺天府,同昌山河乐太平。
永乐皇帝还在赐给廖均卿的扇子上题诗一首:
&&&&&&&&&&&&江西一老叟,腹内藏星斗;
&&&&&&&&&&&&断下金石鲤,果中神仙口;
&&&&&&&&&&&&赐官官不要,赐金金不受;
&&&&&&&&&&&
赐尔一清风,任卿天下走。
廖均卿替明成祖朱棣择陵经过,由陪他去北京堪陵插穴的儿子廖信厚整理,现将其主要部份节录如下:
《均卿太翁钦奉行取插卜皇陵及行程回奏实录》(略)
曾从政勘择长城
明代兴建万里长城的重建也是三僚村的风水先生曾从政勘测的。曾从政之前还曾为永乐皇帝的母亲徐太后择陵于昌平,其呈给永乐皇帝奏折这样写道:
“臣学愧青囊,术惭玄妙,随与武义侯王通等督视陵宫,敢不披肝吐胆,以尽忠言,详察等处之山,不堪任于陵室,惟昌平县东黄土山,一十八道岭峰美丽,真堪陵室根基。”
永乐11年夏,在曾从政完成皇太后徐氏陵墓建设工程后,敕授他为钦天监博士、进五品灵台郎,赐予“精明地理”碑额金榜。派庶吉士王英率兵六百,护送他沿故长城相度,选择合适位置修建军事要塞。曾从政餐风露宿,跋涉6年,经过辽宁、内蒙、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六省,沿长城择定了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山西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等九镇基址,按照“因地而形,用险制塞”的原则,在宛蜒如带的万里长城中打上9颗牢固的桩,变成了一道纵深完整的防御体系。为酬谢曾从政的功劳,永乐皇帝厚待于他,御赐额匾文:“开口名师”,授官太史,并给假还乡。曾从政还乡一年后,永乐皇帝再次下诏请他去北京,为北京天坛祈年殿选址,祈年殿于永乐18年相卜勘测,于永乐22年完工。因为其长城择址有功被皇帝一直供养在北京,亡故后,永乐皇帝派遣两名太监护送其灵柩还乡荣葬。
& 八景四维说旧事
三僚风水大师的堪舆足迹遍及中华大地,风水建筑也遍布名山秀川。在三僚这个古老的村落里,也留下了他们许多杰出的风水作品。这里就像一座巨大的风水文化陈列馆,在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布满了历代风水师们留下的独具匠心的风水文化建筑。
据说杨救贫当年选中三僚传道授业,是因为三僚村地形状如一个太极图形。站在两姓交界的“和合石”上看,在三僚盆地地形中间一座条状石山“罗经石”峰恰如罗盘中的指针;曾屋和廖屋如太极图中的两仪;村周围的东华、西竺、南极、北斗四座寺庙和全村八个景点,吻合了《易经》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的原理。正是这样,三僚的山山水水几乎都被赋予一种了风水的解释。
罗经石和吸石洞
三僚村的地形很独特,是个群山环抱的一个圆形盆地。盆地中间为平整厚实的黄土冈,黄土冈中间却孤孤零零突起一座狭长的石灰岩小山岗,座北朝南,名曰“罗经石”,北宽南尖,形状酷似罗盘中间的指针。罗经石上还有一孔天然石灰岩溶洞,深不可测,叫“吸石洞”,这石峰就是杨筠松当年钳记里的“前有罗经吸石”。
当年杨公和曾文辿看见此山时,曾公认为象是“金盘玉印”,是把黄土嵊看作金盘,把罗经石看作一方玉雕官印,杨公则把黄土嵊看作罗盘,把罗经石看作了磁针,断定这里是个世代传承其堪舆术的宝地,于是他携弟子隐居于此。清代的同治年间修纂的《兴国县志》中,山川卷中专门有一个辞条曰:“罗经石,在衣锦乡六十三都,石上隐然具子千篆文,故里人多习形家言。”这段话把三僚人传承堪舆(形家是堪舆术的别称)的原因归结到因为有一座罗经石山。罗经石的形象很独特,从四个方向观望,是四个形态,东边望叫“玉兔望月”,西边看叫“仰天狮形”,南边瞧叫“金镂马鞍”,北边观叫“牛牯下山”。在罗经石的下面,就是吸石洞。洞口在山西侧巨石后面的石缝处,宽约一米,从石缝进去,是很整齐的石阶,斜斜地下到一个岩洞里,洞内迂回曲折。
在三僚廖氏古谱中,有一首古人咏罗经石的诗:
巨灵有意断高岭,
&&&&顶注清泉尺许深。
&&&&石裂篆文分子午,
&&& 夜横河汉作南指。
微茫略示先天秘,
&&& 浑沌终藏太古心。
至理自非容易得,形象曾到拨云寻。
三僚有一个传说,说这罗经石是杨救贫从福建赶来三僚把水口的,他留了一句口诀给后人揣测:
“罗经吸石有真穴,仰天狮子惟刚烈,谁人插到此穴位,代代将军威名显。”
三僚村号称的四维
三僚村“四维”,就是在村子东、南、西、北四角分别建筑的东华、西竺、南箕、北斗四座寺庙,东华、北斗属于曾氏管理,南极、西竺属于廖氏管理。
东华寺位于三僚东面东华山半山腰,三僚村八景有东谷朝云、眠弓峻岭在这座山峰。山南麓有一座碧波万顷的水库。东华古寺民国年间被毁,1985年村民在山下的真君庙旁恢复殿堂,土木结构,坐东朝西,仅有一个老僧枯守。殿前木柱雕刻了一副楹联:
油来释伽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
&&&&&&&&&&老诞李尔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中
北斗寺位于村子北侧蜈蚣形山上,古寺因“文革”荒芜,1991年5月重修,外门楣写着“北斗寺”三个大字,内门楣则是“清风明月”四字。
北斗寺的钟是著名的大钟,敲响时,宏亮的钟声回荡十里三僚。大钟的重量把寺墙压出了一道裂缝。钟旁还有一幅长联:
&&&&&&&&&晨钟一百零八记唤醒众生离苦海
经卷三十加五部悟成大道证菩提
&&&&&南箕寺位于南面的一个山坳里,因为山坳地形如筲箕而得名。相传宋代已有寺,现在的寺庙乃清代咸丰年间建,初时为尼姑庵堂,后演变为佛寺。1987年重修。为一殿三间,有联云:
&佛恩普覆有缘众生皆得度
&法力无穷难除万罪皆得熔
佛生西竺灵应中原古往今来皆起敬
位列东乡景同泰岱远宾近主悉翅瞻
&西竺寺位于西边,寺毁于“文革”,现在仅能在原址上看见一座还有香火石香炉。西竺寺因距九尾杉、凉伞树、金石椅、孩儿石、风鼓等名胜较近,过去香火颇盛,殿堂较为宏伟,“文革”中遭到的破坏也就最彻底。
三僚村的八景特色
据曾氏古族谱《僚溪文丛》记载,“八景”乃当年杨公亲自命名,他对弟子曾公说:“僚溪虽僻,而山水尤佳,乘兴可登眠弓峻岭,健步盘遨独石谗岩,赏南林之晚翠,
观东谷之朝云,览西山之晚照,听北浦之渔歌,临汾水龙潭而寄遐思,
卧盘龙珠石以悟玄奥,耕南亩以滋食,吸龙泉而烹茶,余生得无穷之乐,可谓知足,而死无憾矣。”
眠弓岭,即是三僚村东面的东华山,此景现在仍存。一峰独起,云遮雾绕,险峻异常,仿佛步步登天,故称“眠弓峻岭”。古人有诗曰“攀桂莫言云路远,
登临正如步蟾宫。”形容登眠弓岭如同登天。
独石岩,就是村口的罗经石。
汾水龙潭在村子南方的天马山下,是从溶洞观音岩侧涌泉流入的深潭,人民公社时建三僚水库,将潭淹没,故景已不存。这条河水极为清澈,在村子中部与另一河会合,清浊分明,杨公钳记中的“南方天马水流东”就是指这条水。
留记珠石,据清代宁都进士丁有美的三僚游记,留记珠石在三僚村真君祠旁,古人有诗描绘:“山腰有石一珠圆,屹立巍巍万古看。威势雄昂如虎踞,形横屈曲似龙盘。”
西山晚照,其实就是三僚村的晚霞,古人有诗云:“金乌欲坠晚将临,万叠西山渐送阴。雁落芦汀翎带锦,鸦投江树翅翻金。”
东郭朝云,是三僚村朝霞满天的景观。现在村子东面看见的正是石灰山、水泥厂,山体破损。古人诗谓“好看随风收敛去,不知还在几重山。”
北浦渔歌,浦字的本意是湖泊或大海边,北浦乃古代三僚村东北的水泽。从三僚古村图上看,古代村东北是一个湖泊,荷花映日,碧叶连天,村民在湖内捕鱼捉虾。古人诗云:“湾湾流水抱树前,北有渔翁乐自然。噫欤数声烟树晚,徘徊一曲夕阳天。”
南林晴翠,南林是村南面的天马山下,与于都梅屋村交界处的一片缓坡土岗,古代是一片树林,现在仍屹立不少大松树。晴雨之间,风光无限。
八景的位置也是按东西南北的方位有规律的排列,符合八卦的方位。
& 风水千年今犹娇
现在的三僚村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名村古镇了,许多风水遗迹都年久失修,破败不堪。这里也不再有庄严肃穆的广厦华屋,昔日繁华昌盛尽皆怠去。这里的人们,以庄稼为生。所幸的是,他们在劳作之余,依旧从事着这份流传千年的风水职业。
三僚历史上的三次兵灾经历
三僚村自唐末杨公定居以来,代代名师云集,华厦巨屋,蔚然可观。从清代三僚村二姓族谱中古村图,可以略窥一二。三僚村庄建筑的破坏,主要是清初以来的三次兵灾。
第一次兵灾,是清初顺治11年,清兵攻略赣南,在兴国遭遇民众的抵抗。据兴国县志记载:“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衣锦乡三僚曾拱辰、曾象吾、曾玉华等领导农民数百人,以梅窖太平岩为据点,继烟兵进行抗清斗争。这支队伍与青塘何辉明领导的农民队伍相联络,出入永丰、万安、泰和、于都等地。”这场战争持续了二年多,这支三僚曾氏为主组织的抗清义兵,最后被清兵封锁在太平岩溶洞之内,以烟火熏逼而败。战争结束后,清兵对三僚村进行了大规模屠杀。
据三僚村廖屋村尾一个旧碑记载,清顺治28年前,三僚廖氏一度逃逸一空,没有了人烟。至到顺治28年,才有少数逃到外地的族人陆续返回。曾氏在这场战争中,更是遭到一场浩劫。据兴国县同治县志记载,清初三僚村的村民曾秀禄、曾秀荣兄弟,在“戊子至甲寅”村庄“两遭兵寇”之后,因见枯骨遍野,惨不忍睹。一起收拾骨骸数以千具,在村前的荒地黄土嵊,建了一座巨坟,并在坟前立碑名“万人墓”。清初这场战争,三僚的古村落遭到了一场毁灭性打击。
第二次兵灾,是民国八年,即公元1919年5月,正当北京城里学生爱国运动期间,北洋政府却正在对三僚村进行一场洗劫。这场战争的起源征收鸦片烟的“青苗税”。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对鸦片种植实行一种所谓“寓禁于征”的政策。即允许农民种植鸦片,但对烟农课以重税,并在每年收成之前,按每亩6块银元的标准进行征税,对于不能缴税的烟苗,立即铲除。民国八年,北洋军连长张绪千率兵进入三僚查铲烟苗过程中,和烟农发生武装冲突,张绪千被土炮击伤,在抬返县城途中,跌入河内淹死。事后,县衙向赣南镇守使吴鸿昌搬兵讨伐,发动了一场历时二个多月的战争。最后投入北洋军一个团及兴国、于都二县的警察支队,并收买了绿林武装,才攻破三僚,全村被屠杀村民一千余人,将房屋焚毁一空。这场兵灾,对三僚村的古村建筑,几乎是致命的毁灭。这场战争的进程,在当时的上海《大公报》、《申报》均有详细报导,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三次兵灾,是民国34年,即公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那一年。当时兴国、宁都是江西省的大后方,江西省政府曾一度从泰和迁到宁都,并修通了兴国至宁都的公路。国民党46军一辆运输车,在梅窖店山一带遭到抢劫,其军部即派兵一团,以搜剿“土匪”为名,扫荡了三僚村,枪杀60余人,烧毁房屋一千余间。三僚村原有曾屋、廖屋二个圩场,曾屋圩场即在这场兵灾中完全烧毁。三次兵灾时间跨度约300多年,尤其第二次、第三次之间相距只有26年,战争的伤痕未能恢复,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劫后之余的三僚村,令人扼腕。
三僚人跟风水情结
中国的风水习俗由来已久。史书记载,中国的风水术起源于华夏民族先民对于居住环境的勘察和选择,中国最早的文学总集《诗经》就有先民相地的记载。据《大雅·公刘》篇载,公刘率领周朝先民迁居幽地时,不仅察其山水,亦测其日影,相其阴阳,观其日起日落,以确定居处。秦汉时已经有了《堪舆金匮》、《宫宅地形》、《葬历》等风水专著出现。
风水,又称堪舆、青乌、阴阳、地理,是华夏先民经过数千年的创造、演变而成。随着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认识到水火山泽、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自然方位四时变化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至汉末,形成了风水术的原形。唐宋之际,形成了两大风水理论流派,即江西的形势派和福建的理气派。虽然扑朔迷离的风水学很长一段时期被认作“禁区”,普遍认为带有迷信的色彩,但风水中也不乏科学的成分,就其积极意义的一面来看,主要是指人们从生存需要出发,结合传统文化,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安排与处理的原则和方法,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门学问。
三僚风水自从唐末杨钧松开创以来,影响着这里的世世代代的子孙,驰名于着中华大地,远扬于海内外。元朝以后,三僚风水之术不断被传教士远播海外,三僚的不少风水大师在19世纪末期开始客居海外及港澳台地区。近年来,三僚越发引起了海外华人和受中华文化影响较大的韩国、日本等国学者的注意。
三僚现在全村人口约4600人,分居在18个村民小组,居民主要是曾、廖两姓,都是杨筠松的两个弟子曾文、廖精金后人,大多以种庄稼为生。在他们中间依然活跃着四五百名风水先生,勘踏于赣、闽、粤和台港地区的民间。虽然三僚村有很多人以堪舆术为谋生的职业,由于长期以来的政治运动在三僚人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对外的交流中,他们已经变得刻意保守了。风水因被世人看作迷信不能再光彩见人而被迫作为隐性职业,只是流传与民间百姓的口头中。
在三僚村还流传着一首风水先生自嘲的打油诗:
&&&&&&&&&&
地理先生本姓龚,青龙山上看真龙,
&&&&&&&&&&
你有这宗好眼力,几个儿孙在朝中?
它形象地描述了风水先生们的社会地位,也许这是风水先生只能为别人造福的宿命吧,如果没有贫苦的先生习其谋生,还有谁会来将其发扬流传呢?
&&&&杨筠松号救贫先生介绍
杨筠松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明朝嘉靖十五年(公元 1536
年)董天锡编撰的《赣州府志》记载:“窦州杨筠松,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过虔州,以地理术授曾文辿、刘江东。卒于虔,葬雩都药口坝”。在三僚曾氏族谱中有段关于杨救贫的详细介绍:
“杨公仙师祖籍山东窦州府,父名淑贤,剩三子,长曰筠翌,次曰筠殡,三曰筠松。杨公仙师名筠松,字益,号救贫,生于大唐中和甲寅三月初八戌时。幼习诗书,一览无遗,十七岁登科及第,官拜金紫光禄大夫之职,掌管琼林御库。至四十五岁,因黄巢之乱,志欲归隐山林,偶遇九天玄女,授以天文地理之术,遂携御库秘籍弃职,云游天下,寄情山水之中,印证所学。至虔州之崇贤里黄禅寺,与吾祖曾文辿公邂逅于方丈之内,晤谈之中,文辿公感杨公所学非凡,遂拜杨公为师,朝夕跟随,职尽弟子之礼,观玩山水,寻龙捉脉,得杨公仙师尽心指点。观龙以势,察穴以形,峦头砂水,体用兼妙,遂通堪舆之大道,始得传播海内外,王公大夫欲见师徒一面,而难可得。又知我祖文辿公终非终老林泉之辈,故亲卜宅,得今之兴邑僚溪,细玩山水,八景奇观而留连忘返,因授我祖文辿以钳记。我祖文辿公遂徙家居焉。后师徒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名山胜水,尽兴而赏。如遇吉壤或图或记,留待后贤而发。逢困而扶,遇危则济,故又得杨救贫之美名。倦则归栖僚溪,师徒常以僚溪八景而乐游。常谓我祖曰:‘&僚溪虽僻,而山水尤佳,乘兴可登眠弓峻岭,健步盘遨独石巉岩,赏南林之晚翠,观东谷之朝云,览西山之晚照,听北浦之渔歌,临汾水龙潭而寄遐思,卧盘龙珠石以悟玄奥,耕南亩以滋食,吸龙泉而烹茶,余生得无穷之乐,可谓知足,而死无撼矣’。自是,僚溪八景因而得名。又所谓传得之有青囊秘旨,可作家传,世世相承。后朝廷追索秘籍归库,二公得虔州府宪之阴助,置以应籍以归御库,故二公得免于究。后师徒出游至韩信药口坝,杨公寿终,享年六十有七,我祖亲为卜,葬八仙下棋形,时乃光化三年,庚申岁三月初九日也。呜呼,一代地仙虽作古,而救贫美名与堪舆妙术,则共泰斗同存”。
杨筠松生于唐太和八年(公元八三四年)三月初八日戌时,为官廉洁,目睹李唐王朝的腐败,他淡泊名利、不恋权位,趁机弃官为民,携宫廷珍藏的堪舆秘笈,远离长安,回归民间,以他平素悉心钻研的勘舆术,浪迹各地,为世人勘察,择定吉穴佳壤,营造祖先坟墓。他怜贫恤苦,以他的风水地理之术,帮助贫苦百姓,在民间有口皆碑,称之为“救贫先生”。
对杨救贫趁着兵荒马乱、逃离长安一事,历来流传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是他在混乱中,利用曾在皇宫的琼林御库供职之便,监守自盗,将库中珍藏有关风水地理方面的经典秘籍,窃为己有,带到民间。另一种是他在朝中任职期间,与琼林御库的司库总管相处甚善,便给他提供了进库阅读甚至借出库内藏书的方便,从而使他获得潜心披阅中国勘舆学鼻祖青乌子的《葬经》、郭璞的《锦囊经》、陶侃的《捉脉赋》、一行和尚的《界水说》、司马头陀的《水法》和丘延翰的《八字》、《天机》等一大批珍贵古籍的机会,使他的勘舆理论大有长进。但在他决定弃官而去的前夕,他根本没有萌生私自吞没这些借回家的典籍书的念头,而是当着司库总管的面,一一清点、如数归还。窃以为前一种说法,与杨筠松的为人处世之道格格不入,不无以讹传讹之嫌。在这一点上,就连《四库全书》子部七中,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和总校官隆费墀等四人于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奏呈给乾隆的
“提要”中,也为杨筠松辨诬,“广明中,遇黄巢犯阙,窃禁中至函秘术以逃,后往来于处世。无稽之谈,盖不足信也”。而后一种说法,则符合他为人素来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性格,因此,他才能平心静气,心安理得地回到民间,去做他愿意做的事。
杨救贫在三僚村定居期间,为当地民众堪定阴阳宅址的同时,还授徒传艺,使原来长期禁锢于皇宫密室的堪舆学广传民间。曾文辿、刘江东(刘七碗)、黄妙应、厉伯绍、叶七、刘淼等堪舆名流均是杨救贫的真传弟子。杨救贫在堪舆学理论上力主峦头形势为上,强调因地制宜、因龙择穴,著有《撼龙经》、《疑龙经》(上中下篇)、《疑龙十问》、《卫龙篇》(附)、《变星篇》(附)、《葬法倒杖》、《二十四砂葬法》、《青囊奥语》、《天玉经》、《天玉经外编》和《玉尺经》等勘舆学理论书籍,并被悉数收入《四库全书》、流传于世。其重形势、重龙脉的勘舆理论为以后各代弟子所继承和发扬,被世人称为
“形势派”或“赣南派”,以有别于“福建派”,亦称“闽派”的“理气之法”。
杨救贫从唐广明二年隐居在兴国三僚后,到其仙逝的天祐三年,前后达廿年。杨救贫在唐天祐三年(公元九○六年)遭人暗算,中毒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葬于江西于都县宽田乡杨公村附近的梅江之岸。关于杨救贫的死,民间还流传一段传说:
杨筠松来到三僚隐居时,结识了割据虔州(今江西赣州)的诸侯卢光稠,其早有独霸天下的野心,于是自立为王,号称卢王。卢光稠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便请杨救贫择址筑建虔州城。虔州城为上水龟形,龟头筑南门,龟尾在章贡两江合流处,至今仍名龟尾角。东门、西门为龟的两足,均临水。从地形上看,赣州城有两条来龙,一是南方九连山(离方,属火)发脉,从崆峒山起祖,蜿蜒而至城内的贺兰山落穴聚气,结成一处立州设府的大穴位,这条龙还有一个小支落在欧潭;另一条龙则是赣州的北龙脉来自武夷山,经宁都、万安、赣县,分成数小支,落穴于储潭、汶潭。这三潭是赣州的水口,和赣州城外的峰山、马祖岩、杨仙岭、摇篮山等山峰一起形成赣州城山环水抱的局势。赣州城遂成为一座三面临水、易守难攻的铁城。卢光稠得以拥兵一隅,面南称王30余年。
卢光稠为了称霸天下,还请杨救贫为其卜天子地,卜得后,将其母改葬。而杨救贫正是为其卜得天子地后被他所毒害的。关于这段历史,在《赣州府志》中也有明确的记载:“唐都监杨筠松避地于虔,谒卢光稠,为其卜地云出天子,卢遂改葬其父母,复问还有此地否?曰:有,一席十八面;曰:何面出天子?曰:面面出天子。卢恐他姓得之,遂毒杨。杨觉,携其徒曾文辿亟去之,至一处间,问何地名,曾答:药口。曰:药到口死矣。仇不可不报也。小子志之。说卢王于虔州磨车湾安水碓,十字路口开一井,则世世为天子矣。曾曰:何谓也?曰:磨车湾安碓,单打卢王背,十字路口开井,卢王自缢颈,后卢果疽发背,痛不能忍,缢死。赣府志”
这个故事的民间传说更为丰富。相传杨救贫在宴席上见卢光稠脸色变化,猜测将于己有碍,暗中将一皮口袋置于胸前,饮酒时将酒倾入袋子中。不料这酒毒性极大,很快蚀烂皮囊,将毒液渗至杨救贫胸前。尚未终席,杨救贫推辞不胜酒力退席,卢光稠心知肚明,着人送杨救贫回去休息。杨救贫回寓所取出皮袋,见有毒液渗出,急忙丢掉皮口袋出城,乘船夜返三僚治疗将息。杨救贫师徒逆贡江而上,船行到于都县宽田乡与车溪乡之间的梅江寒信峡时,天色将晓,杨救贫感到胸闷气短,从舱里探身出来,问弟子说:“船到何地?”弟子答:“药口坝6。”杨救贫闻言大惊,仰天叹曰:“药到口矣,乃天将亡吾,非术能救了。”遂吩咐停船登岸,到江边一棵大树下,盘腿坐化。这个地方后人称之为杨公坝。
杨公坝有一座管氏宗祠,系杨公祖师亲为定向,祠内墙上现在还有一首这样的佚名诗:
板凳定向显灵通,人丁兴旺在族中。管氏宗祠今犹在,芒筒坝人称杨公。
相传管氏建祠之前,曾派人往三僚聘请杨公在起工那天择基定向。开工那一天,杨公穿着旧长杉,手里拿着雨伞,背上背包袱,风尘仆仆来到管屋建祠的芒筒坝,他看见许多村民正忙着平整地基,便坐在边上张望。管氏族人见他衣着平常,也就懒得理睬。杨公在芒筒坝四处走动,东张西望,最后累了,自己找了一张板凳坐下,休息了一会,见还是无人招呼自己,心中甚为不快,便起身走了。杨公离开后,有个泥水匠才说:“哎呀,刚才那个人好象是杨救贫。”大家便议论起来,恰好管家的头人来了,听说刚才杨救贫来过,立即派俩个人去追赶,要把杨公请回来点化祠堂风水。俩个人赶上杨公后,向杨公说明头人的要求,杨公不肯回去,无奈这俩个人拉拉扯扯,杨公脱身不得,只好说:“我刚才坐的地方,有一张椅子,你们的祠堂就照那张椅子的座向做吧。”这俩人回去复命后,头人就照椅子的座向建祠。
过了一年,杨公又路过茫筒坝,这时祠堂已经完工。管事人见了杨公,赶紧拦下来,请他看看有无风水上的破绽?杨公绕着祠堂转了一遍,看见大门前有个工人在挖坑,就过去问他挖坑做什么?那工人说挖坑树“桅”杆石。原来他是挖坑安放“旗杆石”,错说成了“桅杆石”,杨公就问管事人说:“你们是要会动的桅干,还是不会动的桅干?”那管事人认为会动是活物,不会动是死物,便说要会动的。古代习俗,要出了大官,门前才树旗杆石,旗杆是不会动的。会动的是船上挂帆的桅杆。结果,管氏祠堂做好后。管氏很长时间尽出撑船的,出不了官员。事情很怪,后来杨公死在茫筒坝附近的跃口,后人就将这一带改称为杨公坝了。
杨公仙逝后,徒弟即将他安葬在跃口河边。年代久远后,河堤崩塌,墓场变成了河道。后人在跃口对面的河边村山坡上,立了一些望碑祭祀。
&&&&&杨救贫仙逝后,徒弟曾文辿遵其所嘱,回虔州说服卢王在城内磨车湾安了水碓和十字街凿了井,制煞卢光稠。曾文辿害怕卢光稠报复,也远走江西万载县西山隐居,后人称其隐居的地方为曾公塘。
曾文辿,又名求己,道号逸真,是三僚曾氏开基祖先,也是杨救贫的首座弟子。他原是于都肖县(今于都县曲洋乡)人,自幼读书,原想通过科举仕进,因逢战乱,隐居在于都县黄檀寺读书,不问世事,后偶遇杨筠松,羡其学问,遂拜杨公为师,随其学习堪舆术,著有《八分歌》、《寻龙记》、《泥水经》等书传世。因为替师傅制煞卢王,在杨公仙逝后隐居万载西山。
曾文辿将迁往三僚村定居时,杨救贫特地为他择址定向,并作了一份地钳记流传至今:
&&&&&&&&&&&&&&&
僚溪山水不易观,四畔好山峦;
&&&&&&&&&&&&&&&
甲上罗经山顶起,西北帘幕应;
&&&&&&&&&&&&&&&
南方天马水流东,仙客朝拜中;
&&&&&&&&&&&&&&&
出土蜈蚣艮寅向,十代年中官职旺;
&&&&&&&&&&&&&&
今卜此地为尔居,代代拜皇都;
&&&&&&&&&&&&&&&&初代钱粮不兴大,只因丑戌相刑害;
&&&&&&&&&&&&&&&
中年富贵发如雷,甲木水栽培;
&&&&&&&&&&&&&&&
兔马生人多富贵,犬子居翰位;
&&&&&&&&&&&&&&&今钳此记付文辿,三十八代官职显”。
明清以来,曾氏后裔人文蔚起,出了许多人才。海外的风水考察团来到三僚时,还曾拿起这份地钳记,寻找其中的“天马水”、“出土蜈蚣”、“罗经山”和“甲木水”。
均卿太翁钦奉行取插卜皇陵及行程回奏实录》(节录)
永乐主北京定位,四海响应,万民乐业,圣主与礼部尚书赵□言曰:“朕居南位,移旋北地,干戈宁静,国泰民安。朕观此处地脉厚重,山峰拱顾,可为长久之计,但未卜山陵,倘得精阴阳者足矣。”
尚书赵□奏曰:“金陵重地,事必有精通地理者。”
上曰:“依卿准奏,行取来说,钦此钦遵。”
尚书赵□曰:“查得唐时杨筠松、廖金精、曾文辿精通地理,有仙道之机。查得乃江西人也。即行文到省、府、县。”
永乐五年十二月初七日,太祖邀会曾从政,初十日至县,十一日早见县宪。县宪说:“奉上取用你们甚急,就此往京,我当起送,毋得违误。”十三日到府,见府尊。廿一日到省,见布政大人,蒙赐程仪,即行往京。
永乐六年正月初一四更,到界首驿。初六日到徐州,忽落大雪,深若五六尺。
从雪上而行,廿四日往燕台驿。廿五日早饭后,赵府长史司官赍钱到驿,每各给银十一锭。即时望空叩头谢恩。二十七日丙子吉日到燕台驿,轿马送至西直门,令钦差太监马、赵二人率领侍卫指挥,取马匹等项,同到北京光禄寺典簿并厨子军人挑送燕台驿,行至西湖景玉泉山,每赐酒三次九杯,馒首粉汤。
三月二十一日到龙江驿,挑夫送行李到鸿胪寺,午时到北京虚朝,内阁即宣召入献图三本,至武英殿面听宣喻,遂引朝见。
圣主问曰:“众地理各有秘传乎。”
&&&&&廖均卿奏曰:“阴阳人画有京畿形图并集成龙穴砂水四论共计三本献上。”
万岁龙目观看,龙颜大喜,吩咐赐酒饭,叩头而退。
礼部官陪席,饭后即赴鸿胪寺报名:廖均卿、曾从政、王侃、巫涯。廿二日早朝送金壹百两,赴卫歇,就关柴&米。廿四日宣廖均卿、王侃、巫涯三人入武英殿门首,问南京如何?均卿奏曰:“好!只因水口石头朝外。”
上曰:“朕亦嫌之。均卿之言是也。”即叩头而退。
廿五日领旨看太祖皇陵孝陵,左砂看到后龙,来龙一一看完,即入武英殿回语。
赐酒,赏钱壹千贯、夏布衣一套、纱衣一领。礼部带入武英殿戊子库,赐御书一本,看陵彀及天相之书,子孙后日休得侮泄。
&&& 廿六日午时,
内阁中书传旨:又发廖均卿等前往北京。沿途遍览堪舆给上用之,听回日面报。钦此钦遵。
廿八日就在龙江驿下船,至五月初一日到北京,就上右护卫馆歇。遍览京师。
至六月初一日,各阁安排马疋出城,看黄土山。初九日到昌平州宿。初十日又登黄土山高峰顶上,礼部遂问:&&&
“黄土山果吉?”均卿就画图,十一日图画完,十二日众人登后龙山看来脉何结。十三日回卫。至七月十二各阁安
排马疋回南京。十三日到通州上舡,披星戴月奉行。廿五日到龙江驿上岸。
&& 八月初一日朝献山图:
十八岭峰巍巍乎,四势呈祥,形肖铜锣,穴居中央。礼部尚书赵□相六秀皆足,八景堪评。天门山拱震垣,地户水流囚谢,风阁龙横,卓列罗城,捍门华表镇塞星,河山如万马奔趋,水似黄龙踊跃,内有圣人登殿之水,世产明君,外有公侯拜午之山,永丰朝贡,四维趋伏,八极森罗,青龙奇特,白虎恭降。太维天马尊于银潢之南,少府紫微起于天河之北,维皇作极,俾世其昌,发龙气旺,帝业若胜,山河巩固,地势宽平,艮亥脉作癸山丁向卦,例相合王星聚会,主大臣股肱协力。木火得局王叶庆,衍蕃昌悉合仙经,宜任陵室。
臣谨绘图献,伏乞亲临,高张慧目,广迈皇风,玉烛清明,并立辰而永曜,金符浩荡,亘万古以长存,国祚无疆,邦家有庆,臣不胜战栗,俟命之至。
圣上大喜,赐酒、赏钱三百、夏衣一套、白米三石、酒五缸、鱼肉各五十斤。锦衣卫宿。初三日谢恩,初七早召入武英殿宣喻赏钱五十贯。其晚即出龙江驿,开船又往北京,被风所阻,至永乐七年正月到北京。十三日出告示,行礼习仪。十三日至十六日复去黄土山,复至昌平州宿下。天降大雪,若七八尺深,十分寒苦。十七日冒雪再看黄土山。十九日开晴又复看。廿日回卫。
廿四日朱太监带到午门上看城,看到齐华门下。廿五日又到齐华门看至安定门、得胜门,廿六日到西直门看至百胜门、庆寿寺午饭。
三月初二日赴庆寿寺习礼仪,初三日至十六日习礼仪。至十六日早辰,俱在午朝门接圣驾,接至第三日,真主随驾入朝,百官朝贺毕,退。至四月初四日又随驾出昌平州看地回宿。初五日到沙河驿,大宫内帐卫中宿。初六日饭后随驾一同到金宝山,四边皆看,回营宿。初七日各人随驾回京。十九日到小西天。廿三日回黄山县宿。廿四日果园宿,廿五日看潭山寺。廿六到砣里,三十日看香山寺,晚宿青龙桥。
润四月初一日到神头行殿宿,初二日昌平随驾复看黄土山,回宿昌平。
初三日早,帝王回京,我众人午后到龙舟庄宿。同伯邵初四日看阳山茶湖岭。初五日看洪罗山,初六日看百叶山,晚宿密云县巡海道镇守。初七日至辛家庄,初八日到斧口,初九日看谷山,初十日到文家庄,十二日到苏州,十三日到石门驿,十四日宿沿汤泉,十七日又苏州歇,十八日三河宿,十九日通州,二十日到东郭,廿一到石家庄,初三日看禅峰寺。初四日接驾,圣主吩咐众地理各回,只均卿一人同朕往峰山寺看后再回京。初五日引到百顺门,本日圣主当殿吩咐:“廖均卿等臣,遍游山川,劳苦风霜,各封赏授官职。”圣上又吩咐:“本月初八日吉辰,登黄土山立向点穴,明日各献穴法。”朝退。
午后即见尚书赵□适与王侃、巫涯云其黄土山穴乃铜锣形耳,明日必上本。问均卿何如?对曰:“我初七日早领各上本以明穴法。”
上问太监:“廖均卿如何无本?”
其时各官俱退,只我独跪丹墀。
圣主曰:“丹墀跪者何人?臣有事进奏,无事卷廉退班。”
&&&&&&奏曰:“臣廖均卿面奏穴事,臣观黄土山,势如鸾凤之奔腾,穴似金盘之荷叶,水绕云从,位极至尊。经云:仰掌金盘荷叶中,谁知波浪有仙踪。形似铜盘,臣有冒奏:必插响处,始为二盖响中之穴,以其声鸣于天下。”
圣主即喜,吩咐:“且退,待朕观看王、巫二本何道。”
初七日未刻,鸾驾往沙河,百官随行。初八日子时即宣众地理。
上曰:“王侃、巫涯二本插铜锣形判中穴法非也。廖均卿所奏响中穴法,依拟便行。”丑时即随圣驾往黄土山定穴。辰时宣祭祀后土,我祭五方神、龙神与杨老仙师至巳时末。圣主赐金剑一把,计十四两;银锄一张,计二十两。与我开点吉穴。督工提调官一一发落,打开金井。
&&&&&&初十日圣驾回京,百官同回京师。十一日各文武朝众,本日在武英殿受赏:元宝一十五锭与众地理作彩。十二日在奉天门赏酒宴,宴后在常山右护卫歇。八月初八日回,随驾往石家庄树下歇。初九日至十一日晚,赐酒宴馒首夜行殿帐房。十二日圣主叮咛:“着廖均卿、马文素二人在此歇,着光禄寺酒宴,每日送肉十斤、
酒八壶、干鸡雉十五只及盐、酱、茶、川椒。”至十三日酬谢,百官登山,起工开金井。十六日尚书回京。九月十二日罢工,王侃、巫涯又复奏到上穴法为真。
十月初一日,指挥李徐传圣旨,宣辰巳时起身。至十二月廿二未时传圣旨寅时起身,亥时至清河养猪房宿。十三日早寅时到京面帝。
帝曰:“黄土山如何?”
众官奏曰:“廖均卿戏弄朝庭,掘伤地脉,涌泉不止。”
均卿面帝奏曰:“臣该万死,恕臣再奏。”
上曰:“容尔再奏。”
均卿曰:“黄土山其穴洪水滚滚,乃真龙之聚处,穴法无偏,圣主帝星鸾驾到,涌泉即止,臣冒死奔奏。”
上曰:“既如此,着姓李者择吉安排,鸾驾亲视。”
李奏曰:“十八日好吉辰。”
是日整备,鸾驾同到黄土山。其泉涌滚如锅煮炊。帝见大怒曰:“均卿尔说帝星到时泉水即止,如何愈大?!”
我又奏曰:“容臣喝山,罗经下地一照,涌泉即止。”
上曰:“容尔奏,稍若不止,命在悬丝。”
我喝曰:“山家廿四向,土地、天星、地曜、廿八宿,祖师杨筠松、曾文辿、廖金精,今均卿为永乐圣主立万世之基址,千载之皇陵。兹因金井之中,凿出洪水,涌泉数日不止。万里山河皆归属圣主,谁敢不尊兮。圣主鸾驾亲至此地,洪水该止。如何敢违!罪逆天地。”
喝山将完,洪水果止。我又奏曰:“臣欲再深三尺方好。”
上曰:“再深三尺,你意将谓之何?”
对曰:“下有石盆一个,石鲤一对。”
取下果有鲤鱼石盆献上,圣上见之,龙颜大悦。
帝曰:“此宝将何制之?”
均卿奏曰:“将石盆蓄于金井之下,而上面盖砖石以填其山,宜历数十日下砖。”
圣主曰:“均卿非凡间子,诚有仙风道骨。喝山皆应,呼水即止。真朕之奇遇也。将均卿实授钦天监王官,灵台郎博士品。”叩头谢恩,赐马同回长安岭,巳时接见皇帝,护鸾驾门也,步行五里说话。帝见均卿稍难步履,着均卿骑马当中直出,午时驾到沙河,即宣均卿吃瓜,说话即退。
圣主坐沙河行宫,直宣王侃、巫涯二人,面叱戏朕。即吩咐刑部:发落锦衣卫斩首。二人自愧其无道术,含悲不奏。此王、巫者,乃丰城人也。
永乐八年七月廿四日,皇陵完工,尚未能罢。均卿奏曰:“臣今年迈,辞归。”
上曰:“朕欲卿在此同享,何以辞归。”
均卿再奏:“上有老母,下有五子未及婚配。”
上曰:“朕欲将金银赐尔,着官赍归,毋得远虑。”
均卿又奏曰:“不愿赐金,乞赏还乡。”
上曰:“莫嫌官小,再加授。”
均卿又奏曰:“蒙万岁承赐灵台郎,臣之足矣。”
上曰:“赐官不要,赐金不受,所为者何?”
奏曰:“乞愿告老还乡。”
上曰:“意欲要回,将扇一柄赐尔为计。御赠诗曰:
江西一老叟,腹内藏星斗;
断下金石鲤,果中神仙口;
赐官官不要,赐金金不受;
赐尔一清风,任卿天下走。”
即叩头谢恩,礼毕退。
廿五日作辞百官,廿六日赐酒饯行。御赠诗曰:
忆昔当年杨救贫,此仙去后有谁人。
出去寻龙一身雨,回来跨鹤两袖云。
地理图中观地理,天文机上会天文。
一杯饯别顺天府,同昌山河乐太平。
皇上说赐卿荣旋归家,可架造一赐书阁,赐匾云:诰赐褒荣。即叩头谢恩。
廿七日兵部起关文。 廿八日讨马疋出京师……”
廖均卿离开京城后不久,明成祖派人将其追回,赐四品职衔供养在钦天监衙门。直至老死,方派钦差护送回乡荣葬。
廖均卿墓系他本人生前择定,1984年确定为兴国县文物保护单位。在梅窖镇三僚圩北约七华里之虎形半山腰,为猛虎下山形(今地属黄岭村),麻石墓碑,长0.85米,宽0.45米,
正面刻了“钦天监博士墓” ,
背面镌“敕封灵台郎玉峰公墓”,右侧刻“廖均卿永乐十三年腊月二十四日葬”,左侧刻“万历四十三年仲春重修,朝庭侍讲临川金幼孜题。”墓既无墓面,亦无墓堂,真正的穴位无法考究,他其后代人丁兴旺,大部聚居在梅窖镇店山村中邦,直系后代现在有一千多人丁。据传廖均卿只有一只耳朵,中邦廖氏称他为“只耳公”,廖均卿喜吃糯米饭,故后人又称他为“糯饭公”。现在中邦廖氏每年旧历三月初三日,有一个“糯饭公节”,由族中60岁以上的老人参加,去为廖均卿墓挂纸,每年传一块牌子,上面写好了要多少糯饭,多少酒肉,接到牌子的老人负责筹措上述物资,邀请全村老人一起吃饭和为糯饭公上坟。中邦廖氏这个传统节日至今仍在,只是年龄降为50岁了。
参与堪舆十三陵的其他三僚大师。
十三陵中,有些皇陵并没有进行过认真卜选,比如崇桢皇帝的思陵,在李自成攻入北京时自缢而亡,时年34岁。崇桢帝未建皇陵,他死前咬破手指血书一信李自成,说自己的尸身任凭分割,请勿滥杀百姓。李自成读后喟叹不已,念其临终之际能够思念百姓祸福,遂派人将其遗骸葬入贵妃田氏墓中。有些皇陵卜选后,弃置未用,后面的皇帝暴卒,就把该墓用起来。比如36岁寿终的穆宗,生前未及建陵,即利用廖文政替世宗父亲卜选并建好未用的显陵安葬,更名为昭陵。
&&&&&&&查考明史,明十三陵中,只有明成祖的长陵、明世宗的永陵、明神宗的定陵等3座皇陵是皇帝生前亲自主持卜选的,举行了隆重的卜选仪式。除了廖均卿、廖文政外,三僚还有许多大师堪舆过十三陵。
据《潋水志林》记载,廖文政的孙子廖胜概,嘉靖年间,奉诏迁造献陵有功,授钦天监博士。献陵是明仁宗的寝陵,为何在一百多年的嘉靖年间才诏三僚堪舆先生建造呢?原来仁宗在位时间很短,不足一年,驾崩后,继位的宣宗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匆匆将仁宗寝陵完工,非常简陋。明世宗即位后,大规模进行建陵活动,也顺便把过于简陋的仁宗献陵进行了重建。廖胜概回乡后,名重一时。相传他替人堪舆,只收半价。即东主赠予的红封,他一定退回一半。即便如此,仍积聚了巨大的财富,年收田租竟达七千多担。
据《兴国县志》载:明嘉靖年间,三僚曾鹤宾,奉诏钦取到北京相造寿宫,敕授钦天监博士,进阶正七品。
根据《兴国人物录》记载:三僚曾永章,号焕卿,曾征诏参与昌平州皇陵(十三陵)卜选,清顺治16年敕授钦天监漏刻博士兼掌天文科。从时间上看,曾永章是清初去十三陵卜建皇陵,那他只能是替明朝的末代皇帝崇桢建思陵了。原来,李自成当年只是把崇桢全尸葬入田妃墓。清军入主中原后,为了表示对汉人的怀柔,平息明朝遗民的仇恨,下令以汉族的帝后礼重葬崇桢,完成了十三陵的最后一陵。曾永章的侄子曾国瑞亦同时被征诏进京,授钦天监漏刻博士,参与建陵,可惜未任而卒。曾永章大约是三僚村最后一位卜建皇陵的堪舆大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水二十年粤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