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赵璐的藏头诗生成器八句

来自子话题:
嗯,“有关精神病的问题, &a data-hash=&161b6f8dd13dcd050545aab81c8f3146& href=&/people/161b6f8dd13dcd050545aab81c8f314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贾行家& data-tip=&p$b$161b6f8dd13dcd050545aab81c8f3146&&@贾行家&/a& 来回答比较好”,已经成为了一种广泛共识。&br&我跟多数人一样,是顾城死了之后才买了突然变成热门书的诗集和《英儿》。我那年十四岁,比今天适合读顾城。《英儿》的封皮是具下体覆盖着片芭蕉叶的女人体,里面写到他和英儿研究避孕套的用法,我还没见过那东西,出神地向往。少年因为对死缺乏了解,很容易接受残忍。也不觉得刚读过他关于木耳的诗,又读他怎么一会儿和这个女人睡觉、一会儿又和那个女人睡觉的事情有什么别扭。&br&十几年后,再谈论顾城。我的语言和观点都很苛刻,这种苛刻其实是针对自己的少年。我此时狭隘地相信人即便有资格那么任性地活,也不可以那么死。也许是看他们骄傲地回忆他又丝毫不以他的杀人为意感到愤然,也许是对中国的诗歌现状心怀不满。&br&顾城又哪里来得及在意这些?&br&他自己用冰堆了个屋子,说这冰是玻璃,不信的话,把它推到太阳下,也不会融化的,然后他就眼睁睁地看着这屋子融化掉了。新西兰的穷和中国大陆的穷不一样,那里更加寂寞无边,穷是赤裸裸的。他还眼看着身边的女人、他用幻想装扮用诗歌供奉的女人,也仿佛融化了一样,露出另一番模样,我想这对他来说极其恐怖。如果顾城是个按照我们世俗通情达理标准行事的男人,无论如何,他都该心怀歉意,觉得这一切(我想找个词表达MESS的意思)是因自己而起。但天才诗人大多是现实中的讨债鬼,比“这个孩子是要死的”更混蛋的话大概就是“这个孩子是要做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的”了。&br&可如果是以顾城的眼睛看待顾城的世界,想必完全是另一番图景。那个世界又虚无又无比实在,又脆弱又生生不息,又飘渺又琉璃斑斓,所以顾城写诗就像在雨后的树林里采蘑菇,随便涂抹几行就能绘声绘色地告诉我们一些那里的事情。换而言之,有那么多的诗人朋友和作家朋友写文章,千方百计地呵护他,并不完全是为了功利,确实出自于一种理解,乃至于向往。如果一个诗人死了,他会在诗人朋友们中间重新获得友谊——我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并不像看上去这么歹毒。&br&他的世界和他所处的世界的交叉点,是一把斧头,这很遗憾。&br&野夫提到他最初编辑的书有《垮掉的一代》,那本书我买过,也对那句”钥匙在窗台的阳光里……别吸毒了“唏嘘不已。只有母亲,才可能在已经不了解儿子的情况下仍安静地等他。此时属于顾城的不是钥匙而是斧子,这很正常。&br&他总要走到这个交叉点上来。他一直盯着它,心理试图回避它,然后脚就这么走过来了。他杀人和自杀的一幕,让一部摄像机来讲述,是血腥悲惨的,在顾城的头脑里或许是另一番模样。即使是这一刻,他成为了一个肮脏卑贱的凶手,也仍然拥有美的残像——我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br&王若枫兄提到一个事实,就是那个时候死去了一批新诗人,这该不是偶然现象,想必早已被文学批评界研究过,结论是什么我不知道。我以小人之心说一个刚冒出来的念头:那一代诗人真诚而有才华,但许多人缺乏正常的教育,像西川这样通外语的也不多,他们建造自己世界时,所用的材料千奇百怪、背离常识,单薄得可怜。却异常敏感地感知到:九十年代的风,正四面八方地吹来。
嗯,“有关精神病的问题,
来回答比较好”,已经成为了一种广泛共识。我跟多数人一样,是顾城死了之后才买了突然变成热门书的诗集和《英儿》。我那年十四岁,比今天适合读顾城。《英儿》的封皮是具下体覆盖着片芭蕉叶的女人体,里面写到他和英儿研…
今天借这个问题来聊聊海子和顾城。&br&关于诗人们的精神问题、性格问题、人际问题等等,已有人讲过甚至于过多了。今天我只单单从诗人本身予以一些自己的解释。&br&&br&这两个诗人一直是我的心病、并且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未来仍然是。在我最低落的时候,是他们两个人的诗陪伴了我,他们两个人的诗让我在痛苦的时候产生了极大的共鸣,我一直都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但在那段时间里,我才真的明白,诗可以成为联系孤岛的海浪。可是同时,在我最低落的时候,他们的痛苦在陪伴我的同时,也刻入我的灵魂。或许这么说有人会觉得矫情夸张吧,但是对我来说,对经历过这种感觉的人来说,这是的的确确的。我现在甚至分不清居住在我体内的痛苦和绝望到底是来源于我自己还是来源于他们。如今我已经很少读他们两个人的诗了,但他们的痛苦仍然在我的脑海里,一闭上眼我那些最痛苦的日子就会浮现出来,一个人在半夜握着笔把诗抄一遍又一遍。&br&&br&我曾经为他们二人写过一首小诗。&br&&blockquote&我时常幻想&br&一辆火车隆隆飞过&br&震动我的脑袋像雨水敲打鲜花&br&又或者在新西兰的孤岛上&br&长成一棵树的叶子&br&&br&就这样转身离去&br&留给世界&br&一个愤怒又短促的诅咒——&br&&br&爱&/blockquote&这首诗,可以算是我对他俩的注解。难以理解吧,因为爱。这就是他们。写诗是出于爱,最后的死亡也出于爱。海子对太阳的追求、顾城对孩子的追求,正是因为这样浓烈的渴望才形成了他们的诗歌。也是因为抱着对他们的爱,最后才用死来保留他们的完整。读他们的诗的时候,诗歌越是完整,背后的痛苦就越浓烈,有时甚至不能读完。海子的一首单翅鸟那时我根本不敢一口气读下来。&br&&blockquote&单翅鸟为什么要飞呢&br&为什么&br&头朝着天地&br&躺着许多束朴素的光线&br&&br&菩提,菩提想起&br&石头&br&那么多被天空磨平的面孔&br&都很陌生&br&堆积着世界的一半&br&摸摸周围&br&你就会拣起一块&br&砸碎另一块&br&&br&单翅鸟为什么要飞呢&br&我为什么&br&喝下自己的影子&br&揪着头发作为翅膀&br&离开&br&&br&也不知天黑了没有&br&穿过自己的手掌比穿过别人的墙壁还难&br&单翅鸟&br&为什么要飞呢&br&&br&肥胖的花朵&br&喷出水&br&我眯着眼睛离开&br&居住了很久的心和世界&br&&br&你们都不醒来&br&我为什么&br&为什么要飞呢&/blockquote&&br&海子的痛苦源自于他的太阳,他那永远朝向却不能抵达的太阳。所以他总说“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可是他太爱了呀,爱得不能自拔,就只能陷入一种让人癫狂的矛盾中。有一个词叫做“荒谬”。这个词是加缪说的,加缪说死亡是消解荒谬最直接的办法。而敏感的诗人总是最快察觉这种荒谬。他为了不让自己的世界破碎,只能选择用死亡来保存他的完整。所以海子总是忽然回到荒凉。&br&&blockquote&七月的大海是一篇诗歌,&br&老乡们,谁能在海上见到你们真是幸福!&br&我们全都背叛自己的故乡&br&我们会把幸福当成祖传的职业&br&放下手中痛苦的诗篇&br&今天的白浪真大!老乡们,他高过你们的粮仓&br&如果我中止诉说,如果我意外地忘却了你&br&把我自己的故乡抛在一边&br&&br&我连自己都放弃 更不会回到秋收 农民的家中&br&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br&赶上最后一次&br&我戴上帽子 穿上泳装 安静地死亡&br&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blockquote&大海既是出航也是归家。海子既追寻他的幸福又总是回到荒凉。他的诗歌读起来总是有种掩饰不住的疼痛,不管多么恢宏多么华丽。&br&&br&顾城则刚好相反。他的一些诗歌读起来如此美好洁白,乍看之下一点也没有痛苦。“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他的诗歌总是很美,美的不像人间的句子。我曾经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他:离生活越远,离神则越近。&br&他说他“要用心中的纯银去开启天国的钥匙,向着人类。”他的美就是他的神。&br&&blockquote&也许&br&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br&我任性&br&&br&我希望&br&每一个时刻&br&都象彩色蜡笔那样美丽&br&我希望&br&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br&画出笨拙的自由&br&画下一只永远不会&br&流泪的眼睛&br&一片天空&br&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br&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br&
——节选自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blockquote&他的诗看上去越是单纯,生活对他的伤害就越是巨大。他的心里住着个孩子,他有自己单独的世界。他总是顶着一顶帽子,“长城上的一块砖”,他说。那其实不是别的,就是他心里的长城。后来我回想起麦田里的霍尔顿,觉得他和顾城真是像极了。有人说他是一个自私的人,的确如此,正是因为他的自私,一心专注自己的世界,所以才能对美有如此感受。而他越是沉醉于他个人的世界,他和现实世界的矛盾就显得越突出。可以说正是他爱的孩子将他自己毁灭了。&br&我记得《海边的卡夫卡》里有这样的描写,说雕塑家将雕塑刻好之后剩下的残渣就只好洒在他的四周。这是说“乌鸦”的父亲的—— 一个将伤害施与他儿子的杰出的艺术家。这句话对于顾城是同样的。他的美越完整,他本身就越是伤痕累累,这痛苦是这个一点也不美的世界施与他的,是他自己在“雕刻”的过程中残留下的。这种矛盾使他迁怒于人。所以他只好将这种痛苦施与他周围的人。&br&&blockquote&砍缺的月亮,&br&被上帝藏进浓雾,&br&一切已经结束&br&
————————节选自顾城《结束》&/blockquote&这诗仿佛揭示了他最后的结局。&br&&br&所以我总是害怕读他的诗。表面越是完整,内里就越是伤痕累累,会让灵魂跟着陷入这种神与生活的矛盾中。顾城最后给他孩子的遗书中说“愿你不要太像我”这是他自己对疼痛与荒谬最后的发声和控诉。&br&&br&所以他们的精神是什么样的状况呢?诗人们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当在现实面前变得支离破碎时,当他们被这些碎片不断地割伤不断地疼痛过后,最后选择了用死亡来使自己保持最后的完整。试想一下吧,疼痛经过经年的发酵,那将是怎样的一坛老酒。&br&加缪说自杀是对荒谬的反抗,这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勇气。在我看来这与勇气无关,只是走投无路罢了。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样:该失去的早已失去。
今天借这个问题来聊聊海子和顾城。关于诗人们的精神问题、性格问题、人际问题等等,已有人讲过甚至于过多了。今天我只单单从诗人本身予以一些自己的解释。这两个诗人一直是我的心病、并且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未来仍然是。在我最低落的时候,是他们两个人的诗…
来自子话题:
&p&爱情在海子的诗歌中和生命中都是刻骨铭心的,海子认为”一切都源于爱情“。他这样说:“你首先是恋人,其次是诗人”,又说,“其实,抒情的一切,无非是为了那个唯一的人,心中的人,B,劳拉或别人,或贝亚德。她无比美丽,尤其纯洁,够得上诗的称呼。” &/p&&br&&p&海子一生爱过四个女人,都近乎爱得深入骨髓,然而她们最后都离开了海子,留给了海子不尽的伤痛。西川也说:”海子一生爱过4个女孩子,但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一场灾难,特别是他初恋的女孩子,更与他的全部生命有关。“&/p&&br&&p&诗人是人间最醉心于幻觉的,然而爱情是就是最具人间面目的幻觉,这幻觉如朵花开在诗人手中,由娇艳到凋零。&/p&&br&&p&而海子也倾尽自己的生命为她们写下了许许多多动人的诗篇,为自己的爱情留下了人世间最宝贵的文字。&/p&&br&&p&这里我就讲主要的B和S吧。&/p&&br&&p&1、&/p&&p&B是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时的学生。有一次上课中,海子问:你们都读过哪些诗人的作品,喜欢哪位诗人?同学们从北岛、舒婷、顾城到艾青、徐志摩、冰心,再到泰戈尔、惠特曼直至艾略特,说了个遍。轮到B的时候,她直言不讳的答说:我喜欢海子的诗。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一个故事便有了它最初的开端。从海子《你的手》、《中午》等诗,可以推断出,从1984年的秋季始,海子恋爱了,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海子迎来了自己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鼎盛期。&/p&&br&&p&因为爱情,他的诗把幸福描绘的清澈和纯粹;也是因为爱情,他才写出了从爱的实体中对于生命的深层感悟。恋爱中的海子是幸福的。这种幸福不言而喻,溢于言表。但也因为爱的深入骨髓,所以当爱情出现危机,甚至走向破裂时,我们的诗人,就写出了可以穿透历史的绝望与痛楚。也就是海子所谓的“受难”。&/p&&p&就爱情而言,海子是非常珍重对方,感情上出现了问题,海子也是在往温情修复的方向上努力,他在《海子小夜曲》中写到:“以前的夜里我们静静的坐着”,“我们听得见平原上的水和诗歌/这是我们自己的平原、夜晚和诗歌。”然而,”如今只剩下我一个“,”在这个下雨的夜晚/如今只剩下我一个/为你写着诗歌。“这里海子是在静谧的夜色中安静的、孤独的回忆着往事。&/p&&p&而到了《九月》这首诗:天高地旷,大地寂寥,把远方的远,也把无限心事归还完结并且泪水全无的这位诗人,在辽远的冷风景中只身打马行走的诗人,他内心痛彻骨髓的感伤和荒凉,几乎无以言表。B是内蒙古人,我想海子应该是在九月的季节,去到了那片辽阔的地方,“只身打马过草原”,怀念着他远去的恋人。&/p&&p&2、&/p&&p&S是昌平文化馆的工作人员。&/p&&p&据燎原《海子评传》所述,其实海子在与B的交往中就已认识了S,S是一个不同于B的干练、含蓄、稳重并更多母性情怀的女人。她在文化馆工作,自然而然就与海子相识,并不论是在诗歌还是感情上都一直默默给予海子支持。&/p&&p&比如海子获得”昌平县1986年业余文艺创作一等奖“,就应该有S的因素在里面。&/p&&p&在与B感情出现矛盾但还未彻底破裂的日子里,海子有些诗中已隐隐有S的存在,而在九月过后,写于初冬的这首《献诗——给S 》,则将这一段感情明朗化。&/p&&p&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S都是海子的理想人选。但是后来两人还是没有结果。从海子的一些诗里面,大概了解到是S想要结婚,想要海子结束四海为家的漂泊,像所有平常人的生活一样,在昌平就此结婚安家。但是对于结婚这个问题,海子是非常的偏执,他只想拥有浪漫的恋爱,而不愿走入婚姻的围城。&/p&&p&就这样,S离开了海子的生活。&/p&&p&但幸运的是,这一次的情感遭遇,似乎并未给海子带来更大的劫难。&/p&&p&他在日的日记中写到:“因为全身心沉浸在诗歌的创作里,任何别的创作和活动都简直被我认为是浪费时间……这样的日子是可以称之为高原的日子、黄金的日子、王冠的日子。”接着,他又谈到自己明年打算去海南,“在热带的景色里,我想继续完成我那包孕黑暗和光明的太阳。真的以全部的生命之火和青春之火投身于太阳的创造。”&/p&&p&大概海子所有的关乎爱情的受难,是被这亢奋而流畅的诗歌创作所冲淡。&/p&&p&《四姐妹》写于日,是海子对自己爱情的回望,也是总结。&/p&&p&海子说自己所有的日子都是为她们破碎,但在这爱情的受难里,结局还是免不了绝望。&/p&&p&他说“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永远都是这样。一切的一切,都摆脱不了其本身的存在状态。对于海子,他自然也不能摆脱自己的存在状态。&/p&
爱情在海子的诗歌中和生命中都是刻骨铭心的,海子认为”一切都源于爱情“。他这样说:“你首先是恋人,其次是诗人”,又说,“其实,抒情的一切,无非是为了那个唯一的人,心中的人,B,劳拉或别人,或贝亚德。她无比美丽,尤其纯洁,够得上诗的称呼。” 海…
因为&br&&br&我手指打字的时候&br&&br&一不小心 &br&&br&便爱上了回车&br&&br&一如我写字时&br&&br&笔尖那不由自主&br&&br&于结尾的一吻、&br&&br&而我小心翼翼堆砌这些字句&br&&br&比喻 拟人 暗藏情意&br&&br&只为让这平白如水的废话&br&&br&看起来&br&&br&很有逼格。&br&&br&&br&&br&&br&(好啦不开玩笑我觉得诗的分行其实还是为了读得时候能产生一种抑扬顿挫的音律美和格式上的工整以及美学上的留白让人心沉静你看像这么挤作一团一定看着很吃力吧←←)
因为我手指打字的时候一不小心 便爱上了回车一如我写字时笔尖那不由自主于结尾的一吻、而我小心翼翼堆砌这些字句比喻 拟人 暗藏情意只为让这平白如水的废话看起来很有逼格。(好啦不开玩笑我觉得诗的分行其实还是为了读得时候能产生一种抑扬顿挫的音律美和…
来自子话题:
谢邀。(但为什么...)&br&&br&首先,王闿运也好,闻一多也好,似乎从来没有原原本本说出“孤篇盖全唐”五个字来。除却无名无姓的“古人”“前人”之外,答者还真没为这五字找到什么“来历”。程千帆先生梳理了历代评论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中也未尝提到。在此先跪求出处。(翻译过来就是:别哔哔瞎哔哔扯哔哔哔蛋。)&br&&br&其次,且来分析闻一多的“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此句来自《宫体诗的自赎》。该文一方面批评宫体诗、或者说简文帝到唐太宗之间的宫体诗,“人人眼角里是淫荡”、“人人心中怀着鬼胎”,是在“无耻中求满足”;一方面赞扬卢照邻、骆宾王、刘希夷、张若虚等人的诗,有真实的感情、有人性,“使人们麻痹了百余年的心灵复活”。&br&请注意!全文大谈特谈《春江花月夜》是多么辽阔深沉,是如何触及了宇宙与永恒,唯独没有半句话在赞美《春江花月夜》是多么“行文流畅,描述生动华美”。&br&请看!&br&&blockquote&从蜣螂转丸式的宫体诗一跃而到&b&庄严的宇宙意识&/b&,这可太远了,太惊人了!这时的刘希夷实已跨近了张若虚半步,而离&b&绝顶&/b&不远了。——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br&&br&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b&强烈的宇宙意识&/b&,被宇宙意识&b&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b&,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b&同情心&/b&,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前人·前文&/blockquote&请问!《春江花月夜》这“绝顶”、“顶峰中的顶峰”是就什么而言的?在原文中何尝与文采、声韵、感染力有半点关涉?一个在主旨上达到顶峰的作品,就能在综合水平上超迈整个唐诗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何况,再看!&br&&blockquote&……向后也就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前人·前文&/blockquote&显然,闻一多认为,顶峰张若虚之外,尚且有另一个顶峰陈子昂;这两个顶峰还只是为盛唐开路。换言之,在闻一多这里,《春江花月夜》能盖整个初唐吗,更遑论全唐了。至于张若虚其人,要想“盖全唐”,更是绝无可能。&br&&blockquote&四岁的看客后来便成为&b&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b&,四千年文化中&b&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b&的一道光彩。——前人《唐诗杂论·杜甫》&/blockquote&总之,闻一多对这首诗的文采、声韵持有怎样的看法都无所谓,这“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终究是仅就其中的宇宙意识而言的,绝非对全诗各方面水平所作的综合评价。换言之,闻一多不可能持有、也没有表述,等同于“全唐第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篇盖全唐”观点。&br&&br&再者,便是王闿运的“孤篇横绝,竟为大家”。&br&对张若虚:中国诗论,有小家、名家、大家,何况杜甫或更多人,犹非大家二字可以指称。壬秋先生的评价,不过认为张若虚超过四杰,足以为大家。至于脚踩杜甫、李商隐,得以“盖全唐”,湘绮看了,怕要发笑。&br&对《春江花月夜》:横绝二字而已。横绝大海是横绝,横绝长江是横绝,横绝小溪也是横绝,不客气地讲,横绝阴沟还是横绝。(闻一多的意思:张若虚横绝六朝超大臭水沟。)湘绮的意见,大抵与闻一多相似,此诗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只不过,王先生无法像闻一多那样,明白地阐述,这跨越主要是关乎“宇宙意识”的,也没有指出它跨越的是谁(们)。不管怎样,王闿运恐怕也从来没有暗示过,《春江花月夜》是横绝全唐、盖全唐。&br&&br&总而言之,“孤篇压全唐”压根就是莫须有的夸耀,包括最常被援引的王、闻在内,没有任何一个有影响力的评论,有这样的观点。当然,就错误的相似来看,动辄抬出“孤篇压全唐”者的智商,似乎还比动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者的智商,在零头上要有小小的加增;胜出的部分,乃在他们勇于接受来历不正的私货,比只敢汲取经典的后者更富有思考与想象的光辉:此二者可是人类的荣耀,进步的阶梯。&br&&br&&br&题外话1:连宇宙意识也不是《春江花月夜》的强项。兴观群怨,一个群字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自古以来,对他人、世界,及其背后的永恒悲剧、命运的观照,都是诗歌的题中之义。唯借作者直接的引导,读者乃完成应有的思考,这恐怕不是某首诗的升华,而是整个诗歌体裁的俗烂与堕落。当然,堕落的受害者,也只能歌颂堕落,唯堕落教他们看得懂。&br&题外话2:这首诗实在不比它之前的同题作品更好。它的创造,不多于炀帝的创造;它的因袭,不少于炀帝的因袭。&br&题外话3:华丽丽地无视庾信,敢说南北朝没有一个诗人,这么澎湃摩擦的文,也有人信个全盘,orz。
谢邀。(但为什么...)首先,王闿运也好,闻一多也好,似乎从来没有原原本本说出“孤篇盖全唐”五个字来。除却无名无姓的“古人”“前人”之外,答者还真没为这五字找到什么“来历”。程千帆先生梳理了历代评论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中…
&ul&&li&喜相逢:《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br&&/li&&li&伤离别:《戏赠杜甫》(存疑)《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赠李白2首》&br&&/li&&li&常相思:《沙丘城下寄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梦李白二首》《饮中八仙歌》《冬日有怀李白 》《春日忆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不见》&br&&/li&&/ul&&br&&br&现在留下来的诗歌里,杜甫写给李白的更多一些,好像杜甫用情更深,这应该是两个人性子不一样吧,明明是李白比杜甫年纪老,但给人的印象是杜甫可以做李白爷爷。杜甫走的是横眉冷对的大叔路线,李白是俊逸美少年风格。这样两个人走到一块儿,用杜甫的话说就是「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天真的人不管什么斯代尔都很容易凑一起。&br&&br&说起李白的喷油们,似乎跟他更亲密的是月亮。这也是他的情人。&br&&br&杜甫怀念李白最有杜甫的絮叨劲儿的应该是这个了,很「诗史」,细节饱满:&br&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br&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喜相逢:《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伤离别:《戏赠杜甫》(存疑)《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赠李白2首》常相思:《沙丘城下寄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梦李白二首》《饮中八仙歌》《冬日有怀李白 》《春日忆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不见》现在…
看到了喜欢的问题,来回答一下。&br&先说一下本人只是业余的元白诗作爱好者,并非专业研究人士,如有疏漏错误之处烦请指正。&br&首先,题主所说的“白居易是诗人,乾隆不是”,个人揣测题主更想表达的是“同样写白话诗,乾隆的诗名比不上白居易”或者“乾隆的诗得到流传主要是由于他的政治地位,而非诗人身份。”毕竟,没有人规定只有写得好,能流芳百世才算诗人。&br&其次,题主提出“都是写大白话”,这一点中便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先说白居易,白诗的特点是“平易浅切”,香山作诗,“欲使老妪都解”,难免会给人留下写的诗都是大白话的印象。但其实白居易诗作多在讽喻,反映战争破坏民间疾苦,“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这种平易的表达方式和他的政治诉求是分不开的。中唐时期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安史之乱以来连年战火造成民生凋敝,也造成了文人仕子写作倾向的转变,辞藻华丽佶屈聱牙的诗作已经没法反映现实诉求了,他们以语为刀,以笔为剑,是为了呼吁统治者认清现实,努力改变社会现状。在这种背景下,白居易平易浅切的诗风与针砭时弊的内容更能够获得广泛的民间传播,得到群众的认同感与呼声,“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除讽喻诗外,白诗也有细腻雕琢之作,比如《长恨歌》,叙事大开大阖挥墨如雨,写情诚挚缱绻闻者潸然,虽然不是他所擅长的现实题材,依然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名句,所以,&b&白居易写白话诗是受其社会背景政治理想影响的,并不代表白居易只会写白话诗,也并不代表其最大的文学价值就在于白话诗。&/b&使得白居易屹立中国诗坛,成为李杜之后唐代最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的,还是在于他的诗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他对于诗歌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对后世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苏轼虽然评价“元轻白俗”,但他对白居易也极其仰慕,多次在诗词中提起,“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东坡”之名也与白居易《东坡种花》、《步东坡》等诗紧密相关。&br&再来说一下乾隆。对于乾隆诗作本人不甚了解,只知道乾隆是我国历史上最多产的诗人,御制诗五集共41863首,数量上去了,质量自然值得商榷。为了回答题主这问题我特意去翻了一下乾隆的诗,找到了如下几句:&br&“平地起蓬瀛,城市而林壑”&br&。。。谁能告诉我这两句是怎么对应上的。&br&“小令还输苏氏轼,东山未拟谢家安。”&br&。。。这个微博上看到的,凑字数到丧心病狂了吧。。。&br&“铁岭老人阎李流,画不用笔用指头”&br&。。。为了韵脚都凑成打油诗了。&br&乾隆写诗,多以游历山水、宫廷生活为主,一来内容无新意,二来思想无突破,三来他毕竟创作能力欠佳,诗词多拼凑字数平仄不通,拿来和白居易相比的话,就是一个人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写白话诗,另一个是力有不逮不得不写白话诗,水平可谓云泥之别,也就难怪学界对待两人的态度如此不同。所以,不只是因为白居易关注百姓疾苦才博得文坛名声,实在是题主提出的这两人无法拿到同一文学层次上来比较,正如楼上所说的:“一个做出了木雕,一个做出了柴火”。
看到了喜欢的问题,来回答一下。先说一下本人只是业余的元白诗作爱好者,并非专业研究人士,如有疏漏错误之处烦请指正。首先,题主所说的“白居易是诗人,乾隆不是”,个人揣测题主更想表达的是“同样写白话诗,乾隆的诗名比不上白居易”或者“乾隆的诗得到…
詩人不作詩的時候也是詩人,這無關乎職業和能力,而在於態度和情懷
詩人不作詩的時候也是詩人,這無關乎職業和能力,而在於態度和情懷
来自子话题:
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少长江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
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少长江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
来自子话题:
答案是写这两首诗的阶段背景不一样,时间关系得捋顺。&br&&br&”&云想衣裳花想容&,写三首清平调来称颂杨贵妃:&br&其一&br&&br&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br&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br&其二&br&&br&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br&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br&其三&br&&br&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br&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br&&br&得到贵妃和明皇的赞赏,这时候李白也是积极入世的。正如@&a href=&/people/li-xiao-jie-46-22& class=&internal&&李小劼&/a&&br&说的他早年出蜀作诗”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br&后来李白那种天生诗仙的级别,让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磨墨,洒脱无忌,得罪不少人,让贵妃几句枕边风就排挤出去了。&br&这时候才有了《梦游天姥吟留别》的“&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b&‘的名句。&br&&br&其实除此之外,我觉得清平调三首不一定是奉承杨贵妃。遥想大唐风流盛世,文人骚客能得天下美人之首杨玉环一面,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绝世颜容的赞美。和对官场黑暗的厌恶讽刺并无绝对的矛盾之处。&br&&br&你喜欢美女,跟厌恶丑恶之人,有什么矛盾之处么?
答案是写这两首诗的阶段背景不一样,时间关系得捋顺。”"云想衣裳花想容",写三首清平调来称颂杨贵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其…
来自子话题:
&ul&&li&就算和李白一样的DNA的人,出生在现代。那么他也大抵不可能成为那个水准的诗人。人生经历绝对不一样,接受的教育也不一样。他就是个有才华的普通人罢了,会不会选择旧体诗来表达自己都说不准。老李性任侠狂放,说不定就飙车去了呢。&br&&/li&&li&就算李白在当代依旧写诗,那么他注定达不到历史上李白的水准。因为当代就不是应该生产出那种大诗人的年代。不是说诗道衰落了,而是这个时代是为了下个时代蓄力的时代。任何留得下名字的诗人书写的,都绝对是当下。而我们的当下,是一个混乱的思想不统一的信息纪元的开端。&/li&&li&假设他是穿越来的,写出来水准相似的诗作,那么也注定不会引起社会范围内的瞩目,在诗歌界公认是一等一的人才,那是必然的。小圈子化和碎片化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啊,这个时代又不是没有可以并肩古人的诗人,您知道么?&/li&&/ul&
就算和李白一样的DNA的人,出生在现代。那么他也大抵不可能成为那个水准的诗人。人生经历绝对不一样,接受的教育也不一样。他就是个有才华的普通人罢了,会不会选择旧体诗来表达自己都说不准。老李性任侠狂放,说不定就飙车去了呢。就算李白在当代依旧写诗…
来自子话题:
都不喜欢。&br&---------------------------------&br&有一阵,我想做一个收集各种爱情诗句的微博。一来,每天读读诗(并且是情诗哦),可以不致离诗太远;二来,可以把好东西分享给好朋友们。&br&&br&然后就开始找诗。北岛、芒克、食指、顾城、江河等国内一大票的诗人的作品,死活很难找到要想要的。&br&也就在那一阵,我突然对诗歌有一些新的感悟。&br&很多诗人,都太想要表达什么了,他们的作品适合拿来研究、当口号、当座佑铭,当哲理,但,那些诗不能当情诗。&br&&br&如果一个诗人,从来没有写出一首质朴的情诗,我其实不太认为他们是真正的诗人。我宁愿称他们为思人。诗人是活在心跳之中的,思人是活在思考之中的。&br&所以我又发现,做一个思人其实比做一个诗人要容易很多。因为保有一颗诗人的心,太难了。因为保持那种纯粹太难了。&br&又有话说:少时读诗,老时读史。我是很同意这说法的。&br&诗,应该是淋漓的血液和爱在奔流的声音。&br&&br&话说回来。我不是特别喜欢看北岛和食指。(显然,他们也没有让我喜欢的情诗)。&br&有哪些人的情诗写得好呢? 在国内非常少,数量大的是海子和仓央嘉措。&br&&br&读海子,怕是十五年前就开始了吧。那时候,我好像更喜欢顾城。后来开始看泰戈尔,聂鲁达,等等,总之是逮谁看谁。那时候我特别不喜欢歌德那类早早进入人类文学宝库的诗人,总觉得他们的诗作平平,太直抒胸憶了。当然这里边也有翻译的原因,就不说了。&br&十五年后,重读海子,并且是带着目的(找情诗)去看,我特别惊讶。我看到他写了如此多的情诗,纯得没有杂质。&br&&br&诗当然是没必要作比较的。&br&我认为一个没有情诗代表作的诗人只能算思人,只是我突如其来的看法。&br&这个问题我也不打算跟谁来讨论一番。&br&&br&当初我收集情诗的微博在这:&a hre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有兴趣的可以一读哦。
都不喜欢。---------------------------------有一阵,我想做一个收集各种爱情诗句的微博。一来,每天读读诗(并且是情诗哦),可以不致离诗太远;二来,可以把好东西分享给好朋友们。然后就开始找诗。北岛、芒克、食指、顾城、江河等国内一大票的诗人的作…
即使不考虑她的残疾和脑瘫,她仍是一位非常非常棒的诗人,甚至不亚于当今诗坛上的一些名角。她的诗歌得到《诗刊》的登载,引起群众的关注(似乎又有些过头了),我个人很为她感到高兴。&br&&br&“一个让人彻夜不眠的诗人”,我想这个评价应该不算过分。我第一次读她的诗,有种第一次读张枣的《何人斯》那样的感觉,完完全全的震撼、无力。事实上,题目里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是她写过的诗里很不余秀华的一首(不是贬义,但相对其他作品而言是的)......更多时候,她的诗给人以强烈的存在感。随便几个比喻、夸张或对立,就能让人血脉喷张。她擅长体察生活,尤其是对情绪的表达,极具生命的穿透力和悲壮感。&br&&br&至于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这个称号,只是众多褒奖之词的一个,不必太认真。我的朋友里,有人读她的诗读到痛哭;也有人说,她身上有很多其他诗人的影子,有流行的通病。但我想这些都不妨碍她以诗歌表达自我。余秀华最让我感动的一点是,她只写她自己——她的生活、她的情感世界、她的思考。没有什么庞大的主题,没有虚无缥缈,没有迎合任何人的偏好。她很诚实地表达着她所能拥有的一切,实实在在的一切。这对于很多诗人和诗歌爱好者来说,已经是太难太难。
即使不考虑她的残疾和脑瘫,她仍是一位非常非常棒的诗人,甚至不亚于当今诗坛上的一些名角。她的诗歌得到《诗刊》的登载,引起群众的关注(似乎又有些过头了),我个人很为她感到高兴。“一个让人彻夜不眠的诗人”,我想这个评价应该不算过分。我第一次读她…
来自子话题:
李花初发君始病,&br&白榆风飒九天秋。&br&预愁明日相思处,&br&言声虽是颜貌殊。&br&当时天下无甲兵,&br&然后拾卵攫其雏。&br&是夜巴歌应金石,&br&真仙若降如相问。&br&知君忆得前身事,&br&乎子吹箫月满台。&br&若怕平原怪先醉,&br&问予何故独安然。&br&可惜狂风吹落后,&br&作尉孜孜更寒苦。&br&此时师握玉麈尾,&br&答云伏枕艰难遍。&br&——唐·李白
李花初发君始病,白榆风飒九天秋。预愁明日相思处,言声虽是颜貌殊。当时天下无甲兵,然后拾卵攫其雏。是夜巴歌应金石,真仙若降如相问。知君忆得前身事,乎子吹箫月满台。若怕平原怪先醉,问予何故独安然。可惜狂风吹落后,作尉孜孜更寒苦。此时师握玉麈尾…
来自子话题:
Fuck the fucking fucker who fucked me the fuck day
Fuck the fucking fucker who fucked me the fuck day
昨晚看到这个问题,困到不行,粗粗答了另一个题就撑不住了,今天来回答一下。&br&&br&写诗是不是精神贵族的标志。这个问题,让不同的人来回答,答案肯定是不一样的,若让徐晋如先生来回答,那必须是正确的,我国传统伟大的诗教,诗是高雅的贵族文学,和下三滥的俗文学,新诗是划清界限的,写诗,非唯是精神贵族,恐怕都是真正贵族和优越感的标志了。而换另一些人,则大大不然,诗歌是人民群众的艺术嘛,来源于人民群众,还是要回到人民群众中去的嘛,诗经就是人民群众的艺术嘛,汉乐府也是民间来的嘛,唐朝有个白居易,能写关注民间疾苦的新乐府,让老妪能解,这才是人民群众的艺术家嘛……已经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年代了,你萌搞出一个大新闻,又整出一个精神贵族来,是想自绝于人民啊。&br&&br&立场不一样,结论自然不一样。要想找到一个皆大欢喜的结论,是不可能的。对于不同的受众,获得的反馈自然也是不一样的。你自认精神贵族?不好意思,我就认为那是装逼,你写的过李白杜甫么?那装什么逼?还贵族,快去搬砖吧,包工头在催了。或者说,不就是个诗,我也能写啊,不信你看:&br&&br&&blockquote&&b&我&/b&后元符从此得,&br&&b&也&/b&爱临风从鹿车。&br&&b&能&/b&使香名满人耳,&br&&b&写&/b&得衰容似十全。&/blockquote&&br&你说不押韵?押韵那是封建糟粕,你说什么,新诗才不押韵?新诗那不就是拍回车么?太low。&br&&br&好了,我把你们能说的都说了,没有后顾之忧了,下面就好好回答一下:&br&&br&是。&br&&br&我认同精神贵族这个词。精神上的贵族不等同于物质上的贵族,精神上高贵伟大丰满,就算在搬砖住窝棚,也是精神上的贵族。&br&&br&而这样的高贵并不是另一些人的挡箭牌,我可以想见会有很多人是这样的:我物质生活很low,但我是精神贵族呢,你们这些low逼。这就流入恶之华漫画中春日高男一般的贫瘠了。装逼不是高贵,不是丰满。&br&&br&诗,是语言艺术的冠冕,是文学艺术的冠冕。这是在语言这个层面上讲的,首先,能够花费动辄以年计算的时间,去追逐语言表达能力上的最大化,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事情。能沉静下来下功夫,本身就是一个筛选,装逼的人,功利的人,在这一阶段无所遁形。然后,最重要的是,在诗的疆土,所需要挖掘的,是自身和世界,能在诗的世界驻足并有一席之地,浅薄是远远不能够的,在写诗的过程中, 你能持续深入的明晰自我,能思考世界,如果不能,在更高的层面上,你也会被筛选掉。&br&&br&过筛子,一遍又一遍,写诗绝不是什么轻易的事,也不是什么可以自矜的事。你到了那个层面,是精神贵族,但这个身份的认定,并不是自我认定来的,你不会因为这个身份的认定而有什么欣喜,往往如影随形的是惶恐和悲哀。&br&&br&我和他们不一样,我要高人一等,这是多中二的档次啊。&br&&br&以上。
昨晚看到这个问题,困到不行,粗粗答了另一个题就撑不住了,今天来回答一下。写诗是不是精神贵族的标志。这个问题,让不同的人来回答,答案肯定是不一样的,若让徐晋如先生来回答,那必须是正确的,我国传统伟大的诗教,诗是高雅的贵族文学,和下三滥的俗文…
来自子话题:
&a href=&.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藏头诗-免费藏头诗在线生成器&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b&因&/b&上岧峣览吴越,&br&&b&为&/b&思尘世去游乐。&br&&b&藏&/b&在蟾宫不放还,&br&&b&头&/b&骨高奇连五岳。&br&&b&诗&/b&成自写真三绝,&br&&b&生&/b&缘断处伸驴脚。&br&&b&成&/b&败终须要彻头,&br&&b&器&/b&度风标合出尘。&br&
因上岧峣览吴越,为思尘世去游乐。藏在蟾宫不放还,头骨高奇连五岳。诗成自写真三绝,生缘断处伸驴脚。成败终须要彻头,器度风标合出尘。 ——李白
来自子话题:
诗歌的根本区别归根到底还是写诗的人的性格、经历上的区别。&br&顾诚的诗明显的给人是以童话、幻想的孩子般的视角来揣摩世界的,自然、纯净。在他的最为著名的那首《一代人》里面这种风格的并没有多少的表现。这多少还是跟那个时代的风气有关,把它和北岛的《回答》、食指的《相信未来》等放在一起,就能体会在那个时代诗人更多的是对现实的反抗。到了政治劫难的结束,随着生活的安定以及名气的长成,没有了现实与生活的忧虑,他的风格反而慢慢的是在以后的许多作品里表现出来,像《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远和近》、《给我的尊师安徒生》等等。生活里他永远带着高高的帽子,也恰恰是这种孩童般的性格造成了最后生活的悲剧。&br&而海子,他的诗总是能给人一种更加广阔,浩大的世界。麦田、土地、王、皇冠、大海,都是他的诗歌里常出现的意象。他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他抒情的豪迈与热烈,相比顾城来的更加直接。像《九月》、《祖国》、《亚洲铜》等等。海子也用孩子的眼光来观看世界,但他还有历史的沉淀、天使的圣洁,更像是个耄耋老人的“初心”。最后选择铁轨和壮烈的死亡,他的人生就是一首壮阔的诗歌。
诗歌的根本区别归根到底还是写诗的人的性格、经历上的区别。顾诚的诗明显的给人是以童话、幻想的孩子般的视角来揣摩世界的,自然、纯净。在他的最为著名的那首《一代人》里面这种风格的并没有多少的表现。这多少还是跟那个时代的风气有关,把它和北岛的《回…
他是富士康的一个员工,在10天前去世了,自杀。&br&以下是他在去年的一首诗&br&&br&日&br&&br&&br&「一颗螺丝掉在地上」&br&&br&一颗螺丝掉在地上&br&在这个加班的夜晚&br&垂直降落,轻轻一响&br&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br&就像在此之前&br&某个相同的夜晚&br&有个人掉在地上&br&&br&读完以后我内心很压抑,非常压抑,他在很多诗句里,总能朴素和轻易地潦草几笔勾画出一些情绪。简洁有力,不装B。我很赞同楼下 &a data-hash=&33b6fa3aae4eeb70fb0ce62e9bd358f7& href=&/people/33b6fa3aae4eeb70fb0ce62e9bd358f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33b6fa3aae4eeb70fb0ce62e9bd358f7&&@雨少主&/a&的答案,他不是打工诗人,他就是诗人。
他是富士康的一个员工,在10天前去世了,自杀。以下是他在去年的一首诗日「一颗螺丝掉在地上」一颗螺丝掉在地上在这个加班的夜晚垂直降落,轻轻一响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就像在此之前某个相同的夜晚有个人掉在地上读完以后我内心很压抑,非常压…
来自子话题:
&p&罗永浩&/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头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