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木雕三角刀技法雕三个象是什么意思

查看: 5146|回复: 3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7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实录、教学反思20...
教材简说:
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内容,安排了《太阳是大家的》、《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四篇课文。《卖木雕的少年》是本单元第三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美好的心灵。
学情分析:
经过近三年的学习和训练,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能够抓住课文中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具有了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根据教师要求,完整、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学习目标:
1.按要求掌握本课字词。
2.积累并学会使用四字词语。
3. 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积累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运用。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教学难点:
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课时安排: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二、体会“我”为什么感到遗憾。
1、&&仔细读读课文1-8自然段,找出“精美的工艺品”到底是什么样子。
2、&&学习第4自然段,体会象墩的精美。
3、& & 播放录象,展示各种木雕图片,感受非洲木雕的生动精美。
4、 学习第6、7自然段,体会“我”对木雕的喜爱之情及不能将它带回国的遗憾。
一、& && & 回顾引入
1、出示卡片,认读词语,并给词语归类。
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清晰可辨&&(描写瀑布)
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木雕)
仔细观赏&&爱不释手&&五官端正&&语无伦次& &(人物)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品质?&&( 板书:热情& &真诚& &善良& &友好 ……)
这节课我们看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描写少年的?
二、品读感悟少年的心灵
(一)、感悟少年的遗憾
1、同学们,课文里介绍的木雕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的确让人爱不释手,但买木雕的少年更可爱,更让人感动,怎样走进少年的心灵,去品位这份感动呢?我们还得细读课文,在文字深处去感受,请同学们静思默想或轻声读文,画出描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句子,体会体会。
2、谁想站起来读读你画的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
3、课文里描写少年的言行和神情的句子确实很多,大家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写少年眼神的句子大家读出来。“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读着这个句子引起你怎样的思考?
(为什么感到遗憾呢? 他会怎样想?……)
4、这些问题就是引导我们深入阅读的向导。我们先看看少年的遗憾是怎样产生的?
⑴当__时,少年说:“买一个吧!”
⑵当__时,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⑶当__时,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您是中国人吧?”
⑷当__时,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6、在我离开少年时,少年看到我遗憾的表情,远去的背影,会想些什么呢?
7、怎样读出少年遗憾的心情呢? 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感悟少年的真诚
1、我带着遗憾离开了出售木雕的摊点,到了晚上,在宾馆外的小树林里却与那位少年相遇了。哪些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让你感动?你通过哪些重点词语或句子感受到的?
2、汇报。读出感动之情。
3、想象: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那位黑人少年可能干什么去了?同学们在此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他会说中国话?&&为什么来送木雕还不要钱?&&为什么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
4、同学们,莫西奥图尼亚瀑布景区游人如织,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对中国人这么喜爱呢,想知道吗?(出示资料)请大家读读这段简单的资料,相信你会明白的。
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曾大力援助非洲:
①周恩来总理曾三次赴非,访问非洲十国。
②中国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给非洲儿童治病。
③特别是帮助他们修建了著名的坦赞铁路,坦赞铁路 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比里姆博希,是把坦赞两国连在一起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全长1860千米,全部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为了修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发运各种材料100多万吨,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条件恶劣,有64人为之献出宝贵生命。30多年来,坦赞铁路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中非人民的友谊更加深厚。
5、同学们,现在你明白少年的心了吗?所以当少年知道我是中国人为买不成木雕而遗憾时,他想起昔日的朋友,是呀,他怎能忘记昔日的朋友帮他们做的一切,心中怎能不怀想那些充满感到的日子呢?于是他带着感恩之心,带着真诚,带着友谊找到了我,并送给我精致的木雕小象墩。
6、此时如果你就是那个卖木雕的少年,找到我之后,心情会怎么样?我的心情呢?少年和我的话都怎样读更能表达当时的情景?试一试。
7、分角色读对话。
8、读着读着,你明白最后黑人少年为什么笑了?
9、小结:多么善良的非洲少年啊!他因为我是中国人,因为我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木雕而特意跑来送我木雕小象墩,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他送我的仅仅是个小木雕吗?不,不是的,那是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真挚的心啊!
(三)、感悟写话
1、课文学到这,大家心中对黑人少年,对作者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吧?下面,老师给大家这个机会,老师这有三个情境供你选择:(出示)
请你任选一个情境来写话,表达真情实感。
①& & 那天晚上,我和宾馆里的各国游客以及许多当地人都对这个黑人少年赞不绝口,大家纷纷夸起这个少年,请你们把自己当作其中一员,写几句话来夸夸这个少年。
②把你想对黑人少年说的话写下来,对作者吴晴想说的话写下来。
③这个黑人少年把木雕小象墩送给我后,走在回家的路上,到家后他会怎样和家人讲这件事,心中的的感受是那么多,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在莫西奥图尼亚瀑布边……
2、交流点评。
三、诵读感受中非友谊
1、夜晚,在宾馆外的小树林里边,晚风徐徐地吹拂着脸颊,大瀑布的声音清晰可辨,一个黑人少年送给我一个雕得栩栩如生的木雕,我捧着它,心中感慨万千……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0—1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播放音乐)
2、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木雕少年的美好心灵,愿这美好的情景永驻我们心间。
四、总结升华情感
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正是中国人民的付出,才赢得非洲少年的感情,我们已被黑人少年那种热情、真诚、善良、友好的品质深深打动了,被中非人民友好情谊深深感动着。现在,我们中国与非洲各国人民的友谊更加深厚。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世界各地的人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让世界充满爱,让人间充满信任,充满理解,人类的明天会更美好!在学习本组其他几篇课文中,我们再细细品味,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27.卖木雕的少年
少年& && &&&“我”
课后反思:
27.《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1.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4.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5.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6.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第 一 课 时
1.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或介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
2.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观看录像后自由表达。
4.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学习。
a.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带领小组成员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
b.认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c.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d.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主阅读思考: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3.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4.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
第 二 课 时
1.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配乐朗诵的课文录音)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3.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4.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1.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
4.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1.想一想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2.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3.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4.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评。
27.《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
木雕(精美)& & 无法实现& && && && &“我 ”
& && && && && && && &&&送木雕
(中国人是我们的好朋友)
27、《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
& & 本课叙述详略得当,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等.
& & 我觉得这篇课文对三年级孩子而言,课文里的时代背景还是有必要再和孩子介绍.于是一上课,我就和同学介绍了赞坦铁路的建设,我们中国当时对非洲的援助.孩子们听了都非常感兴趣. 接着进入课文学习,从复习入手,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南非. 在那个地方有什么著名的东西呢?读课文,让孩子开始读前面四段.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并让孩子理解&名不虚传&&游人如织&&琳琅满目';等四字词语,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大瀑布和木雕是非洲的有名的,把孩子们说的&选木雕&写在黑板上. 接下来的文章内容就是让孩子自由读了,抓少年言行的句子,和同桌交流交流,想想那少年心里可能在想什么.然后全班交流,同学说了再请全班读,读后说说那少年可能在想什么.孩子读少年的话,我读中国夫人的话,这么反复读了,再一起读读划出来的关于少年言行的句子.根据孩子们说的,我在黑板上继续写&放弃买木雕,送木雕&. 然后思考,读到这里,你觉得少年是怎么一个人?你感受到什么?思考后同桌讨论说说,全班交流.孩子都能够说出这少年是个对中国人非常友好的孩子。
27、《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卖木雕的少年》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国际理解和友好”主题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反映了中非地区的友谊。一位中国游客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她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送给她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如此,勾勒出了一个纯朴又憨厚的非洲少年形象,折射出“爱是相互的”主题。
本文语言上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文中的四字词语非常多,需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并做到积累运用。另外,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如两个“遗憾”,两处的“沉甸甸”,及文章中两处少年和“我”的对话,都是反映全文主题的重点部分,需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反复品味。此外,由于三年级学生对于非洲了解甚少,所以也可以说这是第一篇让学生了解非洲的文章,因此在课前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辅以老师提供的相关背景,帮助学生加深对主题的感悟。
设计理念:紧扣文本语言特色,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展开充分的语言实践,努力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认读“尼、驮、构、栩、释、掏、豫”7个生字,会写“卖、售、构、驮”等生字。
2、感受非洲风情,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并积累文中“游人如织、爱不释手、构思新奇”等四字词语。
3、通过研读关键词句,深刻感受“我”的遗憾,并初步感受少年的遗憾。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四字好词,并深刻感受“我”的遗憾。
2、体会少年的“遗憾”并感受国际间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文章大意:
1、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卖木雕的少年!
(板书课题:卖木雕的少年& &学生齐读)
2、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带着问题读课文)
师:谁能说说“我”去非洲做什么?(指名说)
二、学习课文关键字词句:
(一)、学习跟瀑布有关的内容:
1、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图片,学生欣赏,初步感受。
2、将文中描写大瀑布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词语: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 (指名读)
课件出示句子,指导朗读: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二)、学习跟木雕有关的内容:
1、欣赏木雕图片,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木雕?(指名运用平时积累的词语说)
出示:(& && & )的木雕
指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木雕的词语并画出来,多读几遍:
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2、引导学生明白此时要选择木雕并联系课文句子学习四字词语,读出情感。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过渡:这么精致的木雕,看着都舍不得放下了,文中哪个词表达了我的这种情感?
出示词语:爱不释手
出示句子: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3、理解作者的遗憾。
4、深刻理解少年的遗憾,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指名读)
师:大家都知道,这里是旅游胜地,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少年为什么偏偏对我是不是中国人感兴趣呢?
引导学生明白: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出示完整句子: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指导朗读)
5、通过讲故事的方法理解我们和非洲人民长期的友好往来,更进一步明白少年送木雕给我的原因,体会少年的淳朴和善良。
6、理解我看到这份礼物时的心情并指导朗读,同时一起感受一下少年这源自心底的开心与满足。
出示句子: “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齐读)
7、出示句子,分角色朗读: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三、总结全文:
孩子们,希望这份难得的友谊能够—代代珍藏和延续下去,请大家齐读:
我们是朋友。
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非洲人民也是我们的朋友。
四、板书:
27、卖木雕的少年
弃木雕& &我们是朋友!
课后反思:
《卖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主要通过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这一风景区买卖木雕的故事来体现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体会非洲少年的善良淳朴。课文大概内容是:“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送给我一个木雕小象墩的事。
由于参赛时间的限制,要使这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显得比较困难,为了能够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解决生字词语。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本课字词的学习主要在课前十分钟完成,由于孩子初次接触课文,篇幅较长,一时间要熟读较有困难,所以我主要从本课重点字词入手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学生通过重点字词对文章形成整体认知和感受,另一方面对本课“学习并理解字词”这一重点知识环节也做好了铺垫。
二、抓住课文结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这篇文章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我抓住“遗憾”一词展开,先引导学生明白“我”的遗憾:木雕精美,我却因为路途遥远、行李太重不能带回国。接着引导学生理解少年的遗憾:一开始是由于我没买他的木雕,后来因为我是中国人不能带回喜欢的木雕而遗憾。到这里,学生肯定会有疑问:这个旅游胜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数不胜数,为什么少年偏偏对我是不是中国人这么感兴趣呢?此时通过课件配乐讲述中非人民的友好往来和中国人民提供给非洲人民的多方面帮助,孩子们通过强烈对比会对文章的背景知识形成深刻印象,并理解文中两个“沉甸甸”含义的不同,从而更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三、通过指导朗读把握文章基调,理解人物内心世界,体会非洲少年的纯朴善良。
本课的朗读分两部分展开。一部分是介绍瀑布和木雕的段落,要指导学生读出瀑布的气势磅礴和木雕的精美多样。另一部分是人物对话和神态。本课对话较多,语言中透露着非洲少年美好的品质,我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人物心理,切身体会任务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这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所在。
总体来说,本节课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文章要在读中悟情,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力度还欠缺,学生理解了句子的情感,却未能读出相应感情,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正所谓“情到深处自然浓”,只有切身的体会才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二、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的时间不够充裕,学生动笔和思考的时间有限,对课文的学习和掌握还不够深入,这说明我在课堂上问题的设计还需斟酌和提高。
三、自身素养需不断提高和加强。由于初次参赛,课堂上出现了很严重的失误,忘记了板书,虽然始料未及,却是基本功不够扎实的体现,日后需不断加强训练,提高课堂随机应变能力。
 1、知识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
(2)理解并积累“游人如织”等四字成语。
(3)知道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和中非友好交往的背景资料。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3、情感目标:体会卖木雕的少年即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积累并学会正确使用四字词语。
教学难点: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的友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预设过程:
& && && && && && && &第一课时& && && && &
一、介绍背景、引出课题
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老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2、播放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简介: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位于非洲南部赞比西河中游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它跨赞比亚、津巴布韦国界,高120余米,宽达1800米,比我国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宽了几乎90倍,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莫西奥图尼亚”在当地语中意为“雷霆翻滚的云雾”。在欧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又被称为维多利亚瀑布,198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学生观看录像后自由表达。
4、师: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
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出示课题:卖木雕的少年)
二、初读课文,感受形象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卖木雕的少年、“我”、木雕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读后反馈:
①学生根据自身的读书情况,说说读书时要注意哪些字、词、句。(随机指生领读字词)
②检查自学:
读了课文,谁愿意来读读这些长句子?
出示句子:
A、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B、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
C、说上坐凳,其实是一个长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D、我捧着象墩,仔细欣赏,爱不释手。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E、“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F、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强调多音字“模”的读音)
在这些句子当中有许多四字词组,谁愿意来读读?
  出示四字词语:
名不虚传&&游人如织&&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爱不释手&&语无伦次&&一模一样
③组内学习伙伴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④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我”、木雕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课件:
(    )木雕————(    )木雕————(    )木雕————(    )木雕
3、过渡:是啊,这次旅行中,当我不能买木雕工艺品时,我是多么的遗憾啊!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出示: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指读)
⒋、了解木雕,运用四字词语
⑴、这句话中精美的工艺品其实就是指(木雕工艺品),请同学们轻声读3—6节,用横线划出写木雕的句子
①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
②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长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③我捧着象墩,仔细欣赏,爱不释手。
⑵、出示木雕图片,介绍木雕
播放课件:
师简介:这就是木雕,木质工艺品,来自非洲。这些木雕大多出自民间艺人之手,造型怪异,表情刻画生动。由于非洲大多数民族没有文字,许多非洲古老神话就是木雕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因此,各国人民都乐于收藏它。
看了这些木雕作品你觉得它们怎么样?(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如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精彩绝伦……)
学生介绍木雕理解词语:(板书:琳琅满目&&构思新奇&&各式各样栩栩如生 爱不释手)&&
⑶、刚才我们通过看木雕,理解了这些四字词组,谁能把它们用到下面的句子中
练习填空: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 && &&&)。这里(& && &&&),景色(& &&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 && &&&)。其中象墩(& && &&&),大象雕得(& && &&&)。我一看就(& && &&&)。
⑷、这么精美的木雕工艺品,我却不能把它买下带回国,我是多么遗憾啊!
①出示句子: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②指导朗读
③为什么少年的眼睛里也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呢?这一问题留待我们下节课再来解决!
三、读读写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3、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4、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评。   
一、复习引入
1、读读词语
名不虚传& & 游人如织& & 十分壮观& &清晰可辨 (大瀑布)
琳琅满目& & 各式各样& &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木 雕)
仔细观赏& & 爱不释手& & 五官端正& &语无伦次
2、运用词语
师:请你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夸一夸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或那里的木雕。(学生酝酿后交流)
二、品读课文,整合形象
1、学生自读
师:同学们,课文里介绍的木雕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的确让人爱不释手;但卖木雕的少年更可爱,更让人感动。怎样走进少年的心灵,去品味这份感动呢?我们还得细读课文,在文字深处去感受。请静思默想,或轻声读读,画出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那些句子,体会体会。(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学生读后反馈
谁想站起来读读你画出来的写少年的句子。
3、寻找深入感知课文的切入点。
课文里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句子确实很多,我们是否有必要一句一句地研读呢?大家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写少年神情有个句子是写眼神的,你们发现了吗?
出示句子: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指读)读这个句子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呢?
生:①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生:②他会怎样对待这份遗憾呢?
师:对了,这些问题就是引领我们深入阅读的向导。我们先看少年的遗憾是怎样产生的。
4、研读第一次对话
课件出示: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1)、自由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注意读出人物各自的语气。
(2)、谁想站起来读读少年的话?(诚恳地说该怎么说。猜测的话谁来试一试。)
(3)、分角色朗读。
(4)、那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你明白了吗?
他似乎在想:(& && && && & )。(指生说)
5、研读第二次对话
少年想什么办法弥补这份遗憾呢?(指名回答:送“我”一只一模一样的木雕小象,
却只有拳头大小。)
课件出示: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
“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他笑了,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⑴ 指导朗读:“我”说的话都有提示语,你看,“高兴地喊”、“感动极了”,这些话容易读出语气;而少年的话该读出什么语气呢?(自由读对话,琢磨少年说话的语气)
⑵分角色朗读
⑶ 读着读着,你明白了吗,最后,黑人少年为什么笑了?
三、内引外联,释疑升华
1、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景区游人如织,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成千上万的游客,为什么卖木雕的少年会对中国的游客赠送木雕,表现出特别友好?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的事例。从援建坦赞铁路到修路架桥建医院,点明中国对非洲许多国家给予许多巨大援助;后面课文的中国国际救援队赴阿尔及利亚抢险救灾;最近的捐款援助印尼海啸灾区。
2、明确:爱的传递是相互的,友谊是双方的,中国人民对包括非洲在内的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以真诚换真心,赢得了他们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3、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感人的文字,师生分角色读对话。
四、拓展练习,情境写话
师:那天晚上,“我”和宾馆里的各国游客,以及许多当地人都对这个黑人少年赞不绝口,大家纷纷夸起了这个黑人少年。人们会怎么夸他呢?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把你夸他的话写下来。你可以从黑人少年的外貌、心灵、所卖的木雕等几个方面去考虑。写在《课堂作业本》中,注意用词准确、句子通顺。
1、学生自由写话。& &
2、展示学生作品,欣赏评点。
& & 五、总结
反思:本课有很多的成语和四字词语,这是需要学生去积累的,不光要积累还要学会运用,这样才会学有所用,在教学本课时,我准备了一些瀑布的资料和一些木雕的图片。在教学时,我继续锻炼学生的品词句能力,以少年的遗憾和我的遗憾入手,让学生在课文中找找为什么少年会流露出遗憾,我为什么而遗憾,发现学生连一些很细小的地方都能找出来,并说出理由,又有了一些进步,为此高兴一下。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木雕柿子知音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